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企业财务

小企业财务

时间:2022-04-10 20:41: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企业财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企业财务

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地位;特点;内容;程序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中小企业大多存活期不长,其中因财务而导致失败的占47.3%,居各项失败原因之首。因此,从财务角度加强管理,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靠的是持久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来自于企业的战略管理。战略并非大企业的特权,中小企业同样需要。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财务资源不足,面对有限的财务资源,中小企业更不允许浪费。因此,制定一个合适的财务战略,合理配置企业有限的资源,对中小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一、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地位

1.财务战略从属于总体战略

企业总体战略是企业一切行动的纲领,它决定了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企业财务战略作为总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必须服从于总体战略,从资金上支持和保证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由于“较高层次的战略决策对较低层次的战略决策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总体战略决定财务战略,财务战略从属于总体战略。财务战略与总体战略协调一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财务战略制约着总体战略

财务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中一个特殊的综合性战略,在整个战略体系中居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在制定总体战略时,必须首先检验其在资金方面的可行性,如果总体战略所需资金无法得到满足,则必须调整总体战略。企业在实施总体战略时,同样离不开资金上的积蓄与投入。因此,财务战略在企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制约着总体战略的实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总体战略与企业财务战略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总体战略居于主导地位,对财务战略起着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财务战略又是相对独立的,对总体战略具有制约作用。

对中小企业而言,其财务战略与总体战略也是整体与部分、主战略与子战略的关系,但由于资金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最关键的资源,因此,财务战略成为中小企业战略中最核心的部分。在某些特定时刻,从某种意义上理解,中小企业的总体战略和财务战略很难区分,企业财务战略即是企业总体战略。

二、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特点

1.灵活性

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小而灵活,船小易掉头,这就决定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也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要随着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自身条件的变化而即时调整,如果固守一种僵化的战略,将难逃企业失败的命运。

2.稳定性

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一经制定,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否则朝令夕改,战略就成了战术,也就无法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了。财务战略的稳定性,可使中小企业在某段较长的时间内集中优势资源来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表面看,灵活性与稳定性是矛盾的,但中小企业在经营实践中必须实现两者的统一。灵活性是中小企业固有的竞争优势。对中小企业而言,更应该强调稳定性。战略的本质是为稳定而变化,在变化中寻找不变。

3.可行性

中小企业所作出的财务战略应该切实可行,以现有的资源为基础,超出自身资源限制的财务战略是没有价值的。中小企业应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来保证财务战略的实施,也要有相应的管理能力来支持财务战略的实施。

4.粗放性

中小企业一般是结合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制定战略,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是企业粗略的、大致的行动纲领,不一定形成成文的、系统的战略性文件,有时甚至只存在于企业最高管理者的头脑中。但粗放不一定简单,只是对中小企业而言不需要精致。

三、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内容

(一)筹资战略

筹资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内外环境的状况和趋势,对筹集资金的目标、原则、方向、规模、结构、渠道、方式等进行长期和系统的谋划,旨在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筹资效益。

1.筹资战略目标

筹资战略目标是企业在战略期内要达到的筹资总要求。中小企业筹资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体目标包括:低资金成本目标、低筹资风险目标、保持和扩大现有筹资渠道目标、满足资金需要目标等。

2.资本结构决策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由于企业筹资可将其分为负债资本和权益资本两类,因此资本结构问题主要是负债比率问题。资本结构决策是筹资战略的一个基本决策,对中小企业尤为重要,这是由于中小企业大多融资困难,能筹到资金是当务之急,往往忽视所筹资金的结构,要么负债过高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要么权益资本过高而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为此,中小企业必须权衡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的关系,确定最佳资本结构,使得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并尽可能根据该资本结构来融资。

3.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决策

筹资渠道是企业取得资金来源的方向和通道,体现资金的来源与流量。目前我国企业的筹资渠道有:银行信贷资金、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资金、居民个人资金、国家资金、企业自留资金。

筹资方式是指企业取得资金采用的具体形式,体现资金的属性和期限。目前我国企业的筹资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利用留存收益、向银行借款、利用商业信用、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租赁等。

筹资渠道解决的是资金来源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筹资方式解决的是通过何种方式取得资金的问题,是企业主观的行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企业在筹资时,应实现两者的合理配合。

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看,金融机构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是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中小企业也可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直接融资,但难度较大。光大银行行长郭友在2008年9月25日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上,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仅占全国金融机构贷款的22%。在上市公司中,中小企业数量约占沪深两市公司的9%,而融资额占比仅为3%。因此,中小企业一方面要争取外部融资,同时应充分利用内部资金,解决其融资困难,包括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和公益金等;从销售收入中回收的折旧、摊销等费用;挖掘资金潜力,加快资金周转所形成的资金节约等。由于内部融资方便、可靠、不需支付融资费用,因而在一定情况下可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选择。

4.筹资规模决策

筹资规模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的总额,它决定了企业可供分配和使用的资金数量。筹资越多,可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越多,其生产规模可以扩大,投资可以增加,从而加快企业的发展。筹资不足,则不能满足生产经营及对外投资的需要。但是,筹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规模过大,又会造成资金的闲置与浪费。因此,筹资规模决策,关键是中小企业依据企业战略或投资战略要求,预测战略的实施所需要的资金总量和每一阶段的需求量,可以采用定性预测法、比率预测法和资金习性预测法等,合理确定筹资的总规模及其时间模式。

(二)投资战略

投资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对所处投资环境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企业最佳经济资源组合和运用的总体方略。投资战略主要明确企业在战略期间的投资目标、规模、方式及投资时机等问题,它是企业最根本的决策,是企业战略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财务战略的核心内容。

1.投资战略的目标

总的来说,中小企业的投资战略目标包括收益性目标和成长性目标。收益性目标是企业获利方面的目标,如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等。成长性目标是企业在发展方面的目标,如市场占有率的上升、销售额的增长、规模的扩大等。成长性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成为中小企业最重要的目标,但其最终是为收益服务的。

2.维持性投资战略

维持性投资战略是指企业在战略期间基本维持现有的投资总规模,不再大规模追加新的投资,主要通过调整现有投资的结构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这种战略的特点是尽可能维持企业现有的市场规模、生产能力和经营方向,主要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利润。这种战略一般期限较短,一旦时机成熟,企业会寻求新的发展。

3.发展型投资战略

发展型投资战略是中小企业实现成长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战略选择。该战略以谋求企业在战略期间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为特征,对实现企业规模效益、实现其长远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按扩大再生产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内涵发展投资战略和外延发展投资战略。前者以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素质,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特征,后者通过追加资金来增加设备,增加人员,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4.紧缩型投资战略

紧缩型投资战略以削减现有企业的规模和产品规模为目标,减少产量,精简机构,压缩人员,出售专利和业务以收回投资。该战略一般适用于企业规模不当,资源紧张,产品滞销,财务状况恶化、竞争失利等情况。中小企业在成长中由于盲目扩张,常常使其经营的产品缺乏竞争力,或选择的行业处于衰退期,这时就应当机立断,采取紧缩型投资战略。

(三)收益分配战略

收益分配战略是指企业依据总体战略的要求和内外环境状况,确定企业净收益留存与分配的比例,对股利分配所作的全局性和总体性谋划。该战略的重点是股利分配,包括确定股利战略目标、确定股利发放的金额、时机等。

股利战略目标一般有:稳定股价;促进企业长期发展;保证投资者权益等。

常用的股利分配战略有:剩余股利战略、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战略、固定股利支付率战略、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战略。

中小企业属于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的较多,其净利润的分配一般直接归投资者。由于中小企业外部融资困难,而企业又需要大量资金来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因而投资者往往将税后利润继续留存企业参与生产运营。绝大部分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可采用零股利或低股利分配战略,既积累内部资金利于企业持续发展,又采用内部筹资方式改善企业资金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四、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程序

企业财务战略的程序与总体战略的程序基本相同,具体包括:

(一)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环境分析

企业财务战略环境分析是指对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剖析,并为制定战略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财务战略环境分析既是制定财务战略的前提,也是实施财务战略的保障。由于中小企业对环境的变化较敏感,因而准确充分的财务战略环境分析对中小企业的意义更大。

(二)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

在对企业财务战略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制定各种战略备选方案,并对各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比较各方案的可行性程度、效益高低、风险大小等各方面,从中选择最佳者。

(三)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

当财务战略的制定、评价、选择完成后,必须将战略方案转变为战略行动,采取切实可行的财务战略,这时就进入了实施阶段。财务战略的实施包括制定年度目标、预算管理、财务控制等。

(四)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评价

对财务战略的评价,是战略管理工作的最后一个步骤。这是一项总结性的工作,对于指导未来具有重要意义。评价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1)根据企业外部、内部环境的变化,时常检查企业战略的基础;(2)时常比较实施战略的实际和预期进度;(3)及时采取纠正行动保证计划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周首华,陆正飞,汤谷良等.现代财务管理前沿课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志远,刘超.中小企业财务战略与控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3]陈萍,潘晓梅.企业财务战略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4]常树春.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与业绩评价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第2篇

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分析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财务战略可以提高企业财务能力,提高企业财务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财务战略注重系统性分析,这可以提高企业整体协调性,从而提高企业的协同作用;财务战略着眼于长远利益与整体绩效,有助于创造企业的财务优势,进而创造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并保持该优势。

2.企业财务战略类型的选择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影响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决定着企业理财活动的措施与效率。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的增长方式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地对企业财务战略进行调整,以便动态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1 选择与经济周期相适应的财务战略

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是现代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企业经营的好坏既受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因此,企业的财务战略的选择要与经济周期相适应,通过制定富有弹性的财务战略,以减少它对财务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减少经济周期中上升和下降对财务活动的负效应。

在经济波动的上升阶段企业应采取财务扩张型的财务战略:加大投资力度,采用融资租赁,增加厂房设备,提高产品价格,扩大存货水平,开展营销筹划,增加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满足扩张性需求。繁荣后期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实现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

2.2 选择与企业生命周期相适应的企业财务战略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大多数企业的发展可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阶段特色,正确把握本企业的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战略非常重要。

在企业初创期,财务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如何高效融资,通过企业内部自我发展来实现企业增长。在投资方面,应把企业的资源集中在某一细分市场或某一地区的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并且要控制投资规模。在融资方面,由于这个时期的利润多为亏损,现金流不稳定,外部融资受到限制,所以企业应更多地使用权益融资,例如依靠投资者增加投资或者是吸引新的投资者,另外也可以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来吸引风险投资者的投资。在分配管理方面,适宜采用剩余股利分配政策,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留存下来,以满足企业日后发展的需要。

2.3 选择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的企业财务战略

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客观上要求实现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根本性转变,为适应这种转变,企业财务战略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调整企业财务投资战略,加大对基础项目的投资力度。虽然基础项目在短期内难以带来较大的财务利益,但它为长期经济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大财务制度的创新力度,可以强化集约经营与技术创新的行为取向;可以通过明晰产权,从企业内部制止掠夺性经营的冲动;可以通过以效益最大化和本金扩大化为目标的财务资源配置,限制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方式对资源的耗用,使企业经营的集约化、高效率得以实现。

3.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

3.1 管理营运资金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外部融资能力和内部资金调度的余地,所以更需要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在资金运用上,为保证日常资金运用的周转灵活要维持一定的付现能力,预防市场波动和贷款困难的制约。要加强营运现金管理,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做准确的分析。加强存货管理,建立科学的库存储备机制,缩短库存周期,对库存积压物资,采取灵活方式快速变现。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改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识别和控制风险。

3.2 优化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受规模限制,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较低。为此,中小企业在资本结构方面应处理好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的关系;负债融资中又要处理好经营性现金流量与还本付息的平衡,做到“适当负债、结构合理”。中小企业应经常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否则,急需融资时就缺乏能力。

3.3管理融资战略

融资战略就是企业根据内外环境状况和趋势,对筹措资金的目标、结构、渠道等进行长期和系统的谋划,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和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力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完善自身,以积极解决“贷款难”问题。中小企业应以更长远的眼光完善自身,除了努力提高自身收益水平之外,还要努力树立好的信用形象,按期偿还银行贷款,积极和银行建立联系,增进双方了解。

创造条件,争取从社会募集资金。向社会集资募股不仅可以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后劲、减少竞争压力,还可以打破原有的资本结构,增强公众的了解,突破家族式管理的约束,提高社会对本企业的知名度。

向职工集资,扩大资金规模。内部职工集资不仅为企业发展进程中扩大资本规模提供了新的途径,还能进一步增进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4 投资管理

投资战略要解决的主要是企业的投资决策,即投资的重点、强度、速度,以及投资效益的最低限额和投资风险的最高限额。中小企业应本着“稳健投资、适时扩展”的原则,制定投资方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征,在投资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稳健理财,切忌盲目扩展。中小企业在进行新的固定资产投资或多样化投资之前,必须首先筹措必要的长期资本,以确保原有经营项目营运资金周转不因新的投资受到影响。

(2)积蓄财力,适时实现规模扩大。中小企业实现发展的关键在于:一是日常要作好积蓄财力的准备,二是要抓住有利时机实现发展。

第3篇

一、小企业经营现状

小企业是一国经济中极富活力和创造力的部分,是促进市场竞争和保证经济繁荣的基础力量。在我国,小企业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尤其在我国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小企业是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搞好小企业,促进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全局意义。

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出生率高,关闭率也高。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小企业的创立和生存创造了不少机会,其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尽管如此,国内的小企业为什么就长不大呢?依然还在步履蹒跚,处于稍不留神就会灰飞烟灭的情形。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大凡长不大的小企业,都有着很多共同的毛病。据德国一家研究所调查,小企业的主要问题是对企业内部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待到发现时,往往来不及采取应变措施。

随着小企业的成长发展,一般会出现七种风险,即:开业后头3年可能出现开业风险和现金风险;第3至7年可能出现授权风险和领导风险;第7至10年可能出现财务风险和兴旺风险;开业10年后可能出现管理上的接班风险。

二、做财务分析,认识问题

(一)从企业收益状况考察经营状况

从微观的企业收益来讲,有三个层次:其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其二是在其一的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的经常收益;其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已近破产。即使期间收益为盈利,但可能是由于非主营业务或偶发事件所形成的净资产增加,如出售手中持有的有价证券及土地。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三、建立预警系统

(一)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只有提供足够的现金,企业才能生存,没有必需的现金,必将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和资金周转,甚至资不抵债。

产生现金风险的主要原因有:过分注意利润和销售的增长,忽视现金管理;固定资产投资过多,使资金沉淀;不考虑条件和时机,盲目扩张。

企业经营者应与财管人员配合,理解利润与现金以及现金与资产的区别,经常分析它们之间的差额;节约使用现金;向有经验的专家请教;监控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和应收账款的余额;经常评估现金状况,按季编制现金流量表。

同时应注意:接受订货任务要与现金能力相适应;不将用于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和清偿债务的短期资金移作固定资产投资;约束投资冲动,慎重对待扩张、多种经营及类似的投资决策,确有剩余现金时才进行这类投资;对现金需求的高峰期应预先做出安排;随时将实情向银行通报;安排精明而又务实的人管理现金。

(二)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由萌生到扩大,通常都会经历一个逐渐积累和转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影响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上。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分析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及时预报风险信号,建立长期预警分析系统。当可能损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因素出现时,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以提醒企业决策者尽早采取对策,控制财务风险的扩大。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润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两项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两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或,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回收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应收账款回收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在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四、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面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具备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尤其在资金管理方面,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财务监控体系,加大公司债务、资产、投资回收、现金回收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管理和监控,加强对贷款和企业担保的管理。具体可从财务活动的四个方面着手:

(一)筹资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不自量力,盲目扩张,往往是小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两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获得杠杆效益。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及防范有: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一旦筹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资金,可争取提前还债等补救措施;请专家和银行咨询,选择最佳的资金来源以及最适时机和方式筹措资金;领导班子要有适当分工,财务管理部门特别是企业决策者,在思想上对潜在的风险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警惕。

(二)投资方面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就要根据计划进行投资。经营者往往对市场上冒出的暂时需求匆忙作出反应,或者看到别人赚了大钱,也盲目跟着上,小企业的经营者应是“多面手”,而事实上多数经营者缺乏全面管理的能力;没有建立必要的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企业的重大决策缺乏可靠依据;草率估算或低估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立即可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

(三)资金回收方面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应收账款的成本有:1.机会成本,常用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表示;2.应收账款管理成本;3.坏账损失成本。应收账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在以下几方面强化:一是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二是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三是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四是建立销售责任制;五是密切关心企业要账人员回收账款动态,避免私人暂时留存用于个人利益。

(四)收益分配方面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应的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困境 财务稳健

一、财务困境研究的背景

财务困境(Financial distress)又称财务危机(Financial crisis)。最严重的财务困境是企业破产(Bankruptcy)。自从二战以来,国际兼的兼并与购并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巨型跨国集团,而这些庞然大物却在常常突然死亡,让人十分不解。在蹊跷的背后是企业财务困境问题在作祟。近几十年来,财务管理变得日益突出和重要。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尚且如此,规模小,资金少的中小企业又应该如何避免陷入财务困境呢?企业因财务困境导致破产实际上是一种违约行为,所以财务困境又可称为“违约风险”(Default risk)。企业在经营中由于多种原因常常会陷入财务困境,面临破产压力。如何预防,摆脱财务困境,使企业能良好发展是经济界近几十年来探究的问题。

二、国外学者的实证理论研究

国外的不少学者试图用实证模型来预测和预防企业财务困境的发生。他们应用剖面分析和单变量判定分析,研究财务困境前5年内,出现了财务困境的公司和没有财务困境的公司的10~20多个财务指标的差异,最后选定几个或全选作为预测指标,应用Fisher线性判定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建立了几种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

1.单变量分析法

最早运用统计方法研究公司失败问题的是美国的比佛(Beaver,1966),对于财务失败,他不仅仅狭义地界定为破产,还包括“债券拖欠不履行、银行超支、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等”。他首先以单变量分析法发展出财务危机预测模型,使用5个财务比率分别作为变量对79家经营未失败公司和79家经营失败公司进行一元判定预测,发现(现金流量/总负债)财务预测的效果最好,(净利润/总资产)次之,在失败前5年可达70%以上的预测能力,失败前1年更可达87%的正确区别率。其中,“现金流量”来自“现金流量表”的三种现金流量之和,除现金外还充分考虑了资产变现力,同时结合了企业销售和利润的实现及生产经营状况的综合分析,这个比率用总负债作为基数,是考虑到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的转化关系,但是总负债只考虑了负债规模,而没有考虑负债的流动性,即企业的债务结构,因此对一些因短期偿债能力不足而出现危机的企业存在很大的误判性。“总资产”这一指标没有结合资产的构成要素,因为不同的资产项目在企业盈利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这不利于预测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增长态势。单变量分析法虽然简单,但却因不同财务比率的预测方向与能力经常有相当大的差距,有时会产生对于同一公司使用不同比率预测出不同结果的现象,因此招致了许多批评,而逐渐被多变量方法所替代。

2.Z分数模型

最早运用多变量区别分析法探讨公司财务危机预测问题的是另一类美国学者奥曼(Altlan,1968)。他将若干变量合并入一个函数方程:

Z=0.012X1+0.014X2+0.033X3+0 006X4+0.999X5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本期销售收入/总资产

其中:

X1为营运资本/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折现能力和规模特征。营运资本是企业的劳动对象,具有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项目繁多,性质复杂,获利能力高,投资风险小等特点。一个企业营运资本的持续减少,往往预示着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出现短期偿债危机。

X2反映了企业的累积获利能力。期末留存收益是由企业累积税后利润而成,对于上市公司,留存收益是指净利润减去全部股利的余额。一般说来,新企业资产与收益较少,因此相对于老企业X2较小,而财务失败的风险较大。

X3即EBIT/资产总额,可称为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而我们通常所用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为EBIT/平均资产总额,分母间的区别在于平均资产总额避免了期末大量购进资产时使X3降低,不能客观反映一年中资产的获利能力。EBIT是指扣除债务利息与所得税之前的正常业务利润(包括对外投资收益),不包括非正常项目、中断营业和特别项目及会计原则变更的累积前期影响而产生的收支净额。原因在于:由负债与资本支持的项目一般属于正常业务范围,因此,计算总资产利润率时以正常业务经营的息税前利润为基础,有利于考核债权人及所有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使用效益。该指标主要是从企业各种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角度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的,通常是反映企业财务失败的最有力依据之一。

X4测定的是财务结构,分母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账面价值之和;分子以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取代了贴面价值,因而对公认的、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产权比率进行了修正,使分子能客观地反映公司价值的大小。对于上市公司,分子应该是:“末流通的股票账面价值+流通股票期末市价。股份数”。X4的分子是一个较难确定的参数,尤其对于股权结构较复杂的企业。而目前及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非上市公司仍占我国公司总数的大部分,要确定非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市价,我们可以采用资产评估方法中的预期收益法,具体表示为:企业资产市价=企业预期实现的年利润额/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

X4=(企业资产的市价/负债总额)-1

但此法仍有缺陷,因为我国宏观价格体系尚未完全理顺,行业资金利润率受客观因素影响而有波动,难以完全符合实际。

X5为总资产周转率,企业总资产的营运能力集中反映在总资产的经营水平上,因此,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企业总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成果好,效率高;反之,如果总资产周转率低,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成果差,效率低,最终将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如果总资产周转率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企业就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多余、闲置资产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加速资产周转速度。X5的分子“本期销售收入”应该为销售收入净额,指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等后的金额。

Z分数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折现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奥曼教授通过对Z分数模型的研究分析得出:Z值越小,该企业遭受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美国企业的Z值的临界值为1.8,具体判断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1Z分数模型具体判断标准

Z≥3.0 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很小财务不失败组

2.8≤Z≤2.9 有财务失败可能

1.81≤Z≤2.7 财务失败可能性很大

Z≤1.8 财务失败可能性非常大财务失败组

奥曼教授选择了1968年尚在持续经营的33家美国企业进行预测,其准确率令人满意,而且分析根据的资料越新,准确率越高。如依据临近财务失败的报表资料预测其准确率为96%,依据财务失败前一年的报表预翻难确率为72%。但无论怎样,都必须以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为前提。近年来,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爱尔兰、日本和荷兰都进行了类似的分析。尽管Z值的判断标准在各国间有相当的差异,但各国“财务失败组”的Z值的平均值都低于临界值1.8。

3.F分数模型由于Z分数模式在建立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的变动等方面的情况,因而具有一定的的局限性。为此,有学者拟对Z分数模式加以改造,并建立其财务危机预测的新模式-F分数模式(Failure Score Model)。F分数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1)F分数模式加入现金流量这一预测自变量。许多专家证实现金流量比率是预测公司破产的有效变量,因而它弥补了Z分数模式的不足。

(2)本模式考虑到了现代化司财务状况的发展及其有关标准的更新。比如公司所应有财务比率标准已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现金管理技术的应用,已使公司所应维持的必要的流动比率大为降低。

(3)本模式使用的样本更加扩大。其使用了Compustat PC Plus会计数据库中1990年以来的4160家公司的数据进行了检查;而Z分数模型的样本仅为66家(3家破产公司及33家非破产公司)。三.我国的相关研究:

上述模型中所用的流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利润率等评价指标都是根据公开的财务报告信息计算出来的。但是,我国目前企业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具有相当的弹性,往往不能真正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只有根据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才能完善财务预警模型。现有的预警模型都是外国学者根据本国上市公司的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得出的,虽然在许多国家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仍存在种种局限。随着市场上功能日益增强的统计软件的开发与会计资料库的建立,财务管理决策或监测当局可以建立更适用于本公司或本行业的财务预警模型,并根据自身情况对评价指标加以改进,及时预测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推动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国内的研究中,吴世农、黄世忠(1986)曾介绍企业的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陈静(1999)以1998年的27家ST公司和27家非ST公司,使用了1995~1997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了单变量分析和二类线性判定分析,在单变量判定分析中,发现在负债比率、流动比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4个财务指标中,流动比率与负债比率的误判率最低;在多元线性判定分析中,发现由负债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营运资本/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6个指标构建的模型,在ST发生的前3年能较好地预测ST。张玲(2000)以120家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其中60家公司的财务数据估计二类线性判别模型,并使用另外60家公司进行模型检验,发现模型具有超前4年的预测结果。这些研究在吸收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对预测模型作出了改进和创新,使之更符合中国企业的情况,更能准确的预测中国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

四、研究财务困境与财务稳健模式的目的和意义

光靠预警,而不能提出解决实际办法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财务预警只能被动地解决企业将要出现的财务困境或危机,这样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再好的预警系统也只能是减少企业的损失,或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要是能防患于未然岂不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研究财务困境与财务稳健模式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较为弱小的中小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研究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壮大有着莫大的利益。

五、研究思路

作者借《中小企业财务困境与财务稳健》一文中提出不能光靠财务预警预测来被动地摆脱企业财务困境,而应主动地实施企业经营,财务运营的稳健模式,使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好的保障。该文先对中小企业财务困境的定义及发生的原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叙述,并介绍了国内外一些财务困境预测预警的方法及后果,从而提出财务稳健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及实施方法,并进一步说明了财务稳健模式的实施有一定的必要环境。在这特定的环境支持下企业的财务稳健模式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本文为解决企业财务困境,健康发展提出了一条重要思路。

参 考 文 献

[1][英] P.S.萨德沙纳姆著,兼并与收购 ,中信出版社 ,1998.7, 24~26.

[2][美] 大卫.伯格汉姆 .路易斯加洛斯基合著,美国中级财务,中国展望出版社 ,1990.3,218.367.

[3]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编 ,高级财务 ,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3.11, 79~81.

[4]丁振华著 ,论现代企业的财务分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7, 47.

[5]胡玉明编著,西方财务会计 ,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2.6, 3~4.

[6]徐渚缨等著 ,企业理财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5.8, 217.

[7]夏新平著,公司财务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7, 173.

[8]刘胜军,财务困境与稳健经营,企业管理 ,2002.4期,43.

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改进建议

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概述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内容是企业的运营资金管理,整理并分析企业财务数据,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保障财务决策适用于企业。为推动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有效执行,其财务决策要基于企业实际日常运营管理情况作出,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促进企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逐渐增加。通常而言,企业财务管理包括: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合理配置企业的资金,尽量维持企业财务的最佳状况,如此有利于促进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在经营过程中,财务部门必须与企业其他职能门互相协作,保持沟通。同时,企业管理层在资金运营方面,要制定出一套专业财务管理企业规章制度,高效利用企业资金进行投资,尽量规避企业资金可能出现问题,促进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顺利实施。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中小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在国家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里,中小型企业占据了99%,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打造的主力军,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数据也证明了中小型企业的地位,国家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于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受市场经济影响,中小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众多中小型企业因为企业管理观念局限,财务管理出现问题而破产,所以财务管理阻碍了许多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如何推动中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首要关注点是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推动中小型企业健康发展。

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3.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属于个体经营的范围,个体经营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多局限的地方。个体经济中企业将经营权与所有权集合与一体,这就说明企业的经营者与企业的所有者都是同一个人。在这种经营方式下,投资人同时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这样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然而事实经常与之相反,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远远达不到较高水平,管理观念较为滞后。这样的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小企业时,没有先进的财务管理观念,并且不想把财务管理交给“外人”,所以他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大多取决于个人的偏好,如此易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的不科学不合理,财务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中小企业很少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后期培训,也无法与同业人员沟通与交流,管理模式一成不变,没有创新难以进步。

3.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相较于大型企业与企业集团,中小企业未完善其企业制度与体系,而且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够成熟。正规企业通常会将财务部门设置出纳与会计两种职务,然而中小企业的会计与出纳很有可能都是同一个人担任,没有进行职业隔离,后期也无法进行监督与检查,甚至有部分中小企业连财务部门都没有单独设置,这种企业的管理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财务隐患。

3.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管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企业管理者不想把企业管理托付给“外人”,所以企业大多数财务管理者都是聘请的企业所有者的家属或亲眷。然而,这些“皇亲国戚”往往都没有接触过财务管理,不懂财务管理的理念与知识,更没有接受过财管专业的培养,财务管理水平低下。在财务管理中,他们凭借着自身喜好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不时在管理工作中带入私人感情去管理,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如此一来影响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甚至无法稳定的发展下去,只能破产倒闭退出市场。

3.4中小企业财务抵抗风险能力低

企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财务管理的作用包含着规避风险的作用。财务管理工作可以管控企业风险,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普遍缺失风险规划的意识,而且危机来临的时候无法恰当处理,面对危机难存活下去。中小企业的财务部门没有太多长远意识,大多未制定财务计划,同时对企业资金管理的认识不够,导致企业的现金流动率较低。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采用个体经营,没有采用完善的收款措施,致使企业的多数应收账款难以收回。

4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4.1更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中小企业要想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管理观念,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持续更新财务管理相关的知识,以及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加以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中小企业应该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提升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如此财务人员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同时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具有设置企业财务目标的观念,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状况,探索适合于自身企业健康发展的管理方法。

4.2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控制意识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意识到要增强财务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学习高效控制风险的办法。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随时更新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中小企业管理者应注重企业信息的保护,做好财务信息保密工作。企业资金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登记,并且必须将出纳与会计区分开来。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分析和预测风险,并制定风险应急解决方案,增强企业的抵抗风险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增加市场竞争力。分散投资是中小企业管理者值得考虑的投资方案,有利于降低综合投资风险,同时能够根据市场走向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

4.3在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保障企业的财务工作顺利的实现。企业要想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必须要将企业的职位分工和定位明确,各职位间互相监督,财务管理岗位职责分明,有利于确保企业资金财产的安全。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核算清楚账务,采取措施提升财务的透明度,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还需要从外面引入财务方面的人才,订立一套适合于自身企业的财务规章制度,激励财务人员的创新精神,发挥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上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4.4对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财务管理意识

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财务专业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尽量规避财务岗位使用非专业人员担任,同时企业管理者需要制定并执行财务人才的后期培训计划,对于处于财务管理岗位的员工,必须定期进行财务管理的继续教育,学习最新财务知识,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且设立素质考核,达到继续教育的最优效果。

5结语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依据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不断更新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及时接收先进的管理观念,与时俱进。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着力培养财务管理人才,高效管理企业资金,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才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大众科技,2011(3).

[2]余道丽.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10).

[3]韦秀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2).

第6篇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给中小型企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中小型企业相对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小企业有了更多参与到经济交流的机会,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受到了经济发展浪潮的冲击和挑战,然而财务管理问题更为突出,其中有支出占比较重、财务预算制度不够完善、报告制度不完整、风险意识较弱等问题。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始终是财务问题,好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稳固发展,也有助于中小企业本身的经济安全。因此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一、对中小型企业定义的标准

中小企业主要从员工雇佣量、资金总额、销售业绩方面来衡量。这个衡量标准较为直观,容易理解,运用于各国的中小企业衡量的标准。定性标准:指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实质概念判断是否被划为中小企业,主要从市场份额、独立性等方面进行判定。而我国2003年出台的《中小型企业标准暂行规定》采用国际公认的员工雇佣数、资金总额、销售业绩三方面衡量是否符合中小企业,对于不同行业指定的标准不同。

二、中小企业中财务会计的重要性

合理的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基础,确保中小企业发展的初期健康井然有序。完整的资金链确保企业在后期发展过程中不会由于某种意外因素导致缺少流动资金,有利于企业正常有序地发展。“同时完善的财会管理模式有利于整顿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环境,有利于营造更为健康、有序的中小企业环境”。

三、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对财务会计管理不够重视

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是保障中小企业账目记录、资金核算的透明化、公开化的前提。但在中小企业中,太过于重视当下的利益,而忽略了长期的发展趋势,严重导致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者对其的重视度不够,影响着企业发展前景。

2、中小企业的风险意识较弱

目前,国内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和经营策略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管理的风险意识较弱,极易增加发展的难度。所以中小企业更应该加强发展过程中的风控意识。由于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成本比较低,用来流动的资金有限,经济实力较弱,对后期的发展目标不够远大,如果在经营当中出现严重的风险时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机制容易导致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

3、中小企业对财务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企业的财务会计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形式之一,更是财务会计监督管理的最主要的通道。企业内部的审计作为企业管理者工作的监督机制,决定着企业的稳定发展。通过制度监督财务会计管理,是企业内部审计的核心工作,完善的管理机制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而大多数企业可以稳固经营的重要因素就是拥有完善的审计制度。但中小型企业由于管理人员的忽视,导致虽有设立工作岗位但大多属于形式上的岗位,岗位人员不够专业,造成审计工作的不够专业化科学化,达不到管理监督的本质要求。经营者对此工作的认识不够准确致使在监督管理上也不够严格,导致财务会计人员在这一管理机制下懈怠,时间长就会出现违规违法的行为。

4、中小企业对财务预算机制不完善

在大型企业的发展历程当中对于企业的经营预算非常注重,并且针对性地制订企业发展计划,对企业进行系统性的规划。而中小企业与之相比就有所不同。中小型企业对于收入支出预算不够重视。大型企业每年通过财务会计完善的管理体系严格的执行,对企业年化的收支进行编制,进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财务会计人员的不专业化,使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收支预算重视度不够,没有严格地按照预算进行核算,加大了预算与决算之间的距离,导致中小型企业年度决算超出预算的问题。

5、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待提高

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专业性较强,所以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知识等,另外还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等。这就要求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必须是财务会计管理的专业人才,反之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工作质量与效率,严重的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及决策,很大程度地限制企业的发展壮大。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是以家族为单位共同经营管理的模式,因此财务会计人员大多是由企业经营者的亲属担任,财务会计从事者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达不到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的要求,成为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对于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提出的解决方案

1、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工作

中小型企业在工商群体中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与引导。政府工作人员应加强对中小型企业对财务会计管理理念的正确引导,从而使中小型企业快速走向正确的方向。

2、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在我国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中小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环境中稳步发展,必须学会规避在财务会计管理中的风险,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情况进行时刻的关注与监控,对财务进行全面的风险预警,不仅仅是对财务会计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还是保障企业效益的重要通道。通过提前预测企业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对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中小型企业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创建相对应的风险预警体系,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可以使企业在遇到风险时有解决的时间、有防范的准备不至于自乱阵脚。这为中小企业财会管理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3、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对于每个行业来讲,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健康地发展。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中小型企业必须完善健全财务会计管理体系,降低企业的安全隐患。中小型企业要想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需要正确地认识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成本的概念要贯彻落实到财会管理工作中。中小型企业经济收入水平较低,而财务中占比最大的是支出额,由于中小企业结算制度的不完善,常常会导致收支不平衡的现象,造成企业支出远远高于收入。

4、中小型企业需要增加

财务结算的频率增加财务结算的频率,如果只在年终结算不但会增加会计人员的负担还会增加企业财务上的问题。所以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有必要增加财务结算的频率,由年终结算改为月结,这样可以及时地发现财务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纠正。另外财会人员要明白自己职务的职责,可以适当地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严格地监督企业资金流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得以解决。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企业内部财务的安全隐患。

5、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培训

中小型企业应当对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予以重视,像大企业那样,招收有工作经验且有能力的财务会计专业人才。首先对应聘者进行专业素养的考核,必须具备丰富的相关方面的工作经验,另外应要求从业人员有财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还需注重应聘者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财务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从事工作的基础就是需要具备好的职业素养,而对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者来说,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好的工作作风的必要条件,是保障中小企业财务安全的前提条件。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企业的整体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企业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高、资金有限等,一些问题严重阻碍着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市场环境中稳固发展的脚步。虽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还是占比较有利的地位,但是想要让中小企业有更广泛的发展平台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就必须给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提供相对较安全的环境,且需要对财会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妥善的处理,同时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使得财务会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促进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健康地发展,充分地发挥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广喜、李玲: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0):12-13.

[2]万逸民:探究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6(06):98-99.

[3]陈遴子千: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品牌(下半月),2015(10):150.

[4]姚力新:刍议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球商业经典,2015(08):71.

[5]张小兰: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5(02):159+161.

[6]郭楚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第7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会计管理 合理化建议

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活力之源。中小企业的数量众多,力量也十分的惊人,因此需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在找准问题症结的基础上制定可行性强的对策,让外国的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更加健康和更加有序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和财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要地位愈发的彰显。

一是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是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中小企业由于企业的规模小,因此在财务会计管理方面比较薄弱,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方面就存在诸多的不足,只有解决财务会计管理的问题才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健康有序的内部环境[1]。

二是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视是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肃清,有利于为市场经济提供更加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

三是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中小企业带动的,中小企业一般科技含量高,对国家的发展贡献大,因此对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进行必要的引导,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2]。

二、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中小企业存在的财务会计管理的问题比较的普遍。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企业和家族利益的纠葛多,导致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不够科学,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比较混论,财务会计管理的问题丛生。

一是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的人员素质不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最直接的反映中小企业的利益,因此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多是管理者的亲属参与,导致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高,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不高。

二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中小企业的发展注重效益的取得,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主要是进行日常的进出账目的记录和资金的核算,因此对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问题认识不足,而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不科学间接地制约着企业规模的壮大[3]。

三是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资金不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务会计管理的发展,财务会计缺乏必要的资金来源,导致财务会计管理的运转不协调。

四是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中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财会的自主性较强,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发展的规范化。

三、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一是政府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对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资金管理问题进行必要的保障。二是政府要对中小企业存在的财务会计管理误区进行必要的引导,引导中小企业树立正确的财务会计管理理念,引导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朝着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法方向发展[4]。三是政府要对中小企业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必要的监管,引导中小企业的良序健康发展。

(二)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

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者的素质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人才保障。一是对企业的会计工作者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更新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者的理念,让企业的会计工作者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专业的建议。二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摒弃任人唯贤的理念,为企业的发展选聘更加专业的会计工作者。提高会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三)完善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

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的机制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一是制定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根据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可行性强的管理机制。二是在征询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对企业的发展现实进行必要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更加科学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

(四)加大宣传,加强重视

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问题逐渐的暴露,需要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一是新闻媒体通过专题报道的方式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重视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发展的氛围。二是相关机关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引导和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它直接关系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因此要对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在找准问题症结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孝义.中国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12(1):14-15.

[2]钟楚红.趋同背景下的中国企业会计管理的变革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3,12(2):10-12.

[3]夏明波.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对国民生产水平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13(2):12-13.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体现如下:

1.中小企业难以应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

中小企业吸引人才困难,造成所需人才的缺乏,并且,决策的权力过分集中,程序简单,没有规律可以遵循,管理行为的界线划分不明,缺少对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2.资金短缺,筹资能力差

中小企业注册资本较少,资本实力有限,可供担保的资产数量有限,缺少信用担保,信贷能力低,获得银行贷款较难,直接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和债券更是不容易。

3.缺乏投资分析,造成投资失误

许多中小企业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大力拓展经营项目,由于缺少专业性的投资分析论证,难免出现投资失误,有的甚至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陷入破产危机。

4.成本费用控制体系不完善,市场竞争力较弱

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机构不完善,缺少专业的成本核算人员,因而,没有足够的能力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再有中小企业自身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得力,使得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力。

5.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呈现多元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股份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显然不为中小企业所适用。中小企业不仅有有财务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非财务方面的目标,或者说是精神方面的目标,这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有关。因此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或者利润的最大化不能涵盖中小企业所有的目标,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多元化的性质,它不仅有物质方面的目标还有精神方面的目标。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问题却日益突出,表现在:

1.中小企业留存现金数量较少。中小企业经常会把富余的现金投入短期经营活动中,增加资金用途,使得企业留存的现金较少。

2.应收账款回收体制不完善,资金回收能力有限,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变换成现金,导致企业现金总是停留在风险较大的债权上。

3.企业资信度低下。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可抵押资产缺乏,金融机构不愿对其投放贷款,及时获得贷款比较难。在目前的融资机制下,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十分狭窄,融资空间小,融资的困难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4.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是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大的集中表现。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时时都具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

中小产生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但受其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产生的财务风险表现出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特征。

1.国家政策变动引发财务风险

国家政策的变化,如经济或金融政策,都会给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环境和融资形式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加上对市场观念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缺乏,当外部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时,中小企业不能进行科学的预测,果断及时的采取有力措施,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2.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引发财务风险

很多中小企业不可比较能达到上市融资的条件,另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政策过于严格,普遍对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使其贷款难度加大。从民间等渠道借款,利率要很高,借款费用会大大提高。

3.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财务风险

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状况、经济周期波动、利率、消费水平、通货膨胀与就业等等。由于中小企业承受风险能力低,一旦经济环境变化,也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

4.市场机制尚不完全健全,宏观调控对于中小企业考虑不足引发财务风险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市场机制还处于进行完善和健全阶段,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很少能顾及到广大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广大中小企业在筹资、投资、经营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5.社会诚信缺失引发财务风险

近年来,如拖欠账款、产品质量、躲避银行债务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再加上中小企业在规模、资金、信誉等方面处于弱势,这就会使得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减少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和兴趣。另外,市场经济中的各种欺诈、违约、投机取巧等道德风险的存在将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

(二)内部因素

1.资金短缺,筹资能力差造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加上各种经济环境等影响,融资较难,资金不足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2.投资决策失利造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在盲目追求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只把注意力放到了用多元化经营来分散风险和扩大企业规模,却忽视了企业的扩张与其资金实力、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及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同时也没有意识到投资多元化会可能带来多的风险。

3.经营决策失误导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财务决策缺乏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使得财务决策缺乏科学化容易使财务决策错误频发,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4.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导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许多中小企业的企业管理人员及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用好资金,就不会有什么问题,风险意识不足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企业没有专门建立对财务活动进行风险管理的机构,无法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

5.企业内部控制、监管体系不健全,缺乏科学的财务预警系统导致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约束机制不到位,审计监督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风险无法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新形势下,控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和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一)政府部门宏观环境的扶持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国家应根据出现的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人才、管理难等问题,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力的外部环境。

(二)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应当优化筹资渠道,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求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选择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合适的筹资方式,制定科学的融资策略减少筹资风险。

(三)构建科学的投资决策体制,降低投资风险

中小企业组织机构不可能像大公司一样那么齐全,投资分析能力有限,在企业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投资风险的分析,发挥集体决策的智慧,达到群策群力的目的。企业要加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及时找出投资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避免企业因为没有及时发现投资失误而造成损失。

(四)完善风险管理体制,强化内部控制的管理

要时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关注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投资方向,避免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不断完善中小业内部控制制度,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强化企业债务管理,合理调整债务结构,降低偿债压力。完善企业预算制度,通过预算可以将企业资源有机组合起来,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避免企业经营者决策的盲目性。

(五)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一定要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及其危害性,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要培养管理决策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以便及时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在经营过程中企业一定要加强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树立危机意识,时刻检验公司是否运营正常,不断找出存在的隐患,避免隐患扩大。同时,要提高决策水平,做到决策民主化、公开化,谨防决策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六)建立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预警机制是由企业的各类财务指标、现金流量结构、内部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组成的,通过预警机制企业可以有效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环境,及时发现企业隐含的财务危机,避免积少成多给企业带来损失。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33-35.

[2]朱颐和.浅议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经济师, 2009(10):150-153

[3]孙爱芬,沈中霞.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云南: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7):15-17.

[4]王丽萍,黄允如,郭爱萍.关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几点思考[M].财务管理,2009:21-22.

第9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本企业的更好发展,必须制定有效的财务战略,提高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制订科学、合理的财务活动和计划。[1]但是,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小企业受到发展规模和管理思想的制约,对财务战略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能够从财务战略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解析当前本企业在财务战略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本企业发展。以下文章就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相关的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1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内容和特征

11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内容概述

所谓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际上指的就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种,它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领域,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学界对于财务战略的定义还不甚清晰,不同的学者对于财务战略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所谓企业财务战略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求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时能够以战略管理理论知识进行策略引导,制定科学的财务战略措施;[2]第二,在财务战略制定的过程中,要求能够从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进行考虑,综合考虑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和战略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第三,要求在制定财务战略时能够具有一定的远见性,能够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有效的财务战略规划。

12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特征

财务战略与一般企业战略具有明显的区别,也表现出明显的特征:第一,财务战略具有整体性特征。财务战略的整体性特征指的是,企业在规划财务管理活动时,必须要以企业的资金多少和盈利情况为前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投资,这就不得不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能够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和策划财务管理活动,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帮助企业从整体进行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制定和规划,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第二,独立自主性。相对于传统的企业战略来看,新时期企业的财务战略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财务战略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其并不是只有当企业面临经营危机时,才会被提及的战略措施,而是一直处在于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包含在企业的每个经营活动和规划当中。这说明财务战略具有一定的自主性。[3]同时,财务战略的独立性表现在,要实施合理的财务战略,必须要求能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以客观而清晰的角度对整个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独立于企业本身,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第三,前沿性。财务战略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何种措施、制订什么样的发展计划,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均是财务战略的重要内容,而要做到这些,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要走在企业发展和时展的前面,因此具有一定的前沿性;第四,附属性。财务战略的附属性,指的是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其必须要以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为前提和基础,需要坚持一定的准则;第五,复合性。财务战略的复合性要从财务战略的内容体现出来。财务战略的制定要求能够从企业经营活动、财务管理活动、经营利润以及成本核算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还需要分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相关因素,如市场因素、政策因素以及内部因素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制定完善的财务战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的财务战略具有一定的复合性,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必须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紧密结合。

2当前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问题

21财务管理职责不清

就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属于家庭式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有其自身优势,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从财务战略角度来看,要制定完善的财务战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要求企业能够建立独立的?务管理部门,设立相应的岗位,并配置相应的专业人才。否则,不利于企业发展。例如,曾经辉煌的百信鞋业,创始人李忠文任人唯亲,几乎所有核心和重要部门的负责人由其亲朋好友担任,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财务管理混乱不堪,影响发展。[4]

由于中小企业家庭经营的模式特征,不少中小企业并没有设立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工作通常由企业领导自己兼职,因此导致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职责不清。[5]此外,家庭管理模式下的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很容易影响到企业财务战略中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2财务核算问题突出

财务核算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可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但是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核算方面来看,不少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存在较多不足,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财务核算的细节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也影响财务战略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3资金短缺筹资融资难

资金链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着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与健康发展,资金链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生命线。但是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着的问题是非常普遍的。资金短缺,资金链来源单一,筹资融资能力较差,筹资融资渠道单一,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2001年,中国第一家专业连锁店的温州百信鞋业,在银行筹集资金未果的前提下,大规模地开办连锁店,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一百多家,结果资金链断裂,资金被连锁店耗尽,欠下大量债款,最终倒闭。[4]

3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发展对策

31优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求企业能够解决当前的重点问题。就目前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情况来看,其存在的重点问题在于企业的资金不足,无法实现本企业的更好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必须要优化资本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我的经营利润,并注意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中小企业在发展规模上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与企业自身的发展实力以及企业的类型特征有关,但是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企业。因此,我国政府也采取了不少的优化政策,用以扶持中小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在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下,企业只需要与银行建立一定的友好关系,争取获得银行的政策支助,然后立足创新和科技,即可获得更好的发展。当然,除此之外,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向社会吸引资金的形式,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

32营造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

要制定完善的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必须要求企业具备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加强对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争取营造更加有利的战略发展环境。中小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但是企业可以通过不断的发展而进行扩大,这是企业必须要树立的思想观念。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下,企业要更加重视财务战,以及养成科学财务管理的重要习惯,科学管理企业财务,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例如,重庆海通投资集团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建立了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招聘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对财务预算和核算等进行专业分析和管理,避免财务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

当然,要营造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还要求政府能够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不仅在银行贷款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优惠,还要求能够对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民间信贷进行政策扶持,帮助实现中小企业的更好发展。

33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资金周转率的提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投资经营,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和生产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求企业在实际的经营发展中能够加强对资金周转的重视,并采用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加速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问题较为突出,尤其表现在资金周转方面。我国中小企?I的资金周转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总数不足,融资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企业领导在财务管理中没有认识到资金利用率的重要性,导致成本预算和核算严重超支。因此要求中小企业能够从成本控制着手,制定严格的成本预算制度,并加强对财务的控制和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同时保证和增加企业的现金数量,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第10篇

摘要:中小企业困于其具有规模小、数量多、生产经营灵活多变、更多的依赖产品的获利能力求得生存,从而目前理论上认为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为一是利润最大化;二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目标应是利润最大才能使之避免淘汰;“利润最大化”目标简单、明确目操作性强。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目标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避免企业财务决策短期化行为,考虑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将企业的盈利性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奋斗一,促进其快速发展。但是笔者认为如此划分有失片面,不能很好的给予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以指引,为此笔者加以论述。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目标企业周期

    一、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目标与大中型企业的对比分析

    随着20世纪90年代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企业治理理论的发展,企业已不仅仅是股东的企业,而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凡是向企业提供了资源;承担着企业经营风险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等,共同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都应该分享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因此,企业的治理机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主要目标就是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而不仅仅是股东的责任和权利,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企业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促进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最终保证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制度安排,形成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财务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保证企业财务在安全制衡、协调工作的状态下,高效率地正常运转。

    相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数量多、生产经营灵活多变、更多的依赖产品的获利能力求得生存,管理水平不高等特点,这决定了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目标的特殊性:追求盈利的倾向明显,实在的利润是生存的保证;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决策、计划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大;财务风险,经营风险高。目前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目标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利润最大化;二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目标应是利润最大化的理由是:中小企业在经济圈中扮演着最为活跃的角色,而临激烈的竟争,只有持续的获利才能使之避免淘汰;“利润最大化”目标简单、明确目操作性强。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目标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由是:考虑了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将收益和风险相挂钩,避免企业财务决策短期化行为;考虑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将企业的盈利性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奋斗一,促进其快速发展。

    二、中小企业应有的财务治理导向机制

    财务治理导向机制也称财务治理目标机制,是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的引领企业财务活动和确定财务安排的方向。建立明确的财务治理导向机制,为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安排和具体的财务管理活动提供参考,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决定如何实现目标。目前,将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简单的归结为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都太片面。一方面未能考虑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决策短期行为;另一方面未能考虑中小企业不同阶段的产权变化。在中小企业创业阶段,所有者与经营者大都是集于业主一身,资本与劳动合为一体,产权关系简单,财务治理的主体(业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成为必然。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必然要吸收外部资金,此时企业就成为一个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层和雇员等。如果试图通过损伤一方利益而另一方获利,结果都将导致矛盾冲突如职工罢工、债权人拒绝提供贷款、股东抛售所持股份等,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中小企业产权制度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经营范围的拓展,会逐渐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障碍,从而导致产权结构的变迁。因此,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也应该随着产权制度的变迁而作出动态的选择。

    在创业期,中小企业“产权合一”,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当严重,风险等级也很高,此时的中小企山业主及其家庭成员、亲属等成员构成,财务关系简单,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可能更具可操作性和导向性。但这里的“利润最大化”应当是长期持续的利润最大化,绝不是短期的利润最大化。

    在成长期,中小企业所积累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开始为企业获得竟争优势

第11篇

内容摘要: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又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同时中小企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研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辨识企业财务风险并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及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是指经营规模中等以及中等以下的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中小企业本身是一个基于规模差异的相对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概念,其具有生产规模小、数量大且分布范围广、经营方式灵活多样、资产负债率高、竞争力弱且寿命短及停业破产率较高等特点。因为中小企业具有这些和大企业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财务上,中小企业面临着和其他企业不同的风险。

国际上通行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狭义的财务风险,即指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股东收益的不确定性,它是由于企业资金困难,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而带来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导致股东所承担的风险。中小企业由于自有的资金不足,或者是为了充分利用负债资金成本较低的益处,降低企业的加权资金成本及其利息费用等,运用一定的融资方式向外部进行负债融资,则不论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必须按事先约定的时间和数额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如果中小企业的现金持有量不足以偿付负债利息和本金时,则可能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困境。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

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不落实的可能性、筹资成本过大的可能性,以及企业所筹资金达不到预期收益进而无法偿还资金成本的可能性。筹资风险是上一次资本循环所有风险的结果,特别是前次循环的经营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对筹资风险有直接的影响,它是资本价值经营所有财务风险的启动点。

投资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承担的风险,即无法取得期望投资报酬的可能性。投资本身就意味着风险,因为它决定了投入。资金和收回资金之间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差,在这期间可能出现一些事先无法预料的事件,以致投入资金的预期收益和收回的资金在数量上有一定的背离,甚至有可能完全收不回本金,从而使投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收益目标。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任何投资活动都会处于或大或小的风险之中,它是本次资金循环所有风险的主导,制约着其他类型财务风险的发生及其程度。

经营风险。无法卖出产品并收回垫支本金的可能性,包括销售风险和收款的信用风险。经营风险是资本价值经营所有财务风险的最终表现。

收益分配风险。由于收益取得和分配而对资本价值产生影响的可能性。收益分配风险概括反映了营业商品产出节点上的经营风险和分配阶段的资本支付风险,也是下一次循环资本垫支价值的资金来源,制约着资本价值的规模,是资本价值经营所有财务风险的释放。

总之,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对中小企业来说就尤为重要。

中小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具体成因

一般说来,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与内部的管理操作失误等多方面引起的,本文具体分析如下:

(一)宏观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可能为企业带来机遇, 也可能使企业遭受各种挑战。由于宏观环境所包含的因素众多,如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一方面可能引起企业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的直接变化,从而间接导致企业会计要素及其结构发生变化,若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及时针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进行及时改善,对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或措施不力,就容易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产业环境不确定性,即产业要素市场的不确定性、产业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产业竞争的不确定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任何一项内容发生变化也都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引发企业会计要素及其结构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中小企业自身因素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主要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是由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来完成的,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往往都存在不完善之处如在库存管理和交易结算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随意性较大,从而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中小企业各项管理职能的发挥,从本质上讲都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行为的结果。由于信息的不充分性和管理者经营能力的有限性,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决策都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由于中小企业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使得财务决策缺乏科学化容易使财务决策失误频发,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同时,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造成企业财务负担沉重也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管理侧重于企业产品的经营,忽视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财务决策主观化就是其中的典型表现。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的整个发展阶段具有客观存在的特点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但由于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由此可导致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主观操作上的失误以及财务方法的误用也会招致财务风险的频繁发生。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措施

(一)内部控制的方法

授权与批准控制。即通过授权通知书来明确授权事项和使用资金的限额,其原则是对在授权范围内的行为给予充分的信任, 但对授权之外的行为不予认可。授权通知书除授权人持有外, 还下达给企业相关的部门,这些部门一律按授权范围严格执行。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要求每项经济业务活动都须经过适当的授权批准, 以防止内部员工随意处理、盗窃财产物资或歪曲记录。

财产保全控制法。为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而进行有效控制, 这是一种附加的实物保护制度,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限制接近,就是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的接触, 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才能接触资产,虽然不同企业因其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而对限制接近有不同的要求, 但现金、存货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是需要加以限制的资产;定期盘点和比较, 以确保账证、账账、账实相符;保险。通过对资产投保火灾险、盗窃险及其他途径来减少企业受损的程度和机会,从而保护企业的实物安全。

内部责任报告控制法。业绩报告又称为责任报告, 它是企业内部报告的一种, 是企业管理层掌握信息、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常用的内部财务报告有资产分析报告、经营分析报告、费用分析报告、投资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企业应要求相关人员定期编制各种财务报告, 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 进而有效地控制经济活动。

核对控制法。核对控制就是通过对有关记录和事项的核对来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 一般可分为账实核对和账务核对。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核对制度, 通过核对做到证、账、表三相符。

风险控制法。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 按其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类。风险控制是企业一项基础性和经营性的工作, 企业必要设置风险评估岗位, 专门负责有关风险的识别、规避和控制,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评估、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电子信息控制法。企业可以尝试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进行横向动态管理,也就是利用企业建立的数据库实现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动态了解和掌控。从目前数据库设计的财务功能来看,一是有大量的基础财务数据,这是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判断的基础;二是在此之上系统自动生成各种比率分析数据,通过对各种比率的分析了解,可以掌握企业的动态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三是在一、二级数据基础上设计的预警系统,一旦发现企业财务异常系统会自动预警,通过数据库这种规范、标准,动态来反映、及时控制风险。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树立良好形象,建立良好的企银合作关系。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企业筹入债务资金的主渠道,其借款利息也相对较低,因此,中小企业应尽力同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获得支持。这需要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努力为中小企业创造条件但更需要中小企业自己做出努力。企业应努力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管理,提高企业效益,树立企业产品的良好形象,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优化企业财务状况,树立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加强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增进互信。

开拓筹资渠道,优化筹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企业还应不断开拓更多的筹资渠道,如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获取财政资金、利用国际资金等;企业也可适时引入新的投资者壮大企业自有资本以增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筹资方式,企业不应仅仅依赖业主投入的资金和借款,还应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经营规模的变化,适时采用发行股票、租赁等方式筹资。

做好筹资数量预测,抑制筹资冲动,降低筹资成本。中小企业筹资成本高于大企业,这就要求企业精心做好筹资数量的预测与计划,按需筹资,减少资金闲置。盲目无节制地筹入高成本的借款一旦运用不恰当不仅不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反而会加速企业的死亡。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减少误操作带来的风险。根据国外专家所做的调研,风险发生的原因有88%是由于认识的因素造成的。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要想从根本上防范财务风险,关键还是要财务人员勤练内功,提高业务水平。首先,财务人员要具备较丰富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但要掌握财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而且要掌握经济学、统计学、现代数学、金融和网络技术知识。其次,能利用上述知识优势,实行多学科渗透,合理科学地测算、分析各种指标,具备捕捉、衡量、防范风险的能力。再次,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其财务管理内容与传统企业有很大的不同,财务人员应具备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摸索出适合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以便更好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参考文献:

1.赵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措施和方法[J].辽宁经济,2009(1)

2.陈青.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发展与延伸[J].科技广场,2008(11)

3.李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运行机制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09(1)

4.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 会计之友,2009(2)

5.于晓莉,林艳.浅谈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经济研究导刊,2009(2)

6.邓长才.浅谈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6)

第12篇

【关键词】 小企业 财务会计 问题研究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小企业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供服务,解决就业等方面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小企业财务会计有着特殊的背景:融资能力弱、留存收益少,受政策、规模等因素的限制,财务资源无法与销售额获得同速度的增长等。因此,小企业要获得持续增长必须从宏观上依靠国家投融资政策支持,从微观上加强财务规划以及灵活运用财务手段的能力。本文从企业的财务政策、财务手段之间的互动关系出发,结合我国小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深入剖析了在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凸显出的财务问题,探讨如何利用财务手段使小企业获得与自身财务资源相匹配的增长,为进一步规范的小企业持续增长财务会计实务提供指导。

二、我国小企业财务会计特点

1、会计主体的特殊性

我国小企业的组织形式,大多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股份合作制这三大类。自然人企业尽管不是法人实体,但仍是会计主体。小企业尤其是非法人企业,作为特殊的会计主体,需要将企业本身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与所有者个人及其家庭的其他事项严格区分,只有企业本身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才属于会计主体限定的核算范围。

2、财务会计机构的特殊性

我国小企业种类繁多、行业门类齐全,但普遍规模较小,内部组织机构简单,管理层次少,适宜采用集权制管理。小企业财会机构,一般也表现为层次少,分工模糊兼职多,以集中核算方式为主。

3、会计人员的特殊性

由于小企业经济业务总量不多,会计人员普遍配备少。然而,小企业规模虽不大,但各种性质的经济活动多数会涉及,这导致财会人员接触会计业务面广。例如有的企业,财务人员只有会计、出纳各一人,会计需经手核算全过程,制证、登账、编表一手包办,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业务技能具备较强的业务素养。

4、会计科目的特殊性

会计科目是企业正确建账、合理核算并编制报表的重要依据。我国小企业相比大中型企业,会计科目在资产、负债方面,相对简单,而在所有者权益方面有所特殊性,如在资本筹措、资本结构和利润分配,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分类等方面,则存在一定区别。

三、我国小企业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

1、内部财务控制比较薄弱

我国小企业财务控制薄弱主要表现在:小企业普遍对现金监管不到位,对企业的收益影响较大;应收账款周转缓慢、管理水平低下,无严格的信用标准,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沉淀,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

部分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按上级意图行事,使会计核算监督职能无法发挥,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损害了企业以及会计信息使用人的利益。

2、机构设置简单、人员配备不全

我国很多小企业存在会计、出纳岗位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监督和牵制的会计机制。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业务繁杂、会计核算简单、会计制度不健全,同时管理者出于管理成本考虑,往往要求财务人员“一个萝卜几个坑”,部分企业出纳除了办理涉及现金、银行存款业务外,同时还兼管银行存款全套印鉴、审核会计凭证等会计业务;而有的企业会计,偶尔也收取现金,办理有关现金业务的全过程。这多是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遗留下的问题。一方面政府的会计制度不够完善,对企业必要岗位的监察力度不够;另一方面财务上任人唯亲现象在小企业,尤其是家族性质的小企业中表现相当突出,导致存在各种隐患。

3、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低下

小企业中财会人员业务能力低下突出表现在:一是基本素质低下,业务素养不高。部分小企业管理者“任人唯亲”,提拔的会计从业人员非专业出身,一定程度上导致其专业素质较低,业务不精通,从而导致各种财务风险的出现。二是法制观念淡薄,对企业新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弱。小企业财务监管体制不健全,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与大中型企业的会计人员也存在差距,法制观念淡薄。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各种财务漏洞,比如:少开收据,隐瞒收入,多支少收等,进而将对企业自身造成较高财务执行风险。反之会影响小企业会计人员待遇,不利于留住人才,导致财管水平差,影响企业发展,进入恶性循环。三是知识结构两级分化严重。近年来,随着小企业的会计人员队伍越来越庞大,人员知识结构问题也逐渐凸显:一部分会计人员在岗时间长,熟悉生产经营状况,经验丰富,但对新知识、新会计制度掌握不够;另一部分会计人员多数高校毕业入职,虽专业知识丰富,但工作时间短,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小企业会计队伍中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掌握最新会计业务发展趋势的从业人员比例严重缺乏。

四、完善我国小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建议

1、加强小企业的内部控制

(1)要建立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制度。这是小企业建立相互约束机制的基础。就会计部门来讲,出纳和会计这两个职务,不能由同一人担任,即:出纳只负责货币资金的收付、保管各种空白收据、支票、发票等,不能兼任会计审核、会计档案保管和登记债权、债务、收支、费用等分类账、总账的工作,应该根据分工原则,尽量地将涉及到现金的业务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避免只由一个人去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2)加强监督管理的执行力度。小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对财务的内部控制,采取经常性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将财务管理能力与会计人员绩效考评相结合,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切实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降低财务风险水平,避免财务危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