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15:47: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苏教版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岛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色和鸟类活动的情形,课文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意在让孩子们从小增强环保意识,懂得爱鸟,护鸟。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深切感受到鸟岛上的鸟多,鸟窝多,鸟蛋多;
3.知道我国青岛湖西部有一个鸟岛,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重难点:
1、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深切感受到鸟岛上的鸟多,鸟窝多,鸟蛋多;
2、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让我们再一次一起去观赏鸟岛。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勾起对课文内容的回忆,激发学习的兴趣。)
2、读词 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学习生字是一项相对枯燥的内容,以比赛的方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巩固和加深对词语的认知。)
3、鸟岛还有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鸟岛在什么地方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出示填空,指名说
(设计意图:在学习前进行质疑,提高初读课文的目标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4、这个小岛不仅中国人知道,就连外国人都知道,这真是一个——(闻名中外)的小岛啊。这么美的小岛想去看看吗?(想)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小岛转转吧。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每当春季来临,天气转暖,湖水开始解冻,鸟岛上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2、指名读第二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
(出示第二段)
从哪儿知道飞来的鸟儿很多?随机讲解“一群一群”:
比较句子,让学生体会鸟多
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一群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学生自由说句子的不同,读句子
(设计意图:比较学习,体会中国文字的精密,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阅读体会,让孩子明白鸟儿的多!)
3、这些鸟是一起飞来的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让生理解“陆续”,让生表演陆续的样子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让孩子理解体会鸟儿飞回来的场景。)
4、鸟可真多啊!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5、这么多的鸟在这儿干什么呢?
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内容。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总结:这就叫“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设计意图: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还以直观认知为主,运用挂图,降低想象的难度,用直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孩子想象画面。)
老师再根据图分别讲解“筑巢安家,养育后代”,加深学生理解。
5、鸟儿们可真快乐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春天的鸟岛真热闹啊!夏天的鸟岛更热闹呢,让我们快去看看。
2、请学生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鸟岛有“三多”,你知道是哪“三多”吗?读完后,请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
3、指名说,老师及时板书 :鸟多、窝多、蛋多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热闹”一词做文章,找文中的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游人多突出小岛的与众不同!)
4、从哪儿知道鸟多呢?
生读句子:
6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①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鸟儿多呀?(各种各样、鸟的世界、聚在一起)
理解“各种各样”:什么叫“各种各样”呢?你猜猜鸟岛上会有哪些鸟呢?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各种各样鸟的图片。
(设计意图:充分地运用挂图,让孩子见识各种各样的鸟图,用直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孩子了解鸟的种类!)
②理解“鸟的世界”:你们见过鸟的世界吗?你们猜猜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
课件出示很多鸟的图片。
③这么多的鸟会在一起干什么呢?课件出示鸟活动的图片
课件出示填空: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有的( ),有的( ),有的( ),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④指导朗读:多开心、多快乐的小鸟啊,谁能再读读这句话。(个、齐读)
5、鸟窝多
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鸟多呢?点出“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做挨着的动作)
老师结合图讲解鸟窝多
6、鸟蛋多(板书)
①学生读有关语句,从哪些词看出鸟蛋多?
点出“窝里窝外”“到处”。
②课件出示鸟蛋图,理解后再读词语。
③出示青绿色和玉白色的鸟蛋图,说说为什么有不同颜色的鸟蛋?(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因为有各种各样的鸟。)
④有这么多的鸟窝和鸟蛋,其实,也就是说鸟岛上什么多呢?(鸟多)你能把这2句读好吗?(个、齐读)
7、小结第三小节
① (结合板书)第三小节向我们介绍了鸟岛的鸟
儿多、鸟窝多、鸟蛋多,难怪有人称这里是鸟的世界了呢!
你能看着屏幕,读读这段话,把鸟岛鸟的多读出来吗?(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感悟的表达,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表达。
②这段文字,你想把它记在脑子里吗?(出示课文填空)
师生齐背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这么富有魅力而闻名中外的鸟岛,谁不想亲眼去看一看呢?所以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
2、如果来到鸟岛上的每个人都捉一只鸟回去,拾一个鸟蛋回家,那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之后,鸟岛会变成什么样呢?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游客,你会怎样劝阻他呢?
3、你们希望看到这样的情景吗?(不)所以,我们应该要爱护鸟类,保护鸟类(板书:爱鸟、护鸟)
4、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游客的?(齐读)
5、老师这儿有2句句子,请大家读一读:(出示句子读一读)
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去碰幼鸟和鸟蛋。
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1)、先齐读,再男生读上一句,女生读下一句。
2)、师解说: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用了不同的说法。
3)、老师这儿也有一句话,你能模仿上面的例子,用另一种句式来说一说吗?出示句子:因为今天下大雨,所以春游活动取消了。
_______ ,因为_______ 。
6、小结:游客们的周围有这么多的鸟蛋和幼鸟,可是却没有人去碰一下,人们是多么爱护这些可爱的小鸟呀!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1977年我们国家已经把鸟岛列为自然保护区了。
7、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再次感受人们对小鸟的爱。
三、小结课文,感情升华
看,蓝天碧水间,鸟儿飞得自由自在,多么快乐啊!现在让我们拿好书,再来读读这篇课文,仔细回味一下鸟岛美丽的风景吧。齐读课文。(配乐)
(设计意图:在音乐的渲染下,更容易激发了孩子读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 、会做利用氢氧化钙检测二氧化碳的实验。
2 、会做利用火柴燃烧的情况检测氧气含量的实验。
3 、会选择一定的方法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4 、能通过收集资料制作戒烟小报。
科学知识:
1 、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
2 、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3 、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
2 、知道吸烟有害呼吸器官的健康,能逐步养成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研究呼吸的意义。
教学时间: 二 课时
教学准备:氢氧化钙、塑料袋、水槽、吸管、玻璃杯、气球、软尺、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提问:我们每天都在呼吸,你知道我们身体的哪些器官是呼吸器官吗?(板书:呼吸)
学生汇报:鼻子、肺……
2 、讲述: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呼吸器官吧!(强调:嘴不是呼吸器官。 )
看视频资料。
3 、通过观看,相信你现在对自己的呼吸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在身体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分组活动,指名演示。
4 、你觉得在观看过程中,哪个呼吸器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汇报。
5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肺和呼吸的关系。
二、自由研究:
1 、比较吸进和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 1 )提问: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
学生讨论、汇报:呼出二氧化碳……
( 2 )讲述:刚才同学们进行了猜测,但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必须用实验来验证。
( 3 )演示实验 1 ,并讲解:先收集一塑料袋空气,再倒入氢氧化钙溶液,把袋子摇晃一下,看看有没有变化?
学生观察并汇报:溶液颜色没变。
( 4 )演示实验 2 ,并讲解:收集呼出的气体,也倒入氢氧化钙溶液,摇晃后观察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并汇报:溶液变浑浊了。
( 5 )为什么实验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
( 6 )讲述:一个实验成功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再做一个实验看看结果如何。
( 7 )演示实验 3 ,并讲解:我们先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师收集气体),把收集到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再收集一瓶新鲜空气,也用玻璃片盖上。现在老师点燃火柴,你们仔细观察火柴在两个瓶子的燃烧现象。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在呼出的气体的瓶子里火柴灭了。
( 8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汇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 9 )提问:我们做以上对比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分组讨论并汇报。
( 10 )小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 11 )提问:在呼吸时起交换气体作用的重要器官是什么?(肺)
( 12 )讲解: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2 、测肺活量。
( 1 )讲述: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肺活量。每个人的肺活量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参照 P50 吹气球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注意:先要深吸一口气,再把所有的气都吐出吹气球,然后把气球扎紧了;要测量气球的最宽处周长。比一比谁吹的气球最大。
分组实验,并记录结果。全班汇报结果。
( 2 )提问:找出本组肺活量最大的同学和肺活量最小的同学,比较上节课你们所测量的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肺活量大的同学呼吸次数少)
( 3 )提问:肺活量大好还是小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并汇报。
( 4 )提问:怎么样才能增大肺活量呢?
学生汇报。
( 5 )小结:肺活量大对健康是有益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加肺活量增进健康。
3 、保护呼吸器官。
( 1 )提问: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呢?
分组讨论,全班汇报。
( 2 )小结:我们要为保护呼吸器官做些积极的事情,比如平常打扫卫生先洒水,经常通风换气,积极锻炼身体等等。
第二课时
三、拓展练习:
1 、提问:你对吸烟有什么样的看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识别角;知道角是有大小的,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2.使学生在认识角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个部分名称,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从实际物体的面上抽象出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没有关系,而是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用具:每人一张彩纸、一把剪刀、一把直尺、一个活动角、一副三角尺;教师用具:角两个、小磁铁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带同学们玩个小游戏:我来猜猜猜,猜猜老师的袋子里有哪些图形?
邀请一位同学上台猜猜老师的袋子里有哪些图形。
生: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师:你是根据什么猜到的呢?
生: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有四个角,圆形没有角。
师:那老师想让你给它们分分类,可以这么分?
生:有角的分一类,没有角的分一类。
师:没错,你有一双从数学角度出发的眼睛。咦?那角是什么呀?它是什么样子的?又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角”(板书课题:角)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从生活中发现角
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角吗?(见过)
说一说你见过哪些角?
2.出示图片,找出角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物品,你能指一指角角哪吗?请同学上黑板上指一指找到的角。
3.摸角,感受角的特点
刚刚咱们找了角,也能指出角,你想摸一摸角吗?
拿出课本,请同学摸一摸数学课本上的角。并且说说角摸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1:角摸起来尖尖的。
生2:角摸起来扎手。
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摸一摸角那个尖尖的,扎手的地方。
预设生3:尖尖的那个地方的两边摸起来平平的。
师引导学生用手去感受角的两边平平的、直直的。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的看到角,咱们把这些图形的角都描下来怎么样?
(PPT展示描角的过程,师讲授:这些描下来的图形都是角。)
观察:这些角有都有什么?
师:先自己独立观察角都有什么?再和同桌讨论一下你们的发现是否一样。
汇报交流:
生1:角都有尖尖的地方。
师:请上来指一指那个尖尖地方。
交流发现:这些描下来的角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
师:角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生齐读顶点)。每个角几个顶点?(1个)师板书(角都有一个顶点)。
生2:角还有两条线。
交流发现:这些描下来的角都有两条线。
师;角的这两条线叫做角的边,每个角几条边?(2条)角都有两条什么样的边呢?回想一下刚刚咱们摸角时候的感觉。
生:平平的,直直的。
师;角有两条直直的边(相机板书)
4.说一说角的组成
师:请同学看,这一个一个的角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练习: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并说明理由。
5.学习画角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角,也认识了数学中的角,大家的表现非常棒!老师想把难度升级,你们有信心完成新的挑战么?(有)老师想让大家画一个角。不着急,咱们先想一想画角需要些什么?(直尺,因为角有两条直直的边,不用直尺画的不直)
(1)教师先放手让同学们自己画,展示不同学生的作品。(2)强调画角的好方法:先画顶点再画两条边。
(3)介绍角的标记,弧线的使用。
6.认识角的大小
(1)比一比哪个角大?说说为什么?
(2)掌握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师:同学们看,这是老师动手制作的两个角,这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啊?(在对比中发现两个角一样大,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2)学生观察角有大有小
师: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制作一个比我的角大的角,说说你的方法。再制作一个比我的角小的角,说说方法。
引导总结:把角的两边张开角就变大,两边收拢,角就变小。
角的大小说的是它开口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的找一找,填一填,找的时候可以在找到的角里面标上弧线再去数,组织交流时,让学生指一指所找出的角的顶点和边。
2.
动手做一做
先用角的符号标记长方形上的4个角,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任意减掉一个角,鼓励用多种不同的剪法,找出所有结果。将减的结果贴在黑板上汇报,带领孩子数出剩下几个角。
最后用课件再次展示结果,直观加深学生印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转化的策略,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采用转化的具体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经历用转化策略解决出示问题、丰富转化策略体验的过程,感受知识、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发展思维的灵活、敏捷等品质。
3.使学生在获得策略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在解决问题中主动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和认识转化的策略
【教学难点】
灵活选用具体的转化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下面26个字母中,有多少个红色的字母?
26个字母中,数出红色字母,只需要先数出蓝色的5个字母,剩下的就是红色字母了。
其实,有时候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能让问题变得简单。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碰到困难时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
2.脑筋急转弯游戏。
早晨醒来,每个人都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睁开眼睛
青蛙为什么能跳得比树高?树不会跳
世界上最小的岛是什么?马路上的安全岛
太平洋的中间是什么?是平字
偷什么东西不犯法?偷笑
什么蛋打不烂,煮不熟,更不能吃?
考试得的零蛋“0“
二、教学例题,揭示转化
1.师:首先我们做个小游戏,猜一猜,哪个面积大?(课件呈现)
生:左边的大。生:右边的大。生:一般大。
师:同学们猜得结果都不一样,我们请方格图来帮忙吧。(课件呈现)
师:刚才猜左边面积大的请举手,恭喜你们:猜对了。
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借助方格图来比面积。
2.出示例1两个图形
(1)师: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能一眼看出来吗?
(2)师:再用数方格的办法方便吗?
生:不方便。
(3)师:是不方便,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地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
(4)有的同学看出来了,有的同学还在思考,老师提示一下,注意观察每个图形中凸出的部分与凹进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能不能变成规则图形进行比较呢?下面请同学们在导学单上试一试
(5)完成后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6)讨论好了吗?哪位同学来说说你们小组的想法?
①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上面的半圆平移到图形下方的?上面的半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生:把左边图形上面的半圆往下移,拼成(变成)一个长方形。(师电脑演示:先分割出半圆。怎么移?(学生回答后再演示:向下平移)平移了几格?师:对,把这个半圆向下平移5格,就把这个图形变成了长方形。)
②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左右两个半圆进行旋转的?左右两个半圆分别围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
右边图形的左右两个半圆往上移,也拼成(变成)一个长方形。(师电脑演示:先分割出两个半圆)怎么移的?(学生回答后再演示:旋转)
师:对,把两个半圆分别旋转180度,也把这个图形变成了长方形。
③现在你能看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怎么知道的?
3.师小结:像这样,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了我们熟悉的简单的图形来比较,这样的过程,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叫做转化
4.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1)有些不规则的图形可以转化成熟悉的简单的图形。
(2)图形转化时可以运用平移、旋转等方法。
(3)转化后的图形与转化前相比,形状变了,大小没有变。
小提示
1.师: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
生:能将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
2.师:刚才是用哪些方法把两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的?
把图形转化,可以用平移、旋转或者剪拼等方法
3.师:图形在变化(转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三、回顾整理,在复习旧知中感受转化策略
其实,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早就运用转化这种策略了,只不过当时大家不知道它的名称而已。
接下来,请同学们回顾整理一下:以前研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时,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转化的策略?
1.图形面积方面的应用。
回顾有关公式推导过程。(课件演示)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反馈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机呈现)
2.数与计算方面的应用。
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数学就是不断学会转化的过程。不仅在图形的世界里常常应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而且在数与计算方面也常用到这一策略。
师:在学习认数和计算时,哪些地方用到过转化的策略呢?
先让学生在小组整理回顾,然后师生互动交流。
生举例说明:如小数乘法是转化为整数乘法,分数除法是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进行计算的,等等。
师:通过我们的回顾和整理,这些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将未知的问题、新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我们熟悉的问题来解决的。
转化是一种常见的,也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我们以往的学习中,早就运用这一策略分析并解决问题了,以后再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时,你会怎样想?
课件出示智慧心语
四、实践应用,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转化策略
师:我们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们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将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的过程。下面请同学们用运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
1.巧用转化比周长。(学生上来演示)
着重让学生说说具体的转化过程
在例1中,我们解决了一个与面积有关的问题,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这里是一个与周长有关的问题,想一想,运用转化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转化前后,图形的形状改变了,但是周长不能变)转化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师:咱们同学不仅会观察,还很会想象。我们在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时候观察很重要,想象也很重要。感受到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乐趣了没有?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
2.巧用转化写分数。(学生上来演示)
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这一组题目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可以把三角形割补或把其中的三角形旋转,得出涂色部分占10格,所以分数表示应该是
生①:我将空白部分合在一起,正好是6小格。那么涂色部分就是10小格,所以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咱们来看看空白部分有多少格?(6格),那么涂色部分就有几格?()10格
涂色部分占这幅图的几分之几?
这样思考行吗?
师:这位同学将问题转化为先求空白部分,这想法不错。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②:我将涂色部分分成5块,通过移一移,就能求出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了。
师:通过将涂色部分移一移,确实能很快地看出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看来,转化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有时,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思考,就会有新的发现。
在转化策略表示面积结果时,要注意可以改变图形形状,但不能改变图形的面积。我们要根据问题,在变中保持不变,要保持问题的结果不会变化。
3.练一练(位置上交流,只交流一种)
明明和东东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上分别画了一个图案(图中直条的宽度都相等)。
大家先观察思考,直条形组成的图案面积相等吗?想想可以怎样比较,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这两个图案的面积相等吗?你是怎样比较的?
说明:我们可以用转化的策略,把左边图中有图案的直条形平移,转化成和右边相同的图案;也可以把右边有图案的直条形平移,转化成和左边相同的图案,这样就可以看出面积是相等的。
4.一块草坪被4条1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用简便的方法解答。
(1)你打算怎样求题中9小块草坪的面积?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
(2)如果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条小路的面积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3)如果把图中的9小块草坪拼一拼,能拼成一个长、宽各是多少的长方形?
说明:把9小块草坪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中,用到了什么数学方法?(平移)
用平移的方法把9小块草坪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这样就能直接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结果,计算比较简便。
43乘25=1075(平方米)
五、总结:
自主评价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其实,在古代,我国的少年就已经善于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了。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聪明的曹冲把称大象的重量转化成了称石头的重量。这张图片认识吗?司马光砸缸,一般情况下,人落水,我们是想办法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当时的策略是让水离开人,的确是高人一筹啊。
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经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加强对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整理能力,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正确解决含有加、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初步感知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3.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能理清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并加以整理,从而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掌握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问题:车上原来有34人,到站后有15人下车,车上还剩多少人?有18人上车,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要求:先自己读题,说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想想可以怎样列式,然后同桌之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检查交流:先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然后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说明思路,揭示课题
点评:小朋友们真厉害,知道可以利用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然后再根据算出的结果和另一个条件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过渡:在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实际问题都可以应用这样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索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比一比那些小朋友最爱动脑筋,最有办法,获得的星最多。
【探究新知】
活动二:呈现问题,探索解决
1.出示例题3:
同学们期盼很久的春游活动来了!瞧,这些同学们准备乘车出发啦!5路车开过来了,请仔细观察图片。
要求:请小朋友先自己读题,然后思考,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质疑: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5路车刚刚到站,车上有34人,为什么还问车上有多少人呢?到站后,乘客有上有下,离开这个站时,车上的人数和原来一样吗?追问:那这里的离站时指的是?(上下车以后的人数)
2.独立思考,交流思路
猜一猜:先离站时车站的人数比原来车上的人数多了还是少了?
想一想:根据条件,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你准备怎样算?
集体交流:谁来分享你的好办法?
引导学生理解交流的思路,学生说教师边板书
先加后减:原有34人+上车的15人-下车的18人=离站时车上有37人
先减后加:原有34人—下车的15人+上车的18人=离站时车上有37人
先减后加:原有34人+上车比下车多的3人=离站时车上有37人
活动三:讨论检验的方法
3.提出检验
点评:小朋友们想到的办法可真多啊!现在请小朋友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办法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质疑:答案我们是算出来,那怎样知道我们算的对不对?
追问:你打算怎样检验?
可以用算出的离站时的人数减去上车的人数,再加下车的人数,看是不是等于原来车上的人数。
活动四:总结解题一般步骤
4.回顾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引导: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经历了那些过程?
根据回答相机板书:(1)读题,弄清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式解答。
(4)检验并写出答句。
【练习】巩固深化
活动五: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1.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1题。
小朋友们真厉害!
5路汽车顺利到达目的地,小伙伴们先玩个游戏稍作放松。游戏中也有我们今天学习的问题呢!一起看看吧!
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质疑:题目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点评:这也表示了事情的发生顺序。
指出:像这样用箭头连接已知条件和问题,看起来比较清楚明白。
要求:那这个问题你会解决了吗?自己动手试试。
提示:做好的小朋友要进行检查。
组织交流:
追问:这题我们做完了吗?对了,要检验。
提问:可以怎样检验呢?说说你的方法。
提问: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小结:刚刚我们列了两道算式,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解决了生活中的下车、玩画片的实际问题。从中发现,我们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解答,比一比谁应用的最灵活。
2.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2题。
稍作休息后,小朋友开始了他们的体验。看白板。
体验项目之一:游泳。
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可以求出怎样的问题?
你会解答吗?自己完成。
交流。
3.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3题。
同学们真棒,已经能很快地用两步计算解决增加和减少的问题。
下一个体验项目:感受工人师傅的辛苦。
工人师傅也有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呢!你能用两步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吗?
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追问:用去88袋,是指图上的那一部分?谁上来指一指,那剩下的部分呢?就是我们要求的还剩多少袋?
要求:那这个问题你会解决了吗?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问: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提问:可以怎样检验呢?说说你的方法。
4.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春游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下一个体验项目:摘西瓜。
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会列式解答吗?
口头交流。
【总结】全课小结
活动六:全课小结
1.
我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解决了生活中的乘车、玩画片、游泳等问题,我们在解答时要注意些什么?
(1)读题,弄清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式解答。
(4)检验并写出答句。
2.作业布置。
课本第64页
第5题
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已知条件:车上原来有34人
到站后有15人下车
又有18人上车
问题: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方法一:34+18=52人
方法二:34-15=19人
方法三:18-15=3人
52-15=37人
19+18=37人
34+3=37人
或
综合算式:
34+18-15=37人
34-15+18=37人
18-15+34=37人
答:离站时车上有37人
教学反思: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的例3教学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列式计算检验结果给出答案”的过程组织教学。
① 理解题意包括读题、说题,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等活动。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你从图画里看到些什么?题目要
求的问题是什么?先让他们自己思考同桌两人相互说说,然后在班内交流。 在学生寻找条件和问题,原来有34人,下车15人,上车18人,现在有多少人?这些信息是分析数量关系、探索问题解法的依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② 分析数量关系时学生熟悉的事情能唤醒他们相关的直接经验,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从已知数量以及未知数量的关系上展开讨论,从而感悟解题思路。学生联系平时乘车的经历,会想到“减下车的人数”“加上车的人数”,甚至会列出34-15+18等算式。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该利用板书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原来34人,减下车15人,得到剩下的人数;再加上车18人,就是开车时的人数。或者,原来34人,加上车18人,得到上车以后的人数;再减下车15人,就是现在的人数。教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信他们有经验可以利用。学生中出现不同的思考,正是他们充分利用已有经验的表现。我还要求学生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是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思路。
列式计算是具体实施解题步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应该分两步解答,要写出每一步的算式、得数以及单位名称。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算的是什么,体会第二步是如何利用第一步计算得数的。
当然,遗憾的地方也不少,老师的讲解和点拨、扶助略显多了一些,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还没有更好的发挥出来,如果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能大胆地放手,效果会更好。
学习卡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1、白菜馅的有36个,韭菜馅的有24个。吃了18个,还剩多少个?
(1)整理条件和问题:
(2)
列式解答:
(3)
检验:
2、上午摘了120个,卖出60个,下午又摘了80个,现在有西瓜多少个?
(1)整理条件和问题:
(2)
列式解答:
(3)
检验:
3、小英看一本72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26页,第二天看了28页,再看多少页才能看完?
(1)整理条件和问题:
(2)
列式解答: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理解连除的数量关系,并能综合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并能列综合算式解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连除的数量关系。
难点:能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
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导入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教材13页例4)
过程讲解
1.观图、读题,获取数学信息
已知信息:2个书架一共放了
224本书,每个书架有4层。
所求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理解题意,探究解题思路并列式解题
(1)思路一
①思路分析:根据2个书架一共放了224本书,可以先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再根据每个书架有4层,求出平均每个书架
每层放多少本书,即:
2列式解题。
分步列式:
224÷2=112(本)
112÷4=28(本)
列综合算式:
224÷2÷4
=112÷4
=28(本)
(2)思路二。
①思路分析:根据有2个书架和每个书架有4层,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层,再根据一共放了
224本书,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
放多少本书,即:
②列式解题。
分步列式:
4×2=8(层)
224÷8=28(本)
列综合算式:224÷(4×2)
=224-8
=28(本)
答: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28本书。
3.检验解题方法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1)检验方法一。
①检验方法:对比两种解题方法的计算结果是否相同,如果相同,那么说明解题方法和计算结果都正确。
②检验过程:
224÷2÷4
224÷(4×2)
=
112÷4
=
224÷8
=
28(本)
=
28(本)
③检验结果:两种解题方法和计算结果都正确。
(2)检验方法二.
①检验方法:把得数当作条件,根据题意计算,看结果是否符合原来的条件。
②检验过程:28×4×2=224(本)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90-01
动态生成性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重要补充和修改。课堂教学是一个由诸多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动态推进过程。课堂教学往往不一定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计划进行,特别是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课堂教学就会生成比教师的预设更为生动、有趣、丰富的精彩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灵活应变,摒弃原先预设的方案生成新教案,尊重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发现,使课堂因“生成”而更加精彩。
一、把握学生灵动的思维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活跃的思维、独特的见解往往是教师在课前难以预见的,尽管教师在课前作了缜密的计划和预见,但也难以保证教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如在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一课的教学接近尾声时,一名学生举起小手说:“老师,作者写‘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时加上了省略号。而在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时,却没有加省略号,这是为什么呢?”笔者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把这个问题又抛给学生:“那么,你们认为庐山的云雾还有哪些形态呢?”学生纷纷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说:“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草帽。”有的说:“有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山峰撑着的一把雨伞。”还有的说:“那些缠绕在半山腰的云雾,像是青山穿上了迷你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合理想象,既发展了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笔者顺势引导举手提问的学生回顾其他同学刚才所说的内容,问题立即迎刃而解。
面对课堂的生成,师生只有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氛围中才能展开心灵的对话,才能使教案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生成,学生方能在教学生成中得到启迪,形成对文本内涵的深刻感悟。
二、把握教师的智慧生成
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往往随着课堂教学的推移而产生,许多教师会从教学过程中顿悟新的教学流程,从而打破课堂僵局,使教学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的公开课时,笔者到学生中间指导他们做练习。当笔者走到一位女生身边时,她悄悄地说:“老师,您板书上的‘既’字写错了。”笔者一看,果不其然。此时,坐在前面的几位听课老师都为笔者捏了一把汗,有的老师还建议笔者悄悄改过来。但是笔者不紧不慢地等学生完成练习,再趁机组织学生进行“找错字”的比赛。不少学生很快找出并改正了板书上写错的“既”字。课堂教学变被动为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把握突发事情中的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将“计划”和“生成”融为一体,即兴发挥,巧妙点拨,适时补充,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实现思维的碰撞和语感的深化。课堂教学也能从突变走向秩序井然。如在听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二册《乌鸦喝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会水慢慢升高的过程,教师组织学生把石子一颗一颗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瓶子里。突然,一颗稍大的石子卡住了瓶口,怎么也按不进去,教师一时不知所措。笔者连忙指了指书,示意她因势利导,指引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立即心领神会,她向学生提问道:“小朋友,我们把瓶口堵住了,而乌鸦为什么没有呢?读一读课文,聪明的你一定能从句子中找到答案。”话音刚落,学生迫不及待地朗读课文。不一会儿,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读起“它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这句话,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又重读了“小”“一颗一颗”等词,从而把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鲜活的印象,使课堂教学生成了新的精彩。
在教育改革的逐步实施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途径都有了相应的变化。新教育理念下的“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将教师教学的秩序性和能动性,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型相结合,使得高中数学的教学能够体现出其相应的价值,教师教学、学生受教的形式在“双动两案”这种教学模式下也才显得更加有意义。
一、学案与教案相结合
教师教学要在一定的学案、教案指导下才能够把握好教学的方向,也才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布置作业,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才能及时做出更新和完善。针对学案设计来说,顾名思义要关注到学生的自主研究、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等问题上,制定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案。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这个内容,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先自主去预习这一节的内容,在预习好的情况下尝试做教材中的例题,从例题中学习课题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讲解“集合的含义”时则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在预习中所了解到的“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在表述过程中就是一种对自己学习的回顾,也会一种对自我学习的检验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也要及时纠正错误或者进行知识强化,还可以针对某些学生陈述的内容来要求小组学生进行讨论,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继续强化自己的学习,课后继续进行相关课题的反思和深化探究。这一套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所制定的学习方案的实施应用,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学案。
而针对教案而言,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效率、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这些都是教师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所应该涉及的内容。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时,教师就可以考虑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进行函数的学习;或者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情况,教师还可以考虑是否应该再次回顾初中阶段的函数学习,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学习做好铺垫;又或者在课堂上,是否可以进行小组交流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这些问题就是教师教学方案中所该呈现的内容,所以学案与教案相结合才能促进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才能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才能掌握好有效的教学技能。
二、合理安排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是相互契合的。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除了有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影响外,还应该有自身的自觉性控制和自主性探讨来进行安排计划。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关于“统计”的学习,首先教师进行学生学习的安排就应该涉及到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探究三个部分,这是教师引导性作用在学生学习安排中的体现。而学生自觉性和自主性的发挥也要从这三个部分去体现,比如“统计”这节包含的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总体特征的估计、线性回归方程这些内容都应该在学生刚开始接触“统计”这个章节时就必须了解的内容,并且建立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针对自己存在的疑问进行提问,课后再次加深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这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具体内容。
对于教师教学而言,教师也要通过课前任务布置、课堂教学手段设置、课后活动计划安排等环节的考虑来完善教学。例如在学习“概率”这一章时,教师也要结合概率章节中关于随机事件及其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互斥事件等内容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全面了解,概括其中的规律和不同,并且在课堂上以提问的形式来考察学生是否对知识点进行掌握,同时在课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际事件的概率探究,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操作。这些内容就就教师教学过程的具体内容。
三、能动性的提升
能动性是“双动两案”教学模式顺利实施最根本的因素,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能动性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发展,教师在能动性的驱使下才能进一步地完善教学质量,学生在能动性的驱使下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材中的“解三角形”这一章节,教师的能动性发挥可以体现在如何向学生解释正弦、余弦的定理使得他们更加容易理解,如何把正切定理和正弦、余弦定理进行比较使得学生能够体会到解三角形过程中避免定理公式的记忆错误,或者怎样启发学生去思考关于余切这个教材未涉及到的概念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同样学生在能动性的发挥中,也要在学习中、生活中体现出来,比如针对某个数学问题加强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对课堂上的疑问做好标记找同学和老师询问,对于一类数学问题寻找其他各种解决方法从而拓展自己的数学思维……这便是学生在能动性发挥方面的体现。所以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要两种角色,能动性的提升必须在教师和学生两者身上同时体现出来才有可能实现“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体而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促进、共同提升的过程。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必须相互结合和相互关联,使得配套的学案与教案能够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发展。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才有可能对自己的教学不断进行改善和创新,学生也才会积极主动去反思和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整个教学系统才会进行良性循环。
1.教材选取
苏教版《化学与生活》模块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使学生直面生活、工农业、环境、饮食中的化学知识,充分利用课本中丰富的栏目内容,寻找蕴含丰富化学知识的主题展开探索,但不宜面面俱到,有的知识让学生自主阅读、查找资料汇报讨论。
2.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实践方法
展示生活实物,例如,在“日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一节中,给学生展示洗衣粉,抛锚式提问:“你知道加酶洗衣粉加的是什么酶吗?起什么作用?能洗涤所有衣物吗?”在“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中,展示了学生的校服、班服T恤、购物袋、不粘锅、篮球等物品,请学生辨别这些物质的成分……
列举生活现象,例如,“糖类”的授课中我使用在学校“运动会”期间,有学生未吃早餐参与比赛,出现眩晕无力的现象,导入课堂,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剖析原因,得出结论;在“维生素”一节中,我将医生给儿子开的补钙药方展示给学生,提出“为什么补钙要结合维生素AD?”……
直击社会热点,例如,由过年拜年礼品,诱发学生思考“营养品真的像广告词那么神奇吗?”在“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一节揭开营养品的神秘面纱……
演示生活化实验,学生在动手中探索。例如,用漂白粉和洁厕精混合产生氯气验证洗涤剂的性质,用实验现象提醒学生洗涤剂不能混用。
苏教版《化学与生活》模块中多次涉及了平衡移动的问题,这些知识分散于不同章节,我教学时选择一段时间统一讲解,结合生活中白糖溶解的过程及在充满水的水池中加水的例子,使学生定性理解平衡的含义。
课后成立化学兴趣小组,研究的课题源自课本,例如:了解食品中的添加剂;矿泉水中微量元素的成分及作用;常见药物的疗效;某小区或学校的垃圾处理和回收状况……小组成员利用休息日开展活动,收集资料或取样实验;小组成员根据获得的资料交流、讨论,将结果写成调查报告;教师批阅小组的调查报告后,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书面或口头评价。
3.实施案例——《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教学目标:在活动与探究中,使学生掌握如何检测加碘盐中的碘含量,认识人体摄入碘元素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
案例分析:从电视中常见的广告引入,很快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阅读课本、观看视频、教师讲解,让学生树立必需元素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但其含量需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有效发挥其功能的科学观。
碘是人体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由碘的功能、海带富含碘、加碘盐、大脖子病等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入手,使学生掌握碘的生理功能。检测加碘盐中的碘的含量,对于文科班的学生而言,若直接分析实验原理、探究实验,则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难以理解。因此,笔者先用以厨房用品为主的材料证明加碘盐中的碘的存在,以此为载体,让学生回顾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掌握由物质性质设计实验方案的化学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检测加碘盐中的碘含量则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由于与生活用品紧密联系,因此不仅在课堂上分解了难点,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增强,而且激发了学生做“家庭小实验”的灵感。
4.效果检测
4.1建立测量工具
本研究选择宋万琚博士提出的CLRL(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的测量工具为依据,选取了29个生活问题。
4.2选取实验对象
选取笔者亲自授课的两个平行的史地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活教学模式设计的教案对实验班进行教学,为期45天。实验前后使用的测量工具均是根据高中生“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评价工具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测量。数据结果使用spss18.0处理。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见表1:
4.3实验数据分析
4.4结论
表2说明实验前测,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各个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3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解释和评价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生活教育”教学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科学评价化学用品的能力。
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班学生,实验班的学生化学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
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生活化教育”教学模式是比较合理和有效的,可以供其他化学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参考、运用和推广,但还需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初识《定风波》
第一次接触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选修教学是要有别于必修教学的,至于区别点在哪,当时的认识就是选修当然侧重与“选”,所以在唐诗宋词的教学上,主要凭个人喜好筛选相关篇目。在“新天下耳目”这一板块就选了《定风波》《江城子》《卜算子》,预计两课时。
从诗词教学的常规角度考虑,初定《定风波》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学习本词的表达技巧;
2.感悟苏轼达观的处世态度。
教学重点是理解内容,感悟形象,熟读成诵。教学难点是理解“归”向何处,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教学过程中首先围绕文本研习: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体现出怎样的性情?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竹杖芒鞋诚然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走用它,怎么能比“骑马”还“轻”?
3.“一蓑烟雨任平生”“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一个“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春风是“料峭”的,而作者却是“微冷”,怎么理解?此词是不是他酒后的自我宽慰?
最后重点探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归去”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归去”是否相同?他要归向何处?从三个方面加以探究:1.归朝廷。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因此在苏轼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归田园。他自己比较喜欢老庄的作品,不自觉也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无为非凡,又使他淡泊名利。所以他每到一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3.归佛门。自己取名东坡居士,和佛印等人的交往较密,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佛家的静达圆通,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最后加以总结“归去”——回归自我精神家园。
知人论世论
课后加以反思,虽然课堂能紧紧结合文本内容,从练字的技巧出发,结合词人形象来体悟其中的情感,但实际上对课文难点的处理上,学生关于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一无所知,问题的设计完全是教师为了设置难点而设置,因此,大多数是教师的说教或者说是灌输,学生对情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阔达、旷达、乐观等字面上,无从深入实际上也无法深入。这种为了解决难点而故意设置难点的教学,看似重难点突出,教学相对完整,实际上已经完全违背了学情。
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对苏轼本人缺乏应有的了解,由此看来“知人论世”很有必要,这是探究的基础,是观察和思维的基石。当然,我在课前已经补充了“乌台诗案”的相关资料,现在看来,这一材料有其相对独立性,案例处在特定历史的特定阶段,这一事件也是苏轼人生某一阶段的案例,可以说这一案例只是苏轼宦海中的一滴,撷取这一滴何以认识苏轼人生的大海。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得补充苏轼一生的宦海浮沉,了解了其一生的遭遇,方可知苏轼的旷达乐观的积极处世态度的渊源。
专题教学论
真正对《定风波》这首词有新感悟是在完成对《江城子》《卜算子》的教学后,教完这两首词,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是,《江城子》沉挚深永、悲凉婉切,《卜算子》隐约高远、冷寂执着,那么,《定风波》中苏轼的阔达与淡定的身影又在哪里?不同时期个人词风变化为何如此之大?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
带着这些问题,开始细心观察文中的注释并结合苏轼的人生履历,发现《江城子》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是苏轼丧妻十年后人生的又一次低谷,此时的苏轼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卜算子》写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是苏轼刚刚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也曾涉及此事,说苏轼在涉案的当天,曾经推知自己小命难保,吓得瘫软在地,但即使这样,在幸免于难被贬黄州后,仍然“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而《定风波》是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此时的他已经被贬黄州三年,可谓历经人生的大风大浪。
笔者想到此,才真正认识到选修教学不只是“选”这么简单,或者说“选”已经是已知命题,未知命题在于“修”。苏教版选修教材应将其专题化,备课也应该是专题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材这种“专题”的设计,从实践背景上看,它顺应了新课程理念;从性质上看,它具有凝聚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特点。“专题”的凝聚性是建立所选文本的内在逻辑联系、逻辑分类基础上的。“专题”开放性要求教师从整体考虑,大胆调整、整合。“专题”的探究性要求应改变过去学生依赖教师学习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再识《定风波》
鉴于此,第二年,苏轼词的教学首先着眼于专题教案,确定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苏轼词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2、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苏轼豪放派词风的特点及其形成。教学重点是《江城子》《卜算子》《定风波》中情感的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是《定风波》中“归去”的理解。教学过程中,重新调整三篇课文的教学次序,依次是《江城子》《卜算子》一课时,《定风波》一课时。
一、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培养学生的数学化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最终目的是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同样学习数学知识也是为了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学知识需要通过将知识进行数学化来表现出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碰到很多跟数学有关的问题,但是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进行数学化处理我们就很难使用数学的方法来计算并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的数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后,帮助学生提升其数学化的能力,会对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比如:苏教版教材大多被使用在邻水的城市中,同样学习该教材的学生对水运也不陌生,但是学生对于这么常见的现象并不会联想到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数学知识.在苏教版初中数学中,有一个跟抛物线有关的数学问题就涉及到了水运:如图1所示.已知在河面上有一座抛物型的拱桥,当水面距离桥顶3米时,水面宽度是6米,那么水位上升1米后,水面的宽度是多少?这道题是根据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来实现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利用二次函数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又引导学生通过建模型的方式来解决平时遇到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化能力.
2.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
在苏教版的初中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在“有理数的乘法”这一章的内容设置上就存在明显的数学化的应用.教材在开始时先对学生进行了引导,让学生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水面以及水位的变化来进行思考,然后把平时生活中学生会碰到的问题设置为一道数学题.由于跟自己平时的生活有很大的关联,学生的兴趣就会很高,但是仅仅凭借学生们目前掌握的数学知识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等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中带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会对知识的讲解格外的注意,并且会根据自己的方式来记忆这个知识.这样就创建了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也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实施数学化思想
1.发展学生的数学化应用意识
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的数学化的发展创造一些具体的情景.比如,有位教师就曾经在比例的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出了一个十分具体的教学例子.这位教师在讲课前一天晚上在教室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很大的手掌印,第二天学生们来到教室便对这个手掌印起了好奇心,很多同学都在想“这么大的手掌印,那该是多高的人才能拥有呢?”.随后这位教师将自己的手放在黑板上并画下了自己的手掌印,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个大的手掌印是老师手掌印的四倍,然后这位老师又拿了一条绳子,这个绳子的长度是这位老师身高的四倍,那么学生们就觉得绳子的长度便是巨人的身高.随后学生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巨人的鞋子、衣服、书桌的高度.通过这种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的教学方式,在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认识.
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它需要教师在对数学知识有着深入认识的同时还具备广泛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经过数学化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数学化思想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努力,初中学生虽然具备一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初中生的经验不足还不能很好地实现数学化.对于初中数学老师来说,一定要学会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意识,让数学化思想成为学生思维方式的部分之一.从上边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初中学生数学化思想的培养跟老师的课堂讲授方式以及培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数学老师要知道虽然讲授知识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数学化思想的培养必须以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为前提来发展学生的数学化意识.
2.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化能力
由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是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能够使学生与古代大师进行直接对话,深入了解古代历史,发扬和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高中文言文就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对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而书本中的注释又对学生的理解,甚至教师的教学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教材中的注释问题。
一、孤立解释,有注释但不够确切
如必修四《琵琶行》中的“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课文注释中将“去来”解释为:“去了以后。来,语气助词,无义。”这样的解释有误。该词与“兄弟”“妻子”等词一样,属于偏义复词,侧重于“去”字。
再如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课文中没有注释“必”,而许多学生易将其误认为“实在,一定”,但是结合文章内容,该词应解释为“假使,倘若”,可以在《辞海》中找到例证。
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强化版本选择意识。对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而言,其选择的文言文在对勘、注释和版本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教师要强化自身的版本选择意识,对教材版本进行详细校对,择善本而选,恰当选择版本注释。这样能够对原文进行经常性查对,培养师生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当注不注
如必修一《赤壁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课文中没有对“慕”字加以注释,因而许多教材将其解释为“倾慕、爱慕”,但是结合文章上下文可以将该词解释为“悲伤”,这样更加符合文章的感彩。
再如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王好战,请以战喻。”文章中没有解释“喻”字,而一般参考资料中将其理解为“打比方、比喻”,这种解释存在明显的错误,这是因为该字在先秦时期没有比喻的意思,与“谕”字一样,是指把事情说明白。所以教师要强化科学研究,做到“咀嚼、深究”。
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恢复原生态”的教学态度,做到“咀嚼、深究”,准确把握历史文化背景、古人思想系统和语文系统,尽量对文言文中词与字的原生态加以还原。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语文教育行家、文学专家和古汉语专家等在古汉语方面的成果加以积极借鉴,以保证文言文选文质量。如蒋传和王力等学者以不同文言语料为依据,采用多样化的技术方法来系统研究与精密统计文言文常用词,其对古汉语文化现象的认识可以帮助师生准确掌握文言文的规律。
此外,教师可以采用训诂学的方法,对训诂、音韵和文字这三个层次的价值加以考订,创通词义的不同研究方法,创新发展汉语训诂学的内容。
三、注释没有与语境结合
如《谏太宗十思疏》文中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一句,注释为:“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民众。”就注释本身来说,是没有什么错误的。但由于没有结合语境,使多数学生感觉云里雾里而不知其意。在具体的注释中,应该引入上一句的“貌恭而不心服”,将注释完整的表达为:“招致臣民怨恨的大小事情,都是不能做的。”
由此可知,在直接翻译注释不能充分表达其意之时,有必要结合语境进行意译的补充,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上下文的理解,对单个句子和字词的理解也会更为丰富。教师还要强化阅读与训练,加强师生交流。
文言文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教师的“教”,一个是学生的“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有争议的字词的意义分析及文本蕴含的文化内涵讲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的发展。注重版本的选择和教案的研究,教师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无法对所有的文言文问题加以概括和教学,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之外加强自学,并通过课外的文言文阅读和训练发现与课文的共通之处,通过对比强化自身的文言文学习。鼓励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领悟文言文本身的阅读美感和文化内涵,而非仅仅依赖教材注释、参考资料和教师讲解。特别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文言文,若经自学仍无法理解,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