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

时间:2022-12-27 23:09:48

化工机械

第1篇

2010年无锡投资72亿元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言西早 (1)

桂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0.8亿元晟华 (1)

长沙湘江大道捞刀河大桥东半幅桥梁合龙章韬 (2)

广珠城际容桂水道特大桥主跨合龙张波 (2)

广西沿海铁路建设获金融机构逾30亿元贷款支持晟华 (2)

海青铁路12月底前开工言西早 (3)

贵广铁路榕江段首座隧道提前贯通王语 (3)

中国首条城如陕速铁路金山支线将于2011年通车肖安 (3)

本钢南芬矿首批卡特彼勒大型矿用卡车顺利交机投产田华 (7)

三喜临门 无锡锡通喜洋洋——无锡锡通举办“成立二十周年、新厂落成暨院士工作站挂牌”庆典仪式杜卫华 (12)

本刊特稿 (15)

中国公路机械网简介 (45)

中国制造 (I0002)

沪蓉西高速公路试运行王语 (1)

港珠澳大桥动工兴建肖安 (2)

中交一公局贵都高速新场隧道贯通晟华 (3)

路面再生技术浅议李德超 (4)

50年庆典 西筑人的骄傲——西筑建厂50周年庆典暨新基地落成典礼杜卫华 (8)

江苏省有史以来最大的节能减排盛事——江苏省副省长何权携城建副市长、建设局(委)负责人考察英达热再生技术龚鲁义 (10)

山推商务大会在济南隆重举行丁兴华 (11)

山东德工召开冷再生技术经验交流会唐伟琼 (14)

沥青路面全厚式再生技术郝培文 邢傲雪 王宣懿 (16)

沥青稳定法全厚式再生技术冷廷 (21)

沥青路面全厚式冷再生及其设备的发展现状宗跃 (25)

三一重工HZS180混凝土搅拌站彭涌 王美成 (30)

洛建LRR525道路冷再生机刘超 (32)

设备管理Q&A谈刘骏 (33)

永武高速公路沥青路面AC-20目标配比设计丁永明 段春泉 赵锡森 杨人凤 俞利宾 薛利 (35)

沥青拌和厂节能降耗的措施孙希刚 拜卫东 (39)

橡胶沥青洒布车传热学分析及计算李俊武 吴鹏 向再励 (42)

基于CAN总线的铣刨机控制系统通信模块设计袁福发 (46)

两种养护条件下水泥-粉煤灰胶凝体系的性能李世秋 吴克刚 郝旭 (49)

山区乡村公路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史保华 彭洪波 范珉 许巍 (52)

沥青再生剂对废旧沥青性能重塑的分析与评价夏明 郭小宏 朱颖峰 (56)

乳化剂及改性剂对沥青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侯曙光 赵华 (59)

TSP203系统与注浆技术在岩溶隧道中的应用郭斌 任文斌 饶新平 (62)

库区高桩承台钢吊箱法施工技术张晓 王运周 杨建国 (66)

日本TAF环氧沥青混凝土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刘晓文 张肖宁 (69)

平地机驱动桥与平衡箱联接结构分析与改进王铁庆 曹全星 (72)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设备匹配技术研究刘洪海 焦生杰 沈晓龙 (75)

关于沥青搅拌设备除尘器余热回收技术的探讨张永昕 汪仁坤 符岁永 (79)

青岛滨海公路南段一期工程竣工言西早 (1)

陕西2009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83亿元晟华 (1)

中国承建苏丹达尔富尔首条现代化城际公路开工王语 (1)

广西三大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张波 (1)

琼州海峡将建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肖安 (2)

舟山跨海大桥试通车晟华 (2)

中国水电签约坦桑尼亚坦噶—浩乐浩乐公路项目章韬 (2)

“亚洲第一跨”虎跳门特大桥墩身施工全部完成张波 (2)

泛亚铁路在建和拟建里程将达1000km肖安 (3)

2010年铁路安排投资8235亿元言西早 (3)

“盐城第一隧”开工晟华 (3)

重庆2010年新建5条铁路王语 (3)

江苏省全面推广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龚鲁义) (8)

恒心环保 科学养护唐伟琼 (11)

高远圣工养护设备交接多哥总统出席孙晓亮 (11)

山推SD52—5推土机丁兴华 (30)

MOBA平地机找平系统应用于京沪高铁项目邹德明 (32)

宇通重工YTQH300强夯机张涛 (33)

德工WB600沥青路面冷再生机李富春 (34)

山东鸿达集团混凝土搅拌站系列再添新型号姜维聪 (35)

詹阳动力JYL80轮胎式液压挖掘机晟华 (35)

厦工XG6261F(4YF26)型垃圾压实机张波 (36)

封面故事 (I0001)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0002)

并驾齐驱 (I0002)

创新型混凝土桥面抛丸处理技术罗宏俭 (4)

全面合作,全方位服务——访山东大山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际江李瑛 (7)

2009天宝首届中国用户大会圆满结束唐伟琼 (10)

麦斯泰格(北京)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唐伟琼 (10)

山推10种新产品通过省级鉴定樊新宇 (12)

中国机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史保华 许巍 王文杰 党明杰 (13)

机场土基工程典型问题与处理对策史保华 许巍 王文杰 党明杰 (20)

机场跑道道面翻修施工要求及设备曹源文 (26)

山河智能SWDM22旋挖钻机晟华 (31)

加隆推出CL-750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张波 (34)

福田雷沃ETX系列装载机晟华 (36)

设备管理&谈许蓓 (37)

高等级沥青路面柔性基层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39)

高聚物改性剂与沥青的相容性分析王晓燕 王林 (42)

铁渣粉掺配水泥混凝土的试验研究黄鹤 (45)

浅谈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的产生与控制措施段逸凌 (48)

维特根2200CR冷再生机及工程应用蔡文海 侯昭光 (50)

喷嘴喷洒沥青成形形态对喷洒质量的影响张存公 黄铜生 张新强 (54)

车辙修补工艺在广靖锡澄高速养护中的应用杨杰 沈恒 (57)

龙潭隧道高地应力炭质页岩大变形整治施工技术李宗长 唐宏路 张志奇 (60)

隧道穿越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的工程对策潘雪峰 (63)

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缠丝机集成控制系统研究陈慧明 王巍 李青 (67)

液压挖掘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陶伟 马才伟 (70)

摊铺机夯锤轴承座的公差与配合分析及改进张艳萍 (73)

就地热再生设备液压转向系统在线检测技术 (75)

依托再制造产业的大修方案研究 (78)

液压油过滤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杨刚 戚殿兴 (82)

宁武高速公路将成江西最便捷出海通道王语 (1)

陕西省交通集团2010年高速公路建设投资173.8亿元晟华 (1)

广西2010年将新建11条高速公路言西早 (1)

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杭段通车张波 (1)

重庆南万高速公路青山隧道开工章韬 (2)

多哥洛美绕城公路项目开工晟华 (2)

福州绕城高速古城1号特大桥主体工程竣工张波 (2)

四川2010年地方公路建设投资创新高肖安 (2)

江苏省最长国道纵贯省内四市肖安 (3)

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53000km王语 (3)

西气东输榆济段第一长隧全线贯通言西早 (3)

迎接“高铁时代”谭忠华 (4)

特长铁路隧道防灾救援李凌志 (8)

增发融资再发力,中联喜迎“开门红”——首日发货价值超过5亿元 (12)

安全采矿,高效采矿,规范采矿——卡特彼勒在2010中国非公路用车峰会上分享新形势下矿山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新实践田华 (14)

青岛科泰研制新品 开拓印度市场王继贤 (15)

维特根天台幼儿园:持续的关爱唐伟琼 (15)

山推喜获“山东省服务名牌”企业称号禄君胜 丁兴华 (16)

洛建召开2010年商务大会李瑛 (16)

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与应用李炜 马[马马马] (17)

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养护技术研究周怀治 原驰 (22)

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研究杜小婷 赵卫东 (28)

山东德工PSJ400多锤头水泥路面破碎机李富春 (34)

沃尔沃山西VIP客户激情体验之旅晟华 (35)

三一重工SMP95C多功能摊铺机柏岩 (35)

远东大方YDTC0820多功能隧道清洗车孙晓亮 (36)

设备管理Q&A谈 (37)

水泥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王小强 (39)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裴建中 邢向阳 (41)

路基软土层处理方案浅析朱丽祯 赵坤 (45)

智能洒水系统在压路机中的应用李和清 (47)

MTH型铝合金框架式混凝土整平机设计与开发颜中玉 吴合明 杨平 (50)

用于微表处的集料性能研究何宜典 郭佩 (53)

路面混凝土的再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研究袁孝文 解培民 (57)

SY4500型就地热再生机组在沥青路面重铺中的应用任淑晶 齐广田 (59)

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于城市道路的环保效应侯昭光 应荣华 (62)

中国公路机械网简介 (65)

封面故事 (I0001)

“高”铁 (I0002)

提高预制箱梁施工质量的措施祁晓强 (66)

先张法张拉台设计方法窦增锡 刘伟锋 (69)

单塔无背索斜拉桥索塔施工技术冯军武 (71)

桁架式桥梁检测车仿真设计与应用研究李淑慧 杨一明 (75)

设备管理

基于DSP的铣刨机行走控制系统设计袁福发 (79)

项目施工中的设备管理谢齐 (82)

苏沪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晟华 (1)

甘肃2010年将投资132.6亿元建设高速公路王语 (1)

青海高等级公路2011年全部建成通车言西早 (1)

成渝客运专线开工张波 (1)

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开工晟华 (2)

重庆农村公路建设向“双百”目标冲刺肖安 (2)

山东8年内新建改建铁路3800km章韬 (2)

上海首座双层桥路面贯通张波 (2)

西安将建28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王语 (3)

漳州年内计划开建3条高速公路张波 (3)

衢丽铁路规划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言西早 (3)

绵遂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肖安 (3)

拥抱群山谭忠华 (4)

再制造——未来工程机械的必由之路 (7)

崇山峻岭中的橙色车队——云南公路养护走上“循环”、“低碳”路龚鲁义 (10)

高远圣工GYCBL200——厂拌冷再生施工的坚实臂膀孙晓亮 (33)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74)

质量第一 (I0001)

创新 三一国际化的“核引擎”周娜 (12)

新美通 新十年董强柱 (14)

德工喜迎开门红王合军 (15)

哈萨克斯坦考察团参观亿龙机械白震 (15)

10台“洛阳”牌压路机出口阿尔及利亚刘超 (16)

山东鸿达召开产品暨客户联谊会姜维聪 (16)

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几点认识黄颂昌 徐剑 (17)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及设备在中国的应用拾方治 肖世品 郑海庆 (22)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湖州的应用陆新民 刘洪 (28)

欧亚沥青路面施工配套产品晟华 (34)

洛建成功研制全球最重全液压轮胎压路机谭建国 (35)

山推SR26—5全液压驱动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丁兴华 (36)

设备管理Q&A谈 (37)

振动压实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江晶 王锋 王磊 (39)

有效值法在路基压实度连续检测中的应用吴梁 周娇 (42)

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层间剪应力分析赵亚兰 陈拴发 (45)

微表处在重交通高速公路中的研究与应用孙杰 程相华! 张肖宁 向晋源 (49)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润扬大桥车辙治理中的应用钱立峰 戴合理 李严 何婧 (52)

高速公路养护经费测算方法研究邱兆文 冯美军 李玲洁 (55)

红外差热技术在沥青路面透水性评价中的应用李志坚 (57)

监控量测在隧道大变形治理中的运用王林 吕康成 (61)

塘背特大桥悬臂施工监控研究狄宝才 (65)

G型钢桥面板研制李丽 梁涛 苟明康 戴建锋 (68)

工程机械仿真设计数学模型吴占文 (72)

工程机械与电气故障检修方法分析樊永红 (75)

浅谈工程机械油的性能与选用张阿龙 陶伟 张二龙 (78)

摊铺机的故障维修与保养武海滨 (82)

翔安隧道通车 (1)

吉林2010年投资44.2亿元建设农村公路 (1)

烟海高速公路开工 (1)

谷竹高速竹溪段进入建设阶段 (1)

德昌高速公路抚河特大桥基础工程完工 (2)

开阳至息烽高速公路将于2010年内开工 (2)

天津海滨大道年底贯通 (2)

西宁过境高速公路大有山隧道右线贯通 (2)

厦深铁路双鹰顶隧道提前贯通 (3)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顺利贯通 (3)

阜六铁路颍闯特大桥建设进入关键阶段 (3)

西沙河大桥成功架设第一片梁 (3)

西潼高速即将华丽变身杜卫华 (4)

沥青混凝土拌和楼溢料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杨武忠 尹冉 (7)

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感受奇妙的德国科技 (11)

第四届全国公路养护技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12)

中联重科:第一支到达灾区的大型工程机械救援队 (14)

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低碳”效应 (15)

着眼未来 徐工巡展西部起跑 (16)

高速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陆俊 游日 牛志国 (24)

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公路检测中的应用董茂干 陆俊 (28)

北京三一重机嗍乐部成立1周年 (17)

山推推土机紧急调运 奔赴玉树地震灾区 (17)

南方路机亮相厦门工程机械展 (18)

西筑J500搅拌设备荣获年度产品50强称号 (18)

洛建实现首季开门红 (18)

探地雷达的发展与应用游日 董茂千 (19)

中国公路机械网简介 (51)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72)

再见,灾难 (I0002)

徐工筑路XM100/XM101路面铣刨机宋玉平 (32)

沥青摊铺机3D控制系统宋永刚 巩少君 徐建文 (34)

加隆CL-7500型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搅拌器梁春英 (36)

设备管理Q&A谈 (37)

高速公路煤矸石路基现场性能研究沈付湘 申文胜 (39)

振动法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张涛 朱天猛 (43)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教学模拟设备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刘波 (46)

装载机总体参数近似计算法吴占文 (49)

塑料排水板加固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控制王雪莲 (52)

纤维同步封层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张宏波 (55)

基于电喷柴油机的冷铣刨机功率自适应控制研究马鹏宇 胡永彪 张忠海 (58)

雾封层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刘少伦 (61)

广州市内环路钢梁吊装施工技术门智杰 (64)

钢筋内约束特性及其对收缩应力的影响胡新民 (67)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硬岩爆破技术徐士良 闫治国 崔振东 (70)

履带式铣刨机的作业原理及功率分配研究龙建强 (73)

第2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计;探讨

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工作开展的基础,尤其保证机械设计合理化,不仅有助于提高设计工作质量与效率,而且可提升机械产品性能,因此,如何做好机械设计工作的合理化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1机械制造工艺流程

机械制造工艺复杂,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工艺流程,才能保证机械制造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机械制造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零件固定

将零件固定在机床或夹具上是机械制造的基础,操作期间需严格依据工序流程对零件进行牢固固定。其中夹具装夹式、直线找正式、划线找正式是应用率较高的零件装夹方式,实际工作中需根据零件制造结构及制造要求,确定最佳的装夹方式,为机械制造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

1.2零件定位

机械制造对零件的精度要求较高,因此,为满足制造精度要求,应对零件加以准确定位,即,在充分参考零件面、线、点、材质、尺寸等参数的基础上确定定位基准,详细掌握所用工具与制造零件位置间的关系。依据具体情况,基准由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之分,尤其工艺基准最为常用,包括检测基准、装配基准、工序基准等。

1.3零件加工

机械制造中精度是机械制造工艺的关键,只有确保制造精度,才能保证零件性能的充分发挥。根据机械制造对精度的实际要求,可将精度分为位置精确度、大小精确度、外形精确度以及表面质量精确度。为满足不同的精度要求,采用的制造方法并不相同,如常使用轨迹法与成形法,保证机械零件外形精度;使用试切法和调整法,保证机械零件的尺寸精度。另外,不同的机械产品使用的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应做好机械制造工艺流程的分析与总结,找到制造工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为机械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保证机械设计工作的针对性,促进机械设计工作质量及效率的提高。

2机械设计合理化实现策略

在明确机械制造工艺流程的基础上,为保证机械制造质量,应积极采取针对性策略,保证机械设计的合理化,具体可从以下内容入手:

2.1注重设计的标准化

机械设计标准化有助于减少设计工作中不良现象的出现,提高机械设计质量,规范机械设计行业秩序,无论从整个行业还是对机械制造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因此,机械设计工作中,一方面,认真研究行业内相关规范标准,明确不同机械零件尺寸、型号、结构等参数的要求,确保机械设计的合规性。另一方面,设计单位应提高对机械设计工作的认识,在遵守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机械零件设计特点及规律,制定机械设计标准细则,督促设计人员严格依据规范及要求开展设计工作,保证每类机械设计均达到标准化要求。

2.2保证零件设计精度

机械设计中只有保证设计精度,才能促进机械零件加工精度的提升,因此,机械设计工作中应积极采取真对性措施,确保设计精度要求。一方面,做好设计工作前的技术交底。开展机械设计工作前,尤其一些重要的机械零件,应组织相关负责人召开设计工作会议,明确设计零件的结构、尺寸等各项参数,尤其做好技术攻关工作,既要保证设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又要利用现有设备能顺利的生产出来。另外,确定设计方案时还应注重制造过程中,设备磨损情况的考虑,即,不能给机械设备造成严重磨损,影响机械零件精度。另一方面,在综合分析机械零件各项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从经济、技术角度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以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同时,做好机械设计工作前的技术培训,要求各设计人员,明确设计工作的重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以良好的责任心,切实负责的态度,对待设计工作。

2.3提高零件表面质量

机械零件的表面质量往往给零件使用寿命、性能造成重要影响,因此,设计工作中注重零件表面质量的提高,考虑到刀具、切削条件等会给机械零件的生产质量造成影响,开展设计工作时应注重这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设计的零件尽量使用尖锐、圆弧半径大的刀具进行加工,而且应保证使用的刀具具有较小的副偏角。另一方面,机械设计应注重加工作业中切削条件的考虑,即,对零件加工时的切削速度加以限制,尤其要求作业过程中避免屑瘤的出现,并严格控制进给量,并且还可要求使用切削液,以保证零件表面质量。

2.4应用新的制造工艺

当前机械设计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新的设计理念不断产生,为实现机械设计水平及质量的提升,机械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应结合机械设计发展趋势,设计过程中注重机械零件加工时新制造工艺的应用,一方面,更新传统设计理念,既要注重机械设计工作质量,又要注重运用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开展设计工作。例如,在设计工作中应注重环保理念的融入,减少机械零件工作中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机械零件材质给其性能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机械设计工作中应充分了解零件的运行环境,设计中尤其注重使用新型材料,提高机械零件性能的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为促进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3结论

机械制造工艺涉及较多专业内容,因此,为保证设计工作的合理化,不断提升机械设计水平,应注重机械制造工艺的分析与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机械制造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其中零件固定、零件定位以及零件加工是整个工艺流程的关键,要求根据零件制造规范及设计要求,严把细节操作,保证零件精度,为其性能的发挥奠定基础。(2)通过对机械制造工艺的深入研究,应提升机械设计的标准化,严把零件设计精度,积极采取措施提高零件表面质量,尤其为进一步提高零件性能,应注重新制造工艺的引进与应用,保证机械设计各项工作的合理化,不断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蓬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冬青.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合理化机械设计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0):10-11.

[2]李斌.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185-186.

第3篇

Abstract: In road projects, a reasonable choice for the mechanical and scientific combination is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also plays a mechanical maximum functionalit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from the highway roadbed construction mechanica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and mechanization, and several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关键词: 路基工程;机械设备配置;管理

Key words: roadbed construction;machinery equipment configuration;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112-01

0引言

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的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它贯穿公路全线,与桥梁、隧道相连,构成公路的整体,是公路与自然地面接触最基本的部分。路基施工工地分散,工作面狭窄,易遇特殊地质不易现象等,面对这种复杂情况,为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快速、高效、安全施工,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和管理,配有相应的技术骨干和机具设备,采用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方法等。这个路基工程无论是清基和料场准备等路基施工前的准备,还是土、石方开挖工程、土石填筑工程及路基整型工程,都应该适当的选用适合的机械,严格操作,谨遵标准,力求将整个路基工程做到质量最优,同时达到推广工程机械化的重要思想和意识。

1公路路基工程机械配置

1.1公路路基工程土、石方挖掘工程机械为了提高土石方工程施工质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进行合理选配,并进行严格和细致的管理。清基和料场准备等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土、石方开挖工程,必不可少的机械就是挖掘机械、推土机械、铲运机械、压实机械等。在清基和料场准备等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和平地机等。对于土方开挖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装载机和自卸汽车等。对于石方开挖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凿岩机、爆破设备等。土石方工程采用机械化施工,目的是为了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所以,鉴于土石方工程量大,施工强度高,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多,所用机械设备一般都具有功率大、机动性强、生产效率高和配套机型复杂等特点。开挖过程中各工序所采用的机械,要注重相互间的配合,应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效率,确保生产进度。另一方面施工机械的工作容量、生产率等要与工程进度及工程量相符合,尽量避免因施工机械的作业能力不足而延误工期,或因作业能力过大而使施工机械利用率降低。

1.2 公路路基工程土、石方填筑工程机械土石、方填筑工程最主要是对土砂石等天然建筑材料进行开采、装料、运输、卸料、铺散、压实的工程。对于运输要求根据地形、土料性质、土层分布、工程性质、土石方填筑的质量要求、工期、工程量、运距、机械性能等,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道路,选择机型、机械数量,各工序衔接配套,保证工程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地组织施工。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压实,则需要压实机械等机械辅助,以保证土石方填筑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于土石填筑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推土机、铲运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和自卸汽车等。对于路基整型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平地机、推土机和挖掘机等。短距离取土填筑路基,应采用推土机和铲运机运土,平地机整平,压路机压实;远距离取土填筑应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取土,自卸车运上,由平地机和压路机完成整平和压实工作。对各种土质适宜的碾压机械,如光轮振动压路机用于砂类土,砂石土和巨粒土;凸块式振动压路机除用于砂类、砾石、巨粒土外,还用于细粒土的压实。填方压实机械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35~50t轮胎压路机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至强振,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填石路堤的压实机械宜选用工作质量12t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工作质量2.5t以上的夯锤或25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压(夯)实。高填方路堤的压实机械,若是场地狭窄,宜采用小型的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若是场地宽广,宜采用自行式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碾压。

2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机械化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机械化施工已经成了大的趋势,而且施工机械化还是使公路修建向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是指通过合理地选用施工机械,科学地组织施工,完成工程作业的全过程。在明确机械化施工的定义之后,就可注意到机械化的核心就在于施工机械的全面管理,避免闲置施工机械。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机械化首先就是要选用合适的机械,充分发挥机械的效率。这其中机械化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施工连续高效运转,确保工程质量标准、技术标准;主导机械选择、控制合理,配套机械的选择与周围环境条件协调一致;提高机械的使用率,满足均衡使用要求,降低人员的工作强度;安装调试简便,转场运输方便,不形成交叉作业;降低机械使用费,减少机械闲置,配套机械协调作业达到经济目的。其次,施工机械化必不可少的就是机械的养护和维修,提高机械完好度,加强配件管理方面作些具体细致的工作。所以,在机械管理中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维修及保养计划,以保证在生产期间,机械高效使用。机械在生产使用中的状态,重点关注的是运转效率;工地及计划中没有有闲置的备用机械;机械故障的出现对机械的影响程度及对进度的影响程度尽量最小。对于施工中机械的关注就应该了解带故障的机械对工程质量是否有影响;故障机械的修理费用与影响质量效果的比重。机械的维修方面,应注意机械发生故障的频率(是否应尽快维修);机械发生故障的维修时间是否导致长时间停工;机械修理故障所需费用是否值得。机械的养护,应进行每日保养、每周保养、每月保养;管理应注意必须在适当的时期进行;必须在适当的部位进行;必须用适当的油;油用量要适中。

3结束语

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公路施工的经济效益。而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在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都有其独特的技术性能,这些都是直接对施工造成影响的因素,所以在机械化施公众你应该要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性、经济学性等。因此,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公路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多方协调,科学指导,研究采用先进的管理维护方法,逐步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第4篇

1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注意问题分析

机械工程自动化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分析。在对机械工程自动化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紧抓这项技术的应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对机械自动化的基础应用进行大力推广,不仅要对其主要应用方面进行创新,还需要对协助自动化工作的配套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对一些自动化元件及时更换,要对各种传感器以及控制器、计算机软件和微处理器的技术方面进行革新,能够使其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不但如此,还要在生产的过程中引进一些品质优良,高性能的自动化产品,对自动化技术进行辅助工作。由于考虑到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其生产性能比较容易受到系统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要对系统质量进行检查,对一些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排查,能够使其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自动化技术在企业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多,机械工程行业作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行业,确保其生产水平得到提高才能够促进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使用自动化技术可以达到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将我国的机械工程推向了现代化的生产模式。机械自动化逐渐向着高速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出现了智能自动化、集成自动化和柔性自动化等一些高科技的自动化技术。(1)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①智能自动化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对机械工程的某个过程进行模拟和控制,促使机械工程的控制系统像人的大脑一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采集,从而达到实现系统自动化的目的。②智能自动化技术也可以看作是将集成和智能连接在一起的自动化综合技术。这种技术在机械工程的应用中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机械制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加大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力度,还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从而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由于智能自动化自身组成具有很大的优势,使得机械的制造系统在生产的过程中具备了很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当机械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智能自动化可以很快对现场进行侦查分析,从而找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了人工处理造成的混乱和一系列问题。(2)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柔性自动化是一种自动进行技术性操作的技术,它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自动化技术,这种技术在机械工程的应用中能够对工程中的生产目标进行智能的操作,对于一些已经明确加工方向的生产产品能够很快完成加工。在机械工程中使用柔性自动化能够以数控技术为核心,将信息科技技术、现代化机械生产技术和高端的计算机信息化设备等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数量,实现大批次的生产,还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从而在保障生产质量的同时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产品效益的目的,更好地实现机械领域的工业化发展目标,推动了机械制造业的进步。(3)集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所谓的集成自动化就是指将现有的信息技术进行不断改进,以确保整个工程的制造过程更加具体,作为机械工程自动化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的目的是加强集成功能,开拓机械生产。集成化自动化技术还可以把生产过程中全部产品相关的生产信息和生产技术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既可以加强机械工程的集成工程,也可以使得机械生产量进一步得到提高,最终使得机械工程的集成能力不断增强。因为集成化技术有着诸多的优势,因此在国家机械工程制造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并且在应用中随着计算机集成系统的改善集成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实际地创新和完善,集成技术中的数据库集成和质量系统工程以及一些相对复杂的工业系统设计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应用。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产品研发到生产控制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从而为企业更好的进行管理和生产增添了动力,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结语

为了提高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就需要加大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分析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对自动化的重视和认识,对传统的机械自动化加以改革创新,还要加强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他们走向实际操作中,积累工作经验,从而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机械工程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操作方式进行机械工程的操作,有效提高机械工程行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庞永清 曹环军 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第5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应用

前言:

目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十分突出,不但如此,自动化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相当广泛使用的一项基本技术。在机械工程的发展中,不难发现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提高生产水平,另一方面还能够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要求更加严格,也更加的复杂多样化,但是我国的机械自动化的水平仍处在初级水平。因此,探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

1 机械工程自动化概述

1.1 探究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发展现状

目前,相比国外许多国家,我国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情况相对落后,尤其是在其它机械工程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的压力之下,我国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显得更加落后。当前,我国还在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初级水平中踏步前进,在实践的应用更是滞后。一方面,我国虽有许多的大型企业,但其生产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复杂多样的高端技术,并且管理水平比较低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中,没有很好应用于生产实践中,造成机械制造的生产率较低。不但如此,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进一步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大多人员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却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各种难题,造成我国的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结合还处在初级阶段。另一方面,我国的机械自动化工程的技术工艺还不够精湛,带来了生产效率低下的严重后果。同时,目前我国在发展机械自动化多数情况是对复合加工技术仅加以技术层面的研究,并很少将研究应用投入到实践中去。从整体来看,我国在机械工程中自动化的实际使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对机械工程自动化进行深度的研发与推广迫在眉睫。

1.2 探究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实践使用仍然有着许多较为严峻的难题需要解决,我国的机械工程自动化水平相比发达国家而言处于落后状态,其中的关键在于我国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也没有从各方面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而且,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方面的技术人才也十分稀缺,并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还不够全面。而目前,在机械工程自动化领域,我国的整体关注点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忽略了对于技术人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大多数技术人员的实践水平较低,遇到紧急情况也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案,这种情况使得我国的技术人员培训模式不够科学合理,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就我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方面的发展情况而言,在今后的人员培训时,要注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要重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如此,我国的自动化技术体系机构仍处于较为闭塞的状态,科研经费投入的较少以及管理水平的低下,是阻碍我国机械制化自动水平的关键因素。

1.3 探究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发展趋势

我国机械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目前还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我们相信在未来它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大踏步前进以及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机械工程自动化水平也会随之走向成熟,其实际应用的行业和领域也会越来越广。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工程的将会朝着环保、轻质方向发展。在实践中,会更多的选择经济的、环保的材料和设施,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之上更加重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现代网络科学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技术也开始在网络这一渠道发展和进步,它冲破了原有传统技术的阻碍,拓宽了原有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结合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机械制造业将迎来快速的发展。

2 分析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应用

2.1 分析集成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现如今,在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制造过程中,使用最广泛且最为稳定的要首选集成技术。集成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原有的传统技术加以完善,以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制造。其本身有着独立的运行体系和操作系统,主要方式是收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和有效信息,通过与实践生产的方式加以完善,克服双方的缺陷,对技术本身进行调整和升级。这包括在生产零件的时候,能够以本身固有的系统来获取生产资料,把相关的资料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然后按照反馈的内容对生产过程加以完善和调整。在调整过后,需要对这些资料加以保留和存储,还要整合相关的信息系统,使得今后的生产能够充分利用相关资料获得更完善的成果。集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生产中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在实践领域的运行将获得一致好评。并且,集成技术的大力发展与完善,不但让企业带来效益还使企业获得了进步和提高竞争能力。

2.2 分析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柔性自动化技术在实践中一方面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不凡优势,另一方面,在实践操作中有着独特的、难于替代的关键作用。在机械生产工程中,柔性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智能化的操作手段占有很大优势,并且对于提高机械自动化的生产效率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柔性技术在实践中最关键的是能够把设计图纸加以修改,进而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系统化、体系化。其中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便是以微机作为操作的平台,给柔性自动化技术以及生产设备制造一个非常容易结合的条件,最终提高生产自动化的水平和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总之,使用柔性技术,一方面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促使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进步。

2.3 分析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相比前两种技术,智能自动化技术似乎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节奏,这一技术主要是对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事物进行分析、模拟,可以使系统拥有基本的初级智能,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研究,并制定一整套完善的自动化操作程序。在机械制造工程的实际操作中,智能技术能够形成自动的神经网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自动化技术可以象人类大脑一样对生产的内容进行评价,并且利用自动化技术来提高实践操作的效率。神经网络在智能技术中能够对生产过程加以严密的操控,进而对生产方式实现自动调整。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可以合理地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还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为企业增加效益。

3 结语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可以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机械自动化是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自动化生产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当前的生产实际,不断加于完善。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自动化还存在着一些难题和不足,所以对加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机械加工;加工要素;工艺技术;研究分析

引言

在机械制造以及机械加工领域之中,如何运用现有的技术工艺以及设备,使得材料的损耗降到最低,并且以此为基础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是所有加工企业所共同追寻的一个目标,并且也是企业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的关键点所在。通过不断的改良工艺技术,增强新型手段的运用水平,可以使得加工的成本得到降低。这就需要在整个加工的工艺流程当中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将现代化的加工理念贯穿于整个施工的进程当中,使得产品的成本最低化,优化每一个细节层面。总体的而言,相关工作需要从工艺装备、工艺要素、工艺方式、生产对象以及工艺文件等几个方面同步进行,以此为基础,保证整个机械加工形成一个完整的、稳定的、高质量的工艺技术环节体系。

1.生产对象分析

在机械加工技术流程当中,生产对象指的是生产的毛坯、使用的原材料、焊接构件、关键零件、铸件、试用件以及工艺用件等等。良好的运用工艺技术来完成整个机械的加工和生产制造,是需要首先考虑和研究的问题。部分零件的制造可以在满足了相关工艺技术标准以及生产质量指标的前提标准之下,进行相应的成本估算。另外,还需要保证加工的工艺原则可以满足设备在力学方面的具体要求,诸如材料的韧性、设备的强度、可塑性以及屈服极限等等,这些对于设备的使用以及后期操作均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和价值。并且还需要保证加工的机械产品可以满足强酸强碱、高温以及高压等情况之下的高质量,保证各个加工的工艺环节操作水平达到质量标准,结合生产对象的加工性能对整个流程进行全面分析,全面优化和改良机械加工生产流程。

2.工艺要素分析

工艺要素在机械加工和生产之中也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工艺要素需要在整个操作流程当中起到一种辅助和同步的作用,而在审图过程之中,首先需要考虑到的是基准。生产的工艺基准是使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之上基本的几何要素的关键性依据,诸如点线面等,其中包含有生产的工艺基准、工序操作、设计的基准以及定位基准、装备的工艺基准、测量基准以及辅助式基准等等。总体的而言,生产加工的基准是全面保证机械零件加工的外形以及尺寸达到标准要求的一个前提保障,并且保证零件极强的互换性,如果针对前期设计加工的基准选择不恰当、不科学或者不合理,则难以保证机械加工的尺寸和外形达到所需的要求。根据工艺要素基准进行正常的机械加工,还需要考虑到工艺凸台以及设计的工艺孔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确保工艺流量可以满足实际的加工要求。最后,针对工艺尺寸以及尺寸链,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掌控,尺寸的考虑范围应该结合总体加工余量以及工艺切入量等进行分析,依照不同类型的加工产品的生产原则,确定出进给量以及生产加工的切削速度,严格的掌控切削深度,保证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兼顾切削的力度以及主轴的旋转速度,注重切削温度,最终达到优化机械加工的效果和目的。

3.工艺方式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生产对象以及工艺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对优化机械加工生产技术流程的主要方案以及基本的对策有着全面的了解。下文将针对工艺方式进行全面研究,深入的探讨基本的工艺技术方案,并且对热处理、铸造以及电加工等重点施工环节进行概述式的研究,旨在进一步增强机械加工方案的质量和技术运用的水准。

机械加工是利用去除材料加工方法得到,依照零件形状位置和加工精度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充分了解车床的加工性能,及机床各个部分正确的使用方法,减少机床的磨损和刀具的损坏,同时可以提高加工的精度。电加工是直接利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我们常用的有等离子加工和刷镀。

4.工艺文件分析

工艺文件对于整个机械加工的方案优化以及技术改良也有着关键性的意义。首先,制定出完整的、客观并且准确的工艺技术文件,针对单一的器件,诸如生产的产品型号、生产的过程以及工时定额、零件的具体名称和设备型号等进行规范,可以使得整个建设的流程更加准确合理。依照工艺指标文件对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并且确定加工的顺序,为每一个阶段的操作突出重点和细节,并且对各个具体的步骤进行指导,可以使得整个加工的流程更加有章可循。首先需要针对零件的图样进行工艺技术性的审查与分析,进而合理的确定出加工的类型和工种,并且在满足了加工质量标准要求的前提之下选择最为恰当的工艺技术,提升加工的性价比,并且对生产进行合理的预判,保证加工的成本。其次,还需要通过工艺文件来确定出工艺设备,在同样工艺基础标准的前提之下,全面的分析刀具消耗、电能消耗、副油以及员工的劳动强度、加工的便捷方便程度等等,保证工艺技术的作用被发挥至极致,追求加工的进度与工序之间的密切配合。最后,还需要确定出设备的基本维护以及保养的措施方案,针对车床进行重点的保养以及处理,保证内部各个零件可以自如的运转,并且及时的发现毛坯确信啊,进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以及加工损失,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优化机械加工的措施和方案流程进行全面概述,旨在全面的提升加工的质量和工艺水准的运用层面,为现代化的机械加工工作质量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深入的探析了生产对象、工艺生产基本要素以及生产的技术标准,并且力求各个环节的规范、合理、科学,简化相关的加工流程,避免纰漏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7篇

1二氧化碳制冷应用现状二氧化碳制冷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商业建筑、冷藏库、热泵系统、汽车空调以及工程机械等领域。

1.1商业建筑1995年瑞典成功安装了第一个二氧化碳超市制冷系统。截至2011年,瑞典至少有180个超市采用了二氧化碳系统。丹麦于2004年安装了第一套超市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制冷系统。2007年,泰国安装了亚洲的第一套超市二氧化碳复叠制冷系统。

1.2冷藏库目前我国食品加工与冷藏业中的大中型冷库80%都采用氨作为制冷剂。氨有毒性,需要增加安全保护措施。截至2005年,美国的冷库中氨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制冷剂,但二氧化碳已经在冷库制冷系统中得到实际应用。采用二氧化碳/氨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大型冷藏库已经投入使用。

1.3汽车空调目前汽车空调中主要采用R134a。1996年德国生产的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公交客车空调投入运行。2003年欧洲已有部分汽车装备了二氧化碳空调系统。

1.4热泵系统中的应用1994年由挪威SINTEF率先对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在热泵上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在1995年,日本开发了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家用热泵热水器。

2二氧化碳制冷剂优势

二氧化碳是碳的最高氧化状态,具有非常稳定的化学性质,即使在高温下也不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作为制冷剂其优点在于无毒、来源丰富、与普通油相溶、容积制冷量大;同时具有优良的热力特性、安全特性和环保特性的天然制冷工质。二氧化碳制冷剂跨临界循环的放热过程可以和变温热源相匹配,从而可得到较高的能效。与其它制冷剂相比,二氧化碳具有下列优点

2.1环境性能优良二氧化碳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物质,它的臭氧层破坏潜能(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极小(GWP=1)。二氧化碳大多为化工行业的副产品,用它做制冷剂正好回收了原来排向大气的废物,从而使其温室效应为零。目前国际上已商业化使用或提出的潜在的环保工质氢氟烃(HFC)及其混合物不但会增加温室效应,还会产生其他未知的副作用。

2.2价格低廉二氧化碳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维护简单,无需回收或再生,操作与运行的费用较低。

2.3化学稳定性好二氧化碳无毒、无臭、无污染,不燃、不爆。对常用材料没有腐蚀性,在高温下也不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与水混合时呈弱酸性,可腐蚀碳钢等普通金属,但不腐蚀不锈钢和铜类金属。

2.4制冷效率高,稳定性好二氧化碳运动粘度低,压缩比低,单位容积制冷量大,有很好的传热性能。二氧化碳制冷效率高,稳定性好,容积制冷量较大,流动和传热性能高。

2.5设备尺寸小二氧化碳制冷较高的工作压力使得压缩机吸气比容较小,从而使得容积制冷量较大,压缩尺寸较小,流动和传热性能提高。减少了管道和热交换器的尺寸,从而使系统非常紧凑。

二、二氧化碳制冷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

1工程机械驾驶室热环境

工程机械驾驶室玻璃面积较大,室内热环境受外界影响大。太阳辐射通过玻璃窗将热量传入车内,玻璃面积较大时,可通过下式计算,通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热量Qb可按下式计算:Qb=A•k(tb-ti)+C•A•qb式中:A为玻璃窗面积;K为玻璃窗的传热系数;tb为车室外温度,℃;ti为车室内温度,单位为℃;C为玻璃窗遮阳系数;qb为通过单层玻璃的太阳辐射强度。另外,受太阳辐射影响车身温度较高,从而影响驾驶室内温度。太阳照射包括直射和散射,车体外表面温度升高的同时也向外反射辐射热,车体外表面所受的辐射热Q1可按下式计算:Q1=(IG+IS-IV)F式中:IG为太阳直射辐射强度;IS为太阳散射辐射强度;IV为车体表面反射辐射强度,单位为W/m2;F为车体外表面积,m2。

2工程机械空调系统特点

工程机械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其空调系统与冰箱和家用空调具有明显的区别。

1)工程机械空调系统往往在过热、灰尘、震动等恶劣环境情况下运行,对其质量和性能要求较高。

2)工程机械空调系统冷凝器和蒸发器均处于强制对流换热状态,均需耗费一定电能或发动机功率,而且冬夏季空调运行时,工程机械爬坡或加速等受到较大影响。

3)工程机械工作时往往震动较为剧烈,容易导致制冷剂泄漏,污染环境。

3二氧化碳空调

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优势二氧化碳空调系统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具备较佳的优势:

1)工程机械空调系统制冷剂易泄露、排放量大。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有完全环保的特点。

2)二氧化碳压缩比低,压缩机效率高。同时,高压侧二氧化碳温度变化大,使进口空气温度与二氧化碳的排气温度可以非常接近,减少了高压侧不可逆传热引起的损失。

3)尺寸小二氧化碳空调系统可以满足工程机械安装和布置要求,并获得较高的效率,对工程车辆的节油和动力性能也有改善。

三、结论

1)二氧化碳制冷剂性能良好,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臭、无污染,不燃、不爆。其臭氧层破坏潜能为零,温室效应潜能极小。价格低廉,来源丰富。

2)二氧化碳循环在跨临界条件下运行,压缩机的效率相对较高,在超临界条件下的特殊热物理性质使其在流动和换热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超临界流体良好的传热和热力学特性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并使得整个系统的能效较高。

3)二氧化碳制冷剂应用广泛,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商业建筑、冷藏库、热泵系统、汽车空调以及工程机械等领域,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第8篇

【关键词】化工机械;检修技术;探讨

引言

化工机械在企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日常维护和检修投入在企业生产投入中占有很大比例,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检修技术。

1 零部件的拆卸

1.1 拆卸前的准备

拆卸是检修工作的开始,拆卸前需阅读待修零部件相关图纸、资料,了解其结构特点,熟悉零部件相关尺寸及配合关系,然后选用适当的拆卸工具和决定适用的拆卸方法。

1.2 常用拆卸方法

(1)直接拆卸法:对零部件使用环境较好、无损坏、无锈蚀的,可直接用扳手卸下紧固件或定位件,再依次拆出各部件。有防松装置的部位需先拆防松件,如开口销、卡簧、防松垫等。

(2)敲击拆卸法:1)利用手锤或其它重物在敲击时产生的冲击能量,把零部件拆卸下来,此方法使用较为普遍,但需注意:2)零部件受击部位应采取相应保护措施;3)敲击紧固件前,需检查确认防松装置已拆卸,方可进行敲击;4)对有锈蚀或腐蚀难以拆卸的零部件,拆卸前应先喷松动剂或用煤油浸润一段时间再进行敲击;5)敲击时,特别要注意安全,防止锤头击伤自己或他人。

(3)拉拔拆卸法:是一种静力和冲击力不大的拆卸法,不易损伤零件,常用于精度较高或不允许直接敲击的零部件和无法使用敲击拆卸零部件的检修工作中。常用拆卸工具有三扎拉马、液压拉马、轴承起拔器等。该方法主要用于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的零部件的拆卸。

(4)顶压拆卸法:属静力拆卸方法。对零件损伤小,适用于现场检修,利用C形夹头、液压机、油压机、手压机、千斤顶等工具。

2 拆卸注意事项

(1)拆卸时,不能对旋转部件有碰撞,若不慎碰撞,需对碰撞的零部件重新进行平衡检验;在确认无损坏可继续使用的前提下,对拆卸困难或拆卸后重新组装难以保证装配精度的零部件,应尽量避免拆卸;拆卸时,一般从外部向内拆,从上部向下拆;先拆组件或部件,再由组件或部件拆卸为零件。

(2)对必须拆坏一个零件才能进行其他零部件拆卸时,应保留价值较高、制造困难或质量较好的零件;对大而薄的零件,顶压时应选好受力点,避免零件碎裂。

(3)拆卸旋转部件时,应尽量不破坏部件的平衡性;对既无定位装置、又无方向特征的零部件,在拆卸前或拆下后应作好标记,以免装配时复位困难。

(4)对长径比值较大的零件,拆下后应立即清洗干净后垂直悬挂,以免变形; 零部件的清洗拆下的完好的零部件,应尽快清洗干净,根据零部件的精度要求和使用要求,将零部件包好或盖好,或浸泡在油盆中,以防锈蚀或碰伤。拆下零部件较多时,还应分类并做好标记。

(5)重型零件可采用平放并多点支撑的方法防止变;对较小、易丢失的零件,清洗后应用布或塑料袋装好,以免丢失。

2.1 目的和要求

(1)目的:新领的零部件,内外表面往往涂有保护层,使用前,必须将表面的保护层清洗干净才能进行组装;从设备上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表面会有很多油污、杂质或锈蚀,对需再次使用的零部件,需将其内外表面清洗干净,经过检验,才能确定是否能继续使用。这样的清洗在检修工作中称为一次清洗。

(2)要求:清洗得干净与否,直接影响到装配质量,也是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所以清洗时一定要小心,注意轻拿轻放,确保配合表面不受损伤。清洗干净的零部件应放在干净的垫子上,再用布或塑料布盖住。

3 常用清洗剂

常用清洗剂有:煤油、汽油、丙酮、四氯化碳、酒清等。其中煤油用途最广,用量最大;丙酮等有机溶剂去油能力强,挥发性强,适用于去脂要求高和较精密的零部件清洗;酒清用于较精密的零部件或橡胶制品的清洗和冲洗。若垢层是无油的粉尘堆积而成,则用水冲洗或压缩空气吹除即可。

3.1 注意事项

(1)清洗前,应先去除过厚的油垢,在进行清洗;清洗零部件时,应根据零件清度要求,选用棉纱、白布或泡沫塑料擦洗,有锈蚀的零部件在清洗前,就先进行除锈处理,滚动轴承不能使用棉纱清洗,防止棉纱进入轴承内。

(2)用热煤油、溶剂油清洗时,应严格控制油的加热温度,用蒸汽、压缩空气吹洗后的零部件应及时去除水分,并涂沫油(脂),以免锈蚀;溶剂煤油的加热温度应小于65℃,不得用火焰对盛放煤油的容器直接加热;机油、变送器油的油温应小于120℃;用碱液清洗时,水温宜在60~90℃之间;

(3)材料性质不同的零部件不宜放在一起清洗;用碱液清洗的零部件,清洗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将水分吹干后涂抹油(脂),以免锈蚀。

(4)对橡胶制品,如密封圈等,严禁用酒精清洗,以防发胀变形;零部件上涂的防锈漆用脱漆剂或稀释剂清洗,气相防锈剂可用12%~15%的亚硝酸钠和0.5%~0.6%的碳酸钠水溶液或酒精清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化工机械常用检修技术分析

4 键及键槽的修复

键磨损通常采用更换新键的方法来恢复键的配合精度;键发生应形或剪断可用增加轮壳槽的宽度和增加键的长度的方法处理;也可增加一个键,采用两个键相隔1800安置,以增大键的抗剪强度;键槽磨损一般先将被磨损的键槽形状修整完善后,再根据修整后的键槽尺寸配以相应的键。

5 其他常用修理方法

(1)对较大零部件的局部位置存在的缺陷,可采用以相同材料在损坏部位堆焊的方式修复。堆焊材料高度要超过被磨损量一定的厚度后,再以机械加工方式去除材料到理想尺寸。

(2)将需修复的零部件的损坏表面去除一定的材料,用相同的材料加工成与被去除部分形状相同的套,并以过盈或过渡配合的方式与被修复的零部件相配后再配钻螺孔,用螺钉将套固定在零件本体上。

6 结束语

化工机械在企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化工机械经常出现问题,这也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开支。本文主要分析了化工机械常用的检修技术,对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剖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以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范志勇.化工连续工艺装置连锁效应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7).

第9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合理化机械设计;探讨

1引言

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机械制造工艺起到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极大的方便人们生产,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的效率。在保证机械利用的同时,需要保证其设计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够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寿命,也更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所以需要提升机械设计水准的提高。

2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就是将原材料制作成合格的产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是机械制造行业的基础技术之一,不管在何种的机械制造行业,采取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设备才是确保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也能够很好的提高企业的效益。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有一下几种,制作程序和技术的程序,首先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有制作程序和技术程序两方面,其中制作程序可以将原材料通过制造将其转化为产品,而技术程序则是对半成品作进一步的加工过程,就是用机器生产方式,使得半成品能够生产完成产品。这是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步骤和形式,其次是定位,零件的定位是现在机械制造中常用的一种制造工艺,这种定位工作对于零件的质量有着很重的作用,因为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零件选择不同的加工形式,这样也能提高机械制作的质量。同时,根据市场的不断改变,相应的标准也要做出改变,这对于机械制作来说,也是一种挑战[1]。

3机械设计过程中注意事项

在实际的机械制作过程中,想要实现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就应该在这个过程的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设计策划方案时候,要对机械设计的要求进行全面了解,并且对这些方面进行改进,促进设计理念和工程的进步。当然,还有就对机械策划总程序进行良好的规划,因为机械策划的总程序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规范程度。有利于规划方案能够全面实施,然后,适宜的方案策划能够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统一。最后,对于装置实现具体调解的控制管理过程,要在具体过程中做到系统化。

4机械制造工艺中机械设计合理化措施

4.1提高加工精度工艺措施

机械策划制造程序中,是会存在一定差异的,对此,需要对形成不一样原因进行分析,增加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性,首先就要提高机械设计的总体水平,机械制造的标准是不同的,而且精度也需要及时的调整,保证设计能够符合要求。如果和实际生产的标准差异过大,就会导致让机械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严重的话还会引发很多事故,给生产带来了很大威胁。所以,对于加工精度工艺进行一定的设计,改进测量工具来提高进度,在对产品检测的时候要保证误差尽量减少。经过长时间的机械制造,很多机械设备在精确度上就存在不足,热变形、道具磨损、内部应力等情况,根据相应的状况采取措施,比如减少误差补偿法,分化或均化原始误差法。

4.2提高表面质量工艺措施

在机械加工时,加工表面质量指的是在机械加工之后,零件的表面会出现一定的不平整,也就是所说的粗糙度,零件出现了粗糙度就会让产品整体的性能和质量,甚至会缩短产品的使用时间,那么如果要提高表面质量,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刀具,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刀具,对产品表面的粗燥度尽量减少损坏。其次,在进行切割条件选择时,要根据材料的硬度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要减少积屑的残留,同时,还可以选择切割液这样的方式来提高产品表面的质量[2]。

4.3加强绿色制造的工艺措施

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设计的理念进行创新,不断改进设计的方案,能够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彻进去,则能够极大的提升机械制造的环保力度。不断对设计的理念进行更新,完善设计理念,保证设计理念能很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获得了经济效益。还有,对于机械设计制造的材料,也要保证其污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作者:董红军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也被称为机械电子学,可以包含了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机械技术等技术的涉及,作为一种实践性和系统性非常强的技术。这个技术从上个世纪就已经被大众所了解,伴随着目前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广泛应用在工程机械行业当中,不但能够将生产质量、产品性质以及工程机械的施工效率提升,同时从最大程度上改善目前的机械现象。

1工程机械概述

工程建设流程中所能够使用到的施工机械设备的总称就是工程机械。目前,我国存在非常多种类的工程机械品种,被广泛的使用到各个行业当中,例如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以及电力工程当中[1]。从当前情况来讲,但凡是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养护工作、流动装卸工作以及多种建筑工程当中需要使用到的机械产品也都是工程机械。

2机电一体化的重要特征

2.1高精度特性

工程机械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的将机械工作精度大幅度提升,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混凝土搅拌设施当中将电子称量系统装进去,不但能够将自动称重工作实现,还可以保证混凝土摊铺获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从而将施工品质加强,同时能够将机械运行的效率有效的提升,保证减少人工投入成本[2]。

2.2自行检测特性

机械在运转当中能够对所有子系统自动进行检测,同时能够将工程机械的实时运转情况获得比较好的映射,一旦碰到异常检测的情况,就能够将自动报警系统启动,寻找到工程机械故障的具体地方,机电一体化的良好特征能够将工程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从而降低检测费用,保证在故障第一时间里将故障位置精准确定,从而降低停机时间,提升机械运转品质。

2.3操作灵活方便

在平时的工程机械工作当中,机械设备运行需要可靠的保养和维护,可是非常繁杂的拆卸流程带给机械维修工作人员非常多的不方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维修流程中使用了一体化的操作模式,实现了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功能,使用几点一体化的自检系统,借助机械设备内部的多种设备参数,实现了工程机械性能、运转模式的调整和设计,保证工程机械拥有非常良好的工作状态,与此同时,使用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当中,同时自检系统还能够按照工程特征精准的调节机械设备,降低能源在机械设备上的损失。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3.1作业过程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

工程机械工作当中,想要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条件就是半自动化以及自动化,不但能够将工作作业的精度提升,同时还可以将施工流程中的强度降低,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特别是能够帮助没有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将工作能力提升,能够快速的适应工作环境,更好的帮助没有实践经验的施工操作人员完成工作,保证施工人员工作效率,将施工危险程度降低。

3.2工程机械监控中的应用

工程机械投入使用流程中,为了更好的确保发生的故障、出现的异常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发现以及解决,确保工程机械运行情况良好,工程机械监控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保证监控功能可以得到充分的使用。机电一体化使用多种电子和控制技术来研发电子监控装置,将远程监控系统进行建立,实时监测工程机械运行情况,包含了机械当中的转动系统、发电机以及各个工作装置模块等。利用全面的监测工程机械运行情况,实现自主诊断和自主决策机械故障异常的目标。应用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监控工作当中,能够降低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同时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降低维修成本,降低资金浪费,提升工程机械的水准。

3.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能耗控制中的应用

目前的工程机械开始朝着模块化以及系统化方向进步,肯定会出现大量使用能源的现象,所以,现代工程经济当中控制耗能工作非常重要。事实表明,之前的工程机械能源使用当中,可以将明显的缺陷控制好,比如,液压挖掘机,能源使用率还仅仅是20%,直接造成能源出现浪费问题。根据这个问题,国外某公司在保证机电一体化的前提上将节能问题综合进来,充分研究,开发出针对能源浪费问题的节能控制器,就命名为OLLS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30%多,可是随着不断深入的实践,不难发现,这样的控制系统还存在不彻底控制能源的现象,之后又开始改善机电一体化技术能源消耗控制,之后开发了卡特电子效率器来直接添加在节能控制挖掘机上,获得良好的效果。

3.4作业精度控制中的应用

工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对精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只有保证工程机械生产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精度都能够达到有关规范标准,才能够保证工程机械总体的精度符合要求,满足实际需要。工程机械制造具备复杂结构、构件以及零配件种类非常多的特征,使用一般的技术无法将成品机械精度和质量确保,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控制好工程机械产品加工制造作业精准程度。总而言之,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工业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工程机械面临着很多竞争压力,想要提高工程机械运行效率,就需要准确的认识到工程机械运行流程中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意义,不但可以将工程机械的运行效率提升,同时将机械性能改善,从而从总体上将机械运行面貌改变,未来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就是将机电一体化融入到工程机械当中去,同时还是提高机械化的必然手段,想要更好的将工程机械的效率提高落到实处,就需要更好的将机电一体化水平提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尝试、改进探索,促使工程机械更好的实现机电一体化。

参考文献

[1]胡建伟.论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6,(03):286-287.

第11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应用;趋势

1前言

机电一体化主要是将电子以及机械和计算机等进行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在工程机械的应用过程中,随着机电一体化的技术融入,就能对工程机械的应用水平有效提高。通过从理论层面对机电一体化背景下的工程机械应用研究,就能从理论上提供支持。

2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特征以及发展历程分析

2.1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特征分析

从当前的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特征来看,主要体现在生产能力强层面。在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应用下,在对信息的自动化处理下,就能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对高精度的控制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功能也能有效发挥[1]。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应用下,只要能对控制系统启动,在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上也能提高,在应用价值方面最大化的呈现。机电一体化的机械设备应用的安全性比较高。由于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设备的性能有了提高,在功能方面比较齐全,这就使得在监视以及报警等方面的功能充分发挥,在自动保护的功能上也能有效提高。这样就能从机械设备的应用安全性层面得到了有效保障。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的特征还体现在应用范围广层面。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是对复合技术的应用,在机械设备自身的复合功能上也比较突出的发挥,这样就能在应用的范围上得以扩大化。

2.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分析

我国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时间上相对比较晚,在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随着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机电一体化就会想着绿色以及安全的方向进行迈进[2]。机电一体化在当前已经成为高大高校中的一个热门专业,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下,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就能起到促进作用。在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应用下,对工业发展的需求也能得到有效满足。

3机电一体化的工程机械应用和发展趋势

3.1机电一体化的工程机械应用分析

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的应用比较广泛,在对作业的精度控制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发挥。工程机械应用中,在成品的精度控制方面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在精度控制上主要是通过相应的参数进行对精度加以控制。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的应用下,就能自动化的对精度按照相应参数要求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搅拌,在原材料的重量按照传统方法就会出现一定误差,而机械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电子技术的应用,对原材料的重量合理的调配,在误差上能大大缩小,在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上能有效保障。机电一体化的工程机械应用方面,在自动化的技术应用上有着积极作用发挥。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操作的,这其中就有着诸多不安全的因素。而在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的应用下,就能有助于将工作效率有效提高[3]。在机电一体化机械的应用中,对数据的传输能够精确化保障,这对人为误差就能有效减少,在工程机械的生产零件中,对各个零件的精度控制有着高要求。在自动化的系统应用下,就能有助于将零件的制造按照参数转准确的制造,在产品的质量上能有效保障。通过机电一体化的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应用,就能有助于将整体的生产效率有效提高。我国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比较迅速,在智能化的水平上也有着提高。通过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应用,对人力以及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就能有效减少,在对资源的优质配置方面有着保障[4]。智能化的技术应用,能够体现出人性化的特征,在服务业中的应用能够将服务水平有效提高。如机器人的机械应用,就能在生产服务中的水平有效提高。机电一体化的工程机械在实施监控中的作用发挥比较突出。这是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中的重要功能。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当中的应用,能够在某一具体工程制动以及执行的环节进行实时的监控。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充分应用,就能对机械工程的整体质量有效保障。

3.2机电一体化的工程机械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的机械发展趋势方面,在当前已经有了多方面的呈现,在机电一体化基础上的工程机械自动化的程度愈来愈高,自动化的发展是当前我国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方向。在工程机械的自动化程度上就会向着高级层次发展。工程机械能将各开关断开,自动停止工作,在保护系统方面也是自动分配系统,这样工程机械就能有效的处理内部结构,将系统进行分开运行。在各子系统的应用下,对信息处理的效率就能有效提高。机电一体化的工程机械发展中的系统化趋势会更加突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在智能化的系统应用下,对控制的精确信息就能有效掌握,在整体化的智能发展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要求有着提高,更加注重工程机械的系统化操作[5]。自动化技术中的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化化以及协同力度的加强,对机械的应用效率以及质量的提高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工程机械的发展,在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上会愈来愈明显的呈现。任何技术的应用发展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在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的应用发展过程中,对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也要能充分重视。

4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下的工程机械的应用发展,要能充分重视技术的多样化应用,在应用中能和实际情况紧密联系。现代化的工程机械生产以及制造的要求会愈来愈高,这就需要在技术的应用中能注重科学化。希望能通过此次对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的应用研究,对实际的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尽管当前的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应用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但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明甫,仇鑫德,张帅,肖迪.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

[2]杨延璞,张涛,顾蓉,古玉锋.基于色彩心理效应的工程机械配色设计方法[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09).

[3]马志国,李敏.简析电传动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6(09).

[4]林博,梁浩,谭明锋.装载机制动液的选型与应用研究[J].油,2016(05).

第12篇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工程机械制造;应用

1机电自动化与工程机械制造

1.1简析工程机械

对于工程机械:从广义上分析就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机械设备的总称。在工程机械的制造生产中主要包含机械运输、起重机械、冶金矿工以及其他机械,对于工程的施工建造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建筑行业对于机械制造产业的重视度较以往有了很大提升,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高低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我国工程机械制造的发展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存在一些问题,但我国的机械制造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努力,充分发挥出我国机械制造的发展潜力,加深对行业的研究,逐步向着世界水平方向看齐。

1.2机电自动化简介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各类技术水平的同步增长,不同行业和技术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已经成为常见现象,机电自动化就是在此前提背景下产生,在工程领域常应用于工业控制、生产成本计算、工程生产以及生产企业内部的管理中,机电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工程机械制造的高质量水平的代表。

1.3机电自动化和工程机械制造的发展

机械制造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发展,机械制造的发展源起农业牧业和手工业,并从中不断改造升级,直到蒸汽机出现,机械制造业才开始进入正式发展时期,人类社会也开始步入现代文明社会中,机械制造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工程质量水平的发展的衡量关键在于机械制造的发展情况,也成为国民经济制造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行业,工程机械制造可以为国家发展提供充足的基础设备设施,同时可以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技术力量支持。工程机械制造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意义重大,高综合性的机电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化的重要代表,也是促进行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手段

2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1柔性自动化技术

机电自动化中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主要应用软技术控制,软技术主要为智能化技术、计算技术以及微型信息技术等构成的新技术,在数控技术中的软技术应用范围较广。在工程机械的制造过程中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在制造前期、制造中以及制造完成后的控制中发挥作用,可以对制造产品的质量参数,以及生产制造工艺等进行有效把控,从而保障机电自动化中对相关信息数据的处理,精准把控工程机械环节。柔性自动化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的应用中有效提升了工程机械生产的工作效率,生产质量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相应的生产投入得到一定程度降低,生产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2.2集成自动化技术

集成自动化技术是指在工程机械制造中发展出的加工技术以及制造生产的综合性技术,该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较具备更多功能,因此传统技术模式下无法完成的工程机械生产在集成自动化技术下可以顺利开展。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科技领域的变革日新月异,在工厂机械制造中不能只依靠集成自动化技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还需要不断研发应用新技术,提升工程机械制造的核心能力,利用新技术促进新设备的产生,并将新技术和其他尖端科技一起引入数控教工技术中应用于工程机械制造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会提升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工作效率和制造质量,集成自动化技术的成熟完善也将对提升行业市场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

2.3智能自动化技术

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前身是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和新兴科技如通讯技术等融合发展。最终成为智能自动化技术。传统的机械设计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再开始设计工作,同时对于生产制造的细节设计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实时调整修改,在产品修改设计的期间就有制造周期延长以及增大产品的回收难度等问题。工程机械制造中的一些产品在出现问题后无法进行回收,因此造成能源浪费,同时还会增加机械制造的成本投入。智能自动化技术中的智能系统可以对人类行为方式进行模拟,在机械设备的制造中智能自动化技术相较于柔性自动化技术拥有更高级别的技术水平,对于提升机械制造的稳定性以及精准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有效保障了工程机械的制造始终保持在高水平的稳定状态。在生产制造工程中,相关设备的操作人员可以就主观判断对制造和生产进行控制,缩减了生产制造周期也将成本控制在了合理范围内。

2.4技术应用实例说明

以水泵机械中的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为例。水泵机械主要用作对液体施压并进行液体的运输工作,如对水、石油以及液体状态的金属等。水泵机械这一装置在工作状态下将内部压力或外部能量压力转化为对内部传输液体的压力,保障传输作业正常进行,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整体工程项目的机械制造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水泵机械与其他机械存在的最大差异在于安装制作中的工序流程不同,因此与其他机械的工作原理也存在一定差别。机电自动化技术在水泵机械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水泵的工作效率,对水泵的运转也有了质的提升,水泵机械运作的成本投入有所降低,同时水泵机械的工作对环境的影响小,绿色环保意识得到充分体现,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

3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的应用优势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3.1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应用优势

首先是可靠性和安全指数。工程机械中的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有效提升了制造过程中的安全性,机电自动化技术自身具备防护功能、监视功能以及报警功能,通过实时监测发现制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警,有效保障了机械制造的可靠性也降低了机械设备出现问题的风险。其次是机械制造的生产力和质量的提升。应用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工程机械生产产品质量较普通产品的质量要高,应用自动化技术进行制造的过程更加高效灵活,精确度也有提升,进而产品性能得到保障。最后是超强复合性。工程机械制造中设计范围广,要满足各方面应用需求,因此技术应用复杂,要适应不同技术领域需求就要求机电自动化技术不仅具有自动控制还需要更多功能,同时要有一定应变性,做到保护、调节以及校验等多功能复合,切实保障机械制造的高质量高标准。

3.2注意事项

第一,要科学应用制造工艺,多次尝试制造流程安排确定最佳流程。要重视工程机械相关设备的安全性,切实保障参与操作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机械设备的质量安全也影响着工程制造的质量,因此要重视工程机械中科学工艺的应用以及合理的制造流程安排。第二,做好制造系统的监督工作以及制造产品的检验。机电自动化技术有其优点,但仍需要对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监督,对制造机械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将获取信息及时上报,为工程机械制造的程序管理和系统优化提供数据信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