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

时间:2022-09-22 21:4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财务分析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

第1篇

论文关键词:财务分析报告;编撰;建议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使报表使用者据以判断并做出相关决策,为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提供依据。 

1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编撰的重点项目解读 

1.1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是财务分析的核心,是所有者最为关注的,也是企业经营者和债权人必须关注的。盈利能力的分析应包括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稳定、持久性两方面内容。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越高,反映主营业务获利能力越强,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越强,净资产利润率可以衡量资产的使用效益,从总体上反映投资效果。 

1.2 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高低。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的资产对债务的保障程度,流动比率则是评价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  

1.3 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营运能力的分析,不但可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也可判断其是否具有获利的能力。衡量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以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综合性指标。 

2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编撰存在的局限性 

2.1 财务分析报告信息时效性滞后的问题 

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数据均是企业过去经济活动的结果,它与使用者决策所需要的有关未来信息的相关性较低。由于财务报表是报告历史事项,故财务分析报告是对过去事项的解读,因而这些信息无论何时运用于决策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个重要假设,即过去是预测未来的合理基础,用这些数据来预测企业未来的动态,只有参考价值,并非绝对合理可靠。 

2.2 财务分析报告未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由于我国的财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有关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使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误解。现在我国已进入全面通胀时期,财务分析报告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导致的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2.3 财务分析报告数据汇集效率不高的问题 

财务分析报告的编撰不仅依靠财务人员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有些数据,还要求企业各相关部门(生产、采购、市场等)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统计报表。不论企业的财务流整合得多紧密,财务人员仍然要花费无数的时间整合从多个部门和系统中收集上来的数据——在报告编撰期限不断缩减的限制之下,财务部门很难提交合适的报告。 

2.4 财务分析报告未对影响经营成果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 

现行财务报告主要反映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而无法反映许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信息,如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状况、经营环境等信息,而这些内容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3 财务分析报告编撰方法之改进 

3.1 改进财务分析方法 

一是侧重利用趋势分析法对过去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对比,得出它们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用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动的性质、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二是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需在比率分析法中加入时间价值,比率分析中的数据要与时间价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光考虑历史成本,应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使数据的可比性更强,而且在运用比率分析法时要尽量与趋势分析法结合使用。 

3.2 提升财务信息汇集效率 

利用it部门帮助财务加速完成财务分析报告——首先通过软件系统重新设立设计企业的财务处理机制,规范数据,创建标准的账户表,允许企业在所有需要的地点捕捉所有的财务信息;其次建立从源头捕捉数据的技术需求,规范中心财务报告工具,设计完整的处理过程并生成最终结果。通过这种方式,无论使用了什么技术平台,管理层接触到的数据将会是一致的,准确的和及时的,这极大的提升了财务信息处理效率。 

第2篇

领导用的时候,也是在年终的职工大会上、总结会上用上几个。反映了什么,背后有什么问题?“哼哼,别怪我,我不懂财务,不知道”一句话就搪塞过去了。真正的财务分析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用最简短的东西,告诉公司决策层你所知道和你要告知的情报,要决策层在未来做出反应,而非会计报表,反映过去的事实(有些还是歪曲的事实),而要在分析过去的基础上体现未来的管理决策。财务分析是为了促进集团企业及下属各控股产业子集团围绕经营目标,挖掘现有潜力,找出差距和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公司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财务分析的个性化相当强,包括不同的领导个性和知识结构,要求的报告各不相同。本文从一个相对普及的报告模式来说,适用集团企业以及所属各控股产业子集团。

一、编制的时间要求

财务分析报告编制,各产业子集团财务部门应于年度终了、季度终了、月度终了,按照集团企业财务中心统一部署编制年、季、月财务会计报表,收集其他部门提供的分析资料,将各项分析指标进行对比,对其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加强管理的建议。各产业子集团的财务分析报告应按规定时间报送,季度财务分析报告于季末次月十五天内报送集团企业财务中心,年度财务分析报告于年后二十天内报送。

二、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财务分析报告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统一采用对比分析法,如与计划、与上年同期实际比,系统分析和评价公司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财务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的原则,最终形成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建议。

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三、财务分析报告运用

财务分析报告可以为公司领导层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是各公司内部报表,属于公司内部财务信息,只能由公司高层领导全面把握。

产业子集团的财务分析报告,原则上只由产业子集团财务部门负责人、分管副总、总经理及集团企业财务中心经理、审计部经理、分管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查询并掌握。若产业子集团职能部门有查询财务分析报告信息的需求,应由产业子集团总经理审批。

财务分析报告作为财务分析例会重要的书面材料,各产业子集团必须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例会,每季一次,于季末次月中旬召开。会议由总经理主持,各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分析以财务部门为主分析,其他有关部门补充。发言人应对有关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和关键环节,提出整改措施。

集团企业财务中心根据下属产业子集团报来的财务分析报告应于十日内完成汇总整理,并由总经理主持召开集团企业的财务分析会,对各产业子集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形成会议纪要下发执行。半年和年度财务分析应向集团企业董事会汇报。

四、行业分析的条框举例

·行业发展状况·客户的状况

·供应商状况

·竞争者状况

·潜在的市场进入者

·替代品的威胁

·机会与威胁

·公司财务对竞争策略和主要措施支持的分析

五、财务分析的条框举例

基本分析框架采用传统杜邦分析法,如果财务人员成熟,可以采用改进的杜邦分析法,将金融资产与经营资产分开。

·资本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分析 根据损益表分析公司各项成本费用占销售收入比率的历史比较和与竞争对手的比较:销售成本(原材料、工资、制造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税收、利润相对上期增减变化情况,及其占销售收入比例的变化,对变化原因做出分析说明,并提出改进建议。

·资产周转率分析·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金周转率

六、各个部门财务分析建议

·对市场部门的建议

·对生产部门的建议

·对技术开发部门的建议

七、财务预测

·销售量与销售额预测

·销售成本预测

第3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总部;财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142-02

一、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

1.财务分析的定义。企业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数据、财务分析表以及与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为基础,采用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通过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状况等的分析,评估企业现在或过去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对企业未来的状况及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为企业经营者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向和目标决定了具体财务分析工作的内容,财务管理范畴涵盖了财务分析,同时财务分析工作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之一。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2.财务分析对企业管理的意义。财务分析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意义有四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企业管理层了解企业现在和过去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二是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发现公司经营管理中现存的或潜在的风险;三是有助于企业管理层了解企业未来的状况及经营业绩;四是为企业管理层作近期或长远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财务数据和信息支持。随着企业管理层对财务信息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财务分析工作内涵的不断衍生、财务分析手段的不断丰富,财务分析对企业管理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二、对企业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研究较为局限

1.企业集团的定义。企业集团,指的是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在统一管理基础上组成的经济联合体。一般包括协作型联合企业集团和从属型联合企业集团。本文中提到的企业集团主要是从属型联合企业集团,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集团中存在一个母公司和不同形式的子公司;二是集团内存在不同形态的公司组织;三是集团内的部分子公司已初步具备企业集团的特点。

2.财务分析工作与财务分析的关系。财务分析工作涵盖财务分析,但财务分析只是财务分析工作的一部分。除了完成财务分析之外,财务分析工作还包括制定与财务分析有关的制度、建立对财务分析的评价标准、搭建内部关于财务分析交流的资源共享平台、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能力等多方面综合型的工作。

3.企业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研究现状。近30年来,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财务分析技术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目前对企业集团总部财务分析的研究偏重于财务分析工具的使用、财务分析方法的选择,较少涉及到企业总部如何开展财务分析工作,即做好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顶层设计、提高集团内各子公司财务分析的水平等。本文主要结合财务分析工作实践阐述集团总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重要内容以及面临的挑战。

三、企业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基本内涵

1.确立集团总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定位和基本思路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企业集团总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首先要确立财务分析工作的基本定位,并确定财务分析工作开展的基本思路。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基本定位主要有两点:一是实现集团总部综合管理职能和集团财务管理职能的重要工具,二是实现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两点定位,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思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考虑。(1)如何实现总部管理职能。企业向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对集团总部的职能有战略上的考虑和要求,一般而言,集团总部对各级子公司要加强垂直管理和控制力度,因此更加看重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力度、子公司之间的协同发展、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等。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要促进集团总部职能的实现。(2)如何实现集团财务管理目标。集团财务管理一方面要保证总部管理职能在财务上的落地,建立一体化财务组织,健全财务管控体系,保证集团财务资源运行有序可控;另一方面要建立面向业务、创造价值的财务管理模式,致力于成为业务的“最佳合作伙伴”,实现集团财务管理的价值最大化,即成为公司经营的价值伙伴。以树立实施战略和支撑决策为导向,并且要建立以权责清晰、管控有效为特征的财务治理结构。(3)如何适应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集团财务管理工作与一般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总体来说,集团总部财务管理更关注框架、制度、内部控制、系统内培训、政府关系、监督和指导。如对于预算管理,集团总部更关注切块的预算管理;如对于资金管理,集团总部更关注资金管理的政策及指导,而不是具体操作细节,对于人才培养,集团总部更关注中高端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2.制定集团总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相关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集团总部的财务分析工作需要制度化和流程化。企业集团总部建立财务分析的制度或管理办法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有利于从总部层面规划财务分析工作,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制度复制的方式促进集团内整体财务分析工作的提升;有利于增强工作可操作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误差。

一般而言,财务分析工作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目的;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依据;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适用对象;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职责分工;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方法;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流程;财务分析工作相关的考评要求;对财务分析工作资料的管理等。

依据制度的要求,对财务分析工作还可能需要制定相关工作细则、绘制工作流程图以及确立工作中的主要风险节点。

3.为集团管理层提供定期和专题的财务分析报告

(1)定期财务分析报告。定期财务报告是指向管理层定期报送的反应公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报告,一般包括:分析公司当前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对公司经营发展趋势所带来的可能的问题风险提示等等。定期财务分析报告一般每月撰写,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的财务分析报告更为重要,内容也更为详细。(2)专题财务分析报告。专题财务分析报告是指对影响公司发展的重大政策、环境变化以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或趋势性的事件和因素的分析。专题分析报告的选题关注国内外宏观环境的重大变化、国家财税政策的重大变化、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对公司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等。通常而言,集团管理层所关注的方向也是财务分析报告选题的重要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财务分析报告的恰当选题也可以引导集团管理层从财务的角度去看待公司的经营战略和政策方针。

集团总部为集团管理层提供高质量的定期和专题财务分析报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是集团管理层了解集团总体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的重要渠道;是集团管理层对集团未来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做出预判的重要基础;是集团管理层作出科学客观的投资、融资决策的重要支持依据;是集团管理层了解集团总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窗口;是集团财务管理实现与经营业务的融合、共享的重要途径;是集团总部强化财务内部控制、防范重大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等。

4.构建系统内财务分析工作交流、研讨的专业平台,提升整体财务分析工作水平

众人同心,其利断金。企业集团建立一支专业高效、协同一致的财务分析团队是实现财务分析工作职能、提升财务分析工作水平的基本保障。集团总部有责任也有条件为系统内的财务分析团队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搭建系统内财务分析工作平台、建立财务分析工作交流和研讨通道是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职责,形式不一而足,但应致力于实现以下几方面功能:明确财务分析工作职能的重心放在为企业战略管理、经营决策和风险管控提供支持服务;强化系统内财务分析人员对业务单元的重视和熟悉;推广关于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的良好实践;提升系统内各单位财务分析工作的配合、协同能力;加强系统内各单位之间财务分析工作的共享与交流;鼓励财务分析人员在财务分析工作中拓宽思路、有所创新;通过交流平台为集团发现财务管理人才等。

一般而言,集团总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搭建财务分析工作平台:建立系统内财务数据共享数据库;共同撰写专题财务分析报告;组织系统内财务分析工作调研;组织财务分析工作研讨会;举办优秀财务分析文章评比等。

四、集团总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对集团管理层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

1.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是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集团总部开展并不断提升财务分析工作水平对集团管理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集团财务分析工作的总体筹划提高集团总部管理顶层设计水平,加强集团总部管控能力;通过集团财务分析制度建设丰富集团财务内控内容,提升集团财务内控管理水平;通过集团财务分析报告掌握集团过往业绩、现存问题以及未来前景的信息,掌握集团可量化资源的管理现状,为经营决策获得重要信息支持;通过提升集团整体财务分析工作水平,使集团内各企业管理层受益,增强财务分析工作的合力。

2.集团组织结构处于不断的变革中。企业集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组织形式及管理方式随着集团发展战略的需要可能会发生变化。财务分析工作需要去适应变化并相应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3.管理层对财务信息使用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投资人、债权人等对企业集团经营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及集团管理层不断参与集团化经营管理运作,集团管理层自身的财务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加强,对于财务信息所给予的支持力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4.财务分析与业务的融合、共享能力。好的财务分析必须紧密结合业务经营,深入分析经营情况、企业资源配置效果以及经营风险,才能较好地发挥决策支持和管理推动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到各方面资源的限制,如何能实现与业务的有效融合一直是财务分析工作需要面对的问题。

5.财务数据的分析口径的不断变化。集团管理层出于管理需要,所需要了解的财务信息与产权口径的财务信息不尽相同。系统内单位的管理归属发生变化,财务分析的口径需要相应发生变化,有时甚至需要追溯调整分析。这也给财务分析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6.财务分析人员的配备和专业化培养渠道还不成熟。财务分析工作是一项较为专业化的工作,一名成熟的财务分析人员既需要熟悉集团业务,又需要熟练掌握财务分析技术,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但目前财务分析人员尚未作为专业人才来对待和培养,有些财务分析人员同时要兼任其他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分析工作水平的提升。

7.关于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财务分析工作的实践性较强,目前学术界对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财务分析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完善,缺乏理论指导。

第4篇

一、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报告局限性和滞后性。

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分析结果随着财务报表数据变化而变化,对财务报告提出更高要求。财务报告常见的局限性为:

(1)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2)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完备;

(3)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可靠;

(4)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前瞻;这些财务报告局限性将影响财务分析的准确性,使财务分析结果大打折扣,无法满足各种类型信息作用者。财务分析最终目的是指导未来如何更好地进行经营管理,而财务分析的数据是企业历史数据,存在滞后性,与未来相关性如何难以确定,财务分析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2.忽略了非财务指标的分析。

日常财务分析很多企业更侧重于财务指标分析,对财务报表相关数据转化成各种指标进行分析,以便从中发现历史数据中不足的指标,从而未来加强对该方面的改进,很多企业忽略了非财务指标的分析,有时仅进行关注。财务指标更多的反映历史,而非财务指标更能代表未来,企业应历史与未来并重,才能真正分析企业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非财务指标主要指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涉及各个部门,如服务质量、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技术目标、市场前景、客户资源及人力资源等。这些非财务指标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好的服务和产品会增加顾客的满意度,顾客的满意度将影响企业产品的销售量以及公司品牌。非财务指标作为财务指标的补充是必要的,通过历史数据与未来密切相关的因素两方面结合分析,更能了解企业未来发展态势以及存在的不足。

3.财务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

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人员习惯于应用财务基本分析法,即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析方法比较单一。仅针对历史数据或同行业数据进行对比,历史数据具有局限性,分析的结果不一定有代表性,应综合考虑其他非指标性因素。使用同行业数据进行对比,与所选择的对象关系较大,是否具有代表性、可比性,若你选择的对象是行业的弱者或强者,与本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不匹配,则不具有可比性;若你将劳动密集型企业与资金密集型企业对比,则也不具有可比性。另外,就算同一个企业,由于不同时期所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政策不同,也不能单纯进行对比,不同时期数据的可比性将降低。财务分析时应考虑各种分析方法综合应用,从而为企业提供可比性数据和投资决策依据。

4.对财务分析的作用认识不足。

现代很多企业财务管理还只停留在财务核算层面,特别是中小企业,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作用认识有限,能够对财务分析加以运用的更是少之。很多企业可能一年只出一次报告,只是简单的对报表一些数据进行说明,谈不上分析;有些企业虽然每月出具报表,但也只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相关说明,未进行深入分析;这些均无法为企业管理者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线索。很多企业管理者只重视生产管理、研究开发、营销管理等,管理者认为只有这些才是企业生存之本,而他们却忽略的财务分析对于指导企业未来经营管理的重要性,通过财务分析能够发现历史的不足,从而加以改正,使企业朝健康道路发展。

二、企业财务分析问题的解决对策

1.改进和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传统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作为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应增加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以及未来相关信息的预测。不仅建立以财务指标为重点的财务分析体系,财务报告应全方位体现公司整体运营状况及未来的前景,使财务分析者能够更加及时、全面地分析企业经营情况,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需要。现代财务管理中,企业管理者往往更加重视公司现金流情况、重要事项的预警以及关系公司长远发展的因素分析,这就要求财务报告要更加全面,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提出更高要求,财务报表附注不再是单纯的事项说明,应覆盖全方位的信息,从而能够满足财务分析者使用。

2.重视非财务指标的分析。

单纯的财务指标分析仅从历史数据反映过去的不足,无法更深层次了解企业潜在的风险,非财务指标可从多方位更加全面的反映企业现状以及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因素,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财务分析报告,避免因非财务指标影响企业长远发展。非财务指标因素由于短期影响有时难以被发现,容易被企业管理者忽视,财务分析者更应重视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发现影响企业发展因素,做好长远打算。非财务指标因素对企业影响可谓深远,企业结合好非财务指标因素进行财务分析,这样将使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更具权威性、更加有意义。3.运用更加全面的财务分析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运用各种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如动态与静态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方法,全面分析企业经营状况,使分析结果具有实用性,能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4.增强企业财务分析意识。

企业财务分析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1)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以及日常企业管理过程中应用财务分析能力;

(2)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这将直接影响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得出分析结果是否具有实用性。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不但要重视财务分析,还应懂得加以运用。这要求企业管理者本身也要积极学习新的管理理念,了解相关财务知识,能更好地要求财务人员分析有关指标及非财务指标因素,为其管理提供依据,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问题,使企业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财务分析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撑握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整理技术等运用到财务分析中,使财务分析结果更加科学、有效,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运用财务分析结果进行决策。

三、结语

第5篇

目前,在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中,与企业相关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都各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关心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为了让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本文将以企业财务分析所存在的问题为根本,深入探讨相应的改进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企业财务分析;问题与策略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最核心的环节,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可以很好的把握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企业开始逐渐重视财务分析,因此在国家改革的进程中,要从根本上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树立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

一、企业在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现金流量分析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盈亏状况怎样通常是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主要标志,所以企业在财务分析中会全面的分析本企业的盈亏状况,从而忽略了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企业的先进流量能够反映出该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它的可靠性往往都会高过企业中的其它财务指标,并逐渐成为使用者所时刻关注的重要会计信息。绝大多数的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现金流量表通常都会按照会计准则中的规定为年报,并且不要求考核,这种现状导致企业所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十分随意,并影响其报表中的信息质量。企业如果把现金流量表中的年报改为月报,并添加相应的考核内容,那么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十分可行的。

(二)轻专题分析

大部分的企业很少会对具有代表性的专题进行分析。所谓专题分析主要指按照分析专题的目的,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某一现象进行详细分析。比如经营者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某一现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投资人员则对自己所关心的某个问题展开分析等等。专题分析可以准确、及时的反映出一个企业在某一环节中的财务状况,并给分析人员带来详细的信息内容,这对企业解决问题具有关键性作用。例如,企业在某一阶段资金匮乏时,在专题财务分析的作用下,可以从现金流量、支付能力等各个方面,分析出资金匮乏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三)财务分析人员素质较低,企业缺乏财务分析组织

近几年,企业的财务管理正向战略管理的方向发展,需要财务分析人员全面了解企业中财务分析的内容及方法,如果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很好的掌握与企业有关的财务分析方法,那么即使具有详细的分析资料,也仍然会下错误的分析结论。虽然现阶段我国企业中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一定提高,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当前财务分析的要求。与此同时,企业在管理中,也忽略了财务分析中的相关工作,缺乏相应的财务分析组织,使得财务分析的结果在改善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十分有限。

二、企业财务分析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首先,企业中的领导干部要把财务分析工作看作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手段来认识,不断协调各部门对财务信息予以配合,帮助与财务分析有关的工作人员了解本企业的业务流程,并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提高财务分析工作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其次,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深刻意识到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全面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最大限度的提高财务分析质量,从而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更加有效的依据。

(二)注重对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

企业中的财务分析报告要在详细调查和报表齐全的基础上编写,企业中的财务人员要善于利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给企业带来极具说服力的财务分析报告,另外,财务人员在调查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还要为其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

(三)培养优秀的企业财务分析人才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要提高对财务分析人员的应聘要求,在实际工作管理中,要加强对财务分析人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水平的培养。另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员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加大培训力度,从而全面提高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企业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企业在加大财务分析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力度的同时,还要增强他们的行为规范。在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中,财务分析管理人员要认真对待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了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稳定运行,企业要给与工作人员适当的激励,在工作过程中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提升,并以调薪的方式来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督促他们认真对待本职工作,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分析组织与制度

近几年,随着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企业中的财务分析工作开始纷纷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的道路,在这种状态下,首先需要企业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分析组织制度,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企业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要确保财务分析工作可以按部就班的有效进行。其次,需要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制度,有句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用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无疑是一个好的举措。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制度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企业要为财务分析工作设立专项岗位,并为该岗位配备专业技能较强的财务分析人员;第二,在财务分析制度中明确企业财务分析的目的,同时确定财务分析中相应的目标和责任;第三,在财务分析制度中,还要制定好对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要求,无论是在选择财务分析的方法上还是对财务分析指标的确定上,企业都需要有明确而合理的规范。

三、结束语

现阶段,在我国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开始逐渐增多,特别是企业中各种财务风险的存在。在这样的形势与环境中,企业只有依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规范并完善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体系、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并提高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场竞争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的各种挑战,同时减少企业因财务管理不当而产生的各种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十分重要,企业只有用有效的方式解决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问题,才能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扬.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9)

[2]潘蕾.当前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商,2014,(08)

第6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 财务分析 建议

一、交通运输企业财务分析简述

1、交通运输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必要性

利用财务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其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真实情况,通过从晦涩的会计核算、数据分析中将其背后蕴含的真实状况挖掘出来。将真实信息反映给投资者和债权人,为其未来决策提供依据。

交通运输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必要性主要是缘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无论任何企业,财务工作都只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应有选择的记录和反应。其二,会计核算工作由于只是对已发生信息的统计汇总,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其三,虽然2006年出具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但是其自身依然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其四,财务人员对具体的会计方法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人为的主观意识难免不会使会计工作本身存在一定的不恰当之处。其五,虽然上述状况可已经审计得到一定改善,但是内部审计的关联性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自负盈亏性,审计人员无法完全做到能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所以即使财务报表经过审计,即使审计人员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也依然存在一定风险。这是因为上述五点原因,使得财务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交通运输企业开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风险,唯有加强管理、做好财务分析,才能根据历史状况的数据,预测出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使企业在竞争中不但求生存,还要发展壮大。

2、交通运输企业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分析方法与大多数企业相同。目前,主要的分析方法有四类: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四种方法之间的区别点和侧重点见表1-1。

表1-1 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分析方法

上述四种方法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互依存性,程度的重合。在实际工作当中,比率分析方法应用最广。

二、目前交通运输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1、尚未认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财务分析制度不健全

通常,交通运输企业的资金主要由上级部门直接按计划拨付。由于其直接性,使得交通运输企业疏于对财务分析工作进行管理。其不但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对交通运输企业的重要性,还使得财务分析管理制度流于表面。在交通运输企业内部,通常存在着“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的现状。相关人员多是按规则按制度详细编报财务报表,并且严格对财务报表进行月度、季度、年度的分类,利用财务报表的编报说明和数据解释代替正常的财务分析工作,不但不正式,而且形式各异。此外,虽有与财务分析相关的财务报表编报说明和数据解释,但是通常只是简单针对交通运输企业的收费情况、上级部门的拨款情况、资金运用情况,以及基本财务管理工作,多是停留在表面,而未深入到能透彻的反应交通运输企业财务收支状况和企业潜在问题,未能深入而有效的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使得企业内的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无法全面了解企业实际的财务运行状况。

2、财会人员对参与管理的认识高度不够,财务分析质量不高

长期以来,交通运输企业的很多领导都认为财务部就是负责记账、算账;业务部门就是负责具体的业务事项,企业的业务活动因为部门的划分而被分裂分割,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没有被严格执行。与此同时,企业财务人员通常都是被动的工作,为了报账而报账、为了做报表而做报表。日积月累,财务人员对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的欲望逐渐降低,对企业现状、未来发展情况以及潜在问题等都缺乏全面性的了解。此外,会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工作时,依据的资料的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对已发生业务进行财务收支的判断。仅从一方面出发,很难找准问题产生的根源,也难以为企业领导者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使得财务分析工作能够为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功能大大地被削弱。

3、财务分析方法不灵活,分析报告形式单一

现在,包括交通运输企业在内的几乎所有单位都存在着以一部财务分析报告面对各部门、各人员、各种情况的现象,而无论报告的应用者是谁、其主要应用的指标是什么,以及财务分析报告被用来做何用途,提供的都是统一模式的财务分析报告。此外,有些报告的编报者和使用者不能对财务分析方法灵活运用,使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三、对交通运输企业财务分析的几点建议

1、培养相关人员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

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财务分析,其有助于人们认识财务活动的规律,掌握规律流程,能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继而促进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应培养相关人员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了解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善于利用财务分析以协助上级领导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把握;通过财务分析的结论监督、协调、控制各方经济活动,妥善解决企业整体与局部的资金问题;控制企业短期与长期的发展计划的实施情况。实现企业的增收节支,使资金的运用不但合理,而且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2、创新适合交通运输业的财务分析方法

在实际的财务分析工作中,通常都是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财务分析,以达到分析目的。目前,交通运输企业比较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基础层面的方法以及数量分析法。

表3-1 交通运输业财务分析方法分类

在交通运输业财务分析方法中,一般的基础方法和数量分析方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要根据交通运输企业的自身特点制定分析目标和内容,进行科学灵活的运用。

3、要重视最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

准确的会计核算是财务分析的基础。倘若会计核算不准确,那么无论运用那种分析方法,财务分析都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必须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法则等相关方面的规定,做好交通运输企业的会计核算。唯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财务分析打下基础。

4、建立财务分析监督机制

若想通过财务分析发现交通运输企业存在的问题,就要有良好的监督机制作为保障。在这种监督机制的保障下,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则,以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倘若没有良好的监督机制,即使财务分析发现了问题,那么问题可能得不到妥善的解决,财务分析也失去了应有的效用和价值。同时,也打击了财务分析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此外,若若没有良好的监督机制,还有可能会造成财务分析不充分,没有从实际出发,那么财务分析的结果不免会令人怀疑。出于解决问题的目的的措施,也沦为形式主义。

因此,建立财务分析监督机制有一定的必要性。可以从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三部分入手,做好全程监督。其中,事前监督的重点是对会计核算这类财务分析的基础进行监督;事中监督的重点是财务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具体方法;事后监督的重点是针对财务分析的结果,监督问题的实际解决情况。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肖序.成本会计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

第7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299-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了竞争中长久伫立,就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企业的经营策略,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最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财务管理是以企业价值为导向的管理体系,与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紧密相关。而财务分析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很有必要。

一、财务分析概况

财务分析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运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它有助于企业经营者了解企业过去某段时间的经营和管理状况,能对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最终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指导。

二、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二者研究的对象都是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分析是针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而财务管理是整体协调企业的筹资、投资、分配等经济活动的管理体系。二者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缺一不可。首先,财务管理是围绕财务分析进行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合理分配资源,不可盲目从事。财务分析可以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专业依据,企业按照财务分析报告做出整体规划,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行,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三、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它能为企业繁杂经营活动进行指导,促进企业各部门运作工作的优化改革,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针对性措施,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综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财务分析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提供依据。上文对财务分析做了概述,可知财务分析能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状况、运作效益、企业资金走向等内容,企业经营者可根据财务分析结果制定企业发展策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外,财务分析能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及时做出应对。

(三)财务分析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依据。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企业资金来源愈发多样化。其中,投资者对企业投资主要考虑回报率,关注的主体是投资能否为自身带来更多的报酬;债权人则主要关心企业的运作情况、获利情况和偿还债务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认真开展财务分析工作,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保障,保护二者权益,同时良好的财务分析工作也能为企业融资带来一定的帮助。

(四)提高企业对潜在风险的防范能力。企业运作涉及到众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各部门之间衔接紧密,企业运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某一部门工作出现偏差,其带来的负面后果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工作,给企业的整体经营带来困扰。而财务分析是独立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之外,它为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进行整体筹划,而且工作独立,不会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这就使得财务分析能从大局出发,客观公正地分析企业运作状况,树立企业良好的防范风险意识。

四、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一)筹资分析。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企业的资金来源途径逐渐多样化,这就要求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做好筹资分析。在企业筹资分析中,企业应确定自身经营需要的资金,然后分析资金投入使用后企业的预计获利状况,最终于资金供应方达成一致,完成企业的资金筹集活动。

(二)投资分析。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首先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判断投资项目的发展潜力以及企业可能得到的投资回报。另外,企业要对投资活动做好筹划,确保投资报酬的最大化,并随时对投资项目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为企业的后续投资和发展提供依据。

(三)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财务分析包括企业资本的结构分析、资金流向分析以及资金使用状况分析等。通过这些分析可确定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资金运转状况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等。财务状况分析能增加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有利于企业管理者为企业发展做出正确决策。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所谓盈利能力分析是对企业盈利情况和企业盈利能力进行的分析。其分析结果表现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财务管理整体表现。企业运营的终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社会效益。企业投资者投资所能收获的报酬是由企业的各种情况决定的,企业盈利状况良好,投资者相应就能得到较丰厚的报酬。企业债权人关心企业盈利能力,是因为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着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可见,企业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是财务分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五)企业债务偿还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有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及时足额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主要指标有利息保障倍数、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等。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劳务或资金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与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偿债能力分析十分必要。

(六)现金流量相关分析。此分析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企业的财务需求。是企业财务分析的组成部分。

五、结束语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它影响着企业整体的成长和发展。企业应加强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有效作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现代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阐述了财务分析的概念及其与财务管理的紧密关系,分析了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希望能给社会和企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第8篇

一、财务分析课程的定位

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践应用,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我院的财务分析课程,是开设在大三下学期的专业选修课。笔者认为,财务分析课程虽然本身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在针对本科学生的讲授中,该门课程的定位应该是应用型的。就我院的学生而言,大部分本科学生毕业之后都会直接进入工作岗位,而进入大四之后不少学生就会进入到工作实习岗位,所以在大三下学期这个阶段,学生渴望学习到一些他们进入工作岗位之时可以直接运用的知识与技能,而财务分析课程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基于此,教师在讲授该门课程时,对财务分析的理论传授并不应作为重点,而应具体传授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在学习完该门课程之后,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与技巧,最终完成财务分析的任务,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前大部分的财务分析教材,以及财务分析课程,都将财务比率分析作为重点,即重点讲授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财务综合能力的分析。笔者认为,作为应用型财务分析课程,其内容远不止于这些,应包括如下内容。

1.财务分析的基本理念

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课程开始时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财务分析就是财务比率分析,也就将财务分析的视角局限于几张财务报表之上。实际上,对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出有效的评价,所要关注的绝非几张财务报表。就以财务比率而言,学会计算财务比率仅仅是第一步,而对财务比率的解释才是更需要重点分析的问题。以速动比率为例,传统意义上均认为速动比率为l比较合适,但在不同的宏观背景下,不同的行业之间,或者公司的不同战略策略之间,这一比率可能会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值有所背离,于是我们分析时就需要关注目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公司的特殊情况。例如,如果一家公司的速动比率较高,我们通过报表发现是因其本期货币资金较多而导致的,同时年报中描述了下一年度将会有较大的战略投资,那么本期的货币资金可能是为其下一年度的战略投资而提前做好的准备,这一情况下,较高的速动比率可能是合理的。如果学生未能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可能对该公司的这一指标做出错误的解释。

因此,在财务分析课程正式开课之前,需要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财务分析绝不仅仅局限于几张报表,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首先要从宏观经济形势入手,再到企业所在行业的分析,以及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所有可能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因素,均需纳入我们的分析视野。如果学生在正式学习财务分析课程之前有这样的意识,那么具体进行财务分析时,就会形成多重角度思考的思维习惯,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有用的结论。

2.财务数据真实性分析

财务数据真实性分析,在目前财务分析课程中或者未被涉及,或者只是一笔带过。笔者认为,对于应用型财务分析课程,这是一项基础工作,是应该而且必须被包括进教学内容的。财务分析可以分为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外部分析是指公司外部人士利用公司公开披露的一些报表和相关信息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的分析和评价,如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债权人等,需要对其投资或存在债权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或者是集团公司中集团总部的人员,需要对下属子公司或分公司进行分析。内部分析是指公司内部人员运用公司内部的报表资料,对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在外部分析中,企业外部人员因为占有资料的有限性,分析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对其所要分析的企业报表的真实情况并不能确定。如果财务报表数据缺乏真实性,那么随后进行的财务比率分析就建立在不真实的数据基础之上,从而无法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财务分析课程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就应该是财务数据真实性分析。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授课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知识之外,还存在多种用以判断财务数据真实性的方法,如进行同行业上市公司之间数据的比较、多张报表之间勾稽关系的判断、不同来源数据之间,如上市公司曾经的公告与其年报数据之间的关系、年报之中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之间的比较等等,这些方法与技巧,授课老师需要结合教学案例进行传授,从而使学生在拿到公司的财务报告时,会读且能读懂报表。

3.财务比率分析

这一部分内容是目前财务分析课程的主要内容,即通过对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财务综合能力的分析,提供企业现有财务状况的有用信息。

4.财务分析报告的写作

对于财务分析报告的写作,大部分的财务分析教材都讲得较为简单,而且大都是原则性的讲解,对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培养帮助不大。财务分析报告是财务分析结果的体现,优质的报告才能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最初要求学生提交财务分析报告,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财务能力分析时,均以“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的顺序排列。试想,如果这份财务分析报告的阅读对象是公司管理层,效果会如何?当然不好。因为公司管理层首先关注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而非偿债能力。学生在写作报告的时候,完全根据教材中对能力的排列顺序来写作,这就是缺少财务分析报告写作训练的表现。因此,在财务分析课程设置中,应该具体讲授财务分析报告如何写作,包括如何突出重点、如何排列有效的指标、如何措词、如何排版等一些细节方面都应该进行讲授。

三、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的主导性

对于应用型财务分析课程,应以案例教学模式为主,在贯彻上述教学内容时,应选择一个系统案例为主、小案例为辅的模式。一个系统案例,可以选择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从财务数据真实性开始,到财务比率分析,再到财务报告的分析,均以这一家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基础资料为依据,将其贯彻到所有的教学内容中,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同时,在讲授一些重点知识时,可以再结合一些小的案例来进行。比如上市公司货币资金存在虚假陈述情况,报表显示出的哪些特征可能提示这种情况的发生,对这些知识的讲授,仅仅一个案例就难以说明问题,可以多用一些小案例来进行辅助说明。

2.参与型的教学模式

应用型财务分析课程,主要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训练其分析技巧,因此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参与应该并重,或者说学生的参与更为重要一些。因此,一般在一个部分的内容讲授完成之后,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课堂讨论,讨论的资料可以来自于

上市公司最新的实际案例。在案例的选择上,应选择具有时效性的案例,而且案例最好是由老师指定,如果由学生自行选择,很可能造成学生从网络上直接下载资料作为自己的讨论结果,从而达不到让学生自主思考的目的。在具体讨论时,可将一个自然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织安排各个小组讨论,然后由各小组选派自己的代表到讲台上发言。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使各组学生围绕主题开展讨论,同时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并做到能够各陈己见。讨论结束时,教师一定记得要及时地总结,简要复述讨论过的观点,对争论较大尚无定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大家争论的问题的本质理清楚,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另外,在财务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因为财务分析涉及对财务数据真实性的判断、对财务指标意义的解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该会思考而且敢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具体的求证过程中,应该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能力的锻炼。

3.作业与考试的形式

对于应用型财务分析课程,由于其综合性、实践性都较强,对该课程的考核方法也应该有所改进。我们应该更注重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停留在“认知、理解”层面上,而应该以“应用、分析、综合”为目标。为了真实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该课程的学业评价可采用写作财务分析报告的形式。平时作业可由学生按小组来完成,由老师指定实际上市公司的报告,由学生自行查找后进行分析写出财务分析报告。平时作业所要求提交的财务分析报告、所要求分析的内容相对较少,如仅需分析一家公司的财务真实度,或仅需分析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学生完成作业并提交之后,老师要及时进行反馈,将其分析以及报告写作之中存在的优点、问题与不足均反馈给学生,以促使学生在下一次作业中做得更好。

第9篇

银行财务分析报告怎么写?XX的三季度财务报告公布了,净利润比我的那个乐观的预测数据降低了不少,与二季度的净利润环比也下降了不少。

相对来说,这个经营业绩我稍许有点不满意。当然,大部分还是满意的,因为我的预测毕竟是相当乐观的预测,我对自己的预测数据也不满意。同时这个也解释了为什么XX的下跌比较多的原因之一。

XX三季度完成净利润94.27亿元,每股净利润1.885元;其中三季度完成28.83亿元,每股净利润0.577元;动态市盈率大概在5倍差不多,对于民生的动态市盈率,价值低估。

按照XX的业绩,对照XX的股价,还是比其他的银行股具备估值优势,大概在与民生差不多的水平。本来我准备假如XX的三季度报告好看就把民生调换一点XX的,现在看来没什么必要,那么就还是维持老样子吧。

我还是从一个外行人的角度分析一下XX实际完成与预测差异的部分数据。

这个XX的数据竟然只有管理费用超过我的预测,其他的一概低于我的预测,就说明我的预测太乐观了。

XX三季度的总资产增加一点点,参照民生也同样如此,看来银行业在坚强风险控制能力,有点主动收缩的味道。贷款的增长也比较少,应该也是出于风险控制的原因吧。存款的增长我满意的。

利息净收入。XX的利息净收入季度环比减少了大概1个亿,比我的预测减少了7.60个亿,其原因应该是贷款增长的减缓,存款增长比较多,存款的定期化趋势提高了利息支出,这是三季度业绩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非息净收入完成19.45亿元,其中三季度实现5.65亿元,对于一季度的非息净收入。相比我的预测减少了2.55亿元或11.59%,这个我是有所准备的,应该说还是合理的下降,我估计四季度将继续下降。

其他收入完成5.14亿元,三季度几乎是没什么收入,低于我的预测2.36亿元或31.46%。呵呵,我这个预测比较离谱。

净利润完成94.27亿元,低于我的预测6.48亿元或6.43%,马马虎虎算可以吧,因为其中还有着额外的雷曼兄弟公司减值准备1.25亿元。

XX不良贷款余额为48.02 亿元,比年中增加2亿元,比年初增加2.19 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6%,比年初下降0.09 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比年中减少17.87 亿元,与年初基本持平,说明资产质量并没有恶化的迹象。

XX的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80.82 亿元,三季度提取了3.49亿元,贷款损失准备覆盖率为168.29%。年中的贷款损失准备余额80.26亿元,稍许增加一点点。我不知道需要三季度提取的这个坏帐准备金3.49亿元里面是否包含了雷曼兄弟的1.25亿元减值准备金?假如包含了这个,那么按照意味着XX并没有在三季度核消不良贷款。

拓展阅读:综合分析报告综合分析报告又称全面分析报告,是企业依据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和经济活动所提供的丰富、重要的信息及其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特征,利润实现及其分配情况。

资金增减变动和周转利用情况,税金缴纳情况,存货、固定资产等主要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毁损等变动情况及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将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做出客观、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进行必要的科学预测而形成的书面报告。它具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各项决策有深远影响的特点。它还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

(1)为企业的重大财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综合分析报告几乎涵盖了对企业财务计划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和评价,能使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和财务状况一目了然,及时反映出存在的问题,这就给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做出当前和今后的财务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10篇

1.企业集团的定义。

企业集团,指的是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在统一管理基础上组成的经济联合体。一般包括协作型联合企业集团和从属型联合企业集团。本文中提到的企业集团主要是从属型联合企业集团,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集团中存在一个母公司和不同形式的子公司;二是集团内存在不同形态的公司组织;三是集团内的部分子公司已初步具备企业集团的特点。

2.财务分析工作与财务分析的关系。

财务分析工作涵盖财务分析,但财务分析只是财务分析工作的一部分。除了完成财务分析之外,财务分析工作还包括制定与财务分析有关的制度、建立对财务分析的评价标准、搭建内部关于财务分析交流的资源共享平台、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能力等多方面综合型的工作。

3.企业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研究现状。

近30年来,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财务分析技术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目前对企业集团总部财务分析的研究偏重于财务分析工具的使用、财务分析方法的选择,较少涉及到企业总部如何开展财务分析工作,即做好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顶层设计、提高集团内各子公司财务分析的水平等。本文主要结合财务分析工作实践阐述集团总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重要内容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企业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基本内涵

1.确立集团总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定位和基本思路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企业集团总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首先要确立财务分析工作的基本定位,并确定财务分析工作开展的基本思路。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基本定位主要有两点:一是实现集团总部综合管理职能和集团财务管理职能的重要工具,二是实现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两点定位,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思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考虑。

(1)如何实现总部管理职能。

企业向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对集团总部的职能有战略上的考虑和要求,一般而言,集团总部对各级子公司要加强垂直管理和控制力度,因此更加看重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力度、子公司之间的协同发展、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等。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要促进集团总部职能的实现。

(2)如何实现集团财务管理目标。

集团财务管理一方面要保证总部管理职能在财务上的落地,建立一体化财务组织,健全财务管控体系,保证集团财务资源运行有序可控;另一方面要建立面向业务、创造价值的财务管理模式,致力于成为业务的“最佳合作伙伴”,实现集团财务管理的价值最大化,即成为公司经营的价值伙伴。以树立实施战略和支撑决策为导向,并且要建立以权责清晰、管控有效为特征的财务治理结构。

(3)如何适应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集团财务管理工作与一般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总体来说,集团总部财务管理更关注框架、制度、内部控制、系统内培训、政府关系、监督和指导。如对于预算管理,集团总部更关注切块的预算管理;如对于资金管理,集团总部更关注资金管理的政策及指导,而不是具体操作细节,对于人才培养,集团总部更关注中高端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2.制定集团总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相关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集团总部的财务分析工作需要制度化和流程化。企业集团总部建立财务分析的制度或管理办法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有利于从总部层面规划财务分析工作,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制度复制的方式促进集团内整体财务分析工作的提升;有利于增强工作可操作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误差。一般而言,财务分析工作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目的;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依据;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适用对象;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职责分工;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方法;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流程;财务分析工作相关的考评要求;对财务分析工作资料的管理等。依据制度的要求,对财务分析工作还可能需要制定相关工作细则、绘制工作流程图以及确立工作中的主要风险节点。

3.为集团管理层提供定期和专题的财务分析报告

(1)定期财务分析报告。定期财务报告是指向管理层定期报送的反应公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报告,一般包括:分析公司当前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对公司经营发展趋势所带来的可能的问题风险提示等等。定期财务分析报告一般每月撰写,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的财务分析报告更为重要,内容也更为详细。

(2)专题财务分析报告。专题财务分析报告是指对影响公司发展的重大政策、环境变化以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或趋势性的事件和因素的分析。专题分析报告的选题关注国内外宏观环境的重大变化、国家财税政策的重大变化、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对公司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等。通常而言,集团管理层所关注的方向也是财务分析报告选题的重要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财务分析报告的恰当选题也可以引导集团管理层从财务的角度去看待公司的经营战略和政策方针。集团总部为集团管理层提供高质量的定期和专题财务分析报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是集团管理层了解集团总体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的重要渠道;是集团管理层对集团未来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做出预判的重要基础;是集团管理层作出科学客观的投资、融资决策的重要支持依据;是集团管理层了解集团总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窗口;是集团财务管理实现与经营业务的融合、共享的重要途径;是集团总部强化财务内部控制、防范重大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等。

4.构建系统内财务分析工作交流、研讨的专业平台,提升整体财务分析工作水平

众人同心,其利断金。企业集团建立一支专业高效、协同一致的财务分析团队是实现财务分析工作职能、提升财务分析工作水平的基本保障。集团总部有责任也有条件为系统内的财务分析团队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搭建系统内财务分析工作平台、建立财务分析工作交流和研讨通道是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职责,形式不一而足,但应致力于实现以下几方面功能:明确财务分析工作职能的重心放在为企业战略管理、经营决策和风险管控提供支持服务;强化系统内财务分析人员对业务单元的重视和熟悉;推广关于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的良好实践;提升系统内各单位财务分析工作的配合、协同能力;加强系统内各单位之间财务分析工作的共享与交流;鼓励财务分析人员在财务分析工作中拓宽思路、有所创新;通过交流平台为集团发现财务管理人才等。一般而言,集团总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搭建财务分析工作平台:建立系统内财务数据共享数据库;共同撰写专题财务分析报告;组织系统内财务分析工作调研;组织财务分析工作研讨会;举办优秀财务分析文章评比等。

三、集团总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对集团管理层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

1.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是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集团总部开展并不断提升财务分析工作水平对集团管理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集团财务分析工作的总体筹划提高集团总部管理顶层设计水平,加强集团总部管控能力;通过集团财务分析制度建设丰富集团财务内控内容,提升集团财务内控管理水平;通过集团财务分析报告掌握集团过往业绩、现存问题以及未来前景的信息,掌握集团可量化资源的管理现状,为经营决策获得重要信息支持;通过提升集团整体财务分析工作水平,使集团内各企业管理层受益,增强财务分析工作的合力。

2.集团组织结构处于不断的变革中。企业集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组织形式及管理方式随着集团发展战略的需要可能会发生变化。财务分析工作需要去适应变化并相应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3.管理层对财务信息使用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投资人、债权人等对企业集团经营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及集团管理层不断参与集团化经营管理运作,集团管理层自身的财务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加强,对于财务信息所给予的支持力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4.财务分析与业务的融合、共享能力。好的财务分析必须紧密结合业务经营,深入分析经营情况、企业资源配置效果以及经营风险,才能较好地发挥决策支持和管理推动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到各方面资源的限制,如何能实现与业务的有效融合一直是财务分析工作需要面对的问题。

5.财务数据的分析口径的不断变化。集团管理层出于管理需要,所需要了解的财务信息与产权口径的财务信息不尽相同。系统内单位的管理归属发生变化,财务分析的口径需要相应发生变化,有时甚至需要追溯调整分析。这也给财务分析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6.财务分析人员的配备和专业化培养渠道还不成熟。财务分析工作是一项较为专业化的工作,一名成熟的财务分析人员既需要熟悉集团业务,又需要熟练掌握财务分析技术,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但目前财务分析人员尚未作为专业人才来对待和培养,有些财务分析人员同时要兼任其他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分析工作水平的提升。

7.关于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财务分析工作的实践性较强,目前学术界对集团总部财务分析工作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财务分析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完善,缺乏理论指导。

四、结束语

第11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分析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30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施工企业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拿到施工项目,按合同要求实施项目,交付合格的工程产品获取经济效益。一般来说,施工企业取得经济效益途径有两个,一是企业市场营销团队取得的经营效益,主要是中标价中法定利润与高于企业估算成本部分之和,体现了企业是利润中心的地位;二是项目实施团队取得的管理效益,主要是项目实际成本降低额与变更索赔效益之和,体现了项目部是成本中心的地位。如果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忽视成本控制和权益维护,不但不能降低施工成本,而且还会吃掉企业微薄的利润,甚至造成企业亏损。如何才能实时监控施工项目的运营风险并有效规避呢?做好财务分析是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可以及时分析预测企业风险,还可以指出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决策依据,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但是,实际工作中财务分析的作用和效果并不佳。笔者认为,财务分析的质量不高是其症结所在。

二、造成财务分析质量不高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造成财务分析的质量不高呢?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缺乏专业人才支撑是制约财务分析质量提高的短板

由于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有些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意识,未真正认识到财务分析的价值。有些企业领导认为,本企业财务分析及业务资料都是在自己的全程参与和控制之下形成的,情况清楚,不重视财务分析工作,甚至仅把财务人员看作“账房先生”。由于企业领导存在诸多思想上的误区,表现为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序列中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造成财务人员积极性差、工作效率就不高、财务分析技能得不到提升,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财务分析人员。

(二)财务与经营融合不够是制约财务分析质量提高的瓶颈

目前,一些施工企业负责人仍然习惯于把财务部门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满足于收款、记账、结账、报表;财务人员仍然习惯于将自己局限在财务部办公室内,没有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变化更新自己的财务知识体系,没有从企业经营业务出发,自觉去了解在建项目和企业价值链中的相关业务,与经营部门和人员沟通的主动性较差,敏锐觉察在建项目风险、特别是重点项目财务风险的能力不足,同时传统会计资料的片面性,也是造成了财务分析报告局限性和片面性的主因,其结果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互换,造成财务分析难以抓住主要矛盾,使得财务分析报告难以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主要原因。

(三)引用数据的滞后性和局限性是制约财务分析质量的基础

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与报表提交时间的时隔较长,可谓时过境迁,用过去的账面财务数据分析去判断目前甚至将来的生产经营状况,难以准确指导企业和项目实际工作。如果财务人员在分析指标之前,不清楚各项指标与项目实施现状之间的关系,仅从计算的结果上去分析,就很难明白各项指标所要表达的真实涵义。目前,许多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很少去注意这方面的逻辑,仅仅按照书本上所说的比率来进行财务分析,难以分析出企业层面和项目层面的实际情况。由于报表数据的局限性和引用数据的片面性,造成了财务分析指标常常是重“量”而忽视“质”,甚至背离企业运营状况。

三、提升财务分析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构建财务分析平台

目前,一些施工企业虽然建立了财务管理体系,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缺乏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内涵。所以,施工企业应通过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构建高效的财务分析平台,规范财务分析工作。通过加强财务监督职能,将事后核算、监督转变为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主动拓展工作领域,延伸财务功能,实现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实现财务人员由“账房先生”向“首席财务官”转变。坚持以“预算管理”为轴心实现对企业业务活动、日常管理、资金流动的严格的过程控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成立财务分析团队,补齐财务分析短板

施工行业不同于风险较小或利润高的行业,一直处于竞争激烈和毛利率较低的境地,与竞争对手、业主、监理、分包商、项目所在地等之间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使企业收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财务上表现为合同签约量、项目收入、实际成本等和财务预算有明显的差别,有时差别会很大,这就意味着施工企业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从客观上对深层次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提出了高要求。所以,施工企业应设立财务分析岗位,大型施工企业或企业集团应成立由高水平财务分析专家组成财务分析团队,为补齐财务分析短板创造必要条件。

(三)加速财务与业务融合,实现财务职能转变

当今先进企业的实践说明,财务与业务深度融合是创新财务管理、促使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升级、完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方法,更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有效途径。施工企业可以通过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融合,管理控制和决策支持的融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融合,关注过去与关注未来的融合,业务管理与价值管理的融合,推动财务分析人员和项目经理之间的沟通,实现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进而从根本上必然保障财务分析数据的质量。

(四)严格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夯实财务数据基础

如何将合同收入与合同成本进行配比,分配计入实施工程的各个会计年度?以往施工企业在会计处理上随意性较大,《建造合同准则》的实施,从专业上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保障了财务分析数据的专业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但是,回顾《建造合同准则》几年来的执行情况,发现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比较严重,人为造成财务数据偏差较大,影响了财务分析的准确性。所以,施工企业应当加大建造合同宣贯和执行力度,明确和细化岗位职责,提升参与建造合同执行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项目部预计收入、预计成本的管理,做到科学合理,动态管控,及时调整,全面完整归集成本费用,从专业上保障财务数据能真实、准确、均衡的反映经营成果。

四、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分析 意义 问题 对策

事业单位是指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不以谋取利润为目的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事业单位不考虑经济效益,事业单位发展事业运用到一定资金,也应该运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节约经费,用一定的资金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降低事业成本,增强自身的实力和能力,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社会效益。

一、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的意义

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是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统计手段,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分析形成的财务分析报告是事业单位经营成果的最终书面总结,是财政部、上级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内部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事业单位发展状况、检查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制定政策的重要会计信息资料,也是单位编制下年度财务预算的基础。财务分析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理解财务活动的规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财务分析需要查阅和咨询大量资料和文件,利用会计核算的结果和单位其他信息,对事业单位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控制,不定期对资产、人员、经营等情况进行调查。每一会计年度的财务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资源积累了单位各方面、多角度的信息,为事业单位进行决策提供了所需的基础信息。其次,财务分析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和深化,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财务分析利用科学系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和财务指标,保证管理决策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决策的客观性、规范性和公正性。第三,财务分析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可以找出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对照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找出异常变动情况,分析发生变动的原因,从而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给单位管理者提出改进方法及建议,供领导决策。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财务分析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的基础。事业单位所需资金一般由国家财政全部或部分补贴,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资金不足就向财政部门申请,事业单位自身不会因为资金短缺而陷入财务危机,这类事业单位认为财务的任务就是把帐登记好,不出差错,按时出具财务报表,对财务数据简单分析一下,只重视会计核算,不重视财务分析。由于财务人员对财务分析的不重视,作出的财务分析势必因脱离实际业务情况而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难以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依据。

2、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分析不够重视,财务分析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不强

事业单位的资金是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单位领导只关心账面上有多少钱,资金不够就打报告向上级部门申请,而很少关心资金是如何使用的,使用的效果如何,是否完成了事业目标,是否为社会作出应有的社会效益。领导对财务分析的不够重视,是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成为一个较为薄弱环节的重要原因。单位领导对财务分析的不够重视,也导致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不强。财务人员往往是被动的报账、做报表,只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被动的进行财务收支的判断,对单位业务的现状、问题和今后的发展缺乏全面了解,难以找出问题的关键,难以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依据,从而使事业单位管理层难以进行科学决策。

3、财务分析重形式,不重实质

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都是用专业的分析方法,分析指标中往往是根据财务报表简单的计算几个指标,比如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或是减少百分之几,或者分析指标中充斥着大量的企业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不具有实用性,而且指标不加分析的写在分析报告中,非财会人员根本看不懂财务分析结果。财务分析报告一般都是采用固定的格式,比如今年的指标是多少,实际执行情况是怎样的,完成百分比是多少,与去年同期比较如何等。这样的分析对于所有的财务分析报告使用者而言,是不能满足其需求的,即不管阅读对象是谁,也不了解阅读对象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只提供一种模式的财务分析报告,机械的分析了各会计科目的预算和使用情况,只是从财务专业角度去分析问题,没能结合事业单位的特殊社会属性,根据事业单位当年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使报告阅读者往往得不到他们真正想了解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报告的阅读对象通常是单位领导,大多不是专业财会人员,他们希望看到的财务分析报告能提供给他们一份站在事业单位管理者的角度来分析和回答问题的财务分析报告,着眼的是整个事业单位的发展,而不是就数据论数据的财务分析。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具体对策

1、提高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及财务人员都应提高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正确理解财务分析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改变只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的理念。核算和分析是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都是财务人员工作的重要内容,核算只是财务工作的一部分,是进行财务管理的前提,财务分析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继续和深化,财务分析直接关系到管理的好坏,因此,事业单位管理者及财务人员要高度重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管理制度。虽然事业单位的社会属性都是一样的,都是为社会公益服务,但其事业发展内容及服务内容不同,由此,其财务分析的管理制度也不能是同一种模式。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及财务负责人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业务特征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程序和步骤,明确规定主管财务分析工作的权力机构和执行部门,确定工作程序、财务分析方法、分析依据和指标,用健全的制度和规定来保证财务分析工作的顺利执行。

2、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有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资产负债率。经费自给率是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收入满足经常性支出程度的指标,是综合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之一,是财政部门确定财政补助数额的依据;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是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的指标,可以了解事业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保证开展业务的资金;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的指标,对事业单位来说,资产负债率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比例较为合适。我国的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不同,财务管理上有较大区别,应采取不同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除了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还应引入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人均开支水平、专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等指标,评价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及预算执行情况。将类似于企业财务指标如流动比率、收入利税率、投资收益率、经费自给率等引入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3、灵活运用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

财务分析方法包括三种,一是比较分析法,就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可比数据进行对比的方法,如将计划完成数与实际完成数进行比较,来考核预算和计划的完成进度,通过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比较分析包括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即对同一单位不同会计期间,以及同一会计年度不同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研究,计算出增减变动的金额和百分比。二是因素分析法,它是在影响总差异的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中,用数值来测定每个因素的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是比较法的延续和深化。因素分析法一般将其中的一个因素作为变量,其他因素作为不变量,然后进行替换,来测定每个因素对该项指标的影响程度。三是趋势分析法,通过分析本期财务数据或对长期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事业单位有关项目近期或长期的变动趋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应根据不同的业务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财务分析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