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

时间:2022-04-29 17:57: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力系统自动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力系统自动化

第1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的水平将会越来越高,电力系统传输、处理电力信息的能力将会越来越强,对于故障信息的分层处理的效率也将会越来越高。实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可以对电力信息进行规范、有序地管理,提高信息的利用价值,缩短事故处理的时间,保证电力系统的迅速恢复,提高电力系统供电运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的电力系统调度中,尤其是对远距离高压直流电的传输,传统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情况,电力系统的高度运行性对电力系统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了更新型的自动化调度理念诞生。

1 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调度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对电力系统需求量的增大,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将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使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地简便、有效,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实行全方面地监控,保证电力系统供电运行的可靠性。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中,最早是应用电子载波的明线传输,在科技发展的辅助下,渐渐使用微波等通信手段,现在已经采用光纤环网来载波通信,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运行的有效性、快速性,同时保证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传输信息的质量与准确,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国内一些电力自动化调度系统,为了保证电力传输能在发生故障时正常运行,多数采用双网、双机的配置方式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但是,这种配置只能解决系统内部故障,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导致的系统全面停工的情况,当前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就不能有效地对电力系统实行监视、控制的功能。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自动化调度连接到网络上,实行综合自动化监控电力系统内部的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真正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达到最大。

2 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调度的必然性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中,数据采集与监控、计算机系统是自动化调度的基础。自动化调度系统在对电力系统信息的收集、处理中,同时兼顾电力系统的监控、安全分析等职责,以达到电力系统运行水平提高的目的。另外,实行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还可以对电力系统实施经济调度,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计算,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成本。

作为监控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的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它对国家、社会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我国西电东送、全国电力系统联网的建设,使电力系统的运行越来越复杂,出现问题的几率越来越高。在人力达不到的情况下,实行自动化调度是电力系统建设的大势所趋;其次,随着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升高,电力市场将会不断地发展,自动化调度在电力市场中的经济效益也将不断提高,适应了电力市场的发展;最后,自动化调度最主要的作用是实现电力系统的无人自动化调度,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在这种环境下,自动化调度对保证国家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有重大作用。

3 电力系统中调度自动化的合理设计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电力系统将发展为巨型联网的发杂系统,常规性的分布式自动化调度已经不能适应庞大的信息数据的收集、处理,所以应该建设更进一步的自动化调度系统。

3.1 自动化调度有关原则

在自动化调度处理电力系统故障的设计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原则。建设规划性:自动化调度中心必须及时对可能实现的应用提出预期目标;数据完整性:在电力系统中的信息是根据区域进行自动化调度的,因而在对于电力系统信息的处理上应该注意其完整性,通过故障录波器进行信息补充;系统安全性:确定故障录波器录入数据的安全性,避免自动化调度做出错误调度;信息流程规范化:严格监控变电站的信息流动,调度信息流程,使其向规范化发展。

3.2 故障信息自动化调度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系统内部或者由于环境影响,都有可能产生电力系统故障问题。自动化调度在处理电力系统故障时,应该以分层过滤为原则,过滤冗余信息,将直接反应故障的信息送到调度中心进行处理,但是在变电站应保留原始信息。自动化调度系统针对不同的故障信息,进行有效地计算、处理,实现信息的订购与机制,及时有效地解决电力系统故障。

在故障信息的计算、处理过程中,系统应该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原则进行,主站在信息不完整情况下,进行可能实现的应用做出合理的预期;在故障信息系统中设置故障录波器,补充事件量信息,为自动化调度做准备;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安全设计放在首位,设置设备监控装置,对保护设备的定值变更、信号复位等进行监控,保证自动化调度的安全性。

3.3 多层自动化调度系统

集中自动化调度往往会暴露一些信息处理准确性与迅速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现代化的大型电力系统普遍采用多层自动化调度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进行监控。多层自动化调度系统将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加以分层,主调度中心主要负责分配电力系统的调度任务,区域和地区调度中心则负责相关区域的电力信息调度,以保证各区域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多层自动化调度中,首要的是注意自动电压的控制。多层调控将电压调节分为一、二、三级调节,实行电压的快速、无规则变化与变化的自动化相结合的自动化调度。但是由于存在电压分散测量误差,所以以后的多层自动化调度系统的研究方向即为减少电压分散测量误差,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的低成本、高效性运行。

4 实行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调度的有效实例

1965年纽约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的重要性,从而开始加大建设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的力度。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的建设涉及到很多的技术问题,包含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这些技术为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的建设也将越走越远。

在安徽六安供电公司的调度中心,电力系统采用了SCADA系统进行调度自动化设计。它可以对电网功率、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控,同时开放网络界面,加入了人工监控;简化了系统语句,使可编译功能的实施更加顺畅;对自动化调度的安全、稳定性实行了双保险。采用SCADA系统要求调度员的业务水平要高,对调度过程中的数据等计算、处理更加熟练,自身的专业素质也要随着系统的不断升级而不断加强,以便适应调度自动化的发展。

较为先进的自动化调度设计还有EMS系统,它将生产、运行、管理为一体,融入了众多新生技术,设计自动报警系统、计算机运行系统等,为电网的预警、调度方式、状态等作出快速评估,并且直观地进行智能调度策略、数据挖掘等,为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作出贡献。

这些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设计,主要目的都是要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比如,计算机联网、智能预警系统的装备等,还有系统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

5 结束语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调度理念中,将减少能源消耗,实行输电与配电的协调运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优质、经济的运行作为目标,并且努力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海红,李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优化设计[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第2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13

前言

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特点,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一般是指电工二次系统,即电力系统自动化指采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并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个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自动监视、协调、调节和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健康地运行和具有合格的电能质量。

1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运行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1后台监控机运行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目前,关于在小型变电站是否设置后台监控机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设置后台监控机,一种是不设置后台监控机。前一种观点是认为当前变电站仍然是有人值班或少人值班,设置后台监控机便于现场监控和管理,便于监控保护系统的安装和调试,便于保护定值的试验、调整和事故记录的查询等;后一种观点是认为变电站将最终变成无人值班形式,故无需设置后台监控机。实际上,由于一次设备状况以及旧的变电站改造等问题,有不少地方尚未建立调度自动化系统和不能立即实现无人值班等原因,目前新建和改造的变电站很多仍然设置值班人员,即使以后能够实现真正的无人值班,也还需较长一段时间,因此,从实际需要出发,变电站应设置后台监控机,所以在订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时,应同时订购后台监控机及相应监控软件,防止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重新订购,增加投资。

1.2保护监控系统运行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目前,在一些变电站的保护监控系统不具有故障滤波装置。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故障滤波装置应是必备一种装置,当配出线发生故障跳闸时,故障滤波装置能够记录故障跳闸前后10或更多周波内电流的变化以及故障电流值,便于分析故障原因。

1.3远动数据和信息发送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些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远动数据和信息是通过后台监控系统发送到调度主站,当后台监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则远动数据和信息的发送不能发送,这种方式不利于远动数据和信息的发送,应在保护和监控系统的通讯单元直接向调度主站发送远动数据和信息,不受后台监控系统控制。由于远动数据和信息的发送受后台监控系统的控制,曾经有变电站由于后台监控机不能正常工作而停止向调度主站发送远动数据和信息。这种情况只能由生产厂家来给以处理。

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选择

2.1系统的组网结构

选择合理的系统组网结构型式,是成功设计的前提。由于国内尚未制定出完善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标准和相关的规程,再加上研制、开发厂家的起点不同和基本指导思想的差异,可以说目前市场上这一领域是“百花齐放”。尽管有些产品的系统构成和功能已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但作为工程实用产品,还必须针对当地运行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目前仍以RS-485网络构造的分层分布式监控保护系统、“一对一”模式为主流,虽然有的观点认为控制保护单元装置分散布置于被控对象上,当监控系统死机或发生故障时,可能会因为走错间隔而造成不必要的误操作或延误操作时间,但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综合操作系统得以解决。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模式的优点是:①可靠性高,各个单元模块集测量、保护、控制、远传等功能于一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②减少了设备的投资,各个单元模块与上位机之间仅需屏蔽双绞线连接即可;③抗干扰能力强。

2.2后台操作系统(监控系统)的选定

后台操作系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成功的关键。随着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后台操作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性与继承性。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选择后台操作系统要有发展的眼光,如DOS操作系统很快被Windows95取代,而现在真正32位的Windows98却成为主流。这并不是说一味地追求升级,而是要把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设备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这一点一定要谨慎。尽量选用一些已有运行经验和发展前景的成熟产品、新技术,如防死锁和交流采样自适应同步等技术。

(2)系统的完整性和开放性。选择后台综合操作系统时,系统功能的完善性是重要的抉择条件之一,如是否采用了先进的防死锁技术、是否留有与五防闭锁装置的接口、是否包含必要的通信软件、“四遥”软件等。随着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不影响监控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还要求系统的管理功能比较完善,如增加设备资料情况、运行日志管理,继电保护定值及动作情况统计分析管理,电能计量管理等管理模块。另外,后台操作系统的开放性也是考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任何一个变电站在建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一些用户在运行一段时期之后会有增加一台变压器、母线变色、修改运行数据、报表修改等需要,这就要求后台操作系统有很好的开放性。

3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的应用

3.1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

由于神经网络具有本质的非线性特性、并行处理能力、强鲁棒性以及自组织自学习的能力,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的神经元以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的。神经网络将大量的信息隐含在其连接权值上,根据一定的学习算法调节权值,使神经网络实现从 m维空间到n维空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目前神经网络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网络模型及结构的研究、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研究、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问题等。

3.2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的应用

模糊方法使控制十分简单而易于掌握,在家用电器中也显示出优越性建立模型来实现控制是现代比较先进的方法,实践证明它有巨大的优越性。模糊控制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我们日常所用的电热炉、电风扇等电器。这里介绍用模糊逻辑控制器改进常规恒温器的例子。电热炉一般用恒温器来保持几档温度,以供烹饪者选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很简单,输入量为温度及温度变化两个语言变量,每个语言的论域用5组语言变量互相跨接来描述。

3.3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的应用

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对电力系统处于警告状态或紧急状态的辨识,提供紧急处理,系统恢复控制,非常慢的状态转换分析,切负荷,系统规划,电压无功控制,故障点的隔离,配电系统自动化,调度员培训,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报,静态与动态安全分析,以及先进的人机接口等方面。虽然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难以模仿电力专家的创造性。

3.4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的应用

最优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最优化理论用于控制问题的一种体现。线性最优控制是目前诸多现代控制理论中应用最多,最成熟的一个分支。有专家提出了利用最优励磁控制手段提高远距离输电线路输电能力和改善动态品质的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指出了在大型机组方面应直接利用最优励磁控制方式代替古典励磁方式。另外,最优控制理论在水轮发电机制动电阻的最优时间控制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4结论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电力行业展示出其独有的魅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改进和自动化元器件性能的提高,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起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秀丽.中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综述.水利电力科技,2005.

第3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技术;自动化;安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了用电量的不断增涨,与此同时对于电能质量、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新看法。在这种社会发展形势下,供电企业做好电力调度工作尤为关键,其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发挥出其重大优势。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分析

经过国内外社会发展实践表明,现代化电力系统管理的基础在于调度自动化,开展调度自动化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也有助于提高电能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达到电能高效利用的目的。

1、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指的是在工作中采用各种具备自动计数的监测设备、决策方案、控制功能的装置和通信信号系统来数据传输和管理的电力系统元件、系统组成来进行监控、调节、控制,以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高质、稳定运行,从而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充足的电能。

2、电力调度自动化

截至目前,电力系统已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核心环节,而电力调度自动化则是电力系统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部分。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我们常说的电力调度自动化主要指的是在工作中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形成的电网监控调度自动化系统,其基本在构成按照功能和组成可以分为以下环节:

2.1、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环节

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是整个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初始阶段,是电厂、变电站运动终端的主要构成。而运动终端与主电站配合能够形成一个功能齐全、准确的数据采集系统,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实时参数,在遥信方面的主要功能在于采集并传送极端保护器的动作信息、参数和断路器的状态信息。

2.2.信息传输子环节

信息传输环节是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的主要设施,是信号传递媒介,一般在目前的工作中,按照信息传输子系统的通道结构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模拟传输系统和数字传输系统两个不同组成环节。

2.3、信息收集、处理和控制环节

为了实现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从技术标准、管理策略方面入手,为实现对整个电网进行监测和控制功能,需要在工作中收集分散在各个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实时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及时的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将结构显示给调度员,产生相关的系统控制方法。

二、电力调度系统的自动化功能

通过对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开发利用和整理,使得电力公司调度系统能够形成一个信息可靠、畅通性能好、主站处理功能完善、监控功能合理的综合性整体,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提供扎实的技术保障。

1、电力系统的监控功能

在目前的电力调度系统中,对电力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尤为关键,是为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安全分析等高层次功能提供实时数据。其中监视主要是对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的采集、处理、显示、告警和打印,以及对电力系统异常或事故的自动识别,向调度员反映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和电气参数。而控制主要是指通过人机联系设备执行对断路器、隔离开关、静电电容器组、变压器分接头等设备进行远方操作的开环控制。

2、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主要内容是利用实时数据对电力系统发生一条线路、或一台发电机、变压器跳闸的假想事故进行在线模拟计算,以便随时发现每一种假想事故是否可以造成设备过负荷、以及频率和电压超出允许范围等不安全情况,是一系列以单一设备故障为目标而进行的在线潮流计算。

3、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是在满足安全、电能质量和备用容量要求的前提下,基于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的约束条件和考虑网络损失的影响,以最低的发电(运行)成本或燃料费用,达到机组间发电负荷经济分配且保证对用户可靠供电的一种调度方法。在调度过程中按照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约束条件,在给定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中,在保证系统频率质量的条件下,以全系统的运行成本最低为原则,将系统的有功负荷分配到各可控的发电机组。经济调度一般只按静态优化来考虑,不计算其动态过程。

三、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国外的应用

国外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均是采用了RISC工作者,UNIX操作系统和国际公认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西门子SPECTRUM系统。该系统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基于32比特SUN点的SPACE或IBMMRS6000工作站硬件平台,引入软总线概念,服务器之间及内部各进程与实用程序问的信息交换实现标准化开发的。采用了分布式组件、面向对象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配电公司、城市电力公司和工业用户。

2、CAE系统。该系统采用64比特ALPHAI作站、客户I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双以太网构成的EMS硬件平台,选用分布式应用环境开发研制的,集DAC、SYS、APP、COM于一体。该系统功能分布于各节点,能有效地减少网络数据流,防止通信瓶颈问题。

3、VALMET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多种硬件平台,可连接SUN、IBM、PHA工作站。该系统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应用软件三个服务器。

4、SPIDER系统。该系统是由ABB公司开发的,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模块化结构,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配置系统。它具有双位的遥信处理功能,使状态信号稳定性好,并有一套完整的维护工具。

四、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调动自动化技术应朝着模块化、面向对象、开放化、只能化合可视化等方面发展。

1、模块化与分布式。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的重要思想就是模块化和分布式。组件技术是一种标准实施的基础,能够实现真正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基于平台层解决数据交换的异构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

2、电力系统调度综合自动化。全面建立调度数据库系统,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水平,使电力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避免电力系统崩溃或大面积停电事故,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并完善电气事故处理体系,使事故停电时间降到最短,降低各种不必要的影响。

五、结语

随着电力市场的引入,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要求能够使用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上报和查询等操作,这就对智能调度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国家经贸委和电监会已经出台了相关技术规定,但是可以预计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问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智能调度”系统将能够满足客户在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方面更高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

前言

如今,在我国各项用电行业不断发展的有效带动之下,我国的电力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为用电行业的发展必然会在用电总量以及用电类型上给电力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而就这种空间的扩大而言,其实际上又有着更高的管理难度及维护难度。因此,如何在充分认识到这些难题的同时,将作为整个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继电保护水平提升至一个最高点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就目前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而言,其是为了保证并提高整体继电保护的工作效率而提出的,其通过将各类因素考虑进来,综合地将给出自动化构建途径,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一、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必要性

继电保护,是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尽管持续地扩大容量,却没有在技术上发挥优势,导致电力系统在服务质量上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继电保护装置在功能性上无法应对电力系统运行中所出现的各种故障问题。面对电力市场的多元化态势,强化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并根据不断更新的电力系统的运营状况,不断地实施技术上的创新,可以减少由于故障为造成的各种威胁以及财产损失。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普及,电力系统中应用更为广泛。随着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一些更为先进的技术,诸如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等被逐步地引入到电力系统当中。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策略不但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率,而且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的构建

事实上,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而言,其具体构建起来实际上并非易事,其需要构建标准、构建理念、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等几者之间处于一种较为协调和高效的状态之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是经过一系列反战才进化而来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刚刚开始创立继电保护的研究模式,这样的研究模式引发了后续的革命。在经过数十年的大力发展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我国已经开始了一些高技术的继电保护技术的探究,这些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和根据进行的,这为继电保护自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继电保护技术开始全面进入微机保护时代,也就是自动化时代。接下来,我们对其构建标准进行简要的介绍:

1、继电保护装置的及时性

电力系统的电力元件发生故障时,比如说:电力系统的自身发生故障时或者是线路和发电机出现故障时,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阻止故障的大面积发生,比如说: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或者是安全预告,还有适当地控制电力系统故障造成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这样的预防控制措施是一种自动化的继电保护防范措施,是防范措施体系的集合,电力系统最主要的部分是执行元件、比较元件和感受元件。

2、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维护电力系统的合理的功能,是对电力系统的一种自动化保护,也就是说当电力系统在正常工作的状态下,可靠性就会发挥它的优势,继电保护装置就不用采取保护和维护的措施,但是当电力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就一定会为了保护电力系统,排除电力系统的故障而采取必要的维护和保护措施。

3、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装置应该按照发生故障的部位、线路以及设备等进行正确的定位,并且及时地切除故障,并不是没有选择性的、大范围的、一次性的切除。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不能够适应现今电力系统的用电需求和稳定供电,也不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哪里出现故障就会切除哪里的故障的需求,电力系统就不能够正常地运行,继电保护装置的选用以及设计,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也就是距离故障最近的点切除故障,优先选择故障的线路进行切除,消除灾害

4、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是为了最快切除故障设置,能够很快地切除短路的故障,能够有效地减少电力系统的损坏性,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使电力系统被损坏的程度和范围都能够缩减到最小。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护,继电保护装置能够通过灵敏性保护提高备用设备和自动重合闸投入的效果,能够使设备损失、生产损失和经济损失都能够受到合理的控制,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能够使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时灵敏地检测出故障发生,灵敏性也是继电保护的衡量标准,是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

5、继电保护的快速性。

继电保护的快速性与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比较相似,快速性指的是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能够迅速地消除发生故障的线路,能够有效地防止故障范围的扩张,能够使发生故障的线路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也能够使危险系数降低到最小,继电保护装置的快速性包括设备在故障发生后能够及时地快速地进行修复,能够将故障迅速地排除,这样就能够保障继电保护装置保持高效稳定服务,能够使电力系统安全顺利地运行。

三、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的未来发展

当然,正如我们在以上部分说到的那样,加快新时期下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建设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而其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实际上也是需要依据相应的原则和标准而进行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原则和标准又会随着相时代的发展而作相应的改变,因此这也就需要我们对其未来的发展作简要的展望。

一方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高科技技术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创新,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应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更新和发展也越来越快。另一方面,将高效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中,能够有效地排除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效的运算技术以及决策技术能够使继电保护技术得到创新发展,还能够减少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能够保障电力系统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能够保障电力系统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能够辅助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还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排除故障的速度。

结语

经过上文的分析和介绍,我们对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内涵、构建标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面临着如今电力行业不断发展以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深刻现实,加快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事实上,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明确地指出,就如今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而言,其具体实现和构建起来其实并非易事,其总是需要紧紧围绕着包括可靠性、灵敏性以及快速性等在内的标准而进行相应工作的开展。不过,我们应该相信,这种自动化在未来必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5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下文主要讲述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的标准以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创新和发展。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电力系统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地被完善,出现了继电保护的技术,并且随着尖端技术的不断创新,继电保护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被强化,电力系统自动化被维护,继电保护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继电保护的装置在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经历了50年的时间,最初的形态是熔断器,继电保护的技术经过了很多年代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出现了四个比较重要的阶段:现在的继电保护的是计算机辅助装置,依次往前推,继电保护的形态分别是集成电路的继电保护的装置、晶体管式的继电保护装置、电磁式的保护装置。

(三)现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越来越迅速,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阶层里面,带动了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创新,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也使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网络技术促使电力系统更加地创新和完善,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电力系统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中。

(四)电力系统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展也越来越快,却给电力系统自身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持续增容和扩容,不同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环境的复杂化和不断变化使得电力系统的发展越来越滞后,电力系统自动化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继电保护的发展仍然存在停滞不前的状态,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处于落后的局面中。

(五)现在,我们都知道,仅仅依靠断电保护电力系统和简单熔断保护电力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电力系统持续性建设和多元化发展的进程需求,如果我们一味地搞经营、搞开发和搞建设,对安全生产和环境的保护控制不够重视,就会增加环境的负担和社会的负担,电力系统如果出现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者意想不到的后果将是无法挽回的,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将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一定要谨慎和认真对待。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的标准

(一)电力系统的电力元件发生故障时,比如说:电力系统的自身发生故障时或者是线路和发电机出现故障时,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阻止故障的大面积发生,比如说: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或者是安全预告,还有适当地控制电力系统故障造成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这样的预防控制措施是一种自动化的继电保护防范措施,是防范措施体系的集合,电力系统最主要的部分是执行元件、比较元件和感受元件。

(二)当设施设备和电力系统发生的故障比较严重时,已经威胁到电网的安全或者已经损坏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设施设备时,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就会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尽量减少损坏或者威胁的程度,尽量避免更大面积的灾害发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能够减弱电力系统被破坏的程度和损坏电力系统给安全供电造成的影响,比如说:变压器温度升的过高、变压器比较轻、单项接地、重瓦斯的信号等等。同时,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出的不正常运行的信号或者维护条件发出的信号,来提醒将会发生故障,还可以通过电力系统电气设备设施自动调整,以及及时地切除容易引发电气故障的设备,消除故障或者减弱故障的灾害性,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就会推迟或者维护工作也会延时,这样在及时的警醒下和科学、规范、合理的维护工作中,使电气设备的故障尽快恢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继电保护装置的重要职能以及工作方式决定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以及设计的特点。

(三)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维护电力系统的合理的功能,是对电力系统的一种自动化保护,也就是说当电力系统在正常工作的状态下,可靠性就会发挥它的优势,继电保护装置就不用采取保护和维护的措施,但是当电力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就一定会为了保护电力系统,排除电力系统的故障而采取必要的维护和保护措施,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判断非常的准确,而且防护也非常的到位,比如说:电力系统的本身如果没有危险或者没有发生跳闸信号发出时,只能说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自身也发生了故障,就缺乏必要的可靠性,所以,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应该选择可靠性比较好的。可靠性可以作为衡量继电保护装置的一个基本标准和原则,而且所有的电力设备和设施比如说:变压器、母线、线路等等设备和设施,都不能够在没有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下进行。

(四)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装置应该按照发生故障的部位、线路以及设备等进行正确的定位,并且及时地切除故障,并不是没有选择性的、大范围的、一次性的切除。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不能够适应现今电力系统的用电需求和稳定供电,也不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哪里出现故障就会切除哪里的故障的需求,电力系统就不能够正常地运行,继电保护装置的选用以及设计,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也就是距离故障最近的点切除故障,优先选择故障的线路进行切除,消除灾害,当线路本身的故障或者故障的设备不能够自身发出信号时,才会允许断路器的失灵保护、线路保护或者是相邻的设备保护进行故障的切除。

(五)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是为了最快切除故障设置,能够很快地切除短路的故障,能够有效地减少电力系统的损坏性,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使电力系统被损坏的程度和范围都能够缩减到最小。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护,继电保护装置能够通过灵敏性保护提高备用设备和自动重合闸投入的效果,能够使设备损失、生产损失和经济损失都能够受到合理的控制,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能够使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时灵敏地检测出故障发生,灵敏性也是继电保护的衡量标准,是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

(六)继电保护的快速性。继电保护的快速性与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比较相似,快速性指的是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能够迅速地消除发生故障的线路,能够有效地防止故障范围的扩张,能够使发生故障的线路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也能够使危险系数降低到最小,继电保护装置的快速性包括设备在故障发生后能够及时地快速地进行修复,能够将故障迅速地排除,这样就能够保障继电保护装置保持高效稳定服务,能够使电力系统安全顺利地运行。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创新和发展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高科技技术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创新,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应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更新和发展也越来越快。

(二)将高效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中,能够有效地排除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效的运算技术以及决策技术能够使继电保护技术得到创新发展,还能够减少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能够保障电力系统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能够保障电力系统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能够辅助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还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排除故障的速度。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促进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计算机网络高科技技术能够使继电保护装置更加准确地发现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以及能够及时地排除故障。

结语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创新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能够帮助人民安全用电,能够促进社会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行业统计分析[J].电器工业,2009.

第6篇

关键词:继电器保护;自动化技术;三段式保护

引言

熔断器是继电保护最初始的形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熔断器开始不断发展进步,其功能逐渐完善、更加能够满足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需求。从继电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每一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带来继电器发展的变革。在20世纪80年代集成电路是继电保护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随着晶闸管的成功制造,继电保护又开始由电路转为晶闸管系列,随后发展成了电磁式继电器。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电能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力系统承受了很大压力。虽然每年都会增加大量的机组来满足负荷需求,但整体保护技术却没有较大发展,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经常出现功能故障,如误动作、拒动作等。随着厂网的分离,电力系统正在逐渐走向市场化,因此强化继电保护装置并不断改进其技术水平将降低因故障引发的大规模电力系统事故,从而避免了大量财产损失。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力系统越来越方便,安全性也大幅度提升,如智能化和数字化系统都是依靠计算机通信技术建立的,它们被应用到电力系统后使自动化水平有显著变化。总之,继电器保护自动化策略是运用高科技手段不仅可以降低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而且对提高电力部门效益有较大作用。表1是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的基本表现及防范措施。图1为常见的继电器保护图形。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策略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策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种类的故障,如单相接地故障、单相短路故障、两相接地故障等。其中最常见的故障为单相接地故障,当发生这些故障后继电器保护装置就会自动跳开故障相,从而保证非故障相可靠运行,以此来提高电力系统局部供电可靠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对系统的状态报警或预控,进而减少因电力系统故障而给广大电力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从根本上讲继电器保护装置为电力系统预防控制设备,只有极大地发挥其作用才能保障系统安全。第二,电力系统中某个关键设备若发生了故障会给系统带来严重的后果,且会威胁到电网运行,此时如果有继电保护装置就会迅速地切除故障部分,从而保证其他线路的安全运行,避免产生大事故。另外,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检测到系统的运行状态,一旦出现不正常状况便会及时察觉,与此同时给相关人员发提示警告,这样可以为检修人员提供检修方向,从而保证系统可靠运行。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继电器后可以自动调整工作模式,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合理的处理,避免产生更大危害。正是由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特性及优势,对电力系统设计及运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第三,继电保护装置有很高的可靠性,当系统的状态为正常情况下,其可靠图1继电器保护图形性可以完全发挥出来,此时可以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即针对运行设备实施相应保护。但是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继电器保护设备就会对应形成保护措施,最后达到保护电力系统的目的。继电器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准确判断故障的位置,并规范防护措施。当然没有任何一种设备是完全可靠的,在实际的运行中有时会发生误动作问题,即系统在安全范围内运行但继电器发出了故障信号,该设备的可靠性有待提升,因此在选用继电器时应注重那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众所周知,继电器保护设备评价最关键的指标就是可靠性,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如电线、配电箱等都需要继电保护来确保其安全运行。第四,继电保护灵敏性较高,可以使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避免系统中某类设备故障影响整条线路不正常运行,不仅节约了维修成本,而且降低了损失。图2为发电厂线路故障图。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安全管理

2.1选型设计上要具有安全性

自动化管理方式是电力系统中继电器普遍采用的模式,其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不断完善。在安全管理中,需要选用高质量的元件完成继电保护设备的制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设计阶段应以统筹为主体观念,对信号输入、信号输出、变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科学配置,可以使系统在可靠性较高的情况下运行,且保证充足的扩容空间。最关键的是应用自动化管理措施,依照相关规章规范,采用较高电导率、耐腐蚀性接地线路,从而避免继电器误动作出现故障,造成大量设备损坏。监控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以便将继电器传输的数据信号完整地显示在显示器上,为操作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对及时处理故障提供帮助。

2.2做好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继电器保护系统有较多环节,如直流系统、监测和计量系统等。这些环节之间有很强的联系,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有可能会导致整个保护工作出现故障,因此继电器保护设备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完善和提高,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工作。对于系统中新安装的保护装置应进行必要的模拟实验,加入的电压应不低于额定电压的80%,并分析其可能的故障形式。对一些逻辑回路需要严格校验,最终确保其可靠性。计算机系统是一个抗干扰性较弱的系统,外界干扰源极容易干扰系统,为此需要对其工作环境进行严格要求,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在电缆线外部用金属丝缠绕,屏蔽外界不良信号。第二在网线中架设避雷设备,从而提升网络的抵抗外部袭扰的能力。自动化设备主要应用于变电站和供电系统中,通常情况下会应用在高压侧线路或电容器保护,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变电站继电器保护:首先需要保护线路即通常所说的三段式保护,分别为电流速断、限时速断、过载保护。然后就是电容器保护主要包括过压和失压保护。目前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设备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制作工艺还十分落后,需要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给予高度重视。继电器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具有较大作用,且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基础。图3为自动延时继电器的图形

3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创新

现代社会发展步伐十分迅速,对继电器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继电器保护自动化控制是十分必要的。继电器自动化控制方法一定要与时俱进,在充分结合现有技术的情况下,不断提升其灵敏性、可靠性。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且其发展空间巨大,将计算机系统应用在继电器保护中可以实现高可靠性和高自动化。本文提出的继电保护自动化创新就是结合网络技术,对检测设备是否发生了故障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信性。经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功能应用在继电器保护中是一项创新性极佳的成果,它对发现系统隐藏故障、处理故障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完善设备的各项功能需要充分结合计算机技术,以保障继电器故障处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总之,电力网络中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有效提升输电和用电的可靠性,保证供电质量和供电效率。只有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使系统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因为发生故障导致人们的生命或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图4为具体的继电器设计图例。

4案例分析

2015年,湖南某地区电网因继电保护误动作、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拒动等原因引发一起重大电网事故,导致该地区电网5条500kV线路和5条220kV线路跳闸、32台发电机组退出运行。导致华中东部电网与川渝电网解列,该电网与南下的电网直流闭锁、与该电网解列。继电器保护出现误动作给整个电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继电器保护自动化策略十分重要。

5结束语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将自动化策略应用在继电器保护中有积极作用。目前社会的发展对继电器保护工作要求不断提升,为此加快保护装置的创新工作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避免大面积停电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黄碧怡.浅谈继电保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23-25.

[2]程理丹,朱峰.浅谈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运行的措施[J].华章,2015(34):39-40.

第7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F416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实现电力系统中的配电自动化,既是新时代下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要求,也是电力系统不断完善改进的必然经过。在对配电自动化及其管理方面展开讨论之前,需要首先了解其概念及内容,及推行的难点所在。

二、配电自动化概念及内容

1.配网自动化概念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检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集成了配电网SCADA系统、配电地理信息系统、馈线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需求侧管理、调度员仿真调度、故障呼叫服务系统和工作管理等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互动的关系,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配电自动化系统比输电网自动化系统简单而且投资少,其实正好相反。

2.配电自动化的内容

(一)变电站自动化。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也是当前城网和农网建设和改造的基础环节之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它担负着电能转换和电能重新分配的繁重任务, 对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现在大容量发电机组的不断投运和超高压远距离输电和大电网的出现, 使电力系统的安全控制更加复杂,如果仍依靠原来的人工抄表、记录、人工操作为主,依靠原来变电站的旧设备,而不进行技术改造的话,必然没法满足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 更谈不上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管理模式的需求。

(二)馈线自动化。馈线自动化是指配电线路的自动化。包括配电网的高压、中压和低压三个电压等级范围内的线路自动化。它是指从变电站的变压器二次测出线口到线路上的负荷之间的配电线路。等级馈线自动化有其自身的技术特点, 从结构到一次、二次设备和功能,与高、中压有很大的区别。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有: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具有控制操作、事故告警、报表、图形、数据库管理功能;负荷管理系统具有实时监测电网负荷情况,控制馈线负载,在配电网紧急情况下,对用电负荷进行监控,进行削峰、填谷,使电网负荷趋于平衡。电网事故情况下,自动切除、隔离故障区,完成非故障区域的恢复送电和重要负荷的转带及网络重构。

三、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难点

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测控对象为进线变电站、小区变电所、配电变电所、分段开关、并补电容器、用户电能表和重要负荷等,因此站点通常要有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点之多。这不仅对于系统组织会带来较大的困难,而且在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上处理这么大量的信息,也是很不容易的,即使在图形工作站上,要想较清晰地展现配电的运行方式,就必须下更大的功夫。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后台控制主机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较输电网自动化系统都有高得多的要求。

2.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站端设备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因为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有大量的站端设备不能工作在室内环境,因其工作环境恶劣对于这样的设备要考虑防雨、散热、防雷等因素。

3.由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站端设备数量非常多,会大大增加通信系统的建设复杂性,从目前成熟的通信手段看,没有一种方式能够单独满足要求,因此往往综合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并且通常采取多层集结的方式来减少通道数量和充分发挥高速信道的能力,这样就更增加了通信系统的难度。此外,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内众多的站端设备中既有容量较大的开闭所 RTU和变电站 RTU,又有容量小的现场 RTU,而且对于现场 RTU往往还有设置定值、故障录波等更复杂的要求。

四、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工作模式的影响

1.隔离开关的故障处理

在电力系统中,隔离开关的主要功能是确保高压设备检修时的安全性。在高压设备检修时,要将所检修的设备与其他带电线路和设备断开,给检修人员提供绝缘的空间,以确保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隔离开关能起到断电的作用,它是在变电站、输配电线路中与断路器配合使用的设备。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可能会使隔离开关发生故障,那么就要及时地对故障进行检修,一般隔离开关常见的故障有拒分合故障、控制回路故障、发热故障以及锈蚀故障等。拒分合故障一般是由于传动部件的卡涩和锈蚀所引发,所以必须增加对传动部件的保养和维护,定期的进行清洗和上油,并及时地更换损坏的部件。

2.调度运行的自动化

现今社会,用电的需求不断扩大,导致电网容量增加,设备数量增多,网络结构也变得十分复杂。由于设备定期的检修以及更换,使得设备停电检修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运行方式也随之改变。为了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利用计算机、网路等先进自动化技术解决调度运行工作,使电网调度自动化,在电网的实时监控、故障处理、负荷预测和电网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潮流计算的应用

在运行的电力系统中,可以利用潮流计算来进行预知。当电源以及负荷发生改变,网络结构也发生改变时,就要研究和分析网络中的所有母线的电压是否能够确保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每个元件是否有可能发生负荷进而影响系统的安危。这就可以通过潮流计算,检测制定的网络规划方案是否可以达到运行方式的要求,倘若计算结果符合未来供电负荷增长的要求,就可以确保此方案的安全性,倘若不符合,就必须重新制定网络规划方案。

五、配电自动化管理

1.安全管理

实施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安全管理,是为了能够使配电系统在发生故障之后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当发生了永久性故障的时候,首先应该辨识并且隔离发生故障的线路段,进而及时的重新构建配电系统,使非故障段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恢复正常的供电。当一条线路的某个段发生故障的时候,馈电线断路器将自动跳闸并且自动重合一定次数,如果故障消失则能够重合成功,如果是永久性故障,馈电线断路器将再次跳开并且锁定在断开位置。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对故障电流分布信息的分析,能够推求出故障的具置,而在电源已经切断的基础条件下,能够自动的打开有关的分段刀闸将故障段直接的实施隔离。

2.信息管理

对于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管理来说,开展信息管理工作是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因为只有实施了信息管理,相关的信息才能够有效的被连续的采集并且更新。而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紧紧跟踪配电系统状态的数据库,所以必须是配电系统的一个完整的、准确的以及及时记录;配电调度员或者是任何一项自动化功能都能够方便的存取数据。

3.加速电网建设的步伐

按照电网的规划,优先安排增加电网传输容量、提高电网安全和供电质量的项目,优化电网结构,满足合理的变压器容载比的要求。城市配电网要实现环网结构,提高互供能力。积极采用配电自动化技术。实施环网供电,馈线自动化,缩短故障隔离时间,缩小停电范围。对已经形成的配电网络应积极合理的装设线路分段设备、重合设备。

六、结束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需求将会越来越高,只有未雨绸缪,积极进行相关研究,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提升措施,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对各项需求的满足,才能更好地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构造现代化的电力系统。

参考文献:

[1]侯方臣,程亮.浅探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20期:55-56.

[2]裴文.浅探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第21期:23-24.

[3]张晗,张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其前景[J].科技传播.2013年,第4期:45-46

第8篇

1.1电气自动化系统维护简易

当前电气自动化的系统构成主要技术支撑点仍然是微软的Inter-netExplore、WindowsNT,这些技术拥有非常标准的执行语言以及相应的操作规范,在该项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标准的平台。由于电气自动化系统越来越多的得到广泛的使用,该系统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采用,因此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维护过程也变的越来越简单方便,系统的操作界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1.2分布式控制应用

分布式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被称为分散控制系统,系统可集中进行管理、收集数据和集中控制自动控制系统,同时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用数台计算机分别控制多个回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对每个运行的组成单元部分进行有效管理和调控,同时还要兼顾好设备与线路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1.3IEC61131标准使编程接口标准化

在IEC61131标准颁布之前的最初阶段每个生产厂家都有自己企业的执行标准,每个厂家的每种元器件不论是使用范围、功能还是型号都有着巨大的区别和不同,因此造成标准互不通用,元器件市场非常混乱,设备之间也不能够相互匹配组合使用,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维护也就更是无从谈起。在IEC61131标准颁布之后,这一行业中有了行业执行标准,因此无论是何厂家所生产的元器件均可以以最佳的组合进行匹配,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计算机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电力系统中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众多关键环节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发电、变电、输电以及配电等关键环节。因此也就促进了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2.2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技术是指由计算机技术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个面向全局的智能控制技术,它涵盖了输电、变电、配电、用户、发电及调度的每个环节,智能电网技术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技术。而在计算机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的一个技术便是细心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系统纳入了很多稳定控制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同时一样的还有诸如调度柔流输电以及自动化系统等。智能电网的最初原形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认为是数字化的电网建设,这一前期铺垫过程也可归于为我国建设智能电网所做的预备建设。智能电网的通信技术又是智能电网中比较典型的技术,当然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作为技术支撑,需要应用现代最先进的网络通信专业技术,需要拥有可靠性、双向性、实时性等等特点,并且这一系统是完全靠计算机技术而存在的,同时还兼具信息管理的功能。

3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虽然现阶段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与国外相比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很多技术及研发水平与国外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也就要求我国在借鉴和学习国外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同时,还要客观实际的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不断的研究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及发展需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

3.1保护、控制、测量一体化

根据专业分工、人员配置、运行体制角度出发,目前我国的的自动化系统采用较多的是保护相对独立而站内监控收集数据,从而提供详细的分析结果和处理结果。将测量、控制及保护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加完美的实现设备无重复配置、技术合理性、维护工作量变繁为简及未来快速发展趋势。测量、控制及保护的信息来源全部都是来自于现场,测量和控制一般采集的是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等信息,设计要求测量范围较窄,对其精度的要求较高,数值一般在测量额定值左右浮动,保护主要收集一次设备的异常状态故障的信息,测量范围则比较宽,常规定按额定值参考,因此其精度也较低。CPU(总控)单元只接受由当地上位机或远方输出的控制命令,通过规定的校核之后便可直接进行动作到保护回路,这样一来就免去了遥控执行、遥控输出等等步骤,提高了可靠性,也简化了设备。同时这些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必须达到要求。这也就要求在设计、运行、制造及管理各个部门之间突破原有专业界限,相互配合从而适应各种变化。

3.2国际标准的应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IED电力自动化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被广泛的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了IEC61850国际标准,目的是为了使不同厂家所生产的IED设备的信息相互之间可以无障碍操作以及实现信息共享,使得厂站电气电气自动化系统成为可持续开发系统。同时我国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我国已经展开了基于国际标准的电气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研发计划,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也是未来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3.3以太网技术的兴起

第9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常说的继电保护具体的指,针对电力体系中可能产生的各类异常情况或者故障问题等开展的检测活动,对运行中电力系统的设备和线路,在一定范围内经常监测有无发生异常或事故情况,从而发出报警信号,并能发出跳闸命令或信号的自动装置,或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切除的一种重要措施。如果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比如短路或者是过载运行等,此时装置应确保可以及时传递信号,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对系统中其他的设备以及装置的故障范围的控制工作,或者是直接除掉故障。通常,电力i型同不会产生故障,因此该装置使用的时机并不多。该装置和传统意义上的装置相比,它能有效地进行实时的检测以及控制设备的各个运行数据,同时还能有效地做好远程控制工作,所以它是一种时间较长的带电进行工作的装置设备。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

所谓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进行的功能重新组合、设计的优化处理,并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信号处理技术,对全站主要的设备、(输)配电线路进行自动监视、测量、控制、保护、调度通信等,是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特点: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使得变电站小型化、智能化、广泛化、安全化成为可能、并使得经济运行得以实现。

2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与应用

2.1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什么是继电保护的任务呢?我们将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任务分为两个大方面,一方面是在故障发生时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产生异常反映时将信息尽快的传递出去,而且可以及时除掉故障;另一方面当系统正常运行是,可以全面的对设备相关的各个工作状态进行监视,它可以有效地作为工作人员判定系统运行是否安全的根据。

关于此项内容,有继电保护系统正常运行几点值得注意的基本技术要求和实践要求。

2.1.1 灵敏性

继电保护系统的灵敏性实际上就是指当电力系统在发生系统维护范围内的故障等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灵敏系数有效的反应。通常确保设备在使用时有合理的灵敏度,这样可以更好地地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

2.1.2 可靠性

当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产生了在其应该动作之内的故障时,装置不应该拒绝动作。然而在任意的不是它的动作范围内的情况之下时,装置不该误动作操作。

2.1.3 快速性

通常为了防止故障蔓延,降低危害,尽快的恢复系统电压,提高问题定性能,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装置应确保动作快速,及时切除。

2.1.4 选择性

为保证最大限度地向无故障部分继续供电,在设计和运行时都必须要在可能的最小区间切除故障,即首先由距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动作切除故障线路,尽量减小停电范围,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能正常运行。

2.2 保护装置的应用

装置有非常广的适用范围。最主要的是用到供电系统以及变电站中。一般是起到保护系统的电路以及电容器等的作用。装置应用主要额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线路保护:一般采用二段式或三段式电流保护,其中一段为电流速断保护,二段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三段为过电流保护。第二,母联保护:需同时装设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过流保护。第三,主变保护:包括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主保护一般为重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后备保护为复合电压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最后一点,电容器保护:包括过流保护、零序电压保护、过压保护及失压保护。目前,我国的自动化的保护装置还处于发展成熟期,不管是功能或者是技术,每个生产单位都有其独特的工艺,所以装置没有统一的使用范围的相关划分,而且没有对使用的范围进行界定,虽然方法不一样,但是它们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证系统运行安稳。

3.系统构成

以电网角度来分析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信息获取的途径,将电网结构和参数,是调度中心获取;而一次设备运行状态和输送潮流,则是由EMS 系统实时监控获取得;通过调度下令,由现场执行获取保护装置的投退信息,因此,调度管理能从系统中获取信息,并且将变电站监控系统进行执行情况检验;并且对装置故障进行保护以及异常监控,微机保护装置处能收集这些信息;电网故障信息,通过微机保护及微机故障录波器处理后获得。因此,不难理解,实现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信息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4.电网出现故障的问题所在

相比传统电磁继电保护装置,综合自动化的继电保护,是微机型继保装置,因此具有以下特点:保护装置功能丰富、设备技术领先、逻辑回路动作操作简单,可靠性相对于传统保护装置较高,并且调试灵敏,操作简易方便等优势。因此,微机型继保装置能取代传统变电站预警信号、仪表监测以及员工轮流值班等复杂的工作模式,并能很好的实现远程监控,并建立在 GPS 卫星技术基础上,具有及时报警故障录波等功能,很大意义上,使得电力系统出现的故障问题得到解决。但就当前的使用情况,现代化电网、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使得继电保护全方位的功能复杂化要求越来越多。比较电磁型保护,微机装置在对抗干扰、防雷击、适应工作环境、电源电压等外部条件上要求较高。并且在变电站远方后台监控上,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如,改进继电保护的管理、改善继保设备设计、维护的方法,去补充、完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功能,加大电网安全性、稳定性。

5.出现故障的处理方案

对微机保护装置进行试验时,需要注意几方面:第一,仪器仪表的应用上:万用表、电压表、示波器等获取电压信号的设备仪器都需要选择较高输入阻抗的设备。第二,试验操作上:独立分开的供电电源系统,试验电源则必须满足三相为正序和对应电压,与此同时,还需要严格检查正弦波及中性线工作良好。在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的处理方法:

5.1逆序检查

该方法主要是用在保护装置产生误动时,如,使用微机事件记录、故障录波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时,就需要根据事故发生的结果,逐级的查找,直到查出根源为止。

5.2顺序检查法

此方法广泛的应用在微机保护出现拒动或者逻辑问题产生时,传统的检验调试手段获取故障根源较难,可以根据外部检查、绝缘检测、定值检查、电源性能测试、保护性能检查等顺序进行。

5.3运用整组试验法

这种方法检测的目的在于检查保护装置动作逻辑、动作时间,并且能在较短时间内处理产生的事故,并根据事故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判断,还可以结合以上方法进行检查。

总之,实现综合自动化改造和加强继电保护技术处理问题上,对实现安全性、稳定性强的运行环境,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颜俊,刘沛,苗世洪.无线网络在变电站自动化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04.

第10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针对电力的二次系统而言,指的是利用各类不同的能够进行自动检测,控制以及决策功能的装置,同时利用信号系统以及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元器件,电力全系统或者布局系统进行远程或者就地监控,调节,控制以及协调,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从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高质量的电能。基于此,实现电力在生产,供应等环节的稳定,安全,及时可持续性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目标,同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也是实现电力系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电力生产的一体化,自动化,节约化的核心。因此,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高效,可持续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终极目标。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工作流程与控制要求

在各个领域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都非常广泛,伴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遍,电力系统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控制与管理,而是通过自动化技术把各个领域的技术进行结合,实现电力系统的管理、控制及优化。

1.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基本的工艺流程

在电力系统的中心地带的控制中心装设现代化的中心控制计算机,以其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网络,而构成1 个完整的立体化的覆盖网络,从而实现全面且畅通的信息的传达和指令的传输[2]。中心控制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总体的调节控制,而一些监控设备则是主要负责各种操作的自动化。以此为基础,组成以控制部件做为中心,将各种软件进行结合使用,以变大控制范围与不断的深化自动化的程度。在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过程中,一般运用分层控制的操作控方式,以实现系统运行的合理、经济与可靠[3]。

2.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的一般要求

2.1 快速而准确的收集、检测和处理一些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元器件或者系统的相关运行的参数;

2.2 通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的实际的运行状态和系统的各种元件的技术、安全和经济节能的整体要求,为各个设备的运行操作者提供一些调控的策略,或者对相关的元件进行直接的调控;

2.3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节控制不仅能有效地节约人力资源、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能延长一些设备的寿命,大大降低电力系统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的改善与提高电力系统设备的运行性能,尤其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的避免连锁的事故和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2.4 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各个层次、局部系统和各元件之间的综合协调,为电力系统找寻最优质供电、经济和安全节能的运行方式。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新技术被应用于生产中。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基于传递函数单输出单输入控制时期;第二阶段,基于线性最优化控制,非线性控制以及多机协调控制时期;第三阶段,智能化控制时期。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无疑电力系统具有变参数,强非线性的特征,智能控制在电力系统尤其是新兴的电力系统工程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多机系统的静止无功发生器控制,人工神经网络励磁,快关综合控制系统等方面。

第二,实现对变压器设备在线监控。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的规模日益增加,同时电力系统的容量也在越来越大。因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对电力设备正常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供电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与可靠,同时使得设备故障降低。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可靠性与设备故障损耗降低的保障措施主要是通过对设备进行检修。电力系统设备的检查以及修理都属于设备检修的范畴。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电器设备进行检修包括检修故障,状态检修以及定期检修几个阶段。电力系统实现电器设备的状态检修其前提是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全面准确的把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能够将设备运行状态的参数和设备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这样能够将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进行分析。

第三,电力系统微机实时保护系统。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机保护装置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要求微机保护装置具有高可靠性,高实时性与高扩展性,同时,电力系统要求微机保护装置的通信能力强大,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基于此,不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系统不但要求有较高的硬件设施,同时也对嵌入式软件要求不断提高,因此,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系统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不但能够多任务的高效优先级管理,同时具有非常大的可移植性和扩展性,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控制效率。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被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当前微机保护中通常采用RIOS,确保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可靠性与及时性。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来说,首要问题是实时性问题。这是由于一旦发生事故,电网稳定性安全性会在事故后的瞬间(几十到几百毫秒)遭受威胁,因此,当稳定控制措施发生延迟时,不但不能够起保护作用,还有可能造成其他安全问题,从而使得电力系统遭受损失。电力系统自动化保护实时性不但包括数据实时性,同时也指的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等的实时性。嵌入式技术不但能够对外界的事件进行预测,同时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做出反应。电力系统自动化采用RTOS,一方面能够将应用程序进行分解,同时能够进行监控进程的开启,对系统中各个程序进行监控,一旦电力系统中出现了异常的情况,那么就能够自动在UNIX 在中自动终止问题,同时通过对另外进程的调用修复问题,因此,采用RTOS 能够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另外,由于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开发语言采用了C 或者C++ 语言,具有非常好的灵活性,因此,其扩展性强,同时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当模块出现问题时,仅仅更换相应的模块,就能够解决问题。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在控制策略上的发展方向为智能化与最优化;而微型机与远程通信则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手段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说,建立全面的DMS 系统,利用DMS 系统,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电气的管理水平;同时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的发展,优化电气设备保护,从而使得发生大面积停电故障的事故减少甚至消除,使得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高;改变目前变电站操作方式与值班方式,实现真正的变电站无人值守管理方式。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特征就是数据共享,对于SCADA 来说,由于继电保护与SCADA的多项数据相同,因此基于分布式的变电站SCADA 集成到微机保护中,从而实现在同一硬件平台监控与保护的共享,实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经济性。

结束语:

总之,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发展是综合性的整体推进的过程。对于中国现今阶段电力需求量大、电网的建设比较复杂和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改革开始比较晚等特点来说,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在追赶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对传统技术与设备的改造,这样才能使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早日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 邹炜.浅谈提高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7)

[2] 杨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综述[J]. 科技信息. 2010(23)

[3] 杜君旭.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技术与优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5)

[4] 李帆,肖红亮.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浅探[J]. 科技信息. 2010(21)

第11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网络通信;电脑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6-006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越来越重要。自动化正常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利用现代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实行整体的管理与监控,不仅对系统的可靠性有所提高,而且更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把光电式电力互感器、电力一次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光电互感器技术相关的二次设备、智能电力一次设备等技术综合运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有非常大的益处。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概念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用分层控制的方法,在控制所、变电站、调度所和发电厂之间形成组织分层,根据管辖功能的范围,进行调控和分担,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合理、可靠、安全运行。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控制论、电子学、信息论系统工程、液压气压技术等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在调控中心的计算机中,电力系统自动化向四周辐射网络系统,通过发电厂和变电站反馈的监控情况和设置的服务信息,来进行监控并进一步形成一个全面立体的畅通信息传输、传达的网络覆盖面。总体的调控由中心计算机负责,而记录事故内容、编制各种报表和处理各种异常事故都由相关的监控设备负责。通过计算机之间的相互结合,计算机与终端硬件装置的相互结合,形成以控制部件为中心,从而实现自动化进程的深度化及控制范围的扩大化。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处理数据,电力系统需要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例如,当用电较低时,需要降低变电站的电压,减少输出功率,反之亦然。这样做的好处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消耗,还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提高了服务质量。数据整合能力主要是将规范且正确的信息共享与动态、多维相结合地进行分析与应用,是多层次、高效以及跨领域的科学决策,也是专业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信息孤立政策,进行自动化的数据整合,加强数据方面的整合能力有利于输电时进行无缝连接,将空间计算与主流计算相结合,多角度地将潜在数据之间进行联系,这是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主要方向。提高数据整合能力,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作用。

自动化控制安全系统,由于工作人员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每时每刻都注意力集中,所以自动化监视系统就尤为重要。这个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最大区别就是,它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事实情况,还可以发现危险,对此提出警报,有利于及时地发现故障以及有效地预防故障的出现,而其他系统只具有反映和记录的功能。比如,一发电机组在用电高峰时温度较低,发电功率异常减小,这就靠安全监视系统及时地检测出并发出警告,以提示危险的存在,工作人员就可以对此进行及时的检查与处理。

自动化电力系统可以处理不同类型及规模的数据和对象,还有灵活有效地恢复机制,这些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能够有效地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主要指的是对系统进行一定的设置,使得自动化系统能够对整个电力生产进行调节和处理,这可以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故障风险;其次,可以有力地保障电力系统数据的及时保存和恢复,这些数据是制定发电站的预算、成本控制、系统更新以及安全指标的修订的基础,所以,自动化记录数据功能是很重要的;最后,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由于自动化系统可以监视,因此当系统出现异常的时候,特别是出现生命安全危险的时候,自动化系统可以采取相应对策以降低危险,例如,当工作室内的温度达到30℃以上的时候,自动化系统就会自动打开通风设备以降低温度;当出现明火的时候,就会自动启用雨淋系统,将火及时熄灭;当设备过热的时候,就会自动降低功率到合适的数值,防止设备的损坏和爆炸事故的产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是安全生产的前提,也是自动化系统的一大好处。

自动化配电网系统,中低压网络数字电子载波以及配网系统的相关技术得到重大突破,特别是中低压网络数字电子载波采用了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信息接收的灵敏度,解决了配电网系统应用的干扰等技术难题;还用高级软件将输电网和配网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运用递归虚拟流算法进行数据计算,采用了最新国际标准的公共信息模型,应用智能化灰色神经元算法对负荷进行预测。

3 电力系统对自动化技术的要求

现阶段,由于运行机制、专业分工和人员分配的不同,我国的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主要以采集数据和监控为主,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但如从减少设备重复配置、合理的运用技术和对维护的工作量进行简化的角度考虑,把测量、保护和控制等综合起来,对电力系统的维护和发展更有好处。把测量、保护和控制等方面综合起来运用,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设备投入,节约了成本,而且使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向最优化、多元化发展。

(1)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要迅速准确的采集,监测以及处理电力系统中的部件,局部系统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提供运行参数。

(2)自动化系统要根据电力系统中部件以及系统运行情况分析出电力系统运行的状况,为工作人员的调控工作提供方便。自动化的高级设备还需要具有自行调控的功能,帮助工作人员完成工作。

(3)自动化系统要调节电力系统中各个元件与各自系统的协调,分系统与整个电力系统的协调,要帮助电力系统在供电,安全,经济等方面的和谐统一。让电力系统能够在优质的环境中运行。

(4)电力系统对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系统之间的调节,同时还需要自动化系统帮助工作人员完成部分工作,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及时的发现电力系统出现的故障,及时的进行自我修整的工作,延长电力设备的寿命。如果发生较大的电力事故,系统无法进行自我修整时,需要自动化系统帮助电力系统做好分区域的工作,换句话说,就是避免电路之间相互感染,导致大范围的停电。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现代化也在逐年进步,电力系统已经全面开始向自动化方向迈进,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要有光电式电力互感器、电力一次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和光电互感器技术相关的二次设备、智能电力一次设备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应用,提高了电力系统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推动我国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秀平.浅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

[J].科技致富向导,2010,(5):90+94.

[2] 李岩,王晓丽,刘金杰.探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发展方向[J].民营科技,2011,(12):194.

第12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和发展

1前言

电能作为人们生活中基础的能源,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的发展对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力系统自动化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有效的对数据进行高效的处理工作,大大节省了生产力,降低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误差的可能性,同时还避免了安全隐患。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念

电力系统主要是指发电装置将自然界中的能源转化为人们日常使用的电能,将得到的电能通过配电装置输送到每个用户需要的地点。在这个过程中将涉及到很多的数据的传输和监测,通过对数据进行传输和监测来达到对电能进行合理的调节和保护的工作。而本文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是指运用自动化设备对电力系统进行调节保护等操作,全程保证自动化建设。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过程中无人工敢于,自动化主要操作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元件和子系统进行数据的运算和采集工作。

3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特点

电力系统自动化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适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处理和操作。其中主要特点在于:(1)实时和精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化和精确化的处理及控制,能够方便对电力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服务支持;(2)对数据进行分类。由于在电力系统的工作现场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对设备所需的储存空间要求极高。因此需要对这些庞大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有所侧重的进行处理。其中重要包括实时数据、基础数据(主要是指电力设备的一部分有用数据在设备的管理范围内)日常运行数据(主要包括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自动的记录数据以及各部门处理的数据)、市场数据(由于市场化运行已经成为了电力市场发展的主要模式,因此对市场数据进行分离具有其重要意义);(3)对电力系统进行综合性调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的对电力系统内的大量控件进行协调的工作。自动化技术可以将电力系统的有功荷有效的分配到每一个可控的发电机组件中;(4)较高的工作效率。由于自动化技术应用了互联网的传输设置,具有很强的对数据瞬间传递的能力,保证数据传输过程的高效性。同时,自动化技术由于降低了人工操作,也就很大程度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和故障问题。有效的保证了整个工作的效率。

4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1)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变电站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将输送的电能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调节,为配电处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在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不断提升的情形下,变电站数量也在大幅的增加,同时也面临着对变电站技术进行提升的工作。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的对电力系统进行操控。随着不断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大量的自动化技术的结合使用的情况出现。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目前的变电站的输电稳定性和输电的质量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2)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对配电网进行分析的自动化处理,以及自动进行制图工作,自动对设备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自动化技术通过使用的智能化的软件从数据库中获取资料同时对信息进行实时化的传递工作,以此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应用。传统模式下,配电网的控制操作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管理,在人工操作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同时工作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种模式不利于配电网的发展进程。随着配电网对自动化技术的结合使用,有效的改善了效率问题,虽然在这个过程中,自动化的技术还不够与配电网紧密结合,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3)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技术。随着用户对电能的需求量的增加,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工作和数据采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难题,由于数据的巨大,因此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监控工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新技术的应用,改善这一现状。自动化技术由于其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因此在这一问题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自动化技术与电力调度系统进行结合,有效的提升了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效率。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降低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事故的发生率。有效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期限。

5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首先需要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培养,人才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发展力,因此需要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保证实现技术的不断开发,将原有的开环监控技术发展为闭环监测技术,有效的保证参数的调整。其次,在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减少工作人员的参与量,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有效的完善了无人值班综合监控的模式,有效的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实时分析,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未来的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逐渐完善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数字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潮流,智能化和数字化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了发展的主要趋势,这种形式将有效的提高对数据进行实时获取和监控的能力。方便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及时的管理和运行。电力系统模块化,由于自动化设计的主要思想在于模块化的发展和使用,这主要是由于自动化的模块化能够有效的帮助电力系统实行分布式结构管理工作,解决数据交换过程总存在的异构问题,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当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还需要对技术和设备进行不断的研发工作,保证系统的协调性不断的得到提升,确保多个系统和设备之间的协调发展,有效的实行分段控制等工作,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更适合正式的投运工作。当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对相应的人才进行培养,其中包括对高校人才进行培养,加强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保证设计人员的基本技能的同时改良系统,保证更好的发展。

6结语

为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作,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不断的工作和努力,将人才和技术的发展作为主要发展趋向,给我国电力系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房京桥.针对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运行的探讨[J].广东科技,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