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2 14:59: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道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生态道德规范对人们的生态行为起着直接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直接地根据生态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决定是否付诸某种行动与行为或者该如何行动与行为等。因此,明确生态道德规范的属性,遵循生态道德基本原则,建设生态道德规范体系对生态道德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生态道德 道德规范 规范体系
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是生态道德的基本形态,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人们的生态行为起着直接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完善生态道德规范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成果的巩固和实践。
一、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的基本形态
(一)从生态道德的内涵来看,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的直接表现,没有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就无法表现自己,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皮亚杰曾说:“一切道德都是一个包括有许多规则的系统,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遵守这些规则。”生态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改造、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些规范和规范在一定情境中告诉人们该如何行为、如何行动,或者不该如何行为、如何行动。如花园中“请爱护花草”、“请勿践踏草木”等警示标语。它直接告诉人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它以特有的方式维持和调节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内涵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义务和责任,使个人的情感欲望获得某种生态道德理性,进而把初始的美好人性还给个人。同时,还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引导人们自我完善。所以,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首要的和根本的表现形态,离开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将是不完整的。
(二)从生态道德现象来看,生态道德包括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实戏三种形态,但无论哪种形态都离不开生态道德规范形态的善恶评判标准。生态道德规范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特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是客观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人们的一种基本节制和约束。一个社会想要维持止常的运行,就必须有种社会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目标和道德标准,然后通过道德规范等价值导向来引导和统摄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自觉地符合社会的要求,从而形成社会前进所必需的推动合力。同理,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行为标准,它是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是客观的生态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人们进行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基本节制和约束。人类要想生存发展,人类社会要想存在发展,就必须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道德标准,并通过生态道德规范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态道德实践,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生态道德规范,一方面,它是一定时期人们在同自然的相互“交往”中形成,并以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等形式固定下来的“应当”与“不应当”的规范;另一方面,它又是“必须这样”或“不能那样”的强制性行为准则的生态法规。因此,生态道德规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生态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四五千年前在人类历史上曾灿烂一时的“巴比伦文化”,由于植被破坏而销声匿迹了,世界最大的沙漠—撤哈拉大沙漠,几千年前曾是牧草青青、牛马肥壮的天然牧场,因过度放牧而变成沙海。20世纪以来,人类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但同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温室效应、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来,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 的生存和发展困境。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人类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终于从深层次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形成,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紧张,缘于人类对自然的失范行为,而这种失范行为背后隐藏的则是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的缺失。因此,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规范应运而生。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二)生态道德规范的形成
关键词:文化;中华道德;教育;传承
一、文化及文化生态概说
文化,主要是指某个特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及风俗习惯等。此外,广义的文化也可以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其精神产品。从高级一点的层次来讲,文化首先是指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比如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其中尤以价值观念为精神文化的核心。因为它是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当然,文化也包括语言和文字,因为它是文化积淀和传承的途径。文化有其特定的规范体系,诸如法律条文、规章制度等。
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同时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并且自然地从前辈那里继承了某种传统文化;同时,新一代又根据自己的见解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此外,社会阶层的分化也必然导致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产物,因而也就产生了文化生态学这样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一词,十九世纪后期,德国生物学家E.H.海克尔首先提出,用以研究文化与整个环境生物集的关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并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文化生态理论虽然在概念上存在着诸多不同的侧重,但它在研究不同民族文化产生、发展以及不同行为模式方面仍有积极意义。
二、中华道德及当代社会背景
中华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所凝聚成哲学思想和精神,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不能不说,邪恶与正义总是相伴而行,古今亦然。历史已经证明,几千年传承发展下来的优秀文化还不至于那么不堪一击,就像无法彻底割断文化之脉一样,任何狂妄与野心到头来只不过自取其辱而已。也必须注意到,历史造就了中华道德丰富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华道德的宏大庞杂。比如任何一种正确的说法往往就有相对的另一种说法,有时候也容易产生误导。其实这很正常,社会就是曲折前进的,就如修道过程中的“魔境”一样。尤其是在当前这样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经济大潮无情地荡涤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加之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更让这些形形的社会事件显露无遗,造成的多种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网络大V可能会搅浑了原本清澈的池水,然而,高效的现代传媒也会使一些可耻的行为暴露无遗。而且科技的发展势必会有力地助推社会的前进。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也就更有必要对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及时教育引导,这是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点所系,也是家长与社会共同合力的目标所向。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职责和意义
重视修养实践、崇尚理想人格是中华道德的根本追求。中华道德历来重视将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的统一作为自身的根本追求。首先它充分肯定个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任何人只要立志向善,就一定能够成就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其次它十分重视个体的修养实践,强调要将道德认识见之于生活行动,提倡“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正因为这样,讲道德就渗透于传统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讲道德,甚至做文章也有“文以载道”之说,政治则有“为政以德”的说法,教育更要“德育为先”的说法。修养是一个不断接近道德理想人格的过程。作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我们要结合课本内容,适时贯穿中华道德的教育,要大力弘扬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这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业。弘扬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必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社会道德风气,尤其是当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时候,人们正在频频使用“滑坡”甚至“沦丧”等词汇来表达对道德现状的感叹。确实,现实生活中存在形形的不道德行为。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把现实的道德问题放到更大的时空背景下考察,如果能够以辩证的眼光审视中华道德的发展脉络,可能会更多的化忧思为启示,变焦虑为探索。而弘扬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必将有助于振奋民族的精神,进而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所以,必须要让我们的青年一代明白,中华道德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思想精神财富,其优秀传统至今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更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所以,我们应当从现实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对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进行富有时代特色的诠释和阐发,使之成为当代中国道德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之发扬光大。
中华道德的传承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思想的薪火是中华民族道德智慧的结晶,从古代圣贤到志士仁人,无数道德箴言积淀成了泱泱的大国风范和民族的浩然正气。古圣先贤著书立说,议事明理,传承卓越的心灵之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积极写诗作文,析事明理,激浊扬清,启智开慧,而这一切,都与民族兴衰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应结合课本教学,引导他们从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思考道理,明辨是非,培养他们光明磊落的浩然正气。与此同时,也允许他们积极讨论,畅所欲言,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生活,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社会的呼唤,更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善恶,用自己的智慧去明辨是非。相信他们能够区分善恶,明辨事理,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必要性;途径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新的教育活动。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它要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其实质是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转化为个体道德品德的过程。
一、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现状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即人际德育,长期固守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围绕着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来展开,而忽视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及其他生命体的关系。这种片面的道德教育,往往造成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反映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学生心理需求相脱节、与道德构件相失衡。学生对现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普遍缺乏警觉,对我国耕地、森林、淡水、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知道“世界环境日”、“地球日”、“国土日”、“世界人口日”的更是寥寥无几。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淡漠,对于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还缺乏深刻的认识,生态道德行为缺失,逐渐成为影响校园、周边环境乃至社会的一个问题。
从课程安排来看,没有专业开设有关环境保护之类的课程,主要依靠相关科目进行渗透,讲授一些相关专业和技术、法规等层面知识,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还是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甚至是一个空白课程。近年来,高校(尤其是自然科学技术专业)普遍认同并推行的一种课程设置方式是将原来的专业面拓宽,注重课本中现代科技发展中知识信息的增多。这一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将强调基础与强调应用统一起来,在解决计划经济时代高校专业设置过细过专的问题方面和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效果常常局限于适应性的增加和知识面的扩大这些方面。由于这种指导思想缺乏教育的全局性,当人们在应用领域出现了某种新技术,并意识到它可能产生的社会伦理或道德等方面的问题而对人类构成威胁时,才迫不及待地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把生态道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从一种硬性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缺乏一种道德的自觉性。
二、高职院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要求。在高校中,无论是从发展势头、校园文化、办学特色还是从德育群体上看,高职院校都具有特殊性。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德育的地位尤为重要。立足高职院校实际,客观看待高职院校生态德育现状,制订切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必将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道德意识是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要求和体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关怀,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体现了人类道德进步的新境界,体现了人类自我完善的新发展。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衡量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重要尺度。大学生的发展中,道德的提升尤为重要。从强调对人的关怀上升到对世间万物的关怀,自觉地把谋求自身价值和尊重自然价值结合起来,把人类发展权利与自然生存发展权利统一起来,从而使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水平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3.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世纪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又反过来严重地制约着经济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面对当前的生态危机,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当代的大学生是今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因此,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青年学生立足于21世纪的根本。
4.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模式的需要。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从来就离不开自然界的庇护,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进行交换,自然生态的和谐必然促进人类自身的和谐,自然生态的恶化也必然导致人类生存状况的恶化。目前生态恶化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垃圾污染,光化学污染,酸雨,森林大面积缩小,脆弱的生态系统已经到了承载极限,人类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趋势,那将无异于自毁。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保护生态、善待生命、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要求人们以道德理念去维护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持续利用,这是确保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最高准则。这就要求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科学发展之路。
三、高职院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1.抓住课堂教育主渠道。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任务。高校德育课要根据这个精神,科学规划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发挥好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改变过去忽视生态道德教育的状况,首先应把生态德育纳入课堂教学,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2.充分挖掘、拓宽教育资源。首先,要开设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不仅要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内容,开设必修课或设置有关环保专业;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编写《生态道德教育》系列教材。其次,形成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和培养,依赖于培养他们的教师的生态道德意识的高低和生态知识的多少。要强化教师生态道德意识,不仅要丰富教师的生态道德知识,还要加强对教师生态道德工作情况的考核评估。第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的方式方法应丰富多彩。要改变讲授法为主的局面,多采用实验、调查、统计、画图、阅读、多媒体等方法,也可精心设计组织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一系列生动、活泼、有益的活动,如:文娱表演、演讲赛、辩论会、知识竞赛、课题研究、看电影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真切的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第四,利用社区载体进行教育。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公寓生活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公寓管理模式也不断地走向“社区”化。因此,公寓社区可以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宣传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增强大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加强校园舆论宣传,制定生态道德规范。学校应通过板报、宣传信息、广播、图片等形式,对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宣传和表彰,同时可以设立曝光台,实施监督,使学生自觉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形成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可耻的舆论氛围,从而使道德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衡水市民;生态道德;认知水平
一、问题提出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提出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政治报告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专题列为奋斗目标,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我国五位一体总体格局进行重点建设,这表明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生态文明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步骤,是构成建设生态文明的伦理之维。也就是说,生态道德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的来源。[1] (P.54-57)综观当前生态道德研究文献,定性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薄弱,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研究多,社会公民生态道德研究少。针对此研究现状,开展社会公众生态道德认知情况调研,非常必要,也非常有益。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由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全社会民众,而发挥作用的则是三个主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因此,本次调查以衡水市公民为对象,从高校学生、家长和社会职员三类群体中进行了抽样,体现了样本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二)调查方法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问卷,结合对部分调查对象的访谈,课题组自行编制了《衡水市公民生态道德现状调查》问卷,从衡水学院、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中随机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2份,回收率91%,对回收问卷进行校验,剔除不合格问卷,共得有效问卷170份,有效率为93.4% 。
三、结果与分析
(一)公民生态道德宣传力度不够
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您是否知道生态道德这一概念”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4.7%的人做出了“知道”和“大概了解”选项,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不知道。有88.2%的人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生态道德概念的。这表明生态道德宣传渠道单一“生态道德”在宣传与建设方面不容乐观,生态道德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公民生态环境常识缺乏
为能让公众更形象地理解生态道德概念,我们设计了一组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题,如“纽扣电池的危害程度”、“塑料袋常态存放时间”、“汽车尾气一氧化碳含量”、“世界环境日及最近一届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等。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不知道”选项的比例平均为49.4%。尤其是后两项,比例高达“74.6%”和“88.2%”。这表明公众对生态环境常识仍处在认知的较低水平。
(三)公民道德教育非常必要
针对环境恶化、生态危机,被调查者普遍认为,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非常必要(82.4%),而且应从幼儿阶段开始抓起(70.6%)。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当问及“如果有环保活动您愿意参加吗”时,有99.4%的人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表明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大势所趋。
(四)生态道德意识较强,生态法制意识淡漠
生态道德与法制意识密切联系,本次调查问卷中,课题组设计了两组有关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法制方面问题。前者如“您对污染与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态度,有94.1%的人选择了“非常反感”,对“使用一次性饭盒”、“ 随手关灯、关水龙头”、“拒绝吃青蛙、蛇或其他野生动物”、“ 商品避免过度包装”等方面,都给予了高度支持。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物污染和噪音污染”属不属违法行为问题的回答中,仍有62.3%的公众选择了“不是”选项。这表明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较为强烈,但生态环保法制意识有待加强。
四、问题与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公众对生态道德的认知主要存有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公民生态道德宣传还不够到位,宣传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二是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深度不够,公众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还未形成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三是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的构建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加快公民生态道德法制化建设,用法制的力量约束不文明的生态道德行为。
(一)进一步加强公民生态道德的宣传力度
生态道德知识的宣传应针对不同实践主体,采用不同宣传方法和方式。学校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为主渠道,在“三进”方面下功夫,深入推进生态道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对社会公众而言,
应采用全方位、多角度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在公共场所,如公园、车站、娱乐场所等,采用标语、公共电子显示屏或散发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公众获得生态常识;在企事业单位,可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方式,对全体职工进
行环保主题日教育活动,或举行环保在我心中征文演讲等活动,让每位职工全面了解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家庭教育则以社区管委会为单位,组织宣讲队深入千家万户,或开展社区生态道德知识讲座,举办生态道德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家长形成生态道德意识,自觉渗透于家庭教育中。本次调查显示,有88.2%的人是通过“大众传媒(即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得生态道德知识的。这表明生态道德宣传渠道单一,户外和网络宣传不够。
(二)加快大众生态道德认知向生态道德行为转化
生态道德认识是形成生态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对生态道德理念和素质的教育、生态道德意识的教育、生态情感的培养,行为规范的指导教育等。[2] (P.296-303)本次调查显示,多数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情感,如有100%的被调查者赞同支持国家实行的“限塑”政策,有94.1%的调查者认为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使用过度。尽管如此,在生态道德行为表现上,还有不自觉的行为出现。如调查结果显示,如在“一水多用”上,分别有29.41%和5.8%的人选择了偶尔使用和根本没有选项。而在“主动宣传环保方面”,17.6%的人从来没有做过,说明生态道德意识在一部分人身上还没有形成自觉自愿的生态道德行为和习惯。因此,深化生态道德教育,形成大众生态道德行为就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三)着力构建生态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作为地方政府,首先,要提高生态道德建设重要性认识,制定正确的政策与倡导科学的社会发展模式,着力构建生态道德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注重平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关系。[3] (P.29-44)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道德建设考评机制,将生态道德指标体系进行分解,对各部门生态道德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作为职工年度考核和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第三,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力度,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发展环境。学校要把塑造当代大学生生态观放在育人工作首位,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指挥协调,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教务处、人事处、社科部、团委、学生处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生态道德教育的工作机制。二是通过党团、社团工作,实践育人,建立活动机制。建立学习培训、党团带动、爱心帮扶等长效活动机制,寓学习教育和宣传普及活动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技、文体等活动之中。三是完善考评机制。把开展学习践行生态道德有机渗透进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并将其作为重要指标放入院系评估、专业评估等指标体系,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公民生态道德素养的养成还需要加强法制化建设,将生态道德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法制化对生态道德规范具有确立作用,对生态道德实践具有维护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态道德环境具有保障作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法律与道德相互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4] (P.44-47)因此,加强和确立公民环境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循环经济、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营造生态道德建设法制环境,立足保护生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从根本上保证生态道德的健康发展。
公民生态道德水平提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提高公民自觉的生态道德素质,必须选择和运行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从生态道德现状调查来看,开展全民教育,实施规范约束和推动社会实践,不失为生态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致谢:徐东明、高春菊、刘占卿、孙瑞华也为本课题研究成员并参与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双霞.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内生态道德研究回顾 与展望[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4).
[2]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 出版社,2003.
【关键词】转型期;生态道德教育;地域文化
1转型期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工业、制造业等随之得到迅速发展,污染物的肆意排放层一度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较为严重的雾霾现象,空气污染相当严重,让很多国民感染了呼吸系统疾病,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岌岌可危。高校内的大学生是我国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群体,呼吁保护生态环境,在高校内正确实施生态道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我国的高校教育质量代表了整个国家整体的最高教育水准,在这个由知识教育到综合素养教育的转型时期,高校教学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各科专业知识的传授上,高校教育也要为社会负责,实施有效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宣传和培养生态保护意识、保护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生态道德教育与地域文化的联系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拥有不同的地形地貌,每个地域的历史、民族都不尽相同,地域文化氛围相当浓郁。生态系统离不开地域环境,结合每个地域的文化去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将能够让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具备生态道德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产生的有益影响。祖国的大好河山,如若能够得到珍惜,将使子孙后代辈辈受益,一定要让学生多感受地域文化,喜爱地域文化,这样才能产生保护生态的情怀,生态道德教育将能够更顺利的开展。多年来,为贯彻生态道德教育标准,提升这种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和教师也在多年的实践中积极寻找正确高效的教学方法,多年的教育经验证明,将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学生们更容易接受,这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实施有着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转型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与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
3.1校内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道德教育不能仅仅是用教师的口去讲解书面的教材,要在平时的教育中多结合生活实际,将较为抽象的人文理论转化为容易理解的生活实际,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更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实际。例如,教师可以在校内组织一场生动的生态道德教育课,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将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地的传统文化播放出来,如北京颐和园、故宫的由来,沈阳纪念馆的故事,日军侵占哈尔滨等历史文化,再播放北方的重雾霾城市的真实场景,通过台上大屏幕影像的形式真实、生动地播放出来,让台下的大学生看到这就是眼前的大半个中国的生态;再播放出桂林、丽江、巴蜀等甲天下的美景,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名人故居、抗战场所等等,宣传地域文化的同时,很多游客到桂林、丽江等地旅游时的不道德现象,如乱扔垃圾,乱喂动物,随地吐痰等等,造成的景观被破坏、河鱼生物被垃圾堵住嘴巴不能呼吸、空气臭气熏天等等,让台下的学生看到这些不文明的生态行为造成的恶劣影响,感受到地域文化将遭到破坏的惋惜。
3.2校外教学重视实践活动
地域文化下的生态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园内,还要让学生们走出学校去亲身感受地域文化,吸收精髓。例如,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参观实践活动,如到各个地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基地等地去实地参观,在学生的亲眼所见所闻中体会生物的多样性和濒危性,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每参观一处地域,都写下该地域的文化特色、必要时用照片、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感人的场景,并在参观完毕后写出实践活动的有感。这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将很有成效。
3.3将文化与道德传承和传播
地域文化需要良好的传承,生态道德需要广泛传播,如果人人都能够做到保护生态、有生态文明意识,那我们的生存环境将能够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传承文化和传播道德文明,需要大学生从自身做起、从低处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实处做起。例如,在公共场所及时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宣扬生态保护的意义。可以利用网络、微信等多媒体的形式,对于实践活动中看到的地域文化进行宣传,鼓励呼吁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让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到全人类中,让地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生态文明意识得到全世界的共鸣,这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事业的最终奋斗目标。
4结语
总之,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流、干净整洁的生态环境将有利于人类的生存、成长、学习和工作,世代受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要结合地域文化去开展,让学生具有生态道德意识、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中去才能够达到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红丽,傅安洲.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2]陈香.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
[3]蔡静静.低碳经济视域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蕴与模式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4(22).
同志在十报告中还进一步指出:“坚持勤俭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3]由此可见,我国对于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正在与日俱增,并且将继续把勤俭节约作为一项国策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在吸收十成果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可以把生态文明看做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它以建设魅力中国、维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反映了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
二、勤俭道德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俭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它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状态。勤俭的内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勤”,它指的是一种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态度,勤于发现、勤于思考、勤于创新等都是“勤”的表现;另一方面是“俭”,它指的是一种科学、合理、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一种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成果的价值观念;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念;一种积极开发、合理利用的绿色经济增长方式。由勤俭的内涵可以看出,践行勤俭道德与构建生态文明具有异曲同工之处,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首先,构建生态文明和践行勤俭道德都要求人们树立一种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既能够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又能够确保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不给环境带来破坏。其次,构建生态文明和践行勤俭道德都要求人们构建一种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践行勤俭道德要求人们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为资源集约的型生产方式,这样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最后,构建生态文明和践行勤俭道德都要求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践行勤俭道德就要求人们尽可能地减少占用其他物种的资源,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是生态文明的题中之意。由此可见,积极构建生态文明,可以促进个人勤俭道德的培养,从而提升公民整体道德水平;践行勤俭道德对于构建生态文明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勤俭道德在生态文明构建中的重要价值
为了构建生态文明,我党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与保护关系的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逐步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生产、生活、价值观各个领域。
(一)践行勤俭道德有助于构建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自我国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以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资料极大丰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方式已不复存在,可是“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不能丢。我党在进入小康社会的这个时机提出的构建节约型社会就是要让我们继续坚持践行勤俭道德,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一种科学、合理、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上升为基础的,并且会促使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一,树立勤俭的生活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动力。在当代社会,勤俭已然发展成为一种健康的、合理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有助于人们养成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精神,在环境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积极乐观地努力向上,克服一切困难,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便在物质丰富、条件优越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勤劳俭朴作风,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不沉溺于物质享乐,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种在勤俭的生活方式下养成的精神状态正是为我们构建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即便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各种资源的短缺、发达国家污染的转移、生态的破坏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有了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些问题终将被逐步地解决。树立勤俭的生活方式将为我们构建生态文明提供动力,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和精神力量。第二,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污染、节省资源,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低碳生活是我国为构建生态文明所提倡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是建立在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基础上通过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是一种经济、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力所能及的,例如用节能灯替换白炽灯泡;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手机充电插头,尽量在出行时选择步行或骑脚踏车等等。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高级项目官员张蕙莲说:“低碳生活其实做起来很简单,洗澡水温度调低1度,每次洗澡可减少二氧化碳35克;做完饭随手关掉抽油烟机,每天少转10分钟,一年能省12度电”。可见,如果把勤俭的生活方式贯穿到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将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且,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指数,更不会让我们有所损失,它只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浪费的现象和行为,这样就可以达到降低污染、改善环境、节省资源效果。
(二)践行勤俭道德有助于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
多年来,我国一直走的是一条高增长、高成本、高代价的发展道路。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种种现实情况都不允许我们再继续走这条道路。转变发展模式,走新型发展道路,已经刻不容缓。解决我国当前的问题无非就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就是开源,另一方面就是节流。勤是开源,俭是节流,前者是积极的创造的态度,后者是积极的防范意识。目前,革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都是我国正在采用的重要的开源节流手段,并且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一,勤于创新、革新技术既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保护环境又有利于经济发展。当前,在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开源的主要表现就是勤于创新,利用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短缺矛盾,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构建生态文明,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要依靠勤于创新,推动技术革新。通过创新科技,可以拓宽资源开发领域,勘探新能源,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实现低消耗生产。第二,倡导节俭、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所谓循环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上是指“围绕着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狭义上是指“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来发展经济,相当于‘垃圾经济’‘废物经济’范畴。”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将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化来降低环境污染,节省能源。众所周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的束缚和生态的约束是始终存在的,传统的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不可以学习西方社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所以与传统生产模式相对立而出现的循环经济给我们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构建生态文明提供了一种整体、系统和积极的发展视角。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顺应时势和高瞻远瞩的抉择,它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践行勤俭道德有助于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
[论文关键词]林业院校 大学生 生态道德教育 途径
重建人类与生态环境的新秩序,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依靠道德力量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人类生态道德意识,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内容。生态道德教育是21世纪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林业院校担负着为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其大多数专业方向及其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与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林业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同时又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创造者,所以加强对林业院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重视自然、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认识,而且也是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证。
一、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态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总和。生态道德的概念和理论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人与将来人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诠释。生态道德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手段传授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使受教育者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并有效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林业院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要以人与林业生态的关系为主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新的林业自然观和林业科学价值观。
1.生态道德意识教育。林业院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是指林业生态的理念以及维护、发展林业生态的自我责任感。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教育旨在以生态审美意识引导科学技术和人类实践创造出集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院校大学生热爱自然,追求与创造生态美,防止生态环境在科学和工业力量的干预下发生反自然美的畸形变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是要强化其生态审美意识。生态审美是建立在“真”(客观规律)与“善”(符合生态道德)的基础上的,对林业生态美的一种价值认识,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真”符合客观规律,“善”有利于社会发展,“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灵魂。具有良好的生态审美意识,把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美”体现出来,也就是表现了“美的规律”。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态能使人身心愉悦,使人们能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健康的心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生态消费观教育。研究表明,生态消费具有精神消费、可持续性、适度性等特征。精神消费是指生态消费要强调人的精神需要,与人的物质需要有很大的区别。可持续的消费是指将人现在的需求和以后的需求、现代人的需求和未来人的需求有机结合,体现出代际责任感。适度消费是指经过理性的思考,从而审慎地选择与一定的物质和生态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消费规模与消费水平,并能充分保证一定生活质量的消费。林业院校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能够引领社会潮流,从而对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加强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教育,使其准确地、更早地意识到科学的生态消费观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一种消费方式,从而起到引领国民消费方式健康发展的作用,这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题中之意。
3.生态良心观教育。“良心”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是个人自律的内在法则,它是评判自身行为的内在标准,能够阻止人有意作恶或劝导人积极为善,并能促使人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从而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生态良心是指人们对大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所有生物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同情感。生态良心观教育是指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行为对生态环境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大自然的认同感和道德感,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选择并监督他人选择符合生态道德的行为,促使人们为保护环境做出不懈的努力。
4.生态义务观教育。林业院校大学生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社会人,都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与赖于生存的自然、社会、国家、家庭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应该履行爱护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生态义务。生态义务观教育要重点强调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在占有和享用大自然林业的同时,应当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既要对当代人的利益负责,又要对子孙后代的利益负责,并不是要盲目地阻止人类对自然的正当索取。
二、加强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和谐的自然关系。其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核心目标,而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实现目标的保证,和谐的自然关系是实现目标的基础。构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这种发展的基础需要有一个人和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没有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失去生长的土壤。所以,和谐的生态环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林业院校应真正使和谐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工作,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够促进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林业院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2.这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道德提升的基本要求。生态道德意识是衡量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大学生一旦接受了新的道德信念,就会对他们的思想理念、人生态度、具体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林业院校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从重视现实的利益延伸到关注人类未来的长远利益,从仅强调对人的关怀上升到对世间万物的关怀,把人类的发展权利与自然的生存发展权利自觉统一起来,把实现人的价值和尊重自然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其将来从事生态环境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加强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虽然新的自然观和科学发展观多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林业院校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仍然不够重视,如何把林业生态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是林业院校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
1.重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体系中,使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新的道德对象,这必然引起道德教育内容的重新构建。(1)重建价值观。由于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为人与自然,那么传统道德教育价值观的内涵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既要让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又要对他人和社会负责,更要对子孙后代和整个自然界负责。(2)增加道德原则。首先,使人类所享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免受侵害,人人生活健康有序,并能为后代留下丰富的资源,保证其持续发展;其次,人类应承担起保护其他物种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的责任;最后,大学生有义务关心他人、其他物种和自然界,要充分认识到破坏他人和其他生命体的生活环境是不道德的行为。(3)提出对道德行为的新要求。在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道德教育后,则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学生的行为提出新的要求。
2.增加生态道德的教学内容。林业院校应在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增加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等知识,在“两课”教学中合理规划、适当增加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补充生态道德的教育内容;在“法律基础课”中开设环境保护法的相关专题;在“哲学课”中重点讲解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等。另外,可开设“生态伦理学”“社会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公共课,对青年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生态道德教育。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应强调用全新的意识、思辨的方法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统一;应强调要用地球村的胸怀和大发展的眼光,审视人类文明的前进步伐,找准人类在地球自然体系中的具置,平等地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应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3.营造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高校既是学生学习的园地,又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学校的硬件环境与整体氛围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对学生的生态道德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1)丰富校园设施中的生态道德内涵与文化。在学校山、水、园、林、路等各景中融入生态理念,彰显生态文化。在学校管理中贯彻环保理念,遵循生态道德,杜绝影响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2)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举办以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生态文化周、大学生环保论坛、环保图片展览、专家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以激发大学生的环保热情,强化其环保意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种媒体,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主题,举办摄影展、征文、演讲比赛等,宣传与环保有关的科技知识和法律法规,提倡绿色消费,重视生态建设,使生态道德深入人心。辅导员、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既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又起到示范作用,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3)加强生态文化品牌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使大学生形成热爱自然和保护生态意识的重要途径。林业院校可根据自身的特色创造各自的生态文化品牌。笔者所在的南京林业大学就创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例如水杉剧社、水杉网、水杉大讲堂、水杉英才学校,在全省和全国已有较高的知名度。
关键词:生态道德;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
党的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30生态道德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由此而逐步引起重视。绿色发展理念是构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与生态道德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对两者研究,主要是侧重于某一方面,而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尚显不足。研究和把握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全面的认识。同时,分析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在具体实践中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在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相辅相成有机统
一生态道德建设,是通过教育、引导等方式,使生态道德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成为社会公德的过程,使人类对生态环境承担起责任与义务,树立起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道德伦理秩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核心是从道德视角出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是以维持生态平衡为标准,通过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并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得以再生,最终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发展理念。两者有机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
1.1两者都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
生态道德建设强调人类对生态环境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绿色发展理念侧重于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价值取向相同。作为两者共同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融入在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之中。生态道德建设在强调人类对生态环境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同时,也蕴含着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而绿色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人类遵循自然所固有的规律,便是对生态环境的洁净负责;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便是在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关乎全人类的命运。实现中国梦,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现现代化。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绿色环保型的小康社会,缺少了生态文明的小康是不完整的小康;实现现代化,是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是畸形的现代化。只有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中国才能更好地为全球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1.2两者都以引领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基本抓手
生态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建设主要包括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规范的建设等内容,生态道德建设,以引领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为抓手,使生态道德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一种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将理念落到实处才能使其发挥作用。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503-504绿色发展理念,是我们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形成的认识,这一认识源自生态破坏的具体实际,也源于建设生态道德建设的实践。走绿色发展道路,最主要的是让人们的思想也得到“绿化”,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绿化”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根基。因此,需要通过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规范的建设,使人们在思想道德观念中接受绿色发展理念,认可绿色发展理念。生态道德建设的任务使得生态道德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绿色发展理念则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得到“绿化”为主要任务,两者的着力点都是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改变。
1.3两者都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基本目标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认识并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以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道德形态。因此,生态文明,归根到底是一种伦理道德,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意识。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度约束、道德建设等途径,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使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科学的生态道德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基础。”[3]实现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即通过生态道德建设这一行动来实现,而思想观念转变的方向则由绿色发展理念来引领。绿色发展理念是在理念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炼与升华,人民群众对该理念的接受、认同与践行,都是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生态道德的建设,在客观上推动着人民群众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与接受,同时也推动着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华民族新的生态道德观的彰显。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携手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前行。
2生态道德建设是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重要实践
生态道德,作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成果,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科学的生态道德观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期起作用的力量。”[3]生态道德建设,是通过培养人的生态自觉性,使得生态道德成为社会公德的过程,“生态道德在外部强调人在自然界中应遵守生态规律、生态规范,在内部强调个人对人与生态关系的理解与感情,增强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自觉性”[4]36,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促进人遵守生态规律并正确处理人与生态关系的过程。生态道德的建设过程,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过程。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需要经历宣传、落实和完善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生态道德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正是生态道德的建设,才使得绿色发展理念可以循序渐进地得到落实。
2.1生态道德建设助力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
绿色发展理念是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党对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思考以及对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规划。“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5]该理念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绿色、环保、健康、生态的生活环境的憧憬,对这一发展理念宣传,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蓝图的描绘。生态道德建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进行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是使人们在道德情感上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而人们在情感上对绿色、环保、健康、生态的生活环境的憧憬则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由此,生态道德的建设,有助于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了解,有助于绿色发展理念在人们的意识中生根发芽。
2.2生态道德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5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既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又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个人“生态人格”的铸造,也需要社会整体普遍树立起“生态意识”,这是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也是绿色发展理念最终落实的过程。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好自身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最终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而生态道德建设的目标便是“将道德的权利主体扩展到了自然界,以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为研究对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6]。生态道德建设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目标的动态过程中推动着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
2.3生态道德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理念的完善
正如马克思所说,“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7]10-13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它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而丰富。这一变化的过程便是该理念得以完善的过程,而该理念的完善过程,也正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得越来越好的过程。生态道德的建设,将逐步树立起人对大自然的道德义务感,随着人们这种道德义务感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也将会发生变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而随之变化的便是人们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会随着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逐步得以完善,其内涵也将在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得以丰富。
3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道德建设有序推进的行动指南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生态观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新的生态道德观的彰显,也是中国为维护全球生态做出贡献的决心的显现,该理念“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绿色发展理念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对于生态道德建设的有序推进更是起到指引作用。生态道德建设的有序推进,包括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规范的建设[4]48,绿色发展理念对这三方面的引领作用使得生态道德建设有章可循。
3.1绿色发展理念明确生态知识传播的目标
生态知识的传播,是生态道德建设的基础。生态知识的传播,以普及生态知识为基本目标,以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为最终目标。对于生态知识的接纳与消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角度,不同知识背景和不同阅历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存在,才使得生态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对生态道德建设的基础作用发挥得并不是很明显。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促使着人们在接纳与消化生态知识时,将对生态知识的理解倾向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方向,使人们有目的、有方向地接收生态知识,并逐步在接收生态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同时,绿色发展理念宣传、落实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吸收和更新生态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客观上推动着生态知识的普及,督促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树立。
3.2绿色发展理念指引生态意识培养的方向
生态意识的培养,是生态道德建设的关键。生态意识的培养对生态道德建设有重要意义,“只有增强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性,从而积极地投身到改善生存环境,维护和营造生态平衡的社会实践中去,自觉履行作为生态道德主体的责任和义务。”[8]而生态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的形式得以实现,“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已将生态道德教育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9]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丰富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更为其指明了生态意识培养的方向。绿色发展理念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生态意识培养也离不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方向,也只有沿着这一方向,生态意识培养才能对生态道德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3.3绿色发展理念提供生态规范建设的路径
生态规范的建设,是生态道德建设的保障。清洁的生产、绿色的消费、节俭的生活等都是生态道德规范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规范的建设,可以为生态道德建设提供客观的环境保障,“面对多元价值观存在与相互冲突的现实,当代中国生态道德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依托作为自己的思想保证。”[10]生态道德建设,不仅仅是对公民道德的建设,更是国家和阶级意志的具体体现,因此,生态规范建设必须以正确的价值依托为路径,在正确的思想理念下进行规范建设。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5],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正确的价值依托,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指导中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对推动生态道德建设有重要的作用,指引着生态道德建设的方向,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进行生态规范建设,使得生态规范建设有章可循,也使得生态道德建设有序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是推动生态文明进程而提出的指导性的理论,是人们的行动指南;而生态道德建设则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实践行动。作为理论的绿色发展理念与走向实践的生态道德建设,辩证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中。生态道德建设是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重要实践,对该理念的宣传、落实与完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道德建设有序推进的行动指南,对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以及生态规范的建设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系,我们才能在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而在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者:李佳娟 单位:苏州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高春花.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道德观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4]徐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5]任理轩.坚持绿色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三[N].人民日报,2015-12-22(07)..
[6]刘经纬,董前程.论生态道德的正当性[J].晋阳学刊,2015(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陈寿朋,杨立新.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道德教育审视[J].道德与文明,2007(2).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觉悟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早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成家立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自己、对孩子、对生活、对社会都将做出积极贡献。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同列入十七大报告中,其意义深远,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宣传员和未来发展的建设者,是有觉悟有素质的一类人群,他们能否了解环境知识和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掌握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是会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再次,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各高校全面发展的重点要求。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晚、发展慢。据调查,现代多数高校只看重保护环境教育,但却忽视环境普及推广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当具备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将生态文明理念当作自觉性的观念,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德育教育内容的实际要求。是21世纪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重要基石,也是大学生成长的使命。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对策
生态道德问题不仅仅靠说教式的课堂教育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重点是让大学生自身形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担负起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任,而大学生的自觉性是要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形成的,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内心对生态的行为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合理规划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教材。当代各高校始终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的完整合理的教材,而太专业的理论教材又只是注重介绍环境知识概念,缺乏说服力和灵活性。希望教育部门合理改编教材,更加符合现代性教育,让生态道德教育有巩固的理论支持,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完善高校德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德育计划中,不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更应该把生态文明道德建设引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规划中,让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第三,推动大学生主动作为生态道德实践主体,让大学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员、推广活动家。努力发展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普及推广活动,让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态系统的活动规律,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打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寝室、和谐校园,可以更好的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并养成氛围。积极鼓励大学生组建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利用这些组织引领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可以组建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讲辩论大赛和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更好的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和传播活动中来。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厉行节俭,提倡绿色消费。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攀比、虚荣之风盛行,这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流行。致使一些大学生对金钱、物质的概念模糊,导致高消费、过度消费、挥霍拜金。生态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要利用社会大众、家庭学校,多角度的教育引导模式,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生态文明消费理念,实现生态健康消费观,推动绿色环保消费,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建立一种对生态环境不构成破坏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观,达到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理性生态的大学生,指导大学生正确的生态行为方向,建立优良的生态道德行为方式,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各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创建的环保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的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大力开展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共同打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培养大学生爱护自然环境、治理被破坏污染的环境、提倡正确绿色消费观念。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和自身体验达到完善和发展,引领他们成为一名保护环境、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合理消费的理性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的大力支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道德知识,尊重自然规律,提升空气质量,努力为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而努力。
作者:黄金石王圣祯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学院
为建设和保护美丽家园,让天蓝、地绿、水净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我们共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武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利用自身阵地优势,有效整合资源,从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入手,通过实践创新,开展了以生态道德为主题的系列公益活动,充分发挥了中心阵地功能。
一、以创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利用地域特色挖掘资源
1.根据地理位置特点和优势,以阵地毗邻的金银湖湿地公园为项目研究基地,组合、挖掘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市环保、园林、农科院校等职能部门的专家对项目进行跟踪指导,使项目研究、实施更具权威和科学。
2.以“保护湿地建设美丽家园”为活动主题,通过引导儿童走近湿地、走进自然,从身边的湿地生态开始关注与了解,研究、找寻身边的天然湿地资源,不断认识“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地球母亲”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保护环境、湿地意识和自身责任,以此促进和完善儿童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
3.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将生态建设与武汉发展结合起来,只有每个人把身边的生态保护好了,才能实现全市的生态环境转变,活动通过个人的行动来影响大众,为建设美丽武汉形成合力和保护的氛围,同时也为儿童未来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鼓励儿童参与为理念,整合资源创新活动方式
1.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有效合力。中心选择武汉市“绿色学校”――华中里小学作为项目对口实施单位,将该校的湿地馆作为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活动场所,发挥其校园科普基地的教育功能,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湿地馆;通过“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为来校参观的学生、儿童、新闻媒体进行介绍、普及湿地保护知识。活动开展后,深受学生喜爱,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好评。
2.开展湿地课外研究活动。为探究“湿地动物的多样性”和“湿地植物的多样性”的生态环境,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平台查找黑龙江的扎龙、吉林的向海、湖南的洞庭湖、江西的鄱阳湖等我国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包括长江、黄河、淮河等湿地)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现在的生态状况,并结合湿地日、植树节、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环保纪念日开展主题宣传和户外采集活动。
3.开展“湿地与我们”生态规章的征集活动。为发挥儿童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开展的生态规章征集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积极响应。活动共征集生态规章优秀创意作品36件,其中有5件作品受到专家、老师的肯定。
4.组织学生开展生态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让学生走进湿地公园、亲近自然,并邀请市环保局、市野保处的领导和专家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赏“湿地之美”,观“湿地小虫”,探“湿地秘境”,进一步了解湿地、水对环境的作用,培养爱湿地,爱自然的意识。活动中,环保教育专家及时为孩子们讲解水资源知识,通过有趣的游戏,了解我市水资源分布情况和湿地在水资源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共同分享关于湿地、水的探究成果。活动中还围绕爱护湿地、保护生态这一主题,制作环保小报、设计节水标志、发送倡议书等活动,让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保护湿地、维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生存。
三、以不断提升总结为策略,探索生态教育有效途径
1.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近年来中心结合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整合多方资源,发挥湿地教育的特色引领和助推生态保护教育,从意识、知识、行为等层面全面推进,积极探索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起社会关注、领导关心、专家支持、学校重视、家庭参与“五位一体”的生态教育体系。
2.不断总结形成体系。通过加强生态意识、保护行为、实践参与的课程组织教育,不断总结活动教育规律,形成中心独特的生态教育活动组织体系,同时加强与相关学科专家的共同探究,实现基地特色生态教育体系。
3.加强宣传扩大活动的辐射面。生态道德教育仅靠一个人、一个专家、一所学校、一个家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中心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将一批批参与者对湿地的认识和体会告诉更多的人,以带动全社会共同关注湿地、保护环境,形成一群庞大的社会环境保护体系。
关键词:生态文明 建设 生态道德 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名词,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一种文明体系。它主要涵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三方面的体系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在其中处于基础地位,它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入手,对整个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起到了理论支点的作用,同时又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发挥了指导作用。本文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方面进行生态道德建设的意义研究。
一、生B道德建设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所包涵的道德问题,并不是单一的道德问题,而是多种道德混合的问题。比如伦理关系、生存关系、利益关系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不同的道德问题。
最初的道德问题,来源于原始宗教生活。我们知道原始宗教讲究万物皆有灵,这对于古代的劳动人民而言,极具诱惑性。因此人们长期受这种观念影响,在许多劳动、生活当中,充满了隐晦的色彩,比如过鬼节、烧纸等等,这种敬神敬鬼的思想,仍然存在。这恰恰反映了宗教文化当中的实际一面。孔子提出,鬼神可以敬而远之,意思就是强调鬼神不要得罪它就可以了,现实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思想影响了人们的心灵,因此我们看到,人们对于道德认识,从宗教的基础上,逐渐转变为了世俗生活。从精神信仰,变成了实际生活原则。这种实际性原则体现在了生产、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可以满足了人们的现实需求。
我国古代生态道德主要体现在君臣伦理、家庭伦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上面。伦理作为一种手段或者方法,对于稳定各种关系,具有实在的好处和意义,成为了整个社会运转的良好纽带。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人们的意识产生转变,这种平衡稳定性开始被打破,因此,现代的生态道德建设需要重新被构建,按照现实需求要去重新考量和评估。
二、生态道德建设意义之人与自然道德关系
生态环境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来已久。随着人们的认识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最初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融合,不分彼此的。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人,人对自身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人觉得自己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从自然宗教就可以看出来。自然宗教里面,人和自然平起平坐,互相馈赠。自然给人类带来阳光、带来水、带来空气、植物,人类在享受这一切后,通过敬鬼神、敬天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谢。这个阶段,人与自然的道德,是和平共处、不分尊卑的道德原则。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生,自然科学的发展,人对自然有了重新的认识,人类发现,自然不过是一堆没有生命的客观物体,自然所蕴含的价值,可以让人类得到欲望的满足。在这种私欲的膨胀下,人类开始内心发生转变,将原来坚持的平衡道德原则打破,从自然中彻底脱离出来,将自然踩在了脚下,以我独尊,肆意践踏自然,有学者认为,这种心理其实是人类的一种长期受困与自然束缚的报复心理。本文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总之,进入近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那么其中所维系的道德关系也悄然变化。这时候的道德关系,是单方面的关系,是利用并且不负代价的关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环境的不断破坏,自然似乎开始报复人类了。人类重新开始审视几百年来的发生的一切,重新评估这种不平衡、不公正的道德关系。这种必要性已经凸显。
从人与自然的这个层面上来看,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意义总结如下:
首先,重新评估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人在自然属性上,属于自然,在社会属性上,脱离自然,因此,人与自然的道德原则应该是相互尊重、不分尊卑的关系。
其次,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道德原则。本文认为人与自然要本着适度相处的原则。在生态建设当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能过度开发资源,给自然一个喘息的阶段。
三、生态道德建设意义之人与人的道德关系
生态环境当中,人与人的道德关系始终是重要的关系。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态道德建设的关系,更是一种生存的关系也是一种存在论的关系。
西方关于人与人的道德关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哲学是鲜明的个人哲学,他主张人要认识自己身边的事物,不要迷恋于寻找自然的奥秘。自然世界是神创造的,没有智慧的人是无法认清的。人的最终目的是认识神。如何认识?先认识你自己,认识身边的事物,靠美德认识。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就是这个意思。在之前的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后,苏格拉底又找到了人的本质,即人的精神主体和道德事物。他认为哲学家的事业就是让灵魂从身体里面解脱出来。对身体的认识导致了神学目的论,对心灵的认识导致了道德哲学。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苏格拉底第一次旗帜鲜明的将人与人的道德提出了出来。这样道德关系问题就从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转移到了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上了。
我国的孔子在构建道德关系上面影响巨大。它几乎影响了几千年的文化进程。孔子所构建的家庭伦理观,是我国道德关系的基石,甚至是社会关系的基石。他把家庭伦理关系构建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这种实验,孔子旨在将这种模式推行到社会关系层面,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是,这种家庭伦理关系向我们展现人与人的道德关系的最高标准。
总之,生态道德建设的人与人的道德意义总结如下:
首先,生态道德建设是一种基于文明体系下的道德体系,它的基础就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原则和标准。
其次,重新认识人与人的相互超越性生存,构建一种合作互助模式,在合作的基础上有序竞争,力保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四、生态道德建设意义之人与社会道德关系
从本质上说,生态文明当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人与他人的关系,生态道德中的人与社会道德问题,其实就是个人理性与共同理性的问题。在个人的眼中,社会就是一个由他人组成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某种程度上包涵所有人,但是某种程度上又独立于个体,其中所蕴含的矛盾性,才是构建人与社会道德关系的最大难题。
生态道德建设意义,必须要考虑到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问题,本文将这种意义总结如下:
首先,人与社会的道德问题是一个生态存在的问题,什么样的存在,就决定了什么样的道德关系,研究这种关系的难点在于生态的存在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研究生态变化的规律,就是意义所在。
其次,人与社会道德关系的根本是人与人的道德问题,难点在于人的权利分配问题,如何有效的分配人的权利,决定了人与人的道德相处关系,同时也决定了人与社会的道德现状关系。解决好了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也能有效的对生态道德进行合理的预测和控制。
五、结语
目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道德建设讨论越来越多,我国由于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此类问题的研究,对于现实的指导具有实践意义,因此本文对此展开了三方面的讨论,希望通过这种讨论,可以为这个话题的研究提供一些梳理作用,希望可以为生态道德建设起到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存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费希特.自然法权基础[M].谢地坤,程志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