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

时间:2022-11-27 08:01:47

软件工程专业

第1篇

四年以上工作经验 | 女| 26岁(1987年11月15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2年6个月]

公 司:XX运输有限公司

行 业:交通/运输/物流

职 位:信息技术经理/主管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软件工程

学 校:华中科技大学

自我评价

具有丰富的IT项目开发及管理经验,善于沟通,熟悉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管理,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对企业的IT运营,团队管理和配合,均有丰富经验。密切关注国内外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趋势、及切实可行的企业IT管理实践,关注SOA、EAI、虚拟化、移动应用等技术在企业中适用的进展。为人稳重,对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同事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对新技术的研究一直保持充足的热情。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计算机软件

目标地点: 北京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数据库技术总监

工作经验

2011 /9—2014 /3:XX运输有限公司[ 2年6个月]

所属行业:交通/运输/物流

信息技术部 信息技术经理/主管

1、新仓库网络架构规划;

2、协助仓库经理完成库内规划和储位规划的工作;

3、负责IT设备的采购和维护,包括无线数据采集器(RF)、条码打印机等;

4、WMS的需求调研、规划、实施等全周期工作;

5、为业务部门接洽新的仓储业务提供售前技术支持;

6、开发各类分析报表为管理层制定战略提供依据;

7、使用的WMS是Infor/SSA的EXCeed4000和WM9产品;

8、根据客户需求为特定客户设计开发WebPortal;

9、根据不同客户设计开发电子数据交换程序(EDI);

10、规划和设计系统的防灾备份方案与日常维护计划。

---------------------------------------------------------------------

2009 /8—2011 /8:XX机械有限公司[ 2年]

所属行业: 机械/设备/重工

资讯中心 信息技术专员

1、参与网络维护和桌面支持;

2、参与ERP培训和评估;

3、负责MIS系统维护和二次开发;

4、参与ISO培训和认证过程。

教育经历

2005 /9--2009/7 华中科技大学 软件工程 本科

证 书

2007 /6 大学英语六级

2006 /6 大学英语四级

第2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协同发展;课程建设

软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深化计算机软件工程课程改革、提高软件工程教学质量必经之路。从协同创新视角而言,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大课程体系是一个协同体系。在实践操作层面,软件工程专业体系的每一个内容模块都会影响软件工程专业大课程体系的建设成效。软件工程专业的大课程体系每个内容模块可以构建相应的创新平台,通过各内容模块的创新与发展,能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软件工程专业的大课程体系建设。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年度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显示,在就职业过程中,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适应性差,课程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践与理论脱节,工程实践与技术应用脱节等方面,大部分无法满足企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这是目前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在。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使得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发展、能迅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进行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和应用,还会具有较强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学生学会软件的设计方法、学会软件的开发方法以及学会软件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方法[1]。除此之外,学生还会学会软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壮大软件工程师的队伍,还可以在相关的信息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为我国软件产业持续、健康、高速的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2协同创新体现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的两大模块

大学校园为现在的科技社会输送了许多的人才。一个学校的创新能力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在学校里开展协同创新的专业课程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学校的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展实训教学、实训室建设等一系列协同教学模式,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开发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协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2]。2.1软件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首先需要了解课程设置问题。课程的设置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设置,分别为职业技能结构、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教学模式3个维度。这三个维度是围绕遵循软件工程规范和研究职业技能结构的课程建设思想以及构建以核心技能为主题的3个层次的专业课程体系为中心的。专业知识体系包括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方向课程、技能课程等。开展职业技能是为了让学生多多了解验证性实验课程、熟悉综合性实验项目、掌握课程设计。在上完理论课之后,验证性实验课程的开展会让学生加深理论课所学到知识的理解过程。开展综合性实验项目,是为了让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课知识,根据实验研究目的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课程设计最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课程设计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3]。教师的课程教学要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如课程设计答辩、课程设计成果验收、课程案例分析等方法。改革传统的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共同探讨知识。最终,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得到改善,实践创新能力也会得到了提高。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也可在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上去完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去探索软件工程专业协同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从课程实验教学、实训平台建设、创新训练、协同培养等方面来开展软件工程专业多维实践教学模式。其中,课程实验包括了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课程设计三个方面。实训平台建设包括了建设软件开发实训室、软件研发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创新能力训练包括了开展各类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4]。2.2软件更新管理,建设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软件要更新,实训基地要建设。目的都是为学生搭建实践动手能力的操作平台、为学生创建发挥创造能力的锻炼平台。作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攻克程序关。也就是说,学生应该多多编程上机实现。因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中之重便是要求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进行项目实训,提高动手实践编程能力。编程是将所学的抽象专业知识具体化。因则,学院要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努力搭建好实训平台,多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共同合作来搭建实训的基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发挥自身的潜力和特长。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来共同来树立协同创新观念,规范软件工程专业的管理制度,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建设学院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和课程的评价机制,以构建利益共享机制[5]。

3协同创新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应用型本科大学,更加应该注重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协同创新指的是六个方面为一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包括"教师与教师协同、教师与学生协同、学生与学生协同、课程与课程协同、课程与实践协同、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协同"等。这些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更有助于提升教学质[6]。3.1推崇校园文化,实施协同创新训练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学校的每个专业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的课程建设中明确规定学生需要加强创新能力训练。与此同时,学校应该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活动。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工作与生活中,同时也可达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7]。3.2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实施协同创新计划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来校参与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共建校企合作机制,搭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应用实训创新平台,协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明确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则是要求学校要与企业共同来制订计划,共同来建立相关软件专业的实训室与开发平台,成立研究开发机构与部门,共同来为社会培养可塑人才。因此,企业必须和学校达成共识,深度开展人才交流与技术交流,充分利用工作环境和培训平台来为学生的创新性培养创造条件,形成协同局面。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的软件工程师来为学生授课,讲解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中所遇到的问题,如软件开发的案例、软件的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讲授案例的同时还可以模拟企业是如何来解决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8]。学校也要全面性了解并且掌握目前市场上对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现状,据此来安排专业课程,按需培养学生,为企事业单位输送软件的开发人才,为积极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贡献微薄力量。最终,企业和学校就会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的双赢局面。通过学校的培养,企业的参与,学生大学的学业完成后,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也不再迷茫[9]。

4总结

第3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Distanc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 newly created social need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alyzes the market demand for software professional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oftwar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for Open Education Software engineer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building of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fession of teaching carried out.

关键词:软件工程 教学模式 需求

Keywords: software engineeringteachingdemand

作者简介:刘玲 1977年出生,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大学,理工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硕士,计算机教育

一、国内外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

我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但印度已成为除美国外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尽管我国的软件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但软件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使我国的软件产业将有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空间,软件工程也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扶持。

国内市场每年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高达80万,而各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尤为短缺。毕业生主要在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所、国防等部门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应用与研究工作;另外也可攻读本学科或相关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因此,面对如此高的市场需求,我们开放教育要弥补普通高校的培养人才空缺,为在职在岗的相关人才提供就业发展的学习机会。

二、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专业教育在国际化、标准化方面已经大大落后于先进的国家。首先是英语教育水平不高。在软件产业,英语毫无疑问是第一语言。爱尔兰、印度之所以成为软件出口大国,与这些国家拥有大批英语软件人才密切相关。我国软件专业的硕士乃至博士英语听、说、写的能力障碍成为国际化的一道坎。练好英语也成为我国软件人才流向外企或国外的主要目标之一。其次,我国许多高校教材平均每5年才更新一次,大大落后于国际软件业的发展。这也是大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软件企业要求的主要原因。与之相比,印度 APTECH的教材每年更新一次。

三、依靠电大三网优势,发挥成人自身特点,创建自有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在教学模式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学方案的更新

我们应该按照学科特点和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避免流于形式的纯理论教学,教学安排上应该围绕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程序设计知识设计。而且根据软件工程专业变化快的特点,每年随时更新教学大纲,及时增加选修课程,做到与时俱进。

2、 教师队伍的知识更新

专业教师队伍知识更新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环节的核心力量,因此要想把一个专业建设完善,首先要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入手。软件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一般需要较长的从业经历或经验,所以中青年教师常常是这方面的专家;而程序设计技术和软件开发工具往往是年轻人的专利,相关课程的教学最好由年轻教师担任。在每个年龄段还应该分出教师的层次。

3、 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

教学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软件工程专业中,许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些课程除理论教学外,上机实习和动手实践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应尽可能使用投影教室,在实际的操作中讲解课程的内容,程序设计类课程可以直接在机房开设。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可以邀请专业软件公司的技术负责人讲授。

4、 注重实践,提高应用性

实践教学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实践能力设置的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把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工作日程,统筹安排,加强指导与协调工作,以保障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

实践教学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即课程作业、实验、实习等;二是集中实践性教学,即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及毕业作业(设计)等。三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专业责任教师的指导下,为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而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基地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的必备条件。要根据软件工程重点课程,有计划、有目标地建设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实践基地分为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如计算机房、实验室、资料室等)要能满足自身教学需要,要强调其规范性、实用性、先进性;校外实践基地要根据专业和课程设置的需要,借助地方的高等院校、科研所、机关单位的力量,通过联合办学、共建共享、签订协议等方式落实实践基地建设。

要根据教学需要配置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的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在工作量计算、职称评聘、津贴报酬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他们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对实践教学应建立培训、考核和评估制度,使实践教学逐步规范化。

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教科研相长,产教结合,有利于培养掌握必备理论、掌握社会需求技能的应用人才,缩短学生的社会适应期,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此,在专业建设期间,要加强与企业实质性合作,扩大产学研合作范围,力争有更大成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建设好一支队伍,建立好一个基地是为我们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重要保障。电大要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开拓办学,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4篇

软件工程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流程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软件需求提取、分析、设计、测试、维护变更管理以及软件质量控制、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配置变更管理、软件开发标准以及软件开发方法。软件测试贯穿软件开发过程的始终,包括用户需求的确认、用户界面的确认以及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Alpha/Beta测试、评审、验收等内容。用户界面设计主要包括软件界面设计理论、原则和规范,在实际软件开发过程中,是图2中的系统概要设计/用户界面驱动分析部分,通过与用户反复沟通确认需求,是测试的基础,同时也是软件编码阶段、评审、验收阶段的依据。软件项目管理主要对软件的质量、成本和进度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考虑如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或者降低风险的影响。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着重于软件开发过程中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包括用户分析、界面设计、类模型、动态模型、状态模型等一系列的分析和设计。这5门专业课程从不同的侧面讲解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和方法,各有特点。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这几门课程,以及它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教师在教学之初就应该明确的。

2整体项目模式下系列课程的教学

根据整体项目模式原理,实践项目应贯穿到各专业课程之中,系列课程最好使用同一项目,这样更能加强学生理解软件开发过程的不同方面。该项目在专业课程开始之前就必须存在,即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实践项目,因此,系列课程必须是相互联系并且能基于同一项目案例,这和传统的项目教学方式虽然模式一致,但是效果却有本质的不同。图3为系列专业课程的项目案例、课程和学生实践案例示意图,5门课程都基于同一实际项目案例,学生根据自己所做的项目,按照不同专业课程要求的格式和内容书写相关文档。

2.1先案例后理论的案例驱动教学模式

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非常强,软件工程的很多理论都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和归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先案例后理论的案例驱动教学模式,符合软件工程专业的授课特点。首先,教师要讲解实际项目案例的文档,该文档是一套完整的、从不同侧面反映软件开发过程的实际文档。对于每一门专业课,教师首先讲解需求提取、需求分析过程、功能提取、系统功能结构框图等,让学生明确该系统的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功能以实现目标。其次,教师要联系实际项目案例,讲解课本上的理论,将每个理论知识点与实际的项目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充分理解理论。在实际讲解过程中,对于新开课,新教师若碰到教学学时偏少的状况,可以言简意赅地讲解重点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碰到学时偏少的情况可以精简案例功能,讲解1~2个功能即可。最后,教师必须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给出标准的文档规范,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项目书写标准的文档。在每一门课程讲解完毕后,教师再一次帮助学生回顾该课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位置。以软件项目管理为例,在正式进入课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首先需要准备的文档有项目需求、项目需求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开发计划书、项目Demo程序演示、软件项目投标书、软件项目开发合同。然后,开始进入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过程教学,软件项目主要内容有成本管理、进度管理、人员管理、风险控制等理论内容。实际的软件项目管理主要分为4个阶段:IT项目的启动阶段、IT项目的计划阶段、IT项目的执行控制阶段、IT项目的收尾阶段,这在一般的教材中很少提及,但是教师在内容讲解中要明确阶段任务。IT项目的计划阶段涉及48个文档;IT项目的执行控制阶段涉及45个文档;IT项目的收尾阶段涉及14个文档。教师在讲解合同的内容时,可以直接参照“软件项目开发合同”进行讲解。对于必不可少的合同内容,教师就必须跟学生讲清为什么必须要包含这些内容;讲解成本计算的时候,根据文档“工作包、进度和预算”进行项目的WBS分解以及基本的估算方法。总之,由于教材先理论后案例的局限性,在听课之初,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教师通过先案例的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项目实践奠定基础。

2.2学生项目实践环节

每一门专业课都有上机实践部分,学生在实践课上主要是书写文档。每门专业课都有各自不同的文档,软件工程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标准的13个文档;软件测试课程需要软件测试报告文档;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有127个文档;面向对象的软件分析方法课程有包含9大部分内容的软件项目分析与设计文档。每一门课程的文档内容非常多,要求每个学生最好独立完成,主要训练每一个学生的文档书写和理解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学生书写的项目文档一定要给出标准的、规范的文档格式,包括目录、段落、标题、字体等排版之类的要求。项目模板可以采用软件工程国标文档或者相关的其他标准文档,最好和某一软件公司的案例文档格式相一致。笔者在软件公司任职过程中,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书写文档的水平非常差,主要是文档格式、结构和内容混乱,往往给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整体项目驱动模式下的课程教学,首先强调的就是文档格式和正确的文档排版,其次才是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在学生项目实践中,任课教师最好跟踪指导。学生每次在实验课上必须完成相应的实验,并把实验的电子文档通过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或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给教师。电子文档的批改能快速纠正学生文档格式不规范以及内容方面的错误,但这个工作量往往很大,每一次电子作业批改的工作量往往是学生数量的3~4倍。这是因为学生按照批改意见进行修改后又会返回给教师,最终达到合格标准的电子文档往往会被修改2~4次。

2.3考核方式

完成每门课程的项目文档是学生对文档书写熟练程度以及课程内容理解的直接反映,也是培养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素养和习惯的有效途径,克服学生疏于或懒于书写文档的缺陷。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书写的项目文档进行考核并将其反映在学生成绩上。项目文档的成绩占学生总成绩比例的30%~50%较为合理。

2.4教学效果

笔者经过近2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以中南民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08级学生为例,首先,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各自的软件项目,包括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基金项目;其次,学生能很好地书写申请软件项目著作权系列文档以及毕业论文,书写的文档格式规范,只需稍加修改就能将文档立即转化成学术论文并发表。这表明学生无论是在文档格式还是在内容编排上都取得了进步,进一步提高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有的素质。这也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和计算机其他专业学生之间非常明显的差别。就前2届学生的就业情况,笔者回访了2家用人单位,他们对中南民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刮目相看,称赞学生书写的项目文档很规范。

3结语

第5篇

软件工程专业个人简历模板(一)

基本信息

姓 名:xuexila

性 别: 男

年 龄: 23岁

婚姻状况: 未婚

最高学历: 本科

工作年限: 应届毕业生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现居城市: 南昌

籍 贯: 江西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期望薪资: 面议

工作地点: 江西

求职行业: 信息产业、计算机

求职职位: 软件工程师 数据库工程师/管理员 其他计算机软硬件 硬件工程师 嵌入式硬件/软件开发

工作经历

2014-06 - 南昌××服饰有限公司 软件工程师

工作描述: 从事操作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以及ASP.net开发。

教育经历

2012-07 - 2014-07 江西师范大学 软件工程 本科

专业描述: 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J2EE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Web网页制作,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

语言水平

英语:熟练 (通过英语四级)

获得证书

2014-10 英语四级成绩单

2014-06 江西师范大学一等专业奖学金

2014-06 江西师范大学 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2014-06 江西师范大学 优秀学生奖

2013-11 中国银行从业考试 公共基础

2013-11 中国银行从业考试 个人理财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与人处事融洽,对工作善始善终,能承受日益严重的竞争压力,并能在成功与失败中完善自己。活泼开朗、乐观向上、适应力强、勤奋好学、认真负责、坚毅不拔、勇于迎接新挑战。擅长业务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软件工程专业个人简历模板(二)

基本信息

XXX(男,22岁,本科学历,1年以上工作经验)

婚姻状况: 已婚 民族: 汉族 照片

参加工作时间: 2003-10 身高: 165

现居住地: 石家庄市 户口所在地: 石家庄市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期望工作地点: 石家庄市

期望从事行业: 计算机软件

期望从事职业: 软件工程师

到岗时间: 1周以内

期望月薪: 1000元-1999元 (税前)

教育经历

毕业学校: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时间: 2008-09至 2009-06

专 业: 其他 学历: 本科

专业描述: 软件工程专业

工作经验

公司名称: 北京合力金桥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职位名称: 软件工程师 工作时间 : 2008-07至2009-07

工作描述:

1、联通呼叫中心客服系统开发。提供软电话、业务办理、坐席监控等功能。

2、产品级软件的开发。参与开发过“绩效管理系统”和“上下位管理系统”。

3、中间件(cics,tongeasy)服务应用的开发。呼叫中心系统采用三层结构,中间件服务是在unix下使用Pro*c开发。

使用语言:c/c++

IDE:c++builder6、c++builder2007

数据库:oracle、sqlserver、mysql

所在行业: 计算机软件 公司性质: 私营.民营企业

所在部门: 呼叫中心实施部 工作地点: 北京

离职原因:

自我评价

1、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 能够承担一定工作压力。

2、工作认真负责,有创新意识并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3、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编写文档的习惯,能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4、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做事踏实,在工作中能给自己很好的定位,动手能力强。

5、获得09年《软件设计师》证书。

5、03年获河北省高中程序设计组2等奖。

项目经验

项目名称: 中国联通客服系统 时间: 从 2008-09至2009-01

项目描述: 受理10010专线所用的呼叫中心系统,包括软电话、业务受理、知识库等功能。

责任描述: 编写代码、详设、概设。

项目名称: 数据迁移服务程序 时间: 从 2009-01至2009-02

项目描述: 独立完成的应用程序。将一个数据库表里的数据迁移到另一个数据库中。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类型可不一样(如oracle到sqlserver)。

责任描述: 编写概设、详设说明书,编写代码。

项目名称: 联通绩效管理系统 时间: 从 2009-03至2009-04

项目描述: 对联通话务员的绩效进行考核的软件,分为版务管理,数据管理,报表管理等几个功能模块,将坐席的班务情况已经请假、调休等情况录入到数据库中,由系统计算考核成绩及考勤、应发工资的数据。

责任描述: 编写代码、数据库设计。

项目名称: 联通上下位管理系统 时间: 从 2009-05至2009-06

项目描述: 该系统分为三个程序,服务端、普通坐席客户端、班长坐席客户端。主要功能:对联通话务员的一切离开台席的动作进行管理,每次休息(包括开会、吃饭等)需通过普通坐席客户端发出请求,班长坐席客户端接收到请求,批准或拒绝此次休息申请。

责任描述: 编写代码。

语言

语言: 英语 水平: 良好

语言水平描述:

IT技能

技能名称: Oracle 使用时间: 1年 熟练程度: 熟练

技能名称: UNIX 使用时间: 1年 熟练程度: 一般

技能名称: C++ 使用时间: 1年 熟练程度: 熟练

技能名称: Java 使用时间: 1年 熟练程度: 熟练

软件工程专业个人简历模板(三)

基本信息

名: xuexila

别: 男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9年9月23日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 未婚

高: 171cm

重: 52kg

籍: 广东湛江

现所在地: 广东湛江

毕业学校: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历: 专科

专业名称: 软件工程

毕业年份: 2011年

工作年限: 一年以内

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硬件

其他类

职位名称: 程序员 ; 计算机相关的 ; 其他类

工作地区: 湛江市 ;

待遇要求: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计算机能力:

专业知识: 基础方面:

1 熟悉办公软件,Excel、Word的使用,ppt的制作

2 熟练组装电脑,电脑各个方面的组件

3 熟悉photoshop,dreamweaver使用

专业方面:

1 熟悉JSP,Servlet,JDBC,XML,webService,JavaScript,dwr,ajax等技术

2 熟悉 Struts,Spring,Hibernate ,ibatis等开源框架开发企业级应用.

3 熟悉MVC、IOC,AOP, DAO等多种J2EE设计模式进行软件设计.

4 熟练使用Apache Tomcat6.0、jetty服务器

5 熟练应用 Java 集成开发环境 Eclipse进行开发.

数据库方面:

1 熟练使用Oracle , MySql,SqlServer2000数据库,

2 熟悉Hql语句与事务处理,熟悉存储过程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2008年9月 - 2011年7月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其他信息

自我介绍: 1 工作认真、负责。

2 本人性格开朗,乐观向上,自信,稳重

3 热爱软件事业,对于IT领域的软件开发和工作有浓厚的兴趣

4 吃苦耐劳、敢于面对和克服困难,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5 有良好的团队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有责任感与使命感,能吃苦耐劳

发展方向:

其他要求:

联系方式

看过“软件工程专业个人简历模板”的人还看了: 1.软件工程个人简历模板

2.大学软件工程应届毕业生简历模板

3.软件工程师简历模板

第6篇

1.1偏重理论轻开发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滞后

经过我们对软件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目前我国软件人才数量不少,但水平偏低,更重要的是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企业希望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具有软件开发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但很多高等院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本身的问题,偏重于传授知识和技术而轻视了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这种现状导致软件企业从高校招聘的毕业生不能立即进入软件开发岗位,必须经过几个月的职业岗位培训,才能真正胜任开发工作。毕业生到软件开发工作岗位上要经历的适应期和培训期,说明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与软件企业的职业岗位存在明显差距,需要高等院校在培养模式、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按照软件开发过程和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完善。

1.2实践条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各个高校的实验条件经过近几年,尤其是2013年的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实验和实训的条件得到很大提高。校内软件工程的实验环节均能满足教学要求,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校内实训基地,但实训基地尚摆脱不了之前知识教育体系下的实验模式,所开设的实践项目范围偏窄,模拟课题多,实战课题少,参与建设实训基地的企业热情不高,缺少真实的工作场景。现有的机器数量、配置大部分还是以单台性质的设备和个人计算机为主,满足不了软件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缺少真实的开发项目和项目开发指导组,难以营建软件企业的软件产品生产环境,不能满足基于软件产品开发过程对实训课程的需要,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1.3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偏低,难以支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多以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来衡量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经过多年的师资建设,高校中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他们虽然有较强的学术能力,但是专业实践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却相对缺乏,尤其是新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情况更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尤其是软件开发技术和新的开发工具,老教师的技术能力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很难胜任新的软件工程应用开发类课程的教学。这就造成了整个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偏低,与软件工程专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很难适应培养软件工程实践型人才的需要。此外,不论学术型还是应用型的高校评价教师的标准都是侧重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论文数量,使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在进入高校工作几年后,原来即使具备有开发能力的也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淘汰,无形中引导着教师队伍建设向学术型方向发展,而忽视了工程实践水平的提高。

2CDIO与软件工程专业

从项目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可知,工程项目、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基本都要经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这样的阶段。工程项目或产品首先要根据需求进行构思,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项目或者产品开发的计划方案;再根据计划方案进行设计,确定实现工程实施或生产产品的工艺流程、操作程序等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项目的实施或者产品的生产实现;最后是完成项目的运行服务或生产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因此,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跨国研究,以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出发,经过4年的探索研究,设计了工程教育模式,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2011年,CDIO区域性国际会议在北京中苑宾馆隆重召开,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指出,未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就是“四个更加重视”:一要更加重视高等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二要更加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三要更加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四要更加重视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CDIO工程教育模式有利于解决当前工程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培养等诸多问题。此外,从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11条通用标准看,每个标准的实现都能够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体现,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高等工程教育“卓越计划”中融合CDIO的教育理念必将为高质量实施“卓越计划”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在软件工程学科领域,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根据用户的要求,按照按预算和进度实现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是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软件工程研究的对象是软件系统,涵盖软件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软件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发现软件可信性、度量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应对当今软件所面临的复杂性、开放性和演化性等一系列重要挑战,是工程应用的理论层面;而软件工程的重点在于综合应用包括科学方法在内的各种软件设计方法,运用各种科学知识,深刻理解设计合格软件产品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去构建可靠、满足需求的软件产品。IEEE最新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分解成10个知识域,即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软件质量,这些知识领域贯穿于软件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中,以软件产品的方案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的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将CDIO工程教育融合到卓越软件工程师的培养中是必要且可行的,有利于培养出软件设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强的,具有软件工程背景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推动软件产业不断开拓创新。

3融合CDIO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3.1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综合培养理念设计软件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融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将软件工程教育与项目、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生命周期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紧密结合,以项目或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引入校企合作机制,采用3+0.5+0.5的培养模式。前3年与传统的软件工程教育类似,完成软件工程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后面的1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称为项目实训,以校外实习参观,校内讲座、实训的教学方式,用已经开发完成的项目或软件产品为例,模拟企业运作进行教学,熟悉项目工程、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将前3年学习的知识融合,在实训中掌握开发工具,以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接受软件工程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第二个阶段,学生进入合作企业或者就业企业,参与到企业真正的项目开发中,以企业的课题完成毕业设计,在设计中锻炼职业能力。

3.2构建适合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理论教学体系

坚实的专业基础是学生今后成为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保证,也是CDIO培养模式的基石。以软件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为目标倒推成为卓越软件工程师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去组织理论教学体系。包括软件从业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良好的数学建模能力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运用计算机进行软件开发所需的计算数学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进行软件开发所需的软硬件系统基础课程: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导论、数据库原理、信息系统基础、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和编译原理等;进行软件设计所需的软件开发类课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构架、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工程工具等;软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人文素质系列课程: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法律法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团队激励与沟通及全校性选修课程等;软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掌握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了解国际IT文化的外语应用能力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听说、日语基础和专业英语。

3.3构建适合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做中学”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是设计软件产品能够实施和运行的关键。以产品的运行周期为主线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实现第一层次的基本实践能力培养;以课程设计、实践课程为贯穿专业课程模块的线索,实现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个人能力及团队能力培养;以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实训和毕业设计为载体,实现第四层次的构思(C)、设计(D)、实施(I)和运行(O)综合能力培养。以此形成集实验、课程设计、实践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CDIO的“做中学”原则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向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和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的“双向聘任制”模式,使软件工程专业与软件企业更为紧密地结合。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教师联合建立项目开发小组,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研发,体验软件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从业人员角色。在项目研发中进行需求分析、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和算法设计,编码实现,测试、投入运作等一系列工程实践。以此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教师项目开发锻炼提供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态度和习惯的形成。“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采用“双向聘任制”模式驱动,专业教师与实践基地软件技术人员间角色转换;科研、技术研发项目与教学课题间的相互渗透。学校将工程实践列入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指标,甚至职称晋升的指标,引导教师加强自身工程能力的提高,这将逐步解决困扰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的教师队伍、实践、实训的难题。

3.4按照知识、能力、素质,规范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保障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顺利实施

培养质量标准,是规定某一个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实现途径、评价方式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系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中间桥梁,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连贯而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对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在“卓越工计划”中引入先进的CDIO教育理念,将“卓越工计划”通用标准与软件工程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以标准规范人才培养是保障卓越工程师计划顺序实施的有效保障。

4结语

第7篇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全面的总结、应用和提高。由于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软件行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通过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使学生得到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利于学生从学校向工作岗位的平稳过度。因此,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反映了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后的职场适应能力。

2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学生方面:有些学生存在完成任务式的应付心里,避重就轻,能简就简,敷衍了事。有些学生则只重视找工作而轻视毕业设计,不愿在毕业设计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甚至有些学生还以找工作为由,完全依赖于导师,向导师索要源代码,甚至花钱在网上购买来交差。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更是认为毕业设计做的好与不好对自己没什么影响,对待毕业设计也更加心不在焉。导师方面:大多数指导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之外,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在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上能够投入的精力和时间非常有限,致使有些导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不太重视,对学生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或者是直接将相关源代码发给学生,以“简化”指导工作。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导师指导工作不到位,造成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疏于管理,效果较差,使得学生白白浪费了毕业前的一次综合训练机会。因此,如何充分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是软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必须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2)时间安排上不够科学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期间刚好是学生求职和考研的黄金时间段,由于目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当求职和考研时间与毕业设计时间发生冲突时,学生都会选择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求职和考研上,有些还要去外地求职、应聘考试、面试等,毕业设计自然是无暇顾及。而且,学校方面,为了保证就业率,往往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又在无形中鼓励了学生消极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毕业设计质量下降也就成为必然结果。

3)题目设置上不够合理由于毕业设计在高校各类教学活动中是最具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相对于常规课程而言,对指导教师要求也就更高,尤其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性比较强,但每年真正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的题目所占的比例较小,很多题目都是虚构出来的,导致有些题目不是理论性太强,就是缺乏具体需求的支撑,使学生很难从毕业设计过程中真正领悟到真实的软件工程方法。而有些指导教师自己都没参与过实际的工程项目,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来进行,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学生遇到问题后,难以得到及时的解决,导致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学生直接照搬往届毕业生的设计成果。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毕业设计的训练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平稳过度。但由于题目设置上的不合理,题量太少,层次不清,导致选题匹配效果差。在选题时,部分能力差的学生所选题目难度太大,造成毕业设计很难完成,而有些能力强的学生所选题目难度过小,达不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4)过程监管上不够到位众所周知,对于软件工程项目而言,过程控制与管理是项目执行的关注点,毕业设计也当如此。虽然学校也会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组织对各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但执行检查工作的不一定是专业教师,使得这种检查大多只是对指导老师所填写的各种表格和文档等表面内容进行检查,对毕业设计的过程起不到实际的监督作用,再加之有些学生在校外求职或实习等原因造成指导教师与学生无法定期见面和沟通不畅等问题,使得指导教师难以用软件工程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毕业设计虽然启动较早,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前期在毕业设计上很少投入时间和精力,只是在答辩前为了完成任务而赶工应付,这样的毕业设计质量自然也就不佳。

5)量化考核上不够严格毕业设计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论文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按一定比例构成,平时成绩由指导教师自行把握,论文成绩则由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评阅,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老师按照相关评分标准打分并取平均分,这样虽然基本可以保证成绩的公正性,但成绩构成太简单,未显示地将开题报告、文献翻译、分析和设计过程以及总结等纳入到考核范围,对毕业设计的前期和中期工作没有约束力。在成绩评定时,有些导师要求不严,采取宽容迁就的态度。答辩时,通过门槛较低,造成大部分学生仅以答辩及格为目标,在思想上不重视,答辩准备工作不扎实。同时,学校为了提高学生毕业率,在最终答辩时,对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放松,这也是导致毕业设计质量难以保证的一个重要原因。

3采取的对策

时间安排上,可以提前启动毕业设计工作,将原来的第八学期开始提前到第六学期中后期,此时学生已经学完大部分课程,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而且学生都在校,可以随时与导师见面,指导教师也有充分的时间对毕业设计项目随时跟进,随时指导。导师资格审查上,对于软件工程专业来说,学生毕业设计的导师,应该由长期从事实际工程实践或者有较好科研成果的“双师型”(双师即“教师”、“工程师”)教师来担任,也可以聘请校外科研单位或企业中水平较高的工程师来担任企业导师,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指导教师短缺的压力,也能促进指导教师队伍多元化模式的形成。题目设置上,要求题量要充分,使得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选到合适的题目;难度和工作量要适中,且要有一定的创意,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的训练,在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上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有课题的指导教师要尽量结合自己的课题来设计题目,没课题的指导教师可以从与学校有合作的企事业单位中获取有实际意义的题目。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就业取向自拟题目,允许学生到实习企业中根据企业的实际工程需要选题和实施毕业设计,这样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可完成毕业设计。过程监管上,首先要在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机制和问题讨论的例会制度,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坚持每周师生沟通一次。学生提出问题,指导教师引导和总结,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同时,学校要成立由领导牵头、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督导组,对毕业设计过程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和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督导,加强管理学生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指导教师工作质量的检查,确保毕业设计工作能够有序、有效的实施。量化考核上,要对毕业设计从前期的开题、文献查阅,到中期的分析、设计、实现,再到后期的总结等各个阶段的进行量化考核,前一阶段的成绩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行下一阶段工作,必须加以整改,直到整改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对于未能按要求如期完成毕业设计的可以推迟答辩,对于首次答辩不合格的可以进行二次答辩,仍不合格的,可以缓发毕业证。只有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才能对学生有约束力,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设计,进而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4结束语

第8篇

软件工程专业应培养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实用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中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以“山西省共享式软件人才实训暨培训基地”为平台,积极探索“产业人才云”概念下的共建共享模式,构建了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对该模式、体系运行效果进行分析,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

软件工程;产业人才云;教学体系;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主要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自成立以来,积极摸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由山西省发改委、山西省经信委、省教育厅、中北大学共同投资,由中北大学软件学院承担建设了“山西省共享式软件人才实训暨培训基地”,已同IBM、微软、Oracle、SAP、戴尔、浪潮、Adobe、AutoDesk、阿里巴巴、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建立了校企联合实训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探索共享模式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体系、课程体系。

1“产业人才云”概念下的共享模式

高校传统教学一般采用“3+1”模式,即前3年为课堂教学,最后1年为实习(训),教学任务主要由本校专职教师承担。“产业人才云”模式下,形成产业界、教育界、政府、机构和个体从业者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规模化、高质量培养产业所需的合格人才[1]。如图1所示,学生大一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学生选择技术方向(如PHP、JAVA、Andriod、大数据等)。充分利用各种共享资源为企业进行定制化培养,然后进入“人才云”库,既可以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又能使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及特长选择技术方向,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通过“山西省共享式软件人才实训暨培训基地”平台开展不同层次的共建共享。第一层:硬件环境共享。所有联合实训实验室互为支撑,实现企业信息化、云计算应用软件开发、数字媒体、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联网应用、数字校园以及智慧城市、大数据等技术开发环境共享,将多元化的元素集中化,方便学生学习相关领域知识。第二层:软件资源共享。将Oracle、SAP、Adobe等国际主流软件部署到服务端,学生可以访问各种资源,拓宽学习途径。第三层:校企共享。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推进高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2]。引进企业加入基地平台,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打破传统“3+1”模式中仅最后一学期实习的模式,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实习、实训。既满足学历教育的要求,又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同时将现代企业理念和规范管理融入实训教学和学生管理中。讲授和实验同时进行,在学生管理上以学校管理制度为主,融入企业相关制度,考试方式采用项目形式进行。鼓励教师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将项目划分为不同阶段,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第四层:“人才云”共享。建立毕业生资源信息库,招聘企业可以通过该平台查询、录用合适的毕业生。同时,建立校友平台,将毕业学生就职岗位在平台上,为在校学生提供参考。

2教学体系构建

2.1“1+2+1(学年)”教学体系共建软件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搭建实训平台,开展课程建设[3-4],改革传统的“3+1”模式,按“1+2+1(学年)”模式培养。传统的“3+1”模式下,前3年授课,最后1年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实训,而第四学年学生面临考研、找工作,实习实训时间难以保证。将课程结构分为综合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课程4部分[5],采用“1+2+1(学年)”模式,即第1学年进行公共课程、专业通识课程教学,第2、3学年完成方向课程学习,第4学年由企业进行培养,完成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且实训时间提前一个月,大三暑假即开始;兼顾就业需求。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2.2课程体系共享模式下,要求学生具备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素养,适应市场不同领域的技术需求。基于此思想,依据“基础型———专业基础型———方向应用型———工作型”的思路和“个性化培养”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第一学年完成“基础型”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和软件开发的基本思想;第二学年完成“专业基础型”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完成软件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并掌握一门基础的软件开发技术;第三学年完成“方向应用型”课程学习,培养从事某一方向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第四学年以项目形式完成实训、实习及毕业设计。该课程体系更好地实现了学校教育的“标准化培养”和企业的“定制化培养”,将软件工程专业所应具有的理论素养和市场所需的综合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模块化”的知识传授和依托企业项目的“整体化”传授有机结合。具体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3教学改革效果

(1)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软件产业发展,亟需培养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应用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6]。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1+2+1”模式增加了实践时间,且真正融入企业中进行,缩短了学生入职后的岗前培训时间。(2)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近几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软件专业类大赛,平均每年获奖60多项。2012-2015年,共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奖项6项,国家级奖项3项。“基于Android的液晶视力表”、“基于移动终端的云签到平台”、“数字化校园平台下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被评为国家级项目。(3)适应市场需求。在合作企业遴选上,学院组织专家对意向合作企业进行筛选,要求企业进行为期一周的公开课,结合学生反映、教师评价进行选拔。通过与所遴选出的企业联合培养,在教学中跟上新的技术方向,切合市场技术发展动态,适应市场需求。(4)提高就业率。通过教学改革实践,中北大学软件学院2011、2012级学生的就业率有一定幅度提高,且就业层次有所提升,部分为知名企业和上市企业,如阿里巴巴、上海商派、广联达等。招聘过程中,企业非常认同学生的综合能力,认可学院的培养模式,并有意建立合作关系。(5)实现资源共享。“共享平台”并不单为本校软件学院学生服务,将实训结果推广到中北大学以及山西省其它相关院校,兄弟院校可利用“共享平台”进行课程设计、实训、实习,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为“共享平台”建设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波,宋,孔祥艳.校企共建共享式软件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5(4):116-118.

[2]徐洪智,覃遵跃.校企合作共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128-130.

[3]刘腊梅,郭伟,高明月.基于平台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23-426.

[4]王新年.整体项目模式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5):77-80.

[5]金彩琴,汪万紫,裘国永,等.国内若干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比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149-150.

第9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目前,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一些困惑。首先,对什么是双语教学认识不清。从学校到授课老师都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双语教学,外语要表达到怎么样的程度才算是双语。其次,对适合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不明确。每种课程的课程性质、教学方式等是否适合双语教学需要慎重考虑,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再次,认为双语教学是立竿见影的事情。双语教学的成功涉及到很多环节,比如优秀的教材、教师的外语水平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等,想要在一个双语课程项目通常三年以内的建设周期完成真的很难。

1软件工程专业双语课程设置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在ACM和IEEE/CS联合推出的CC2005/SE2004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强调系统认识的课程体系,我们重新构造了部分软件基础课程,加强学生对于计算机系统的系统级认识和对于工程化软件开发方法的认识,简化了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的数量,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程度,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改进后的核心课程设置方案如图1所示,核心思想概括为三条线索,如图中虚线所示,分别为软件工程核心课程、计算机基础及模块课程,程序与算法设计课程。

该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1) 新增设入门课程:软件工程导论。建立完整的计算概念以及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建设一门新课程:计算机组织结构。建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系统级认识。它以硬件环境为主,操作系统为辅,关注系统软件的构造技术。

(2) 从计算机科学专业继承来的重要核心课程3门。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与设计。改建三门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原有课程:操作系统、计算机通信、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课程以小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核心,培养学生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的开发能力。计算机通信课程强调网络软硬件系统的系统级认识,培养学生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组网能力和网络环境下的软件开发能力。数据库系统课程强调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关系数据库设计和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培养学生数据库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能力。

(3) 建设3门软件工程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以及多门选修课程:以统一建模语言,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项目管理三门为核心必修,辅以形式化方法、人机交互技术、软件测试、软件体系结构等多门软件工程专业选修课程。

该课程体系彻底抛弃原有计算机学科所依托的电子类课程,包括电子电路、数字电路等,同时加强与现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的区分度。增强了多层次的双语训练,在核心课程中将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工程、统一建模语言和网络应用开发设置为双语授课,如图1中的灰色部分所示。在综合实践性选修课程中训练学生实践能力,融合SE2004推荐的工程经济学、团队动力与沟通、软件工程职业实践等教学内容。

2双语教学的三个关键问题

2.1双语课程的定位

如前所述,我们将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工程、统一建模语言和网络应用开发四门课程设置为双语授课,形成一个层次化的、连续的双语教学环节。在这几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双语教学的功效,必须处理好下列问题。

课程的目标定位:四门双语课程各自的课程定位并不一样。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是一门引导性的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得学生对软件工程专业所依托的信息技术行业形成一些基本的感性认识。课程侧重与大信息技术学科的概念性认识。软件工程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得学生掌握软件工程专业领域中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和应用。课程侧重于软件工程的理论学习。统一建模语言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得学生掌握使用UML语言进行软件项目的分析与设计。课程侧重于软件工程的关键技术实践。网络应用开发以目前发展最迅速的Web应用开发为主要内容,课程目标是使得学生的软件开发与实际需求紧密集合。课程侧重于软件开发的整体项目实践。四门课程分布与整个教学计划的不同阶段中,使得学生的双语训练能保持一个比较适当的强度和节奏。

教学模式选择:对处于不同教学阶段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比例。根据学生的英文学习能力,逐步提高英文授课所占比例,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专业知识。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四门双语课程中,软件工程导论和网络应用开发的课程内容相对于大一和大四的学生而言更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偏向于沉浸式的外语教学;而软件工程和统一建模语言相对而言专业术语更多,内容比较晦涩,因此更多偏向于过渡式的外语教学。同时,我们还在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上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比例,集中主要时间段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避免在教学过程中花费过多的精力讲解英文本身,从而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与基础英语、专业英语的关系:基础英语是通过不断扩大词汇量和学习语法,加强读、写、听和说的能力以便掌握英语这门语言。专业英语则是在基础英语学习完毕后,集中学习专业词汇以便于学生在将来的专业研究中可以轻松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双语教学正是用英语来理解和解决专业问题,它体现对英语的应用,在应用中来加强英语学习。所以双语教学不是以学习语言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应用语言为主要目标。

2.2教材的选择

教材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多次双语教学实践活动,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各门课程的教材:精选原版教材,重视专业内容建设。优先选择国外软件工程专家专著类英文原版教材,内容方面要相对涵盖较广,教材内容与实践工程结合紧密。其中符合我们课程体系的软件工程导论原版教材较为少见,因此我们自编教材,在计算机科学导论原版教材的基础上增加软件工程专业中最基础的概念。软件工程课程的教材我们选用了Ian Sommerville编著的Software Engineering(8th Edition),该教材经过多轮建设,内容相对成熟。统一建模语言的教材我们选用了Mark Priestley编著的Practical object-oriented design with UML (second edition)。这两本教材均有对应的中译本,也方便部分英文欠佳的学生选为参考书。网络应用开发Robert Sebesta编著的Programming The World Wide Web。

教学内容的取舍:由于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差异,原版英文教材往往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的大学教育,同时教学学时的约束也使得我们经常需要对原版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通常我们将教材中的一些高级课题布置为学生的课外作业。

辅助材料的选取:为了对原版教材进行一定的补充,同时也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求教师选取一些辅助材料,比如印刷讲义、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参考网络资源等等。调查显示讲义的教学效果最为明显,通常这种90%左右英文,10%中文注释的讲义既能浓缩教学内容,又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教学方式的改革

由于双语课程的特定教学需求,以及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需要训练学生实践能力,融合SE2004推荐的工程经济学、团队动力与沟通、软件工程职业实践等教学内容。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验和改革,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部分抑制了双语教学本身所带来的语言障碍。

(1) 增强团队的锻炼:通常在课程的开始阶段让学生自由结合为小组,互相交流并派代表用英语参与班级讨论;在实验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题目,与指导教师研讨最终完成小组任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

(2) 采用案例式教学模式:典型的案例融合在教材中,新知识以案例形式引入,然后展开分析、建立理论、提出方法和工具,最后描述解答、讨论其局限,这预示着对新理论和技术的下一轮解读。案例式教学尤其适合软件工程和统一建模语言课程中的软件需求分析、多种软件设计的权衡以及系统开发过程等教学内容。

(3)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软件工程导论和网络应用开发课程中设置略微超前的科研课题或者软件技术,仅仅给出课题名称,要求学生分组共同搜索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设置一定的讨论和答辩等互动环节,既能提高学生的双语表达能力,也能增强解决客观现实问题的能力。

3双语教学调查分析

为研究双语教学的影响和效果,我们设计了一套“双语课程教学问卷调查表”,包括教师素质、教学质量与内容、学习态度与影响、教材和综述,以及问题和建议共30个选择性科目,每个科目取值是1~5,表示“非常不满意”到“完全满意”。调查问卷反映了软件工程专业双语课程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师资未能满足双语教学的需求:很多教师虽然在本专业内是专家,但是却面临较为严重的英语表达障碍。学生参加这样的双语课程很难产生融合型外语学习倾向和动机。(2)后进学生存在身份认同问题:部分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理工科学生很难适应全英文的环境,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没读懂教材,从而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3)双语教材有待改进:目前大学双语教学所用的教材主要采用的是国外原版教材的影印本。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教材太难,以至于教师不得要求学生同时购买对应的中文教材。

第10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质量保障

一、引言

目前,针对我国信息化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的要求,高等院校培养软件工程人才的模式也不断地进行改进和调整,特别是在工程实践能力上的加强,已经成为衡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培养出工程实践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工程人才,是软件学院人才培养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软件学院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软件学院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和调整,以便满足社会发展对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体系与软件产业需求、专业培养目标不协调,对实践教学过程内涵理解不够,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等,表现为实践教学缺乏理论指导,模式各异,产学脱节,教学过程管理不规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欠缺,发展后劲不足等现象。为了更好地适应软件产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软件工程人才,建立新型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是我们所面临的新挑战。重庆大学软件学院自从成立以来,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教学目标、培养方法、考核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改革,取得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经验教训[1]。本文结合重庆大学实际情况,深入研究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提出了基于“三类型八环节”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二、“三类型八环节”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内涵

针对新时期实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需求与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实践教学内涵,重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建立量化可控的过程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探索与国内外名校名企深度互动融合模式,我们构建了“三类型八环节”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同时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程序设计实训、项目开发实训、系统管理和开发实训以及企业实习”为主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并贯穿融合“教授讲座、科研训练、素质拓展、专业竞赛、创新实验与创业计划”等课外实践教学形式。“三类型”是“实验、实训、实习”,三者相互联系、渐进性地进行,从而保证了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要求[2]。实验是为满足理论课程教学要求,根据课程的不同在实验室完成不同任务。它是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实验是在实验室培养学生对科学原理或者工程原理的发现和验证,即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论证新原理,开发新技术;实验是对理论教学的进一步补充。实训是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取来自企业真实工程项目的实际案例,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或项目经理小组化指导,培养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软件工程专业的技能、经验、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训练。软件工程专业实训分为3个过程,第一过程由软件学院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以小型软件项目为训练题目,项目小组一般由2~3人组成,主要训练学生软件编程技巧,使学生软件编程能力得到提高。第二过程由经验丰富的学院教师或企业导师指导,以中型软件项目为训练题目,项目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主要训练学生系统开发能力,包括:项目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和软件测试等,并能够应用常用的软件设计和软件测试工具。第三过程由企业导师指导,以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系统为训练题目,项目小组一般由6~10人组成,主要训练学生对大型项目的开发和管理能力,训练学生对软件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认识,以规范的过程和标准来有效地开发和管理软件系统。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软件工程专业实习是让学生去现代的软件工程生产企业开阔眼界,认识现代软件生产过程,在已有的基础上创新改变,把现代的一些理论知识融合到现代软件工程企业里面。根据“实验、实训、实习”三种类型的实践教学要求,采用导入、展示、训练、评价、强化、反馈、应用、监管八个环节,渐进完成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教师通过具体的项目导入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项目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展示开发方法和过程。以一定的形式训练学生完成相关工作,并通过系统地分析,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强化学生对软件过程各个环节的认识,并不断完善自我,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把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在实训实习中更好地加以展示[3]。总之,根据“实验、实训、实习”三种实践教学的具体内涵,实现对软件工程人才不同阶段的能力培养:实验侧重培养专业技能;实训侧重培养工程实践、团队协作与沟通、创新等能力;实习进一步加强工程能力、社会适应以及产业融入能力。通过“三类型八环节”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软件系统开发的全过程,能够熟练应用规范的软件工程标准和CASE工具开发软件项目,从而使其软件编程能力、系统开发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进而适应现代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要求。

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及开放式的师资队伍

根据“三类型八环节”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有效地实施“实验、实训、实习”三种类型教学过程,必须有符合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及良好的师资队伍。(一)建立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基地,为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在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但要有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良好的教学团队和师资队伍等,而且还需要提供培养学生的基础设施,包括理论课程实验需要的各种仪器设备和环境等。对于培养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软件学院非常重视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制定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具体方案,并逐步实施和完善。除了更新和改建现有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还不断扩展校内外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方面,与国内外一些著名IT企业建立了广泛联系,如IBM、Mi-crosoft、SUN、HP、NTDATA等公司,一方面共同创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另一方面与企业广泛接触,优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外实习、实训机会。学院也与国内的IT企业进行了合作,如:深圳软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学院建立了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并已经应用于软件工程的人才培养过程,经过几年合作运行,达到了软件工程人才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培养要求。此外,学院还开拓了新的合作领域,特别是重庆市的IT企业(如:重大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产业分公司、金蝶重庆分公司、重庆宏声新思维集团等)广泛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于有良好的校内外合作企业和实践教学基地,在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方面得到了保障。并在观念上破除传统的由学校包办实习,注重形式而不完全注重效果的现状,提倡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学院非常重视用高科技园区孵化器的形式建立由学院控制的、市场化运作的校外学生实践基地,吸引国内外IT企业,在企业研发软件产品的同时,使学生有真正参与软件产品研发的机会。(二)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开放式师资队伍通过遴选本院具有工程实践经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聘请合作企业具有较高理论与实践水平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和企业导师,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开放式教师队伍,并参与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在“三类型八环节”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开放式的师资队伍保障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效果,实验由经验丰富的学院教师指导;实训指导由本学院教师或企业导师担任;企业实习指导采用双导师制,由本学院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企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实习环境和实习项目,完成主要指导工作,本学院教师负责实习监管与过程审定工作。

四、成立质量保障机制工作小组,监督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

为了加强“三类型八环节”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软件学院成立了由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学业导师、企业专家等组成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教学指导委员定期听课,对青年教师的授课进行试听和特别指导,改进教学质量。教学督导随机抽查教学进度、教案、教学日志、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全面考察任课教师工作态度、教学能力与水平。学院为学生安排了学业导师,每一位学业导师指导5~8名学生,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等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做充分的引导和监管。企业专家熟悉软件企业的系统研发过程,加强企业专家的教学参与力度,更好地完成监督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和质量.

五、构建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组织机构主要规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学业导师、企业专家等组成机制和工作机制。师资队伍主要明确本学院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导师要求机制。管理制度给出教学督导制度、实训过程管理制度、实习基地筛选制度以及实习管理制度等。考核评价包括工具的使用与使用技能评价、过程管理与制度评价、工程设计与实现评价、团队协作与沟通评价等。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依托于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实现了实践教学中知识管理、项目开发的代码管理、错误跟踪管理、项目进度管理和软件测试管理等功能。为实现教学过程和质量评价的实践教学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支撑。

六、结论

重庆大学软件学院是首批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自成立以来就积极探索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不断改进软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按照示范性软件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总体规划下,制定了基于“三类型八环节”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验、实训、实习”三类型,循序渐进地实现了软件工程人才不同阶段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导入、展示、训练、评价、强化、反馈、应用、监管”八个环节,保证了软件工程人才的工程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使其在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为了保证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各个环节顺利实施,制定了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并研发了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有效确保了“三类型八环节”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和质量。总之,基于“三类型八环节”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提高软件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和推广意义,可为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徐玲,高旻,文俊浩,等.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8):205-208.

[2]欧毓毅.“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新教学模式探讨[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0,10(S1):55-57.

第11篇

关键词:学科竞赛;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一、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够合理,实践教学只占据了较少的比例,且选择了相对滞后的产业作为实践教学内容。从实践教学角度来讲,大部分实践教学环节是为了验证理论内容,缺乏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且依然遵循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开展实践教学,这样就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作用。具体来讲,包含以下问题。首先,在专业目标培养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过分重视,实践训练遭到忽视;对课内充分重视,课外遭到忽视。其次,验证性实验是实验教学体系的重点,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阻碍作用。再次,没有严格管理实践教学过程,缺乏相应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最后,实验教学体系没有得到创新,无法有效训练学生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结合学科竞赛,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实现以赛促教的目的。同时,通过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也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促使其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不错成绩,达到学科竞赛与专业实践教学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学科竞赛驱动下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一般来讲,专业学科竞赛分为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组织的学科比赛。其中,“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比赛、华北五省及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比赛等是与软件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比赛。研究发现,这些竞赛的形式主要是编程实践或是团队、若干个学生组成团队来与其他团队竞争,结合某一个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或者是设计相应的软件作品。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进行考核,其可以大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捕获能力、团队合作意识[1]。同时,通过学科竞赛成绩,也可以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反映出来,及时将教、学当中的问题找出来,进而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改革策略[2]。

(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一系列形式,如广泛宣传、跨年级集训、团队选拔等,在竞赛过程中融入社会对软件人才知识的需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软件开发的热门方向。1.营造竞赛氛围。为了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开展介绍会等活动,对各项专业学科竞赛进行针对性介绍,让学生明白竞赛获得好成绩可以获得的奖励,以促使学生对学科竞赛的初步了解。为了将浓厚的学科竞赛氛围营造出来,还需要将学科竞赛社团创建起来,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对各项竞赛的特点深入了解,让其意识到要想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需要长期努力和参与,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将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帮助和指引不同水平的学生,将学生参与实践锻炼和学科竞赛的兴趣、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2.开展培训指导活动。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为了全方位保障、开展技能竞赛工作,要依托校内外实训场地平台,指导教师要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学结合”的教学理念,结合竞赛项目,开展针对性的竞赛培训,让参与集训的学生不分年级,均可参加。在培训过程中,首先将竞赛考核的内容、能力要求等介绍给学生,让其明白竞赛要求,了解如何才能提升个人能力;其次将竞赛中涉及的技术、课程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讲授给学生。通过培训指导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教师对现阶段软件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充分了解,与目前教学过程做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和完善,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在培训活动实施中,学生也可以对市场对软件研发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进行深入了解,和自己进行对比,找出不足,提升学习和实践的针对性,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4]。3.团队选拔,指导参赛。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离不开学科竞赛活动,学科竞赛活动一般包括程序设计类和作品类两种类型。在程序设计类方面,算法设计是主要的内容,为了提升参赛团队的水平,可以在校内组织一些选拔赛、邀请赛,也可以由社团定期组织练习赛,包括周赛、月赛等,根据参赛结果,对队员进行排名,以此筛选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生,督促那些能力不够的学生继续开展针对性训练,提升实践能力。在作品方面,包括较多方面的竞赛内容,如游戏开发、嵌入式系统、网络安全、大数据处理等,教师要结合学生需求意愿及能力水平,组建相应的团队。结合院校实际情况,一般来讲,每个开发大类,都需要组建相应的参赛团队。

(二)促进实践教学和社会需求的融合

1.有效指导教学内容。学科竞赛驱动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应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从研究程序设计类学科竞赛可以得知,其紧密联系着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类课程。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根据教材内容来设计实验和课程,学生只能够理解和掌握各类算法,无法在网络通信、社交系统等领域内实际应用算法,制约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通过参与学科竞赛,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剔除滞后性较强的内容,将竞赛题内容引入进来。这些新引入的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课程内容,可以将软件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体现出来,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有效激发,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践中应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5]。总之,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可以对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逐步更新,跟上时展的趋势和要求。2.转化竞赛案例。在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课程设计和校内实训,其将课程的各方面内容涵盖起来,甚至可以说,其对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过去在实践教学中,往往是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和设计,没有创新,且不符合软件行业的发展趋势,无法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通过转化竞赛作品,将其作为教学案例使用,则可以规避这些不足,既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又充分体现了创新精神的意义,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激发出来,从而增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校园微信平台”案例,作品充分考虑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情况和需求,目的是协调管理校园内公共资源,共享校园各个系统的资源,方便师生课后交流等。其在微信公众平台、动态网页爬虫、LBS应用等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实现单点登录校园内各个系统,利用云存储分享各种信息,促使学生能够对校内网络信息资源便捷访问,对校园生活服务信息及时了解等。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开发实践,可以有效涵盖WEB开发、网络爬虫、云存储等诸多的内容。

(三)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学科竞赛驱动下,完善管理体系是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优化实践教学过程十分重要。为此,首先,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设置创新必修课,对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大力培养。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将学科竞赛纳入学分分配中,对学科竞赛的地位进行明确,甚至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参加竞赛活动。将创新创业领导小组成立起来,科学统一管理、筛选、培训各种赛事活动。其次,学科竞赛的成绩要想得到改善,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需要长期努力,那么就需要将高素质高水平的竞赛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来。在竞赛指导教师选拔过程中,综合考虑知识能力、专业技术水平、责任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定期让竞赛指导教师接受针对性的培训,以便促使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升竞赛指导的整体质量。最后,要结合院系实际情况,设立专项资金,保障竞赛的顺利开展。同时,将竞赛资助项目成立起来,奖励那些在学科竞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学生及教师,激发学生、教师参与竞赛的积极性。由此,促使学科竞赛顺利开展,有效提升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改革实践教学评价模式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要对过去单纯的考试评价模式进行改革,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合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综合考核平时作业、项目训练和笔试等多个方面,通过作业成绩考核,可以对学生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笔试考核则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项目考核则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注重过程化管理,依据相应的比重,将三方面的考核成绩综合起来,形成总成绩。由此,确保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准确。

三、结语

社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就需要以学科竞赛为基础,找出现阶段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科学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等,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升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白伟华.基于协同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7,5(10):123-125.

[2]杜小坤,徐胜舟.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计算机,2017,3(11):44-48.

[3]张宏明,赵建邦.学科竞赛与教学实践联动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8,4(10):244-246.

第12篇

关键词:软件专业;实践教学;课外实训

中图分类号:TP311.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0-0000-01

Extra-Curricular Training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Explorationm

Pan Li,Zhang Songjuan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ftware College,Nanyang473000,China)

Abstract:The 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oftware,but practice in the 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good or bad,thinking the softwar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mmer vacation time for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way,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results of several students training effect testing,greatly improving th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the effect is good.

Keywords:Software professional;Practice teaching;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一、引言

随着软件类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过程中出现了极大的矛盾:一方面软件企业需要的大量软件开发人才难以招到;另一方面软件类毕业生抱怨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模式难以与IT产业的高速发展同步。尤其是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软件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软件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传统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匮乏,枯燥无味,学生难以掌握需要的职业技能。二是类似培训机构采用完全案例教学,结果证明不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也不理想。

(一)理论和实践脱节

实践和理论安排间隔过长导致知识的脱钩,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内容和操作得不到及时的训练。

(二)实践教学方式单一

实践教学采用传统的课堂实验方法,缺乏其他有效方法的结合,过于单一。

三、课外实训内容与方法

针对软件类专业综合动手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我院组织教师和学生利用暑假进行综合实训,对软件专业学生综合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进行培养。具体内容与方法如下。

(一)课外实训目标

课外实训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文档书写等工程意识。具体对学生的要求如下:(1)参与软件开发整个流程,按照软件工程基本思想,进行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软件及数据库设计、编码实现及最终的软件测试,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撰写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主要阶段相关文档;(2)(掌握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使用的主要工具,并能够熟练使用至少一种相关工具,了解代码审核方法;(3)建立规范化编码的概念,学会书写注释,并能够熟练使用至少一种开发工具,理解软件构建方法和构建过程。

(二)课外实训内容、方式和时间分配

课外实训的主要内容是以实际应用开发项目为背景,模拟软件公司的开发过程,按照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学生分饰不同的角色以团队的形式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编码、测试和实施以及文档的书写。由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分析、沟通、演示的能力和代码及文档的质量。同时,教师对学生在职场中实际应变能力进行培养、强化,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实训方式采用学生实现和老师指导结合,每次老师先点评具体任务,然后由学生实现,过程中老师不断指导、监督,每两天检查进度一次,所有分组必须按时按量完成任务,不能完成的小组取消下一个阶段实训资格,并且保证小组每个成员都会作,如果小组完成但小组中有人不会的取消下一个阶段实训资格。

课外实训时间要相对集中,所以选择暑假进行,实训时间5周,具体阶段和时间划分如下:

1.需求分析阶段(1周):(1)串讲软件工程基本知识,对要实现的软件项目进行介绍,自由结合选定题目,划分小组;(2)分小组进行项目需求调研及分析,了解详细的项目需求;(3)串讲项目计划书和需求文档的书写;(4)学生根据需求调研情况,列出项目计划书和需求分析文档;(5)老师组织阶段评审,评出优、良、一般和差几个等级,适当奖励;(6)学生根据老师点评和指导进一步修改项目计划书和需求分析文档。

2.设计阶段(1周):(1)串讲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及数据库设计知识(1小时);(2)学生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3)案例方式演示说明相关设计文档格式(1小时);(4)学生参照设计文档格式及需求分析文档,形成初步的设计文档;(5)补充数据库设计工具的使用,利用设计工具进行数据库设计(1小时);(6)阶段评审,评出优、良、一般和差几个等级,适当奖励;(7)学生在初步设计文档基础上,根据老师指导,进一步细化完善,形成最终设计文档。

3.编码和测试(2.5周):(1)串讲编码和测试的基本知识(一些规范,1小时);(2)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开发工具的知识;(3)学生分模块进行编码,并进行单元测试;(4)组装代码,进行系统测试,形成初步的软件;(5)阶段评审,评出优、良、一般和差几个等级,适当奖励;(6)根据评审结果和老师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代码,进行测试,形成最终的可运行软件。

四、结束语

在我国大力发展IT产业的新形势下,面对每年100多万软件人才的缺口,培养全新型的软件专业人才,提高、加强软件专业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和素质势在必行。课外实训形式不仅适用于软件相关专业,对其他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学生的变化,不断探索课外实训形式,才能提高实训的水平,达到专业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宪宁.软件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工程师,2009,10

[2]范林.高职教学方法改革浅见[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