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竞争力

竞争力

时间:2022-05-20 18:51: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竞争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竞争力

第1篇

大约20年前的语文课上,老师曾经用蜜蜂和花的关系来形容美的吸引力。蒋勋先生也说花是一种竞争力。它的美其实是一个计谋,用来招蜂引蝶,其背后其实是延续生命的旺盛愿望。而根据植物学家的研究,花的美是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不美的早已经被淘汰了。

美所呈现的状态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待美的理解。在中国古代的审美观里,人们很早就发现,美不仅仅是关于璀璨和绚烂,更是关于生命的艰难。牡丹的美是一种需要万千宠爱的美,唐朝人喜欢牡丹和那个时代的风度有关,曾经在日本东京牡丹园,看到那种牡丹绽放时的绚烂之极的美,但是需要无微不致的呵护,一点风雨都会将这种美摧毁。宋代抛弃了这种需要宠爱的牡丹之美,转而推崇梅花,因为梅花的美体现了生命的竞争力。

历史上,那些和亲的公主们,是对于美的竞争力诠释得淋漓尽致的一群人,这种美是在政治、社会权力结构中所呈现的力量,比如王昭君和亲塞外,文成公主和亲新疆,虽然是一种政治结果,在独立的个体上,我们必须尊重这种美的努力和竞争力。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每一天都在酝酿美的能量,即使在萧瑟的秋冬,自然也提供了一种无比厚重的竞争力。它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在春夏释放一种大美。所以我们说,冬天其实是一种对自我的残忍,那是大地万物把自己一部分牺牲掉,而等待来年的绽放而作的努力。

美需要强烈的主体性和自我认同感,否则我们就永远在追逐美,却始终不能真正感受到美,因为从来不曾让美停留。历史上,“东施效颦”是一种典型的缺乏对美的自我认同的个体,她固执地去追求西施的美,模仿西施的言行举止,最终留给世间一个笑话。其实,我相信东施也一定是美的,但是,失去了主体性,缺乏自我认同,也就丧失了发现美的能力。

在设计领域,对于独立性存在和自我认同是设计在美学精神层面独立发展的关键立场,我们所认为的“不美”的设计通常是因为缺乏主体性和自我认同能力的设计,也就是缺乏美的独立存在依据。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是典型案例,这座“不美”的建筑真正缺乏的是对于独立探寻美的心态。

为什么,我们想到健美这个概念时,总是想到古希腊的人体雕塑。我们费劲功夫爬到希腊山上拍的那几根神庙的柱子却在全世界的纪念堂、市政厅和文化建筑中被广泛使用。为什么非洲黑人任何一个抖动身体的动作似乎都有节奏之美,而我们很难把这种情境和其它民族、国家的人联系在一起。美其实自私的,它总是有先倾向于那些自信的、自我认同的群体、民族和国家。

今天存在于中国社会的这种美的困境的一个重要根源是现代化的冲击,它虽然帮我们摧毁了很多陈腐的观念,发展了技术、经济,甚至一定程度改善了社会状态,但它在价值建构层面却几乎没有作为,甚至注入了很多危险的因素。更加危险的是,我们正在丧失对于美的主体感,对于设计而言,这个结果的背后是创造力的丧失:对于公众而言,原本已经单调乏味的生活将陷入更加深刻的美的危机中。

事实上,当所有的美都来自对于“他者”的羡慕和模仿,当我们不再美的时候,或者当我们自己不能独立发现和发展美的时候,我们也就真的不再具备竞争力。因此,重提美的立场对于我们个体,还是国家部非常重要。

第2篇

2010年7月12日至9月12日,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员进行ISO26000社会责任标准第三轮投票的阶段。按照规则,如果参与投票的成员中,投赞成票的成员超过三分之二,同时投反对票的不超过25%,那么2010年5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八次ISO26000社会责任全体会议通过的最终版草案将获得通过。今年年底前第一个国际社会责任标准(ISO26000)将会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87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1997年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到2010年将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标志着企业管理实践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质量管理阶段,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产品(服务),竞争的手段主要是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市场遵循的是价廉物美的竞争规则,获得ISO9000认证是获得顾客和消费者信任的重要手段;在环境管理阶段,除了保持产品质量要求和关心顾客的需求外,还要顾及环境的要求;第三阶段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基础上,又提出了对社会责任管理的要求,企业要从更广泛的公众利益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自觉接受社会和公众对自己的监督、检验和认可。企业要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平衡发展,对顾客、环境、社会等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

与上述三个阶段相适应,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发生相应变化。在质量管理阶段,企业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质量竞争力;在环境管理阶段,企业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环境竞争力;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阶段,企业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责任竞争力。

责任竞争力的更进一步原因是企业的利益实现机制正在发生改变。在市场上正在形成企业股东以外的与企业命运生死攸关的两大利益集团。一个是责任消费者,一个是责任投资者。责任消费者越来越关心他们所购买商品的生产和经营过程是否符合基本的人权标准和环保标准等社会责任要求;责任投资者则通过一定的社会责任投资标准,如通过“道德投资”和“环境投资”来引导企业注重改善劳工状况和环境保护等。这两大利益集团促使企业生产经营不能仅仅考虑利润因素,还必须考虑其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竞争规则已不再单纯是价廉物美,竞争已包含了环境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更多的要求,企业已经进入到追求责任竞争力的新时代。

虽然中国企业大多数目前仍然处于质量和环境竞争阶段,但全面责任竞争已经对中国企业发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这也是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

第3篇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竞争力理论动力源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any competition and urban competition

Abstract: It’s company competition that promotes urban competition. Being the main competitors in the market, company all grow up in a particular urban, at the very beginning when it was formed. As the company growing stronger or even being a global-wide one, it will eventual become the instrumentalist of the capit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that circulate in the global marke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in a particular urban or the entrance of a global-wide one will increase the capit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level, so it's greatly a development to the city.

Key words: Company competitivenessUrban competitiveness theory of competitivenessEngine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新经济”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有关竞争力的问题已上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所表现出的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样,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在相互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目前,国内外学者就竞争力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国家竞争力的宏观层面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微观层面上,对介于中观层面的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城市间的竞争过程中,企业在其中所表现的作用是否如同其在国家竞争过程中所表现的作用一致呢?为此,本文试图就企业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间的关系作一探讨。为城市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时就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一些借鉴。为了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要了解企业竞争力的内涵、特征以及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1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对于企业和产业而言,城市以其特有的资源、区位、技术、知识、文化等条件和环境

为企业和产业提供了地方化的基础;对于城市而言,以企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是整个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郝寿义,2000)。城市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和扩张,而企业的发展和扩张必须以企业的竞争力为基础(李显君,2002)。

1.1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竞争力的表现可以是多个方面的。如更优的产品质量、更低的产品价格、更高的企业运行效率等等,因此对企业竞争力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着手进行研究(如表1)。

1.2企业竞争力的特征

相对于国家或城市竞争力而言,由于在竞争主体、作用范围、运转机制等多方面的差别,企业竞争力有其自己的特征(如表2)。

企业竞争力特征: 作用范围及强度: 特征说明:

系统性 市场中的所有企业;

各种企业强度相同; 企业竞争力的要素,是一个庞大的簇,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有机结合为一个系统。总起来说,企业竞争力包括资产竞争力与过程竞争力两个分系统[3]。(注1)

1.3小结

上述已有概念中就企业竞争力的定义较多,但多未对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客观环境因素(如企业所在地区的产业政策、文化背景、教育体系、市场结构等)作出论述。可是,现今的企业间竞争更多的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国家的企业间竞争,企业间所具有的客观环境因素往往不同。而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更为优越、更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客观环境因素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就企业竞争力定义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功地占有资源并成功地将现有资产用于转换过程,比其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实现更多价值的能力;同时还包括该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更为优越、更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客观环境因素。

2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2.1城市竞争力概念的定义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非常复杂,涉及到城市发展所有的重要因素,具有隐含性、专业型和复杂性等特点。但从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不同定义来看,不同学者、不同研究人员对城市竞争力概念的认识往往使用以下的一些标准:

2.3小结

城市竞争力的定义和内涵很丰富,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把握、理解。我们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在一定环境中,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财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我们在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时,必须要具有针对性。如进行以城市产业结构为主要对象的城市竞争力研究时,我们可以选择以产业竞争力理论体系作研究的理论基础;若是以城市综合实力为主要对象的城市竞争力研究,则可以选择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理论体系作研究理论基础。

3企业竞争力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是城市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企业作为竞争市场上的主体首先是在某一区域或某一城市发展起来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大甚至于跨出国门成为跨国公司,企业也就成为了资金、信息、技术及企业发展资源在大区域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流动的载体或媒介(郝寿义,2002)。城市中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大或城市成功地吸引某一跨国企业的进入,必将使该城市的竞争资金、竞争技术和竞争信息大大充实,从而极大地促进城市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

3.1 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竞争资本的积累

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首先是企业内在能力的提高,即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市场供求变化的反应加快等。其直接表现是企业运营成本的下降和对市场机会的更有效把握;而最终表现是企业前台竞争力的提高,即企业总能适时适量地向市场提供质量优、价格低、售后服务完善的产品。而产品的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是企业与消费者直接联系的桥梁。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总是希望能花费最少的金钱而获得最大的产品效用。因此,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是企业能否占领更大的市场、获取更多利润的关键。

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意味着企业单位资源效用的上升和企业可支配生产资本的增加,而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则说明企业在保持原有的产品利润率或获得一个更高的产品利润率的情况下,可获得比原来更多的利润。而连续不断的利润积累在达到一定数量并进入地区资本市场时,可供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本也就增加了。另外,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往往在资本市场上也具有强大的资本吸引能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对区外资本的引用。

3.2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

所谓人力资本是跟自然人力相对应的概念。自然人力是指未经任何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则是对劳动力进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的支出和为受教育而放弃的工作收入等价值在劳动力身上的凝固(蔡孝箴.《城市经济学》)[21]。我们一般讲的劳动力都是一定的人力资本和自然人力的复合体。企业对地区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为企业为地区中能达到某种特定职业要求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其次是企业中某些特定的岗位需要企业从地区外的人力资源市场输入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在岗劳动力的技术、职能等的要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不断地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并能根据市场要求设计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而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质量提升都要靠高素质的人来完成。因此,在企业不断的竞争发展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各项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也就在这个竞争发展的过程的同时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3.3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地区产业的优化

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使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求城市的产业部门,特别是城市的三次产业部门按市场需求结构形成恰当、协调的比例关系;第二是在城市产业结构协调合理的基础上,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城市产业结构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比例协调,即由一个平衡状态上升为更高级的平衡状态的调整演进过程(蔡孝箴.《城市经济学》)[21]。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宏观方面可以由政府制订和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对其进行主动的调整,但若要在微观上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则要要求在市场竞争机制的推动下,通过加强企业竞争实现——首先我们要知道,一地区可供企业支配使用的经济资源是相对稀缺的。区域中竞争实力最强大的企业往往会实现对生产资源最强有力的争夺,并以较高的利用效率将之用于生产,最终获取相对其他企业而言更多的利润。而企业竞争力较弱的一些企业虽然也有能力实现对经济资源支配,但若是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于一般市场均衡水平时,企业无法实现利润,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其原有的经济资源将会由竞争力更为强大的企业所接收。这样经济资源实现了在区域产业间的自发流动并达到了最优;地区产业得到了演进和更新,并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向最优结构发展;另外,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同时往往会实现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而新生产技术首先会应用于传统产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产出和市场;其次是技术创新使得具有竞争力和巨大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产生,这些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决定着供给结构的产业结构相应变化。

3.4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

所谓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满足城市物质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向城市居民和各单位提供基本服务的公共物质设施以及相关的产业部门,是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地区内的延伸,是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载体(蔡孝箴.《城市经济学》)[21] 。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而城市中企业竞争力水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竞争力发展水平对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水平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综合服务能力的有效检验。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综合形成的,其服务能力是各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子系统的大小比例恰当、子系统间有效的相互协作都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而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这一物质载体,因此竞争中的企业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功能变化最为敏感,功能完善并具有较大潜在服务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往往能在一段时间里有力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第二是随着地区企业竞争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会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并不断地促进其发展。企业的发展壮大首先对城市中的能源、供水、通信和运输等系统提出新的功能要求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间竞争的进一步激化,企业对所在地的城市文化、教育、卫生、福利、环保等基础设施系统提出更高的功能要求。只有在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不断改善并满足企业发展的各种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实现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并在竞争中获胜。第三是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建设资金来源的保障。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往往意味着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利润率的上升,最终结果是企业获得的利润的增加。而随着企业获得的利润的增加,政府通过税收形式获得的建设资金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在上海、广州等城市企业已实现了作为投资主体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4总结

城市内以及区域内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利于城市的资本积累、吸引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进一步优化和整合产业结构以及推动城市基础实施的建设而且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同时这也是对城市竞争力概念的三个要素:“资源”、“能力”、“环境”提高的体现。

(注1)沈西林认为:企业竞争力包含企业核心竟争力和前台竞争力两个层次。核心竟争力由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文化建设,营销方法与促销手段等要素构成;前台竞争力则由产品的质量,产品价格,售后服务等要素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根本、是基础,是决定性因素;企业的前台竞争力是表现形式,是联系企业与消费者的桥梁。

(注2)李显君指出内部来源、直接来源和外部来源是企业竞争力的三个来源。而其中的外部来源主要是指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制度环境、政府政策、市场结构、技术、文化及教育体系、行业因素和外部联系。

(注3)张寿荣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特有的资源和能力,而竞争对手很难模仿或购得它们。并指出为了实现企业竞争力必须做到利用开发机遇和抵御威胁而增加价值;具备获得具有价值的稀缺资源的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

[1]郝寿义.2002年.有关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几个问题.开发导报,2002(3).

[2]李显君.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

[3]詹继生.企业竞争力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2(9).

[4]沈西林.企业竞争力的层次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2(3).

[5]张寿荣.企业竞争力与创建型学习组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12).

[6]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蓝皮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7]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现代城市研究,2001(3).

[8]李怀健,刘鸿君.2003年.城市竞争力的结构和内涵.城市问题,2003(2).

[9]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例.经济科学,1998(2).

[10]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5).

[11]徐康宁.论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2(5).

[12]蔡孝箴.《城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2).

[13]李晓.经济发展与政府质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1).

[14]安增军.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职能的定位.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1).

[15]王君.知识经济中的政府角色:国家竞争优势创造.经济问题,2000(5).

[16]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规划,2002(7).

[17]周家雷,顾广玲.论新加坡竞争力的源泉.东南亚研究,1999(3).

[18]顾杰.论影响我国政府效率的深层因素.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

第4篇

盘点――文化积淀着实深厚

禹州历史悠久,丰富的文化遗存和积淀奠定了禹州颇具潜能的文脉基础。一是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禹州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是一座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在阳翟建都,使禹州成为中国最早的都邑,享有“华夏第一都”之誉。瓦店、吴湾、阎寨遗址的成功发掘,成为禹州“夏文化”的有力佐证。宋钧官窑遗址、神后古瓷窑遗址、钧瓷一条街、禹州钧陶城和怀帮会馆、药王祠、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等,彰显着禹州辉煌、连绵的“钧瓷文化”、“中药文化”。画圣祠、画碑林苑、吴道子画会展示着禹州独特的“画圣文化”。二是群星荟萃的名人文化。禹州人才辈出,相继孕育出了先秦法家韩非子,秦代杂家鼻祖吕不韦,西汉政治家张良、改革家晁错、史学家褚少孙,东汉行书鼻祖刘德升、曹魏谋臣郭嘉,东晋政治家褚子,唐代书坛大家褚遂良、百代画圣吴道子,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清代重修《禹州志》的王聿修等贤达名流。三是脍炙人口的传说典故文化。有上古黄帝的传说,巢父、许由的传说,夏禹的传说,张良的传说,钧瓷的传说,吴道子的传说等,此外,夏启大飨诸侯于钧台、少康中兴、成汤灭夏、狄人破栎、金元三峰山大战、李自成克禹州、捻军据禹、蒋冯阎大战等,也在禹州留下动人的历史典故。四是星罗棋布的古迹名胜文化。境内已查明各类有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达7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13处,许昌市级10处;各类古文化遗址23处,古冶金和古瓷窑遗址148处,古建筑100余处,古墓葬200余处。五是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窑变著称的钧瓷艺术和剪纸、农民画、葫芦烙画、刺绣、泥塑、布老虎、民间灯艺等。

传承――强力实施文化带动战略

(一)逐渐完善文化设施。随着经济发展,禹州市逐步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投资370万元建立新广播电视发射塔;投资100多万元开通MMDS微波传输系统,建成有线电视站20个,实现广播和有线电视的全覆盖和村村通;投资127万元,修建电影院广场、影剧院广场;成立画圣吴道子书画院、吴道子艺术研究院、吴道子画廊等。尤其是近年来,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1999年10月,市图书馆成为许昌市范围内唯一一家“国家二级图书馆”;图书发行网点覆盖全市26个乡镇(办),经营品种达12000种;市中心LED全彩户外电子显示屏为活跃和丰富城市居民文化生活增添了一道亮点;颍河游园、滨河游园、颍夏广场、影剧院广场等一批绿化广场设施逐步齐全;市图书馆新馆、科技文化中心、体育馆、少年宫等一批规模大、品位高的文化基础设施正在筹建,博物馆建设已列入重点工程项目。同时,对古钧台、禹王锁蛟井、钧官窑遗址博物馆等一批文化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和维修。

(二)不断夯实文化产业基础。近年来,禹州市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文化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强,产业规模进一步膨胀,由不同文化领域的市场――图书报刊、广播影视、戏曲表演、电子音像、网络文化等构筑的一体化的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经营性文化单位达500余家,市豫剧团、市图书馆、禹州电视台等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文学艺术领域创作出了文学作品《河南民间文学集成・禹州故事卷》、《禹州历史名人胜迹》、《大禹的传说》,豫剧《少年英魂》、《颍河骄子》、《青山情》,剪纸《麒麟送子》、《千蝶图》、《图》、《献给母亲的爱》以及《禹州市志》、《禹州年鉴》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较大的文艺精品。文化产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势头。

(三)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禹州市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内部改革,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抓经营性文化单位的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发挥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解放了文化艺术生产力,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市图书馆、文化馆、新华书店大力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激发了内在活力,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市电影公司改制工作已纳入2005年全市改制重点单位序列。市豫剧团拓宽经营思路,大力推行以文养文、文企联姻,先后组建了盘鼓队,开办了戏曲茶座,举办了一系列小型营业性演出和各类庆典演出,并与市大涧工贸实业有限公司联手,取得了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金奖第一名,并成功筹办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使剧团逐步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

(四)积极组织大型文化活动。2002年以来,禹州市成功举办了药王孙思邈国际医药文化节、钧瓷文化周及禹州市农民文化艺术节、禹州杯全国豫剧票友(戏迷)大奖赛、方山恳亲溯源大会、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等多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此外,颇具地方特色的灯节群众文化活动一年胜过一年,竹马、旱船、高跷、秧歌等内容鲜活的民间艺术表演以及灯谜晚会、风筝放飞、象棋等一系列文体活动,较好地满足了各层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需求。

聚焦――文化资源有待整合

近年来,禹州市的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总的看来,禹州的整体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不够,文化资源的优势尚未转变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一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缺乏深入研究和发掘利用,没有很好地将文化资源融贯于塑造城市的特色中,使禹州的城市形象不够鲜明。二是对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和整体开发利用做得不够,在景区建设中对文化内涵表现的完整性、系统性重视不够。三是大型文体场馆、标志性文化建筑少,演出场所少,社会娱乐场所欠缺。四是文化产业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总体上处于小规模的粗放经营阶段,投资渠道单一。五是城市建设的文化基调不够清晰,对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考虑不多,成片建设还没有纳入文化范畴。

彰显――张扬文化力

增强经济竞争力

(一)提高对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要制定和完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坚持以城市文化整体发展为前提,以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为重点,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为关键,振兴禹州地方文化,促进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要加强对禹州文化特色的研究,深入探讨如何开发利用独有的文化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问题。要把文化建设融入城市总体发展中,在文化标志、文化形象、文化氛围、文化特色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在城市建设、经济建设、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凸显地方文化特色。

(二)融注人文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位。一是城市规划设计注重提炼特色。把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把功能性与审美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增量,提高城市设计和建设的文化品位。宏观上,总体把握城市形态规划,融进文化因素,注重景观视野和城市特色的保护,突出城市鲜明的个性和地方文化特色。中观上,在城市街区、建筑群、大型景观以及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工作中,重视整体设计,统一风格,构成城市市容文化景观。微观上,严格质量,讲求当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呼应,讲求街市、广场、高层建筑、楼台亭榭的艺术品位,呈现审美观念和审美特色。二是城市建设注重文化品位。要重视和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在与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讲求造型优美有特色,展现地方风格。要注重营造艺术化的生存环境,重视园林、雕塑、建筑小品在景观中的作用,注意注入艺术性和文化含量,讲究整体协调和有序搭配,起到“文化之眼”和“画龙点睛”的功效,凸现禹州空间的文化含量和文化特色,构建禹州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外观特色。三是善待城市文化资源。要处理好旧城改造与传统保护的矛盾,把珍贵的历史文化符号和质素作为积极构件融入新建设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物、场所以及历史性建筑、街区、地段,保持其传统风貌,重点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一批代表禹州历史文化的文物建筑和优秀历史建筑。

(三)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一是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把兴建一批规模大、功能全、品位高的文娱、体育等文化设施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中,并逐步配套完善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等文化娱乐场所,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文化设施落后状况。二是积极举办大型节庆文化活动。继续办好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暨药交会、钧瓷文化周、画圣艺术节等,争取举办全国性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三是增强文化保护意识。切实做好文物古迹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走综合利用与保护一体化之路。搞好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开发戏曲、民间工艺等艺术资源。

(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创新文化体制,放开文化发展市场。政府要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文化企业单位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要改革文化投资体制,允许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生产、经营文化产品,逐步形成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体制并存的文化发展格局。要发展一批文化产业项目,组建若干文化产业集团,形成规模优势。要积极争取承办、举办全省性和全国性经贸洽谈会、文物珍品展、钧瓷精品展等会展活动,把更多的人吸引到禹州来,提升禹州的文化地位。

第5篇

金融危机余波未平,新的挑战风浪又起。在颇为黯淡的世界经济前景中,还有哪些经济体具备竞争力,这些竞争力体现在何处?世界经济论坛(WEF)9月7日的《2011-201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给出了一种可能的答案。

根据该报告,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三个经济体分别是瑞士、新加坡、瑞典。中国排名第26位,较去年上升一位;困难重重的美国排名第5位,连续第三年下降;英国从去年的第12名跻身前10名;亚洲只有日本和新加坡入围前10名;法国从第3名大跌至第18名;债务缠身的希腊在142个国家中排名第90位。

全球竞争力:赢在创新

全球竞争力报告始于1979年。今年共评测了142个经济体,排名依据为全球竞争力指数(GCI)。该指数由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夏威尔・萨拉-伊-马丁(Xavier Sala-I-Martin)为世界经济论坛设计,于2004年首次引入。

GCI由基础条件、效率提升、创新与成熟度三大类共12个项目决定。基础条件是指制度、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稳定性、健康与初等教育;效率提升因素有高等教育与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市场效率、金融市场成熟性、技术准备、市场规模;创新与成熟度因素包括商务成熟性和创新。

瑞士、新加坡和瑞典在本年度竞争力排名中位列三甲,被称作三“S”国家。报告数据显示,尽管各有所长,但三国的共同点是在创新方面有较强的实力。

在世界经济论坛常务董事兼首席商务官罗伯特・格林希尔(Robert Greenhill)看来,三“S”国家领先表明,在全球经济体竞争中,仅靠规模无法取胜。“竞争力和生产力是画等号的,最复杂的就是驱动生产力,也就是商业的创新能力,这是促使发展的关键因素。”

格林希尔认为,三国来自不同地区――中欧、亚洲和北欧。“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因为在不同特点的经济体中,其他国家可以复制这样的成功经验。”

以瑞士为例,其在12个大项中表现均很强劲,最强的三项为创新、技术设备、劳动力市场效率。瑞士的科研机构世界领先,学界与商业结合紧密,企业愿意花大成本搞研发,研发成果也能转变为可进入市场、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

亚洲国家中另一充分发挥了创新优势的是日本。在今年的榜单上,日本排名第9位,较去年下降了三位。其中,日本商业成熟度排名第一,创新性排名第四。报告指出,日本企业注重研发,拥有大批高素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产品附加值高。

当然,日本排名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宏观经济稳定性仅排名第113名,公共债务数额庞大,2010年占GDP的220%。

萨拉-伊-马丁指出,在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疑云重现的今天,决策者们一定不能忽视长期竞争力。

“为使增长更加稳健,新兴经济体应确保将增强生产力作为增长的基础。而复苏乏力的发达经济体应更专注于提升竞争力,建立良性的增长循环,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中国:得于稳定,失在体制

竞争力报告指出,在过去7年间,发达经济体的全球竞争力发展有所停滞,新兴经济体发展脚步更加稳健。

不过纵观榜单,新兴经济体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平平。在金砖国家(BRICS)中,只有中国和南非进入前50。巴西排名第53名,较去年上升五位;排名第56名的印度和第66名的俄罗斯名次较去年略有下降。

中国在12个大项排名分别为:制度48,基础设施44,宏观经济环境10,健康与初等教育32,高等教育与培训58,商品市场效率45,劳动市场效率36,金融市场发展48,技术设备77,市场规模2,商务成熟度37,创新29。

不难看到,与发达经济体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在市场规模、宏观经济稳定性方面优势明显,在技术设备、高等教育与培训、制度、金融市场发展、商品市场效率、基础设施等方面亟待提高。

中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名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报告认为,中国是世界上负债最少的国家之一,预算赤字较为适度,经济发展前景较好,中国的债务质量远高于其他金砖国家。中国的居民健康指标和初等教育普及率都呈积极态势,商业成熟度和创新方面也位居前列。

不过,中国在制度大项的排名仅为第48位,报告认为,主要原因是在腐败和司法独立性方面依旧存在较大挑战。

在不少外国公司看来,过去3年间,中国变得越来越不安全,在华企业为预防犯罪投入的成本越来越高。另外,中国的商业道德和企业责任感也令人担忧。

金融市场发展与技术设备曾是制约中国竞争力的两个大项,但去年这两项均有显著改观。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较去年上升九位至第48名,主要原因是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及可负担性提高,信贷渠道改观;技术设备项上升一位至第77名,主要原因是中国网民和手机用户的大量增加。

从构成全球竞争力指数水平的三大决定因素来看,中国的基础条件因素竞争力水平近年来发展较快,受排名全球第10的宏观经济环境条件拉动,已位居全球第30名;效率提升因素竞争力水平尽管位居第26名,但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排名全球第2的市场规模因素的拉动,其他项目有待提升;创新和成熟性因素竞争力水平较高,尤其近两年发展较快。

有分析认为,包括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和改革等众多因素,使中国保持了强劲增长。然而,中国无法单纯依赖丰富的低成本要素投入来维持增长,如何保持竞争力将是未来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欧洲分化

欧洲经济体在过去数年中遭遇了重重挑战,但不少欧洲核心国家竞争力仍排在前列,欧洲国家在榜单前10名中占据7席。

在另一端则是更为惨淡的前景。

希腊在今年的榜单中下降了七个位次,名列第90,在欧盟国家中排名最低。从各项竞争力指标来看,希腊的宏观经济稳定性跌至第140名,金融市场发展跌至第110名,包括政府效率、腐败等在内的公共制度指标跌至第89名。

此外,排名第126的低效劳动力市场也已成为制约希腊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之一。希腊近来已采取了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措施,同时提高了退休年龄。

当然,希腊也并非一无是处,该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较高,更易接受新技术。

欧元区另一个麻烦不断的国家──葡萄牙,排名上升了一位至第45名。主要原因是该国在信息及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上高居第18名,基础建设更是大幅提升至第12名,其中道路一项排名世界第5。

但葡萄牙仍是发达经济体中最不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储蓄率和公共债务均排名第128名,赤字排名第122名。报告建议,必要的改革以及吸引外资是葡萄牙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对于部分欧元区国家而言,减债与增长的需求好比远水与近渴的关系:减债需要长时间的坚忍变革,另一方面在减支与增税的“阴影”之下,竞争力低下的国家在短期经济增长着实无望。

欧元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平庸的竞争力表现限制了长期的生产力增长。

第6篇

辽宁外贸竞争力现状分析

辽宁出口产品竞争力有所提高

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反映一国或地区外贸竞争力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自1991年到2001年,辽宁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从总体上说是呈递增趋势的,从1991年的1.64‰、1995年的1.645‰,上升到2001年的1.85‰,同时出口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61.7亿美元上升到111.1亿美元,这表明辽宁出口商品外贸竞争力在增强。

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分析

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是用来评价出口商品竞争力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人们通常以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结构是否合理。从这一指标分析中我们看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从1991年的47.47%下降到2001年的23.6%,相反,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却由52.53%上升到76.4%,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这也表明辽宁出口商品的外贸竞争力在增强。

贸易竞争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是一个比较简明的指标,它既可以反映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也可以反映特定产品外贸竞争力的强弱。本文选择了9类产品,运用贸易竞争指数分别计算出1999年和2001年辽宁这9类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见表一)。从贸易竞争指数的动态分析中我们看到:诸如医药化工类产品、机械设备及电子类的贸易竞争指数在增大,说明辽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逐渐增加,竞争力在加强。

辽宁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仍然很弱

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仍然较小

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看,2001年辽宁省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5‰,上海市为4.91‰,江苏为5.27‰,浙江为4.88‰,而辽宁省人口达4200万,显然目前辽宁的出口规模与其大省身份并不相称。这表明辽宁外贸竞争力在国内处于劣势,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

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结构不合理

从商品出口结构转换率指标来看,虽然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但这种转变仅仅说明辽宁省出口产品结构得到改善的一个趋势,不能得出商品结构合理的结论。从国内来看,辽宁省出口商品总体结构的发展水平不仅低于我国沿海部分省市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从辽宁工业制成品的内部结构看,出口结构仍然是比较低级的,辽宁出口依旧是以依靠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都表明辽宁省的出口结构仍然处于低级阶段,外贸竞争力仍然很弱。

辽宁在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的出口竞争力尚处于劣势

高技术产业是外贸竞争的制高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的高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有所发展,出口量在不断的增加。2001年辽宁省的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达到17.5亿美元,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20.59%,同年我国的平均水平为20.6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4.5%,由此可以看到,辽宁省在高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水平刚刚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与世界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提高辽宁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加快出口产业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外贸竞争力

从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中看出,辽宁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辽宁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仍然很低。因此,我们应该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以适应国际贸易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精深加工的趋势,扩大辽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份额。加快出口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辽宁出口产品的外贸竞争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实施加工贸易升级战略

加工贸易占据辽宁省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但在技术结构上,辽宁的加工贸易是以粗加工为主,仍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类型,附加值、科技含量不高。实施加工贸易升级战略,要以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为重点,促进加工贸易的升级,特别要注重提高重点城市的加工贸易的高技术成分,逐步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档次,培育技术先进的优势项目,加快促进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

积极培育出口新增长点

根据辽宁省的产业现状和科技优势,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产业,重点研究高科技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营规模。尤其应充分发挥辽宁省中部和南部一些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和沿海城市的外贸优势,按梯次发展的规律,同时带动发展相对缓慢的三辽地区相应产业的发展,把冶金、石化、机械、电子信息行业逐步建成全省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产业,促进辽宁省优势产业的整体发展。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外贸竞争力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产品产业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企业采用高新技术的速度和进行技术改造的速度以及在新产品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能力是衡量其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参数。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商业竞争中最关键的问题。因此辽宁省的外贸企业要以技术为先导,通过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来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和提高附加值。

提高营销水平增强企业外贸竞争力

创立知名品牌

从品牌的拥有量上看,具体到辽宁省则更是少之又少了。例如在原材料和机电产品出口中,除三宝电脑、西太平洋成品油出口额较大外,品牌优势产品寥寥可数。因此要增加辽宁产品的外贸竞争力,就要树立创名牌、保名牌的商标战略意识。

实施绿色营销计划,增加绿色贸易

随着当今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营销已经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主要营销策略。在绿色浪潮的冲击下,非绿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低,而辽宁省的出口产品绝大多数为非绿色产品。在目前生产力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产品绿色化就要对众多设计、生产、运输、营销、服务等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绿色管理,从而会增加更多的检验、测算、认证、包装等费用,出口成本大幅上升,也会降低出口经营的经济效益。但从战略角度来讲,要抓住机遇积极培植绿色产业,发展绿色出口,从根本上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推进网络信息化发展,实行网络营销

信息网络化带来了管理模式的革新。信息互连网络的运用使信息的横向交流和越级交流成为可能,减少了企业的管理层次,扩大了管理范围,使得企业的管理模式趋向扁平化,加强了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另外,网络营销的出现也为外贸企业拓展生存空间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营销方式也发生着变化。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高附加值的“差异化营销”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营销正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通过信息互连网络,外贸企业可直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沟通,并为消费者“量身订做”所需产品;此外网络营销还能超越时间和地域的界限,并能大幅度减少交易费用。

参考资料:

1.刘小怡,《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入世”的冲击与对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3.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编写,《2001年形势与热点─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4.白树强,《全球竞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5.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等,《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7》,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

6.叶卫平,《中国“入世”冲刺与避险求强对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7.余永定、郑秉文,《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入WTO的中国产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第7篇

1煤炭产业竞争力及山西煤炭产业缺乏竞争力的表现

根据煤炭产业的特性和产业竞争力的一般定义,煤炭产业竞争力可以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煤炭产业在拥有有限的煤炭资源和持续、稳定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提高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生产或提供更好的煤炭产品(包括服务),实现规模经济和持续谋取利润的综合能力[1]。

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在世界十多个主要产煤国家中大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更是如此。但在煤炭生产效率、采煤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仍然十分落后。山西煤炭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与机制因素

在山西除去山西焦煤集团等几个大型煤炭企业外,当前大多数煤炭企业并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也未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产权不够清晰,权责不够明确,政企分开进程缓慢,大大束缚了国有煤炭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与发挥。

(2)煤炭技术因素

山西煤炭产业仍然是一个以粗放式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产业,我国煤炭产业在煤炭开采、煤炭质量提高、煤炭深加工和煤矿机械制造技术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十分落后,资料显示,科技进步对我国煤炭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左右,而国外己达到70%~80%。目前,山西乃至全国洁净煤加工制造技术还比较落后,因此,原国家计委、科委、经贸委等联合制定了一些净煤技术的发展规划,它包括4大领域、14个方面的技术。可见,目前正是发展洁净煤技术的大好机,山西煤炭企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发展自己的心技术,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山西煤炭企业的生产规模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的组建,就是原西山矿务局、忻州矿务局、汾西矿务局三大焦煤生产企业在经历了煤炭市场的严峻考验后,着眼于企业做大做强和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而做出的决策。

(4)科技人才因素。

煤炭企业每年招聘应届大专院校毕业生和自己内部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培训的人才也不少,但往往不能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尤其是高层次专业人才或是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才,没有能及时安排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让其施展才华,人不能尽其才,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这种低效率的使用致使人才资源隐性流失。加入WTO后,我国煤炭产业与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解和掌握跨国经营规律的高级管理和知识创新型人才,谁就拥有国际竞争优势。我国煤炭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人才本来就十分匾乏,现行的国有煤炭企业高级管理者选用的政府任命制,又在相当程度上缩小了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范围。

(5)国内环境因素

我国市场体系和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并未形成[2]。主要表现在:①国内市场垄断与过度竞争并存,产业间不正当竞争严重存在;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煤炭企业剩余人员分流困难;③法制建设有待完善,政府干预过多,缺乏平等竞争的经济运行环境。

2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长期以来山西省煤炭产业积累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解决,煤炭产业结构失调、资源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产业运行机制不合理、产业政策缺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山西煤炭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强调指出,能源产业要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这要求山西省必须提高自己煤炭产业竞争力。

提高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本省本行业特点,统筹规划,标本兼治,协调推进,笔者认为,提升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入手来解决提高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的问题:

2.1实施科技创新,突出主业能力

山西煤炭企业应该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推广应用先进的综合机械化掘进技术和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加强煤尘、瓦斯的防治技术研究,加快对洁净煤技术和煤炭液化、气化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实施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煤的焦化、液化、气化、洁净化),延长企业的价值链,增加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主业的竞争能力。

(1)加快大型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按照国家级技术中心体系建设的要求,重整现有企业技术中心架构,高度重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产、学、研之间资源的联动,实现科学技术成果化、产业化。

(2)加大科技开发资金的投入,保证重点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需要,重视调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煤炭生产主导技术、产业升级技术为突破口,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3]。

2.2进行制度创新,增强企业活力

山西煤炭企业应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行为,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加强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组织构架,使企业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机体,更好地适应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

(1)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是技术创新产权激励的关键。因此,要建立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机制,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知识产权法律,加强和完善专利制度。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内在激励机制。在收入分配制度上,采取技术创新人员的收入与创新成果挂钩的分配形式。在企业产权制度上,承认和保护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权,允许创新者以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入股。

(2)实行公平、科学的税收制度。山西煤炭企业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差别,人为地制造了不平等的竞争条件,使得大量小煤矿得以生存,非常不利于煤炭产业的有序发展。表现在资源税征收上有:一是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对各类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标准,征收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二是税收政策不科学。现行的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是根据煤矿对外销售量按吨煤征收的。煤矿虽有开采权,但在在实际开采过程中的所有者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资源的分配方式忽视了煤炭资源开采回收率,人为地降低了资源的价值,建议国家应按资源总量收取“地租”,实行差别税率。

(3)吸引优秀人才,激发员工潜能[4]。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吸引住优秀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煤炭企业塑造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和实力。煤炭企业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行业的自身特点,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思想比较严重,甚至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也是如此,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差别较小,激励形式单一,这显然不利于激励公司的高管人员。(4)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选拔机制。招聘工作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一方面,招聘工作直接关系到组织中人力资源的形成;另一方面,招聘和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其他工作的基础。怎样选择录用,选拔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要树立人才就是效益的观念。第二,大胆培养,选拔、使用人才。第三,讲究合理的人才结构。第四,杜绝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

2.3培育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

煤炭企业工人平均素质较其它行业偏低,这显然不利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不利于煤炭企业的竞争和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煤炭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塑造完美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直接影响着员工的信念和行为,对企业职工起着整合、导向、凝聚、规范和激励等作用。实行有效的文化整合,可以培育和塑造“企业人”的文化特质,使其都受到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组织目标实现的积极的文化熏陶。因此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战略相配合,在企业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后就要选择相应的企业文化类型。

2.4合理兼并重组,实现规模经济,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山西省是国内最大的焦煤基地,焦煤资源探明储量1400亿吨,占全国的57%,2004年全省焦炭产量6805万吨,副产品焦炉煤气约150亿立方米、粗苯70万吨、煤焦油约300万吨,这些丰富的副产品为生产尿素、甲醇和苯加工、煤焦油深加工提供了原料。山西绝大多数煤炭企业的产量都较低,不能形成规模经济,竞争能力相对较强的煤炭企业在当前效益较好的时候,应该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实施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优化组合,全面提升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根据矿山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实施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和纵向一体化战略,通过发展与煤炭产业没有直接关联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分散经营风险,当前,煤炭市场形势良好,煤炭企业财力相对充裕,大型煤炭企业要尽快制定多元化产业转型战略,以煤炭产业为依托,延伸产业链,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稳步转移,逐步替代,最终实现由地下向地面、由煤炭产业向非煤产业、由初级加工向深精加工转变,实现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农业竞争力公共政策

一、影响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及当前竞争农业的发展趋势

1.影响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农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不同的因素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并通过农产品生产成本、农产品的实际价格、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实际质量、市场营销能力和市场占有份额综合体现出来。

(1)农产品成本。一般来说,成本与竞争力呈负相关,即成本低,竞争力强;成本高,竞争力弱。而在农业经营中,除生产费用以外,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区域布局、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加工条件、政策变化等诸多因素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农产品成本水平。

(2)农产品的实际价格。一般来说,实际价格与竞争力呈负相关。即在质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实际价格越低,竞争力就越高;实际价格越高,竞争力就越低。而且,要通过降低农产品的实际价格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其难度相当大。

(3)农产品质量。一般来说,农产品质量与竞争力呈正相关。即质量越好,竞争力越强;质量越差,竞争力越弱。而且,随着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形态已经从产品的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农产品质量的高低,既决定了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又决定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高低。

(4)营销能力。一般来说,市场营销能力如何,既决定了农产品在市场的地位和份额,又直接体现了农业竞争力的大小。积极开展充分的市场调研、恰当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正确的销售策略、有效的促销手段和良好的服务等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不仅是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2.当前竞争农业的发展趋势

今后的农业竞争,将日益趋于白热化。竞争农业,也将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其总体趋势为:

(1)从局部性、区域性向全局性、全国性、全球性方向发展。今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能否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不仅要比较区域内的产业、产品优势,还要从全国和全球的产业格局比较中寻求最低成本、最大效益。郑州市必须站在全国和全球的制高点,认真审定本地区的农产品发展对策,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并采用现代化的营销观念拓展农产品贸易。

(2)从传统的经验指导向信息引导方向发展。要在竞争对手越多越强的条件下取得胜利,关键是要充分掌握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产品供求变化的最新“情报”——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迅速、更准确地掌握影响农业发展的各方面信息,将是郑州市必须尽快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3)从低技术水平的开发利用向现代高新技术方向发展。只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做到以多样化取胜、以优取胜、以廉取胜。郑州市必须审时度势地抢占农业科技的制高点,集中力量组织对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的攻关,推进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以及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无公害、营养保健和廉价方面的需求,作为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要条件。

(4)从产后推销向产前订单农业、期货交易方向发展。以产定销这种被动营销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不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农产品产后市场势必会被产前的订单农业和期货交易所替代。郑州市必须将订单农业、期货交易等贸易方式,作为今后农产品营销竞争的重要形式。

二、郑州农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郑州市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既体现在资源禀赋、财政及物化投入、市场建设等“硬指标”上,又反映在诸如人员素质、经营机制、农民组织化程度、管理水平等“软指标”上。

1.观念上的差距

郑州市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农业观念,认为农村的主要功能是经济功能,忽略了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而发达国家是现代农业观念,强调在提高经济功能的同时,着力发挥其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作用。

2.发展阶段上的差距

一般说来,农业分为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等三个阶段。目前,郑州市差不多是三种类型并存,只有少部分地区进入现代农业阶段。而发达国家已全面进入现代农业。3.农产品质量上的差距

以前,郑州市农业片面追求农产品数量,忽视了质量,造成农产品质量水平总体较低,并已成为制约出口的隐患。而发达国家的质量农业早已走上了正规。

4.科技水平的差距

目前,郑州市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80%左右;郑州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而发达国家为60%~80%;郑州市农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2%左右,而发达国家是5%;郑州市肥料利用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则达60%以上。

5.农业开放程度的差距

郑州市农业的开放程度与其他行业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而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是与工业、服务业等“一视同仁”的。

三、从农业政策的重点内容上健全和完善提升郑州农业竞争力的公共政策

1.把“三品”打造成我市安全优质农产品主导品牌的政策

“三品”是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的简称。我市“三品”的发展要按照“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思路,加快发展,树立我市农产品品牌形象。在发展“三品”时要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为主线,保证消费安全为出发点,树立农产品品牌为基本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主要手段,标志管理为突破口,监督检查为保障措施,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品。

2.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健全农业产业化政策

农业产业化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通过区域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以科技进步和系列化服务为手段,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经营与统一的大市场衔接起来;通过按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兴办加工和运销企业,把农产品生产同国内外市场需求衔接起来了,提高了生产者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而把农业纳入了市场化轨道,也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3.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

一是以提高农业产品质量为重点,提高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园艺业,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效益;三是打破“大而全”、“小而全”地域格局,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区域结构调整,重组资源要素,提高农业的效率和效益;四是着眼于增加附加值,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水平;五是发展二三产业和小城镇,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六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构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4.构筑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农业投入政策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投向主要是由经济效益决定的。而农业投资大多数具有周期长、风险大、比较利益低的特点。所以,政府不但自身要承担一部分农业投资职能,而且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其他投资主体加强对农业的投资。根据我市近期的实际情况,加强农业投入的政策措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格执行《农业法》。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明确地方政府在支持和保护农业方面的责任,调动地方财政支农的积极性;二是提高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政府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三是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集体和个人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四是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增加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五是扩大农业利用外资的范围和数量,吸引外商投资农业综合开发。

5.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农业保险要逐步对主要农作物进行全程全季自然灾害保险和市场保险,改变小阶段如小麦收获时的防火保险的做法。对农作物和家禽家畜进行市场保险难度大,但这是农民最盼望的保险,也是保护农业、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应试行并推广。还要开设农民最低收入保险,如农民的一年收入达不到一定的数额,保险公司给予适当补贴,保证农民所得,以此来保护农民的基本经济利益,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9篇

一、中国高等服务要素禀赋状况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2年11月12日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2002-2003年的微观经济竞争力在80个国家中排名为38,比2001年上升了5位。据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制度环境有所改善。然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子指标国家技术水平的排名,中国从第53位下降到第63位,主要因为中国在人均专利数量、人均的信息技术投资、公司购买技术专利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并落后于发展中的印度和巴西。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从发展前景看,一国服务贸易能否构建国家竞争优势,关键取决于它是否拥有充裕的高等要素及其优越的要素生成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的供给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竞争力还较弱,如1998年中国每千人拥有电话主线70条(注: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数据手册[I].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66.),仅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67条)的12%,全世界平均水平(146条)的48%;另外中国每百万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只有高收入国家的14%,发表于科技刊物的论文只有全世界的1.4%,高技术出口只有全世界的2.8%(详见表1)。

表1中国部分高等要素供给状况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为世界银行出版)数据整理。

另外,从表2可见,中国教育投入及接受教育机会的状况虽改革开放后有很大进步,但与高收入国家以及世界平均水平都相差很远。1997年用于教育的公共支出占GNP的百分比比高收入国家、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低3.1、2.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占相应年龄组的百分比比高收入国家、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低53、13个百分点;用于每个大学生的支出占人均GNP的比重比高收入国家高出28.7个百分点,但由于中国人均GNP较低,所以其实际支出水平也是不高的;研究与开发经费仅占GNP的0.66%,更是低得惊人。可见,中国是一个高等要素比较贫乏的国家。

表2中国教育水平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二、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与竞争力实证性国际比较分析

2000年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排名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20多名上升到第14名(世界银行,2001),取得了很大进步。尽管如此,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很弱,国家竞争优势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进出口结构尚待优化与升级

国际服务贸易中形成的出口结构是国际竞争力的直接表现。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服务出口的主要国家,他们都在致力于改善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主要表现为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根据表3计算:1998年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商业出口占全世界商业出口的平均比重分别为4%、16%、80%,可见,高收入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几乎一统天下。1998年中国商业出口占全世界商业出口的比重仅为1.8%,甚至低于1980年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另外,从表中还可看到,收入不同的国家整体呈现出运输百分比不断下降,旅游特别是其他类百分比迅速增长的结构调整趋势。而在这一整体趋势下,收入不同国家的出口结构又是大相径庭的,低、中收入国家其他类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偏低,而高收入国家的这一比重较高。中国作为低收入国家,国际服务贸易出口中旅游超过了一半的比重,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偏低,这种过分依赖自然禀赋的出口结构是相当脆弱和低级的,必须努力进行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

表3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以上分析的是出口结构,下面我们再考察进口结构。根据表4计算:1998年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商业进口占全世界商业进口的平均比重分别为6.6%、22.8%、70.6%,1998年这一指标分别为6.4%、16.8%、76.8%。结合表3数据,说明低、中收入国家的服务贸易总体处于逆差地位,而高收入国家的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地位。1998年中国商业进口占全世界商业进口的比重为2.2%,比出口高出0.4个百分点。从表中还可看出,低、中收入国家的运输进口百分比远远超过高收入国家,而旅游与其他类服务进口百分比相对较低。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从目前看还比较均衡,但随着中国加入WTO,服务贸易将逐步自由化,国际物流、金融、保险、计算机等服务的进口将大规模增加,原有结构将被打破,如不及时予以调整,整个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将会失衡。

表4中国国际服务贸易进口结构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2.国际市场占有率有待提高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衡量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它等于一国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出口额与该产品或服务世界出口总额之比。根据世界银行及《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1990年中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约为0.73%,1998年上升到1.8%,这样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与中国整体的贸易地位不相称的。即使我们自以为不错的国际旅游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并不高,尽管自1980年以来该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国际旅游收入由1980年的617百万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2,602百万美元,增加了19倍多;国际旅游收入占整个外贸出口的百分比也提高了2.5个百分点。然而直到1998年中国国际旅游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才2.8%,而其他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国际份额更是微乎其微。

三、优化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思路与建议

1.加速健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供给能力

我们应把竞争策略建筑在高等要素的优势上,从而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构建国家竞争优势打下基础。中国目前缺乏一种科学、合理的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要素的培育与发展,存在盲目扩张、急于求成的误区,对高等要素质量的检测与监督机制也不健全。作为一种全球趋势,国际服务贸易对扩大社会就业、增加收入成效显著。从短期来看,加入WTO与国内社会经济利益存在一些冲突,譬如社会就业问题。因此,加速健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供给能力,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长足进展,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政府完全有能力也必须全力以赴地增加教育、科研投入,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相互配套的科研评估与检测机制,提高开发、研究质量,保证优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充分发挥政府的孵化、激励作用,审慎建立国际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

政府对构建国家竞争优势的作用除了体现在对科技进步的孵化上,还体现在对企业创造力的激励上。国际服务贸易最发达的美国,其政府为了鼓励服务出口,长期以来给予服务企业很多优惠,同时非常重视技术研究、开发与教育。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中国政府要加大对国际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完善财政、信贷等优惠措施,辅之以积极的产业政策,努力提高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另外,中国作为WTO成员已经承诺尽快实现相关服务贸易自由化,但目前中国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计算机数据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方面势单力薄,很难与外商抗衡,这对国内相关服务企业将造成直接冲击。这种冲击到底有多大,目前是较难预测的,不过,我们应该尽量多考虑困难,加快建立起国际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做到有备无患。当务之急,中国政府要加快制定相关法律,同时要深入研究并合理运用WTO的“保障措施协议”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条款,多方寻求法律、法规的支持,有理、有利、有节地保护中国弱势服务行业。

第10篇

“苏南各市县正处于人均GDP从3000美元到10000美元的快速增长期”、“苏南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苏南地区今年将率先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当苏南各地正在开启香槟庆祝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时,却不得不面对太湖水危机的尴尬。然而环境污染问题只是冰山一角,站在新一轮发展和转型期的苏南,要面对的还有更多深层次问题。

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苏南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又一次引领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这一模式在2003年达到巅峰。外向型经济为苏南带来飙升的数据和一系列极为诱人的光环,2003年以来,苏锡常地区所有的县(市)都进入全国百强县,其中前10强中苏南牢牢占据6席,2006年更达到7个,昆山连续两年荣登全国百强县之首。苏南成了全国百强县最集中的地方,其强大的竞争力可见一斑。但随之而来的是,关键经济指标的回落,快速发展的种种后遗症,以及诸多“成长的烦恼”。

面对传统竞争力的逐渐丧失,江苏省上下一度感到困惑和焦虑,苏南急于寻找转型的突破口,找到发展的新动力。从年初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到9月末的苏南工作会议,江苏省和苏南五市高层频频聚首,虽然会议主题各有侧重,但深层目标均直指――寻找苏南新竞争力。

“微笑曲线”背后的焦虑

在苏南地区的第一次发展热潮中,乡镇企业扮演了主角。当时间推进到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乡镇企业的衰落和“苏南模式”终结,苏南又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下的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第二次发展热潮。在苏南第二阶段的发展中,外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2000年以来,苏南地区每年实际利用的外资总量占当年全国总额1/4左右,从1996-2006年,FDI总额近90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00多家落户苏南。一个昆山市,吸引的台资已占全国总额的12%以上,近60亿美元,相当于整个上海市台资的总和。

大规模外资的进入为苏南第二次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苏南经济结构中,外资也占据了半壁江山。2003年,苏南招商引资额发展到了顶峰,这一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前所未有的133.75亿美元。拐点随之而来,2004年,苏南实际利用外资下降为92.04亿美元,台商投资出现负增长,下降幅度之大令苏南各地措手不及。

利用外资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回落,经济开始出现放缓迹象。此后,苏南各地虽然几经努力,但都未能恢复到2003年的利用外资水平,下降趋势已不可避免。

面对最重要的竞争力逐渐丧失,苏南各地的焦虑与困惑可想而知。

苏南地区在利用外资压力与日俱增的同时,“外资依赖症”明显暴露出来。2006年,苏南地区外资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6.32%,外贸依存度超过100%。其中,苏州市外商投资在二产中的比重达到55.9%,无锡达到40.99%;苏州外资企业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90%,无锡达到72.5%。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之高,这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苏南经济发展表面上看很热闹,但实际从中得到的利益和主要经济指标是极不相称的。”江苏省发改委研究室主任顾卫东分析认为。现代产业价值链的利润呈现一个“V”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在这个曲线中,一头是研发、设计,另一头是销售、服务,中间是加工生产。一般而言,处在两头的产业利润率在20%至25%之间,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生产产业的利润只有5%。在苏南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较高,整个产业结构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总体处于利润和技术的低端环节。

同时,外资控制下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还可能出现“飞地效应”。虽然苏南吸引外资的规模和质量都在提升,已有超过百家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但是与这些企业在全球的规模相比,外商在苏南的投资量还很小,与本地产业的联系比较薄弱,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难以形成,经济发展后劲严重“打折”。随着苏南成本优势和土地价格、税收优惠等地方政策优势的丧失,外资随时会发生迁徙。一旦外资撤走,对苏南经济将造成严重的打击。

发展外向型经济犹如一把双刃剑,处在工业化后期的苏南,继续维持利用外资带来高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相当困难。转变和升级经济增长方式,对于苏南来说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需要。

粗放式增长之痛

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的全国首批6个国家生态城市中,苏南就占了4个。理论上说,苏南应该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却是环境保护先进城市,这让苏南人引以为豪,也令外界很多人迷惑不解。但随后的一场太湖水危机,颠覆了苏南发展模式和发展成果,彻底暴露了苏南粗放式经济发展的后遗症。这对于正在积极寻求新竞争力的苏南各地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乡镇企业到外向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苏南根深蒂固。”江苏省社科院专家顾松年分析认为。在苏南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是全国制造业比重最大的地区,其中,重化工业率在70%左右,而第三产业和拥有核心技术的现代制造业比重很低。大量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给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苏南是典型的“环境透支型”经济增长方式。

苏南与太湖相伴,因水而得利。然而太湖流域每年高达50多亿吨的废污水排放量,已大大超过太湖水体的承载力。据测算,若要达到水体自净功能的要求,至少要减少40%排污总量,水环境污染已影响苏南地区的用水安全。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曾对苏南的土壤进行测试,发现了100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正是外商在苏南各地投资建立的电子工厂。

“经济实力增强后,做到生态环境方面的治理和美化、绿化,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并不难,而要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却绝非易事。”江苏省委党校关于“新苏南模式”的调研报告中分析认为,虽然近年来,苏南地区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但在人口众多、经济密度高、环境承载严重超负荷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的运行成本不仅会不断地上升,而且环境治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仍难好转”的困局。

快速的粗放式增长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水荒、地荒、电荒,甚至民工荒现象愈演愈烈,苏南正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能源瓶颈。特别是土地方面,多年来一直处于用地高峰期,苏南每年用于引进外资的土地就至少需要10万亩,而江苏省给苏南的土地指标仅够当年新批项目土地需求量的一半左右。目前,多数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低于国际通行的0.8亩的粮食安全警戒线,昔日江南鱼米之乡的美景,正在成为一种记忆。工业化、城市化的继续发展,已经面临着无地可批的窘境。2004年,发生在常州的“铁本事件”,土地违法是焦点之一。而铁本事件与今年5月份的太湖蓝藻危机,把苏南经济增长的弊端完整的暴露出来。

转变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三高一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制约苏南发展的“硬约束”,成了苏南第三次转型的首要任务,也是苏南构建新竞争力的最重要前提。

苏南外向型和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了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上的飞跃,但这种发展模式的成果也受到外界的质疑。批评最多的就是“经济上去了,环境污染了”和“只长骨头不长肉”,意为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不相匹配。苏南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但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才1万多元人民币。而同等的人均GDP规模,上海人均收入2万多元人民币,即使在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的重庆,城市人均收入也达到了8000元人民币。人们未能有效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

第三次转型探路

2004年初,在苏南转型已经揭幕的关键时刻,总书记视察苏南,首次对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全面系统的阐述。对于新苏南转型来说,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正是新苏南创新发展模式的内在要求,也是新苏南赢得新一轮竞争的关键所在。从2004年开始,苏南踏上了艰难的转型探索之旅。

在2004年初的江苏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正式提出“富民优先”的口号,富民工程成为苏南的首要工作,也是苏南转型迈出的第一步。然而,富民只是转型的目标之一。随后,江苏省委把“富民优先”扩充为“三优先”,即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2005年,在制定江苏省十一五规划时,又加上了“节约优先”,从而变为“四优先”。

面对苏南外向型经济竞争力减弱的趋势,江苏省委提出,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苏南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与此同时,苏南各地通过学习同处长三角的浙江省,开始不约而同地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从“四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到发展民营经济,苏南的发展理念和路径正在逐步转变。但是,苏南第三次转型之路并不轻松。

以苏南发展样板的昆山为例。2006年,昆山在苏南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的4大类25个指标的标准,经济指标上的优异数据让昆山又一次成为江苏各地学习的榜样。2006年初,江苏省委、省政府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昆山之路”。但对于新苏南转型来说,昆山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总量,数字上的飙升并不能掩盖发展模式创新不足的事实。

2006年,昆山的外贸和外资依存度高达373%和94.1%;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1.1:67.9:31,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步履维艰,进展极为缓慢,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在第二产业中,最典型的是昆山一年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占全球总量的1/3,但没有一台电脑具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全部替外商加工组装,利润率极低;在内、外源经济比例结构上,2万多户民营企业注册资本仅为300多亿元,而5000多家外资企业却有180多亿美元注册资本,民营企业明显势单力薄。

虽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但新苏南发展模式战略调整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具备。苏南经济经过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前两轮发展,已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仅确保了固定资产更新换代的投资,而且使政府具有了较强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从而为第三轮苏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通信设备、计算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其总产值已居苏南制造业各行业的首位,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苏南科教资源较为丰富,科研力量提升很快,创业的综合环境优势也比较明显。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近几年的转型探索,苏南各地经济发展的理念,已经从量的增长向质的优化转变。同时,正在制定实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也为苏南第三次转型提供了机遇。

第11篇

其实在以前的时候我们也根本就不知道,原来在这个世界当中有那么多缤纷多彩的事情,比如说那些游戏,比如说那些好玩的PPT。

其实我们年纪还小,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能够永恒存在下去的,包括那些铁定的道理,包括那些让人无奈的建新。也许他们能够永久的持续下去,只是因为有他们自己不可取代的独特性。

这好像在我们上课的时候我们专业老师经常会给我们讲到一个词,就是核心竞争力,当你在以后工作的时候,拥有了属于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也许就不那么容易被别人取代了。

可是我记得我当时在上计算机课的时候总是三天两头的打盹,睡觉,因为根本就受不了那个老师的讲课方式和讲课风格,也许他讲课的时候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念PPT或者是念课本上的内容。

知道大一的计算机课程结束,我们终于解放,如释重负一般的。

虽然后面有一个厂计算机二级的考试,但是所幸我们终于通过了。

也许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不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可是当我们真的去懂得这样的道理的时候,也不会觉得他多么晚,或者是有什么地方真的变成了一种永恒的缺憾,或者是无法弥补的东西。

就好像我们也曾经想着游戏人生,可是实际上这些并不属于我们自己。

第12篇

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市场准入上的影响,即达不到设定的技术标准,就不能顺利的出口;另一个是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技术、环保及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投入都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丧失了产品价格优势,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贸易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很多时候是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中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单独把它拿出来讨论是因为与其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中国屡遭国外知识产权的调查,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而造成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的威胁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真实技术差距的存在。

产品附加值通俗的讲就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所凝结的技术、创新、人力劳动、品牌和附加服务等价值的增值。它与产品的价值增值链的长度,技术含量,创新程度,附加服务的质量和产品品牌价值等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产品的业务链上,组装的附加值最低,研发的附加值最高;中间值的生产虽有技术含量,也会慢慢递减,而到了销售和售后服务,附加值会随之高涨起来,因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在组装的上游,是技术、信息与知识;在组装的下游是包装、销售及服务。而在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是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财富.中国的出口产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产品、棉纺织品和机电产品上,这些产品的技术含童低,加之中国的国际名牌少,尤其是机电产品甚至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处于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这是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现所谓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技术能力低所导致的。

3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当这个概念用于两种以上商品时,它的定义则是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一种指数量值,也可以解释为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购买进口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恶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最早.由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1949年5月提出,他在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正式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滋生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利益的不平等分配,贸易周期运动的不平等影响,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产品需求条件和世界经济中心的低进口数。

4贸易竞争优势将受到更大挑战

目前中国最大的比较竞争优势就是处于各层次的廉价的劳动力,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有廉价的简单劳动力,还有相对发达国家廉价的熟练劳动力、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现在正是在利用这一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但是,这一优势能够持续多久呢?也就是说廉价劳动力优势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经贸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廉价劳动力还能够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农村人口,可以不断的向城市输出廉价劳动力,但是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人口的容纳程度也是有限的,目前已经出现了大城市综合症,而且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十分迅速,因此有可能农村人口的输出在一段时间之后会放缓直至停滞,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会不断的上升,而随着新的开放国家,比如印度加入国际分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将会逐渐削弱。

5结束语

总之,中国现今和以后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没有技术创新就很难继续缩小同前方国家的技术差距,而后方国家则会更快的缩小同我们的差距,表现在贸易上,就是竞争优势的削弱和贸易竞争优势受到更大的挑战。我们只有技术创新,掌握有用自主专利权的技术,才能在对外贸易上取得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平:《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载《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2]宋健学、赵新刚、刘虎兴:《关于我国技术提升和贸易发展的思考》,载《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