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本科生

医学本科生

时间:2023-01-21 23:52: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本科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本科生

第1篇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7级(四年级)本科生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认识、团队合作、交流沟通能力、伦理学、医学法律、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等。在开班仪式结束后随即对参加开班仪式的所有学生采用实名制进行调查,填完之后立即收回问卷。

1.3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1将问卷结果录入计算机,所有数据用Excel2003和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所有假设检验的检验水平为α=0.05。在数据录入计算机的过程中,采用准备双录入实时校验功能,以保证数据录入中的质量。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由一位数据统计员重复两次核查分析结果,出现差异及时进行核对解决。

2调查结果

总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47份,其中有一份问卷最后三个客观题没有填写,认为无效,故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为92%。填写问卷的46名同学中,男生6名(13.04%),女生40名(86.96%),平均年龄21.66±0.98(岁)。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36名(78.26%),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10名(21.74%)。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仅有6.52%(3名)的学生经常了解一些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知识,绝大部分(38名,82,61%)的学生认为临床实践机会少是阻碍提高临床技能的主要障碍,接近一半(21名,45.65%)的学生能够顺利的与老师交流沟通,但是仅有10.87%(5名)的同学认为能够顺利的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仅有4.26%(2名)和2.17%(1名)的学生经常了解一些医学伦理学和医疗法律方面的知识。绝大部分(41名,89.13%)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超过一半(26名,56.52%)的学生认为目前医生的医德医风整体较好。

3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和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就要求临床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精湛的医技,而且要求医生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即丰富的人文、法律、伦理等方面的素养和沟通能力等。此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普遍较低,学生的知识面窄,不论是交流和沟通能力还是伦理道德、医疗法律方面的知识,都亟待加强和提高。造成目前这种情况有多重原因,不论从学生自身还是到目前的整个医学教育模式,都有很大的弊端。首先,医学生课程安排不合理,很多学校只注重临床医学知识的教育和临床技能的培训,忽视了职业素质对医学生今后工作的重要性;课程讲授方式落后,导致无法提高学生兴趣,例如本次调查的学生中4.26%的学生经常了解医学伦理学方面的知识,但是有研究调查显示有81%的学生认为《医学伦理学》作用不大[5],造成这种情况的与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有关。其次,相比较其他的专业的学生,医学生的专业课程多,从基础医学课程一直到临床医学课程都要学习,所有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致使很多学生只关注与自己学习有关的事情,而不了解其他知识。法制教育是医学生健康成长和以后顺利发展的必要,也是缓解医患关系,解决医疗纠纷的必要手段。从调查结果来看,仅有2.17%的学生经常了解一些医疗法律方面的知识,21.74%的学生从来没有了解过医学法律方面的知识。目前医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在中国的医学院校,医学法律方面的师资力量匮乏,并且很少有专业的研究医学法律方面的老师,这是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也是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基于调查得出的结论,我们对以后的培训提出以下建议:(1)改革课程设置模式,提高人文素质和法律伦理方面的课程;(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3)改革授课方式,充分发挥课外活动、临床实习以及暑期社会实践在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4)制定合理的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训标准和评价体系。综上所述,参加本次培训的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并且要加大对目前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医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共同促进我国医学生和医疗卫生的健康发展。

第2篇

1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的必要性

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是医学发展的需要。巴德年院士强调“加强临床医学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水平[6]。缺乏科研支撑的临床技术会导致其发展后劲不足[7]。目前医学领域存在着不少需要攻克的难题,例如许多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还不清楚[8];许多疾病只能通过药物来缓解症状而不能根治[9],这些都需要医学人才来从事相关的研究,才能推动医学的不断进步。因此,加强本科阶段医学生的科研训练,尽早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和技能,有利于挖掘他们的科研兴趣[10],为培养将来致力于攻克医学难题的人才做准备。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够为其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具备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诊治病人的能力,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去发现新的问题,然后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探索和分析新的问题,最终解决新问题,从而提出新诊治和预防疾病的方案。医学院校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为主,注重的是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安排的实验课也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导致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低[11-12]。为了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就要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其学业和职业的发展[13]。通过参与科研训练,能够提高他们主动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得学习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并能学以致用[14]。对于毕业后要深造的学生来说,本科阶段参加过科研训练的学生不仅更受导师青睐,还为其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研究表明具有创新思维的高校毕业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15]。除此之外,通过科研训练,可以增强医学本科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锻炼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培养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而这些都是促进其迅速成才的优秀品质,对个人的发展大有裨益。

2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的形式

由于医学本科生不仅要学习专业课还要接受临床技能训练,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科研训练中,为了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一般学校会安排几名学生共同参与一项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每个学生进行一个独立的子课题。由于指导教师对该课题理解深刻且经验丰富,能够给予相当大的指导和帮助,有利于学生的迅速成长。我们会先向学生简要地介绍该课题所属的研究领域如帕金森病,其中包括该病的研究现状、临床上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等;然后介绍该科研课题要解决的是什么科学问题,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还需要进行哪些研究,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课题以及研究领域有个初步的了解。科研训练的形式多样,一般分为文献阅读、实验研究、撰写论文等。

2.1文献阅读

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献检索。例如,如何选取关键词、常用的哪些数据库来检索;接着,考虑到读英文文献对于专业英语基础薄弱的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会建议学生先读一些该领域的中文综述,以便尽快地熟悉该领域,当然也有少数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可以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然后,我们会帮学生选取几篇该领域具有代表性且高水平的英文文献,并逐步地指导如何阅读文献的摘要、图、讨论等各个部分,并了解各个部分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指导如何进行精读、泛读以及如何带着目的去读文献;最后,学生根据需要自己检索并阅读该领域的文献。在阅读文献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从中找出科学问题、理清科研思路,还要善于学习其中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总结归纳,以便能学以致用。此外,还要求学生进行文献汇报,就是由学生以PPT报告的形式向指导老师和其他同学讲解文献。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通过精读文献和查找相关资料来真正地理解文献,还要能归纳和整理作者的研究思路。汇报过程中,报告人与听众展开互动,对文献的内容展开提问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和加深对文献的理解。通过文献阅读和文献汇报,学生可以了解领域的研究进展,学习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拓宽科研思路,锻炼科研逻辑性,提高表达能力。同时,通过精读和略读大量的英文文献,学生的专业英文水平得到不断提高[16],这就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与世界对话的窗口,使得学生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受益。

2.2开展实验研究

这是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储备之后才能进入的环节。首先是课题设计阶段,这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在对所研究领域和课题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提出课题的假设,并制定出相应的实验方案。为了提高课题设计能力,学生需要精读文献,关注其中的前言部分是如何提出科学问题的、以及其中的实验结果部分又是通过什么实验方法来探究该科学问题的。接着是实验操作阶段,会先让学生学习实验技术的原理,之后观摩学习别人如何操作,接着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一般由老师指导着学生做上两次实验,学生就可以独立动手操作。学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操作,这就要求他们在过程中要一丝不苟。一旦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会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的原理推测可能的原因,然后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进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时,如果即使曝光半小时,目的条带还是很弱,就可能是因为该蛋白在样品中含量本身就少,就需要通过增加上样量和提高抗体的浓度的办法来解决。最后是结果分析阶段,会指导如何对数据进行定量,并对多次数据进行总结归纳以及统计学分析。同时,要求学生定期对所做的研究工作以PPT的形式做工作汇报,汇报过程中,学生需要首先展示出该课题的背景、科学问题、总实验方案以及现在进行的实验是为了回答什么问题,接着要展示现在的结果能不能回答该问题,如果不符合预期,该如何解释,下一步该如何进行。通过开展实验研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做事严谨的工作态度[17]。

2.3撰写学术论文

这也是科研活动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出来并予以发表不仅是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认可,也是让别人了解你研究工作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18]。首先,学生将自己所有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对所有数据进行定量和统计学分析,把结果以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学生按照结果、方法、前言和讨论的顺序撰写论文的初稿;最后,我们指导学生反复修改论文,并挑选杂志进行投稿,之后还要面临着修改、投稿被拒、再投稿等多个环节。从做完实验到将文章发表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需要学生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力。同时,通过这个环节,还提高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3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遇到的问题

大部分医学本科生在刚开始参与科研活动时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显示出很高的热情,但是随着科研活动的开展,先是一部分学生开始找出各种理由不完成指导教师交代的任务,接着便逐渐地不参与科研活动,最终能坚持到撰写并的学生只能占少数。常见的理由如下:英文基础薄弱,读英文文献比较吃力;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不能够合理的安排时间,很难处理好学习和科研的关系;学生表示课外时间还要参加其他的活动,对科研的兴趣不足,不愿意把大量的课外时间花费在科研活动中。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当参与科研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想中途放弃[19],这其中当然是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例如害怕遇到挫折、意志力不坚定,但也不能忽视客观方面的原因。医学本科生的日常课程安排的特别满,几乎每天上下午都有课,只能利用晚上和假期的时间来参与科研活动。例如,一套免疫组化技术的标准流程需要1.5天可以完成,但由于医学本科生平时很难有连贯的时间来学习完整的实验操作,他们经常需要2~3周的时间才能学会。我校的医学本科生是从大三开始到医院学习并接受临床技能的训练,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更少了,加之临床医院与校本部的距离较远,使得他们更难继续参与科研训练。此外,尽管学校鼓励医学本科生要参与科研活动,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致使学生没有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下去的动力。

3.2解决措施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改变现状:第一,建议医学院校在给医学本科生排课的时候,专门安排出一个月时间,可以称为“科研活动月”,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这段时间参与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熟悉所研究的领域,掌握要用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他们一入门,之后便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开展科研工作。第二,建议医学院校应该制定出医学本科生科研奖励的政策,加大奖励的机制。例如,发表科研论文是学生申请奖学金和保研的加分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觉得完成科研工作是有意义的,即使中间遇到一些困难,他们愿意去想办法克服。第三,建议在医学本科生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同时授课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介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培养他们对科研工作的兴趣。

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 本科生 医学生 吸烟 态度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210-02

全世界烟民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3亿。每年,吸烟能导致大约500万人死亡,吸烟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2010年9月1日广州市正式施行《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使吸烟和控烟问题又成为社会热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5月27日的《2011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显示:长期吸烟者有一半人死于心脏病、慢性肺病及癌症等疾病。二手烟同样致命,它可使非吸烟者患冠心病风险增加25%~30%,患肺癌风险增加20%~30%,并可以导致新生儿猝死综合征等。二手烟没有安全暴露水平,暴露时间越长健康危害越大。目前,我国男性吸烟者超过3亿,遭受二手烟危害的非吸烟者达7.4亿。对医学生来说,医学教育使他们熟知烟草对健康危害,但他们中仍不乏吸烟者,他们是典型的“知而不行、行而不信”群体,这是我们关心和值得研究的问题;此外,这些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成为医务工作者或相关职业从业人员,其吸烟行为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服务的广大患者和社会舆论。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整群抽样广州某医学院校的医学本科生、医学硕士研究生和医学博士研究生,共845人。

1.2 方法

采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维清教授的《广州市大学生吸烟状况调查》问卷,可操作性强,信度和效度都有保证。通过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研究生和本科生两组对比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检验水准定为0.05。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如性别、来源、年级分布情况等以构成比来描述。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医学大学生和医学研究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相关信念。吸烟态度得分用t检验,比较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差异。

根据韩旻雁等的吸烟信念因子分析,把吸烟态度共27个条目归类为五个因子:支持吸烟信念、反对吸烟信念、环境限制信念、个人意愿信念和社交功效信念。根据Likert五分法,负向态度条目计分为1~5分,正向态度条目计分为5~1分。然后把所有得分相加得出吸烟态度总得分。(如表1)

2 结果

吸烟态度总得分中,本科生和研究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吸烟态度得分比较中,研究生吸烟态度得分(109.81)比本科生得分(115.02)低。研究生吸烟态度不如本科生。见表2。

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吸烟信念水平比较中,反对吸烟信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环境限制信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支持吸烟信念、个人意愿信念和社交功效信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科生在支持信念(31.06)、环境限制信念(21.19)、个人意愿信念(11.46)和社会功效信念(11.25)的得分都比研究生得分高(研究生得分分别是28.38\20.65\10.58 \9.99)。研究生对待吸烟的态度没有本科生好。见表3。

3 讨论

吸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社会行为。吸烟行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不吸烟、尝试吸烟、不规律吸烟和规律吸烟。在这个过程中,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性别、年龄、年级、来源、吸烟知识、吸烟信念、同学室友中有吸烟者、以及其它许多社会和家庭因素等。

医学生是一群具有医学背景的特殊人群,他们在进行大学或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中,医学书籍、医学课程讲座以及临床实习等会出现有关吸烟危害健康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病人因为吸烟而导致各种疾病的鲜活案例。在深知吸烟危害健康的背景下仍然做出尝试吸烟的错误选择,或者在同伴、室友的影响下开始尝试吸烟,其中有部分尝试吸烟的医学生成为规律吸烟者甚至吸烟成瘾者。再者,这些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成为医务工作者或相关职业从业人员,是未来公众健康的宣传者,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周围人群,有“带头、模范、示范、先锋”等作用,影响着其服务的广大患者和社会舆论,影响面很广。研究这一人群具有特殊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下一步在大学生中开展控制吸烟的干预工作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研究生吸烟态度不如本科生。研究生有些是工作后再考研,研究生的年龄比本科生大,研究生的社会阅历、接触社会上不良环境会比本科生多。研究生吸烟态度比本科生差,是符合我们调查研究设计的预期设想的。研究生的吸烟相关知识得分高于本科生,研究生的吸烟态度得分低于本科生。研究生的高吸烟率,验证了我们的调查的设想:研究生是一个“知而不行、行而不信”的群体。说明吸烟的知识-信念-行为在医学研究生这一特殊人群的不统一性,这与我们普遍逻辑思维相冲突(传统惯性的思维模式认为“知识决定信念,信念决定行为”)。在De Bernardo[5]等研究中也出现这一现象(98%调查对象知道吸烟的危害,仍有11.5%不吸烟者准备开始吸烟)。具体表现在:医学本科生在支持信念(例如:“一个男人不吸烟就不像男子汉”等这些肯定吸烟的想法)、环境限制信念(例如:“应该禁止任何人在学校吸烟”等这些环境影响吸烟行为的作用)、个人意愿信念(例如:“学校只需管好学生学习,没有必要管学生吸烟的事”等这些自我效能自我意识的想法)和社会功效信念(例如:“不接受别人递的烟不礼貌”等这些吸烟对社会应酬交际行为作用的想法)的总得分都比医学研究生总得分高。我们总得分计算方法是采用正向态度越好得分越高;负向态度得分刚好和正向态度得分相反,负向态度越好得分越低。所以总得分综合了正向态度和负向态度,总得分分值越高表明吸烟态度越好。医学研究生对待吸烟的态度没有医学本科生好。本研究得出,吸烟态度是不同吸烟行为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不同阶段吸烟行为转变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加强控烟禁烟首先要端正吸烟态度,使他们认识到控烟禁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他们从被动的控烟禁烟行为变为主动的控烟禁烟行为。哲学告诉我们,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性原因,或称“根据”,也即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非根本性原因,或称“条件”,也即第二位原因;二者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解决事情的内因入手,有助于避免日后烟瘾发作时重复吸烟的可能性。

吸烟态度决定吸烟行为。正如哲学所说的:内因影响着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态度决定行为。又如心理学所说的:信念是决定行为的动力。所以吸烟态度是不同阶段吸烟行为的根本转变原因。

我们的研究是吸烟态度总得分。总得分包括了正向得分和负向得分。在本科生规律吸烟者的吸烟态度得分最低,说明成为了规律吸烟者后,吸烟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或者说吸烟已经变成了一种行为习惯。当遇到压力或者应酬等会有意无意地抽上一根烟。大学生已经是成人了,不像儿童,要改变某种行为习惯(规律吸烟)很难了。改变不良习惯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决心。而且改变不良习惯(规律吸烟)所花费的时间要比仅仅是尝试吸烟和不规律吸烟行为要长。

研究生在不规律吸烟者和规律吸烟者的吸烟态度得分差异不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年龄及社会不良影响有关。研究生的年龄大和受社会吸烟的不良环境影响,对待吸烟的态度是无所谓的态度了。他们认为吸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吸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戒烟难度在不规律吸烟和规律吸烟难度比尝试吸烟难度要大。

参考文献

[1] Honjo T,Lawachi I.Effects of market liberalization on smoking in Japan[J].Tobacco Control,2009,9:193~200.

[2] 广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文件[EB/OL].穗爱卫(2010)20文件[EB/OL].,2010.9.1.

[3] 2011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EB/OL].省略/news_detail.asp?id=1843,2011.5.26.

[4] 韩旻雁.大学生吸烟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广州:中山大学,2005.

[5] De Bernardo RL,Aldinger CE,Dawood OR,et al.An E-mail assessment of undergraduates’attitudes toward smoking[J].J Am Coll Heal,1999,148(2):61~66.

[6] Tamim H,Terro A,Kassem H,et al.Tobacco use by university students,Lebanon,2001.Addiction,2003;98:933~939.

[7] Akvardar Y,Demiral Y,Ergor G,et al.Substance use in a sample of Turkish medical students[J].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2003,72:117~121.

第4篇

(一)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及能力,高校要首先明确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医学生在读期间的科研培养与实践。如在学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置“大学生科研管理办公室”,组织科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医学生科研培养与实践的评定、审核及监督。学校团委、学生会等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包括科研经费的管理和学生科研档案的管理等。其次,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优化医学本科生的科技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学校应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一系列与大学生科研创新培养有关的规章制度,深入推进医学本科生科研服务管理,如设立独立于教学学分之外的科研学分,必须修够一定的科研学分才能毕业;建立医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细则、科研经费使用及监督准则、导师的选拔制度、激励措施等,积极引导并鼓励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只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并制定完善的政策,才能创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规范化和可持续地进行。

(二)优化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模式

新学科、新的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21世纪的新型医学人才需要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勇于创新的素质。然而,医学科学发展的超前性与医学教育的滞后性是我国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学校的课程设置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结构,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对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我国医学院的培养模式基本为:基础课—临床课—实习模式,学科的系统性、专业性强,基础与临床分离,理论与科研实践脱节,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探索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技创新能力。医学院的课程设置应遵循现代医学教育及人才成长的规律,围绕新的人才需求将传统知识理论和技能内容与结构进行分化和重组、模块化,形成医学内容紧密衔接、交叉渗透,科研理论与实践相互反哺,知识、素质、能力协同发展的新课程结构。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在医学生的课程学习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找到答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全面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科研学生需要导师的管理与激励

由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不足,许多医学院校都采用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主课题科学研究模式。学生的培养方案受到学生科研兴趣和导师研究方向的双重影响,学生可主动参与并协助导师完成已有科研项目,或通过导师的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实施、成果整理、、专利申请等一系列完整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今后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但是在大学生实施科研创新的过程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有待解决。

1.导师的管理

导师作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引导者,导师的科研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可能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临床业务,部分导师带教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科技创新得不到有效支持和保障。因此,需实施“导师遴选上岗”等系列措施,由医学生科研管理部门遴选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深厚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态度端正,治学风格严谨的导师,形成“临床导师+科研导师”的导师组,公布导师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选择导师组,导师组分别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分阶段开设医学科研基本方法、科研设计等课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技能。导师根据学校课程的安排,有针对性地设计科研项目,让学生进行科研实践,促进医学本科生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连贯与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科研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实行导师考评制,通过教学督导队不定期对导师进行考评,连续2次考评不合格导师将受到相应处罚,对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及奖励,提高导师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建立交流合作机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或优秀青年教师外派进修等,提高导师科研水平。

2.学生的管理

首先,医学本科生应打破年级、专业、性别等限制,根据共同兴趣自由组建科研团队。项目组成员的年级和专业差别、知识结构、操作技能、性格甚至性别等应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实验技能不同,低年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思维活跃,高年级学生课余时间少,但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上较低年级学生优越,能有效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因此应分别吸纳低年级和高年级本科生共同组成科研团队,以梯队式结构保持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应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整体医学的发展,所以吸取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科研团队,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更能促进新颖科研思路的形成及学生科研潜力的发展。其次,部分学生科研热情不高,依赖性、投机性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及导师组应加强对学生的选拔,多吸收真正有科研热情的学生,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严格质控学生的科研过程,争取教学资源利用和成果形成最大化。第三,学校应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优秀论文、成果评选,并按照相应标准给予奖励,选拔优秀学生校间互访、交换培养,营造出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完善的科研平台是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学生的科研活动中均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在政策与科研经费方面鼓励学生申请科研项目,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然而,由于学生基数大,学校师资、设备等因素的限制,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多但金额小,项目内容不能系统深入开展,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有限。学校应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广泛吸取社会资金来校设立科研基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助力度,购置先进的、精良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科技创新条件。学校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下可通过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网络平台,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培训、项目申报、评审答辩、成果展示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提高师生参与率、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还可以设置虚拟课题竞赛,科研团体在导师组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标书,参加虚拟课题申请竞赛,学校对优秀课题给予重点培养、资金资助、表彰奖励等,这种虚拟研发的手段可有效缓解开展创新活动师资、经费、设备不足等问题,在有限资源配置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除此之外,学校可定期邀请行业专家组织学术论坛、开展科研讲座、优秀学生科研报告会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

二、总结

第5篇

1现状

医学院校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课程繁多,时间较紧,本科阶段医学生不仅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和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医学临床课程,其中还有至少一年半的时间在医院进行见习和实习。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学校更为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科研和创新则推迟到研究生阶段,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对本科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规划的薄弱。随着现代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也开始重视本科阶段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在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对已知领域的怀疑态度,学会独立思考,善于辨别真伪,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方可适应急剧变革的信息社会;培养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涉猎学科前沿,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而促使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2教学为基础

学生必须在学好本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进行实践和创新。教学过程是对知识的再现过程,而科学研究则是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也就是说,科研以教学为其基础,教学以应用和科研为其目标。在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不应忽视教学,应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研究或实践操作。医学检验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我校课程设置中实验课时占了总课时的一半以上。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验证性实验是主要内容,学生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教材,教条式的按部就班的完成操作,对于试验中会碰到的问题老师都会在试验前或是实验进行中加以提醒,并说明解决方案及解决要点,实验所用的材料和仪器也是由老师提前准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满足教学需要,注重教学的基础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学校加强教学设备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条件和设施,实验室建设也加大投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例如:据不同教学内容需要,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室开设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

3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详细的指标和培养计划。通过一系列选题来完成培养的目标,早期注重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课题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争出创新成果。具体过程包括选题、面试、开题、立项、中期检查、分配导师、开展实验、结题等几部分。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引导的原则,从文献的查找,实验方案的设计,到问题的处理,结论的分析,要求学生自己大量查阅文献,复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积极思考是基础,注重细节是关键,从而增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4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医学人才需求结构产生了重大变化,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临床和科研动手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核,在因材施教、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学设施陈旧,师资不足,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等,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何真正做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是值得继续深入的课题。

作者:郭丹 陈同强 单位:赣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6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择业方向;影响因素

Analysis of the Direction of Medical Imaging Specialty Undergraduate career

WANG Ke-ying,WANG Xiao-ke,WANG Run-chuan,PANG Xia

(School of Medical Imaging,Xuzhou Medical College,Xuzhou 221004,Jiangsu,China )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economic factors、 social factors ect, nowadays,medical imaging students choosing the most suitabl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for themself has become the key guarantee for a good future . In Xuzhou Medical College, our group let 154 students of Medical Imaging who are in the fourth and fifth grade fill in the questionnaire.After that we Analysis、 discuss and summarize the factors which have impact on student's career choices .Basing on the analysis,we can give the most reasonable advice and recommendation about how and what they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profession ,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our survey.

Key words: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Career dire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医学影像学专业包括影像诊断和影像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影像诊断专业以培养临床诊断型医生为人才培养目标;影像技术专业以培养既有医学基础知识,又有理工学知识的医学影像工程与技术复合型人才为另一培养目标[1]。那么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将选择哪种专业呢?影响其选择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1影响因素

1.1家庭因素与经济因素 医学生学习培养周期长,每年的学费、住宿费加上日常生活费,每年开支至少需12 000~15 000元;对于部分低收入家庭来说,是较重的经济负担。在发放的154份调查问卷中,因诊断未来收入前景好而选择诊断专业的占36.92%,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因素对影像学生的专业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

1.2医师资格证 对于基层规模较小的医院,技术与诊断是不分工的,在较大的医院,技师与诊断医生分工明确。执业医师法与职业医师考试规定,一旦从事技术工作就无法再考取医师资格证,不能做出作出独立的诊断报告,这对于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影响很大。

1.3辐射因素 国家早期有关规定,有关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为有害工种[2],不少医院放射学工作有较高的福利待遇,如增加工龄,增加公休假期,给予合理的津贴等。但依然不能完全消除了医学生对放射防护安全性的担忧,而选择诊断医师则无需担忧此问题。

1.4就业压力 在现有的医学影像行业中,各医院对诊断学生学历要求逐渐变高,县级医院以上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同时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医疗检查影像设备进行了大的更新,而目前的影像技师队伍无法达到现代化与数字化的要求,故需充实新的高实力技师[4],大部分本科技术学生可以就职于较好医院。在本次问卷调查中,选择影像技术的有17名学生,其中70.83%是因技术就业率高影响其选择的。

1.5考研热潮 现今的就业压力很大,诊断本科生大部分进入县级医院,许多学生对此不满意,因此想通过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从而有个好的职业前景[4]。这就导致了"考研热,随大潮"现象的出现。在此次的调查结果中,由于考研因素而选择影像诊断的占48.05。

由此看出,考研已经成为影响影像学生未来选择方向中重要的一部分。选择影像技术的学生,除去暂时没有继续深造的打算之外,就业压力小,工作风险低以及就业率高也在他们选择影像技术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建议与对策

2.1家庭经济问题 对于因为家庭负担重,暂时不能考研和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的医学生,可以先选择工作,有了经济基础后,再去完成自己理想。

2.2执业医师资格证问题 有些人会认为,从事影像技术工作不能考医师资格证表示着社会地位不够高,但这只是个人对职业的看法不同,作为医学生需认清自身情况,对自己做好综合分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个专业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2.3辐射问题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射线的防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铅墙、铅围裙、铅围脖的制作,技术人员操作室与病人射片室的分离,以及每年对影像科室人员的体检等放射防护措施的实施,可以很好保证影像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辐射因素在影像学生专业选择上影响越来越小。

2.4就业压力问题 生活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中,就业的竞争是无可避免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法则,医生这个行业的竞争压力更是高。所以作为医学生更要提高自身素质、心理抗打击能力,并积极投身到竞争中,刻苦专研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影像专业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专长,千万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影像学生可以选择在医院从事诊断或者技术工作,还可以去飞利浦等大型医疗器械公司,也可以从事其他行业。这样可以大大缓解就业压力。

2.5考研问题 许多医学生在面临毕业时,都会在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的问题上而纠结。其实,考研也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及自身能力理性选择,切勿跟风,尽量做到考研就业两手抓,以免错失就业良机。

参考文献:

[1]徐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网站http:///WebSpecF/EnrolDetail.aspx?id=61996.

[2]吴佩岩.2007年,等卫生学校招生的瓶颈[J].卫生职业教育,2007(04).

第7篇

一、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

根据国外大学外语的教学经验,证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应该向ESP转移,ESP教学应该成为未来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的核心课程。与此相反,也有专家和学者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他们坚决认为外语通识化教育(EGE:EnglishforEducationPurposes)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向。一时间,人们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性产生了困惑。实际上,无论是外语教学目标的设定,亦或是课程体系的构建,都取决于课程设计者采取什么样的语言观和教育观。对于外语教学,如果认为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则倾向于重视语言词汇及句法结构知识,教学强调抽象的语言知识学习和或机械的语言技能训练,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如果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则存在着两种教学目标倾向:一种是从纯科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用语言本身,语言教学强调专业性和技能性,语言学习主要用于特殊的工作场合和专业领域,这是倾向于工具性的教学目标;另一种是从人本主义出发,认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习文化和交流思想,语言教学注重语言功能和交际意义,强调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语言学习主要用于各种文化交流的场合和进行得体的交际,是倾向于人文性的教学目标。

二、医学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的启示

上海外国语大学陈坚林教授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改革方向是朝通识教育迈进、还是认定ESP、抑或有其他选择理应由各高校自己来决定,万不可一刀切,做统一要求”。目前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的争议已有众多评析,从医学教育方面去探讨无疑是一新的视角,对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1)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对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于2002年了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又被称为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简称GMER),该标准对医科毕业生所期待的教学结果和能力要求被全球医学界所公认。它包括7个宏观领域的内容:①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②医学科学基础知识;③临床技能;④交流技能);⑤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⑥信息管理;⑦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由此可见,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将职业素养和价值观置于多种才能之首,体现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思想;而且,该标准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视代表了科学的世界观与创新精神。因此,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逐渐实现从单一型、应用型向复合型和创新型转变,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应该包括科学和人文两方面,这无疑为确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提供了借鉴的可能:一方面,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无论如何强调其工具性也不过分;但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是人文学科中的子学科,其人文教育性必然存在。哈佛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早在20世纪末就占总学时的20%以上;而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仅占教学总学时的8%左右,无疑,大学英语是可以在人文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2)具体医学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我国现有医学院校600余所,建立了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医学教育多层次的相互衔接,以及医学类、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每种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有十分具体而又明确的规定。研究型医科大学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一般定位于国际医学拔尖人才的方向,致力于拓展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培养其卓越的学术能力和临床技能;对于教学研究型医学院学生的培养,一般力求使他们达到我国高等医学本科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与素质标准,服务于广大医疗与卫生保健领域和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那么,对于这类医科大学,显然在英语教学方面我们应该同时发挥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作用,既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屏障又增强其专业英语技能,把医学人才推向国际平台。例如7到8年学制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它便以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学风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而闻名,而5至7年学制的昆明医科大学所遵循的正是“崇德、精业、团结、奉献”的培养方针,注重专业学术知识和临床技能,同时强调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为国际医疗事业的奉献精神,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对于3至5年学制的教学型医学院,由于其主要定位是为地方培养合格的医疗工作者,尤其为边远地区人群提供适时的、良好的医疗与卫生保健服务,我们大可不必要求学生人人都能够达到在国际学术平台上进行各种英语学术交流的目标。例如成都医学院就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优良的综合品质为其目标,造就有思想、有知识、有追求、守纪律的受社会欢迎的医务人员,那么,对于这类院校,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应该突显教学的人文性作用,注意通过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培养他们的交际合作与沟通能力。无论如何,从国际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人文素质教育早已提上了日程,我们应该高瞻远瞩,将语言的人文性一面融入教学和教育当中。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倡导“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观和办学理念,而我们的教育观念将会直接关系到医学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发展。

三、结束语

英语教育与医学教育虽然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两者关系并不那么直接,但是,由于医生是特殊的职业,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目标定位应该做到与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步,始终贯彻外语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融合的原则。此外,国家2010-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校要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那么,理想的、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综合的和多层的,以英语作为载体或媒介,实现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思辨能力和陶冶情操等目标,将大学英语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陈伟平 黄国君

第8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精准定位构建多层次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实践保障体系的研究”(编号:XJK016BGD046)和2015年度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2015-JG0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53-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方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使命,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国内外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本科生参与科研技能训练是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早在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MargaretL.A.MacVicar教授就提出了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UROP),他相信学习来自于实践。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十分重视本科生的科研工作,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

综合性大学本科学校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更甚至,科学研究工作走在教学的前面,为教学工作提供基础性的条件和支持,而且十分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医学本科生已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但他们对于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认识有限,科研创新意识匮乏,动手能力较弱并且独立进行科研课题设计和撰写论文的能力较低。在毕业后除部分学生考取研究生从而获得良好的科研培训外,绝大多数学生难以得到规范的科研培训及科研实践。因此,国内高校越来越重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强调:“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

二、我校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

我校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已相应开展了一些学生科研实践活动,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结合经济环境及就业实况,探索新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建立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招募平台

高校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要激发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展“本科生知识论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及参与科研的兴趣,让学生把专业知识运用和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依托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网页建立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招募平台,向师生公布开放,科研招募平台是本科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建立将科研项目引入科研招募平台的良性发展机制,教师可把自己的科研课题挂上网页,实验室定期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招聘符合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同时提供一定的劳务费,符合条件的本科生都可以去应聘。

2. 本科生参与科研培养模式的构建

本科生参与科研一种培养科研人才的新模式,是科研工作的新鲜血液,为保证的长远有序发展,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培养模式,使得管理规范化。

(1)构建本科生科研团队培养体系。本科生科研团队培养,从本科科研团队的选拔、招聘、培养、升级、退出机制等方面应建立完整的实施过程。首先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展“本科生知识论坛”,培养低年级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通过指导低年级本科生查阅医学最新进展的且有较高影响因子的中英文文献和综述,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同时一些有代表性的英文文献和综述还可以让学生翻译、制作成演讲课件进行汇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及参与科研的兴趣。有兴趣报名参与科研团队的学生往往多于实际实验需要的学生,受限于实验规模,盲目实施本科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太现实,以尊重兴趣,自愿参加为基础,择优选拔具有良好综合素养的本科在校生。以下三方面是选拔的主要指标:①曾参加过创新训练、学术创新与研究、文献检索等活动或科研能力培养的课程。这些活动或课程可使学生快速熟悉科研内容和工作方式,从而快速融入科研团队。②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且空闲时间愿意奉献给科研工作的本科生。科研实验有可能安排在寒暑假、周末的时段进行,所以需要牺牲大量的空闲时间来完成所设计的实验。③真正热爱科研的同学。因科研需要经常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重复而又细致的实验和枯燥无味的实验数据打交道,有些因一时激情而加入科研团队的同学,面对如此情形,不禁激情迅速退却,半途而废。

(2)完善本科生科研团队的招募机制。选拔出适合的人才,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招募流程,从源头上对科研团队成员整体素质把关。结合学生的自荐书及每学期的各科学业成绩给出综合评分,如有参与过科研活动并有相应成果者可相应加分。并结合后续的面试环节给出综合评分,决定是否合格,从而为本科科研团队提供良好的综合素养及智力支撑,同时要特别注重团队成员的新老衔接。

(3)完善本科生科研团队培养机制。为保证科研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考核、退出机制。选拔合格的学生,结合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必要理论和制度培训后,将参与实际的科研活动,参与者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均以真实的科研活动为基础,形式上参照研究生管理,在课题深度、难度上将适当降低,让本科生真正参与科研活动中。本科生科研团队精神和文化将激励和敦促团队成员,促使学生在参与基地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一定要结合规范的考核机制,对参与者的科研能力进行评估,对其课题完成情况,通过墙报、论文摘要、论文等形式进行评比,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激励、鞭策的作用,优胜劣汰。

三、提供足够的科研实践场所

通过建立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招募平台,依托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设立科研项目开放性课题的形式,结合本科科研团队的管理机制,由点及面,广泛地促进我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探索本科学生参与科研的优势能力发展及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新途径。

四、本科生科研团队的导师遴选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之后其他大学等纷纷仿效。2002年,北京大学开始在本科生中设立导师制,而后其他大学相继推行并取得相应成效。这种基于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是行之有效的。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通过聘请相关专业并有经验的教师,主张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师生搭配,构建了一种基于师生心灵互动的新型“导学”关系,明确导师的工作目标和职责,规范导师的聘任与管理,通过实行导师制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科研活动中一系列的问题,如文献查阅、课题的设计思路、试验流程及结果分析、新课题的申报等等问题可及时咨询导师。但科研导师制的运转不能完全依赖教师本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落实导师的考核和工作量等制度,保证教师持久的高质量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因此,要建立明确的制度,构建对导师和学生的有效激励机制,以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态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经济发展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根本要靠人才。随着对本科生的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本科学生科学而高效地开展本科生的科研,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而作为医学本科生更应重视科研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本科生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关系。建立本科生科技创新的培养模式,规范科研团队管理,为本科生科研活动创设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丑天舒,杨彤,盛海峰等.“寓教于研”——培养拔尖创新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信息,2014,(23):15.

[2] 陈静芳,周光纪.如何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48-49.

[3] 马宁,等.日本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启示[J],基础医学教育,2017,(3):234-236.

第9篇

关键词:本科生;临床医学;医学教育;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35-02

我国已经成为医学教育大国,数量由2002年294所发展到2009年485所,举办医学教育的本科院校达到237所[1]。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卫生人力资源。“一所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去培养这样的人”是高校管理者必须做出科学回答的问题,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要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2]。确定培养目标,并使全校师生周知,是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医学教育的首要标准。我国医学院校的差异性和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需要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这也对《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目前很多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存在趋于雷同,过于一般和抽象,不具体,难以指导实践等问题[4]。

南通大学医学院是一所由中国人(清末状元张謇)自己创建、拥有百年历史传承的高等医学院校,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医学人才。如何顺应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遵循医学教育特点和规律,培养国家医改大背景下合格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科学修订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总体思路定位

1.顺应全球化医学教育改革方向。医学本科生培养目标一直是国际医学教育界研究的热点。2010年12月,21世纪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柳叶刀》上发表了《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的纲领性报告。该报告指出,现代医学教育正经历第三次改革,改革将从机构和教学两个层面开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5]。岗位胜任力培养内容实际上涵盖了WHO“五星级医生”标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和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等提出的医学生培养要求和目标。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内涵应结合国际医学教育改革和院校实际进行定位修订。

2.切合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向和地方人才需求。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有着重大变革的要求。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要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建立有效衔接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调控机制。加快全科医生培养,为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目前,我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医护人员总量不足、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与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相关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四个突出问题。由于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造成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培养全科型医学人才成为医疗战略发展目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全科化将是重要培养方向。南通大学创始人张謇先生办学之初提出的“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亦切合于新时期医疗卫生与医学教育相互依存的要求。

二、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核心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2008年,教育部和卫生部在《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基础上研究和制定了“本土化”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该标准为各学校的个性发展及办学特色留下充分的改革与发展空间。

1.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美国医学教育实行以医学院教育为起点,以毕业后教育为重点,通过继续教育,把教育培训同持续的职业生涯统一起来[6]。《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指出:医学毕业生胜任临床工作的专业能力要依靠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才能逐渐形成与提高。目前教育部和卫生部正改革和推广的“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适合当今医学教育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临床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和反复积累的过程,熟练和规范掌握更多临床技能的目标,可在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去加以实现。作为本科医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提出过多过高要求并不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和实际情况。所以,本科阶段主要是夯实医学生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急救和内外科基本操作技能,以为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顺畅对接打下良好基础。

2.掌握沟通技巧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在技术至上的诊疗技术培训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医学执业能力一直被忽视。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日益恶化,医学人文教育得到越来越多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好的专业教育会利用一切学习途径,将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潜能发挥至最佳。高等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教师要将培养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作为重要培养目标,将课程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将重建良好互信的医患关系,作为明日医生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切实提高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质量。卓越医生不仅是医疗技术上的高水平高质量,更应是人文关怀的践行者。

3.注重岗位核心竞争力培养。在新的传染病、环境风险、行为风险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安全,全球卫生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未能跟上步伐很好地应对上述挑战,医学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与患者和人群需求不匹配,团队合作不佳,部分医疗卫生人员狭隘地专注于技术而缺乏全面思维,忽视初级保健作用等弊端日益显现。岗位胜任力是培养未来卓越医生的核心保障。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应转变教育理念,实现纯粹技能培养向广阔视野下多元化岗位胜任力培养的转变。岗位胜任力不再狭隘地专注于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和能力(“硬能力”)培养,还包括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伦理行为、批判性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软能力”)。目前国家正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改变乡村医生和社区医生严重缺乏的局面,着力提高全科医生的培养质量,切实改变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所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现状。由于临床医学专业不再设专业方向,岗位胜任力培养可帮助学生胜任临床多元化岗位需求,亦可帮助读研深造的同学顺利进入更高阶段的精英教育,拓宽明日医生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全球视野,合理定位事业发展方向,并为医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动机和动力。

三、结论

当今医疗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发生着深刻转变,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目标和模式随之发生改变,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亦应作相应改革。只有确定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医学教育改革才能围绕目标,探索适应现代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7]。

医学教育应是精英教育,国家正积极推进“卓越医师”培养计划,但脱离国情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医学教育和医学生培养不分层次,言必称卓越,是脱离实际的。不同层次医学生培养,“卓越”定义应有所不同。长学制医学教育卓越定义为培养“优秀杰出的高级医学人才”,而本科医学教育卓越定义应是培养具备“基本医学知识和技能以及未来事业发展潜质的合格医学人才”。

笔者认为南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具有以社会责任感为基础的职业伦理和价值取向以及良好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爱岗敬业,同时兼具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转化式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动力以及个人事业发展能力等潜质的应用型合格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厉岩,文历阳.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结构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

[2]宫福清,戴艳军.我国医学生总体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2,33(5A).

[3]马建辉,许晓东,冯友梅.医学专业认证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5).

[4]李小波.医学院校如何界定学习结果――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的案例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2,33(11A).

[5]Frenk J,Chen L,Bhutta Z,et al.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J]. The Lancet,2010,(376).

[6]郑加麟.美国职业化医学教育对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

[7]徐晨,雷寒,刘利.把握医学教育发展趋势 推进本科医学教育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教学研究课题(2011J106)。

第10篇

1PACS/RI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综合实践性的学科,其中的最大特点需要大量的影像资料,学生要通过对影像资料的分析对疾病进行诊断观察,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学生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而且应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医学影像设备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已发展成为了一门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集成像、诊断及治疗的综合学科。PACS/RIS(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Radi-ologyInformationSystems,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放射科管理信息系统)是以高速计算机设备及海量存储介质为基础,以高速传输网络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终端,管理并提供、传输、显示原始的数字化图像和相关信息。具有查找快速准确、图像质量无失真、影像资料可共享等特点。PACS/RIS系统应用于影像学教学中可方便的查找所需的片源,例如,在系统中输入“垂体瘤”可将系统中所有相关疾病的影像资料全部调出,方便教师从中筛选,并可直接用于临床教学,省去了在大量胶片中选取、扫描或翻拍等步骤,也可以将某一患者的不同治疗阶段的影像资料调出进行对比教学。

使用和PACS/RIS系统连接的多媒体能够方便直观地调出大量的图像,利用PACS系统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或处理单元,调节图像分辨率、对比度、窗宽、窗位及三维图像重建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将图像进行调整,甚至可以多屏显示,便于对病灶的发展变化进行对比,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学习。在实习课中利用该系统避免了在阅片灯下频繁地更换胶片,也可避免由于学生观察角度和距离对观察的影响。利用PACS/RIS系统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可实现无胶片、数字化教学,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2模块化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影像学教学更多的是普放科的教师讲授普通X线诊断,CT室的教师讲授CT的诊断,MRI室的教师讲授MRI的诊断内容,这样,在教学中专业的教师可以很系统地讲授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临床诊断,但是,现代医学临床诊断中患者往往需要结合不同的影像诊断来对疾病确诊,这就使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不同的诊断方法统一起来。因此,很多的医学院校都在尝试将影像学分成若干模块进行讲授,我院目前着手进行这样的教学改革,将影像学分为头部、胸部、心血管、腹部、神经系统和四肢关节几个部分,将每个部分的所有的影像诊断方法统一讲授,这样可使学生对同一病症的不同诊断方法能够有整体的认识和学习,同时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认知和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3PBL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任课教师在课前提出某些问题,学生据此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得出结果,最后教师总结的授课模式。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通过对临床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和交流等方法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认识,同时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原理,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概念理解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近年来,PBL教学模式已成为了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并被认为是目前比较适合学生学习和记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完该部分的理论和实验的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给出一组或几组胶片或图像资料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讨论,查阅相关病例,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记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随着新的技术和新的诊断方法的不断出现,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过程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单单停留在讲授书本知识的水平,要将最新的方法技术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更多地接受最新的理论和观点,同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吴静杨喜苏立平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临床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对疾患,对其直接实施治疗。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为目标。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不仅要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还要具有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临床医学侧重实践,因此实验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培养精湛的操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作为医学高校实验教学重要的课程之一,在使学生完善理论水平、提高实践能力、开拓思维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因其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对夯实学生实验技能基础,培养良好实验学习习惯十分有利。开设此门课程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1]。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

教师反映,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质量较差,教学效果不显著。主要表现为学生参与积极性差、发生器材损坏、仪器故障、结果精确度低等现象。通过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为两方面。首先,刚刚由高中进入医学高校的学生对部分实验操作的理论知识有所掌握,但没有真正操作过,欠缺实验操作锻炼。其次,学生对于即将接触到的更专业的实验器械如何使用、仪器设备如何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等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学生只是在实验前接受教师笼统片面的讲解,甚至由于课程时间限制完全没有此环节,在未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就投入到了实际操作中,畏难、得过且过思想在学生们中传播。因此,从2017年起我校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使学生提前掌握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较早进入实验学习状态,形成良好习惯与思维方式,提高后续实验课教学效果[2,3]。

二、课程的设置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涵盖机能学、形态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以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内容。经过学校教务处与相应学科教研室教师共同商讨,针对上述问题,各学科教师精心挑选并整合了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形成了涉及实验室安全教育,各学科基本操作技术的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根据实验室使用情况及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每项内容2学时。每堂课留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实验室安全教育:此部分内容在实验室中进行理论讲授。包括进入实验室的各项要求,如着装、携带物品、纪律等;水、电、煤气使用注意事项;实验中伤害处理措施、如动物抓挠或咬伤、化学试剂伤害等;应急疏散,如安全出口位置、路线等;应急设施的使用,如灭火毯、消火栓、灭火器等。(2)机能学实验技术:包括实验动物的捉取与固定方法、标记方法、给药方法、麻醉方法、采血方法;手术器械的使用。该部分还包括不同实验动物介绍及适用范围,动物实验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实验动物使用时的伦理法规。(3)形态学实验技术:以制片和染色技术为重点。(4)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技术:主要包括无菌操作技术,如超净工作台的使用,器材灭菌包装及高压灭菌器使用,培养物的配制,菌苗接种技术。(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主要向学生介绍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其中包括不同容器及量具的使用,如容量瓶、吸量管、微量移液器;层析技术;离心分离技术;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电泳技术。

笔者依以往的教学经验看,这种课程内容的设置,针对性强,时间安排科学,学生依从性高,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状态

由于授课对象为每年临床医学专业入校新生,学生对从事医学事业都充满憧憬,能够提前来到实验室,很多同学在上课前就会主动同教师交流今后的职业规划与理想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相关问题。本人及其他教师都会与学生耐心探讨,正确引导,强调在逐梦的同时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基础做起,掌握基本技能是根本。笔者认为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此可建立良好的依赖与信任情感。另外,学生对实验室中的器材、试剂、仪器和教师所讲内容都感到很新奇,好奇心和求知欲十分强烈。在操作前,教师对本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强调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规范操作并亲自示教,从细节中培养学生认真、谨慎的态度。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和教师互动效果良好,及时反馈问题及意见。学生的这种实验学习状态在入学伊始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应注重讲授方式,维持并延续学生的探索动力。

四、课程考核

这门课程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为目标,考核时除考察实验报告的书写以外,还增加了小组互评,课堂操作以及笔试的形式,从多角度强化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具体做法包括:(1)强调实验报告的书写。针对学生不明确书写实验报告的目的和要求的问题,教师在课上进行了详细讲解,比如强调实验报告是对自己本次试验的详细总结,包括实验原理、目的、操作过程、现象或问题、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作为进行下次类似实验的重要依据,同时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实验报告书写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20%。(2)学生自我督促,小组互评。在学生充分练习后,教师命令小组间进行比赛操作,在操作的规范性、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相互评价并当堂做出报告,教师根据报告总结并强调多发问题。(3)教师考核操作。在每项实验内容结束前,教师依据评分标准对每个小组进行操作考核,以此评价学生基本技能掌握情況。这两部分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50%。(4)笔试。在开始下一项实验前,以试卷的形式对上一次实验操作进行考试,以此强化学生记忆和再次审查学生掌握情况。此部分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30%。

通过这种多重考核方式,学生对各项实验基本操作烂熟于心,精通于手,并且对日后实验课程跃跃欲试,充满期待。

五、实验技术教师参与授课

高校中的实验技术教师是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技术教师对实验过程了解充分、精通各种器材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动手能力强,操作经验丰富,而且对实验结果分析准确。因此,此门课程安排了部分实验技术教师进行授课,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实验操作各项要点。同时,实验技术教师也锻炼了自身教学能力,提高了工作素质,深化了本职工作与实验教学的联系。例如,作为实验技术教师,会充分思考如何将自己熟悉的业务用诙谐幽默方式融入授课内容中,以此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使其印象深刻。课程开放以来,实验技术教师的工作从此不止局限于实验备课,将自身能力和业务水平融入了教学过程,又以教学提高了职业素质。

第12篇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校部分大三本科学生500人进行调查。其中,护理专业65人、中西医专业95人、口腔专业28人、药学专业35人、临床及相关专业255人。

(二)方法。本次调查共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78份,回收率为95.6%。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课程设置、理论教学的需求、实验教学的需求。采用SPSS13.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专业学生在各种需求之间的差异性。

二、结果

(一)不同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需求结果。表1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教学的总学时以及各章内容要求都不同。临床医学及其各专业方向学生对预防医学教学的总需求量较大,并且实践课程所占比例比其他专业高。大部分专业在自然环境与健康、职业环境与健康、统计与流行病学方法、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区预防服务与临床预防服务等章节的教学需求所占比重较大。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临床医生的作用”内容的教学需求所占比重相对于其他专业偏大。

(二)不同专业学生对课程内容分配比例需求结果。表2显示,总的来说,各个专业对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方法、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原理与方法、社区服务与临床预防服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这6部分内容的教学需求所占比例较偏高,但每个专业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偏重于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方法、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原理与方法、社区预防服务与临床预防服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中医专业偏重于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行为与健康、社会因素与健康;口腔专业偏重于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方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药学专业偏重于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方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临床医生的作用;护理专业偏重于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行为与健康、社区预防服务与临床预防服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

(三)不同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实践教学需求调查。各个专业对预防医学实验需求不同:临床及相关专业对开设社区卫生服务见习的需求最高,其次开设统计上机实习和疾病控制中心见习,社会实践需求最低(χ2=13.42,P<0.05);中西医结合专业对实验室实验需求最高,社区卫生服务见习次之,对疾病控制中心见习需求最低(χ2=8.93,P<0.05);药学专业对实验室实验需求最高,其次是统计上机实习,最低为社区卫生服务实习(χ2=18.23,P<0.05);口腔专业学生对实验室实验需求最高,其次是社会实践和社区卫生服务见习,对疾病控制中心见习需求最低(χ2=21.83,P<0.01);护理专业对社区卫生服务见习需求最高,其次是统计上机实习,疾病控制中心最低(χ2=23.64,P<0.01)。对于同一实验不同专业需求不同。对于实验室实验:药学专业>口腔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相关专业>护理专业(χ2=15.98,P<0.05);统计上机实习:临床相关专业>护理专业>药学专业>口腔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χ2=25.90,P<0.01);疾病控制中心见习:临床相关专业>口腔专业>药学专业>护理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χ2=22.19,P<0.01);对于社会实践:口腔专业>临床相关专业>药学专业>护理专业(χ2=13.65,P<0.05);社区服务见习:护理专业>临床相关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口腔专业>药学专业(χ2=25.47,P<0.01)。

三、讨论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教学要求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我校进一步推动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不同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理论和实习、实验类型的需求不同。这可能与不同专业以后的工作性质不同、服务对象不同、以及课程设置不同等有关。但我们目前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专业差别不明显,并且实验教学的比重偏低,实验模式单调(主要是实验室实验,几乎没有社区服务见习和社会实践以及疾病控制中心内容的实习)。因此,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应针对不同专业,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学时、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把实验室教学、社区实习及进入疾病控制中心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在完成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大多数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要求,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的兴趣。同时,在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中将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预防医学及社区医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懂得群体预防,又懂得个体预防[4]。使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强化其预防医学的群体观念和整体性思维改革。对疾病的预防教育意识实行四个转变:从传染病预防扩大到一切病的预防、从重点预防扩大到全面预防、从技术预防扩大到社会预防、从生物预防扩大到心理预防,为培养21世纪新型医学人才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