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0 04:31: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坚持规划先行,完成资源合理配备
加强资源普查,科学编制规划,严格实施规划,对促进资源合理构造、完成矿产资源合理使用、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才干具有主要意义。
(一)开展资源普查。一是实行专班运作。成立硅矿资源可持续开发使用实施指导小组和硅石资源普查专班,负责硅矿资源的普查、总体规划、开采总量节制及调控方案制定、硅矿日常开采监管等工作。二是加强局部联动。坚持县县政府指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机制,鼓舞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强的企业和社会资金融入矿产资源勘查。加强局部协调,明确相关职能局部职责,及时处置资源普查中碰着的各类问题。三是严格数据查对。经由实地查询走访对硅石资源的储量、层次、分布、开发使用情况等进行摸底,做好规划前的基本查询、资料汇集、专题钻研以及项目立项等工作,采用最新的勘察与储量标准对资源勘查、储量、开发使用等基本数据进行认真查对,挖掘矿产资源潜力,为规划编制供给准确、科学合理的数据。
(二)科学编制规划。一是明确编制思路。在硅石资源编制中,以维护和合理使用硅石资源为重点,按照科学调控、合理构造、优化妆备、集约高效、注重维护、科技创新的思路,坚持限制原矿出口,大力发展中品级低产品,适度开发中下贱高档产品的制度编制硅石资源开发使用规划。二是突出编制重点。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矿产资源潜力和开发使用前提,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钻研规划编制框架,明确重点目标任务,加强规划总量节制、构造优化、资源配备等功能,提出符合实践的规划调控目的和政策方法,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编制各类规划。依据硅矿资源市场需求量、资源普查评价和开采现状,以增加产业竞争力为目标,聘请有关专家编制硅石开发使用总体规划、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产品规划及项目规划,提高硅石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严格规划实施。在精确认识硅石资源开发使用现状,科学猜想发展形式的基本上,严格按照硅石资源开发使用各项规划的要求,坚持和完善硅矿资源开发使用与维护的投资机制、管治机制、鼓舞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和标准硅石市场,合理构造产业功能,依托科技提高与创新,提高资源开发使用和管治水平。
二、坚持监管侧重,完成资源有序开采
执行总量节制、整治和标准矿山资源开发秩序、积极推进资源整合是加强资源监管的有效方法,也是完成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
(一)执行总量节制。在硅石资源开发历程中,坚持“限量开采、总量配备、战略贮藏、节流使用”的制度,科学制定硅石原矿开发使用规划,钻研确定鼓舞、限制和避免的方向,提出限制性开采和总量节制要求。运用规划调控和政策指导手段,执行硅石原矿开采总量方案配给制度,根据硅产品加工企业生产需求量,拟定硅矿石开采总量、采矿权投放数量及其分配制度,年度开采方案直接分配到硅石加工企业。硅石加工企业与硅矿开采企业签订供矿合同,硅石开采企业凭开采方案和供矿合同开采原矿,硅石加工企业凭准运单到采矿企业调运原矿,优化矿产资源开发使用构造与结构,推进矿产资源节流与合理使用。
(二)标准开采秩序。一是加强采矿秩序的管治整治。经由行政司法标准矿山企业开采行为,坚决打击和取缔无证开采,滥采乱挖等掠取式开采,标准设置矿业权。加强对硅矿和硅产品加工企业在开采矿产资源中状况维护、土地管治、水土坚持等司法司法遵守情况的监管。依法封闭滥采乱挖、破坏资源、污染状况、构造不合理和不符合安全生产前提的矿山开采加工企业。鼓舞企业增加环保和安全投入,指导矿山企业依托科技提高和技艺创新,实行干净生产,提高硅石综合使用率。二是加强运销秩序的管治。制定标准的运销秩序,要求硅石原矿及加工产品出境必需凭调运单到计量室计量,对违规运销硅矿石及其产品的车辆一概破产整治,对强行冲卡或拒不接受计量的车辆,由公安机关对车辆驾驶员进行批判教育,构成不良后果的,按有关司法司法予以处置。三是加强采矿管治。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全民依法办矿认识。培育探矿权与采矿权市场,详细实行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办法有偿取得采矿权。提高矿产开发“门槛”,杜绝工艺落伍、层次低的企业进入,要求企业严格执行硅石资源总量节制和资源配备方案,严禁出现采富弃贫现象,逐步坚持标准合理的矿产开发秩序。
(三)推进资源整合。以节流和高效使用为导向,以市场指导和县县政府调控为手段,以“厂矿一体化”为路子,详细执行“采选结合、贫富结合、矿厂结合”战略,支持和鼓舞企业经由资源整合、资产入股、强强联手、组建行业协会等方法,发展硅石精细优产业,推进和指导资源向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状况影响小的优势企业集中,扩展资源使用效率,最大限制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坚持精深加工,完成资源可持续使用
实施资源深度加工,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潜力。
(一)推进资源深度开发。一是限制原矿出口销售。根据市场需求,有方案降低原矿出售和初级产品加工比例,对原矿和初级加工业征收高税,优化监控设备,加强原矿计量监管,从源头上节制原矿出境销售。坚持“原矿欠妥场转化加工,不出让资源采矿权”的制度,科学合理配备硅石资源,完成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二是延长产业链条。围绕延长产业链条,制定硅石资源开发及产业链延长规划,明确方向、重点、路子和保证方法,支持和鼓舞骨干企业经由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等方法,培育和开发硅石下贱系列产品,提高资源使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今年,镇石英石矿执行“二次创业”,新上投资5000万元的中南硅业有限公司5000万支玻璃制品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完成工业产值6000万元,上缴利税600万元。三是培植产业集群。以延伸产业链和发展相关配套产业为主线,按照合理构造、完善功能、整合股源的制度,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硅石产业园,为产业集群发展供给空间载体。以产业链条、产业方向、产品上下贱为纽带,打破区域界限,指导资源、产业向园区集中,培育硅石特征产业集群,完成硅石资源的开采、加工和销售一条龙开发方式,不断强壮产业集群,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才干。
关键词:宜春市;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6.97%,具有得天独厚发展茶产业的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摸清宜春市茶叶产业家底,提升茶的档次,帮助茶农增效增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2013年1月,宜春市农业局组织各县(市、区)相关人员先后深入各产茶一线,面对面地同茶叶企业业主和茶农座谈,对全市茶产业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并对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前景进行全面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宜春市茶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稳步上升
目前,宜春市茶园面积达到9267hm2,其中绿色及有机茶认证面积800hm2,茶叶品种以绿茶为主,有部分红茶和铁观音,茶园主要分布在铜鼓、靖安、樟树、丰城和袁州区及其周边的县市。现有3.3hm2以上规模的茶叶基地133个。近年来,宜春市茶叶生产的发展模式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以公司、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参与茶叶生产,茶叶基地面积稳步上升,仅去冬今春发展茶园面积633.5hm2,改造老茶园178.6hm2。特别是白茶发展迅猛,靖安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白茶生产基地县,全县白茶面积突破1333hm2。通过资金的支持,公司、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强力推动,从而带动整个宜春市茶叶产业发展。
1.2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由于一些新的茶叶生产企业、专业户入驻,带来了茶叶品种改良,种茶科技含量提升,茶叶质量提高,种茶经济效益明显。2012年,绿茶中的名优茶最高价卖到2万元/kg,最低价也有1000元/kg;大宗茶最高价1000元/kg,最低价400元/kg;红茶中的高档茶最高价6000元/kg,最低价2000元/kg;大宗茶最高价800元/kg,最低价20元/kg。2013年新茶上市,茶叶的售价明显高于往年,特有的名优茶有的地方比过去翻了几番,全年有望实现茶叶综合总产值3.1亿元。
1.3品牌建设不断提升
随着全省“江西绿茶”品牌整合,全市加大了以“铜鼓春韵”、“靖安白茶”为主打品牌的建设与宣传力度。铜鼓县为全省茶叶生产十强县,连续3年被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铜鼓春韵先后获得“江西省著名商标”、“江西名牌农产品”、“江西十大最受欢迎农产品”、“中茶杯特等奖和国饮杯特等奖”、“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等荣誉。近几年,靖安白茶也获得多项殊荣。从2006年至今,靖安白茶已30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名茶评比大奖,2009年“靖安白茶”被评为“江西十大名茶”;2010年被中国茶业流通协会授予“特色产茶县”荣誉称号;2011年“靖安白茶”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2012年上半年,靖安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认证。其他县市也在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茶叶品牌,明月山风景区正在积蓄力量,着力打造“宜春禅茶”品牌。
2 宜春市茶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1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近年来,宜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将茶产业作为当前的主导产业来抓,制定具体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茶产业发展意见》,促进宜春市茶叶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宜春市人民政府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市政府每年拿出200万元对宜春市新建茶园和改造老茶园进行资金扶持,各县市区也出台了相应扶持政策。市政府还将茶叶产业列入全市“农业产业化三年扩张战”的重要工作内容,将茶叶生产目标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落实,且将茶叶生产纳入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加大了对茶叶生产的考评力度,高位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此外,市政府今年单列切块经费100万元,全力打造靖安白茶。
2.2茶业历史悠久,初具基础
宜春种茶历史悠久,历代胜产名茶,如唐代的界桥茶,宋代的袁州金片,元代的绿英、金片,明代的云脚等,均为有名的茶品。宜春境内丛峦叠嶂,飞瀑流泉,云蒸雾绕,土壤肥沃,气候温润,最适宜茶叶生长。黄檗山、洞山、仰山都盛产茶叶,其中以黄檗茶和仰山木平、稠平茶最为有名。上高县发现了一处有800多年历史的原生态古茶叶树群,1500多棵原生态古茶叶树散生在海拔900多m、方圆3~4km2范围里的崇山峻岭灌木丛林中。这一传统传承,为宜春市进行现代茶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茶产业生产基地,培养了一批茶产业技术人员,造就了比较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为进行现代茶产业发展筑就了一个好基础。
3 宜春市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请工用工难,工价高,生产资料成本大,茶叶产业投入不足,以致良种茶园扩建、厂房改造和设备更新缓慢,严重制约了宜春市茶企业的进步和茶产业的发展。由于采茶用工季节性强,而茶园大多在山区,区域广、面积大,采茶工严重不足。
3.2生产技术相对滞后
茶业技术性要求严,尤其是茶叶制作难,与此同时茶叶加工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加工企业规模不大、生产效益不高、带动力不强。相当一部分茶叶加工企业设备简陋,加工环境较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3.3茶文化开发不够
宜春市产茶历史源远流长,尤其禅茶文化更具特色,但是茶文化开发力度不够,茶叶品牌知名度不够高,难以形成合力。
4 对宜春市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4.1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基地规模
加快茶产业发展,归根结底是基地规模的扩大和品质的提高,在配合省厅实施现代农业茶产业发展项目的同时,继续加大市本级新建、改建茶园力度,每年新建标准化茶园666.7hm2,改造老茶园666.7hm2,力争到2015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万hm2以上,茶叶总产1万t,绿色、有机茶园面积达3333hm2。
4.2健全推广体系,强化技术培训
加大基础技术培训推广力度。在技术推广方面,建立完善的市、县、乡三级茶业技术推广网络,健全茶叶技术指导机构,重点产茶县应设立独立的茶叶技术推广机构,按万亩茶园配备1~2名专职茶叶技术推广人员;3333hm2以上的产茶大县,应设立茶业管理机构;在重点产茶乡镇配备1名茶业技术专职人员。在培训方面,一是要加大对茶农的培训力度,整合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等各种培训资源。从2013年起,将茶叶生产、加工技能培训作为重点来抓,造就一大批种茶制茶能手。二是加大对农村基层技术人员培训的力度,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邀请省内外茶叶专家来宜春市进行指导和培训,另一方面组织基层技术人员到省外先进地区学习,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指导宜春市茶叶生产、加工、营销,推动茶业迈向优质、高效发展之路。
4.3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名优品牌
一是要推进区域品牌建设,适时开展品牌整合,积极配合“江西绿茶“品牌战略,打造具有宜春市传统特色茶文化品牌,发挥已有的原生态古茶树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铜鼓春韵”、“靖安白茶”、“宜春禅茶”、“丰城绿茶”等区域品牌。二是要完善市场体系,鼓励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举办茶叶销售窗口、专卖店,支持茶企业在各地中心城区建立茶叶交易市场。三是要加大宣传促销,加强茶业发展和茶业经济效益、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的宣传,加强茶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的宣传,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各种茶事活动,吸引外地客商、茶人、企业,积极参与外地举办的茶事活动,加强交流,全面推介宜春茶叶品牌。四是要强化品牌管理,要以茶叶产品推行QS认证为契机,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茶叶品牌、茶叶质量、茶叶包装的管理。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阳光123”为你整理了这篇氢能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来源广泛、能量密度高、清洁的绿色能源,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发展布局氢能源产业,我市在氢能源产业发展方面也要积极研究布局。
一、氢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燃料电池的迅速发展和推广,氢能作为最适宜的燃料逐渐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全球氢能源工业的发展,人工制氢的需求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制氢技术日新月异。
国际上,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将氢能上升为国家能源战略高度,不断加强相关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扶持力度。美国自2012年以来不断加大氢能及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研发领域的投入,并成立美国燃料电池和氢能联盟,于2013年启动H2USA计划,共同对加氢站网络规划、融资方案、市场拓展制定详细方案,为美国在氢能基础设施方面的集成技术与装备制造奠定了世界领先地位。截至目前,美国已公开对外运营加氢站达到42座,尚有部分内部加氢站数量未知。日本的《氢能/燃料电池战略发展路线图》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详实指导了2014年至2040年,日本制氢、储运、加氢、氢能利用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目标与路径。在氢能基础设施方面,结合日本能源禀赋,提出日本各阶段制氢与加氢站建设目标,到2030年日本加氢站数量要达到1000座且成本降至2亿日元,海外制氢运输回日本的价格将控制在30日元/m3以内。截至2018年年末,日本已经建成106座加氢站,其中80座以上对公众开放,按照政府制定氢能基础设施项目的补贴政策,这些加氢站可享受自身投资水平的一半左右的补贴金额。德国政府在2006年启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国家创新计划(至2016年该计划共支持14亿欧元),于2009年启动氢能供应基础设施研究,2011年年底实施路线图。为了寻找可靠的商业推广模式,2015年2月,约有27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H2M公司,在德国政府的资助下,开展全国加氢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加氢站建设及经营工作。截至2018年年末,欧洲拥有152座已运营加氢站,其中德国拥有60座对外经营站,且其中2018年度投运17座,已成为全球拥有第二大公共加氢站数量的国家。
国内方面,经过长足发展,我国氢气年产量已逾千万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大产氢国;同时,我国金属储氢材料产销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储氢材料产销国。氢气产量和储氢材料产销量两项世界第一,为我国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快迈入氢能经济时代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统计,2012-2018年,我国氢气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2018年中国氢气产量约为2100万吨。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估计,到203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占比5%。到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至少达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在交通运输、工业等领域将实现氢能普及应用,化工、钢铁业氢能消费量超过1.6亿吨标准煤,燃料电池车销量达到160万辆/年。
4月10日,国家能源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将氢能明确划入了能源种类。4月2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3月31日,河北省发改委印发《河北省2020年氢能产业重点项目清单(第一批)》。4月初,四川省出台《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2020年度工作要点》,提出将编制印发《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4月13日,广州市黄埔区与广州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制定了《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办法实施细则》。4月24日,河北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动首都“两区”建设重点突破的意见》,强调将加快发展氢能产业。4月26日,江苏省常熟市政府印发了《常熟市关于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的补贴标准和范围。4月28日,安徽省铜陵市《铜陵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纲要》。4月29日,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河南省新乡市也在日前印发了《新乡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规划》和《新乡市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宁夏方面,我区氢能处于起步阶段,年工业用氢气30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5%,但下游输氢、加氢、用氢等商业化应用还处于空白,储运及燃料电池等领域尚无相关项目落地。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宁夏煤炭资源富集,煤制氢基础条件良好;煤炭地下气化制氢前景可期;能源化工产业聚集,具有生产大量工业副产氢的良好基础;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具有一定规模,具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的优越条件。
2020年4月26日,自治区政府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5月6日正式印发。宁东基地是国家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9个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及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具备大量的副产氢资源。自治区政府已经意识到煤化工合成气制氢过程副生大量二氧化碳,不符合碳减排趋势,宁东基地必须尽快找到电解水制氢等安全绿色的第二氢源。2020年4月,《宁东基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规划实施后,将进一步推动宁东基地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宁夏第一个氢能项目——宁夏宝丰能源太阳能电解水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也已落地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银川方面,近年来,银川市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市风光电站开发有序推进,配套电网加快建设,产业链条逐步拓展,新能源产业呈现较快发展势头,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新能源示范城市。2019年,银川市发改委编制了《银川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并经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规划提出探索开展氢能产业布局试点,谋划特色氢能小镇,为入驻氢能企业提供研发、孵化、生产、检测、认证等一站式服务。引进吸收制氢、氢能运输、加氢、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依托宁东基地工业制氢优势,开展新能源弃电电解水制氢,结合公交公司、物流园区、加油加气站,推广加氢站及氢燃料汽车。
二、推动银川市氢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择机有序开展氢能产业发展布局。氢能作为清洁能源,全球主要国家都十分看重其发展,目前氢能和燃料电池已在一些细分领域初步实现了商业化,预计五年后将迎来产业爆发,到2050年全球18%的电力由氢能发电承担。自治区《关于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培育发展氢能产业,促进我区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银川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送审稿)》,提出探索开展氢能产业布局试点。银川市要加快推进“一高三化”进程,推进“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美丽新银川建设,必须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发展氢能可作为一个重要选项,我们要积极主动对接国家、自治区发展战略规划,又要审时度势,认真分析氢能产业发展趋势方向,结合本地实际择机有序开展产业发展布局。
(二)紧密结合技术、产业发展方向优化路径选择。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及自治区和银川市产业发展现状,紧密结合技术、产业发展方向,我市氢能产业发展按照氢气来源,有两个技术路径选择建议。一是氢气来源外供。依托我区氯碱化工产业基础,正在加快推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氢能友好示范产业园建设,积极发展氯碱制氢,配套开展制氢、储运、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宁夏第一个氢能项目,宁夏宝丰能源太阳能电解水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也已落地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二是氢气来源自供。例如深圳市凯豪达氢能源有限公司主要采取的技术方案,建设制氢加氢站,采用新型电解水制氢装置进行水电解制出氢气。把一些弃光、弃风的电用来制氢,实现本地制氢加氢模式,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解决运输和安全隐患,随时保证氢源供给。目前该企业有在银川投资建设的意向。
(三)积极开展氢能应用试点示范。积极推动氢能产业试点示范,打造规模化、商业化的终端应用场景,为新装备、新技术提供实证场所。《指导意见》提出在银川地区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先行开展制氢、储运、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力争建成1至2座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及以上加氢站。将积极支持银川市率先开通1至2条示范公交线路运营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实施开展氢燃料物流车、市政环卫车等示范运营。加大对氢能产业技术研发攻关的支持,对单独或联合建设并经自治区相关部门认定的氢能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一次性给予100万元资助,新获批国家级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的给予一次性200万元支持。
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在我县召开的**州核桃产业发展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及县委领导的安排,为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对全县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一次专题调研。为搞好专题调研,县政协由经科委牵头于5月30日召集了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专题讨论确定了调研提纲。并以政协办发(2002)13号文件,向有关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发送了《通知》和《调研提纲》。并组成了专题调研组,于6月10—30日对我县的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了专题调研,本次主要调研了河西镇、太平乡、龙潭乡,随机抽查了9个村、21个社、37个核桃生产农户、3个核桃加工企业。并走访了县级各有关部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全县核桃产业现状
据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对县境内出土的核桃化石的鉴定表明,早在公元前16世纪漾江流域就有大量核桃生长,漾濞是核桃原产地之一。
党的以来,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把培育核桃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支柱财源的大事来抓,在全县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潜力在山,希望在山,优势在林果,重点是核桃”的共识,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在20多年的核桃产业发展进程中,有坦途也有曲折。在调查中群众反映,群众积极性最高,种植数量最多的是三个时期:一是1981年至1982年的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到户时期;二是1991年至1992年县、乡村大办以核桃为主的林果基地时期;三是2002年由于核桃嫁接苗滞销和偷采滥购核桃枝条得到扼制,核桃价格最高时期。1995年以后,随着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各地投入大量资金兴办以核桃为主的绿色企业,核桃嫁接苗的市场需求量巨增。加之管理工作跟不上,群众性的盲目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仅县内生产嫁接苗就达1000万株左右),致使河谷和半山区的很多核桃树林遭到严重破坏,这是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劫难”。因此,虽然全县核桃面积和株数都在逐年递增,但核桃产量却增长甚微。
根据1998年核桃普查数据:全县11个乡(镇)都有核桃分布,65个村中种植核桃的有64个村,占65个村的98%(现65个村都已有核桃种植)。种植核桃的农业生产合作社588个,占全县636个生产合作社的92.5%,种植核桃的农业户有14788户,占全县农业户20069户的73.7%,全县有泡核桃17.26万亩(172.6万株)。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到2001年底,根据统计全县共有泡核桃24.86万亩(248.6万株),占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466.7万亩的5.3%,占大理州核桃种植面积70万亩的35.5%,人均占有25株.在248.6万株漾濞大泡核桃中,幼树204.3万株,占82.2%,初果树26.4万株,占10.6%,盛果树12.3万株,占4.9%,老树5.6万株,占2.3%。据县统计局的统计:2001年全县泡核桃产量224.6万公斤,产值2276万元(纯收入2234万元)。占农业产值16848万元的13.5%,占林业产值2796万元的81.4%。
1、核桃资源
本次调查太平乡、龙潭乡、河西镇的9个村、21个社、37户,共种植核桃11448株,户均拥有核桃309株,人均69株。在11448株中,盛果树596株,占调查株数的5.2%,初果树3165株,占27.6%,幼树7622株,占66.6%,衰老树65株,占0.6%(详见表1)。
据三乡(镇)填报共有核桃671633株,户均拥有核桃103株,人均24株。其中盛果树144685株,占总株数的21.5%,初果树67885株,占10.1%,幼树422846株,占63.0%,衰老树36217株,占5.4%(详见表2)。
泡核桃种植户实地随机调查情况表1单位:株
2、泡核桃产量
根据到户调查,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5.91公斤/年,则推算出全县的核桃产量为261.8万公斤;根据三乡(镇)自报,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3.35公斤/年,则推算出全县的核桃产量为148.4万公斤(详见表3、表4);根据县统计局2001年统计产量计算,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5.07公斤/年,全县泡核桃产量为224.6万公斤,县政府对外交流数为470万公斤,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的统计数为105.86万公斤,地方税务局的核桃计税产量为134.71万公斤。全县的泡核桃总产量究竟是多少?有必要再进一步的调查核实。
乡(镇)自报泡核桃生产情况表2单位:株
泡核桃种植户产量实地调查情况表3单位:公斤、株
乡(镇)自报泡核桃产量表4单位:公斤、株
3、经济收入
据调查的37个核桃种植农户,销售核桃总收入226120元,户均6111元,人均1362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元的108.1%。核桃收入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49%(详见表5)。其中,太平乡核桃销售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的有6户,人均达4205元,最高的人均达到5000元。龙潭乡核桃销售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的有3户,人均达2400元,最高的人均达到7500元。河西镇核桃销售收入最高的人均达到4000元。据调查的三个乡(镇)自报,6491个农户(含没有核桃的农户),销售核桃总收入6470514元,户均997元,人均235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元的18.65%。核桃收入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13.54%(详见表6)。
4、财政税收
据调查的37个农户,上交核桃农林特产税总数为5183元,占上交税费总数9196元的56.4%(详见表5);三个乡(镇)6491个农户上交核桃农林特产税总数为249679元,占上交税费总数766157元的32.59%(详见表6)。根据地方税务局提供的数据,2001年全县核桃(不含苗)计税产量为134.71万公斤,实征税164.45万元(其中生产环节征收108万元,流通环节征收56.45万元),占全县农林特产税全年实征数377.56万元的43.56%,占全县农业税收征收数577.35万元的28.48%。2001年国家税务局没有对核桃加工企业征收增值税,如按2001年“双文明”考核中核桃加工企业上报的销售收入7262万元的6%计算征收增值税,则应征税435万元。
泡核桃生产效益到户实地调查情况表5单位:公斤、元
乡(镇)自报泡核桃生产效益情况表6单位:公斤、元
5、加工现状
全县核桃初级加工企业已发展到45户,年加工50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5户,100—500吨的10户,100吨以下的30户。全县年加工干果7000吨以上,除本县自产的以外,还有来自楚雄、保山、思茅、临沧等地州及州内宾川、云龙、永平、巍山等县的核桃。漾濞已初步成为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核桃加工贸易集散地。仅核桃仁加工一项,每年就解决了近1万人4个月左右的就业问题,使全县城乡居民劳务收入增加近1600万元。大理漾濞核桃有限公司现有职工47人,2001年生产“漾宝牌”核桃乳400多吨,开发并上市纸盒装核桃花生乳、袋装鲜核桃乳、核桃牛奶等新包装产品,月销售核桃乳等产品50吨左右,年实现利润10万多元,上缴税收8万多元,在原料加工中请临时工100多人,付工时费11万元。今年1-4月份预计可实现利润13万元,上缴税收10万元。
二、核桃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前景
1、土地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144900公倾,占77.7%,(在林业用地中无林地6221公倾,占林业用地的4.3%);农业用地33904公倾,占18.2%,牧业用地3126公倾,占1.7%;其它用地4518公倾,占2.4%。据县森林分类经营区划调查,公益林面积103249公倾,占林业用地的71.4%,商品林41429公倾,占林业用地的28.6%。据县退耕还林规划,全县退耕还林还草面积61600亩,其中还林面积为43000亩。特别是在加入WTO后,由于粮食价格下降,山区农民宁愿把常耕地拿出来种植核桃。在调查的37户农户中,就有25户在常耕地内种植了核桃,还有12户年内也准备在201亩常耕地内种植核桃,此外,这37户有981亩荒山荒坡可以种植核桃。
2、生产潜力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核桃价格一直是稳中有升,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据调查分析,现有核桃树龄结构是老树和盛果树少,幼树和初果树多。如对核桃园进行科学管理,增加核桃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大技术和肥料投入,26.4万株初果树在3—5年内产量将增长1.5倍。204.6万株幼树将有一半以上挂果,12.3万株盛果树产量将增加三分之一,到“十五”期末实现全县的核桃产量产值翻番将是指日可待。
(二)市场前景
我国核桃(包括山核桃)种植面积达1376.3万亩,2亿株左右,其中结果树约6000多万株,1990年以来年平均产量15—17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云南省核桃产量3.4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22.7%。漾濞核桃产量为4700吨(政府对外交流数),占全国核桃产量274246吨的1.7%,占全省60452吨的7.8%(全国和云南省的核桃产量参考杨源编著的《云南核桃》一书中1999年的统计数)。近几年全国核桃生产发展很快,如以每年5%的递增率计算,10年后我国核桃产量将达到44.67万吨。
核桃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出口商品。1990年以来,年出口核桃果4000—5000吨,核桃仁8000吨。漾濞大泡核桃,主产区在大理州,每年出口量在3000吨以上,占云南省核桃出口总量的70%,我县每年出口核桃2000吨以上,占大理州核桃出口量的67%。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核桃保健、医疗价值的认识,核桃加工业将不断兴起,国内外对核桃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过10年,国际市场上核桃需求量将上升到100万吨左右,中国的消费量将上升到24万吨。
在创漾濞核桃品牌方面,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主已作了极大的努力。如伊斯兰侨茂食品有限公司申请了“漾濞核桃”包装专利,团山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团山牌”核桃商标。漾濞核桃品牌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是漾濞人民的宝贵财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不到位。制约我县核桃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不到位是关键所在。据调查分析,其差距主要是:
(一)满足现状,发展缓慢。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在漾濞培植核桃支柱产业,由于气候资源优越,种植经验丰富,已不成问题,领导可抓可不抓,群众自己会发展。致使各级政领导对培植核桃产业重视不够,督促检查和指导服务跟不上,发展缓慢。
(二)重造轻管,效益不佳。一些干部群众只顾完成当年上级下达的项目和计划种植任务,忽视了种植后的扶育管理,致使新种植的核桃如同“猴子搬包谷”,得的少,失的多;
(三)短期行为,无长远打算。部分干部群众只图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之效,认为种植核桃周期长、见效慢,是前人栽花后人享福,常常是一般号召多,真抓实干少;
(四)创业精神差,发展不平衡。仅就一些核桃适宜区范围内的农户而言,有艰苦创业精神,能吃苦耐劳的农户,种植核桃千株以上。反之,有的农户就没有新发展一片或几株象样的核桃树,甚至连集体承包的盛果树也尚未管理好,形成极大的反差,发展不平衡。
2、现有核桃园经营管理粗放,核桃生产技术推广滞后。多年来,虽然山区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高,但由于肥料和资金投入跟不上,缺乏科学管理技术,种植10多年的核桃树还不结果,或结果很少,造成了广种薄收。在调查的37户农户中,98%以上的农户没有对核桃树进行常规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导致核桃产量低、质量差。
根据实地调查,漾濞大泡核桃进行规范化管理的7年生产量为5公斤/株,13年生的8.3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可达500公斤/株。以规范化管理三个年龄段的平均产量171公斤/株计算,全县12.3万株盛果树,应产核桃2103万公斤。而根据本次到乡的调查数据,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只有5.07公斤;到户调查按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只有5.91公斤。按常规管理水平,10年生的产量为2.3公斤/株,15年生的产量为4.2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262.9公斤/株,以常规管理三个年龄段的平均产量89.8公斤/株计算,全县12.3万株盛果树,应产核桃1104万公斤。
根据云南省林科院漾濞核桃研究站的测定:12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在只耕作不施肥的园地里单株结实量为119个(1.32kg),进行施肥的单株结实量1605个(17.8kg),不耕作不施肥的只有6个(0.07kg),在耕作施肥的基础上进行修剪整形的单株结实量为2300个(25.6kg),不经修剪整形的单株结实量只有170个(1.9kg)。由此可见,经科学管理的漾濞大泡核桃结实量是未进行科学管理的365.7倍。据秀岭地区的实测:经科学管理6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单株产量可达400个(4.4kg)。如对我县的现有核桃低产林进行技术改造,漾濞的核桃年产量可以翻一番。
3、加工水平低下,产品品种单一,增值不明显。漾濞核桃绝大部分主要是加工成核桃仁销售,精加工的产品不多,科技含量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市场营销跟不上。如,“傻哥”牌核桃系列食品、团山牌系列食品,虽然风味较好,但因包装及市场营销问题,始终上不了规模,上不了档次。
4、核桃市场混乱,经营效益不佳。由于缺乏统一的营销系统,尽管漾濞核桃品质优良,但因缺乏信息和科学的市场预测,中间商多,造成抢购抢销的混乱局面,导致抗市场风险能力低,没有体现出最佳效益。
5、扶持政策的落实兑现和税收征管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调查中反映,近年来核桃生产扶持资金由于财政困难,未能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手中。核桃特产税由于征收基数不稳定,群众有顾虑,导致统计上报的核桃株数、产量不实、加工销售环节税收流失,难以做到应收尽收。
6、核桃掠青现象普遍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核桃的产量和质量。调查中反映,正常年境,核桃的收打时节在白露前后10天左右,但是,为防止偷盗和降低守护成本,采收过早,既影响当年的质量又影响来年产量。导致很多地区核桃产品质量差,商品价值低。
7、多数群众不乐意种植嫁接苗,倾向于先植实生苗再嫁接的传统方法,延长了核桃挂果周期。种植核桃嫁接苗有种植规范,便于管理,树型好,早实、丰产的特点。但是,嫁接苗的培育,有很多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把握,无论哪个环节把握不好,都会直接影响嫁接苗的质量及种植成活率。其次,因嫁接苗的嫁接部位较低,如栽种时栽得过深,会使嫁接口经常遭受病虫害的危害。加之嫁接苗有早实的特点,因结实后肥料跟不上会导致树体衰弱,变成小老树。由于这些问题存在,在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致使很多群众不信任嫁接苗,而采用点播铁核桃果或实生苗移植后2—3年再进行方块芽接,认为这样做核桃树生长快、寿命长,但却没有意识到结实晚,延误了几个结果年头。嫁接苗移栽,如管理得好,5年已开始挂果,7年可产200多个,但实生苗移植后嫁接的还没有挂果。经调查光明核桃林场栽种的嫁接苗,与同年栽种的实生苗移植后第二年采用方块芽嫁接的核桃进行比较:用嫁接苗种植的平均单株产量为112个,实生苗移植后嫁接的平均单株产量为44个。
8、核桃烘烤质量亟待提高,我县90%以上的核桃产区用传统的办法烘烤核桃,一是烘烤的数量有限,不适应种植大户所需;二是烘烤时间较长且危险,容易变质和发生火灾。造成核桃品质等级低,销价低,使核桃的商品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9、培育核桃嫁接苗过滥,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一度时期,由于核桃嫁接苗生产管理失控,致使一部分地区近20年来种植的核桃树,中、幼龄树被过度采枝,甚至个别的被拦腰砍断或整株砍倒采枝。既破坏了漾濞核桃种质资源,损害了群众利益,又影响了漾濞核桃产量、质量和声誉。
三、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全县核桃产业培植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建议在今后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树立培强做大核桃产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全县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十分适宜核桃生长。漾濞核桃早在1979年全国核桃技术协作会议上,荣获“全国质量评比第一”、“全国县级人均占有量第一”的荣誉,1995年又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核桃之乡”。这些殊荣的获得使漾濞核桃如同锦上添花,为培植核桃产业和创造漾濞核桃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漾濞核桃又将面临新的挑战,周围的地、州、县市又大有赶超之势和取而代之的可能。因此,我们全县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县经济工作始终坚持着力培植核桃、畜牧、烤烟、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四大支柱,大力发展水电、矿冶、旅游、食品四大产业,把漾濞建成绿色经济强县”的战略思路,把培植核桃产业作为德政工程来抓,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农村稳定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常抓不懈。要树立漾濞核桃的品牌意识,举全县之力维护品牌信誉,利用品牌优势,发挥品牌效益。
2、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林业科技队伍建设。
县、乡(镇)应将原设立的核桃生产基地领导组,改设为核桃产业培植工作领导组,并由政府一名主要领导任组长(能设专职核桃副县长、副乡(镇)长更好),专门负责抓好此项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林业局、农业局、生物开发办、扶贫办抽出得力干部和技术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类似培植烤烟和苦良姜产业一样培植核桃产业,由过去的只管“造”不管“效”变为对核桃造林、抚育管理、产品加工销售全面负责。
加快林业科技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二是要加大投入,购置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药械等;三是要在劳保、出差、下乡补助等方面与同行部门一视同仁;四是有天保工作站的乡(镇),林业站的工作任务应以培植核桃产业为主。
3、进一步清理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核桃产业的培植力度。
(1)继续巩固和加强对圃育核桃嫁接苗木生产的监督管理,持之以恒地坚决打击盗采、滥购、倒卖泡核桃枝条的破坏行为,确保核桃生产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制定《漾濞核桃产业培植奖励办法》,鼓励招商引资或自筹资金兴办核桃系列绿色企业或加工企业。
利用每年核桃农副产品交易会的契机,公开进行兑现奖励。奖励范围:一是自筹资金创办核桃系列绿色企业、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和加工大户;二是各级党政领导、林业科技人员、税务干部以及维护林区治安的林业公安干警、护林人员中有特殊贡献者。
奖励方法是:对兴办绿色企业主和种植大户实行年终产量、质量达标奖;加工企业和加工大户实行上缴税利达标奖。
(3)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核桃子芽嫁接苗。坚决杜绝子芽嫁接苗用于核桃基地造林。
(4)对近几年来核桃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一次全面的检查,坚决按扶持政策将扶持资金落实兑现到户。
(5)发挥我县宣传工作优势,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大理日报·漾濞版》应开设《漾濞核桃专栏》。
4、注重加强对现有核桃树的抚育管理和技术改造,重点抓好核桃果园新技术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全县核桃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全县现有的12.3万株盛果大树中,有50%左右由于立地条件差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核桃产量低,品质差。还有204.3万株幼树还没有结果,26.4万株初果树还未进入盛果期,增产的潜力很大。因此,抚育管理好现有核桃树是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在近期内快速提质增效,实现核桃产业富民富县的最佳捷径。各级各部门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现有核桃树的抚育管理和技术改造,增加经费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核桃生产技术规程,在幼树抚育、老树复苏、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时期等关键技术环节上,既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又要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必要时采用行政干预来规范果农行为,向管理要产量,向管理要效益,以确保核桃产品的产量增加,质量提高。
5、实现优质品种化栽培,建立优质核桃生产基地。
60年代以前,我国是世界上传统的核桃出口大国,70年代开始,美国、土耳其等国家实行了核桃的品种化栽培,产量和产品质量都有了飞跃性提高,以强大的优势挤占了国际核桃市场,一跃成为核桃出口大国。而我国的出口量则下降到世界贸易总量的20%—30%,价格也比美国低30%以上,因此,品种化栽培是大势所趋。实行核桃品种化栽培,就是要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不断更新改造劣杂品种,走基地化生产的道路。
6、坚持实地适树原则,实行分类指导管理。
培植核桃产业要讲求实地适树的原则,不同的海拔地区栽种不同的适生品种。首先必须妥善处理好退耕还林,保护生态与发展核桃的关系。把发展核桃同旅游景点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其次是要针对山区气候多样性特点,把握好宏观决策,做好统一规划,采取多层次利用,建立综合农业立体开发模式。注意保护上层、建设中层、开发下层。建议在不宜耕作的地块和不宜种植泡核桃的无林地(2400米以上),大力发展抗逆性强,生长快,木质优良的铁核桃林。在中海拔地区,大力提倡用坡坎田或常耕地种植优质大泡核桃。低海拔干热地区(1500米以下)种植美国山核桃。
7、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我县应有计划地鼓励和支持核桃种植(加工)大户购买热风炉烘烤核桃,逐步改善和淘汰一家一户传统的烟醺火烤法,严把核桃产品的第一道质量关。
二是鼓励和支持核桃种植大户种草养畜,走果、草、畜、菜综合发展的道路。
三是县财政每年应从农林特产税收中安排10%的资金,用于核桃生产、烘烤及包装等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推广工作,逐步增强核桃产业的发展后劲。
8、建立集中统一的核桃加工经营机制,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在核桃产品的生产经营上,我县应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建立不同程度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目前,我县应尽快组织核桃生产户、加工户、绿色企业和加工企业,成立《漾濞核桃行业协会》或《漾濞核桃集团公司》,在县核桃产业培植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帮助、信息服务下,重点组织和协调好核桃加工经营工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注册《漾濞核桃》商标,并进行市场营销,直接进入较高级别的市场(如上海等国内市场),或直接打入国际市场。使核桃商品直接销售到消费者手中,以获取最佳效益。因此,县级有关部门要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应有作用,规范县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畅通核桃产销渠道,避免无序竞争,提高竞争能力,利用本县的资源优势和漾濞核桃品牌效应,不断培强做大漾濞核桃产业。
9、规范税收制度,把核桃产业真正培植成为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
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是苹果规模实现了量的突破。近三年来,全县共新栽苹果16万亩,果园面积从以前的22万亩发展到38万亩,面积几乎翻了一番,农民人均果园达到2亩。
二是果农作务水平明显提高。随着苹果“四大”关键技术的全面推广实施以及群众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全县果农作务水平有了明显转变,从过去栽植秦冠到优质富士的转变,从生产光果到套袋、贴字富士的转变,从农药防治到使用幼虫袋生物防治的转变。全县已建成绿色无公害果品基地13万亩,有机果品基地3200亩,通过国家gap认证5500亩,全县建成省级示范园14个,市级示范园13个,县级示范园52个,创建省级生态果园示范村4个,面积5750亩。08年,全县完成果树大改型面积8.2万亩,强拉枝面积12.5万亩,苹果套袋13.2亿枚,套袋率达到75%,优质果率达到80%.
三是果农的市场意识逐渐增强。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市场流通,形成了一支联系广泛的经纪人队伍。目前,全县从事苹果销售的经纪人达到2123人,常年与广州、河南、四川、江西等16个省的近500多名客商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销售大村和大户,仪井镇樊家村的宋利利08年9月份接待7位客商,销售苹果300万斤,本人从中受益近10万元。果农在具体销售中,也从过去的散装、混装销售发展到了初级包装和按照市场需求择机销售。
四是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近年来,苹果产业不断向产前、产后延伸,链条进一步拉长,与苹果生产相关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建设苹果库存量在3000吨以上的气调库达到4座。随着安德利第二条生产线的投入使用年加工鲜果32万吨。库容量2万吨的好农夫现代农业暨果品包装储藏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有力地推动了苹果产业从初级生产向储藏包装、果汁加工的延伸。
五是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与我县其它产业相比较,苹果产业有着明显的规模优势。近几年,市场价格也一直比较稳定。如08年,套袋富士平均价格1.6元,最高达到2.2元。全县苹果产量达到35万吨,产值6.5亿元,农民苹果人均纯收入18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苹果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户数达到4787户,其中50000元以上的户就有10余户。苹果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
一是宣传力度不到位。从实际检测情况来看,**苹果在品质方面与**等地的苹果相比具有较大优势,然而在一些地方的市场占有份额很少,甚至出现了有些客商还不知道**这个地方,而有些客商把**苹果贴牌后再销售的尴尬境地。这也侧面反映出,我们在苹果的宣传推介方面做的还不够。同时,宣传推介中,品牌塑造还不够突出,影响力和知名度明显不足。
二是果农生产经营理念还需提高。尽管我县地处苹果最佳优生区,所产苹果具有个大、色润、爽口等特点,但多数农户思想仍停留在生产较低档次的传统果品中,没有生产如贴字苹果等有果品文化特色的思想意识。特别是部分群众面对去年残次果价格较高的影响,存在着生产残次果、卖“落果”的思想,果园的作务和管理水平仍需不断提高。
三是家庭经营专业化程度不高。随着苹果产业发展,实施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越来越迫切。目前,全县种植苹果面积在5亩以上的户数比例较低,专业化经营大户很少。种植面积小的群众多数把苹果产业作为家庭收入的一种副业,不能很好地集中精力从事苹果生产,不愿过多的投入资金、技术和劳力,这样不利于相关技术配套措施迅速推广,不利于实施标准化生产,使得苹果产业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变难度加大。
苹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果品宣传力度。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主动出击,自我推介,必然固步自封,发展受限。一方面,在内部举办像槐花节那样高档次、大规模的宣传推介活动,比如“**苹果年会”、果品采摘节等活动,邀请省内外知名人士、新闻记者到会品尝采访,进行文化渲染和宣传报道。另一方面,要积极走出去,以省外大城市为重点,通过参加各类大型果品展销会、举办推介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我县苹果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注重“金玉寿”品牌宣传,提高和扩大我县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省质量检疫检测所对我县苹果进行专业检测结果表明,39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特别是含糖量、硬度、药物残留量等一些主要指标还远远优于国家标准,这是我们对外宣传的一笔宝贵财富,必须牢牢扭住不放,有针对性地采取推销措施,大做文章,大力宣传。要重视发挥农村经纪人队伍的作用,充分利用他们联系广泛,消息灵通的独特优势,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营销能力。
二是在苹果文化内涵上狠下功夫。近年来,一些苹果生产发达的地区在挖掘苹果文化内涵上做大文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方面,我们也应狠下功夫,加大力度,融艺术于果品,赋予苹果以文化品质,提升苹果的价值。要挖掘地名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做好“寿”文化与苹果生产相融合这篇文章,叫响“延年益寿”、“长寿之果”的口号。要积极引导果农通过贴字、贴花等形式,生产具有地域特色的书法苹果、剪纸苹果等,不断丰富果品的文化形式和内涵。
三是在突出生态特色上用足力量。当前,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接连发生,市场对绿色、安全、生态、有机农产品需求日益旺盛。因此,要突出我们自然环境好、污染少的优势,大打绿色生态牌,大力发展有机苹果,并以此带动**苹果向更高层次发展。要突出生态果园、有机果园建设,以实施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在全力推广“四大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以省市级示范园为主,加快诱虫袋等生物防治先进技术的应用。同时,积极实施“果、畜、沼、窖、草”配套发展,确保有机肥肥源,提高果品有机质含量,使每一个生产流程都能体现出生态的特点。力争在2-3年内,全县苹果产业有质的飞跃,再上新台阶。
按照县委“走基层、转作风、促工作”主题调研活动要求,以承办旅发大会为契机,推进我县全域旅游实现跨越发展,我们抽调部分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县旅游局的情况汇报,组织旅游企业及重点乡镇座谈,深入重点景区和在建旅游项目,对我县旅游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
1、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我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总面积797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20.1万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集山、水、洞、林、文物遗址遗存及生态观光农业等资源于一体,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以1990年崆山白云洞的对外开放为标志,拉开了全县旅游发展序幕,现已开发开放景区景点7个:崆山白云洞、天台山、蝎子沟、岐山湖、普利寺塔、丰乐园、绿岭核桃基地。先后获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九项国家级荣誉。全县有各类宾馆饭店以及农家乐200多家,旅行社和营业部6家,旅游从业人员5000余人。全年接待能力达50万人,客源市场以三小时经济圈为主,辐射到京、津两市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省的13个地市。22年来,先后接待各地游客近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00万元,带动社会效益5亿多元。今年十一黄金周和中秋节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 6.7万人次,同比增长69.7%,再创历史新高。
2、主要工作成效和措施
(一)重视规划编制,指导科学发展。县政府投资70万元聘请浙江远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临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该规划是我县历史上第一个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全县旅游开发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和法律依据。
(二)多方争取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自筹资金688万元完成崆山溶洞景区生态停车场和天台山旅游专线硬化工程及后续工程,溶洞景区新停车场占地30000平方米,天台山旅游专线总长5.3公里。已于“五一”小长假期间投入使用。二是在县城主干道和景区内增设指示牌和说明牌38块,在崆山溶洞景区投资40万元新建四星级厕所一座。三是争取国家发改委“崆山白云洞自然遗产地保护工程专项资金”600万元,争取国家地质公园专项保护资金430万元。与石家庄客商徐子林签订投资4000万元的天台山合作开发协议,并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深圳旅游招商会,对投资3800万元的邢窑文化博览园项目进行。四是对天台山景区步游路改造,新建步游路2507米。五是在景区周围栽植柏树、雪松、国槐、杨树、火炬等树木3406棵,栽植花卉3030株,在天台山旅游专线两侧栽植杨树10000棵。
(三)加强宣传促销,提升临城品牌知名度。一是每年春节期间开展“临城人游临城”惠民活动,临城人凭身份证游溶洞20元。通过电视宣传、张贴海报、马戏演出等方式进行宣传推介,扩大我县景区知名度。二是在省台天气预报节目投放景区广告,继续在省内七个重点地市的28家县级电视台开展常年宣传,同时在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移动电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春季宣传。三是广泛与省内外206家旅行社合作,制定专项奖励政策,巩固和拓展市场。四是开展中秋、国庆双节促销。实施景区与超市互动,围绕景区周边半径200公里,联合河北、河南、山东等省的41个县市区大型超市,通过超市海报、购物赠票等形式发放优惠门票50000张,推出“50元游遍临城”优惠促销活动。
二、影响制约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旅游开发缺少拳头产品,核心竞争力有待形成。目前,我县旅游资源开发档次不高、规模偏小且分布散乱,旅游资源优势挖掘不够。岐山湖旅游度假区的“核心”作用尚须进一步发挥,基本上还是以观光游览为主,深层次的特色产品很少,没有形成具有轰动效应的拳头产品和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在乡村休闲游方面,由于乡村旅游同质化的问题突出,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和旅游线路没有吸引力,加上受季节等因素影响,特色不够鲜明,消费链条短,很难吸引游客的眼球,往往是“过路客多、过夜客少”。
2.旅游产品业态单一,旅游配套有待完善。目前,我县旅游资源开发仍以景区景点开发为主,基础设施还不完备,旅游产品业态较为单一,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和旅游产业链不发达等状况突出存在。在“住”的方面,没有一家国际知名的品牌酒店或大型集团式旅游饭店,个体饭店接待能力有限,吃、住主要靠县内消费为主;在“行”的方面,尚未开通城际及境内特色旅游公交专线,景区内没有专门的旅游车辆,不利于游客游览观光;在“游”的方面,旅游人才短缺,导游、讲解员学历偏低,业务水平不高,涉外导游目前还是空白,同时,旅游交通引导标识设置不规范,没有形成覆盖全县的旅游交通引导和标识系统;在“购”的方面,旅游纪念品等配套开发尚未形成规模,缺少能为散客提供咨询、报名、购物、旅游等一条龙服务的旅游集散中心;在“娱”的方面,旅游娱乐项目还比较薄弱,缺少能够反映特色的代表性文娱节目及其与旅游景点相衔接的演出场所,难以满足游客视听需求,与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3.旅游产业要素制约有待突破。旅游管理体制有待健全。目前,我县旅游景点投资主体多且各自为政,旅游建设、管理的职责不够清晰,投融资能力相对较弱,与城区资源融合不够充分,没有形成统筹全县旅游资源、合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难以统筹全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受经济下行形势影响,政府无论是在旅游项目的投入上,在旅游发展的政策扶持上,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形象包装、宣传促销上,还是在旅游人才培训上,与其他地区相比,都处于较低水平,土地、资金等要素对我县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制约较为明显。
4.旅游资源与文化的融合有待挖掘。文化资源本应是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所在,我县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唐天宝元年改称临城县,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县史,文化积淀深厚,但目前,我县的旅游景区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未能将历史人物、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有机融合和利用起来,旅游发展重资源轻内涵的现象比较普遍,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缺乏有效的载体支撑。古迹资源较多,禀赋条件较好,但没有很好的开发与保护,可视性不强,有文而少景,有景而少物,没有很好的开发为旅游产品。
三、几点建议
1.实施规划引领。规划是先导。旅游业发展必须以规划为引领,随着形势与情况的不断变化,要对现有的旅游发展规划布局进一步修编优化。规划修编要聘请有成功案例经验、市场嗅觉灵敏、实力雄厚的旅游规划专家和团队,在充分调查了解我县旅游资源禀赋,在确立“旅游目的地”发展大方向的前提下,突出比较优势,高起点、高标准,提炼出切合实际、个性鲜明、能引领我县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迅速成长的品牌主题,编制具有科学性、特色性、实用性的旅游发展规划。规划要明确旅游产业发展定位,着重突出留住游客的功能,完善山上游和住地游客娱乐要素,全力破解我县景区内游客滞留时间过短和季节性旅游难题。
2.发展产业联动。要进一步创新旅游发展理念,跳出旅游来发展旅游,充分利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其他行业中蕴藏的丰富资源,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城市旅游、商贸旅游、乡村旅游,最大限度地把相关产业的资源有效转化成为特色旅游产品,积极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形成联合发展的格局,与城乡建设、环境整治互动促进,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我县旅游以文化观光旅游为主的单一领域向文化、休闲、生态、运动、体验等多领域旅游转变。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的景区化改造,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3.配套完善战略。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一要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旅游交通。加强旅游交通与区域交通干线、交通站场的对接,开通城际及境内特色旅游公交专线,优化旅游公共交通系统,不断优化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以及重点景区配套的主要道路建设。加快建设、改造、提升主要旅游景区之间的道路、快速公交、交通标识、停车场和自驾车营地等。三要培育壮大旅游经营主体。积极培育高品质旅行社,引进品牌酒店管理公司,创建一批星级饭店和特色主题酒店,扶持一批经济型商务酒店。
一、发展现状
××市石灰石资源用于碳酸钙产业发展始于1993年,之前主要用于水泥制造、修路建房。近年来,该市碳酸钙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已成为高安市工业的一大支柱和新兴富民产业。到目前为止,全市拥有碳酸钙企业18家、生产线30条,年产碳酸钙50万吨,占全省产量的40%,为全省最大的碳酸钙生产基地。全市拥有自主品牌10多个,其中,“银象”牌产品获中国知名碳酸钙“十佳品牌”,为江西省著名商标。该市泰华企业跻身于全国碳酸钙行业前10强,排全国第7位,生产的产品白度、纯度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享有“中国第一白碳酸钙”的美誉,产品远销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10多个省市。20xx年,该市碳酸钙全行业上缴税收1000多万元,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3000多人,带动1万多户家庭发展致富。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该产业也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布局分散。与国内其它碳酸钙主产区相比,高安市碳酸钙产业发展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布局分散,全市18家碳酸钙企业分散在7个乡镇,既影响土地的综合利用,也不利于环境的综合治理。
二是产品档次较低。企业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不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除个别企业生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纳米碳酸钙外,绝大多数企业主要生产普通轻质碳酸钙,处在价值链的最下游,资源消耗大,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三是企业规模偏小。大多数企业年产能在3万吨(含3万吨)以下,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同时,龙头企业规模相对偏小,无法影响和带动整个产业升级提质,如该市最大的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生产规模仅有5万吨/年,而全球产销最大的纳米碳酸钙企业广东嘉维化工年产碳酸钙33万吨,企业生产规模相差近6倍。
四是配套产业欠缺。碳酸钙用途广泛,市场前景广阔,但该市碳酸钙产业没有向下游延伸发展,以碳酸钙为原辅料的塑料、油漆、橡胶等下游企业还是空白,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转化。
五是环境治理滞后。由于历史原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该市碳酸钙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滞后。一方面,矿石开采无序,滥采乱挖,品质较差的矿石遭到遗弃,大量堆放在外,侵蚀了周边林地荒地;另一方面,大部分碳酸钙企业生产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对周边水体造成了程度不同的污染。此外,企业生产的废渣、废弃物乱堆乱放,没有得到充分回收和循环利用,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了资源。
二、发展前景及优势
1、从生产产品来看,市场前景广阔。一是应用范围广。碳酸钙根据不同档次、不同用途分为30多个品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塑钢、橡胶、电缆、造纸、医药、食品、油漆、化工等10个多个领域。同时,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倡导和纳米技术的不断成熟,碳酸钙产业市场空间必将进一步拓宽。二是用量需求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年生产各类碳酸钙1000万吨以上,其中轻钙600万吨,生产量和用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近两年来,全国碳酸钙用量以25%的速度递增,高、中档产品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三是产品用途多。一方面,添加碳酸钙可改进制品性能。轻质碳酸钙产品能改变制品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增加表面光滑和耐曲挠性;另一方面,增加碳酸钙填充量可大幅降低制品成本。近年来,由于塑料、橡胶制品成本显著上升,提高轻钙的填充量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从产业发展来看,产业大有可为。发展碳酸钙产业,一是有助于资源转化升值。经过初加工,原材料转化为碳酸钙,产品价值从40元/吨提升到500元/吨,资源优势可迅速转变为经济效益。二是有利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高安市引进开发以碳酸钙为原辅材料的塑料、橡胶油漆等下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塑管件、塑钢、鞋底等塑料制品,轻钙添加量达15%以上,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吸引相关配套企业落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此外,随着轻钙主导产品及其塑料等配套产品快速发展,也可带动采掘、运输、餐饮业的同步发展。
3、从高安自身来看,发展优势明显。一是资源优势。全市碳酸钙石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品位高,已探明的储量达6000万立方米,含钙量高达98.6%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普通石灰石通过筛选提炼也可生产高品质碳酸钙。碳酸钙产业持续发展具有充足的原材料保障。二是产业优势。高安市碳酸钙产业经过10多年的市场摸索,目前已成为该市资源加工业的新兴支柱、 全省碳酸钙产业的特色基地、全国碳酸钙产业的后起之秀,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三是区位优势。320国道横贯东西,赣粤、沪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浙江铁路接轨境内,全省最大的货物编组站正在筹划建设,加上高安市又是全国最大的汽运县市,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四是能源优势。煤碳储量丰富,已探明储量10.65亿吨;电力不仅供应充足,而且电价优惠,平均一吨碳酸钙可节约成本13元。
三、加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1、以规划为龙头,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政府引导,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引导企业簇群发展,推动产业链式扩张。一是完善区域规划。以相城为中心,以灰埠、田南、建山为节点,以现有企业为依托,沿黄付公路集中连片开发碳酸钙产业,形成以相城、灰埠、田南为基地,以碳酸钙主导产品为龙头,塑料、橡胶、油漆、化工相关产品配套成龙的产业板块。二是搞好产业规划。立足区位、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对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相城依托矿产资源以发展普通中、低档轻钙为主,建山依托华明、泰华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以开发高、中档超细钙、纳米钙为主,灰埠、田南承接相城、建山的主导产品以发展塑料、橡胶精细化工等配套产业为主,形成主次分明、相互配套的产业链,为企业发展创造资源、人才、技术共享的良好环境。
2、以技术为支撑,推动产业升级。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原材料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产品生产从普通轻钙发展到超细钙、纳米钙、功能钙,促进行业生产能力和生产层次质的提升。大力推进产业整合,引进战略投资伙伴,重点引进全国碳酸钙行业前20强企业,通过引大靠强,提高碳酸钙产业的整体实力。着眼做大产业蛋糕,拉长产业链条,依托碳酸钙,吸引塑料、油漆等下游企业落户高安,加快协作产业发展,形成上下衔接、相互配套、紧密协作、充满活力的碳酸钙产业集群。
3、以资源为保障,促进产业持续发展。一是保护资源,规范开采。整顿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对资源开采实施统一规划、集中管理、持证开采、有序生产,严厉打击无证开采、乱采滥挖行为。二是节约资源,合理使用。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实行定额限量生产,保障产业后期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到物当其用、物尽其用,对石灰石资源实行多层优选,分类使用,防止碳酸钙石用作水泥石、铺路石,减少资源浪费。三是勘探资源,增强储备。加大资源勘探力度,组织行业企业开展资源勘探活动,增强后备资源贮备。
一、我区干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
(一)我区干果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我区是、核桃等干果的主要产区,我区除高海拔山区外,均有野生以及山核桃分布,农民在生产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嫁接和栽种管理经验,“小”、“山核桃”市场供不应求。栽培的品种主要为、茅栗、红毛早、青毛草、桂花香、乌壳栗和浅刺大等,核桃品种主要为山核桃、新疆薄壳核桃等。目前,我区已建干果基地10万亩,产区主要分布于、、、、等乡镇,实际收益面积6万亩以上,年可生产干果近2000吨,年均产值可达到1000万元以上,干果生产已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但是,我区干果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生产条件差。我区、核桃多栽植在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基础设施脆弱,抗灾避灾能力低,不便于管理和采收。二是单产低。由于管理水平较低,多为粗放经营,干果产量低而不稳,全区平均仅在10?20公斤左右,核桃单产更低。三是基地重建轻管。病虫为害严重,粗放、不科学的经营管理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低下,商品性差。以为例,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区受病虫严重为害,损失率达40%以上;年村林因病虫为害,林受害率达80%以上;同年镇麻湾村林普遍病虫为害,造成严重的枯树死树现象,几乎绝产。因受病虫害危害,全区年产量损失估计达总产量的50%以上。四是产业链连接脆弱,贮藏加工能力较低,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十分突出。由于没有加工型龙头企业带动,我区干果产业还处于“群龙无首”状态,干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潜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国内外干果产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
据国家林业局有关统计,年-年及年?年是我国干果发展的高峰期,尤其是核桃基地的发展更是迅猛,各地上了很多项目,而干果的结果期是3-5年,盛果期是8-15年,因此,即使干果的种植面积不再增加,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干果产量也将会不断地上升,并会在近几年达到一个高峰,干果生产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要使我区干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产品走出去,开发国内国际市场,换换吃法,也就是搞深加工,在提高品质和产品批量上做文章,在发展干果产业化经营上下工夫。
1、国内外干果发展现状及趋势
以为例,分布于世界多种食用栗子中,属于经济栽培的有中国栗(称为)、日本栗、欧洲栗和美洲栗。世界栗年产量约70万吨,曾占主导地位的欧美栗,因病害等原因,栽培面积和产量下降,与之相反的是亚洲国家生产发展迅速,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已在世界食用栗子生产中占居了主导地位,但仅限于等几个产栗国。中国从十年前的世界产量的25%上升到近年的60%,居世界首位,其独特的风味,优良的品质,良好的抗逆性是世界其它几种所不及的,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的声誉。
我区干果资源丰富,野生和栽培分布面积极广,从海拨不到400米的河谷到2000多米以上的山上都有干果分布。由于品质优良,常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已成为省的干果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我区结合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相继开展了、核桃基地的集中管理工作,通过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建样板点带动,我区干果基地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量逐年攀升,干果产业带给农民的现金收入也越来越多。
可以预计,干果生产在今后几年内仍是以鲜果()和粗加工为主,预计加产品不会超过总量的25%,其中名优干果品种如我区的“小”、“山核桃”将更具有竞争力。品质差、价值低的品种也将被口感好易加工的优良品种所取代。干果产量的增加必然推动相应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使整个产业组成生产?贮运?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体系,形成生产满足市场消费,市场消费促进生产发展的良性循环。
2、产品市场及国内需求前景
、核桃是人们普遍食用的干果,主要食用方式为直接炒食、煮食和生食,约占总量的90%以上。经加工后的系列产品比重极低,如糖水罐头、酱、栗粉、核桃仁等虽然属于走俏食品,由于加工能力及贮运技术的局限,并未象其它果制品那样遍及各地,产品绝大多数仍以坚果形式出现在商品市场。
我国目前干果出口量为3?4万吨,对外出口中日本是最大的干果消费国。日本历来爱吃干果食品,每年需进口十万多吨干果以满足国内市场,除日本外,香港(含转口贸易)及东南亚每年也从中国进口大量干果。目前国际栗价大约是800?1200美元/吨,核桃大约是1400?2100美元/吨,市场价格波动不大。由于出口干果品质、口感要求严格,国内受货源组织、货源分级标准、贮运等方面限制,多数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并且南方产区在储藏期损耗量达到35-50%。
国内市场目前年干果销售量大约60?80万吨,人均占有量不到0.4公斤,据有关人士预测到年后,市场需求量至少需新增30万吨以上,可见国内市场潜力十分巨大。现市场一般售价为2?6元/公斤,核桃为6?20元/公斤,我区“小”在冬季销售价格甚至达到了15?20元/公斤以上,价格稳定,需求稳增。在人们深受环境污染危害的今天,回归自然的绿色食品风糜世界,为我区干果食品的开发利用,开拓了无限宽广的前景。
二、我区干果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我区干果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应该是是:“一稳步、二优化、三提高”,即稳步增加干果基地面积,优化布局和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提高质量、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干果产业整体效益。
(一)强化管理,扩大干果生产规模
一是对现有集体和国有干果基地(如栽种、核桃等干果的退耕还林地)实行竞标拍卖,每宗需拍卖的干果基地,均由所在乡镇(林场)、村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共同确定标底,公开竞争招标,中标者即获得干果基地的一定年限的经营管理权和收益权。也可对集体经营管理的现有基地实行责任承包。承包者对干果基地进行经营管理,并在承包期间内按时向集体交纳承包金。
二是对集体干果基地实行股份制经营。村集体以干果基地土地作股,农民以资金、技术入股,收益按股分红,个人得大头,获益后每年进行分红。
三是积极开展干果基地管理技术培训活动,引导农民对家庭承包承包经营的干果基地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和品质。
(二)狠抓干果生产技术推广,提高科技素质。
一是狠抓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素质。通过现场技术讲授、开展科技咨询、举办电视讲座等方式对我区广大农民进行干果栽培和贮藏保鲜技术培训,并积极组织技术骨干赴河北、山东、()和云南、陕西(核桃)等干果生产先进地区参观学习。
二是开展技术承包,搞好辐射带动。鼓励农业科技干部大搞技术承包,承包对象可以是一条沟、一面坡、一座山、一个园,承包年限可一定5?10年,通过技术干部的样板示范,带动全区干果基地管理水平提高。
三是推广应用优良品种,注重综合效益。一是在管理好我区已有的红毛早、乌壳栗和浅刺大等大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我区特有的小品种,并筛选出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小品种的作为我区主推品种高接换种,大力开展。二是在稳定现有核桃基地的基础上,加大野生山核桃与薄壳核桃(纸核桃)等优良核桃品种的推广力度,并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首先对栽植核桃苗的退耕还林地进行嫁接换种,提高核桃优良品种比例。从而使全区干果产量、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三)舞动龙头,打造品牌,开拓市场
目前我区干果年产1000吨以上,市场供不应求,多数农民存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小农意识。但随着干果规模的扩大、产量的提高,我们不得不心存忧患意识,提防出现干果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大力开拓市场。
一是大打名牌战略。在申报绿色产品基地和绿色食品证书的基础上,由政府支持相关企业出资注册“小”、“山核桃”等相关品牌,并选择在中央电视台等知名媒体广告节目里大力炒作,宣传我区干果的资源优势及品牌地位,扩大知名度,由龙头企业开发粉、罐头、果酱、核桃仁等深加工系列产品,开拓市场,提高其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武汉市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茶园面积稳步增加。截至2013年,武汉市茶园面积约有10万亩,每年以增加1万亩的速度推进,主要集中在黄陂、新洲、江夏三个区,并形成了三大板块,即黄陂西北部垄岗低山板块,新洲东部低山板块,江夏梁子湖丘陵板块,这三大板块占据了武汉市95%的茶叶面积。全市投产茶园面积约7.5万亩,产品主要以绿茶为主,适当发展乌龙茶、白茶,年总产量约370万公斤,年产值近2.8亿元。
(二)科技含量逐步提升。一是无性系良种茶大力发展。全市新建茶园实现100%无性系化,全市无性系茶园占茶园总面积的比例达到65%,大大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二是生态茶园营造技术普遍推广。在茶园内有序配植常绿、落叶乔木树种,有效增加茶园相对湿度,改善茶叶品质,设置粘虫板、杀虫灯,推广使用茶园铺膜控草等,提升了茶园管理水平。三是低产园改造效果明显。近几年,武汉市改造低产茶园面积超过2万亩,经过改土培肥、改树复壮、改植换种等技术,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实现了改造当年培养,第二年有产量,三年恢复高产的效益,改造后产量是改前的2倍,产值是改前的3倍。
(三)品牌创建初具成效。一是茶企业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批有实力的茶企业已经基本形成。如江夏区的郑家山茶场、光明茶场,新洲区的腾云山公司、百花香公司等,这些茶企业在全市茶叶销售中占了较大份额。二是茶品质有较大提升。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一些品牌茶在全省已经占据一定地位。如2010年中国(上海)国家茶业博览会上,新洲区参展的城楼寨“碧峰”获得金奖,杨山“玉翠”、百花香公司“姚河白茶”、腾云山公司“旧街白茶”分别获银奖。三是加大黄鹤楼品牌茶推广力度。近些年,武汉市加大茶品牌打造力度,利用黄鹤楼商标效应重点打造黄鹤楼品牌茶。按照“一顶帽子大家戴”、“大品牌下套小商标”的品牌发展思路,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联营,积极推进黄鹤楼品牌地产茶产业联盟体系建设,拉开了优势品牌发展战略序幕。
(四)茶园效益显著提高。一是茶园单产提高。目前全市茶业生产以绿茶为主,通过对低产茶园的改造等技术,茶园单产量有了明显提升,平均亩产量超过40公斤,较2005年平均单产增加20%以上。二是农民增收明显。通过对采摘制作等严格要求,茶叶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每公斤平均销售价格高于80元,亩平均收入超过 3200元。三是茶叶营销手段现代化。在营销手段上由茶店经营向茶艺转变,由茶店销售向网络营销转变,由只注重卖茶向茶业包装、茶文化上转变,比如利用茶园用茶园开展假日休闲、观光和农事体验等,茶叶整体销售附加值提升。
(五)政策扶持效益明显。2007年,市政府为鼓励和推动武汉市林果茶产业的发展,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对开发500亩以上茶园的企业每亩补助600元。同时,各相关区也纷纷出台相应配套扶持政策,如黄陂区,对纳入市茶产业基地建设的,每亩配套支持400元,新洲和江夏区在林地流转政策上,对茶产业基地建设也给予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支持。这些扶持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茶农们的种植热情,优化了茶产业体制和结构,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注入,扩大了生产规模。目前,茶园建设以业主基地开发为主,布局向优势产区集中,规模和技术含量明显提升。
二、武汉市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汉市茶叶产业发展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产品的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总体来看,茶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与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茶园建设标准不高,管理较为粗放。茶园标准化建设“三统一”、“四结合”(即统一整地质量,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种植规格;种茶与深翻改土相结合,种茶与营造防护相结合,种茶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种茶与畜禽养殖相结合)的标准化建园技术还没有普及推广。全市茶园管理较为粗放,只建不管、只采不管、重项目轻管理等现象极为普遍。茶农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科技意识不强,病虫害防治、修剪和培肥等管理工作跟不上,茶叶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
(二)制茶方式良莠不齐,机械化程度不高。加工企业只注重降低茶叶生产成本,鲜叶收购价格不高。茶农只顾数量,不重质量,采摘上老嫩一把抓,肥料用上偏施氮肥,没有严格按照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导致茶叶鲜叶标准不齐,降低了茶叶加工成品的质量。近几年,武汉市先后从外地引入了一些茶叶品种,品种多而杂,区域特色不明显,没有按照加工茶类和品种对路要求进行,鲜叶的分级、贮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鲜叶质量参差不齐,加工企业求数量,茶叶成品品质不高,与现代社会消费喝健康茶、喝好茶的大趋势不相符,也影响了茶叶对外销售。
(三)品牌缺乏竞争力,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武汉市茶叶品牌“多、杂、小”,难以形成合力,没有像浙江龙井、福建铁观音这类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也缺少像五峰采花毛尖、恩施玉露等在全省叫得响的品牌。茶业生产能力强而品牌推广能力弱、重大众化需求而轻高端市场,地区特色品牌功能价值无从体现,品牌效应作用得不到充分有效发挥。武汉市虽然在创建黄鹤楼茶叶品牌等工作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品牌效应还不够明显,龙头企业经济实力较弱,对政府扶持依赖性过强,未能成为产业核心,“品牌推动产值提升”战略难以落实。
(四)企业营销体制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武汉市制茶企业多为分散经营,各自为阵,内部生产质量、品牌包装参差不一,大多数采用通用的包装,无产品编号、无生产日期,难以进入正规市场。经营方式比较单一,以内销关系茶为主, 80%的茶叶都在本地销售,少量销往外地的茶叶也是以原料形式被经销商收购。企业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缺乏统一健全的销售网络,销售手段相对落后,企业之间缺乏竞争力,产品市场化急待加强。
(五)茶叶精深加工不足,产品质量不高。茶园良种普及率偏低,茶园单产低。约35%的茶园是20世纪70-80年代前采取有性繁殖建园的,茶园管理水平不高,部分茶园品种退化。在茶叶采摘上,多只注重春茶一季茶,夏秋季鲜叶原料利用率低,总体单产量低下。全市相当一部分茶厂厂房和设备简陋,加工环境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在茶饮料、茶食品等领域深度开发不足。
三、多措并举大力发展茶产业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产业已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认为,在武汉市这类发展茶产业具有优越地理气候优势的地区,应针对存在的总量采取以下措施大力发展茶产业。
(一)突出“三化”,健全茶树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一是在品种选育上注重“本地化”。要从本地茶树群体中选育出适合本地土壤气候等条件的优良无性系茶树品种,加大培育推广力度。二是在种苗繁育上实行“工厂化”。在抓好茶树良种选育的基础上,引进先进茶叶生产技术,采用智能温室、自控温室、外遮荫拱棚等设施,实施“工厂化”模式繁育茶树种苗,这种育苗方法育苗周期短、扦插成活率高、土地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三是在良种推广上实行“订单化”。结合全市茶叶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探索采取“政府下订单、企业按订单生产、政府对茶农给予良种补贴”的办法,鼓励广大茶农选用本地良种茶苗。
(二)把握“三重”,加快建设高效生态茶园体系。坚持一手抓“新茶园”建设,一手抓“老茶园”改造,加快推动全市茶叶基地建设。一是要注重区域规划。对于新建茶园,严格坚持“优选原地、集中连片”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对于“老茶区”,有计划、有重点的实施茶园改造,逐步改变“布局分散、规模小”的问题。同时,根据区域板块特色和市场需求趋势,对各区特色予以定位,避免同质竞争。二是要注重配套设施。在建设茶园的过程中,要配套做好“水、电、路、肥、机”等基础设施。加大茶叶机械化水平,在种植、管理、采摘上增加机械化作业程度。三是要注重茶园管理。要加强茶叶培管用肥、病虫害防治、茶区周边生态维护等环节,全面加强茶叶质量安全控管,提高茶园单产产量。
(三)着眼“三大”,着力完善茶叶精深加工体系。茶叶加工是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要培育大“龙头”。以黄鹤楼品牌为主,对现有企业和品牌进行整合,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促成企业强强联合,大力打造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茶企业。二是要打造大品牌。重点支持抓好“黄鹤楼”品牌创建工作,进一步按照“一顶帽子大家戴”、“大品牌下套小商标”的思路,本着“自愿有偿、达标准入、统一品牌、自主经营”原则,整合资源、加强联营、共享品牌,积极推进黄鹤楼品牌地产茶产业联盟体系建设。三是要延伸大链条。规划在现有茶园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高科技的生态园区,加快开发速溶茶、乌龙茶、茶饮料等系列茶产品,加快生产茶多酚、茶碱、茶黄素等高精尖产品,由“喝茶向吃茶和用茶”方面跨越,进而大幅度提升茶产业附加值,推进产业化经营水平。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禽肉生产国。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与此地位不相符合的国禽肉出口量仅为生产量的3%左右,典型的生产上的巨人”和出口上的矮子”美国、荷兰、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国饲料原料价格较低,设备先进,大规模饲养成本比我国低20%30%1996年,欧盟禁止我国禽肉产品进入其市场,使我国失去了欧盟市场3~4万吨的冻鸡产品份额;而日本也一再对中国肉鸡采取歧视性采样检查,以限制中国廉价肉鸡对其国内的冲击。国肉鸡产品的年增长率从1996年的14%陡降为年的4%预计再有10~15年的时间,中国家禽业便可全部与世界接轨,而肉鸡业首当其冲;肉鸡业显然面临极大的挑战,肉鸡生产中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肉鸡品种、品质
但主品种多为“舶来”快大型白羽肉鸡如艾维茵等,国肉鸡生产量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本地品种较少。白羽肉鸡育种、饲养生产等方面,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弱势明显,表现在生产成本过高和鸡肉的安全性等方面。随着我国加入,进口关税的大幅削减,外国廉价鸡肉势必大量涌入,给国内的快大型白羽肉鸡生产造成更大压力。
2饲养管理水平低
因此,国的肉鸡养殖基地主要在农村。饲养的基本条件、饲养管理技术和人员素质与发达国要求在高度集约化生产状态下进行养殖。所以,家相比差距较大。肉鸡是特定的条件下定向培育成的快速生长型禽类。肉鸡生产中必须要人为地为其创造良性的生态环境,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我国农村肉鸡生产中,缺乏合理而又规范化建筑的鸡舍,没有良好的隔热材料,缺乏降温系统,缺乏机械通风设施等。这些都是造成鸡舍高温、高湿、空气不流通,而导致疫病发生的原因,直接影响到肉鸡的品质。另外饲养管理缺乏规范化的技术措施,如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空气净化、限制饲养和光照程序等往往不能正确执行,有些养殖户随意操作,构成对鸡群健康的威胁,造成较高的发病率。这些都是鸡体携带诸多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原因。
3药残超标
饲养过程中不得不使用大量抗生素预防疾病,当前我国鸡肉出口受阻的关键问题之药物残留超标或含违禁药物。由于肉鸡饲养周期短、密度大、发病率高。这导致我国鸡肉药残事件屡屡发生,降低了国鸡肉在国际市场的信誉。这主要是源于我国政府部门对这一问题的源头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监督不力所致。国现有多家兽药生产企业,良莠不齐,而美国仅有1000多家,且均达到标准。
4疫病种类多
而且我国养鸡行业几乎每两年新增一种疾病。而农村养鸡户在疫苗的选择、使用、保藏上不加注意,中国肉禽业受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新城疫等诸多疫病困扰。往往造成免疫失败,更加重了疫病的流行。诸多疫病的广泛流行以及农村养鸡户自身知识所限,导致治疗及时,使中国肉鸡业经济损失巨大。此外,也为中国鸡肉的出口造成障碍。
生猪业是**市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已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52%,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生猪生产在保障市场供给,平抑市场物价,促进地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市生猪生产正处于重要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抓好生猪产业,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当前生猪生产的主要特点
2、生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2投资融资体系不完善,投入严重不足。生猪生产需要较大的投入,长期以来政府、社会和金融对生猪业的投入偏少,已严重影响到了我市生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猪肉的市场供应。一是政府投入不足。2007年以前国家对畜牧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对畜牧经济特别是生猪生产投入很少,2007年由于猪肉市场供应偏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投入,但我市属于生猪生产小县市,达不到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规模,能得到国家投入的资金很少,市财政财力有限,对生猪生产投入不够。二是金融支持力度不大。小额农贷额度偏低,贷款程序或手续复杂,同时因信贷担保与反担保机制未建立等诸多体制机制的制约,难以对发展生猪生产特别是发展规模养猪提供信贷支持。三是养殖户自身投入不足。由于前几年生猪价格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目前价格又走向低潮,养殖效益低甚至亏本,养殖户自身积累不足,再生产性投入不多。
2.3生猪规模养殖发展不快,规模化程度不高。随着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劳动力价格上涨,生猪养殖比较效益较低,加上养殖风险大等原因,散养户不断下降已呈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给生猪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提供了机遇。近年来,我市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但规模养殖发展仍然不足,2007年规模化程度仅为26.8%,2008年虽然有所增加,生猪养殖特别是纯农业乡镇仍然以散养为主,但散养户下降幅度较大,近郊及工业乡镇无猪户已达75%,远郊乡镇也达到了40%左右,我市生猪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一)加快临港产业发展有助于城市和区域间的交流合作。京州港依托京州市区,周边海陆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已成为对接东北亚经济圈的桥头堡和连接东北、华北以及长三角等区域的重要节点城市。加快临港产业发展,对于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速与周边区域和城市间的人财物流动,推动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加快临港产业发展有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2016年京州港货物吞吐量已达到6000万吨,并以平均20%-30%的速度递增。根据港口总体规划,至2020年,京州市各主要港口将建成生产性作业泊位210个,港口作业区、临港工业区和物流园区等相关区域总面积接近110平方公里。随着港口规模的发展壮大,港口物流业、临港旅游业和临港工业等临港产业在全市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更加突出,临港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必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加快临港产业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区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赶超发展、创新发展”的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把临港产业列为全市重点工作之一,并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临港产业发展的意见》。充分利用我区临港区位优势,加快发展以临港物流业为主的临港产业,对于贯彻落实好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区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正确把握加快临港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一)以港兴市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港口建设向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快速发展,港口在国际贸易和运输系统中的战略地位得到逐步加强,港口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临港城市的发展。香港、新加坡等“以港兴市”,“以城促港”的经济发展模式,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必须强化“以港兴区”意识,努力营造加快临港产业发展的氛围,从战略的高度和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临港产业的重大战略意义,真正把以港兴市战略落到实处,带动我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产业调整是加快发展临港产业的内在需求和动力。近年来,我区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调整也随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正处于关键时期,加快发展临港物流和临港旅游业等临港产业,是我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有利于现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符合“服务业强区”战略,对于我区服务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反过来也有力地推动着临港产业的发展。
(三)政府支持是加快临港产业发展的有力推动。今年,市区两级政府把贯彻落实“以港兴市”战略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就有效整合港口资源,切实加快港口建设,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产业,积极推进临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加明确的要求,即以港口为依托,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抓好临港产业园区规划,加快城港联动步伐,构筑港口物流平台,实现产业与港口共兴共荣、相互促进。要在巩固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港口竞争实力方面实现新突破;要以港口经济为龙头,以临港工业和临港物流业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化港口运输体系,提高临港经济区的产业聚集度和带动能力,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临港物流基地,临港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必将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春天。
(四)地缘优势是临港产业发展难以取代的因素。从周边区域地缘优势看,京州港区周围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海陆空交通便利,外连东北亚地区,内接东北三省和长三角地区,临港产业发展的地缘优势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明显。这些都是物流产业发展的潜在有利因素。
(五)良好的基础条件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规划来看,以西为规划中的仓储物流园区;从现有企业项目来看,除拥有多家国家一级公司和60余家小型货运公司、运输公司外,货运市场已成规模,具有现代物流的雏形,在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后,可以形成物流中心;物流市场项目也正在积极争取规划立项。
三、加快发展临港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一)加快发展临港产业要着力抓好三项重要工作
第一,加快临港物流园区建设。建议膨胀发展货运市场,紧紧围绕完善国际物流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四大功能,发展仓储、加工、配送、信息、管理等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业。要依托港口,大力提升现代临港服务业,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运输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仓储业,充分发挥港口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形成围绕国际贸易需求的各种服务“节点”和“窗口”,提供功能更加完备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第二,加快临港工业园区建设。将科技工业园区规划为临港工业、临港服务业和制造业簇群,形成区位组合优势,延伸产业链。利用便捷的港口运输条件,发展大进大出的配套工业,充分发挥口岸优势,依托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连接海外,拓展腹地,增强辐射效应,促进生产要素大跨度、大流量互动,以此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使物流园区、工业产业园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专业功能区的建设形成港区一体化的特色。
第三,积极发展临港商贸旅游业。大力发展临港旅游业,开发新兴旅游项目;运用PPP融资、民间融资、招商引资等形式,加快防护林带改造和沿江大道建设,打造集观光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海滨观光带。同时,加快京州大道以西的公寓和商贸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商贸业。
(二)做大做强临港产业,要协调和处理好四个关系
第一,协调和处理好港城联动的关系。所谓港城联动就是通过设立连接城区和港区的国际物流园区,优化保税区与港口的物流监管,促进保税区和物流园区在地域、功能和运作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功能联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或者在港口与城市之间通过建立临港工业园区,进一步密切城市与港口的关系,以港口优势整合现有的生产要素,以大项目为龙头,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城港共同发展。
第二,协调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关系。做大做实临港产业离不开政府、港口、企业三者的共同努力,港口项目应“统一规划,分开建设,同步使用”。属于经营性基础设施港区陆域内的码头、仓库、堆场及其他配套设施应由港口企业筹资建设使用;属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如港外铁路、公路、供水、供电、通讯等由地方政府部门负责筹资建设管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应同步建设,协调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同时,政府要积极协调港口和企业,做好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落户工作,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充分发挥企业在临港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性,使临港产业发展和物流园区建设真正成为驱动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第三,协调处理好产业规划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在临港产业中的统筹作用,根据港区实际编制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制定适合港区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确定临港产业发展方向,做好临港产业布局和功能衔接规划。同时,以规划为先导,注重引进规模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加速产业集聚,推动产业优化发展。
第四,协调处理好临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系。临港产业的大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作为支撑,没有现代化的服务作保障,临港产业的发展将很难实现突破。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等为港口配套的服务业,为临港产业升级提供支持,促进临港产业和临港服务业相互结合,形成组合优势,实现产业互动。
(三)推动临港产业发展要强化四大措施
第一,加快制定临港产业政策,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在研究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加快我区临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港口建设政策、港口经营政策、临港产业政策、区港一体化政策等,适时推出自由港政策,为临港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更加灵活的发展条件和有利环境。加快制定和出台鼓励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在政策导向上实行扶优扶强,合理降低优势项目的经营成本;在价值取向上实现互利双赢,良性发展。加快引进物流企业,培育龙头型、支柱型物流企业,带动临港物流业发展。
第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加快临港产业发展,除了要加大政府投入、引导民间投资外,还要积极借助外力,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参与项目建设。而要吸引国外有实力的企业前来投资,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港口、交通、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等硬件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要提升政府办事效率、人文环境和后勤服务等,通过优化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注入我区临港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