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07:48: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新工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我市“三大支柱产业”和“五大板块经济”发展格局,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强科技创新,突出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为主攻方向,组织新材料产品创新及其产业化,并以新材料为基础带动相关产品群的拓展和延伸,形成一批新材料原始自主创新的企业研发核心机构,培育一批驾驭新材料研发的高层科技专业人才,建立起具有区域特色的丝绸纺织、光电缆、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等新材料科技创新载体,建立、健全我市为企业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提供社会化科技服务功能的中介机构,全面提升我市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我市经济、科技综合实力,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到期末,培育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材料骨干规模企业10家,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新材料产品20个,争取全市新材料产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建设好国家丝绸星火密集区和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按期建成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建设省光电传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培育五大重点新材料产品群
大力培育新一代纺织材料、光电子材料、纳米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和精细化工等五大重点新材料产品群。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品。积极开发面向丝绸纺织、光电缆等支柱行业的高性能、多功能、高感性新一代纺织材料及面料,满足高档服饰和工业装备需要。研发具有战略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光电子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新型建材和精细化工材料。
1、新一代纺织材料
重点围绕高档服饰和工业装备的需要,开发高性能、多功能、高感性新一代纺织材料。培育新型合成纤维、新型后整理技术的真丝绸、特殊性能装备用纤维、生态环保型纤维等具有高附加值特征的新一代纺织材料集群。积极培育具有电磁屏蔽、超净化等功能性电子装备纤维的产业化能力。加快超细旦海岛纤维、竹纤维、三GT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等绿色环保型新产品规模化生产,争取获得专利20项。
2、光电子材料
重点围绕通信行业开发数据、信息传输、存储和处理器件所需要的关键材料,培育光纤预制棒、特种光纤、关键光器件等以光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光电子材料产品群。重点突破光纤预制棒、特种光纤、光纤放大器、透明功能陶瓷光开关、激光打印机、光电导鼓等10项规模化生产技术,争取获得授权专利10项。
3、纳米材料
重点围绕化工、电子、医药产业,培育各类具有良好表面特征的纳米粉体,以及纳米技术应用材料,加快突破纳米涂料,纳米改性工程塑料等重大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技术以及医用高分子材料等,取得专利5项。
4、新型建筑材料
重点发展高性能、低能耗、低污染、可循环再生利用的生态新型建筑材料,优先生产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的新型建筑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无碱玻纤织物技术装备及高性能、低环境负荷的水泥及混凝土制备工艺技术。规划年产100万平方米生产能力的绿色建材企业群,争获专利5项。
5、精细化工材料
重点开发功能性、专用性、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应用性能,优先发展农药中间体,生物农药及生态剂型。染料方面重点发展高固色承纤维染料、超细纤维染料、高档有机颜料,以及天然纤维不皱整理剂和整理剂阻燃、防水、拒油、防污等功能性助剂。食品添加剂方面重点发展营养、功能兼备的高档次食品防腐剂、食用天然色素、绿色食用香料、营养代剂等,规划每年取得专利3项。
(二)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1、开展创新性研究
依托亨通集团博士后创新中心、永鼎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机构,鼓励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部分骨干企业,以新材料开发、应用为核心,适当进行前沿性研究,组织实施新材料领域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高技术研究计划等项目1—2项。
2、推进产学研结合
鼓励企业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技术合作,承担攻关项目。在新材料领域以科技计划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组织产业化攻关、星火、火炬等各种计划项目5--10项。
3、加快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对上述新一代纺织材料、电子材料、纳米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五种重点新材料,目前已研发出产品的骨干企业,应建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重点建设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光电传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在这两个“中心”内,建立面向全省的新材料分析测试部门,为全省本行业产品测试、人才培养和标准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三)加快建成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
按照《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实施方案》,加快该基地的建设,并把该基地建设成我市光电子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带动光电缆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引导和鼓励该基地骨干企业继续研发光电子新材料产品及其延伸新材料,拉长光电子新材料产业链,做大做强光电子新材料产业。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该基地新的骨干企业研发与光电子新材料相关学科的其它新材料产业。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实施的组织领导,研究分析我市组织实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状况,及时指导我市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工作。继续加强研究用科技政策来引导和鼓励企业研发新材料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帮助企业解决在技术创新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二)加大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力度。加大对新材料项目的科技经费支持,尤其对一些原始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新材料,不仅在研发创新中要加大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而且在产业化过程中要给予较大的资金支持或政策优惠,协助新材料研发企业做好技术、研发条件和人才等各方面的配合工作和综合科技服务工作。
(三)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加强新材料开发产学研一体化工作。积极组织企业参与新材料技术创新的科技合作交流,定期举办由行业协会组织的本行业新材料现状及研发的研讨会,引进国外最新材料成果及动态信息,跟踪国内外新材料先进水平,及时掌握新材料竞争态势。组织企业参加各类高层次的高新材料技术交易会,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先进成果,研发自己的新材料产品,对接最新科技成果,组织和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联合开发新材料,以有效解决目前我市一部分企业缺乏自主研制能力的问题。
(四)加大对新材料技术创新的投入。开发新材料是产业结构调整获得高效益、经济发展谋求高速度的较好途径,是攻克技术难题的关键。因此要敢于加大科研开发的投入力度,建立起我市正确评价和激励新材料技术创新机制。企业应确保技术创新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专门用于研发新材料、新产品,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制度,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市科技局拟划出部分科技三项经费,专门用于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示范工程,而且额度应逐年加大,确保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企业顺利发展。
一郑州市生物工程与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基本情况
(一)总体情况
据市统计局2004年统计,郑州市医药制造业全部国有及非国有企业共有56家。其中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有16家,上亿元的有2家。2004年全市医药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高于全国15%左右的平均增长率;全市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为5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为6494万元,比上年增长54%。截止2004年底,高新技术企业中生物工程与制药企业有85家,占全市总数的13.2%,高新技术产品中生物工程与制药产品有227项,占全总数的19.4%。
(二)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情况
生物制药企业是一个对技术创新依赖性非常强的行业。只有生产创新药和有特色的拳头产品,才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
郑州市生物工程与制药企业生产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剂型的药品,领域包括中成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另外还有一些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医疗设备及器械。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属于创新意义上的新药很少。由于新药审批的严格和周期较长,在申报时,个别企业主动降低新药的级别,以便尽早将新药投放市场,取得利润回报。
郑州市生物工程与制药领域一些企业因其成立早、规模大、工艺和设备水平先进、主要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等特点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如河南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在全国较早研究开发出艾滋病快速诊断试剂盒,将艾滋病病毒检测期由原来的60天缩短为15天;其开发研制的甲、乙、丙、戊、庚病毒性肝炎系列诊断试剂在全国品种最全、市场销量最大。河南(郑州)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非典”时期快速开发出病毒基因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被国家确定为SARS诊断试剂供应基地。该中心先后承担了18个国家和省、市政府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形成了8个技术支撑平台和25项优势和独特技术,已成为河南省生物工程的领头羊,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
河南竹林众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双黄连口服液销售额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的60%;河南康泰制药集团公司生产的诺氟沙星原料药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的40%,开发研制的甲磺酸加替沙星获国家1类化学药品新药证书,填补了河南省没有化学1类新药的空白;郑州豫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解郁丸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是被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治疗抑郁症的唯一纯中药制剂,其产业化工程项目也已得到国家批准;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红花黄素氯化钠注射液”作为2类中药新药已进入三期临床研究;郑州博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化学发光免疫诊断系列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三)知识产权和科技投入情况
与其他行业相比,生物工程与制药企业的产权意识都比较强,比较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和保护,也比较注意抓住一些没有保护或不易保护的好项目。在调查的100多个产品中,申报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如河南省康利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3项,已经获得药物发明专利2个,申请权转让2个。河南百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有产品都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食品兽药残留快速筛选技术研究”、“动物体及其产品中药物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和畜禽疾病快速诊断试纸条”均获国家发明专利,其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试纸探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4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近两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制药企业的整改力度,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进行GMP认证工作,而对科研和生产的投入相对减少。已调研的企业和研发机构研发经费从20、30万到2000多万元的不等;研发经费(含科研仪器设备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从3%到77.3%不等,差距悬殊。
(四)科研及工程技术人才情况
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是一个对科技依赖性比较大的领域,该行业的人才无论从层次、数量上都比其他传统行业高且多。据对25个相关企业统计,共有博士25人,占职工总数的1.7%。25个企业中,共有高级职称人数139人,占职工总数(1447人)的9.6%,共有中级职称人数367人,占职工总数的25.4%,明显高于其他传统工业领域。
二 郑州市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特点
郑州市生物工程与制药企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正在成为郑州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年来,郑州市生物工程与制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开发出了一大批具领先水平的新产品,在国内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已成为郑州市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郑州市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以其快速的发展优势,与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共同构成了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四大领域。截止2004年底,生物工程与制药企业有85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3.2%;生物工程与制药产品(227项)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总数的19.4%;在全市已实施的66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中,该行业有9项,占总数的14%。
(三)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总量增速加快,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目前,郑州市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共有50多家,其中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有16家,上亿元的有2家。2004年全市医药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3亿多元,占全市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1.1%,比上年增长20.8%,高于全国15%的平均增速;郑州市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为5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2%;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为6494万元,比上年增长54%,占全市工业利润总额的0.9%。河南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开发研制的病毒性肝炎系列诊断试剂,在全国市场销量最大。河南康泰制药集团公司2004年销售收入5900万元,生产的诺氟沙星原料药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的40%以上。河南竹林众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销售收入达1.7亿元,其中双黄连口服液,销售额占当年销售收入的70%,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的60%。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销售收入达1.7亿元,进入全国制药企业综合排名500强。
(四)龙头企业逐步涌现,创新优势日益彰显。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的创新优势正在日益彰显。郑州市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合作,研究开发出艾滋病快速诊断试剂盒; “非典”时期以最快速度开发出病毒基因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国家确定为SARS诊断试剂供应基地。该中心先后承担了18个国家和省、市政府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目前已成为河南省生物工程领域的一面旗帜,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河南康泰制药公司的甲磺酸加替沙星,是河南省近20年来,第一个国家一类新药,民众制药公司的甲哌利福霉素取代了进口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克拉霉素、前列腺素E1、神经生长因子等产品,已进行产业化生产。河南康泰制药集团公司开发的甲磺酸加替沙星,已获得4个一类新药证书。同时,还有以华美生物公司、河南竹林众生有限公司、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三 郑州市生物工程与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说,郑州市生物工程和制药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一)产业总体规模偏小,龙头企业少,知名品牌少。
郑州市生物工程和制药企业虽然数量多,但普遍规模较小,特别是单品种在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都达不到一定份量。在全国制药企业综合排名500强中,只有天津药业新郑制药股份公司入围,名列第41名。产品中能在全国叫得响、市场份额较大的名牌不多。
(二)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较弱,创新药少,仿制药多,同类产品低水平重复研究、重复生产现象严重。
我国国内生产的药品97%以上都是国内外的仿制药,这必然导致低水平重复,而且国内企业独家生产的品种很少,同一个品种动辄就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厂家生产。在研的新产品中,如化学药品甲磺酸帕珠沙星和替米沙坦片,由于是国外已经上市产品的仿制,所以目前国内有多家企业就同一产品提请药品注册,在郑州市就同时有两个企业都在申请新药证书或申请生产。我市企业每年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SFDA)注册的新药绝大多数都是国内外产品的仿制药。目前,我市仅有化学药品1类新药1个,该产品没有原创性的知识产权,目前在国内已有多家企业生产。在已调查的17个企业已投产的51个中药和化学药产品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创新药物所占比例很低。
(三)企业对人才的重视不够,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能很好发挥。
郑州市一些制药企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缓,效益明显下降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够重视科技、重视人才,没有真正把发展企业的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企业中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重销售轻开发的倾向,把主要精力和经费用在生产和销售方面。新产品开发的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极微。在工资待遇方面实行工资与销售挂钩,使研发人员的收入大大低于销售人员的收入,有的甚至低于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严重挫伤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经费投入少,研究条件差,很难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长期不出研究成果又使企业领导对研究人员产生偏见,导致部分研究人员流失,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
(四)企业对政府的科技政策了解不够,政策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调研时发现,制药企业,除了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新药注册申报的政策有所了解外,近三分之二的企业对其他政策和政府其他部门的职能并不了解,也想不到利用政府的帮助。尽管有政府网站和各级政府宣传,但一般企业不注意利用政府政策资源,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获取政府支持。另外,一些企业和研究单位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新产品开发保密的考虑,在项目处于研究前期还没有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不愿意申报项目,即使是对政府提供的全免费服务(如科研项目招投标、产学研对接会等),企业和研究单位也不热心。
四 做好郑州市生物工程与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建议
要实现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目标,提高生物工程与制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解决目前存在的瓶颈问题。
(一)要构筑郑州市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平台。实现制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创新和产业化,因此,要在创新上作文章,在产业化上下功夫。要以郑州市具有一定技术创新条件的企业为主,联合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组建一批具有行业特点的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采取政府资金引导,企业投入为主,项目实施带动、社会融资参股等方法,将其建设成符合新药开发规范要求的开发平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设高水平的、适用多功能试验研究,实行开放式运行,以项目为纽带,解决企业研发和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全面提升郑州市制药产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二)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随着制药产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其焦点越来越集中于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只有掌握了产品的完全自主产权,才能把市场做大、把企业做强。要充分利用郑州市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产业化能力,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结合,建立稳定、灵活的合作关系,共同策划,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要继续深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依托的产学研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新药研究开发体系,使企业新药开发由仿制向创新转变。
(三)要建立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制药企业一定要牢固树立“科技兴药”的思想,牢固树立科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和重视科技人才,发挥科技人才在企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要保证科技人员,特别是一线科技人员的待遇;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研究条件,使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要充分利用科研与科技人员的知识、技术与智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建立起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的奖励机制;要积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高水平科技人员到企业开展研究工作,建立起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四)要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拥有专利技术的和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的新药产品,鼓励其快速产业化。对于产业化效果好的项目,政府可给予科技经费的后补助政策,并积极帮助申报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产业化重点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等,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1.1开设相关课程,对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技能: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工程绘图、实验动手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撰写论文的能力等,应开出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我校在“卓越计划”班培养方案中,有针对性地开出了信息检索、电路基础(包括常用仪器仪表、元器件识别、测试,电路焊接工艺、装配、故障排除)、微机组装与维修、实用写作技能训练、知识产权法等课程。为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还设计了企业认知实习、就业指导、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大学生与社会礼仪及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课程,学生经过这些课程的训练,将具备进入毕业设计必需的一些基本技能。
1.2改变一人一题模式,尝试团队选题模式
1)改革以往由教师提出选题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在毕业设计前首先让学生到社会或相关企业进行调研,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提出选题,指导教师组织课题组进行开题研讨会,通过提问、质疑等完善选题。即使是教师提出的毕业设计选题也要尽量让学生先到相关行业进行调研,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预期成果等,使学生由“要我学、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学、我要做”,充分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2)改变一人一题选题模式,尝试团队选题模式。我国高校采用“团队选题”模式的并不多见,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在于2010年首次尝试团队选题模式,即让不同专业的学生3~5名组成课题组,完成1项有意义的真题,由不同专业的老师组成指导小组对学生进行指导。相比一人一题模式,团队选题模式有许多优点:(1)教师一次只带1~2个题目,指导工作量大为减少;(2)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学生可以搭配,取长补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领导能力。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更多地担负方案设计、电路制作工作,能力弱的学生可以负责资料查找、实验、数据整理、论文写作等工作;(3)时间安排上可以发挥更大的灵活性,如课题组有个别学生要考研、工作面试,也不会中断整个课题组的工作,课题质量不会因为个人而变差;(4)团队选题模式更贴近实际工作方式,更符合“卓越计划”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1.3自主选择毕业设计开题时间,提前进入毕业设计
在最后一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必然与各种招聘会、研究生入学复试等冲突,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可以实施灵活的毕业设计安排。哈尔滨工程大学采取的一种方案是,将毕业生根据去向分为不同类别,实施不同安排,将学生分为3类:考研或保研学生、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和找工作的学生。保研学生直接进入导师研究室进行毕业设计,由硕导进行指导,考研学生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初开题;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到用人单位做课题,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找工作的学生则安排在第7学期开题并大致完成毕业设计[5]。在多年的管理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毕业设计时,才发现本科期间并没有选修完成课题所必需的知识,在开题后才学习入门知识,这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因此,提出另一种毕业设计时间选择方案,以在实际操作中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时间。思路是:将毕业设计贯穿于学生专业课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即在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公共课、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后,就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学生根据毕业设计选题调整自己的课程选修计划,有计划地去涉及一些学科前沿、熟悉相关的开发环境、仪器设备操作等,通过学生两年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进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1.4与企业合作,真题真做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社会主体,其在生产过程中必然有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技术改造项目、新技术试用等[6-7],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毕业设计,不仅能锻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同时指导教师和学生也会更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工作。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挖掘毕业设计题目:(1)加强与校外生产实习、实训基地的联系,开发企业真题;(2)开发来自教师科研课题的毕业设计题目;(3)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关系,挖掘、自拟毕业设计题目。
1.5创新毕业设计评价模式
在现行毕业设计模式中,学生在短短一个学期要完成选题、资料收集、开题、方案设计、实物制作、论文撰写、英文翻译等大量的工作,加上学生投入时间不够、导师指导不力,答辩走过场等,使学生论文质量低下。国内部分高校已开始尝试以实习报告、设计方案、研究报告、软硬件作品等代替毕业论文作为评价方式。尤其是在团队选题模式下,还需要继续探索评价方式,以尽量对学生的工作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
2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其他措施
2.1发挥实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
学生的工程意识、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不能像目前一样将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寄予毕业设计环节,应充分发挥平时实验、课程设计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改变平时实验中教师指定方案,指导过多、过细的现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在分散的环节把实践能力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也能得到提高。
2.2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提高毕业设计
质量充分利用国家级、省部级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如机械创新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等半开放进行的赛事,让学生尽早习惯以团队方式进行合作,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3举办专题讲座等,帮助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
举办信息检索、毕业论文写作、项目开发案例分析等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尽快入门,还可针对毕业设计中常用的软硬件使用进行短期培训。同时,还可共享往届优秀毕业设计资料供学生参考,缩短学生毕业设计入门时间,助力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
3结束语
为了贯彻落实市纪委三届六次全会总体部署,同时,更加注重治本,做到管理与监督,规范与效率性的协调统一,为创新工程变更标后试点工作任务的落实,促进全区项目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和保护干部健康成长出发,确保取得成效,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工程建设项目优质高效廉洁,探索工程项目标后关键环节监管的有效途径。
二、工作内容
从明确签证程序方面:严格规范“先申报、后审批、再变更”的工作程序,施工单位对工程变更须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签署意见后,再提请区项目办、财政、监察等部门共同现场核定,呈报区管委会批准后方可实施,未审批一律不得实施。
从加快审批流程方面:针对全区签证环节手续过多的情况,实行审批流程再造,保证把签证流程时间上缩短一半。将现行监督部门“三次签字、二次盖章”方式改革为“二次签字、一次盖章”。
从规范签证表格方面:针对现行我区各片区( )公司表格不规范的情况,统一建设项目变更申报、审批、现场踏勘记录表、工程量计量签证表格。由财政局印发工程量现场踏勘记录表统一编号的三联单,每个项目划分编号范围,开工前领取,现场签证时各部门人员必须现场签署意见,各持一联留存备查,超时限的签证不予补签,谁延误、谁负责。
从加强人员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为提高我区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各工程管理部门应设立专(兼)职人员,相关人员负责工程过程中监督管理工作,保证随叫随到,以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如期进行。
从创新监管方法方面:监督方式由单一监督方法建立多种监督方式相结合的监管机制。主要有随机抽查,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等浅基础类型以及1万元以下的签证采取随机抽检的方式进行,由区项目办牵头、财政、监察参与。对1万元以上签证实行重点检查。由区项目办、财政局、监察局派员参与现场全过程鉴证;10万元以上签证要经区管委会项目分管领导、区管委会建设分管领导审批;30万以上要由建设单位提交至区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讨论决定。专项检查,区监察局次月5日将前一个月的签证汇总并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检查,对发现或举报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并进行专项检查,限期跟踪督办。
三、进度安排
整个试点项目工作计划用1年时间在全区推开,三个阶段进行,各建设单位应整合资源,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确保试点项目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20__年4月-5月)。各相关单位主要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细化操作守则,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__年5月至20__年11月)。主要是依据实施方案,全面组织实施,完成试点项目的各项任务。
第三阶段:验收总结(20__年12月)。主要由区创新工程变更签证标后监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总结全区创新工程变更签证标后监管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新工程变更签证标后监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监察局,负责日常联络、检查、督办等工作。
(二)加强检查考核。区监察局要加强对标后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试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工作室 创新能力 生物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10-01
生物工程专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应用最广、潜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工程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在质量上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要求创新型人才[1]。大连民族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创新教育,组建了创新教育中心,构建了完善的《大连民族学院创新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在课内表现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模块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教育阶段的产学研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在课外表现为本科生科研教育、学科竞赛、创新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等综合教育环节[2]。自2009年起至今,又立项建设了149个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创新教育体系。
本文着重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对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与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1.1 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课程一般是静态的内容,往往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动向。而生物工程属于应用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且生物工程的发展日新月异,不能局限于原有的知识结构。大学生创新工作室的存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
在笔者的创新工作室,学生在完成课题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学科知识融合,熟练萃取、电泳、离心、凝胶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微生物培养、化学修饰、紫外、红外、原子吸收等实验技术。学生通过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配制实验所需试剂、选择分析检测手段、实施具体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并撰写论文,充分锻炼了创新能力和独立完成科研课题的能力。通过导师与学生间充分交流、讨论、争辩、合作以及导师的针对性指导,提高了学生知识结构的质量。
1.2 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在创新工作室完成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又能实现多学科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此外,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一般是几个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班级、年级,这就要求他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各自在解决一个综合的实际问题时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小组讨论、相互评价、互帮互学,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而项目完成后的成功,会让学生树立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意识,这也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使他们终身受益。
1.3 增强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在创新工作室完成项目,能够使学生较早的接触研究性学习和科学研究实践,增强了学生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学生在创新工作室中进行开发和设计,或在公司情景中学习,能够形成独特的“课题式、情景式、体验式”研究性学习方法,还能够学会尊重、沟通、合作,体会驾驭综合性的事物,体验专业与社会的连接,使学生主动找到社会位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甚至会产生较好的创业思想。
1.4 培养成绩
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产出了大批成果,学生在发表学术论文、参加竞赛、申请专利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甚至有些本科生已经发表了SCI收录的高水平论文。笔者自2010年开始,依托“金黎明创新工作室”,指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太阳鸟”科研项目9项,学生以第一作者16篇,获批专利1项。学生获集中实践环节优秀学生作品评选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2012年度校级立项1项、国家级立项1项,2013年度省级立项1项。笔者也连续三年获大连民族学院“优秀课外活动指导教师”。
学生在大学期间取得的成果,为其毕业后考研、就业、出国等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许多经过创新教育的学生,就业时手持多项专利、产品、证书等,就业位置和起薪非常可观。
2 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工作室任务设置
大学生都有自己教学计划内的专业学习任务,尤其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验课较多,课业负担较为繁重,不可能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室上。这就要求创新实验室的实施必须以大学生实际为立足点,尽量不脱离其专业领域,选择难易适中且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的课题。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主,出成果为辅。及时指导循序渐进,才能将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
2.2 导师队伍建设
在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导师在团队中发挥着引导作用,是实施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是提高创新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这就需要教师继续提高自身的学术造诣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融合的创新素质,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全面推进创新教育导师队伍的建设。
2.3 创新工作室监管机制
大学生创新工作室自2009年实施以来的两年间,发现了部分立项不能按期结题完成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教务处相关管理部门加强监管机制,做好中期检查、验收工作,对无故多次不能按期结题的工作室实行处罚或取缔,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创新工作室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工作室是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极好平台,对学生培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工作室的路还很长,还需要用科学和发展的眼光去对待,需要时间去经营,更需要精心设计、重点扶持。
参考文献
[1] 乔长晟,贾士儒,谭之磊,等.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06(3):65-66.
卓越计划创新材料专业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的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并把“卓越计划”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该计划实施期限为2010~2020年。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2010年6月第一批入选的61所高校已开始“卓越计划”的实施,并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各试点高校在学校培养标准编制、专业培养方案论证和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也对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东北石油大学作为第二批入选的133所特色高校之一,探索和研究相应专业“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在此“卓越计划”的大背景下,省级重点建设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工程人才教育理念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改革和探索,力在培养一批创新性强的材料应用型人才,着力解决工程材料领域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但从目前来看,对于材料类专业实施“卓越计划”还面临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从培养目标看,“卓越计划”明确要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根据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工程技术人才有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博士工程型三种。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科学的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以材料类专业为例,目前国内开设材料类专业普通高校近180所,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复合材料与工程等材料科学类和材料类专业近20个。其中,东北石油大学自1999年国家专业调整后,在原腐蚀与防护专业基础上,整合铸造、热处理、焊接、腐蚀等专业,开始开设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经过13年的建设,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特色,是国内唯一立足于油田并以腐蚀与防护为特色的材料类专业,具有省内唯一腐蚀领域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机构“管材防腐技术研发中心”,同时也是国内率先启动以“卓越计划”为背景培养以腐蚀为特色的创新型材料工程师的专业。因此,针对本校材料专业的特色,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具备宽广的材料科学、腐蚀科学、腐蚀防护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腐蚀科学与控制技术领域内从事科技开发、工艺设计、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真正做到为油田企业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腐蚀工程师。
所以说,各高校一定要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具体情况来制订切合本校各专业实际的培养目标和方案。要强调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统筹规划学生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从而创建有本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卓越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和高校联合进行培养,培养过程包括在校内学习和在企业学习两部分,普通大学均采用“3+1”模式,即有一年为实习期,工程实践时间(包括毕业设计)累计均要达到一年。在企业一年的学习阶段,强调从到企业实习转变为到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结合生产实际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是决定并影响其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因素。
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其内涵是高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即“卓越计划”的实施是随着企业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与企业相互依存。但我国国情目前还没有太多的企业真正愿意介入到学校的办学之中。可以说,企业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是企业培养阶段的关键。各高校应选择在行业中有代表性、先进性的企业,要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企业还应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道德。但目前,国内具备这些条件的企业不是很多,个别先进的企业都追求以效益为目标,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和经历在人才培养上。一些中小型的企业,为了发展,储备后备人才,愿意和高校进行合作进行人才联合培养,但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是太先进。当然,企业在实施计划过程中也有需求,学校应考虑企业的要求。因此,建议国家制定相应的企业鼓励政策。
另外,针对“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要构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目前多数高校课程体系设置比较滞后,都需要重新进行优化设置。课程根据其培养目标而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面向职业和实践。从实际效果出发,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该新课程体系打破以往只考虑学科的传统,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优化整合专业课,减少课程总门数,杜绝因教师设课;重新分配基础课与专业课学时,重新分配理论与实践学时;重新调整专业实习目标及时间;加强社会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人文知识方面的培养。
三、创新师资队伍培养
“卓越计划”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有计划地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兼职教师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内和企业双导师制度的建立,优化校内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发挥企业导师优势,可以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顺利开展。校内导师由专业教师担任,全面负责学生的理论课教学。校外导师由联合培养单位技术人员担任,主要负责学生实践、企业项目、专题设计和毕业实践等环节的教学、指导和研讨。
但多年以来,多数高校都向高学历、高学位方向发展,老一辈具有很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已退居二线或基本退休,个别能力强返聘到原工作岗位,但数量极少。而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逐渐成为教师队伍的主力军,由于其具有高的量、高的科研经费和高的获奖,但是这些教师中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师非常少甚至没有,实践类课程教师纸上谈兵、教学内容几乎不涉及真实工程环境等问题,这是很多高校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问题,工程型师资的缺乏已严重影响到“卓越计划”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
当然,绝大多数高校都采取学校教师主讲某门课程,聘请企业教师讲部分实践性强的章节。这里就存在企业教师的时间安排、讲课费用等,都需要校企的深度合作才能保证。基于“卓越计划”材料工程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意的学习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确保在4年内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程经历的教师主讲。因此,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提高校内和企业教师的工程素养,是加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
四、科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如何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有效性,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在企业的顺利进行以及指导水平等,都存在一个教学质量保证和质量评估的问题。目前,高校传统的考核方式均是以专一的知识点考核为主,以学生答卷应试考试方式为主,仅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暇顾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考核。考核内容也主要依据教材内容,死板教条,考核不具有挑战性、竞争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和创新激情。
因此,为实现以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为目标,必须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考核时应着重强调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的考核也应以确立以检测能力、素质和创新因素为主体,以偏重于对知识记忆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转变为针对学生的能力、素质与创新因素进行检测,激励学生不遗余力地去探讨、钻研。在评价标准上,把创新因素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指标,将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最后,对工科教师的评聘与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
五、学生积极性的培养
如何保证参与“卓越计划”学生的积极性,也是一个至为关键的因素。由于“卓越计划”的学生在大三下半年或大四学年有近1年的时间需要在企业学习和实习,这正好与多数学生复习考研或找工作的时间相冲突,多数学生会有顾虑,怕影响考研或找工作,因此也影响了学生报名参加“卓越计划”的积极性。所以,从学校层面上,高校非常有必要制定学生选拔、激励和淘汰政策。比如,在推荐研究生方面提供单独通道,或者参加研究生考试时,制定特殊政策,无疑能极大地激励学生参加“卓越计划”学习的积极性。
六、结束语
高校和企业都要正视“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并努力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法。各高校应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研究制定切实符合本校特色和实际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以确保“卓越计划”在工科材料类专业的顺利实施,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彭熙伟,廖晓钟,汪湛清.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需要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高教论坛,2012,(11):60-63.
[2]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中国大学教学,2012,(1):4-6.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创企业工会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广大职工中开展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以下简称“创新工程”),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当前形势,抢抓发展机遇,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开拓企业工会工作新局面的有效切入点。为此,必须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热情,深入开展“创新工程”活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请记住我站域名/力,开创企业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创新工程”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企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然而,各企业中人才资源缺乏、科技含量偏低等因素,已成为影响企业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在企业中开展“创新工程”,是工会履行建设职能,服从服务于经济工作大局,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和有效切入点,是加快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这必将推动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实现经济新跨越。因此,各级工会要统一思想,提高对开展“创新工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创新工程”作为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具体体现,作为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知识的具体体现,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继续深入开展。
二是要加强宣传,营造“创新工程”良好氛围。要引导教育广大职工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经济技术创新意识。原创: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各类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开展“创新工程”的意义,宣传在“创新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创新成果,激励广大职工投入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来,不断扩大其社会影响力,为深入实施“创新工程”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要认真调查研究,坚持分类指导。各级工会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注重研究企业实施“创新工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并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分类指导。要走科技兴企之路,突出创新、创先、创优。同时,还要抓住企业和员工共同关心的问题,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针对企业发展的难点、重点问题开展活动。
四是要建立和完善开展“创新工程”的激励机制。工会要主动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领导研究和制定“创新工程”的表彰、奖励办法,充分发挥劳模、技术能手、能工巧匠等在“创新工程”中的骨干作用。对在活动中取得优秀成果的员工,在其待遇上应予以倾斜,扩大激励效果。
五是要整合资源,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职工素质。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培养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知识型人才。同时,还要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为有效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构筑企业员工施展才华、提高技术素质的平台,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六是要切实加强对“创新工程”的领导。实施“创新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意义深远,内容丰富。因此,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常抓不懈,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牵头、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做到组织落实、责任目标落实和措施落实。要努力探索“创新工程”活动的新形式、新内容,为创新活动丰富内容、增添色彩,极大地调动和保护企业职工参与“创新工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发展。
在班组建设工作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夯实“三基”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年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今天,塑件化工厂召开××年班组建设工作暨经济技术创新表彰动员大会。刚才,塑件化工厂工会总结了去年基层班组建设工作,提出了××年班组建设和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安排意见,部分先进单位作了经验交流,会上,还了今年的经济技术创新项目,周全刚厂长对××年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作了动员。这对今后继续开展班组建设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会议取得的成果也为完成今年生产任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明确加强班组建设、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重大意义
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是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强班组建设,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又是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和“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的必然要求。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层组织,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推动班组建设是工会为企业生产大局服务的重要切入点。班组建设搞好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就有了可靠保证,和谐社会建设就有了坚实基础。因此,要把班组建设工作抓紧抓好。一季度,公司可能面临亏损局面,为了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也为了职工自身利益,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下大力气挖潜增效,不断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这些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所以,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激发职工参与热情,发挥工会职能优势,搭建经济技术创新平台。
×年,我们确定了项经济技术创新项目,经各专业活动小组和广大职工的联合攻关,完成了项。其中有的项目节省了上百万元的费用,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去年塑件化工厂组织的群众性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全年共征集合理化建议条,经整理归类,实际采用率达,采纳率和实施率均好于往年,为塑件化工厂降低消耗,完成生产任务作出了贡献。今年的经济技术创新项目共有项,集中在生产和辅助车间,内容包括了节能降耗、科研开发、技术改造等几个方面。希望各单位揭榜后,尽快成立专项小组,组织攻关,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二、各单位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广泛发动群众,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各单位要加强领导,要把它作为确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落到实处。单位党政领导要增强组织职工、动员职工、依靠职工和服务职工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积极性,广泛发动职工为生产献计献策,鼓励生产技术骨干积极参与,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努力攻关。要从人力、物力各方面给予攻关小组大力的支持,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三、要抓住三个载体,提高班组建设工作水平
一是以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和推进劳动竞赛活动为载体,充实班组建设内容。以争当“创新工程示范岗”、“创新小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班组建设融入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班组劳动竞赛中。
二是以提高职工素质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提高班组建设水平。职工素质的提高,是班组建设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要结合生产实际,开展职工操作技能比赛和机、电、仪通用工种的职业技能比赛。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在职工中推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是以普及创造学知识和创新创效活动为载体,提升班组建设质量。把普及创造学,提高广大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和创新创效,作为班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科学精神,增强科技意识、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联系班组生产管理、技术创新、操作优化等实际,为班组培养技术骨干打下基础。
四、要结合“质量管理年”活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把班组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加强班组建设、实施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需要全体职工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爱岗敬业、辛勤劳动,需要和目前正在开展的严细管理年活动、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要大力宣传职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创新创效、优化操作的好人好事。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目的是要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装置的运行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因此,我们必须着眼于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装置的平稳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运行完好率等。要采取不同的形式,组织不同层次的职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比如:要提高装置的产品质量,就要精心操作,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加强监控力度,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要组织工艺技术人员查找原因,及时调整;要提高装置的开工率,就要组织操作人员开展劳动竞赛,组织技术人员对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瓶颈”问题进行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要提高设备运行平稳率,就要成立特护小组,对于关键设备、大机组的维护要责任到人,让基层操作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发挥一线操作维护经验多,熟悉设备的长处集思广益,解决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要注重实效,要重点解决职工身边发生的影响生产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以调动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有丰富多采的形式,让职工乐于参加;要有层次性,让不同的人都有成就感。对于操作工人,要善于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发挥他们熟悉装置的优势,在他们中间广泛开展小指标竞赛;对于工程技术人员,要发挥他们的理论优势,鼓励他们参与技术改造攻关项目。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创新思路;经济效益
一、前言
工程造价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市场经济这一机制激励下,作为建设工程来讲,不但要获得经济效益,还要有技术保证做支持。然而,目前,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讲,仍然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发现更多的工程造价管理创新方法,为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提供好的管理思路。
二、工程造价管理内涵和重要性
首先来了解一下工程造价的内涵,工程造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次层含义为: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这个含义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定义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工程价格,也就是工程承包价格。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在市场追求的经济利益不同。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讲,同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次含义为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另一层含义为价格管理。对于投资者来讲,始终如一追求的是降低工程造价,但作为承包商来说,关注的永远是高利润,追求较高的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对于建筑工程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水平。认真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对我国今后的工程建设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管理意义重要,我们要不断的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为建设工程服务。
三、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通过多年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出以下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单一
我国现在的预算管理大多都是分级分阶段管理模式,没有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各个建设单位,部门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各部门各单位之间沟通少。比如:设计单位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投资偏高。还有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有的标底和标价不准,导致工程在实施中造价管理不严格,导致管理失控,带来巨大损失。
2、发包招投标阶段,工作不规范
发包招投标阶段是形成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工程项目将通过招投标的有关程序形成若干文件工程量清单招标书中标通知书和施工合同等重要文件和资料。但是在某些项目,投资方往往片面地希望以低价招标,为此一些投标单位以低价竞标,供应商以低于成本报价等不规范行为来竞标,以迎合投资方的需求,从而发生转包低价中标索赔盈利和钻合同漏洞等行为。
3、市场观念淡薄
工程造价人员市场观念淡薄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工程造价方面的改革已经取得一些显著的效果,工程造价人员的观念也有所提高,然而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仍然过分的依赖于“定额”,这些情况主要表现在:第一,编制的工程预算其中的造价信息不全,很多信息以及物品的价格严重滞后于市场;第二,评审工作不完善,严重偏离了工程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第三,编制的工程预算计价表基本雷同,缺乏市场竞争力。
4、定额信息零散,不及时
定额信息零散不及时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但现存定额中的计价问题已经违背了市场规律,这使得市场形成价格的竞争机制很难实现,严重背离了市场形成价格的企业自主定价的原则。
四、工程造价管理创新方法
为了更好的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也为了避免以上的问题出现,我们必须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寻找更多的工程造价管理创新思路,以便更好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作者通过多年经验总结出以下有助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创新思路。
1、创新材料控制方法
对于工程造价来说,其中的材料价格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的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创新工程材料控制方法。这要求建设单位造价人员要密切了解市场的行情,将工程所需材料和市场行情挂钩,与单位有关的材料的市场信息必须要齐全,通过了解这些齐全的材料信息,为竣工决算提供非常有利的证据。
2、创新经济意识,控制成本
要进行造价管理,需要项目组的各部门一块进行讨论,提高经济意识,技术部,工程部,采购部要经常在一块讨论,寻找最适合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要做到可行又经济使用,采购的产品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成本。同时为了提高每位工作人员的经济意识,还要时常组织造价管理方法培训,让每位参与项目的人员都养成控制成本的好习惯。要做到搞技术的不但要懂技术也要懂得为项目节约成本,工程部门和采购部门也是如此。
3、创新施工组织设计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不但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还可以加快施工的进度。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在保证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争取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来进行施工,并通过现场试验,科学有效地选择施工材料规格,施工技术参数,在保证这些信息正确的情况下,采用的新技术便能降低水利工程项目成本,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4、创新工程造价管理竞争秩序
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必须提高该领域各级管理者各种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使他们能够、严格执法,做好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研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发挥计算机存储量大和快速的特点,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信息网络和及时可靠的价格信息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实现对工程造价各阶段的动态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和可靠保证。
摘要在企业开展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奉献精神、 “干”字精神,展示劳模和工匠人才的时代风采,增强劳模和工匠人才的感召力,让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有利于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传播劳动技能、创新方法;有利于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优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四)创建好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引导岗位员工爱岗敬业、实现岗位成才的需要。过去一直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尊重人才、尊重科学是一个团体,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现在基层单位成立以劳模为中心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带动身边的人学技术、钻业务,为引导岗位员工爱岗敬业、实现岗位成才奠定了基础。
二、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要有强有力的专家团队。我单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团队以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三秦工匠、宝鸡市劳动模范、宝鸡工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钳工高级技师***为领衔人,骨干成员共有13人,其中包含高级技师1人、技师3人、机械工程师3人、电气工程师2人、工艺工程师1人、岗位操作能手3人。强有力的专家团队保证了在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方面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专家团队还加强与中石油各企业的技术交流,不断的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二)要有稳定的资金做保障。公司总部每年定期下拨科研基金,基层单位针对科研项目、技术改造、小改小革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方案,保证技术技术团队有荣誉、有尊严、有地位。
(三)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团队是基层单位各个方面的专家里手,在解决生产现场难题、技术改造、设备故障排除、设备操作维护等方面技高一筹,是其他人学习的榜样和传授技术的师者和技术交流的知心人。
三、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的作用
(一)落实技术创新职责。“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专家团队都是行业内的行家里手,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务实的创效思路,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6台管体车丝机螺纹净化装置的设计和制作,实现了全自动化吹扫;完成了管加工一分厂信息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制作和安装,目前已投入使用。申报了《一种接箍车丝机刀塔拆卸安装工具》、《液压组合式阀门更换定位器》和《一种切断机卡爪装置的改进》三项专利。
(二)落实人才培养职责。在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前,“师带徒”、质量和安全专业培训是企业一直推行的学习模式,伴随着工作室的建立,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劳模创新团队走上讲台授课,实现员工与劳模的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每月由技师对维修人员进行一次机械、电气专业理论的集中培训;带头人***工作室成员进行了《工作室创建与发展》、《专利申报的方法及事项》的专项培训;工程师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管端车丝机刀台维修基本方法和维修要点》、《管端车丝机尾座维修基本方法和维修要点》、《车丝机日常维护保养》等多项专题培训。每一个工作室成员也摒弃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和“留一手”的思想,及时对团队成员讲授技术工艺。将工作室建设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化平台。
(三)落实提效降低成本职责。“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立足一线、服务一线。“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年有计划征集生产一线难题两次,十余项,针对不同的生产难题,组织成员进行任务认领,制定攻关计划和时间节点,并每月进行检查。全部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了攻关课题。修旧利废和小改小革方面,全年维修油缸30余台、减速机10余台、车丝机刀塔5台、车丝机尾座4台,对易损消耗件采用更换零部件、相互拼装等方法,全年节约费用约180万元。
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央直属、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53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的2项——电站汽轮机和船用主动力装置的生产基地。多年来,哈汽公司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创新中努力前行,哈汽公司工会在公司党委领导下,按照上级工会组织关于职工经济创新工作的一系列规划部署,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调整创新模式,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截止目前,公司共建有1个国家级创新工作室、4个省部级创新工作室、1个市级创新工作室和30余个分厂级创新工作室,在工作室创建过程中形成了百花齐放、万木迎春的良好格局。
明确定位,攻克技术难关,服务企业生产
准确把握方向,突出服务功能。“创新、克难、育人、提效”是公司党委对劳模创新工作室提出的八字要求,公司工会牢牢把握发展方向,将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作为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培养创新团队、展现高超技艺、提效服务生产的有效载体。把解决企业生产实际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作为创新工作室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结合工作室自身特点,发挥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攻关活动,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服务企业生产。
策划创新项目,确立攻关课题。创新项目的策划分三个层面,首先由项目策划组负责针对全年生产任务的重点及难点,与设计、工艺等技术部门沟通,确立工作室年度的科研攻关计划。其次由项目策划组与所在分厂各部门联合调研,收集职工反映较强烈的生产难点及“疑难杂症”,确立工作室的日常创新项目。另外由各创新小组负责针对日常工作中所发现的加工及质量难点,确立本小组内部的创新项目,做到年初有立项、过程有跟踪、年底有考核。
解决生产难题,提高生产效率。近年来,公司通过创新工作室的技术攻关有力地推进了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燃气增压设备国产首台30MW燃压机组、世界首台AP1000三代百万核电汽轮机等新项目、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进度。例如:在重点工程产品制造过程中,创新工作室成员孙兆亮解决了制约机组生产进度的小转子加工瓶颈问题,通过自制工装,采用分齿加工替代传统整体加工的方法,成功解决了加工过程中转子的振动问题,并将精度提高到0.02mm以内,大大缩减了制造周期。在国产首台30MW燃压机组生产过程中,董礼涛创新工作室作为主力团队,解决了30MW燃压机组在制造加工过程中20余项技术难题,攻克了零件材质硬度和加工刀具的硬度相差无几的机加行业难题,将两齿键槽铣刀打破常规改用三齿铣刀。通过三齿铣刀在隔板上铣切三个导流汽道,加工效率提高3倍以上,成功突破了高温合金复杂零件的机械加工、电火花特种加工、流量测试、薄壁件成型、气膜冷却孔特种加工等关键制造技术,为机组装配争得了宝贵的时间,为机组进一步优化设计、完善工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摘下这颗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贡献了力量。
创新机制,加强组织管理,实现有效运行
科学规划分组,开展工作室活动。公司工会将创新工作室组织架构规划为项目策划组和创新小组两部分。为更好地发挥创新小组的创新作用,根据岗位和工种的不同分别设立创新小组,由市级、省级劳模及创新能手担任小组组长。积极开展 “五个一”活动(积极开展一批创新活动,持续推广一批操作方法,定期优化一批工艺流程,努力攻克一批科研项目,全面打造一支创新团队)。工作室实行内部“月总结、季交流”制度,规定每月至少活动四次以上,每次活动以各创新小组为主体,要对一个月来的小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制定出下一月的工作重点。每季度由项目策划组牵头至少召开一次各创新小组负责人参加的交流会,总结季度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制定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推进创新工作室运行的有序化和常态化。
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工作室运行。公司工会制定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工作条例》《哈汽公司技师协会及创新工作室工作指导意见》《哈汽公司技师协会及创新工作室注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创新课题的选定,成果的鉴定、奖励、推广和应用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通过制定各项条例和管理办法,使工作室的各项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别是工会对创新工作室进行注资扶持政策,保证了创新工作室的持续健康发展。每年工会对创新工作室注资10余万元,用于创新工作室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更好地发挥工作室成员在生产过程中主动创新、参与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了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的效率,实现创新工作室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学习典型模范,做好梯队建设。公司依托董礼涛创新工作室在2013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契机,在公司内推广董礼涛创新工作室的经验方法,通过采取示范参观、交流分享、经验介绍等形式,实现了典型引路、学以致用的推广效果,使公司内其它工作室能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公司级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梯队建设。
追求成效,搭建创新平台,转化创新成果
创新工作室开展的活动必须追求实际效果,创新成果必须为企业发展服务。为此公司工会搭建各种形式地学习和交流平台,促进成果转化。
担任技术顾问,参与技术研讨。一是聘任创新工作室成员担任公司每年一届技术运动会的技术顾问,承担实际操作的出题和技术指导工作,指导选手开展岗位练兵。二是聘任创新工作室成员担任工艺评审员,通过其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检验工艺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与技术人员在交流中切磋技艺,在研讨中增长才干。
做好“三个结合”,传承绝技绝活。创新工作室与劳动竞赛相结合、与星级员工培养相结合、与名师带徒活动相结合,实现创新工作室“育人传技”职能。在各岗位中根据各工种加工技术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传、帮、带”内容与目标,并建立考核档案,定期进行考核与检查。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平台,近两年培育技师、高级技师20余人,有效地解决了重点岗位人才匮乏的难题。
摘要:针对新工科建设中的先进工程教育理念,详细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将实践课程分门别类,优化实践内容,建立了以工程教育为导向的电气专业实践体系。实践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配合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实现学生多种工程素质能力的提升,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关键词:新工科;实践体系;工程教育
一、实践教学体系解决的问题
1.围绕工程培养思想,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全面化、个性化、最大化的培养目标。针对课内实验、单设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设计、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环节,分门别类、分级分层、灵活交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内容设置、实施策略、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探索柔性培养机制,实现实践课程之间的融合、理论实验之间的融合、师生交流的融合、学生三化培养的融合。2.紧跟专业行业发展,优化实践课程、训练项目的内容,贴近工程实际。结合理论课程的行业专业发展特色,在实验项目中引入相应内容;结合电气学科发展的热点,在设计类、综合实践类课程中增设创新单元;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在创新训练、毕业设计中融入工程理念。规划协调各门实践课程的内容设计,让学生得到全面充分、个性鲜明的训练。3.以实践项目为媒介,以管理制度为制约,加强交流迸发创新思想。研究实践项目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策略,提升师生投入的热情,强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不断的讨论、互动、质疑与辩论,融入创新思想,实现工程锻炼的同时,升华项目水平。研究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研究指导能力提升的方法,促进相互沟通和实践项目问题的解决。4.研究实践教学模式,探求实践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促进工程素质能力培养。针对实践环节的特点,研究课内与课外、统一与分散等具体的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探索重在过程考查的综合考核体系,实现教考统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管理工程项目的能力。
二、以工程教育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以工程素质培养为突破口,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实践环节的人才培养功能,促进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开发设计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尤为重要。实践体系以突出工程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工程素质能力为中心,针对电气工程涉及的实践环节,按照实践内容特点和层次分为五种类型,对内容设置制定相应要求,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相应的考核内容和方式,配合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能力。通过该实践体系的实施,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接受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解决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思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专业认证的“工程”特点、实践强度和质量要求,围绕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OBE(基于产出的教育)等先进教育模式,在各个实践环节中注入工程思想,将工程意识、工程方法、工程思维、工程训练、工程设计、工程创新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合理地融合到各个实践环节的教学中,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培养的目标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