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就业导向

就业导向

时间:2022-05-17 08:05: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就业导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就业导向

第1篇

当前,中职英语各专业多采用的是统一的教材即中等职业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多是偏向词汇量和理论知识教学的,对于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几年的时间下来,学生往往只是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单词,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法,但是英语口语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却始终得不到明显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对中职英语教材进行改革:

1.根据不同专业编写相应的教材内容。首先,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在使用中等职业英语教材时,要本着服务专业教学目标的原则。要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特点编写适合的英语教学内容,力争让英语这门公共课体现出不同的专业特色。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根据学校专业的设置来编写配套教材内容,比如结合中等职业英语教材,给电工专业的学生编写电工专业英语专用教学大纲,给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编写服装设计专业英语专用教学大纲,给建筑专业的学生编写建筑专业专用教学大纲,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编写计算机专业的英语专用教学大纲。因为各专业岗位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大量计算机专业英语用语,而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大量交际用语,便于和客户进行畅通交流。其次,要从学生语言学习的长远发展考虑,在内容上增加深度,保证其足够学生学以致用、保证其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突出英语知识服务学生应用的特点,让学生学有所用。

2.在教材内容上增加口语会话、交际英语的比重。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英语教材的改革,不但要根据专业编写不同的教材,还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改变过去以词汇量和语法教学为主的教材结构,在教材中增加口语会话的内容和交际英语的内容。比如,增加一些诸如客人介绍、线路介绍、接送外宾和餐厅就餐、英语应聘等类的基础会话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多学习交际用语,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3.在教材内容上增加求职与就业板块内容。对中职学生来说,就业是首要的。因此,在内容上要体现服务就业的倾向性,要开辟求职与就业板块。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势和就业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丰富就业板块的内容。该板块主要涉及的内容应该有应聘求职的技巧、企业文化学习、职场适应指南、职场沟通技巧、未来职业规划、上岗前学习等方面。

二、以服务就业为方向,促进中职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的融合

1.明确各专业英语能力需求。中职英语教学应该充分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服务,在教学时要立足专业需求这个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优化教学方式。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专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比如对维修专业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了解一些主要机械设备的英语名称,让他们熟记一些设备的英语翻译。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则要对他们进行交际口语强化训练,让他们能够从容地用英语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并让他们掌握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和语言习惯,让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准确用语。对化工专业的学生,则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化工用语的训练,让他们能够理解专业文献,具备化工词汇的翻译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

2.创设专业情境,让学生能够在专业体验中学习英语。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就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料,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专业情境中,去英语英语。这就要求善于利用中等职业英语教材中的服务类模块和职业模块来给学生营造情境。比如,给学生营造一个英语招聘会,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专业介绍、专业成绩和特点、专业发展规划,让学生能够用英语完成自我推销。

三、给学生创造模拟实践中心,让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实战”演练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必须要让学生多说、多练,但是汉语交际环境使得学生鲜有这样的机会。这就需要中职学校要创设英语实战演练中心,该中心应该是一个英语的世界。主要由语言实验室和英语演讲厅、英语演播室、英语谈判室等组成。在改演练中心,学生必须要用英语完成交流。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组织相应的自由会话活动、就职演说活动、参观浏览活动和各种业务交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实现不同环境的仿真化,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交流氛围。当然在实战演练中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和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进行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岗位锻炼机会

第2篇

摘要: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现状令人担忧,目前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教学问题很多。本文对就业导向的中职语文课改革进行探索,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课应主要从课程建设、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提高中职语文课教学的实效,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发展。

关键词 :就业导向中职语文课

一、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现状

关于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从笔者学校的在校生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共96名学生,专门对语文能力状况进行摸底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95%的学生写不出一张完整的请假条

笔者就两个班共96名学生进行摸底测试,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一次向老师请假的请假条重新写出来。有许多学生是这样写的“我因有事需要请假,请批准”。可以看出,多数学生不知道请假条这样一种文体的基本格式,常常是漏写或表述不清。以下是我们的统计结果:60%的学生没有写标题;59%的学生没有写请假对象;90%的学生对请假事由陈述不清楚(或许是有意掩盖,不想让老师知道);有60%的学生虽然写出了请假天数,但其中,未写明请假的起止时间的多达80%;不知道写祝颂语的则高达93%;30%的学生没有落款(28%的学生没有签名,25%的学生没有留下请假时间)。

2.70%的学生不会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70%的学生不会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匮乏。许多学生不会自我表达,做自我介绍时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更不清楚面对具体情境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长曾向笔者描述我们的一位学生,面试时她让学生做自我介绍,结果学生站起来说:“我叫张三,俺家是洛阳的”,然后就站着不动了,介绍完了。二是羞涩、胆怯。许多学生站起来后抓耳挠腮地不敢张口说话,或者战战兢兢地说不出完整的一句话。曾经有一位学习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在面试官面前两腿打颤说不出话,结果被拒。还有一次,上海一家企业通过远程视频面试我们的学生,学生在面试前还有说有笑的,但往摄像头前一站,突然就张口结舌了。

3.50%的学生不会讲普通话

今年的在校生主要来自农村和偏远山区,中小学阶段的教师多为以前的民师,老师不讲普通话,家里不讲普通话,同学之间也不讲普通话。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学生说的是谁也听不懂的方言。

4.近乎100%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写错别字

笔者曾经让学生在黑板上听写一段话,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完全把字写正确,有的10个字竟然出现4个错别字,还有不会写的,有的说会写但想不起来。一般情况下,一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大约应该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但进入职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弱,能掌握2000个字就已经很不错了,再加上互联网时代读得多、写得少,日常手写汉字的机会更少。

5.70%的学生写出的汉字歪歪扭扭很难识别

70%的学生写出的汉字歪歪扭扭很难识别,这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所致。一是写字姿势。这是个习惯问题,许多学生从小没有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坐姿、握笔姿势可谓是形态万千,有些学生边说话边写字,眼睛看着别的地方写字,以致写出的字七扭八歪。二是笔顺规则。许多学生根本不懂笔顺规则,写出的字自然也难上台面。三是间架结构。不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不在书写过程中去体会、琢磨汉字的间架结构,写出的汉字让人看着不自然、不舒服。

二、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教学现状

1.教学大纲脱离学生实际

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这个大纲在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但是当前中职学生实际语文水平真的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大纲的要求了吗?因此其目标定位脱离了现在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在这个前提下编写的语文教材也肯定不符合学生实际。

2.教学要求脱离学校实际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前两个模块的教学时数为192~216学时。但在学校的实际教学安排上,既要考虑加强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又要兼顾其他基础课程,还要考虑在企业用人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将部分专业课前置以保证学生在到岗前学到一定的岗位技能。这就导致规定的教学时数根本无法保证,一般情况下达不到规定的三分之二,那么大纲规定的基础教学内容也肯定是无法完成的,更别提拓展模块的教学了。

3.教学内容偏离社会需要

统编教材确实费了一番工夫,但往往是编者考虑的因素过多,诸如系统性、广泛性、难易度等,对“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到底是必需的,还是可有可无的,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此外,编者还要考虑显示自己的水平,往往搞得篇幅过大、内容过难、要求偏高,而忽视了一些企业真正需要的东西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掌握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社会需要。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如果我们的学生到社会上后,一张完整的请假条不会写,一张履历表填得丢三落四,张口说话语无伦次,一口方言谁都听不懂,写个总结一大堆错别字,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失败。

4.教学模式和方法陈旧

目前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到底的教学方法。有些老师倒是用上了一些电子设备,上课时给学生播放课文录音和名师优质课。这样老师倒是轻松了,遗憾的是学生一节课下来,还是什么都不会。有些教师只考虑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却不重视教学效果,不讲教学的实用性、有效性,更不重视对中职学生进行实用语文能力拓展。

三、中职语文课改革策略

1.课程建设方面

在中职语文课的教学改革中,尤其是在课程建设上,必须坚持“必须、够用、兼顾发展”的宗旨,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就业服务。

(1)必须。“必须”是学生生活、工作中应该和必须掌握的东西。比如我们曾经一再强调的普通话教学,普通话讲得可以不标准,但起码要让大多数人听得懂。再比如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比较清晰地作自我介绍,能够用简练的语言与人沟通交流;基本的写作能力,写张请假条、个人简介、总结等不犯怵,不用请人帮忙。

(2)够用。“够用”是考虑到知识浩如烟海,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况且语文教学的课时数有限,语文教育必须有的放矢,要以学生的岗位工作和生活所需为出发点。

(3)兼顾发展。“兼顾发展”是为学生的个人能力提高和进修需要所考虑。这是在“必须”和“够用”的基础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些指导。

2.课程内容方面

(1)要重视普通话和语言表达教学。现在的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山区和农村,多数不会讲普通话,同学之间不好交流,课堂上常常因为学生使用了方言,引起哄堂大笑,致使许多学生不敢开口说话。而中职学生将来要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他们敢于并善于表达自己思想,而且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境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让他们敢于和准确表达自己。

(2)要重视汉字书写教学。要重视两个基本要求:一要正确,二要工整。“正确”就是不写错别字,现代人电脑、手机用得多了,许多人往往提笔忘字。“工整”就是要确保自己写的字,不但要自己认识,还要让别人也认识。

(3)要重视应用文的写作。这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必然要经常遇到的东西,比如请假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工作总结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并能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

3.教学方法方面

语文教学方法一定要与时俱进,要配合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拓展手段,更新学生对语文和生活的认知,为学生就业和终身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1)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要有充分了解。语文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并通过教学使他们语文水平有所提高,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岗位需要提供必需的帮助和指导。

(2)教学方法要注意多样性。“教无定法”,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现象、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既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敢于在公众场合下开口说话,表达思想、阐述观点。

(3)要重视教学做一体。充分利用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把社团活动、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作为学生锻炼的平台,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训练,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雷正光.“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发展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5).

[5]石伟平,徐国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6]卢洁莹.“就业导向”职业教育内涵的拓展[J].职教论坛,2008(9).

第3篇

关键词:中职;校本教材;就业导向型

中等职业学校要想具有生命力,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对职校的专业设置,完全须根据那时候当地的状况,教学内容要切近于将来服务的需要。”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开发具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背景分析

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紧贴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正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基地。但是,目前中职生厌学率高,迟到、旷课严重,迷恋网吧的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学习没兴趣,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始终没有摆脱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所使用的教材是按系统知识编排的教材,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近几年出现了“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广东、江苏、上海等地也开始推广“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但是笔者认为这些课程改革还不够彻底,多少还带有“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影子,要想让学生有兴趣就必须彻底地进行课程改革,构建“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校本教材,以企业产品的开发设计为牵引,以就业岗位需求为目标,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学习到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乐”中“做”,在“做”中“学”。

二、注重校本教材开发前的调研与分析

就业工作是职业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中职学校要坚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确立“以就业促招生,出口旺,进口畅”的工作思路,不但确保毕业生全部顺利就业,还要确保大部分毕业生对口就业。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注重做好市场调研,加强市场预测,关注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变化,坚持就业围绕企业转,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要开展订单培养,使毕业生充分掌握一技之长,真正适销对路。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笔者在对21家各种行业用人单位的多项问卷调查中发现,对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18家企业选择了网络应用,占85.7%,其中10家企业表示需要网管员,12家企业表示需要网站维护或产品网络宣传工作人员,5家企业要求学生就业后先到网络工程部工作,学会综合布线和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使用。这说明了各行各业都需要网络专业人才,尤其是需要大量的网络维护与安全管理方面的实用技术型人才,如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络组网和维护管理工作(网络管理员)、网站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网络技术人员)、网络产品营销及售前的技术支持工作(网络售前工程技术员、技术销售工程师等)、网络产品售后调试及技术支持工作(测试工程技术员、售后工程技术员等)、简单广告设计技术人员、各企事业单位中级文员工作等方面的人才。

经过调研,计算机网络专业职业岗位典型的计算机网络职业活动主要有:

(1)为企、事业单位局域网提供技术支持,规划设计单位局域网,与互连网对接,局域网的技术维护及安全防护。

(2)根据客户要求,开发特定的小型网络应用软件,并提供技术支持。

(3)根据客户企业特点及要求,利用网站设计专业软件为客户量身定作网站,并、推广。

(4)为客户企业进行计算机网络系统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

(5)根据客户企业特点及要求,为客户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开发。

(6)网络产品营销及售前的技术支持。

(7)从事网络产品售后调试及技术支持。

分析上述典型职业活动,可归纳出从事计算机网络职业岗位的人员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有: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系统(局域网、广域网)的设计、组建、管理与维护的能力,小型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网站设计与维护,电子商务应用开发的能力,网络系统配置,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等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协作意识,能快速跟踪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注重校本教材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教材是为学生开发的,如何能使教材更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笔者认为,一方面,内容安排上要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因此在编写时要根据内容的深浅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可有不同的选择。学生也进行分层学习,根据自身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不同的选择,大大提高教材的适用度。另一方面,开发时还要考虑中职生理论基础普遍较差、动手能力不错的实际情况,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注意多一些动手操作,少一些理论研究;多一些公司作业,少一些课堂教学,如在岗培训内容的校本教材就更具适用性。

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校本教材的开发更应满足企业的需求。能不能被企业认可是学生就业的前提,所以校本教材应根据当地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确定开发的内容。开发团队应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相关作业,或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专家共同组成开发团队,使教材编排更符合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学生现在所学的就是他们将来就业所用的,教材内容应尽量具体化、岗位化、实用化。

四、注重校本教材格式设计的创新

在教材编排方面,我们可以打破以往教材的编写模式,采用“工作过程导向”设计编排,即按实际生产中工作流程或工作过程的顺序,以“程序化”的方式编排教材。“工作过程导向”旨在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以便适合就业岗位需求。校本教材开发应把“工作过程导向”作为设计编排教材和整合教学内容的基本途径,以对应工作过程中实际应用的技术理论和技能训练为主,以必需、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经验性知识为主,以“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理论性知识为辅。这样,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为培养实践技能服务为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按照职业工作过程和学生认知的心理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排序和组合。

在格式设计方面,最好按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设计:

(1)以项目为编写单元,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个任务,在每个任务穿插知识点,并在“相关知识”中进行详细介绍。

(2)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每个项目都具有实用性。

(3)每个项目引入一个情景故事,力求使学生融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计每个项目都充分考虑中职生的特点,定位在有趣、易学、易做的基础上。

(5)从易到难,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

五、注重校企合作,为校本教材编写创造条件

校企合作可为优化校本教材的实践内容奠定基础,为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提供保障,为校本教材的编写与试用提供实践舞台。通过校企合作,可使专业校本教材更具实用性、专业性、针对性,从而使学生适应将来就业岗位的要求。

(1)为教材编写提供“鲜活”的素材来源,提高校本教材的应用价值。职业学校和企业良好的合作,使得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学生视野开阔,项目来源广,项目的应用价值将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得到了更多的锻炼。

(2)充实实训设施,为专业校本教材的编写与试用提供实践舞台。中职教育以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中级层次的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技能培训为中心内容。实训场所与实训基地是技能培训的必要场所。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的建设费用较大,如果资金比较缺乏,可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学校主要提供场地和管理,行业或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以行业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学生实训,这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

(3)提高教材编写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如果教师缺乏实践技能,要让教师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不可能的。因此,中职教育需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学校应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实践技能培训。可采取的措施有: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开展岗位培训、挂职顶岗活动,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社会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其次,要加强专业教师的教学储备,及时、定期安排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习最新的应用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提高教师的能力和业务素质,为将来开设新的专业课程作好充分准备。再次,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参加合作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让教师强化专业技能,编写出具有实用性、专业性、针对性的校本教材。

(作者单位:中山市东凤镇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尹光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中小企业网络组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4篇

一、前言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在另一个角度能将其理解为职业教育。中职旅游专业的开设满足了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推动旅游业发展,中职学生应以充分发挥专业知识技能,在旅游就业中最大化满足价值体现。学校应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就业为导向,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发展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旅游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好扎实的基础准备。

二、当前中职旅游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旅游事业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成果,许多中职都开展了旅游专业。但当前中职学校的旅游专业教学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不能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旅游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应对此进行反思。现阶段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专业定位模糊

大部分中职院校开设的旅游专业,存在定位比较模糊,培养人才目标不确定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于一是定位偏高,主要是旅游的管理者层次;二是专业教学内容混乱,如旅游与酒店管理同时列入旅游专业中,学生短短两三年在校时间,学习旅游专业知识的时间并不多,导致出现学习表面化,不能深入,学生掌握知识不全面的情况。综合而言就是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确定。

(二)旅游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中职的旅游专业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问题,主要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设置比例不科学,学生的实践课程主要是在教室完成,纸上谈兵,很少能到实训基地训练,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因此降低了学生的就业机率。

三、中职发展旅游实践教学的对策

以就业为导向,中职学校应对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发展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

中职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科学的教学体系改革。学校要以长远的眼光面对市场旅游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查分析近几年关于中职旅游学生就业的情况,预测未来社会对中职旅游人才的需求量发展趋势,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灵活,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比例要合理、协调,课程内容的设置要贴合旅游职业生活,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更新课程内容,帮助学生的就业发展的道路与社会进步接轨。并且,科学的教学体系还应该有合理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实施教学计划。

(二)投入资金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要有效的实施需要学校投入资金建设实训基地,保证旅游专业的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确保旅游专业教学能有效地实施。建设与学校规模相符合的实训基地,导游实训、餐饮实训、酒店实训等实训基地,教师带领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比在教室模拟实训要获得更好的效果。并且还应该与校外的旅游单位签订实习协议,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真正将旅游知识实践到位,提高职业技能,增大实习结束的就业机会。

(三)开展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中职学生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在学习旅游专业知识时,理解或记忆知识点的时候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开展特色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旅游专业知识,全面培养综合素质。特色教学区别与传统的理论教学,以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组成小组,分配成员的任务进行模拟学习,将课本知识通过小组演练的方式展示出来,如游客接待、景点介绍、酒店入住流程注意事项介绍等,回答游客问题等,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记忆点。开展活动特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与实践能力,增加就业机率。

(四)重视学生旅游考证

学生获得相关旅游从事职业证书是学生就业的保障,学校应重视学生证书资格获得。学生必须通过考核后才能颁发各种旅游专业资格证书,对此,学校可以安排更多的旅游相关资格证书的培训课程,提高学生考证的通过率,增加就业机会。

四、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失业保险;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

一、引言

在我国,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政府、雇主和劳动者个人共同筹资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由政府负责管理失业保险基金,对非本人意愿遭遇失业风险而失去工资性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及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从失业保险制度产生的基本逻辑来看,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功能有二:一是给予失业人员一定金额的生活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二是给予失业者就业帮助(比如,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和介绍等)以促进失业者尽快再就业,从而抑制失业。从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趋势来看,强调保障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三位一体功能协同发挥的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是目前西方国家失业保险制度主流形式。借鉴他国经验做法,结合我国实际,近年来我国失业保险功能在实践中经历过三次扩展性尝试,一是2006年1月由国务院批准发起、东部7省(市)开展的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工作,试点一致延续至今;二是2009年和2010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出台了多个稳定就业的政策,其中涉及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的措施;三是近几年针对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富余人员,政府出台了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的系列政策性文件,以帮助企业解决涉及职工再就业与安置问题。可以肯定,顺应失业保险制度发展演变规律,借鉴西方国家经验以及总结试点省市经验,对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构建保障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三位一体”功能的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不仅仅要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中直接用于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比例增大,而且,用于保障基本生活的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的设计(包括:失业保险金标准、计发基数、计发比例、给付期、领取失业保险金资格条件等)也应体现就业激励的导向。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基于失业保险的就业导向,在对现行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建议。本研究结论将对正在修订中的失业保险条例相关条款的设计,尤其是对河北省失业保险条例或办法的相关条款设计提供借鉴。

二、失业保险金制度对劳动者就业积极性的影响

失业保险金制度的主要功能即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进而使得失业者能够比较从容地去接受再就业的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培训以及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所以,失业保险金制度保障生活功能的发挥,除了对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稳定社会有积极作用外,也有助于促进失业者高质量地再就业、防止失业者再就业后再失业。但是,失业保险金制度还可能对劳动者就业积极性带来负向影响。上述情形可以通过劳动经济学的工作闲暇模型得到合理解释。对于效用最大化主体的失业者而言,不工作即闲暇给失业者带来直接效用,失业期间领取失业保险金即非劳动收入带来间接效用。首先,失业保险金的获得,因其纯收入效用,失业者会延长闲暇时间而减少工作时间,即对失业者的劳动供给产生负激励影响;第二,在既定的工时制度下,失业保险金给付水平过高(包括每个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数额即失业保险金标准太高、失业保险金领取时间即给付期太长),会抬高失业者再就业的保留工资,导致失业者再就业的动力不足,形成对失业保险金的依赖,产生“养懒汉”现象。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美国在1976年停止实行失业保险福利计划,失业者当年的失业时间从4.3个月下降到2.8个月,而失业保险金对工资的替代率(失业保险金与失业者失业前原工资的比值)每上升10个百分点,失业时间会增加一周左右。如果失业保险金水平过高,一方面,因使得一定时期有限的失业保险基金用于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比例相对减少,弱化失业保险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功能;另一方面,因“养懒汉”问题的出现,使得失业群体规模和失业率指标难以降低,从而加大了再就业工作难度,失业保险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然而,过分强调失业保险金对失业者劳动积极性可能带来的负向作用,过分压低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支出,违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初衷,也违背保险的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忘记了已尽缴费义务的失业者的失业保险金与以合法公民但贫困为享受资格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区别。所以,失业保险金月标准额不应该等于,更不应该小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我国《社会保险法》第47条规定,“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理论上讲,恰当的失业保险金水平、给付方式和严格的领取资格条件,并与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多项举措相结合,可以在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同时,防止失业者对失业保险金的依赖并激励失业者积极主动地谋求再就业,还可以预防在业者失业,实现保障生活功能对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功能发挥的积极推动。据美国学界研究,在美国,失业保险金按周计发,当工资替代率为65%时,失业保险金领取人寻找工作的积极性最高;如果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有限,最佳替代率的值应在60%以上;如果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无限延长,最佳替代率的值可以仅为24%。对于该问题,国内学界所做的实证研究还很不足。

三、基于就业导向对现行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评价

一个失业者的失业保险金水平包括月失业保险金标准(有的国家是按周领取失业金)和可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总量两个方面。前者决定于计发基数与计发比例;后者决定于月计发标准与给付期。公式1:失业保险金月标准=月计发基数×月计发比例公式2:失业者可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总量=失业保险金月标准额×给付期可以推知,不仅失业保险金月标准,而且失业保险金的计发基数、月计发比例、给付期,因为影响着失业保险金的水平,从而也对失业者的劳动参与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失业保险金计发办法设计不周,均会对失业者劳动供给带来负向激励。下面结合河北省的相关情况对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和相关政策进行评价。

1.关于失业保险金月标准和计发基数

失业保险金月标准以及计发基数和计发比例的不同设计对参保人劳动参与的激励程度是有差别的。目前,国内各省市失业保险金月标准,是依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设计。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多数省市,失业保险金月标准以失业保险统筹区的最低工资为计发基数;个别省市以失业人员失业前一定时期的工资为计发基数,例如,江苏省。失业保险金计发基数的选择对失业者再就业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相对于按照不同参保人统一的计发基数(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言,实行与失业者失业前的工资直接挂钩的计发方法,体现了失业保险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对参保者收入补偿以保障失业者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而且也体现了失业保险制度的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对失业者再就业更有激励作用。根据劳动经济学的工作闲暇模型,失业者考虑到自己的就业和缴费经历将直接影响到日后失业时的待遇水平,提高了闲暇(失业期间)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提高了就业及其劳动报酬对失业者的价值,进而会提高失业者再就业积极性。国际上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中,70%是按照失业者失业前缴费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失业保险金,仅有6.5%国家参照最低工资计发。不过,关于失业前的工资如何界定,需要结合本国实际进行设计。目前,国际上有四种定义:一是失业前的最后一个月工资;二是失业前一定时期内的最高月工资;三是失业前一定时期的平均工资;四是整个参保期内的平均工资。以失业者失业前参保期内平均工资为计发基数的方法为较多国家采用。本人认为,与我国现行的当年的失业保险缴费以参保者上一年平均工资为基数相一致,失业保险金月标准的计发基数也应与失业者失业前上一年平均缴费工资基数一致。关于计发比例确定的因素,目前,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国内大多数省市,失业保险金月标准的计发比例主要与失业者累计缴费年限直接相关,缴费时间越长失业保险金计发比例越高,从而月标准越高(参见表1),但同时还设定了最高领取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失业保险的权利义务对待原则同时注意避免可领取时间长对失业保险金的依赖;个别省市除了考虑累计缴费年限外,还考虑年龄因素,比如上海,同样的缴费年限,年长者,计发比例比年幼者高,还体现着失业保险的保障性、公平性原则。本人认为:前一P.182种计发比例的方法对劳动者的就业更有激励性,而对于年龄因素,因为在公共就业优惠政策中有体现,不应重复考虑。关于具体的计发比例,以河北省为例,2005年3月1日《河北省失业保险实施办法》施行之前,失业保险金月标准为当地最低工资的75%与85%之间;该办法施行之后,失业保险金计发比例规定各年有变化,2015年失业保险金月标准的计发比例为54%与63%之间。目前,发达国家失业保险金的月标准,一般为本人失业前工资的50%~60%,发展中国家一般在失业前本人工资的40%~50%。其原则是维持失业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考虑到:一方面,目前河北省最低工资水平较低,不到社会平均工资的40%(比如,2014年12月1日至今,河北省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最高1480元,占2014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853.25元的38.41%),低于国际公认的最低工资应该占社会平均工资40%~60%标准;同时,按目前河北省的规定,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为参保者上年平均工资,如果参保者上年平均工资低于上年统筹区社会平均工资60%,则以统筹区上年社会平均工资60%为缴费基数,所以,即使是领取最低工资的参保者,其缴费工资基数实际上大于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断言,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河北省失业保险金月标准是比较低的,失业保险金月标准所可能带来的“养懒汉”问题,在河北省目前是不存在的。不仅如此,在经济下行、失业人员增加的情况下,发放失业保险金的数额占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比例还不到40%(2013年为39.32%、2014年为38.51%),说明河北省失业保险金的月标准有过低之嫌。综上关于失业保险金月标准的讨论,本人建议,河北省失业保险金的计发基数调整为失业人员失业前上一年月平均失业保险缴费基数,计发比例与缴费年限正向相关,在40%和50%之间,这一计发比例也与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做法一致。

2.关于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资格

防止失业保险金“养懒汉”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配套办法即是相关法规中明确规定体现就业激励导向的失业保险金领取资格条件。我国《社会保险法》第45条中提到“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是失业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一个必备条件;第51条中提到了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情形,尤其是提到“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训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河北省失业保险实施办法》第13条规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无正当理由三次拒不接受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介绍的工作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这些约束条件的主要目的之一即是通过将由于失业者自己原因造成的失业排除在失业保险制度提供保障之外,防止参保的劳动者自愿失业和促进其失业后尽快再就业。这些规定符合国际惯例,是积极有效的,应该继续执行。不过,随着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完善,为了激励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者尽快再就业,借鉴其他国家经验,还可以再附加一些限制性条件。比如,加拿大、欧盟国家等在失业保险金给付上增加了如下条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要制定个人寻找工作行动计划,包括培训计划等。制定行动计划时,要求先向职业顾问或就业咨询人员进行咨询。再就业行动计划一旦制定,公共就业机构还要定期进行审查并帮助其实施。按照规定,失业者一旦就业就失去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资格。从工作闲暇模型可知,在失业保险金月标准既定的情况下,如果制度不能保证失业者放弃失业保险金和闲暇而选择再就业获得劳动报酬所带来的效用水平远远大于失业期间失业保险金和闲暇给其带来的总效用水平,则失业者会选择继续失业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享受闲暇。因而,在失业保险金月标准既定的情况下,失业保险金给付期的长短以及失业者再就业后其剩余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如何处理直接影响着失业者再就业的积极性,详见接下来的讨论。

3.关于失业保险金给付期

《社会保险法》第42条给出了与不同缴费时间直接挂钩的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并明确,在给付期限内提前就业者,其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期限,在再次失业时合并计算。目前各省给付期的规定是对《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的细化。表1展示了河北省的相关规定,失业保险金的最长给付期与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直接挂钩,缴费时间越长,可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时间越长,由最低的3个月到24个月不等,实行统一规定。这一规定体现着社会保险的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对比其他国家标准,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最长给付期明显偏长,给付期确定所考虑的因素较为单一。目前,世界各国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大多在3至12个月之间。给付期确定的影响因素,最主要的是参保缴费期限;有的国家还考虑失业者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有的国家,还要考虑地区失业率因素,如美国联邦统一规定,一般的给付期限为26周,但失业率相对较高的州可以再增加13周。考虑到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本质区别,结合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多个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以及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不仅失业保险金月标准,而且给付期的确定,也不宜更多地考虑参保者年龄、家庭状况,而应继续主要考虑参保缴费期限这一因素。但是,美国考虑地区失业率指标确定给付期的方法值得借鉴。综上关于给付期问题的讨论,本人建议河北省失业保险给付期的计发方法为:(1)仍然主要以参保者累计缴费期限为决定因素,失业保险金给付期应该缩短,一般年份为1年并细化与不同缴费年限相对应的给付期时间;(2)当经济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如2008年金融危机或者政策性的经济结构转型如当前化解过剩产能等,导致国家、省(直辖市)或失业保险统筹区范围内失业率超过某一警戒线时,可以通过特殊规定适当延长。如美国2009年规定,全国总的失业率超过6.5%时,各州可自动顺延失业金给付期限13周,超过8.0%顺延20周。

4.关于失业保险金剩余给付期以及给付期内不同的失业保险金标准

失业保险金最长给付期并是失业者真实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理论上讲,失业者一旦再就业,就应该失去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资格,但是,如果是这样,必然诱导失业者一旦失业便会尽力推迟再就业直到其法定可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期满,以避免因提前就业而损失自己的利益。遵循保险的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以及出于再就业激励的考虑,在法定享受失业保险给付期限内提前再就业的失业者,其剩余失业保险金期限应该足额补助给提前就业者。具体方法:(1)如果失业者创业的,可以将其没有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一次性支付,使其有更多资金投入创业;(2)如果失业者受雇于他人再就业的,可以保留其没有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累计到下次失业时继续使用,而且,只要失业者主张本期领取,也应该满足其要求。在失业保险金给付期内,失业者所领取的失业保险金计发标准不同,对失业者再就业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与失业保险金给付期内统一的计发标准相比,失业期越长、失业保险金的标准越低,亦即建立失业保险金递减机制,对失业者再就业产生的正向激励作用要大些。目前,河北省失业保险金计发标准在这方面不仅体现不明显(参见表1),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具有随着领取时间延长月领取标准略显增加的趋势,过多地关注了缴费年限长短的影响,有调整的必要。

四、结论

就业导向型的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设计的目标在于在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同时,减少在业者自愿失业,防止失业者对失业保险金的依赖并激励失业者尽快实现再就业。运用劳动经济学的劳动闲暇模型,理论上可以找到一个恰当的失业保险金水平和计发方法并与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相关做法配套实施,来实现上述目标。从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构建和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功能需要强化角度出发,现行的失业保险给付制度中,在失业保险金月标准和计发基数、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资格条件、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给付期内提前就业者剩余期限失业保险金的支付以及给付期内失业保险金月标准等多个方面均需要调整。以河北省为例,失业保险金月计发基数由现在的最低工资调整为失业者失业前的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基数、计发比例为40%~50%;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资格条件需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进行细化并附加相关资格条件;随缴费时间不同而不同的给付期长短应该细化,最长给付期一般年份应该缩短为1年,当失业率超过某一警戒线时,可以通过特殊规定适当延长;给付期内失业保险金的月标准岁领取时间的延长应递减,失业保险金月标准在最初领取时段内应适度增加;将给付期内提前就业者的剩余期限的失业保险金补足给提前就业者。

综合失业保险给付制度的各个方面,我们仍然需要发问:基于就业导向型的失业保险制度,究竟失业保险金是多少(包括了单位时间的失业保险金标准、给付期等)?怎么才能既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又不减弱甚至还会增强其再就业的积极性?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是本文的不足,也是作者拟意中的研究课题。

作者:时金芝 苏志霞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郑秉文,和春雷.社会保障分析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侯立平.美国失业保险:特点、绩效与问题[J].上海保险,2007(2)

[3]吕学静.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4]宫春子,秦悦.国外失业保险的启示与思考[J].辽东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

[5]阿塔•侯赛因.欧盟各国的失业保险计划[J].中国社会保障,2009(1)

第6篇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教育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学生从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即学会做事,学会从业,能够就业。为了强化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必须以从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整合职业群的知识和技能,既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娴熟,又注意新时期“操作、监控、维护”集成化对技术工人心智技能的训练。在让学生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时,重视对学生在“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四个环节上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在今后职业实践中具备在职业岗位上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从业能力。因此,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从业。

2、有利于学生生存。通过学生的心理训练,既强调智力因素的开发,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通过团队活动、情景训练、挫折模拟等形式,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增强承担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和集体合作的能力、正确处理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以及主动适应和承担风险的能力。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岗位的相互替代性、新型劳动组织和管理机制的出现,都会使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进而要求从业者以稳定的心理适应职业的变迁。

3、有利于学生创新。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造就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的必然要求。职业能力培养的着眼点,就在于结合实际的生产环境和过程,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从业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运用技能、知识与经验的能力,进而使其具备善于将专业人员的设计思想或设计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创新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构成要素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这种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在掌握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生产现场或实际生活中熟练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知识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因此,高职生的职业能力构成有其独特性。

关于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大部分。基本职业能力就是劳动者成功地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必备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有可能从事该职业的社会实践活动。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它是根据职业岗位的共同特点及要求所体现的共同的职业能力要求,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它高于基本能力,是基本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但离开了基本能力,综合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这种能力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很多学者又把它称为“关键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职业能力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能知识无直接联系,是一种可迁徙的跨岗位、跨职业的工作能力。专业能力是劳动者的基本生存能力。这一能力在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同时,还包括对新技术的接受和理解力、职业的适应能力、质量意识、经济观念等职业能力。方法能力指人们收集信息、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制定计划、决策、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方法能力要求科学的思维模式,它是人的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取的重要手段,也是职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教育的具体表现。社会能力指人们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也是培养受教育者情商的重要手段。这种观点强调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对职业能力的层次重视不够。

本文尝试着克服以上观念的不足,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方向定位,给出职业能力两层三要素结构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教育保障体系

职业能力教育始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职业能力的性质和形成规律,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当地的社会资源优势,努力构建职业能力教育保障体系,以确保职业能力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1、专业设置“动态化”。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紧紧围绕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需要,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而不是针对学科。由于社会需求具有多变性,而学校专业设置需要相对稳定,如何将变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提高预见性,是高职专业设置的重点和难点。只通过调整专业目录,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培养通才,以适应市场多变的状况,结果会出现为了适应性而牺牲针对性的情况,这样显然不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在设置专业时,如何将变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提高预见性,显然不能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目录,而要面向市场,针对社会需求,从本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格局和院校自身的条件出发,充分利用地域优势,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适应社会需求、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积累、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学校应重视研究、分析和预测市场变化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及时调整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使新旧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为此,一要开展市场调研。内容包括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等。二要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专业设置方案,以此作为确定专业调整和设置的重要依据。不能因循守旧,而要坚持调研、分析、论证和创新。三要构建若干基本的专业模块,使专业建立在不同专业模块的组合之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要求选择不同的模块,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高职院校应通过构建若干个专业模块,根据不同的职业和岗位群的要求组合成不同的专业,做到有需求就上,没有需求就下,这种专业设置的动态化,使高职专业的变动性与稳定性得到了有机结合。

第7篇

[关键词] 失业保险 促进就业 抑制就业 隐性就业 职业培训

一、我国失业保险与就业的相关性

失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失业保险的价值取向是各个组成部分的综合反映,不同的制度项目,其内在含义和社会效果不同。是强调社会公平的生活保障功能,还是强调注重效率的就业导向的功能,我们面临着抉择。目前我国在失业保险上压力重重,失业保险的目标是保障失业者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即发挥失业保险的“输血功能”,而最终目标是促进失业者再就业,发挥失业保险的“造血功能”。但现实情况是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无论是理念还是在现实中都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众多失业者生活水平较低,有违于建设和谐社会所倡导的理念,另一方面经济结构、产业优化造成大量失业,特别是新的《劳动合同法》的问世,以及城市化加剧造成劳动力供需矛盾加剧,再加上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失业成为更加沉重的话题,从而更加显现出我国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不足。

1.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实际享受者有限

客观的说失业保险的覆盖面狭窄,过去源于制度本身。新的《劳动合同法》改变了这一现实,将各种用工形式都纳入失业保险,这在理论上能够扩大失业保险的资金来源,强调了社会公平性。而实际上全国各地在法律的实施方面不尽如人意,执行起来十分困难,各地的失业保险条例依然存在和使用,新的《劳动合同法》难于执行。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保障实际上是失灵的,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规模巨大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市企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应当参加保险,但农民工参保个人不交费,从而实际上大多数未参保。因为这是一个始终处于高度动态变化的群体,将他们纳入失业保险,在短期内的确会扩大缴费来源,但在长期内可能使保险金支出大幅增加。实际上加剧了失业,因为企业在用工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考虑用工成本,从而减少用工。目前农民工大量闲置很能说明问题,政府正在采取必要的疏导。

2.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保障水平较低

在制度执行中,各地规定的失业保险金水平普遍相对较低,仅略高于城市低保,无法达到城市生活的基本要求。一方面随着失业率的不断提高和失业人员的不断增加,这种有限的失业保障能力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能够享受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及其有限,把握的相对严格,必须是缴费加上失业登记的人员,从而保障面有限。导致了过低的失业保障金不仅无法解决失业者的基本生活,而且引起了隐性就业。大量的隐性就业,使得他们在取的较低工资收入的同时也领取了失业保险金。由于缺乏有效的审核监督机制,使得这部分人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失业保险金的公平性,而且造成本来微薄的失业保险金的流失,使失业保险机制运行更加困难,影响了制度的效率性。

3.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效用不足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采取市、县级统筹管理的方式,从而导致了保险金的积累出现了地区性的差异,经济发达的地区征多支少。相反经济落后的地区征少支多。这种差异性不利于统一制度和集中现金,不利于促进再就业基金的社会互济性的发挥。不能体现失业保险制度的社会性和统一性。出现了一些老工业城市因失业问题较突出而失业保险金严重缺失,而一些新工业城市问题相对宽松些,失业保险金出现了较多结余,相互之间得不到有效的调剂使用,降低了失业保险的调剂功能和稳定功能。特别是目前许多地方对失业保险金的认识极其有限,一些管理部门挤占挪用失业保险金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失业保险金的效用。

二、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对就业的抑制作用

失业保险体系应该是最大限度的促进就业,就业是最好的社会保障。目前现行失业保险在就业的促进上是缺乏主动性,对就业有抑制效应,失业保险与就业尚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大量失业,各企业只是延迟缴纳保险金而已。

1.促进就业功能的有限性

中国失业保险建立伊始,就明确了失业保险与就业促进相结合的功能,其后实施了再就业工程,强调了失业保险金对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的作用。使得失业保险始终围绕着保障生活和促进就业的发展。然而却在制度的设计上明显不足,实施者主要是政府和部分企业。实施者管理职能分散对市场信息反应不灵敏,政策效率低下、花费不少但效果甚微。在已经实施再就业的失业人员中,不仅只有部分失业者得到培训,而且大多数认为培训对它们目前就业没有太大影响,由于培训内容与就业需求结合不紧,导致培训后供求差距大,既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又造成资源浪费。再就业速成低级培训多,技能和经验的传授少,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就业培训效率亟待提升。

2.促进就业方面资金投入欠缺

随着失业保险金支出规模的扩大,如何加强对失业保险金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失业保险金的运作缺乏透明度,监督管理不利使得基金常常被用于平衡财政运算、企业生产经营和经办机构办公费等。基金无法有效保值增值,总量就难以有利扩张。再加上失业人员规模的影响,用于促进就业方面明显不足。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在失业保险金的支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用结构不合理,管理费支出比例过大,而失业保险金发放比例低,真正用于促进就业方面微乎甚微。

3.筹资方式促使企业减少雇用

目前,我国的失业费率为3%,企业按工资总额的2%缴纳,个人按工资总额的1%缴纳。这样的做法有鼓励企业减少用工之嫌。在工资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劳动合同法》运作下,效益好的企业更倾向于“高工资,低就业”。较高的工资水平,一方面可以吸收到能力强的劳动者,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树立企业形象。另一方面,相应减少失业保险金的支出成本。另外,我国失业保险金是以工资总额为基准的,忽视了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在雇用水平上的差异性,难以调动失业保险缴费主体的积极性。对效益好的行业或企业来说,职工失业率低,领取的失业金少,缴纳按工资总额的统一比例交。这些行业或企业常常把缴纳失业保险金看作是对效益差、失业率高的行业或企业的无偿补贴。因此,破坏了责任对等原则,企业为减少费用,从而减少雇用。

4.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机制抑制就业

一方面,我国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水平低,给付期限长达24个月,而且给付期间是平均的。这必然会抑制失业者积极就业。尽管我国在这方面进行了几次调整,但仍然处于低水平状态。应该看到我国保险金的支付机制,没有起到激励失业者积极寻找工作的作用。其实失业保险待遇应与领取时间挂钩,随着领取时间的延长,额度应逐渐降低,这样有利于加快失业者积极寻找工作的步伐。另一方面,工资收入对失业保险金的全替代抑制失业者低工资就业,如果一个失业者实现再就业,意味着他将失去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与其接受较低工资,不如选择失业保险,从而采取隐形就业。

三、国际上失业保险制度的差异性分析

世界上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一直呈现地区和项目的不平衡,大约有七十多个国家建立了正式的独立的失业保险制度,虽然远远落后于医疗和养老保险的发展,但是许多国家还是充分发挥了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

1.制定灵活合理的给付标准促使寻找就业机会

方法是改革失业保险的制度设计,拉大失业保险待遇的差距,根据失业期的长短来给付,失业期越短给付额越高,如阿根廷、比利时这些国家制订了合理的给付标准,提前就业可获得就业补助。有些国家还规定了在享受失业保险期的法定给付期内,失业者如果找到工作,失业者便可得到一部分尚未支付的保险金。如日本、加拿大和英国分别将失业保险改为就业保险和求职津贴,并将失业津贴的发放同就业安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统一管理。此外,欧洲许多国家对从事就业质量较低的非技能职业者,失业保险机构适当补贴。

2.抑制企业解雇行为来达到稳定就业的目的

美国、日本和韩国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意的探索,美国采取了浮动失业保险费率的做法。即企业解雇的人越多,所缴纳的保险费率愈高,最高高达工人工资的10%以上,日本、韩国为稳定就业,对于不景气的而被迫缩小经营规模的行业和企业,在不裁员的情况下予以资助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对于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和在困难地区创办企业的予以补助。

3.职业培训成为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

世界各国为实现就业目标,将职业培训作为失业保险工作的重点,从而为失业人员创造文化条件技能。英国对参加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失业人员分别按等级增加失业保险金的给付。美国与此不同的是,对参加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失业人员适当延长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德国则对参加培训的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补贴。据资料统计,德国培养一线工人平均花费约20万元人民币,西方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提高了失业队伍的素质,,促进了就业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显示了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从心理上增加了凝聚力和积极就业的愿望,建议我国增加培训资金的投入。

四、国际失业保险制度给予的启示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单存强调失业保险的生活保障功能,很难解决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必须发挥失业保险中的抑制失业和促进就业的功能,这样才能稳定社会,保障失业者的生活。为此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国外的成功经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改变理念来突出就业导向

失业保险是通过提高现金援助,为失业者求职取得缓冲时间,使得其有时间从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多少年来我国失业保险采取的重救济轻扶持的策略。我国失业保险金的认定,给付方面规定的很细,但过于呆板、教条和僵化。不仅给付期固定过长,而且达不到“ 救急”的目的。 所以要改变理念,明确失业保险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援助,更重要的是通过失业保险金的使用来促进就业发挥其“造血功能”。

2.从制度和法律上引导促进就业的价值取向

调整失业保险金的使用范围,除将失业保险金用于职业培训外,还可以将其用以鼓励企业招聘失业人员,对于创造出规模就业岗位企业给予等比例的奖励,对于自主创业者除了提供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外,给予无息或低息贷款,并用失业保险金给予一定程度的担保。另外,资助一些条件差的企业,帮助其改善就业环境,减少解雇员工情况的发生,对企业转岗培训所需设施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以抑制企业解雇行为,达到既减轻失业保险机构负担又促进就业的目的。

3.改变恒定给付和缩短给付期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给付期不超过1年。从我国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水平看,我国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较长,给付水平低,而且失业保险金发放缺乏弹性。我国目前的给付期为两年,支付时间过长容易造成隐性就业,或有意延长等待时间,加重失业保险金的负担,降低失业保险金的使用水平。为此,要促进失业者积极就业,一方面必须缩短失业保险给付期,另一方面在失业保险给付期内,随着失业时间的延长,按照失业保险金递减规律给付,特别是对于提前就业者给予补贴。

4.实行差别费率和不同行业的缴费体系

我国失业保险一直实行统一的费率标准,即无论企业解雇人员多少都缴纳统一的失业保险费,从而造成了解雇率高的企业对解雇率低的企业进行单项补偿的格局,从而降低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福利水平。所以对于遭遇金融危机或突发原因而被迫缩小规模的企业,不仅不裁员而自我消化和加强培训新技术的企业,应用失业保险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帮助他们暂渡难关。另一方面,在各行业不同失业率的基础上,讲各行业的失业保险费率与该行业的失业风险程度结合起来,失业风险程度越高的行业,失业保险费也相应越高,同时对就业密度高的行业给予一定的优惠费率。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要改变理念,帮助失业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将失业保险水平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还要调整失业保险金的支出结构,加大就业导向,引导企业改变理念和发展经济,引导他们树立符合市场就业规模需求的价值观念,变被动失业生活保障,转变为主动的促进就业以适应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化。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中职会计;就业导向;多方面培养;会计技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137-02

1中职会计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会计人员的需要量也是越来越多,会计是企业中的重要人员,核算企业的成本、收入、预算。会计人员的层次分布也是非常明显的,基层人员过多,中层次之,高级企业会计师更是屈指可数,目前来看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从事基层会计,各个企业都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好的企业会计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将企业的收入与支出、成本预算,利润分配,记录清晰,安排准确,通常会计人员性格要仔细认真,有耐心和毅力,所以从事会计行业不仅是对从事的工作压力的考验也是对人的性格的考验。依靠稳重的会计人员可以使企业在最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会计行业就是一个工作年限越久,收入也会相应增加的一种行业,会计规则的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而会计人员一部分是在校园内学习,另一部分在校外的培训班学习之后到在企业实践,那么,对于我们中职会计毕业的学生怎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凸显出来,只有靠我们有特色的培养方式,全面培养,紧抓住年龄小,脑子活,动手能力强,培养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技能、适应企业的人才发展需求,才能越来越受到青睐。

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培养,多数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接收行业知识,在实践中学习会计提高能力,缺乏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发现在校内学习的知识没有应用上,对于没有出现过的问题还是不能自行解决。针对这样的情况,为了增加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出路应当考虑适时转变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从比较单一和独立的培养模式向开放、合作的模式逐渐转变。

2多方面培养

人才培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一是培养目标,即中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定位;二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三是技能训练。

(1)中职会计教育的目标可以说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优秀品行和优秀技能的会计人员,在学校的教育中时刻以学生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依品行树人,靠技能立业,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就具备进取、创新、质朴、诚信的优秀品格。在校内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行为规范,使学生走出校门后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准则的职业操守,掌握会计核算原则,精确记录核算,逐渐培养日趋成熟的会计管理方式。

(2)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职教育根据实际调整课程设置,教育部提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方案,只有沿着这样的发展思路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在这方面与德国的教育类似,德国一直是以负责任,严谨的态度工作、做人,德国采取“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将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双元制的教育体制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取得了明显的成就。逐渐推行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计划,学校负责学生能力的培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综合职业素质,顶岗实习顺利交接。

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学有所用,讲实际,跟变化,适应最新的会计规则,使得业务知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从业资格证是跨入会计行业的门槛,在课程的设置中,基础会计,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这三门课程是不可缺少的,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及之后的发展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围绕必不可少的证书开展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结合起来,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以实际的项目,课题,案例为目标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训练,设计网络教学模式,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利用网络教学可以随时查询资料,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时刻跟随最新的知识理论体系。分阶段的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解决难题。

(3)会计技能在会计人员的发展道路中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技能也是做好会计工作最基础的部分,怎样在中职院校中脱颖而出,会计毕业人员与企业顺利接轨,突出的技能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会计技能主要包括:点钞、翻打传票、文字录入,这些技能都是需要不断坚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这其中的技巧也是有的,有的又快又准,有的慢而数不清楚。对于点钞,分为单指单张和多指多张,单指单张的好处是对于点到的每一张钞票都能够看到钞面的四分之三,点到每张钞票,比较容易发现假钞。多指多张则是多指联动能够比较快速地点出钞票的张数,对于真假币的识别度相对降低。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快速练出来的,没有捷径,只有在明白其中的技巧后不断地用心练习,才能有提高,在锻炼的过程中不仅是锻炼技能,也能够锻炼人的心理素质和培养耐心做事的性格。

3日趋完善的后备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后备保障体系,即专业教师的配备,教学设备,实训基地的建立等。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中职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称为师傅,那么具备双师型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具备本专业的知识,还具备熟练的业务操作实践,有效地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内容可讲,知识面扩大,全面的教师才能培养全面的人才。引进财务软件,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就能够训练成熟的会计思维方式,将财务软件中的各个板块设计成学习任务,通过指导及之后的训练能够完成会计信息的吸收和处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的延展性。实训基地的设置,使得学生刚刚学完就能够得到锻炼,加深印象,一般来说实训基地的内容都是与企业的工作内容相关,使得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就能够与企业无缝接轨,直接走上工作岗位。

4结论

中职会计人才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地方性中小企业需要很大数量的中职会计毕业生从事一线会计工作。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学校中就能够接触到实际的业务知识,反复的训练能够节省人才培养的成本,而中职院校注重人本的思想教育,踏实学本领,虚心请教,学习技能,运用到实践中,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还要继续的研究,学习同类院校的优点,加大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力度,争取为我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树田.世界通览[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与实践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黄育云.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学校 课程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职业教育强调指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就业导向来深入展开。

一、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

1.市场化的专业设置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即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动态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调整。要对就业市场做实时的调研分析,全面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使中职学校的专业方向永远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2.能力化的课程标准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制定上,要瞄准学生未来就业的工作岗位,紧盯行业企业现行的职业能力标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实现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与工作岗位的能力标准无缝对接。

3.模块化的课程结构

就业导向课程改革一定要重新序化课程结构,以核心专业技能为主线,以特定的工作岗位为依托,以就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流程为基础,把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模块化分解,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实施模块化训练。

二、就业导向的课程资源开发

1.项目化的课程内容

就业导向的项目化课程内容开发,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标准,以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提取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知识和主要技能,并将提取出来的关键知识点和主要技能点具体化,形成相应的项目化的课程内容。

2.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就业导向课程改革要求职业学校不断加强校企师资互动交流学习。一方面要走出去,要加强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要请进来,职业学校还要经常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兼职,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更新专业知识,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3.企业化的实训平台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要建设企业化的模拟实训平台。职业学校在实验设备和实训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模拟学生未来就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真切地感受到未来工作场景和技术要求,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

三、就业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

1.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就业导向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要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采用“理论中加以实践锻炼、实践中加以理论引导”。即在理论知识学习中穿插相关实践操作训练、在实践操作训练中传递必要的理论知识,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2.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主要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参与式教学,采用任务引领和实践驱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针对性地采用实施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企业情境化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四、就业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

1.评价主体多元化

就业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要打破教师一元评价模式,实现教师考评、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企业抽评等多元化评价。就业导向的多元主体评价模式,即教师考评是主体、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是主线、企业抽评是主导的多元综合评价方式。

2.评价内容综合化

就业导向的课程评价是对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化考核。职业素养考核评价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业表现、职业态度、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职业道德意识、合作意识、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考核。专业技能的考核应该与用人企业的职业能力考核标准相对接,以达到校企考核评价体系的良好对接。

3.评价方式多样化

第10篇

论文摘要: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新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特征、作用、定位、意义等多方面论述了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性。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破冰”增加学生的就业人数以及提高就业率,是高校行政的重中之重。而由于往届毕业生参与竞争、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值与就业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及金融危机影响等原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

以往的高职教育长期沿用与高等教育完全一致的“学科专业”的教育模式,仅强调受教育者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造成了培养目标定位与职业岗位要求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眼高手低”,成为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鉴于此,高职教育模式必须寻找新的教育途径,而这一途径就是“就业”,即让我们的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的特征

(一)专业建设灵活、主动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比例也随之变化。处于这种动态社会中的高等职业教育要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就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科学地分析职业性质与需求,依此来设置专业,使其能够覆盖相当数量的社会职业。目前的专业设置更注重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职业出现了综合趋势,许多传统的职业逐渐消失,新兴的职业、交叉的职业不断山现,这就要求毕业生不但具有广泛的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所以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的毕业生越来越难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找到位置。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作出动态调整,灵活、主动的去适应市场的需求。

尤其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下,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成为了专业设置的两大驱动要素。社会需求表现为用人单位对专业的认可和评价,对专业建设有选择导向作用。由于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学校专业设置还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对人才的需要,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另一驱动要素为个人需求,表现在学生个人对专业的选择与意愿作用,集中体现为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劳资收人等就业观念对专业建设的制约作用。

(二)注重能力培养

能力突出地表现在岗位或技术领域的职业适应性上,能力培养在整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成为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应用型人才,或者成为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企业管理者。同时,为了使学生将来在社会中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在职业教育中,一方面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关键能力,是指与纯粹的专业性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无直接关系,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目标是:当职业变更使劳动者原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不适应新的工作时,这种非专业化能力可以使他们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关键能力包含的具体能力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的作用

(一)教育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政府、学校、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全过程,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并在分工协作中协调发展,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校企合作”是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中最理想操作方式。在它的运行过程中,理论功底深厚、对前沿信息掌握比较到位的职业学校教师可以对企业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学生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储备;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弥补了师资队伍的力量不足,实际的工作环境给职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场地,真正实现“三赢”的局面。 (二)促进人才流动,服务于“三农”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重心在解决以农村生源为主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全国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对帮助解决“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非农业就业机会不足,城乡同工不同酬”等城乡不平衡问题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通过“培养一名职校生,带动一个家庭致富”无论从学生本人、家庭,还是从民族、区域发展角度看都是一件好事。尤其在本地区不能容纳更多就业量的前提下,到外面学习先进技术、学习优秀的管理理念,积累资历资金,再回到家乡创业,既有利于地方经济更快发展,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三)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重要环节

如何统筹经济协调发展,有效地克服贫富差距水平的加大,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高职教育职教育的异军突起,缓和了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之间尖锐的矛盾,满足了广大群众教育治贫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对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缩小城乡差别,稳定社会环境,构建和谐平安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一些青年能够进人高等职业院校读书,学习一技之长,避免了他们过早流人社会,减少了群体事件的发生。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的定位

“定位”有三层含义,其一是培养目标的定位,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二是办学层次的定位,是专科层次而非本科层次;其三是当地区域性经济重心的定位,高职教育是面向区域性经济的,找准经济定位,才能知道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是研究型的人才,也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教给学生的是一些基本的东西,从事任何职业都具备的素质,如职业道德、职业修养和其他一些基础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接受高职教育的大部分学生将是就业而不是继续求学,所以在培养基本教育素质的同时,职业技能训练的水平是考核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不只是会动手的蓝领阶层,还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国家社会发展带来的优质效果是显著的。“社会需求”是这一教育模式的根本推动力。在现有国情下,现时期的市场是巨大的,因为它有需求,它也将会在较长时期内运行。如能真正落实“就业导向”而非“就业目的”,它的生命周期还会更长。但在实际运行中,对高职院校而言,“就业”不再是“导向”而成了“任务”,它把过多的压力加在学校身上。高职院校虽然在整个教育模式运行中虽是直接参与的实施者,但它只是二级的受驱动单元。政府才是处在起点位置的原生动力,它对中职教育、国家的整个人力资源市场以及用人企事业单位负有统筹规划合理调配的服务职责。国家应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创建有利的外部框架条件。而高职院要做的就是配合社会整体发展,满足国家劳动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的意义

{一)促进教育供需平衡,改善人才结构

教育需求是指国家、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分为教育机会需求和教育产品需求;教育供给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教育机构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教育机会或教育产品。从教育产品的供需双方看,教育产品需求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完成教育过程后所增加的人力资本,需求主体是各级各类的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对教育产品没有购买欲望或购买能力,就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产品的需求;教育产品供给的主体是教育机构,如果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愿意出售自身的人力资本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产品不能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就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产品供给。教育供求平衡是指教育供求双方的愿望都得到满足,社会不存在人才过剩或短缺,并能够人尽其才。

第11篇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定位,是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特色,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但不是目标的全部。应全面理解“就业导向”的内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着眼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向的确立,使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办学机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对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要、更好地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但是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在对“以就业为导向”这一理念内涵的认识及其实际操作上,出现了一些对高职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简单理解:片面认为其核心技能培养只是以既定的岗位(群)为前提,培养其上岗能力,达到所谓零适应期的目标。其主要表现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差,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我国职业教育先驱者之一黄炎培先生的“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进而“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彰显其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的“评估原则’中提出:评估工作关注的基本要点是三个“符合度”,即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日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学校人才塔养结果(毕业生)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程度。从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评价导向是职业性导向,而非学术性导向,不能用学术标准来衡量教育计划内容以职业目的为主的高职教育。这标示了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有一技之长、能够直接进人岗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知识、复合)技能型人才、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或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就应该体现在培养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上,因为高职教育与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实践能力)。接受完高职教育的大部分学生要直接进人劳动市场就业,而不是升学或毕业后再进行培训、再教育才能胜任工作。因此,就业教育或“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霭位,是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特色。“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但不是目标的全部。

二、“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有利于高职教育质量目标的实现

高职教育的实质就是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而“就业实质上就是人与工作岗位的结合”,真正的结合需要自觉地选择,自觉地选择是来自对高职教育的“职业自觉”,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动力。

“以就业为导向”将行业标准嵌人课程标准;将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嵌人课程体系;将职业培训体系嵌人学历教育体系,将企业文化嵌人学校教育环境,从而促进高职教育质量标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实现。“以就业为导向”需要高职院校主动与社会、企业、当地行政主管联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途径,实现高职教育在教育观念、办学体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的创新。

1.突出以应用为主旨。企业参与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设置认证,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制定,再到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就业服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都需要社会和企业参与,需要产学紧密结合。

2.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源动力来自各个行业一线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产学结合使高职院校能够密切跟踪企业需求设置专业,按照就业岗位(群)确定培养标准,确保培养的人才适应市场需求。

3.加强实践教学的需要。为保证和加强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既需要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又需要到产业部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而校内实训也需要经常得到产业部门和企业的指导,校外实训更需要学校与产业部门、企业的密切合作,需要与当地区域经济融合,适时跟踪行业与产业动态、就业目标市场。

4.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进行专业教学,体现教、学、做一体。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一方面,学校教师可以深人企业与现场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服务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或承担生产、科研实际工作,及时掌握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成为“双师素质”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聘请一些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和校企双向交流中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5.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将企业文化嵌人学校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实现校企文化的共融,实现就业的导向。

三、“以就业为导向”,应促进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职业能力、职业技术固然重要,而职业道德、务实精神、责任意识、创业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现代企业不仅注重员工的职业技术,而且注重员工的整体素质。这种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代表职业社会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就业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素质要求。高职教育应全面理解“就业导向”的内涵,从就业—职业—事业的层面,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着眼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素质,具有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有用的“职业人,,、健全的“事业人”。

综合职业素质是指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职业人所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素质、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而专业业务素质则是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素质,包括职业精神与态度、职业知识与能力。

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是要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业务素质教育的结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专业业务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事。

1.努力发挥“两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基本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在专业(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让学生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克服技术至上的观点,提倡技术中的人文精神,懂得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在技术服务中要渗透对人的关怀。

3.应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基本职业道德修养和正确的专业价值判断,成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在专业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通过在校期间的培养、教育和训练,强化规则意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刻下深深的职业烙印,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和有用的“职业人”。

4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及生产实践、课余科技和文化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报告会、辩论赛、演讲赛、诗歌散文比赛,等等,使学生了解社会、扩展知识、增长才干、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5.广泛地开展多种文体活动,认真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深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使学生普遍身心健康;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着力点

2010年9月13日至14日,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在杭州召开。这是一次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全面部署未来10年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发展战略及发展任务而专门召开的一次全国性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今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指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

一、职院办学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1.以就业为导向,体现教育的职业自觉

世界的未来是经济全球化,告别工业经济时代,不同时代的教育有不同的特征,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是创新教育,即培养创新人才,把创意落实为创业,与经济一体化的教育。高等教育与时俱进,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其中的社会服务,首要的是适应市场需求,为经济的发展服务,走出“象牙塔”,从经济的边缘进入经济的中心。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北京联合大学校长张妙第教授提出“职业自觉”的概念,认为就业的实质是人与职业岗位的结合”,“真正的结合是自觉的结合”“自觉才能自愿,自愿才能自动,自主行动是创业成功的保证”。当代许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成果,“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做出来的,科学家的研究行为带有强烈的经济目的和市场行为的色彩”,“产学研结合,市场拉动才保证了有效的经济活动。”职院以就业为导向,才能自我觉悟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作用,对其准确定位,既不失高等性的品位,更张扬职业教育的地位,克服那种在追求学术水平与针对狭隘岗位之间左右摇摆的钟摆现象,纠正某些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彼此分离的偏激行为,彰显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与职业紧密结合的特征,体现教育的职业自觉。

2.以就业为导向,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发展经济要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自然资源和信息资源,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一多三少”:人口总数多(包括劳动力人口、没有劳动能力和丧失劳动力的人口共13亿数千万,居世界之首);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少,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现代信息技术的设施设备少。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天下大事,无才不兴“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三国志.董允传》)。人才资源与自然相比,有三点不同:一是对社会再生产所起的作用不同。自然资源有被动性,人才资源有自身的能动性,一旦进入生产过程,就能实现产品增值。二是存在的方式不同,自然资源没有开发,也以无生命的物质形态存在,而人才资源有生命期限,若不开发或不及时开发,就会因为时间的消逝而降低效能甚至失去效能,因而具有时效性。三是变化的条件不同,自然资源的量变和质变主要以自然因素为条件,人才资源的变化条件主要是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和人事劳动制度,因而具有社会性。职院培养高技能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就能化解人才市场的供求矛盾,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3.以就业为导向,符合职院的自身需求

对任何高校来说,生源就是生命,师生比直接影响社会评价和办学效益,因此,年年都有高校招生“争夺战”。学校经营虽然与企业经营存在经营目标、经营内容、经营方式等等不同,但是,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对高校的招生策略不无借鉴。高校招生先要引起考生关注,对专业感到兴趣,产生求学的欲望,出现报考的行为。就职院的专业而言,引起考生特别关注,感到浓厚兴趣的,是这一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才能提高新生入学率,这就是俗语说的“出口畅才能进口旺”。就业好的专业门庭若市,就业难的专业“门庭冷落”,不但没有发展条件,而且面临生存危机。只有以就业为导向,才有生存与发展的希望。

4.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家长的投资意愿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地方财政、主管行业、学生家长分别承担了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教育需要投资,投资需要效益,学生家长的投资效率表现为学生毕业就业后,获得了劳动报酬,减轻了经济负担。如果学生毕业即失业,家长不仅花费了不少的教育成本,而且浪费了更多的机会成本,既有经济压力,又有精神压力,一人无业,全家不安,许多人无业,社会就不和谐。某些城乡,入学难,治病难、购房难,被称为压在人民头痛上的“三座大山”,难在何处?收费标准与缴费能力悬殊太大!统计表明:我国有近两亿贫困人口,城乡居民流行这样的话:“要想富,学技术”在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条件下,学生家长投资兴办高等职业教育,意愿只是子女就业,脱贫致富。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家长的投资意愿,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构建就业为导向的几个着力点

1.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时,要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要将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对不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专业应予以撤消。

2.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核心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院的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增强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经验,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3.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要把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教材,实行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以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4.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职学生的就业素质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职院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不断提高职院毕业生的政治素质、拓宽职院毕业生的知识面、提升职院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增强职院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引导职院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提高职学生的就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办学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使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新的提升,办学体制机制上有新的突破,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黄中益.职业指导学[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100-101.

[2]张妙弟.就业导向迈向职业自觉的战略抉择-对高职教育战略定位的理性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6.

[3] 常兴华.就业、人才与企业发展[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