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时间:2022-07-04 07:27:54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第1篇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教学“认识键盘”时,我先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还抓住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筛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咱们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教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

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笔”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第2篇

一、教师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小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引导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教材、教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审视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与学生互动,促进学生共同发展。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充分了解学生,认真研究教材,备好每一节课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学好信息课程,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具体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教师还应当不断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充分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备出适应学生发展、适应课堂教学需求的好课。

三、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生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事情,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生的记忆效果。教师在组织课堂的过程中,应当创设一种和谐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感兴趣的事件或环境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灵活多用的教学方法效果显著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原因,他们的形象思维相对突出,而且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枯燥使得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不适应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目前课堂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多,如:形象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游戏教学法等。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个难题,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就能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上好信息技术课。

第3篇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1、内容更新慢。目前,小学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没有突出小学生特色,与初中生、高中生的课程设置没有形成体系,内容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节奏。另外,教材的选择过于随便,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过于简单的教材学生学不到东西,过难的教材学生又接受不了;教材和软件系统不能及时更新,常常出现教材与上机试验不配套的现象。

2、条件改善难。一边是信息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一边是信息技术教学设施如实验机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由于资金不足而不能及时配备, 造成理论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再加上客观条件限制,如机房网络经常瘫痪无法实现系统教学、电脑配置太低、键盘鼠标不灵等等,无法进行深入的教学工作。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快捷且最方便的手段,会不会使用计算机,熟练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常规学习,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已经成为将来立足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风向标。学校应该在硬件设施方面给学校以财力、物力的支持,迅速改变目前各校硬件设备水平参差不齐、网络教学落后的被动局面。

3、理实常脱节。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实践操作性又很强的基础课。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信息技术课程经常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整合在一起,利用信息技术课中掌握的技能,达到充分学习,扩展学习的目的。目前,部分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计算机配置低,保养不到位,实训开课率有限,学生上机得不到保障,操作技能得不到强化。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进策略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以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日常使用知识和技能,掌握使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还需做如下改进:

1、注重启发,培养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从学习中感受快乐。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创造性特点,我们教师应注重方法的研究、模式的创新,要创造性地“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讲解时,应重在点拨,启发诱导。发现学生出现操作失误时,教师最好不要直接点出与纠正,先要提示,然后耐心引导,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这样,学生对错误的印象才会深刻,记忆才会牢固,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改进教法,强化实践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一是引导学生多动手操作,以此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硬记命令并不是我们教学的初衷,要求学生学会操作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知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支点。二是实施多媒体教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课堂教学越来越活。多媒体技术以数字通信技术、传播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能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统一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又能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三是规划合理的教学目标。上机操作时,学生可以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多,教师不可能百分之百控制,让学生有目标地学习与操作,既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因此,每节课都要制定切实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任务的鞭策下获取知识。

3、鼓励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社会在飞速发展,知识总量在成倍递增,信息技术的知识更是浩如烟海,农村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又很差,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自我探究、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有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无论知识更新的速度如何加快,都能运用自学能力去有效地进行自身知识的更新。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单纯随着教师的讲、演示而进行操作,课堂的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练――教师再讲――学生再练……”如此的循环往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能力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损害,而且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减淡,他们常会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学就会,没有新鲜感,但过后就忘,离开老师就无所适从。因此,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所在。

4、设置任务,提高其主动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现实的、针对性强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学习、思考、探究。譬如在教文字处理时,可事先发给学生一份教学样稿,首先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整理样稿,再有针对性地讲授样稿的处理方法与步骤,并强调实效的重要性。一般地,当学生自己产生疑惑、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时,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新知,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如讲解Excel表格制作时,可先将座次表、课表以及成绩统计表等样本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带着学习任务去学习,效果会更好。这种方法要求教师细研教材,精心设置任务情境,要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学习情绪。

5、建立起健全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其自身特点的原因,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应该在班级中建立起健全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从而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上进心和积极性。采取考试、提问等督促方式,让学生及时温习、牢固所学知识;同时完善奖励机制,对于在考试优秀和平时表现优异的同学重点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此来带动其他同学不断向其学习和靠拢,从而达到带动整班学习水平提高的目的。而对于不认真学习的同学,则采取帮助和教育为主的方式进行督促,重点对其进行兴趣点的激发,因为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上教师精心的教育培养,使其最终跟上教学的进度和进程。

第4篇

电脑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非常喜欢上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投身到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学习中去。例如,在讲解PowerPoint的超链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没有衔接的作品。学生在做的时候觉得非常的麻烦。这时教师就要提出:是不是有一种可能让学生能够随意播放指定的图片呢?教师让学生先通过看书自主学习,从书中找到可行的办法来。有的学生就会发现超链接的办法来,教师这时就要趁机把超链接讲给学生。学生学习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创作作品,进行超链接练习。

二、整合学科,全方面发展

计算机为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就要充分把计算机知识和其他各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计算机知识在生活中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让学生的每一门学科的知识都能做到学有所用,例如,在讲解Word时,教师可以利用Word对作文进行创作和修改。当讲解图画软件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美术,让学生通过网上绘画进行图画练习。当学到互联网知识时,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语文、数学、英语等资源,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便利。这样的学习既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可以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这样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计算机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爱好,也同样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思维得到加强,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会主动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和学习它。我们应该加大教学的新颖性,以此来引导学生,使学生这种兴趣长盛不衰。小学生尤其如此,多媒体技术使数学字母变成了图画、声音,对学生的视觉进行刺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活动中去。例如,在进行“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我便通过Flash做成直观形象的图画:第一辆车的车轮是方的,第二辆车的轮子是是圆的,但是车轴却是方形的,并且车子行驶起来往往是颠簸的,第三辆车子的轮子也是圆形的,而车轴是圆形的,车子在路上行驶的时候,非常平稳。于是,我便针对这一情况提问学生:为什么第三辆车子行驶起来非常快和平稳呢?学生针对这一情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四、充分利用动画展现规律,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以动画形式给学生展示了直观,形象的事物规律,它把声、光、电融于一体,利用多媒体的各方面功能,闪烁、移动地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概念的内涵。例如,在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中,在画面上出现了三捆小棒和五根小棒,让学生减去九根小棒,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试着自己操作一下,找出简单的方法来。这时画面上出现了一只小熊,小熊首先把一捆小棒分开,从分开的小棒中拿出四根小棒和五根小棒放在一起,去掉九根小棒,等于二十六根小棒。在小熊摆放小棒的时候,加上音乐,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亲自观看了整个过程。看完之后,学生可以反复操作,不断观看,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关键是不够减得向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这种利用多媒体的特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思维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信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不仅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还要使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求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和学习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发挥主要作用。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改变的社会形势,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信息社会竞争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其次,跨世纪的中国需要的是能迎接21世纪挑战、全面发展、潜能大、素质高的建设人才。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发展。再次,近年来多数农村小学配置了多媒体电脑,如果不培训出相应的教师,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缺乏简洁、易操作的课件制作平台,使得课件的制作相当麻烦,这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农村小学得不到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能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促成资源的共享,无论是对课件制作水平的提高,还是课件的使用率都将大有裨益。

第5篇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终可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从而将会大大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到: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电脑要从娃娃抓起,计算机学科教育己成为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下面我就总结一下这学期事信息技术教学的心得体会。

1、引入趣味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且,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其乐无穷,精神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开题,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课题能否成功的引入,直接决定了一节课效果,每节课我都力求采用同学们最感兴趣事物来引导他们,如在教五年级制作多媒体作品,,我问学生,你们想不自己创作出一份“能说会道”的多媒体作品呢?我选择了学生们喜欢的四大主题学生兴奋的说当然想了!授课完成后,选择了一些学生喜欢旅游的地方,如广州长隆,香港迪士尼,揭阳风景等,筛选了一些学生喜欢的图片,制作了封面,导游图,介绍各相关景点资料,封底等,当我用电脑绘制了一些自选图形,学生可能都掌握,但她们并不知道电脑成自选图形还可以组合成导游图时,当我给学生演示后兴奋得直拍手,都激动的说原来电脑还有这么多秘密,看着学生那一张张可爱的脸蛋,一双双求知的眼神,我心里也好激动。还有在教excule软件时,我先把自己做调查旅游意向统计表给学生看,根据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统计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收集了各类动画图片,同学们在课堂上可以方便使用有趣图片、进行交流,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

2、通过学习结果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在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看到自己的成果时,就会爆发出强烈的继续学习的愿望,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如在教学五年级学生如何上网查找资料时,我先到语文老师那里了解了一下课文中需要的学习资料,如《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我教学生在“百度”网里搜索关于“田忌”的图片、课文的生字,词语和词语解释等,有些学生搜到了大量的图片及文字材料,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语文,又学会了上网查资料,真是一举两得!学会了上网查资料的方法后,我让学生自已在网上查找资料,呵呵,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居然在“百度”网里搜索到了 “连连看”、“对对碰”等等一些“在线小游戏,”在网上玩起了游戏了!我真是服了这些小机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应用起来,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有新的挑战,新的兴奋点,这样既保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作为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扩大、增强这一效果,当某个同学的作品比较完美时,借助多媒体网的优势,我通常会发到我的博客空间上,给全班同学展示一下,并提出表扬和鼓励,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3、讲课内容打乱教材顺序,抽取精髓,激励同学们主动获取知识 

计算机基本知识并没有严格的难易程度界限,特别表现在应用软件上,比如word,powerponit等,并不是必须掌握了所有的琐碎的基本知识如拼写检查、背景设计、模版设计等等才能作出作品,长篇大论的介绍界面、菜单、模版、版式等基本知识只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讲授这样的课程时,我的经验是打乱教材顺序,首先抽取精髓来讲,紧紧吸引他们的兴趣。比如讲多媒体作品时,我首先用powerponit做了一个演示文稿作自我介绍,作品中使用了图片、文本、声音、动画等,而且告诉每学生只要使用电脑就能随便看到这个演示文稿,展示完成时,他们很好奇,我就带领着他们具体去实现它,简单介绍了文本、声音、图片的插入,然后要求他们也做一个自我介绍的或是介绍自己班集体的演示文稿,他们很快完成了,很兴奋,但是种种问题也出现了,为了让演示文稿更为美观,错了的字怎么改正?字体、字色的怎么改变,超连接是怎么一回事,鼠标、时间的一些特效等等,有的同学掌握了这些知识,没掌握的怀着迫切的心情认真听我讲解,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且记忆深刻。只用了短短的几个课时,大部分同学都能随心所欲的制作简单的作品了。 

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其它活动。如: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学、中小学青少年机器人比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的同主题文章:

【返回 栏目列表】

第6篇

一、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现状

(一)教育观念落后、得不到重视虽然我国的教育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主科至上”的思想永远的深入到了各个学校的教学思想中,一些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将关注点置于主课上,忽视了其他科目的教学,甚至有时候会侵占信息技术课的时间。除了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外,家长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关注也不高,大多觉得这门课程不会计入考试成绩,学不学好无所谓。同时,学生自身也不愿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经历在不考试的课程上,将信息技术课程看做是放松的副科,可有可无。在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管理方面,很多学校处于松懈状态,加之老师的思想重视程度不高,对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索不够,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流于形式。上机课变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放任自流的游戏课、聊天课、或是看电影、听音乐,甚至出现了很多的学生都不愿意上这门课,经常以各种理由旷课。

(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特殊的信息化性质使得这一学科的软硬件环境极为重要,不仅需要条件良好的网络教室,数量充沛的教学设备,先进的软件资源,还需要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但纵观当前小学信息课程的整体教学环境,城市地区的小学在软硬件设施方面虽大多能符合要求,但一些问题也是存在的,教室设备陈旧,故障频发,软件资源匮乏,这些都极大束缚了教学效果的发挥。同时,对于条件较为落后的城郊和农村地区,软硬件设施满足日常教学都较为困难,更无从谈及网络教室、计算机、软件,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无法实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课堂安排不合理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而言,一个重要的教学特征就是前紧后松,即一堂40分钟的课程,教师往往用15-20分钟授课,剩下的时间由学生自行练习、活动。这种授课模式对于自觉性好、主动性高的学生来说较为适宜,便于他们发挥学习热情,自行探索学习中的问题。但对绝大多数处于好动年龄的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活动时间更是一种放松和游戏的时间,他们将此作为奖励,利用自由练习时间聊天、玩游戏、浏览网页。加之教师在学生自由练习时间的监督和指导不足,对教学密度和难度的掌握不够,极易造成课堂管理的失控和学生学习态度的散漫。实际教学中,也有一些教师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提前部署了一些课堂活动,但由于对整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不妥,很多练习都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到设计、创造、交流以及反思的热情不高,课堂成效不大。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和发展的对策

切实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定位,并提出切实的发展对策,不仅有利于促进各项教学活动的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课堂的驾驭和掌控能力,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注重软硬件环境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离不开软硬件环境的支持,针对一些小学在软硬件环境方面匮乏的现状,学校及上级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适度倾斜资金,保证学生学习所必备的环境,完善网络教室、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设备,同时强化对信息技术教室的培养,不断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促使其能够更好胜任工作,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效率。

(二)明确培养目标,采取分层目标教学策略不管信息技术课程是否纳入考试范围,学生和教师首先要明确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竞争要求,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此学科的重视,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开展教学合理。鉴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师应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而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开展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在提高教学针对性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自我满足感。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分开教学,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结对互帮的等形式,强化授课和指导,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交流,促使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三)多元方式教学策略灵活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其主要可以分为基础知识类和操作知识类,对基础知识课程来说,可以选择讲授法,同时配合图解法和提问法使得学生对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深刻全面的影响。而对于操作知识类,则可以采取多元教学策略,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以及案例教学法等,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愈加体现,而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定位,找出切合实际的发展对策,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并不局限于某几种,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进行探索,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选取科学适宜的教学内容,制定灵活可行的教学策略,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契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作者:陈雯单位:长乐市教学仪器生产供应站

第7篇

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 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若询问100名学生:“你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吗?”会有99人说“喜欢!”学生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把期望变失望,不管学生的“底子”是多么的参差不起,教师都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选取最佳的教学形式,才能真正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

在教学中,我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给低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键盘上的字母不认识,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新颖的导课,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显著。

比如教学《电脑的组成》一课时, 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叫中央处理器,英文CPU。形象的比喻,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便学会了。

二、 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染目濡,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 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在教学中,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第8篇

《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1、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知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

这样看来小学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的学习,掌握具有一般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巧以及能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我认为其落脚点是重视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基础学力的培养。

从平时的教学中我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我认为计算机教学要从学生兴趣入手,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入手。而学生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玩游戏;学生特别喜欢玩电脑游戏,老师们就要给电脑装一些练习字法的游戏,另外再装一些练习鼠标的游戏,如:WINDOWS98自带的纸牌、扫雷等,这些游戏既能满足学生的爱好、兴趣,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更能培养学生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还有,我校所用的《金山打字通》效果都很好。

2、学生喜欢利用电脑绘画;绘画比较容易学习,让学生从比较容易的学起,而且是从兴趣方面击起他们的求智欲,这是一种把兴趣和学习结合的一种好方法。而且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还能培养他们美的情操!

3、学生喜欢上网;在网络发展的今天,上网成为一种时尚,网吧随处可见,只要家里有电脑的,只要电脑具有上网功能的,家里一般都上网了,所以,学生在校外已经接触到了网络,从中已经了解除到了网络的昧力,他们在校内同样渴望上网,所以网络教学同样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还要求我们教师在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为己所用。

4、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地补充计算机史、计算机人物,计算机界的大事,对学生来,比较的新鲜、有趣,又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如:在介绍WPS的时候,我们可以拿WPS与WORD相比,分别介绍他们的发明人,求伯君和比尔。盖茨,从WPS艰难的成长历程中,让学生了解到一个优秀的国产软件的开发所投入的大量时间、精力,财力。,既增强了学生正版软件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介绍微软时,介绍比尔。盖茨的求学经历,和现在的钱财、学生听这样的故事一般都非常感兴趣,你在故事中就可以顺便介绍了世界首富的微软公司的全线产品(从DOS到WINDOWS,还有OFFICE系列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就接受了。

5、字处理对学生来说则是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学校在绘画中,在画中插入艺术字,在上网时给网友、同学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这都要用到文字输入与文字处理,我想将来对学生布置的作业或许可以考虑用电子邮件形式来完成。

所以,信息技术课程中应包含有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9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技巧

前言:

对于农村教师来讲,拥有良好教学技巧就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也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本文将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

1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计算机不够了解:

由于我国部分农村的经济落后,因此,部分学校很难大量的引进教学设备和先进的计算机,即使某些学校引进计算机,但在却没有想相应的网络连接,这就使得这些农村学生不能充分的了解计算机的功能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网络,只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玩单机游戏,这就使得学生对计算机形成错误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正常的教学,从而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对学生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作用,也使得学生缺乏对计算机正确的认知和运用。

1.2教学环境条件较差: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校缺乏大量的资金,也就无法建设良好的教室环境,学校不能让学生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也无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而且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信息技术的教室环境质量较差,这也严重影响了学习的学习心情,教师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自然而然就无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以身作则,教师在打字的时候经常指法错误,一到时间就要求学生强制关机,教师缺乏对计算机的基本认知,使得学生也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1]。

1.3信息技术教师缺乏教学素养:

如今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如此发达,所以许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就选择留在城市发展,而不愿回到偏远的农村,这也就是使得农村学习缺乏严重的师资,由于信息技术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又不能提升自身素养,从而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有限,致使无法提升整个课堂教学质量。

1.4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新颖性、独特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本身对计算机没有足够的了解,就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了。在这种教学情况中,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这使得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计算机教学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失去兴趣,致使整个课堂氛围都不能活跃起来,学生也就不能融入到教学过程中[2]。

2针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技巧提出的策略

2.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对于学生而言是做好的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动力,学生对计算机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能够主动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索研究,从而激发自身的探究能力,因而,教师要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灵活的体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教学本事具有生动形象性,这更有利于教师教学,从而帮助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3]。

2.2教师运用教学语言鼓励学生学习计算机教学: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较高年级的心理特点不同,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喜欢受到教师是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小学生在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后,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可,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鼓励,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而对于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教师也要及时的进行督促,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这样必然会使信息技术的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

2.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设置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只要是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熟练的应用信息技术。因而,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有效的进行教学,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事情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从而使教学内容变得具有趣味性,这样学生就会参与到实践过程中,这种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受到重视: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及时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潜质,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和教学意义讲授给学生,这样就会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受到重视。

2.5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要使学生能够做到对教学内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会使学生提升学习信息技术的效果,教师要避免重复的知识,以免浪费教学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信息技术的知识,从而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因而,教师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高燕,马韦伟.基于工作过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课程项目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11):67-90.

[2]黄慧.如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24):34-56.

第10篇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移动存储设备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49-02

1 前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向大众化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在于完成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水平。但是由于家庭经济、地区环境的影响,学生之间在对信息网络技术基础知识了解和使用上普遍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面临难题。以往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是课堂内以教师讲解和简单操作为主,其效果不佳,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

2 使用网络资源开展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

使用网络开展课前预习 教师和学生课前的预习和准备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课前要了解自己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网络、视频等其他资源设计教学提纲课件,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制作视频,并将资料上传到学习交流平台上,告知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主动到平台上下载资源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应该主动下载平台上的资源,课后抓紧时间预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教程或者利用辅助平台。

如在讲解窗口大小的调整时,课前先准备好一幅公园的图片,然后调整好窗口的大小,让它仅仅显出公园中的一小角。上课时打开这张图片,然后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一下美丽的公园里都有什么。学生踊跃回答,在他们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边说边调整窗口的大小,让公园里的内容逐渐显现出来。这样就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味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品德教育――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爱护美丽的家园。学生也通过网络方式的课前预习,对教师将要传授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

使用网络进行课堂活动 课堂的讲课过程是考查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的课堂活动,目标就是帮助和解决学生在课前预习碰到的困惑,或是课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相互学习,最终将所学知识加以整体运用。学生在课中积极提出自己在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其他学生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来解决。教师在课堂的最后可以将本堂课的整体内容再讲解一遍,并重点圈出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化重点、突破难点。在实际的课堂授课中,教师针对相关知识点完成讲解之后,促使学生针对知识进行讨论以及分析。

如给学生讲解字体颜色设置的时候,课前先在写字板里输入一段儿歌,然后把字体颜色设置成与背景色一样的“白色”,上课时说给大家变个魔术,把这段文字选中或者改变字体颜色后,儿歌出来了,学生看了认为很神奇,这样就把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再讲解知识点,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学得认认真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完成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课前、课中遇到的问题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类,之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可以5人一个小组,将问题分配给每一个小组,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和合作,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以小组间研究成果展示的方式分享各小组的成果,教师从中做相应的总结即可。

3 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开展教学活动 由于网络条件的制约,会导致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而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教师也会因为没有了在线学习平台而无法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和进度。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移动存储设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将本课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告诉学生,并将课堂的主要时间用来解决学生课前、课中遇到的问题,根据知识的贯穿和问题的解决,及时跟学生进行沟通,并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的教学活动[1]。

如在教学指法过程中,利用移动存储设备载入游戏,带领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比谁的成绩好,或者让学生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把指法练熟了,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上档键、光标键、退格键的作用与使用。另外,教师要根据这一堂课学生吸收的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通过游戏方式学习的,学生应该定期进行整理和归纳,借助相关的有效资料进行复习和巩固。

使用移动存储设备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的预习和准备主要是为了学生自主学习做铺垫。考虑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多学生并不是都可以上网,时间上也不能统一,距离真正实现在线学习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影响课前学习资源的发送及平台的使用[2]。在需要讲述知识点的时候,根据小学生特点,教师加入一些趣味性、游戏性的内容,事先将制作好的教学课件或者视频教程刻录到光盘或者复制到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中。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条件限制,家里没有网络,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拿着制作好的课件光盘或者U盘回家观看学习。

同时,使用简单易懂的手法,促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从而使学生爱学、好学。如讲解复制粘贴命令时加入一个“复制文字口诀”:操作之前要注意,先选文字别着急;选定文字点复制,然后别忘定位置;定完位置选粘贴,立刻印出所选字;还有两个快捷键,Ctrl+C、Ctrl+V帮助你。这个口诀琅琅上口,学生一学就会,然后根据口诀讲解知识点,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容易了,而且也愿意学。不仅如此,教师可以针对知识点的需要完成相关教学课件以及视频教程的设置,也可以帮助学生准备更多的学习资源,如文本、图片、模型等,存储到相关移动存储设备中,用以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

4 结束语

目前,随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逐渐加大普及率,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选择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完成教学。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相互合作意识得到培养。笔者认为,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优势,学生和教师之间会有更多的交流时间,通过学习交流平台,教师可以了解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学习水平,可以开展个别辅导,提升班级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然,依托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并不是非得在有网络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也可以利用移动存储设备来实现。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各方面实现了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一个国家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程度对这个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影响甚大,因此,积极研究探讨当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理想目标

综观国外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

(一)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广泛普及的时代,每个人都应当熟悉了解信息技术,以适应当前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学教育抓起,注重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正基于此,未来我国的小学教育发展改革应当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爱好和兴趣,使其能够初步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情况,为将来熟练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奠定基本的技能和知识基础。

(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

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与传统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不能学习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信息社会。为此,我国的小学信息教育还应当帮助学生树立起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帮助其正确理解、认识信息社会中的经济、文化、伦理等问题,培养其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责任,帮助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唯有如此,方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

(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

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帮助其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来建设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身价值。为此,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还应当着重培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信息搜索、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应用等能力,帮助其了解信息的表现形式和应用环境,帮助其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筛选重要信息的技能和知识,使其能够充分挖掘个人的兴趣爱好,充分依靠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充电,最终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的联系日益密切,前者极大地推动了后者的改革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全方位地融入了课堂教学,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技术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教学的发展进步。但是,不可否认,在具体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学习掌握一门技术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包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对具体的实践操作要求很高。但是,综观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理论知识讲解基本上是“填鸭式”灌输、教条式讲解,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和时间非常少;部分教师缺少教学经验,未能与时俱进地革新教学方法,难以把握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这种死板的教学理念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二)课堂运用流于形式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信息技术也不例外。一方面,与其他学科“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情况不同,信息技术集“文、图、声、画”于一身,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无趣现象,解放课堂教学。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在具体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运用过头,过于追求信息技术课程的新颖、多样、花哨,忽视了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基础性作用,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信息技术课成为了电脑动画欣赏课,节奏快、容量大,反而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总体而言,这种过分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三)课程设置不受重视

课程设置不受重视是当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这与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紧密相关。相关数据显示,受此影响,全国各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小学数量尚未达到7万,这与全国80多万所小学基数相比,其所占比例较低。另一方面,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小学学校领导并没有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占比很小,课时很少,有些学校甚至把信息技术课程当作面子工程,在人力、物力上支持不够,这与数学、语文等大课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当前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可行对策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做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历史任务。鉴于当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积极探讨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可行对策,保证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极其重要。为此,需要在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形式、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课程等方面狠下功夫、久久为功。

(一)创新教学理念

理念指导行为、决定行为,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首要任务就是要创新教学理念。为此,小学领导和管理层要深刻认识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站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历史高度,科学谋划本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实践型人才。信息技术教师更是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及时参加专业的辅导进修,唯有如此,方能担当起教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重任。

(二)丰富教学形式

教育学理论认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以此为指导,在未来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小学生写作业、写作文、做实验,积极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三)明确教学目标

有了目标才有方向,有了方向才有动力。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另一重要任务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可以说,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小学生“用”信息技术,即要帮助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社会活动中,从而发挥其强大的综合作用。为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紧密结合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生的特点,明确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注重将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来,逐步向国外靠齐、与国际接轨,为日常教学工作提供明确指引。

(四)合理设置课程

上文中已经提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之间软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学生素质等存在差别。但另一方面,如果完全忽视这一客观现实,也是不太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合理设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在遵循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形态和模式,不断创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增大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安排,制定编写规范统一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大纲和教材。四、结语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开展交流的方式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报纸、收音机、电视机向计算机、互联网媒介转变,这种转变对社会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事业也应当顺势而上,抓住这一时代机遇,认真查找问题,积极探索改进工作的可行路径。

作者:徐燕红 单位:漳州外国语学校(漳州实验中学分校)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新教改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理念 学习兴趣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此,我国自小学开始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目的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自新教育改革以来,我国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以下笔者就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来简单谈一谈新教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对其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一、更新教学理念

作为新时代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明白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学生知识,更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新教育改革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当要立足于创新,给学生创设一个更加有利于思考和实践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其的未来发展方向还未明确,在信息技术方面充满着无限的发展可能,所以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人类的最好老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来说也不例外,学生只有先对信息技术拥有了足够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课程。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及实案操作法等等,都能够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兴趣。总体来说,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必须要以实际应用为教学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要遵循“学生本位”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喜好、听取学生的建议。例如,在教给学生使用word软件之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详细讲解word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然后再让学生亲自利用word软件来制作一份电子报,而电子报的主题则交由学生自己来进行选择,教师不做强加要求,这样学生就可以以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为主题来进行实际操作,操作过程必将更加积极和主动,教学效果也必将更上一层楼。

三、转变角色身份

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教学当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这容易使教学模式变得死板,且不利于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更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而在新教改背景下,教师的身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如今的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而只是教学的主导,起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如果把教学活动比作是一场电影的话,那么教师就是电影的导演,而学生则是演员,一场电影的精彩与否是通过演员演绎出来的,同样一节课的高效与否也在于学生是否较好地参与其中。总而言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有转变了角色身份,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够共同创造一节高效课堂。这一原则其实不仅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都是适用的。

四、加强合作学习

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若想成为一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首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不但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可以说,合作学习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再者,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还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广阔和自由的舞台,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课堂氛围也将因此而大大活跃。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一般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应以5~6人为宜,少了会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多了则可能影响到组内成员的个人发挥,同时还要注意人员分配的协调性与均衡性,要保证每个小组内都同时具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后进生、性格开朗的学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喜欢动脑思考的学生和喜欢动手操作的学生等等,从而使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其次,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先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来为学生简单介绍知识,然后再将实际操作部分留给学生自己进行合作探究。例如,在教给学生使用画图软件绘制几何图形之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简单讲解一种几何图形如“矩形”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分组探讨其他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圆形”“梯形”等等的画法,并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既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五、合理组织导入

合理的组织导入有助于增强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每堂课之前都先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具有一定的了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适当采用一些形象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这样能够更加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促进学生的理解,继而使学生对本节课更加充满期待。或者,教师也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在课下自主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做一定的预习,通过查阅资料及观看视频等方式来提前一步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就能够更加容易地导入知识。例如,教师在上第一堂信息技术课之前,可以事先让学生自己了解一些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这样当教师正式带学生迈入信息技术的大门之时,学生才不会对这门课程感到陌生。

六、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比较死板,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不符合新教育改革的要求,实际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不理想。在新教改背景下,若想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就必须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转变角色身份、加强合作学习及合理组织导入。

参考文献:

[1]张慧敏.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93.

[2]康永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5,(17):137.

[3]潘慧.新教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5,(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