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7 17:25: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拉萨市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它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拥有众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拉萨市以大昭寺为中心,八廓街为重点的老城区,历经1300余年的风雨沧桑,她是圣城的缩影,也是藏族历史文化的精华。拉萨市旅游业是在解放后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近年来随着拉萨市对旅游业开发程度的加大,旅游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完善,拉萨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游客的增多不仅有利于藏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而且为拉萨市带了可喜的经济收益。拉萨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是拉萨市的面貌焕然一新,拉萨市在国际中的知名度也进一步扩大。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从2003年至今,拉萨市接待游客总数量和旅游带来的总收入基本上成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2008年由于特殊原因的影响,来拉萨旅游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有所下降,但这并不能影响拉萨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旅客和旅游总收入的逐年增多可以反映出拉萨市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而对于整个西藏而言,自治区旅游总收入由2004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97.06亿元。由此可以看出西藏旅游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西藏旅游业能否维持健康持续发展的趋势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拉萨市作为西藏的首府,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全能够折射出西藏旅游业的发展状态。
二.拉萨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课题进行过程中,我们对拉萨市区及周边的十处景点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游客、景点附近居民、旅游管理者和旅游专家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得到了相关数据和意见。本次问卷的设计采用分层设计法,分为三个大的基础层,每个基础层下设相应的目标层,然后再对目标层进行分析得出我们调查所需的评价因子。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76份。通过对问卷的统计、数据的分析以及走访结果的汇总,我们认为影响拉萨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旅游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自身修养是影响拉萨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旅游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自身修养对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旅游技术人才短缺成为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拉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人才不足、旅游管理人才不足等问题。
西藏本身经济发展缓慢,教育比较落后,与国家其他地区相比存在明显不足。另外,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许多内地旅游专业人才不愿意到这里来工作。这就造成了西藏旅游业专门技术人才短缺。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有52.6%的游客和65.0%的旅游专家、管理人员认为旅游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很多游客表示,导游在领导游客观赏景点时对游客态度不好,导游乱收费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部门的专业素质有关。45.0%的旅游专家和管理人员认为旅游管理部门及景点内的科技人才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旅游管理机构的完善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他们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二)旅游地居民的参与程度阻碍拉萨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居民也是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对待游客的态度以及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对该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西藏是藏族人民的聚集地,除了当地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外,藏族人民的服饰、饮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人文现象也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拉萨旅游旺季,针对游客而举行的民族文化活动并不多见,在整个旅游活动进行过程中,本民族人民的参与热情也不足。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49.5%的当地居民认为自己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参与程度并不高,其中有些居民也表示游客来旅游与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有13.5%的游客表示当地居民对外地游客的到来非常欢迎,部分游客也表示并没有感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
(三)旅游业经营明显的季节性限制拉萨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拉萨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旅游淡季旺季区分明显。拉萨市也不例外,旅游淡、旺季区分明显。拉萨市旅游旺季一般在4月份到11月份,而11月到来年3月属于旅游淡季。
在旅游旺季来拉萨旅游的人数明显比淡季高出许多,随着旺季游客数量增多,难免引起消费上涨,这个时期也是拉萨旅游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是,游客数量的的剧增必将带来景点间交通的拥挤、景区承载负荷加大等负面影响。但是从11月份,一直到来年的3月,由于高原的气候影响,进藏旅游的人数急剧减少。
季节的反差对拉萨旅游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例如,许多相关旅游设施处于闲置状态,景区附近的宾馆、旅馆基本处于停业状态。这些现象难免会影响从事餐饮、住宿行业人员的积极性。总之,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游客数量的突变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
(四)旅游文化的地域特色是影响拉萨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旅游文化的地域特色即旅游资源的民族特色体现程度,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拉萨市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外来文化的扩散,这些现象对拉萨市旅游资源的民族特色体现程度具有一定的冲击。从而限制拉萨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放眼拉萨市区,一幢幢现代化商业中心,一处处豪华的现代化住宅小区,近几年来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拉萨市区,而那些具有浓重民族特色的藏式建筑正在减少。拉萨本地的藏族居民在饮食和服饰上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被“汉化”的现象。传统的民族手工业许多都被现代化的机器所代替,作为宗教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些现象的出现并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次调查中:41.1%的当地居民和50.0%的旅游专家认为拉萨市民族建筑风格的保护力度一般,许多民族建筑都被现代化建筑替代;51.6%的当地居民表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穿戴本民族服饰,基本上被汉式服饰所替代;60.0%的旅游专家认为当地民族特色饮食的保存程度不足,当地藏族居民的饮食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变化。50.0%旅游专家和39.5%的游客认为拉萨市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力度一般,随着拉萨市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多,民族特色文化受到一定冲击。
三.对策及建议
以上是影响拉萨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由此推之,这些因素也同样影响西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对西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1.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注重从业人员素质。
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整个产业中劳动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了使旅游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注重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人才包括资源开发者、部门管理者、旅游产品打造者、品牌宣传者等,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素质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建立专门的培养机构,给他们灌输可持续旅游的观念,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素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与内地之间进行人才交流,注重实践。旅游部门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以优厚的条件从国内、外引进专门的旅游人才。实行自主培养和从外引进两种措施并举的方针可以有效的缓解西藏旅游人才紧缺的现状。
2.推出西藏冬季游系列活动
推出西藏冬季游系列活动来吸引游客冬季到拉萨旅游,以减少季节差异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西藏和其他旅游地一样,也具有季节差异性的缺点。因此,推出西藏冬季游活动,减小季节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对西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鼓励国内国游客在冬季进藏旅游。例如推出冬季全家西藏游优惠礼包、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适当简化国内外游客进藏的程序;另外可以丰富冬季旅游的活动类型,如推出西藏阳光-温泉冬季游、林芝原始森林冬季景观游等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政策以达到吸引游客冬季进藏旅游的目的。
3.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
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来促进拉萨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西藏是藏族人民的聚集地,这里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民族文化。西特的民俗、文化也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前言
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的经济环境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使得我们许多行业都面临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旅游资源在开发和建设中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的下降等等问题日益引起了各地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省内有不少旅游专家和学者围绕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积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笔者在自己视野能够触及的范围内,对近几十年来贵州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检索、分类、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一、研究时间起步较晚,近年来有所增加;
从公开发表的形式来看,经济、历史和地理、农业科学和宗教等其他相关期刊、杂志上刊登的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论文,这种类型的研究成果最多。我们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通过筛选,共统计有效论文36篇,由于视野范围有限,统计论文的数目并不能涵盖所有。针对所能涉及的,对查询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类,得出从97年才开始有相关公开发表的关于贵州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而一直到近五年之内其研究成果才呈现出明显的增势,各种相关论文、著作不断涌现。贵州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相关著作,主要是贵州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和贵州省旅游局编的《贵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贵州旅游文化论坛”论文选》,该书收录了40多篇论文,于2006年9月出版。
二、研究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偏向于生态和文化;
总的看来,研究者们主要从生态、文化、开发、管理等角度去揭示旅游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多从生态和文化的角度出发。近年来,生态旅游是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最热的一个课题。1995 年,云南西双版纳首届“全国生态旅游研讨会”的召开极大地推动了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进展。针对贵州旅游业加快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专家们强调应该树立生态旅游价值观;构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完善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遵循生态学原则,合理解决发展与保护、利益分配等矛盾。从文化的角度,指出贵州喀斯特地貌应该与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在旅游发展中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协调发展的原则。从开发的角度,我们应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有效的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突出天然和本味特色,同时注意区域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从社会方向研究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近几年兴起的趋势。叶春等人选择以贵州省雷山县上郎德苗寨为例,探讨了社区村民参与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程序和可行性。
三、 研究方法多侧重于定性研究,偏向于理论分析
纵观省内已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来看,大多集中于定性研究的层面上,对于定量研究则少有探究者。根据对文献的统计,理论研究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多,有个案分析的实证研究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定性和定量,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只是不同的研究方法,各有优缺点,应互为补充,相互支持,来完善我们的研究。依靠单一的研究方法,无法捕捉研究对象的所有变化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围日益延伸,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越来越多,为两个研究范式的相互借鉴与合作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计算和定量分析能力的不断提升,定性研究范式的日益成熟,都为不同范式的相互结合提供了方法论的可能性。
四、 关于贵州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从全国范围来看,旅游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旅游学科关注的前沿领域之一,其研究已表现出显著的多学科、跨学科共同参与的特点,而我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尤其在经济学方向和社会学方向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国内外专家学者先后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做过不尽相同的界定。1990 年加拿大Globe’90 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所做的阐述在国内应用最为广泛、影响最大,伴随着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文化产业的悄然兴起,导致了在实际研究方向的进展中,许多研究者把着眼点主要放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变迁上,甚而将旅游可持续发展单纯理解为如何实现旅游的生态或者文化可持续发展。从整体观之,我们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全面,系统的观念。国内外各地专家学者从环境学、生态学、文化学、旅游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不同的学科角度,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容量、旅游增长极限、旅游阈限理论等等新概念,还运用了大量的研究方法,如体验性评价发,综合性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等。其研究成果有个案研究,也有专题研究。而省内在理论总结上缺乏吸引人的地方,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还比较少。
结语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贵州省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尽管在近几年内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仍存在明显不足,尤其理论分析和方法运用上还比较缺乏创新,这使得整体的研究进展比较慢,成果比较少。作为研究者的我们更应该加强关注,作进一步的努力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文晓晋.贵州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绿色大世界.2007年第9期.
[2]李秀建.浅议贵州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经济.2009年第8卷第1期.
淮河源是我国“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域,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区域。实地调研发现,旅游业发展中的食、住、行对淮河源的生态环境污染与危害明显,主要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旅游开发急功近利、游客存在不文明旅游行为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树立生态文明旅游观,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规范旅游参与者行为,倡导生态文明的旅游方式,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加大绿色技术研发,降低旅游污染,加强对旅游参与者的教育,是实现淮河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淮河源;生态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旅游发展应树立生态文明观。淮河源位于河南省南部,包括信阳市9个县区、固始县(省管县)和南阳市的桐柏县,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人口900余万,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性地带。2001年11月国家环保部把该地区作为“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区,批准为淮河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应加强对该区域水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1]。淮河源是革命老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也是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在一系列旅游发展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淮河源旅游业持续不断跨越式发展,现有景区36家,其中,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16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6个,省级湿地2个[1]。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过度的旅游开发给淮河源的生态环境带来许多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
一、淮河源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危害
淮河源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笔者对淮河源旅游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发现旅游业长期快速、功利式的发展,与淮河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种种矛盾与冲突,不利于淮河源的水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食的污染淮河源物产丰富,美食众多,特色美食更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政府大力推广美食节、美食街的项目建设,这些吃的项目对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环境却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第一,野生动物减少或灭绝,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淮河源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种类众多的动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良好条件,动物种类已见记载的有2031种,其中脊椎动物381种,占河南省种类总数的83%;鸟类213种,占全省鸟类总种的87%[2]。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上述许多动物成为游客舌尖上的美味,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使得淮河源独有的动物物种(例如极北小鲵)濒临灭绝。第二,农家乐垃圾排放,破坏了水源环境。据不完全统计,淮河源信阳市开展旅游的乡镇91个,开展旅游的村188个,从业人员33080人,年接待游客数282.71万人次。现代农业园区16个,农家乐1561户,休闲农庄37个,规模以上休闲农庄2个,农家乡村酒店619家[3]。在有山、有水等风景优美的地方都建设农家乐,信阳市沿浉河两岸农家乐、大排档众多,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垃圾随意投放到河道,对河流的污染极大。
(二)住的污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住宿条件要求越来越高,住在景区、住高档酒店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调查发现淮河源大多数景区都有住宿设施,有些住宿设施还建在景区的核心区,有些景区还违规建有别墅、休闲娱乐中心等高档设施,对淮河源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第一,大兴土木,破坏地表环境。近年来淮河源各市县将旅游产业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培育,通过旅游业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此宾馆、饭店成为创业致富的首选行业,形态各异的宾馆成为旅游景区和周围交通沿线的主要建筑,许多旅游景区成为民间建筑聚集区,与旅游景区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更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第二,住宿垃圾造成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如塑料袋等很难自然降解,造成土壤结构的改变,生活垃圾直接或间接排放到周围河道,造成河道淤积和水质污染,对淮河下游的土壤、水质和生态环境构成极大的威胁。
(三)行的污染汽车进入家庭成为当今家庭消费的重要特征,自驾游日益增多,淮河源对景区的旅游交通进行修缮与提升,以满足人们自驾游出行的需要,但对景区原本清洁、安静的环境带来严重干扰与污染。第一,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对旅游景区的空气污染大。据调查显示,周末、节假日时通往景区的交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拥挤、堵塞,车辆尾气给当地的空气带来较大的污染。第二,景区道路硬化,土壤板结,加大水土流失风险。近年来淮河源旅游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又加大十个新的旅游产业集群项目和近百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景区公共场地和道路的硬化面积将会进一步加大,扩大了游客对景区的影响范围,游客践踏、土壤板结、地表,加大了淮河源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风险。第三,游客负重出游,给景区带来污染。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游客出行携带大量食物、饮料,在游览途中随意丢弃塑料袋、饮料残液,尤其是在自然保护区,垃圾堆积如山,有的甚至滑落到深山峡谷,成为永久性垃圾,破坏了土壤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甚至改变土壤的生物组成,对淮河源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二、淮河源旅游业发展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
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互惠互利、和谐共融的。由于制度设计不善、监管不严、旅游开发的功利性、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等,导致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出现冲突,在淮河源尤其突出。笔者通过大量调查、走访,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旅游发展无序淮河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是重要水源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只能发展生态旅游,但是我国有关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不完善。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已经颁布20年,许多内容和标准已经不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4]。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活动极不规范,许多自然保护区已经沦落为普通旅游区,旅游开发随意进行,严重背离了自然保护区设立的宗旨。第二,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缺失。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功能保护区旅游开发的主要路径,目前国家层面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法规制度的制定缺失,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者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不够或曲解,在淮河源可以看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利风景区开发的旅游项目和其他普通区域的旅游项目开发模式基本雷同。
(二)旅游开发急功近利,破坏生态环境旅游业对消费和就业具有双拉动效应,淮河源各市县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并以发展新项目、大项目作为衡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旅游开发上急功近利行为突出。第一,粗放式开发。淮河源地处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旅游开发上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导致许多景区粗放式开发。很多旅游景区都是简单地建设景区入口和围墙,还有许多半拉子旅游工程,旅游景区内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严重。第二,过度开发。在淮河源的许多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强度大,凡是目前能够利用的旅游空间均开发利用,可供开发的潜在旅游资源空间极小,没有考虑到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第三,忽视环境效益。在淮河源旅游开发中,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旅游增长率等经济指标是衡量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指标,环境价值没有纳入旅游发展的成本核算中。上述急功近利的旅游开发行为带来地表破坏、地面沉降、绿色生态空间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导致淮河源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威胁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游客行为与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目前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持久影响,我们选择土壤、植物、动物和水作为主要的环境因子开展调查,结果表明游客不文明行为加速了对土壤、植物、动物和水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第一,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土壤的践踏和土壤表面垃圾成堆。大量的游客进入导致土壤压实,土壤侵蚀加快,水土流失严重,直至改变土壤的生物组成。第二,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植物的践踏、采摘、刻画和旅游设施建设的破坏以及外来物种的侵入等。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和管理者的忽视使得植物覆盖率减少,地表,个体植物的活力下降,导致植物种群的组成以及结构特征的改变。第三,对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食用、观赏动物以及打猎等行为,使得动物数量下降、个体或种群迁移或分布改变。第四,对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上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的建设、岸边旅游活动等对水环境的破坏,使得水体浑浊,营养物增加造成富营养化,水体质量下降,水生物数量和组成改变,水资源质量改变等一系列久远的影响[5]。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淮河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树立生态文明旅游观,促进淮河源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基底,淮河源旅游开发应该明确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旅游开发中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旅游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淮河源旅游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第一,在旅游项目规划论证上,坚持环境效益优先的原则。淮河源的旅游项目开发应该精心选择有利于淮河源水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旅游项目,例如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等有利于淮河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第二,在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中,推行绿色旅游管理。严格按照旅游规划的要求实施,合理控制和调节旅游容量,开发规模要适度,提倡小规模旅游、精品化旅游,给子孙后代留下可开发的旅游资源空间。第三,对旅游景区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生态文明建设应从景区自身抓起,通过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服务水平,通过工作人员的环保行为引导,带动游客保护景区环境,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每一个人都为淮河源的生态保护践行生态文明观,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规范旅游参与者行为淮河源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下,加大执法力度,采取严格的奖罚措施,并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规范旅游开发行为,从源头根治危害淮河源生态环境的不规范旅游行为。第一,专门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意义、实施标准、适用范围、惩罚措施,并与其他领域的法律法规相融合,与我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结合,对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的区域实施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措施,从制度上制约淮河源这类生态功能区的旅游无序开发行为。第二,制定《淮河源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明确淮河源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功能分区、环境评价标准、惩罚措施,从整体上系统推进淮河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第三,赋予公民更多的环境权和生态权。我国现行的环境立法强调行政主导,由政府主导和执行相关法律,公众参与程度低,甚至对环境保护消极或抵制。因此,在相关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立法上应该赋予公民更多的环境权和生态权,加大宣传教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使每一个旅游参与者都知法守法。
(三)倡导生态文明的旅游发展方式,开发低碳旅游产品旅游发展是双刃剑,旅游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客观现实,缓解旅游发展与环境破坏矛盾的主要途径就是倡导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旅游方式,开发生态、低碳、绿色、环保的旅游产品。第一,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建立在节约、环保理念上的旅游方式,是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需求开展的旅游方式,真正的生态旅游应该是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行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高度契合。在淮河源发展生态旅游是最理想的旅游开发方式。淮河源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天然优势,淮河源的黄柏山、金兰山等国家森林公园,鸡公山、连康山、董寨等国家自然保护区,南湾湖、香山湖、鲇鱼山水库、龙山湖、泼河水库、北湖等省级和国家级风景区,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两河口湿地、淮南湿地等省级湿地都可以开展生态旅游[2],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要控制游客接待量,注重游客的生态体验。第二,发展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是建立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理念上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是通过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观光休闲、购物娱乐、旅游环境等各旅游要素的低碳化,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旅游发展上的重要体现。在淮河源开展低碳旅游首先要对旅游要素进行低碳化改造,取消不符合低碳化标准的旅游项目和设施(例如南湾湖和浉河周围的不规范的农家乐和乡村旅馆);禁止旅游经营者使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一次性用品(例如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拖鞋),把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促进淮河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绿色技术研发,降低旅游污染旅游开发的基础是资源与环境,淮河源旅游开发对水资源和森林资源高度依赖。资源的稀缺、环境污染与旅游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力度,降低旅游对环境的污染是当务之急。第一,加大新能源的研发利用。使用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绿色能源),对旅游景区的交通、餐饮、住宿等推广利用新能源,改变目前高能耗、高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第二,加大节能材料的研发利用。在建筑设施中采用节能、环保、无污染的材料;在餐饮住宿业推广节能、绿色产品,使用可降解的餐具、生活用品。第三,使用垃圾分类处理技术。通过技术革新,对旅游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与处理,把垃圾转换成能源来使用。第四,加快对污水处理技术的普遍使用,把生产和生活污水进行技术处理,循环利用,降低污水直接排放对淮河源的污染。还可研究和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等来服务于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6]。
(五)加强对旅游参与者的教育,提倡生态文明旅游旅游活动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三大类: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对广大旅游参与者开展生态文明、生态道德、环境保护、文明旅游等内容的宣传与教育,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一,对全社会普及生态教育。国外许多国家的生态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民生态意识较强,淮河源地区的生态教育也应从学校教育抓起,可以利用宣传册、视频资料等方式开展生态教育,鼓励学生到淮河源周边景区开展参观、调查,开展生态实践教育,从小就树立较强的生态保护意识。第二,对淮河源旅游经营管理者加强业务培训,主要开展对淮河源生态环境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为游客服务讲解和宣传淮河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第三,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文明旅游教育。通过对旅游者的访谈和调查我们发现,一是旅游者不知道自己游览的景区位于淮河源,二是旅游者普遍认为自己个人旅游行为不会对淮河源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对旅游者持续开展生态文明旅游教育与引导,让旅游者了解并认识到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让简单出行、绿色出行、徒步出行成为旅游时尚[7]。淮河源是我国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区域,“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域,旅游发展应该首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在淮河源旅游发展中坚持生态文明观,树立起旅游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共生共荣的理念,采取尊重自然、理解自然、美化自然的旅游开发方式,从而创造出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共生,促进淮河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荣胜.淮河源旅游产业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研究[J].生态经济,2012,(2):157-160.
[2]信阳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信阳市旅游局.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报告[R].内部交流资料,2013.
[4]王国聘.是丽娜.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J].学术交流,2008,(2):121-125.
[5]吴国琴.旅游合作应加强环境审计[J].中国审计,2013,(7):273-276.
[6]李应军.基于生态文明观的旅游发展探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90-92.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和发展经济、吸纳就业人口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本质上属于资源型产业,其存在和发展依赖良好的环境质量,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但在经历了持续快速增长后,旅游业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负面性逐渐显现出来。受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的影响,以“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给旅游区的居民公平地分配旅游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宗旨的“可持续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其内涵已得到普遍认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的社会必然,需要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立足于促进旅游业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生活,保护未来社会旅游资源或产业开发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质量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但从全球范围考察,由于发达程度、实践主体、利益导向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迥然不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基础、技术条件、物质环境比较优越,在获得可替代资源、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规划水平以及公共管理方面更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而且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凭借资本力量将市场范围拓展到全球,在事实上实现了较大程度的环境公害输出,获得了局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胜利。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基础薄弱,国家经济政策的优先权、公共管理的结构、环境问题、过度商业化和国际旅游系统的结构等因素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挑战。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决策必须基于当地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平衡,必须在各方利益中不断博弈。贫困是可持续发展最大的障碍,减贫是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任务。但在减贫的现实目标之下,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容易在决策中倾向于现实利益、经济利益,即在寻求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名义下,旅游业的决策会更加强调经济利益,保护环境或遗产屈从于经济发展。同时由于旅游资源的公地悲剧问题,旅游发展中会出现经济下滑、资源破坏、环境恶化、旅游满意度下降等问题,进而形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障碍。
解释各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差异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是路径依赖理论。路径依赖源自于生物学,原指物种进化时,偶然性随机因素启动序列控制机制,使物种进化产生各种各样的路径,这些路径互不重合、互不干扰。在经济学界,路径依赖最早用于对技术变迁的分析,随后引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成为现代经济学中发展最快、应用价值最高的学说之一。有关路径依赖的研究涵盖了从个体组织到整个社会制度体系的各个范畴。在新制度经济学领域,诺斯指出一旦发展路线沿着一条具体进程进行时,系统的外部性、组织的学习过程以及历史上关于这些问题所派生的主观主义就会增强这一进程。这种自我强化机制使得一项制度一旦形成便会沿着既定的轨迹呈惯性式的演化并不断强化,从而使制度被锁定在某种状态中,形成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就过程而言,路径依赖是一个非遍历性的随机动态过程,它严格地取决于历史小事件(small historical matters);就状态而言,路径依赖是一种“锁定(lock―in)”,它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或低效的。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替过程,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任何制度变迁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之下发生的,一定的制度环境和利益主体的目标追求构成了制度变迁的路径约束。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的供给和需求,而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取决于制度变迁的收益一成本分析以及新制度安排所带来的预期收益L,~S J。我国目前的改革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变迁过程,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特征:第一,初始的体制选择会提供强化现存体制的刺激和惯性,因为沿着原有的体制变化路径和既定的方向往前走,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一些;第二,一种体制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在现存体制中的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要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进一步的改革,即使新的体制较之现存的体制更有效率。旅游业是改革的重要领域,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领域。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立足于我国旅游业发展制度环境的变迁,以路径依赖理论为分析工具,解读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路径依赖,并从中寻求制度创新的方向与思路。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对可持续性的挑战
(一)旅游业发展制度变迁的轨迹
建国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鲜明的历史特点。第一阶段是计划管制期(1949年-1978年)。此时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旧的旅游业运营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基础不复存在,新的旅游事业开始萌芽,成为外事工作的组成部分,接待规模有限,政治色彩浓烈,不谈经济、文化意义。这一阶段先后出现了厦门华侨服务社、中国国际旅行社等事业单位,出台了《外国侨民旅行暂行办法》等管理制度,在1964年明确了发展旅游的方针任务:宣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扩大对外政治影响,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在经济上为国家吸收自由外汇。历经30年发展,旅游始终从属于外交事业,旅游业内的组织体系和业务运营是按照国家外交和宣传的需要来设计和开展的,没有独立的产业地位,增长和发展空间与同时期国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相比微不足道。第二阶段是体制转型期(1978年~2001年)。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旅游业走出了外事接待的影子,成为独立发展的产业,经济功能得到极大的重视,初具产业规模,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此时旅游业的主要任务是为经济发展做贡献,中央集中控制有所弱化,旅游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政府的管理由前期的集中控制转为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全面启动。第三阶段是初步市场体制时期(2002年)。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旅游市场逐渐开放,旅游政策逐渐向市场体制要求靠近,旅游业作为综合性社会现象的综合效应开始显现,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具备较强的供应能力,旅游业发展进入成长期。
总体上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多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历史时期。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型、社会发展多元化以及公民旅游需要普遍化为旅游业发展的制度变迁创造了必需的环境,也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要求。
(二)旅游业发展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1.经济目标导向。尽管旅游业是关联性极强的综合产业,但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进程中经济功能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无论是改革初期强调的“旅游创汇”,还是1998年、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中强调的“旅游扩大内需”,宏观的发展方针都侧重于旅游业的经济功能,无形中弱化,甚至忽略了旅游在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现阶段旅游业综合衡量指标依然以经济指标为主,如国家旅游局对旅游业统计的主要口径是旅游接待人次数、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等,对于旅游发展的生态、文化、社会效应没有涉及,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效应也无从衡量。在这一目标导向下,关于旅游业经济功能的社会认知十分普遍,形成了社会共识,决策者的价值趋向十分明显,对旅游业性质和功能的认知局限在了“经济产业”之上。
但单一地或过度地强调旅游业经济功能,以及经济利益至上的旅游发展评价体系客观上将人们对旅游业的关注局限在经济利益上,旅游的综合效益仅停留在观念层面,对具体实践没有明确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旅游资源的价值理解狭义化。资源是资财的来源,经济目标的定位将这一认知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旅游资源在促进文化传承、保障环境的完整性、多样性、原真性等方面的价值有所忽视,旅游业发展的意义被局限在经济增长上。在实践中导致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和浪费现象,甚至走进“先污染,后治理”的误区。
第二,旅游综合效益被弱化、淡化。旅游发展侧重经济评价促使国家、地方在制定旅游发展的方针、政策时特别强调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而导致对环境问题的疏忽、对社区居民人文关怀的缺失、对旅游发展外部不经济性的漠视,难以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2.政府主导发展战略。政府与市场的制度安排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国际上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显示,当处于启动阶段时,旅游业通常选择政府主导战略,由政府充任旅游发展的“催化剂”,并以行政力量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我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初期选择了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并一直延续使用。该战略通过运用行政体制力量,快速动用政府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加快旅游开发和建设,迅速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和供给能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一战略选择在我国具有历史必然性。旅游业发展之初,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建立,市场机制尚未发育成熟,市场失灵的领域广、程度深,亟需政府“有形之手”的介入,以弥补市场主体的缺位或弱化。同时,由于当时旅游产业基础极其薄弱,必须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才能促进众多部门与行业的协调,营造和改善旅游大环境。
但政府的干预要和经济发展、市场发育程度相结合,不管政府职能如何扩张,经济运行都应以不损害市场竞争为基本原则,只有这样市场才能发挥基础性、持续性的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功能才能相互补充。目前我国旅游业已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具备了相当的产业供给能力,旅游业发展进入成长期,既有的政府主导战略在转型时期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两个方面的阻滞:第一,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导致资源配置低效或无效,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第二,政府居于市场之中,以参与者的角度去设租寻租,容易导致旅游市场行为中行政粘连过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屈从于政绩导向、现实利益导向,影响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3.逆向发展模式。在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依赖旅游扩大外汇储备的约束之下,我国旅游业选择了逆向发展模式与路径,即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以最大限度赚取外汇,扩大旅游经济收益,以及以最快速度追赶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实践中逆向发展模式的运行主要依靠以旅游景区为依托、主打团体观光旅游的“点线旅游”经济体系。进入1990年代后,国内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可自由支配时间大为增加,加之旅游交通网络和交通设施的完善,国内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发展出境旅游,形成三大旅游业务支撑的旅游产业规模。
逆向发展模式与“点线”旅游经济体系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发展初期以团体观光旅游的形式开发旅游产品基础良好、市场广大、立竿见影。但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流于肤浅,资源内涵挖掘不够,同时旅游业内在经营素质的挖掘和培养也极其缺乏,导致旅游业内产品结构单一、旅游经济体系单薄、旅游发展后续乏力,旅游经济效益的提升主要依靠旅游接待规模的增长,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容量形同虚设。旅游是环境友好型产业,但一旦超过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加之急功近利的规划和建设,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至。而且在现实利益驱动之下,叫停过渡开发与接待十分困难,旅游目的地将陷入旅游发展的恶性循环,造成长期的“不可持续”。同时由于不少旅游资源分布于边远地区,综合发展水平较低,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的难度更大。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增长是通过粗放式的经营方式来实现的,旅游业的集约化程度较低,旅游资源的破坏、浪费现象严重,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原则。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创新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路径对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变迁形成了路径约束,其深层次的原因乃是原有发展路径中锁定的利益分配机制。霍沃斯(Howarth)把可持续性定义为代际间的机会公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保障旅游发展的利益和权利在代内和代际之间的公平分配。尽管路径依赖在制度变迁中的阻滞作用是客观存在,但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旅游业必须针对路径依赖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意识地创新,以减少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产生的负面影响,缩短制度变迁的周期,尽早实现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一)产业定位:战略支柱产业
产业定位是明确产业在经济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换有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是世界公认关联性很强的部门,据统计关联到29个部门108个行业。针对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良好的发展预期,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目标,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体系,为旅游业发挥其先导作用、连锁效应和扩大社会就业指明方向、奠定基础。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使旅游业所彰显的产业效益和市场前景进一步得到全社会的确认,产业地位空前提升,为旅游业深化改革、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扩大产业规模、促进集约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新的产业定位优化了产业政策的价值取向,有利于突破旅游业传统经济定位目标的路径约束,使旅游业自主发展的需求得以实现,着眼于产业发展潜力、产业规模效应、产业带动能力等关键领域培育产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的落实需要从三个方面人手。第一,深化旅游企业改革,促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业。第二,规划旅游产业布局,围绕旅游核心 吸引物组建由具有竞合关系的旅游企业、相关企业和支撑机构组成的价值链群,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发挥集群作用,实现规模扩张和资本扩张的统一。第三,通过业态拓展,强化旅游业水平拓展、横向拓展、纵深拓展的能力,增强旅游业带动能力。
(二)政府职能:有限政府主导
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目标实施的原动力是市场作用,但政府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可以调节“市场失灵”问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旅游业进入发展阶段,政府职能面临转型的需要,南“全能政府’转为“有限政府”,推行“有限政府主导模式”,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最优功能组合。这一模式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及旅游业自主发展综合需求的客观条件下应运而生,追求政府主导的有限性旨在利用政府的能力,以低成本来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要,实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发展方向,最终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限政府主导模式有利于突破完全政府主导的旧体制,通过制定相应制度来规定和理顺私营部门之间、私营部门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得以回归,市场运作效率得以提升。
有限政府主导模式的实施要求包括:第一,规范性要求,即政府作为具有强制力的组织在旅游业发展中加强自律,规范自身行为,尊重市场规律,实现政府干预的理性退让;第二,间接性要求,即政府间接调控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推动区域平衡发展;第三,服务性要求,即政府着重建立和完善旅游法律体系,规范是市场竞争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促进部门协调等方面发挥作用,实现政府对旅游企业的服务和支持。
(三)法律保障:健全旅游法律体系
《牛津英语辞典参考》中将法律定义为“一个社会中制定的规则或约定俗成的条款,是对某些行为的准许或禁止,通过强加惩罚来执行”。法律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法律建设与改革也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旅游业法律建设旨在通过专门法制来确定市场经济的人本主义、平等和尊严、等价交换、诚实信用等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进而规范旅游业中复杂而综合的社会关系,解决暴露出来的矛盾、纠纷和问题。因此旅游法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正当权利保护机制,建立保障当代公民参与旅游、分享利益的机会和权利的公平机制;建立旅游资源适度利用与有效保护的约束机制、建立经营行为和消费行为的约束机制、建立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的约束机制、建立保障代际公民参与旅游、发展旅游、分享效益的机会和权利的公平机制;建立旅游法律体系内部的协调机制、建立旅游法律体系与相邻部门法律的协调机制、建立我国旅游业与国际旅游业的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建立旅游发展相关的法律体系与社会伦理道德、文化习俗、宗教习惯等柔性制度的协调机制。新的旅游法律体系有利于增强新制度和现有制度的能力建设,进一步摆脱传统发展路径对制度变迁的约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旅游法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处理好改革创新和规范立法的关系,加快制定旅游基本法,完善旅游单行法和现有管理条例;解决好单项立法和综合立法的关系,妥善处理旅游法律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衔接;明确旅游法律规范的执法主体问题、明晰立法条文和可操作性;全面整合旅游行政资源和执法资源,强化宏观调控,统一协调旅游社会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很看重旅游地的非经济价值;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则往往更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对风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15 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指;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世行在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也指出:建立在成本和效益比较和审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发展和制定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的提高。
根据中国国情,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发展,基础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关键是协调旅游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旅游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避免旅游资源的被破坏和枯竭。
因此,可持续发展包含环境保护及其与发展的关系,只有在环境保护基础上的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为我国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相当程度的自然生态支持;但我国旅游业所面临的实际环境问题却不容乐观。在一些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影响甚至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旅游业的兴旺,使旅游接待地的流动人口增加。旅游交通的频繁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许多穿城而过的河流已遭严重污染,水色发黄甚至发黑。另外,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也加重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负担。水、电、交通等的供应因需求量急增而显不足。
(二)旅游者环保意识差,加重了旅游景点的人为破坏因素,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穿着入时的旅游者随手丢垃圾的不良行为,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更有少数旅游者,竟在旅游区狩猎、采集、露营、野炊,这既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绝,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三)旅游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旅游景点“超负荷”工作屡见不鲜。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管理人员交叉混编的情况,这使得上层管理者处境尴尬。一方面,作为公司领导,他们要对企业负责,争取尽可能盈利;另一方面,作为政府专职机关的行政领导,他们又必须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不愿做有损景区资源的事,严格地说,他们是在良心的制约下做工作,没有完善的法规制约下的企业化经营,很容易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推向难以承受的风险之中。
绝大多数的风景区在五一、国庆等旅游高峰期,均不同程度地“超负荷”工作。景区游人接肩比踵,空气污浊,旅游质量大受影响。我国古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因游客量过多,空气中ho和co[,2]的含量持高不下,许多精美佛雕的颜色已发生变化,内在物理,化学结构也受到影响。还有许多奇山异洞、秀水珍木,也因过多地被人类光顾而面目“狰狞”。
(四)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已被砍伐1/2,致使云南的大象、老虎不是向缅甸逃跑,就是窜出自然保护区,毁坏庄稼、伤害人畜。座落在湖南、湖北交界处的著名四大湖泊,目前仅剩下长湖和洪湖。1951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万亩的洪湖市,到1987年只剩下70.29万亩;但是, 目前仍有很多国内外房地产、旅游开发商加速挤占洪湖水面。还有一些地区,为了追求近期经济发展,在风景名胜区迅速扩建高档宾馆饭店、疗养所、“培训中心”,以及索道、滑道、城市娱乐设施等,造成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工、商业、破坏了旅游资源,这实质上危害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对旅游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针对目前我国旅游城市存在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多元性,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
1.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由机动车辆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可采用安装净化气装置的措施。位于上风向的污染企业一定要责令搬迁或关闭。
2.对于噪音污染,主要采取时空上调配和限制的方法。时间上,在人们午休和夜休期间,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空间上,城市功能分区应明确化,噪音分贝量大的交通站、娱乐区应与行政办公、文化区、居民区分开,使噪音分贝量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各种功能区标准。
3.城市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流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湖泊的治理应坚持“谁污染谁出钱治理”的原则,并出立相应的法规条例,将现有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
4.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管理措施。
(二)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我们应该树立起环境质量意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并且要树立环境首先意识,为全人类及其后代保护好环境,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另外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贴进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应尽快改变旅游企业中政企不分的现状,取消旅游企业与景区管理部门之间的人事交叉,公司主管与政府官员应各司其职。另外,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我国旅游资源的管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针对个别时期,个别景区游客量过多的状况,景区主管部门应注意适当限制售票量;同时,开发增设新的景点、卖点(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以分散游客量,使旅游资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接待参观游客。
一、对意大利旅游业优势的分析
在意大利,旅游业历史悠久,高度发达,它作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几十年来,意大利一直是世界旅游大国。意大利发展旅游业具有哪些优势呢?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是意大利发展旅游业的前提。
意大利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西方文明中最有代表性的古迹有60%—70%集中在被欧洲文人誉为“欧洲天堂和花园”的意大利,共有39处文化古迹、考古遗址、自然景观等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得益于复杂的地理环境,意大利山地多、冰山多、火山多、河流多、岛屿多、湖泊多。最著名的山是阿尔卑斯山和亚平宁山。其他的,像波河、科莫湖等都是众人熟知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的意大利气候温和、阳光充足,使得该国一年四季游客不断。
(二)便利周到的交通服务和良好的旅游设施是意大利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意大利旅游交通相当发达便利。意大利国内运输主要依靠公路,其公路系统是欧洲最发达最高效的公路系统之一,也是意大利交通系统中最令人满意的运输类别。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高速公路的服务非常好,高速公路边有加油站、咖啡馆、餐馆、旅馆、停车场等众多服务设施,非常便利。
(三)意大利旅游业的另一大特色是不同经济条件的游客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支付能力的住宿处。
在各类旅馆中,包括三星级及以下的旅馆,无论是旅馆数量、客房数量还是床位数量,都占据了绝大部分。由五星级至一星级,从上到下看,旅馆业的结构就像是一个金字塔,这种结构与游客的支付能力结构一致,有利于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丰富的旅游商品和娱乐活动是稳定客源的保障。
旅游消费是旅游业利润的直接来源。去意大利旅游,购买纪念品和品尝美食是必不可少的。从高档商品到普通商品,应有尽有。各种大型百货超市、购物中心和旧货市场,成为游客们的购物天堂。
丰富的娱乐活动能在让游客疲惫的身心得到尽情放松。各种娱乐场所到处都是,营业时间直到深夜。一系列多姿多彩的娱乐活动,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五)政府重视和相应的政策是意大利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意大利是一个传统的旅游国家,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意大利国家和政府一直拨专款发展旅游事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旅游业进行广泛有效的干预,使旅游业成了意大利国民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行业。
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人口大国,国民的消费潜力巨大,同时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不错。尽管中国旅游业正显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分析意大利旅游业的情况,从中借鉴宝贵经验,对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与意大利相比,中国旅游资源同样丰富。
与意大利旅游业相比,中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中国国土辽阔,山川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富的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
(二)与意大利旅游业相比,中国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存在两个问题。
1.旅游设施相对落后,资金投入少,服务不够完善。
2.各项旅游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差。
(三)与意大利旅游业相比,中国旅游业缺少正确的政策调控。
毫无疑问,国家政策的引导和鼓励对发展旅游业非常重要。由于旅游业投入少,利润高,创汇多,我国的旅游市场长期受国家的高度保护,如旅行社不准外资介入,始终处于半封闭状态。目前,我国主要经营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在世界范围内缺少组织网络,实力单薄,国际影响力弱,吸引客源的能力差。
(四)发展我国旅游服务业的相应对策。
1.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优势,发展旅行社业务。旅游业要高度发展,关键在于“客源”,它是发展整个旅游业的重要力量,只有客源充沛,旅游业才能获得发展,其他相关的各行各业才能跟上发展的节奏。
2.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宏观管理,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对国有旅游企业,首先要改变经营机制,实行政府和企业管理体制的分开,然后把企业推入市场,取消特权,适度保护,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3.加快旅游商品的开发,以刺激游客消费并实现扩大出口。国家应在资金、能源、原辅材料、税收和外汇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扶持,保证商品品质,树立品牌价值,激发企业生产经营旅游产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强旅游宣传,招揽旅游客源。在宣传方式上要多样化,不能局限于各种图文并茂的印刷宣传品等。
5.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旅游业如今已经成为第三产业重要的产业部门。各级政府要通过政策、资金的支持专门建立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对导游等相关人员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和培训。
三、结语
相比意大利发达的旅游业,我国旅游业具有很多优势,比如旅游价格比较低廉,民族众多,旅游内容丰富,独具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逐渐变得富裕,潜在的国内旅游消费群体十分庞大。虽然国际知名度不高,但是只要搞好旅游宣传,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国际潜在的旅游消费者也是十分可观的。目前,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和政策引导正在逐步转型,大量的资金和正确的政策将会卓有成效地引导旅游业健康发展。总体来说,中国旅游业前景大好。
参考文献:
[1]Becheri,E.,Gambassi.,R.,Billi.,et al.Il turismo italiano negli appartamenti.Primo rapporto,Mercury s.r.l.,Firenze,2005.
[2]Lucilla Rami Ceci,Turismo e sostenibilità.Risorse locali e promozione turistica come valore,Armando Editore,Armando Armando s.r.l,2005.
[3]黄昌瑞.意大利旅游业经久不衰.经济世界,1999,3.
[关键词] 武汉 两型社会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一、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最重要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旅游业曾被普遍认为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较为典型的“绿色产业”, 但在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几十年间,一批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惨痛教训表明,发展旅游业同样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其中。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旅游业的发展是在不损害环境持续性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要求,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又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由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武汉旅游产业过于重视追求产生经济效益,却忽略了旅游业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直接影响,而这又是武汉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了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其对武汉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的反作用影响。因此需要探索出一条实现武汉旅游业与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协调的新路子,努力实现旅游经济效益与旅游社会效益的统一,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武汉“两型社会”的构建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武汉全力建设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拉动武汉国民经济的全新增长点,其重要意义正日益显著。旅游业作为一项系统性产业,需要餐饮、住宿、交通、导游等众多产业的协同,由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推动相关产业的进步。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武汉软环境的实力,加快武汉现代化与对外开放的进程,进一步升华武汉的城市形象,促进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吸纳了大量人员的就业,在大力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武汉的今天有着现实意义。尤其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持续不退,对我国、对武汉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这一宏观环境里,确保经济增长全力扩大内需已成为各级政府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旅游业拥有较长的产业链条,据有关统计显示,旅游业每增加100元收入,商业收益占16.5%,交通收益占13.4%,饮食业收益占19.8%,旅游业收益占23.9% ,娱乐收益占5.2% ,邮电及其他行业收益占11.2%。无论是在刺激消费还是扩大固定投资领域都是大有可为的。而达到上述效果都是以武汉旅游业能够充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不计后果过度开发的短期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试想谁愿意去一个臭水横流,垃圾遍地、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旅游呢。因此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两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发展旅游业促“两型社会”构建,以“两型社会”的构建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1.武汉旅游业区位优势明显,行业整体素质较高
武汉作为华中和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全国特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由陆路是京珠、沪蓉等高速公路网交汇之地,由水路可顺江直达上海、四川、安徽等七省市,由铁路更是我国骨干铁路网中心,交通之便利为全国前列。在旅游资源上武汉也较为丰富,总体而言武汉旅游资源呈三大特点: 景观类型丰富、内涵和谐、景象地域组合集中。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分类统计,武汉市拥有旅游资源180余处,其中地文景观14处,水域风光类16处.古迹与建筑类84处,民俗风情类31处,购物类18处,生物景观类14处。其代表性的景点是全国最佳风景名胜之一的黄鹤楼,国家级东湖风景区,以五百罗汉、玉佛及悠久历史著称的归元禅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辛亥首义军政府地址红楼等。此外,新开发的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木兰湖旅游度假区已初具规模,金银湖旅游度假区、武汉高尔夫球场正在兴建之中。武汉旅游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加之武汉地区高等院校密集,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高,拥有一支较为成熟的队伍,相对于偏远新开发旅游地区,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程度更为深刻,这些对于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是十分有利的。
2.旅游环境保护不足,资源整合程度较低
武汉由于是全国特大型城市,城市常住人口密集,加之重工业十分发达,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对于旅游环境的破坏性污染,而伴随着武汉城市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况也较为严重。仅以武汉这一百湖之市的湖泊为例,据调查,上世纪90年代初,中心城区共有35个主要湖泊,总面积为95004.48亩,到目前已有8个被填占,实有湖泊27个,面积为89996.7亩,面积减少了5.35%。即使是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缺乏科学的论证与整体的规划就进行粗放式开发的现象,导致了部分景区不可再生旅游资源被破坏、环境被污染及历史、文化风格和气氛与新建设施极不协调等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全力保经济平稳增长的背景下,个别景点片面的追求开发的速度与游客的数量以提高经济收入,却忽视了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人为地牺牲环境,换取片面的旅游收入的高增长。
武汉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程度页较为低下,由于大量景区分属于多个不同上级主管部门的单独管辖,使得旅游业主管部门在部门和区域协调及行业管理中遇到的阻力较大。部分景区已是多年来没有发展和改进的老线路、老景区,部分景区却仍处于“休眠”状态,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和有效整合,既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不能做到对旅游环境的有效保护。这对于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更与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目标不一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武汉“两型社会”的构建。
四、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略
1.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武汉旅游业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们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抓住武汉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契机,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旅游产业近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单体旅游景区与武汉旅游业整体的关系,处理好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优势与劣势的关系。同时,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努力实现武汉旅游业发展速度与质量的统筹兼顾,旅游环境保护与资源深入开发的协调统一,为最终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2.打破部门壁垒,加快各景区一体化开发经营进程
武汉市各类旅游景区目前由武汉市园林局、武汉市总工会等多个部门主管或由市政府直管,景区与景区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与环保部门更是自成系统,彼此之间的行政沟通和协调存在一定不足。因此要建立起积极有效的区域协作机制,加强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之间的对话,由建立政府部门、景区长效联动协作机制入手,通过对全市旅游资源总体性的规划与开发,各旅游景区、旅游业从业单位、接待服务单位、交通运输单位、旅游业科研院所高效与顺畅的协调,实现武汉旅游业科学、有效地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施行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达到单一部门权威、有效地全盘主管。在整体资源的一体化开发进程中,要始终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理念,打破只顾小部门、小团体既得利益的局面,更要努力改革当前旅游景区政企不分,旅游业监管与经营者不分的现状,群策群力,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多赢发展。
3.强化政府科学决策与引导,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推动,更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规范,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旅游业这一无烟产业并不意味着百分之百的零污染,相反如果决策失误,极易对武汉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因此,有关政府部门在制定武汉旅游发展规划时必须坚持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充分考虑武汉旅游环境承载力等因素,以人为本,统筹规划“两型社会”建设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防患过度开发对环境的破坏于未然。此外应大力健全包括旅游环境保护、旅游资源科学管理、旅游经营企业管理规范在内的系列法律法规,在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文物保护法》等与武汉旅游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上,针对武汉旅游资源多处于商业或工业区域、景区内居民、企业组成复杂等地域性特点补充制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与此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通过在上点中谈到的政府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对阻碍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并付诸法律制裁,以牢固树立防治旅游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的发展意识。以此使武汉的旅游业发展步入规范化、理性化的轨道,实现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开发武汉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保证人类的代内、代际间的平等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旅游业作为武汉“两型社会”构建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之一,其前景是比较可观的,但由于旅游业从业人员与游客的环保意识不足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是矛盾对立的。因此我们要从提高武汉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来汉游客的意识理念出发,加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力度,使其自觉维护和发展当前的武汉旅游业。达到既满足当前旅游需求,又不破坏未来旅游发展的目的,落实武汉旅游业既“资源节约”又“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实现武汉“两型社会”构建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田小彪:浅析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建设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管理观察,2009,(6):242~243
[2]曾翔: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思考[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4):77~81
[3]汪 云:武汉旅游业跨世纪发展对策研究[J].长江论坛,1999,(6):35~37
[4]武汉市旅游资源概况简介[EB/OL].武汉市人民政府网站,
[5]陈年安 杨卫国:加强武汉水资源与湖泊保护对策研究[J].长江论坛,2008,(5):38~42,75
【摘要】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构筑旅游业发展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为例,对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草原旅游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旅游业;草原文化;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张晓娜,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草原旅游已发展成为该地区的特色品牌。但由于内蒙古地区旅游业发展较晚,草原旅游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根据不同的草原条件确立不同的市场定位,加强草原文化资源建设,深度发掘草原文化内涵,开发草原旅游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草原品牌,实现草原旅游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包头市达茂联合旗的东南部,是距离呼和浩特市最近的草原。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美,有着深厚的游牧民族尤其是蒙古族的文化气息。呼和浩特市作为的首府,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就为内蒙古草原民族的重要聚居地,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民族风情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就已成为我国北方民族生息繁衍之地和开发、创造草原文化的历史舞台,为今天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经济和文化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的旅游中心和游客集散地,而希拉穆仁草原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避暑胜地。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希拉穆仁草原从软、硬件方面全力打造草原文化品牌,以“天堂草原”为宣传主题,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旅游接待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服务体系基本配套,旅游人数和收入持续增长,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不断得到开发并已成型,再加上多方位的宣传促销,大大提高了“草原旅游”和“首府旅游”的影响力。但由于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得比较晚,希拉穆仁草原的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开发不规范,尚属粗放型的开发;二是旅游形式陈旧单一,产品雷同,恶性竞争,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呈弱散状态,尚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拳头产品;三是旅游发展规划、景区建设规划尚不够完善;四是草原文化与旅游融合度较低;五是旅游行业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提高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不利于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为实现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度挖掘希拉穆仁草原的文化内涵如少数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历史文化以及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文学艺术等等。应在统一的草原品牌下,根据不同的草原条件确立不同的市场定位,以多种形式进行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草原品牌,实现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开发草原文化资源有难度
内蒙古地区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开发建设的观念意识比较落后。在开发希拉穆仁草原旅游时必须注意旅游资源中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所谓区域性,就是在旅游开发规划中必须重视对本地旅游资源确实有研究的本土专家和真正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专家的意见。而综合性则要求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旅游、地理、文化、历史、经济、建筑、民俗、艺术、环保等多学科专家的协同工作。开发旅游并不是简单的粗放的开发,不能仅追求眼前的利益。要更新观念,提高意识,重视旅游业所具有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民族相互融合影响着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传承
截至2010 年,有2400 多万人口,其中汉族占80%,蒙古族不足20%。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尤其是蒙古族明显汉化,特别是居住在中心城市周边的蒙古族聚集区尤为明显。在内蒙古地区, 汉文化相当普及,蒙、汉、回、满等民族长期以民族大杂居的形式共同生活在一起,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蒙古族文化已成为弱势文化。以呼和浩特为例,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融合已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周边的蒙古族聚集区如希拉穆仁草原的蒙古族群众绝大多数已从游牧经济转变为农耕或农牧的经济生活,并有相当数量的人进入城市生活,仅有一小部分人仍生活在牧区中。正是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很多蒙古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开始发生变化。草原上的牧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传统的风俗习惯,但他们的生活习性已部分汉化。因此,在旅游开发中恢复原有的蒙古族民俗文化有较大的难度。
(三) 无形的精神文化多,有形的实体文化较少
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立在游牧经济基础之上,草原文化本身具有游牧文化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草原文化中的物质文明部分必须适应游牧经济方式的要求。目前,草原文化旅游资源中的物质文明部分相对较少,规模也小。而且,有限的有形文化在历史的巨大变迁中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保存至今的已相对较少。在希拉穆仁草原上遗留下来的游牧文化建筑物非常罕见,在旅游业起步阶段,由于粗放型的开发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仅有的文化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文化没有物质的附着,所以开发起来较为困难。
(四) 盲目招商引资,草原文化与旅游融合度较低
在希拉穆仁草原已经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中,很多为招商引资项目,由于外来投资商对草原民族和草原文化了解较少,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盲目开发建设,忽略了草原文化,使得草原文化与旅游融合度较低,大大冲淡了草原旅游品牌的特色,导致游客数量减少,不利于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视旅游文化资源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旅游产业利益的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良性的产业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提升产业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 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要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
在希拉穆仁草原开发建设上,必须改变外延式扩张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观念,减少其对旅游目的地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破坏。旅游产业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三) 分析希拉穆仁草原地区历史文脉,确定开发的方向和主题
利用北方游牧民族核心的草原文化创意,在分析希拉穆仁草原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希拉穆仁草原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希拉穆仁草原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通过不同的文脉从而整合为统一于一体但又各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品牌。不仅要打造品牌,还要提高其内涵,提高其知名度,管理和维护好草原文化品牌,充分提高品牌的附加值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 加快旅游业专业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要加强对旅游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进一步规范旅游人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的专业性,促进草原旅游文化的发展,提高希拉穆仁草原文化的品牌知名度,实现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屡见不鲜,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产业走向成熟和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29-30.
[2]孙克勤.世界旅游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恩施州 回归分析 旅游收入 经济增长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恩施的经济逐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了重要的第三产业甚至是经济支柱的最大产业,但是恩施的地形地貌也决定了恩施的工业产业等相对滞后。本文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因素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控制,阐述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1],并为今后恩施州旅游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依据。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2.1旅游业收入对生产总值的影响
2.1.1恩施州GDP与旅游收入情况表1如下,变量为恩施州GDP与旅游收入。
2.1.2由旅游收入与GDP的关系散点图(见图1)可知,恩施州旅游与GDP的关系呈线性正相关,即旅游收入增加时候,恩施州的GDP也随之增加。同时,该数据也说明由于旅游业的增长会促进GDP的增加,GDP增长也可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增加、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对旅游产业发展又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2]。
图1恩施州旅游与恩施州GDP关系
2.1.3通过SPSS软件进行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R2=0.98接近于1,说明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点的拟合优度比较高,恩施州旅游收入与GDP呈现比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2.2样本数据处理和理论方法
2.2.1我们运用回归分析理论中的可线性化回归模型的方法,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2008年-2013年恩施州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生产总值如表2所示,恩施州旅游业发展条件如表3所示。
2.2.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改善,生产总值不断的提高,这样造成了样本变量受时间趋势的影响,构造出线性的时间序列模型,变量βn(n=1,2,3....7)分别为城市污水、绿化覆盖面积、旅游投入、住宿餐饮投入、旅客周转量、星级景区以及旅行社数量,Y表示旅游业收入,β表示上述七个因素以外影响旅游业收入的因子,包括突发事件等:
,(2.2.1)
2.2.3在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时,为了便于比较,本文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变换,对量化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分析,探求各指标与旅游收入的数值关系。
三、结果处理
3.1数据处理
利用spss13.0软件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各变量进行回归线性分析,各变量的检验值拟合程度较高,进入回归分析方程的变量,具体回归系数和显著性系数检验数据和方程如下:
3.2.结果分析
因此,由上述回归系数表可知,回归系数方程为:
对恩施州旅游收入因素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大气污染排放量、星级景区、旅客周转量、突发事件、旅行社数量、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住宿餐饮投入和旅游投入。
四、结论分析
4.1讨论恩施州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时,为了避免同类指标的重复使用和因主观判断引起的失真,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原理分析相关数据能够得到较合理的结果。
4.2在恩施州的旅游发展中,恩施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着游客的数量,进一步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验证了大气污染排放量为105.4,并对旅游收入影响最大。
4.3恩施缺乏与旅游业配套的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普遍落后,住宿和餐饮业投入不够,同时恩施旅游景点众多,精品路线很少。
五、结论建议
5.1在合理开发恩施自然资源的同时,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不要过度开垦山地、林地。工业产生的污水、污染气体排放要达标,防止其污染空气,真正做到穹顶之下有雾无霾,在绿色环保下城镇发展。
5.2加大星级景区和星级宾馆的建设力度,力求90%以上的饭店企业满足专业化、规范化的标准,为今后的旅游业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的基础上,能够蓬勃发展作保障。
5.3加强恩施的旅游业宣传力度,注重特色景区之间的联系,提高州类主干道路建设,解决旅游团队进客车入景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方相林,张晓燕. 基于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的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回归分析[J]. 经济地理,2010,05:876-879.
[2]许洪杰,李均立. 海南省旅游业收入对GDP贡献的线性回归分析[J]. 管理观察,2009,08:168-169.
[3]曾鹏,王绍.线性时间序列模型与双线性模型的识别研究,南京邮电大学学报,1997,17(4);152-158.
[4]兰国良.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
一、提升战略高度,科学规划精品旅游线路。
朝天地处古蜀道咽喉,区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路径短、景点多、价值大”等旅游基本要求,以曾家山、明月峡两大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重心,科学规划出南北两大旅游线路,逐步形成“广元小九寨,入川第一镇”的旅游格局。
一是以“生态”为依托,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生态养生基地。曾家山景区平均海拔1400米,总面积5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4%,地质景观独特,享有“溶洞王国”、“石林洞乡”之美称。朝天区充分利用景区独特的山地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打响“曾家山”绿色生态品牌;同时,依托曾家山独特的气候优势,已成功举办四届“曾家山国际避暑节”,扩大了曾家山的影响面和知名度。曾家山已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多张名片。二是以“历史”为内涵,推进“中国道路交通历史博物馆”建设。明月峡蜀道是汉唐时期全国政治中心长安与西南地区相联系的重要驿道,是我国最古老的“国道”。朝天区充分挖掘“古国道”人文景观、民间传说等资源,将明月峡打造成为剑门蜀道三国文化旅游线上的重要品牌和旅游目的地。目前,明月峡景区已全面完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任务.
二、突出低碳特色,切实作优生态旅游文章。
生态旅游是现代世界各国非常流行的旅游方式,其提倡的“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概念是新世纪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该区在曾家山、明月峡等景区建设过程中,严格把握景区建设风格,全部使用节能环保绿色无污染材料,提升文化的品牌性,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一是以生态环保为目标,建设低碳旅游景区。景区标识牌、游步道等采用环保建筑材料,涂料、填料等均使用无污染的绿色材料,建筑造型保持曾家山原生态风格。景区内采用生态厕所和环保车载式流动厕所,景区内产生垃圾全部打包后运送到景区外进行无公害处理,有效解决景区内各类污染问题。同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交通,曾家山、明月峡等景区人行道、停车场,均铺设石板路、植草路等生态自然路面,增强渗水、降温性能。目前已建成生态停车场1万多平方米,建成生态游步道近万米。
二是以产业互动为突破,发展生态绿色食品。依托曾家山“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绿色食品基地”等金字招牌,大力发展生态绿色食品。形成了以鸿琰公司为主的蔬菜龙头企业,组建了一批以协会为主的农村专合组织。在扩大曾家山蔬菜“量”的同时,大力提升其“质”,海椒、甘蓝、萝卜、土豆四大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曾家山蔬菜生产基地通过了四川省首批“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认证,萝卜、青椒等产品在第三届四川 中国西部博览会上获得“名优农产品”称号。景区饭店、旅游接待点均使用绿色健康原料,让游客吃上真正的绿色生态食品。
三是以特色“土味”为支撑,大力开发旅游特色项目。结合我区的旅游资源,在景区开展低碳旅游特色项目和活动。即:让游客住“土”屋,农户房屋保持原有风貌,充分体现川北高山民居风格特色;让游客吃“土”菜,推出曾家米珍、土腊肉、土鸡、酸菜豆花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农家传统菜肴;让游客看“土”戏,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民间文化,开展抬花轿、狮舞、傩戏、山歌对唱等民俗文化表演活动;让游客购“土”货,对曾家米珍、土鸡、鲜竹笋等10多种农副土特产品进行了开发、包装,在场镇、景区建立农副土特产品专销点15家。
三、放大产业效应,充分发挥旅游富区作用。
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朝天区牢固树立统筹发展理念。
一是将旅游设施建设与民用设施建设相结合。整合“财力、人力、物力”三大要素,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统筹推进。截至目前,全区已投入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资金达2亿元以上,通往曾家山、明月峡、雪溪洞等重要景区的公路交通主干线均实现“硬化”和“黑色化”,完成省级以上重点景区公路改造45公里;供水、供电、通讯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专项解决,由此推动景区周边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
二是将旅游产品开发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引进了一批蔬菜加工、食品加工、旅游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我区,以曾家山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沙河核桃基地为企业生产第一车间,开发朝天核桃、火麻油、曾家米珍等体现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商品;并依托主要景区发展星级农家乐20余户,旅游商品专销店 10余家,从根本保障了农户生产有销路、企业生产有资源、旅游商品有供应。
三是将旅游项目开发和维护群众利益相结合。该区在旅游项目开发工作中既严格按政策办事,又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让农户充分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成果,达到开发旅游项目与群众得实惠双赢的目的。截至11月底,全区接待游客7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6亿元,旅游业继续呈现协调、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关键词:黄山;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引言
黄山市是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城市,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和旅游名城。黄山市不仅拥有中国三大区域文化之一的徽派文化,还拥有秀美的自然景观,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着称于世。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的黄山市,在城市发展中始终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但是如果不合理开发旅游业,就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运用SWOT全面分析黄山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并以此论证可持续发展对其重要性,为黄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SWOT分析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着名学者韦里克提出。它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广和前人的规范研究证实,SWOT分析法也可以应用到政府部门相关领域的战略分析中来。显然,对黄山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也是可行的。
下面将具体分析黄山旅游业存在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黄山市最大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不仅有大自然造就的天下无双的自然景观,还有大量展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人文景观。
2.旅游资源的积聚性高。黄山市自身的旅游资源积聚性很高,旅游景点多,可游性强。黄山周围,景观簇拥,风格各异,犹如众星拱月。有风光秀丽的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保持原始风貌的国家级“牯牛降”和省级“清凉峰”两处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
3.品牌优势显着。黄山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黄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早已家喻户晓。徽商文化也被看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黄山市政府也积极通过广告、旅游节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4.消费市场广阔。安徽位于中国中部,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向北毗邻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向南有经济实力强大的珠三角地区。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安徽的旅游城市的吸引辐射范围较广。近年来,黄山市积极打造休闲度假城市和休闲会议城市,也很大程度地增加其吸引力。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交通不便。黄山市多山区。多山伴随着的是交通的不便。现今黄山的交通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旅游高峰期,铁路、公路和航空仍然存在着运载量不足的情况。
2.旅游的配套设施不足。配套设施齐全与否是判断一个旅游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受环境承载量、经济、消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配套设施仍然无法全部满足旅游的需要。
3.旅游资源保护不到位。黄山市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有着一定的欠缺。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客流量的加大,导致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度提高和破坏度加强;二是许多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对其保护存在着一定的技术、资金难度。
三、机遇(Opportunity)分析
1.政策层面的高屋建瓴。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黄山经济发展中将以旅游经济为中心。黄山市政府积极采取政策和经济优惠进行招商投资,并鼓励返乡农民工发展乡村旅游业。
2.居民收入提高,节假日增多。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再加上一些传统节日列入节假日范围内,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国内旅游市场逐年增温,对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需求逐年加大,这有利于黄山市旅游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3.“东向”战略。安徽省在近年来实施“东向”战略,将有利于安徽的旅游业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东向战略有利于黄山进一步打开长三角地区的旅游消费市场。黄山可以借“东风”,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等。
四、威胁(Threat)分析
1.省内旅游业的竞争。安徽作为旅游大省、文化大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省内各地方政府、旅游部门都非常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六安市、亳州市、巢湖市等,这些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旅游特色,是黄山旅游业发展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2.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和难以再生性导致旅游业的发展不具稳定性。由于自然资源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和客流量的季节性变化,因此黄山市的旅游收入具有不稳定性、连续性不强的特点;另外,黄山的众多人文景观是具有非可再生性的特点,一旦破坏将不会再有。
3.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黄山市旅游存在着盲目开发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环境优美、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重复建设,旅游商品价格混乱;旅游主管部门只管星级宾馆,大量非星级宾馆还没有纳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范畴——对其经营旅游服务业的质量问题欠缺管理。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山旅游业的形象。
五、黄山旅游业发展必要措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过SWOT分析,黄山市旅游业的优劣势、机遇和威胁一目了然。我们认为,只有在黄山旅游业的发展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地发挥好优势、利用好机遇条件、化解劣势、克服威胁。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是与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发展是三者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和平衡发展。任何片面的单方面的增长都不能以牺牲其他方面为代价。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已逐渐成为新的全球性发展的主流哲学,并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
黄山市应该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这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良好的旅游业优势是黄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黄山市旅游业发展优势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黄山市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众多的机遇,只有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真正的把握好这些机遇,才能真正的紧跟市场步伐,满足市场需求。
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黄山市旅游业的合理发展,也有助于改善产业结构、改变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方式,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增强人们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黄山市发展旅游业存在着劣势和威胁,这是客观事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黄山市存在的旅游资源发挥作用不稳定性的缺点,可以促进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持续稳定的贡献作用。
六、对黄山市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若干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来引导旅游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宏观上把握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实行旅游资源有偿、有限、有序开发的方针,在保障旅游业发展的保值增值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业的长效发展机制。
二是应深层次地挖掘和开发旅游文化的内涵。只有将旅游景观与旅游文化很好的融合起来,才能真正保证旅游的吸引力的长期性和持久性。黄山市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开发的战略。现今黄山的众多地区仍然保存着徽商文化遗产,但应当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开发包装,从而令徽商文化为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增加文化底蕴,扩大影响力,增强潜在吸引力。
三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既不利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承载力,又不利于保护旅游资源。所以黄山市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将旅游设施配套、旅游服务配套、旅游管理配套并重发展和提高,同时要加强景区管理,特别是对国家级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要按照国家4A级旅游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标准,实行高水平管理,建设一流景区。
四是注重旅游机制创新和加快绿色技术的开发和运用。这是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首先是创新旅游开发机制。鼓励内外资、民间资金踊跃参与旅游开发,形成开放性、多元化旅游开发格局;其次要创新旅游合作机制。加强与周边省区市和主要客源地的旅游合作,形成合作和互助的格局;最后要加大对高新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广泛运用绿色技术。绿色技术是高新技术的代表,负载着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可以防止和治理污染,改善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最后要加大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人们持有何种环境保护的观念和态度,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旅游行为以及旅游经营者的经营和管理行为。黄山市旅游业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广告、电视、报刊等媒体向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宣传环境保护意识,改变他们传统的只顾短期经济效益不考虑长期效益的观念,使其树立正确的环境文明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
结语
对黄山的旅游资源,我们一定要做到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通过的《可持续发展》所说:“旅游是一种世界现象,也是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最高和最深层次的愿望。但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改善环境质量。”黄山市在发展旅游业时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证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着不竭的贡献。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与冰雪旅游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来,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在事关发展问题的一种全新认识。作为高水平的发展理论,它同时又是一种社会运动过程及表现。
1990年温哥华全球旅游发展大会提出《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共同召开了旅游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明确为:"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需要,在保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维持系统的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学的需要。"
冰雪旅游使得旅游活动和冰雪体育相结合,除了一般旅游活动所具有的观光、休闲等作用外,它还兼有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和陶冶情操等多重作用,是更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旅游活动。国内外冰雪旅游发展的实践表明,冰雪旅游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这个产业是以冰雪旅游为龙头,涵盖了冰雪文化、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经贸等诸多方面,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以旅游业为主体,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各项效益最佳组合的生态经济综合体。
二、冰雪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国外现状:
冰雪旅游在国外发展很快,滑雪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在一些冰雪旅游资源大国,冰雪产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美国、奥地利、澳大利亚、韩国、瑞士、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冰雪旅游已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日本的札幌雪节、加拿大的冰雕、俄罗斯的冰球、瑞士的滑雪场、奥地利的雪具工业生产等,是冰雪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典范。
2、国内现状:
我国的冰雪旅游最早在黑龙江省开展,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冰雪节和国际雪雕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96年又成功举办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表明,黑龙江省的冰雪景点成为冬季最热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省会城市哈尔滨于1985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冰雪节,并于2001年把它上升为国际性节日,形成“冰雪搭台、文艺唱戏、旅游开花、经贸结果”的良好局面。96年亚冬会在我省亚布力成功举办,98年召开了首届国际滑雪节,其后,我省的滑雪旅游便大力开展起来,起步最早,发展最好的亚布力风车山庄滑雪场是全国仅有的两家可承办国际赛事的滑雪场之一;冰雪旅游客源市场也由原来的省内及周边省份向横纵两个方向不断扩展,东南亚和港澳台以及少量的俄罗斯、日本和韩国客人,约占滑雪旅游者总人数的20%,北京和广东和一些沿海省市以及内陆省市的游客,占总人数的45%,省内哈尔滨、大庆和牡丹江等地游客,占总人数的35%。
目前,黑龙江已建成亚布力、龙珠二龙山、吉华长寿山、华天乌吉密、日月峡等高、中、初级滑雪场75家,占全国雪场总数的60%以上。
长春市2001年才开始在发展冰雪旅游上下功夫,但其宣传投资力度很大。04年首届中国开雪节即将搅热呼伦贝尔草原。04年底中国河北张家口举办了崇礼滑雪节。在西南,从2001年开始举办的南国冰雪节,也进行的红红火火,规模和影响一年赶超一年。
3、在看到冰雪旅游取得的成绩和可喜局面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黑龙江冰雪旅游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
管理者和经营者缺乏必要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基本知识,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许多项目设计时,缺乏对冰雪旅游市场供需状况的调查和对目标市场的分析,更缺乏对项目开发运行后的监测、评估、改进体系和机制;很多滑雪场追求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和经营,不注意维护和后续投入,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硬件设施不合规范
一方面,滑雪场多远离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包括交通、就餐、住宿等急需改善。除亚布力滑雪场外,场地条件普遍较差,娱乐设施的安全问题也难以保障;另一方面,一些基础设施的设计不符合实际,甚至完全违背自然保护的要求,而且普遍忽视对利用环境技术和节能技术的特殊考虑,仅极少数项目能提供或准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3)、现代企业制度尚需建立
很多冰雪旅游企业几乎不具备企业特征,由亲戚或者朋友合伙出资建立,在管理,利益分配上很不规范。大大小小滑雪场鱼龙混杂,雪场之间为互相争抢客源,大打削价仗,导致冰雪旅游经营管理混乱,削弱了同一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相关的法律法规尚需建立健全
冰雪旅游的一大特点是旅游者的参与度高,有些项目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危险性,安全方面的问题时有发生,由于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可循,冰雪旅游活动中出现的各类纠纷和人身伤害财产损失赔偿责任问题经常得不到很好解决。冰雪旅游中的安全事故会给冰雪旅游业乃至整个旅游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了实现黑龙江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才能解决好上述问题: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首先,加强旅游科普工作,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者以及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这是实现冰雪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一方面,在新的冰雪旅游项目上马时,从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全省的冰雪旅游资源开始,到对要开发的旅游景区进行环境承受能力评估(包括环境影响评价、自然景观评价以及旅游者和新建的建筑、设施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自然资源、生态平衡的影响。)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然后再进行科学规划(包括必要的环保基础设施),再到经由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如滑雪场土地使用权审批)后方可执行,一直到该项目实施运行阶段效果的跟踪监测、效果评估和适当改进,做到开发和保护的相互促进与良性循环,使之既能满足冰雪旅游发展的需求,又保证冰雪旅游运行的各个环节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都是最低的,从而实现冰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旅游人才,只有从业者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冰雪旅游才能开展的更好。通过培训来提高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针对现实而采取的手段,从长远看,加大对旅游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旅游学科建设,培养旅游专业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各个层次人才,并适当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旅游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规划人才、服务人才才是根本之策。
2、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管理体制
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又要尽快转换政府职能,使其在推广可持续发展观念,改善旅游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秩序与健全旅游法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冰雪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优化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实行优惠政策,给名牌冰雪旅游企业以政策上支持,但要给企业足够自,不插手职责范围外的事务。其次,树立冰雪旅游产业意识,并积极发展与冰雪旅游相关的配套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规模效益,并且要加强与冰雪体育部门的合作,为体育部门涉足冰雪旅游业提供便利,把冰雪旅游同冰雪体育运动相结合,以冰雪体育产业的优先发展来带动冰雪旅游业的发展;再次,鼓励非国有经济实体和外商等多元资本流入冰雪产业,组建冰雪旅游投资基金,利用股份制等方式吸纳社会闲置资金以优化产业资本结构,进行冰雪资产重组,坚持“共赢”原则,共同做大冰雪旅游产业“蛋糕”,哈尔滨政府让西方童话故事中的名角—白雪公主担当起旅游形象大使,与广州结为友好城市,多次组织白雪公主旅游促销团南下,热卖哈尔滨冰雪,值得全省借鉴和推广。开展广泛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扩大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等也是实现黑龙江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3、旅游企业的创新经营
首先,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企业要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条件的要组建现代企业集团。其次,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上,一是要充分运用市场细分策略。表现在,国内以省内为基础,沿海发达省份以及北京、广东、上海、南京、大连等为重点,重视开发港澳台市场。国外以东南亚、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特别要重视对周边国家客源市场的培育;二不仅要开发与富有本地特色的绿色食品、地域文化、传统工艺品等相结合,个性鲜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专项冰雪旅游产品,还要提高冰雪旅游产品开发和经营中的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注重产品的内涵,把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运动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以形成特有竞争优势。三是要善于发现游客的潜在需求,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创造市场。比如在滑雪场、滑冰场等冰雪旅游场地增加技术指导、咨询等服务项目。再次,实施深度品牌策略,通过录制主题片或作系列报导及专门介绍黑龙江冰雪旅游的宣传册,利用境外宣传、展销会广泛宣传和互联网等来宣传自己。
4、重视旅游安全,健全旅游法律法规
由于冰雪旅游活动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危险性,所以必须牢记安全第一的观念。一是要加强政府监督机制,制定经营冰雪旅游活动企业的软硬条件,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审批。二是要求旅游企业务必从旅游业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高度重视冰雪旅游活动的安全保障问题,确保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