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6 01:40: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课课堂常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水平四;体育课;常规;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中,体育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遵守“行为准则”或者“行为规范”。
二、体育课课堂常规和要求
体育课课堂常规和要求,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主要内容包括学生、老师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也要依据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来确定。
(一)体育课前的常规和要求
1.教师课前的常规和要求
(1)体育教师课前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器材、备学情、备教案、备教法、备学法等等;了解班级的总人数,男女性别比例,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等等。
(2)体育教师课前的要求:穿运动服、运动鞋。
2.学生课前的常规和要求
(1)课前五分钟整理好着装,检查本节课所需要携带的体育器材,在教学楼下由体育委员整理好队伍,并与班主任沟通班级的请假情况,清点人数后,带到体育教师指定的位置;体育委员提前和体育老师联系,确定上课地点,了解场地的安全情况;从教学区带队走向体育场地的时候要做到安静,不追逐打闹和嬉戏,保持好队形,步伐整齐统一。
(2)学生课前的要求:上课必须穿校服和运动鞋;因病、事不能上体育课时,必须本人向体育老师请假,本人不能请假的,必须有班主任的签字请假条;上课不许戴帽子、围巾、手套、墨镜(夏天)和尖锐利器,不允许带书本、作业、杂志、手机、零食、游戏卡片和游戏机等电子产品进入课堂。
(二)体育课中的常规和要求
1.教师课中的常规和要求
(1)教师在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出勤人数以后,记录好学生的出勤情况,向学生问好,安排好见习生的工作,开始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难点,然后按计划进入教学状态并指出这节课易出现的安全问题。
(2)体育教师课中的要求:要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声音洪亮;提出课后学习的要求,安排下节课的内容,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体育委员带队回班。
2.学生课中的常规和要求
(1)学生上课时,要认真专心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并积极思考,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掌握老师所教的内容。
(2)不得随意移动或者损坏已经布置好的场地和器材,如有损坏或丢失,按学校体育器材管理相关规定进行赔偿;未经体育老师的同意不得擅自离开教学区域上卫生间或者和其他班级、年级的
同学做其他的活动;不得随意嬉戏打闹,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时,在没有老师的安全帮助下,不得做与所学内容无关的、过于危险的动作,避免危害事故的发生;在练习期间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及时向老师报告;不允许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留下任何垃圾;不得随意早退;所有人(特殊情况除外)都必须按规定参加阶段、期中、期末和素质达标测试考核,缺考的必须参加补考。
(三)体育课后的常规要求
1.教师课后的常规和要求
(1)教师每次课后都要及时总结经验,写好反思;对缺课的学生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2)教师课后的要求:及时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优点,存在的不足积极向老教师或者骨干教师虚心求教,查阅相关书籍,积极学习和思考并改进。优点可以向其他老师共同分享。
2.学生课后的常规和要求
(1)课后学生利用大课间活动、社团活动等课外时间对所学的内容加以巩固,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查阅相关书籍和视频,进一步掌握更多的知识来提高自己。
(2)课外练习时,对于有危险的动作必须在有老师或者同伴能保证安全和帮助的情况下去练习。
结论与建议: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良好的教学常规,不仅能提高体育课的质量,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也能提高学生、教师的安全意识,避免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体育教学;质量;案例;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0-0004-04
每名一线的体育教师心中都有一个对“高质量的课”的想象,都有自己可以上出“高质量课”的期待,也都希望自己的课在别人嘴中是“高质量的课”,但他们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对心中的“高质量的课”的想象并不自信。虽然有自己可以上出“高质量课”的期待,但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很希望自己的课在别人嘴中是“高质量的课”,但往往大家并不这么说。这是因为“高质量的课”是一个有些云里雾里、变幻莫测、众说纷纭、与时俱进,甚至是百口莫辩的“虚像”;但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的实验工作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的体育课”。今天我们仅举三例,比较具象地剖析一下“高质量的体育课”的表征与由来,并与之前的理论研究相互对照和碰撞一下。
一、几则案例
1.案例之一:北京八里庄中心小学“全员运动会”的导入对该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与促进
八里庄中心小学体育组组长窦秀红老师:
2015年12月我校参加了北京市“高参小”全员运动会的培训,在此期间得到了北师大“高参小”专家的多次指导。2016年5月28日我校成功召开了以“精彩师生 幸福绽放”为主题的“全员运动会”,得到了全国同仁的一致好评。这次全员运动会的导入,最受益的是我校的学生,他们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素质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变,我校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
(1)体育教学目标更加清晰了
新课改后,体育教学理念丰富了,课标中的体育教学目标多了,但体育教师并不清楚应该怎样做,教学目标反而不清晰了。而“全员运动会”好像点醒了梦中人,为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全员参加”实现了有教无类、有赛无类,实现了心理健康;“竭力地拼搏”让学生更靠近意志培养和健康成长;“纵向分组”和“罚分原则”让社会性不再是空洞的设想和号召了;而这些都要通过课堂来教给学生,因此围绕着“全员运动会”的体育课教学目的和目标就自然清晰明确了。
(2)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以前的体育教学的确有些枯燥,但大家也不知道应该怎样丰富,朝哪个方向去丰富。而现在不同了,想锻炼上肢力量有“抬小猪”,想锻炼爬行有“毛毛虫”,想提高柔韧性有“最长的绳子”,想提高投掷能力有“投篮入筐”,想提高速度有“50米大冲刺”等,“全员运动会”的几十个项目玩都玩不过来,大大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在玩和学中很好地掌握了各种运动技术动作,以前在教学中很难解决的重点难点,也在游戏中被顺利攻破。同学们玩中学、学中练,愉悦了身心,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更大,教学更加紧凑
原来的课堂由于内容比较简单、单调,因此也相对松散。在开展“全员运动会”以后,上体育课的感觉是“上不过来”和“时间宝贵”,每次课同学们都能气喘吁吁、满头流汗,身体锻炼和技术练习的价值毋庸置疑。
(4)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转变
过去的课缺乏知识点和理解点,所以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都无从谈起,甚至由于教学内容难度不大,连讲解和示范的方法都不是课课需要,因此教学方法日趋单调和无用。而现在要让学生掌握好“投篮入筐”“粘知了”和“投包掷远”,就要让学生理解出手角度和远度的关系,多样的授课内容和众多的原理和知识,需要老师们用好讲解法、提问法、讨论法、游戏法、循环练习法等教学形式,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5)对学生的教育更加落地
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在指导时反复强调:现在让学生们遵守游戏规则,知道“规则天大”,长大了他们就会遵纪守法,自觉地去认识“法律天大”。所以,老师们在上课时,更加有意识地从小处抓起,培养学生们遵规守纪的好习惯。比赛项目“最长的绳子”要求学生必须脚碰到脚,而比赛项目“粘知了”要求不要越线,“钻山越岭开火车”要求学生中间不要断开,“寻找足迹”一定要单脚跳去找鞋,“投篮入筐”则要求枪响后就不能再投球,否则都会被罚分,由于奖惩分明,体育教学中文明行为培养逐渐落了地。
(6)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全员运动会”的导入,体育教师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同时培养了更快地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对于学校、学生、教师来说,这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一次新的改革,体育教师则是创新和改革中的先锋,经过自我认知、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等,我们的教师在运动会组织上、驾驭整个会场的能力上、指挥学生摆放和收拿器材的调控上,尤其是在大场面相互补位的意识上都有了更加迅速的成长和更大的进步。
“全员运动会”虽然不是体育教学,但给我们体育教学上的改变是巨大的,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让我们的思想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改变,所以说,体育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需要像“全员运动会”这样的改革契机。
2.案例之二:北京农学院附小“趣味课课练1260例”的导入对该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
北京农学院附小体育主任邓熙浩老师:
“体育趣味课课练”具有动作有趣新颖、无安全隐患、锻炼针对性强和教学组织简便等优点,“课课练”可有效改变学生身体的“软、硬、笨、晕、胖”等不良状态。因此,我校从2014年4月开始实施了“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的实验项目,通过对“课课练”内容的不断实验、实践和探索,我校学生身体素质大为提高,对日常的体育教学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我们认为“课课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意义在于:
(1)“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使体育教学目标实现得更好
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他们对体育的热爱程度,然而,实践证明,单纯的“快乐体育”和过于“古板枯燥”的体锻式体育方式都不能充分实现这一目标。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实现“快乐”与“健体”两不误呢?丰富多彩的“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的实施,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体育课教学一下子变得又快乐又有效,体育教学目标实现得更好了。
(2)“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提升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过去在教学生“跳山羊”和“跳箱”等动作时,学生的恐惧、畏难情绪极为严重,因此体育学习的效率极为低下;但是自从有了“轮胎钻圈”的器械以来,学生就自主的练习起了“跳山羊”的项目,开始的时候臀部总是被轮胎垫到,但是由于轮胎是有弹性的,因此被垫到的同学没有任何的伤害,而是起到了有效的提醒作用,几轮以后,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这个动作,效果非常显著。
(3)“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使体育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体育课基本部分的教学也需要许多练习作为辅助,也要有许多富有乐趣的身体练习来提高技能;然而过去的体育课中,教学内容和练习方法都相对单调,因此日常的体育课总是显得呆板单调,学生们的积极性也难以调动起来。自从实验了“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以后,内容丰富、趣味横生,且具有无穷的想象和伸展空间的多种练习充满了我校的日常的体育课,体育教师们有了多样的教学内容和辅助教学内容,各种姿态的走、跑、跳、投、支撑、攀爬、悬垂、负重、搬运、踢打、躲闪、角力、支撑跳跃、叠罗汉以及大集体游戏等内容频繁出现在我们的体育课上,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焕然一新。
(4)“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丰富了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
“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为体育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在我的一堂“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就运用了“课课练”多种练习的组合方式,充分利用小垫子的作用(铺路、架桥、小山包、壕沟……)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更巧妙的实现了“一物多用”的教学手段。一个呼啦圈、一根长绳、一个篮球……在“课课练”思想的引领下发挥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5)“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提高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的动作简单、新颖,因此广受学生们的喜爱。除了在课上练习课课练内容以外,在课下学生们也自发的玩起了课课练的内容,如:“撞拐”“踩尾巴”“背人比赛”等等,真正实现了“要我练”到“我要练”的转变。
(6)“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增强了课的练习密度和学生素质
由于“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的动作简单、内容丰富、转换灵活、学生学习的兴趣高等特点,因此,在体育课的教学当中,学生们的练习密度也自然的随之增大,原来2次游戏的时间,现在可以做3次。去年的学生体质监测我们学校的学生及格率在99%以上,快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体质,锻炼效果非常突出。
(7)“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使教师专业化得到显著提升
我校的体育教师通过推进“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内容,很快掌握了各种运动的特点、方法及安全保护等知识。由于“课课练”在我校的成功展示,很多学校的老师慕名而来,甚至有的学校专门派体育教师在我校“常驻”,当他们看到我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敬业精神都是尤为赞叹!
“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和发展空间。
3.案例之三:北京昌平崔村中心小学“民间体育与游戏”的导入对该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北京市昌平区崔村中心小学吴志强老师:
2015年,我校加入了“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成为其实验学校,我校主要的实验工作是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内容资源,配合各种体育游戏形成“一校一品”的学校体育特色,并以此大幅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幅度提高。仅仅不到两年的教学改革实验工作就对我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的素质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民间体育与游戏”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工作对体育教学起到了如下重要的推动作用。
(1)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了
过去学校的升旗,旗杆下面台阶上能坐一排坚持不下来的学生,升旗以后厕所里都是呕吐物,现在的升旗,旗杆下面没有学生坐在那里了,厕所里也没有呕吐物了,而且学生的小腰板挺直了,身材变好了,跑得快了,动作灵敏了,皮肤也比以前黑了不少,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了。
(2)体育课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了
我校引入多种多样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武术、舞龙、舞狮、舞旗、大鼓、京剧脸谱操、跳绳、跳皮筋、素质操、椅子操、叠罗汉等,这些有益、有趣的体育活动为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增添了无数的新教学内容,这使得体育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伴随着这些活动,还增加了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材和设施,特别是非正常和有趣的垫上运动、小椅子操、叠罗汉等还弥补了教材中对形体姿态与技巧结合的缺失。
(3)同学们更加喜欢体育课,更加喜欢体育活动了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得体育课更加有趣、活泼、有内容,体育课堂再不像以前那样枯燥单调了。喜欢体育课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而且还吸引了小胖墩们的主动参与,学生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挥洒着汗水,体育课变成欢乐锻炼的天地,在这个天地中他们在健康成长。
(4)体育课的教法更加灵活多样了
我校最大的特色项目是跳皮筋,体育课堂中不仅增加了多样的跳法还能够运用皮筋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体育课堂内容的巨大改变也促进了体育教学方法的丰富。原来普通的跑、跳、投这些常规并有些枯燥的运动,当遇到了跳皮筋、跳绳、素质体操、体育游戏等,也就增加了教学方法的元素,变成了接力跑、旋风跑、跳绳跑、跳皮筋跑、呼啦圈跳、袋鼠跳、寻找足迹的投、投篮入筐的投等等,这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喜爱体育课。
我校的体育课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变化,在今年的全区查课评课活动中,我校体育教师个个取得了好成绩,体育改革促进了体育教学的质量提升。
二、对案例的几点解说
以上三个案例都谈到了几个相同的点,这些相同的“点”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生体质、体育热爱、教师成长,这实际上就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和“追求点”,笔者根据近两年“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在此就以下三点进行评述。
1.体育教学的高质量必须奠基在“正确而清晰的目标”上
“高质量的体育课”不是“你说好就好、我说高就高、他说行就行”,也不完全是“某某学生说好就好”,更不是“某某专家说好就一定好”;“高质量的体育课”是“正确清晰的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说好才是好”。有些专家认为有“正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很容易,只要在课标里多列目标,列上它几百条肯定会正确;有些教师也认为有“明确清晰的目标”也容易,照着课标抄上目标就可以清晰了嘛!其实不然,体育教学目标列多了,就不清晰了,体育教师也无所适从了,也不知道该抄什么目标了,该抄多少目标了,于是他们在困惑中久而久之也就不在意目标了,不理睬目标了,于是目标就泛化了。于是我们需要用正确的内容去引导出清晰的目标,“全员运动会”引出教学“全体性”的目标,“趣味课课练”引出锻炼“实效性”的目标,“民间体育”引出“优化课程资源”目标,“素质操”引出“体形体态”的教学目标。
2.体育教学的高质量必须奠基在“丰富和正确的教学内容”上
“高质量的体育课”不是“凑合上点什么教材都行”,也不是“上这个教材也行、上那个教材也行”,更不是“什么教材都不用上,跑就行、科学放羊就行”而是只有通过“丰富和正确的体育教学内容”才能达到的,只有目标没有内容,目标就是空中楼阁。有人认为“要目标引领内容”,应该说,这个说法在宏观上,在课程设计层面上是可以说得通的,但在具体的教学层面上,却很难说得通,更难做得到的。让一线的体育教师记住无数的体育目标,再将其引出无数可能的体育教学内容,实践证明只是某些课程论者的一厢情愿,体育教师很难做到,也无须这样要求他们。因此,专家们要将课程目标指引出的教学内容加工后交给体育教师们,在体育教师面前,给他们讲内容,他们会很清楚,他们会和你热烈讨论,甚至是争论;而给他们讲理念、讲目标他们会茫然地点头,没有讨论,更没有争论,因为不用争论,讲的都是对的,就是离他们太远了。因此,专家们要多给内容,给他们正确的内容、丰富的内容、学生喜欢的内容,而体育教师就会在内容的教学中顺利地达到我们预想的目标了。
摘 要 体能是一切运动的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一门课程,在课上要发展体能和掌握技能。其实体能与技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体能何来技能,掌握了技能反过来也会促进体能的提高。本文主要从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中找出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补偿性 体能 素质练习 单元教学
一、狠抓常态下的真实课堂,实行课课锻炼
场景一:某位体育老师执教公开课,课题花俏:恐龙园历险记,课上教师带领设置情景,恐龙园历险,学生甚至每人发了一只恐龙,然后进行所谓的恐龙园历险记,课上为了历险,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身体锻炼时间,缺乏必要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学生按照教师的程序走恐龙园,进行一些历险,粗看学生兴趣高涨,但是效果如何呢?
思考与对策:
(一)体育与健康课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课程。身体活动是体育课堂区别于其他课堂的特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学生体质作为评定体育课程的首要标准,体育课堂担负着艰巨的任务。意味着以往一些花俏的课堂将被淘汰。
(二)体育教师要关注常规状态下的体育课堂,抛弃浮躁,踏踏实实的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这才是真实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每节课安排一个课课练,时间可以在3-5分钟左右,针对主教材身体素质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补偿,实施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其中可以安排与主教材互补的身体素质练习,有一定强度的练习,有效的利用课课练时间,让学生真正受益。
二、实现技能为主的扎实课堂,实行单元教学
场景二:某教师执教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耐久跑,他在课上采用很多方法让学生跑,有追逐跑,有小组跑,有师生互动的跑,一节课是热闹非凡,但是基本上他没有讲方法,学生一味的跑,运动量是够了,运动强度超大,学生心率达每分钟218次,整节课上,有四个同学吃不消,退出体育课堂。
思考与对策:
(一)体育教师要钻研教材,任何一项运动,看似简单,其实有它的技术要求,一定要遵循学生的生理运动规律,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不是越大越好,要适量。
(二)体育课程要以传授运动技术为本,如果脱离了运动技术,一节体育课将面目全非。体育教师要认真制定学年教学计划和单元计划,合理设计课时计划,形成一系列的计划。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要体现教学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一项技术。
(三)教师在一个单元中为了使学生的技能更好的掌握,对课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补偿介入―解决问题”,对课中的问题,通过实施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得以解决问题。
三、关注全体学生的充实课堂,实行因材施教
场景三:某位体育教师设置了一个好玩的游戏――钓鱼,但是在练习的时候,他是一组一组让学生练习,特别是让第一组练习的时候,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学生看,然后是依次轮流练习,他说这样是为了避免游戏中的伤害事故,因为有的学生可能体型肥胖,容易受伤,他一组一组练的话就可以观察仔细,加强课堂调控。
思考与对策:
(一)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绝大多数学生的整体进步保障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又要尊重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出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让体型特殊的学生编成一组,设置一些项目进行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设定的目标要符合实际,应该是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的目标,对于身体素质特别差的学生就应该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四、打造课内为主的平实课堂,实行课外延伸
场景四:有些体育教师能很好的组织体育课堂教学,但是从来不给学生布置课后自锻项目;还有一部分体育教师,非常重视课后学生的自锻,但是课上就马虎,如:一年级的很多同学跳短绳也不会,某体育教师课上从来不带领学生练习,教他们怎样跳。他通过家校路路通的平台,发短信告知家长,这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让家长负责教会学生跳绳,并且达到多少个数。
思考与对策:
(一)体育课首先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要与班级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运动会及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家庭锻炼紧密结合,努力与其他学科融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体育课的效果延伸到各种体育课外活动中去,形成“大体育课程。”
(二)体育教学以课内为准,教师要杜绝做秀,打造常态下的平实课堂。平实的课堂应该是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学有所得。教师在课上进行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应该有所收获。如果在课堂上完成不了,还可以向课外延伸。
五、营造激励为主的丰实课堂,实行考核强化
场景五:一些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某项技能的练习时,只是让学生反复的练习,缺乏对学生的一个评价,评价种类很多,有相互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等;还有部分体育教师为了省力,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就作为考核项目,其余项目就只练习不考试。
思考与对策:
教学内容:1、体育常识 2、游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明白体育课的含义以及意义;养成正确站、立、行的身体姿势,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塑造美好的形体;了解部分人体结构名称。
教学重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记忆力水平。
教学难点:纠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塑造美好形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9-13分钟)
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步入课堂。
1、导入语:小朋友们,有没看过电视里运动会,那些叔叔阿姨在颁奖台上领金银铜牌,他们厉不厉害的,你们希望自己和他们一样获奖吗?他们都体育的拔尖者,体育都很棒的,他们上体育课上也很棒的,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体育课吗,平时有没有看过其他小朋友上体育课?体育课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2、学生作答,教师点评,纠正不足之处。
3、作出总结,可让学生来总结。
体育课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是锻炼身体的课。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活动,体育课就是满足大家这种活动的心愿的。上体育课可以使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完善内部组织,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二:基本部分(15-19分钟)
导语:小朋友对坐、立、行并不陌生,但不一定都正确,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的要求,今天老师就让小朋友来讨论讨论什么样才是正确的。
教与学的方法:
1、导语;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3、教师观察学生讨论。
4、学生总结,教师评价。
5、让个别学生模仿示范,师生进行评价,引以为戒。
(1)坐。俗话说“坐如钟”。正确的姿势是:头抬平直、双肩略向后舒展并保持等高,挺胸,直腰,双脚放在正下方,两臂自然下垂,将手放在大腿上。
(2)立。俗话说“立如松”。人体站立时,要抬头,挺胸,直腰,两肩等高,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自然开立。
(3)行。俗话说“行如风”。要做到抬头,挺胸,身体平稳,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三:结束部分(9-15分钟)
1、导语:小朋友,抬起你的膝盖,你们知道膝盖在哪里吗?那扭髋扭一下,髋部在哪里?所以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知道身体的各个基本部位,不然可会闹出大笑话的。
让一个小朋友上来做示范,老师讲解并指着该小朋友正确的身体部位让学生先猜,然后说出正确的名称以及举例各部位在运动中的用法。比如:踝关节踢足球时控制球的能力。
注:讲解的内容包括头,颈,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上下肢
2、游戏:指鼻子
游戏方法:以同桌为单位,两个小朋友右手对握,当教师发出“头”或其他部位时,嘴里喊和老师一样的身体部位,各自迅速抽出右手指到自己的该部位,比一比在一轮中谁的失误率多,多的输,少的胜。
游戏规则:指错后,另一者提示对方改正,游戏继续直到第二轮开始。 教与学的方法:
(1)教师简单讲解游戏方法,并做示范。
(2)师生共同进行练习。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年头,古老而年轻的学校体育教育事业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就需要我们这些在基层的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将理论和实践更好、更有效的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课程改革初始的目标。以下是我这些年来在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对待新教学方法的态度
在整合活动过程中,我一直秉承实事求是、不怕困难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对课程整合工作上的问题能做到虚心向学、认真反思和自我批评。在反思中发现问题,抓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讨论交流。
有效的将二者整合是重点、难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采取思考、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方法。这样做之后,我逐渐找出了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体育课课堂常规的必要性
其实课堂常规是一种让教学顺利开展的手段,对体育课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第一,这项内容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师了解清楚学生的出勤情况,使体育课堂教学井然有序。第二,让学生适应上课的气氛,让课堂纪律得以保证,明确所学的内容,制定初期的锻炼目标。更好的学习体育课所教的内容。这项内容在整个课中具有相当重要地位。具体实施的办法如下:
(1)上课铃声响后,学生排列成四列或三列横队。在这项内容中具体的要求“快、静、齐”。
(2)体育委员整理队伍并检查出勤的情况,然后向教师报告。教师安排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见习,要求学生要配合体育委员,听从教师的安排。
(3)师生之间相互问好。
(4)教师向学生宣布课的内容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认真的听清楚。
三、新理论对体育课提出的要求和改变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一改原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接受知识,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在各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国家课程标准促进探究式学习实施的问题,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还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这势必对教学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刚开始的时候,总感觉在教学中找不着北,其实是找不到一个度。为了这个度我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的实践、总结、记录、找相关的材料,进行不断的学习领会,领会这样的一个度的具体尺度。
四、如何在体育课过程中更好、更有效的实现新的改革理念
(1)体育课自身的实质不能丢
什么是体育课的实质?是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在学习各种体育技能的同时,培养人心理素质和毅力、意志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没有的优越性。
在刚刚进行课程改的开始阶段,会出现放得“太松”了,过了的现象。不能在课上完成教案中预期的计划,上课的组织也变得相当吃力。感觉有点“放出去了,收不回来。”虽然学生是开心了,但课的本质并没有体现出来。我们现在上的体育课,并不是让学生进行自由的体育活动练习,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前者的目的和要求是学生要通过课学会或掌握与体育相关的知识,后者是只需要参与就已经达到了目的了。前面已经提到,我们进行的是教学改革。这个改革的内容是教学,如果教学得不到体现,那就不是教学改革,而是变成了另外的一件事情了,教学就不存在了。可以说,这是一种原则性的错误。
(2)合理运用方法,更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农村;体育课;教学内容;课时;教学设施
随着我国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学体育教师的许多教育教学理念也随之产生了重大改变,并在教学实践中付诸实施。这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并出现了喜人局面。但是,在这欣喜的背后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笔者对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以及通过对近几年各种体育教育杂志上相关文章的查阅,发现“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体育课挪作他用,导致课时严重不足
体育课挪作他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体育课被所谓的“主课”替代;二是个别后进生离开体育课堂去补习“主课”。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一些“主课”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和“考试检查之压力”,不得不抢占体育课堂阵地;二是学校领导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我认为,对于教师来说,若要守护好体育课堂这块阵地,可采取如下策略:①“主课”教师向你主动“讨课”时,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拒绝。②建议教务处加强平时的教学管理,以便及时发现并杜绝这类现象。③不要让“主课”教师兼任与任教“主课”相同班级的体育课,以免他们轻而易举地将体育课改上“主课”。
二、教学设施匮乏,满足不了实际教学的需要
农村学校没有体育器材,没有好的体育设施。他们只能靠唯一的一块土场地进行教学,另外,有些条件好点的乡镇学校,在一些公开课上,都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而走进真实的常规体育课堂,有多少人在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呢?据调查,大多数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而班级却有10个以上,试想怎么够用?分析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一是学校领导不重视;二是学校确实没有能力添置这些教学设施。笔者认为,体育教师不能等,不能沉默。应设法令学校领导对教学设施的添置引起足够的重视。转变他们的思想,争取添置一些最基本的教学设施。
三、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定位失衡
(1)否定教材内容,随意进行“自由活动”。我们应该知道,教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可是我们某些体育教师,常常很轻率地用“不好用”三个字“一票否定”了教材内容,从而让学生我行我素地进行自由活动。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热爱,学习兴趣不高,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体质下降,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严重匮乏。
笔者经过深入地研究和仔细地思考,分析出现这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品位不高,审美视野不广。②一些教师为遵循“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新理念,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欣赏品味,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提高。③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主课”教师兼任体育课的教师只重“主课”,把体育课作为副课看待。解决这类问题一是学校要强加校本师资培训,努力端正这些教师的观念;二是学校要加强管理,提高这些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三是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并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2)忽视对学生课外体育生活的指导,忽视对教材内容的补充。一些学生在课外非常迷恋NBA,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串的球星名字,还很认真地把一些球星的传记抄在笔记本上,贴上球星的照片,画上插图。而一些教师对这类现象却熟视无睹。他们认为,教材是教学之本,依教材上课“没商量”,至于学生的课外体育生活怎样,则与他无关。在新课标下,这种观念显然是错误的,是违背新课标的精神的。
新课标 “内容标准”中鲜明地指出:“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体育”;而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因素遏制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针对这种情况,科学的办法不是“避”“堵”,而是“疏”。在课堂上,我们有责任拓展教学资源,补充教学内容,把学生引进体育艺术的广阔领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有限的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有责任对学生课外体育生活进行指导。另外,还可通过对体育项目的“再创造”,发挥他们的创作才能,让他们找到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体验体育创作的快乐。
一、“课课练”的安排
“课课练”内容的设计,一种是对教材内容专项素质需求的设计;再一种就是对这节课体能素质方面发展失衡情况下进行的设计。它的目的是对原有教学内容的一种补充,而不是作为一种必须。搭配的原则应该体现全面锻炼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合理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我们在安排某一节课的“课课练”内容时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辅,素质练习在课前段。主要安排在新授教材或改进技术之时(课的准备部分或基本部分的第一环节),是为基本教材服务的。如教材上的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踏跳课时),可在基本部分第一环节安排单起双落的各种跳跃练习。
专门性,素质练习在准备部分。主要针对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对素质的要求,以及学生的情况,合理安排。如武术课,应该在准备部分安排各种踢腿素质练习,以及相关的柔韧性练习,一般安排在课的准备部分。
补充性,素质练习在课中。主要是为了弥补体育课中全面锻炼的不足,如上肢为主的教材内容,就安排下肢为主的素质练习,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锻炼与协调发展,一般安排在课的基本部分后段。
多样性,素质练习在课后。主要针对有些教材密度虽然大,但强度小,而安排的一组素质练习,以避免练习的枯燥性。如前滚翻为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可安排花样跳绳的素质练习,一般安排在课的基本部分后段。
其他情况。这需要根据素质练习的内容来具体安排,如柔韧练习一般安排在课的准备部分进行,有时可以在课的结束部分进行,要先进行一定的准备性练习,练习幅度由小到大,由静到动,由慢到快。
二、“课课练”内容的选取
体育“课课练”的内容应该与体育教材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当然“课课练”的内容应该是简便易行、富有实效,是课堂教材的补充,它可以是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灵敏等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练习的内容,还可以是一些技术性强的运动项目的基本功练习。课课练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梳理获取。
l.从基本教材中选取
在浙教版、华师大版教材中有不少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进行梳理,可以归纳为:
柔韧素质——拉压肩、转腰、体侧屈伸、仰卧成桥、下腰、踢腿、侧面压腿、后压腿、仆步压腿、弓箭步练习等。
灵敏素质——做各种变换方向的追逐性游戏;对各种信号作出应答反应的游戏和变换各种姿势进行跳绳练习等。
速度素质——快速超越障碍物练习;不同距离的直线冲跑练习、往返冲跑练习、接力跑练习;快速跳绳练习;原地快、慢变速高频率小密步练习,原地抬腿跑;台阶跑等。
耐力素质—— 2分钟单摇跳绳(计数与花样均可);小组持绳耐久跑等。
力量素质——弓步交换跳;推小车;举小哑铃等。
2.从课外教材中选取
除了浙教版、华师大版教材外,还可以从其他如舞蹈、田径训练等教材中选择适合小学高段学生素质练习的内容,如:
柔韧素质——肩绕环;横叉;纵叉;跪坐后躺下;坐位体前屈和立位体前屈等。
灵敏素质——绕竿跑;8字跑;各种发展灵敏的游戏等。
力量素质——举小哑铃;立卧撑;俯卧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
速度素质——15秒快速跳绳;短距离折返跑;快速仰卧起坐;原地快速高抬腿跑等。
耐力素质——800米自然地形跑;“8”字长绳跳等。
3.自编内容
教材无非是个样例,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锻炼内容,通过改编让其成为“课课练”的内容。比如,柔韧素质练习中可以增加跨栏式压腿;在灵敏素质中增加花样跳绳等;在协调练习中增加跳竹竿等。
三、“课课练”的方法
以往的“课课练”教学内容,明确地指向有效率的身体锻炼,练习的内容往往也是常规的练习动作,教师在选择方法时缺乏对学生锻炼动机和兴趣的研究,一味地注重锻炼效果,忽视了锻炼的趣味性和新奇性,因此学生就会觉得乏味和枯燥,教师在选择方法时要注意在合理搭配的前提下,尽量多地改变锻炼的方法,让同一个内容以不同形式出现在每节课上。
1.游戏替代法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把枯燥的身体素质锻炼转化为游戏,采用游戏形式进行教学是学生喜欢的,它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锻炼。比如,在耐久跑的热身练习中,可以通过定向练习“寻找完整宝藏图”的游戏来替代;在变速跑的练习中,可以用“渔网捕鱼”的游戏来替代,把活动形式游戏化,让锻炼更加有乐趣。
2.比赛激励法
小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较强烈,不服输的精神与生俱来,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让平淡的内容变得富有激情。比如,在力量训练中,采用小组推小车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充分练习的基础上,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看哪组合作有效;在速度练习中进行原地高抬腿跑,给定次数看谁先到,给定时间看谁跑的次数多等形式,化平淡为精彩。
3.分层锻炼法
“课课练"的内容是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因此练习时要注意对学生不同的体质区别对待,可以采用分组、分层的方式进行。比如,在耐力素质练习时,男女有别,采用男生外圈女生内圈跑;在集体跑时,优生带领差生跑;在柔韧素质练习时,女生要求高于男生;在力量素质练习时小个子和大个子的要求不一样,充分体现因人而异的原则。
五年级第二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十七大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体能为目标,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依据,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把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身体,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能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五年级有四个教学班,共有学生近200人。在四年级经过了刻苦的锻炼,在五年级又经过细致的指导,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体育活动中相关的技能技巧都比较熟练,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上体育课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三、任务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队列队行,并且能灵活地根据口令进行站队。
2、使学生熟练掌握50米、100米、200米、80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跳绳、跳高等项目的技术要领和技巧。
3、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4、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方法措施
1、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按时完成体育教学常规。
2、加强体育课课堂教学的质量,使每一节课都上的有意义,学生有收获。
3、合理使用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加强学生体育活动技巧的教学。
4、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训练,以强化学生的体质。
5、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6、加强对体育课的安全教育和学生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五、活动安排
二月 复习基本的体育课知识及队形队列
三月 跑的训练,主要是提高学生速度
四月 跳的训练,提高学生爆发力
摘 要 体育课,从小学到中学、高中乃至大学都是每所学校必不可少的教学科目。但是很多时候,体育课并不被学生所重视,大学里的体育课,学生更是觉得可上可不上,有的甚至是在混学分。其实,体育课在大学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大学生在每年的大学生体质测试中成绩都不是很理想,这与他们平时缺乏体育锻炼有着密切关系,体育课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那么如何让大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如何上好大学体育课是我们这些体育教师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 身体素质 兴趣
大学时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保障完成大学学业的基础,也是适应步入社会以后快节奏生活和工作的前提条件,要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体育课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上好大学体育课,具体措施如下:
一、做好体育课课堂常规教育
教师要在第一堂体育课做好学生的课堂思想工作,要向学生讲明体育课的重要性,以及上体育课的具体要求,严格进行课堂考勤制度,要让学生明确体育课是一门重要学科,一定要遵守课堂制度,正确对待体育课。
二、注重因材施教原则
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男生与女生在身体素质等各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观察,对于身体条件差,接受能力差的同学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多指导,多鼓励,多给予这些学生教学上的帮助,让他们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引导他们平时多加练习。
三、教师应注重师德方面的修养
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修养,特别要注重言语方面。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教师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一个学生会喜欢说话总带有脏字的老师,有的教师说话还经常性带有歧视性的语言,对于一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进行挖苦、讽刺的语言,这些都是在教学中比较忌讳的。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理解能力不一样,有的同学做动作可能很不协调,这个时候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耐心讲解和示范,需要更多的语言鼓励,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有信心,从心里上愿意去学习,而不是给学生很大的精神压力,让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做不好就会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嘲笑,这样这些学生会越来越不喜欢上体育课,越来越对体育不感兴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所要做到的首要任务就是以身作则,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宗旨,我们时刻都要按照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
四、教师应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
我们现在各高校都开设了很多种类的体育课程项项目,上好体育课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和执教能力。比如网球课的教学,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网球这项运动,有的也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网球比赛,但是学生只是看个热闹,他们并不知道这项运动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也是带着喜欢和好奇心去选择网球课这门学科。作为网球教师,首先要先让学生了解网球的发展史,网球场地的每条线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打得一手漂亮的示范动作,从你的潇洒动作中让学生觉得打好网球真是一件好事情,不但动作漂亮还能强身健体,要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最后让他们变成一项终身的运动项目。上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让他们多掌握几项可以作为终身运动的体育项目。教师的第一印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连教师都示范动作做不好,那么学生的心里肯定不会对你服气,在课堂上自然就不会听从你的安排,所以教师的业务水平在体育课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这些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原因。
五、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
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教学方式的枯燥无味,体育课不是扔两个球让学生自己玩儿那么简单,这是对教学不负责任的体现,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上体育课的意义,怎样做才能让体育课上的更加有意义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上好体育课的首要一点是做好准备活动,充分的准备活动是保障学生上体育课不受伤的前提,准备活动也可以多样化,除了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还可以做一些学生们喜欢的游戏。体育教师还应该多了解体育方面的知识,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体育项目的各项规章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们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时刻掌握着新规则的变化情况,及时向学生传授新的规则和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我们应该多走出去交流学习,学习其他高校的体育课教学新颖模式,用以借鉴到我们的体育课教学中来,总是用老一套教学方法来进行体育课教学,难免学生心里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很难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我们要不断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主动上好体育课,达到自主锻炼的目的。另外,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最新的比赛视频,在学生观看比赛的同时,为他们讲解比赛规则以及技战术的运用等,让学生既欣赏了高水平的比赛,也从比赛中学习到了运动员拼搏的精神。
六、组织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的比赛意识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创新精神、身心素质、审美能力等,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今的体育课往往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教育教学方法也必须做相应的整合。在体育教育中,我们一定要致力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的创新性。这就要求我们探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
一、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列宁说:“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可见精神美与身体美是密不可分的,精神美可以使体育运动放出光和热。由于体育运动有进取、竞争、对抗、承担负荷、战胜艰难困苦和经受胜败考验等特点,因此它有利于培养人们精神上追求优胜、追求祖国荣誉的理想,有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坚毅果断、不畏艰难、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和体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感。如中长跑、耐力跑等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拔河、接力跑与球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体操、障碍跑、支撑跳跃等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及民族精神等。另外,规范的体育课课堂常规,既可以保证课堂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又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精神面貌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上课前师生互相问好,既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贯穿着礼貌教育;进行队形队列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与集体观念;通过体育竞赛与教学中的游戏所进行的规则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规则的习惯,为将来学生进入社会遵纪守法、遵守各项生活准则打下良好的行为基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现代教育学观点认为,交际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表现,情商不高也很难成就一番事业。人际间的交往是一种能力,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师生相互配合完成的,存在着多种人际交往活动。通过这些人际交往活动,可以克服有些学生不合群的缺点,使学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到,师生间因处在教与学的不同位置上,因而有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如在队列练习、队伍调动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同时教师还应认识到师生之间还有一种民主、平等、融洽的协作关系,在学生自由练习、活动游戏时,要让学生摆脱羁绊,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充分地表现集体的力量与表现自己。体育教学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存在着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集体之间、小集体相互之间的关系,既有需要群体协同完成的游戏与竞赛,又有个人独立的操练。因此教师应借用这种多角关系,引导学生摆正个人位置,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情商。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中学体育课中,尽量给学生提供不同创新的场所、机会以鼓励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敢于所学、敢于所动、敢于所思、各有所创,使课堂真正成为中学生展示各种创新的课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引的新的课堂形式,其主要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摆脱以往教师前面做,学生后面仿练的单一方式,增强肢体意识的过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敢于争辩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练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少老师只喜欢听话的学生,顺从老师的学生,殊不知,在练习中肯说肯做、肯于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乐于作出不同的动作的学生较聪明,才是好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是否正常,关键的一条就是要看教师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否发现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思维,并通过此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教师还可利用成功教学法启发学生创新。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技能的进步时,他们对成功的表现会产生积极体验,并对体育活动产生积极参与,自觉与不自觉的关心,爱好体育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练习体育的自觉性、参与性、乐趣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在学习获得的成功基础上时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兴趣。”因此,只有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才能启发和引导学生在体育练习中的创新,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各显其技,各展其能,从而体现出新时代的创新课堂氛围。
四、激活体育课堂
体育课堂教学有极为鲜明的活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搞活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出灵活性、多样性,并注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开放自己、表现自己,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高质量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我们要让体育课堂活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教育教学方法也必须做相应的整合,特别重要的是,今天的教育极为主张“以人为本”,要求引导学生自由自主地进行学习,面对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教师只有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时代的发展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培养学生体育技能,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及创造力。只有激活了体育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到这一点。
[关键词]人格 小学 体育教学
一、人格品质是社会主义人才应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社会心理学家孔智令等人认为:人格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特性的统一体,各种特性的配合形式。这些特性主要体现在体格、品德、心理性格方面。有人格魅力应具有的特征为:一, 有较强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国家的进步与文明、社会主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格健全、知识渊博、能力复合型的人才。体育教育是将体格、品德、性格进行磨炼且能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最佳教育手段。二, 言行一致、可靠、容易受到别人的信任;三,内心无冲突;四, 感情的冲动常受到理智的控制;身心皆适,是谓俱泰。故夫体育非也,养乎吾身,乐乎吾心而已。”体育具有全面育人、塑造健全人格的特征。
二、体育课教学生形成人格教育。
(一)开学期的第一堂室内课的人格教育。
开学第一节体育课,应该讲述体育课课堂常规的概念和对学生提出一系列上课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准时上课、不迟到、有事先请假,培养学生遵守组织纪律、遵纪守法的良好意识;如讲一些体育成功的例子和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来调动和激励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如按要求穿运动服上课、穿着整洁宽松,可培养学生爱清洁勤换衣物、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二)游戏与比赛中的人格培养。
利用游戏、比赛的特殊条件和要求,教师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竞争拼搏、奋发进取的精神,让他们在竞争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强化其良好的竞争意识和自强意识。如:接力赛、球类等集体项目的教学时,教师要讲授技术、战术等配合时,特别向学生强调全局观点,集体力量、互相配合,对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及时的帮助与纠错。要教孩子树立集体为重,重注集体荣誉,互帮互学不抱怨。体育活动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同学,能够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先天素质差”的同学。严格遵守规则进行文明的进行体育活动,让学生们知道尊重他人、遵守游戏规则、遵守课堂纪律,同时也了培养学生正义的人格精神。
(三)学习内容有难度时的人格培养。
体育课学习要付出一定的辛苦“坚强”。学生在学习掌握体育动作技术,反复练习为取得更好的成绩时,要不怕困难与勇往直前。例如:助跑跳远,首先消除学生的勇敢的跑跳,战胜心理的害怕,老师要鼓励,还要能过学生之间的互相鼓励,使学生勇敢的去尝试,使之能够继续练习,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去对待学习,战胜一切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先是助跑距离近,让他们觉得好跳,再慢慢提高难度,使学生能感觉到成功的喜悦。老师要及时鼓励和纠错,让学生知道不是随随便便能成功的,是要靠自己辛苦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培养学生意志坚定,勇于不服输勇敢拼搏的优良品质。
(四)正确的认识成功与失败形成健全的人格。
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他通过努力拼搏,取得成绩,他们所获得的成就感、自豪感是无以言表的,老师应该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并做适度的表扬,与此同时也指出不足和今后需努力的方向;使他们知道不是每人都能顺利的成功,失败也是财富,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五)体育练习中分组互相帮助互学与相互保护时的责任培养。
老师一定要强调具体的保护与帮助的要求,使学生学学会,学生之间的互相保护与帮助,消除学生在练习中的恐惧心理,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来学习。培养学生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优良品质。在体育课上一定要时常,对学生时常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牢记自己责任,培养学生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集体和社会认真负责的品质。
(六)当有处理突发事件来临时的人格教育。
体育课是以“健康第一”为原则,学生身体运动为主,堂课教学,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是不可避免地。在课堂上发生意外,老师应要沉着冷静,妥善处理,让学生有一种安全感,并能借此机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例如:上课时,小蜜蜂突然飞来,影响学生注意力,这种情况,老师就让大家别慌,讲一些有关于蜜蜂的一些知识,对学生好的思想、行为及时进行评价,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并杜绝不良影响,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提高鉴别能力。课下主动和个别学生谈心,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让学生有正确的外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四季变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在室外就不可避免阳光、风、雨、雪的天气。人们常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名言以激励人坚强不摧,锻炼体魄。现在的学生是“温室里的花”。这时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有效的引导,使他们有意识地培养有锻炼的意识,使学生知道只有良好的身体,长大了才能圣任各种工作,身体好,是前提条件。
三、文化精髓在体育课中的渗透及人格的教育。
人文精神对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动教材,是需要传承的,对于现代的学生会有厚德载物的渗透。因而,在体育课上我们要适时机,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例如: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崛起,以及乒乓球外交,奥运会的起源与发展,2008年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等,这就是把中国的文化精髓在体育课上渗透到课堂,使学生有民族意识,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从而长大了能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四、增强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佳的学生会有正常的行为反应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会要有正常与同学交往,能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能实事求是的进行自我评价,自尊自信自强。具备这些心理素质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体育课上能够达成情感目标,那么学生的心理素质一定会有所增强的。
[参考文献]
[1]于可红,浙江省1985~2000年学生身体形态生长规律及动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9):43~47.
本研究以广西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18个城市214名教师为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步:问卷设计、评估与编制。问卷内容:课改对学校的影响度、体育场地条件情况、课程改革实施效果(课改整体效果、教师情况分析、体育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程度、教师参与积极性和学生学习态度变化)、课改对课课堂教学的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练习密度、运动量)、课改对学生的影响(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健康意识)以及课改对教师的影响(课改的收获与困难)。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54个。
第二步:问卷评估。聘请从事体育理论和教学研究的专家13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高级教师3人、讲师1人)对已经设计好的问卷进行评估。评估指标为:很切题、切题、较切题、一般、不切题五个(明确)程度等级以及附后的书面评价。
第三步:问卷编制。第一轮效度检验发放问卷13份,回收13份,根据专家意见重新调整问卷。第二轮效度检验发放问卷仍然是13份,回收13份。各指标认定为很切题的占53.9%,认为切题的占23.0%,认为较切题的占15.4%,认为一般的占7.7%,专家对问卷所列出的各项指标表示认可,表明此问卷有效。
第四步:调查实施。利用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借广西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之机,现场发放300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度为96.3%。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MicrosoftExcel对所收集到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学分析。
一、广西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1.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学的影响
利用“课堂教学质量、练习密度、运动量的影响”三个维度研究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方面的影响。教师们认为实施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练习密度、学生课堂运动量和教学质量方面有所增加或有明显增高的,与认为有所下降或有明显下降的相比,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每个选项都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没有变化。可见,课改对这几方面的影响并不见得非常突出,效果并不明显。
2.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影响
利用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健康意识方面的变化来调查研究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方面的影响。教师认为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掌握方面有提高的并不占多数,更多的老师认为课改后,学生在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方面没有变化或有所下降。说明体育课程改革以后,学生在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方面的提高不明显,在促进学生健康意识方面倒是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从对教师的访谈得知,教师在“学生主体需求”和“新型师生关系”的认识上有偏差,以至于在课堂上对“传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等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技术技能的内容安排不多、要求不高;教师把“淡化运动技能”及“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片面理解为:只要学生高兴,学什么内容、怎么教并不是最重要的,这恐怕是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提高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3.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影响
(1)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意义。在“课改对自己整体水平提高的程度”调查中发现,有65.3%的教师认为课改对自己整体业务水平方面有提高或有很大提高,认为提高不大或没有提高的占26.6%;有59.3%的教师认为在转变教学理念方面有较大变化,说不清楚的占23.8%,变化不大和没有变化的仅占16.8%。
调查发现,实施新课改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提高教师整体业务水平是有帮助的。最大收获排位靠前的是:教学理念的转变(83%)、师生关系更加和谐(61.2%)、组织教法得到提高(58.4%)、教学目标更明确(55.6%)。从调查中得知,教师们认为在这次课程改革当中,主战场在课堂教学,教师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而且课改后教师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很多教师没有精力再去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一部分老师开始有意愿参与,却因为自身能力有限、缺乏帮助与指导,时间长了想法也就慢慢淡了,这是多数教师认为科研能力提高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新课标的诞生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空间和平台。因此,要想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就不能仅仅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而应该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既要研究教学,又要善于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
(2)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遇到的难题。关于“课改中教师遇到最大的问题”的调查中:认为教学条件不适应课改的发展需要的有138人(64.5%),新课程理念难以落实的有126人(58.9%),教师教学负担重的有94人(43.9%)和评价难操作的有88人(41.1%)。
教师们普遍认为体育场地(馆)不足、器材配置过低是目前广西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广西长期处于发展滞后的地区,近10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在城市就读的适龄儿童也不断增加,原有的学校办学规模已经不能满足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经费这几年虽有较大增长,但目前保障还是低水平的[4]。
二、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推进速度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