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专业市场

专业市场

时间:2022-07-30 08:53: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专业市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专业市场

第1篇

由于国内融资渠道的局限,中国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无论以什么样的题材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住宅通常都会作为一个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通过住宅的销售去化,才可以尽快收回部分投资,减轻占用资金导致的高额财务费用压力。一些细分的房地产市场,包括商业地产、养老住区、产业园区,实际上在目前大部分实际操作的项目中,通常都难免包含一部分可供出售的住宅,以便回笼资金。大部分中小型开发商项目运作的成功与否,能否尽快回笼大部分投资取决于是否有一部分的业态是可以尽快实现销售去化的,包括商业也是有一部分商铺是出售的、散售的。如果没有可以销售的养老公寓,会产生大部分沉淀资产,实际上国内大多的资本无法承受慢慢经营的压力。可能的话,例如保险机构类的长线资金可以投入。但是从资本追求短期回报的角度来说,各种结合服务业的地产短期内可能还是没有办法完全脱离需要销售的住宅部分。养老、文化旅游等细分市场需要很强的管理运营能力,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开发商比较欠缺的能力,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只有这方面的能力培养起来了,养老、文化旅游地产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当然,地产的细分正是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和不同的消费需求。

国外按风险和收益来划分(见图1),分为core(有稳定现金流的出租型物业)和development(开发型物业),中间还有一种core+plus类型,它的回报大概是在10%左右。现在开发型的物业(由于其不确定性最高而作为高风险的物业)在国际上,包括在中国较普遍的收益率要求都是在(IRR,内部收益率)15%以上,开发型的可以包括商业的、工业的,工业的比如说园区地产,在国外叫工业地产(Industrial property)。

笔者认为,国内房地产投资未来将会逐步以卖物业为主的模式(开发商模式)向服务型、收益型的物业投资方向发展。所以,未来养老、文化旅游地产这些与服务业相关的、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收益型物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而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出租型的物业国内现在大部分属于零售、写字楼等,但养老、文化旅游地产等物业形态会逐步增加。开发之后除了销售以外沉淀下来的资产,需要慢慢经营和管理,让物业随着未来租金收入的增加而增值。物业增值不光是物业本身价值的增加,还得通过满足客户的服务性需求从而获取租金来实现。资产管理这个行业在国内才刚刚兴起,规模大的、管得好的大部分是外资的。在国内提供物业管理及地产咨询服务的,比如第一太平戴维斯、世邦魏理仕,包括仲量联行,他们在国外有很大一块业务都是和资产管理有关的。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些比较专业的、成规模的地产类资产管理公司。国内的房地产基金公司所做的主要是投资开发项目、销售住宅。基金产品主要是以债为主的产品,股权类的产品比较少,而未来大的房地产企业不光是一个生产型的企业,进一步发展成熟后,应该向提供服务的企业转变和发展。未来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是服务业会逐步体现出它的价值,尤其是专业的服务。应该说养老相关产业的专业度要求很高,它涉及的是医疗保健、医药、护理等很多服务,所以要想在养老地产上有所建树,服务一定是很重要的。

在国内市场上,未来金融机构,特别是像保险这样大规模的资金,实际上不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而是追求一个稳定、持续的回报。所以在经营core资产(出租型的资产)方面,如果基金能够经营得好、管理得好,能够有一个持续、稳定的租金收入,险资很愿意投资,作为其一个重要资产类别来配置保险资金。险资做开发类物业投资的很少,如果我们国内有基金管理公司能够在经营和管理出租型物业方面做的好,会成为为险资做不动产资产管理的重要合作伙伴。国内现在做得比较好的,如高和资本是通过收购物业之后进行重新定位和招租,把物业的租金提升并稳定下来,然后卖给机构投资人。所以房地产商要明白投资人(即金融机构)对风险和回报的要求是什么。目前险资的风险偏好决定其不会贸然去做开发的项目,所以这些机构更偏好有稳定租金收入的资产。房地产开发商需要了解和把握各类金融机构对于不同类型房地产物业投资的风险偏好,才能把握什么样的项目应该对接什么样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和投资的合作。

期待能有更多在专业服务方面能力强的运营者为房地产开发商,特别是已建好的大型社区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大规模的去做开发,为了便宜的地价去做偏远地方的项目目前看来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在社区里面做和养老相关的健康、医疗等相应的服务一定有很大的市场。社区里不仅有这些服务,还可以有其他服务,社区里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在未来,在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的不仅是盖房子的人,更多的是能够提供创新服务的人。

作者系上海信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第2篇

2011年1-3月份,按照国家统计局以2000万销售收入为统计口径,家纺行业共有1526家家纺类企业,销售收入增长24%,出口增长了13.4%左右,从这些数据来看,家纺行业的增长依然比较快。

不过,在出口增长13.4%的这个数据中,价格上涨起到了主要的贡献作用。去年的原材料成本上升导致今年出口价格全部上涨,从家纺行业出口的36种产品价格分析来看,价格增长10%的产品超过了83.8%,价格增长超过20%的产品达到了23%,增长15%-20%之间的大约有34%。由此可见,价格拉动占很大因素,而从数量上分析,出口的36种产品中有19种出口数量是下降的,应该说出口是价升量降的形势。另外,扣除价格提升的因素,今年1-3月份出口情况和去年相比总体下降了2.27%。

最近,在与一些产业集群进行了交流后,我们也进一步了解了国内产业内销的情况,大体情况跟出口差不多,还是出现了量微跌、销售额在上升但是利润在下降的情况。不难看出,家纺行业在新的一年里依然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目前,在家纺市场的流通领域,我们还存在诸如渠道成本高、市场细分粗放、渠道单一等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解决家纺市场流通领域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家纺市场的发展,是当前我们迫切要面对的。

家纺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也好,渠道开发也好,根本的目的是什么?我个人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把渠道成本降低,这是我们的目的。如果不能解决成本问题,也就不能谈渠道创新或者是对现有渠道的颠覆和改造。

现在的家纺市场细分是非常粗放的,细分市场今后一定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方向,你必须得做,如果不细分,你产品的特色就出不来,很多的问题都会来。

另外,家纺市场的销售渠道太过单一,主要是百货店、超市、专卖店、专业市场等,而行业内的产品同质、渠道同质,品牌同质等因素也一直制约了我们行业的发展。

针对存在的问题,专业市场怎么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首先要定位清晰,必须有专业思想的定位。另外,要努力提升服务。专业市场如何发挥孵化器的作用?这就要看专业市场这个平台应该提供什么,我们一手是托着商户入驻,还有一手是托着你的买家,所有的服务都要围绕这两点。

第3篇

二零零二年春天的一个上午,我同平时一样坐在办公桌后面浏览厚厚的当日报纸。突然,本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X晚报》头版上的一则新闻吸引住我的视线,上面的大致内容如下:刘鹏的父亲刘军因肝病恶化无钱医治卧床一年多,十二岁的刘鹏为了维持生计,不得已缀学在附近的一家市场卖菜维生。

《X晚报》这篇报道的主旨是希望能够借助社会的力量资助刘鹏复学。看完这篇报道后,我拿起电话,拔通了X省肝病医院刘主任的电话:“刘主任,今年的广告预算要增加一些了。”因为有着对公益事业的共同热心,中午,我们便与肝病医院达成共识,我迅速制定了资助刘军父子的全套方案,内容概括如下:

1、肝病医院收治刘军,并免除他住院期间的全部费用;

2、为刘鹏设立基金――每年从肝病医院的营业利润中抽取固定的数额供刘鹏读书直到毕业为止;

3、刘军康复后,肝病医院接收他为合同制工人。

下午三点,刘主任拔通了《X晚报》的爱心专线,将资助刘军父子的全套方案传真过去.当天晚上,刘军住进了肝病医院。第二天,《X晚报》头版整篇报道了刘军入住肝病医院的消息,并将肝病医院的资助计划公诸于众。无数热情洋溢充满爱心的电话几乎打爆了肝病医院为刘军设立的专线,鲜花、营养品和慰问信源源不断地送到刘军的病床前,省肝病医院在当地的知名度一炮打响。

二、与省肝病医院的初步合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001年,我们公司与省肝病医院开始接触,他们当时的情况是:刚刚进行完改制,被上级主管部门推向市场,医院又从市中心迁到偏僻的西北郊,人心浮动。全院五百多张病床,情况最好时,住院的患者能达到40%左右。而我们公司的情况是有较成熟的消费品套路,又刚刚成功地在市场上推广了一个专治胃病的OTC药品,在医疗单位领域则是一片空白,不仅仅是我们公司在这方面是一片空白,全国范围内也少有成功的先例可以援引。医疗单位的市场营销,在中国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只能摸石头过河。

公司有几位同事不赞成接这笔业务,因为当时省肝病医院的情况实在是很糟糕,如果做不好会毁掉公司辛苦几年累积的声誉,而且业务量不大,利润也不高。不过,依靠我们对省肝病医院专业精神的信赖,他们对我们敬业态度的肯定,我们接下了这笔业务。

虽然肝病医院上种种不利因素,不过,它是省内唯一一家专业化、正规、大型的肝病医院,有省内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精干的医疗队伍。做专业市场,根据差异化营销理论,市场前景大有可为。

不过X省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几家历史悠久信誉卓著大型医院,全部集中于该省会城市。与这几家医院相比,省肝病医院只有资源优势,没有品牌优势。这几家大型医院,是市内患者就医的首选,当然也包括肝病患者。这种品牌意识是根深蒂固的,虽然这几家医院在医疗设备和设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不过医疗队伍还是值得钦佩的。和这样的医疗单位硬碰硬,如果没有良好的契机,决非目前柔弱的肝病医院明智选择。所以,在走访了大量的市内肝病患者后,我们把目光投向省内广大的农村市场。

农村患者就医大多具有这些特点:首先是就医存在一定盲目性,虽然他们知道看大病要来省城的大医院,但在选择医院上具有相当的盲从性,这也就是大医院医托大量存在的基础。其次,农村患者由于信息闭塞,在就医时,往往会询问患过类似病的人或所谓的“能人”,他们的就医的建议非常重要;第三,由于肝病的特点,决定了农村患者决定要看病时,往往就是到了肝病晚期,基本每一个都需要住院治疗。最后,由于省城所处省内中心地带,加上交通因素,所以农村人来省城基本乘坐汽车。

这样,我们开始与省交通厅合作,在公路客车车票上做广告全问集中在从中小城市和县城到省会的客车上。很快就见到了广告效果,甚至有一位可爱的农民伯伯拿来着在地上捡到的票来肝病医院就医。当然,除了媒体选择外,我们的广告功不可没,做为一家以创意见长的公司,在小小的车票上,我们写了异常通俗直白的百十来个字,剔除了任何我们认为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较难辩识的字和词。我们深刻理解这一点,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消费群体,通俗直白就是最好的创意。

同时,我们与当地一家刚刚创刊不久的医疗杂志合作,用大篇幅介绍了肝病医院先进的医疗设施和精干的医疗队伍,与肝病医院自办的报纸一块儿插到公路客车的车后座套里。杂志和报纸的遗失率是惊人的,但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杂志遗失就及时补充,直到下一期发行。

我深知市场不是等出来的这一简单道理,毕竟广告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我所选用的又是非主流媒体,滞后效果更明显。针对农民就医特点我又制定了对漏网之鱼的围追堵――围肝市场策略。其中涉及的非常规操作手段属商业机密,这里略去不谈。

到2002年初,肝病医院的住院率达到65%-70%,在实地调查时,看到农民占到绝大多数,我知道自己的策略初步取得成功,而半年多的全部费用加起来不足八万元,应该可以满意了吧?

三、以事件营销为突破占领城市市场

从一开始我就刻意忽略了肝病医院所在的X市市场,怎样开拓这片最具魅力的市场?花大把银子依靠广告砸市场这种有没有脑子都想得出来的方法我是不屑去做的。现在需要一个机会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机会终于来了,3月份的《X晚报》关于刘军父子的报道牢牢吸引住了我的目光,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这次公益活动见报七八天后,肝病医院迎来了一批不速之客。见到他们,医院的领导们乐晕了头,直到送走他们之后,才想起来给我打电话。接完电话,我冷静一下,一个更大的计划诞生了。

几天之后,肝病医院救治刘军的事迹在《焦点访谈》上播出了,与此同时,《X晚报》所属的报业集团旗下所有报纸不约而同地在头版刊发了这条消息。不久,肝病医院与某公益基金会合作设立基金,用于救助无钱医治肝病的患者,在《X晚报》刊发公益广告,广告的大概内容是:肝病医院可以医治一个刘军,但医治千千万万个刘军需要社会的力量。同时,在公益广告刊发的间歇期,用大量介绍肝病医院的软文加强受众的记忆度。

一周后,由于探望刘军的热心人过多已经严重影响到治疗,我们又借机在《X晚报》刊登了一封感谢信,大致意思是感谢社会对刘军的爱护,希望大家能以其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心,因为刘军需要静养。

一个月后,募款金额达到二十万时,肝病医院与基金会又召开了新闻会,一向高高在上的记者此时只需一个电话便搞定,公益活动的威力我也是第一次才感触这么深。

又过了两个月,刘军康复出院,我们又掀起了新闻炒作的。 ……

这次公益活动对肝病医院的美誉度提高是毫无疑问的,与此同时,带给肝病医院的效益也是毋庸置疑的,在2002年下半年,肝病医院的住院部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的状态,有时甚至需要加床来缓和紧张状况。

第4篇

[关键词]电商换市;专业市场;转型

[DOI]10.13939/ki.zgsc.2015.16.128

“电商换市”不是简单地“换”掉市场,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浙货销售电商化、居民消费电商化以及各类服务电商化。它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部署,在全国属于首创。专业市场也是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的一大制度创新和传统服务业的一大亮点。经过多年的发展,专业市场日趋成熟,但其自身固有的一些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如场地建设和维护费用太高,交易时间受到一定制约,信息集散不够流畅且容易产生失真问题等,导致其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在电商换市背景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深入买家和卖家心中,使专业市场的发展面临挑战和机遇,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是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重大课题。

1 “电商换市”的提出

2013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顺势应时作出“电商换市”的战略部署,通过电子商务换市场,让浙江产品、浙江制造、浙江元素大步迈向全球市场,不断提高浙货的市场份额。发展电子商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向,也是近年来政府引导的重点。浙江省将从市场规模、普及应用、产业水平、配套支撑、管理服务等方面推进“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建设。

一年多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大力推进“电商换市”,电子商务业态不断丰富、模式创新活跃、发展氛围浓厚,形成了较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圈,“电商换市”红利不断释放。实践表明,要加快建设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鼓励企业加大“机器换人”、“电商换市”投资等,用数字化、智能化来嫁接提升传统制造业。

2 “电商换市”下专业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电商换市”对专业市场功能的挑战

在传统的商贸时代,专业市场是一个集中的交易场所,有着强大的商品集聚、信息集聚功能。专业市场把大量商品需求者和供应者集中到一起,从事同类商品的买卖交易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买家和卖家的集群,也同时把同类商品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集聚效应。同时,由于市场处在价值链的前端,掌握着大量的消费信息、需求信息,可以由此建立和完善相关商品的市场信息库,打造海量数据储存和信息处理平台,比如由价格指数、景气指数和若干单独监测指标指数三部分、23个分项指数构成的义乌・中国小商品价格指数正式向全球正式,义乌市场实现商品输出向信息输出的转型。

而“电商换市”带来了更多信息,“电商换市”的核心是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包括货物销售电商化、居民消费电商化。电子商务的信息传递要比传统专业市场的信息传递更加通畅。它通过网络这个无形的载体,特别是通过行业网站和专业门户网站等,可以24小时在线交易,无须场馆建设,突破了时空限制,把生产者和消费者、上游部门和下游部门、供应商和用户、发货方和收货方相互联系在一起,减少了信息传递的环节,使得商品和信息集聚扩散更加便捷有效。

因此“电商换市”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专业市场的信息垄断和空间优势,降低了信息流通的成本,对专业市场信息集聚的功能产生很大的削弱作用。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调查,2013年国内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47.6亿元,同比增长36%,云计算产业市场需求逐步成熟,特别是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空间很大。通过对大数据的云计算,企业得到了互联网端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频率和诉求以及企业营销等信息,从而决定生产哪些适销对路的商品。同时,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找到更多、更详细的商品信息,无须亲自到市场就能货比三家。

2.2 “电商换市”对专业市场的传统商业模式的挑战

“电商换市”对传统市场交易方式有革命性的创新与发展。早期,商业模式主要是B2B、B2C,传统专业市场处于厂家与批发商、零售商或者用户的中间地位,专业市场中的商人承当的主要是中间商的作用。专业市场上的交易形式是近距离的现货交易,买卖双方面对面的交流和谈判,并采用传统计算方式而电子商务仅仅是作为信息、信息搜寻的工具。

随着网民和电子商务交易的迅速增长,“电商换市”通过销售电商化,消费电商化,使互联网逐渐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越来越多的企业改变了原有的营销体系,在线下渠道之外开展了线上渠道(020模式),通过将有形市场交易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及市场形态的虚拟化、多元化,使得买卖双方有更大的时空选择,交易效率更高。

“电商换市”也唤出了新的国际贸易市场。电子商务带来了国际贸易方式的革新,跨境电子商务产品仅需经过工厂、在线平台、海外商人即可到达国外消费者,创造了B282C的新型贸易链,大大降低了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门槛。电子目录、电子广告、电子合同、电子结算、电子报关、电子托运、电子纳税等技术的大量使用,使买卖双方借助电脑网络就能直接完成商务活动,传统的现场交易将演变为非接触式远程交易,现货交易将演变为仓单交易、远期交易等,现金交易将演变为电子结算、信用保证交易等,从而促使市场形态向虚拟化转变。许多中间交易环节将减少,工厂一商户一消费者或工厂一消费者的直接销售方式将得到迅猛发展,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3 “电商换市”下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机遇

“电商换市”改变了传统专业市场的时空观、信息传递方式、交易方式和交易成本。在专业市场功能逐渐弱化,电子商务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优势逐渐显现时,借助“电商换市”转型和升级成为现代商贸业是专业市场发展的当务之急。

3.1 “电商换市”扩展了专业市场辐射范围

原有的专业市场(有形市场)由主办者提供一个实体空间,以吸引和集聚大量的卖家和买家,双方进行对手议价交易;它有固定的交易时间,即只在白天市场开放时才进行交易。这表明有形市场的辐射范围在时空上是受限的。而随着“电商换市”的进一步深化,网下有形市场与网上无形市场的结合,将大大突破专业市场传统辐射范围的地理空间和交易时间限制,使市场的触角由区域向全国,甚至全球延伸,大大拓展了市场的时空范围。

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可以通过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现代通信方式和传播工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业务推向全球;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商圈”的概念,使一些实力较强的市场或企业的交易活动扩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主动参与国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重构,从而促成真正意义上国际市场的形成。

3.2 “电商换市”促进专业市场物流功能升级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必须解决商品交割问题,即快速、低成本、高质量、安全地将货物从某一地运送到另一地,这就要求有高度发达的现代物流网络与之相配套。在“电商换市”的背景下,专业市场正可以抓住契机,将与之配套的联托运市场向发达的现代物流配送网络转变。专业市场可通过两条途径发展现代物流业,第一是整合现有物流、仓储资源,建立以仓储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以货物分销、配送服务为主营项目,积极培育专业从事货物仓储活动的物流公司。经营户只需将货物运送至物流中心,在统一协调管理经过按路线分拣、流通加工后聚集到相应路线的托运点送出,从而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和经济。第二是加强与国际知名物流公司的战略合作,利用国际物流企业的成熟物流网络,积极拓展国际物流业务。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与促进专业市场物流配送功能的创新提升。

4 电商换市下专业市场发展的建议

4.1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013年是“电商换市”元年,浙江实现网上商品交易额1.95万亿元,首次超过实体市场(1.78万亿元)。在巨大的交易额前景下,必须大力推动专业市场与阿里巴巴等成熟的电商平台合作,特别是在跨境电子商务方面加强与“速卖通”、Ebay、亚马逊等外贸平台的合作,大力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实现专业市场的线上线下紧密融合,拓展专业市场的市场辐射范围,提高专业市场的整体销售额。

目前,很多专业市场的经营户已经开始慢慢开展网上交易,但大部分由于自身技术的缺乏,开展存在很大困难。商户们没有系统的电子商务知识和实战经验,缺乏网络营销能力,所以建立行业培训中心,为广大市场商户进行轮回式、分层次的专业培训。同时进一步推进专业市场经营主体的电子商务应用,设立市场电子商务示范商位,推动整个实体市场的电子商务运用水平,加大宣传和招商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重点招引国内大型平台企业到专业市场的采购。

4.2 完善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第5篇

关键词: 市场营销专业 岗位职业能力 培养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营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市场营销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真正的市场营销人员,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面临的一个大课题。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商品经营和服务工作。企业对这类人才的共同要求就是能运用专门的知识、技术、业务经验,向特定人群提供支持与服务;他们既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对服务对象有深刻的理解,并有熟练的交往能力,以便把专门的服务有效地提供给服务对象。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方面必须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市场营销岗位职业能力的内涵

岗位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或胜任某个工作岗位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是人的发展和创造的基础,岗位职业能力不足,就很难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不能胜任该工作岗位。岗位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方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独立制订计划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市场营销岗位职业能力是指人们在营销岗位上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市场营销工作是一项与人和社会组织打交道的工作,面对复杂多变的人和社会,有许多困难和挫折需要克服,有许多冷酷的问题需要面对,这就要求营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具备一定的理论和相关专业背景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与人相处世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具备从事市场调研、市场开发、营销策划、市场推广、销售管理、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沟通交往能力。主要是指能妥善处理营销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妥善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方面,能准确地采集对方信息,了解对方真正意图,同时将自身信息准确传达给对方,通过恰当的交流方式(例如语气、语调、表情、神态、说话方式等)使得谈话双方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有较强的忍耐力和自控力。营销人员应胸怀开阔,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能有效地感知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情感。

(二)市场调研能力。主要指分析市场信息,发现潜在市场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有目的地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研究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料,提出分析的结论和建议,为企业制定营销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的能力。

(三)营销策划能力。主要是指能根据营销策划理论对某个营销策划方案作出比较专业的评价,能根据营销策划的程序对某个营销策划活动进行正确安排,能撰写比较规范的市场营销策划书,能根据营销策划要求对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策划进行运作等方面的能力。

(四)商务谈判能力。主要是指谈判人员所具备的更好完成谈判工作的特殊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自控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能力。

二、市场营销岗位职业培养的必要性

(一)市场营销人员的就业压力的要求加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首先,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营销岗位职业的要求。从近几年毕业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状态的情况反馈来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普遍比较缺失的是人际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一些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难以适应市场营销工作的复杂性、灵活性、完整性和挑战性。面对新工作、新环境,营销专业毕业生往往无所适从,频繁地跳槽、调换工作,始终无法找到适合自己、能发挥专业特长而且可以持续发展的岗位平台,因而就业处于不稳定状态。其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求营销人员具有较成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求营销人员具备适应现代岗位职业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包括良好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对工作岗位的良好适应能力、进一步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及合作意识、责任感和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再次,社会产业结构正经历巨大变革,职业岗位变动频繁,知识技术周期逐渐缩短,终身学习要求明显增强,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而言,其表现更为突出:一次就业率高,但职后不稳定,就业质量低,缺乏长远发展动力,这些已成为社会、国家、学校、家庭、营销职业从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根据市场营销职业发展要求确定自己可持续的岗位职业能力目标,是其十分紧要的事情,对营销专业人员的就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就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存在严重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片面以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强调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素质和非专业通用基本能力的培养。在这样教育体系下培养出的营销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口径窄,职业适应力差,后劲不足,发展能力有限,只能被动掌握简单的现成工具或技能,不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首先,对市场营销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由于对营销岗位职业能力认识不清楚,因而多数院校对营销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往往停留在基础课程教学层面,对企业普遍关心的“与人沟通”、“与人协作”、“情商”等营销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往往重视不够。其次,营销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整合。多数院校在如何依靠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和条件来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培养手段上的全面融合办法还不多。再次,营销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缺乏保障机制。由于营销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往往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和学生形成,长期坚持才能达到预期目标。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营销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往往处于放任状态,无明确目标,在具体训练方法上也缺乏理论研究,很多时候仅仅照搬某些企业在职培训的方法,虽然也开展了能力培养的系列活动,但成功经验尚不多见。

三、加强市场营销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靠几门课程、几项营销技能训练就能实现的。因此,要全面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就必须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有效的实现。

(一)明确市场营销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断细化培养目标,并处理好不同种类能力培养的关系。在明确市场营销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时,不仅要规定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要把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性品质等各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全面综合的岗位职业能力。

(二)改革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形成扎实有效的市场营销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载体。在对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改革时,需要在课程中增加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并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加大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数学、计算机等课程的比重,为增强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发展后劲奠定基础。在专业课的实施中,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多设置一些技巧性、实用性课程,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如市场营销策划、商务谈判、推销学、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等。同时,在课时分配上,适当减少老师直接讲授理论知识的课时,适当增加案例分析、讨论、模拟操作等实践课时。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岗位技能。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特点,在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电子商务、推销学等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营销技能的训练。同时,通过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让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认识到岗位职业能力对从事营销职业的重要性,并在一定层面上应用岗位职业能力,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岗位职业能力的目的。

(四)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有效实现与企业需要的对接。通过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计划地送到营销岗位一线,通过顶岗实习,将营销岗位职业能力与具体营销技能结合起来,检验营销人才培养质量,使营销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营销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队伍,鼓励教师多参与市场营销实践,把参与市场营销实践和到营销企业锻炼作为教师进修的必修课,以提高教师本身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育策略[J].教育与研究,2007(8).

[2]张妍,赵红波.基于岗位和行业适应性的高职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探索[J].嘉兴学院学报,2009(7).

第6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教育;市场营销

1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1社会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由于高校每年不断扩招,进入社会的高职毕业生数量也年年递增,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扩大劳动就业面,提高劳动就业层次。2015年教育部发文鼓励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

1.2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职学生普遍思想丰富,性格活跃,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教育既能挖掘每个人的个性潜能,又能提高他们适应社会、认知市场的综合素养。当然,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不局限于让学生开公司办企业、做小本生意、户口养家。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课堂内外,让学生在课堂上勤于提问、敢于提问、发散性提问,培养他们的求知学习的意识。

2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出现的问题

2.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成熟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职院校提出了案例教学、项目参与、校企合作等多种教育模式。然而,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完整的体系,没有整套教学计划,大多数院校仅仅是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创新创业教育没能结合专业特性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认知行业环境,捕捉创业计划。

2.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欠缺

目前很多院校意识到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培训教育,但是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始于20世纪末,还没有完善配套的创新创业课程,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导师。学院老师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

3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对策

3.1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纳入课程培养方案中

3.1.1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刚刚进入校园的新生,首先,学生们需了解什么是创业,创业的特征和要素包括什么。此外,开展创业基础课程,邀请知名企业家来学院开设企业经营讲座、聘请校外实践家讲课、组织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校与学生交流经验、分享心得。这些教学活动可以唤起他们的创业愿望,激发其创业激情。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多次邀请西安人人乐公司运营总监,陕西白象食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做企业运营讲座。

3.1.2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讲求实用性和针对性。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综合实训室,采用模拟企业经营方式的新型教学方法,注重考评大学生的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在每学期期中、期末会安排学生到企业参与实训,譬如参加京东西北分公司举办的618大促实习活动,努力做到教学理论内容尽可能与社会实践相适应,实行弹性课程组合。

3.1.3引导学生认知创新创业环境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时并不拥有技术或发明专利,然而创业形式和行业选择面较广,很难形成固定的创业基地或创业园,更难找到具体的项目资金支持。因此,在创业规划和实施期间要适时评估和防控一切可能的风险。另外,大部分的学生创业者均为白手起家或初次创业,创业资源匮乏,需要时时关注和了解国家政策和学校帮扶政策。

3.1.4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

无论是市场营销专业还是其他专业,教室内理论教学都是被动的学习过程。如何将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学科竞赛学习的形式无疑是最容易为师生接受和实施的。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市场营销专业根据学科特点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学科竞赛,小到一个班级竞赛,大到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赛。首先利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开展市场营销实训等课程,激发同学参与的热情,在争先争优的竞赛环境下培养创新精神。其次,借全国职业院校竞赛的契机,举办市场营销类院级“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大赛和院级“创新、创意、创业”大赛,鼓励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激发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潜能,汇集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市场营销技能竞赛和全国“挑战杯”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在大赛中体验企业经营管理,撰写创业计划书,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除了竞赛以外,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还开办校园超市教学实训基地,市场营销学生可以竞聘上岗参与超市的管理,策划超市的促销活动方案,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3.2建立创新创业导师智囊团

对于高校初期转型期间,以引聘结合形式建立创新创业智囊团是必不可少。一是将具有一定授课技巧和基础的社会人士兼职性聘请为实践指导老师;二是让现有教师深入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创造继续教育的机会和条件,逐步培养为“双师型”教师;三是校企合作、产学互动,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营销全过程,亲临竞争复杂的市场环境,提高教学的可操作性;四是组织教师参加国家有关职业资格、专业技能等级的考试考核。总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不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

作者:王玉玲 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摘要:介绍本校中等医学职业教育和专业结构调整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专业结构;市场需求;对策

安康卫生学校位于经济、文化欠发达的陕西南部,经过4O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专业结构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3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这3个因素中,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专业结构是学校发展的关键。鉴于对专业结构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1专业设置与学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从建校初期到1984年,学校主要开办医士和护士2个长线专业,间断开办过中医、放射、药剂、妇幼等专业,每年的招生专业数一般为3个左右,招生规模维持在600人以内。从1985年起,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学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了专业调整和创办新专业的力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校现已形成两部一院(大专部、中专部和附属医院)的基本办学格局,学校大专部设有临床医学、社区定向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8个专业;中专部设有护理、助产、卫生保健、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计划生育技术、眼视光技术、IZ:l腔工艺技术、康复技术、医学生物技术、中医康复保健、药剂、中药制药、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卫生信息管理15个专业。专业结构的拓展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学校2006年与1984年同期规模相比,在校学生由600余人发展到2600余人,增加了3.3倍;校舍建筑面积由3000m扩大到58246m,固定资产由138万元增加到6000余万元,实验室资产由40余万元增长到近1600万元。1993年我校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调整专业设置的基本做法

2.1保持优势专业,创建自身品牌

对于就业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自身优势明显的长线专业,如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加大了教学改革力度,在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工夫,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以良好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树立了自身形象。

2.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新专业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对医学相关学科人才的需求,我们在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开办新专业。如针对本地区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方面人才缺乏的情况,及时开办了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等专业;针对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计划生育技术专业;根据一些制药企业、医疗单位和药品市场的需要,开办了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中药制药等专业,并从师资、设备、管理等诸方面予以倾斜,以促使其健康发展。

2.3增强趋前意识,避免盲目开馥

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周期性,卫生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不同的领域也有其周期性变化,因此开办新专业不能盲目追求“热门”,要注意其专业特点与未来人才市场需求的衔接,尽可能缩短培养周期,快出人才,争取“短平快”效应。我校挑选部分医学相关学科开设了高中起点的两年制高中专(包括医学文秘、卫生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有一定市场需求的短线专业,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医学生物技术、药学等专业则采取隔年招生和轮流开办的方式,对一些已不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市场需求渐趋疲软的专业,则逐步压缩招生规模,适时淘汰或停招,这样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没有造成培养过剩,避免了资源浪费。

3加强协作.纵向联合.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

目前,中等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已趋于完善,要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还应在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上下工夫。我校从1986年开始,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延安大学联合开办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由原来单一的临床医学发展到现在的社区定向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药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9个专业,并开办了初中起点五年制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目前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已占在校生总数的75%以上。这种依托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全方位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与上述学校以及省内外其他高等院校协作,开展了专升本的成人教育、自考、函授、远程教育等,与相关行业和部门联合开展了所需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等,拓宽了办学渠道。扩大了学校的生存空间。

4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4.1开办新专业.6论证与决策问题

新专业的开办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在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决策,不失时机,抢抓机遇。

4.2锞程馥置与散学计划制订

围绕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搞好课程的优化组合,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是开办新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质量。对于国家尚无指导性计划的专业,先组织人力进行专题调研,及时制订出能体现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

4.3妥善解决师费问题

随着新专业的开办和办学层次的提高,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师资问题。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有能力的教师从事第二专业的教学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或脱产进修学习,提高学历,拓宽知识面,加强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培养;积极引进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充分发挥当地其他大中专学校、科研、医疗单位和工厂的优势,实行校院联合、校企联合,进行联合办学,聘请兼职教师,满足教学需要。

4.4实验、实习问题

随着新专业开办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出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实验、实习问题。这既有实验设备和实习场所不足的问题,也有带教师资匮乏的问题。除学校自身应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实验、实习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以满足教学需要外,还应走校院联合、校企联合的协作办学道路,实行联合办学,挖掘教育资源,实行资源共享、效益分享的办学模式,扩充和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如我校开办的部分短线专业(包括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医学生物技术、药学等专业),除学校先期进行基础投资外,都是采取走出校门、寻求协作单位联合办学的方式。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教育资源,又避免了学校大量财力的重复投入。

第8篇

一、实习基本情况

1.实习时间xx年3月22日—xx年5月9日,共七周。

2.实习地点实习地点32个。在自治区内25个实习点,区外7个实习点。具体实习地点详见附件一,2004届本科毕业生实习情况统计表。

3.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本专业范围内的工作,另外也有个别

4.实习人数

(1)实习学生。xx届三个毕业班的131名学生全部参加了实习。

(2)实习指导教师。共17人。由于实习点多,地点分散,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和本学期任课教师及相关行政人员全部参加了实习指导工作。

5.实习形式

根据学院教务处的要求,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分散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都出具了三方签名的书面材料(个人申请书、家长同意书和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的证明书)。集中实习学生的实习单位由系里联系。所有实习单位都有专业教师指导。实习类型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种,毕业实习学生107人(31个实习点),毕业设计24人(1个实习点)。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和特点选拔毕业设计学生,其他学生参加毕业设计。

6.实习成果数据统计

(1)收到32个实习点每个点一份实习鉴定(实习单位盖章有效)。鉴定对每个实习学生做出了评价,131名学生单位实习鉴定成绩全部合格。

(2)收到学生实习报告112份。其中毕业实习学生每人一份,共107份;毕业设计每组1份,共5份。实习报告全部合格。

(3)收到实习教师每人一份实结报告,共17份。报告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能力、纪律情况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二是结合实习单位的意见,对自己指导的每个学生给出综合实习成绩。三是就毕业实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全体学生综合实习成绩全部合格。

二、实习表现与效果

达到了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同学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本次实习采取分散形式。原则上以就业实习为主,同时与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本届实习的单位覆盖面很广,企业总体水平也比较高。实习收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参与企业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外贸谈判、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成绩良好。实习单位的反馈情况表明,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大多数学生能胜任单位所交给的工作。在毕业设计单位和有些企业,实习学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实习方式。实习单位指定指导人员师傅带徒弟式的带学生,指导学生的日常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他们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同学们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实习单位及其指导人员的一致好评。

3.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一些学生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4.组织管理。实习领导小组成员亲自到实习单位,检查和指导实习工作,协调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指导老师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尽职尽责,对保证实习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实习开始时,老师们深入学生和实习单位,阐明实纲及实习计划内容,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过程中,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具体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深化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做好具体工作;在业务不多的实习点,引导学生“找事做”,挖掘他们的实践经验;检查学生实习工作日记,掌握实习情况,指导工作及时有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老师们认真做好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及评定工作,参加实习交流会,完成实结报告。指导老师平均每周与每个学生交流一次。指导方式有电话、电子邮件、下点、面谈等。基本达到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

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认真负责。不仅指导具体工作,还无私的介绍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经验。

5.校企关系。实习前后系领导带领实习老师专门拜访、答谢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系里向实习单位发出统一格式的感谢信。实习学生积极配合企业工作,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实际工作绩效对企业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校企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6.总结交流。返校后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谈经历,谈体会,谈感想,论题丰富,论据翔实。实习指导老师亲临交流会,既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又指出了实习中的不足,并对同学们的观点或体会进行了点评。对就业应聘以及将来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实习改进建议

1.增加实践环节。学生们共同的体会之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从销售终端的商品管理、价格确定,到渠道控制、广告投放、新品开发及至市场调研,都需要宽泛的理论知识支撑。有的单位工作专业性较强,学生下班回来找书找老师求教,其他实习点的同学也主动参与出谋划策。极大的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学遗憾学习时不够努力刻苦。一个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同学们希望都能参加一次实际营销策划活动,以系统地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虽然有二年级的社会调查实习,但专业性不强,投入不足。如果三年级设一次短期专业性社会实践,会促进学生学习,进一步增加实践知识。如果增加实际营销策划内容,会加大教师工作量。但是,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确实是实现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尤其有助于学生就业。我们初步计划增加营销策划实践工作项目,使目前学生的参与人数从5%增加到10%。建议学校把专业性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第9篇

关键词:专业市场;发展趋势;应对策略;贵阳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value of specialty market in China. In addition,this paper sum up the challenge and the trend of specialty market.based on the planning of specialty market in Guiyang ,this paper try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and solution.

Key words: specialty market; trend ; strategy; GuiYang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我国以轻纺工业为先导的农村工业化和数量众多的地方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对商品交易、流通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成为当时制约乡镇企业和家庭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专业市场作为一种以农商经济为基础成长起来的市场形式,在加强信息的集聚化和专业化、密切分工与合作关系、创建共享式销售网络、扶持小企业成长、促进支撑产业和配套设施发展、传导政府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几年贵阳市专业市场发展较快,截止到2012年1月,共有专业市场188个,2011年专业市场交易额达到467.92亿元,营业总面积403.13公顷,用地规模481.74公顷,已形成五里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谷丰粮油批发市场、东方金属材料交易中心等规模较大的专业市场,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

2、专业市场面临的挑战

随着市场信息化、企业规模化、销售渠道纵向一体化、市场需求多元化,专业市场节约交易成本的功能弱化了,甚至因为由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引起的道德风险泛滥化使得使用专业市场的交易成本有上升趋势,专业市场未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2.1来自外部的威胁:企业大型化、消费品牌化、新兴业态

(1)来自企业大型化的冲击

对专业市场的一个直接冲击来自于大型连锁商业企业的迅猛发展,他们通过自建采购渠道将众多生产企业直接纳入到销售体系中从而绕开了批发环节,并且利用其品牌优势,开始逐步采用OEM、ODM等方式向上游生产领域渗透。另外随着规模扩大和实力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型消费品生产企业迈上品牌经营之路,通过各种方式介入渠道资源。

图1 产业链上下游互相渗透,弱化批发环节

(2)来自消费品牌化的冲击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价格的敏感度开始下降,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质量、品牌和用户体验。以价格优势为核心竞争优势的专业市场未来面临着产品萎缩、交易量下降的状况。

(3)来自新兴业态的冲击

传统专业市场日益受到来自新兴业态的冲击,包括1)阿里巴巴、企业门户网站等电子商务;2)展会;3)沃尔玛等大型超市;4)国美等家电连锁、中域等通讯连锁。其中B2B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会不断蚕食专业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B2B 电子商务给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销售渠道,部分取代了传统专业市场信息集聚和价格发现的功能。

2.2来自内部的挑战: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交易落后

(1)缺乏合理规划布局,重复建设、“有场无市”现象严重。由于产业集群与批发市场的联动效应,一些地方政府不惜花费巨资建设现代化的批发市场,或者放手投资者兴建,大量同专业低档批发市场大量出现,导致市场总量过剩,重复建设,“有场无市”现象严重。

(2)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无序竞争。经营户往往缺乏行业协会的指导,除了低价无序竞争,不少市场还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

(3)市场环境差,功能单一,交易方式落后。普遍为人流物流不分、商铺仓库合一的采取“现金、现场、现货”交易形式的“三现”市场,带来交通、消防、治安和环境卫生等问题,市场所在地区往往成为了城市的“四黑”地区(交通黑点、治安黑点、消防黑点和环境卫生黑点)。

3、专业市场发展趋势

国外专业市场随着工业化兴起而衰落和专业市场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重挑战让众学者对专业市场的发展前景难言乐观。但通过在编制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建设规划过程中对广州市、贵阳市等专业市场的大量调查,作者对其发展前景依然充满希望,专业市场主要面临以下发展趋势。

3.1市场结构金字塔化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专业市场之间竞争的加剧,专业市场体系已经分化整合,行业结构由网络型向金字塔型转变,形成了由若干个全国性和地区性市场组成的层次和结构分明的专业市场体系。

图2:行业结构由网络型向金字塔型转变

3.2运营专业化与职能多元化并存

专业市场的运营者正加强对市场的管理、注重品牌、走向连锁、与品牌供应商结成联盟。从原本以收取租金、交易为主的初级专业市场形态逐步向租金和配套服务并举,集交易、信息、展示、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元化的高级阶段演变。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专业市场的外部效应。

图3:大型专业市场主要功能

3.3传统专业市场将加快转型

未来的发展趋势,销地型专业批发市场会逐步向大型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及大型购物中心发展,而不转型的会逐步向零售巨头的物流配送点以及更高级的专业市场发展,集散地型的专业市场则会逐步成为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的一部分;产地型专业批发市场则会向会展型综合市场园区和交易所转变。

图4:不同类型专业市场的转型方向

3.4 市场布局集中园区化

未来专业市场入园发展,以标准的园区建设模式和标准为指导,有效发挥市场集群和组合的优势,推动专业市场的品牌化发展,各种专业市场园区将成为城市商贸功能的重要载体和专业市场体系的龙头。

表1:专业市场的布局趋势

市场类型 布局要求

日用工业品

专业市场 1、位于城市交通干道两侧,并具备交通集散地以满足大量人流物流的需求;

2、具备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

3、结合城市交通枢纽布局;

4、宜布局在城市环城快速沿线。

生产资料

专业市场 1、结合高快速路和交通枢纽布局;

2、结合产业基地或物流园区布局;

3、地块面积要求较大;

4、宜布局在环城快速沿线及聚集区

农副产品

专业市场 1、沿高快速路及国道、省道等交通干道进行布局;

2、依托农业基地布局;

4、贵阳市专业市场发展应对策略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黔中经济区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加速推进贵阳城市跨越式发展,实现“三区五城五带”的城市发展战略;整合区域资源,引领贵阳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应对专业市场的发展趋势,通过编制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建设规划,对贵阳市专业市场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应对策略。

4.1对接沿海,扩大影响。

依托交通枢纽,利用与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一级专业市场云集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交通联系改善(贵广高速、贵广高铁、沪昆高速等)的机会,对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大力发展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专业市场配套的专业市场,借浙江、广东等地品牌专业市场先发之力,弥补贵阳市自身管理、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不足,促使专业市场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成为推动黔中经济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2强化优势,重点突破。

为顺应专业市场从网络型向金字塔型转变的发展趋势,明确贵阳专业市场的发展重点,加强政府的管理和对市场的扶持引导。规划根据交易规模(年交易额分为5000万以上、5亿以上和20亿以上三个级别)、辐射范围(分为贵阳市、贵州省、西南地区及以上三种辐射级别)进行了贵阳市专业市场体系规划,确定了市场等级(分别为一级专业市场、二级专业市场和三级专业市场三个等级)和相应的建设标准,并制订了相应的规划目标和发展策略。构建以一级专业市场为龙头,二级专业市场为支撑、三级专业市场为基础的专业市场等级结构体系。

4.3集聚发展,优化布局

立足于大区域、大市场、大流通的高度,统筹促进区域互动发展,与周边地区专业市场进行分工协作,优化专业市场布局,强调同类或相关专业市场的集聚布局,在城市地区建设若干个与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相结合的专业市场集中区和专业市场群,提高土地使用的效率和收益,实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形成 “一环轴线拓展,五区三群集聚”的贵阳市专业市场总体空间结构。 “一环”是指专业市场沿贵阳市环城高速公路规划布局。 “轴线”是指专业市场沿贵阳市对外拓展的主要发展轴线规划布局。“五区”是指五个专业市场集中区。 “三群”是指除五大专业市场集中区以外,专业市场相对集中分布的三个专业市场群。针对每个市场集中区和专业市场群进行详细规划,提出其发展规模(包括用地规模、交易规模、建设规模)、发展定位、经营门类、市场业态等。

参考文献:

[1] 方小山,肖大威.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动态及规划探析[J].城市规划, 2002, 26(10): 61-63

[2] 池仁勇从专业市场的生存基础变化看其发展趋势[J].商业研究,2003(09):167-169

[3] 杨忠诚,陆玉麒・专业批发市场型小城镇的现状与未来[J]・城市规划学刊, 2003(5): 90-92

[4] 石忆邵.中国市场群落发展机制.地理学报[ J]. 2002, 57(3):354-362

第10篇

分析专业市场的竞争力,有如下10个方面值得重视。专业市场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应当从这10个方面加以着手,但是每个方面也都面临着重重困难。

1.政府调控

市场严格意义上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市场。通过产业集聚、划行归市、市场搬迁、市场规划,带动整个地方经济,如义乌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这些显著的特征除了经济和企业要素以外,更多的带有社会和政府职能,有点象红筹国有企业。第二类才是由企业主办的市场,这类市场需要按照市场规律来创办和进行经营管理。市场所需要的要素一般很难得到,不要说土地、政策、配套支持,就是市场搬迁,有时候也是无法跨过的门槛。

因此,政府调控对专业市场的发展有着支配作用,政府的支持与否是专业市场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在现阶段,政府在专业市场的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政府办市场”已得到一致的共识。

2.升级改造

每一次由政府召开的专业市场会议,提得最多的词就是升级改造,可以说政府是在大声疾呼专业市场升级改造。

全国许多专业市场一成不变缺乏创新,功能单一、场地简陋、不能适应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要,不能形成持久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升级改造势在必行,不改造只能面临着失败和消亡。对比浙江省的专业市场,升级改造的都焕发了新的生机,如义乌、海宁;维持现状、止步不前的都逐渐落伍,像嵊州、台州。义乌和绍兴的差距;海宁和路桥的比肩;余姚和南浔的落差,一目了然。

但是,升级改造对国有市场相对容易,可是对企业市场谈何容易,不升级改造等死,升级改造有可能是找死,企业举办的市场面临着这样一个“两难”局面。

3.产权商铺

产权商铺实际是从商业地产角度来分析专业市场。以前做地产或者市场,开发商低价拿

地,经过一系列手法加以包装,然后加以出售,资金迅速回笼。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产权商铺一系列后续问题逐渐开始显露。百度上搜索“产权商铺”,138000条搜索结果,除了做广告的,就是痛斥产权商铺的,产权商铺开始象过街老鼠。

目前,各个地方开始逐渐禁止产权商铺。应该说,产权商铺被全面禁止将是大势所趋,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产权商铺被禁止以后,专业市场该何去何从?

我个人认为,对专业市场和商业地产的专业运营商来说,禁止产权商铺应该是利大于敝。因为我们专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运营能力,运营能力能把别人做不旺市场做旺,市场做旺了,物业价值会跟着上去,也会带来其他一系列的附加值。因此,提高市场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的运营能力,这才是市场发展兴旺的根本。

4.商业文明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谈义乌经验时指出,义乌下一个经验就是“商业文明”的经验,义乌市场不仅仅应是全球最大的,而且应该是最有序、最持久、最文明的。义乌商业文明可以归纳为:诚信立市、以人为本、以义取利、创新求变、和谐兴商。

对专业市场而言,商业文明将成为下一步的中心竞争力。而商业文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知识产权。专业市场要想提升市场的商业文明,抑制市场“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保护市场本身和经营户的知识产权、全面树立知识产权意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5.品牌工程

在商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市场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成为品牌之间的竞争。专业市场做好品牌工程、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义乌小商品城、海宁皮革城的品牌已是巨大的无形资产。

那么专业市场如何做好品牌工程,下面几点要重点关注:

① 注重专业市场的形象,提升专业市场的包装意识与形态和形象管理;

② 处理好产品品牌和市场品牌的关系;

③ 引进品牌并且孵化品牌;

④ 注重品牌价值,保护自身品牌。

6.市场连锁

连锁是现今流行的模式,是迅速扩展的重要手段,已经在零售业态中被广泛应用。

专业市场能不能连锁?如何连锁?如果国内这些超大型的专业市场能够迅速连锁,将是

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

义乌小商品城到处开花、颐高电脑城遍布各地、居然之家建材市场全国布局……实践证明,专业市场是可以连锁的,但是需要谨慎,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战略规划、标准化的模式、足够多的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和充足的资本。另外,还必须选择好的连锁模式,是自营连锁、开设分市场还是品牌输出,则需要根据自身市场的实际情况来定。

7.商业竞争

竞争是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对我自己来说,没有台湾的另外两家竞争对手,就没有今天的颐高。起点高,一开始就和国际中大鳄同台,所以自己也会迅速壮大。跳出市场看市场,从其他的商业业态来研究竞争,会有另一番感受,就不会迷失在专业市场之间的竞争之中。

根据商品的特性,我们可以将各个业态划分为标准的和非标准的两大类。第一类如大型电器等,如今这类产品的品牌、规格都逐渐统一标准,于此相对应,这类产品的专业市场的竞争力就会逐渐弱化,逐步被专业卖场所取代;但是像服装、小商品等这类产品,我们将其称之为非标准商业,这些商品的品牌、规格、价格往往千差万别,相应的专业市场的竞争力就可能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不同。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专业市场的竞争力只有在非标准商业中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在标准商业中的发展空间已经非常狭小。

除了上述问题,另外一个现象需要注意,那就是专业市场已经由传统的商业竞争开始走向竞合。“做大蛋糕,资源共享,有限竞争,协同发展”已成为新的共识,并可能成为专业市场以后发展的方向。

8.市场国际化

国际化是大型、全国性专业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途径。义乌小商品城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开始买世界,卖世界。众多专业市场也开始走出国门,将市场开到国外。伊朗、阿联酋、瑞典都有我们中国商人举办的市场,他们已经率先迈出了专业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对于大多数的专业市场来说,可以一步步考虑国际化发展:首先卖国际化商品;其次吸引国外商人前来采购;第三考虑去国外开设分市场。

9.市场信息化

专业市场的信息化是提升市场的系统竞争力,让市场管理、业务条理清晰,更具系统性。

我们专业市场传统的思想和观念急需转变,以适应IT时展的潮流。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专业市场不能固守原有的城池,需要接受、适应、应用和掌控信息化。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网站+OA+BLOG+网络视频+业务管理软件,对提升市场的管理效率和效益非常明显。

10.商业资本

第11篇

摘 要 专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自组织性。基于自组织理论,本文首先分析了专业市场的形成机制,即专业市场如何具备了自组织系统的特征。接下来,论文提出了专业市场发展的三个自组织特征: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市场组织的自催化性及市场组织的自适应。最后对论文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 专业市场 形成机制 自组织特征 自适应

专业市场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易制度安排,较好地解决了因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选择,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公共交易平台。纵观其成长过程,专业市场大多是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自发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自组织性。

自组织是一个自创生、自发展的过程,它不需要外界指令而能自行地从无序结构形成具有有序结构的系统,主要包括三类过程:第一,由非组织到组织的过程演化,即从无序结构到有序结构的演化;第二,由组织程度低到组织程度高的过程演化,即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演化;第三,相同组织层次上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演化,即组织结构与功能在水平方面的复杂性增长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自组织理论为我们更好地分析专业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了解其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

一、专业市场自组织系统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小商贩扎堆经营的集市贸易,交易的商品以批发与零售为主,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较低。可以说,初始形态的市场结构处于无序状态,是商户们自发形成的聚集销售。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市场规模开始不断扩大,专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市场内的商户不断与外界企业或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方面的交换,使市场始终处于激烈的动态变化之中。当达到某一特定值时,市场系统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相对的有序状态,自组织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专业市场系统。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形成耗散结构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开放性、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的非线性作用与涨落。那么,由小商户扎堆经营的“马路市场”是如何具备这四个条件的呢,即专业市场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初始要素禀赋决定了小商贩们扎堆经营这一现象的出现,而扎堆经营为“马路市场”带来涨落,涨落为商贩们带来的经济利益,又会吸引更多商贩加入,促使竞争加剧,市场远离平衡态,在商贩之间相互竞争与协同的非线性作用下,系统就有可能实现层次的跃迁,推动专业市场自组织系统的产生。

初始要素禀赋产生的条件有许多种:环境与资源的优势、传统历史文化与制度、供给与需求条件等,以及其他偶然的因素。所以,当地的资源条件及商业文化等使一些小商贩们自发的形成一批“马路市场”。

涨落是耗散结构出现的触发器,但是只有当涨落出现在体系远离平衡态或者说体系结构演化的临界点时,涨落才起到触发作用,最终使原有系统结构失衡,诱发系统进化到新的有序状态。商贩们的聚集销售带来了市场的涨落,主要体现在: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流通与技术的创新引起生产要素的变化;市场内部制度与文化环境的变化;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深化。以上三个方面形成专业市场的内涨落,同时外界环境的变化也给市场带来了涨落:流通体制的改革,政府的鼓励政策,相关市场环境的变化等,这些属于外涨落。内、外涨落的形成,为系统的跃迁提供条件的同时,也为商户带来正的经济利益:①人力资源、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通与共享,使商户节约了成本,同时知识溢出为商户带来利益;②聚集销售降低了购买者的搜寻成本,具有低交易费用的特点,所以更多消费者的购买商品为商户带来利益;③市场专业化分工的深化,通过形成规模经济为商户带来更大利益;④专业市场内部与外部均形成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使商户者保持活力,从而带动其创新,实现经济利益的增长。

正的经济利益作为一个吸引子,吸引越来越多的商户加入“马路市场”,内部非线性作用更加明显,系统逐渐远离平衡。非线性作用导致了正反馈现象的出现,继而放大了涨落,使市场分工越来越具专业性,交易成本也由于商户之间的协同作用越来越低,从而提升了整个市场的竞争力,直接为商户带来更多的利润。利润的增加催化了市场质与量的发展,商户的专业化经营形式就是在这种循环作用下,实现了创新与提升,最终在涨落的作用下形成专业市场这一稳定的、有序的销售组织形式。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专业市场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是由众多市场主体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演化而形成的一种销售组织形式。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专业市场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存在着,成为一类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等特征的典型复杂系统。

二、专业市场发展的自组织特征分析

专业市场本质上是一个分工网络组织,它是交易系统、管理系统与服务系统的综合统一体。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专业市场的发展与演化具有自身的规律性,是一个不断从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组织层次得到跃迁与复杂性逐渐增长的自我成长过程,具有自创生、自复制和自适应等复杂的演化行为。从自组织性来看,专业市场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具有三个特征: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市场组织的催化性、市场组织的自适应。

1.市场主体的自主性

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市场主体进行交易活动、实现自我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专业市场是自发形成的流通组织,是在众多经营者、管理者与服务者等市场主体的相互作用下,而逐渐演化形成的一种交易组织形式。而自主性是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最好体现,可以说它是专业市场实现自组织演化的内在灵魂。在专业市场的发展阶段,市场主体根据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及自身发展需求,自主地丰富商品种类、调整商品价格以适合其需求,与其同时,在自身资本得到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自我创新与发展,从而推动专业市场的演化。例如,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市场与有形市场的有机结合成为经营者希望采取的交易形式,于是在外界影响因素及市场发展新需求的作用下商户们展开了对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努力开拓网络市场,实现了市场交易系统的创新发展,在扩大交易范围、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大大促进了专业市场的进一步演化。另外,市场内部的管理机构与服务机构也具有较高的创新激情,在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创新活动中去。所以说,专业市场通过自组织不断实现自我创新与提升,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市场主体的自主性是专业市场自组织演化过程中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

2.市场组织的自催化性

自催化是自组织系统普遍具有的一种自我催化、循环累积能力。实际上,专业市场的演化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渐进的过程:为了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市场内部逐渐实现了组织创新与功能提升。这些创新为市场交易节省了更多成本,并提高了交易效率,为市场主体带来了较高利益。利益的增加,又为各市场主体从外界获取更多要素和资源提供了可能,加大了与外界的联系,为进一步实现组织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这是一个循环累积的过程,专业市场就是一个包含以上催化循环的超循环组织,它是以超循环的形式进行着发展与演化,在系统的循环反应过程中存在有较强的自催化机制。

同时,在专业市场内部还存在交叉催化作用,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市场经营者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资源分享等,互相为对方的发展提供了催化支持,实现了交叉催化循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市场经营户对商品种类、价格信息、客户资源的良好掌握。同样,管理者为市场经营者与服务者提供规范化管理,并收取一定税收;服务者通过为市场内其他主体提供一定的市场服务,而获取服务报酬,从而形成了三者之间的交叉催化,在交叉催化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3.市场组织的自适应

自适应,是指系统在自组织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关系。自适应系统能根据外界环境变化,通过改变自身结构与功能(主要是实现创新)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开放的系统只有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更好的发展。所以专业市场必须具备适应外界变化的应变能力。专业市场的兴起,得益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交易平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所需求商品的要求也开始提高,一部分企业集团开始脱离专业市场创建自己的销售网络,与此同时,大型连锁超市及商场的出现,对专业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所以,专业市场只有通过提高交易商品质量、转变交易方式等实现市场结构与功能的创新,才不至衰退或消亡。这是专业市场的自适应机制:通过创新满足市场需求,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专业市场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与环境的相适应:渐进式调整与突变式跃迁。当不能适应外界环境或自身发展需求时,专业市场有时只需要做一些小的调整便可恢复适应,这属于量的变化,某种层次上来说是市场的渐进式演化;当不适应达到一定程度时,专业市场只有通过旧组织结构的瓦解并建立新组织结构才能适应环境变化,完成组织层次的跃迁与自身发展。

三、结论

专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自组织特征,这是由它自身具有的开放性、复杂性等特征决定的。从自组织角度认识和把握专业市场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对于新形势下完成其组织创新以提升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现将本文的结论归纳如下:

1.专业市场是一类典型的自组织系统,外界环境的变化及初始要素禀赋决定了专业市场在特定地方产生并不是历史的偶然性

所以我们不可能凭主观愿望盲目地建造专业市场,并使其产生且蓬勃发展起来,而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创造条件促使专业市场具备自组织的四个前提条件: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从而促使专业市场自组织系统的形成。

2.自组织演化是一个复杂性不断增长的过程,越来越复杂的内部结构是专业市场演化的趋势

专业市场作为一个开放的自组织复杂系统,其形成与演化是市场主体不断协调适应与不断创新发展的生长、进化过程。所以,提高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及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形成优越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市场文化氛围,是推动专业市场不断实现自组织演化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金祥荣,柯荣住.对专业市场的一种交易费用经济解释.经济研究.1997(4).

[2]陆立军,王祖强.专业市场:地方型市场的演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陈红儿.区域市场发展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曾国屏.自组织的自然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第12篇

在这样的形势下,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该如何应对挑战?新时期下我们该充分抓住哪些发展机遇?如何构建专业市场新的发展格局?对于专业市场的当下和未来,夏令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

积极应变获突破

近几年来,专业市场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于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竞争的加剧也直接迫使专业市场要加快改革步伐。在努力和坚持中,多年来,专业市场取得了显著进步和平稳发展,综合竞争力加强,行业流通效率不断提升。夏令敏分析说,在这个过程中,专业市场自身积极尝试做出的一系列变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专业市场的这场变革从自身开始。在他们采取的举措里,不只是对硬件设施的升级,为商户打造商场式的购物环境,营造良好的经营氛围,更开始注重对产业的科学合理规划,在体制、组织架构等方面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专业市场的管理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对市场及商户需求有了更准确的把握。这种积极主动的自我提升,有效巩固了专业市场的优势基础。

与此同时,专业市场也意识到加强国内外市场拓展与合作的重要性。目前,专业市场参加展会、考察兄弟专业市场等交流学习活动日渐频繁,对接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如产品对接、经验交流、战略合作等。国际合作上,专业市场组团考察韩国、俄罗斯、匈牙利等海外市场,加强与东南亚、欧洲、南美等地市场的交流合作,部分市场成功与意大利等国家建立起品牌及战略合作联盟。“坐商变行商”的思维转变,极大地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了市场间的共赢发展。

在提档升级过程中,专业市场勇于打破过去传统、尝试新思路十分关键。他们通过自身的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引导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等方式,不仅顺利跨过了一些考验,更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紧抓机遇促升级

转型升级的进程仅此还远远不够。夏令敏表示,新的一年里乃至未来几年,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通过挖掘新机遇找到新的增长优势十分关键。

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中央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经济工作会议等宏观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国内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期,为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创造了重要机遇。专业市场不仅需要对未来发展重点做出新的部署,更要从中寻找出新的发展机遇。比如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政策的提出,对于专业市场推进区域发展和合作、扩大国际市场等都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所带来的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将会成为产业提升的有效支撑。这个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商业环境的变化,包括营销模式、流通方式、消费需求等。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大众消费理念的成熟,促使很多商业业态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专业市场在此形势下,也由过去单一的产品批发模式,逐渐尝试批零结合、加大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等。这是一次商业格局的重新洗牌,专业市场能否抓住契机,实现新的突破,获取更高的商业地位,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近年来,政府对纺织产业的重视与支持,也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如北京、广州、常熟等地,政府在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如何进一步扩大就业,推动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形象,发展都市产业等,纺织服装产业都将有很大的空间。

摸清四脉立方向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格局下,如何才能充分借助机遇所带来的机会,加速推动市场的转型升级?对此,夏令敏提出,要注意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专业市场与城市协调发展。当下,诸多地方城市正在布局新一轮的发展规划,专业市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与城市生态及其他相关产业间的互动衔接,包括城市建设、交通、消防安全等,实现与城市人文、经济等资源的融合发展。

绿色市场建设加大关注。绿色市场不仅体现在专业市场及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节能、低碳、环保、清洁生产,销售产品的绿色与安全也要引起重视。健全诚信价值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生产产品,不仅是新时期消费市场的需求,也是专业市场应予以履行的社会责任。

品牌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在此过程中,需要专业市场结合产业结构进行科学产品布局,充分发挥品牌孵化基地的功能,营造出良好的品牌生态发展环境。通过自主品牌与区域品牌的共同发展,提升专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