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时间:2022-12-11 15:50: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妇产科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妇产科学

第1篇

1、《综合ICU产科病人临床研究》

2、《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与预后系统的建立与评价》

3、《因素型产科病人分类系统的建立与研究》

4、《产科护士共情能力的调查分析》

5、《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6、《改良产科危重症病情评估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7、《孕前及孕期体重与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8、《产科超声规范化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9、《产科子宫切除70例临床分析》

10、《产科医生剖宫产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11、《三种常见病因所致急性DIC51例临床分析》

12、《220例产科病例的早产危险因素分析》

13、《产科联合ICU救治危重孕产妇28例分析》

14、《对护理实习生关于产科易发护患冲突场景的沟通指导》

15、《CRRT在产科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

16、《广西母婴安全工程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效果评价》

17、《不同产科因素对孕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观察》

第2篇

教师担负着教育和培养未来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重任。妇产科学教师帮助医学生,使其逐步过渡到没有教师的学习阶段。多年来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教,学生听,记笔记、背笔记,应付考试现象严重,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弊病,即只强调了传授知识,忽视培养能力。教师争分多秒地满堂灌,学生不遗漏地背,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不能进行主动地学习与独立思考,联系能力差。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妇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时数有限,妇产科学知识不断增长,教师应该分析知识的内容,用较少的时间把最基本知识(重点)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有效地承受负荷,将较多的时间用来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上[2],更多地提倡学生自学。改变自学能力差,独立思考、工作能力低,创新能力更低的状况。要达到上述要求,作为教师,主要的工作是如何搞好教学。教学作为一门学术性事业,是从自己所懂的事物开始,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不能只沉浸在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中。只有广泛涉猎各相关学科的进展,并在智力上不断深化,不局限于本学科的小天地,这样其教学才能得到好评。教学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其需要各种类推、比喻和形象来建立起学生兴趣和教师理解之间的桥梁。教学上的程序应当认真计划、周密安排、不断地检查、修改,并同所教科目直接联系起来。通常教师传授学生的是须要记忆并加以回顾的信息,也改造和扩展知识。通过不断阅读研究新的信息,课堂讨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自身也将被推向新的创造性高度,在教学、学术水平上得到升华,更上一层楼。好的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创造性思维地发挥,使其获得毕业后继续学习的能力。

2强调情境学习和技能的掌握

结合学习目标,将临床病例作为重要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教材等设施,使学生主动对疾病地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有一个全面的自我更新认识,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发现和掌握的过程,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贯穿到从实习到整个妇产科学课程[3]。在课堂上教师适当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教学也是一种情感学习;教师展示出积极的态度,最终会使学生争取一个积极成功的妇产科学学习经验[4]。

3提倡学科间的交叉联系和新技术的相互应用

应重视妇产科学与其他基础和临床学科的交叉联系,在教学中要有一定学时安排生理、生化、病理、分子生物学、CT、核磁共振成像、内外眼儿科等讲座;不断更新知识,将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讲授给学生,使其能够适应科学发展。如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无辐射伤害,软组织分辨率高,适用于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MRI所获得的图像清晰精细,显著提高了医生的诊断率,对早期肿瘤地诊断及预后评估有很大的价值[5],应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6],作为将来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学生,应了解和掌握这些新技术的应用。随着教育技术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理念已进入到妇产科教学工作中,微课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资源,通过短视频记录,精确表述妇产科教学中的某一个关键知识点或难点,起到较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将手术操作的重要过程进行录制,引入教学讨论,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7-8]。

4注重科研能力的训练

临床医学生最缺乏是科研能力的提高。训练医生重视临床科研工作,培养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科研实例,介绍临床科研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使其主动参加到科研课题设计、实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及撰写科研论文中。重视基础医学科研,通过基础研究,将所获得的新发现、新技术、新方法转化为对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新药物研发的应用性成果,促进临床问题的解决[9]。

5重视临床实训室的建设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实际操作训练是妇产科学的重要教学环节,必须重视实训室的建设,不断添加和利用现代化的仪器和设备,进行临床实践操作教学,培养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采取学生小组讨论式教学[10],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和观摩手术过程,然后由学生运用其学到的临床医学知识,通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综合临床诊疗室、化验室及CT辅助检查的结果,对某项特殊病例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诊断的思路,思考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并提出处理和治疗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发生根本性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部分学生已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习的主动性认识不足。但传统的课堂讲授具有系统性、广泛性、深入性的特点,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相结合是妇产科教学改革的新方向[11]。

6采用新的临床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方法

第3篇

关键词:妇产科学;实习教程设计;效果

妇产科学是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是属于临床医学中一门涉及面较广、整体性较强的独立学科,它是内科学、外科学及儿科学一起成为医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妇产科学是在医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分为产科学和妇科学两大部分,另外我国还包括计划生育。妇产科学与人的整体性密不可分,虽至今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女性生殖系统也是整个人体的一个部分,与身体其他系统不可分割,许多疾病或病理情况相互影响。所以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专科知识特点,而且一定要有整体观念,有机联系,结合临床实践,才能完整的理解妇产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教程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0人,其中男生80人,女生120人。

2 实习教程设计

2.1 实习目的

为提高课堂讲授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课、临床病理讨论、电视录像、模型、示教等方式,帮助实习学生对教课内容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2.2 实习内容

包括专题内容、门诊见习、产房见习、教学查房、见习手术、典型病例讨论。要求实习学生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和各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完成实习任务。实习结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

3 结果

参加本次评定的共200名学生,其中男生80人,女生120人。实习结束后,统计完成实习任务者有150人,其中男生48人,女生102人。严格按照本次实习要求的实习学生,经总结后,反映实习教程设计比较全面,实习效果好。

表示通过本次完整的实习经历,个人认为对妇产科学有了很大提高,基本能解决校内未弄明白的问题者有72人,占48%;表示通过本次完整的实习经历,个人认为对妇产科学方面有了部分提高,但有些问题仍未解决者有63人,占42%;表示通过本次完整的实习经历,个人对妇产科学有了部分提高,但仍有大部分问题还未解决者有15人,占10%。

4 讨论

通过本次对妇产科学实习教程的实习方案及对其效果的分析,了解到一个全面缜密的实习教程设计方案可以让实习学生更容易、更全面的整体的了解妇产科学知识,解决很多理论与临床上的问题。但是从本次的分析,也反映出实习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从实习结果可以看到,参与本次调查的共200名,但只有150人最后完成了实习任务,有50人最后未完成实习任务。对未完成实习任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因性别歧视未完成实习任务者均为男性,共20人,占未完成的40%;因考研或找工作者共10人,占20%;因带教老师带教不认真,管教不严者有12人,占24%;因实习期间实习生活环境有限,影响个人生活者有8人,占16%。另外完成实习任务中,虽然有90%对实习教程设计满意,且效果较好,但仍有10%的实习学生认为本次实习效果并不太满意。据调查分析,在这10%实习效果不佳者中,5%的实习学生认为本次实习教程设计较好,但因个人基础知识较薄弱,个人认为实习时间相对较短,应适当增加实习时间;3%的实习学生主要认为带教老师受教时不认真,偏向其他学生,对自己关注较少,与本次实习教程设计方案没太大关系;2%的实习学生认为本次实习教程设计方案存在问题,需要改善。

通过分析,影响本次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①个人态度不认真,无辜旷课,学习积极性较差;②个人基础知识较差,未能跟上教程安排的步伐,对授课内容缺乏熟悉度;③实习环境较差,不能适应医院相对不太规律的生活方式;④就业压力较大,急于先就业;⑤准备考研究生,复习考试课程分散大部分精力;⑥教师在实习过程中未能予以正确指导;⑦因对实习医生的疑虑,实习生操作机会较少;⑧性别歧视,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到病人歧视,部分医生也不愿男生参与有关病人隐私的操作,担心病人有情绪上的变化。

实习是医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必经之路,对于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尤为重要。实习效果也是评定实习单位与医学院校的带教水平和重视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校方应与实习医院做好详细沟通,设定优良的实习教程,完善实习设计方案,对于实习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努力去解决,为实习医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平台。实习单位也应提高重视,更新医学观念,为更多男同胞学习妇产科学提供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加强管理,提高带教医生授课水平。只有学校、实习医院和实习学生三者共同的努力,才能将临床实习真正应用到医学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黄光荣,段迎春,金全芳.问题式教学法在妇产科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4).

[2]南云泽.妇产科学临床毕业实习效果浅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8).

[3]丛林,周白,曹云霞.影响妇产科实习因素的实习医生调查报告[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0).

第4篇

1 检验专业妇产科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妇产科学并不是一门单独存在的学科,同外科、儿科以及内科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许多学生认为其以后不会进入到妇产科中工作,尤其是男生认为妇产科只是女生的专业,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没有,上课时抵触情绪很大,经常迟到和缺习。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一些学生的态度不端正、不够严肃,还有一些学生甚至缺乏医德,不够尊重患者[2]。

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隐私保护是患者的难言之隐,在检查受我国传统思想影响与束缚,患者几乎都不是特别愿意把生殖器官当做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刻意的去保护自己隐私,持有不配合的态度,甚至不愿意进行涉及到生殖器的检查,尤其是在男医生或者男实习生面前。

教师教育理念深受传统的教育模式、机械单调的教育思维的影响,对素质教育特点、规律、教育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等缺乏了解,机械性套用经验进行教学而未创新。一部分教师没有足够的责任心,仅是把教学当成一种谋生手段,方法不够科学,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且师生缺乏足够的互动,倒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

医学院校的招生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是每年进入到医院实习人数越来越多,增加了患者畏惧心理与抵触情绪,再加上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使许多学生实习期不能亲自动手进行操作,无法真正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心理受到影响,对医生行业产生怀疑。再加上临床医生工作繁杂,在教学上时间就相对减少,所以,就不得不缩减计讲课、讨论病例时数,更没有时间取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淡化了教学工作。

2 新时期检验专业的妇产科教学的体系

按照我国高校检验专业总体的培养目标:培养基本理扎实和检验技术过关的检验医师,所以,医学检验专业妇产科的教学体系同其他临床医学授课体系要存在一定的差别[3]。我国目前全日制本科科教材为妇产专业统一编制成,其主要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同学,以围绕基础理论,需做出合理的调整,并注重新知识同医学检验的有机结合,包括由大数据检验数据来分析疾病的相关转归和预后,给临床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与咨询。妇产科学包括产科学、产科学和计划生育学三部分,其主要内容涉及到了妇女生理、疾病、防范、治疗等方面,也涵盖了预防保健以及预防疾病诊治。医学检验同生殖医学以及围生医学存在密切的关系,并成为了一个共生整体。所以,针对性教学工作应在课时有条件情况下根据不同内容来设置教学目标、重点以及难点,除了阐明疾病的病理和机制之外,还要充实同检验相关的内容,凸显如何选择检验方法和分析检验数据。

3 教学方式的改良

医学教育基础模式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理论知识与技能,方法简单,大都为填鸭式的教学,注重理论而弱实践,限制了学生创新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妇产科学教学需思考的问题为如何将检验数据玉临床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并将医学检验转转化检验医学[4]。妇产科学的教学关键为改变授课模式,把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转换成启发式、问题式、反转式以及开放式等学生为中心的方式。也可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使用精品教学,加强病例的导入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生理现象、病理现象等理论知识。

4 实践中促进医学检验同妇产科学的结合

在??践中,可把需讨论的疾病情况问题提前告诉给参学者,让参学者按疾病种类进行设计、检验方法选定、鉴别诊断疾病的判断等分析治疗效果以及判断预后等。组织学生组成见习小组综合讨论资料,指导学生可以从数据中提炼出疾病的知晓度,对学生对立分析问题能力进行培育,确保学生深度全方位思维技巧,并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比如,在课堂上给出检测镁离子的浓度,让学生对有可能几种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对临床工作的梳理,在使学生深刻认识通过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效性的同时,也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风险控制以及不良反应。与之类似的检验医学同妇产科学知识的结合点还有:异位妊娠与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上皮性卵巢癌与CA125(糖链抗原125)等[5]。

第5篇

关键词:妇产科学教学 改革 探讨

妇产科学是临床四大主要课程之一,包括产科学、妇科学、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这门学科既有本学科特性,又与内科、外科、儿科及生理、病理等学科有内在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涉及到的这些相关知识,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在有限的课堂上做到让学生融会贯通。同时作为临床主干学科,多数知识需要直观感受和动手操作,但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和日益增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及隐私观念等客观因素,使学生动手机会甚少。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应医疗服务需要的具备扎实临床技能的合格医学人才。

一、高职高专妇产科学教学现存的问题

1、授课学时较少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大量增加了人文学科的学时,各临床专业课程的学时相应压缩。如《妇产科学》,教材内容上包括产科学、妇科学、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但教学计划中只安排了56学时。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即使学生学到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把知识与临床实际联系起来,是教师面临的困难。

2、临床实践匮乏 在实践中学习是巩固知识、训练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大纲虽然安排了必要的实验操作项目,但纯粹是临床操作性质的,对疾病整体的临床应用无法体现出来。学校教育毕竟不是医院临床工作,学生对各种疾患感性认识的获得途径匮乏。再加之妇产科相比其他医学学科,具有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女性生殖系统在传统观念中部位非常特殊,患者在就诊时常感到非常的害羞,往往拒绝学生,尤其是男性学生的检查和操作,使学生无法获取直观的知识。同时教学人数也在逐年上升,这也增加了临床教学的难度。

二、探讨改革措施

1、运用教学举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举例是实际教学中可以普遍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恰到好处的举例,不仅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兴趣盎然,而且能突破难点、启迪思维,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举例中应遵循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科学性、思想性、简洁性、趣味性、生动形象性等几条原则,要有说服力、感染力及号召力。病例自身的生动形象十分关键,教师对于病例的具体表述,也要善于创设情境,增强感染力。通过面部表情、语言表达、身体动作等把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促使学生和教师在情感上激起强烈的共鸣,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感知、理解和体验,加强形象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

举例时教师应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因课而异地讲述、描绘、演示和展现典型的病例,从而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是先明理后举例还是先举例后明理,主要应由学生对于理论理解的难易程度而定。由于说理由深有浅,举例亦可详可略。一般情况下,遇到重点、难点时,举例时不宜蜻蜓点水而应详细展开;若是讲解一般原理、说明简单问题,举例时则可一带而过,从而达到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转贴讲课举例是一门艺术。学习的最佳境界是能从对例子的揣摩中升华到一种创造的新境界。要科学应用举例手段,真正掌握举例艺术,产生理想的授课效果,取得最佳的教学质量并非易事,需多实践和总结,认真研究教学规律,使妇产科教学更富有内涵。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模拟诊疗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它兼具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效果,具有清晰、美观、活泼、生动和信息量大的优势[1]。这种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形式,能够把临床工作中的真实画面带入课堂,使抽象理论直观化,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模拟医院妇科检查室的场景,讲述各种妇科疾病,并组织同学分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诊断结果,根据病情讨论治疗原则。比如分娩机制、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如子宫穿孔、漏吸、吸宫不全、宫颈宫腔粘连等,使静态(文字、图表、图形)与动态(录像、动画)相结合,形象的解释深奥的理论,补充课堂单纯讲授的不足,从而帮助学生深入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专业知识。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完成某些仿真实验,如:徒手剥离胎盘术、产钳术、人工流产术等。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有限的妇产科教学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共享,将其运用于教学之中是大势所趋。

3、尽量克服临床教学面临的困难,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妇产科学是一门外科性质的学科,需要动手的机会多,对手上工夫要求高而严。带教老师在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前,先要教会每一位学生准确地进行妇科检查和产科检查,以获得必要的体征,帮助进行疾病诊断和处理。后每一位学生都应与指定的临床带教老师一起,与患者多交流、多沟通,让患者感到放心、宽心,自觉自愿地让学生检查操作;同时学生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体谅患者的疾苦,为患者着想,最终赢得患者的信任。只有让学生亲自检查,而且要不断地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实践、体会,再实践、再体会,才可能慢慢建立起感性的认识,才可能逐渐熟悉并掌握检查的方法、技巧。见习时切记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让患者理解支持教学对培养合格医生的重要意义,取得患者信任,积极配合教学;另外,学生要着装整洁,态度严肃,操作轻柔,谨言慎行,不擅自回答患者关于病情的询问,不做示教以外的诊疗操作,以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临床见习课还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2],通过示教同时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应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在老师指导下详细了解病史,准确体格检查,仔细观察病情,正确学习病历书写格式,总结病史,通过综合分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泼生动的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临床思维能力,并将相关理论知识内容贯穿在见习课全过程,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和加深理论。

总之,妇产科学教学是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充分认识它的特点和所面临的困难,把以上几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更优 秀的临床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53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部分,是临床医学中涉及面较广、独立性较强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妇产科学课程已经和内科学课程及外科学课程一样,成为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必读课程和主干课程。

临床见习是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是实现由学生到医生角色转变的第一步。妇产科临床见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机会去了解,熟悉,巩固妇产科学的知识,使课堂上的许多抽象难解的理论知识更直观,更具体,增强了今后的临床实践能力。见习使学生体会到学好妇产科学,不仅能够救治和帮助妇女,重新认识女性的伟大和生命价值,并且对提高自身未来生活的质量都非常有益。通过产房的见习,病房内的观看,目睹新生命的诞生,妇产科患者术后的喜悦,可使学生深刻领悟“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八字的分量。见习课学的知识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及工作作了充分的准备。见习开始前有许多学生并不清楚见习对他们学习妇产科学带来怎样的帮助,当见习课结束后,全体同学一致认为,见习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伴随妇产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妇产科学临床教学工作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让学生对见习课产生更大的兴趣,提高临床见习的教学水平逐渐成为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关心重视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就此有了一些体会和建议。

1 临床见习教学的改革

1.1 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见习开始前先由见习带教老师向同学们进行妇产科学临床见习的总体介绍,以提高学生对妇产科见习的兴趣,激发起主体创造性,创新思想和行为。向同学们讲述妇产科的重要性,例如,讲述剖宫产,产钳术后的一些事故,试管婴儿的研究进展及一些成功抢救危重产妇,使母婴平安的实例。其次,为激发见习学生的求知欲望,每次见习课先由老师简单阐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建立一个理论框架,然后带领学生们到床边进行问诊,查体或在检查室,监护室,门诊,彩超室,手术室内进行观摩操作,之后再对所看的和所查的在示教室内进行讨论,改变过去教师主讲一次的临床课模式,锻炼学生们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使其对本节见习课的相关理论的重点和难点更清楚,避免以往见习教学时学生常出现的“听时了然,问时茫然”的现象。由于见习时间有限,临床操作复杂繁多,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基本诊断,操作技能和“三基训练”核心。见纲要求是参考内容之一,带教老师见习时所讲的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陈旧诊治内容,还应反映当今科技成果的新内容。教师需经常查阅期刊,上网收集专业资料,相互交流,寻找有利于教学和帮助学生学习的新知识,在努力探索与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和深度。因临床见习是针对具体的临床患者进行的分析和讲授,是从患者的特点来分析疾病,所以在临床联系紧密的大课内容提纲挈领强调一遍后,更多时间用于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多的接触临床,了解参与和病情有关的临床诊疗活动,增强他们对临床的感性认识,学会用书本知识来帮助临床患者,完成具体的诊疗实践,顺利跨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第一步。妇女疾病谱的变化使得教学内容也需作相应的调整。例如,见习不全流产的患者时,由学生讨论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老师要讲解药物流产所致的不全流产现在占一定的比例,不正规应用及滥用流产药物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学生通过对它的学习,建立预防保健的新观念,适应医学新模式的要求。而临床诊断手段和辅助设备的进步,决定了教师对它们的介绍和应用要加以重视。例如,胎心监护仪,彩色超声等在临床诊断的作用日益突出,讲述胎儿监护和彩超在产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可利用见习彩超让同学们比较清楚的理解胎势,胎方位,胎盘附着的部位,羊水量的确定等概念。利用胎儿监护仪电脑中所储存的图像资料和病历资料,讲述各种监护图形与临床处理胎儿预后的关系,增强学生们的感性认识,在见习妇科炎症时,可利用阴道镜电脑中的储存图像来加深学生对宫颈炎,宫颈赘生物等方面的认识。当然,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们在临床工作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患者交流的语言艺术的培养。因妇产科的患者均是女性,看病常涉及隐私,较敏感,注重语言艺术才让她们放松的进行充分的交流,取得理解和合作,顺利完临床教学和医疗诊治双重任务。

1.2 教学方法的改革 让理论教学与病房,门诊,产房,流产室,宫腔镜室,LEEP刀手术室和手术室等的见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提供足够见习学生观摩学习的场地和见习病种的实践。例如正常分娩的见习,笔者了解到100%的学生认为观看一次以上的分娩过程对他们掌握相关知识非常有益,但由于分娩本身不受时间限制,见习课时按课程安排不能保证每组5个左右的学生见习到分娩过程,为保证每组同学都能见到分娩,留下了学习委员的电话及时联系,利用他们自习的时间或晚上以及节假日见习分娩,尽量给每位学生提供1次见习分娩的机会,使课本的内容更加得以深刻理解,理论学习效果更好。同样,在见习人流,诊刮术,取环,放环以及通液术等妇科小手术时亦联系学习委员由其分组安排两三个学生随时见习。由于学生们存在片面思维,印象思维,表现思维等问题,应加强床旁教学,针对患者,应用新的医学教学模式,讲解患者的问题并作规范的临床技能示范。注意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并增补专业方面的新知识,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在获得书本知识同时,扩展了视野,增加了学习临床知识的兴趣,有些特殊病例,由老师引导以学生讨论为主,使学生们在兴趣中获取知识,讨论中培养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见习时先讲本次见习的目的及要求,见习结束时针对本堂课内容提问。让同学有压力地进行见习,从而达到最佳的见习效果。

2 重视医德教育和素质的培养

2.1 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医生这一职业是以道德为主,加强医德教育史提高临床见习不容忽视的环节。在由学生转化为医生这一初始过程中,临床带教教师应作出表率,使学生懂得医生对患者心理作用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选择了医生这一职业就必须把它作为献身的事业,时刻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急患者之所急,痛患者之所痛。通过实践,使学生们逐渐明白见习实际上是向患者学习,即从患者那儿学习到服务于患者的知识和本领,只有多接触患者,了解患者,把同情心及责任心贯彻到临床具体工作中,才能取得她们的信任与合作,获得第一手资料,作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临床技能。临床见习时患者对见习医生一般都心存顾虑,甚至产生怀疑,抵触,逃避等情绪,笔者要求学生注意仪表及文明礼貌,语言和蔼,动作轻柔,关心和爱护患者,不加重患者的伤痛,使其消除顾虑,感到放心,自愿接受见习同学规范的检查。因妇产科的特殊性,学生要克服紧张不安和莽撞的心态,同时要具有保密意识和严肃的态度,逐步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工作品德。

2.2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医护卫生保健服务模式提出的新需求,使医学教育更注意强调学生的临床技能与素质的培养。通过见习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杜绝医疗上的随意性和怠慢性,而且能提高职业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应付各种社会因素的能力,将医学伦理学的讲解贯穿在课堂中进行,提高见习学生的素质,并纠正学生中认为理论和技能考试过关就是好医生的思想,争取做到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培养出具有高尚医德,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强烈社会责任心的新型医学人才。

3 进一步提高妇产科学临床见习课水平的想法

3.1 增加仿真人和器官模型的使用 因近年来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数教学医院见习学生的人数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另外,为了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不必要的医疗服务方面的纠纷,很难使每位见习同学都能进行双合诊,三合诊,产科骨盆内外测量,胎位以及产程进展过程中的宫口开大程度,先露高低检查的操作。要增加人体和器官仿真模型的使用,最好多使用电动智能模型,例如妇产科示教室的胎心听诊模型和难产分娩模型,供见习学生反复练习练基本操作和检查,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

3.2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参与见习课 因为每组学生在妇产科见习的时间不多,有些典型的临床病例比较少见,学生见习时只能见到部分病例,笔者在见习课中增加多媒体教学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老师可以用手机,数码相机或录像机随时记录下特殊及典型病例的资料,并加以分类归纳,在同学们上见习课时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给他们,更有助于同学们的认识和理解。

3.3 加强临床标本在见习课中的应用 带教老师做好临床标本的收集和保存,如早期妊娠孕囊标本,葡萄胎标本,中晚期胎儿和胎盘,脐带标本等等,见习不同内容时提供相关的标本,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4 加强在见习学生中的临床技能操作教育

第7篇

一、将多媒体教学与临床见习相互结合

再者要做到掌握教材的编排内容和顺序,自己先做总结性说明,把每个难点充分的弄清楚,分章节的联系在一起,比如妇产科教材分两个部分,即妇科学和产科学,这样在做课件时就要对有联系的部分分出来,分篇分章节的适当调整,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妇产科教学的掌握效果。与此同时教学还要和多媒体教学以及临床见习相互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妇产科学多媒体教学的评价结果:首先认为多媒体教学能够达到生动、通俗易懂、可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通过笔者教学的06级o7级妇幼医士班112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101个学生喜欢多媒体教学方式;有个别的学生大约11人认为多媒体教学不如传统教学方式;调查显示通过多媒个教学能使所学的内容重点突出;降低难点,约94人认为学习更容易,更有利于强化记忆;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和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大约有100人认为很有必要继续使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提倡新教法实施以后,利用多媒体教学会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应用的几年中,实践证明效果十分显著,所以利用这个机会向校级领导提出对于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大力提倡,同年和教务处其他几个科室的同事一起到上级学校深造学习,把更加先进的技术带回我们学校,在内科、外科和儿科的教学中同样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新教法的实施中达到最理想的反应。多媒体教学感官生动、图文并茂直接地显示教学内容,学生们普遍反应良好,也对新教法的实行开了先河,这是大家认可的效果显著的教学新举措。

二、实践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在实践的教学中怎么做好多媒体的课件呢,方法及步骤如下:

1、首先要做到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要求熟悉和掌握的部分要有轻重,细致做好多媒体课件是第一步制作过程是这样的,要以《妇产科》教材做基础,确保掌握的重点要突出,再到临床单位实际学习把临床和理论相结合,要以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基础,更突出在职的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就需要到妇产科病房,手术室,实验室等科室实际采集所需要的资料和图像源和数据源,在制作课件时才能达到能真实可靠,把重点难点利用尖头或突出的图标局部放大,加进一些动画效果会更好的体现重点,所以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一定要重点突出,有科学性,还要加些艺术性,让学生有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才是目的所在。所以每次我们做课件时都实现做好功课,本着认真负责的提高学生吸引注意力为目的做好章节的内容。

2、做每个课件时要生动具体

让学生懂得作为医学生,要有严格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要把情节加到课件中,因为是妇产科学,运用孕妇的生理改变和新生儿的天真可爱,可以声情并茂的表现渴望平安分娩的妇女的一点一滴,充满爱心的妈妈都想得到做母亲的权利和幸福,可以动静结合,利用动画片式的生动具体表现,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大家的注意力。如果十月怀胎后,经过分娩过程时,因为医生使用催产术不当,频繁注射,没有密切观察胎儿的动向和生命体征会造成死胎,结果母亲因为子宫破裂造成子宫全部切除,不单单失去了孩子,还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和资格,造成产妇终生的痛苦,通过动画式的课件要真实性强,抓住重点,突出医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这个职业的职业道德是重点课程,所以在制作课件时用生动的画面来体现这个部分,提升学生的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3、制作课件时形式要多样性

做到提高学生动脑分析、课后归纳、认真总结问题的能力例如:运用动画视频是其中一种方法,表现胚胎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形态,在用文字和配音加入其中,能让学生记忆深刻,能有效的提升多媒体课件辅助理论教学的过程,还有正常分娩的过程分期,还有接产技术操作的整个过程,都可以通过课件具体的表现给学生,提高大家的学习动机。再比如:通过多媒体教学学习子宫颈糜烂分级,可以直观的显示宫颈糜烂各期的表现,子宫颈腺管息肉,腺管水肿,子宫颈癌变等几期的病例变化很直观的显示在学生面前,很容易辨别并加深学生的记忆,学习子宫颈糜烂分度时,更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法的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图像显示,子宫颈糜烂分为三度:轻度糜烂为糜烂面占子宫颈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中度糜烂为糜烂面积占子宫颈总面积的三分之二;重度糜烂为糜烂面积占子宫颈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这样就要重视随诊了,防止子宫颈癌变。所以多媒体课件对教学很有帮助,它生动,形象,直观,可以把动画图像和文字结合起来,使学生耳目一新,并达到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提高课堂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加深记忆,对不懂的难点更直观的随时提问解疑。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使大多数学生保持新鲜,新奇有求知欲望和兴奋感,因而激发对学习妇产科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书本上的理论教学相互结合,对学生课后思考重点难点上有很大帮助,在有图像和解说的课件教学的同时,课间休息时让学生复习一下基本的概念和要求掌握的重点部分,提出几个难点问题让大家分析一下,老师再做讨论后的总结列出应该做才是正确的,把重点记在笔记上加深理解。综合以上的几点的教学体会和实践经验,并且通过实践后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在我们学校新的教学改革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了,同时妇产科学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需要提高的理论知识也越来越多,所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很重要,也对制作新课件帮助很大,虽然多媒体教学也有缺点,但总体来说它和理论教学相结合,更能发挥它的优势。

作者:杨卉 单位:吉林省梨树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第8篇

1.1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共8316例,确诊为胎盘早剥的有53例,发病率为0.64%。孕妇年龄22~36岁,孕龄25+~40+周。入院当时无持续性腹痛腰痛、高张性宫缩、子宫压痛者为不典型胎盘早剥31例,占58.5%。初产23例,第二次生产6例,第三次生产2例。

1.2诊断和分型

均经产后常规检查胎盘发现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积而确诊。轻型胎盘早剥面积不超过胎盘面积的1/3,重型胎盘早剥面积≥1/3胎盘面积。

1.3方法

从发病诱因、临床症状和体征、胎儿监护及B超检查等方面,对31例不典胎盘型早剥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发病诱因

31例不典型胎盘早剥中,13例(41.9%)无明显诱因,胎膜早破(2例静滴催产素引产)7例(22.6%),子痫前期4例(12.9%),脐带缠绕2例(6.5%),子宫肌瘤、外伤、肺炎、慢性肾炎、脐带过短各1例(3.2%),不明。

2.2首发临床症状

不典型胎盘早剥首发症状多不典型,31例中仅6例(19.4%)为腹痛伴阴道流血的,无痛性活动性阴道流血11例(35.5%)(或多或少),其余则表现为临产先兆及胎动异常。

2.3B超及胎儿监护

B超通过二维超声显示胎盘异常增厚、胎盘内和周边异常回声区,结合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诊断。胎心监护仪监测:主要表现为基线平,变异差,胎动后无明显加速反应,甚至有轻度减速,或出现规律、频发(间隔约1-3分钟)中等强度的刺激性宫缩波;重型胎盘早剥均有胎心监护异常表现,主要为基线<120bpm或不规则,变异消失甚至频发大幅度减速。31例中有26例以产前B超或术中所见确定胎盘位置,其余5例因入院后短期内阴道分娩,未做B超,故胎盘位置不详。2例因孕周小未行胎儿监护。

2.4母儿结局

31例不典型胎盘早剥中轻型23例(74.2%),重型8例(25.8%)(2例入院观察1天后终止妊娠)。阴道分娩8例(25.8%),剖宫产23例(74.2%)。产后出血5例(16.1%),3例子宫卒中,其中2例经应用缩宫剂及热盐水敷后子宫收缩仍差,即行Blynch术,所有不典型胎盘早剥病例中无一例行子宫切除的。胎儿生长受限9例(29.0%),死胎2例(6.5%),新生儿轻度窒息3例(9.7%),重度窒息1例(3.2%),新生儿死亡1例(3.2%)。我院31例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产前诊断18例,漏诊误诊13例,准确率为58.1%。

3讨论

3.1胎盘早剥误诊漏诊的原因分析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国内发病率为0.46%~2.1%[1],国外发病率为1%—2%,治愈后复发再率为8.84%[2]。根据我院5年统计资料显示发病率为0.64%。因胎盘早剥的诊断还存在很大的误区,尤其是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误诊及漏诊率竟高达33.5%[3],我院统计的产前诊断率仅58.1%。根据本组资料可分析研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31例不典型胎盘早剥中74.2%为轻型胎盘早剥,其中41.9%没有明确诱因,早期多数患者无典型症状,根据表2中的临床表现,可知25.8%的患者仅表现为不规则腹痛、见红,易误诊为足月临产先兆或先兆早产盲目安胎治疗,且应用宫缩抑制剂后可缓解高张性宫缩而延误诊断。

(2)过分依赖B超结果由于胎盘位置、胎盘剥离的大小及胎盘早剥B超诊断经验等原因,单纯的B超检测存在局限性。B超检测仅对重度胎盘剥者敏感性较高,CDFI显示胎盘发生剥离位置处血肿区无彩色血流信号是胎盘早剥的特征性声像。B超阴性不能完全排除不典型胎盘早剥。

(3)胎心监护使用不足胎心监护受妊娠周数、孕妇、饮食以及药物的影响显示误差较大,所以一次异常不能作诊断标准,对孕妇应采取动态检测。且胎监异常对胎盘早剥诊断缺乏特异性,故不能单纯以胎监异常作为胎盘早剥的确诊依据。作者在临床中发现,胎监出现刺激性宫缩波对胎盘早剥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3.2胎盘早剥的对策

第9篇

增加妇产科教学中小班实习课的比例,传统的本科教学中实习课往往常被忽视,部分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有的高等医学院校甚至取消实习课,其严重影响了理论的提高及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我校自近3年来对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的妇产科教学中将小班实习课的比例由原本科教学占理论课1/5-1/4的实习课提高到现有的三分之一左右。

2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及引进教学模型

改变传统的“板书+挂图”的教学方式,编制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实纲及规范化流程,通过改善教具、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大班课中盆腔的解剖、生理及分娩机制等一直难示教又不可能看清楚的内容应用多媒体,动态显示骨盆的结构,并同时展示软组织、血管淋巴及神经组织,通俗易懂学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消化。

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目前,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困扰医院正常运行的较严重问题。在临床教学中,随时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医疗风险意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一生的工作中形成自我保护的概念。鉴于医疗发展的新形式,我们将沿袭了几十年在产房中进行的实习课———分娩机制的内容进行改革,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即计算机交互式分娩及急救演示系统,此模型是专为模拟分娩全过程及母婴急救训练而设计的计算机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应用妇产科和急救医学专家共同研发的配套教学软件,与计算机相连,可模拟操作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分娩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临床状况,并且可通过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记录,对学生进行各种产科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和评分,完善的分娩和急救教学体系。很好的解决产房现场观摩时间和条件限制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演示从待产到分娩及产后处理,只需10余分钟,配以动画示意图,使这一内容形象、生动易于掌握,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构建妇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病历及病历讨论库

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到妇产科病人的特殊性,在尽量多接触病人的情况下,对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准备2~3份典型病历,由学生为主体讨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教师有目的地总结及对学生诊疗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去由于病房内病种的限制,常常使学生丧失对一些重点病种的临床见习机会,利用多媒体课妇产科学是临床二级学科,是各级医院的四大科室之一。作为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学历来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医学检验、高等护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近年来七年制临床医学教学做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临床医学教学新的增长点和发展趋势。

妇产科教学作为重要的临床主干课程,由理论课和实习课组成,其中实习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理论科多媒体教学已经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然而,作为妇产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实习课仍沿袭传统的方法。其次,妇产科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在实习课中已安排了临床的部分,但由于妇产科的特点往往不能按计划完成,尤其是给男同学的学习带来困难。为了培养医学精英的7年制学生及临床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高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我们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中的实习课部分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调整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总教学时数中实习课的比例

增加妇产科教学中小班实习课的比例,传统的本科教学中实习课往往常被忽视,部分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有的高等医学院校甚至取消实习课,其严重影响了理论的提高及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我校自近3年来对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的妇产科教学中将小班实习课的比例由原本科教学占理论课1/5-1/4的实习课提高到现有的三分之一左右。

2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及引进教学模型

改变传统的“板书+挂图”的教学方式,编制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实纲及规范化流程,通过改善教具、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大班课中盆腔的解剖、生理及分娩机制等一直难示教又不可能看清楚的内容应用多媒体,动态显示骨盆的结构,并同时展示软组织、血管淋巴及神经组织,通俗易懂学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消化。

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目前,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困扰医院正常运行的较严重问题。在临床教学中,随时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医疗风险意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一生的工作中形成自我保护的概念。鉴于医疗发展的新形式,我们将沿袭了几十年在产房中进行的实习课———分娩机制的内容进行改革,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即计算机交互式分娩及急救演示系统,此模型是专为模拟分娩全过程及母婴急救训练而设计的计算机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应用妇产科和急救医学专家共同研发的配套教学软件,与计算机相连,可模拟操作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分娩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临床状况,并且可通过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记录,对学生进行各种产科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和评分,完善的分娩和急救教学体系。很好的解决产房现场观摩时间和条件限制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演示从待产到分娩及产后处理,只需10余分钟,配以动画示意图,使这一内容形象、生动易于掌握,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构建妇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病历及病历讨论库

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到妇产科病人的特殊性,在尽量多接触病人的情况下,对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准备2~3份典型病历,由学生为主体讨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教师有目的地总结及对学生诊疗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去由于病房内病种的限制,常常使学生丧失对一些重点病种的临床见习机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校内、校外甚至国外的典型病例加以制作保存并能随时再现。此方法的采用对七年制临床医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紧密结合理论课教学,通过增加实习课课时、更新教具、多媒体课件、多功能临床实验室、小班化典型的病历讨论及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等系列改革措施,无疑会使临床7年制的临床医学的学生增加对妇产科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达到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临床技能的要求,为培养高层次的人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0篇

[关键词]《妇产科学》 模块式教学法 成人教育

《妇产科学》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涵盖面广,包涵了妇产科基础知识以及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且许多内容对内科、儿科、外科临床医生都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但是长期以来,成教《妇产科学》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根据课本上的内容进行灌输式讲授,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针对以上因素,我们在成教《妇产科学》的教学中,引入模块式教学法[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发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在潜力和优势;遵循心理学认知规律,将适宜的教、学形式有机结合,把教学方法搞活,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研究对象

青海大学医学院2010级临床专升本1、2班,学生共计150名。

二、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以教学方法改革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成人学员的理解力和以往的基础知识理论,调动他们挖掘学习潜力,开发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教与学并重的教学模式;解决成人教育忽略成人特点,构建具有显著成人特色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研究内容

针对教学内容,模块式教学法主要分为以下4个步骤:

(一)阅读-解疑-小结模块

针对《妇产科学》较为抽象的理论,这一模块首先依据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参考教学资料,由集体备课制定各课次阅读提纲;教学中我们选择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正常妊娠等章节,将教学目的与要求以及阅读提纲印刷后发给学生,学生首先根据阅读提纲自读教材,然后回答自测题,并将难以理解或含糊的问题提出,教师随堂解疑。最后教师对本次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要点予以简明表述,以便学生正确理解、加深记忆。

(二)设问-阅读-小结模块

在女性生殖器肿瘤章节的教授中,我们选择常见的子宫肌瘤,针对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几方面提出启发性的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生通过主动阅读探究问题的答案,最后由教师简明总结。

(三)阅读-讨论-小结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学生依据阅读提纲阅读,疑难问题记在纸上交给老师,教师筛选其中较为集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再由教师总结,使难点轻易突破。如不孕症是临床常见疾病,学生就导致不孕症的因素、不孕症诊断的检查步骤、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在这一环节中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妇产科理论和临床知识以便应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对教师来说也存在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病例演示-分析-小结模块

典型病例中往往包含了妇产科的理论与临床知识,通过典型病例的提出,学生自己思考、分析,然后老师加以总结,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横向的联系,使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我们选择妇科临床常见急腹症异位妊娠、流产的病例,要求学生做出初步诊断、辅助检查、处理方法以及鉴别诊断。既加强了学生对本病的认识,又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横向联系。

四、研究结果

通过对青海大学医学院2010级临床专升本1、2班学生共计150名实施模块式教学法,从11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的评价分析,其结果如下:

结果表明,超过90%的学生认为模块式教学法对提高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学习效率、综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记忆、加深理论理解,培养临床思维等方面效果显著,且比传统教学方法强。

五、结论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教育中,学习者是成人,大多已经从业,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每个成人都把许多各自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经验带到教学情境中来,这既是成人学习者之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同时同辈群体(成人)相互讨论请教,也是利用学习者自身资源的一种办法[2]。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理解知识和结合理论进行实践的能力比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学生强,但记忆力和学习注意力则相对较差。

因此,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在成教《妇产科学》教学中应用模块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发挥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改变了以前把教育作为传授知识手段的观念,做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知识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结果表明,75.3%的学生认为模块式教学法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效果显著;72.0%的学生认为模块式教学法很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70.0%的学生认为模块式教学法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在促进记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认为效果良好的学生均在80%以上。且在模块式教学法中,教师必须充分研读教材、采集整理病例、了解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后简明的小结以及讨论时的引导总结等,促进了教师教学及综合知识水平的提高,很好地促进了教学相长。

注:此课题为2009年青海大学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

[参考文献]

[1]冯晓玲,李 莹.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优势[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10(8):182-183

第1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1级三年制农村医学专业2班(48人)为实验班,3班(47人)为对照班。两班学生人数、年龄、学习纪律、基础及前期各门基础课成绩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妇产科学于二年级秋学期开课,两个班均由笔者授课。教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学》,由张锐主编,教学大纲、目标与课时数相同。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按教学大纲授课,教师讲授理论为主,学生听课、记笔记、思路跟进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运用案例-情境教学法。现以异位妊娠为例介绍案例-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如下。

1.2.1课前布置案例,依次展开情境 教师于课前先给学生发放案例素材,学生先预习,了解异位妊娠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选择真实案例:王女士,28岁,停经54d,今中午突感下腹撕裂样疼痛而急诊入院。检查:失血性面容,血压70/45 mmHg,脉搏120次/min,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宫颈举痛(+),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液。提出问题:①初步诊断;②哪些检查有利于确诊;③采取哪些处理;④转归及预后如何?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典型病例设置悬念,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设计任务,并编辑简短剧本,准备道具。先在剧本中确定不同的角色,选出数名学生分别出演护士、患者、家属及陪人,教师扮演医生,经课下排练后,在课堂上演出。

1.2.2 构建情境课堂,表演体会情境 上课时,老师给出一个临床实景,将学生引入情境。情境表演如下:某天,一名妇女由陪人搀扶手捂下腹来到医院。护士迎上去接诊,简单询问病史后知道患者是午餐后不久出现腹痛,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护士可能会想到"胃肠炎、急性阑尾炎"等疾病,此时医生还在给其他患者做手术,护士进一步问患者,才知道该患者已停经50多天,除腹痛外还有少量阴道流血,学生突然想到影视剧中常出现的一幕:腹痛、流血,然后流产了。眼看着患者脸色越来越苍白,血压也越来越低。怎么办?正着急时,医生走出了手术室,并带患者到检查室。10min后,医生走出检查室,说到:"患者曾有过盆腔炎,通过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宫外孕的诊断明确。立即通知手术室马上急诊手术!"--情景教学结束。其余未参加出演的学生分成3个小组,各组在观看的同时找出存在的错误,并列出问题分析讨论。老师做简要评论和总结,并再次回顾本堂知识点,起到强化与纠偏的作用,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将学生再次拉回到教学中。学生通过刚才的情景剧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几个问题概括了整堂课的内容,大家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讲解结束后,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并进行总结,学生在快乐中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寓教于乐,效果非常好。

1.2.3 教学效果评定方式 ①期末考试成绩:课程结束后对两班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试,由同一教师命题及阅卷,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结合国家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要求精心设计考题,共100道选择题(总分100分),其中病例分析题型占40分,这部分考题主要是考查学生临床思维及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其他题型占60分,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②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设计7个内容,见表2:发放问卷94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2.1实验班与对照班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

表1显示:与对照班相比: P

2.2 两种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 见表2。

表2显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情境教学法中各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

可见,实验班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普遍认为采用案例-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对未来职业的发展也有益,说明案例-情境教学法在农村医学《妇产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行之有效。

3 体会与讨论

3.1 能够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情境教学是把课堂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模拟演示、分析,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感知、理解、深化融为一体,提高了教学效果。

3.2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案例-情景教学中,老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老师启发引导下积极提出问题,并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意见,寻找解决的方法。把知识运用到情境中,再从情境中进行分析,质疑、答问,学生能放下以往的拘谨,敢于想象,敢于问答,老师及时给予充分的鼓励并表扬。这种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使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由单向灌输式教学向双边互动式教学转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情景教学法一改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利用师生在课堂上的双边互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该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不仅带动了课堂气氛,还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由单向灌输式教学向师生双边互动式教学转变[2]。根据中职生处于青春叛逆期特点,通过情景互动,充当主角,让其有成就感,学困生也变成了主动生,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用已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4 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职业能力 案例-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一味地局限于课本的知识使教学与临床脱节,教师应该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经常到临床一线工作,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实践技能,同时也给学生带回临床诊疗的最新进展。

总之,案例-情境教学法在农村医学妇产科学教学的应用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提高教学成效。但由于受到教学内容、时间和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在应用时,从课堂的组织、学生评价等方面也提出了挑战,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做全面的分析,充分发挥案例-情境教学法的优势,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培养实用型的农村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留学生;妇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潘晓明(1984-),女,浙江新昌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妇产科学临床及教学工作。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的规模逐年扩大,2009年来华留学生总数已首次突破20万人次。医学是来华留学生所选的几大热门专业之一,由1999年的第三位跃居为2009年的第一位[1]。

我校具有一流的办学条件,其核心指标之一为培养一流的人才。妇产科学已列入我校主要教改课程项目,也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我校留学生生源来自世界各地,在语言、环境、教育背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妇产科学临床实践对象为女性,涉及更多的伦理、风俗习惯、隐私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疑惑。近年来妇产科学教研室以医学院教学改革为契机,进行了留学生教学体系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就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谈一些心得与体会。

1妇产科学的特殊性

妇产科学作为与内科学、外科学及儿科学并驾齐驱的医学生主干课程,是一门独立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学科,也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留学生首次接触妇产科学内容,对这块知识充满了新鲜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在诊疗过程中会涉及较多的患者隐私问题。许多患者对留学生的临床实践过程不配合,尤其是对男留学生,患者的排斥心理更为强烈。目前国内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开展妇产科的临床实践带教工作面临一定的困难。

通过建立妇产科高仿真模拟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我校已招募临床医生、研究生作为“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标准化病人可供留学生询问病史和临床技能操作。该教学方法跨越了留学生与患者的语言沟通障碍,避免了在真实病人身上进行教学对患者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在高仿真模拟教学中,允许学生犯错误,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可重复性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临床专业技能得到提高。留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后,再选择那些愿意配合临床实践教学的患者进行见习、实习,接触前让留学生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

2教材问题

我国目前尚未编写适合留学生医学教学的材,各所高校自主选择留学生的教材。由于妇产科经典书籍诺瓦克妇科学、威廉姆斯产科学等书籍对本科生来说内容过于深奥,我校选择使用的留学生教材是妇产科学英文版(第五版),但此教材缺少女性骨盆解剖、如何询问妇产科病史、如何进行体格检查、如何与妇产科病人进行医患沟通等内容的相关章节。

一本好的教材,能给医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故我校组织专业人员,以诺瓦克妇科学、威廉姆斯产科学和我校谢幸教授主编的《妇产科学》第八版教材为基础,参考五年制医学本科培养计划,根据我校教学大纲和生源国对本科医学教育的培养要求,自行编写一套适合留学生的妇产科学英文教材。教材编写完成后请各级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同时关注学生对此教材的反馈,然后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每个章节后面附上参考书的目录,方便学生深入学习,此举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3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我校自2006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招生规模逐年递增,目前在校医学留学生500余名,来自美国、印度、巴基斯坦、毛里求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巨大。虽然我校专门为留学生设置了本科全英文教学项目(MBBS项目),但英语并非是所有留学生的母语,且各国学生的英语发音带有一定的地方口音,这给语言沟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虽然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了近四年,我校要求所有留学生实习之前通过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四级,但留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要和患者进行无障碍的交流仍然困难重重[2]。除了语言障碍,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在临床教学中设置了一条鸿沟。近年来,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加,来华医学专业留学生的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医学专业留学生必须直接面对所留学国家的人民,其跨文化适应问题尤其突出,上述现象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3-5]。

针对以上情况,我校妇产科学教研室通过以下多种途径,较好地解决了留学生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所带来的临床教学难题。

3.1提高教师的英文授课水平

全英文授课是留学生医学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我校医学教育努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妇产科学教研室建立了一系列留学生带教教师上岗资格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如带教考核与劳务分配、职称晋升相关。同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力量。选拔骨干教师到海外进修,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聘请外教进行留学生部分课程的授课,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提供指导意见。如聘请布里斯托大学的马丁·约翰·奎恩教授来给留学生授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提高英语水平,教师还需要深入了解生源国的文化背景、学生的宗教信仰,减少由此带来的文化沟通障碍。

3.2给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学习汉语

指导留学生充分认识到扎实的汉语功底是在中国学习的基础,只有学好汉语才能和患者进行无障碍的沟通,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开设针对医学留学生的汉语课程,除了学习普通汉语,还要学习医学专业汉语,定期对学生的汉语水平进行听说读写考核。把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邀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中国学生加入,建立医学英汉双语角[6],每周进行2-3次规定话题的小组讨论活动。学校定期举行小组间的汉语竞赛,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积极性。鼓励留学生积极参加中国传统节日的各种活动,增加其对中国风俗习惯的了解,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医患沟通障碍。

3.3建立“一加一”的同伴教学模式

在临床实习、见习过程中,把8年制的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混合编在同一个学习小组中,共同参加临床实习,既能解决留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沟通困难,又能提高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这种学习模式,已在我院试行了一段时间,深受留学生和本国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的欢迎。

3.4借助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学方式也由传统的讲课方式发展到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授课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英文原版文章、图片、视频,教研室添置各种教学模型,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使学生不但能看得见,而且能摸得着,通过这种方法把抽象、枯燥的知识点以简单、生动、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弥补语言沟通方面的不足。

4课程考核

我校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主要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7]。以往国内学生的理论考试已经有一套完善的试题库,实践操作考试评分细则也很成熟。因留学生教学的时间尚短,且对出题者的英语要求较高,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试题库,故可供选择的试题较少,由于留学生教育背景的差异,单靠书面考试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尚存不足。留学生因外形特征和国内学生有明显差异,一些患者排斥与留学生进行肢体接触,故要在患者身上进行实践操作考试有一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