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

时间:2023-01-22 05:4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设计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设计模式

第1篇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开门见山式;情景式;探究式;抛锚式;理论实践一体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的迅猛发展,微时代逐渐步入了人们的生活,人类获得了越来越多不一样的微体验。当今时代,时间的碎片化、知识冗余等问题冲击着我们。而微课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改革与进步,推动了数字化资源建设模式转换。如何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微课的教学设计是首要因素。

一微课

微课,最早产生于美国。在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Park学校的化学老师JonathanBergmann和AaronSams,为了解决部分学生不能正常上课的问题,制作视频课程,将这些视频到网上之后供学生观摩学习。每个录制好的课程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讲解少量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且查看容易。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外学习到知识,改善学习效果,另外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自信心和学习的效率,从而微课也迅速的发展起来了。在我国,微课最初出现在2011年,胡铁生教授率先提出“微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而为微课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领域。

二国内微课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微课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有:(1)微课视频与传统课堂录像之间的区分还不为大多数人知道;(2)部分教师虽然在参加微课培训班或者研究微课,但是他们只重视信息技术上的学习,而忽视教学设计等方面的重要工作,而且制作微课的技能没有被大部分教师所拥有;(3)目前的微课大赛,也只是要求参赛教师设计制作一集微课,而在参赛过后,这集微课便被束之高阁,没有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4)目前开发出来的微课,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技术做的好,有的设计做得好但呈现方式上设计的不是很完美。总的来说,整体的教学设计把握不够好;(5)制作开发与呈现方式有待于改进和开发以及微课程的教学支持服务有待于完善等。

三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品质的优劣的衡量,首要因素是教学设计,其次是表达方式设计。(一)微课的教学的设计基本模型微课的教学的设计基本模型应该包括三个阶段,即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和评价阶段。具体包含的内容,如图1中所包含的各项内容。(1)开门见山式微课此类微课表示教师直接呈现授课内容与目标,能够引起学生注意,便于其理清的知识脉络。通过对本节课的重点概念或关键问题的简介,引入知识内容,既突出了授课的重难点,又是一种微课知识引入的良好方式。这种模式较适合对该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学习兴趣,且具有相关知识储备的学习者。直接对知识进行阐述,也是一种能够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的好的设计模式。另外,这种模式不适合对年龄较小的学习者采用,由于直接进行讲解知识,不进行课前导入或者兴趣的激发,难以抓住学习者的兴趣。(2)情境式微课情境式微课主要是从教学内容呈现和表达方面带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教学设计模式正如示意图中所阐述的那样,情境可以是真实的、语言描述的、虚拟的和实物演示的。这种微课教学设计模式,对学生具有感染力,而且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对学习者的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清晰的讲授。(3)探究式微课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教师通过问题的预设和处理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寻疑和释疑的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探究式微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由于面对的是视频外的学习者,所以要求教师具有很好的教学引导技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通过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推动教学。(4)抛锚式微课抛锚式微课采用情景渲染的方法教学,一般从感染学习者的真实问题或实际案例出发。具体设计模式如图2。(5)理论实践一体式微课理实一体式微课,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知识讲解与操作演示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的设计模式如图3所示.上述五种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和设计,每个微课的教学设计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所面对的学习者的特征,选取表达教学效果最优的设计模式。另外,以上五种模式不仅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组合这五种设计模式,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第2篇

【摘 要】近年来HPS教学模式越来越受欢迎,正在高中教学中逐步推广。HPS教学模式将科学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内容融入理科课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高中化学教学是一种科学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亟需将HPS教学模式应用于化学教学。本文分析了HPS教学模式的概念及作用,并对基于HPS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HPS教学模式;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实施

一、HPS教学模式的概念及作用

(一)HPS教学模式的概念

HPS教学模式(Hi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是一种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将科学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内容融入理科课程。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欧美等发达国家对该方法的运用还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中。

(二)HPS教学模式的作用

(1)提升学生对科学的认识。HPS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理论的构建过程。科学理论的构建需要提出假设,然后加以验证,最后得出结论。科学知识必须接受检验,要建立在论证的基础之上。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它可能被推翻,可以随时修改。科学知识还与文化、社会有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HPS教学模式,学生能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建立起探究的欲望,逐步培养科学精神。

(2)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科学史、哲学与社会学都是HPS教学模式所使用的素材。通过这些素材的辅助,教学能更好地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为学生展现一个较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进入到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更具有主动性,学习状态能得到优化。这种情境教学将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与生活的沟通,让学生的经验与其成长环境结合在一起,可以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因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锻炼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的个人判断,它能引导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这是思维的最基本技能,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关调查显示,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化学史的内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明显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分析显得更有调理。由此可见,HPS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基于HPS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一种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的初步阶段就是作出教学设计。实行HPS教学模式也不例外,首先就要对高中化学教学做出系统的教学安排。教学设计的目标要围绕《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对科学的本质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自然观,认清科学和社会的关系。在HPS教学模式下,科学史、哲学与社会学都是重要的内容。科学史和哲学对学生认识科学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而社会学的内容可以将科学、社会和技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通过HPS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实现全面发展。

(二)教学设计内容

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该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大都与科学史、社会学密切相关,而HPS教学模式使用的素材包括科学史、哲学和社会学,因此,该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化学各部分内容都能适用。根据学校的教学进度,开始阶段可以选择高中必修一的内容,第二阶段可以选择必修二和选修四的内容,最后阶段可以选择初中化学的内容。开始阶段可以选取两部分内容,基本理论、概念部分和元素化合物部分,涉及的主题是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和金属及其化合物。

三、基于HPS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实施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揭示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选择与这个概念发展相关的化学史素材。例如,为帮助学生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统一性,可以用拉瓦锡的燃烧氧化学说作为素材,为引出氧化还原反应更广义的定义,可以选择戴维对燃烧概念的学说。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初步认识

历史讲述:1774年,受普利斯特里发现氧气的启示,拉瓦锡从密闭的燃烧实验中得出燃烧氧化说:燃烧需要有氧。他同时指出,物质得氧即为氧化,失氧即是还原,而且提出氧化还原的统一性。教师讲述完化学史后指导学生对比较熟悉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行分析,理解二者的关系。通过化学史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联系起来,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明确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辩证关系。

(二)氧化还原反应再次认识

展示:氯气与磷反应会生成两种化合物。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将燃烧的概念进一步拓展成: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认识的深化

提问: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都有氧气的参与,它们的联系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刚才的实验,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从化合价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认识

通过认识氯化钠的形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电子得失与化合价改变的联系,从得失电子的角度分析上述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演示:铜锌原电池实验。让学生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得出锌和硫酸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实该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电子转移,进而理解该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

(五)总结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分别从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降以及电子得失三个方面进行,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通过总结,认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不同分类标准。

总之,研究的目的就在于HPS教学模式对高中化学教学作出系统、全面的设计。通过实验,分析HPS教学模式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将HPS教学模式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春娟.试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4):71+67.

第3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混合式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

1引言

信息化设备和教学资源建的再多再好,教师不去更好的使用,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将流于形式。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当前,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是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重心。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新型教学设计,它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技术和手段,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1]。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核心。国内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较少,主要侧重于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设计进行信息化改造,这种改造不能完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特征与优势。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混合式学习理论融入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更加符合信息化教学的要求,能真正起到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作用。

2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及应用

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是一种国际上主流的学习方式,它将传统的“传递—接受”学习方式与西方建构主义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传统的“传递—接受”学习方式完全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西方建构主义学习方式,则主张学生信马由缰自我探究,强调通过协作自主构建知识目标,形成新知识。混合式学习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起来,在教师主导下进行学习探究,强调“主导—主体相结合”的学习方式[2]。国内外学者认为,混合式学习不仅能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个性化学习时间,更是一种全新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在混合式学习理论等信息化教学的指引下,课堂教学模式将产生重大变革[2]。这场教学变革既强调贯穿课程始终的在线学习、虚拟学习等线上学习,也强调课堂面对面学习等教师亲授的线下学习,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与E-learning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也有学者认为,混合式学习“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2]”,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认知行为与方式,实施课上与课下混合、线上与线下混合、虚拟与现实混合的教师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认知过程。

3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由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提出,他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的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3]。“Intel未来教育计划”总结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被称为“典型模式”,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分为: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评价修改八个步骤[3]。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王文槿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用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主要由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特征分析、设计学习任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提供认知工作和协作工具、学习策略设计、管理及帮助设计、总结和强化练习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组成[3]。

4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全校公共课,开课范围覆盖电子信息类几乎所有专业。该课程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概念与协议、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组建技术、因特网互联接入技术、网络安全与故障处理等,涵盖网络技术的方方面面,是大学生了解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必学课程。该课程以理论为主,较为难懂,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网络理论模型的复杂和抽象,以及实践环节较少。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的加入,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的形象,但如何在理论课的框架下科学安排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构建信息化环境,系统组织学生自主协同学习,这就需要研究针对理论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和问题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情境与资源设计、学习活动设计。

4.1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主要是让学习者明确学习主题,教学者明确教学应达到的结果。教学目标不是强加于学生的,而是在其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教学目标分为学习能力目标、教学内容目标、线上学习目标、线下教学目标等。学生和教师是学习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师生之分,只有持续有效的交流、沟通,分享彼此经验。因此,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制定应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参与认可教学目标,教师帮助学生最终达到这个目标。教学目标分析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突出能力目标分析,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学到能力。

4.2学习任务和问题设计

学习任务是教学目标完成的手段与方法,是学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包括目标、内容、操作过程以及对学习成果的描述[4]。学习任务与问题设计紧密相连,以问题引导学习任务,以任务开展学习活动。学习任务驱动教学的进行,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教学全过程,因此学习任务设计关系到教学过程的优劣。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设计的关键,对问题导向和问题支架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习任务的走向和完成程度。由于没有具体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手段,理论的抽象性让信息化理论课堂的学习任务和问题设计变得非常重要。一般的理论信息化课堂学习任务分为四类:概念学习、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信息技术针对不同类别的学习任务设计出不同虚拟学习环境,让理论变的具象。学习任务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开放性、真实性、复杂多样性、协作性、学习活动信息化。

4.3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学习者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析,学习者兴趣、情感、态度分析等。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教学目标、学习情境、学习任务设计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学习者的特征,才能选择适合的教学与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情境和任务,设置能够吸引学生的问题和学习资源。在信息化条件下,学习平台能够将学习者特征实时传递给教师,这使得教师可以全程掌控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理论课是较为单调和枯燥的课程,学习者的兴趣会随着理论的深入而减弱,实时监控学习者特征,能使教师围绕当前学习者特征,设计问题导向,调整教学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

4.4学习情境与资源设计

创设学习情境是学习者形成有效认知的必要条件。建构主义的学习认为只有在特定情境下,学习者才能产生有效认知行为。学习情境的创设应具有真实性、生活性、活动性。学习情境应促进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互动,驱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达到认知的目的。因此,设计学习情境不能凭空幻想,不局限于知识本身,要面向学习者的现实生活,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理论课的学习工作场景很难在生活中实现,也无法应用于生活中,这就需要信息化条件下的学习资源设计。信息化学习资源是各类信息的集合,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三维等形式,可根据需要营造立体多维的虚拟工作学习场景,实现无法在生活中实现的工具和场景。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和四层模型学习难度大,将其模拟成七层和四层居民楼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学习资源在线实现,学生可自主模拟数据传输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学习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深度挖掘现实生活中可利用的场景和资源,是理论课学习情境与资源设计的重要原则。

4.5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核心,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它贯穿教学全过程,决定课堂发展走向,教师必须课前精心设计,课中全程监控和直接参与。在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教师设计、互动、监控学习活动,学生分组参加活动,适时生成学习过程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进行有效评价并引导整个学习活动。理论学习在课堂中进行,可设计的学习活动有:探究性学习活动、主题式学习活动、协作学习活动、案例实践活动等。这些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学习研讨开始,对知识点进行探究、质证、练习,充分理解知识点之后,分组进行案例实践和分享学习。因此,一堂理论课学习活动既是整体又相互独立,要从整体上把握,又要单独设计与实施。通过学习活动的指引,学生从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协作学习到独立实践,完成知识学习到知识内化再到知识应用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李赫.陈晓慧.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操作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58-60.

[2]何克抗.多媒体课件大赛发展历程回顾与评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3):22-23.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79.

第4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124-02

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史密斯-雷根(P.L.Smith&T.J.Ragan)教学设计模式

史密斯-雷根(P.L.Smith&T.J.Ragan)教学设计模式于1993年提出,并发表在两人合著的《教学设计》一书中。该模式是在第一代教学设计中有相当影响的“狄克-柯瑞”模式的基础上,吸取了加涅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注意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进行认知分析的优点,并进一步考虑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由于该模式较好的实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较充分地体现了“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明确指出应设计3类教学策略:( 1)教学组织策略: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即如何做出教学处方)的策略。(2)教学内容传递策略。(3)教学资源管理策略。由于“教学组织策略”涉及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就是为了使学生能最快地理解和接受各种复杂的新知识、新概念,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有关策略的制订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所以,这一点是使该模型在性质上发生改变,即由纯粹的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发展为“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关键。本文作者尝试从该模式的3个阶段对高职教学进行分析并相应提出改革设想。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起点水平。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等学校的学生。在考入高职院校之前,多数学生在中学时都是学习成绩一般、学科方面存在偏科、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学习热情较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同时具体的成绩差异性比较大,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100分左右。文化基础的相对薄弱导致这些学生进入大学院校后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学习目标难以达到,同时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产生了倦怠心理。

2.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特点而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有机整体结构。其中对知识价值的认识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石,它是学生肯为学习花功夫的原动力。高职院校学生初入大学,对他们将要学习的专业课可以说是知之甚少,这就需要教师强化他们对专业的认识,激发他们愿意付出代价学习的动力。

3.学习态度。高职学生学习兴趣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内容枯燥的则学习效率较低。他们的态度通常由心理因素导致。高职学生普遍自卑心理比较强。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无奈的选择,普遍有一种“失落感”。而且,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两面性,而且各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往往引起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主要体现在,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自信与缺乏自信的矛盾。

4.学习动机。动机是导致人的特定行为的重要动因。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多种多样,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1)自尊心、进取心和不甘落后;(2)为了自己今后能有一份好工作,多挣点钱以使自己和父母能生活得好些。而学习困难的高职高专学生,他们往往有更多的情绪障碍,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认识、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关注学习动机不明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起强烈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策略

首先面对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教师在思想上要更新自己的授课理念。更新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高职高专的学生起点相对较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需要重新认识高职教育的性质和特征,树立适应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该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基础,以满足职业岗位需要,培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如果在教师的授课和评价过程中强调理论的讲解,讲的深、难,这样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1.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在班级教学中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班级教学制把学生按年龄、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级,教授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这种制度会妨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学生之间缺少真正交流。为了弥补其缺点,适当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把班级同学自由组合,或按照寝室划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分组讨论学习。教师在引导的时候要做到小组目标明确,个人责任明确,小组评价与奖励相结合,这样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各种手段策略激活学生的认知能力,将原认知结构调整到较好的初始状态,为新知识的输入做好准备。另外,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本着理解、友善、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耐心引导他们,不可在言谈举止中显示出伤害他们自尊心的特征。要推行赏识教育。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赏识,逐步打消学生的自卑感,鼓励他们学习。对矛盾心理比较强烈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学生的矛盾心理,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这种矛盾,使他们明白付出与收获的关系,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摆脱心理阴影。

2.教学内容传递和教学资源利用的改革。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需要,选用国内高水平的教材。目前高职教育教材的精品不多,许多的教材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教学实践优势,编写实用性强的高职教材。突出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有机结合。自编讲义内容新颖,复核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把教材选好后,授课时应当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帮助学习融会贯通。这和多媒体课件的利用有直接的关系。例如,在会计教学中讲到存货跌价准备方法时,企业中有单项比较法、分类比较法和综合比较法3种,这就需要将例题用表格显示在PPT上,而且这样的显示不是完整的一张表格,要顾到学生在接受时思维的发展,也就是需要符合认知的规律。如果显示的是一张包括答案的完整表格,学生顶多就是看看,很容易造成混乱、不清晰。另外,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扩充资料。

四、教学评价

目前教学评价主要是采用三种形式:闭卷、开卷和课外论文。根据大纲要求出一份试题对学生进行闭卷考试,虽有合理的一面,但只是注重笔头答题和理论知识的熟记,忽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生活操作技能。这样的评价方式和体系只会让学生更往应试的方向发展,进入一个恶性循环里。教学评价考试内容和形式要根据专业特征和实际需要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基础课可以多采用闭卷考试,但应增加试题的灵活度以重点考核学生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平时也可增加小论文的写作、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堂几分钟小考等。专业课考试中,应采用闭卷、课外论文、技能面试等综合形式,促使学生既巩固知识又训练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晓飒.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对策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1,(7).

第5篇

1.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证明,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在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教育部门在相关法律中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指出教师应该积极的指导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进行学习。教师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进而从不同层面进行指导,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进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的制约,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的时候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异,学生知识基础,操作技能都有很多不同,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好一些,很可能在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程之前就接触了电脑,对于计算机操作非常熟悉。而有些学生的家庭条件有限,因此在除学校之外的时间里,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因此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困难,没有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学习快。基于这些情况,教师应该面向所有同学,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为目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既能够满足基础好学生的需求,也能够使基础差的同学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进行分层互动教学,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有效克服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

3.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在初中教学中,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实际上就是教师合理的利用教材,采用最为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两者的接触更加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不断提升,另外,随着我国教改的不断深入,互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是新时期教育中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教学手段。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互动教学设计模式的构建

从来源角度来看,分层教学法起源于分组教学,即便是如此,分组教学与分层教学之间又存在很多不同,分层教学很好地将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以及目标任务有机融合在一起,进而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更为动态化,同时,也能够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实现教学资料的有效利用,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桎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下面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互动教学设计模式的建立进行具体分析:

1.在初中信息课中,利用初中生学习特点充分营造分层教学气氛,利用教学多样性,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分层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分层教学,通过对分层教学的引入让学生知道根据自身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建立以学习为主的学习气氛,树立学习自信心。肯定学生的特长与优点,进行适当的分层学习,通过相互协作,培养学习能力以及建立团队意识。

2.让学生与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分层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环境等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并制定分组计划,通过学习目标的确立,适当的让每个分组都能够合理的安排学习,通过对不同小组进行单独学习任务布置,提高学习效率,设计目标的时候要注意目标的合理性,不宜过高与过低,尽量符合每组学生学习特点。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允许学生自学,最终让他们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运用自如。

3.通过独立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学习,采用多种多样的分组形式,按照每个学生学习风格以及学习兴趣制定学习目标,再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提供有效参考。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促使分层教学模式得以实现,并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学设计 学习环境设计 结构程序 教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07-0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学习本质及教学设计研究的不断深入,主体价值取向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逐渐兴起,对客观理性取向的教学系统设计提出了挑战,并受到教育理论界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

一、意义阐释: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内涵

建构主义教学系统设计特别强调“学习中心”的有意义学习环境的设计,设计的结果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简称CLEs)。CLEs的创建可以看成是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典型倾向。美国教学设计专家乔纳森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是一种以技术为支持的学习环境,学习者从中可以展开有意义的、有益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技术作为学习者探索、实验、建构和反思学习的工具,可以使学习者从经验中学习”。[1]可见,学习环境的显著特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是能“给养”或支持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活动,并能与环境互动而建构个体意义的学习环境。

20世纪90年代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研究构建了许多创新性的学习环境设计。尽管这些方式在应用的范围、技术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所蕴涵的促进主体有意义建构能力的认识论是相似的,而且在设计上倾向于CLEs的创建和运用。

二、理论框架: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原理

(一)基本原理: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要素构成

乔纳森六要素学习环境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乔纳森认为,CLEs的构成部分主要有:1.问题/项目空间。这是学习环境中的概念与操作的核心,起着聚合其他相关部分的作用。2.相关案例:运用相关案例来支持学习者的相关经验,提供学习“支架”。3.信息资源:使学习者在情境中的应用产生相关的意义。4.认知建构工具:指能承担和促进特定认知过程的工具,以帮助学习者完成问题求解任务,其中包括视觉工具、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和信息收集工具等。5.交流与协作工具:强调学习是通过协作、共享等社会性方式实现知识的社会建构。6.社会/背景支持:包括物质基础设施、教师和学习者的训练准备情况等。[2]

我国学者关于学习环境的整合设计。根据对学习环境定义的理解,在分析综合各种要素的基础上,我国学者钟志贤教授认为,构成学习环境的要素主要有活动、情境、资源、工具、支架、学习共同体和评价这七要素,各要素与学习者/教师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其特点在于:其一,强化了“活动”中心。活动作为人与社会、文化和环境间的双向交互的过程,成为其他各个要素变化组合的中心或前提。其二,强调“学习共同体”要素。注重人际互动、广域学习空间、交流协作、知识的社会性建构、群体学习等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三,在资源、工具和评价要素方面,强调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工具和真实性的评价。其四,在情境要素方面,强调学习任务内容和活动真实性。其五,在学习者/教师角色方面,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五大特性,即积极主动的、情境化的、复杂的、协作的、建构的学习;强调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帮促者,为学习者提供支架;强调“互动”是学习环境诸要素产生效力的灵魂,教师/学习者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关系;各要素的变化组合和师生关系的不同性质,便构成了不同的教与学的模式。

(二)基本理论: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多元理论模型

学习环境设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理论视野的多元性。多元理论给学习环境的设计提供了多样化视角,丰富了学习环境设计的思维视野,使之更具完整性和实际操作性。一般说来,任何学习环境设计的审视都离不开心理学、教育学、技术、文化和实用主义等多学科视角。[3]情境认知理论、活动理论、分布式认知构成学习环境设计的基础理论,它们与其他理论互为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学习环境设计的多元理论模型阐释

(三)结构程序: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程序

学习环境设计强调以学为中心,以学习者分析为起点,以问题(情境问题化)为导向,以任务(问题任务化)为主线,突显“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通过学习目标分析、教学策略设计和学习评价设计等环节展开,促进学习者意义建构能力。[4]

三、操作策略: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学”的教学目标分析,其中包括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其主要任务有:一是确定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和任务起点;二是确定学习主题及学习目标要求。其主要目的是: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主题”,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真实环境下的教学任务,以便展开意义建构活动。提出学习任务,是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

(二)学习情境设计

基于“学”的情境教学设计通常包括学习环境创设、学习资源设计、认知工具设计等。

1.学习情境的创设。建构主义强调真实情境下的任务学习,要尽量减小知识学习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差距,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将“情境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活动化”,还原知识背景的生动性、丰富性,提供具有吸引力的问题表征,激励学习者在任务主导的问题情境创设中,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开展协作交流,围绕意义建构“主题”(或“学习任务”),进行情境创设,实现知识意义和主体意义双重建构的根本目的。

2.学习资源的设计 。学习资源是指提供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基于“学”的情境教学设计中,必须选择教与学所需的学习资源,并设计这些学习资源的应用方式,以更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

3.认知工具的设计。认知工具是支持、促进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媒体。常用的认知工具有六类:问题/任务表征工具(案例、可视化工具等)、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数据库、语义网络等)、绩效支持工具、信息搜集工具、对话协作工具(学习共同体等)、管理与评价工具等。

(三)学习组织设计

学习组织的设计也是一种教学策略的设计,它包括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

1.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支持和促进学习者自主有效学习而嵌入学习环境中的各种学习策略。其核心是要充分体现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发挥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尤其是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对学习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策略和主体特征,应当设计和选择不同的自主学习活动。如表2所示。

表2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的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2.协作学习环境和活动方式的设计。设计协作学习环境(又称“协作知识建构”Collaborative Knowledge-Building,简称CKB)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共享-论证-协商,以深化完善对学习“主题”的意义建构。其方式主要有:竞争、辩论、伙伴、设计、角色扮演和问题解决。如表3所示。

表3 协作学习环境和活动方式的设计

3.教师指导策略和指导活动的设计。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中,学习者是学习性主体,教师是主导性主体,是学习过程的导航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设计者、帮促者。任何情况下,教师都有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教师需要在学习环境中确定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认知工具。

(四)总结与强化练习

适时的教学总结可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总结要简明扼要,总结后,应精心选择和设计一套有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以便检测、巩固、拓展所学知识,纠正原有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环境教学设计则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因此,其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其评价取向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更加关注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学习参与度及社会性评价等。但同时,应注意避免忽视教学目标达成、忽视教师指导作用和忽视自主学习设计评价的倾向。

[ 参 考 文 献 ]

[1] Jonassen,D.K.Peck&B. Wilson(1999).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Prentice Hall.lnc.l94.转引自: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Jonassen,D.K.Peck&B. Wilson(1999).Learning With Technology: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Prentice Hall.Inc.195.

第7篇

1. 目标驱动的教学设计模式

1.1目标驱动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

目标驱动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其中以加涅和布鲁姆的观点为代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了著名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将学习结果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其中又将认识技能划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目标驱动教学设计的又一重要理论基础。加涅和布鲁姆的分类理论在三大领域的划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的差异只体现在用词上,其不同之处是认知领域内部各类的划分标准和目的不同。

1.2目标驱动教学设计模式的关键元素

目标驱动教学设计的关键元素包括:一是教学目标,这是目标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因素;二是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确保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前提条件;三是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四是教学方法,这是教学目标与教学现实的沟通桥梁;五是教学评价,合理的评价不仅能够对前一阶段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进行分析,更可以为后一阶段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1.3目标驱动教学设计模式的操作步骤

目标驱动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设计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模式。课堂教学的结构基本上由五个部分构成: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依据该教学结构划分,目标驱动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七个具体步骤:(1)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需要研究教学对象的现实状况、确定教学目标。(2)教学的实施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学习任务、确定教学内容,以及选择教学的步骤、方法和技术。(3)教学的评价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评价教学、设计与实施作业。

2.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建议和反思

2.1目标驱动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以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为基础

目标驱动的教学设计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果”。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的内容要略高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教学的目标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个“一定程度”就是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因此对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判断必不可少。

(2) 教学活动设计要呼应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分解在教学活动之中的,因此教学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目前教学设计中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滥用,一节课由许多活动组成,而活动缺乏目的性,活动与活动之间也缺乏必要的联系。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①活动的目的:是否构成实现三维目标的一部分;②活动的形式:能否有效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③活动的效益: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有限的目标;④活动的适切性: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或能力的基础之上,让大部分学生有所收获。

(3) 作业设计要呼应教学目标

作业设计应该体现教学目标,因此笔者倡导基于目标进行作业的设计。作业设计也应该从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进行。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之间应有确切的联系,作业完成的质量应该能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一把量尺。

2.2教学目标的表述类型与方法

(1) 教学目标的分类

加涅认为,设计教学的最有效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目标来安排教学,因此需要对教学目标也就是学习结果进行分类。布鲁姆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将教育目标进行了如下表的分类。

在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每一个教学目标都应该在下表中找到一个明确的位置。从呈现结果来看,教学目标的表达应该是一个动宾搭配结构,动词即学习的目标,宾语即学习的内容。

(2) 三维目标的整体设计

第8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微课程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一、引言

一位名叫萨尔曼・可罕的年轻人在给小孩巩固功课的时候,为了方便,将视频传到网上供他们自主学习,随着点击率的提升,他开始思考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逐步创立了他的可汗学院。在可汗学院视频教学影片的启发下,许多教师尝试着改变以前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课前在家观看视频,把握课程的重难点,同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评价学习的掌握程度;然后在课堂上,将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上。这种方式的教学便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教师通过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的,知识内化则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这种教学形式受到了颠覆,在各种技术的辅助下,知识传授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协助和同学的协作而完成,翻转课堂由此形成。

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一般以5~10分钟的时间来讲述某个专题的内容。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微课这种教学形式以其时间短、授课形式丰富、跨越领域广而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教学手段。

微课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教授完某个专题的内容,这种教学形式决定了它必然与传统的各种教学形式会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微课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学设计的独特之处,并以实例说明其实践方式。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传统的课堂不断的受到冲击,数字故事、电子书包、电子白板层出不穷,这些基于数字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带来生机和变革。而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特性,一直走在变革之中。微课因为符合学生学习碎片化的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微课”又被人们称为“微课”,老外则叫“Microcourses”,“Micro-lesson”,“Mini-lesson”,“mini courses”,“small lecture”等等。从去年开始,随着颠倒的课堂(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颠倒的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2012年秋季开始,教育部面向全国中小学举行微课作品征集评选大赛。2012年11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正式下发通知,决定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至此,微课迅速地完成了从小学、中学、高校,直至社会大众的覆盖。

大家知道在传统授课时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只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学生,而且5-8分钟,50M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较好的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翻转课堂的意义

翻转课堂正成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创新话题之一,许多学者开始了翻转课堂的研究,近 日ClassroomWindow了一项翻转课堂应用调查报告:1.88%受访的教育工作者认为翻转课堂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满意度;2.67%的受访者声称学生的成绩有了适当的提高;3.80%的受访者表示学习态度得到了适当的改善;4.99%的受访者希望下一年继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

亚伦・萨姆斯和乔纳森・贝格曼在多个演讲和You-tube视频中也提到了翻转课堂在以下3个方面改变了学生的学习。

(一)翻转课堂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课后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时,不需要像在课堂上一样集中精力,担心遗漏重点内容与教学片断,也不需要担心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掌握节奏的快慢来分配每个视频片断的观看时间,理解的快进跳过,没明白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做笔记或仔细思考,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工具向老师或同伴寻求帮助。翻转课堂实施后,学生能够利用教学视频,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调整学习步调与节奏,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翻转课堂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性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把解决问题和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协作互动主要放在了课堂上,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学习的互动性。

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参与学生的互动,如解答学生的问题与疑惑,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实现个别化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当教师注意到部分学生因为相同的问题而困扰时,便可以将这部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统一辅导,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小组之间的协作进行交流,也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也逐步成立属于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与借鉴,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来传递知识。

(三)翻转课堂增强了与家长的互动性

家庭环境,家长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往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主要是依托家长会以及现在的“家校通”,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认真听讲,是否勇于发言,是否开小差,很难真正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翻转课堂的实施,让家长能够真正参与到孩子平时的学习中,还能起到良好的监督与指导作用;思考如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成为优秀的学习者。这些都离不开与教师的交流。

当然,随着翻转课堂的逐渐兴起,翻转课堂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在提供教学视频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如何保证视频传递大量的学习资源,如何让资源与课程有效的结合,在交互课堂中又如何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附加值”。此时,专题化、片段化的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三、微课程在翻转课堂中的实践模式探索

(一)微课程的概念梳理

关于微课有各种定义,我通过网络搜索后结合我的认识归纳整理如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美国微课做得最好的,是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微课。可汗学院是一个非盈利教育组织,通过在线收藏了3500 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该项目由萨尔曼・可汗给亲戚的孩子讲授的在线视频课程开始,迅速向周围蔓延,并从家庭走进了学校,甚至正在“翻转课堂”,被认为正打开“未来教育”的曙光。现在国内很多微课制做都以可汗学院的微课为范例。国内以李玉平的微课最有影响,李玉平老师是内蒙古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国内微课程创始人之一,他制做了大量的微课放到网上交流。在广东,在微课推广方面以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最有影响。

一般人对微课的误解是易把它理解为课堂实录片断,以为微课就是一段短小的教学片断。用黎教授的话来说,微课不是“瞎子摸象”,只看到局部,而应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制做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PPT,可以用手机录象,也可以用各种录屏软件录制。微课的生命力在于创意,没有创新的微课完全失去了微课的意义。微课要突出“微”以“微”见长,其长度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传统的课堂不断的受到冲击,数字故事、电子书包、电子白板层出不穷,这些基于数字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带来生机和变革。而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特性,一直走在变革之中。微课因为符合学生学习碎片化的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微课”又被人们称为“微课”,老外则叫“Microcourses”,“Micro-lesson”,“Mini-lesson”,“mini courses”,“small lecture”等等。从去年开始,随着颠倒的课堂(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颠倒的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2012年秋季开始,教育部面向全国中小学举行微课作品征集评选大赛。2012年11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正式下发通知,决定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至此,微课迅速地完成了从小学、中学、高校,直至社会大众的覆盖。

大家知道在传统授课时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只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学生,而且5-8分钟,50M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较好的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教学设计模式相关概念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1]。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2]。教学设计模式就是教学设计理论的简化形式,是组织化和结构化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3] 。微课程在翻转课堂中的实践模式依托于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在加入微课程的同时根据翻转课堂的特征做了适当的调整与创新。

(三)微课程在翻转课堂中的实践模式探索

教学设计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策略、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多个要素之间的组织化问题,以及如何将这些要素整合为一个模型。现有的教学设计模式很多,其中几种典型的教学设计模式,已在教育技术学领域沿用了很多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颠倒课堂的兴起,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现今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本文根据之前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借鉴微课程开发模式,提出了一个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由学习者分析和学习情境分析、学习策略的设计、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学习者先行学习、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及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反馈组成,如图1所示。

1.学习者分析与学习情境分析

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者学习,主要依靠自我建构来学习知识,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翻转课堂中的学习者分析除了包括认知特点、学习动机、学习风格、起点水平分析外,还须分析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态度、技能以及网络学习的技术环境(如网络、DVD、U盘、电子书包等)进行分析。

学习情境主要是网络环境的分析,学习者是否能顺利利用网络平台对教师提供的微课程等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利用讨论区或者交谈软件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协作。

2.学习策略设计

学习策略设计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中促进学生主动完成意义建构的关键性环境,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学习策略包括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如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等)、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如课堂讨论、协同和伙伴等)动机激发和维持策略的设计(如ARCS动机激发和维持模型)。这些教学策略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发展。

3.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微课程的设计必须紧密联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目标单一、内容清晰,使学生拥有“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所以微课程设计时要深挖细节,设计主题完整的微问题,加强微课程互动,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目标准确度,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微课程必须重视细节上的钻研,设计开发能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简明扼要的微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无论是知识的讲授还是问题的解决,都是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整体的规划,构建微课程,倘若是课时较长的重点内容,将其分为若干个小主题,内容相关的片断组成小专题,供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确重难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集中精力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4.学习者先行学习

在技术的支持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微课程,以及利用一些相关的专题网站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通过相关的网站或者交互软件以及平台和师生进行协作、研讨,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学生主动完成知识的传授,而将知识内化留在课堂中完成。

5.教学策略设计

翻转课堂的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一般采用协作学习、发现学习等学习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指导,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自此,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使用学习资源、处理学习信息、应用知识的脚手架。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一传授者,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促进者和指导者。

新的教学策略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不能干预学生的选择。教师通过设计良好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分配好课堂上的讲授时间,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增强课堂中的互动,让学生能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习完成后,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给予及时的评价与反馈,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状况,这样便于教师对教学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6.教学活动实施

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主要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在课堂内进行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对于未理解或有疑问的知识进行探讨、提问,教师提供个别化的指导,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下运用其所学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主要包括:学生完成作业;独立解决问题;探究协作式活动;基于项目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师会自制学习资源通,过共享、动态的测量与评价,追踪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同时,他们还会用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使得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更加个性化

7.学习结果评价与反馈

在完成一个单元学习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如通过作业、考试等方式),给予及时的评测和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根据测评结果进行集体辅导或个性化指导,促进同伴之间的互助,以及学生知识的内化,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的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此同时,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进行协调、安排,优化微课程的开发。

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学生需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也提出了要求;教师在微课程的编制质量、对学生的指导、课堂活动的组织等方面也面临着挑战。与此同时,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成长与发展的机会。

四、微课程的使用有利于分层教学

在新授课中我一直使这样的教学模式:“情景导入――出示目标――任务驱动――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讲演示、学生交流合作等方法根据学情来选择)――学生演示――评价反馈”的模式来进行授课。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为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差别很大而苦恼:有一小部分学生总能很快的完成课堂任务,但慢的学生可能才做了一点。这一现像在学习flas、ps图像处理,这些软件时更为明显。如果按照操作快学生的进度,操作慢的学生势必是什么都学不到的,也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学习;但如果按照慢学生度,这对快的那一小部分学生又似乎不太公平。这时微课程闯入了我的视线。制作几个小的微课程,让学生自己对照学习操作。即可以使用暂停边看边操作,还可以一边边不停的观察,直到掌握了为止。几节课下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习flash软件中《制作引导线动画》一课中,我设计了蝴蝶沿引导线飞行的任务让学生完成本课的操作目标。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我将这一任务分解:制作了煽动翅膀的蝴蝶元件微课和沿引导线飞行蝴蝶微课帮助学生学习;同时又录制了拓展任务――蝴蝶飞行的场景由远及近的微课。在上课时田横濮、徐敬尧等同学大约用了其他同学的三分之一时间就掌握了目标任务――创建引导线动画,之后他们又根据拓展任务的微课完成了场景的设置,而操作慢的同学还在完成第一个任务中。这样几位操作比较快的同学又根据以前学习的知识分别对场景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有的在场景中利用形状动画加入了太阳;有的利用帧帧动画加入了文字说明;有的利用运动动画加入了其他的小动物。经过几位同学的设计操作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小故事。而慢的同学也差不多完成了本课的目标任务――创建引导线动画。

在微课的使用过程中,学生能行快掌握播放微课的技术,并有效的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把教师从一遍遍的演示解读中解放出来。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自主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因此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可以说在信息技术课中使用微课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利于学生的分层学习。

五、微课+翻转课堂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翻转课堂类似于我们之前所说的课前预习。由于信息技术课的特点,这门课几乎不会布置学生课下的作业,课前预习也就无从谈起。而学生对于这门课有着很高的热情,几乎每节课学生都会提前很多时间到微机室准备上课。那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目标,并通过观看微课基本掌握的操作技能。这样就把课堂中的自主学习部分拿到了课前进行,对于能力较好学生这段时间已经足够他掌握本课的操作了,对于接受较慢的同学,因为有了课前的预习,课上再花少许时间也能较快的掌握。在高二学生学习vb编程《变量》一课时,我分别用以往“情景导入――出示目标――任务驱动――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讲演示、学生交流合作等方法根据学情来选择)――学生演示――评价反馈”的模式上了一节;用“了解目标――自主学习――情景导入――任务驱动――学生演示(教师精讲)――评价反馈”模式上了一节。通过对两节课对比发现,后者比前者节约出了大约十分钟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这部分的课堂时间完成由教师设计更有难度的任务。第一个模式学生完成了两个编程的设计和调试,第二个模式学生可以完成三至四个编程设计和调试,几名同学不但完成了全部的编程设计,还对程序的界面进行了个性的设计,让程序看起更美观。如果说使用微课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要,那么翻转课堂又让这分满足,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六、微课在教与学中的使用及意义

(一)在新授课上微课的作用

1.课前复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

2.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

3.知识理解。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此视频。

4.练习巩固。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

5.小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此视频用于结束本课前放。

(二)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优点有一下几点:

1.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

2.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

3.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

4.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三)微课在促进教师业务成长和教学研究中的作用

1.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简单实用,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

2.微课便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传播,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

3.微课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好提高教学效果。

4.微课制作简单,形式新颖,通过微课可以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七、微课的制作

(一)录像

用摄像机录下,教学活动中的闪光点,作为“微课”展示。

(二)用手机录像

智能手机普及率高,摄录功能完善,使用方便、快捷。可以用手机录下教学活动中的“火花”,制成“微课”。

(三)现场录制

利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录下讲课过程中PPT、语音等内容。

(四)创意无限的其他方法――心有多大,梦有多

八、结语

翻转课堂的前景是光明的,要使翻转课堂有效、高效地运行与发展,微课程的开发是必不可少的。以微课程为基础的颠倒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以及促进作用,通过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材料,来促进学生的成长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协作、互动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教育工作者要对整个教学系统,包括教学对象、教学媒体、教学策略等一系列要素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促进翻转课堂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朱世美.邹霞.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

[4]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站平台[OL].http://.

[5]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6] 裘德海.高校利用微课程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4):95-96.

第9篇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职公共英语 教学设计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设计的理论概述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计划教学系统的系统过程,称为教学设计。”而我国的教育学者则给出更具体的定义,“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张楚廷认为:“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教师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设计。从宏观方面考虑,不仅要有一堂课的设计,一个单元教学的设计,还要有整个课程的设计;从微观方面考虑,不只是一堂课,还可以设计一堂课中的某个环节,这样做,才可谓精心设计。”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教学设计有不同的认识,但归根到底,教学设计其实就是为了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双边活动顺利进行而设计的。

(二)何谓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森林公园”高中。2007年春,为了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该校化学教师John Bergmann和Aaron Sams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课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随后,这两位老师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下,任课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一起完成作业、答疑等活动,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知识传递、知识内化、知识拓展的教学步骤进行颠倒安排。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为了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不断深化,网络为广大的师生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时代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紧跟时代的步伐。翻转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的传递放在课前,知识的内化放在课堂”,颠覆传统的“课堂上老师讲解,课后学生完成任务”的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并开展发现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学生“课堂学的”变为“工作用的”。

二、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传统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呈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输出”(Production)。教师决定讲授什么材料,讲授多少,如何讲授等,学生一般不能参与这些过程的决策,在课堂上扮演的完全是被动的听众角色。由于教师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因此教师完全控制课堂的节奏,上课主要的时间也就花在语言知识的讲授上,学生在这种教学设计的课堂中明显缺乏足够的语言输出。

(二)高职学生英语个性化需求差异较大

传统的教学设计总是难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有的学生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太简单,希望教师加深难度;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教学进度太快,讲授的内容太多,难以跟上进度。由于教师的教学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而学生所产生的不满情绪又直接挫伤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这种连锁反应影响到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英语课堂上师生互动缺乏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只注重教师的教,不管学生的学。教师更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学生学会了英语语法、英语词汇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将这些英语知识转换成听说等语言输出的能力还明显不够,学生开口说的机会不多,课堂气氛沉闷,这是“哑巴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基于高职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人本主义理论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一个学习主体。在信息化环境下,任课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行决定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学生在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一起完成作业、答疑等活动。

2.课堂交流互动有效性的原则

课堂交流互动是指在课堂上,教师用语言或非语言信息激发一个或多个学生思想,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能简单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面,而是要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水平,课前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有层次地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求知欲,与他们开展讨论,这样才能达到提高课堂交流互动的有效性目的。

3.“授人以渔”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的教学原则上。”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今后可持续发展。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课堂教学的内容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部需求,而信息化社会赋予高职英语教学的时代新要求,网络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情景,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步骤

1.课前

课前,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准备相应的课件、电子教案、微课视频、学习任务单、相关学习内容的网站等教学资源。其中,微课视频的制作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最核心的内容。教师根据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两个微课视频,每个微课视频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且每个微课视频只介绍一个知识点。教学资源准备完成并上传至大学城空间后,要求学生首先阅读学习任务单,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任务单,了解学习任务,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定学习进度,自定学习步骤,展开自主学习。课前学习完成后,填好任务学习单,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

2.课上

首先,教师安排教学任务或提出相关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与同组成员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将个人在课前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题提出与同学探讨。然后,教师可利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下到每个小组,根据每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任务单中反馈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为每组学生答疑解惑,实现因材施教。在完成个性化指导和帮助后,要求每组学生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巩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再将各组提出的问题,结合本次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并集中讲解,并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最后,教师根据学生个人、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对课程进行整体的评价。采用多角度、多方式的评价方式,体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进度、掌握情况等方面的考核。

第10篇

【关键词】教学软件;教学系统设计;软件工程;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049―03

当前国内的论著和教材中提出的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模式大体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对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修改而来的,如对ADDE模式的修改;另一类是在软件工程的线性开发模型中插入教学设计环节的,例如“项目定义教学设计系统设计脚本编写素材准备软件编辑试用评价产品出版”。这两类模式都忽略了教学设计与软件工程的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指导教学软件开发。

教学软件既是一种教学材料,又是一类应用软件。作为教学材料,属于教学系统设计的对象,作为应用软件,是软件工程的产品。 因此教学软件开发过程中有两条并行交叉的过程。本文在分析开发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两者结合的开发模式。

一 教学软件开发过程分析

1 教学材料的系统设计

在教学系统设计中,教学材料的开发是放在整个系统中考虑的,是一系列的相关分析和决策的结果。

教学系统设计有多种模式。图1所示的是美国学者迪克(Walter Dick)和凯里(Lou Carey,James O. Carey)提出的模式,这个模式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整个设计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分析阶段和决策阶段。分析阶段的结果是编写出绩效目标。以绩效目标为依据,设计者开始做出的决策,形成如下的设计文件:

评价学习的试题和量表;

教学内容和活动的顺序与组织方案;

教学材料和教师手册的初稿;

对教学和教学材料的形成性评价方案;

对教学和教学材料的总结性评价方案。

2 教学软件产品的开发

教学软件产品的开发要遵循软件工程的规律。软件工程是“采用工程化的原理与方法对软件进行计划、开发和维护。” 目的是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可靠性。软件开发的基本模型如图2。

这样的线性过程不适合于教学软件开发。首先这种模型是以编写程序代码为中心的,而教学软件除了程序代码,还有大量的媒体元素,如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这些元素的制作是与程序编写并行或交叉进行的,该模型反映不出媒体制作的工作过程。其次是在教学软件设计的初期,由于教学本身的复杂性,设计者不可能完全确定设计的细节,不可能在分析阶段解决所有的分析问题,经常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修改他们的设计,该模型没有考虑到开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在对软件开发模型改进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快速原形法、增量模型、螺旋模型等,这些模型的共同特点是把软件开发看作多次循环改进的过程,在多个循环过程中有多次的评估和修改,或是从软件的核心逐步丰富。图3示意了原型法与螺旋模型结合。无论是哪种模型,都有软件开发的基本步骤:分析、设计、开发、测试。

3 教学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模型的结合

教学软件与管理软件、工具软件等功能性商用软件最显著的不同,是不能用“功能”来衡量。例如一个文字处理软件,如果测试者能够用软件录入文字,实现任何格式的排版就表明该软件的功能实现了,而教学软件无论运行多么流畅,严格地讲都不能说它具有了功能,因为教学软件的作用效果,不是自身表现出来的,这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因此对教学软件,开发是否成功要看教学性,而不是“功能”,而教学性要靠教学系统设计来保证。

无论是从教学系统设计的角度,还是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教学软件开发过程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设计阶段,一个是开发阶段。两个阶段之间有反复调整修改的环节。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应用在设计阶段,以实现软件的教学性,为开发提供蓝图。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贯穿整个设计和开发过程,但重点是开发阶段的组织与管理,以实现软件的技术性能。一个好的教学软件开发模式,应该以教学系统设计为基础,结合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对这种结合可以用图4示意。该图的内圈表示教学设计过程,外圈表示软件开发过程,两个过程是同时启动同步进行的,交织成一个软件开发循环周期,但是在各个阶段两者的重要程度和工作任务的分量不同。

二 教学软件开发模式描述

1 模式的构成

该模式是借鉴美国学者Stephen M. Alessi和Stanley R. Trollip提出的模式,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和我们的工作经验提出来的,见图5。

这个模式在整体上是软件开发的螺旋模型中的一个周期,也可以看作增量模型的一个构件的实现过程,这取决与软件开发的任务和条件。这个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适合教学软件专业开发,也可供学校的教育技术人员和各科教师制作课件参考。

设计与开发模式有三个要素和三个阶段。三个要素是标准、评价和管理,三个阶段是计划、设计与开发。三个要素始终与三个阶段相互作用,是指在制作的全过程中都要注意,是全过程的活动原则,保证项目的成功。计划和设计两个阶段用环形表示阶段内部有反复的修改,开发阶段用竖的框架表示多项工作可能会并行或交叉开展。

这个模式涉及到开发者和用户两个方面,开发者包括教学设计人员、教学与培训专业人员、媒体素材制作人员和美工人员、程序编写和测试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在专业开发中,用户是指接收产品的客户,如学校、培训机构或出版商。在学校或培训机构内部开发时,用户是指使用软件的教学者,通常是教师。

2 模式的特点

(1) 基于标准的过程

从项目一开始,开发者与用户等共同明确软件最终产品所有方面的一致的标准,每个开发人员都知道应该怎么做,始终坚持确定了的标准。

(2) 实证的方式

全过程是初步设想、评价、修改的反复循环,直到最后完善。在计划和设计阶段需要完成两个原型,体现了原型法的思想。软件开发虽然有理论指导,但是最保险的还是不断地试验修改,直到合适为止。在全过程中坚持按标准评价,既不拔高也不降低。

(3) 全过程管理

软件开发中有一种现象是偏离原定方案,到了最后又耗费时间、人力和财物进行修改。好的项目管理能保证方案实施,坚持既定标准。

(4) 重视决策阶段

该模式中把计划与设计分为两个阶段,在全过程中花费较多的时间,意图是制作人员多花一些时间讨论,提出初步设想,做出正确决策,然后进行技术实现。这样不仅能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开发出体现教学设计魅力的软件,而不是炫耀技术水平和艺术效果的展品。

(5)倡导集体协作

全过程贯穿了集体协作的工作方式。首先是因为设计与开发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不是一个人能全部具备的,决策需要集思广益,需要有各方面专长的人合作;其次是协作方式能够在参与者共同监督下,保证原定的标准与方案。

3 模式的要素

(1) 标准

标准是一个好的项目的起点和基础,规定了开发人员持续努力所要达到的质量。在典型的情况下,一套标准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由开发人员提出来的,开发人员都应知道质量标准,并且在全过程中遵守;第二,是由客户或教学人员提出来的,往往比较具体,例如规定了总体印象、内容详细的程度、字体、颜色等等。来自两方面的标准一般是不会冲突的,能够协调为一套标准。

(2) 评价

标准只有在软件开发中坚持才有用,这就要求对所做的每一件事进行评价,每个人员也必须执行标准,以标准来衡量自己所做的工作。如果等到项目接近完成时,才来看是否应用了标准,既不现实,也没有用处。

进行全程评价关系着项目的质量,通过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反复的设想、试验、评价、修改,使每一步工作都符合质量,则最终的产品才能具有高质量。

(3) 管理

成功与不成功的项目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对整个软件开发项目的资源、经费、时间等要从始到终严格控制,进行的良好管理,否则项目容易偏离预定计划和标准。加强项目管理,首先是要制定好计划,其次是要做好监控工作,最后是要保持项目组成员之间以及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4 模式的阶段

(1) 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奠定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项目的基础,形成总体设想,以保证项目各方面顺利进行。

计划阶段应确定项目的目的,也就是学习者完成软件学习后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及应形成的能力、态度等。目的的确定涉及到教学内容范围,学习者的起点知识技能,以及一般特点。明确工作的限制条件也是必要的,例如运行软件的计算机环境,用户对信息呈现的特殊要求、软件内容的指定范围等。

计划还包括收集资料,明确所需要的资料是否都能得到,能否改编或自制,如果有些资料不可能解决,决定是否需要改变软件的内容。计划阶段应开展头脑风暴活动,项目组成员共同讨论,形成对软件的内容、结构、外观、风格等方面的初步设想,用原型或文字描述出来。在这一阶段需要频繁地与用户沟通,应编制一些文件,包括项目说明、计划书、项目标准等,使项目管理有章可循,并得到用户认可。

(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进行软件的教学内容的组织,明确软件的教学目标,形成对软件的具体描述,为技术实现提供指南。

设计是软件开发的核心阶段,时间用得最多。在这一阶段,要综合应用教学理论,使用控制与交互的各种方法,体现信息呈现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制作人员之间,以及制作人员与用户之间,要继续交流,对软件最终的样式达成共识,完成原型和设计文件。

(3) 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使设计的结果最终转化为实际的产品。

这一阶段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包括硬件设备和工具软件,利用和改编现有资料,制作文本、图像等多媒体素材,用编程或创作软件集成软件,经过多种不同水平的测试和试用后,最终完成软件。并且安排软件的总结性评价。

在开发阶段,素材制作、软件编程、手册编写等多项工作往往是并行或交叉开展的,素材创作和程序编写人员是工作的主体,但设计人员和用户仍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制作过程,同时又在动用所有的技术资源,因此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军征.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第11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在教学模式方面,依然将课程结构体系作为重点,实践课要远远少于理论课;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职业学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这样就不能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无法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

创造性,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行动导向教学介绍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逐渐产生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它是为了满足现代工业的需求,作为一种全新的职业培训教学体系,目标就是提高劳动者的专业能力。通常情况下,可以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资讯、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等,在教学中,不能是教师的独自表演,需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管是信息的获取,还是计划的制订、实施以及评估,都需要学生独立进行。

在行动导向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方面,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笼统的理念,它并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具体指的是在学生活动中加入职业课程教学的内容,利用行为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

激发出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和其他的学校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前者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

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思维方面比较形象。因此,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需要将情境的创设作为课堂的重点。

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方面,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学生既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又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课程进行仔细的研究,同时将学生的特点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对理论进行精细化讲解,将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的重点,同时其他的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也需要适当的增加,比如维修等等。学生在对计算机各个部件概念以及原理进行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中职计算机课程的行动导向教学设计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牢记它的指导思想,也就是通过行动来学习;本文将计算机硬件作为项目模块,对组织教学的起始点选择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硬件筛选,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这个过程中,将一些新的题目和问题不断地引入进来,这样可以实现对原有兴趣进行强化的目的,具体来讲,包括这些内容:

1.项目方案的制订

教师首先将本章节的学习目标给列出来,这样学生在教学开始之前就可以明确自己的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进行学习项目的制订,保证制订的项目是科学合理的。

2.对项目信息以及问题进行收集

通常在这个教学阶段内,采用的是讨论学习的方法,学生认真对教材的理论知识进行自学,如果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以

及不懂的知识点,需要及时地向教师反馈,也可以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3.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对项目行动计划进行制订

在课堂中对项目实践过程进行模拟,如果有问题存在于项目实践当中,学生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可以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将自己的看法给表达出来;不同的小组,想出来的行动方案一定也不相同,那么教师就需要分析各个行动方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选择出最适合的行动方案。

4.项目的实施

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核心,教师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学生上机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以此来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强化,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5.项目总结

一个章节结束了之后,需要对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总结;为了强化学生的记忆,还可以采取一些练习方式,常见的就是出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等让学生解答,从而有效地评估学生对本章节的掌握情况。

6.项目评价

学生在日常的职业行动中,综合运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以

及技能等等,教师对其知识的具体应用能力进行考查。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但是在我国中职院校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德根,魏国生.中职计算机应用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探讨与案例[J].电子世界,2013,2(7):123-125.

第12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 高职 计算机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069-01

一 工学结合

计算机行业是当前重要的行业之一,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计其数,但许多用人单位缺少计算机人才,大多数学生缺乏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倡学以致用,但计算机技术更新很快,根据社会所需,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才不至于被淘汰。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中采用行动导向法,是一种工学结合的模式,将工作环境融入到学习中来,通过对行业的分析,再对不同岗位的具体需求进行细化,布置一些典型的任务供学生分析,然后对学习领域进行描述,创造相应的学习情境。

行动导向指教师通过一些关键任务的布置组织引导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完成任务。行动并非简单的操作,它具有目的性,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该方法有两大特点:(1)完整性。纵观整个过程,信息的搜集、任务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最终的评价反馈,每一点都有涉及,使得计算机教学更加完整。(2)实用性。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手脑并用,符合高职院校教育要求。该方法强调“在做中学”,学生占主体地位,可以组合小组,也可以独立完成整个过程,使学生从中获益,提升其综合职业能力。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工作任务则是课堂知识的一个载体。

行动教学法不是具体的方法,只是一种教学策略,在采用时,可以引进其他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法、项目教学法等。

二 任务驱动原则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包括两大环节:课堂教学和机房实训。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准备、课堂示范、学生模拟、练结四个步骤,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其成为了被动接受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以学生为中心,使其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扮演着对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起辅助作用。任务驱动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即将课堂内容总结为几个任务,通过任务引领知识,将知识和技能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足够的技能,提高综合能力。任务驱动是行动导向法常遵循的原则,要求为学生提供自主协作的真实环境,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合作进行自主探究。教师是任务的设计者和提出者,是情境的创设者和氛围的营造者,也是资源的提供者和活动的组织者。

三 任务驱动的具体实施程序

在行动导向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制定学习任务,带有工作性质的学习内容,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分层设计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具体安排。设计的任务要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能够突出教学价值,符合当前需要,和实际工作情境相似。同时还要考虑经济性,保证其简单实用,成本又不会过高。此外,高职院校注重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设计的任务必须有趣味性,要能够吸引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进行创新。学习情境是为任务开展提供一定的环境,学习任务是其载体及物化表现,学习情境是对实践的一种模拟,是连接学习和工作的一座桥梁。

随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高职院校教育有了很大进步,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内容都进行了优化,引进行动向导法,通过模拟实际情境,设计合理的任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综合能力。

如过去在讲授软件和硬件等基础知识时,多是理论学习,十分枯燥,某高职院校对此提出了一个任务,组装个人计算机,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模拟实际中消费者去购买电脑的情境,接待客户、电脑组装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亲自完成。具体步骤分为任务的确定、计划、作出决策以及实施控制和评估反馈。经过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机理论知识,还培养了许多实践技能,效果良好。

四 结束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行动向导法则是一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学习主动性,提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旭、张莹.“行动导向”在高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10(3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