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

时间:2022-07-20 16:37:01

信息技术基础

第1篇

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技术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

信息技术标准化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撑产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保障市场经济秩序和促进国际贸易的技术基础。近年来,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考虑,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出国家标准化战略,将主导国际信息技术标准化活动作为其重要内容,加紧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渗透和影响。

正如吴仪同志所说:“标准化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必要条件,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也是我国加入WTO、应对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 党和国家已经将标准化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吹响了大力发展标准化事业的号角!

标准是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

标准制定过程是对科学技术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进行分析、优化和综合的过程,实质上是将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固化成规范性文件的过程。通过实施标准,信息技术研发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实现了从发明到创新的飞跃。通过修订标准,新的信息技术研发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被固化到标准中,实现了技术的积累和更新,并再一次在生产实践中大规模应用,完成了新的技术创新。“制定-实施-修订-再实施”的标准化过程实质上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再创新”的实现过程。

标准是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关键因素

在信息社会,电子信息产品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数字化和网络化,主要功能是使消费者享受到海量的信息和数据服务。互联网发明者梅特卡夫创造的价值定律认为:对于每一个消费者来说,网络及网络化产品的价值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其他网络用户数量成正比。一旦数字化电子信息产品构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其用户数量就会大规模增长并被“锁定”在网络中,而其他产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失败。各种协议标准、接口标准、软件标准等信息技术行业标准是实现网络及其电子信息产品间互联互通互操作的桥梁与纽带,是构建网络的技术关键。因此实现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必须“标准先行”。

20世纪90年代,电视广播体制开始由模拟向数字过渡。数字电视可实现双向交互业务,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资源利用率高,能够提供优质的电视图像和更多的视频增值服务。数字电视标准涵盖了数字节目的前期制作、数字节目的显示格式、数字节目的传输和数字节目的接收。只有在所有标准确定之后,整套数字电视系统才能够组合并运转起来,整个数字电视产业也才可能真正启动。目前,国外存在三大数字电视技术标准:欧洲的DVB-T、美国的ATSC、日本的ISDB-T。使用这些标准的国家将不得不交纳巨额的专利费,例如韩国向美国支付的专利费为每台机器30-40美元。按目前中国3.7亿台电视机保有量计算,如果完全采用国外标准,中国将为此付出上千亿元人民币的代价。

为避免受制于人, 我国相关部门组织成立了数字电视标准研究制定专项工作组,自主研制数字电视技术体制和相关标准,逐步建立了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体系,包括信道标准、信源编码标准、数据广播标准、条件接收标准、终端设备性能和功能技术标准、接口标准、中间件标准和显示器件标准。2006年4月信息产业部颁布了25项数字电视终端产品行业标准,包括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基础标准、接口标准、机顶盒标准、机卡分离标准和显示器标准五大类。2006年8月,《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研制完成并被国家批准为强制性GB20600-2006。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行业和国家标准陆续批准、颁布和实施,将推动数字电视芯片研发、设备制造、运营使用等产业链各环节的重塑与整合,进一步加快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向数字化过渡的步伐。

标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保证

信息化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推进信息化建设,首先要统一标准,做好顶层设计,指导不同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消除“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现象,确保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协调和整体推进,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给每一个实体对象唯一的编码。与目前使用的条形码技术相比,RFID技术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防伪标识、门禁系统、车辆监管系统、危险品物流监管系统等。

标准不统一是制约RFID发展的首要因素。多种数据格式的存在使RFID标签之间不能互相识别,降低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效率,大大增加了经济和社会成本。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管理中心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RFID标准组织,拥有包括沃尔玛、思科等知名跨国公司在内的533家会员,已经了电子产品代码、电子标签规范和互操作性等一系列技术规范。为抓住RFID技术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抢占市场先机,2006年6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等15个部委共同编制并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决定建立自主的RFID技术标准体系,并积极参与国际RFID标准化工作,为促进我国RFID产业链的形成创造坚实的技术基础。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要“加强政府引导,依托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以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主体,加快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体制和产业、产品等技术规范和标准,促进网络互联互通,系统互操作和信息共享”,为未来15年信息化的标准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标准是保障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国际贸易的有效手段

标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工具。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几十年来,电子信息产品标准的实施,提高了产品质量,规范了市场秩序,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优化了产业结构。

中国的能源短缺、耗费惊人。我国照明用电约占总用电量的12%,至2010年将高达3000亿度,三倍于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电光转换效率高、寿命长、供电电压低、安全、节能和环保等诸多优点,是最有效、最具市场开发潜力的通用照明节能手段,预计能够节约照明用电量的30%,每年节电1000亿度。缺乏行业标准是制约半导体照明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因素,为此信息产业部组织成立了半导体照明技术标准工作组,成员覆盖了芯片制作、器件封装、荧光粉制备和应用产品制造等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快了制定半导体照明技术标准的步伐。

标准是国际贸易的语言,使数万亿美元的商品越过国家与地区边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国际性贸易和标准化组织积极倡导“一个标准,一次检验,全球接受”的理念,通过协调各方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减少了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同时,标准又可以构成国际贸易中技术性壁垒。根据加入WTO时所作的承诺,2005年我国将《信息技术协议》(ITA)涵盖的所有电子信息产品关税下降为零,涉及计算机设备和零件、通信设备、半导体设备和零件、软件、科学仪器等6类产品,国外标准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抑制作用更加突出。2005年和2006年欧盟分别实施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2005 年,两指令的实施对机电产品出口的直接影响达到了560亿美元。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业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是应对挑战,打赢国际“标准战争”的基本条件。“十一五”是建设电子强国的战略起步期,也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必须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拥有一批专利和标准。努力推进下一代网络、数字电视、家庭网络及智能终端、平板显示、汽车计算平台、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和传感网络等技术领域的标准研制工作。

第2篇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aroundthecomputer)发展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throughthe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withthe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网络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企业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审计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直接引入)、借用(间接引入)、感染(相互影响)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审计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互渗透性。

(四)质量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质量性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审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保证审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审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的能力。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结合而成的客观存在,它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审计领域内支撑审计理论的纯审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审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新内容

(一)信息技术学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科技领域,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兼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slaw)。这些理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审计领域之中,与传统的审计理论进行不断地分化与组合,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断的扩张。

(二)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审计”(ForensicAuditing)这一特殊的审计发展分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审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地审计判断、合理性分析,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诉讼审计通常涉及到对审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对审计要情、审计情况加以陈述、以审计结论甚至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三)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在与审计理论基础进行交互渗透时,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引入到审计理论之中,为广大的审计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审计问题,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改善审计信息以及完善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同样,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人员面临的是被审计单位非常繁杂的经济数据和资料,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经济模型,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护广大信息需求者合法的经济权益。

第3篇

信息技术应用与基础护理教学所具备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升了教师科研水平。信息技术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使老师熟练的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另一方面是老师在平时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对在网上对基础护理知识的学习和研讨,并积极的开展讨论活动,提高了老师医学科研水平,对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结合有了全新的认识,提高其教育教学的理念,加深了对学科理论的渗透和理解。

第二,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基础护理教学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实验课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向学生更好的展示全面的、立体的护理技能,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了基本的演示操作、形体语言以及动作指导等,改变了传统的书面教授和单纯的语言描述,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基础护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方面主要表现为与传统的知识课堂相比,学生更喜欢数字媒体课堂,这种课堂有动画的展示和色彩的渲染,借助信息技术不断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一旦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就会极大的提升护理教学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作为展示个人技能和才华的平台,并且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变革,而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在护理技能教学中信息技术只是老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并没有切实起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

2.1唤醒学生在技能认知方面的潜能多媒体和数字网络是信息技术的载体,并且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的主要体现,它可以承载图像、语言、声音等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课堂内容的信息量,并提高了老师对课堂信息控制的灵活性,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多重器官刺激和直观的感受,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基础护理教学中的“静脉注射”,老师可以播放在医院录制的影像文件,让学生对静脉注射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就会主动的去模仿视频中看到的注射过程,而且会在同学之间形成激烈的讨论。信息技术能够使护理专业的学生近距离的感受生活的原型,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产生零距离的接触的同时增强对专业的情感体验。

2.2扩充学生专业的知识面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使学生对书本之外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作为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补充改善了传统的学习途径,学生不仅可以在互联网中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而且与书本记载的知识相比更具前瞻性和全面性,让学生专业技能的发挥不再仅仅局限在本地区的护理水平,可以通过数字网络去了解和学习国内各个地区的护理现状甚至是国外当前的护理现状,极大的扩充了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认知。

3.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础 教学方法 主线式教学 自主学习 启发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2-0053-02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越来越具有主导作用,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战斗力的关键物质因素,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已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提高军队人员尤其军校大学毕业生的信息素质成为必然。为提升军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我院新开设了30学时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介绍信息的基本概念,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介绍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安全等多种基本技术,全面提高军校大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为学员更好地运用信息化装备、指挥保障信息化作战打下良好的信息素质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结合课程目标、课程具体内容和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既不能盲目崇拜某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又不能固守陈旧落后的教学习惯而懒于进行教学创新。本文的最后部分,着眼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等现实性问题,属实践性研究。

一 教学内容设计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依据课程特点,课程组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内容体系,遵从模块化设计思想:以信息及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要素,内容模块化,结构框架化,且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同时注意强化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掌握信息技术及运用技能。

基本概念:着眼于大学生实际,从信息的定义、特征、作用等基本概念入手,以信息的流程为主线,将各种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系统讲授。初步培养大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基本技术:通过对信息获取、传输、交换、存储、加工、服务、安全等技术相关内容的讲授,培养大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基本技能:通过指导大学生实践信息加解密和保密传输、数据加工技术演示等实验,对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强化训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逐层深入。基本概念是整个内容体系的基奠,基本技术是知识和技能的延伸,基本技能是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锻炼,以此培养学员独立获取知识、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

根据本课程及学生特点,课程组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群策群力,发挥众人之长,构建一个全方位、灵活多变的教学体系。其中行之有效的主要教学方法及手段如下:

1.注重整体授课思路的主线贯穿始终的教学法

课程中涉及各种模块化信息技术的讲授,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后有所得,首先教师的讲课思路要清晰明了,为此所有主题均以“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学后怎样用?用时注意什么?”五个问题为主线进行讲解,并合理运用启发式、导学式、研究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将实例贯穿其中,便于学生理解“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同时结合学员关注的相关案例引导学员理解“学后怎样用?用时注意什么?”,从而保证知识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2.注重能力培养的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本课程开设于第五学期,学生在此之前已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通信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因此有些内容(如信息传输技术)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五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学后怎样用?用时注意什么?”的主线式思路,自己梳理学习内容,自己走上讲台,讲给教师和同学听,然后共同讨论,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全程辅助,关键时引导。多次实践证明,通过此种方法,既能锻炼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员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

3.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启发+案例”式教学方法

课程组在授课时,为激发学生兴趣,一般从人们熟悉的海湾战争实例谈起,细致分析战争中各种场景下使用的武器装备以及武器装备上应用的各种信息技术,各种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原理,并从技术角度总结其优缺点,结合实际战争场景,分析其适用场合。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各个战争场景的需求有哪些,归纳总结什么样的技术可满足需求,现有武器装备中应用的各种信息技术能否进一步改进等。通过逐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递进剖析案例的教学方式,既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全程以学生为主体思考,教员适时引导讲解,学生参与度强,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

4.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课程组坚持“一切手段要有利于引领学员思维”的原则,合理运用板书、图片、动画、视频、实物等媒介构建一个利于学员接受信息的教学环境。如在讲解基本概念和术语时(如并行、串行传输),多采用自制动画或图的手段促进理解;在讲授技术原理(如声呐技术)时,则采用视频演示和原理图讲解结合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在分析各种技术(如红外信息获取技术)的优缺点时又引入各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实例(“成也红光败也红光”)强化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同时向学生推荐各种关于新军事变革的视频节目,鼓励学生课下观看思考,实现系统加趣味等多种学习形式间的相互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三 结束语

课程组每次授课完毕,均进行问卷调查和成绩评估,综合500余份调查问卷,学生认为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课程非常必要的占100%,认为提高了自身信息素质及技能的占92%,认为授课主线清晰明了的占94%,对启发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90%,对教学手段运用的满意度为85%,对自主学习方法的支持度为88%。总之通过本课程学习,我院大学生普遍认为,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主要特色及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也能切实了解各种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前景以及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等,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质。

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教学评价要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查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并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设计的评价从确定教学目标时已经开始,并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学设计要以评价反馈为途径,检验计划并不断修改完善计划、方案,使教学设计及其成果更趋有效。可以说,没有评价环节,教学设计过程就会缺少一种重要的内部动力,教学设计成果也难以达到真正完美。所以,评价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和地方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内容多课时少、实验实践课少、考核形式单一等,目前正在探讨对策及解决途径,相信通过课程组的共同努力和改进完善,一定会使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取得更加满意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崔静、李宁、齐剑锋等.基于信息化案例教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4(7)

第5篇

1.投入少损耗大,硬件实验难以实现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内容广泛,除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实验外,其余理论知识也都需要有相应的实验环节进行辅助理解。如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多媒体技术基础等,仅仅在课堂上通过图片及简单的动画演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学习该部分知识时都觉得非常枯燥抽象,难以接受。而该部分知识恰恰又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信息化程度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工作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因此只有通过硬件实验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直观具体地参与其中,从而轻松而又深刻地掌握相关硬件知识。但由于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是面向全校大一新生的基础课程,人数众多,实验频率高,损耗大,实验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必须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去进行维护和更新,这导致硬件投入巨大,因此硬件实验在很多高校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难以真正开展,学生对硬件部分知识的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2.教学与专业脱节,无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对象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上课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安排均一致,缺乏教学对象所属专业特色,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意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更无法提前预知到该课程与其所属专业的可能联系。事实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在很多专业的实践应用中无处不在,是很多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必备工具。很多学生在毕业设计尤其是撰写毕业论文时才意识到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结果临时抱佛脚,手忙脚乱,导致毕业设计进度缓慢,无形中与其他同学拉开了差距。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并未发挥其基础的作用,没能真正切实做到为专业服务。

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难以准确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当前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考核方式大多分为两种:笔试与机试。经过实践,两种考核方式各有利弊。笔试是最为传统也是大多数课程经常采用的一种考核方式,投入少,实现简单,应用范围广,但是其组题形式单一,对于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掌握同样重要的计算机课程来说显然无法满足需求。而机试则既兼有笔试的优点,又有着笔试无法与之相比的强大优势,比如组题形式多变,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可以自由组卷,轻松完成操作部分的考核,考试结束后能快速客观的自动得出考核结果,并能对各班各专业的考试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但是机试也存在着一些缺点:第一,题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经常性的定期维护更新;第二,由于机房条件的限制,必须分批组织学生进行考核,考试内容难易程度不一致,考核标准也不能完全统一;第三,由于受到自动改卷的限制,机试仍然偏向于概念性的考核,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无法实现。因此,制订一个更为合理的考核标准,真实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为今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供有力依据是非常重要的。

二、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一些好的想法和对策

1.教学手段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抑制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好。而作为当代大学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的束缚,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应精通信息技术,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可以结合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印象,提高授课效率,如多媒体动画演示、硬件组装视频演示、计算机软件安装及配置演示等。其次,由于基础硬件实验损耗大,无法安排学生分组完成的弊端,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硬件组件实物演示(如CPU、内存条、硬盘等等),以及带领学生前往实验室进行实物参观介绍等途径进行最大程度的弥补。另外,由于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学科知识单一以及教学对象专业众多,可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穿行宣讲,让学生能形象而全面的对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在其专业领域的应用有个具体的认识,提前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

2.建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教师应做好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全面而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每一个具体而有意义的任务中去,对整个课程所有任务活动设计的难易度和创新性、任务与专业的结合度、学生完成的期望值都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教师布置任务后,由学生分组参与学习、讨论、制作及演示交流等一整套的活动。任务结束后,教师及时对任务完成的效果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并提出有效的建议,让学生对其所完成任务的目的和意义有充分的认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积累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模式解决考核制度单一的问题,将每一个任务的成绩归入最终成绩的计算,使得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仅停留在对固定知识点和概念的考核,而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主动性、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核。

3.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由于课程学时较少,教师课堂授课时只能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把握,无法对所有的细节进行全面的讲授,因此,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变得尤为必要。但是学生在课后自习中因为基础知识的缺乏,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而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时除求助于网络外缺少其他有效途径。因此,如何保证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准确性也是比较重要的。在实践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网络手段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使学生摆脱了由于单一的网络搜索功能而可能带来的错误信息的干扰。利用网络,教师可以与学生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经验交流,及时对学生提供帮助。学生在这种非面对面的教学模式中既可以轻松地学习到新知识,又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提高授课效率。

三、总结

第6篇

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就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加强实践环节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并对该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字:计算机信息技术 教学探讨 教学改革

abstract:

this text combine actual teaching experience, probe into "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 teaching method. and propose some views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teaching themselves and strengthen practice link. and has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the reform in education of this course.

keywords: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discussion

reform in education 论文网在线

本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教育的必修入门课;涉及的学生人数多;学生的专业、基础、接收能力等差别很大。上好本课程,必须妥善解决好许多实际问题。教师及学校各级相关领导都必须高度重视这门课程,应该把这门课作为学校的重点建设课程。下面笔者将就他的实际工作谈一谈他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教学的看法。

1.首先必须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大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是整个大学阶段的所有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而大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基础部分,它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不仅应该随着大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步发展,而且还必须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特点,着力于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学生“计算机意识”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应当从过去的操作技能的培训逐步过度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作为专业工具的重要作用,熟悉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过程、方法和掌握获取专业软件的途径。

2.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对于教师来讲,教学内容组织的好坏、,对整个教学过程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熟悉教学内容和各章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整体规划,即对教材内容做整体的分析与规划,将讲授内容分为若干个有机联系的部分,找出各个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实施各种有效的讲授方法,这样,就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前后相连,首尾呼应,融会贯通,成为一体。因此应先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划分为各个知识点,然后对各知识点再详细组织教学课程体系结构、总结出重点和难点、同时为教学过程准备大量的适合教学需要的、针对性强的、丰富的教学索材;最后再挖掘各种教学内容的前沿课题,为课程的发展做好准备。

为了更好地组织好教学内容,必须经常组织教学研讨活动,从事基础教学的教师提出各种宝贵的意见,大家一起讨论,一起组织教学内容,还可以在学生中讨论教学方法,同时可以制作出适合教学的教学课件,编写指导书、习题集、有可能编写教材。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强调与专业相结合

3.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只靠听课和看书是掌握不了的.必须通过在计算机上动手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上机操作实践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这门课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从多方面强调实践教学,①在教学安排上,压缩讲课时间,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另外要求学生自己根据需要再增加一些课外上机时间。②在考试成绩中,增加动手操作内容,在期末考试中,操作部分占40%;取消期中考试,用三个大作业( word部分、excel部分、ppt部分)代替期中考试,占总成绩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10%也主要参考平时上机成绩。③采取小班辅导,确保每个机房(40~60学生)有一个指导教师,要辅导到位.④上机操作课内容要明确具体,同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⑤强调学生要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上网查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上机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去拓展知识、提高能力。

3.2与专业相结合

在上这门课时,强调与专业相结合,计算机应作为专业学习的工具.这里只强调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在网上找到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或热点问题或相关领域的重要文章等,记下网址,并把它下载做简单的处理后以邮件的形式发给教师,把它作为平时作业记入成绩.这一点收到较好的效果,从本课程的角度讲,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题目,练习了多项教学内容.从与专业相结合、作为专业学习工具的角度讲,学生通过这个练习,了解了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或热点问题或相关领域的重要文章等,这对今后学习专业知识大有宜处。

4.发展网络与远程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个效果。

《计算机信急技术基础》课程由于教学面广、内容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己难以实施。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网上教学和远程教学。网上教学指开发基于校园的ca1课件。把教师的备课笔记、布置的作业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远程教学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教学活动,它包括同一学校不同教室之间、不同学校之间以及不同城市、不同国家之间的教学。它使学生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学习到最前沿的知识,阅读到最优秀的教材,感受到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网上教学实现了学生自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还可以使有精力的学生选学更多的内容,而且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呈现教学信息和接受反馈,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已成为今天人们必备的一种技能,我们应当建立信息技术教育的新观念,积极在教学过程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一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德良。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08-25.

[2]张李。 把脉信息技术教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09-22.

第7篇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仿真软件

中图分类号: TP311.5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三门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前后联系紧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意义重大。本文针对这三门课程,着眼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和独立学院的特点,研究优化教学内容,降低课程难度的方法和措施,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2.体系内课程理论内容的优化

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理论课具有入门难、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比如《电路分析》的公式多、定理多、计算量大。《模拟电子技术》概念多,单元电路分析计算难,每次课的新知识多,信息量大,抽象且枯燥无味。《数字电子技术》逻辑性强,数字电路的种类繁多,实践性强。

对于《电路分析》强调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以加强电路中串联与分压、并联与分流、电位、开路和短路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在讲述网孔方程和节点方程时,只采用基尔霍夫定律。对特殊问题的处理时才采用“超网孔”和“超节点”方法。讲述相量时,采用相量变换与反相量变换的概念,使其与后续课程《信号与系统》中的傅氏变换和拉氏变换呼应。

《模拟电子技术》精选基础和重点内容,保证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删减模拟电子技术中陈旧、过时的内容,简化定量分析计算方面的内容;及时更新和补充新内容,如EDA仿真与设计、模拟(数模混合)可编程器件等。

对传统教学别强调内容进行弱化,如《数字电子技术》中公式法或卡诺图法化简逻辑表达式在传统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现阶段逻辑表达式的化简意义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化简原理即可。改革后的“数电”课程对逻辑化简的技巧不再占用过多学时,考试也予以删减。

与此同时,还要考虑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即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对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理顺课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工程性和实用性,注重“加强实践、提高兴趣、培养技能、积极创新”的理念。

3.体系内课程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结合

3.1 将Matlab与《电路分析》有机结合

体系内三门课程都具有浓厚的工程背景,目前的理论教学相对枯燥,方法单一。由于《电路分析》课程中许多电路的分析过程较复杂,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较深,而许多学生的数学基础又欠缺,因而时常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窘境。Matlab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软件之一,是实现科学计算、符号运算及图形处理等的强有力工具。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引入Matlab软件辅助分析电路问题是化解教学窘境的有效手段。例如利用Matlab辅助分析动态电路和利用Matlab辅助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可是使理论教学变得直观,易懂。

3.2 将Multisim10仿真软件与《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融合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对于一般、较简单的电路,教师可以对它进行详细分析、讲解,但是,对于较复杂的电路,则应该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教学,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也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把Multisim10仿真软件引入模电和数电课堂教学,通过仿真软件来绘制电路,观察电路的工作过程,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会,这样就有利突出重点、解析难点,也进一步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应用更熟练.同时缩短传统课程与相关实用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距离,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说,可以将《模拟电子技术》分解成“直流稳压电源”、“电压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带有反馈的电压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应用”等。在《数字电子技术》中可以拟定“基本逻辑门电路仿真”、“编码译码器仿真”、“时序逻辑电路仿真”、“555定时器仿真”、“数模、模数电路仿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对电路简单介绍,接着进行仿真演示,之后再回归理论讲解和说明。

4.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实践

近几年来,随着独立学院师资的稳定,我们一直致力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改革,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入手,制定合适的教学大纲和配套的授课计划。尤其是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已经完成从大纲制定,到教材编写以及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的制作,并且针对该门课程尝试了在理论课堂引入Multisim10仿真软件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目前的教学改革效果来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与我院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有必要把这种尝试延伸到三门课对应的课程体系,进行通盘考虑,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5.结束语

在提高学院办学质量这一系统工程中,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无疑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课程平台的建设对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不断探索教改新思路,培养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丽亚,杨恒新,张业荣.电子电路平台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

第8篇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基础的影响

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这三种能力。信息技术已经引起了传统教育三大基石(阅读、写作、计算)的裂变;未来“信息技术将“教师为中心”变为“学生为中心”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形成自主性、创新性、竞争性的新人格特征,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更新了学生的价值观念,实现了人格素质现代化

1、 高效检索和超文本阅读成为主要阅读方式。基于多媒体、网络的知识联结是网状,非线性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这种近乎“全息”的跨时空阅读方式,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基于网络的高效率检索无疑是超文本阅读的又一亮点。信息技术同时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人类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时空和容量限制,还突破了语言文字种类的限制,知识的传播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 网上写作,博客存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写作习惯。键盘输入逐渐取代纸上书写,博客可以承载思想的点点滴滴,便于存储与管理。网上写作可以实现多媒体化,除了使用文字还能配以图片、声音、动画等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

3、计算早已不是仅与数学及数学教育教学有关的数字运算,正在迎来的是一个所谓“数字化”时代,云计算必将成为一种最新的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的计算服务方式。传统计算仅与数学和数学教育有关,仅限于数字运算。当计算机的应用深入和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后,文字、图片、动画等都可以转化为计算机的二进制运算,这就大大拓展了计算的概念,并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如数字图书馆等。云计算是信息社会出现的新名词,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它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知识来源多元化,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对于事物的看法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师限定的思维,在这个时代,新知识、新思维、新观念的传播更便利,直接导致学生的个性化更强,这种背景下我们发现我们的旧的教育观念所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大,持有旧观念有的教师的课堂不得不面对学生无言的反抗甚至和学生的冲突,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从教育观念上思考我们的教育,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我们不能主导他们的学习,只能起引导和辅助作用,我们应该还课堂于学生,还学习于学生,只有改变这种陈旧的观念才能使教师适应网络进代的教育发展,同样,学生的学习观念也应与时俱进,自主学习、广泛汲取,学会从更广的渠道汲取新的知识才能适应这个时代。

三、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的影响

随着科学的发展,教学资源从传统的教育的单一的印刷教材及参考资料发展到现代信息教育使用的多种教学资源,它包括多媒体电子教案、VCD教材、和多媒体课件。教材的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现在就有一些Flash书,点读机,都是教材的不同表现方式,能够增加教材的表现力。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由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来源的局面被打破,同时突破了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教师可以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网络上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字化内容,教师开发或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创作的数字化作品,网络上各种学习化社区等等,都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彻底打破了知识来源仅仅是固定不变的书本或是参照书本的某个知识内容表述所制作的单个课件的束缚,学生所获得信息量更为丰富,不同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也得到了延伸,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偏好跳转到相应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等。

四、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1、学生学习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和快速化。未来网络引入课堂后,因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目标等多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众多的不同,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看,具有十分鲜明的学生与计算机和网络的“交互式”特点。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把从教师和教材上的得到的指导性语言,变成自己对计算机的一种操作,计算机立即给予验证和响应,反馈迅速及时。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更加高效。

2、网络引入教学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可自学的环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确定学习进度。这样,学生的学习进度往往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在这样的一种教学对象的群体中,只有因材施教,实行比较彻底的“异步教学”。

第9篇

《统计基础知识》是中职会计、金融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统计基础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恰当地整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营造一种富有情感氛围的活动。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快乐地感受知识、探究规律、体验成功。在《统计基础知识》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比较真实地创设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广州现代信息技术实践校社区网站有许多与统计有关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还有直接与《统计基础知识》相关的统计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生动地引导学生进行统计案例分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加大课堂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还能降低问题的难度,易于学生接受。如在学习统计数据整理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播放一段校运会的视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视频的内容做一个统计数据整理报告。当学生们看到自己参与其中的画面,纷纷与其他同学交流。在分享美好回忆的同时,学生们也开始讨论画面里面出现的观众人数、比赛运动员人数、后勤工作者人数、教师人数、参赛项目数等的内容,有的小组开始动手统计数据,有的小组将所得数据分组归类,有的小组已经开始撰写整理报告。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改革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传统课堂延伸到数字课堂。传统的《统计基础知识》教学都是在课室中完成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利用限定的时间去完成教学任务。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课堂平台则打破这种局限性,使教师以信息化手段呈现出具有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活动设计共享和重复使用。教师通过自己设计的动态课堂教学可视化界面,使数字化教学设计可以直接用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在学习统计调查步骤的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模板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地向学生展示统计调查的计划、调查步骤和注意的问题。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教师个别辅导转变为数字化辅导。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外辅导平台可以支撑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辅导。教师既可以使用即时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解答学习疑难,也可以通过在线辅导工具对全班同学开展专题知识辅导。除了实时的辅导外,借助课外辅导平台,教师和学生还能够进行非实时的答疑,以网上留言的方式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在学习抽样误差计算时,有些学生只会计算平均数,后边就做不下去了;有些学生则会运用标准差计算抽样误差;有些已经会用极限误差求抽样误差。我就利用课后时间,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外辅导平台给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有不明白的地方让他们及时在网上向我求教,我利用在线音频对话和发帖的形式给他们进行单独的辅导。通过这个课外辅导平台,班里绝大部分的学生最后都能熟练地计算抽样误差,使日常教学变得高质高效。

三、运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以学生课堂听课为主,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少,教师不能及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这一系列的平台,还可以利用其他信息技术使学习方式多样化,师生交流增多,提高教学有效性。在网络媒介中,信息是共享的,Internet是一个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学生可以上网快速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料,有目的地处理信息,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小组方式围绕任务确定研究方案,然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的搜索下载、加工整理,以及交流共享、演示和评价。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活动与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解疑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构建专业聊天室,组织学生学习。教师借助于QQ、新浪UC等建立自己的专业聊天室,引导学生加入聊天室团队,通过文本、语音、视频、网络电话等方式开展教学观摩、主题研讨等活动。通过QQ的专业聊天室,播放讲座、课例等,供学生观看,即时和观后围绕视频进行聊天(交流)。师生之间还可以借助聊天室的“对聊”“网络电话”等进行私人聊天,比如学生就学习问题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从而实现多维的、多方式的交流互动。专业聊天室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将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方式带到《统计基础知识》日常教学当中,提高《统计基础知识》的教学质量。

第10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信息素养;CDIO;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Teaching Research of Essenti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Based On CDIO Pattern

Liu Qing Ping1 Yan Jun Feng2

(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410007)

Abstract:Higher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cradle to cultivate the high level of Medical talents. As the first computer basic course to non-computer majors students, Essenti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is mainly to meet the demand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skills for Medical and health field. According to this curriculum of characteristic and students’ culture need, This thesis probes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CDIO pattern (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 to the i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tridimen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that integrates theory with practi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cultivation of versatile medical talents.

Key words:Talent training;Information literacy;CDIO;Teaching reform

1 引言

医药信息技术基础是医药院校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和培养信息素养的主干课程,是一门集合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社会中的合格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湖南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水平专项规划(2010-2020)》指导意见,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CDIO教育模式,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改革研究和探索。教师从教学活动的主体变为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设置特有的学习情境和教学项目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以实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2. 课程教学现状

医药信息技术基础是针对高等医药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教学通常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上机实验为辅,学生按教师理论课讲授的内容或实验指导教材上的步骤验证性地的进行实验。这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影响了师生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明显存在不足:(1)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需求,片面强调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误以为课程对专业学习和工作毫无帮助,降低了课程在学生心中的重视程度和地位;(2)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师对课程缺乏整体认识,不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系统设计教学环节;(3)教学内容不合理。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教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4)考核机制不科学。传统考核学生的方式一般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唯一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教学过程中缺乏信息反馈机制,无法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以上问题表明,课程教学应更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均衡发展,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专业需求和学生学习心理等情况而制定。由此可见,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成为教师极为关注的问题。

3 基于CDIO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CDIO[1]是麻省理工学院(MIT)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研究所创建的一套国际工程教育模式,该模式主张以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为主线,倡导以项目设计为导向实施教学[2],使得课程组织的经纬从以往单独的学科知识一个维度变为项目、知识、能力相结合的三位架构。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而系统地结合[3],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相关联的学习情境,促使学习者能以项目为核心,有计划的进行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而且可达到体验实践、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4]。本文从医药院校学生学习心理着手,从医药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融入CDIO人才培养理念,在调整教学目标、改革教学理念和思路、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课程教学的开展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3.1教材建设

教材是核心的教学材料,是师生教学互动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国内高校《计算机基础》教材种类繁多,但针对医药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需求进行编写的相对较少,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药行业人才的培养。教师只有根据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和课程体系,融入教育模式和教学法的思想重新规划教材层次结构,才能摆脱一味灌输知识的局面。基于对教材建设重要性的深入研究,本课题组编写了《医药信息技术基础》3和《医药信息技术实践指导》4两本教材。立足改变传统的教材模式,建立“主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视频、课外拓展资源、信息交流”于一体的多元学习资源,针对学科知识发展动态构建知识拓展模块,按照课时分布情况和学生计算机水平将课程教学中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前沿动态信息和实践应用知识划分模块,合理设计立体化教材,围绕以教材为主,网站、QQ空间、QQ群和微博为辅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有利于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按需学习。

3.2 教学目标

顺应社会和医疗行业对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引入CDIO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强调以学生信息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为教学目标,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关注医疗机构和企业的人才聘用需求,从学生认知和理解的差异性出发,整体规划教学方案。

3.3教学方案

结合教材内容和立体化资源,系统规划教学实施方案,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以项目为导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计算机水平等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小组以讨论合作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完成指定的实践项目,并借助ppt等信息技术手段,汇报研究性学习成果。

3.4教学项目

根据教材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计算机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前沿应用,合理设计教学项目。整个课程教学中以一个项目为主线,多个小型实践项目为辅,循序渐进的加深和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信息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5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高效课堂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它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焕发课堂生命力,通过促进学生“动”,促使课堂“活”,达到体现效果“好”的目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显示,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以分组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能推动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学生自我完善。

分组模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计划分组之前,教师应阐述分组的目的和设计方案,事先将分组学习的优劣告知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避免分组后可能出现的违纪问题。

(2)按照班级人数制定分组数量,通常以6名同学为最佳。教师强调组长在分组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职责,说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自荐或推荐的方式选取组长。

(3)选好组长之后,对组长进行编号,由组长在全班范围内选取组员,组成团队。教师从项目实施的角度分析团队的组成结构,建议组长从信息收集能力、知识总结能力、信息技术水平、责任心和学习热情等方面进行考虑,以确保项目能顺利开展。

(4)组长按照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每人每轮依次选择一名组员,再按编号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选择,依次类推。最终形成团队。

3.6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有利于督促和强化学生的学习。教师把赏识-激励式评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本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作了如下探讨:

(1)平时成绩为百分制,占课程总成绩的40%。教师根据学生上课表现、学习积极性、作业提交情况和项目完成情况制定评分细则,使平时成绩公开透明。

(2)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组学生以文档的形式提交研究性学习成果,包括收集的资料、总结的知识、汇报的ppt和讲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已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小组讨论的会议纪要,教师根据各组提交的文档情况进行评分。

(3)教师从各组学生中随机选择一名学生汇报研究性学习成果,其他学生(汇报小组成员除外)作为知识接受者对该组组员的汇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如学生理解人数达到总人数的60%视为通过,否则该小组继续讨论,重新思考解决方案。

(4)每组学生汇报完毕后,全班同学针对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各组自行记录所提问题和建议,课后以文档的形式提交至教师,该项成绩被列入评分细则中。

(5)各组汇报完毕后,组长组织小组讨论,整理需提交的文档,并针对大家所提的建议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最优秀的团队和贡献最大的组员。

3.7 反馈信息

教师利用QQ群和微博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运用问卷调查表及时了解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信息的反馈和收集,完善教学设计。

4 教学效果评价

针对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结合CDIO的评价体系和教学目标[5],制定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表,并对高等医药院校3个不同专业的120份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统计结果来看,90%的同学希望施行教学改革,并表示喜欢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和课堂教学气氛。在实施教学改革后,80%的同学希望教学中能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觉得自己的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有明显提高,并能融入到项目开展和团队合作的氛围中。可见,将CDIO模式引入医药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教学研究具有开创性和可行性,值得探索。

5 教学改革的思考

医药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CDIO教育模式,有助于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指定的项目,有益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影响,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当然,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1)学生自信的培养

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考虑学生的个性、认知水平和计算机基础的差异性,以鼓励为原则,激励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管理学中的三明治原理,从褒扬中提出建议,从建议中激励进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课堂时间的安排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围绕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认知差别,课堂教学时间会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为了更有效的体现教学效果,教师应严格限定教学各个环节的实践,确保教学有序的开展。

(3)知识理解的差异

教师引导各团队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鉴于知识结构和个性差别,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程度存在差异。教师应该提出存在的认知差异性,鼓励组长及时进行学习阶段性总结,分享经验和方法,促进共同进步。

(4)团队组织的效率

组长组织的形式和方法各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项目任务的完成。教师可以通过成果汇报后的提问和建议环节,促使学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比较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

(5)分组教学的模式

分组教学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培养。分组模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说明分组原则、要求和注意事项,观察学生的反应,打消学生心中的顾虑和不安情绪,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在分组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信息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考虑如何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组间差距不宜过大。合理的分组模式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6 结语

针对医药信息技术基础课的特点和现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运用CDIO教育模式实施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实验数据显示,通过对项目实施效果的合理比较和评价,能有效的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批评和反思,认识到在分析问题过程中角度的重要性,知识表达过程中方法的重要性,团队合作过程中沟通的重要性,解决问题过程中知识总结的重要性。从参与中体会乐趣,从评价中认识自我,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为依托,综合提高学生的软实力,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Crawley E.F.,Malmqvist J.,Ostlund S.,etc. 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M]. New York: Springer,2007.

[2] 李丹,赵娜.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算机教育.2012,1

[3] 牛换霞. CDIO工程教育模式解读:课程论的视角[J]. 现代教育科学. 2010,6.

[4] 张辉. CDIO教育理念下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9.

第11篇

关键词:测绘基础地理信息标准化现状

中图分类号: P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对测绘及基础地理信息的介绍

测绘

测绘主要是指以计算机、光电、网络通讯等技术加上空间科学和信息科学为前提,运用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使地面上已经有的特征点、界线在测量手段的基础上获得可以反映地面情况的图形和定位信息,并将此信息提供给工程建设和行政管理相关部门。

基础地理信息

基础地理信息是指拥有最强通用性,最大共享需求,并几乎被所有和地理信息相关行业利用,用来进行统一的空间定位及空间分析的地理单元。它主要是由自然地理信息中的地貌、水系 、植被和社会地理信息中的居住地、特殊地物、交通、境界等要素构成;此外,地理坐标的系格网还用在地理信息定位这方面。总的说来,基础地理信息承载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它包括各种类型数据、航空像片和声像资料等等 。基础地理信息的信息源的开发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信息自,是国家信息化实力的标志。

二、国家及行业的基础地理信息标准现状

现在,我国在测绘及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方面走出了一条独立地自主发展道路,由于我国的测绘技术体系从传统模拟体系全面转向了数字化体系, 所以,现在的初步技术体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经过40 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近十多年标准化的发展,我国在测绘及地理信息标准化方面真的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1986年开始至2002年,我国已经了的多种测绘及基础地理信息的标准,其中由测绘局提出的国家标准有58项,行业标准有63项,与其它各行业一起制定的国家标准共4项。

继1998年建成的1:250000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之后,国家将1:50000数据库的工程提上了日程。作为国土覆盖率相对高的中等比例尺地理空间数据,它的建设目的是致力于满足用户对高精度、丰富内容的地理信息的强烈需求, 同时给“数字中国”创造公用基础数据平台。这项新型数据库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基础地理信息的数据生产、数据库的建立和集成和网络化的服务体系。此外,该数据库的建立为空间信息服务及全国各地各行业的数据提供了在空间上集成的可能性,这样,处在不同地区的数据才能真正做到无缝整合,进一步保证了相关工作的科学和准确性,更为资源的管理、城镇的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的建设、环境的保护、社会的服务、电子政务以及电子商务和大众生活等众多方面提供了空间的信息服务和相关技术支撑。

三、我国测绘标准化计划

在充分了解了测绘标准化的现状和需求后,我国在现有测绘事业的基础上制定了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目标, 它以“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为中心进行构建,一方面促进了测绘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全面考虑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测绘事业方面的要求。国家测绘局制定的这个测绘标准化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

1、致力于完善行政技术法规在测绘工作方面的修订。

2、致力于及时更新测绘标准化的更新工作,并不断完善现有的测绘标准,保持标准的协调运作。

3、致力于满足广大用户和社会对测绘标准化的需求,初步实现测绘标准的国际标准化。

4、致力于不断完善地理信息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化的前期研究及基础性工作,从而实现标准性建立。

5、致力于加强标准宣传和信息服务的工作,使标准信息渠道更畅通,信息的反馈机制更健全,从而更有效地实施标准监督。

因此,只有全面有效地致力于上述目标,在充分遵循先进、系统、实用和协调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测绘标准化的工作才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而现在,这项计划已经正式全面启动。而现在这个十五期间的计划将致力于完成测绘标准化及相关工作,其工作重点是: 重新制定测绘技术的相关法规,加快测绘标准制定与修订的速度,不断充实地理信息标准的体系,加强对标准化的前期研究和及时进行正确总结,继续跟进国际在测绘标准化方面的新动态,大力加强对测绘标准的宣传和推广。

四、总结

从1990年以来,各项高新科技都在快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领域的普及和运用,而测绘技术体系也已经慢慢从模拟变革成数字技术体系,地面转到了空间,静态转到了动态,并更进一步朝着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初步完善了信息化测绘的技术体系。但是,为了巩固这种技术上的进步,测绘的标准化工作要随时满足测绘生产方面的需求,从前两次十五计划开始,相关工作的重心就转向了数字化测绘,这为最大程度上的促进传统的测绘技术体系逐渐转向数字化和信息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以后更长的时期内,我国将不断大力进行国民经济及社会信息化的改革。测绘及基础地理信息作为社会各行各业的经济和信息交流的支撑平台,在未来也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需求。而构建这些技术框架的工作早已经提上日程,并已经在过去和现在紧锣密鼓地展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种对测绘及地理信息标准化要求的提出,测绘及地理信息技术越来越是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各大社会发展对实现数据共享的重要手段。此外,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各大项目,从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到城市化建设,这一系列项目无疑是重大的,是进一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信息等方面的快速发展的,但是这些重大项目都急需完善的、标准的测绘技术和测绘信息服务作为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测绘标准化的工作又是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生命性、基础性的工作之一。

虽然,我国在标准化方面的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在与国际标准化系统相比时确还存在着巨大差距。比如: 缺乏精确的理论研究,缺乏标准的参考模型,不同部门对于研制标准尚未统一缺乏协调……为此,我国亟待研究和制定系统化、结构化、强兼容、高度共享的测绘技术及基础地理信息技术标准。同时, 由于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地理信息标准的国际化活动也日益活跃,因此更快的与国际标准接轨是我国测绘及基础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应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 1]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测绘与地理信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统计[ Z] . 2002.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小学;实践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小学的教育是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根基与基础,网络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成为有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因素。因此,以网络为平台,如何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并且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一、影响小学信息技术推进的因素

1.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受到其自身个性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时好动,意识分散,接受新事物以及新知识的能力有限,因而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体意识不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自身喜好和情绪影响较大,这就导致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了一定的阻碍。

2.从教学方式的角度来说

现阶段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很多的不足。首先,缺乏基础设施,一些地方的学校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其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落后。其次,课堂教学理念落后,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学校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再次,虽然有些学校有着充足设施,但是由于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从而导致整个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以网络为基础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1.以学生兴趣为主导,多方位思考

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去实践,侧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全面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断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操作能力,有效提高学生接受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全面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重点就是必须满足现阶段社会快速发展对于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比如说,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通过调查学生对于知识种类的兴趣,设置课题的目标。有效提高学生使用网络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再以激励机制加以辅助,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潜力和自信心。

2.以合理的课程安排为辅助,多角度体验

通过具体的实践,培养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应的,这也需要合理、科学的规划小学信息技术结构,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多亲身体验,最终灵活掌握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比如,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学生的亲身经历为教学的基本素材,慢慢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信息技术课堂中,激发诱导学生对类似课题的学习探究欲望,并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锻炼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以责任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素质修养

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反应程度,加强小学生思维意识,培养发散思维,有效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以责任为出发点,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比如,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够根依据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层次将其分成各个等级,采用分组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团队合作的精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推进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研究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来应对这个趋势,使学生能够从小就接触并适应信息技术,灵活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与学习中获得优势,从而取得较大成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