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

时间:2022-02-11 06:01: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

第1篇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主要问题

(一)思想亟需转变,缺乏自我创新。小学语文是学生启蒙阶段最重要的学科教育之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知识点教学以及“满腹经纶”已经不符合当代教师的教学标准。一线教师要摒弃部分传统枯燥的教学设计,更不能依赖自己以往或者其他教师的课件进行整合。目前部分教师传统思想严重、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现代辅助技术不掌握等情况,以至于教学效果难以提升。教学能力提升需要具备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只有教师转变思想,通过创新使课堂充满情境和乐趣,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并不是一味灌输,而是主动参与、自主思考与探究的过程,最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获取经验。

(二)教学反思不及时,培训指导机会欠缺。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必要手段,当前一线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反思采取应付的态度,教学工作随着下课铃声响起而结束,对于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学生是否都已了解、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得到改善、教学课堂氛围是否好转等都没有顾及,教师自我教学能力得不到反思与总结。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有意愿丰富课堂内容,但发现经过教学设计后很难达到预期目标,遇到突发状况无法应对,迫于无奈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的灌输知识,究其原因缺乏科学专业的培训和教学指导,但目前地方学校培训力度不够,培训范围不广,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己教学能力,更谈不上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规划。

(三)缺少自主学习,科研意识淡薄。目前个别教师缺少自主学习,常常以多年的经验以及雄厚的知识储备自居,而且由于评价体系的制约,部分老师认为提高学生成绩是首要任务,科研方面与其他教师备课、评课便可以替代。也有部分教师有兴趣和志向做科研,但是目前地方小学能提供的科研平台太少。老师们应该主动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加以研究并总结,这样才能从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学校层面也应该尽可能的为一线老师提供科研平台以及创造科研条件。

(四)评价制度制约。目前我国地方小学语文教师的评价体制与国家提出的新课程标准中教育目标不完全相符,虽然小学阶段并没有强制性的升学要求,但在某些学校的实际操作中,看重的仍然是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而成绩会直接和职称评定、评优挂钩。教育管理者出发点是要提高教师甚至是学校整体的执教水平,但在操作中却走入过分注重分数的极端。一线教师面对这种评价制度只能将原本用于提升科研能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时间用来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和试题讲解,这种省时高效的教学方式的确可以提高分数,但却与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导致学生苦不堪言,教师也饱受诟病。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

(一)转变思想,培养自我创新意识。教师应将改变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将学生的需求同教学目标与教学进度完美结合,丰富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能用微课堂甚至是网络技术补充教学内容,课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书本上的内容更情境化的传递给学生,课下使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提供知识扩展,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授课方式可以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多样化,授课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多彩。另外定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语文知识竞赛,人文历史活动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不只是能用分数来证明,还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二)加强教学反思,建立校本培训制度。教师应该对自己从备课阶段开始至教学结束后的全过程进行记录,每堂课后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梳理,课下询问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及问题,课后与教研组教师共同讨论分析,并不断反思和总结。另外针对目前偏重于理论指导的讲授式报告培训,学校层面应建立校本培训制度,针对老师“走不出去”的情况,将学校作为师资培训的主阵地,内部通过教师的教研活动交流进行培训,校外邀请其他学校名师进校园举办教学实践交流活动,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使校本培训工作达到制度化、科学化、规模化。

(三)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升科研能力。语文教师应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学习,要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同时教师也要重视科研工作,学校层面也要推出校内提升科研能力计划,鼓励引导教师自身树立科研意识,重视教学方式和授课技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通过典型教师的科研宣讲和培训,让其他教师感受到科研就存在与日常教学中,互相交流不断反思和研讨来提升科研能力。

(四)改变教师评价制度,评价方法多样化。新课标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层面就应该重视多样化评价考核方式,将学生学习成绩的结果评价与教师教学过程评价相结合,将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与期末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等。具体做法是学校应成立专家组在教学过程中对授课教师进行随机随堂调查,对教师是否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否合理开放和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授课方式多样化情况、授课技巧、课下举办针对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期末再对教师进行科研能力、学生成绩与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核。

作者:杨彦彦 单位: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景台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第2篇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成为教育研究,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和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工作者。本文初步探讨了面向新课程,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素质及其培养。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师 教学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和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理念会应运而生,与之伴随的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活将焕发新的生命。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为整个九年义务教育夯实基础的重任,更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素质

1.独立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

理解教材的能力要求是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教学能力。首先,就是要讲求科学性,字词句章,听说读写,知人论世,均不发生差错。其次,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只浅层次地弄清文章写了什么,还要深层次地弄清楚文章是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应该引导学生学什么等问题。在正确深入地理解单篇课文的基础上,还要正确深入地理解单元课文的量、序、度。即单元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教育结构,全册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教育结构。

处理教材的能力要求:首先,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课时切割的合理,一节课的密度容量的合理。其次,教学突破口选择得巧妙,小设计得巧妙,启发引导得巧妙。再次是有新意,课堂教学结构的新意,听说读写能力组合训练方式的新意等。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是备课的两项基本任务,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培养和提高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上下功夫,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

2.选择和运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长期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优选出来的,并经过一定的理论概括,加工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结构、阶段和程序的施教形式或样式。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一项基本的内功,含有声语、文字和态势语三种。声语的结构,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语体和口气,采用儿化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借助语言的情感力量,富有鼓动性与感染力地激起小学生真善美的共鸣,从交际方式上看,主要有无声的和有声的两种,无声的又有动态与静态之分,有声的则是一种并无固定的语义。作为一种教学语言,态势语主要是通过眼神、手势和神态的变化等来表情达意。小学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教态的修养,以落落大方、优美高雅的体态语言,来陶冶并影响学生,使之共鸣和感化。文学语的写作能力结构,应具有写作实用文体的能力,具有写作计划、总结和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的能力。还应具有观察和分析生活的能力、谋篇立意的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文章的修改能力等。

3.设计教学与管理教学的能力

组织与管理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手段。要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精心设计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设计意识,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千方百计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使学生越学越聪明。组织与管理教学就是把安排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使教师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地驾驭调节课堂和驾驭调节学生的能力。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4.全面创新的能力

创造没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掘孩子身上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无比潜能,这要求教师本身就要具有全面创新的能力。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能力所特别强调的。小学语文教师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实际上就是向学生传递语文信息,教师必须具有非常灵活地适应教学技术和时代迅速变化的综合性的能力,主要指语文信息处理能力和语文创新能力。

5.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它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素质的培养

1.培养教师超前的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教育的社会效益具有很强的“后效对比”,这就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确立超前的教育观念。面向新世纪的语文教育,需要有适应新世纪课程改革要求的新型教师。教师要在新课程环境下塑造自己的新角色,重视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全新的语文课程将提升语文教师职业工作的技术含量,重建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也将重建教师的教学理念。我们要从那种以传授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的陈旧不当的教学理念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崭新的教学理念。

第3篇

我国教师课堂教学的专业伦理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应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复杂原因的影响,暴露出了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体现出的伦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1.1教师缺乏敬业精神

教师是教育问题的关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教师的专业伦理方面呈现出缺位现象,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均发生了深刻变化[1]。虽然绝大多数教师都能顺应改革大潮的形势,严于律己,但也有个别教师不能抵御经济利益的诱惑,被利益意识驱动了良知,从而使教育教学发生了某些偏离。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严谨治学方面有62%的学生和76%的教师均认为:能够认真上课、备课、及时批改学生作业。20%的学生反映,教师不能及时批改作业,更有甚者让学生帮着改作业。还的有的教师认为备不备课都无所谓,这样工作上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体现出相当数量的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仅当作生存的手段而已[2]。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中,这篇文章重在情景教学;而有的老师松散的治学方式,既没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动笔画画秋天的图画’,也没有给学生准备展示秋天情景的图片等;而是跟其它课课程的一样教学模式:泛读---学生读---学生悟---学生学(生字词),这样一节课就匆匆了事,接着又进行下一课的教学。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这就极力需要教师言传身教吗,以丰富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语文的有效教学。对于教师这种敷衍了事的教学态度,根本无法从本质上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同时,教师的形象也受到影响,最终降低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1.2教师只‘教’不‘爱’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道德素质。“尊重学生,就是要求教师将学生看成并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主动性、发展性的个体。”但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教育教学中有6%的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有34%的人认为“这是难免出现的,但可以原谅”;有40%的人认为“这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应坚决避免”。不过,在这其中有24%的教师经常讽刺、讽刺、挖苦、歧视学生。除此之外,还有48%的学生和32%的家长认为教师不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弱或者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就对其失去信心,不抱任何希望,甚至无视他们的存在,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忽视、被轻视,甚至被歧视的地位,逐渐失去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结果造成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还有部分教师依法施教观念淡薄,打骂或罚惩学生现象严重,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有21%小语文学教师在课堂上存在“打骂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不良行为;除此之外,还存在其它的惩罚方式:罚做作业、罚劳动、罚请家长来校、甚至罚款等不一而足[3]。

2解决教师伦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小学生由于入学未深,未形成具体的价值观。因而,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均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小学低端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点,以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为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2.1强化继续教育,提升教书育人意识

在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理解并掌握各种新的知识、理论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技术,不断的获取并更新自身的信息,用当代最新的科学成果来武装自己,从而具有创造性的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等来促进社会的进步。为此,学校要注重和强化教师的在职教育,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现代化的要求及终身教育思想,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构建具有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体系,从多方面为教师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促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持之以恒地学与教。作为一名专业的小学语文教师,其发展内涵是多层面、多领域的[4]。学校是教师成长、发展、走向成功的基地,促进教师的发展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5]。因而,21世纪加强学校师德建设,要从学校发展目标出发,立足于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现实,把握世界教育属性的趋势,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第4篇

关键词:语文的教学艺术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思维处于形象感知阶段,对学习目的缺乏认识。而且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然而,传统的应试 教育 将充满人性美,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这种状况与现今的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相违背。因而,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是当之无愧的实践者。

一、激发兴趣,享受语文

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因而,通过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能有效的刺激、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表演激趣: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特点。从课堂实践看,学生的表现欲很强,他们喜欢表演,表演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例如《包公审驴》,我安排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以课文为依据,加上自己的想象,让学生自编自演,收效甚佳。通过表演,学生不仅懂得了包公的铁面无私,为民作主。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把表演带入课堂,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使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

2、游戏激趣:在低年纪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游戏,能使课堂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在游戏中学生要看、要听、要说、要做、要动脑、要创造。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即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利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让语文课成为学生享受的乐园。

二、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学生厌学现象很普遍,究其原因,教师把学生当作了“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量的练习和作业使学生疲于应付。要想彻底改变此现状,必须先改变教师的观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的六大解放”中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他们的口,让他们能说……”的教育思想。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激发求知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让教材活起来。

1、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一切,把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老师累的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现在的 教育 理念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再以教会学生为主,而是以教学生自己去学会为主。因此教师应该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来,主动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感知新知识,交流新问题。教师从中引导,给予肯定,从而达到师生互动,使教材在课堂上活起来。

2、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无论看到什么新鲜的事物或者学到了什么新知识,都想急切地告诉别人,以获得赞赏。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对教材的独到理解,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对教材的真实感受。独特理解讲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探究,从而达到共知共识,使教材成为师生互动的活教材。这样才能使我们手中的教材在教学中活起来,更好地使教师、学生、教材、实践融为一体。

四、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1、以情境感染法教学。情境感染即情感交流过程。教师应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悦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可将 音乐 、美术、语文等多种 艺术 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创造艺术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产生共鸣,从而创造立体教学情境。

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教学技巧

小学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目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都对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大伤脑筋,因此,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技巧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基于这一思考,本文把小学作文教学技巧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强化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效果的一些方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有兴趣的前提下,才能自主地学习语文,并进行作文写作。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发现写作对于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作用。有些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进行写作,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目的在于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培养进行言语表达和与他人沟通的基本能力。学生明白了写作的这一重要作用后,就会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

2.让学生真正发现写作的魅力。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文学知识的运用和发展。对于语文这门课程来说,如果缺少了言语表达的写作教学,自然就丧失了其表达自身魅力的重要渠道。另外,在写作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写作发现写作的魅力,不但可以自然而然地在长久的训练中深刻感受到写作对于有文学性地表达自身情感的重要性,而且有助于发现文学的真善美。

二、联系实际生活,养成用言语表达的良好习惯

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生活中的事例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重要训练口或突破口。语文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生活中的事例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养成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言语表达的良好习惯。

1.教育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例。在学生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形形的事件,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地用心发现生活中的事情,并记录下来,养成发现生活的良好习惯,为作文写作奠定良好的素材基础。

2.教育学生认真思考,把生活中的事情用自己的言语表达出来。学生生活中的事情不能简单地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事例进行思考,发现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如何用更优美的、更有说服力的句子表达出来。这一点对于作文教学至关重要。在作文教学中,时常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学生心中有感受,但是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实际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此,语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三、重视课程内外知识的积累

作文功底的决定因素除了心中有所想之外,更重要的是能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优美的语言来自课内外的学习和积累。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对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积累是关键因素。

1.在课上进行积累。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语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句子进行积累总结,让学生记住,并在写作中积极运用。

2.在课外进行积累。课外积累的方式较多,除了上一部分提到的观察生活中的事例之外,比如坚持写日记、交流会各种形式的积累方法。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积累方法,教师都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进行有效筛选,最终通过运用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要求。

四、加强对作文的修改和交流

每一次作文完成之后,教师都要及时修改,并对学生作文的好处与不足进行点评。教师要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自主交流,共同学习,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1.关于作文点评问题。对于学生的作为要进行点评,以表扬的方式为主,多些表扬,少些批评,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同时,表扬的内容要实事求是,特别是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增强写作信心。

2.关于作文修改的方式问题。传统的修改方式是以教师为标准进行的修改,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需要改变作文修改方式。在多年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学生之间互相修改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大家都能了解到对方的写作水平和写作特点,掌握有助于吸收借鉴他人的写作手法,这不失为一种比较合理、优秀的作文修改方法。

五、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是写作的重要环节,作文写作的好坏与否,审题很重要。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审题,那么即便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因为审题错误而出现问题。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1.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审题。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写作案例让学生学会审题。比如,把一些看起来差不多的题目统一放在一起,首先让学生进行比较,然后让学生指出每个题目之间的差别是什么,怎样才能辨别出来,进而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通过这种形式的案例比较教学,学生会在不同题目的取舍之间发现问题,并能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进行有效审题,并确定写作方向。

2.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教学方法在写作中的运用较为实用,而且方式多样化。对于语文作文教学来说,主要是让学生在确保不跑题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教学技巧,把看到的、想到的内方面的内容用言语表达出来。

3.教育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与读者思想产生共鸣。作文写作的目的在于传达个人思想,读者能否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是检验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对此,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多与同学交流、多与教师交流。通过同学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会发现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思想,因而,在审题过程中会考虑到读者这一重要因素。久而久之,学生的审题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特点、学习特点等基础上,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努力用言语表达出来。另外,学生需要根据作文写作的特点,积累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审题能力,通过不断训练,强化作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章玮.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这一任务的实现离不开小学语文教师在语言规范运用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规范语言的使用不仅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更是一个教师个性教学的体现,所以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性的研究尤为重要,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推进学生语文素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含义

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以达到更好的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增强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等。是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整体体现,包括教师敏锐的语言应变能力、独特的语言教学风格、机智的语言策略和深刻的语言理解力。

二、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现状

(一)教师口语化现象较为严重

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课用语,它与平时的口语有很大不同。它要求教师语言逻辑严谨、用词准确规范等,相对于平时用语,它更精确。但是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教师不注意规范教学语言,而是随意使用生活中的口语,这就使得学生无法获得专业的语言熏陶。

(二)教师口语存在方言化现象

我国从1994年就开始实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但是不同地区测试水平标准不一样,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我国小学还存在着部分教师口语方言化的现象。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又具有向师性,喜欢模仿学习老师的行为,试想一个教师口语方言化严重,那么在他的课堂上,他的学生极为可能口语发音不标准。

(三)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性欠缺

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和抒情化可以起到引起学生学习语言兴趣的作用,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懂得教学语言艺术,更多情况下用“嗯”、“那个”等,严重影响了语言的艺术性发挥。表现在导入语过于单调,很多情况下都是开门见山;讲授语平淡无奇,讲解时一直是一种语气,没有起伏,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束语能起到升华主题、增强体会的作用,但是很多情况下结束语都是匆忙说完或者没有精心设计,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问题解决对策

(一)规范使用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的规范使用首先体现在语言情感要丰富,我们知道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又具有极强的想得到老师认可的心理,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合理利用这一特征,比如在进行诗朗诵上,教师要情感饱满地朗诵以给学生做表率;其次体现在语言风趣且生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这就要求教师要仔细设计导入语、提问语和结束语等;最后体现在语言要科学合理,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合理使用语言,用规范的语言教授知识,向学生传达正确的字词语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浅出、合理使用语言。

(二)合理运用肢体语言

教师首先要做到用眼神去说话,一个优秀的教师总能用眼神去向学生传递信息,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表达的不同情感而表现出不同的眼神,并且要时刻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其次要做到用表情沟通,教师的表情要与课文的整体感觉一致,比如课文要歌颂母爱,教师就要表现出感动的表情,但是切记表情要自然,不矫揉造作;最后还要做到用手势传情,手势可以起到指引学生注意课堂内容、理解课文思想的作用,手势语包括情感手势、指示手势等,且都要注意手指、手掌等的运用。

(三)灵活创新教学方式

语言可以运用到多种情境中,以发挥其独特的魅力。比如组织课堂比赛,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竞赛,小学生喜欢比赛,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再比如利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教学,教师一味地讲解可能学生体会不深刻,那么适当地将语言与具体情境相结合将会起到亲身体会的作用,在具体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表演,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投入到课堂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体验感。

第7篇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21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繁重,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把工作做实。

2、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内容,理解其精神实质;多查阅参考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多看有关教学艺术方面的资料,提高自己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管理能力;总之,我与学生共同成长。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要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有效的沟通。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同时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课堂上,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一直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热情,努力克服高三特有的紧张心理和压力。课余用作业批语与学生交流,给他们激励。平时经常在作业本上、卷子上给学生写点短信,用贴近他们心理的话语来帮助他们,使他们明确不足,努力进步。另外,有时间就与个别困难学生谈心,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原因,树立积极奋进的健康心态。

备课

(1)充分利用中学语文资源网等的资料和学校、个人资料,深入研究高考,保证备课质量。

(2)充分根据学生实际实行有效教法,保证课堂上充分让学生活动。

(3)认真设计每课教案,精心设计各项练习,尤其是知识点汇总练习和错处反馈练习。

(4)认真设计语文专题训练,针对学生弱点突出强化习题。

上课

(1)一切围绕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落实扎实、练习有效、效率高、动手动口动脑。

(2)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新课、复习课、训练课、阅读课、写作课、考试课、讲评课。

(3)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4)狠抓知识点落实,专题练习,补充大量高考知识。

(5)认真布置作业,突出重点和知识整理。

(6)严格课堂纪律,保证每一个学生能认真学习、练习。

辅导

(1)培优补差,设计练习讲究梯度和系列性。

(2)对艺术生加强文化专题训练和能力训练。

(3)课后抓名篇名句的落实。

阅读写作

(1)上好每周阅读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2)印发每次学生佳作,阅读并讨论,借鉴并提高。

(3)分题材和体裁印发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指导学生欣赏学习写作感悟。

(4)印发美文专题,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

(5)指导做摘抄笔记,定量定质定范围,同时进行交流。

考试评价

(1)以周周练的形式,分阶段专题测试。

(2)以月考的形式,进行综合训练。

(3)及时评分评讲。甚至针对部分学生偏题的作文,进行个别辅导。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21

围绕教育局及教研培训中心的工作要点,以“质量”与“和谐”为中心,突出“良好习惯养成”和“课堂教学改革”两大重点,坚持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教学管理于一体的原则,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工作目标

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大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全力推行目标导学与课堂观察,及时发现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与措施,提高课堂实效。

2、优化教学过程管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书写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3、加强学科教学研究。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学科教研,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力争形成“研有特色”的小学语文教研模式。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名师引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力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队伍。

二、具体措施

(一)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加强学习,认真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改革的细节问题。在落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建议”的基础上,实践创新,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自主、快乐、高效、智慧”的语文课堂,努力将课改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过程的具体行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2、以活动为载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召开研讨课、阶段交流会、成果展示等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达到全员提高的目的。课堂上,要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半年,开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期达标验收活动,引领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二)优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听讲、审题、阅读、写作等习惯的培养,加强读写结合的.教学研究,将功夫放在平日,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尤其要重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首先,针对目前学生书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书写笔顺和书写姿势,通过学科会进行重点强调,让全体语文教师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堂堂抓、人人抓,坚持抓,有针对性地进行写字指导,让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其二,树立抓实写字教学的优秀典型,通过经验交流、公开课等形式,推广写字教学的经验。其三,各校要开设写字课,保证练字时间,坚持日有所练,保证书写质量,做到练有指导;重视调研,将写字教学作为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抽查现场限时定量书写,检查书写姿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多措并举,营造全员重视学生书写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加大教学过程的指导。加强教学案的研究,抓实集体备课,通过多轮备课,吃透教材,研究导学方法与策略,合理使用学案,将目标导学真正落实到实处。通过课堂调研、问卷调查、交流谈话等方式,找准影响教学质量的薄弱环节,加强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抓实教学质量检测反馈。继续进行当堂达标检测及月质量检测,时刻关注教学的全过程,不断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力求堂堂清、日日清,以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学科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开展课例教研。继续开展课例大教研活动,以“课堂观察20问答”的学习为重点,学、研、用相结合,积极发挥课堂观察量表在课例教研中的工具作用,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领课例研究走向深入。

7、开展校本教研。结合学科特点,通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活动,将教材解读、课堂实施、学法指导等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将研究重点指向学生、教材和课堂,提高教师研究学生、吃透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8、开展网上教研。加强站的建设,丰富网站内容。继续开展每月主题论坛活动,评选精华帖,提高网络教研的积极性与实效性。

9、开展课题研究。做好“十二五”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研究工作。找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开展小专题研究,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语文教师整体水平。

10、发挥名师带动作用。认真落实《文登市教育局关于实施“七名”工程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以学科“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强化对名师人选的管理、培养、使用,重视对核心团队成员的跟踪培养。适时开展名师报告会、课例展示等交流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学科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大批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第8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提问作为实现师生之间对话交流的主要途径,其优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阅读教学的质量的高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掌握科学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从古至今一直备受学者关注。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如何进行课堂提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高度重视。纵观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提问无法引起学生兴趣、提问缺乏公平性、提问数量过多,提问偏简单,提问过程单一、粗糙。针对阅读教学中的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 提问要调动学生的兴趣

新课标重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生成性等特征,这需要学生对学科拥有强烈兴趣,能主动融入课堂。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注意问题的趣味性。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定兴趣提问并时常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其思维的活跃积极。

二、把握问题难易,体现课堂公平

教师提问应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能力高低的差异,这要求教师对“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什么层次的学生”[1]做到心中有数。对优等生可设计一些高级的认知问题,如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对中等生可以设计一些理解性和应用性的问题,对于后进生,则设计一些简单的记忆性问题。这样,既可以做到课堂提问的难易有别,又可以体现课堂教学的公平性。

三、提问要精简而有针对性

提问是为了教学服务的,课堂提问的内容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设计“核心问题”,以核心问题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教学。这样课堂就能避免“满堂问”的现象。

案例 薛法根《爱之链》

师:这是一段环境描写。哪个词最能概括你对这个环境的感受?

生:凄凉!

师:作者选了哪些景物来衬托环境的凄凉?

生:黄昏、寒风、雪花、破旧的汽车、颠簸的公路,几乎看不见车和人的公路。

师:破旧的汽车、颠簸的公路、破天气、还有一个……

生:穿着破旧衣服的人。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景物,这样的环境?

生:为了衬托乔伊凄凉的心理,暗示乔伊生活的艰难。

师:为什么不写阳光明媚的清晨,宽阔的公路,奔驰汽车?

生:因为这样与乔伊的心情不协调。

生:我看到电影里都是这样的,风雨交加时,是主人公面临灾难的时候。这里的环境就是给人这样的感受。

师:这就叫环境衬托,用凄凉的环境来衬托主人公悲凉的心境。读读这段环境描写!(生自由朗读)

……

教学中,教师通过核心问题“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景物,这样的环境”的提出,大大减少问题的量,避免了提问的琐碎,学生在精、少、实的提问中被深深吸引,思维十分活跃,达到了“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2]

四、提问要具有探究性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探究性呢?首先,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即问}的本身并没有直接的答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其次,问题必须紧扣文本,脱离了文本的探究会失去衡量的标杆。最后,问题一定要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与文本对话,从而使学生习得阅读的方法。

案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从伯父的这些音容笑貌中你又感受了一个怎么样的伯父呢?选择伯父的一处音容笑貌,联系上下文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深入研究。

师:现在,我们进行集体交流。

生1:“他没有回答我,只把它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叹了一口气。”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伯父的心情很沉重。他同情那个黄包车夫,每天辛苦地拉车,却吃不饱穿不暖,过着困苦艰难的生活。

生2:我觉得这句可以和前文联系起来读。前文写:“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光着脚满街跑呢?” “光着脚”这个词说明黄包车夫连一双鞋也买不起。这更能体会到伯父当时悲伤难过的心情。所以才会“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

案例中教师抛出的问题就是具有开放性的。学生们根据文中不同的词句得出了自己的理解。

五、提问过程要灵活多变

教师的提问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模式,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用一个小故事,一条谚语或一句顺口溜引出提问。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应充分调动自身的教育机智,及时变换提问方式或角度,将问题变大为小,变难为易,还可以变正向提问为逆向提问,变直问为曲问。[3]课堂提问后,教师应给予合理的候答时间。学生回答时,教师要认真倾听。这一点很重要,它关系着教师在理答时,能否抓住学生抛出的点来评价或引导学生。

教师科学有效的提问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师生之间交流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习阅读教学的提问策略,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丽霞.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

第9篇

紧张的一学期结束了,我圆满地完成本学期的各项任务。这学期我担任三年一班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三年一班共有学生50人,从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还算均衡,毕竟小学生活泼好动,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通过本学期教学实践我的感触很多,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政治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努力学习新课标,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志,服从领导的分配,责任心较强,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这不仅仅影响想到班级和学校的利益,也是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也必需具备的,因此我在工作中处处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二、教学工作方面

我非常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每当我站在讲台上,把知识无私的传授给学生我的内心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我经常阅读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同时也虚心的向老教师和经验丰富的同行们求教,不耻下问。有时为了上好一节课,经常把教案拿回家去利用休息时间反复研究。对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教学案例进行揣摩模仿,怎样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的创新思维:怎样将才能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多方面的能力,但我坚信只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不耻下问,就一定能把工作干的更好。

三、树立良好的老师形象

在工作中我能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刻以一名人民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在学生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学生做出表帅。

人们常常把老师比喻成妈妈,这话一点都不假。怎么样去做才会尽善尽美呢

我觉得要从以下三方面去做:

(一)对学生要有爱心要想让一个班级有凝聚力,首先要对自己的学生付出你最大爱心,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当他们遇到了困难,你就一个像朋友伸出一双温暖的手来帮助他们,让他们真正觉得你是爱他们的,这样你的学生才会喜欢你,才能愿意和你交朋友

(二)要充分的信任学生即使你的学生真的是在骗你,请你也要善意的相信他一次,让他觉得你是充分的相信他,让他自己觉得欺骗了你是不对的,让他自己深感内疚,让他主动的向你承认自己的错误。

保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在犯类似的错误。让他明白做人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为人师。

(三)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希望我能带给我的学生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传道授业,我还要在我的言行上来影响我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就明白做人的道理。

把自己融入学生当中,让学生真正觉得老师是和他们是在共同学习。

(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这里所说的“因材施教“同教学上的“因材施教“是两种含义。

不同点是,我要真正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性格,了解他的思想等。这样才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良好教学氛围;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22-01

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最佳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1、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2、给予学生鼓励。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表情,对学生的刺激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3、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二、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1、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2、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的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3、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第11篇

一、解决思路

“润泽教育”是我校结合学校历史、学校特色等方面所提炼出来的教育理念。它倡导的是在轻松、和谐、友爱、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个性化的多元课程中,塑造孩子的心灵,开启儿童的心智。

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基于对生命成长本质的理解,是尊重人性、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回归教育的自然与本质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协助学生成长,发展在语文课堂里,“润”是教学的路径、手段与策略――让教师教有所依。“泽”是教学的方向、目的与原则――让学生学有所获。因此,把“润泽教育”的办学理念融入到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并借助教师的教学语言来提高课堂效率和滋润学生的心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导入语、过渡语、提问语、评价语等,把其当作语文课堂教学的“剂”,学生就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和学习有关的信息,使学习事半功倍。

二、解决策略

1. 导入语,精辟―― 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果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导入语也可谓是一节课的眼睛。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语,它应该是精辟而又不会喧宾夺主的,是能把“教”的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的目标的;也应该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渲染课堂的气氛,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

人教版第六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为了使学生在学文前对“女娲”这一神话形象有初步的认识,我巧妙地把故事的内容整合成一首小诗,以配乐朗诵诗歌作为导入:“是谁?创造了人类?是谁?恳求雨神熄灭熊熊的大火?是谁?救出挣扎在水火中的人们?是谁?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是谁呀?”学生齐声回答:“女娲”。在导入新课时,我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糅合在一起,用一连串的问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根据教师的导入语进行质疑:为什么女娲要恳求雨神下雨?她是如何拯救人类的?又是怎样冒险补天的……就这样,我不留痕迹地帮助学生把握了学习的方向,对下文的学习――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娲”,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导入环节,我边配乐播放和祖国大好河山有关的风光图片,边深情旁述:“我们伟大的祖国风光秀丽。看,她有绵亘不绝的高山峻岭,有壮美宏丽的江河湖海,还有广阔无垠的良田沃野。桂林――祖国南方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以山清水秀的风景闻名于世,有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桂林,领略桂林山水的美好风光。”悦耳的的音乐、美丽的画面、深情的旁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打动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情,使课文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学生与学生的“心”,产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为课文的学习做好了情感的铺垫,打好了感悟的基础。

2. 过渡语,精简―― 百花齐放春满园

对于教师来说,要上出一节既出彩又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就要精心设计和运用精简优美的过渡语,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在教学《长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的原因,我用这样的过渡语引出第四自然段的学习:“面对长城,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起读――(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学生齐读。)”接着,我追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呢?用上这样的句式‘因为( ),所以说( ),说说你的理解。”学生有的说因为长城长;有的说因为长城高大坚固;有的说因为修筑长城不容易……此时,我并没有结束这个环节的教学,我顺势把学生的回答,当作是我引读第四自然段“的一个过渡语:“ 因为长城长,所以说,女同学读――;因为长城高大坚固,所以说,男同学读――;因为长城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所以说,全班齐读――”这种运用学生回答作为过渡语的穿针引线的朗读方式,把学生之前感悟到的零星的不系统的知识整合起来,将长城的特点与理解“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的原因巧妙结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朗读文中的句子,走进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将长城的特点凸显得愈加地鲜明,更将课堂学习的情感推向。

3. 提问语,精炼――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12篇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春天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热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宽带网——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获取的知识。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㈠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㈡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课和课文安排了识字任务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教学目的要求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隔音符号。

3、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能在观察图和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通顺的话。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度课文。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借助字典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三、教学措施

1、 继续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 继续加强识字教学,坚持在语言环境识字。重视写字的指导,提高学生写字的技能。培养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

3、 充分利用插图,各种文字材料,各项作业,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4、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借助字典独立识字、阅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