时间:2023-01-22 07:3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爱的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性善性恶的因子都在人性中,后天的制度/文化/价值伦理的氛围和于此的习得,会发展或抑制人性中的善恶。
在上博看“翰墨荟萃”展,里面不能拍照,出展厅,在门口以宋徽宗《五色鹦鹉》图为背景的海报前留影纪念,等待家人按下快门时,忽见有30岁左右的年轻男子举着单反,以为他想将笔者作为观众一并摄入相机,赶忙提醒:对不起,请不要将我拍进去。男子不响,边上他的女友倒是应了声:没拍进去的。哦,那就放心了。拍了照,经过他俩,解释几句。女子倒挺客气:他刚才是在对焦呢。我也客气地打了招呼。女子说着也走向海报准备留影。也就个小插曲,过去了。不料此时男子却来了句:干嘛要拍你呀,你又不是明星。闻之,还真是一愣,哈,敢情潜台词是:你自作多情呢。看着他年轻的面容,手中单反爱疯,貌似时髦现代得很,不想跟他说什么,唯叹息一声而去。
我和年轻人考虑问题的方向完全是两码事,我觉得要尊重个体,不能随便拍人家,而他觉得你不是明星,哪里提得起他拍照的兴趣呢。换言之,你在他眼中并非一个应该尊重的个体。其实,即便是明星,虽是公众人物,也得尊重人家的。这个年轻人,刚才在展馆里也不听工作人员劝告,时不时隔着玻璃对着古画一通暗摄。古画什么没见过,倒是宠辱不惊,或许惊也是惊今人如何地粗鄙而不自知。
那天课上正点评一个男生的文章,期望他能够更敞开一些,写出来的文字或许会更有力量些,孙同学发言,说他了解男生,何以如此,是因为男生少年时代由奶奶带大,性格强势的奶奶给男生心理上造成一些影响,使他对爱这种情感总有些怀疑。具体他也没有展开。我想了想,说,其实爱是一种丰厚多层次的情感,不局限于异性间(或同性)、亲人间的那种爱,友人间的相知也是一种爱,比如你说你们俩曾在大热天一起谈心交流,这样的情怀何尝不是一种爱,这样的时刻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美好。不仅男生,其他学生一时无语,却是那种默默会意的无语,是认同着,也思考着。于是我将在上博经历的事情放到课堂上讨论,听听和该男子差不多同龄人的学生对此有何观感?同学们都比较认同我说的年轻人缺少对人的尊重。
突然,女生小张说:我们一直缺少爱的教育。求学期间没有这样的课程,生活的环境也缺乏。一言既出,大家认同。他们这一代大多独生子女,从小受宠,长大自我,好分数好学校好工作好生活,什么都要,也什么都要得到。然,现实自然严酷,伦理崩坏的时代又更让人迷惘,人心焦虑失范,向下走很容易,自律、追求真善美,需要很大的定力和能量。其实不唯他们这一代,我们和其他又何尝不缺少爱的教育。我补充道:其实爱的前提首先是尊重,生命体彼此的尊重,非建立在财富、权力、等级等之上,就是一个个体对另一个个体的尊重。正因为缺乏尊重,才多有那种之爱不得转眼加害于人的行为发生。
意大利作家米亚契斯在1886年出版过一本《爱的教育》,一个小男孩成长的日记,学校、家庭、自然以及和身边亲朋的充满情感的互动,出版至今这本书还是世界各国青少年成长的必备书。不过在分数挂帅的当下教育体系中,大概这样的教育并没有摆上议事日程。有时劝埋首题堆的高二的侄女去公园走走,看看花和树吧,侄女总说哪有空啊,还有几张几张考卷没有完呢,周末还要上补习班,说起她幼时喜画画,“哎呀我的兴趣早就被扼杀啦”,言语间似乎大大咧咧,但感觉到她内心的涟漪。她说起他们去春游,晚上住宾馆,一些女生哇啦哇啦吵得隔壁住客无法安宁,纷纷抗议,却还是无所谓,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干扰。当然青春期的骚动是其一,没有尊重他人的意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或为根本。当下社会弥漫乖戾之气,从外部而言,社会的特权弥漫不公平不公正是其源头之一,由此引发内心失衡,使原本就脆弱的伦理观念顷刻崩塌;从内部来说,成长中向来比较缺失的尊重自然、尊重他人的品性,和对人和物的“有情”情怀,何尝不也是源头又一。个人并不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对此持中性态度,性善性恶的因子都在人性中,后天的制度/文化/价值伦理的氛围和于此的习得,会发展或抑制人性中的善恶。
有爱疯,有平板,有汽车,有很多物质的享受,时代好像轰隆隆前进着,可是,脱去这些外衣,人真的有很好的面貌吗?人类是美丽着,还是更丑陋着?当然,任何事情都非一概而论的,只是手拿爱疯,人不能爱疯哪。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得蒙托·德·亚米契斯根据他的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意大利小学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里面有许多发生在小男孩安利柯身边各种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最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
里面的每个章节,都把“爱”传神化,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把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膜卸下了,因为《爱的教育》记载了9-13岁的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但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而且还可以使孩子了解到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不仅是对家庭,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爱的教育》是个独具魅力的作品,它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关注、欣赏、品味、思考,也引导他们用爱心去交流,去感受。
我记得夏?D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完整的概括出一个中心“爱”,用池塘与水的关系,刻画出爱对教育的重要性。
爱是一本永远看不完的书,往往会带来新鲜感,有学不完的知识。但凡打开了,就使人有读下去的念头,因为“爱”是吸引人的,“爱”是无法抗拒的,或许“爱”就像我们需要的水分,无时无刻地滋润我们的心房。
广东江门蓬江区江门华侨中学初二:陈思敏
深秋的阳光慵懒地照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上留下了一方天地,空气里有午后暖意。我静静地合上了书,这本令人回味无穷的书—《爱的教育》,它以自身独有的魅力感染者每一位品读的读者……
我陡然能体味到朱熹伯伯《观书有感》的深意了,《爱的教育》恰似一泓清泉,在浊流之中,以每一文、每一字句洗?m读者的心灵。是的。它没有过多华丽的语句去修饰,可是,字里行间无处不洋溢着一股温情。说实话,有时读着读着,一向不爱哭的我,调皮的泪水会在眼眶里转悠转悠;但更多时候,读到动情处我会情不自禁的咧开了嘴笑,或许—这,就是“爱”的魅力吧……
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的该是朱利亚和他的父亲了吧。朱利亚的家庭很贫困,父亲利用晚上的时间抄写签条,以补家用。朱利亚心疼父亲如此辛苦劳累,就在晚上12点趁父亲睡觉的时候偷偷爬起来抄写签条,这是他的成绩因此下降。父亲不知实情,反而责骂朱利亚甚至不管他了,可朱利亚并没有因此中断抄写。直到有一天晚上,父亲终于发现了实情,父亲悔恨交加,最终他们恢复了父子深厚的情谊。其实,只要你用心去体味 ,你会了解—那就是一种叫做“爱”的滋味,深沉而隐秘的,就像是涓涓细水长流……
其实,“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只要有一颗淳朴的爱心,都会有最富的时候。”不是吗?
早就记不得从哪本书上记来的一句话,可这句话却使我久久难以忘怀:“如果父母的爱能理解我们,我们的爱也能够理解父母,那么这两种爱便可以融汇成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也是最美好最恒久的财富。”
指导老师:(王新颖)
关键词:爱的教育;心理需要;情感;关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41-0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就是爱的事业。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的教育是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爱可以创造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
1.爱的教育是学生普遍的一种心理需要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人是不能离开集体环境的,在集体中人既需要别人爱自己,又需要自己爱别人。一个孩子在入学以前主要是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父母的教育指导和自身行为是他们的第一影响源。进入学校以后,教师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孩子们很自然地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感情、期望与"爱的需求"转移到自己的老师身上,渴望老师也象父母那样关心照料他们,体贴爱护他们,教师就成了他们成长的第二影响源。
在中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高大的,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心目中,教师简直就是完美无缺的人物,教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是真理和美德的化身,他们希望自己长大以后也象教师那样做人。在学校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和教师一起度过的,他们学习得好坏,生活得是否有趣,成长得是否健康,都和教师有极大的关系。因此,他们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恋心理,他们在学校里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赞许和肯定,即使是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在他们眼里都是一种"爱",都会使他们感到是一种安慰和鼓励。在高年级的学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开始意识到教师的爱与父母的爱的区别和作用,他们所认识到的教师的爱已远远超出了家庭的范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仍然渴望得到教师的"爱"。
于是,希望得到教师的爱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在学校中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中心动机。他们常常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着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每天都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美好的东西。事实证明,学生在得到了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以后,常常会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更大的干劲。当他们遇到痛苦和挫折时,教师的同情和开导能使他们得到更大的安慰;当他们犯了错误以后,教师公正的评判和真诚的帮助能使他们感到获得了最大的谅解,从而鼓起前进的勇气。所以,当教师给学生以爱,当教师以自己热诚的感情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时,则会收到预想的或超出预想的教学效果。
2.爱的教育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
爱的教育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了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教好学生。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爱的教育呢?
爱学生,前提是了解学生。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按一个模式发展,更不可能用一服药包治百病。教师对学生既要善于见微识疑,又能够长期坚持,一以贯之。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年龄、智力、潜能、情绪状态等方面的差异"量身定做"不同的教育指导方式,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强调的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对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有独立的思想、人格和个性。尊重学生实际上就是尊重独立,尊重人性,尊重人格,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就无从谈什么"以人为本",更谈不上教育的成败。
其次,要严格要求学生。教师不论是对平时表现好的学生还是表现差的学生,都应严格要求。对待差生和"难教学生",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艰辛的劳动,只有对其严格要求,加强教育,才能促使他们从后进转化为先进。对待平时表现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也应该一丝不苟,严格要求。正如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言:"聪明人更加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希奇的、有害的事情……会自己毁掉自己。"
最后,要公平对待学生。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是非分明,办事公正,表扬不过分,批评不偏激,审情度理,实事求是,决不可感情用事。教师要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能得到教师的公平评价,使他们轻松愉快地生活在班集体之中。
3.在一定程度上说,爱的教育是双方的
爱是双向性的,因此爱的教育从实质上说也是双方的。爱的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相互承担、相互给予的责任。如果只有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爱而没有形成学生的反馈式的爱,那这种爱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因为这样的爱是片面的,危险的,只能产生对学生的溺爱,而没有达到爱的教育的真正目的。而对学生来讲,不仅要学会如何接受爱,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施爱予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然而,我们在强调教师向学生挥洒爱的甘霖时,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爱和感恩教育,没有让爱的种子生根发芽。所以,我们应当象帕夫雷什中学那样,从教育学生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爱的传递教育,让学生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学会去爱别人,主动接过并传递爱的接力棒。
一、爱的角色定位
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亦师亦友,这就决定了对学生的爱必然是多元的。
严父之爱。技校学生尚处于成长期,自律能力不强,需要外界的约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此时,学校里父亲角色的真空应由班主任来填补。这就要求班主任像一名严厉的父亲,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班主任的行为表率,将影响到学生以后人生的处世方法和原则,从这个角度讲,也相当于学生家庭中父亲的角色,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要有严父之爱。
慈母之爱。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有性格缺陷,同理,单纯的严厉管束是不够的,班主任对学生还必须有慈母之爱。作为一个班主任,对学生有了慈母之爱,就会对学生多一份呵护,少一份责备;多一份责任,少一份应付;多一份付出,少一份计较。
朋友之爱。技校的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行事方式,单纯从长辈的角色进行说教,效果必然不理想。这就需要班主任关心和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这个朋友,首先是普通意义上的朋友,这样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听到他们的心声;这个朋友,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因为你比他们更成熟,是一个可以让学生获益匪浅的“大朋友”。
朋友之爱与父母之爱是互为补充的,班主任多重情感角色的合理运用,才能完整地涵盖学生各个方面的需求,全面完成教育任务。
二、爱的内涵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承前启后传播知识的特殊群体,付出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光有付出是不够的,要深刻体会爱的内涵。
爱是尊重。爱的前提是尊重。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
尊重学生,就要尊重他的一切。不仅要尊重他的人格和个性,还要尊重他的情感和独立意识。对于偏离正常轨道的行为和情感,我们应进行引导,而不是简单地说教和粗暴地制止。
爱是理解。相互理解是人际交往的一块基石,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也是如此。只有与学生站在相同的视角,班主任才能真正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有效解决困扰学生的诸多问题,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业。
爱是宽容。宽容大度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宽容首先表现在能容忍学生对自己的不满“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要准备承受责难。”班主任的宽容还表现在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上。在美国一些学校,班主任不仅善于容忍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而且还鼓励学生犯“合理性错误”,不犯合理性错误的学生是不受欢迎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稚气未脱的学生,犯错误是他们的特点,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容忍学生犯错误,不要一棍子打死。
对学生要宽容,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平息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勇于承认错误,以良好的心态去改正错误,不至于生活在歧视或者压力的阴影中。
三、爱的作用
爱的感染功能。爱的感染功能是双向和互动的。爱的感染功能,不仅可应用于日常教学,而且在激励差生方面有更为明显的作用。在很多人眼里,差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便如猫和老鼠一般,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就班主任而言,是“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往往看到的是差生的缺点,甚至把差生视为害群之马;就学生而言,是“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往往对班主任的教导置若罔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一对相互抵触的情感,对教学显然有负面的影响。
面对素质低下的后进生,教师应用一颗爱心去温暖,去感化他们,进而达到使其转化的目的。只要你投入地去“爱”,你就一定能找寻到他们的闪光点,假以时日,相信他们在你眼里就不再是差生,只不过是一群没长大的孩子;慢慢地,你在他们眼里也不再是吹胡子瞪眼的猫,而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难得的知己。
爱的迁移功能。中国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讲的就是爱的迁移效应。应用在教学中,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学生们都对班主任有一个好的印象,这个印象是全方位的,是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对班主任的喜爱。只要学生“爱”上了班主任,就会对相关的一切有迁移效应。他们不仅会喜爱班主任的课程,而且还会喜爱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不仅对班主任的表扬铭记于心,而且对班主任的批评也欣然接受。只要是班主任提倡的,都会用十二分的热情去投入,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育质量。
爱的保健功能。高中时期不仅是学生身体飞速发育的阶段,也是心理迅速成熟的阶段。拥有健康的精神状态,对身心正处在发展之中的青少年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生的精神压力较大。班主任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可以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在学生遇到早恋等情感问题时,班主任如亲人般的关怀和引导,可以使学生敞开心扉,与班主任进行充分的交流,从而有益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利于身心健康。
四、爱是一门艺术
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爱是一门艺术。
爱要发自内心。爱要真诚,才能感染人。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真情。人的情感是很敏锐的,只有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这种爱的分量。
爱要善于表达。光是心中有爱,是不够的,爱要善于表达。学生对班主任的观察是很细致的,班主任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涟漪。因此,教师要善于将对学生的关爱传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微笑要发自内心,关心要落到实处。多一点和学生相处的时间,融入他们的生活。只有将内心的爱充分表达出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场合,表达方式也不同。男生的情感直白,女生的情感含蓄,要区别对待。技校学生对情感已经有了相当的理解能力,对于一般的学生,爱的表达,应以精神激励为主;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应雪中送炭,适当给予物质帮助。
爱要无处不在。只有处处关爱学生,爱才能深入学生心中。爱是没有空间界限的。关爱的体现,不仅局限于教学中,还可以拓展到教学之外。不仅可以体现在学校,而且可以体现在校外、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教学之余或者学校之外的情感交流是对教学中情感交流的必要补充。由于在教学之余,彼此的交往氛围相对宽松,彼此的角色相对淡化,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在学生看来,似乎更少一些功利色彩,也就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爱是没有时间界限的。可以是在表扬中,也可以是在批评时。表扬时要拿捏尺度,表扬过头容易使学生滋生骄傲自满情绪;批评时要循循善诱,在指出缺点时给予信心是批评的艺术。
人是感情的动物,爱是人类间发自内心的情感。只要你热爱教育事业,意识到了自己的神圣使命,那么,你一定会去关爱自己的学生。教育是一首爱的礼赞,只要对学生多一点关爱,你就会多一分收获。
【关键词】爱的教育 学生 班主任工作 法宝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190—01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所在,搞好学生的管理,更是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实践表明,搞好班主任工作,最核心的法宝是将教师的爱融入班级并奉献给学生。树立关爱学生、献身教育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将爱的阳光普照到每个学生,这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内在要求。通过深化对爱的理解和传播途径,用爱的目光、微笑、言语和行动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与途径。
1、爱的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人感情的全部表达=7%的言语+38%的声调+55%的眼神”。可见,爱的目光,往往胜过语言,而眼神更是无声语言中最有表达力的工具。班主任与学生打交道,眼睛是最基本最直接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善于运用眼睛尤其是眼神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或其他进步时,班主任要用一种兴奋、喜悦、赞扬和鼓励的眼神注视学生;在学生犯错误时,则要善于用一种歉意、悔过、关心的眼神注视之。作为班主任,针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是用严肃、冷漠、鄙视还是用鼓励、慈爱、宽容的眼光或眼神来看待学生,其结果大相径庭。因此,班主任要学会并善于使用爱的目光和眼神来正面引导学生,尽量少使用消极的眼神来审视学生。可见,班主任的目光对学生非常重要,使用这种爱的目光比使用训斥、呵斥的目光更有效,学生在这种目光的注视下成长,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快乐,人格心理也更加健全。
2、爱的微笑
古人云:相由心生。一个班级也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因此,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时常保持笑容,而且这种笑容会发挥良好的作用。“忧者见之忧,喜者见之喜”,如果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板着面孔或者一味的发脾气,时常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不但不能增添班主任的威严,相反还会增加学生的各种压力,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损教师的形象与威信,久而久之,这种情绪会感染全班,极不利于班级集体健康快乐、积极向上风气的形成和保持,最终不利于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应该时常保持微笑,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氛围,令学生感到班主任的可亲、可敬和可信,让学生如沐春风。实践表明,班主任得体的微笑是腼腆和自卑学生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更多的鼓励,敢于表达自己;班主任的微笑是外向自信学生的镇静剂,使他们得到及时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需要适当的控制。一切困难都在微笑中化解,微笑创造了一个活跃、快乐与祥和的班级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班主任,不仅仅是满足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与管理,同时还是学生微笑的典范与源泉,是快乐的制造者与传播者。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通过微笑面对学生,班主任收获的是更多的微笑、快乐与成果。
3、爱的言语
《增广贤文》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不同的言语交流,给人的感受会有巨大的差别。在班主任工作中,使用言语进行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互信基础上的彼此接受、沟通、激励和共同提高的关系。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形成个人教育魅力和人格魅力,这就需要在言语的运用上下工夫。言语的轻重缓急乃至声调都直接体现了班主任的情感、意志和个性,积极向上和得体的语言不但可以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融洽师生的关系和深化班级的民主,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爱的行动
懂得了理论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才是关键。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在行动上下一番苦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表明: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这种特殊职业表明,我们要把学生培育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必须先成为那样的人。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维护、纪律的遵守、作业的按时上交和批改,这些细节性的工作要得以很好的落实,班主任必须身先示范,否则学生是随时看在眼里并记在心上并影响其行为。看似一些毫不干起眼的细节,只要班主任关注并做了,学生的心灵才会被教师的一举一动所震撼和净化,从而在实际行动中努力约束自己。
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纪伯伦说过,“爱不仅使爱者尊严高贵,而且使被爱者尊严高贵”。其实班主任用爱教育和影响学生,一方面,可以积极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学到包容、理解和关心他人,从长远来看更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会提升班主任自己的修养并进而获得更大的价值和更多的快乐。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的和谐。作为一名班主任,通过强化责任意识、汇聚爱生之心,撒播爱的阳光,普照每个莘莘学子,从而构建起和谐班级,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教师职业价值的另一种体现和实现途径。
总之,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作为一名合格班主任最起码的条件,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倾注爱心是班主任育人的必要条件和应有感情。只有倾注教师的爱心,用爱的光芒照耀每一个学生,才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5月1日
《爱的教育》,原名《Cuore》,直译为《心》,是亚米契斯历经近十年时间写成的。仅在意大利就印行了一百多个版本,销量仅千万册,成为意大利无数家庭教育孩子的教材范文。
本书通过一个小学生记日记的形式,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感与不同的处置方法。书中每个人物皆栩栩如生,以高尚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人生画卷。
本书没有任何虚伪的说教,没有骗人的宗教式宣传,也没有任何豪言壮语或标语口号。它通过对生活的朴素描写,使人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而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中国的文文圣孔子有一句名言:人者爱人。可见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须具有一颗美好的爱心。这本书,都是写的一些平凡的小事。用朴素的语言,塑造了貌似渺小,却不平凡的人物,如老师、校长、卖柴人、母亲等,这些人都具有爱心。这些平凡的人物,在读者心中激起了一阵阵强烈的感情,是一本对青少年以后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的好书。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
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关键词:爱 责任感 无私奉献 满腔热情 无限希望 健康成长
爱是真心对待某个生命体或物体。爱是无私的奉献与给予,爱是包容而不是放纵,爱是关怀而不是宠爱。歌曲《爱的奉献》里写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有了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的力量很大,心中有了爱,我们才会善意地自始至终去做好事,待好人。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并非来源于血缘关系,也并非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下面用我的教育教学中的事例点滴与大家交流。
那是我任五年级四班班主任的时候,班里转来一个叫黎本的学生,他穿着破旧,成绩很差,第一次单元小测试语文只考了29.5分,数学考32分,可这时离升学考试还有仅仅三个半月的时间。我教的是语文课,和数学老师交换意见时,数学老师对他没信心,我当时也觉得他的成绩太差了。可通过我对他的仔细观察,直觉告诉我:他很企盼,眼睛很亮,透着聪明。经过了解,我才知道他很不容易。首先,他能上学不容易。他家在农村,父亲有肝病,母亲神经病,哥哥不识几个字,都快三十了,还没谈上对象,靠几亩地养活一家人,家徒四壁、实在贫困。但是,父亲铁了心要让他这个最小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将来好有出息。其次,来县城学校上学更不容易。是李父再穷也要让孩子上学的精神感动了我校的一位好心老师(知情人),于是就千方百计把该生转到我所带的班上。我被这位执着的父亲的精神感动了,我帮他,一定要帮他。于是我要求该生不懂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问我,如果我言语重了,请他别在意。
我还让他到我家来,给他讲题,也实在是有意送给他些吃的用的。他腼腆地来到了我家,很有礼貌地向我一家人打招呼。我细心的妻子发现他脸上、脖子上尽是红点点,就详细地了解了他的情况:他住在一家远亲的院子里,一间简易的棚屋,离学校较远,但最困难的是没电,点油灯没钱买,夜里蚊叮虫咬。他只能忍受着。了解了情况,我和家人马上分了工:我去街上给他打煤油、买蚊香;我爱人给他准备换洗的衣服和食品;我的孩子拿清凉油让他涂抹在伤点上。他哭了,这是我第一次见他流泪。离开我家时,他深深地给我全家人鞠了一躬,下决心刻苦学习。虽然时间短,但是他会加倍努力,考上理想的中学,决不辜负他的父亲和我全家人对他的期望及关爱。
这孩子真争气!第二次单元小测试,语、数全及格。毕业前最后一次班里测试,他语文考了89.5分,数学上了90分。毕竟时间太短,升学考试前他没敢报考重点一中初中部,而报了二中初中部,可结果竟超过重点一中分数线5分。而今,他有了理想的工作,还多次向李老师打听我工作情况和家庭情况,并转达对我和家人的感谢。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多给学生一些关爱,给他们一些阳光,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这需要我们老师要有一双慧眼,懂得欣赏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挖掘他们无穷的潜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成为天使!
而对于独生子女或娇生惯养的孩子,我就积极说服其家长进行挫折教育,让其“碰壁”觉悟。如嘴里吟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随手扔着白面馍头的学生,我就建议鼓励家长饿孩子一顿再进行教育。要知葡萄的滋味,就亲口尝一尝。学习课文《》,我就带着学生去“”——野游。在出游的路上,甭提大家多高兴啦!一路上都唱着欢乐的歌。到了目的地——一片开阔地,同学们有的唱歌,有的讲故事,有的做游戏……一派热闹非凡的场面。可是到集合后返回的路上,半数以上的同学显示出疲倦无力。此时,班长带头背诵、唱咏《》,大家一起背诵、唱咏,个个来了精神。徒步来回八公里(回来时允许家长接)。可当家长来接时,学生硬是不愿意坐车,家长们也只好陪着走回去……所有这些良苦用心,我都把它当作自己的责任。“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我们教师工作的目标,也是一种境界。
又一个寒假到了,我给学生发了一封信,内容是(摘要):亲爱的孩子们:又一个寒假来临了哦。时间匆匆而过,五年级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这是一个特殊的寒假,因为过小学阶段的寒假可能不会再三。展望2011,我们都有太多的期待,我们都有太多的理想和愿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努力,过好这个寒假,让这个寒假过得更加精彩吧!
请你用“爱”献一份亲情 。
(1)给家人(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顿饭;
(2)给家人洗一次衣服;
(3)亲手给长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洗一次脚;
(4)大年初一早上向父母、长辈问好;
(5)(当面或者通过电话和网络)给长辈、师长、亲友、同学拜年。
(6)给长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至少唱一支歌或至少讲一个故事。
【关键词】 学生;教师;尊重;成长
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是我多年来的梦想,上天终于在2007年的8月给了我通向梦想的道路,圆了我二十多年的梦。于是,我怀着满腔的热情走向三尺讲坛,开始了人生新的一页,用心书写和孩子们共处的点点滴滴。新课程改革下的思想品德教学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处于这一学段的孩子们不谙世事,对“思想品德学习”这一概念并不明确,所以我决定以“爱的教育”法,走入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感受爱的同时,爱学会学。如今,在梦想的路上已蹒跚前行了3个多月,其中滋味就像一枚橄榄――苦涩中透着甘甜。
1 爱我,请走近我――以心相交
开学的第一堂课与学生相处是一件很叫人头疼的事情,尽管我从小就是个“孩子王”,但当我对着40多双好奇的眼睛,看着百忙中送孩子来学校的家长,内心的烦躁不安告诉我:战斗的号角吹响了,这场战役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付出总有收获,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对亲爱的孩子们有了新的认识,更坚信了只要能走入孩子的心,让他们感受到爱,孩子就能变成创造惊喜的天使。一次无意中我在他们的日记里看到了……
“今天下午,王老莫名其妙的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张白纸,让我们写上自己的中文名和英文名、还有自己的座右铭与在班上担任的职位。
当写到第四项时,我不由的停笔了。因为,我没有什么职位,想到这儿,我也便尴尬的笑了笑。问了王老假如没有的话,那该怎么填?王老犹豫了一下说:”那就先不写,等到时候看还差什么再安上去。我心一酸,差点脱口而出告诉王老我想当政治课代表,可却又忍住了。其实我早就对杨老提起过这事。但因为政治课代表已是谢文娟的职位,我不想杨老为难,便对杨老说让她凭感觉就好。我会付出最大的努力向她证明:我比谢文娟更能胜任“它”。或许杨老早就忘了吧!但我会凭实力让杨老“记起”的。
不管多久,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政治课代表,我当定了!
可能写过的日记,她已经忘了这件“小事”,而我的心中,却从此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多么懂事,多么可爱的孩子,我的爱他们是有感应的!我渐渐地爱上了这些孩子。他们的吵闹多事,与他们的善良、可爱相比,似乎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一点儿都不会影响我的微笑了。
2 爱我,请尊重我――大学生和小老师
爱的本质首先是尊重。只有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尊重,他们才会在与你的交往中袒露最真实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大学生和小老师”的师生关系,“大学生”是我,“小老师”自然是我的学生们。孩子们高兴了,仅仅是两个词,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一个愿意关注他们的言行,愿意听他们说话的人。在情感交流过程中,我很注重“平等”的师生关系,因为这个也是情感交流的基础。要让学生信任我,这样才会尊重我。我想,教师若想成为一个好的观察者,就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课堂上活动中,我都尽量扮演“无名英雄”的角色,把孩子推向前沿,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努力做到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观察他们的行为、发展,倾听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无声语言,尽可能地捕捉蕴涵其中巨大的学习价值。
我觉得,在课堂这一阵地上,教师绝不是判定孩子行为对错的将军,而应蹲下身来做一个细心的谋士,成为引导孩子学会各种学习策略的伴随者与解释者。这种观察和关注能使孩子产生被支持感和尊重感,有利于孩子良好情绪情感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
3 爱我,就让我们一起飞――与学生共同成长
我所教的初中一年级八个班的学生,是一群有着丰富想象力,爱听故事的孩子。他们思维灵敏,爱问爱说,有时难免出现课堂声响一片的场面。然而,正如校长所说的:他们很聪明……孩子们说的,就是你老师要学的。
对话原来和下棋一样,是需要对手的,势均力敌才能维持长久的趣味。在我的阵地上,我和学生们势均力敌,在与他们的平等对话中总能给我无限的惊喜,让我受益无穷,更加让我觉得感动。当我难受时,孩子们鼓励我坚强!
杨老生气了。在她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是无辜,是难受,是一滴滴能让人撕心裂肺的眼泪。她是我最喜爱的、同时也是最尊敬的老师。看到她这样,我能不心痛、能不紧张吗?
可杨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因为今天在老师们开会的时候,发现在多媒体教室的桌上,刻有少数让人看了寒心的话,而且让人吃惊的是:上面竟然还刻有杨老师的大名。
校长看后怒气冲天,下来训了杨老师。事情就发展到了现在这地步。
到底是谁干的?虽然大家都没有追究,但我们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道杨老师为他们所承担的“痛”。
杨老不哭,请您坚信:就算全世界都不爱你,你却永远拥有我们,我们七、一班的全体同学!
他们深爱你!
今天我看了《爱的教育》,里面有:《开学的第一天》、《我们的新老师》、《少年英雄》、《要有爱心》。。。。。。几个故事。我最喜欢《要有爱心》这个故事了,因为要有爱心就要从小事做起,所以我最喜欢《要有爱心》这个故事了。
Today, I watched the education of love, which includes the first day of school, our new teacher, young hero, be loving...... A few stories. I like the story "to have love" best, because to have love, we have to start from small things, so I like the story "to have love" best.
我也要有爱心,因为爱心让我们快乐成长,因为爱心可以让我们开心地度过每一天,因为爱心可以让世界更美好!
I also want to have love, because love lets us grow happily, because love can let us spend every day happily, because love can make the world better!
9月,可爱的小班的宝宝们来到了校园,要帮助这群小宝贝们更快更好地适应我们的班集体,我们除了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更需要我们真心来关爱、呵护孩子们。我们用爱来灌溉着这群孩子们,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成长,更要懂得感恩父母,关爱身边的人,让孩子们的心灵插上爱的翅膀引领孩子们今后的人生道路走得更高更远!
1 创造爱的氛围,让宝宝们“爱”上班级
1.1和孩子建立初步的情感基础
八月下旬,骄阳依旧是非常火辣辣的,我们开始了对班里36名来自不同家庭,拥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宝宝们进行上门家访活动。因为这群刚满三周岁的宝宝们不但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生活背景,而且上幼儿园是孩子们踏入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也是进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面对即将开始的幼儿园和班级环境是陌生的、对我们老师、保育员也是陌生的,对班里的同伴们还是陌生的。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去熟悉、了解、亲近幼儿,通过与家长的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个性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即将和他们相处几位老师是和蔼可亲的、也能走近孩子,和孩子们成为朋友的。在家访过程中,我们尽可能走入宝宝们的家庭,与宝宝家长交流沟通的同时还要尽量和宝宝们有肢体上的接触,因为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喜欢被拥抱、抚摸和亲吻等亲密的举动,所以假期通过和宝宝们第一面的接触,我们就已经开始和宝宝们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好感”来!
1.2给孩子一个温馨优美的“家”
在开学的前几天,为了让我们小4班的活动室变得更加温馨优美,我们也费了不少心血。首先,我们在班级进门的墙面上创设了一睹“温馨家园”的布置,然后通过新建立的家长QQ群,就请家长们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这个布置在以后宝贝们入园不适应的时候还产生了不小的作用呢!其次,我们把活动室的四个组贴上了可爱的卡通水果宝宝,并分别起上好听的名字。最后,为了避免活动室颜色过于丰富给人带来杂乱的感觉,我们以最自然清晰的――“绿色”为主色调,在窗口布置了绿色的叶片,以及对着大门的梁上挂了同样清晰淡雅的绿色树叶和勇敢可爱的“葫芦娃”来欢迎我们小4班的宝贝们。用“葫芦娃”的形象来暗示宝宝们要勇敢而独立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
2 开展爱的互动,让宝宝们“爱”上老师
2.1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九月一日,终于迎来宝贝们开学的第一天,虽然我们暑假有过家访,但是对于他们开学的几天哭闹情绪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
为了帮助宝宝们更好地适应新的集体生活,我每天都会和宝宝们都会有一次“亲密接触”,具体方法如下:早上在活动室门口,我都会蹲下身子张开双迎接来班里的宝宝们,宝宝们看到我的动作立刻会放开家长的手,开心的扑到我怀里进行亲密拥抱;在户外做操时,我会蹲下身体,带着不肯动起来的宝宝们,手拉手的和孩子们一起做运动;甚至是在大型玩具上,由于滑滑梯比较高,我常常会和宝宝们一起爬上高高的台阶,在需要帮忙的地方伸出关爱的手,帮助宝宝们顺利爬上滑滑梯的顶端从上滑下来,这时我还会蹲着身子和宝宝们贴贴小脸、握握手,告诉每个孩子老师是多么喜欢你们啊!在课堂上,我也常常会弯下身子,摸摸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或者对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的宝宝用抚摸小脸的方法来表扬他。
随着和孩子们一起蹲下来“交流”与“亲密接触”,孩子们现在已和我们老师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让我看到蹲下来的魅力!
2.2爱的付出收获爱的甜蜜
不要觉得宝宝们还很小,可能对爱还不太懂,其实孩子们的内心是敏感而丰富的。一天,午饭后我去接小范老师吃饭,刚到班里,可能那天我正好穿了一件红色的外套,不知那个宝宝说了一句:老师,你好漂亮啊!说完后,身边的浩浩、子恒、涵涵、轩轩等宝宝立刻从座位上围过来,再次紧紧地把我抱住,不是我积极疏导,估计全班的孩子们都会拥到我身边,不过虽然不能让每个宝宝都拥抱我,但是心里的甜蜜已经溢出来,流淌到我的全身!
孩子的心灵或许是最敏感的,因为喜欢,有生病的宝宝幼儿园后,宝宝的妈妈告诉我说宝宝在家说想老师了;因为喜欢,常常有班上宝贝和我电话;因为喜欢,长长的假期后,我期待和宝贝们见面;因为喜欢,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是我们老师心中的宝贝!
3 尝的教育,让宝宝们学会爱与感恩
3.1“母亲节”的感恩活动
岁月如歌,女人如花,母亲似水,滋润、着我们心田。在这个美丽的鲜花盛开的季节,我们小四班宝宝们也迎来了母亲节。或许三四岁的孩子还不够理解“母亲”所代表的含义,但是只有你问宝宝们:你们喜欢妈妈吗?回答一定是肯定的:爱!!!
母亲节,虽然是西方的节日,但是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表达母爱、感恩母爱的好机会。自己作为妈妈的女儿,女儿的妈妈,对“母亲”的理解逐步加深的同时,我便想带了班里的宝宝们一起来感恩自己的妈妈。于是在母亲节即将来临的一个周五,我组织孩子们欣赏了《小乌鸦爱妈妈》《烛光里的妈妈》《妈妈的吻》等一系列歌曲,接着我给孩子们讲了有关兔妈妈和兔宝宝的故事,最后我们请宝宝分组在镜头前留下了稚嫩可爱的一句“妈妈,我爱你!”“妈妈节日快乐!”和一个个纯洁真挚的吻!
视频制作完成后,将它放到我们小四班家长群的共享中,让我们和妈妈们一起分享这美丽感人的一刻吧!
3.2《弟子规》让孩子们学会关爱家人
我们教孩子们《弟子规》有段时间了,孩子们也能断断续续背完《总序》和《入则孝》,先后布置了相关的作业,如:拥抱父母、每天出门前与家人道别、回家后向家人问好、为家长开门拿拖鞋、餐前参与准备工作、进餐时给大人夹菜、好东西要懂得和家人、朋友分享等等。这段时间来,家长也表示自己的宝宝们越来越懂事了。
作品简介
《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自己在三年级从10月开学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期间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的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每月故事。小说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并融入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如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每一种爱都感人肺腑。
节选:
“小石匠” 十一日
今天,“小石匠”到家里来访过我们了。他着了父亲穿旧的衣服,满身都沾着石粉与石灰。他如约到我们家里来,我很快活,我父亲也欢喜。
他真是一个有趣的小孩。一进门就脱去了被雪打湿了的帽子,塞在袋里,阔步地到了里面,脸像苹果一样,注视着一切。等走进食堂,把周围陈设打量了一会儿,看到那驼背的滑稽画,就装了一次兔脸。他那兔脸,谁见了也不能不笑的。
我们做积木的游戏。“小石匠”对于筑塔造桥有异样的本领,坚忍不倦地认真去做,样子居然像大人。他一边玩着积木,一边告诉我自己家里的事情:他家只是一间人家的屋阁,父亲夜间进夜校,母亲还替人家洗衣服。我看他父母必定是很爱他的。他衣服虽旧,却穿得很温暖,破了的地方补缀得很妥帖,像领带,如果不经母亲的手也断不能结得那样整齐好看。他身形不大,据说,他父亲是个身材高大的人,进出家门都须屈着身,平时呼他儿子叫“兔子头”。
到了四时,我们坐在安乐椅上,吃牛油面包。等大家离开了椅子,我看见“小石匠”上衣上粘着的白粉落在椅背上了,就想用手去擦。不知为什么,父亲忽然抑住我的手。过了一会儿,父亲自己偷偷地拭净了。
我们在玩游戏时,“小石匠”上衣的纽扣忽然落下了一个,我母亲替他缝缀。“小石匠”红了脸在旁看着。
我将滑稽画册给他看。他不觉一一装出画上的面式来,引得父亲也大笑了。回去的时候,他非常高兴,以至于忘记了戴他的破帽。我送他出门,他又装了一次兔脸给我看,当做答礼。他名叫安东尼阿・拉勃柯,年纪是八岁零八个月。
安利柯啊!你去拭椅子的时候,我为什么阻止你,你不知道吗?因为如果在朋友面前拭,那就无异于骂他说:“你为什么把这弄龌龊了?”他并不是有意弄污,并且他衣服上所沾着的东西,是从他父亲工作时沾来的。凡是从工作上带来的,决不是龌龊的东西,不管他是石灰、是油漆或是尘埃,决不龌龊。劳动不会生出龌龊来,见了劳动者的人,决不应该说:“啊!龌龊啊!”应该说:“他身上有着劳动的痕迹。”你不要把这忘了!你应该爱“小石匠”,一则他是你的同学,二则,他是个劳动者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