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1 12:51: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工作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为抓手,加快建设自主创新体系,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2012年,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7.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5.6%,专利申请数达到406件。
三、重点任务
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科技项目建设
一是加强考察论证,积极与企业衔接,建立科技项目库,大力帮助支持企业高新科技项目在省、市立项,争取省、市科技扶持资金;二是继续实施扶优扶强工程,加大企业扶持力度,规范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三是进一步规范机械制造、磨料磨具等优势产业,引导其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切实发挥区科技局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组织、导向作用,强化企业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工作机制,促进互动协作,形成科技资源共享、协调配合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力争在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三)实施科技带动工程
立足“纺织产业园”和“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发展规划和产业基础,依托龙头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强自主创新,形成产业特色,强力推动“两个园区”建设。
(四)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工作及送科技下乡活动,强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创新科普活动形式,认真开展科技进社区工作,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科学素质。
(五)加强知识产权宣传
坚持以“绿城杯”竞赛为载体,加强科技市场管理。完善推进城区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抓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专利申请量完成市下达任务。
(六)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作用
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作用,在招引大项目、好项目、高科技项目上下功夫,力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四、工作措施
(一)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紧迫感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蓝图,全区干部职工要认真分析我区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广泛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创新机制与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平台,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形成立体宣传格局。加强组织策划,抓住社会对科技工作关注的热点、重点、亮点,有组织开展一些大型集中宣传活动,增强宣传的系统性和集成性。认真落实科技奖励的各项政策,在全社会营造人人思创新、要创新、敢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加强知识产权培育,切实保护科技创新
加大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宣传力度,重点抓好企业科技人员和主要领导的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
(四)细化量化目标,完善推动工作的有效机制
在全区完善效能监察和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继续实行工作目标台帐管理制度,量化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定出时间进度、完成程度、完成效果,以标准提质量,以标准求效率,切实增强抓落实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面向社会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工作检查、评估、考核机制,强化工作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五)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紧紧围绕“爱科技、促创新、争贡献”的主题,全面开展科技系统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科技队伍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特别是依法依规行政履职的能力。坚持服务为本,主动服务、全面服务,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效能型、创新型机关,促进全区科技事业的发展。
(六)提高科技经费使用绩效
增加区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带动企业提高科技投入。按照《市科技投入条例》的要求,科技三项费用达到财政预算支出的1.5%以上,同时科技经费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倾斜。进一步确立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
>>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与重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阅读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法的发展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事立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培训政策演变的回顾与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展望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幼儿教育政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与价值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研究回顾与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 人的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回顾与反思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村报刊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的演进分析及其发展调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与农业政策反思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7-6-21.
[2]科技日报评论员. 开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新局面[N]. 科技日报,2001-12-21.
[3]科学技术部. 科学技术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http:///fggw/zfwj/zfwj2002/zf02yw/zf02kjzc/200312/t20031205_31290.htm,2002-10-30.
[4]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点(2001~2005年)[EB/OL]. http:///fggw/zfwj/zfwj2001/200512/t20051214_55018.htm,2001-07-29.
[5]科学技术部.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年度报告[EB/OL].http:///ndbg/,2006-2010.
[6]新闻.“十二五”我国社发科技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第四次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召开[N]. 科技日报,2011 -7-19.
[7]徐冠华. 在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 http:///zcfg/ShowArticle.asp?ArticleID=54,2001-12-21.
[8]万钢主编. 中国科技改革开放30年[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32-500,501-520,581-595.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http:///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2011-04-28.
[10]新闻. 西部大开发科技专项行动开始实施[N].光明日报,2000-02-20.
[11]新闻. 科技部西部大开发10年来取得成就[EB/OL]. http:///20091209/n268817943.shtml,2009-12-09.
5月15日,天津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暨第二十六届科技周活动组委会会议召开。天津市科技周组委会副主任、市委科技工委副书记邵毅受天津市领导委托作动员讲话。天津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天津市科技周组委会副主任、天津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杨鑫传介绍了第26届科技周活动筹备情况。会议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进行总结安排,对第二十六届科技周活动做出部署,对2011年度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天津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和科技周组委会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各区县分管科技工作的负责同志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天津市科协副主席刘惠通主持。
会议指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是增强公众科学素养和培养创新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天津市上下必须高度重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工作实效,切实提高天津市全民科学素质水平,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实现天津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二是要紧紧围绕天津市工作大局,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关注民生,进一步加强领导、开拓创新,努力把《科学素质纲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要不断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组织领导机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确保《科学素质纲要》的顺利实施。
会议对办好今年科技周活动进行了动员。今年科技周将于2012年5月19~25日举行,活动主题是“科技惠民生?创新促发展”,活动期间全市范围内将开展四大系列2?000余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会议要求各单位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抓好落实;要紧密联系实际,确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要勇于创新,创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会议印发了《天津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要点》以及第二十六届科技周活动方案。今年天津市科学素质行动将着力做好四个方面30余项工作。包括开展全国科普漫画大赛、举办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举办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启动“天津市科普益民工程”、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编辑:张译夫)
(天津市科协)
(一)抓好高企和高产培育申报
按照高企申报要件和高产入库条件,提早谋划高企高产培育工作,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摸排和筛选,并进行对标对表、分类指导,上半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其中于6月10日前完成2020年第一批申报,并被市科技局推荐至省高新企业认定管理办公室。同时,积极做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兑现工作,奖补资金为160万元,其中市级110万元,区级50万元。
4家企业已纳入高产企业,全区纳入高产企业共计19家。1-5月高产增加值增速-11.8%。
(二)促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积极鼓励、引导企业注重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高校封闭,为更好服务企业,我局积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成立线上产学研交流微信群。定期高校技术成果清单,征求企业技术需求,推进企业与高校实现需求与供给信息的对称,明确合作标的,提升产学研的力度和深度。在科宝生物、、华星选矿等分别与中科大、华北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积极促成市锂动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中煤远大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与师范大学建筑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三)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备案
开展辖区内优质企业的走访、分类指导工作,积极宣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及时组织辖区内企业有效地进行科技型中小企申报备案工作,培育壮大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力争在2019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的基础上争取有数的增加和质的提升。
(四)抓项目申报促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宣传并落实科技相关优惠政策,组织符合条件企业申报科技重大项目、研发仪器设备补助等项目,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热情高涨。
持续推进技术合同及科技成果登记工作。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吸纳和输出技术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引导企业及时进行备案登记工作。1-6月份,我区技术合同交易额为2010万元,科技成果登记数15个。
(五)推进绿金科创大走廊建设
积极配合做好市科创办要求的相关工作,及时制定出台2020年工作要点,成立专栏宣传区绿金科创达走廊工作,每月报送工作进展情况。为全力保障大走廊项目建设进展,建立“招”“落”分离和“融”“建”分离工作推进机制,落实一线工作法,全程解决项目落地、建设、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浓厚,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
从政府层面看,县区、乡镇各项工作任务繁重,普遍存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的现象;从企业层面看,多数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极低,企业重生产、轻改造,重效益、轻研发。
2.科技与工业、社会发展的结合不够紧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企业普遍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大部分企业在技术和科研人才方面投入十分有限,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平台较少。高新企业数量依然偏少。2019年,新增4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只有5家,在全市高新企业占比中依旧很低。
3.科技与农业的融合的有待推进。农业农村生产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较为薄弱,农业科技推广、科技示范、科技应用、科技扶贫等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与农业大学合力共建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特色试验站“石榴产业试验站”,目前正在建设阶段,还未投入使用。农村科技进步和乡镇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滞后。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切实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
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精准分析我区科技在发展中存在的明显不足及突出短板,研究对策措施,积极争取主要领导支持,凝聚各相关单位合力,共同营造有利于科技工作发展的浓厚氛围,促进科技工作尽快上水平、上台阶。
(二)深化产学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深化辖区内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力争在现有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创新模式,完善机制,推动我区企业尽快实现质量及数量上的新突破。
(三)强化政策支持,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试行)》,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资金投入的扶持力度,指导、帮助企业申报省、市扶持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热情,全面提升研发投入占比和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时,力争高企和高产工作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有新进展新突破。
提高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2011年为了加强我县知识产权工作有序积极开展。局由部门主要领导任局长,一名副局长分管具体日常事务。同时为了保障知识产权工作做到具体化、日常化,从我县十分困难的科技经费中拔出2万元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经费,为我县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组织和经费保障。
二、活动开展情况
1、知识产权周活动情况
为了做好和扩大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更好地保护所有权人的合法权利。县科技局组织县工商局、县商务局、县文体局等12个单位,进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一是组织质监、食品和药品监督局、烟草公司组成执法队对我县8家食品零售点和5家药店进行了联合保护执法活动;二是深入我县牛孔乡、大水沟乡、骑马坝乡进行巡回宣传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方针和原则立场、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三是利用人口流量大的县城设点咨询和发放相关知识问答资料6000余份,咨询人数320人次。四是组织开展了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保护工作,组织力量对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商品集散地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同时为了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宣传面,更有效地把知识产权宣传到千家万户,利用地方有线电视台继续宣传保护知识产权重大典型案例及其启示,宣传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效果,进一步扩大了宣传周活动的社会影响。
2、“科技活动周”开展情况
为了营造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声势浩大、内容丰富,县科技局联合县科协、县地震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610办等12个部门利用人流大的当地民族街天,进行宣传活动:一是设点咨询工作。科技活动周围绕我县产业培植特点、农民春耕防病工作,结合参加单位各自的职能,设置农业病虫害、科学种植、养殖等12个咨询点,咨询750人次,内容包括八角修剪技术、科学养猪和水稻稻飞虱防治技术等;二是宣传资料工作。为了提高科普知识宣传,强化农民科技意识和提高农民各种防范意识,宣传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规、条例760份,放发石斛种植技术、茶叶采摘技术、快速养猪法、猪蓝耳病防控手册等科学种植、养殖资料17000份(册),反对幸福安康、地震自救基本知识、植物疫病检测等内容展榜128块(幅);三是电视宣传。为了加大科技活动周宣传效果和宣传面,进一步扩大宣传周活动的社会影响,利用2台电视机宣传“科技在我身边”、科学养殖等光碟5盘。并利用地方有线电视台继续宣传三天。通过开展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拉近了科技与农民生产中的距离,提高全县公众学科技意识和用科技意识,对进一步推动我县科技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1、各级领导对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强。
2、企业和事业单位掌握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较弱,缺乏知识产权管理和调应对纠纷的专业人才。
3、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缺乏经费和人才,协调机制不完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不高。
4、在产业培植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目标导向,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的意识淡薄。
四、2012年工作要点
1、认真组织开展好“4.26”知识产权周活动,使知识产权工作进社区、学校、企业、下乡镇,加大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意识。
根据《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民心工程”工作规范》(人口领办〔〕1号,以下简称《工作规范》)、《市人口计生委年工作要点》和《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生殖保健免费服务实施方案》(人口领〔〕4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为已婚育龄妇女开展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为确保工作顺利实施,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广大已婚育龄妇女和计划生育家庭提供生殖保健服务是促进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广大育龄群众实施生育关怀的有效手段,也是省、市两级政府确定的一项“民心工程”。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继续把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工作纳入当地的“民心工程”组织实施,对免费服务工作要进行专题研究,精心组织,做好统筹安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并召开会议,进行发动和部署,推动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二、明确任务,有序实施
按照《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和市要求的免费服务任务,县已将任务总数按比例分解到各乡(镇),各乡(镇)对开展免费服务要统一协调,结合季普查对各村免费检查服务时间、地点作出安排,提前告知广大群众,方便群众自愿到指定点接受服务。同时,兼顾全年服务任务量,一般安排在前三季度完成,第四季度为查漏补缺。在免费检查服务项目上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通过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检查针对农村群众常见病、多发病,进一步实施生殖健康免费检查拓展升级。实施“5+X”服务模式,即全县普遍开设B超检查、乳腺检查、妇科内诊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和一般体格检查等五项免费检查项目,各乡(镇)根据实际,酌情增设宫颈刮片、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心电图等若干免费检查项目,努力提高生殖健康检查的质量,满足服务对象多元化、个性化的保健需求。
三、专款专用,确保实效
开展生殖健康免费服务升级,需要足够的经费投入做保障。各乡(镇)要确实把市、县投入的经费,用足用好,要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抓好落实。免费服务经费要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免费服务效果。县将不定期组织人员对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并将免费服务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列入责任目标考核内容。
四、整合资源,强化能力
各乡(镇)对服务用房、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要统筹调配,保证免费服务安全、有效。坚持以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技术力量为主导,不足部分可抽调卫生技术人员,混合编队组建队伍,做到计卫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服务上要严格按《工作规范》要求,规范服务流程,加强质量控制。按照“免费检查、简单治疗、全程服务”的原则,对检查发现的疾病及需落实避孕节育手术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给予现场处理,对不能当场处理的,要及时给出处理意见,畅通转诊渠道,做好随访和跟踪服务。
五、加强督导,确保实效
为确保免费服务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县要深入到村,对经费落实、工作进度、工作质量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县人口计生局继续将免费服务工作列入科技工作日常评估重点内容。将不定期对免费服务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和跟踪监测,并将抽查情况计入平时考核成绩。各乡(镇)要大胆创新,将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相互交流,确保免费服务取得新成效。
【关键词】生物制药;西药制药;车间
药品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基础,是人类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药物也提出了新要求,各种安全、绿色、环保、高质的药品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制药工艺的研究和探索。西药作为现代化医药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类,由于它本身是一种化学生产工艺,为此在加工与生产当中各技术环节与工艺要求都极为严格,无论是工程技术手段还是工程管理策略,都必须要给予应有重视。
一、西药工程概述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当今社会发展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生活中对于自身的健康也提出了新要求,对于保障健康的药物也给予了新看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药制药工程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应用前景日益深入,应用技术措施十分的严格。
1、西药工程概况
一般来说,西药制药主要指的是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来消融原材料,使得其中杂质、污物和不良成分及时的去除,生成一种新物质,是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和理念进行可靠操作和制作的一个综合性生产工艺。在当今的临床诊疗和救治中,西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它在研制的过程中是从西药物质基础的角度出发进行的,是通过解决当今存在的化学稳定性问题和药效问题来进行优化的。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就是说西药制药工艺的开展主要需要解决的重点在于怎么样在工作中应用快速、安全的技术手段来生产出可靠的药物成分,为医疗工作的开展和人类健康提供物质保障。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现代化计算机技术、遥控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主的新技术体系在制药工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使得整个制药流程变的更加的精确化、完善化,其整个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2、西药制药工程的发展前景
近些年来,需要制药工程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是就整体发展现状而言还不甚理想。尤其是在近些年来,各种药物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整个制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也可为给制药工艺的引用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国内不断推出的各种只要政策很适合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这使得整个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尤其是在西药制取工艺当中,我国的设计能力、技术能力以及设备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逐渐缩小了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为我国制药工程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常见的西药制药工艺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样也是一个用药量极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因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影响,使得我国的药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未曾得到有效的解决,就整体趋势而言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就我国的西药生产工艺进行分析,无论是在技术、设备还是理念上,都与西方法多发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差异,技术落后、生产观念不严谨、生产方式不科学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使得整个药物生产存在着严重的影响。基于这种社会背景下,以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为基础的制药新工艺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得到人们的认可,它在整个制药领域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就当今常见的西药制药工艺进行分析,其主要的工艺如下:
1、生物制药技术分析
在现代化西药制药生产当中,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最为常见,它是基于现代化生物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制药新技术和新工艺。所谓的生物制药技术或称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s)是集生物学、医学、药学的先进技术为一体,以组合化学、药学基因(功能抗原学、生物信息学等高技术为依托,以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突破为后盾形成的产业。现在,世界生物制药技术的产业化已进入投资收获期,生物技术药品已应用和渗透到医药、保健食品和日化产品等各个领域,尤其在新药研究、开发、生产和改造传统制药工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生物学的革命不仅依赖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自身发展,而且依赖于很多相关领域的技术走向,例如微机电系统、材料科学、图像处理、传感器和信息技术等。尽管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但是基因组图谱、克隆技术、遗传修改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疾病疗法和药物开发方面的进展正在加快。
除了遗传学之外,生物技术还可以继续改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疗法。这些新疗法可以封锁病原体进入人体并进行传播的能力,使病原体变得更加脆弱并且使人的免疫功能对新的病原体作出反应。这些方法可以克服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越来越强的不良趋势,对感染形成新的攻势。
除了解决传统的细菌和病毒问题之外,人们正在开发解决化学不平衡和化学成分积累的新疗法。例如,正在开发之中的抗体可以攻击体内的可卡因,将来可以用于治疗成瘾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瘾君子的状况,而且对于解决全球性非法贸易问题具有重大影响。
2、径向膜层析技术
传统的层析技术往往采用长轴流向设计,虽然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运用,但依然存在许多缺点: (1) 流速较慢,层析耗时长效率低;(2) 层析过程中压降较大,增加了对设备的要求;(3) 层析条件不易放大,若想放大规模,需重新摸索分离条件,为重组蛋白的大规模分离纯化提出了难题。80年代中期国际上提出了一种称为径向层析(Radial Flow Chromatography)的新技术。80年代后期,径向层析又结合膜分离处理量大的优点,发展成径向膜层析技术,在原理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径向膜层析柱常采用螺旋卷式膜组件结构,流动的方向是从层析柱的圆周流向柱的圆心,即径向流动。由于这一原理,与传统的轴向层析柱相比,径向层析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流向的截面积加大,即使在流速高时压降仍很低,因而纯化速度快处理量大。(2) 保持柱径不变,无需改变其它分离条件,仅增加柱长就可以增加上样量,因而有利于放大生产。
三、小结
西药制药技术的提高是综合当前的生物技术、基因技术为一体的生产模式,各个生产企业和单位在制药的过程中结合科学技术综合分析与利用是保证当前易学发展的关键,更是为西药制药提出良好发展前景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组织实施科技项目
1至10月,完成国家级、市级、区级各类项目197项(包括农医类)。复审验收跟踪项目66项。完成262家科技企业换发证工作。其中: 申报国家级各类项目25项。申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19项;申报国家级新产品1项;申报国家级火炬计划2项;申报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3项。 申报市级各类项目93项。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计划32项(9项获资助),上海市重点新产品计划9项(其中4项获资助),上海新市火炬计划7项,组织认定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1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再创新计划项目2项;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6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5项(获二等奖1个,3等奖1个);组织认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10家(其中首批获批7家);上海市科技创新人1人(神力)。 立项并实施区级各类项目79项。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计划8项;认定15家企业为奉贤区高新技术企业;区高转项目5项;创建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区级科技发展基金立项46项(农医方面)。 完成其它各类复审、验收、跟踪项目66项。创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奉贤)基地1个;配合市科委完成上海市种子资金项目验收6项;配合市高新办完成现有5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复审工作(其中:48家企业通过复审, 3家企业自动放弃);完成国家863计划执行情况跟踪调查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跟踪调查2项;完成项目鉴定5项,成果登记3项。 完成各类科技计划统计。完成262家科技企业的网上年检工作,换发科技企业联系服务证267份。完成完成XX年奉贤区春季网点土利用动态监测简析。
二、推进知识产权工作
至9月底,专利申请量640件,完成年指标任务的128%;办理专利申请专项资助22项,资助经费14600元;确定区第二批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2所;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6项,技术交易额3072万元;组团参加《XX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有4项新技术成果及产品获.
XX年工作计划思路
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教兴市主战略,继续推进《奉贤区科教兴区规划纲要(XX年-2010年)》和《奉贤区科技兴区推进计划》,努力营造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落实科普“六进”工程,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科技工作目标任务: 申报、落实国家级、市级各类科技项目130项 以上(不包括区级项目),同比XX年118项递增10%左右。其中:
——申报国家级各类科技项目不少于20项。其中国家级创新项目12 项,国家级新产品1 项,国家级火炬项目 2项,其它5项;
——申报市级各级科技项目不少于80项。其中市级创新项目12 项,市级新产品6 项,市级火炬项目6 项,市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项,市级农业攻关项目6 项,其它30项;
——落实区级各类科技项目不少于32项。其中:区级科技领军企业1-2家,区级创新项目15项,区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5项,其它10项;
——农医类科技发展基金项目不少于45项。其中农业类30项,医疗等其它行业15项,继续支持农业科技特色示范基地若干。
——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0家、区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2家,通过重点扶持,争取在XX年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0亿,比XX年100亿左右增长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由XX年13%增长至15%。
——实施科技“小巨人”扶持计划。每年挖掘并着力扶持10家销售额800—1000万左右、科技含量和利润率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企业,争取在3年之内形成一批5000万元销售以上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
——知识产权专利申请不少于600项,申报市级专利培育试点企业5家,争创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申报并争取批准上海市著名商标1个以上(原我区全国驰名商标1个,市著名商标9个,今年申报5个还没结果)。争取上海市名牌产品1—2个(原我区有市名牌19个,今年申报4个,还没结果)。
——申报市级专业科普博物馆2家。(其中:化妆品行业1家,食用菌行业1家),争创市级科普基地2个,创建区级科普示范工程12个;
——进行各类科技培训不少于XX人次。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需要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是拟在XX年年初,由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科技大会,表彰科技“五大奖“,按照科教兴区纲要,总结XX年科教兴区工作,布置XX年工作任务;二是出台《奉贤区科教兴区战略配套政策》(领军企业、小巨人企业、科技发展基金、专利基金等六个管理办法),使全区科技型企业申请各类区级项目或资质认定,有明确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三是利用科普“六进”工程、“科普宣传周”、“三下乡”、“科普教育基地”等载体和阵地进行全民科普教育;四是发挥媒体作用,利用现有的科技网站、科技刊物、科技天地、电子大屏幕和科普画廊等有效的宣传阵地,积极宣传科技政策、法律、法规,培育企业科技创业文化,优化科技环境,不断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 共2页,当前第1页1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产业化进程 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依靠现有的各类科技资金支持,为科技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加快推进科技企业产业化进程,提升科技产品水平。 一是实施科技兴区推进计划。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实施科技兴区规划纲要。按照“分类指导,分期实施”的要求,形成并实施XX年科教兴区各部门年度工作要点和目标,进一步构建社会所需,政府所能的全区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二是认真组织科技项目。坚持突出重点(领军企业、小巨人企业、市区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四个层面)培育特色项目,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科技部和市科委各类政策,了解掌握全区科技型企业发展态势和主要行业发展势趋,为区政府提供建议;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使一批科技企业获得科技创新基金(资金)的资助,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成果转化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促进科技企业产业化。三是打造科技领军企业。按照我区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年内培育1-2家科技领军企业,鼓励支持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带动一个行业、一个产
业科技进步向纵深推进。四是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每年政策聚焦10家目前1000万左右销售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3年内可成长至4000—5000万销售企业。五是支持社会事业类科技项目。关注农业科技特色基地建设,发挥农业、医药等传统基础业科技方面的软课题研究,重点帮助农业种、养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
三、推进知识产权工作
提升专利申请的量和质 围绕实施科教兴区的主战略,以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为抓手,积极鼓励发明创造及自主创新,加快知识产权传播、服务中心建设,为推动科技、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一是实施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全面贯彻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我区XX年至2010年“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研究具有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情况,掌握信息动态,把握工作重心,使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教兴区”战略的总体部署相适应。二是促进知识产权对创新体系建设功献率。要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学普及和技术转移服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产学研结合,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升我区专利申请的量和质。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增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能动性,抵制非法专利产品流入市场,积极主动介入纠纷调解工作,保护专利产权,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发挥服务中心功能。通过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这一平台,构筑一条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便捷通道,方便专利的检索,开展持证上岗培训,确保专业人员的工作水准。举办大型知识产权论坛报告会。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对依靠科技进步的认识,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 一是开展科普“六进” 工程活动。认真开展科普“六进” 工程活动,组织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军营活动,不断拓展科普教育的渠道,使科普事业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二是创建示范基地。以创建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居委、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科普特色示范学校等工程为抓手,整合区域科普资源,为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载体,确保各个领域科普教育的需要。三是加强科技实务培训。组织好科技政策实务培训,依托我区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推广一批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的技术,增加培训的覆盖用技面,使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市场经济和科技意识,真正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XX年目标培训XX人次以上。
第一条为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宣传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其他组织和公民从事科普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科普工作是公益事业,是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教兴省的一项战略任务。
科普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是青少年、农民和工人。
第五条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态度,反对迷信和反科学、伪科学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科普为名传播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方式、进行其他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不得将违背科学原则和科学精神的主张和观点,作为科普知识传播和推广。
第二章组织和管理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将科普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科普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考核内容。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政府主管领导负责,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参加的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第八条科普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协调本地区的科普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议科普工作总体规划;
(二)研究确定科普事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
(三)审议科普工作年度工作要点;
(四)促进各部门及全社会支持并参与科普工作;
(五)协调本地区和部门间的科普工作;
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级以上科学技术行政部门。
第九条县级以上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是科普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科普工作总体规划,实行政策引导,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并实施本部门的科普工作计划,并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相关的科普工作。
第十条科学技术协会应当发挥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参与制定本地区科普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充分利用并发挥其科普网络和组织优势,加强对所属团体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科普工作的组织管理与业务指导,鼓励并支持科技人员进行科普研究和科普创作;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社会性的科普工作。
第三章青少年、农民和工人科普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发挥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将科普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并安排一定的教学时数,在校本教材和乡土教材中适当增加科普内容。
第十二条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制定科普教育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参加科普兴趣小组、科技创新大赛、具有科普内容的夏令营、冬令营和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
第十三条中小学校应当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教育基地。
具备开放条件的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应当定期向青少年免费开放。
第十四条中小学校应当设立专职或者兼职科普辅导教师,提供科普读物,保证必要的讲座时间,并定期组织培训。
第十五条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和科学技术协会应当有针对性地向青少年推荐科普课外读物,组织有关专家编写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科普课外读物,并向青少年优惠提供。
图书、电子、音像出版部门应当将青少年科普读物纳入出版计划,保证每年制作和出版一定数量的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科普图书、电子和音像制品。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单位,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农村科普工作计划。
社会各界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并支持农村科普工作。
第十七条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为农民科技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农民科技节期间,组织开展农民科技竞赛、举办农业科技讲座等活动。
第十八条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应当发挥乡(镇)科普组织的作用,根据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科学生产、文明生活,开展科普活动。
乡(镇)、村文化站(室)、广播站应当宣传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应当利用自身优势,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指导等服务。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及科学技术协会应当组织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其他涉农单位,开展面向农民的农业科技培训,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并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开展进城务工农民的技能培训。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及科学技术协会应当定期组织乡(镇)农业技术干部培训,扶持并发挥重点科技示范户、种养殖大户等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科技、卫生和农业等有关部门每年应当开展以文化、科技、卫生和农业等为主要内容的下乡活动,并落实经费,制定奖励、考评等相关制度。
文化、科技和农业等有关部门应当每年根据农民需要,组织捐赠科普图书,放映科技电影,演出文艺节目,举办农村实用技术讲座、咨询、培训等活动,并协助建设农村文化、科普图书室。
医疗卫生单位应当每年组织医务人员向农民开展医疗保健咨询等服务,宣传疾病防治、优生优育、健康保健等知识。
第二十二条科学技术协会应当协助政府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普之冬活动,并组织有关单位开展科普大集和科普村镇建设等活动。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工会和产业工会组织应当组织职工开展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第二十四条各级工会组织应当利用现有的文化宫(馆)、职工干部培训学院(校)、技术交流馆等场所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技能培训、技术推广等科普活动。
第二十五条企业应当结合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应用,组织职工技能培训,普及与生产经营、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生产技能。
第二十六条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创办行业博物馆、科技馆,建立科普组织,开展科普活动。
第四章社会责任
第二十七条普及科学技术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会各界应当参与和支持,提倡公民参加科普活动。
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科普事业。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事行政部门应当将科普教育纳入国家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
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根据培训对象的需要,开设现代科技基础知识课程或者举办科技知识专题讲座。
第二十九条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每年参加一次以上的现代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科普学习讲座。
第三十条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社会团体应当根据科普工作规划和计划,并结合职工、青少年和妇女的特点开展科普活动。
第三十一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综合性互联网站应当开办固定科普宣传栏目,制作科普节目,在科技活动周和重大科普活动期间应当免费播放科普公益性广告。
综合类和自然科学类报纸、期刊应当开设科普专栏、专版,宣传科普知识。
影视生产、发行和放映单位应当制作、发行、放映科普影视作品。
第三十二条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应当组织科技工作者和教师、学生开展科普活动。
具备开放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应当向公众开放具有科普功能的陈列室、生产车间、实验基地、实验室和其他场地、设施。
第三十三条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产业化项目,项目承担单位或者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项目特点,开展相关科普宣传。
鼓励省科学技术奖的申报人提交相关的科普成果。
具备开放条件的省重大建设和技改项目完成后,应当提供向公众开放、通俗易懂的科普宣传模型和展示等。
第三十四条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气象站、公园、医院、商场、车站、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结合自身的业务和特点,面向公众开展经常性的科普宣传。
第三十五条大型洽谈会、博览会、重大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的承办单位,应当利用场馆和设施设置相关的科普宣传内容。
第三十六条居民委员会应当利用所在地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资源,定期向居民开办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婚育知识、公共安全、节约等贴近百姓生活的科普讲座,并设置固定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板,开展创建科普文明社区活动。
第三十七条鼓励大学生、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各种科普志愿活动。
第三十八条每年五月的第三周为全省科技活动周。社会各界应当根据全省科技活动周的主题开展科普活动。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三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逐步增加对科普经费的投入。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安排一定的科普经费。
提倡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开展科普活动。
科普经费和社会组织、个人资助科普事业的财产,必须用于科普事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克扣、截留、挪用。
第四十条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及有条件的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场馆、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并加强对现有科普场馆、设施的利用、维修和改造。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利用现有的科技、教育、文化等设施和场所,做好科普工作。
第四十一条利用政府投资建设或者享受政策优惠的博物馆、科技馆、青年宫、少年宫(中心)、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场馆不得擅自改作他用。对青少年、六十周岁以上老年人及残疾人应当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科技活动周期间及重大科普宣传日应当免费向社会开放;经费困难的,同级财政应当予以补贴,使其正常运行。
第四十二条鼓励和支持省外、境外博物馆、科技馆到我省布展、巡展;向青少年、六十周岁以上老年人及残疾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享受优惠政策。
第四十三条获得县级以上科普奖项或者具有科普创作成果的,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中,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
第四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科普组织和科普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普组织,提高科普工作者待遇,改善科普工作者条件,依法维护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的合法权益,鼓励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自主开展科普活动,依法兴办科普事业。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协会和有关单位应当对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履行法定职责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
第四十七条以科普为名传播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方式、进行其他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或者骗取财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克扣、截留、挪用科普财政经费或者贪污、挪用捐赠款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归还,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擅自将政府投资建设的科普场所改为他用妨碍开展科普活动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国家工作人员在科普工作中,、、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我们再次重拾零星片断的记忆时,心里流淌的是那份感动与激情。
当珍藏的美丽不再重来,我们能挖掘的只是片层浅语。收获无数的感动,用笔与纸勾勒记忆的足迹。
虽然他是我的领导,虽然无数次听闻他的事迹,虽然有过几次深长的对话,但像此次,如此长、如此近距离还是第一次。
虽然有叹气,虽然有无奈,虽然有自豪,但我却深深地感悟着一个城建档案人对责任的坚守、对事业的追求、对未来的执着,他――就是长沙城建档案馆馆长冯兆平先生。
创新:民族灵魂
本刊记者: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对城建档案这个传统行业来说,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最近几年,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大做创新文章,工作职能显著增强,发展空间有效拓展,传统行业也呈现出鲜活的气息,绽放出璀璨的光华。请问您是如何在工作中贯穿创新理念的?
冯兆平:这个问题比较大,比较集中在城建档案工作的本质上。城建档案和其他档案一样,最大的特点就是默默无闻的后延续工作。比如说,一个工程建设完了之后,它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把相关资料和数据保存起来形成档案,这就是后延续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很难得到相关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尤其是在建筑行业。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且一直以来我们建筑行业对于档案的保管意识也是非常薄弱。城建档案馆走上历史舞台应该是在1980年,当时正值拨乱反正,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相关领导们包括老领导像曾山、万里针对即将开始的大规模城市建设提出必须加强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过去由于对这一工作不重视,导致很多城市找不到基础性的资料和档案,很多建筑改扩建也无法找到相关资料,专家们忧患重重。尤其在当时距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时间很短,到1980年时,唐山地震的后遗症还没有消除。因此在那次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许多代表对唐山地震所带来的后患印象非常深刻。在唐山发生地震的时候,由于没有保存好建设工程的档案,导致唐山地震的抢险救灾工作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当时的专家们和学者们以及参加全国科技大会的代表们呼吁建立城建档案馆,把这些历史上的相关建筑资料保存起来,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城市建设服务。当时专家们还举了个例子: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莫斯科在德国入侵以后被破坏得相当严重,但是由于莫斯科在战前及时地把城建档案资料转移了,因此战后莫斯科的城市恢复建设非常快。于是从唐山地震的反面例子和莫斯科建设的正面例子中形成了一个共识:即建立城建档案馆保存城市建设档案非常重要。之后,我们国家开始在大中城市建立城建档案馆,像我们长沙城建档案馆,就是1980年12月份成立的。从建立之初到1999年,长沙的城建档案工作在全国来说还是有一定名气的。过去我们的前几任领导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那些工作局限于档案工作的特点,即它是个后延续的工作,很难受到人们重视,所以原来的工作都很滞后,我在2000年接手这个工作之后,觉得城建档案工作与其他档案工作应该还是要有一定的区别。我认为城建档案工作不纯粹是抓档案,更不应该把城建档案只做档案看。我认为城建档案实质上就是城市建设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庞大工程的组成部分,说小点就是一个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为什么是这样讲?因为一个工程建好之后,留下的应该是两大块:一大块就是建设成果――城市的这些建筑,另外一大块就是留下城建档案资料。这两样东西是相辅相成的,档案在形成过程中对工程建设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今后的维护、管理甚至改扩建也是必需的。
本刊记者:一方面是实物,一方面是资料,两方面可以相互印证?
冯兆平:对,相辅相成。因此在今后的实践,在城市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用到这些东西,没有这个东西就会抓瞎。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从2000年便在工作中做了两个方面的创新。第一个创新,就是组织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到城市建设的第一线,到建设工地上去,指导城建档案工作、宣传城建档案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宣传城建档案的知识,同时与建设工地上的资料员和相关的技术人员一起做好城建档案的工作。这是前期的指导和服务。说实在的,过去我们档案工作者在这一块做得是不够的,过去局限于坐在家里等档案,因此这是一个方面的创新。这个创新最大的好处是:第一,增强了建设工程参与者的档案意识。第二,促进了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建设工程的质量,后来引伸到促进建设领域的反腐败工作。为什么呢?因为工程资料档案过去是不被重视的,相关工作人员甚至拣到烟盒子或随便拣张废纸画几笔就是档案。通过这样抓工作之后,城建档案都变规范了。比如进来的原材料是什么,现场及时进行签证、抽样、送检,这种做法使我们的档案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和实体相吻合,于是便有效地促进了建设工作的规范管理并提高了建设工程的质量,同时在肯定档案与实体相吻合后,建设工程的反腐败工作也更好做了,这是抓前期的工作。后来我总结了一下,这样切实地抓档案工作在建设领域促进了四项工作的开展:即促进了建设工程规范管理、促进了建设工程质量、促进了建设领域反腐败工作,同时也促进了我们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到目前为止,在全国的城建档案工作中,档案实体做得最全面、最系统、最完整的,长沙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其他城市城建档案馆像我们这样抓工作的确实不多,当然后来有不少省市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到长沙学习、取经。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它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契机与机遇。2000年以后,长沙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尤其是2000年重点工程指挥部的组建,当时很多指挥长都是市里的领导。比如长沙市五一大道的改扩就是由时任市委书记张云川直接指挥、副市长赵小明亲自参与、市人大副主任颜克初任指挥长,领导重视、大家积极参于,档案工作明显促进了管理和提升了工程质量,使领导和建设者们看到了城建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于是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较之前好做多了,所以说这个创新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第二个大的创新,就是抓城建档案的立法建设。做了这么多年,城建档案的法制建设是非常不健全的,我们国家对城建档案暂时没有立法。国家《档案法》囊括内容非常广,它对于专业档案这块规范是不细的,比如城建档案、土地档案、房产档案、人事档案等等,是没有立法的。其实从整个档案体系来讲,城建档案法制建设应该是一个大的组成部分,因为一个国家尤其是城市基础建设是不能缺少城建档案的。
本刊记者:那我们国家开始考虑这方面的立法了吗?
冯兆平:非常滞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考虑,但是我们不能等啊!于是,我们从2002年开始筹划立法工作,当时我们考虑到单纯从城建档案立法,可能很难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档案系统内部的争议很大,比如档案部门想把城建档案捆在一起,自然不愿让城建档案单独立法;其二,城建档案涉及的部门太多,城建档案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各种资料,也包括国土以及之后从事城市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都属于城建档案。由于分管的机构庞大而且比较分散,这些和城建有关的部门都是分开的,有国土局、建委、城管局、规划局、房产局和环保局等等,如果大家都齐心协力来做城建档案的工作,那么城建档案的工作就很容易实现。但因为在体制上,城建档案是由建委分管,所以要城管局来支持、要环保局来支持,虽然在理论层面上可以做到,但在现实层面,由于牵涉的人与事太多,部门分歧太大,所以统一协调起来困难重重。2000年开始,长沙城市建设迭起,地下管线的挖断率特别高,都是由于缺少地下管线的档案资料所致。几乎每个星期报纸都在报道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和工业管道被挖断的事情,有时次数甚至达到每周三到四次,尤其是自来水管被挖断导致一片地区停水,煤气管挖断导致一片地区停气,群众的反响特别强烈,造成的损失也很大。比如,建设伍家岭立交桥时,由于钻探地质结构的时候把主水管钻破了,使得伍家岭立交桥下面的门面全部被淹没,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几十万,损失要赔偿、管道要修复,市民可谓怨声载道。由于管线时刻被挖断且媒体经常性的报道,令我们的领导也很头痛,让人感觉整个城市如处于战火中般,非常的不安全。于是我们从此时起开始有意识地搜集相关资料。到了2002年,我们认为时机成熟,立马向建委和市政府法制办申请对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立法。为什么要立法?因为地下管线这一块不是建委一家单位能抓下来的。比如说电信管道、供水管道、供气管道都不属于建委的管辖范围,而电力管线就更不属于建委了。而我们作为建委下的一个二级机构,要开展好工作只有依法而行,所以立法迫在眉捷。当时有个很好的契机就是媒体特别关注,因此我们抓住机会向政府法制办申请。2002、2003年我们都申报了立法申请,但并没有被纳入立法计划。直到2004年1月3日和4日的市人大会议,我们在人大会前找了十多个人大代表到我们馆内调研。人大代表们一致认为地下管线档案管理非常重要,便很快形成了一个议案。在那次人大会上,这个议案被立为了一号议案。可见此议案的非同寻常以及其重要性。于是,我们从当年的4月份开始配合市人大、市政府法制办正式组织调研,起草相关的条例草案,到10月底,这个《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正式出台。
本刊记者:《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的出台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冯兆平:站在我个人的角度分析,我觉得这个立法的最大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确立了依法行政、依法做好城市建设档案工作的一个依据;第二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大大提升了城建档案馆和城建档案工作的地位。从此以后我们的工作就更加顺畅了,比如说我们城建档案馆的人才建设、行政管理、工程申报、竣工验收等这些工程建设中的程序都有法可依了,所以说立法工作开辟了城建档案工作的一个新局面。上述是两个大的方面的创新,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的方面的创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建档案办公室对我们的评价是,长沙城建档案馆是全国城建档案工作出经验的地方。这些小方面的创新,比如说,在“档案的利用”这块,长沙城建档案馆也是走在全国前列。我们档案的利用工作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通过宣传城建档案的价值来加强其应用。城建档案存在的价值都被登记在案,比如利用档案发挥了什么效应,我们也都有反馈和登记。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长沙城建档案被开发利用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而其经济效益也达到六、七个亿,这与国家和政府对城建档案馆建设的投入是成正比的。这么多年来,国家对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和运行投入加起来也只有一个多亿,因此城建档案馆的价值就更加明显。再比如说,我们真正实现了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这在全国来说不是独一无二至少也是少有的。还有,我们刚刚开发出来的利用“双码流”技术来管理声像档案技术。在今年湖南省档案局组织的科研课题结题会上,就省档案局的科技处和省档案馆在网上查询的资料来看,这在全国是先例。因为声像档案在城建档案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质上,声像档案系统的利用和管理应该在很早以前就需要创新。因为建设工程档案不但有纸质档案和设计的实物模型,还有在建设过程中很多的隐蔽工程记录、照片、录像,像我们重点的、比较特殊的工程资料,要拍下来,还要录下来。我们长沙城建档案馆为什么要建立声像档案这么一个管理系统,也就是因为我们搜集的有特色的声像档案太多了。那么声像档案的利用和创新为我们城建档案的宣传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不过,这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大。从2000年到现在,每年的投入不下几十万,但它带来的效益也是非常大的。应该说现在拥有的设备就像一个小小的电视台。从2000年到现在,我们已经制作电视专题片47部。这些专题片是些什么样的专题片呢?第一,宣传城市建设的成就;第二,宣传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建设的正确决策和宣传党的丰功伟绩;第三,为城市建设招商引资进行宣传,同时还有直接作为我们向上级作工作汇报的第一手资料。这些宣传片做出来之后,有的成为长沙市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
本刊记者:这些东西不单单是单位的,而成为了市政府对外宣传的一个形象?
冯兆平:我们做的这些不仅仅是单位的资料,而且直接反映着市政府的形象。当时我们做了一个《长沙•活力与希望》的电视专题片,市政府在香港招商引资的时候就循环播放该专题片。还有我们当时做的《长沙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电视专题片,当时我们还没有做完,也没有通过审查,片子就被市里的领导拿去招商引资了。正因为如此,声像档案对提升我们长沙城建档案工作者的知名度非常有好处。城建档案馆声像工作的发展不但有效地提升了我们的知名度,也让领导对我们的工作更加重视。领导后来如此重视城建档案,也得益于这方面的宣传。当然我讲的创新包括很多方面的创新:比如说,首先在全国城建档案行业实行用人制度的创新、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人员的双向选择等。其他小的方面还有很多创新。我们自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每年的工作要上一到两个台阶。所以我们感觉到压力特别大。因为自己给自己设台阶,所以才会感觉压力大。比如说建设信息工作, 2001年的12月份时,谁也没要求我们做建设信息工作,但是当时我就从档案整理科调了一位同志到办公室,从事建设信息编发工作。编发建设信息工作的目的就是利用我们工作的特色来搜集相关信息和编发城建档案的相关信息来向市委领导反映。所以到现在,我们的建设信息工作在全国也是比较突出的,不说首屈一指也是处于一个领先位置。我们这个创新正是因为我们每年都给自己订一个目标。这样,我们的工作每年都有一到两个特色而且能上一两个台阶。
GIS:推动立法
本刊记者:目前,全国各地建设部门建立的众多GIS信息系统中,可是真正实现了动态更新和实时应用的仅长沙城建档案馆,这无疑是创新的一种体现,请问在GIS信息系统尚未在行业内普及时,您为何能远见卓识地抢占先机?
冯兆平:这个我觉得不是很创新,为什么呢,GIS信息技术用于城市建设地下管线的管理实际很早,长沙早在1996年就开始运用这个技术了。
本刊记者:其他城市是否也在运用这个技术?
冯兆平:有,和长沙同步做的有济南。很多城市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做这个事情,我们重新开始做GIS系统实际上是从2005底开始的。1996年我们做的系统是失败的,因为动态不了。1996年做的系统输入了当时城市普查的数据,这个地下管线的数据输进去了,但是后来新修的管线都无法输进去。
本刊记者:是软件的原因,还是之前的考虑不成熟?
冯兆平:不是这个原因,而是管理体制问题。为什么急于制定《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条例》就是因为解决档案收集问题。比如说供水公司铺设了一个管道,不将档案交给你;电力公司铺设一条管线或一条电缆不向你报档案,那么我们就不知道这条管道或者管线的存在,那么这个系统就是有缺损的,就不是个动态的系统,至少不是一个反映真实现状的系统,而是一个过时的系统。我们1996年搞的系统就属于这种系统,所以后来失败了。为什么我们1996年搞了之后到2005年我们又捡起来重新做,就是基于2004年的立法,我们确信能够保证我们的档案能够收进来,第二个也是在全国各地的经验和教训之上来做这些事情,现在全国建立地下管线的系统,应该说是绝大多数城市都已经建立了。从运用GIS技术建立系统,绝大多数已经建立,但是真正实现动态管理的并不太多。所谓的动态管理就是每修一条管线,都要及时地在这个系统里面反应出来,这才是动态管理,同时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的变化都要在系统里及时地反映出来,因为城市天天在扩大、天天在变化。城市不但有个纸质的地图,还有个电子地图,电子地图必须经常修改,这个系统管线要随着城市的变化而变化,这才是个动态的系统,目前全国能随时更新的可以说几乎没有。当然做局部的,比如说专业科技单位像我们长沙市正在做的新奥燃气,像大庆油田,还有克拉玛依石油,动态管理非常需要,他们在做而且做的非常成功。但是把整个城市的所有管线动态起来管起来,在全国几乎没有,长沙也不能说完全做到了,只是说在朝这个目标努力。
本刊记者:是因为这个法律推动了这个系统的完善吗?其他城市有这方面的立法吗?
冯兆平:是的,到目前为止只有长沙立了法。没有这个立法你想把这些管线档案收集起来非常困难,如果说没有法而能把地下管线动态管理系统做起来无疑是“纸上谈兵”。像长沙这个情况下还没有做完全。立法之后,政府如果不重视不投资还是做不起来,像长沙建地下管线信息动态管理系统预算要三千多万,目前已完成投资两千多万。GIS信息系统的建设计划还没完全做完。我们现在实现的动态管理还是不全面。我所讲的不全面是什么,比如说我们的河西先导区、新的省政府所在的天心区那边,今年正在进行测绘,信息还没有输入系统,我所说的不全面就是这个不全面,所有的资料进来后才是全面的动态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建设实质上也为我们城建档案的管理提供了现代化、数字化的平台。
本刊记者:电脑很容易中毒也容易发生数据丢失,请问这个系统是否也要进行相应的备份?
冯兆平:要备份,一般至少有三套备份。有一套在系统里面,另外一套是光盘,第三套备份是磁盘。还有一套系统正在做,就是异地备份。
本刊记者:异地备份?怎么备呢?
冯兆平:这个建设部有安排。四川地震以后对城建档案影响很大,比如北川整个县城全部毁掉之后,城建档案馆也被夷为平地,档案损失殆尽,为了解决城建档案的安全问题,国家建设部也正在制定相关的方案。初步的方案就是湖南省和辽宁省两省异地备份,辽宁省的城建档案到湖南省来备份,湖南省的城建档案要到辽宁省备份,这是建设部的安排,我们现在就是在做这个工作,原来的工程档案都在扫描,新进来的需要报送一份纸质档案,同时也报一份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软件开发也正在做,这也是一个创新。
本刊记者:2009年是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关键一年。建设部特别印发了《2009年城乡建设档案工作要点》,特别提到了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请问您是怎么理解的?
冯兆平:《2009年的城乡建设档案工作要点》与《城建档案的十一・五规划》都是同样的宗旨,就是怎样实现城建档案馆的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刚才讲地下管线动态管理,城建档案的系统管理无外乎就是电子化、数字化管理,这块是个势在必行的工作。其实这个工作以前也做了好多年,像长沙1993年就开始做,当时做,只是实现了计算机的目录管理,这也是一种现代化,不过是一种初级的现代化。现在我们正在做什么呢,刚才讲我们做这个GIS信息系统,这就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同时我们在GIS系统的基础上正在做档案数字化工作,做电子档案的报送工作,这就是我们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这个工作我们做得非常到位,不是我认为,应该说是整个城建档案行业形成的共识,这一个工作必须做。举个简单例子,长沙城建档案馆每年进档量三万多卷,有多少呢,如一卷档案有两公分厚,加起来就是600米,那么排起来就有1华里多路,档案这样积累下来,今后你怎么管理,怎么查找,一年这么多,十年、二十年怎么办,那时档案怎么查找。所以不实行现代化管理,不搞电子化肯定不行,所以这项工作达成了共识,只是这项工作谁抢到先机,谁做得更全面,长沙应该没有落后,要么是数字化走在前面,要么是电子档案报送这块走在前面,总的来说长沙整体是走在前面的。所谓整体推进,第一步是对档案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扫描,对后建工程的档案报送实现了两套档案,一套电子档案,一套纸质档案的报送,今后报送的档案就不需要再扫描了,直接输入系统就行了。那么现在到我们档案馆来查阅档案,不需要调阅纸质档案,直接在电脑里面查看电子档案。
本刊记者:您对这个工作要点理解得非常透彻,把握得也非常到位了。
冯兆平:不搞数字化不行,现在馆藏30多万卷城建档案,今后每年以三万的数量增加,到时候哪有这么多人管理档案,来应付查阅档案,不现实吧。
本刊记者:每年应该还会有递增吧,那么它的存放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吧?
冯兆平:为解决存放档案问题,国家颁布的《档案馆建设规范》有了明文规定,那就是在考虑档案馆建设时,必须预留30年档案存放空间。比如讲再建一个长沙城建档案馆,在建设的时候就要考虑30年的存放量,就要预留30年的存放空间,那么到30年后怎么办,扩建,在扩建的同时又要考虑留30年的空间。所以讲,说实在话我们有我们的难处,建委有建委的难处。比如说预留30年空间,谁会让你的房子空置30年,而一旦你的房子被启用,其他单位进来占着你的馆房,一旦你真正需要房子时,别人又走不了,所以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服务:个性追踪
本刊记者:资料员编制城建档案过程中常出现资料失真、遗漏等现象,最后导致工程档案资料接收时不全、零散、遗漏、丢失等现象。当您发现这一问题时,提出了个性化服务理念,对具体项目具体指导、全程跟踪,请问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冯兆平:这是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城建档案的需要。当然也是严格要求我们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所以讲我们的服务是个性化的服务,是超前的服务,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不可能坐在家里等档案上门。所谓个性化服务,就是每个建设工作者,不管修一条马路,架座桥也好,修栋房子也好,不可能有完全同样的工程,那么正因为不一样,比如说它的设计不一样、它的地形不一样、它的建筑材料不一样、它的施工工艺不一样,它们所产生的档案必然不一样。怎样确保档案的真实性,怎样真实地反应现场建设的实际状况,这就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说实在的城建档案里面的建设工程档案造假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不止长沙,是全国性的。所谓的造假是什么,比如说我修两条基本相同的马路,就有可能把甲马路的相关资料拿到乙马路来,把修甲栋房子的资料搬到乙栋房子来报,这是一种造假。另外还有一种造假,比如说按设计要求要用500标号的水泥而实际上用的是300标号的水泥,但资料上写的还是500标号的。当然还有很多,比如说偷工减料,应该要用螺纹钢而是用普通钢材,应该用宝钢的材料而用湘钢的,应该用湘钢的而用地条钢,这就是造假。所以我们要求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主要做了两大工作:第一把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定位,实行责任制。什么叫责任制呢,每个工程都落实一个专人管理,档案馆总共只有二三十号人,管的工程成百上千的,你会说不可能。我告诉你我们是实行分区管理。在你那个区的工程,这个区所有的工程档案服务就是你的责任,每个工程都必须进行现场指导,开工前进行现场档案工作交底,然后参与档案的执法检查,同时参与工程的竣工验收,档案的验收和工程的验收,这个现场交底不是到现场信口开河,你要根据建筑的情况、这条路的情况、这座桥的情况,在家里先备好课,把大概情况:如采用一些什么结构,用什么样的建材等相关信息搞清楚,针对这个情况进行个别化辅导。比如框架结构要注意什么问题、要搜集哪些资料、要做哪些签证,隐蔽部分要怎么做,声像档案要怎么做,不是泛泛而谈、空谈,而是要切切实实地指导人家具体怎么做,这是个性化服务的手段之一;第二个方面呢,就是资料员,资料员培训工作长沙也在全国是做得有特色的,也是一种创新。从我来以后,慢慢地对资料员这一块进行规范化管理。从2001年到现在为止,我们已实行了几年的资料员执证上岗制度,就是所有的建设工程必须要有资料员。过去资料员这块非常乱,有的工程搞完了,档案资料谁来管、谁来搜集、谁来形成没人知道。但是资料员实行执证上岗以后,无论什么工程都必须要有资料员,同时有了资料员以后才能签移交建设工程档案责任书,填写建设工程档案责任人登记表(就是我们和对方签订责任书)。同时我们加强对资料员的培训,资料员培训是每年两次,春天一次,秋天一次,这样让所有的资料员都熟练地掌握所有的工程,资料怎么编制,像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等等,工程资料必须要做的工作,必须遵循哪些法规、哪些技术规范,应该做哪些工作、应该怎样才能做好资料,我们对他们进行统一培训,而且培训之后统一发证,凭这个证才能上岗。
本刊记者:但是我们知道城建档案馆对其他单位并不具有约束力,那又如何要求他们必须配备相应的资料员呢?
冯兆平:这又是我们的一个创新。从2000年开始得到领导重视后,现在我们把所有的工程都管理起来,不管是重点工程也好,非重点工程也好,都彻底地管起来,所有的工程没有档案的验收,工程就不能验收,不管你搞地下管线,还是架桥、修路、建房子、修水利工程、修机场、修马路等等,档案没有验收,工程就不能验收,形成一种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现在不是有行政许可法吗,做什么事情都应在法律范围之内,这块我们就把它规范到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了,没有档案的验收就不能搞工程验收,那么正因为有了这个前置条件,所以所有的工程在开工前就应该想好如何做好档案工作。如果他们不考虑这个工作,那么最后工程是无法验收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资料员实行执证上岗制度,档案的有效搜集才能得以实现。现在我们长沙市培训出去的资料员在全国各地都很吃香。
用人:任人唯新
本刊记者: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才,城建档案事业的现代化同样需要多方面的人才,特别是创新型和复合型的人才。听说您在接手城建筑档案馆的工作后,就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那么您对人才的理解是怎样的?对于人才的运用,您有什么独到之处?
冯兆平:人才是事业壮大之本,也是单位生存发展之本。对于人才的运用,我们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充分把我们本身已有的人才资源利用起来。这就需要创新。2001年我们率先在全国搞的一个双向选择,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质上那个双向选择就是充分考虑了人才的合理利用。城建档案馆不是个大单位,是个小单位,而这个小单位的女同志多,男同志少,由于我的前任领导在组织大家干事方面考虑少一点,人最容易无事生非,所以内部矛盾重重,当时领导给我的任务就是到档案馆来抓稳定,所以当时来了之后,我想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人人有事做、人尽其才,让人人感到自己的工作顺心,让人人感到自己在这个集体很自豪,这点很重要,当每个人都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后,当每个人都有事可做而且做得顺手之后,当每个人得到应有的报酬和肯定之后,这个单位就活了。所以现在城建档案馆谁都愿意往里面挤,你不相信的话,我们建委二级机构的想进档案馆的人很多,当时我就讲过一句话,皇亲国戚多的单位不好管,为什么,处理了一个人或者动了一个人,连锁反应很大,也许这个人还未处理完,上面的电话就来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这个单位如果管好了,就是一笔很大的资源,为什么呢,有可能其中某人的关系是某个部门的领导,这就是笔很大的财富、资源,我们就可以通过某人的那个关系把那个部门的事办好。所以这么多年来,在用人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成功的经验,稳定好城建档案馆,充分发挥好每个人的作用。
关于对于人才的理解,应该说每个人都是人才,中专生、高中生、大学生,从某个角度来讲他们都是人才。怎样人尽其才呢,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么多年来,能够当好馆长,能够把长沙城建档案馆经营好,我觉得我也是人才。把人用到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这是人才运用的一个方面,这就是我讲的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第二个方面,随着我们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随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电子技术的引进,我们原有的人才已经不适应了,所以必须考虑引进新的人才,还是在“新”字上作文章。我们最近两三年时间招聘了三个人才进馆,反响很大,尤其是我们前年招聘了两个,面向全国招的。当时四十几个人报名,我们操作非常成功,引进的人才进来后也确实发挥了作用,对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对于我们地下管线系统、声像档案系统开发,以及对档案数字化、电子档案报送等等工作都带来了相当大的益处。那么今年我们又申报了三个计划,最后批了一个,又引进了一个人才,从目前来看也是非常好的,进来之后就能够发挥作用。总之一句话,如果哪个单位对人才不重视,那么这个单位肯定就没有前途。
目标:传感遥测
本刊记者:城建档案事业的现代化目标是科技不断创新的历史过程。据说有些国家的一些大城市利用传感、摄像和通讯系统建立了城市道路的监管中心,有些国家甚至将传感与卫星定点遥测技术相结合,成功地对地下管线进行监测。作为一家全国一级城建档案馆,是否也在进行着这方面的考量和准备?
冯兆平:说实在的,你提的这个问题范围很广。这不单是一个地下管线的管理问题,也不是一个城市建设的道路和遥测等等方面的问题。长沙市的这个工作目前还是做出了一些成绩。从我们的角度看,我们做了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系统;而城管局则做了一个城市管理系统,它主要是对市政公用的设施进行管理:比如说沟井盖的定位、对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定位等等。哪个地方出问题,就可以直接在电子地图上直接反应出来。这项工作,实质上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一个完全解决的方案。
本刊记者:最主要是技术的原因吗?
冯兆平:这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而在中国,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技术方面的原因,而是体制的原因。我们建委搞了个地下管线的管理系统,城管局搞了一个城市管理系统,而国土局也正在搞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听说其他的单位也在考虑建立相应的系统。实质上这些系统都是你所提及问题中的大系统里的一个分支,也就是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应该说在这些方面,我们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应该是抢占了先机、起到了带头的作用。我们建立了地下管线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刚开始我们谈到了2004年城建档案的立法问题,因此我们在长沙市建立一个这样的系统是合法的。而且这个系统我们已经初步建成,且已经通过了合法的验收。发改委给我们的定位就是数字长沙的基础数据库。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对地下管线的档案信息进一步完善充实,使之更加全面和更加准确。另外我们把地面上的各种建筑、街道和地面设施正在输入这个系统里面,让道路、桥梁和建筑一起形成一个立体的系统。今后打开这个系统之后,既有地下信息的反馈,也有地上信息的反馈。而且我们初步的思路是构成一个三维的、立体的系统,在计算机上,只要点击电子地图上的任何一个点,这个点的地上、地下情况都能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反映出来。同时它不但有图像的反应,还有相关技术资料的提供,比如当时的图纸设计、建材、结构等都能如实反映。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这项工作通过未来三到五年的努力应该能够完成,那么整个城市的建筑资料都可以随时调出来。
本刊记者:随时调阅,随时查看?
冯兆平:是的,这样不但防止城市建设中的重复投资和乱投资,还解决了城市建设管理的大问题。现在市建委把建设工程的监管系统也放在这个系统之上和这个系统里面一起来建设。这样,不仅是已经建好的工程能被表现出来,新的建设、新的工程开工和正在建设的工程都能在里面真实地反应出来,这种系统管理就不是原来的那种动态管理了,而是给人一种身临现场的感觉。目前这项工作在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中,但真正做好的、做完整的系统还没有,长沙也只是初步形成了一个系统。我们还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