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

时间:2022-04-12 22:57: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一年级数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一年级数学

第1篇

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个独特的见解会为学生带来长久的收益。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联系生活、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1)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

(电脑演示)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立体图、平面图)

5、用自己的办法把他们图形画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课堂活动。

1、小明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小明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小明的不一样。

五、课堂小结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六、布置作业

2、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爸爸和妈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三、教学重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四、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五、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说一说数的组成。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写作:24读作:二十四)

(三)新课:

1、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42读作:四十二

2、(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43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读作:四十三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过九的数:39,49,59,69,79,89,99.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4)巩固练习

?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巩固旧知进行铺垫

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题卡)

10+2= 4+10= 13-3= 12-10= 6+10= 10+5= 15-5= 17-10=

[请一两个学生说一下你是怎样算的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一个十和几个一中去掉几个一剩多少]

2、数的组成的练习。

6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8个一和5个十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一,几个十?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达到对新知识进行铺垫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

1.利用进行动画演示:小明要过生日,请了好多同学,妈妈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

(显示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的情景。)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显示30瓶酸奶在左边),又拿给小明2瓶(显示2瓶酸奶在右边),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请学生观察要买的酸奶,怎样放的,引导学生看到成排放置,每排10瓶,放了三排,还放了两瓶]

2.解决30+2。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师板演用小棒代替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板书:30+2=32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求30和2合起来用加法,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3.还可以怎样列式解决2+30。

教师板书:2+30=

独立思考后写在练习本上,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巩固练习30+3= 6+20= 70+8= 9+40=

4.解决32-2。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仔细看图发生了什么事(小明拿走2瓶),还剩多少瓶?请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指出: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巩固练习63-3= 57-7= 48-8= 29-9=

[请多个学生说说怎样算的,新知的强化。让学生明白整十数加一位数与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三、运用实践操作,

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其他同学一起按要求摆小棒学生仔细观察后,提出问题在练习本上写出相应的算式,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先摆5捆,再摆6根(一共有多少根?)

50+6=56 6+50=56

先摆44根,再拿走4根。(还剩下多少根?)

44-4=40

2.填一填连一连

课本做一做第一题填空,个别同学在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

第二题数学游戏:在课本上连线,在展示台展示正确者奖励玉米图片

3.我当小法官

4+60=46 4+60=64

4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644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46

65-5=60 65-5=6

5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575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75

74-4=? 90+6=?

[出示小兔和小猫他们那分别对应同一道题,结果不同,学生用手势比划小兔对还是小猫对,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出的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学生在明白算理及仔细观察对比下选出正确的。最后一组题要求学生自己解答进一步巩固]

四、解决问题(第43页的第6题。)

在这里将首先出示一张春天的景进行情景创设,﹙春天到了,老师带同学们去春游,在出游时出现了一个小问题,需要你们来解决﹚运用多媒体出示课本上两人对话的场景(有老师3名,学生40名,45瓶矿泉水够吗?),看后先进行同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会用算式表达的同学,可以列出算式来。请个别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40+3=4343

五、全课总结:

第2篇

关键词:一年级 图画 应用题 教学

应用题对整个数学的学习尤为重要,它将伴随学生的整个数学生涯。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开端,所谓万事开头难;又因一年级小学生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识字不多,增加了学习应用题的困难。数学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基础以及个性特点,不能不顾教学对象盲目施教。针对这些问题,我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让学生多看、多读、多说、多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脑、嘴、手。下面我将从图画应用题和文字应用题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图画应用题

图画应用题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我把图画应用题的学习分为四步:

1.图画转化为数学知识。让学生多看即观察图里面画了什么、都有多少、左边多少右边多少、原来多少来了多少,让他们先把他们喜欢的图画转化为数学知识,这是做应用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让他们先有数的概念。数错、不看问题是一年级学生解应用题中常犯的毛病,所以必须重视学生的观察训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图画的事物比较敏感,所以先从他们喜欢的图画开始学习应用题。我会加上诙谐幽默的语言激发他们把图画信息表达成语言信息的愿望,为第四步图画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2.应用题结构的分析、理解训练。应用题的结构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这一环节我安排在第三步“图画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之前,原因是只有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之后才可能更好地把图画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应用题的结构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可通过对简单应用题结构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采用实物、图片、投影、电脑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知道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至少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解答。

3.图画信息转化为数学信息。让学生多说即用自己的语言把图画里的数学信息说出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数学离不开思维,语言表达是开发学生思维的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应用题入门教学的关键。可通过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建构主义学说的观点:(1)知识不是通过感官或交流被动获得的,而是通过认识主体的反省抽象来主动构建的。(2)有目的的活动和认识结构的发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3)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我运用了四步走的方针:第一步,老师带着学生读,逐句领着学生读,帮他们“张开嘴”;第二步,老师重新完整地读一遍,鼓励学生根据图画复述;第三步,由于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一些,可以自己说出图画里的数学信息,这时可以让他们带领同学们读,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教会了其他的学生;第四步,每次遇到应用题都会找同学用语言表达出来,让他们养成见图画就会转化成数学语言的习惯,从而将图画应用题转化成了文字应用题。

二、文字应用题

1.找数量关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一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图形进行,启发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2.列算式,注重算理。应用题启蒙教学应当注重算理,揭示算法的含义,避免让学生硬搬“求一共用加法”和“还剩用减法”这一模式。怎样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呢?我利用教具和课件演示使学生明白了把两个数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和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在教学中每道题我都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为什么用减法计算,逐步强化算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3.巩固练习。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体会数学问题,使学生体检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可以编这样的文字应用题:圣诞节到了,妈妈做了8个蛋糕,送给奶奶3个,还剩多少个?这样似乎累赘,但很明显学生感觉到3个蛋糕是从8个里拿出来的,拿出来即“去掉”,“去掉”就用减法,从8个里去掉3个,则用8减去3得5个。这比“盒子外面和里面共有8个蛋糕,盒子外有3个,求盒子里有几个”让学生列式计算效果要好得多。

第3篇

péng yǒu ___________________

shuō huà ___________________

nǐ men ___________________

wàn suì___________________

chūn jié___________________

mǔ qīn___________________

chūn tiān lái le ___________________

x?ǎo péng yǒu men zhǎng gāo le 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

亲( )好( ) 红( )绿( ) 春( )大( ) 柳( )花( ) 泉水( ) ( ) 百( )齐( ) ( )致勃勃 ( )往( )来 ( )颜( )色 ( )暖( )开 ( )歌( ) 语 ( )里( )云( )花盛( ) ( )风拂( )

3古诗乐园-填空。

春晓

( )眠( )觉晓, 村居 孟浩然

( ) ( ) ( )啼( )。 ( ) ( )莺( ) ( ) ( ) ( ),

( ) ( ) ( ) ( ) ( ), 拂堤( )柳醉( )烟。

( ) ( ) ( ) ( ) ( )。 ( ) ( )散( )归( ) ( ),

( )趁( ) ( ) ( )纸鸢。

4、组词。

有 门 东 百 高 声 万

友 们 冬 白 亮 生 升 方 早 明

草 朋

5、对的打勾。

朋(péngpén) 绿(lǜlù)草(cǎochǎo)声(shēng sēng)

行(hánghán)醒(xǐnxǐng) 争(zèng zhèng) 软(luǎn uǎn) 龄(línglín) 经(jīngjīn) 亲(qīn gqīn) 诗(shī sī) 醉(zuì zùn) 散(sàn sǎn)

6反义词。

矮- 黑- 少- 有- 去- 闲- 今-

7、看图写出几对反义词。

长 ---短

( )---( ) ( )---( ) ( )---( )

( )---( ) ( )---( ) ( )---( )

8、换偏旁。

活 话( 说话 ) 朋( )( )爷( )( )放 ( )( )各( )( )

9、写出班级中5位同学的名字。

8、访写。

第4篇

1、小朋友跳绳。小玲跳了50下,小亮跳的和小玲差不多,小芳跳的比小玲多得多。

小亮可能跳几下?(画√) 小芳可能跳几下?(画)

46 28 82

59 48 92

2、连一连。

5时 大约6时 大约4时 4时半

3、 5元4角=( )角

6.40元=( )角

4元3角+8角=( )元( )角

7元-5元2角=( )元( )角

4、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 )方,你的影子在( )方。中午,大树的影子在( )方。

5、比一比。

98 89 4元3角 43分

47 75-38 45 18+25

96cm 2m 4元3角 4.30元

6、填“米” 或“厘米”。

旗杆大约高15( )

小红身高130( )

字典厚约5( )

凳子高大约是35(   )

7、量一量。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8、35+( )=57 84-( )= 32

45-( )=28 ( )-16 = 69

9、40比( )大2; ( )比80小5

10、按规律写数。

①73、63、53、 、33。

②71、 、75、77、

二、仔细算一算。(33分)

1、直接写得数。(12分)

60+30= 88-5= 6+20= 32+5=

45+20= 42-30= 5+37= 80+30=

33+42= 76-67= 42+8= 71-3=

2、用竖式计算。(16分)

38+57= 50-39=

24+13+49= 75-47+32=

3、看统计表,涂统计图(5分)。

项目 跳绳 拍球 跳远 短跑 跳高

人数 4 7 12 10 5

跳绳 拍球 跳远 短跑 跳高

三、 解决问题(30分)

1、足球 篮球 羽毛球

36元 28元 69元

(1)篮球比足球便宜多少元?

(2)买一个篮球和一个羽毛球,需要多少元?

(3)小力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付出70元,找回多少元?

2、学校的足球借出39个,还剩8个。原来有足球多少个?

第5篇

一、班级实际情况

本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本班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但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讨厌单纯的练习。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我们要抓住以下几点进行复习:

二、复习要点: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的方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

5、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6、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四、复习时间安排:

1、位置……………………………………1课时

2、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2课时

3、图形的拼组……………………………1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

5、认识人民币……………………………1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课时

7、认识时间………………………………1课时

8、找规律、统计…………………………1课时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范文篇二

一、学年实际情况

本学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但个别学生因注意力和学习主动性等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计算比较差,十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他们来说就更束手无策了。还有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四、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关注后进生的学习,进行耐心的辅导。

五、复习时间安排

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1课时)

2、0—20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运算(7课时)

3、分类(2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2课时)

5、机动复习(10课时)

复习计划,数学,资料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范文篇三

一、班级实际情况

本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本班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但是他们的创造能力是在最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个小调查、一个模拟实践操作,他们学习可以说是不亦悦乎,好像每一根神经都被调动起来,创造也就不断出现。记得在调查统计活动中,他们的记录方法不下10种,真让我惊叹不已。

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有两、三个学生因智力问题、贪玩而使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讨厌单纯的练习。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能辩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体会米和厘米的实际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

5、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6、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统计、100以内数、加减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如我当家专题活动,让学生记录家中一天所发生的数学故事,然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如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加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模拟购物、兑换零钱的操作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钱款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估测和测量身边的物体的长度,这样的操作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6、复习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问题银行中的哪些问题在总复习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习收获。

五、复习时间安排

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3课时

2、生活中的数(1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

3、观察与测量(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认识米和厘米,会用这两个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3课时

4、加与减(两位数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8课时

5、有趣的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3课时

6、购物(认识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6课时

第6篇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探究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58-01

现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有效进行数学知识的运用,从而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并且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

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来说,小学生刚刚升入学校,对小学生活不够熟悉。并且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其存在较大的逻辑性,抽象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起来存在较大的困难[1]。因此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能够让学生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从而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而教学模式,能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来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以及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设置出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针对性教学。这样就需要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设置出有效的教学模式。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现今,小学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探究性教学来说,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以及创新的习惯。教师不能直接为学生解答疑问,要能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从而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2]。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动手实践,以此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要针对一些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并且能够小组之间进行探讨,以此来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3.创新教学理念,提升学生信心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出科学有效的措施,以此来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并且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问题的分析,最终得出答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仅仅很多都是教师一个人主导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学生无法进行举一反三,思维能力无法得到锻炼。这样学生无法有效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长期下来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样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采取创新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尤其是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小学合作教学模式,为各个小组成员设置一些有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从而来不断思考,让学生了解数学的魅力所在,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考,不断开发一些新型的解题方式,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将得到锻炼,从而来在探究中了解数学的乐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3]。

4.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所在,教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会提升学生的亲切度,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对数学教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且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出合理的教学措施。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有效学习习惯,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讨论题目,以此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探究与讨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去制定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并利用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以此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兴趣,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结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数学学科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探究式教学模式则是一种有效的模式,能够带动学生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任存金.浅析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J].教书育人,2015,(28):40-41.

第7篇

关键词:一年级 数学活动 情景教学

小学一年级由于认知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形象直观,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情境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形真”,何谓“形真”?李吉林老师从教育实际和儿童特点出发,认为“若认为生活的实景才为‘形真’,那是一种误解”,所谓形真,主要是要求形象富有真切感,即神韵相似,能达到“可意会、可想见”就行。如同京剧中的写意手法一样,演员操一把船桨,就表示船在行驶;着一根竹鞭,就意味着跃马奔驰……虽是如此简单,但观众在台下看来却如同真的一般。”最起码,应该让儿童能够达到意会。

一位哲人说得好,“真正对幼儿起作用的,不是纯理性的东西,而是感觉、热忱和冲动。“对幼儿来说,不理解什么,大多数根本不是由于缺乏理解,而是缺乏感觉。”所以情景教学法最适合幼儿。

所谓“情境教学”不是纯粹的玩,也不是纯粹的高技能游戏。应该是既要创设生活情境,又能承载学科教学任务,恰到好处地兼顾到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和数学学习本身的特点,让教学走向有效、生动、深刻。数学课堂要创设充满数学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儿童的生活空间既是一个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空间,又是富有教育内涵、富有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生活空间。这就是情境教育特意创设的或者是优化的情境特质。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尝试。

一、创设充满生活味的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置身于生活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儿童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比如:由小朋友轮流当值日生来说,“数一数你们小组来了几个小朋友?应该拿几个苹果?”感知一一对应。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明晰着教育目标,抓住一切机会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教育。如在教材中的“几个和第几个”是生活中常用的话语,他们会说,但不是很清楚它的实际含义,通过教学,我们要使他们在会说的基础上会用、正确用、熟练用。又如,在上厕所和户外活动时组织小组排队、男女排队,指名说说这排有几个小朋友?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谁是第几个?这样在反复的生活实际训练中儿童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游戏情境

这是一节“按规律排序”活动中的一个片段。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盒,我们来玩个魔术游戏。这是一个神奇的数学魔盒。(出示)当你从左边放进一个几何图形,经过魔盒的加工马上可以吐出另外一几何图形。让他们认真观察放进去的是什么几何图形?吐出来的又是什么几何图形?叫一名同学放,别的同学观察,然后回答。大家兴趣盎然,争先恐后的举起手:“老师我发现放一个三角形,吐一个正方形,放一个三角形,吐一个正方形,.....接着再叫一名同学放两个三角形,魔盒吐出几个什么图形呢?有个平时不怎么爱表现的同学举起来高高的手:”老师放两个三角形吐出两个正方形......如果我们接着玩下去,放三个三角形会突出什么呢?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三个正方形”。看来孩子们已经发现了AB、AABB、AAABBB…的排列规律。魔盒本身是一个蕴含数学思想的载体,这个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的游戏场景,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欲望,学生对探寻魔盒的奥秘充满了向往。在数学课堂上玩魔术,在孩子们看来,这是一件多么有吸引力的事。不仅如此,还能从中发现数学问题、研究数学,这又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三、创设可操作化的情境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要让他们真正地“做科学”。动手操作则是最好、最直接的认知过程,能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来自运动器官的信号,当大家注意变为直接操作的对象时,就使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引起高涨的学习兴趣。操作游戏化的活动不仅能激趣,还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在一年级同学“两维度分类”活动中,让他们扮演售货员整理货物,看谁的货架上货物摆的又对又快。要求:“按物体的两个特征摆放在货架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的围巾操作材料,材料本身就包含着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很好的支持儿童的探索活动。当售货员是小同学最感兴趣了,所以积极性很高,学生能在愉快的情境中活动,既开发了孩子的智力,又也培养了实践生活的能力.。

四、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境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故事化,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儿童喜闻乐道的故事,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学习数学。比如,6和9是低年级容易写错的两个数,为此我编了如下小故事:有两个孩子。他们俩叫什么名字?他们有一个溜冰溜得非常好,你看它是这样溜的(边讲边画“6”字):先倒退着弯弯地溜半个圈,然后蹲下身子一个劲儿在原地转圈。后来人们把它溜出来的这个图形当作一个数字来用,叫它做“6”字,为什么叫“6”字呢?因为“6”和“溜”字发出的音相近。那么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说来也巧,它叫小六子。六就是“6”字。现在小朋友你一定知道了,以后看到“6”只要这个像溜冰的图形,它就知道它是数学6,是小六子溜冰溜出来的。哈哈。。。

第8篇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就是导入新课,它决定着一堂课能否上成功,恰当的导入语言是一堂好课的基础,它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设计巧妙的导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好奇,从而使他们的思维紧随着教学思路走。如,在进行第一册中“6的认识的”教学时,我在计数器上连续拨上1、2、3、4、5,边拨边让学生数,又一个一个地拨下去,还是边拨边让学生数,并大声地读出来,然后问:“5比4多几?”学生回答说:“5比4多1。”教师相机说道:“由于5比4多1,所以5就站在4的后面了,那么,5的后面是几呢?”因为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了数字,对这部分内容不太陌生,所以,学生齐声答道:“6。”此时教师点明课题,并板书“6”。这样一问一答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二、运用教具激发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喜欢运用数实物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投其所好,以小孩子喜欢的图案作为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得数是5的加法”时,我先在黑板上贴了4只小白兔,边贴边提问:“黑板上贴的是什么?有几只?”学生回答后,板书“4”,紧接着又贴上了1只,问:“又跑来了几只?”学生回答后,板书“1”,接着问道:“一共有几只兔子?”同时用粉笔画一个圈,把所有的兔子都圈起来。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该选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学生回答:“用加法。”教师板书“+”。再用双手往一块儿合的手势指着所有的兔子问:“4+1等于几?”学生回答:“4+1等于5。”学生通过观察教具发现:求一共是多少,就是把两个数合在一起,应该用加法计算。再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例题:“有10个梨,吃了4个、还剩几个?”在教这道题时,我事先准备好了10张“梨”卡片并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数一数黑板上有几个梨,学生数了数,答道:“黑板上有10个梨。”我说:“吃了4个就是去掉了4个(同时我摘掉4张卡片),还剩几个呢?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说:“还剩6个,用减法计算。”通过上述例子不难看出,教具可以使抽象概念变得具体,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他们打下了剖析应用题的基础。

三、利用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我们从事教育事业,就必须善于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依据其心理特征,投其所好,方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我们不妨抓住并利用好儿童的这一特性,让这一特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比如:4+5=( ),我先让学生用两种颜色的花,分别摆出5个和4个,然后再让他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花,这时老师再告诉学生,把两种花合在一起,可以用算式4+5=9或5+4=9来表示。

四、采用儿歌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的呈现形式往往是枯燥无味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一定要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儿歌说起来朗朗上口,也是学生较为喜欢的内容。因此,我们要依据学生特点,将教学内容编成儿歌。例如,学习“认识10以内的数”时,我运用下面的儿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去买菜;6像哨子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藤上吊;9想勺子能舀饭;10像铅笔加鸡蛋。

五、巧设练习激发兴趣

曾有一位数学家说过:“数学这一学科是如此的严肃,最好不要失去机会,把它弄得趣味化。”干巴巴地做数学练习,比听数学课更乏味。因此,我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采用充满童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做练习的兴趣。例如,做“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的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住着小兔、小狗、小猪、小马和小猴,它们每家的大门口都挂着一个信箱,小猴子是它们的邮递员,可是小猴子要结婚了,它请假准备婚事呢,近几天不能给大家送信了。下面请同学们都来当一次“邮递员”替小猴子送信。边说边摆“信箱”, 小兔子家的信箱(9)、小狗家的信箱(8)、小猪家的信箱(10)、小马家的信箱(7)。紧接着我把带有算式的“信”发给同学们,并要求他们“信”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投到几号“信箱”。这样的练习,不仅强化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学习的兴趣。

第9篇

姓名 得分

一、 我会计算 (12分)

42-8= 70-7= 53-30= 46+7= 61-7-40=

9+32= 68-6= 84-8= 70+24= 8+42-20=

二、 我会填空(33分)

95 90

32

1、

2、10+8=24-=-2=-10=9+=+5=

3、56是由( )个一和( )个十组成。

4、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8大,个位的数字比1小,这个数是( )。

5、减数是10,被减数是42,差是( )。

6、把15 、98、0、20、51按从小到大排列,排在中间的数是( )。

第10篇

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在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1.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 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认识数学知识。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的物品,然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小猫钓鱼》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猫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态,再让学生戴上小猫的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答对与否,我都给予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6(2个摇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4呢?”她就:“有四个小男孩,4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通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4. 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分类》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东西,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且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

第11篇

 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新课程改革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补给优秀,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第12篇

1.

(1)一共有( )只小动物。

(2)从左边数,大公鸡排在第( )位;从右边数,大公鸡排在第( )位。

(3)小狗的左边有( )只小动物,右边有( )只小动物。

2.一个数从右边数,第一位上是6,第二位上是7,这个数是( )。

3.( )个一和( )个十可以组成34。

4.和6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37和40中间的数是( )、 ( )。

5.100分=( )元 1张100元可以换( )张10元

6.

( )个十和( )个一,是( )。 ( )个十和( )个一,是( )。

7.写出四个个位上是2的数:()、( )、( )、( )

8.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一年级有38名男同学,女同学比男同学少一些,女同学可能有多少人?

35名 40名 30名

二.聪明的小法官来断案。(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70里面有7个一。……………………………………………………( )

2.比10小的一位数有9个。……………………………………………( )

3.1张5角、2张1元、5张2角合起来是3元。……………………( )

4.比36小30的数是6。………………………………………………( )

5.5元8角-1元2角=4元6角。………………………………………( )

6.两个数的和定是大于这两个数的差。………………………………( )

7.个位和十位都是2的数是22。………………………………………( )

8.十个十个地数,32后面的一个数是52。……………………………( )

9.60前面的一个数是61,后面的一个数是59。………………………( )

10.52、54、56、 、60,横线上应填58。…………………………( )

三.计算小能手。(30分)

1.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5分)

15-6= 5+10-6= 7+6+20= 38-8= 19+9-7=

25+60= 30+55= 76-60= 27-20= 78+9=

2.竖式计算我最棒。(16分)

27+8= 60-7= 53+8= 68-8=

18+7= 25+9= 63-30= 36+9=

3.看图列式计算。(9分)

1. 2、

3. ?个

56个

四.看图连一连。(6分)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五.看图填空。(8分)

左图中,正方形有(  )个,长方形有(  )个,三角形有(  )个,圆有(  )个。

六.学习知识,解决问题。(18分)

1.一瓶洗发水13元,妈妈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4分)

(元)

答:应找回 元钱。

2.大燕子捉了45只虫子,小燕子比大燕子少捉8只,小燕子捉了多少只虫子?(4分)

(只) 答:小燕子捉了 只虫子。

3. (6分)

(1)买一个玩具电话和一辆玩具小汽车要花多少钱?

(元)

(2)一个玩具熊比一只橡皮鸭贵多少钱?

(元)

4.要植树35棵,小明植了8棵,妈妈植了10棵,还要植多少棵才能完成任务?(4分)

答:还要植 棵才能完成任务。

七.自主探索。(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