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7 16:26: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网络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日期:2020.12.4
学号:
姓 名
成绩
班 级
指 导 教 师
课程名称
学时
2学时
设备型号及配置
DELL
地点
目的 :
1、了解RJ-45接口标准;
2、理解直通线、交叉线使用场合;
3、掌握双绞线的制作规范、制作步骤;
4、掌握剥线钳、压线钳的使用;
5、掌握双绞线网线连通性的测试方法。
步骤 :
1、先用双绞线剥线器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3厘米左右。
2、4对芯线(颜色各不相同),将绞在一起的芯线分开缕直,按照T568B的标准 (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 排列好。
3、把线理直整齐,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专用钳剪下,只剩约1.4厘米的长度,并剪齐线头。RJ-45插头的弹簧卡朝下,然后将正确排列的双绞线插入RJ-45插头中。
4、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放置正确,并查看每根线是否进入到水晶头的底部位置。
5、将插入双绞线的RJ-45插头插入网线钳的压线插槽中,用力压下网线钳的手柄,使RJ-45插头的针脚都能接触到双绞线的芯线。同样完成另一端的接头。
6、使用测线器对网线进行测试,如果8个绿色指示灯都顺利闪过,说明制作成功。
结果 :
1-8指示灯依次亮起。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63-01
一、概述
为了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为了适合信息社会的需要,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以培养综合型人才。而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方面不可能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及模式。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根据专业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那么如何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因材施教呢?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概念复杂、理论和实践性强、技术更新迅速等特点。计算机网络是结合了计算机与通信两大技术的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两种技术的大量概念。同时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计算机网络从诞生至今已历经四代。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更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也是计算机应用中最活跃的领域。
二、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理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环节很少,有的甚至就是纯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内容仅仅是教材文字和课堂教案的简单再现,而且讲解形式单调,不生动,枯燥无味。学生在学完以后,仍然对网络缺乏感性了解。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出现。而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是跟不上知识的更新节奏,介绍的技术内容总是滞后状态。
2. 教与学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是教学取得成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求知识的关键,师生间能否形成良性互动对学好这门课也很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常依据教材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环节很少,部分辅以少量的简单组 配置实验,有的甚至就是纯理论教学。几乎涉及工程和应用技术,学生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知识 点没有经过亲自动手,往往难以掌握。而对于计算机网络里面的许多知识点诸如路由协议、IP地址的配置、常用软件设置、网络设备的配置等很多实验, 如果没有亲身实践,也根本无法完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有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网络基础课程进行重新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三、教学实践改革的方法
1. 教学内容改革。在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我们坚持了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面向IT职业,突出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同时结合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以及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基于工作任务确定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在教学内容上一是增加了TCP/IP模型的内容;二是是增加了网络设备简单配置的教学内容;三是增加了综合布线的内容;四是增加了无线网络相关内容。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力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从而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
2.教学方法改革。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就业岗位要求,总结多年教学成果和经验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深化,主要的教学方法如下。
1)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任务驱动的项目为中心,以老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为中心,项目引导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2)案例实践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的规划,每部分教学内容都是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应用为背景的。提出需求,设立以案例形式的项目;引导学生预查相关资料提出解决方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同时,以类似的案例作为学生的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分为三个案例,分别为:单台计算机上网、两台计算机上网、多台计算机上网。以三个典型案例为基础,加入相应的网络基础知识以及综合布线、无线网络知识。
3)“学做合一”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全程实训室教学,将课堂搬到了实训室,打破了传统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划分,将“教”、“学”、“做”相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了讲练结合,学做合一。
3. 考核方式改革。传统的期末考试大都采取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对传统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不仅能够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改革后的考试,根据教学内容的构成,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期末的实践考核主要用于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题目是平时操作的组合,提出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题目要求完成操作,由教师当场检查操作结果并组织学生讨论得失。
四、总结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支撑技术之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切实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该课程内容多、综合性强、时效性强,因而教学难度也较大,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尝试、完善、改进,适应时代需求,以培养更多更好的相关行业高素质人材。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马国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初探[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2):56―57.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应用的非常广泛。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迅速发展,尤其是最近10年发展得非常迅速,网络迅速进入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科学、技术、经济、工业和对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等方面。在新形势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和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满足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高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的目标是培养出全面的网络人才。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应该适合企业需要的网络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除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专业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
1《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地位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一种最快速发展的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一个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每一个行业都和计算机网络分不开。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应用能力。所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已成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课程。
2《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基于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强大的理论基础课程,本课程重点是很多术语、概念,这些术语和概念的理解是学习其他网络知识的先决条件。专业课老师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概念和术语的理解很简单,但对初学者理解抽象概念和术语是相当困难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要求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和术语的意义,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有整体的把握,能够灵活地掌握网络应用程序,并希望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应用,对计算机网络能够有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网络实践能力。
3《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教学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符
现在很多高等职业学校开设了很多专业课程,例如计算机网络基础等,但很多专业课没有与专业课程内容的具体特点和要求相结合,高职院校的一些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没有去做专业需求的相关工作。许多学校仅仅因为计算机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区别,而开设了一些计算机相关课程,并没有从今后的就业及实际的相关工作方面考虑设置相应的课程。
3.2理论知识抽象单调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结合的综合叉学科的产物。参与通信网络,2种技术有大量的概念,所以有大量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方面的概念和协议,由于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老师经常按照完整的教学大纲,对课本的基本概念术语进行的解释,再加上高职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是很强,所以经常在听了一段时间后觉得不理解,就放弃了,失去了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3.3网络教学没有相应的教学环境
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相对较贵,学校建立一个网络培训室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足够的网络实验室为学生实践操作。所以学生实践机会较少,实验项目设置通常是简单的网络连接,网络设备,网络应用和一些命令使用网络,缺乏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教学,因此,实验教学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帮助不大,实验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无法验证。这将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3.4缺少实践教学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传统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很少的几个简单的网络配置实验,有些甚至是纯粹的理论教学。几乎不涉及工程和应用技术的使用,学生不能达到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的主要目的。实践课程的许多知识没有自己实际操作,常常难以把握。常用计算机网络软件,网络设备配置等许多实验,如果没有个人的实践操作,也不能完全掌握。
4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
4.1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应根据高职学生的教学要求,针对职业岗位技能培训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内容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的相关理论是必要的,还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突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能力以适应计算机行业所需的工作。同时结合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以确定这门课的学习任务。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以刺激他们的学习动机。应该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过程相结合,以达到理论服务实践的目的。
4.2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信息社会;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2
虽然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比较长,但是在我国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教授的时间却很短。对于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基础》,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网络编程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要加强对于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计算机的综合能力。虽然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是一门需要普遍掌握的学科,但是如何将专业领域的知识与其相结合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
1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1.1 《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学科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对于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首先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部分是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虽然有实践案例分析,但都是一些典型的大众案例,并没有太多的特殊性。其次作为基础课程,一定具备相应于理论的实践教学部分,这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还是比较强的。其三,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项更新周期短、更新速度快的学科,因而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要根据发展的现状进行及时的调整。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两大技术的综合学科,而且网络作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而对于学生来讲就拥有了充分的实践时间。
1.2 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现状
1.2.1 教授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单向性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来沟通和交流,教师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并及时修改完善教学计划,学生也可以通过互动及时向老师反馈自己的学习状况。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还处在发展阶段,因而教学方式还是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处于摸索阶段。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单方面的讲,学生单方面的接受,学生不了解概念但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疑问,没有学生的疑问,老师也不会完善可能存在漏洞的教学方案,由此造成恶性循环。而且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也就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
1.2.2 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掌握不充分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在注重实践教学的高职院校,这门课程的实践条件就要更加严格,但是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规模小、人数少,有些还是私立学校,就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建设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1.2.3 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不同步
《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程内容偏向于实践,但是理论知识的讲解占了很大篇幅,通常是几个星期的理论课程才会有一次实践课程,这样老师对于教学计划不好安排,往往为了增加实践的连贯性,就将实践课程统一安排在课程的后一阶段一并执行。而且在一些实践操作中,学生只是按照教材上的截图步骤来进行,真正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却又完全没有头绪应该如果着手。
1.2.4 教材在理论知识点上的粗略与实例分析讲解的缺乏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采用相同版本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在这本教材中,对于基本的计算机网络属性有着很详细的介绍和讲解,但是这些是很抽象的理论知识,全靠文字介绍是不够的。一些高职院校是采用本科院校使用的教学材料,由于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教育目的的不同,导致了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科教学上的偏差。这类教材对于理论概念有着详尽的描述,但是对于一些操作概念的图例讲解,却很粗略,通常只是一些了解理论属性的步骤截图,除了让学生能够明白理论概念是怎么一回事,并不能使学生运用其到实践中去,万一在实践中遇到某些问题和故障,根本无从下手,更不用说自己编程或自主设置了。
2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2.1 教学设备要长期对学生开放
高职院校将《计算机网络基础》列为基础必学科目,就是为了能让在校的所有学生都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能够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常识,通过足够的实践和理论掌握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在社会工作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对于实践要求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需要有设备完善的计算机实验室,并且要保证足够长的开放时间以满足学生对于改课程的实践愿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向政府申请拨款或者向投资学校建设的股东申请资金使用来建设计算机实验室,不需要非常的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但是也要保证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应代计算机,拥有所有的基本功能,并能进行稍微先进的程序设定。同时计算机实验室要做好人员登记管理,这样每个使用实验室的学生都在管理范围之内,保证了实验室的使用寿命,也可以规范学生的使用行为。
2.2 传统教学体系与多元化的现在教学思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而且单向的教授模式也不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而配合多元化的新型教学思维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根本。首先,老师可以讲很多南里理解的知识点通过PowerPoint等教学软件展示给学生,学习过程中,文字配以图像总是最好的理解和记忆方法。其次,对于一些个别案例解析,老师可以在台上亲手操作,并且通过创造一些网络问题,结合所将的新近知识来解决,让学生清楚掌握在某一状况下的网络问题应该如何着手。其三,老师可以将每一阶段教授的问题归纳为几个类别,然后将学生分组,每组一个主题,自己做幻灯片,然后寻找网络故障自己给出解决办法。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具体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掌握所学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开发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3 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要将案例分析或是参考模型纳入教学计划
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概念,实例的加入与模型的参考是关键。有些概念虽然并无明显的交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是承上启下的关联关系。教师可以寻找一种能够将各种基础理论串联起来的参考模型来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后练习,如果那些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计算机网络应用出现了问题,也可以放在课上,大家一起讨论给出解决方法。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和动手,就可以了解每个理论程序和运行关键点,出现此类状况是因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样下次再遇到同类的情况,所有的学生都具有了独立处理的能力。
2.4 培养创新思维,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和体系
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学科,在现今社会是很好寻找工作机会的。高职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专业结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进行相关的竞赛。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丰富知识面,相关的计算机竞赛就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非常可行的办法。学生通过固定的竞赛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出多样的参赛设计。这些设计是将计算机网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完善计划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也收获的能力。同时通过参赛的设计,老师可以看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对于那部分理论掌握的不充分又对那部分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制定未来的教学计划,创造新的符合学生发展的自身能力的教学模式。
3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是现今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开展也越来越必要。如何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兴趣以及跟随发展指定最新的教学模式永远都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教育不可忽视的课题。高职院校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教育属性,根据自身特点,指定符合注重实践的教学计划选用相适应的教学教材。通过和各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专项人才,确保充分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参考文献:
[1]谭浩强.计算机网络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优化;理论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0-4909-02
Exploring of Theory of Teaching Optim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GUO Yang-yong, HE Jun-li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Chengdu 611130, China)
Abstract: Theory teaching problems of the basi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network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our own teaching practice, proposes series of optimization theory of teaching methods, emphasizing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practical, relevant, interesting, consistency and simplicity, can be subjective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objectively develop students make flexible use of theory to guide experimental practice, received a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optimization ;theory of teaching; interest in learning
在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从事管理和设计网络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1,5]。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学辅助教学方法的应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被学生接受,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各个高职高专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我系对该课程学科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探索,强调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注意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应变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管齐下,绝不为了实践教学弱化理论教学的指导作用。本文根据我系教学实践,提出了优化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理论教学的方法,强调理论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趣味性、连贯性和简单性,从理论学习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进而提高学生在扎实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操作方面举一反三的能力,客观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1 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客观上来说,各个高职高专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教学进行了大量改革,已经颠覆了理论教学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希望多样的理论教学能为学生实践操作带来质的提高。事实上,多样的理论教学确实带来了教学质量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1 实践教学中忽视理论教学
近年来,一些高职高专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强调实践教学,但是存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理论教学过于空洞,没有针对性,实践教学没有反映理论教学。一些高职院校提出基于过程的模块化教学[2],更强调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多集中于某个具体网络设备和产品,没有从理论高度去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实践教学的一般性,学生实践应变能力差。
1.2 教材选用混乱
很多高职高专的理论教学以教材为中心,教材写什么就教什么,没有针对性。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学习完一本教材后不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没有针对具体的实验实践为目的教学理论知识。有些教材的知识已经该更新了,但没有实时的在教材和教学中体现。市面上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非常多,一般的高职院校没有自己编写教材,而是选用某本教材,这样可能和本校的教学要求不一致,教学没有针对性。
1.3 理论教学复杂、空洞、乏味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强调对教材每个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的各个知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学生掌握这门课的基础知识确实很有帮助,但这种教学方式带来更多的是学生觉得理论学习复杂、空洞、乏味,这样导致最终结果是学生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也加入了一些新的理论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教材知识点的删减,但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理论教学的方法,没有从本质上挖掘理论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关系,以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恰当结合
2 优化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教学的方法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具体地说,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内涵。
合适的教材,配套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等。强调理论基础指导下的模块化教学是提高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培养与市场接轨的网络应用人才有效教学方法。而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基石和指导,改革教学首先应该从理论教学改革和优化入手。
2.1 强调理论教学基础性作用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为办学核心、以获得解决实际应用操作问题的能力人才为教学理念方向。但该理念中没有强调理论教学的指导作用,只有注重学生理论基础掌握的扎实性,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举一反三,才能提高学生实践中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我系在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目标中,特别强调理论指导的一般性。具体的讲,一要注重知识点的连贯性,同时兼顾全面性;二要突出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三要注重在实践教学中梳理理论知识点,总结升华反过来举一反三的指导相关的实践活动;四要注意知识点的拆分和重新组装,使其简单易懂;五要注重趣味性融入理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在此理论教学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能独立完成一般中小企业不同计算机基本网络设计和组建,独立管理中小企业各种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处理计算机网路的简单故障,并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方法;理论
当今社会,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课程已经成为高校很多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网络基础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同时变化和发展较快,新知识层出不穷,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给学生基本的网络基础知识,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仅以作者亲身的教学经验来简单探讨一下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1.计算机网络基础的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特点是理论性较强,课程教学中集中了大量的概念,这些概念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并且教学内容大多是后续课程学习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涉及的概念,既要理解其内容和实质,又要建立起正确的理论模型,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做到得心应手。在理论教学中,要处理好理论教学讲解概念比较枯燥的问题,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牢固掌握网络理论知识。如果学生学好了计算机网络基础,则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时必将事半功倍。
2.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索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理论教学的方法。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促使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要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计算机专业考研的专业课之一,所以教材的选择也很重要。教学的内容以课本为主,课本内容的条理性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选择一本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对理论课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在选好教材后要做的就是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把教学内容穿插起来,形成一条线,教师对讲解课程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更应该在该课程上多下功夫,多搜集一些新兴的、学生更加感兴趣的网络知识,把讲解内容穿插顺畅会更加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其次就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由于该课程需要讲解大量的概念,并且还要用前面的概念来讲解后面的概念。这些理论内容不好理解,增大了授课的难度。仅仅用“念书本”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假如有一个问题没有理解透彻,导致后面的内容没有办法理解,学生就会因为“听不懂”而失去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出现“不愿学”和“害怕学”的厌学情绪[1]。时间一长,由于不会导致不学,由于不学导致不会,形成恶性循环,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授课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来讲授该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运用传统的板书讲解的教学手段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必要用图表来说明问题,还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辅助教学,对于一些协议或概念可以制作一些flas来说明,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且更直观,可以加深印象,做到“过目不忘”。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协议的讲解是重点也是难点。枯燥的协议概念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根据各个协议的原理,制作一些生动的flas,更能够形象的演示协议的原理和工作过程。例如:讲TCP/IP协议的地位问题。现在的计算机网络教材,都是由OSI(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模型开始讲解,七层模型的信息传递过程可以制作成一个动画,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到每个层次之间信息传递的关系,然后再讲解TCP/IP协议的四层结构,同样可以用动画演示,进而将两者作一番对照。现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实际上就是学习TCP/IP协议。因此,TCP/IP协议应该占据一个十分突出的地位。
还有一些协议,比如CSMA/CD协议,理解起来也不是很容易,除了可以运用动画演示之外,还可以把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例子拿过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讲解。CSMA/CD协议可以比喻成一段单车道(半双工通信方式),如果两个方向同时来车(就是发生碰撞),这个时候谁也不能通过(导致发信息的双方所发的信息都无效),那么就需要双方都倒车退出这段单车道(双发进行退避),让一方的车先通过该单车道,一方通过后另一方才能再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使理解更加容易。
最后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点和原理,更要懂得某些原理在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而理论与实际没有紧密结合是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毛病。仅仅按照书上的理论讲一遍,没有结合实际来谈,学生很难理解,就算理解了,在实际应用之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怎样使用。因此讲课时应注意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分析。所以在理论讲解的同时,也应该介绍一下实际运用的知识,对于理论知识点的理解能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例如:讲述MAC地址的时候,介绍了MAC地址的定义为计算机的硬件地址,可以延伸介绍下MAC地址过滤的应用[2]。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寝室都会上网,经常会在一个寝室使用无线路由器,家用网络也一样会用到无线路由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经常会碰到“蹭网”的现象,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MAC地址过滤,仅允许一个寝室的某几个MAC地址访问网络,可以用简单设置来避免“蹭网”现象。再如:在讲述TCP和UDP两个协议时,需要重点介绍两个协议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对比。根据他它们的原理特性的不用,也决定了它们的应用方面是不同的。比如文件传输等需要可靠传输的网络应用,在传输层一般选择TCP协议,而像实时视频或语音传输,一般则选择UDP协议。还有些网络应用是需要两个协议都使用的,比如说网络监控系统,监控的实时画面的传输,对时效性要求较高,所以选择UDP。而监控的画面需要保存起来以备后续查看,对画面的质量要求较高,可以选择TCP[2]。
3.总结
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的不仅要促进教学内容、教材形式的改变,更是教育思想、观念向现代化迈进[3]。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体会到学习的极大乐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也是日新月异,因此,在设计教学案例时,更要体现时展的特点,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取得更高更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教学中如果能够将各种技术与方法用得适时、合理、适量,恰到好处,可以大力提高课堂效益。反之就会劳而无功,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重视多种教学手段的实用效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教学的需要。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简单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成善汉,杨好伟,周开兵,贾文君.高校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9,03.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训;项目教学法;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144-02
1 前言
高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开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些必要理论,掌握一些实用的网络技术。在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开展中突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的特点,尽量减少枯燥和实用性不强的理论灌输。
高职学生生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中职升上来的,一部分是高中升上来的。中职上来的学生对网络知识及技能有一定的掌握,高中学生很多对计算机知识了解很少。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上遵守从简到难的过程,实训教学设计显得尤为的重要。
2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项目
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一般采取理论和实训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课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通信基础、局域网基础、网络互联技术、综合布线基础、服务器配置及网络安全知识。为了达到知行统一,理论指导实践,在开设实训课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和理论衔接好,同时做好不同专业对同一门课程采用不同的授课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
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本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网络使用技巧和理论,实训课的开设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项目。
项目一:参观校园网及机房 教师在这里要讲解校园网可以实现的功能,向学生介绍这些网络设备及实现的功能。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网络的定义及实现的功能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再在这个基础上介绍网络的拓扑结构,使学生对理论课所讲的网络拓扑结构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及理解。
项目二:TCP/IP常用命令的使用 此实训重点介绍使用命令的方式查看TCP/IP配置信息,使用Ping及Tracert命令进行简单的网络排错,对理论课中所讲的TCP/IP命令的使用更好地掌握。
项目三:制作双绞线 此实训重点介绍常用的直通线和双绞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项目四:局域网的搭建
子项目一:两台电脑实现互相通信。掌握简单的局域网的组建,对理论中局域网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对综合布线的布线规律有一定理解和认识,同时对前面所学的TCP/IP命令的使用有更好的灵活应用。
子项目二:文件夹和打印机共享。文件夹和打印机共享在实际生活中很常用,同时让学生对为什么组建局域网有更深的认识。
子项目三:多台电脑在物理层实现互联。通过这个实训项目,重在对网络设备集线器有更深的认识,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子项目四:无线局域网的搭建。网络已经深深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是很常用的技术,这个实训项目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无线局域网的搭建。
项目五:VLAN的划分 此项目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组建不同局域的局域网。
项目六:Internet应用技术 此项目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IE浏览器及收发电子邮件。
项目七:网络病毒防治 此项目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防病毒的方法。
3 合理使用教学手法,开展好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课
为了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目前提出的比较提倡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法。如何应用好这些教学方法,是很多人一直在探究的。
目前提倡的教学方法介绍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法,是基于探索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其本质既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任务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按照任务的相关性来组织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设计者把教学内容和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之中,即教学进程由任务来驱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相对开放的教学组织方式,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分层教学法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极大地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如何应用好这些教学方法的见解 很多教师认为,计算机网络基础偏理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实训课难开展好。笔者不这么认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是偏理论,但是不应该将本门课开设的宗旨定为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
笔者认为较好的实训课的开展,教师应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把所讲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之中;教师分析此项目,并演示本项目中的重点部分,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此项目,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
这个小组不随便分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互相搭配,分成若干组,每个组里选出一名学习较好的学生作为组长,由组长监督并带领本组的成员完成项目,每个成员完成项目后由组长报告教师,教师进行点评。每学期教师事先把实训项目告知学生,并告知每一组学生:完成多少个项目,实训课才能及格;完成多少个项目,实训课是中;完成多少个项目,实训课是优。每个层次的学生评定及格、中、优的标准不一样。这样分组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互相监督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下面以项目五来讲解如何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巧妙地把所讲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中,引导学生完成实训。
【问题提出】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组建的小型办公室对等网络能够实现办公室内资源共享的目的。但是公司内多个办公室形成的办公区域计算机数量比较多,如此多的计算机连接到一个对等网络内,会带来一些不好影响,如广播风暴、不安全因素。公司有财务部、销售部等部门,其中财务部、销售部的计算机分布在几座楼内。假如你是公司网络管理员,公司领导要求你组建公司局域网,使销售部的计算机可以互相访问,而财务部的计算机只有同办公室可以访问,不同办公室的计算机不能访问。
【教师讲授】(引导)分析项目任务和学生,小型办公区域网络是一个多区域的小型局域网,利用交换机VLAN技术可以划分不同的区域(图1)。
知识讲解:VLAN概述;VLAN原理;VLAN配置命令,讲解命令格式,演示配置一个实例,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中继口概述,配置命令及应用,最后演示一个相关实例;布置实训项目。
完成本堂课开始提到的实训项目,教师引导学生再一次分析实训项目:划分多个区域要用到VLAN,在交换机上需配置几个VLAN?需不需要配置中继口?电脑上需要配什么?如何进行测试?通过这些问题设置的引导,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完成项目】
【教师点评】
4 结束语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每个行业的人都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如何开展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值得职业院校的教师去深思。课程的定位和教学设计尤为重要。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师应该围绕如何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引导学生逐渐步入学习状态,掌握好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应该掌握的技能。
参考文献
[1]何银川.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课程教学设计[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
计算机网络对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慢慢地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随着信息社会的蓬勃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乃至于家庭,并且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一个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化程序已成为衡量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中职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初中毕业生,他们年龄偏小,学习成绩较差,文化底子薄,纪律较松散,不良嗜好多。由于学习功底比较差,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以后,他们上课爱睡觉、玩手机的情况就出现了。有的学生经常以各种理由迟到、早退,做事拖拖拉拉,没有组织纪律观念。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他们怕苦怕累,遇到困难只想退缩,不接受别人的批评。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虽然他们有很多缺点,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这一点很让人欣慰。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中职生现在用的教材大部分内容比较陈旧,缺乏知识更新。就网络课程而言,还是用的前几年的版本,只不过是把封面更换了一下,里面的许多内容还是以前的,基本上没有变化。
2.教材的实用性不强,理论知识偏多,中职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学习起来很吃力。教材里面有多好专业术语需要老师在课上解释,这些东西对于专业老师来说一点就通,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就像看天书一样,老师自我感觉讲解得很清楚,但是让学生来理解这些比较专业知识是相当的困难。老师在课堂上举再多的例子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实训课程指导偏少,学生动手实践方面就受到限制。
三、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对学生要多一点倾听,少一点武断;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责难;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歧视;多一点期待,少一点浮躁。让这些已被“边缘化”的孩子逐步恢复,重新回到社会活动中来,这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要用服务的态度去面对学生,而不是高高在上面对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放下师长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用心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鲜活的信息。作为教师千万要防止主观武断,在那种情况下,即使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也不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2.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呢?利用网络课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
3.在教学中引入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激发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根据班内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逐项分析之后建立几个小组。在组建小组时注意几个方面:男女比例分配适中、性格互补、合理安排座位。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间,全面掌握每个小组学习交流情况并进行个别辅导,点拨瓶颈问题,并且密切关注秩序。对于学生错误的地方要指出来,或启发或点拨,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
总之,利用有限的资源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这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计算机网络基础;工作过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生存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它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计算机行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行业,近十年来,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点,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分析,我国计算机行业将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计算机行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高职院校是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计算机维护和网络专业人才属于实际操作人员,其主要作用是实现计算机研发、应用和管理的规模化和流程化,此类专业人才相对于未来行业的整体需求来说供应量仍属不足。随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企业对高技能水平的计算机系统维护、设备管理、数据库维护、计算机销售与服务等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平均每年增长71.2%,预计今后5年将达到60-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技术人才要求的专业人员还不足20万。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全国90%的企业网络技术人员由于技能单一、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滞后,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开发,完善课程体系,促进课程专业建设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
根据网络搜索和部分院校的调查,目前关于《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没有统一课程标准,没有相关教材、教学资源缺乏,《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计算机网络基础》两门课程的组合,在实践工作中,往往计算机和网络是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的。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试点将两门课程有机融合,新组建了《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课程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为使《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本次课程开发严格按照教育部2015年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的要求,“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对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要素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从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行业对职业教育教学的指导、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的事实要求。
1.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根据教职成[2015]6号精神,基于工作过程将《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工作任务和和相关职业能力设置如下:
1.1 计算机操作和微机装配调试工作岗位
计算机操作和微机装配调试的工作任务有计算机安装、连接与调试、计算机装配、计算机软件安装、计算机外部设备安装、计算机系统故障处理、客户服务等,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有计算机软件系统、常见办公设备、网络设备操作技能、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1.2 网络设备调试和网络管理工作岗位
网络设备调试和网络管理的工作任务有按照工程文件要求,使用专用工具对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综合布线、按照工程文件要求,对设备间机柜中的网络设备进行配线、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广域网管理、服务器的搭建、无线网络管理、排除网络设备的故障、对网络系统进行统调和维修等,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有具备网络综合布线、网络组建、服务器搭建、调试、维护的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2.《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开发
根据《计算C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进行如下课程开发:
2.1 课程内容设置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硬件选购,计算机硬件的安装调试,办公设备使用,操作系统的安装,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计算机故障排除,OSI模型,TCP/IP协议,子网划分,网线制作,综合布线,组建局域网,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无线路由器配置,服务器配置,网络故障诊断。
2.2 实训室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办公设备的使用,操作系统的安装网线制作,综合布线,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无线路由器配置,服务器配置等实训操作,需要配套的实训设备,计算机硬件组装实训室,办公设备实训室,操作系统安装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交换机和路由器实训室等。
2.3 建立工作室
建立工作室,承接计算机硬件的选购,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计算机维护,网络的建设、网络的维护等工作,提高实践经验。
2.4 开展校企合作
通过和企业合作,深入到企业一线,参与企业的工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为毕业后与企业零距离,实现和企业的接轨。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开发,为今后的《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建设的经验和思路,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浅析如何创新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工作[J].吴洪艳.软件.2014(01).
[2] 职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探索与教学改革[J].姚远.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
[3]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群和能力构成分析[J].康万林,冯改娥.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4).
[4]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及案例分析[J].徐伟莲,贾世玲,秦志玉.现代教育.2014(Z2).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课堂氛围;电脑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应用中职生的好奇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国家只有对人才培养加以重视,才能得到发展和进步,而人才培养是一个从小就应抓起的事情,中职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应接受更高质量的教学,而对于中职计算机教育,必须重视其教学的有效性,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等。利用兴趣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保障。本文就兴趣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科学应用展开研究,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一、兴趣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对计算机的操作,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教师应用兴趣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对计算机进行自主探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计算机操作的奇妙之处给学生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探知的欲望。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和求知欲望,就会自觉地对计算机进行探索,在这个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计算机知识熟练掌握,而且其计算机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和谐课堂氛围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师生互动环节,而且有利于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通常情况下,学生如果喜欢哪位老师,上课时就会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倘若学生不喜欢哪位老师,就会在上课期间不注意听讲,甚至有时候还会进行破坏捣乱。利用兴趣教学法使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兴趣,学生也会喜欢计算机老师,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3.激发学生潜能
我们可以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看出,学生对某学科感兴趣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相反,如果学生对某学科不感兴趣,则付出的努力相对较少。兴趣教学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学生在兴趣教学法中通过自主探索计算机,不仅自身的潜能得到了开发,而且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兴趣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开展兴趣教学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得到普及,因此现在的中职生在迈入中学以前,大都对计算机有所接触,而且对其使用方法还略知一二。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这就说明学生还是有内在驱动力的,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在进行兴趣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计算机的好奇心理。例如,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制作幻灯片这一节,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向学生展示自己事先做好的幻灯片,而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幻灯片的内容,可以是娱乐人物,也可以是时下热点,通过幻灯片展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对幻灯片制作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开展兴趣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计算机课堂学习氛围。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一个前提,两者相互交融与促进,最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利用电脑游戏促进兴趣教学
中职生一般都比较喜爱玩游戏,游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并且使人的情感认识得到增强。利用电脑游戏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很有实效,通常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讲解提不起兴趣,不过如果在计算机课堂中穿插一些小游戏,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亲身参与其中,然后再进行知识讲解,并且融入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就会有效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一些学生在语数外学习中成绩不好,不过却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因为他喜欢动手操作,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学习成绩得到提高。适当运用电脑游戏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3.不断改进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根本上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对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状态与学习特点加以了解,制定与学生自身相适合的教学方案。例如,日常工作与学习中,组织开展有关计算机的赛事,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竞赛,将学生的自尊心与进取心激发出来,确保学生在备赛与参赛期间能够拓展思维能力,并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明确学生在学习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确保教学工作能够向提升学生思考能力方面倾斜。
兴趣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还要对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加以提高,注重创新,选择多种渠道应用兴趣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改革;阶段式
1、现有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能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学生的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符合我国社会对技能型人才要求的课程考核方式,这就迫切的要求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而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将其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种方式,理论考试的考核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理论考试的缺陷在于,考核的知识面有限,不足以覆盖整个网络基础课程对相关知识点的要求,学生在应付考试时可能会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但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了解,也不利于学生将来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实践考试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中,考核的知识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样的也只能考核到学生对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培养技能型人才不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的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优化考核标准,争取能通过考核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整个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这种迫切需要改革的形式下,我认为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而言,采用阶段式考核方式将更有利于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分阶段的考核方式是在学生学习的初期、中期和末期分别采用一定的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学生也进一步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学习薄弱点,教师就可以在授课时重点讲解,这样不仅利于教师的教,也利于学生的学。同时,在学期末根据各个阶段考核的成绩所占有的比例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2、采用阶段式考核的思路
对于理论知识,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整个学期的授课中基本上分为三方面:第一,是对网络基础知识的讲解,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拓扑结构、数据通信系统。这一阶段授课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初步的系统的认识,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布置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形成一个成绩,这个成绩占学期最终总成绩的20%。第二,是对网络基础课程重点知识的讲解,包括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网络互连设备、IP地址和域名。这一阶段授课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各种参考模型、网络互连设备、IP地址和域名,并且能将所讲授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各种网络拓扑结构中,如给出一拓扑结构,在此拓扑结构中两个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分析数据在此拓扑结构中传递时会经过OSI参考模型中的哪些层次和使用了TCP/IP参考模型中的哪些协议,以及如何为该拓扑结构中的计算机分配IP地址。在这一阶段,通过闭卷的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形成一个成绩,这个成绩占学期最终总成绩的20%。第三,是对网络基础课程难点知识的讲解,包括局域网技术、网络构建、网络管理、网络安全。这一阶段授课的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局域网构建技术、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并且能通过给出的需求分析,对该局域网进行规划。在这一阶段,通过大作业的方式,由教师给出需求分析,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局域网的规划,并形成文档,最后由教师给出一个成绩,而这个成绩占学期最终总成绩的40%。学生在整个学期的考情以及作业占整个成绩的20%。由此构成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而在这种阶段式的考核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各个阶段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也更进一步的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根据这些情况对教学进度与安排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调整。
对于实践考核,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客户端的配置,二是服务器的搭建。因此,在阶段式考核上也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客户端配置的实验,主要包括:双绞线的制作、操作系统的安装、对等网的组建、网络连通性的测试等基础性实验,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实验课程,对学生在实验课做的每一个实验当堂进行考核,并给出各个实验的考核成绩,而这些基础性的实验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40%。第二,服务器的搭建,主要包括WEB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DHCP服务器等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在这一阶段,教师首先通过讲解让学生在实验室分别安装、配置服务器,然后通过综合性的案例来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所需服务器以及根据用户需求如何配置这些服务器,这样不仅考核了学生对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的掌握情况,也通过具体的案例式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一阶段学生的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60%。由此构成学生的实践成绩,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网络客户端的配置,并且通过案例式的综合实验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了网络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这种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总结:
目前,在高等教育中各所高校所采用的考核方式不尽相同,探索高等教育考试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在对待考试改革的课题上,也有很多优秀的教师提出过各自的见解。针对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考试改革,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采用阶段式的考核方式更为合理,不仅克服了传统考试方式中学生临时抱佛脚敷衍考试的心理,更进一步的是通过各种考核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更为牢固,对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原则
1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内涵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定义是:在指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计算机网络能够保持连接通畅,并且不会出现异常的性能。换句话说就是在计算机执行某一功能内容时,计算机网络可以保证和提供能够满足正常需求的网络吞吐量。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和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无法避免的联系,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稳定,牵连到所有计算机网络使用者的利益。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如此重要,所有相关从事人员都应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就其不断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意见。
2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设计准则
在设计实践的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让其变得更加科学、条理、系统,是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设计的准则,并且这项准则是我们设计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设计准则主要包括:
2.1冗余设计原则
通常来说我们有两种方法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一是余度设计,二是容错技术。细说就是网络中的各个计算机单元可以成为彼此的备用机,当其中某一个计算机单元出现问题时,正常的计算机单元就会自动替生问题的计算机单元,这样就使计算机网络不会因为其中一个单元的问题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保证了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2.2先进性和继承性
合理地采用新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重要保证。新技术的使用:不仅要考量主干网络的技术发展,合理地采用适用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让我们所设计的计算机网络能够满足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并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证技术的领先;还要令采用的新技术有良好的继承性,能够保持对未来更先进技术设备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从而帮助计算机网络实现更加平滑的更新换代。
2.3经济性
考虑到计算机网络整个生命周期的运行和维护费用,我们应该尽量减少网络系统铺设的成本,在最优成本条件下最高效率的完成其设计功能,即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入手,选用更具有性价比的技术和设备,将搭建网络的成本降到最低,这才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最优方案。
2.4成熟性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我们还应该选用质优、价廉、且具有良好口碑的技术设备。所提供的产品和单元也应该能够符合最新和最高的国内外行业标准,从而保证所设计网络的使用可靠性。
3提升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为提升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应采取以下设计和维护原则:
3.1采用容错设计方案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计算机网络能够保持连接通畅,并且不会出现异常的性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计算机网络设计阶段需要确保系统的容错能力,对此,可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线路按照平行线进行设计,通过计算的设计允许所述用户终端在两个点上连接,这样一来主要网络的冗余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这使得计算机网络成为一个双相连接的网络,提升了计算机网络的容错能力和故障处理性能,能够有效避免系统瘫痪和故障后恢复缓慢的问题。但与此同时,容错设计方案下,系统发现故障、找出故障点和排除故障的速度有限,因此在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要求极高的情况下,仅采用容错设计是不充分的。
3.2采用双网络结构
采用上网络结构,可通过备用网络计算原网络的冗余,这样一来原网络一旦出现故障,造成网路不能正常运行时,备用网络就可代替原网络处理相关数据,以保证故障发生后网路系统的功能不受到影响,使得相应的业务得以正常开展。采用这种网络结构,能够大大提升系统识别故障、定位故障点和排除故障的效率。但相对于传统的容错设计而言,双网络结构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因此实际设计工作中应结合计算机网络使用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现有网络基础合理选择故障排除方案。
3.3采用分散网络结构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分散网路结构营运而生。这种网络结构不但很好地取代了集中式网络结构的功能,同时也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内部扩展可行性更高,为计算机网络的改造和更新提供了便利。因此,考虑到今后的可靠性提升和局部改造需求,在今后的计算机网络设计中,应尽量采用分散网络结构,避免采用传统的集中式网络结构。
3.4确保经济技术可行性
考虑到计算机网络运行的技术性与经济性,在实际设计中应结合使用者的条件与需求能合理控制整个运行周期的成本。除了要考虑当下搭建或改造计算机网络的成本,还要考虑该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年限,维护成本以及未来的改造成本等等,在确保技术先进、可行,功能可靠的基础上,优先选择那些成本相对低廉、资金使用效率相对较高的设计或改造方案。
4总结
随着我国计算机设备和技术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网络逐渐向着大规模、高异构的方向发展,在此发展趋势下,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显得极为重要。对此,计算机网络设计者、管理者,应在充分了解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从以往的设计与运行案例中总结高可靠性设计准则,并以此指导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以提升计算机网络的抗干扰、容错和故障恢复能力,以全面提升计算网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曹吉龙.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优化[J].电子世界.2012(5):120-121.
[2]魏昭.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