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竞争力

竞争力

时间:2022-05-20 18:51:10

竞争力

第1篇

【关键词】情报竞争 竞争情报 情报竞争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要了解对手,以决定自己的策略,竞争情报(competitiveintelligence简称ci)应运而生。根据美国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society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sscip)的定义,竞争情报是指监测竞争环境的过程。竞争情报使各种规模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能了解从营销、研发和投资策略到长期商业战略等每一件事情的决策信息。一般所指均为狭义的竞争情报,即企业竞争情报。

现代企业都认识到竞争情报的作用,不少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不等于获得了情报竞争力。情报竞争力(intelligence competence)或称情报能力(intelligence capabillity),是指一个组织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即获取环境信息并与之适应的能力。在信息社会,情报竞争力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不同企业情报竞争力不同。如何评价企业的情报竞争力?笔者认为,企业情报竞争力包含以下内容。

一、企业对竞争情报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在企业内部,企业对竞争情报的态度,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竞争情报的态度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竞争情报系统的有效性和决策的可执行性,进而影响企业的情报竞争力。

企业高层管理者对竞争情报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对竞争情报的态度就会不同。企业对竞争情报的态度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进攻性的态度。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具有强有力的攻击性,他们信奉企业竞争如战争,把竞争对手视同战场上的敌人。情报分析人员采用各种方法(包括违反道德标准的“灰色收集”甚至是非法的手段)收集所需要的情报信息,以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

2.主动性的态度。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积极寻找战略信息,重视数据处理。他们一般通过正常、合法的途径,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开展对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的专业的情报收集、分析。企业管理层高度重视竞争情报工作,并对其意义有深刻理解。

3.被动性态度。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形同虚设或根本没有建立。企业管理层对竞争情报的意义认识不足,只有在竞争对手公然进攻时才会被动地作出反应,竞争情报预算极为有限。情报分析者业务水平较为业余。

4.沉睡性态度。企业管理层完全没有认识到竞争情报的意义,企业没有竞争情报部门,更没有竞争情报预算。企业管理方法传统、简单,参与市场竞争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

进攻性的态度貌似有较强的情报竞争力,实则不然。不正当的竞争情报活动将冒极高的法律和道德风险,轻则损坏企业形象,重则危及企业生存。这样的情报竞争与商业间谍无异,与竞争情报的规则不符,已不属竞争情报的范畴。因此,笔者认为,具有较强情报竞争力的应为主动性态度,被动性态度和沉睡性态度其情报竞争力逐级降低。

二、企业竞争情报的部门设置模式

企业要提高情报竞争力,必须根据竞争情报活动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特点、市场竞争格局、企业文化等因素设计企业竞争情报部门模式,与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当今企业竞争情报活动部门设置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集中模式。该模式设立一个情报中心,竞争情报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存在,统一管理内部、外部情报收集、加工、贮存、提供等工作,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所需要的信息统一由中心提供,同时各部门因业务联系而得到的信息以统一形式向中心汇总。这种模式优点在竞争情报人员分布比较集中,便于协调管理,信息收集、分析较为专业、细致。缺点是由于部门独立,可能会降低与其他部门的信息传递、分析、决策效率,进而影响企业情报竞争力。

2.分散模式。该模式与企业扁平化管理结构相适应,将整个系统由核心管理部门向操作部门、小组和用户转移。但由于竞争情报的重要性,不少分散模式的企业在减少其他中层部门的同时,仍然设置竞争情报协调总控部门,统筹控制整个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该模式适用于那些职能部门的管理对象很少交叉的企业,同时使竞争情报系统能更紧密联系用户。在分散模式中,竞争情报协调总控部门工作质量高低是影响企业情报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重点模式。该模式以使用竞争情报最频繁的职能部门作为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而建立竞争情报系统。该模式具有充分发挥情报收集与现存职能部门情报功能的作用以及通过职能部门的运作带动情报工作的特点,比较适合那些具有较强情报收集,处理能力的职能部门的企业。在重点模式中,哪些部门设置竞争情报机构是影响企业情报竞争力的关键。

4.虚拟ci团队模式。企业根据特定的项目,决策人员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建立由有关部门人员构成的竞争情报虚拟人际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提供给决策者。项目完成以后,虚拟ci团队随之解散。但团队领导人继续存在,负责与各部门关键人员建立紧密联系,一旦有项目或决策需要,再建跨部门复合ci团队。ibm公司即为此模式。这种模式把特定项目与竞争情报及企业长期战略结合起来,形成的竞争情报产品针对性强。但这种模式要不断提高企业情报竞争力,应处理好特定项目竞争情报与经常性竞争情报服务的关系。

笔者认为,没有一种最优的企业竞争情报的部门设置模式。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和运行应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要提高企业情报竞争力,就必须确保信息在组织内的自由流动、及时处理,确保竞争情报信息的系统性、真实性、科学性,这应是确定竞争情报部门设置模式的指导思想。

三、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

企业情报竞争力的??弱,还必须评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不同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受建立者对竞争情报的认识不同的影响,其功能也会不同,甚至有显著差异,进而影响企业情报竞争力。完善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环境监测。企业经营与营销不可避免要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必须具有环境监测功能。环境监测包括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两部分。宏观环境主要指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科技、自然等方面状况。行业环境主要指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竞争态势、企业竞争对手、供应商、用户、替代品等方面状况。

2.市场预警。市场预警是指利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监测市场环境,对市场信号进行分析,全面评估市场变化对企业乃至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及时向企业有关部门和高层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的过程 。市场预警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情报竞争力的??弱。

3.对手分析及策略制定。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要能识别竞争者(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者),收集竞争对手的各种信息,掌握竞争对手的战略与目标,评估其优势和劣势及竞争反应模式,从而判断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在对手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本企业为谋求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竞争策略。

4.信息安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要既能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又能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应发挥系统的多功能性或多目的性,做好反情报工作,强化保护商业秘密的技术措施。只能收集竞争情报,不能保证企业信息安全,将导致功亏一篑,削弱企业情报竞争力。

企业要提高情报竞争力,应不断完善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不少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只能作简单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其情报竞争力必然较低。

四、企业竞争情报的成本、效益

评估企业情报竞争力,还必须计算企业竞争情报的效益。即比较企业竞争情报活动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这一分析可以计算竞争情报的净收益,用竞争情报的期望价值与竞争情报成本相比,计算公式为:

竞争情报净收益=竞争情报期望价值-竞争情报成本

也可以计算企业竞争情报的投入产出率,用竞争情报的期望价值比竞争情报成本。计算公式为:

竞争情报投入产出率=竞争情报期望价值/竞争情报成本

毫无疑问,竞争情报净收益或竞争情报投入产出率越高,其情报竞争力越强。

五、反竞争情报能力

反竞争情报(counter intelligence),是指阻止或妨碍竞争对手获得本企业情报的活动。若竞争情报是以攻为主,通过各种合法手段,最大限度地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则反竞争情报是以防为主,限制本企业敏感性和重要性信息的传播,防止竞争对手通过合法或非法途径获取本企业信息。

评估企业情报竞争力,必须评估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反竞争情报能力差的企业,其情报竞争力必然也弱。

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强弱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反竞争情报规章制度是否完善、健全。从信息的获取、存储、整序、分析、利用、等各环节规范信息工作流程。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和新技术、新发明。

2.反竞争情报的信号扩散、信号过滤和信号处理评估。企业可运用信息安全手段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情报活动,如用web监控技术分析访问者的ip地址、访问途径、统计对方访问本企业网站和敏感信息的频率等。同时对本企业内部网络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另一方面企业发出的信号会成为对方收集情报的一部分,从而影响对方决策,因此,企业反竞争情报系统可进行必要的“信息误导”,向对手发出虚假的信息,促使对方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

3.反竞争情报的法律保障评估。企业是否善于利用法律手段进行反竞争情报活动,竞争对手侵犯企业专利权、著作权或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企业商业秘密,应依照有关法律追究其责任。

反竞争情报是不少企业的“软肋”,严重制约企业情报竞争力的提升。

六、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情报竞争力包括企业对竞争情报的态度、企业竞争情报的部门设置模式、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企业竞争情报的效益、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等。企业情报竞争力是以上五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上述五者的函数,可表示为:

jg=f(x1、x2、x3、x4、x5)

第2篇

一、人力资源与企业核心能力

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知识是企业的战略资产,企业是一种知识整合系统或是创造、传递和运用知识的组织。所以企业是否拥有创新知识,或异质性未编码知识,就成为连续推动企业提高生产率,提升并创造连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作为知识和技能“承载者”的人力资源,代表了企业所拥有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是企业创造独占性的异质知识和垄断技术优势的基础。

信息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愈发认识到创造发明技术的“人”的重要作用。全球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今天的智力资本像过去财务资本一样受到企业高度重视。企业不再仅仅只关注资金、成本、品质了,人力资源必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了。企业发展新的核心能力,必须不断建立在发掘自己的人力资源优势上,这种新核心能力,就是人力资源竞争力。

然而,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力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层次,人力资源竞争力体现在:组织内部的学习能力;组织的再造与技术的创新能力;把握顾客潜在需求的能力;快速应变能力;活用公司以外资源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策划、决策领导能力。人力资源竞争力成为企业持续成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建立在传统导向下的核心能力,诸如成为管理、质量管理、品牌管理等,在工业经济时代比较有效,但企业之间比较容易追赶,差异不是很大。在走向新经济的知识经济时代,在激烈变动的环境中,人力资源竞争力的优势将更显著,即使企业之间的差异不大,也比较难以追赶。

二、人力资源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持续成长

企业的持续快速成长和永绩经营,是每一位企业领导者的期望。有的企业依靠专业化大生产的规模经济,有的企业依赖新奇特的企业策划包装,这也许能取得暂时的优势,然而想要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要依靠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很显然,当代企业的竞争已转向知识和科技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知识与科学技术的"承载者"--人才的竞争。而企业人才竞争,更多地要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职能和能力,即企业形成的人力资源竞争力,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唯一持久竞争优势。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强调通过创新活动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但是事实上企业组织在生产作业系统、财务管理、质量控制和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创新都非常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只有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面的创新是很难如法炮制的,所以说杰出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不仅对企业建立竞争优势,而且对企业维持竞争优势都具有重要价值。企业要想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保持持续快速成长,最佳的策略就是构筑自身的人力资源竞争力。

三、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有效原则

人力资源功能重组与价值整合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有效原则。当今企业必须用全新的视野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能力,来构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力。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成为所有管理人员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专业性职责。实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逐步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需要直线总经理们的参与。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强调通过工作分析来建立员工工作岗位的职责描述,目的是为组织的招聘、员工的业绩考核以及薪酬体系的建立和调整建立相对科学的依据。在新世纪中,那些强调这种管理风格的企业将会把工作分析和为员工建立岗位职责描述的任务交给部门的总经理们。换言之,作为一个总经理,他需要知道完成本部门的任务需要那些哪些工作岗位,员工在这些岗位上的职责是什么,并将这些形成规章和文件。

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构筑,如果存在捷径的话,那就是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开发规划,推动企业知识技能的资本化。当今时代需要众多企业超越自我,不断进军新的领域拓展业务,此外,还有从外部加入进来的与自己竞争的新企业,只有快速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方可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四、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对策与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管理”将成为大趋势,企业和社会的价值创造基础变成了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成为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和主要推动力,人力资源管理既受到网络化的影响,又将影响网络化进程。

1、企业要更加重视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认为,发现人才、用好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这“四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也将这“四才”作为最大的职责之一。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富的增值和企业创造利润主要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要保证企业拥有掌握、制造、传播和应用知识的人才,仅仅靠这四才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创造出一种不断发现人才、开发人才、人尽其才的企业制度,让制度选人和文化选人,而不是靠人力资源主管去选拔人才。一个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和激励机制,能让优秀的人才自愿加盟,让加盟的人才能够开放式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就是创造出一种制度,让人才成批出现。要达到制度创新,首先必须要观念创新,“观念变,态度变;态度变,行动变;行动变,结果变”。转变观念,进行观念革命,适应时代的变革,从而带来制度创新,才能最终影响员工的行为、态度和绩效,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2、重组人力资源流程,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再造指的是企业在重新设计和实施流程再造过程中,面向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重新设计,使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每一个流程都能获得价值增值,以实现人力资源在约束条件下的价值最大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分工理论,是企业流程再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考察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激励制度、酬薪体系、流动管理、沟通管理、安全与健康以及人力资源会计的全部过程,重构与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组织结构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组合,更灵活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企业人力资源流程再造,归根到底就是管理模式的变革,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拥有足够的权力。再造工程鼓励员工自己决策,参与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中来,与直接上级和人力资源主管面对面的沟通,并及时反馈和改进,使原来人力资源管理层级由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向自我管理的扁平式结构转变。

3、重视培训开发,成为“学习型”组织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培训开发的功能已远远不是注重技能培训和技术性的培训,而是一种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传播和应用,使培训开发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员工发展的最重要工具。“凡是在工作中出了问题,最终都可以在培训上找到原因”,培训与工作有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培训开发的目标要定位在超越自己的竞争对手、适应时展的要求下,在培训时就比竞争对手更胜一筹,最终在经营上也超越对手;培训开发的标准要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水准制定自己的标准,为公司的全球化进程铺平道路。

培训开发更重要的目标是要使企业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在公司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一家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远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实现学习——修炼——提升——再学习的转变,这是强化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从而使公司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成为具有进取精神、远大前程的组织。

4、切实推进第四代时间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产品换代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时间成为最重要的管理因素之一。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浪潮冲击下的飞速变革的产业环境如何抓住时间,有效利用时间成为关键。任何生产过程的产出限制都基于稀有的资源,企业最稀缺的资源就是时间。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时间是一种独特的资源。时间的供给只能是极其短缺的,时间也完全没有替代品,在某一限度内,我们可以用一种资源替代另一种资源,如资本替代劳动等,但惟独时间没有替代品。

综观西方时间管理研究史,可分为三个时代。第一论着重利用便条和备忘录,在忙碌中调整分配时间与精力;第二论强调事务进程与工作时间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第三代是讲究优先顺序的做法,争取最高的效率。在知识经济时代,第四代时间管理首先强调为成效而工作,而不是为工作而工作,管理目标明确;其次,运用巴莱多定律(“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组事物中,最重要的只占20%,其余80%虽为多数,却是次要的,最重要的事情(重要的少数)先做;然后,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授权,授权是提高效率的秘诀,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完善的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迅速达到阶段目标,然后汇集群力共同完成工作;最后,制定有效轮班计划,快捷记录工作时间,提高管理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创造最大的价值,提高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

5、有效运用双满意理论,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任何管理行为的根本目的都是获得顾客满意、赢得顾客,从而占领市场,使企业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就是为了让员工满意,通过员工卓越的工作,达到让顾客满意的目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树立以员工满意为中心和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双满意理论,要让员工满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全面推进工作生活品质(QWL)管理

工作生活品质(简称QWL)高度重视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并处处体现对员工的尊敬。公司对员工的工作动机、个人投入与回报、创造员工感兴趣的工作、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改革和创新、传递信息并使之增值、协作员工提高工作品质及生产力、维护员工应得的权益和各种福利、对表现优异的员工及时给予非财务性的鼓励,创造一个气氛和谐、人际关系协调的富有活力的团队,使员工在组织中满足高层次的需求,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2)推行工作再设计,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由于网络时代竞争的加剧和工作的不确定性、随意性,这就要求更加深入的研究员工的工作动机,把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集中在工作本身,这必然要求进行工作再设计。工作再设计使指重新设计员工的工作职责、内容、方式、工作目标和工作需求等,以提高工作绩效。它采用的一般方式有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在家办公(SOHO一族)、弹性工时、工作整合分化等。组织推行工作再设计是根据知识经济时展的要求,让工作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激发员工的工作兴趣和热情,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这一理论将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3)制定公平的报酬的制度、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及时解决人际冲突、塑造适宜的组织文化等。

第3篇

2010年,通用汽车完成销售838万余辆,其中中国市场销售新车230多万辆,在中国的销量首次超过美国,这在通用历史上绝无仅有。近日,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克森在北京召开其首次中国之旅的新闻会时表示:“中国是通用汽车王国皇冠上的明珠,将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加大投资。”

据了解,通用汽车将在今后的两年时间里,继续强化其优势,预计推出20款以上全新或改进产品,以求继续覆盖日益多元化的中国市场。

通用汽车1994年到中国和上汽集团携手。他们积累了哪些经验?并在未来有怎样的规划?在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主办的“2011(第九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期间,《汽车观察》专访了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副总裁陈实。

A=Automotive ObserverC=Chen Shi 陈实

A:《汽车观察》看来,大众的车给人留下的是皮实、耐用的印象,日系车的宣传重点放在节油,但是通用的产品一直以来却没有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尽管它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您是如何看待通用在中国的竞争力?

C:产品成功与否,市场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通用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230万辆,这个数字证明通用汽车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认同。当然,优势不突出同样让我们稍感遗憾,但有些优势是隐性的,就如Apple公司,它的产品很强,拥有很多的用户,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技术。

具体到产品,美国车以往给人的印象是“油老虎”,但这种不利的印象随着通用汽车的与时俱进,正在得到根本的改观。科鲁兹、君威、君越、英朗、新赛欧这几款车的油耗都低于竞争对手。应该说,在中国发展的16年里,通用汽车的观念也在随着中国消费者的变化而改变。把握市场脉搏,真正了解客户需求,造老百姓喜欢的车是任何企业成功的关键。

如果说竞争力,通用在中国的最大竞争力就是我们的合作伙伴。通用在中国无论从资金还是技术方面不见得比对手有更大优势,但无论是在乘用车领域的合作伙伴上汽、五菱,还是卡车领域的合作伙伴一汽,都是帮助通用在此之前和未来成功的保证,是我们在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当然,通用在中国的合作有互补也有矛盾,化解矛盾最简单的方式是分开,但更可取的是应该提倡互信互利,找到共同点。事实上,很多美国公司之前对中国市场并不了解,而上汽作为中国领先的汽车企业,在理解中国市场方面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1994年,上汽集团总裁去通用访问,通用总裁对他说:“我知道你们这次来是挑选合作伙伴的。”通用与上汽,一个拥有庞大的市场背景,一个拥有造车经验,所以从一开始,双方合作的基础就是互补。

A:通用和丰田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一直也是主流话题,2008年以来,通用稳坐70多年的全球汽车销量“老大”席位被丰田夺走。2010年,尽管有中国市场的卓越表现和北美市场的强劲复苏,但通用仍以3万辆的差距,“惜败”于丰田。通用将如何快速回归“第一”的身份,将采取怎样的非常措施?

C:做好客户的工作,了解客户需求,在性价比和服务上,通用推出了汽车金融、汽车信贷、电信服务等,不断扩大产业链,把传统的销售车的“刹那服务”,延伸到客户整个使用汽车的过程中去,我们现在更注重客户的感受,希望像iphone、ipad那样用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

第4篇

关键词: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形象竞争力品牌竞争力

随着旅游产品开发向纵深方向发展,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批主题旅游城镇,如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为特色的江南古镇周庄,有独特魅力和浓郁民族风情的云南丽江古城,以及分别以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丹霞地貌、美食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为主题旅游品牌的桂林的兴安、龙胜、阳朔等县,利用主题特色,形成了旅游竞争优势使其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新星。

主题旅游城镇及其旅游竞争力的界定

竞争力战略研究权威——美国的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战略就是“采取进攻性的或防守性行动,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从而为公司赢得超常的投资效益。”(迈克尔•波特,1980)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有关竞争的概念和理论引入中国,很快为各行业所接受并重视,其中也包括旅游业。S.Demars认为一个旅游度假地竞争能力由旅游市场、本身的开况、可进入性等决定。E.Canestrill等指出,旅游地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上,更要看它的发展潜力、旅游地承载力。国内许多学者也曾对如何提升我国的国际旅游竞争力进行过相关研究,但涉及如何提升具体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拟从主题旅游城镇和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入手,从旅游供需两方面来分析影响旅游竞争力的七大要素,进而对提升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主题旅游城镇的界定

主题旅游城镇是指利用当地的特有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塑造主题形象,并围绕该主题来发展旅游业的特色城镇。它建立在对旧有城镇的特别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改造上,保持城镇原生态和文化氛围,在符合原居民生活要求的同时,也满足外来游客的需求,城镇同时因为原居民的居住而富有特别的活力。主题旅游城镇用旅游产品的形式将有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表现出来,它注重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地区垄断性,文化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它能充分利用当地传统的文化资源,塑造独特的主题旅游形象;而且它要求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建筑风格还是民风民俗,都能体现城镇的特色和主题。

但由于规模、功能、资金和地位等条件的限制,约束了主题旅游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它只有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旅游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界定

旅游竞争力是指旅游地在维护自身市场地位时创造和整合能保护资源增值产品的能力(胡冬梅、司继伟,2002)。所以,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是指主题旅游城镇为保持自身旅游持续发展时,创造和整合能保护资源增值产品的能力。旅游竞争力是主题旅游城镇综合发展能力的体现,它能使该城镇旅游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不仅仅表现在为城镇旅游业创造经济收益的能力,而且还表现在:优化配置旅游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优势,给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利益,获得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和发展趋势,为所在地区创造更多的社会文化价值等方面。

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影响旅游竞争力的要素有很多,本文尝试从旅游供需两方面来探讨影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要素。从旅游需求方面来看,是指游客对主题旅游城镇所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国际、国内游客的需求状况以及游客市场规模的大小和成长速度;从旅游供给方面来看,是指旅游地如何从区位条件出发,树立形象、建立品牌去吸引游客,开拓客源市场,巩固并拓展市场规模,从而提升城镇旅游竞争力,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区位要素、核心吸引物要素、旅游环境要素、形象要素和品牌要素。如图1所示。

需求要素分析

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状况主题旅游城镇提供的旅游产品映射出市场需求,其产品可从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美食文化、休闲度假等方面进行分类;同时,游客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需求来选择旅游产品,因此我们可以从国际、国内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状况来判断主题旅游城镇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形势。

游客市场的规模和成长速度游客市场规模的大小和成长速度直接关系该城镇旅游业的收益,因而是衡量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根据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选择来判断某一类型的主题旅游城镇的游客与潜在游客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以此来衡量该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及未来的竞争潜力。

供给要素分析

区位要素区位因素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是通过主题旅游城镇所在的位置、城镇的可进入性以及通讯状况等来反映的。区位优势及其所形成的潜在收益和特有属性,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和城镇的旅游收益,从而影响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因为良好的区位条件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和游客,有利于与城镇外的信息进行沟通,更有利于开拓旅游新市场,为主题旅游城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旅游环境要素旅游环境是指人们进行旅游活动,能产生美感,并获得精神与物质享受以及知识乐趣的环境(常凤池),其中包括旅游软环境和旅游硬环境。旅游环境要素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概念,它是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外部因素。只有在良好的旅游环境下,旅游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城镇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核心吸引物要素核心吸引物是指主题旅游城镇具有相当影响力且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品牌项目、一流的景点等,它能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核心能力,是区域间旅游竞争的基础。对于主题旅游城镇来讲,指当地具有优势的旅游资源,如周庄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桂林龙胜的少数民族风情。

城镇形象要素主题旅游城镇形象是指城镇的整体形状和特征,它是城镇景观形象、公众形象和政府形象的整体反映。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竞争领域的扩大,旅游业的竞争已上升到更高层次、更具挑战意义的层面,旅游地形象塑造和设计策划成为旅游地相互竞争的重要手段。主题旅游城镇形象竞争力主要通过政府形象、公众形象、城镇景观形象三个要素体现出来。

品牌要素它是在区位要素、旅游环境要素、核心吸引物要素以及形象要素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主题旅游城镇的特色主题优势所形成的辐射力、知名度和吸引力构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品牌,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产生不同的品牌效应,不断巩固并扩大旅游市场,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需求方面的两要素是游客选择主题旅游城镇产品的直接反映,也直接关系到其旅游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因而是衡量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基本指标。供给方面的区位要素、旅游环境要素、核心吸引力要素、城镇形象要素以及品牌要素是主题旅游城镇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决定着城镇的相对优势,能增强旅游的主打吸引力,最终提高旅游竞争力。其中,品牌要素是旅游竞争力最深刻最根本的体现,因为品牌竞争力体现了主题旅游城镇吸引游客的能力,以及创造价值的能力,而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主题旅游城镇形象的升华和品牌竞争力的提高。总之,这七大要素共同决定了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他们不是单独发挥作用,虽然各因素的作用力有强有弱,但他们交互在一起共同推动城镇旅游的发展,所以要把握好各因素的不同作用力,发挥其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的特定作用。

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策略

根据上述影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的七大要素,本文试从内部形象提升策略和外部环境提升策略来分析如何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如图2所示。

准确的主题定位

准确的定位是建立形象和品牌的关键。旅游城镇只有在竞争市场上进行准确且独特的定位,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主题定位是指主题旅游城镇根据竞争状况和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资源禀赋、资源空间分布、辐射能力等方面进行把脉,最终确定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其目的是创造主题旅游形象,最终赢得市场客源。如桂林的兴安,其旅游资源优势在于建于秦代的灵渠,因而构成了兴安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旅游形象,而龙胜因为有苗、瑶、壮、侗等多个少数民族,便形成了民族风情主题旅游城镇。因此主题旅游城镇只有根植于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结合考虑游客、当地居民和周边旅游城镇对自身旅游形象的认同来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并不断地强化品牌形象,才能强化竞争优势并提升旅游竞争力。

增强反应速度与能力

由于大多数主题旅游城镇的本地市场规模偏小,只有大量吸纳外地游客才能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因而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与能力成为衡量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主题旅游城镇虽拥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但也是比较单一的,因而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单有鲜明的个性是不够的,还要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为个性增添新的形式和内涵,使游客建立消费偏好,并坚信该品牌所提供的最终利益是独特的和最佳的,才能长久吸引顾客的注意力,维持旅游竞争力。

提高城镇居民旅游服务意识

主题旅游城镇的人文地理、民风民俗、居民对游客的态度礼仪等都会影响游客对城镇的印象,因而要提高城镇居民旅游服务意识,即旅游城镇的全体居民应友好地对待游客,对当地的旅游业持有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和认识。游客的满意度与旅游地居民的好客度呈正相关,当地居民的好客程度越高,游客的满意度也随之上升。但由于主题旅游城镇是建立在对旧有城镇的改造上,原住居民由于缺乏旅游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地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应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大众旅游服务意识,提高城镇的整体旅游形象,从而增加游客的重游率,推动当地旅游业以及经济的发展,最终提升当地的旅游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

塑造主题品牌

主题旅游城镇品牌是指它在游客心目中的不可替代的个性和在市场上的定位。因此主题旅游城镇应该要挖掘并不断创新主题产品,深化主题文化内涵,为游客提供丰富和深刻的精神和文化享受,增强旅游城镇的文化辐射功能,维持品牌的长期竞争优势;同时主题旅游城镇应该实行主题营销,即利用特定主题借助符合主题产品特点的方式和渠道来实施营销活动,其目的在于宣传和推广城镇的品牌形象,不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巩固并开拓旅游市场,提高品牌竞争力。

加强旅游环境建设

旅游环境竞争力是软竞争力和硬竞争力的合力。软竞争力主要指要挖掘主题旅游城镇的历史文化并深化其内涵,它是提升城镇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硬竞争力则指主题旅游城镇的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等,它是形成旅游环境竞争力的重要物质条件。任何主题旅游城镇经过历史的沧桑,都会积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权威性的主题形象。如周庄的水乡风情、云南的纳西文化都是其他地区难以模仿和复制的品质,它们是提高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制度环境会影响一个城镇旅游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动力,影响企业的效率,最终影响本地旅游业与其他地区旅游业之间的竞争结果,同样也会影响到游客对主题旅游城镇的形象评价,所以要注意旅游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优势来提升旅游竞争力。

加强旅游合作

主题旅游城镇之间既存在激烈的旅游竞争,也存在相互合作。旅游竞争是指各主题旅游城镇为争夺游客、占领和扩大旅游市场份额而进行的旅游经济活动(陈烈,2003)。旅游合作是指不同城镇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将旅游资源在地区之间进行优化配置、组合,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陈烈,2003)。由于不同的主题旅游城镇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与众不同的主题形象,因而城镇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将不同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精品路线进行组合,如桂林的兴安、龙胜、资源、灵川、恭城、阳朔等县,可以开展区域联合营销,通过产品互动、促销联动、人才互流促进区域旅游共同发展,形成多赢局面,强化竞争优势。

发挥政府管理能力

政府是城镇旅游开发的主体,他们能营造安定的旅游环境并保证旅游的正常开展,是城镇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政府可以联合旅游企业共同开发旅游资源,传播主题品牌和主题文化,建立品牌经营系统的组织结构,不断提高对客服务的质量水平,从而保持和提高城镇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形成城镇持续的竞争优势;政府还应加大对旅游设施、公共产品等的投入力度,并尽可能利用国际组织的优惠贷款和招商引资,克服主题旅游城镇发展资金短缺以及相关产业的“瓶颈”问题,如交通、环保、文物保护等制约因素,“努力创造一个支撑提高生产力的环境”(porter,1990),实现城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主题旅游城镇只有进行准确的主题定位,确定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与能力,提高城镇居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加强旅游合作,才能最终塑造主题品牌,提高主题旅游城镇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英宝,钱乐祥,苗长虹.旅游竞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世界地理研究,2002

2.黎洁,赵西萍.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及其阶段性演进.社会科学家,1999

3.郭鲁芳.关于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旅游科学,2000

4.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经济地理,2001

5.甘萌雨,保继刚.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初步.现代城市研究,2003

6.曹宁,郭舒.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社会科学家,2004

7.胡冬梅,司继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探索.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

8.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

9.姜杰,张喜民,王在勇.城市竞争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10.保继刚等.城市旅游.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11.夏学英.论城市形象的旅游导向性.经济地理,2002

第5篇

(一)农产品总体贸易状况

从总体来看,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和贸易总额呈不断扩大趋势。如表1所示,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219.24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985.5亿美元,增长了350%,年均增长速度为24%;出口总额由2001年的119.44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402.2亿美元,增长了484%,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9%;进口总额由2001年的99.8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583.3亿美元,增长了237%,年均增长速度为29%。从贸易差额来看,自2001-2003年,我国农产品一直保持顺差,但顺差额有减小趋势,由2001年的19.64亿美元减小到2003年的5.88亿美元;自2004年开始转向逆差,逆差额由2004年的48.87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81.1亿美元,2008年的逆差额占当年农产贸易总额的18.38%。

(二)主要农产品的贸易结构

从出口额变化来看,入世以来,蔬菜、水果、谷物、肉类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口额整体呈上升态势,2002年以后年份的出口增速明显大于2002年以前的年份。2006年受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和能源、运输费用普遍上涨,检验检疫费用涨幅较大,汇率波动导致换汇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谷物类农产品出口额下滑明显。由2006年的11.39亿美元降为2008年的6.73亿美元。而其他各类主要农产品出口额仍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从进口额变化来看,入世以来蔬菜、水果两类农产品的进口额一直保持持续增长趋势。而谷物和肉类两类农产品进口额呈波动性变化。谷物类农产品进口额自2004年开始下滑,而肉类进口额自入世以来经过5年的持续增长,自2006年也开始下滑,蔬菜、水果进口额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且在2006年开始大幅度增长。蔬菜进口额由2006年的1亿美元升为2008年的5.8亿美元,水果由3.1亿美元升至12.4亿美元。

二、中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理论依据与数据来源

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影响农民自身的收入,而且更大程度地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稳定。一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包括农业基础结构状况、主要农产品、农业科技水平与装备、农业人口素质、农业相关政策、管理体制和金融环境;二是农业内部某个产业或某类农产品的竞争力,具体包括其资源禀赋、生产率、价格和成本等因素的竞争力表现。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农产品的价格、成本、生产率最终要通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表现出来。一般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竞争优势三项指标来对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本文就采用这三项指标对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文中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及农业部。统计口径:水果:干燥水果、新鲜水果、果汁及其他水果制品;蔬菜:食用蔬菜、短期保鲜蔬菜、冷冻蔬菜、脱水蔬菜、新鲜或干燥蔬菜制品、醋泡蔬菜、腌制蔬菜;谷物:玉米、大米、水稻、小麦、高粱、小米、大麦、燕麦、黑麦等;蔬菜水果:苹果及浓缩汁、壳杏、蘑菇罐头、萝卜、菜花、干豆等;肉类:鸡肉、猪肉、牛肉、鸭肉等动物肉及其制成品。

(二)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国家某种产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该产品出口总额的比率。是反映行业国际竞争力最为直观的指标之一,其公式为:MSij=Xij/Xwj×100%上式中,MSij表示i国j产品的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额。该指标数值越高,表示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强。则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一般认为:若MS≥20%,则该产品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若10%≤MS<20%,则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若5%≤MS<10%,则该产品出口竞争力一般;若MS<5%以下,则该产品具有很弱的出口竞争力或完全没有出口竞争力。从表2中可以看出,入世以来中国蔬菜类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17%左右,且有提升趋势。2000年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7.42%,2006年提高到18.85%,说明该类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水果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国际竞争力一般。入世前基本在5%,出口竞争力一般;入世以来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2006年提高到7.98%;但仍然在5%-10%之间波动,竞争力较弱。谷物和肉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都在5%以下,且二者均有进一步下降趋势。其中谷物类市场占有率由入世前2000年的4.82%,下降为2006年的2.20%。肉类产品由2000年的3.0%,下降为2006年的2.75%,基本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三)可比净出口指数

可比净出口指数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某类产品的净出口与该类产品贸易总额的比率。这个指标的优点是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它剔除了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介于-1和+1之间。该指数的计算公式为:NTBij=(Xij-Mij)(/Xij+Mij)其中,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额,Mij表示i国j产品的进口额。一般认为,如果NTBij接近于-1,表示该产品竞争力弱;如果NTBij接近于0,表示该产品有一定竞争力,但不太强;如果NTBij接近于1,表示该产品的外贸竞争力强。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蔬菜的可比净出口指数一直保持在0.9左右,接近于1,且入世以来有进一步提升趋势,从2000年的0.86提高到2008年的0.97,表明蔬菜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入世以来水果的可比净出口指数也一直保持在5%左右,2000年为0.44,2008年为0.48,说明水果总体国际竞争力也较强。相比而言,肉类和谷物类农产品总体竞争优势不太明显,竞争力较弱。且二者波动性较大,谷物类农产品在2004-2006年间可比净出口指数曾一度表现负值,而肉类农产品在2008年表现为负值,这一现象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1965年首先提出并采用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份额的比例。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也被称为“相对出口优势指数”,用来测定该国这一商品在国家出口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根据比值大小确定该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公式为:上式中,RCAij表示i国第j种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第j产品的出口额;X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总额;Xwj是世界第j产品的出口总额;Xw是世界总出口额。一般认为,如果RCA指数大于2.5,表明i国在j产品上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指数介于1.25-2.5之间,表明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指数介于0.8-1.25之间,表明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指数小于0.8,则表明国际竞争力较弱。

从表4可以看出,入世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的RCA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蔬菜类产品的RCA指数一直在1.25之上,表明该类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入世以来,该数值却呈下降趋势,2000年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2.78,2006年该指数下降为1.88。

水果产品的RCA指数仍一直保持在0.8-1.25之间,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虽然该类产品的RCA指数也呈下降态势,但下降幅度不大。谷物和肉类农产品的RCA指数均一直在0.8以下,说明这两类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且二者自入世以来一直呈快速下滑趋势。其中谷物类农产品由入世前2000年的0.77下降到2006年的0.22,肉类农产品由入世前的0.48下降到0.27。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各项指标对蔬菜、水果、谷物和肉类四种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虽然我国农产品产能在持续扩张,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谷物和肉类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整体较弱,尤其是谷物农产品在国际上基本不具有竞争力。而水果类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相比较而言,蔬菜类农产品则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从RCA指数变化趋势来看,其竞争力有进一步弱化趋势。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继续强化农业支持政策。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行业应加强政策倾斜和宏观调控力度,一方面要保持产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优化产品结构,使其稳定和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而对于竞争力较弱的农产品行业,特别是关乎民生的粮食(或谷物)应加强资金的扶持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真正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同时也应优先扶持优势产业,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以促进该产业尽早地形成自我发展的局面。

第6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全球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争相向最有效率的地方流动,哪里发展环境好,哪里竞争力强,发展就快,后劲就足,潜力就大,反之就会陷入被动甚至被淘汰。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不在于今天已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明天会有什么,其先决条件就是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国内外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占据主动,有效地集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准确把握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理论来源于企业管理理论,是企业战略理论的前沿,最早由著名管理学家C·K·Prahala·GaryHamel提出来的,指出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后来延伸至地区、城市甚至是国家。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优势表现,是指区域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具有不易被其它地区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其特点是:具有独特性,是其他地区所没有或程度不及的,在竞争中能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具有充分的经济和市场价值,能够极大地满足经济和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具有发展的长远性和持续性,就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能为区域经济带来持续发展的能力。区域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基本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正如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里生产……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制造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来向他们购买。”李嘉图也指出:一个国家即使在各种生产方面处于成本劣势的条件下,也可通过生产相对成本劣势较小的商品出口换取成本劣势较大的商品,取得比较利益。比较优势对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贡献是造成了某种差异性,如资源成本方面的差异,形成特色产品等,从而能在竞争中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它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力。

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如地处交通要道和枢纽,或沿海、沿边;自然资源优势,如区内蕴藏有大量矿藏资源,或丰富水能资源;社会资源优势,主要是指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区内已集聚的智力资源,或成为政治、经济、金融中心;混合型,即以上优势兼有。这些特色和优势或是天然禀赋,如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其他地区无法学习和转移;或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累,如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表现为时间的某种函数,其他地区在短期内很难追赶,因此都能带来较大的差别利益。尤其是天然禀赋的比较优势,一直都是区域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的更强的能力与素质。麦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一国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竞争优势是现代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竞争发展的结果。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使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方面增强了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与联系,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竞争,并使技术优势成为竞争的主要基础;由此也使市场竞争出现了新的特征,即从以往的最终产品的竞争前移到了产品开发、甚至科学研究阶段,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具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些新的发展加上国际贸易的扩大,使资源和区位优势的作用相对减弱,而资源利用能力的作用不断上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资源禀赋上可能是富有的,但有利的条件却不一定能形成优势竞争力。有的国家和地区虽然资源缺乏,但通过技术优势而对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如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等等,仍然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大量实践表明,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业能否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并能持续地保持和发展这种生产力,而不仅仅是依赖比较优势,由此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

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相对于比较优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地位也更重要。这主要是因为,由于交通、通讯技术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替代性资源的增多,基本要素(如土地、矿藏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下降,而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高级要素(如知识、人才、科研机构、信息网络等)的作用上升。同时,基本要素大都是天然禀赋,是既定的条件,高级要素则是社会的后天创造,这种创造主要依赖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因此,为了创造更多的高级要素,提升经济竞争力,发展内生能力就成为主要方面。另外,“内生”性还指出了创新力和竞争优势是主动有意识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自然存在的。这一方面意味着竞争优势的取得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另一方面也说明竞争优势并不是某一国家和地区所独占的,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可去争取。

竞争优势概念的提出,确实降低了比较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消除比较优势的存在,而是包含了后者。竞争优势的思想可一直追溯到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弗·李斯特,他就强调了国家专有因素(如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后来从弗里曼和理查德·纳尔逊等人开始,都在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中对国家专有因素以及具体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给予了重视。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国家专有因素(包括比较优势)赋予一国经济竞争力及其发展以独特性,并影响着国家和地区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具有极大的意义。然而竞争优势的概念相对于比较优势有了更多的发展,主要是它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趋势,突出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内生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内容也更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等多方面,实际上是一国和地区综合实力的反映。

(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升级转化的辨证关系。首先,二者在对外经济关系中同时存在与发生作用。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可能在一切产业中都占有国际竞争优势,而只能在不同的产业分别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其次,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比较优势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容易形成较强的国际或区际竞争优势,长期拥有竞争优势也就容易转化为相对稳定的比较优势。最后,比较优势必须通过竞争优势才能彻底发挥,更新再造。经济全球化是实现资源全球配置的过程,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体,必须形成国际或区际的竞争力,才能保持和发展其比较优势;缺乏比较优势的经济体,只要形成国际或区际的竞争力,就能创造新的比较优势,甚至将对手的比较优势转移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因此,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应该利用比较优势的独特性,将其作为基础,大力发展竞争优势作为主导,实现两者有机的结合。

二、正确把握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我国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形式,目前主要有四种:一是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如北京中关村、武汉高新技术开发区,就是以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而站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前列;二是特色经济,如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等。通过与其他地区相比较的鲜明差别,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兴办经济特区,如一些沿海沿边地区创办的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借本地区有利于对外贸易和交往的地理位置,来扩大自己的经济发展能力;四是重点发展某一产业,实行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因其能高效率的生产某类产品,产生较大的资源集聚和市场效应,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这些形式中,大都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符合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也有利于其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主要是突出比较优势,发展竞争优势的问题。

(一)、突出比较优势经济

竞争力简单说来,是资源价值和资源利用(转换)能力的共同表现。比较优势主要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有利的资源不一定就能提高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还要看资源的经济市场价值,以及这种价值的独特性。由此出发,比较优势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功能化,即发挥特色的作用,使特色转化为地区经济的一种功能。例如,峡谷和盐湖如不利用,就是穷山恶水,但若发展特色旅游,就成了吸引市场需求的宝贵资源。因此,必须要根据资源和条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区位优势地区可努力发展金融、信息等服务业,或成为商品集散中心、对外贸易的窗口;智力密集区就应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知识产业;资源优势地区则应发展特色经济。在这方面,要从全国经济布局和统一市场出发,根据自身条件,对本地区的经济功能进行明确定位。其次是产业化,即将区域特色做大,使之构成产业力量,产生相应的市场效应,因此要注重特色产业的培育。要根据本地区的功能定位来选择主导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产业培育要高起点,即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超前性,即水平先进,有发展前景。尤其是要摒弃传统的一家一户或家族式的经营形式,改革落后的手工作业方法,采用先进技术和经营模式,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第三是布局优化,区域经济内部也会因资源和条件的差异而各具特色,应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出发,调整优化地区的经济布局,目的是突出比较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整体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基本思路首先是明确区域内各地区的优势和特定功能,以及适宜发展的产业和不宜发展的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经济区;同时明确主导地区和主导产业,突出重点,发挥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布局调整要尽可能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对整个经济区域按照强化分工、重点明确、增强联系、优势互补、功能协调的原则进行综合规划,形成分工协作、布局合理的区域经济体系。第四是品牌化,即实行名牌战略,树立区域形象,扩大区域特色的知名度,以品牌来开拓、占领市场。现代市场注重品牌,从而使品牌成为开放市场竞争的焦点,尤其在市场国际化后,品牌更成为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品牌给予扶持和扩展。而且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源,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品牌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为此,区域产业在做大的同时,要做强做优,为品牌化打造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加强宣传和推广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二)、发展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资源利用(转换)能力的反映,在现代经济竞争力发展中起着更大的作用,因此是核心竞争力创建的主导方向。发展竞争优势关键是提高创新力。对区域经济而言,首先应明确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就是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突出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提升特色产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对此麦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并不一定是看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看该国和地区有无独特的产业或产业群体。换言之,国家竞争优势通常寓于某些独特的产业部门,实际上是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问题。我国有些地区产业发展追赶潮流,一哄而上,各地差异不大,结构雷同,其实和竞争优势的含义相差甚远,其结果是既丢失了特色,又竞争乏力。

其次是营造竞争性环境和推动创新。按照麦克尔·波特的观点,决定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有四个:第一是要素条件,主要是发展高级要素,如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建立科技机构和信息网络;第二是需求条件,包括市场的开放性和质量。前者能使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后者则表明市场需求对企业产品的技术、质量是否有更高的要求;第三是相关的支持产业,指某种产业在国内是否具有相应的支持产业,并且具有国际支持能力,包括加工机械、原料和零配件的供应等;第四是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主要指结合本国本地区特点的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不可能通过扶持一两个企业或产业,保证其获得必要的技术、资金和原材料的供应,就能使其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优胜者。必须是在国内竞争的环境中,与其他企业进行激烈的竞争,推动企业和产业进行创新和升级,才能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强企业(产业)。这四个基本因素相互促进和影响,组成为一个“菱形构架”。他强调指出,政府应通过影响“菱形构架”的因素来提高产业的创新和竞争力,如增加教育和科研投资,推动市场开放,鼓励竞争,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等。

再者发展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和模式。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范围经济和产业群概念。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相对应,规模指生产系统(如固定资产、职工人数或生产能力)的大小;范围指生产系统的集合分离程度。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一是规模经济注重某种产品生产能力的扩大,而范围经济则强调多品种产品能力,从而有更强的市场适应力;二是规模经济强调生产系统在企业内部集中,以取得生产活动的经济性,而范围经济特别是外部范围经济则是将生产系统分解到不同的企业,各个企业在专业化基础上着重发展核心能力,再通过地理范围上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与合作,使各个企业按价值链结成更大的生产系统,来取得生产活动的经济性。因此,范围经济更好地突出了企业的专业化特点和优势,以及在合作中共同创新、集体参于竞争的要求。产业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科技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用户,通过附加值生产链的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网络。其中既包括了价值链,即创造价值的一系列不同而又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又包括了学习网络,即企业之间因相互学习、共同开发产品而结合起来的某种合作关系。

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发展竞争优势所涉及的因素、需要的资源日益增加,已不是单靠企业自身所能完全解决的,实际上相当数量的创新并不是由企业单独完成的。范围经济和产业群强调的,就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努力利用外部资源来满足企业发展和创新的要求,或者共同开展创新。普遍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内产业(企业)、供应商、知识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用户之间形成的网络(群)的紧密程度。由此出发,区域经济应充分利用其地理接近性和集聚性的优点,大力推进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新的区域产业组织形式和模式,以此推动本地区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

(三)、加强区域创新

创建区域核心竞争力必须大力推进区域创新。首先应该明确,一国和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既可以表现为以更高的效率生产同类产品,也可以表现为创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差异性产品的能力,因此创新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样都是重要的。其次,强调特色不是要特化(如单一的资源型产业结构),过于特化往往使经济发展陷于困境,就像特化了的生物不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迁一样。现代市场竞争的发展在突出特色的同时,也要求区域经济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创新能产生多样性,增强区域自我调节与发展的机能,因此是避免特化的主要途径。第三,由于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没有任何一种优势能够永远维持,只有不断创新,产生新的优势,才能在经济的波浪式发展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反之,没有特色和优势的地区也能通过创新而发展自己的竞争力,进而占据优势的地位。

我国的区域经济,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比较优势的层次。主要表现是囿于传统,经营采用粗放模式,经济发展以数量扩张为主,在技术能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等影响竞争力的诸多因素方面发展程度还较低,竞争优势不明显。因此,区域创新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总的来看,就是要通过创新,在突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改革经营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内生能力,推动区域经济从一般水平上的数量扩张向竞争力提高中的整体升级转变。为此,区域创新可从三个基本层面来考虑。

基础层面是技术创新,关键是要建立自主技术体系,创造自有知识产权,以便增强持续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能力,同时也为经营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提供技术基础。技术创新应以提升竞争力为导向,同时要积极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转型和升级。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经济的发展,正从过去以引进技术、结合本地低价劳动力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向自主技术开发,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来降低成本为主的模式。这种转变体现了竞争优势的地位正在上升,技术能力的发展是首要前提。另外,要大力促进特色经济的发展,这方面主要是大力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新产品,同时发展精加工深加工技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区域核心竞争力不是指的某一具体产品,而是表现为区域特色的综合能力。因此,技术创新要注重战略问题,着重发展与区域核心专长相关的整体能力与系列产品。

主要层面是要素创新。包括:(1)基本要素创新。例如对特色经济区,目的是通过创新来保护和改善现有资源(如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等)的品质和性能,并发展新的资源(如引进新的动植物品种等),提高特色经济的产出价值和效益。(2)高级要素的创新。高级要素是竞争优势的基础,意义更为重要。高级要素的内容十分广泛,因而创新也必须多方面、多元化,从科学技术、人才、有关机构、基础设施,一直到社会文化、国民素质等都应作为创新的对象。应该有意识地发展和保持这种多元化结构和内容,为经济及竞争力的发展奠定广泛和深厚的基础。高级要素的创新需要相应的环境,例如交通发达和信息密集地区,一般也更容易吸引和集聚知识与人才,尤其需要社会的政策、体制及各机构、资源之间的协调、支持与配合。因此,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改革体制,推动人才和知识的流动,甚至通过城市化以提高资源集聚的水平、密切各机构及资源的联系与接触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最后,创造高级要素的机构(如教育、科研机构)本身又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资源和知识,因而其创造是一长期的积累、渐进过程,需要在科研、教育、国民素质等方面持续投资,不断发展。总而言之,与本文所说的其他创新相比,要素创新最为复杂。对原本基础较为缺乏的地区,有必要选择适当途径,以取得更大的成效。一种途径是扬长避短,即首先从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源深加工精加工起步,促进资金投入、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再逐步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多元要素创新方向扩展;第二种是逐步推进,即利用发达地区已有的要素条件,作为增长极,引导并推动周边不发达地区开展创新,最终达到提高整个区域要素禀赋的目的。

最高层面是产业创新,即在技术创新和要素创新的基础上,推进产业的升级和结构优化。在产业层面上,创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是根据国内、国际分工,走非均衡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产业发展不能大而全、小而全;也不是只有搞工业才能促进经济和竞争力的发展和提高。应根据本地区的特色和条件,选择适宜的特色产业,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创新的重点是在竞争优势,一是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的,努力提高产业的内在素质,采用新技术,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方向发展;二是以增强自我调节和发展机能为目标,积极探索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特色,结合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努力培育和发展有前途的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优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使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长保活力;三是对产业内部组织形式进行探索和改革。我国很多地区产业内部处于松散无序状态,各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整体竞争力。实际上,产业内部组织形式和模式对产业竞争力的贡献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例如前述产业群概念,因此区域产业创新应将其作为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一些原本不存在资源优势,但通过专业化、规模化仍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的地区(如海宁皮革业、珠江三角洲电子业),这一方面的创新应该说既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发展过程的逻辑性。

(四)、改善发展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当今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经济的开放度和区域之间的协作程度,发展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只有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才能形成发展的内生活力,激活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创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力;只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更好的利用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广泛吸收资金、技术、人才,强化特色力。竞争优势的形成是可以通过后来的努力达到的,而良好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创新环境,能更好的吸收并增强经济发展的高级要素(如知识、人才、科研机构、信息网络等),从而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以推动区域创新为主导,提升基于比较优势而形成的特色力、发展竞争优势所表现的创新力以及特色力和创新力提升所必需的环境力。

三、区域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区域经济是全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省、市甚至全国竞争力都非常重要。而县域经济又是区域经济重要因子,属于区域经济范畴。为了便于诠释分析,我以经济较为发达的宁波市为例,对县域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以求达到阐释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一)、宁波市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因子分析过程

从以上分析可知,县域核心竞争力关键取决于特色力、环境力和创新力。而特色力具体表现为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状况,可由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体现。环境力具体表现为内部经济发展环境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可由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及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体现。创新力具体表现为县域创新的成果,可由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来体现。由此,确定县域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

X1——工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X2——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

X3——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X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以上选取的4项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联关系,很难直接用其进行县域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分析判别,为了将其综合成为一个可以评估县域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变量,并显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科学的经济数量方法。该方法从大量的可观测因子变量中通过因子分析计算,把众多的因子变量概括、析取和综合为少数重要因子(这些因子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较大的解释力或承荷力),并通过对各因子变量的综合得分值进行相对次序排列,从后建立起最基本、最简洁的概念体系,最终达到区域经济诸因子之间差别明显化和可操作化的目的。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为:选择因子变量,计算相关系数矩阵,测算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因子得分及排序。

通过因子分析对原始变量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可以浓缩数据信息,简化指标的结构,以便用最少的综合指标来概括和显示最大量的经济事实,从而达到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提示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目的。

我们以宁波市为例,对宁波市6个县市(区)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估分析,原始数据见表一。

表一

宁波市6个县市(区)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值

县市(区)X1X2X3X4

鄞州区0.330.570.110.073

象山县0.640.290.070.040

宁海县0.400.280.080.049

余姚市0.480.300.180.093

慈溪市0.790.400.080.045

奉化市0.720.580.120.256

由此,我利用SAS软件对表一中四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由此可以得出方差解释表及因子载荷矩阵,分别见表二和表三。

表二

方差解释表

因子序号特征值贡献比例值(%)累计贡献值(%)

12.034250.8650.86

21.217230.4381.29

30.692517.3198.60

40.05611.40100

表三

因子载荷矩阵

变量主因子一主因子二

X1-0.08100.9642

X20.8031-0.2209

X30.69160.2006

X40.77830.2134

由表二可知,只要选择第一主因子,第二主因子,它们的累计贡献值已达81.29%,即这两个主因子能解释的变异量已达81.29%,而且第三主因子的特征值小于1(按照相关统计原则,选择主因子的标准是其特征值一般都大于1,且主因子的累计贡献度达到80%-85%即可)。所以,选择两个主因子已能充分地反映宁波市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状况。通过计算可得2005年宁波市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在主因子一、主因子二上的因子得分(见表四)。各主因子在各县市(区)得分的高低,意味着该县市(区)在它所承载的这些变量所处水平的高低。从因子载荷矩所表可以看出:

表四

宁波市各县市(区)因子得分及排序

排序县市(区)F1F2F(综合得分)

1奉化市0.92071.2500.8486

2余姚市0.4772-0.09560.2136

3鄞州区0.8986-0.87930.1895

4慈溪市-0.0521-0.5567-0.1959

5象山县-1.2700.7120-0.4293

6宁海县-0.5763-0.8280-0.5450

第一主因子在自营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X2),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X3)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X4)上有较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它主要反映了核心竞争力中环境力和创新力的大小。

第二主因子在工业主导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X1)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它主要反映了核心竞争力色力的强弱。

以上每个主因子所载荷的变量不同,对核心竞争力所解释的变异能力不同,它们对各个县市(区)的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率也不一样。因此,为了求得一个反映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分数,按照各个主因子的贡献率定议综合因子得分为F=0.5086F1+0.3042F2。

(二)、各县市(区)核心竞争力状况所表现出几个特征

在上述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进一步深入,发现县域核心竞争力状况有这样几个特征:

(1)县域核心竞争力总体状况,尤其是环境力和特色力,与区位条件有着较强的联系。奉化、余姚、鄞州区三个县市(区)区位条件优越,紧靠宁波大都市,更容易接受资金、技术、人市场等要素的扩散和辐射,其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创新力,明显领先于其它三个县市(区)。

(2)特色力只是县域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基础,更重要的要以大力发展竞争优势为主导。奉化市几年前还是以服装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但是近几年来,通过大力培植竞争优势,发展信息产业,确立了其在创新能力中的领先地位,推动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各县市(区)中居于首位。而象山县虽然特色力较强,但对竞争优势培植明显不足,在环境力和创新力居于末位。余姚市、鄞州区虽然特色力不强,但通过发展竞争优势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处于前列。

(3)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必须把培植创新主体放在重要的位置。奉化市正是通过培植企业这个创新主体,涌现出全国手机行业的排头兵——波导集团,不但使其特色力得到强化,而且使其创新力明显增强,环境力优势逐渐形成。

(三)、各县市(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以上因子分析,可以把县域核心竞争力分为四类:

第一类,环境力和创新力以及特色力均较强的县市(区),如奉化市。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营造环境和创新优势,巩固并提高特色力。

第二类,环境力和创新力较强,但特色力较弱,如鄞州区。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继续加快创新步伐,营造新的环境优势,加快竞争优势向比较优势转化,形成新的特色力。

第三类,环境力和创新力较弱,但特色力较强,如象山县。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以特色力为基础,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尤其是区位条件,加快创新步伐,强化比较优势,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四类,环境力和创新力以及特色力都较弱,如宁海县。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及区际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所在,强化特色,同时加快创新和改善发展环境。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结论:一是要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形成更高层次的特色力;二是要把培植创新主体,并积极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把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来抓好,形成更高层次的创新力;三是要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尤其是区位条件,形成更高层次的环境力。

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对策思路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如何提升区域特色力、环境力和创新力需要根据区域发展实际而寻求思路,下面我就宁波市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象山县作进一步分析,提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思路。

(一)、象山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象山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桥海兴县、旅游富民、和谐惠民”四大发展战略,比较优势得到强化,特色经济优势显现,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但创新优势比较薄弱,环境优势尚未形成。

1、特色力得到强化。近几年来象山县立足于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扬长避短,挖掘潜在优势,逐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群。工业特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针织服装、水产食品、装备制造及关键机械基础件、汽车零部件、输变电、模具六大工业特色主导行业,创建了浙江省象山县工业示范园区和环杭州湾产业带象山产业区。现代渔业及水产品加工业产业初具规模,渔业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拥有250马力以上钢制渔轮1380余艘,2005年,水产品总量达到55.5万吨,渔业产值35亿元。中国水产城水产品交易量达到26万吨。拥有水产加工企业254家,年加工总量29.7万吨。滨海旅游业蓬勃兴起,全县初步形成“一带、三区”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2005年,接待旅游人数达200万人次,旅游经济综合收入10亿元。海鲜餐饮业持续红火,象山在外大型餐饮业达到百余家。2005年,县内餐饮营业额达9亿元。海洋运输业发展快速,总运力达到33.9吨,货物运输量达1240吨。特色农业迅速发展,柑桔、杨梅、出口蔬菜、特种畜禽和大黄鱼、梭子蟹、紫菜等产业,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7大“龙型经济”。全县共有国家、省、市级绿色认证农产品和农产品基地16个,名牌产品79个。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2家。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51.9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建筑经济实力雄厚。拥有资质企业38家,其级资质企业1家,一级资质企业7家,建筑从业人员13.5万余人。先后创国家“鲁班奖”11项,上海市“白玉兰奖”和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270余项。2005年,全县建筑施工产值255亿元,列全省第四位。实现对外承包和劳务营业额2亿美元,居全省第一。

2、创新力比较薄弱。象山县科技基础薄弱,创新力不强,虽然产业特色化程度较高,但对照国际性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和标准,象山县现有的特色产业群还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产业的集聚依然源于企业间相互模仿,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同一分工环节,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发育程度低,产品产业链纵向延伸与相关服务业横向扩张远远不够,而且参与国际同类产业的深度和国际化程度不够。即使像针织服装业这样拥有较为完整产业链的产业,如果从研发、加工、设计和营销等综合能力角度考虑,就发现大多缺乏设计、营销等能力,而只能从事产品的初级加工,产业综合能力相对单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营销控制能力还远远不足以“自立”。

3、环境力有待提高。近几年虽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象山县仍是交通末梢,水资源瓶颈制约依然突出。生态建设和城市化推进虽然较快,但距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尚有较大距离。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其它地区相比不占任何优势,甚至处于劣势,城市管理落后,机关效能不高,“服务”和“效率”并没有从根本上深入人心,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机关运行管理体系,良好的监督机制并未形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特色力和创新力的提升。

(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思路

综观国内外竞争形势和象山县核心竞争力发展状况,今后一个时期,象山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立足科学发展,推进海陆一体,构建和谐象山,实现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桥海兴县、旅游富民、和谐惠民”四大战略,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依托,以区域创新为动力,营造个性,发挥特色,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现代滨海新城、滨海产业新区、滨海休闲中心和海洋文化大县,基本形成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框架。

1、建设特色化的产业集群

从世界范围地域竞争的规律和趋势看,形成若干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应该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在当代信息、交通条件下,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发展已呈现集群化的发展规律,能否形成国际性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意大利的崛起,就在于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三大类传统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家庭用品类产业集群和个人用品类产业集群;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台湾新竹则是高新新技术产业领域成功的例子。象山县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针织服装、水产品加工、汽配三大特色产业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后发展的重点就是要推动产业集群进程,以形成国际性产业集群、发展生态工业为导向,加快集聚国内外先进要素资源,推进特色产业群向产业集群转型,着力打造综合优势强、产品附加值高,技术、营销网络、要素等支撑体系健全的国际性产业集群,并使之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体。

(1)提升壮大针织服装产业集群

针织服装产业群是象山县发展最为成熟的产业群,拥有生产企业85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60亿元,拥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网络和较强的企业家群体,基本形成了集织、漂、染、印、绣、整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在加工环节上已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是国际名牌产品的定点加工基地,但营销控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针织服装产业集群推进的关键是在继续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完善中高档针织服装产业链的同时,重点突破营销控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实施品牌工程,增强营销控制能力。产品营销是针织服装产业的终端,产品营销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产业能否保持快速增长。象山县针织服装业虽然凭着良好的产品质量和信誉、以及关系网络赢得国际营销商的青睐,获得快速的发展,但营销控制能力较弱,以定单加工为主,且国内市场贫乏。国际服装产品营销的发展趋势逐渐以品牌为依托,非价格因素成为服装贸易竞争焦点,象山县针织服装品牌缺乏,直接导致了营销控制能力较弱,致使产品附加值大大降低,大企业难以脱颖而出。今后象山县针织服装业的发展必须实施品牌工程,增强营销控制能力,在世界针织服装产业发展中取得有利竞争位置。要认真总结90年代以来在品牌塑造工程中教训,政府、园区、企业三方要通力协作花大力气培植针织服装品牌,以树立品牌为中心开拓国内市场,进而开拓国际市场,从简单的商品贸易方式转变成品牌产品输出方式。政府应建立品牌工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广告促销、建立营销中心等品牌塑造活动;针织协会和爵溪针织工业园区要把品牌工程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加强对企业品牌塑造的服务;企业要从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把品牌建设作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抓,提高产品质量,尤其是提高服装产品的设计能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建立紧密高效的营销网络。

突破两大环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面料制作、服装设计是针织服装产业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自主创新的潜力所在。面料的质量决定成衣的档次和价位。通过近年来的努力,一批中高档面料制作项目已经或正在开始建设生产,象山县面料制作的短腿现象已有较大改观,但受科技基础薄弱,技术人才匮乏等因素影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象山县要引进适合针织服装产业发展趋势的面料制作项目,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服装设计具有很强的产品增值功能,是创造服装品牌的前提,而象山县服装设计能力较弱,几乎处于空白,这对于针织服装业发展相当不利。今后象山县针织服装业的发展必须增强服装设计能力,加快引进、培养一批设计人才,注重服装文化内涵,融入绿色理念、循环理念,提高服装设计水平。

(2)发展提升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水产品加工产业群是象山县比较优势最突出的产业群,有着发展水产品加工业优越的基础条件,拥有国家级中心渔港——石浦渔港,全国规模较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中国水产城。全县拥有水产品加工企业250余家,全年加工处理水产品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初步形成了冷冻、简单加工、深加工产业链体系,但产业链层次较低、科技研发能力明显不足。当前象山县水产品加工产业群推进的关键是深化延长产业链和提高科技研发能力。

提升加工制造能力,深化延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目前象山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层次较低,冷冻和简单加工占水产品加工产值的90%左右,水产品加工附加值明显偏低。提升加工制造能力,深化延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仍是象山县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发展的主要任务。今后要强化石浦水产品加工园区内产业链配套能力,力促企业间逐渐形成共生关系,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并引导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高起点建设和改进一批瞄准国际市场需求的精深加工项目,重点突破鱼糜后道加工产品,拓宽养殖品加工,大力发展方便超市食品和宠物食品等。

提高科技研发能力,突破海洋生物、海洋药物等高新技术产品。海洋生物、海洋药物等海洋高新技术产品是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前沿产品、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是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象山县水产品加工业涌现出了像超星公司一样的海洋生物生产企业,但总体上来说,全县水产品加工科技研发能力较弱,科技人才极度短缺。今后象山县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扶持有实力的企业组建研发机构,在扩大超星公司海洋生物开发规模化,打响拳头品牌的同时,突破海洋药物开发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促进海洋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

(3)发展壮大汽配产业群

汽配产业群是象山县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群,全县拥有汽车配件制造企业50余家,2005年实现产值近35亿元。华翔集团为全球汽配500强之一,2002年入主河北中兴汽车有限公司涉足整车生产,2004年10月全资收购了江西富奇汽车制造厂,投资15亿元占地1800亩的新华翔富奇汽车工业园已动工兴建,2004年末正式投产。汽车产业在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10—15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年销量达到1700万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目前象山县汽配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整体优势不强,仍处在发展壮大阶段,只要我们抓住发展黄金机遇期,象山县汽配产业群将迎来快速发展,形成新兴产业集群,成为象山县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华翔集团为依托,完善汽车产业链。由华翔集团投资的华翔富奇汽车工业园,预计2006年达到年生产整车10万辆规模,“十一五”期间,华翔集团还将本地投资15亿元建设华翔汽配城,到2010年将形成年产20万套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产值将超过100亿元。华翔集团的快速发展不但将带动全县相关汽车配件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将催生出相关汽车零配件企业,形成比较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同时将能较好的依托华翔集团的研发能力,提高汽配生产装备水平。

全面融入长三角大汽车产业群,壮大自身产业群。中国在未来10—15年内,有望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无疑将成为中国汽车制造重要中心之一,将率先出现成熟的汽车产业集群。象山县汽配产业群要主动融入到长三角大汽车产业群中,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要充分利用上海的汽车研发优势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主动参与大企业集团的分工与协作,分享集群效应。

2、建立多层次的科技创新系统

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创新,而核心的核心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在转变经济转长方式的基础上,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能力,推动区域经济从一般水平上的数量扩张向竞争力提高中的整体升级转变。根据象山县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趋势,推进科技创新的重点是建立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产业群和园区创新为推动、政府创新为保证的多层次科技创新系统。

(1)大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象山县基本上无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居,象山县企业科技创新意识增强,对科技投入明显加大,但总体上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没有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今后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身的科研机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竞争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要加大高新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

(2)大力推动产业群和园区科技创新

企业创新是基础层面创新,而产业群和园区创新是中等层面的创新,它对推动企业和整个产业创新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而象山县产业群和园区创新几乎空白。今后,象山县产业群组织和园区管理机构要把科技创新服务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园区研发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尤其是要推动针织服装、水产品加工及汽配三大研发中心建设,为产业群和园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服务,对产业群和园区企业的共性技术要主动联合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重点突破,例如:针织高档面料生产、服装设计、海洋高新技术、汽车关键零配件制造技术等。

(3)大力提高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服务水平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全县科技创新中作用,全面推动象山融入到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中去。一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吸收,为全县科技创新的发展创造良好基础。采取人才良性流动、在大中城市建立研发机构等政策吸引人才为我所用;加快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培养针织服装、水产品加工、汽配等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工人。二是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对影响全县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有关院校和企业进行重点突破。三是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3、营造个性化发展环境

当前,发展环境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相当频繁,哪里发展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流动要素,哪里发展就快。大连确定“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思路,通过制造城市环境优势,带动整个经济发展以增创新的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象山县发展环境经过近几年集中建设,有了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优势凸现。今后发展的重点是在提升发展环境综合优势的同时,营造个性,发挥特色,科学发展,打造长三角发展环境特色优势明显、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1)完善基础设施,改变区位条件,全面融入长三角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于区域之间交通的便捷度和经济协作程度,而经济的协作程度有赖于交通的便捷度,交通已经成为制约象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象山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目标,最根本的途径是要解决交通瓶颈问题,从而改变区位条件。要加快象山港大桥和同三线浙江沿海复线建设,彻底改变象山区位条件,进入宁波“半小时经济圈”、杭州“2小时经济圈”、上海“3小时经济圈”,全面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从而进入一条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在改变对外交通条件的同时,应加大县域内部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水资源平衡问题,其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象山县应尽早实施并完成上张水库、白墩水库、青龙桥水库、杰岙水库、苗山水库及军民塘水库二期等一批水源工程,加快石浦引水工程和军民塘水库取水工程,积极争取实施境外引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瓶颈制约。

(2)建设生态县,发展旅游业,塑造和谐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发展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人居环境。城市“可居性”与城市“可产出性”同等重要,人居功能包括居住、就业创业、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生态、旅游是象山的优势,更是特色,旅游被认为是没有污染的“无烟工业”,旅游与环境的关系被认为是“天然的耦合关系”,生态建设和旅游发展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也是营造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环境所在。今后应把生态和旅游作为提升象山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予以重点建设。

建设生态县,打响生态牌。象山县是宁波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最佳地区之一,生态是象山县旅游发展的核心内涵之一,生态建设也是象山县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发展环境的关键。今后象山县生态建设的重点是实施清水、碧海、蓝天、造绿四大工程,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走经济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大对城市河道、水系、饮水水源的治理和保护,加快对大塘港等重要水系的集中治理和开发;严格控制海洋污染物排放,大力推广海洋生态化养殖,加强对沿海岛屿生物多样性保护,扩大野生动物群落,丰富旅游活动内涵;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保护空气环境质量;加大绿化力度,要让绿化成为象山旅游形态主要特色之一,在搞活现状绿化的同时,加大成片绿化力度,重视搞好山体绿化,尤其对劈山开挖山体的补绿增绿,要有针对性的办法与措施。

强化特色,提高品位,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大提高。旅游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对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城市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它对发展环境的提升具有较大的综合效应。象山县应牢固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全新观念,提一步提升旅游在象山发展中的地位,把发展旅游作为推动象山经济的战略举措,要把建设滨海旅游城市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强化特色、提高品位、全面融入长三角旅游圈,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大提高。牢牢树立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生命的观念,坚持从象山的山海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塑造旅游精品,以“一带三区六产品”建设为着力点,从全县角度实现面的铺开,打响“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品牌,凸现滨海旅游城市形象,突出象山在长三角旅游圈中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的独特地位。加快旅游设施网络、信息网络和营销网络建设,实现与长三角地区旅游网络的对接与共享,全面融入长三角旅游圈。

(3)提高办事效率,完善服务质量,全力提升政府效能

随着交通、通讯、水利等硬环境条件的改善,各地优惠政策的趋同,投资环境越来越强调软环境建设,尤其是政府效能,谁办事效率高,谁服务质量好,谁就能在吸引投资竞争中占得先机。象山县近几年加强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尤其是政府服务经济、服务基层建设,政府效能有了很大提高。今后象山县在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要突出重点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完善服务质量。

实行流水线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参照工厂里流水线工作制度,对政府机关办事各个环节进行定岗定责,哪个环节完不成任务,要承担责任。同时大力推广电子政务,建立项目登记审批网上查询系统,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监督。

建立态度追究机制,完善服务质量。各单位办事要提高服务态度,设立“语言”和“态度”,例如:和外商打交道,只能说“怎么办”,不能说“不能办”;和企业打交道,办事不认真、不理睬的,以态度冷漠、生硬、粗暴论处,要受到教育诫为行政处分。企业的事要上门办、赶紧办,如建立服务企业工作队、领导与外商定期对话制等,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有关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汉洪,《经济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

3、霍尔和泰勒,《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5、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6、乔云霞,《区域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

8、朱丹,《基于区域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区域集群政策来自欧洲的经验》,《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5期。

9、陈秀山,《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王秉安,《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11、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1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13、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韦伟等,《中国地区比较优势分析》,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年版。

第7篇

治理、文化驱动竞争力

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思路,关注短期业绩的评价,很容易误导企业忽略对决定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的培育,并最终使企业的短期优势消失殆尽。而我国已有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系统,也因为存在缺陷,不能引导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

什么是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相比技术和管理,公司治理以及企业文化更加重要。目前在国外,治理结构以及治理模式已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有关学者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公司治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

具体来说,文化作为组织的价值观,对企业的技术、管理以及治理等行为均产生着支配性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是决定竞争力的驱动要素之一。公司治理通过科学决策与有效制衡,使组织可持续发展获得制度性保障。管理活动是在既定价值观与治理结构框架之下,高层管理者在其授权范围内决策,并通过中间管理层以及作业管理层的具体实施达成组织绩效。而既定的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手段对治理以及管理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管理以及治理的信息技术手段依赖于目前已有的技术水平。

因此,公司治理决定了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诸多研究均证实,公司治理是财务业绩的驱动因素。当然,财务绩效对治理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业绩优良的企业,具有聘请更加优秀的外部董事以及给予高管更合理激励的实力,从而促进治理结构改善并因此进入良性循环;而财务绩效较差的公司,基于摆脱财务困境的需求,也会积极寻求优化治理结构的途径。

进一步地说,在文化与治理两个企业竞争力的驱动要素中,不仅企业价值观对企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同时,由于公司治理的重要职能在于对战略的决策,而当组织战略发生改变时,服务干战略的企业文化也应随之而调整,因此公司治理对企业文化又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

打造高效的治理结构

在治理结构的各要素中,股权结构直接影响到“三会”以及对经理层的任选、激励与约束,因此,股权结构是决定治理结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国外的研究表明:最优的股权结构是能够使公司价值达到最大化的各大股东持股比例。适度集中、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有助于治理效率的改善,但这却不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最优选择。受文化与制度演变路径依赖的影响,集权式的控制可能会比相互制衡式的控制更加有效。需要指出的是,最优股权结构还与上市公司的行业环境、控股股东的特点以及法律的发育程度等因素有关,因此,不存在唯一最优的股权结构。

在既定股权结构下,规范的“三会”设置及其有效运作是提升公司治理竞争力的关键。股东大会是股东行使共益权的场所,股东的理性投资意识以及完善的投票表决制度,是股东参与股东大会有效行使其表决权的前提。

合理的董事会规模与结构是高效董事会治理的基础。确定董事会规模时除了考虑不同股东代表所占席位,还必须权衡治理成本收益以及公司规模、行业特征、公司并购、CEO的偏好、外部压力、董事个性特征以及董事会内部结构设置等因素。董事会规模太小或者过大均不利于治理效率的改善。

董事会结构表现为董事会成员的知识结构、信息结构、社会资本结构以及董事会成员的来源结构。平衡的团队是高质量董事会治理的保障,而合理的激励有益于协调董事与公司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促使其关注公司未来发展。董事激励水平应与公司规模、竞争性程度、董事会治理绩效挂钩;激励水平既定的前提下,董事持股对增加股东财富以及有效监督CEO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持股比例过高则会削弱其独立性,并可能诱使董事会成员操纵盈余。为了保证有效运作,董事会应具备健全的专业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会议和根据需要召开临时会议。为明确董事责任,董事会会议记录应完整、真实,相关人员要签字确认。

第8篇

关键词:竞争力 竞争 整合系统

竞争最初是一个生态学术语,指在一个群落中生活在一起的同种或异种生物因为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生物的需要时而对同种资源的争夺。

“竞争”是“竞”、“争”二字的合成词。最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就有“有竞有争”的记载。郭象注曰:“并逐曰竞,对辩曰争。”可见,在古汉语中,竞和争原本是两个单音节词,两个词含义相近,但也有区别:“竞”重在“动手”,“争”重在“动口”。后来,随着历史的演进,“竞”和“争”才逐渐变成一个词。西方“竞争”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一书中,并把“竞争”和“垄断”作为一对范畴,“垄断”是由于没有人“去向他竞争”,他还提出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社会经济生活中处处可见竞争的身影:动物界有“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植物间有“水份之争、阳光之争、养份之争”;学术有百家争鸣,体育有金牌之梦,政府有选举之战,市场有顾客之争。

前面从竞争的普遍意义上作了说明,下面探讨竞争的经济学含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竞争下了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把竞争定义为一种争胜、争夺、甚至搏击的行为,例如,张金昌认为:“竞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为了某一目标或利益而进行的争夺或较量。”而《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中竞争一词被定义为“一种发生在个人(团体、或国家)间的争胜行为,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利益团体在为某种大家都达不到的目标而奋斗,就会有竞争”。另一类则把竞争定义为一个过程。例如,胡大立认为,“竞争是在市场组织方面的相互独立的市场生产者,为了获得有利的产销条件或投资领域而相互争夺、各竞其能的过程。”笔者认为,竞争是一种行为,但也不完全是一种行为就能概括其内涵的,所以,把竞争定义为一种过程是更为恰当的,即竞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竞争主体(个人或组织)为了共同所需的竞争对象(目标或利益)而展开的争夺较量过程。

竞争的成立要件

按照法律规定成立的法律行为所必不可少的事实要素就是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只有当行为人的某一表意行为符合特定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时,其行为才能构成特定的法律行为。虽然经济竞争行为没有法律行为的要求那么严格,但是也应该有它的成立要件,这一点在竞争理论的研究者中已达成共识,但目前争论的是竞争成立要件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一种观点认为,一个竞争行为成立最起码应该具备三个要件:利益独立的竞争主体,即竞争者是谁;竞争对象,即竞争什么;竞争结果,即利益和对象最后如何在竞争者中间分配。另一种观点认为,竞争行为成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共需性,即竞争者必须有共同的需求;稀缺性,由于资源的稀缺导致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相同需求;必须存在“机会均等、自由选择、优胜劣汰”的机制。

笔者认为,如果竞争主体不能自由地进行独立的意思表示,那么这样的竞争是不真实的;如果竞争的失败者没有惩罚,竞争的优胜者没有激励,竞争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最根本理由。如果没有共同的需求,即竞争对象,竞争者也就没有了行动的动力。上述两种观点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竞争行为的成立要件,但都不准确、不全面,第一类观点忽略了竞争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而第二类观点又忽略了竞争主体。因此,本文认为,竞争行为成立的要件应该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利益独立的竞争者;共同需求的竞争对象;满足共同需求的资源是稀缺的; “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自由选择、具体明确的竞争领域;竞争战略。下面分别详细说明。

竞争者是指参与竞争的主体。任何行为都必须有行为主体,竞争只能在竞争者之间进行,竞争的发起、竞争战略的选择、竞争的胜负都取决于竞争者的主观判断和参与竞争的能力。竞争主体的不同就构成不同层次的竞争:竞争主体为企业的是企业竞争,主体是城市的就是城市竞争,主体是国家则是国家竞争。值得一提的是,竞争者必须是一个能够独立决策、有一定竞争实力、可以自由选择的理性的决策者。

存在共同需求的竞争对象。竞争对象包含两层含义:竞争者参与竞争之初设定的竞争目标;竞争结束时所实现的竞争结果。竞争目标与竞争结果的差距就是竞争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有研究者认为,竞争载体才是竞争的对象,如产品、价格质量等,但本文认为,这些都只是竞争行为的物质载体,或者说是竞争的手段。竞争目标是指竞争者在竞争之初期望实现的竞争结果,它是诱发竞争动机的外部条件,是竞争活动的出发点,而竞争结果就是竞争行为阶段性结束后竞争者所获得的利益,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这是竞争的归宿。竞争目标是竞争的航标,竞争者在竞争行为之初就预先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以此来指导和调节自己的竞争行为,从而使竞争结果达到或接近竞争目标。

满足共同需求的稀缺资源。这一点应该是不言而喻的,试想,如果竞争双方所需的资源是极大丰富的,任欲而取,如空气般,这样是不可能产生竞争动力的。

“机会均等、自由选择、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只有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使竞争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要确保竞争公平,首先,竞争主体面对市场的“机会均等”。其次,必须有共同遵守的竞争规则,包括法律、条例、章程、约定等。这是公平竞争的前提和基础。当然,规则必须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竞争公平。最后,必须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是竞争的根本,也是其魅力之所在,如果不能奖优罚劣,竞争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而且这样的竞争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具体明确的竞争领域。竞争领域就如同是竞争者展开较量的舞台,它决定了竞争活动展开的空间和范围。竞争领域之所以是竞争行为成立的要件,原因在于只有进入同一竞争领域里的竞争者,才有发生竞争行为的可能性。即使竞争者主观上愿意参加竞争,客观上也有竞争实力,但是,由于地域限制、政策限制等导致他们无法进入相应的竞争领域,只有他们从竞争场外进入竞争场内,才能成为真正的竞争者。

竞争战略。对于理性的个体或组织来说,都应该有一个战略,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如同无舵之船,只会在原地打转。竞争者要在竞争中取胜,一定要有恰当的竞争战略。只要竞争战略适当,竞争主体就有可能获得长期持续有效的竞争优势,从而为占领市场制高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构成竞争的六个要件中,竞争者是竞争战略的制订者,以获得最大利益作为竞争目标。竞争目标源于竞争者的需求,是竞争者参与竞争的驱动力。通过内外环境的分析,竞争者可以选择有利于自身的竞争领域和竞争对手,以竞争对象为载体,通过实施和执行恰当的竞争战略来达成预期的竞争结果。竞争战略则是竞争者为实现竞争目标运用的手段和工具,是竞争的表现形式。六个要件中,竞争者是竞争的核心,没有竞争者,竞争目标、竞争战略、竞争机制和竞争领域都没有意义。六个要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竞争行为。

竞争力的含义

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他们对竞争力的看法,多个角度、观点迥异的竞争力定义的同时存在本身也就表明了竞争力研究的普遍性以及它的复杂性。

弗伊尔(R. Feurer)和查哈巴格(K. Chaharbaghi)认为,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它取决于股东和消费者的价值及财务实力,因为后者不仅决定了竞争主体在竞争环境中的行动和响应能力,而且也决定了其人力和技术执行必须的战略变革的潜力。

巴克利等(P. J. Buckley, et al)认为,竞争力既包括实现目标的效率,也包括选择正确目标的效能,因此,竞争力包括竞争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措施。

竞争力顾问集团(Competitiveness Advisory Group, Ciampi Group)认为,竞争力包括生产率、效率和盈利能力等因素在内,改善竞争力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有力措施。随后该集团又将竞争力简化为提高生活水平、提供就业机会和消除贫困的基本措施。

这些只是一些代表性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出很难给竞争力一个标准的定义。只有从竞争力的更基础概念――竞争入手,才有可能定义竞争力这个概念。本文认为,竞争力是竞争主体与其竞争对手相比较,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现竞争目标的能力。

竞争与竞争力的整合

图1是竞争与竞争力整合系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竞争主体的竞争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竞争主体自身的素质,包括资源聚集力、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力;选择恰当竞争领域的竞争定位力,因为一个组织或个体的定位就决定了其参与竞争的舞台,由此也就决定了竞争主体参与竞争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而竞争环境又必然会影响竞争主体竞争能力的发挥,进而影响竞争优势的塑造和维持;竞争战略的分析、制定、执行能力。竞争力在整个竞争过程中就转换为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或二者的结合。竞争中的优势决定一个竞争行为的结果。竞争力是竞争结果的解释变量,而竞争结果是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前一次竞争的结果会通过影响竞争主体的能力而在客观上对下一次的竞争产生作用,即图1中粗实线所示;竞争结果与竞争目标的一致性也会影响竞争主体对自身及其所处竞争环境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在主观上影响竞争主体下一轮竞争行为的产生,如图1中虚线所示;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就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持续竞争系统。

竞争成立的六个要件也都分别整合在图1中了:利益独立的竞争主体、共同需求且稀缺的竞争对象、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决定竞争行为的产生;竞争主体的要素聚集力、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决定竞争过程中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塑造和维持;竞争定位力决定竞争领域,从而决定竞争环境和竞争能力的发挥;竞争战略的分析、制定和执行又会影响各种竞争能力向竞争优势的转化效率;竞争结果与竞争目标的一致性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影响下一轮竞争行为的产生。这样,竞争与竞争力就实现了系统整合,奠定了整体审视竞争力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梅益总编.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4卷)[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

第9篇

【关键词】竞争情报;图书馆;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29-01

一、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本质是通过对图书馆的多种资源(技术资源、知识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等)和多种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识别能力、信息资源配置能力等)进行有机的重组与整合,最终形成一种支持图书馆持续发展,并在竞争环境中保持自身特色与优势的能力,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整合了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体,也是在竞争环境中与对手相比较而言,体现出来的竞争优势。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是能增强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业中的作用的关键能力。积累、保持、运用核心竞争力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图书馆具有的可为图书馆带来竞争优势的特定实力的有机组合。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意义

竞争情报实施的指导思想是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引入竞争理念,通过对竞争情报的收集、选择、评价、分析和综合,对于可能出现的机遇和危机提供早期预警,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对图书馆的管理决策提供可以决策的信息,对条件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从而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图书馆竞争情报的实施可以将竞争信息转化成情报和谋略,充分利用图书馆独特的资源优势,强化创新与开发能力,即在信息服务方式、领域、技术等方面具有创新能力,在知识、信息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三、竞争情报的实施与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有利于图书馆危机意识的形成与升华

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图书馆人力资源、文献资源、技术设备等基础之上的能力。竞争情报的实施有利于竞争观念的形成,一种高效有序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机制,从而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

(二)有利于图书馆穿心能力的提升

高校图书馆价值链是图书馆在成长发展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特有资源、技术、知识、管理和运作机制的有效融合体,它决定着图书馆的整体能力和发展前景,是图书馆获得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创新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来源。知识的创新需要馆员对已掌握积累的知识经验通过科学的融合、重组等思维加工产生出新思维、新观念、新知识,重点是要激活存在于大脑的隐性知识。通过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整合,可以加快图书馆内部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加速知识的流动,实现知识共享,提升图书馆的创新能力。

(三)有利于提升图书馆的决策能力

市场竞争瞬息万变,图书馆要在群雄角逐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要求馆组织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整合可以促进图书馆充分利用信息、知识、情报资源,提升组织的决策能力,使得组织根据知识管理的经验积累和竞争情报的预警功能,帮助组织分析市场动态和组织内部能力,为组织高层决策提供更有效的情报信息,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决策能力。

(四)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

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整合可以实现图书馆知识与竞争情报的集成,这种集成不仅有助于图书馆利用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整合系统来加强对组织内外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而且有助于在组织内部把适当的知识和竞争情报在适当的时间传递给适当的人,使得组织内人员充分了解组织内外环境,从而显著提高组织的快速反应能力,极大地促进图书馆管理效率的提升。

(五)有利于图书馆学习能力的提升

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组织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更好,并使学习能力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在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整合系统中,通过知识链的传递效应,拉动和推动个体成员的学习,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同事拓展知识空间,从而提高组织整体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

第10篇

2012年9月5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全面的量化分析,预测和判断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走势。报告排名显示,在全球144个经济体中香港排行第九位,在亚洲区中排行仅次于新加坡。

 

香港首次进入前十

世界经济论坛是目前国际上从事竞争力评价最著名的机构之一,它从1979年开始对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进行评判,通过综合因素考评,推出一年一度的《全球竞争力报告》。

 

在2011年的报告中,香港排列第11位,亚洲区进入前十的只有新加坡(排名第二)和日本(排名第九)。

进入2012年,在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指数排行榜上,亚洲区内新加坡依然稳居第二,与上一年持平;但香港则首次进入前十,位居第九;日本则降至第十。三地均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列。

 

《报告》指出,中国香港持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保持着卓越的高品质,比如便利的交通运输、电信和电力系统。另外,该地区的金融市场保持了很高的效率和可信度,尤其是银行。该地区保持活力的关键,还表现在非常好的劳动力市场效率(第三名)上。

 

当然,《报告》也指出,为继续提高中国香港的竞争力,需要在两方面进一步提高:一是高等教育和培训,二是创新。

全球竞争力指数以12个主要竞争力因素(支柱)为基础,反映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世界各国的竞争力状况。这些因素包括机构、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就绪度、市场规模、商业成熟度和创新。

 

对于香港晋身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十大之列,且仅次于新加坡成为亚洲第二大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香港政府发言人称,自由开放的贸易市场、法律制度、理想的营商环境、稳健的财政政策、成熟的制度及运作良好的金融市场,均是香港赖以成功的关键因素。

 

香港优势武器

2012年10月20 日,一个平常的日子,香港金管局突然向市场注资港元。到11月2日,总共注资300多亿元港元,承接美元沽盘,以压低汇率,这是一场香港稳定金融市场,狙击热钱的“金融之战”。

 

其实,这不过是香港保持港元平稳,保持市场平稳的惯常办法。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6400亿港元热钱流入香港,但香港金融体系安然无恙。更早些的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索罗斯等趁着新兴的特区成立不久,向港元发起阻击,但最终香港金融体系有惊无险。

 

这就是香港的金融业:一个得到全球肯定的、稳定而值得信赖的金融市场。这也是香港最引以为自豪的本钱,是执香港之牛耳的支柱产业。

香港是一个活跃的金融中心,拥有先进的金融基础设施,世界级水平的金融专才,完善的监管制度,而且资金的流动性和效率都很高。

在香港,最引人注目的地标建筑多与金融有关:几何图形的中银大厦、流光溢彩的汇丰银行大厦、国际金融中心(一期、二期)……花旗、渣打、东亚等全球排名前100家的银行中,70多家在这里都有一席之地。

 

2011年,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首次公开招股的集资总额达到2600亿港元,连续三年占全球第一位。

金融服务业对香港经济的贡献近数十年增长显著。数字显示,30年前香港金融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不足7%,但到2010年已经倍增到15%。在香港所有就业人口中,金融业从业人员占6%,达22万人,他们带来的经济增值相当于每人120万港元,大大高于其他主要行业每名雇员的增值额。

 

香港被称为“上帝给中国人的礼物”,它与纽约、伦敦同称为“纽伦港”。这是世界金融资本24小时开市、闭市的运行路线图:香港市场-伦敦和欧洲市场-美国市场-香港市场……当美国市场闭市后,香港市场随即开市;而当香港市场即将闭市时,伦敦及欧洲市场开市了;伦敦及欧洲市场闭市后,美国市场又开市了……如此周而复始,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时差条件,赋予香港特殊的金融角色,令香港填补了欧美两大市场闭市之间的空隙时间,成为国际金融市场24小时不打烊营业所。不难想象,如果没有香港作为中间连接点,世界金融贸易会因为“晚上”而停止运作。

 

香港优势解码

除了金融服务业,香港,一个仅仅1000多平方公里、没有天然资源、鲜有世界级知名企业的小岛,何以在世界如此“闪亮”?

自由开放的贸易市场、严格的法律制度、理想的营商环境、稳健的财政政策,成熟的制度,是其优势所在。如今,更多人相信,“中国因素”,是香港最大的优势,成为香港保持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很多人认为,香港始于1960年代的经济起飞,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内地不发展,自身封闭而令香港获得巨大的机遇,担当着内地与世界连接的近乎唯一的经济桥梁,令香港成为世界航运、贸易中心。而中国内地19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则给了香港发展巨大的腹地和空间。

 

到了今天,这一点更加明显,中央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正在进一步提升香港的各项优势。梁振英日前承认,背靠祖国是今天香港最独特的优势。回顾回归以来的15年,中央通过“个人游”,向香港提供源源不断的旅游客源,增加服务业就业、保持消费零售市场的畅旺;通过CEPA的实施,向香港开放内地巨大的市场。自2006年1月1日起,内地对所有原产于香港地区的进口货物实施零关税。截至目前,内地对1734项香港产品实行零关税。据统计,CEPA实施以来,CEPA项下内地自香港商品进口额合计为50.4亿美元,关税优惠为28.7亿人民币。

 

截至2011年底,港资企业在内地投资总额累计5267.1亿美元,占同期内地吸收境外投资的45.1%。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改革前,香港投资企业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2008年后,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施行前设立的香港投资企业,原先享受的定期减免税优惠,按规定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

中央还从多个方面帮助香港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其中,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一项重要措施。据统计,2009年至今,在港累计发行人民币国债340亿元。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11年中国大陆对外投资总额的65%,是在香港或通过香港完成的。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程雁说,由于香港市场是一个国际金融平台,各种资金都在这里汇集,来自中国内地的资金占到资金市场的50%左右。

 

“一国两制”的安排,也提升了香港的优势。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不用向中央交税,不用负担驻军费用,同时,为维护和提升香港的国际经济地位,中央政府在国际上为香港争取到诸多利益。

第11篇

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完美公司献血人次超过19万,献血总量超过4800万毫升,相当于完美公司超过60%的员工和经销商都献过血。“献血项目集中反映了完美公司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决心,也是完美公司坚持可持续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完美公司总裁胡瑞连告诉慈传媒《中国慈善家》。

作为一家以生产保健品和日化产品为主的企业,完美公司却与其他同类企业不同,它从不大肆打商业广告,而是通过长期坚持承担社会责任来打造品牌价值。这种看似与业界的“格格不入”,也正是其企业竞争力的独特所在。

“企业社会责任在完美公司处于战略地位,是我们对社会的最好回报形式。承担社会责任并没有给完美公司带来负担,反而增加了完美的竞争实力。”胡瑞连说。

血液的力量

当今时代,慈善公益手段多种多样,义务志愿者活动也是五花八门,相比之下,献血颇显得有些“冷门”和“落伍”,但在完美公司,献血却是一个传统活动,甚至经常出现限制献血人数和采血车不够用的情况。“完美公司是做保健品的,如果自己企业员工的身体都不健康,怎么能让别人相信你的产品呢?”胡瑞连解释说。

实际上,在献血的背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深层原因,就是国人对血液需求的快速增长与中国血库频频告急之间的严重矛盾。血液是现代医学治疗疾病和拯救生命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是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逐步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用血需求量正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快速增长。与此相比,当前中国人口献血率仅为0.84%,即便无偿献血率最高的北京市也仅仅约为2%,远远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这自然造成了中国各个血库库存下降的情况,尤其一些罕见的血型更是难以配对。

基于这种现实背景,完美公司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开展献血活动,正是为了唤醒更多人的献血意识,引导更多人加入献血队伍,以形成一个全社会献血的良好氛围。

现在,献血活动已成为完美公司坚持时间最久、活动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公益项目。“今年是完美公司‘百城千店万人’献血活动的第十年,但这只是个开始,完美公司将把献血活动坚持到底。”胡瑞连表示,“这是完美公司每个人都能为社会所尽的一点绵薄之力。”

在完美公司看来,从献血项目中获得的远比献出的多。完美公司作为一家保健品直销企业,在产品的整个生产阶段,需要原料采购部门、加工生产部门、质量检验部门、科研部门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各部门的奉献精神。胡瑞连认为,通过参与献血活动,员工、经销商以及管理人员对于奉献的理解更为深刻,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而这正是完美最为宝贵的财富。

让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和谐统一

在完美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里,献血只是其中的一环。完美公司深知,做好产品才是一切的根本,也是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因此,完美公司一直将食品安全视为头等大事。

在完美公司总部及扬州生产基地,采用的都是国际最先进水平的智能化无人操作保健食品生产系统,在原料加工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机器运行参数的严格执行及全方位监控,以达到将产品可能潜在的危害降到可接受的要求。

除了对生产过程的重视,完美公司还在产品检测环节进行把控,建立质量管控快速反应机制,在原料、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等各环节筑起一道道“防火墙”,对原料、过程和成品的质量严格把关。

藉由全程管理、全程追溯、全产业链监控等措施,完美公司一方面确保了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与此同时,完美公司也不断拓展公益慈善领域,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力度。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实现了企业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

从1994年进入中国开始,完美公司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涉猎广泛,包括希望工程、西部开发、慈善救灾、体育医疗、文化艺术和拥军优属等多个领域,逐步形成了以捐建希望小学暨发起希望工程义工项目、推广母亲水窖、倡导无偿献血、推动禁毒事业、资助健康快车(健康光明行)、参与慈善万人行和资助中国尖端科研人才培养为主体的七大慈善公益体系,捐资总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

作为一家马来西亚华人所投资的企业,完美在不断完善社会责任体系的同时,还利用自身侨资企业的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巩固和发展中马友好关系,先后赞助了在广州和北京举行的中马建交三十周年大型纪念活动。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 瓶颈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企业竞争过程中,如何能比竞争对手更廉价地开展战略活动,如何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体现,在社会竞争价值链中更加出色,这些都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得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以及培训成本在整个价值链中有较大的增值来实现。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人力资源的竞争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与企业的竞争资本有着必然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充分重视企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以及资本价值链的形成,从一个“纯消费”部门向一个“投资性”部门转变。

培养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业绩,都需要依赖企业竞争力的加强。它不仅仅能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主要目标,同时可以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强调团队合作,更容易获得管理信息,为企业创造高绩效的工作系统。而这种工作系统更有利于员工参与和适应企业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企业员工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激活和提升,形成了更具竞争力、学习力和创造力的个体。将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充分体现。通过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企业能够提升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以相同的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组织的再造与技术的创新能力、快速应变能力、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有效处理信息,更好的使用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人力资源价值。这是一种更大的人力资本增殖。最终可以更好的提高企业绩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1、高素质人才。人才是特殊的经济资源,企业在竞争中能否获力,并不取决于其特有的物质资产,更主要的取决于员工的数量和素质,以及是否具备更好的企业组织结构,只有根据岗位分析以及人力资源规划选聘人才,研究岗位,参与组织设计,绩效管理,员工培训等方面都可以促使人力资源得以更好的利用,从而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本。使企业发展形成优势,利于不败之地。

2、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会让员工有归属感、认同感,从而更加卖力为企业工作,于此同时,企业文化应该具有其独特性,以人为本做为前提,形成和谐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让员工的最高精神追求得以实现,这样的企业才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当然也体现了员工间的凝聚力。当然企业文化的好坏对于员工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价值观取向。鉴于此,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都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问题,最终建立一个对于本企业而言更具有优势,更能将员工积极性体现出来,同时能将企业与员工的长足发展得以体现的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生存中必须重视的课题。

3、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该重视一个历史的过程。不同企业间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不同的,它是无法抄袭,模仿和购买的。如果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很优秀的,那么该企业的战略高度势必是具有一定高度的,它是从长期的发展、实践经验中总结、归纳,吸取教训得来的。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提升会进一步加强企业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历史依赖性。正因为其自身优势对于企业竞争的重要意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配置。然而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仍存在着一定的“瓶颈”。以下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的解决方法:

1、注重积累沉淀,杜绝盲目借鉴。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盲目借鉴成功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模式,照办照造,囫囵吞枣,盲目嫁接,以最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人力资源模式。然而真正的人力资源竞争力的系统是需要有很长的历史沉淀的,并非照抄所能得到,它具有不可模仿性,不能替代性,当然也是无法流通的。企业独有的竞争优势正是从独有的人力资源竞争力中得出的,这种宝贵财富,是多少企业所无法在短时间内拥有的,它只适合企业自身,能在真正意义上将企业资本得以增值。因此,开发具有特有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利润。目前,市场竞争逐年激烈,各个企业之间面临的市场差异并不大,而能否在这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取得胜利,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开发的优势,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将逐步显著。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培养一批属于企业自己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操作人才,财务人才,以及后勤人才等将变得更加重要。

2、注重协同性。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结构是有很多环节构成,它本身并没有明确点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途径,但是它的每个环节的协同性将对整个企业竞争力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法,才会有更加清晰的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结构。每个结构和层次都可能带动整个人力资源系统的改善,但由于影响因素过多,找到最有效的环节,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人力资源竞争力是以系统的形式运作的,不能以一盖全,也不能单独重视其中之一,应该注重整体,寻找最佳环节,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3、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在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因为其独特性,所以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当然评价指标体系本身也有重合之处,只要正确的对资源进行投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有所倾向,充分将隐形资源和显性资源相结合,将艺术和科学相融入,才能形成有效的,合理的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韦恩·蒙迪,罗伯特·M·诺埃.人力资源管理(M].6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刘守英.45位战略家谈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4]GaryDessler.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刘秀华.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构建模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135—137

[7]龚承刚,李燕萍.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5):109一112

[8]苏宝梅.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最大化路径分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21—22

[9]李中斌,吴雁.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理论及其应用探析, /p-148343820.html - 20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