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培训小结

教师培训小结

时间:2022-10-08 14:30: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培训小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培训小结

第1篇

月日下午,我校一行三人前去继续教育中心参加培训,培训学习共两天半的时间。月日上午在听语文公开课,下午说课、评课,教研室老师作报告;日上午听市教师的专题报告,下午是市区中学教研室老师作“作文的微格训练”的专题报告;日上午听了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作的“与时俱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专题报告。本次培训尽管时间短,但内容安排很紧凑,形式也灵活多样,培训效果也非常明显。短短的几天培训,我收获较大,先将自己的一点体会汇报如下。

一、通过听公开课,我看到了语文课堂改革如火如荼,课堂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节语文公开课我的印像极深,两位教师不仅给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也给我本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语文教改示范课。她们个个沉稳老练,富有激情,课堂思路十分的清晰,结构也非常合理。整个课堂始终贯穿“以文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真正落实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课堂形式新颖活泼,气氛热烈而又和谐。课堂成了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既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又扩大了见识,各种语文能力更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才是新形势下的充满生机的课堂,也是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好课堂。本次听课,我的思想触动很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自觉地走在教改的前面。

二、通过听报告,许多新的教育理念让我茅塞顿开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本人阅读教育教学理论的书不是很多,好多的做法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本次培训,我我领悟了很多的教学理念。比如说“教育是一种服务”,它阐述的就是教师教育教学要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及未来的幸福生活服务;“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在于激励和唤醒”,这种理论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有着很大的区别。它让我明白了现代教育的真谛,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唤醒他们沉寂的灵魂,让他们学会主动地,科学的探求知识。“教师的最高境界是生命”,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而崇高的,我们既不能把它当成为了生存的职业,也不能把它当成生活的一种方式,而是把它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把它当成教师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无比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领悟它深刻的内涵。视教育为生命,无私奉献,勤勤恳恳,这才是一个教师的最高境界。除此之外,本次培训,许多专家都提到了教师要加强学习,广泛阅读。关于这一点,我本人也有很深的体会,由于平时懒于读书,在教育教学中就不能像优秀教师那样游刃有余,驾驭课堂的能力也远远不够。现在的学生,已不满足于教师的“一桶水”了,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方能成为源头活水。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进一步开阔了眼界,也吸收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同时也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借本次培训的东风,彻底的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地加强学习,积极地投身于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为小林的教育再立新功。

第2篇

(一)学校要建立教师培训的专业机构,保障人员和经费,确保培训提高工作有序进行

农村学校由于办学规模差异较大,应视情况成立以分管教学的领导或教导主任为组长,教研组长、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为组员的教师培训工作组,负责制订总体规划、年度目标计划,逐项工作研究落实,订出责任人,定时召开培训专题研究会,切实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重实效,每年把不少于15%的公用经费经费纳人教师培训预算,确保工作经费,调动教师参培积极性。

(二)建立完善学校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把教师的学习提高、科研能力锻炼、实践经验总结等各项指标纳人考核的硬指标,特别是将这些硬指标纳人到现在实施的教师奖励性绩效考核中去加以落实,创建激励机制,让教师切实感受到不学习、不进步将被淘汰的压力,从制度上去引领教师发展,克服培训工作重布置,轻落实,随意性大的缺点。

(三)把教师的培训与日常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教师培训“五训”机制

农村学校教师往往一人承担多个学科教学任务,工作繁杂,学校可把学校的会议、教研活动、教师业务能力考核、课堂教学展示等与教师培训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会代训”、“以研代训”、“以课代训”、“以评代训”“以考代训”的“五训”机制,克服为培训而刻意组织会议的单一性、枯燥性,让教师自觉参与到“五训”之中来。

(四)实施教师培训的过程

既要有培训,又要有作业、工作要求,最后要考核培训的实战结果,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五)多渠道进行思想引领,促进教师进步

农村学校依靠自己学校引领教师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可采取自身努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加以引领。一是常组织校内的教师搞好“教师论坛”,交流经验;二是可以与周边学校搞好校际交流,取长补短;三是可邀请专家、城区优秀教师送理念、送课到校,从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上加以引领;四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设备、已有的现代教育设备共享优质资源,从中吸取营养,更新观念;五是创造到城区、到高一级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的条件,让教师走出校园去吸收养分。

(六)以指导开展科研课题的形式,培养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 网络 培训

2007年和2008年,江苏省两次利用计算机网络对中小学班主任进行了远程培训,通过这两次网络培训,计算机网络培训平台已经成熟,在此基础上,2009年5月,江苏省启动了初中语文、数学、物理新课程网络培训。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幸承担了连云港地区的网络培训任务,2009年6月中旬,我市2800多名教师参加了这次新课程网络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们获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对新课程改革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齐心协力,确保完成计划

连云港市教育局和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了“连云港市新课程网络培训工作组”和“连云港市新课程网络培训业务指导小组”,召开会议制定培训方案,周密部署,保证培训工作能够有序运行。为了保证暑期上网不方便的教师能够参加学习。相关单位决定定期开放学校机房,妥善解决了这部分教师的后顾之忧,确保完成省级培训计划。

二、精心挑选,选拔两类人才

我市精心选拔两类人才,一类是语文、数学、物理三个学科的骨干教师,让这些教师来担任各学科培训班的辅导员,负责并批阅学员的作业、组织学员参加讨论;另一类是工作认真、专业技术能力强的计算机教师,让他们来担任各培训班的管理员,负责把学员编入相应的培训班,在培训期间负责解决网络故障。定期做好班级简报。

三、岗前培训,强化四个内容

在培训班开班前,我们对选拔上来的教师进行了为期半天的岗前集中培训。培训主要强化四个内容:一是岗位职责。岗前集中培训当天,“连云港市新课程网络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连云港市新课程网络培训业务指导小组”成员到培训现场进行了指导。通过培训,使辅导员和管理员明确了培训的目的和意义,了解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二是上机操作。为了确保辅导员和管理员能够熟练地进行网上辅导,我们对培训的应用软件进行了讲解,并给辅导员和管理员进行了现场演示,解决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三是教学内容。我们邀请相关专家解读了视频教学内容,使辅导员和管理员对培训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并明确了在培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四是考核要求。为了确保本次培训能够取得实效,我们提出了学员结业的考核要求,这样就使辅导员和管理员在培训过程中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四、关注培训,及时传递信息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与省教师培训中心和各县区的辅导员、管理员保持密切联系。我们及时了解学员的参训情况,反馈给省教师培训中心,以便及时解决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把省教师培训中心的要求及时传达给管理员、辅导员以及参训学员,指导他们的组织或学习进程。我们分阶段发出三次培训工作简报和一次工作总结,及时传递信息,保证了培训信息渠道的畅通。

五、注重过程,认真提交材料

为了确保学员的学习取得实效,按照省教师培训中心的统一要求。学员在培训期间要按时完成并提交辅导员布置的作业,要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并提交原创讨论贴,并在培训结束前提交课件、教案和培训小结。我们将学员的优秀课件、教案或培训小结推荐到省里参加评比,好的作品将人选出版。

六、严格考核。确保取得时效

我们对学员严格结业考核,对在线时长、发回贴数、作业次数、课件、教案和培训小结这六个指标的要求不低于省教师培训中心的总体要求。未提交上述材料之一的学员均不得结业,并令其在下一期的新课程培训中重新参加学习。

通过这样的培训管理方式和监督机制,督促学员上网参加学习,使那些精采的视频教学内容,逐渐吸引了学员。部分参训学员由起先的被动上网学习转变为后来的主动上网学习,由起先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转变为后来的为了需要而学习。

计算机网络,把精采的专家教学视频展现在每一位教师的眼前,显示了它穿越时空、灵活方便的优势,节省了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辅导员通过网络批改作业、进行辅导;管理员通过网络进行日常事务的管理。网络培训扩大了教师培训规模、提高了教师培训效益,实现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尽可能多的人学习了新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

这次利用网络对新课程的培训,也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了一些思考。

1.新课程网络培训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

从这次网络培训的讨论贴中可以看到,学员讨论最多的是教师观念的转变。课堂上,把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领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服务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地支持和帮助,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因此,广大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才。

2.新课程网络培训推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的改革迫切地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而这次新课程网络培训穿越了时空的局限、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学习、交流的平台。学员可以随时聆听专家的精采讲解。可以与同行进行深入的探讨。网络视频中,专家不但给大家提供了各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使专业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专家精采的教学内容,使学员们充分认识到,广大教师只有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认真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教师的道德水平、专业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3.新课程网络培训推动了我省的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倡导素质教育,致力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做一个适应时代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为了这个目标,这次新课程网络培训的内容涉及到培养目标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更新等。这次的新课程网络培训推动了我省的新课程改革。

在新课程网络培训的心得体会中,新海实验中学的韩振林老师写道: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重新熟悉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一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以科学的教育方法赋予青年一代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第4篇

关键词:联校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 针对性 有效性

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有效教师培训”已成为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和培训院校深入研究的课题。“有效教师培训”就是教师培训活动的有效性,需要用系统的观点从培训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培训的组织、管理等方面整体考虑和设计。兰州市在“十一五”期间,为实现有效教师培训,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培训工作的思路上确立了三个转变:一是培训内容从以理论培训为主转变到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为重点的能力培训上来;二是培训机制从主要依靠教育行政部门的作为转变到联校片区、学校、教师个人作为相结合上来;三是培训方式从单一的集中培训转变到与教学实践结合、与教育科研结合、与自主学习结合的多种形式上来,创造一切条件,积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实现以上三个转变确立了以联校培训为抓手的区域继续教育模式。

联校培训是兰州市探索创新的一种新型教师培训模式,它将市区60多所学校划分为八个片区,各片区指定一所学校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开展联校培训。同时,各县区也划分了联校片区,制定了工作计划,全面开展师资培训工作。

联校片区是集培训、教研、教学为一体的学校联合体,通过片区内各校自我管理、自我培训、自我提高的方式,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联校培训是贴近中学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施的一种有效培训,这种培训以育人为本为指导思想,贯彻“学研结合、分层培训、共同发展”的培训方针,以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为主线,以优秀教师为主导,以各校优势学科为主体,全力构建新课程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操作平台,力争使师资培训工作求实、求精、求细,切实提高培训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联校培训中,各联校片区和各学校采取了多种培训形式,形成了多种培训系列:

一、 聚焦课堂,培训与教学相结合

联校培训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贴近教学一线,针对教学实际开展培训。各片区学校在组织培训时,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开展针对性培训。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教育科研为纽带,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绩效。第一片区的六所学校开展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教学活动。片区内各校分别承担了2门以上科目的学科教师集中研修与培训活动,片内学科教师互相交流,集体备课、研讨,取得了很好成效。第六片区的七所学校将培训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方面,总结出课堂教学“实、广、深、活、谐、真”6个维度的评价要诀,激发了教师踊跃参与的积极性。第八片区组织了多次联校观课、评课活动,聘请专家现场指导,运用“观课(听讲座)——评课(互动)——反思”三维一体的交流形式,教师在活动中收获颇多。在培训中,很多学校还采用了“案例培训”、“课型研讨”、“教法指导”等形式。504中学提出“高效课堂”的标准和要求,具体为:严格执行“说课+练课+小结”三段教学模式。许多学校开展教学开放周活动,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兰州2中组织编制“大成学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部分学校针对学生作业量大,课业负担重的问题,探讨作业有效性方法的研究课题,提出作业有效量、作业批改量、作业反馈量的有效设置方案。部分市属学校还开展了集体大备课活动,以新的教学理念、课堂设计和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进行教研和交流,活动范围辐射到县区。

联校培训还带动促进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的提升,市属各民办学校也加入到联校片区培训活动中,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二、理论提升,专家指导与自学反思相结合

在联校培训工作中,注重教师教学理论的提升和专业化的发展,邀请众多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传递先进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先后有山东杜郎口中学崔其升、山东教育社陶继新、上海闸北8中刘京海、北师大肖川教授、人教社任小艾、华南师大郭思乐、全国小语会崔栾教授等众多外地专家作学术报告。很多片区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西北师大等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举办讲座,邀请外地名师来兰讲学。专家的指导引领,开阔了广大教师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各校还组织教师赴外地参观学习,学习全国各省市名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外地名校结成友好学校,加强了全市与外地的交流与合作。除了与外地的教学交流之外,各联校片区和学校还充分发掘利用本地优秀教师资源进行培训,兰州市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讲师团、中小学继续教育讲师团的专家以及各校特级教师、名优教师都积极参加、指导各片区联校培训工作,为全市师资培训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专家引领、名师指导的同时,各联校片区广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在自学中进行反思。第八片区片内各校组织广大教师大量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进行自学研修,撰写学习笔记、反思论文、案件分析,并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详细收集纪录每个教师的成果、业绩、学习体会、论文、反思笔录等;兰州民族中学开展了“走进经典、提升自我”的读书活动,向教师推荐教育家理论专篇,全市大部分片区要求每位教师阅读8本以上教育教学书籍;部分学校为教师发放了购书卡,为教师自学创造条件。全市各片区、各学校积极倡导广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多读书、常反思、多动笔等方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充实自身知识结构。

在教师自学活动中,各片区利用培训简报的形式在片区内交流教师学习体会、培训心得、观课反思等;很多学校利用校刊、校讯等多种形式为教师学习研究提供交流平台。

三、培育新人,岗位练兵与岗位竞赛相结合

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开展岗位竞赛与岗位练兵是联校培训的又一大亮点。为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各校采取了多种形式,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对青年教师制定培养计划,组织青年教师拜师学艺,结对子。兰炼、兰化各中小学实施“青蓝工程”、“新秀工程”,为培养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他们提出新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站好讲台,五年成为学校新秀,发展为名师、首席教师的培养目标”,并提出:一定(初步定位);二领(领上讲台、领进青蓝工程);三导(老教师、教研员、名师指导);四研(研究培养方向、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态度);五培(基本功培训、三字一画一机);六听(听课);七查(查教学、班级管理、业务学习);八评(评课、评奖)的八步培训法,促进新教师、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在联校培训和校本培训过程中,各校广泛开展了岗位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兰炼总校各校开展了青年教师比武活动,竞赛项目有板书、即时演讲、说课、多媒体课件等,通过竞赛,一大批教学新秀脱颖而出。兰化总校各校通过竞赛和长期教学业绩考核设立首席教师制度。这种以练促训、以赛促训的活动在其他片区也蓬勃开展,各校围绕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学技能的掌握开展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课题引领、培训与教科研相结合

教师培训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以课题为中心,以研带训是联校培训形式的一大拓展。各片区在培训中挖掘、发现、收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作为联校培训和校本教研的课题,鼓励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将理论学习的成果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教学研究中去。以研带训、以训促研,推动了联校培训、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 五、突出课改,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

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为了做好高中课程改革准备工作,在全市的师资培训计划中把对高中教师的课改培训做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举办各种培训班。在培训中采取小班额教学,采取理论讲座与观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特别重视对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讲师团的培训,在总结以往的培训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集体备课、研讨。讲师团成员准备充分,讲座内容贴近教师需求,培训设计合理、科学,注重教师共同参与,注重课改成果的交流和分享;部分学科聘请国家实验区的教师做现场观摩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全市集中培训的同时,联校培训活动在全市各类学校有效地开展。市教科所和县区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积极参与联校培训的指导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了送教下乡、巡回指导、教学观摩、教学研究等活动。兰州市教育局为指导联校培工作,制定印发了《兰州市中小学联校培训、校本培训评价方案》,并对全市联校培训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评选先进片区和先进基层学校,有力地推进了联校培训的顺利实施。

联校培训已在兰州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取得的了明显的成效:一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学习钻研教学理论的风气已经逐步形成,教师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教师研究课堂、驾驭教材的能力得到提高,课堂备课模式有所革新,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教师教研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平台已经形成,教师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提高,教师学会运用学习--实践--反思的方式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教师研究性学习的意识逐步形成。三是加强了区域间、校际间、教师间的合作交流。联校培训改变了以往培训中学校单兵作战或全市集中作战的方法,形成了以区域或各类型学校划分组成的培训集团,联校片区的学校强弱搭配、类型相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搭建了校际间交流合作的平台,特别是为学科教学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片区内同学科教师可以进行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互帮互学、互促共进,片区区域间的合作交流也在逐步展开。

参考文献

[1] 汪文华.对有效教师培训实现策略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2)17-18

第5篇

关键词:微课;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专业发展

1微课提出的概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喜欢以一种简短精炼的方式获取知识,而微课正以这样的特点冲击着传统教育,简短、精炼、突出知识点的教育新模式,在在线教育领域喧起了一片浪潮。此外,知识点的系统化、区域资源建设规模化已成为微课发展和努力的方向,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在线教育与培训课程的深度结合,幼儿教师的培训以微课为契机,研发幼师微课培训资源,基于资源共享的微课网络平台,形成优质资源带动周边农村幼儿教师远程培训“一带一路”的发展模式。在国外,人们对微课准确界定还在不断的探讨之中。最初提出微课的是来自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他提出了60秒课程[1],随后来自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Kee提出在极短时间内怎样快速精炼的掌握核心概念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2]。2006年,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了微课教育的网站,该网站以提供在线学习、进度跟踪等服务、全新的授课模式,吸引了众多学习者的关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微课正式演变成微课程,2008年来自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Penrose提出微课程的制作分为五大步骤:找出核心概念;极短时间内解释和提出核心概念背景核;录制视频1-3分钟;设计课后任务;上传课程到管理系统[3]。目前国外微课做的具有代表性的是可汗学院及TED-Ed,且涵盖很多主题,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微课配套资源也相当的丰富。在我国,首次提出微课的研究员胡铁生指出,微课不仅是一种视频课程,还承载了学科知识点构建新型的网络课程教育资源[4]。目前,各大网站也在纷纷加入微课的制作团队中。其中,中国微课网、凤凰微课、浙江微课网和微课网是做的相对比较好的微课平台。面对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中小学生,这些微课平台主要形式是优质课程的评比,老师对其借鉴、学习。在国内的微课平台,专门针对幼师培训的课程还没有出现,基于当前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存在诸多问题,就幼儿园培训成本的考虑,运用微课培训的模式无疑会缓解农村幼儿园的经济压力。

2微课应用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可行性

2.1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存在诸多问题,依据张云亮等人对649名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其培训形式单一,以集体培训为主;缺乏明确的培训制度;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参加培训机会少;农村幼儿园很少开展教研活动;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有自我发展意愿,但地域环境因素阻碍了其的自我提高[5]。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朱召萍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的研究中认为,当前培训模式研究太过于宏观[6],需要解决如何从微观角度出发具体设计合理、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从研究者宋寅喆的调查结果中发现:当前农村幼儿教师急需在职培训,近半数的农村幼儿教师参加培训机会少,且认为目前的培训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7]。参与的培训,只重形式且单一,重要的实践环节则是缺乏。培训内容方面,实用性不强,缺少对不同阶段的幼儿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学者李莉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策略研究中提到,要在课程中体现灵活机动[8]。不难发现,目前的培训存在着形式单一、培训内容实践不够、培训评价真实性缺失、培训的效果不明显、培训的机会有限等问题。

2.2微课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优势

2.2.1培训形式丰富多样,更多选择性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虚拟化的共享平台为基础,幼儿专家和工作者可在平台上设置不同形式的课程,如基于平台在线研讨、专家讲座、入园观察、案例分析等。不只是单一的集体培训的方式。另外,专家们在共享平台上就可以上传录制好的课程,无需奔波,去各个地方做讲座,在平台上与学员沟通交流,丰富完善课程。对于两方来说都是更加方便沟通的。

2.2.2培训内容多元化,更多针对性

相比传统的培训课程,以教材为主,微课以数字存储为介质可以包含大量的信息,且微课把培训的内容要点精简,层层递进,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对知识点分类逐点讲解,不同层次的培训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培训的内容,如可按照专业的培训体系设置选择培训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也可从培训课程内容设置,如科学、语言、艺术、安全、社会等,不同领域选择所需要的。无论是从培训内容的广度上,还是培训课程针对的人群上,更符合幼儿教师的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幼儿教师的情况。

2.2.3培训评价可诊断,更具可靠性

目前农村幼儿教师培训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而在微课平台的设计上,加入评价环节,幼儿教师可参与课程进行评价,教师可在评价界面下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其他人相互交流学习。当然为了了解培训者是否掌握培训的内容,其需要完成一定的测试题,系统会对测试者进行评分,根据等级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2.4培训课程可回放,更具实效性

多数幼儿教师参加培训后,都会忘记培训的内容,然而采用视频教学,学员随时都可以反复回看视频内容,可谓温故而知新,课件视频可永久性的存贮。并在微课的平台上设置后期跟踪调查,方便培训者掌握幼儿教师培训后期的效果,培训更具实效性和真实性。

2.2.5培训机会公平化,对象广泛化

共享免费是微课的又一特点,培训者下载微课平台的客服端,手机、平板电脑都可以学习观看视频,无需选拔,培训机会公平,每个想要学习的教师都可以参与进来,并且分享自己的心得,在共享资源的平台下学习交流,也是幼儿教师培训的资源公平分配的重要体现,不只限于幼儿教师、家长、幼教爱好者,更广泛的普通群众都可以利用优质资源学习。

2.2.6培训成本低,更具普惠性

通过对农村幼儿园的调查了解,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最为关键的阻碍因素是没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在培训中幼儿教师的车旅费、食宿费、培训费用都增加了幼儿园成本,很多情况下,机会也就放弃了。而微课直接就跨越了这些阻碍因素,利用微课平台的免费资源,同样可以达到培训的效果,甚至会比集体培训的方式更好,效果更佳。

3微课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案例应用

基于微课的特点与上述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间有着互补性,即将微课运用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课后答疑、小组讨论中,达到两者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这里以《农村保育员对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参与》主题培训为例。

3.1微课课程设计

3.1.1课程目标

以往培训课程因为时间短,内容多的原因,对培训课程目标设计,没有做出具体的设计,参训者往往不知道课程目标,自己听课是要掌握什么。现利用微课将培训课程大目标逐步分解成小而具体的目标,对培训者做出明确的要求。区别传统课程讲授,微课在此的应用更注重分解后小目标的具体指向。以农村保育员安全教育为例,在此主题培训中,分解农村保育员对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上的目标,先分解成预防与应对两大目标,再进一步的分解从入园晨接、入厕、饮水、进餐等安全问题.

3.1.2课程内容

微课授课内容是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者解决某个教学的难题,相比传统课程来说的一种课程内容精炼而微小的课程,然后再将单个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课程。即便是现有的远程网络课程,一节课程所涵盖的众多知识点,在短时间内参训者也是没有时间学习的。通常在幼儿教师培训中,极短时间内要完成许多培训课程,专业知识这部分内容,在培训中往往是被忽略的,对于专业知识掌握不好的老师来讲,在短期的培训中是无法提高的。如今将专业知识如幼儿心理知识、教案制作以单个知识点形式呈现,更好帮助幼儿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知识。

3.1.3课程实施

一种是课前观看,培训幼儿教师先观看培训讲师录制的课程,课堂上解疑的个性化辅导模式;另一种是微课嵌入式教学,即在必要的知识点处,播放事先录好的视频,再加入传统的教法。视频课程的课后,我们设置了关于课程内容的习题,如果没有完成习题,是无法进行下一阶段的微课学习的,以此检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最后根据答题正确率,系统会推送一个学习报告给学员。

3.1.4课程评价

在微课平台上设置无记名的课程评价反馈调查,防止培训的主办方只是注重培训的形式,不进行培训后期效果追踪。当然对于课后学习,有一个时间的限制,推送邮件提醒培训者完成选课任务,没有及时完成的,将面临降级,学员在完成每一个课程后将以游戏升级的方式升级,以此调动培训者的积极性。

3.2课后答疑

课后答疑环节不止限于参加过有组织的学员,只要登录微课平台参与了系统学习的学员都可以留言发表观点,学员之间也可以相互解答,参与活跃学员也将得到加分升级的奖励。根据问题的关注程度,我们的培训专家也会集中解决问题,形成教学互动的良好状态。

3.3小组讨论

根据学员的意愿,可以建立学习小组,在此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且效果可嘉。利用微课课后线上与线下的讨论,可以实时通讯,也可面对面的交流,学员更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找到知识的突破点。

4微课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发展中的策略

微课能否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是离不开培训环节中主体、客体、辅助客体,即幼教专家、教育部门、幼儿园管理者、农村幼儿教师几者的互动,为促使微课有效地应用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4.1幼教专家积极参与,丰富国内微课幼教实践性的培训课程

在搜索了国内权威的微课平台,并没有发现关于微课应用在幼儿教师培训的课程,在这方面,目前还是空白。如何实现微课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还需要广大的幼教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共同挖掘它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价值,将自己完善的幼教理念、教学技能传播的更远。目前较为权威的中国微课网,在专题管理上做的较为好,分为了赛课、翻转课题研究、翻转课堂平台、教师专业培训和互动交流社区。但是在教师专业培训模块下,幼教课程还没有,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幼儿教师职业特点是实践操作性的,且农村幼儿教师普遍缺乏艺术类培训,这就需要幼教培训者将实践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使培训内容更接地气。

4.2教育部门鼎力相助,购买专业服务,建设配套资源

微课配套资源的建设、平台的维护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这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基于人力财力的需求,相关教育部门应肩挑大任,做好微课配套资源的建设。当然,微课配套资源的建设涉及相当专业的技术要求,教育部门在技术上无法提供支持,在此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的教育机构建设。教育部门做好质量检查,建立微课评估机制,筛选出优质的幼教培训课程,为培训者把好质量的关。

4.3幼儿园管理者建立线下学习共同体,共创学习氛围

微课平台的建立为广大的幼儿教师提供了结交专业人士的机会,在线上幼儿教师能很容易的找到志趣相同的人,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而在线下,由于种种工作关系,没能找到共同学习的群体,这就需要我们的幼儿园管理者建立学习共同体,在线上线下共创学习氛围,可在线下将在微课中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操作,打破听课的随意性,达到一种“通过理解、体验或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9]。

4.4幼儿教师锐意进取,增强个人知识管理意识

任何一种培训的模式只是辅助我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提升自我专业水平关键在于个人知识的管理。很多幼儿教师接受各种专家培训、各种团体学习,其过程往往是人云亦云,走过场,迷失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方向,而个人知识的管理是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共享、转化和创新,达到对知识的管理和优化,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当外界的学习环境不可能尽快改变时,教师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才可能提高个人学习的效率与质量,自己才是支配自己的核心力量”[10]。

5小结

基于上述微课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有效利用,但不免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观看视频随意性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差的教师,可能无法按时完成相应的培训课程,也就需要幼儿教师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针对幼儿教师这样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职业群体,幼儿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手工与环创、音乐与舞蹈等需要实际观察操作,仅靠观看视频是无法达到效果的。微课只是给广大农村幼儿教师提供了一种学习的途径,真正达到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则需各方共同出招。

作者:姜永燕 徐东 伍美玲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3]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5]张云亮,汪德明,时莉.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现状评价及其需求[J].学前教育研究,2012,(1):33-38.

[6]朱召萍.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远程培训研究现状及其改进[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6):26.

[7]宋寅喆.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8]李莉.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策略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12):9-11.

第6篇

心得一:参加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8月1日我参加了在市活动中心召开的全员中心校教师继续教育开学大会。在会上,刘局长的将会让我受益匪浅。

刘局长将会中提到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1世纪的中小学需要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这是高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女里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强中小学教师对于建设,是面临新形势的需要教师整体素质教育的提高为教育奠定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通过继续教育的学习,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其一,对小学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我们这些综合科从现在的教育角度上讲不是一门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科。教师对此的定位非常迷惑。但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心得二:参加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了区里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活动,聆听了几位名师的讲座,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也能够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学益习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总之,通过这次骨干教师的培训,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必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心得三:参加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7天以来,我们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紧张、忙碌、担心而又愉快的学习生活。每天从早到晚着上课,够紧张的,种种的作业,真够忙,最让人担心的是学习成绩的好坏。不过学习之余,唱唱歌,打打球,又那么其乐无穷,真是苦中偷乐。这样的培训是我们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不过,苦虽苦,收获还是很大的,相信大家肯定企盼今年有更多这样的培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参加这次培训的一学些习体网会:

一、锤炼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开班仪式上,刘局长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这次培训的目的,以生动具体的例子说明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一些与教师身份不和谐的因素,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确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务必不断学习,不断进取,锤炼自己的道德修养,敬岗敬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为全市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和相互学习的平台

刘局长在报告中指出:“这次培训,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了解,集中学习的机会。”确实如此,原来一副副陌生的面孔变得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在培训中,老师们踊跃参与的各种交流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胆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更重要的是相互汲取了不少的精神力量和知识,丰富了见识。

三、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教学技能

第7篇

1、由教授讲授的新课程理念更新

2、由教授讲授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此模块内容,让全体学员耳目一新。

3、如何做一名成功的教师,上好每一节课

下面,我将本阶段的具体学习作以下简要小结:

一、认识的提高

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长足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探索的永恒主题,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是关系到教师教书育人质量的大事。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们教师在思想和业务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我在参加教师继续教育中,特别重视自己师德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素质来提高。在培训中,真正做到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自己的师德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

在培训过程中,感触最深的部分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培训。第一个关键节点,框架问题修改是研修重点和关键,可以说不完成框架问题的修改,其他方面的修改,也会受到影响。为了不使框架问题修改影响其他,我在学习时对问题修改时间段做了特别处理.首先时间保证;其次,我采取“稳扎稳打”,让作品修改内容化整为零,为了加强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我共享了其他学员的作品,互相交流,一起研讨,使框架问题的修改在下一模块学习开始之前及时完成。

对此,能够完成,我对线面的学习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二、具体收获

1、参加培训,使我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能自觉地参与课堂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课改研究,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撰写教育论文。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使我意识到教学课程的改变我们必须跟上新的教育理念,所以在下工夫熟悉新教材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很快跟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提高了自己课堂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2、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师德方面的修养,我坚持把师德建设当作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来抓,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涵盖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事业认知、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依法治教、廉洁从教成为自己自觉的行为,积极争取做一名“师德双馨”型的教师。

3、轰轰烈烈的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给教师继续教育带来了丰富的内容,重点通过《教师职业心理》、《英特尔未来教育》等专题培训和考试,使我们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当今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等都有进一步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内容的培训,不但提高了我们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在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知识,组织教育教学调查、实验和交流等活动中,使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广大教师在“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质和教育科研、创新能力。

4、重视交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过去,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学习期间在进修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有了长足的进步,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为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使我更加如饥似渴的追求新知的摄入,在这里我向你们表示感谢。今后我会努力并不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通过培训,使我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使我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使我对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和当今国外先进教育思想都有了进一步了解。我充分认识到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好的胜任新世纪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我对教育科研和新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了教师职业修养所涵盖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事业认识,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8篇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 应用培训 策略

湖南省委、省政府2014年6月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应用活动、完成应用任务的综合能力。

一、研究方法

本策略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访谈和实地调研。问卷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基本数据,第二部分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应用行为调查,第三部分是教师的信息素养及个人心理因素,第四部分是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问卷以纸质的形式向湖南A技校教师发放,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42份,有效问卷137份。调查对象中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30~45岁之间,学历以本科为主。文中的数据既有来自问卷,又有部分访谈和实地调研信息,既有量化数据,又有质的数据,保证了本次研究的有效性。

二、培训策略分析

教师培训如果要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首先需要有效的培训策略,即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需要满足参训教师的需求,二是需要参训教师意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并把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本章基于湖南A技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的调查,从组织、任务和人员三个层面对教师培训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引导教师正确的培训方向,增强培训效果。

1.组织分析

(1)教师培训组织形式。教师培训组织形式的需求依次是“面授+远程”的混合培训模式、集中面授、网络远程培训、“远程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的方式。教师需求与实际研究相符,面授+远程的混合培训模式与其他培训模式相比更具有优势。在培训班级数量上,倾向于小班教学。近一半教师希望网络培训班级人数在20~50人之间,有38%的教师希望在20人以内,总体来看,教师希望网络班级人数能够控制在50人以内。比较赞同按照不同年龄、等级、能力进行分层培训,大部分教师倾向于按照专业进行分班,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组织形式趋于多元化。

(2)教师培训方式。案例教学、实际操作、实地考察仍然是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教师普遍接受的,其中网络教学、观摩、研习名师实录也逐渐得到教师的接受。总体来看,参训教师还是比较喜欢互动的教学模式,单纯的系统授课、自学都不能得到教师的青睐。

(3)培训师资。无论是培训主讲教师还是辅导教师,教师基本上都希望“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来担任。省市级教学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也是不错的选择,而对于专家、高校教师的需求相对来说则比较少。另外总体来看,参训教师对于培训教师的要求还是较高的,需要培训部门在进行培训的时候能够遴选培训教师。

(4)考核措施。希望考核的方式依次是等级激励式(发证书)、实效式(依教师利用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培训式(过程性评价)、表形式(平时表现,如:论文、电子作品)、传统式(笔试、上机操作)。

(5)培训途径。教师希望进行培训途径的选择依次是远程教育、教师进修学校、高等师范院校、任职学校,对于平时进行培训最多的高等师范院校选择排在了后面,说明在高校进修并不能很好的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工学矛盾等问题,选择远程教育的相对较多。

(6)激励措施。希望培训完进行的奖励方式依次是职称晋升、荣誉称号、高级培训、发表教育科研论文、奖金福利、教学评比得奖、行政职务晋级等。由此可见,教师总体还是希望培训后能够得到一定的奖励,特别是职称晋升或一些荣誉上的精神奖励,对于一些自我提升的需求,所占比例较少。

2.任务分析

(1)培训课程设置与培训内容。培训课程的内容设置需求为“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希望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教师最突出的培训内容需求是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教育教学科研方法、学科专业前沿知识,其次是新媒体教学应用、教学媒体开发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设备使用,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也占了很大比例,并且普遍反映培训内容应该多注意实效性。总体来看,培训课程设置的需求是可选择的,培训内容希望是理论实践的结合,关键是能够对实践教学有帮助。

(2)参训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基础。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基础,否则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础较弱的教师来说,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特别困难。因此,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开始前,需要进行一定的摸底调查,对于基础较弱的学员,要提前进行平台的操作练习,这样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硬件环境的建设是开展培训的前提,硬件环境的不足是导致网络培训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湖南A技校已经在开展培训中加强了硬件投入。

3.人员分析

(1)个体特征方面。在教师队伍性别结构中,男教师数量多于女教师;参加问卷调查的教师中,年龄在30~45岁的教师人数最多,基本上占到总人数的82%以上,说明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最大,年龄结构不同,对待该培训的态度也不同。

不同教师由于性别、年龄等结构的不同,也使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需求不同。通过对人员分析发现,该培训不能采取“一刀切”式的整体化统一培训,必须要考虑参训教师的个体特征,根据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另外在访谈中发现,该校领导者们提出教师水平层次不同,希望能分别对待,“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同,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要分别对待”“老师们技术参差不齐”“培训人员的水平差异太大,能力比较低,培训效果不太好”。

(2)存在培训需求过高及需求错位的现象。研究发现,很多教师对培训的需求过高,都希望通过一次培训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总希望完全按照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需求进行培训。进行教师培训需求,并不是为了满足所有教师的需求,但需要解决目前最需要、最迫切的教师需求,实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另外还存在需求错位现象。例如在对考核措施的需求上,有的教师选择了等级激励式(发证书)进行考核,这与培训的初衷不符,发生了错位现象。在培训时间上的需求,有教师希望培训在假期哉梗有教师希望在学期中进行,反对占用教师休假时间。这也反映了部分教师学习动机不正确,不能以自己专业发展需求为着力点。

三、小结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加强中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这是中职学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湖南A技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的调查,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策略进行了分析,这样能更好地解决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问题,对信息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卫军.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第9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兼职教师;培训需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training need of part-time nursing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specialized college.Methods The training need and attitude of 65 nursing part-time teacher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self-made questionnaire.Results The part-time teachers’ training need was urgent,the training way adopted generally by part-time teachers were reading reports,example discuss,observing teaching,cooperative teaching and participat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The general factors about taking part in training were short of training program,attention from hospital and(or)school,time and training funds investment.Conclusion The access system and terms of part-time teachers should be stricter and the range of employment should be extended properly.The training of part-time teachers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and involved in the training system of the college faculty.The investiga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e training need should be enhanced.Higher quality resources should be integrated and more training patterns should be adopted.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and specialized college;part-time teacher;training need

高职兼职教师特指学校正式聘任的,能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学任务的企业或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的快速推进,以“双师”为骨干,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队伍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1]。由于高职护理兼职教师发展较晚,以中专为起点的护理人员居多,素质参差不齐,还不能适应高等护理教育的需求,基于教师需求开展的培训工作是有效培训的保证[2]。本研究拟对高职高专兼职护理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以便为全面保证教学质量,对兼职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抽取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受聘兼职教师65名,其中硕士学历4人,本科学历45人,大专学历16人,主管护师22人,副主任/主任护师37人,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6人,护士长20人,护理部主任/分管副院长5人,医师6人,均为临床或社区工作者,无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兼职任教时间均不足3年。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1)兼职教师培训需求问卷该问卷根据文献资料、专家咨询、访谈等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教学任务需求、教学发展需求、个人需求等3个方面11项培训内容。各项内容采用Likert 5分法量化记分,其中5表示“非常需要”、4表示“比较需要”、3表示“不确定”、2表示“比较不需要”、1表示“非常不需要”。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克伦巴赫系数为0.87,重测信度r系数为0.81,达到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2)兼职教师培训态度相关问卷,包括希望的培训方式、途径、时间安排以及影响参加培训的因素等,采用单项/多项选择的方式完成。问卷由学院在教学工作会议后组织调查对象统一发放,采用不记名的方式逐一填写,10 min内完成,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65份,回收份65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Windows Office 2003双人双份录入,保证输入资料准确性达100%,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兼职教师培训需求结果 资料显示兼职教师的总体培训需求较高,平均分为(4.88±0.35)分,最需要培训的三项内容依次是现代教学技术、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分分别为(4.78±0.67)分、(4.76±0.71)分、(4.56±0.56)分。得分较低的三项培训内容依次是新专业知识、教师职业道德、人际沟通,得分分别为(3.97±0.76)分、(3.89±0.92)分、(3.77±1.24)分,见表1。表1 兼职教师培训需求结果培训内容 总分 平均分

2.2 培训方法与途径 采用多项选择的方式,包括读书报告、专题研讨、专家讲座、电视教学、参与或进行教育科研、系统讲授、实例讨论、教师经验交流、观摩教学、合作教学等。其中较多被兼职教师采纳的培训方法为读书报告占92.31%、实例讨论占75.38%、观摩教学占73.85%、合作教学占70.77%、参与或进行教育科研占69.23%。表2 兼职教师选择培训方法及途径

2.3 影响参加培训的原因 采用多项选择的方式,93.84%的兼职教师认为缺少相关的培训,86.15%认为医院不重视,87.69%认为没有时间、81.54%认为学校不重视,80%认为培训经费不足。

2.4 希望培训的组织形式 29.23%希望采取集中培训方式、70%希望采取分学段培训方式、83.08%希望采取分学科培训方式、76.92%希望采取专家个别指导、33.75%希望采取全脱产的学习方式,66.25%希望采取半脱产的学习方式。

3 讨论

3.1 严格兼职教师聘用准入机制,拓展聘用范围 目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来源有两种:(1)在课程安排之后,视课程空缺情况找熟人介绍教师;(2)为应急,补漏采用人托人的方法聘用教师[3]。我院自2005年以来,为适应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及扩招的教学需求开始引进临床一线优秀护理人才作为学院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均需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并具备临床带教经验,由护理部推荐及学校面试,相关教研室试讲引入,已形成规范的聘用准入机制。鉴于护理学科学历教育发展较晚,我市临床上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高学历护理人才尚不多见,目前在聘的65名在聘的兼职教师均来源于宁波市各级医院及社区临床工作者,其中仅有4名为硕士以上学历,且均为临床医师。在我国,教育部明文规定,高等院校教师原则上应为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有高校相关教学经验或中级以上职称,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等。目前在高校职业与继续教育任职的教师,无论是专职的教师,还是外聘的教师都应具有教育部规定的相关条件才能上岗任教。本调查显示:在聘的兼职教师均未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且自评接触过教育教学理论及高等职业教学相关知识的人数不足20%。研究者认为我院在引进兼职教师人才虽具备一定的准入机制和管理途径但是尚缺乏严格的准入标准,教师的基本素质应作为一项考核的重要指标,外兼职教师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学术或技能水平,而且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此外在招聘兼职教师的途径上除了向医院引进一线的医疗卫生人员,也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兄弟院校的优秀师资和专家教授,师资共享,真正做到聘请兼职教师优化教学团队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功能实效。

3.2 重视兼职教师的培养、切实纳入本校师资培养建设范畴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教师培训作为高职师资建设的重心已受到广泛重视,然而目前尚少见高校专门针对兼职教师的培训计划。兼职教师不仅仅在数量上补充高职院校师资的缺乏,保证教学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校人力成本。此外,作为专业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载体,多为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能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也能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被认可。我院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比例已达1∶1,资料显示:多数兼职教师在教学环节的把握上体现不足,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4]。在影响参加培训的原因的调查中显93.84%的兼职教师认为缺少相关的培训,86.15%认为医院不重视,87.69%认为没有时间、81.54%认为学校不重视,80%认为培训经费不足,可以看出兼职教师并不认为自己的角色被相关部门足够重视。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兼职教师的培养,将培养计划切实纳入本校师资培养建设的范畴,做好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帮助兼职教师完成角色定位,做到学校、兼职教师和医院三赢,致力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及教研水平,保证教学效果。

3.3 加强培训需求的研究和预测 只有准确地掌握了培训教师的需求信息,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调查所形成需求问卷不仅包括兼职教师的个人需求方面、也广泛收集教育专家,培训专家,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等有关教师基本素质及高职院校教学教研发展等方面的客观需求,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广泛性。本调查显示:兼职教师均具备较高的培训需求,说明兼职教师在承担教师角色时有较高的敬业精神,作为高职院校应努力帮助兼职教师完成角色转换。其中,最需要培训的三项内容依次是现代教学技术、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这些均是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实用的教学工具与手段,兼职教师多为高级以上职称,且护理教师学历起点较低,可能在计算机应用水平上相对欠缺有关,得分较低的三项培训内容依次是新专业知识、教师职业道德、人际沟通,可能与兼职教师认为在平时的工作中均有不断接触相关知识有关。这些调查结果可能与教育培训专家认为在高校教师基本素质和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等培训必要性更高具备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置培训内容和计划时应充分结合多方面的调研结果进行统筹安排,既充分满足兼职教师的个体培训需求,又符合实际教学发展要求。

3.4 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培养方式多样化 调查显示:在希望参加培训的组织方面,其中较多被兼职教师采纳的培训方法为读书报告、实例讨论、观摩教学、合作教学及参与或进行教育科研。29.23%兼职教师希望采取集中培训方式、70%希望采取分学段培训方式、83.08%希望采取分学科培训方式、76.92%希望采取专家个别指导。33.75%希望采取全脱产的学习方式,66.25%希望采取半脱产的学习方式。兼职教师普遍不倾向于系统讲授及集中学习,可能与成人教育在接受继续培训时候更多倾向于能充分利用既往的学习经验,希望有较多的参与度有关。此外兼职教师多来自医疗卫生单位的中间力量,培训存在工学时间冲突,因此应充分尊重兼职教师的培训需求,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如依托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宁波大学等师资,并根据学科差异进行分类培训。

4 小结

兼职教师的培训需求较高,应严格兼职教师聘用准入机制,拓展聘用范围;重视兼职教师的培养、切实纳入本校师资培养建设范畴;加强培训需求的研究和预测;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培养方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张尧学.正确定位促进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0-31.

2 王金涛.湖北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培训策略.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4(3):54-56.

第10篇

一、电教工作有计划,有落实

学校对电教工作有中长期规划,规划符合上级要求和本校实际,有年度和学期工作计划,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学校开学初就抓计划的制定,期末抓各项工作的终结性考核评估,中间抓计划的落实。

我校根据现代电化教学的特点,分别制定了《微机室管理制度》、《学生上机守则》、《微机室管理员职责》和考核细则等制度,职责的建立与完善,进一步量化了检查、评估各指标,做到了有章可依,任务明确,职责分明,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这些制度由学校统一制定,在显著的位置镶框悬挂,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学校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加大培训力度,用现代教育技术武装教师队伍。

坚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们现代化办公水平、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用能力,也为教师们进行电教研究创造条件。

我校在前年就已建成校园网,本学期主要对校园网络平台重新进行了改建与完善。通过对校园网使用的培训,教师也可以通过校园网进行网上备课,学校的公告、工作安排通过校园网及时公示,使办公真正做到无纸化、自动化、网络化。学生与家长可以在网上与任课教师交流,家长能及时了解自己小孩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

三、电教常规与取得成绩

1、进一步拓展信息技术应用空间。教师们在平时课堂教学实践中乐于创新,能主动选择局域网有关资料(农远资源、自制课件)等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本学期教师普遍使用多媒体上课。积极策划并组织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利用多媒体资源或网络环境进行课改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长虹学生信息素养。在近80多节的校级公开课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师选用多媒体教室、电教工具或网络教室开课。

2、利用学校闭路电视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本学期结合学校教育活动播放了多部学生喜爱的科教片、宣传片。实况转播了《开学第一课》。

3、实时拍摄学校少先队、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为学校宣传与教育工作提供真实素材。

4、期初、期末的电教器材收发工作规范有序,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行。

5、完成学校网站的改版,加强校园网的维护和安全工作,保证其畅通无阴;为全校电脑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保证正常的教育和办公环境。

6、组织教师撰写电教案例、论文,教学设计等,不断学习与积累,提长虹专业素养。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市、区电教馆组织的各级各类评比活动,提升专业素养。在整个实践与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信息素养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提高。一学年来,取得了不定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需要改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培训的力度不大,需要更有力度地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

2、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第11篇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师培训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21-0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在国内外开展多年,但是对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还存在许多片面的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被动的纳入,而是主动的适应和变革的过程。有些教师只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教学的一种工具、手段。这显然就是不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我们应该清楚三个方面:1.为什么要整合(目标)。2.什么是整合(内涵)。3.如何进行整合(方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内容。

传统的观念是把信息技术只局限于教学的某个环节,而不是从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来认识跟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传统的CAI只是把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不是从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角度理解整合的内涵。虽然全世界都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但是咱们国家的国情不同,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下文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具体表述。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其实就是改善学习,不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社区,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有很多学者认为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我认为这不是它的根本的目标,而是其中的一个。信息化的教学社区应该能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的发挥出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发生根本行性的变化。教学结构中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的改变,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西方国家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成是培养人才的法宝。这就说明,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的非常的重。只有这样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才能真正弄清楚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因。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快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等。整合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自己学科的性质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但是不管哪门学科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必须要有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必须要遵循信息技术理论的知道思想跟实施的原则与方法。虽然说每个方法都不能包治百病,但是每门课的整合必须要遵循共同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1.用建构主义来指导整合 整合的过程就是教育变革的过程,不能再用以前的方法来指导教学,必须要用先进的教学理论作为指南针,如果没有先进的理论做指导,只是一味的进行实践,跟无头苍蝇没有什么区别。由于咱们国家相较于欧美国家来讲我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比较晚的,我们必须要借鉴别人的一些成功的经验,我们要用建构主义来作为理论指导。建构注意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课堂上学生是主人,这正好符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要求。也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有力冲击。建构主义作为理论知道再合适不过了。

2.坚持“主体-主导”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强调:整合的实质就是教学结构改变,既然要将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就应该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该紧紧围绕“双主”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在“双主”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必须发挥很大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关系。

3.在教学设计上要注意学教并重 新的教学结构需要相应的教学模式来支持,能实现新的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但是由于教学学科的不同,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质是教学设计的选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新的教学结构的创建,相关教学设计的选择必须紧紧围绕新的教学结构创建这一目标。目前教学设计在理论上有两种: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还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这两种教学设计都有不足及优势,根据不同的课程选择不同的教学设计。三十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程来说,最好选择两种教学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这样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应用这种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不能将信息技术只是作为辅助教师的教学工具,应该把它看做是学生学习跟认知的交流工具。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整合能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

4.丰富教学资源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先决条件是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教学结构的变革。教学结构的实现,依赖于信息化教学环境,这种环境应该能支持真实的情景设计,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的要求。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学资源的建设,所以说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先决条件。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2000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愈演愈烈,也从简单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的培训发展成为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及各种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特别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设计,教师开发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强调了教师信息技术意识等,从培养教师的内部动机出发,让教师参与和体验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模式。各个地方培训的方式也不同,专题培训、专家讲座、课题研究、观摩学习等,培训方式大部分采用参与、合作、活动、反思等多种方式结合。

1.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普及推广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培训,但是培训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在培训期间,培训的内容过度重视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培训教师传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挖掘和生成的培训。如果教师不能将理论性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目的是不会达到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

2.教师培训的实践性知识的对策

(1)培训教师的个人教育观念。只有教师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意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性级重要性,才能促进整合的发展。(2)培训教师的自我认识。关于整合的培训,首先要让教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形成自己的现实的自我意识。(3)强调整合的实践动机。强调实践动机的同时,要先培训教师的实践兴趣,实践兴趣一旦形成,就一定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就会大大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展。(4)培训教师教学情景知识。教师真实的教学情景所生成的知识是最有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给受训者提供真实的情景,丰富的资源,让教师切实的置身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四、小结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及内涵的了解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清楚它的实质。特别是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我们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设计等方面了解的同时必须还得对相关的教师进行培训,教师要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主体―主导” 型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进行很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医科院校 青年教师 微格教学 培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79-02

医学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医药卫生人才。因此,提高医科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建立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医学教师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显得非常有必要。

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医科院校,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师职业培养,微格教学培训方法为医学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提升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以帮助青年教师从学科专家成长为教学专家。

一、微格教学简述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形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是一种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来培训教师的教学方法。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德瓦埃.特.爱伦博士(W.Allen)等人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微小”的教学片段,利用摄录像设备实录受培训者的教学行为并分析评价,使其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后来逐步完善形成了一门微格教学课程。W.Allen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

微格教学培训时,一般让参加培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导师的理论指导下,对一小组学生进行10-15分钟左右的“微格教学”,并当场将实况摄录下来。然后在指导教师引导下,组织小组成员一起反复观看录制成的视听材料,同时进行讨论和评议,最后由导师进行小结。这样依次让所有学生轮流进行多次微格教学,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有所提高,从而也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20世纪70年代末,微格教学已逐步被一些国家作为培训教师教学技能、技巧的一种有效方法而采用。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这种教学方法,1987―1990年,北京地区一些师范院校在与日本合作的“中日教育工程”中进一步开发了这一课程。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北京教育学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开展了微格教学效果的对比实验研究。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用微格教学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的效果。类似的实验在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学校都进行过,多数的结果都表明微格教学的培训方法效果显著。

二、微格教学培训方法在Y高校的应用

(一)应用背景。Y高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地方医学院校之一,经过80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学校逐步形成了注重基本要求加特色教育、注重研究和应用相结合、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全面发展,应用型见长”为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了大批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奉献精神兼备的优秀人才。

学校近年来通过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发展重大决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升。目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21.2%,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68%,其中35岁以下专任教师76人。

经过多年建设,Y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但是一方面,Y高校很多青年教师都是来自医学、工学、理学专业,没有接受师范院校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偏重学科知识培训,轻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培训,所以很多基本的教学技能都有待提高。据学校教学督导组反映,部分青年教师上课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讲课只能照着PPT读课件,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沉闷,用语随意、语速快、层次不明、讲述难分主次等。作为医学院校的老师,本身承担着多重角色,他既是教学一线的工作者,又是临床一线的工作者,也是科研一线的工作者,教学、医疗、科研压力越来越大,不仅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怎样利用有效的时间让Y高校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化的老师的确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所以,积极探索Y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模式,建立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医学教师培训体系,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就微格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师范院校和体育院校,就医学院校而言,微格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数据库显示,关于微格教学在卫生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护理研究和预防医学方面,针对一线医学高校教师的培训研究还是个空缺。Y高校青年教师多非师范院校毕业,入校后没有系统的专业培训,主要靠老师在自己教学过程摸索前进,这样所需周期时间长,效果也不理想,将严重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结合以上研究:(l)Y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2)对医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调查仍比较少,未见对医学教师能力发展研究和实践方面的研究。(3)研究出一套新的针对医学院校的教师的可具体描述、可示范、可供青年教师训练的技能模式很有必要。

(二)应用情况。针对调研、分析得出的结论,Y高校决定依托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及教师发展中心,制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在教师发展科的统一规划下结合实际建立微格教学的培训模式。

1.微格教室配备。为了促进教师培训,Y高校专门在教师发展科下配置两间微格教室,相比于传统微格教室,Y高校配置的微格教室支持基于网络环境的微格教学系统。微格教室配备多媒体讲台、电脑、监控摄像机、电子白板、语音对讲系统等,主控室配备监控显示屏、监控服务器、数据备份服务器、流媒体点播服务器、语音对讲系统等。

2.微格培训管理系统配备。微格培训管理系统包括监控系统、教室管理系统、视频分类系统、网络直播及点播系统、网络评价系统及跟踪学习系统。微格教学依赖反复多次反馈及校正操练,基于网络环境的微格教学系统可以有效储存、整理和查询微格教学内容,并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开放性和共享性。

3.基本微格教学形式。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录播系统把每一位受培训者的讲课过程记录下来,之后根据现场资料进行多次反复的小组讨论及自评,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受训者的教学技能。培训以理论学习配合微格教学实践为主,每10个学时为一阶段,一阶段培训结束后,由专家组对受训者进行评定、反馈,结合评定结果制订进一步培训计划,从而达到逐步提高的目标。

4.微格教学流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1)培训受训者。微格教学是将教学内容分隔成若干个微小的教学片段,将教学技能细分,借助录播系统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在严格控制时间和学习规模的情况下,重点培训受训者一到两个专门的教学技能的教学培训形式,在培训前必须对受训者进行微格教学的专门培训。(2)课前准备工作。微格教学培训前,应带领受训者清楚了解本次教学培训内容所对应的教学技能是什么,以及该教学技能的作用及典型事例运用,明确此次培训的训练目标。(3)多次反馈及校正操练。评价反馈是微格教学中最重要环节。需要结合自我反馈、小组集体反馈及网络评价系统进行多次反复反馈,并针对反馈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正操练,以利于受训者进一步改进、提高。

三、微格教学应用实践的反思

微格教学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可控的实验系统,其将复杂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技能进行科学分类,然后逐一对每类教学技能单项单独进行训练。在按规定的教学目标下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实践的同时,利用视听技术手段进行实况记录,随后重播实况,使试教者和评议者都能更客观地评价试教者的教学行为。微格教学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可以使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得到具体的贯彻和应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对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此需要: (l)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由于采用微型课堂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所用时间短,只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有利于使受训者明确学习目的,便于把精力集中放在重点上。(2)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受训者的行为进行记录,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可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3)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微格教学坚持以受训者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4)完善微格教学流程。微格教学的实施应包括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观摩示范、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等步骤。

总之,应根据医学院校现有的青年教师队伍特点,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分析,结合医学院校的特殊性、老师的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制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构建适合医科院校实际的微格教学培训体系,建立以提高教学技能为中心的微格教学培训模式,从而逐步转变青年教师理念,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建立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医学教师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鹏,安玉洁.微格教学的多元化架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5(9)

[2]汪振海,张东慧.微格教学法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0(3)

[3]巩小军.应用微格教学法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J].医学信息学,2010(12)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微格教学在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培训中的应用研究”(2015JGB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