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时间:2022-02-18 15:5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改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改革

第1篇

一、当前警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警察教育没有真正脱离传统的普教模式,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教学同实践脱节、教育同需求脱节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突出表现在:1、“学历本位”观念牢牢束缚警察教育。教与学都围绕一定层次的学历目标进行,形成的后果是学生以取得学习文凭为目的。2、“学科本位”的教学传统模式没有打破。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忽视应用性与针对性。3、沿袭了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学究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实践环节在警察教育中的特殊重要地位。4、“应试教育”的框框没有完全打破。理论笔试的成绩依然是考核学生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死记硬背,培养了相当一批呆板、高分低能的毕业生。

(二)警察教育的教学手段滞后。警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文能办案、武能擒敌”的实用型人才,他们应当是领导放心、人民爱戴、敌人惧怕的合格人民警察。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警察院校应当有能力通过严格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必须的能力和技能,教育手段应当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国外警察的训练设施都是很先进的,大都是模拟实战环境的强化训练。国内军事院校在学员实战训练上也给予很大投入。而我国警察院校的教育手段、训练设施与实际需要的差距是比较大的,使得技能训练和战术训练不得不停留在理论和形式上,不能适应实战要求。

(三)教育教学层次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科学规范。突出表现在:一是警察教育层次过滥,各自为政,内容交叉重叠,缺乏统筹规划,形式主义严重,以致教育投资浪费和警力浪费,不能集中资源改善正规教育条件。二是根据我国现行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民警察法》有关规定,警察院校中的中专层次教育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警察队伍建设的需要,而警察教育的中专、大专、本科层次之间又缺乏科学、明确的内容区分,教学中“炒冷饭”和“压缩饼干”现象普遍存在。

(四)师资队伍不能适应新的教改要求。警察院校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普通院校,长期受普教模式的影响,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有一定的难度,更有一部分教师长期脱离实践,知识陈旧,实践能力不足,因而不适应警察教育需要。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警察教育体制上的缺陷,也有经济支撑力的不足,最重要的是警察教育在公安工作中的摆位和教育思想的转变不够。

二、警察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警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过硬的纪律作风、精湛的业务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强健体魄的高素质的人民警察。按照这样的培养目标,警察教育改革的形势十分紧迫,改革的任务也很艰巨。警察教育必须“突出特色,面向实战,面向未来”。

借鉴国际国内的经验,我国警察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应当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变。在目前,教育管理体制、招生制度、学校规格等若干客观条件尚待理顺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加快教育改革的力度,朝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民警察。警察院校的教学必须尽快摆脱“学历本位”、“学科本位”传统的普教模式,按照自己的办学宗旨和特殊职业群体的实际要求,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借鉴国外的一种通过职业分析进行专业和教学内容设施的程序(DACUM)。

(一)警察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及其他人民警察各警种近期要求进行预测,据此在院校开设相应专业、确定招生规模,以避免盲目投资和人才浪费。警察院校的专业设置也不是长期不变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变更和调整。

(二)专业设置确定后的关键是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每个专业对应着一定的职业岗位群,应当聘请实践部门的专家(或由实践部门的专家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将某一职业群的职责、任务、总体水平要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该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分解为若干综合能力,譬如刑事警察可分解为:现场处置能力、案件分析能力、证据调查能力、讯问能力、司法文书制作能力、擒敌与防卫能力、警用器材使用能力……;每项综合能力再分解为若干专项能力,如现场处置能力可分解为:现场保护、痕迹物证的发现与采集、现场照录相、现场绘图、紧急救护与排险等;如果是培养侦查指挥员,应加上现场合理调度与高效指挥等若干专项能力。案件分析能力可分解为立案鉴别(即犯罪行为性质与程序的鉴别能力)、逻辑思维、观念与联想、心理分析、语言表达等。最后完成一个职业能力分析表,作为某警种称职人民警察的基本标准、警察院校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根本依据和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的标准。

(三)职业能力分析表制定之后,院校应依此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出学生应当完成的课程和应知应会的标准,并根据课程难易程度与内在联系编制基本课时分配和教学顺序,提出每门课程课堂教学要求和实践环节的要求,确定对学生考核的方式与达标要求,以及教学质量评估办法。

(四)教学实施。教学计划实施的关键是教师。在职业教育中,教师不单纯是课堂上的授课者,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通过精讲、辅导、指导自学、指导练习与实践使学生达到职业能力的标准。

教师应当首先完成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观念转变,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模式,根据新的教学计划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把传授如识和业务能力的训练、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结合起来。

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方式应当适应教学方法改革和高职化教育的要求。改变过去以课堂笔试、书本知识考试为主的方式,按照职业能力标准,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考核,包括操行评定、应用知识分析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警体技能达标等,本着应用性、实战性的要求,考核警察教育的真实效果。要同人民警察任职资格挂钩,实行“双证”制度,根据考核结果择优录用,按优胜劣汰分流处置。

三、警察教育改革的保障

实现警察教育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除去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与考核方式的更新之外,还迫切需要一定客观条件的保障。

(一)加强警察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警察教育的高职化转变,对现有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深厚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家型”教师,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起统一的警察教育师资培训体制和基地,为警察教育培养政治素质高,文化基础好,业务能力强,有志于为警察教育事业献身的优秀师资队伍。譬如,在公安大学设立警察教育系,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方式,充实到警察教育部门工作。二是完善警察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面对日趋复杂的治安形势和日益严峻的任务,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现有师资的重新学习和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坚持和完善警察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有计划地对现有师资进行定期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以适应警察教育的需要。三是建立基层业务骨干和教师的双向交流制度,这是确保教学紧密贴近实践的重要途径。警察院校应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舍得把教师放下去锻炼,同时,聘请基层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参与警察院校的警察业务教学。鉴于目前一些难以解决的工资级别、待遇等实际问题,采用担任客座教师的办法,规定一定的聘任期限,一切待遇由原单位保留,免除其后顾之忧。四是严格警察院校的聘任和考核制度。通过考核和奖励机制,提高优秀与称职教师的物质待遇和政治待遇,淘汰不称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

(二)改善警察院校教育设施,真正把警察院校建成警察训练基地。为适应职业化教学的需要,必须加大对警察院校的投入,以改善与之相适应的硬件设施,满足试验、模拟教学和技能训练的需要。一是争取政府投资和社会支持。二是统筹规划警察教育层次和院校设置,压缩重复教育投资,集中财力办好院校。三是给院校一一定的宽松政策,发挥警察院校自身的优势和条件,通过社会办学渠道扩大招生等方法,既为社会做贡献,又可增加资金收入以补充经费不足。

第2篇

随着Intemet的发展与普及,远距离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在以Intemet为依托的现代教育体系中,课堂不再局限于一间教室、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内。远程网络教学(远程大学)班级的规模和概念也发生了变化,一个班级可能达到几千人、上万人甚至数十万人。这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使远程大学的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高。遍布世界的Intemet把各种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和公共文化设施联接在一起,给远程大学的学生创造了更大的学习空间。远程大学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选修自己需要的课程,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确定适当的学习进度。

面向21世纪的物资流通高等教育,其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必须建立在网络化教育的基础上,并由此去有效地牵引其教育设计模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变革,有效地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通过网上实现物流教育,对于物流教育改革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实现远程物流教育是物流教育信息化、时代化的必然趋势

1.现阶段物流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和21世纪人才特征要求相比,现阶段物流教育存在的主要问

题是:强调了过窄的专业教育,忽视了复合知识的传授,局限了学生的学科视野和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在教育设计模式上的反映是基础理论、专业定位有待优化;在教育组织模式上的反映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①基础理论不够扎实。由于在思想观念上过分强调以行业为中心、过于重视专门人才培养,因此,文化基础的教学在课程开设缺乏应用能力的培养。经济理论,特别是宏观经济理论、管理经济理论的知识含量明显不足。

②教育模式比较陈旧。“高知识,低能力”的现象根源于教育的组织模式。由于现阶段的专业教育组织模式尚未脱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被动式学习模式,因此,被教育者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特别是综合分析、解决能力,谋划组织能力,信息获取和知识加工能力更弱。仅仅局限于从有限的课本上获取物流方面的知识,对新观念、新方法了解太少,也很少与物流的同行进行交流。

2.远程物流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教育技术,是一个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育问题,开发和使用各类学习资源的领域,目的是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美J.D.Finn)。

现代教育技术在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的进程中已经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英Romiszowiki)中以证实。从手段观的角度来看,经历了视觉教学(VisualInstruction)、视听教学(Andio-visua1Instuction)电脑辅助教学(ComputerBasedInstrucstiotion)即通常讲的从幻灯、广播、电视、电脑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从过程观的角度来看,教育媒体的制作和选择的内涵已发展为一系列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过程;从系统观的角度来看,研究领域由单纯的辅助教学或教学手段发展到教育或教学的评价技术,上升到课程的设计与评价,带动教学管理组织。实质上,教育技术的进步弓愧教育设计模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变化,较有效地牵引了教育资源最优化。

远程化、网络化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最高形式,将更为有效地牵引教育资源的最优化。它在远程网络教学(远程大学)。继续教育、开放性教育、“个别化学习”环境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为教育思想与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面向21世纪的高等物流教育,其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必须建立在网络化教育的基础上,并由此去有效地牵引其教育设计模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变革,有效地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

三、远程物流教育网络的变化与创新

面向21世纪的物流教育的教学组织模式,其运作根本是实行开放性教育、促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能力与素质的共同增长,为此,教学组织模式要向“信息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远程物流教育网络相对于传统的物流教育模式的变化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物流教育的功能。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使学生承继前人的知识。在这种传统模式的影响下,知识被人为地“凝固化”了:一方面缺少“前瞻性”和“发展性”,另一方面知识被封闭在学生个体和少数人的头脑中。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社会中,远程网络物流教学使每个学习者都是处在一个信息网络之中,知识的扩散、交流、共享和增值的速度和效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2.物流教学模式。传统的物流教学模式是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维持性学习”,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凡是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大都遭到排斥。在远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知识的来源则是多样化的,除了教师和教科书以外,各种信息媒体和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校、教师、课程和学习方式。

3.物流教学过程中的时空观。在传统物注解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时空观是机械的、死板的。学生的上课、下课,上学、放学全依学校的铃声和作息制度进行。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教学过程中的时空观则是可以分离的。在大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哪些课程到课堂上去听,哪些课程则注册虚拟课程,采用自学和最后通过考试的方法取得学分。远距离教育在全世界的蓬勃开展,可以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选择任何物流课程学习。

4.教学组织形式。效率低下的个别教学与农业社会生产的分散性是相对应的。工业社会强调集约化、批量化的生产,班级授课制运应而生,但教学效率的提高却是建立在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而利用远程网络进行物流教学,各种授课方式可以灵活地进行。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下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尽其所能,确定自己最佳的学习进度。

5.教育与工作的关系。传统教育的模式把人的一生分为两截,前端为受教育阶段,后端为工作阶段,把受教育与工作人为地割裂开了。如今,一次性受教育的模式终结了,物流工作者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模式诞生了。信息网络是一种有力的技术手段,它为物流工作者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性,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四、构建远程物流教育网络的原则

网络化物流教育环境是实施网络化物流教育工程的重要前提。目前,国内外各种“网络化教学系统”的建设方兴未艾,但从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系统尚处于探索阶段。从已实施的网络化教育工程来看,为确保应用效果与投资规模相适应,远程物流教育工程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应确立为:

1.教学为本、效果为主。网络化教育环境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场所。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虽然运用了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如应用多媒体手段,课件形式制作得非常精美,但是在课件中真正表现出来的知识和内容却很少),学员通过学习并没有达到很好效果的话,那么,再好的教育环境也将失去其实际的意义。因此,物流教育环境建设成功的标志,最终还是体现在教学上,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物流教学为主的原则,围绕提高教学水平作文章。

2.坚持实用、强调开放。远程网络化教育环境一定要实用、经济,要符合教员、学员的教学培训练习惯和教学要求,避免一味追求高起点而忽略基本的实用性。应该坚持普及与专用相结合,突出特点,突出特色。同时,远程网络化教育环境很重要的特性在于其良好的开放性,一定要坚持统一标准下的开放性原则,使各教学站点之间具备互相兼容、信息共享的功能,并且教学站点中各种系统都要有良好的扩展和升级性能,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学需求。

3.统筹安排、集中管理。网络化教育环境的建设涉及的方面多、投人大,对教学的影响深远。要完成这样的工作,必须要有全局观点,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分步实现。要坚持统一管理,由于建设涉及教育组织模式、教育设计模式等诸多方面,所以,必须建立相应的建设和管理机制。

五、远程物流教育网络模式构想

1.远程物流教育环境

21世纪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将是以网络化、案例化、设计性实验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集成的开放教育。在综合分析多种网络化教育环境模式的基础上,将基于Intemet的开放式教育模式作为实施远程网络化教育工程主要的教育环境模式,但在实际建设中,根据教学站点所要承担主要教学任务的性质和特点划分为:教员教学研究站点、基于广播电视逆程信息网的远程教育站点和远程物流教育网管中心等部分。

(1)教员教学研究站点

在网络基础上建立个人信息站点。用信息站点的工作方式进行网络化备课,远程授课、辅导、学术研究、实验设计、案例捕捉和信息交流。

(2)远程物流教育网管中心

通过建立物流教育网管中心,将上述信息站点与物资流通科研机构、物资流通企业、大专院校和学生通过Intemet联接起来,把物资流通的教学、科研环境建立在Intemet的基础上,从而实现

物流教育开放性远程教育的目标。

2.远程物流教育的软硬件环境

基于Internet的远程物流教育网络,在客房端的机器上,可以使用Windows95(98)/NT中文版。关于网络测览器,使用Netscape4和IE4能满足需要。有条件的可以再安装lotusnotes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现有的网络环境已能基本满足Web测览方式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Modem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到音频和视频的传输,但也能在基本上满足网上在线学习的要求。

3.网上物流教育的组织

关于网上物流教学的组织模式,目前尚未结论性的研究结果。根据教学发展的需要,提出以下远程网络化教学组织方案供实践中探讨,以寻找适合开展远程网络化教学的组织的模式。

(1)教师个人物流教学研究WEB

基于个人WEB的物流教学研究站点是远程网络化物流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在网上完成整个课程或专题的讲解讨论。布置练习、测验评分、统计、教学评估等全部教学过程的基础。教员可通过这类教学研究站点向各类教学站点进行集中授课、布置作业、解答问题;向网上用户公布教学内容、布置作业、解答问题;在国际网络范围内进行管理案例捕捉,直接引人课堂。基于个人WEB的教员教学研究站点的内容组织包括教学信息资源(教学计

划、相关课程教材、网上相关学科资料)、课程实施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课程表)、课程教材(电子版教科书、教案、讲稿及教学注记、教学投影及课件)、作业与考评(课程作业、学习牵引链路、研究专题、考核与成绩公告)和交流论坛(集体备课论坛、问题及解

答、学员学术研究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建议)等。

(2)物流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远程网络化物流教学的关键,是实现嵌人“在线式案例教育技术”、“网络型多媒体教育技术”、“系统化情景教育技术”、“设计性管理实验”等,促使物流教学方法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的重要组织手段。

远程CAI物流教学必须达到以下的总体功能:教员通过系统能将CAI课件中的图象、文字、动画、声音等媒体信息传递到各类教学站;学员能利用系统进行CAI的个别化学习;教员可通过教员教学研究站点向学员布置作业、解答问题、专题考核、统计成绩,基本实现在网络上完成整个课程或专题的讲解讨论、布置练习、测验评分、统计、教学评估等全部教学过程;能无缝地联接Internet,以便充分利用远程资源和进行远程教学。

在远程网络化教育过程中,通过远程物流教育网管中心进行多媒体数据加工软件、多媒体编著整合软件等开发软件的共享。网管员进行集成、刻录、上网。

4.交互手段的使用

远程物流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是保证远程物流教育教学质量的要素之一。和用网上的Email、BBS等交互方式虽然不如面对面地交流直接和有人情味,但对学生来说,反而对向教师提问感觉更方便和随意。加强交互手段的运用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如在BBS上有意识地激发学生间的讨论,或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多人合作的任务和作业等。

六、结论

利用Web形式,开展远程物流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现有网络软、硬件环境下,亦有诸成功的尝试。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面前,物流技术的研究和物流教育的创新已经落后,实现远程物流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今后,还需在以下几方面深入研究,以使网上物流教育趋于完善:

1.加强网络物流教学中交互手段及方式研究。

第3篇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1]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改革会涉及人们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这就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产生了权力阻抗。西方研究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最大的阻抗来自于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之相互对立,即所谓权力阻抗。各级利益集团(如领导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种种影响,抑制或阻挠改革的推进,影响进程和结果。

西方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者的利益与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教育的利益集团在教育领域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他们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其自身利益会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效果。而在教育者集团内部,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也不尽一致。行政管理者往往缩小教师的自主性空间,削弱教师的专业特性,导致教师与其对立,相互指责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问题。另外,学校内部斗争也经常涉及收入等经济问题。由此,当某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损害或危及相关利益集团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或反对的态度,甚至会给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影响其实现。

尤其要指出的是,任何西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或作用于学生身上,而家长是学生利益的直接代言人,是重要的利益群体。因基础教育改革很少真正能全部放在学生利益之上,教育改革也还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了利益集团,以便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也是权力阻抗的一方面。[2]

2.心理阻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阻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也是极其复杂的。易法建先生在改革心理阻抗研究中指出,个人对改革的心理阻抗,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或错误理解,存在思维定势,有某种失衡感和不安全感,担心地位,恐惧未来和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其产生阻抗;因经济利益受损或失业,社会群体及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组织对改革的心理阻抗方面,也有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经济效益、团体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影响,这些方面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阻抗。[3]基础教育改革的所有参与者在面对改革时,总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其过程中,主要有认知偏差、习惯心理和不安全感等。[4]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抵制,他们担心害怕、不稳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心理无法承受,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心理阻抗。

3.价值阻抗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不同思想意识、基本信仰等方面。改革就是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容易改变的,他们不一定适应或认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他们甚至有着与改革相反的价值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产生了价值阻抗。

4.社会阻抗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想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融合。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社会方面涉及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涉及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学校和社区,而且也要考虑人口、社会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人权观和能力观、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变化问题,改变教育环境意味着对以上问题的改变。况且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收入和贫困差距扩大的现象,经济上的松绑和结构重组孕育出更大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原子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社会阻抗状况。

二、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消解策略

多重阻抗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克服这些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方一些学者研究了阻抗消解问题,如格罗斯就提出了克服改革阻抗的模式概念,它强调改革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改革引入前的各种抗拒,对于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5]又如库尔特·列温提出了“力场分析法”,他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两种力即支持改革的动力与反对改革的阻力起作用。“力场分析法”就是对所有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每一因素的强度,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减少并消除其阻抗。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阻抗因素,为了克服其阻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效果,一般可采取以下消解策略。

1.消解权力阻抗之策略

领导—阻抗指导模式是这一阻抗消解的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组织化或拒绝阶段这三个连续的阶段里,政府应考虑各利益集团,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投入,消解因经费不足和失衡给改革带来的阻抗;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改革经费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来化解利益集团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阻力;设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合理、科学;下放领导和决策权力,赋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使这些阻抗因素减少或消除。

2.消解心理阻抗之策略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人们会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经济收入、能否适应等表示担心,由恐惧发展成为反对改革。要消解心理阻抗,就要改革消极的观念、习惯、传统并建立起新的观念和社会心理定势;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和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使人们欢迎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鼓励人们参与并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鼓励其参与改革,吸引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支持;让人们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合理成分吸收到方案中,使改革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领导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任务,从而使他们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消解心理阻抗因素。

第4篇

1.1降低辍学率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虽然小学的辍学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尤其在部分地区,小学生已经基本实现了入学教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的一些地区,“阶段性辍学”现象还是十分明显的。所谓“阶段性辍学”指的是小学生在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下,虽然能够读完小学的教育阶段,但是这一过程是断断续续的。而这一现象的存在实际上直接影响便是教学质量[2]。这是因为,非连续性的受教育的过程是不完整的,教学质量不但难以得到保证,即便是教育阶段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另一个重点便是降低小学生的辍学率,使小学生能够连续的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较大的程度上保证教育质量。否则,一些学生由于长期的阶段性辍学而使其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而这又是其最终辍学的一个主要诱因。

1.2创新教育模式

在当前情况下,社会对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需要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实施的,这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得到了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创新被看做是一种主体价值,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的创新教育需要充分的尊重学生或者受教育者的个性,使所有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1.3提高教学质量

从世界范围内看,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问题便是对教学质量的把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其处于能够为未来社会的进步贡献智力资源的层面,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学质量已经被看做是一个既定的目标在小学教育改革中加以实施,而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把不同层次的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要进一步的关注其他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途径涉及到学前教育的开展效果、教师培训进修的效果、改进教学条件的成果,以及改善教科书质量的努力等[3]。当然,这些措施的推进和推广需要教育改革计划的有力实施,只有为此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才能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

2小学教育改革的途径

2.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师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进行相关的培训,目的在于督促与帮助教师能够选择更加有效、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学校需要积极的致力于相关措施的改进工作,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被充分的激发出来,才能因此获得持续学习的充分的动力。因此,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便是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探究心理。

2.2加强核心价值观培养

在我国的小学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被看做是其中的重要目标。所以,教育部们应该要求学校重视利用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机会,强化对其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自身品格的塑造。而为了实现这一点,除了需要通过专门的课程向学生传授价值观之外,还应该借助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生活,使其通过体验的方式间接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比如,在正规课程之中,公民与道德教育应该成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科目,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使其将来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2.3健全学习评估体系

对小学教育而言,为了保障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学校的评估与反馈体系需要更加注重小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能够充分的引导其在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平衡与协调,尤其是实现小学生的多元、平衡与全面的发展。而这些需要在评价导向中体现出来,帮助小学生们逐渐建立起更强的自信心和创新的冲动[4],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到支持与改进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评估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小型测验的评估模式,定期的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学习反馈;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从源头上推动小学教育的改革质量。

3不同国家和地区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3.1菲律宾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在菲律宾,几乎所有的学龄儿童都能够跨入小学教育的大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在校生都能够持续学习至小学毕业。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改革小学教育成为菲律宾的教育发展战略与重要的举措,菲律宾政府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初期,就推出了一项教育改革计划,当然这个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借助了世界银行的资金帮助,并最终得以实现。这一计划一共提出了四项具体措施,每项措施要求在五所学校内强制推行和应用。该教育改革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辍学率,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3.2新加坡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部曾经明确的指出,要通过相当长的时间加强小学的英文、数学和科学等方面的教学工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为小学生的智力发展奠定兼顾的基础。此外,新加坡教育部门还十分注重加强对小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与正确价值观的灌输,引导学生们自信、清晰的表达自身的想法,有效的同他人进行沟通与协作,与此同时,该地区还充分鼓励学生们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猎奇心理。此外,该地区的学校还注重帮助学生们为未来生活作好准备,目的在于使其能够在今后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中能够直面各种挑战,并对所经历的的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3.3台湾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在台湾地区,整个社会都对“教育”课程的设计能否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的国民表现出了明显的普遍的关注,社会各界都对此付诸了一定的行动,课程修订、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一时间铺天盖地。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看出,在台湾地区,新课程以九年一贯的方式进行,重点在于培养小学生的“基本能力”,这是小学教育的核心所在。其教育改革的基本架构为;能够使小学生充分的了解自我和发展潜能,能够进行人际有效的沟通表达和分享,能够尊重、关怀并能进行团队合作等。

4结束语

第5篇

临又到年末,媒体又对一年大事进行盘点。对于教育,有媒体总结,2009年是改革元年。其理由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正紧锣密鼓地制定,同时,局部的改革已经启动,比如成都“封杀”奥数、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山东的规范中小学考试管理等等。

表面上看,2009年的教育改革确实很热闹,1月、2月间,教育部连续两次公开征求教改意见,群情振奋,纷纷加入到中学是否取消文理分科诸如此类的讨论中来,据教育部官方信息,第一次征求意见获得民意200万条;而大学和地方政府教育部门推出的改革举措,也长时间地吸引了公众的关注。

可是,再回到实质上,却发现,教育改革元年本就是虚构的概念,改革的实质性动作难觅,还有些改革,严格说来,其实是反改革。

关于教改规划纲要,最新的消息是,已初步起草完毕,即将报请中央审议并向社会征求意见。但是这一纲要究竟多大程度听取了民意,有多少改革亮点,还是未知数。而从这一年间一些高校和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推出的改革措施看,如果没有广泛的民意参与,教育决策的科学与民主问题不解决。教改规划很可能让“改革元年”的期望落空。

拿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制来说。北大在推出这项“改革”时,并没有广泛听取中学校长的意见――只是基于杭州一所中学校长的建议,也没有吸收舆论的意见,――在今年7月公布有关设想时,舆论就曾针对这一举措的操作性、公正性进行质疑。这一举措在具体执行中。已从“校长实名推荐”,转变为“学校综合推荐”,而北大也“坦诚”用意,并非如当初所宣称的给偏才、怪才提供升学的途径,以及打破一考定终身,而是“掐尖”“抢生源”。公众感觉被北大忽悠了一把。

再看成都的“封杀”奥数以及山东的规范中小学考试管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事先进行调查,广泛听取意见,而是以政府强势推出,号称“重拳”。但事实是。早在四年前,教育部就曾出过禁止公办学校办奥数班,取消中考升学奥数竞赛加分的重拳,可在重拳之下,奥数没受一点伤,继续茁壮成长。据媒体报道。成都的奥数班,似乎也是越打击,越走俏。奥数老师的待遇在打击之下翻了一番。

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不是针对细枝末节的一个个教育现象、―个个教育事件,推出一道道治理措施,而是理顺政府、学校、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关系,重新构建基本的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以笔者之见,今天所有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政府部门把举办权、管理权、办学权、评价权全部集中在自己手中,由此形成“管评办一体”、“教招考一体”,教育高度行政化,学校失去个性与特色,集中录取的考试制度弊端丛生。要治理当前的教育顽疾,必须推进政府教育部门放权,把办学权归还学校,教育权归还教师,考试权、评价权交给社会,而政府只做三件事:履行举办者的投人责任,监督学校依法办校,提供给受教育者充分的教育信息服务。

从目前的教改模式看,正是由要求放权的对象――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改革,对于这样的教改,笔者实在难以寄予“教改元年”的期待。或者说,何时教育改革的基本模式调整,把民间意见纳人教育决策程序,何时教改方进入实质性启动轨道,才会迎来所谓的“元年”。

第6篇

作 者:朱永新、马国川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4年11月

定 价:36.00元

由于工作关系,我接触到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信息,也经常与一线教育工作者交流。看到、听到的信息,常常让我陷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教育不均衡的现象?为什么学生的创新力不足?为什么“择校热”愈演愈烈?……这些问题令我感到茫然。我曾为此搜集和浏览过不少相关信息,试图解开这些“中国教育发展谜题”,但分析和思考始终处于浅层面上,直到我遇到了它――《重启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十八讲》,才让我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该书由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与《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合作完成,分为18个单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等教育阶段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深入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对于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缺乏改革动力的具体原因,该书也有深刻独到的分析。两位作者期冀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以促使全社会尤其是相关部门对当下教育进行全面反思,从而形成推动教育改革的社会共识。

其实,对于“中国教育发展谜题”的探讨,已经有不少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解释,有的从教育本身探寻根源,有的从教育外部寻找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该书主要从教育制度本身出发,通过考察我国教育制度的演变,探寻产生问题的制度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指出,过去多年间,我国教育之所以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革,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教育思想、体系和方法上没有达成“以人为本”的共识,尤其是对于“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究竟该把孩子们带向何方”等根本问题没有认识清楚。因此,要想实现我国教育的新变革,就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读完该书,之前萦绕于心的诸多问题有了初步答案,我从书中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的未来系于教育,没有完善的教育,就没有美好的未来,如果不在教育制度改革上下功夫,诸多教育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所以,实施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推进教育改革正当时!

第7篇

化学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构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绿色化学思想理念在我国现代高等院校化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应用,为有效提升我国大学化学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水平和绿色环保特征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围绕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问题,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绿色化学教育;大学化学教育;改革探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我国现代大学化学教育事业的开展过程中逐步获取了充足的指导应用空间,为我国大学化学教育改革工作的具体开展,创造和提供了基础性指导条件。随着绿色化学指导理念在新时期大学化学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引入运用,我国大学化学教学工作,在基础教学理念、基本教学模式和教学和方法层次均发生了鲜明而深刻的变革,有效解决和突破了我国现有的大学化学教学模式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我国高等院校化学教学事业的稳定有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问题展开简要阐释。

一、大学化学教育过程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引入运用,是开展新时期大学化学教育改革工作的基本指导理念。绿色和环保是当代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主题,也是全新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大学化学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基本课题。与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相对照,大学化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具备着更加鲜明的系统性、专业性,以及广泛性表现特征,直接导致大学化学学教学过程本身面对着鲜明的复杂性,亟需借由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引入运用,逐步提升大学阶段化学学科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要积极在大学阶段化学学科实验教学环节具体开展过程中,扎实倡导和践行绿色化学的基本理念,为我国大学化学教育事业改革工作开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创造和提供基础性支持条件。要紧密关注节能环保材料研究与应用,以及能源短缺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我国现阶段大学化学教育事业具体开展过程所造成的深刻影响,不断提升我国大学化学事业的时展水平。第二,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引入运用,真切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化学学科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诉求。在具体培养和输出素质全面型人才的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重点关注素质教育基本思想理念的践行实践力度,要在为大学生引入并宣讲化学学科基础性知识内容要素基础上,通过为大学生初步介绍绿色化学基本理论的相关内容,切实促进大学生群体初步实现对绿色化学思想理念的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上,要采取针对性教学实践措施,诱导大学生在逐步形成参与化学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探究,以及化学相关产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实际开展的大学化学学科教学实践活动,逐步提升呢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综合素质建构发展水平,为大学生群体实现良好有序的成长发展,以及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优化提升,创造支持条件。

二、绿色化学理念下大学化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思路

在具体应用绿色化学理念指导开展大学阶段化学学科教学改革工作过程中,要制定实施系统措施,促进传统大学化学教学工作逐步实现现代化发展,要通过有效转变大学化学学科任课教师,以及大学学生群体对化学学科的观念认知状态和基础思维模式,逐步督导大学化学教师和大学生建构形成基础性绿色化学观念认知,逐步提升大学师生参与绿色化学教学活动的主观积极性。要切实逐步加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基础思想观念宣传普及教学工作力度,逐步提升大学生群体对绿色化学基本理念的理解认知水平,并在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呈现过程中,时刻关注绿色化学知识理念的引入和渗透。比如在讲授有机化合物工业合成制备过程中,要基于绿色化学和节能环保的技术控制理念,重点关注有机化合物工业合成制备过程中副产物的毒性,及其对自然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效应,并针对性制定和应用恰当的技术处置措施。鉴于绿色化学教育工作是大学阶段基础性化学教育工作,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纽带,直接要求大学教师在具体开展基础化学教育改革实践工作过程中,要时刻坚持和保障绿色化学思想理念的指导地位和导向地位,逐步加强和深化化学教育基础思想理念的改革调整力度。比如在讲授无机有毒气体的实验室制备知识内容过程中,教师要秉持系统深入的人文关怀实践理念,优先为学生全面介绍分析无机有毒气体物质的理化性质,督导学生实现对无机有毒气体物质环境影响效应的清晰认识,继而基于人文关怀的思想认知视角,切实加强无机有毒气体物质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制备过程中的绿色环保技术属性状态的优化控制工作,确保大学基础化学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实现水平能够实现幅度显著的改善提升。在具体应用绿色化学思想理念指导大学阶段基础化学教学工作改革工作过程中,要切实针对现有的大学化学教学内容构成体系展开针对性的优化改良,要结合绿色化学基本理念,针对现有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材文本实施改革处理,在针对现有知识内容章节展开基于绿色化学基本理念的改良优化基础上,增加编写专门性的绿色化学知识内容章节,确保绿色化学思想理念能够在大学基础化学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普及过程中,实现充分的渗透推广。要重点关注绿色化学思想理念与基础化学知识相互融合过程中的自然性,促进大学化学教学改革工作能够顺利获取最佳的预期效果。

三、结语

针对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问题,本文具体选取大学化学教育过程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绿色化学理念下大学化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思路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符会芳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先炯.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

第8篇

所谓角色,就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拥有多种社会身份,但师生关系是其所面临的主要社会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就构成教师角色的基本内容。

教师角色的变化,受社会期望、学生期望以及教师自我期望的制约影响,但从根本上讲,它是社会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我们即将跨入新世纪的门槛时,时代又赋予了教师角色以全新的内涵。

1.教师即研究者。随着科学的分化与综合、知识的累积与更新,教学研究的成果要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并得到检验、实现与发展,必须首先让教师“亲自动手”把这种知识加以吸收,转换成为自己的理想方案,最终在学生身上实现。教学论知识生于教学实践,长于教学实践,它客观上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丰富和发展。其次,对教师来说,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见解和教育教学理论与同仁的观点不断碰撞,也正是提升其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

2.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的广泛推广、使用,促使教师从传统课堂上的主讲者转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从“独奏者”成为“伴奏者”。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对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关心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结果的关心,对学生获取知识方法的关心甚于对知识掌握多少的关心,真正担当起学习促进者的角色。

3.教师是管理者。尽管任何先进技术的使用不能完全取教师,但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确实使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与课堂讲授中解脱出来,使其有精力、有时间去处理校内外的人际关系,有可能更多地参与学校内部的管理事务,扮演一个管理者的角色。尤其在学生管理方面,要求教师善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善于同学生一起组织学习、安排活动,通过有效的管理环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行与完善的个性。教师参与教育管理本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由于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未能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育管理。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倘若把学生管理看作是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班主任的事而不重视、不参与,不把教学与学生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学生,则不能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当然,一个专任教师参与学生管理的范围、内容、方法和程度是不同于专职管理人员的。我们认为,教师角色的单一性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中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时代都呼唤教师向多重角色转变。教师是一个集教育、管理、服务职能于一身的人。教师为圆满完成崇高的教育使命,他应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他不仅教学生学会求知,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他是学生成人、成才的顾问和导师。

作为服务者的教师,他全部工作的价值取向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教师应学会善于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要求,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做好服务,以最适当的方式给予学生最好的帮助和指导,从而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阵容大为增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从时代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期望、要求看,我国的教师队伍还不尽如人意。首先,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学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最新统计,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至今还有86.87万民办教师,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83.4%,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63.4%。在具备合格学历的专任教师中,有相当部分是为“顺应”国家对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的要求而突击完成的,其中“学”非所用者也不在少数。另据有关机构最近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在问到中小学教师是一项职业、事业,还是一项专业时,有50.2%的教师把它作为养家糊口的职业,仅有3.1%的教师将其作为专业!“政治家掌握国家的今天,教育家塑造国家的明天和后天”。可目前的教师队伍状况与这历史的重托相去甚远。

其次,从我国教师培养看,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主渠道是高师院校,但高师院校无论是师资队伍、生源情况、办学条件,还是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以及社会影响,都不能与综合大学、理工科院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几十年来被所谓的师范性、学术性之争所困扰,或者是不敢理直气壮地去追求师范教育的学术性,或者是把学术型、师范性机械地割裂开来,似乎师范院校天生就是培养“教书匠”的,与科研、与学术无关,严重地阻碍了师范教育质量的提高;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上,重视学科专业课程,忽视教育学类课程;重视必修课,忽视选修课;重视课堂理论讲授,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传授传统的学术定论,忽视学术前沿观点的介绍和科研方法的训练,导致培养的师范毕业生按部就班、循规蹈距,开拓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不强。

第三,从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入口看,也值得关注。随着我国教师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事教育的不断增多,这对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很大的好处。但问题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事教育并没有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和考核,致使这些旨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法规形同虚设。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考核、把关,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不利于维护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的权威性;二是不利于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因为给人的印象仍然是人人都可以来做教师;三是容易导致教师工作成为社会就业的“避风港”,就业形势不好时,大家都来谋职;待到就业形势好转,则又纷纷另去高就,最终导致教师职业社会声誉的下降。

影响教师角色职能充分实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阐释,寻求对策。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角度看,亟需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要端正师范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尤其是着眼于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教育科学研究,使师范院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事业工作母机。师范院校的各级主管部门应切实解放思想,简政放权,把包括确立办学指导思想在内的办学自交给学校,让师范院校直接经受社会需求的调节和人才就业形势的检验。师范院校也要下决心摆脱某些教条主义框框的束缚,摒弃师范性、学术性争论的困扰,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突出师范特色,提高办学实力。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的科研训练,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掌握资料、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创造性教学的意识、兴趣和能力,培养大批善于通过反思性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型、研究型教师。

其次,进一步深化师范院校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模式。一是要充分利用全国高校开展“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契机,切实加强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类课程建设,逐步改变教育学类课程呈“三明治”状的被动局面。通过教育学类课程改革与建设,使学生树立先进、科学的教育学理念,培养起与学习化社会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二是要顺应信息时代知识演进的趋势,在高师院校进一步深化教学的改革,培养跨学科的通识型教师,逐步改变在大学学一个专业、在中学教一辈子,以及如果离开所学的专业便寸步难行的尴尬局面。

第9篇

【关键词】教育创新 教育改革 辩证关系

我国教育部门与教学研究专家一直以来不断地探索,意在寻去更加完善地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教育改革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当下,教育工作者加快教育改革进程,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构建创新教学团队,改革教学方式,采取一系列举措探索教育改革道路。由此可敬,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创新,二者是推进教育事业进步的有机整体,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一、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的异同点

创新和改革是界限相对模糊的两个词语,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教育创新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二存在,而教育创新的结果是教育改革。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如下:

1.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的相同之处

二者的着眼点都在于教学的“变”,注重发现、改变现有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和管理方式,把落后的“盲目应试”方式改为从学生素质水平提高的需求出发。

二者的都旨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不管是创新教学方式还是实施教育改革政策,根本目的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2.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的不同之处

参与范围不同。教育创新的实行者大多是学校教学团队或教师个人,是依照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加以总结从而创新;而教育改革则多有政府部门参与,其决定内容的选择、颁布、实施都需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国家会给予一定的物力、财力、人力支持,并对其全过程实施监督。

实施过程不同。教学创新是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操作时因地制宜的创新,依照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创新教学思路和方式,随之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而是教育改革的实施往往是预设性操作,要求教学工作者学习、熟悉改革教学思路和方式,着重培养专业化、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严格依照教育改革政策的规定教学。

二、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的辩证关系

1.教育创新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的共同点在于“变”,而相比而言教育创新更注重“新”。教育改革是在充分挖掘旧教育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总结教育滞后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推陈出新,推行更加完善、更适合当下教育的政策,使教育体系做出适当改变。教育改革是普遍性工作,影响全体教育水平的高低。而教育创新,则是在此大环境下设计创新的教学理念,借助先进师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为教育事业开辟区别于传统,富有活力的发展路线。同时,教育创新是教学工作过程中小小的火花,它用创新的成果向其他教育工作者展现着新兴的教学方式,成为教育改革的敲门砖,让教育改革得以扩充更丰富的内涵。

2.教育改革为教育创新提供基础

当下,各方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在充分了解我国教育现状的前提下推陈出新,层层改进教学工作,加快教学改革,将考核制度、课堂教学等内容都列入教学改革范畴,教育创新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因而,教育改革为教育创新提供基础。举个例子,过去英语考核单纯以语法记忆、单词积累两项指标和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培养的学生大多是“哑巴英语”,而当下英语教师在教学任务和高考的压力下,仍能积极创新,通过学生课堂演讲的方式锻炼学生英语口语和表达能力,教师通过英语演讲矫正学生发音和句式,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技能。而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拨款支持学校对广播、多媒体设备等的采购,建设先进教师团队,建立完善地绩效考核制度,并对优秀教师授予荣誉称号。教育创新之水之所以能够源源不绝,离不开教育改革为其搭建一个充满活力、不断求进、鼓励创造的平台。

3.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推进教学事业的进步

教育全球化是时展的趋势。教育事业要不断进步,必须坚持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一线教育工作者多年致力于讲堂,长期的教学实践让其意识到应一改枯燥的课堂气氛,使教学方式多样、引人入胜,改变繁重无谓的作业,借鉴国外的教学方式,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从而形成独立、完善地价值观。专家学者及教育部门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根据国内外最新教育政策和相关研究成果,立足现状,制定一系列质量评估、绩效评比等政策,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以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理存在于教育体系中,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教学事业的进步。

三、结语

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符合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教育本身的规律,二者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和不断求“变”的基本特点,因其产生的背景和产生范围、实施过程的不同,具有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探讨的辩证关系。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增高,这就要求培育人才的过程中紧抓创新和改革这两个重要环节,从而完善教育体育,实现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梁建. 关于创新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 外国教育研究,2011(10).

第10篇

一、大力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努力满足残疾人的教育需求

1、切实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坚持将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与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推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

“十五”期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发展的目标是:

(1)市区及县城镇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以下简称“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95%以上,使入学率、保留率分别达到或接近当地义务教育水平;在此基础上努力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满足其他各类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努力建立为社区和家庭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提供指导、咨询等服务的社会体系。

(2)三县一郊的农村地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85%以上,努力使之达到或接近当地义务教育水平。

鼓励三县创建具有示范作用的特殊教育实验学校。

2、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事业,使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积极支持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机构以及社区、家庭开展3岁以下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活动。

3、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要坚持以职业教育为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可试办特殊教育班。

4、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扩大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积极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等自学考试。

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

5、根据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改革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调整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功能性、实践性等特点。认真实施新的课程方案,坚持以全面提高残疾学生素质为根据宗旨,以培养残疾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要根据学生差异提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使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残疾学生都能够通过教育得到发展;要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坚持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开展个别化教学等有效的教学实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从残疾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德育、体育和美育工作。要按照残疾学生的年龄和残疾类别,确定德育教育内容和要求,并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安全教育,自觉抵制一切不利于残疾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和物品,依法保护残疾学生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加强对残疾学生正确对待自身残疾的教育,增强其战胜自身缺陷的能力。

针对残疾学生特点开好体育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使残疾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设施和卫生保健设施的建设,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并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为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进一步加强美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课余文艺表演团体,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要将残疾学生的身心康复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针对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科学地开展康复训练。

7、大力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提高残疾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把加强劳动技能教育和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切实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为将来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创造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民政和残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在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积极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能、职业教育,同时要帮助解决好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以及就业后的残疾职工培训、继续教育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兴办校办企业并积极吸纳本校毕业生就业。

8、进一步加强对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办好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搞好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各县、区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普通学校招收残疾学生,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加强对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教学工作的指导、监控,尽快建立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的教学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降低辍学率。支持随班就读学生较多的学校建立资源教室,配备指导教师,为残疾学生提供教学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特殊教育学校要定期派出教师对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工作进行巡回指导。

9、积极开展特殊教育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各县区教育局的教学研究部门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特殊教育研究人员,特殊教育学校要鼓励教师结合实践进行教学与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10、大力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十五”期间,要对特殊教育学校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加大承担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教学工作教师培训的力度,使任课教师都能够接受一次比较正规的短期培训,掌握基本的特殊教育教学方法。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和招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校长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校长对特殊教育的管理水平。“十五”期间,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应当接受一次以上的培训,招收残疾儿童少年的普通学校校长也应接受相关培训。重视特殊教育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

高度重视特殊教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要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各县、区要将特殊教育师资(包括社会福利机构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工作纳入本地区继续教育工作和骨干教师培训计划中。特别要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争在“十五”期间形成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良、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

11、各地人民政府要保证特殊教育教职工的工资和特殊教育津贴按时足额发放,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本地实际,积极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的生活水平。接受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普通学校,在搞活单位内部分配时,应对主要承担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任务的教师给予倾斜。

四、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12、“十五”期间,各县区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目标责任制,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落实到实处。

13、加强对残疾儿童少年特别是农村地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督导评估工作。制定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评估细则,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发展情况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复查的重要内容,并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14、进一步开展资助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各地要继续推进资助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助学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酌情减免杂费和其他费用。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全国部分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试行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意见》(教基[2001]15号),认真落实好向有关残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工作。

15、坚持特殊教育经费以地方人民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努力增加特殊教育经费。各地要保证特殊教育必需的办学经费,并使特殊教育学校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十五”期间,各县区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要增加特殊教育经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应有一部分用于支持当地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社会福利彩票所募集的福利金也要支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十五”期间,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校校通”工程项目的地方应向特殊教育学校倾斜。各县区建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时,也要考虑残疾学生的需求。

16、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残疾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各地要统筹规划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可根据生源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效益;三县都要把特殊教育学校办成综合性的、质量较好的、规模较大的学校,同时向周边县(市)辐射;在乡(镇)中心学校附设特殊教育部(班)。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和附设特殊教育部(班)的普通学校校园校舍建设,确保校舍无危房和校园校舍的安全,努力达到省政府规定的校园校舍建设要求。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室)的建设,尤其要根据特殊教育需要配备有关图书、刊物;要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和管理,争取在较短的时间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鼓励并加快特殊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的现代化。有条件的学校要配备多媒体教学仪器等现代化的教学、康复设备,开展计算机及网络教育;配备视力、听力、智力等特殊教育的专用仪器设备。积极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工作提供必要的特殊教育专业书刊、教具学具和专用设备。积极鼓励有关部门研制、开发残疾学生的康复设备、器材。

第11篇

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改革已被独山县百姓评为“独山县最为成功的改革”。今年5月,省政府教育督导组在独山县调研时表示,独山县推行的教育改革模式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群众得到真正实惠,是全省教育改革的成功典型之一。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最根本的富民工程。”独山县委书记潘志立说,“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贫困家庭致富奔小康的长远之举。”

教育一体化破解二元结构瓶颈

走进独山大学城西校区,梧桐掩映,乐声悠扬。黔南民族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正在宽敞的舞蹈室练习舞蹈。

2012年,独山大学城从一张白纸上“起家”,短短4年时间,如今已形成了集“学、研、商、住、游”一体功能的独山新地标。

目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独山县中等职业学校等已顺利入住,泰国博仁大学、韩国首尔科学综合研究生院等国内外院校也已签约挂牌。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独山过去长期背负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程度深、民生欠账大等诸多困扰,举步维艰、负重前行。

在潘志立看来,独山过去之所以发展较慢,教育滞后是其主要因素之一。“要改变落后的面貌,就必须从教育抓起,而且要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把独山打造成为黔南乃至贵州的教育强县,亮出自己的品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群众受益。”

“尤其是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独山县原来的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已无法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独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钟少兰坦言。

对此,独山开出了“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良方”。

2012年以来,独山县结合教育和城乡总体规划实际,按照“小学分散,初中集中,高中聚集”的总体要求,有序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全县教育城乡一体化工作稳步发展。

全县设立了标准化公办幼儿园10所,其中8个镇各1所,县城2所;设中心小学21所,完全小学13所;将全县14所初中学校合并为4所初中。同时,设立2所独立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实现集中办学,统一管理。

集团化办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清晨,薄雾还未散去,独山县基长镇中心幼儿园里稚嫩的欢笑声让山间充满了生机。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项项游戏。

幼儿园园长罗老师告诉记者,基长镇中心幼儿园隶属于独山第二幼教集团,和另外五所幼儿园一样,统一调动教师、安排课程,实现了集团化管理。

“独山县过去的学前教育情况是,公办园少,民办园虽多但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得到市民认可的民办园收费又很高。”独山县教育局局长桑建安说。

在探索试行中,独山县采取“强校(园)+弱校(园)”、“名校(园)+民校(园)”、“大校(园)带小校(园)”的办学管理模式,整合教育资源。把全县公办、民办幼儿园分别纳入县城四所幼儿园统一管理。目前已形成了第一幼教、第二幼教、第三幼教、第四幼教四大集团,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实行集团化管理模式,有效平衡了教育不均问题。

在义务教育方面,独山把全县中心小学、教学点按区域纳入各镇中心学校统一管理。以“西南巨儒”莫友芝命名的影山镇友芝小学是独山县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典型代表。

2013年,以友芝中心小学为主,独山撤并原兔场片区全部小学,重新组建了三所寄宿制小学,教师调配、物产管理、经费开支均实现统一管理。如今,学校已配备了学生宿舍楼、乡村青少年宫、图书室、舞蹈室、音乐室、电脑室等,让农村孩子也享受城里的教育资源。

“集团化办学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全县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桑建安认为,“集团化首先能实现的是教师力量的资源共享,如果区域内整体办学水平都提高了,在一定程度上就能缓解择校热的问题。”

开放式办学补齐基础教育短板

6月23日,高考成绩揭晓,独山县一本上线358人,本科上线1132(含艺体考生)人,排黔南州前列。其中,独山县兴农中学一本上线率66%,排名黔南州第一,全州前10名有4名出自兴农中学。

从过去的“招生难”,到如今报考独山县高中的学生门庭若市,独山县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功,与独山深化开放式办学,精准引入外来优质教育资源、增强自身教育扶贫造血功能的大胆改革实践不无关联。

近年来,独山县探索开放式办学,积极与江苏省海安县、南京师范大学等加强教学科研交流、教育资源引进、职业教育合作,展开教育合作。

2012年,独山县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实行联合办学,成立独山县第三中学,成为独山创新办学模式的“试金石”。2015年,三中首届毕业生中考成绩名列全州第一。

2013年,独山县又成功引进贵阳兴农中学,与独山民族中学联合办学,明确学校性质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混合所有制民办学校,享有学校的人事、财务、招生等办学自。

“联合办学,实现的是机制、理念的输送。”多次往返于贵阳、独山调研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表示,异地办学,本土建设,同步发展,是优质资源的输出与民办教育扩大再生产的一种新模式。

2015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独山实验”,文章称,独山县引入优质民办教育资源“领办”公办高中,使独山教育面貌焕然一新。

在学生营养餐方面,独山县抓住获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县的机遇,实施后勤社会化管理,积极引进两家中标配送企业,建成全省首个营养餐统一配送中心,2015年实现了营养餐计划全县全覆盖。

专家点评

邹联克

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级督学、

教育学博士

集团办学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独山县积极探索推进城乡一体、集团化办学,有效解决了发展不平衡、优质资源短缺、办学水平质量不高等问题,给了我们几点启示:

第一,切实履行政府职责是推动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动力。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职责主要体现在科学配置资源、加大经费投入,就是要根据地方实际,切实有效解决“有学上、上好学”的问题。“有学上”就是要坚持就近入学、方便入学,既不过分扩大办学规模,又不能因为学校布局调整而影响学生入学。“上好学”就是要落实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村和城市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第12篇

关键词:拉米斯;印刷时代;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627(2016)01-0023-05

彼得吕斯•拉米斯(PetrusRamus,1515-1572)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重要的逻辑学家和教育改革家。长期以来,学界主要强调拉米斯对于逻辑学的贡献:“在拉米斯的带领下,古代人(修辞学家和语法学家)同现代人(辩证学家)之间展开了一轮新的较量,最终,辩证‘方法’胜出,修辞和语法的传统变得过时。”[1]125与拉米斯“逻辑学家”的身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对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教育改革的贡献长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从拉米斯于1546年担任法国巴黎大学艺学院院长起,直到他于1572年逝世,在长达26年的教职生涯中,拉米斯一直致力于推进教育和教学改革。当时正值欧洲印刷术(因欧洲人通常将这一发明归功于德国人约翰内斯•古登堡(JohannesGutenberg,1397-1468),故亦称“古登堡印刷术”)刚刚出现不久,拉米斯迅速抓住“印刷书籍”这一新兴事物,通过将能够批量、重复印制的“印刷课本”固有的视觉化、同质化效应贯彻于课堂教学,不仅最早提出了视觉化的教学方法,而且在将教学内容转向伦理学、政治学和公民学的同时,以教科书的形式框定学科内容,开创了西方教育史上“教科书”的编写范式。正是在此意义上,二十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加拿大媒介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0)称之为“古登堡时代的教育先锋”。

一、踏着古登堡浪潮的教育先锋

根据西方学者的一般看法,表音文字的诞生推动了西方文化从口语传统向书写传统的转变。北美媒介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埃里克•哈弗洛克(EricHavelock,1903-1988)、沃尔特•翁(WalterJ.Ong,1912-2003)等都曾对这一转变有过详尽描绘和论述。或如麦克卢汉所说,在公元前五世纪表音文字全面渗透于古希腊社会之前,听觉智慧是希腊教育体制的主体,教育年轻人接受教育的方式是背诵诗歌。这种教育培养的是人的“整全”智慧,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无所不知的人而非某一领域的“专家”,因此,哈弗洛克又把这种教育称作“部落的百科全书式教育”。[2]35表音文字在造就“非部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对新教育计划的需求。柏拉图是认真解决这一问题的第一人,或者说,柏拉图站在了这次教育改革的转折点上。就像美国媒介生态学的核心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1931-2003)所说,“西方教育的第一次危机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那时雅典人经历了从口头文化到字母书写文化的变更,如果要了解其中的意义,我们应该读一读柏拉图。”[3]表音文字诞生以后,柏拉图立即紧紧抓住它并且声称,“让我们抛弃荷马,追求理性的教育”。由此出发,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诗人逐出了“理想国”——他对诗人的战争,“不是对个人的宣战,而是对当时教育中的口头传统宣战”[2]155。如果说表音文字推动古希腊教育中的口头传统转向书写传统的话,那么,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则使书写教育所依托的媒介从手工誊录(手抄书)转向了机械印刷(印刷书)。印刷术诞生之后,学生不仅可以靠阅读书本获得知识,且自学效率亦高于口语时代和手抄书时代主要依靠聆听长者教诲的效率。在美国当代著名史学家伊丽莎白•爱森斯坦(ElizabethEisenstein,1923-)看来,“这是虽被人忽视却意义重大的学习刺激,是激励人们了解古今人之争的学习方式。”[4]十五世纪中期古登堡印刷术诞生之后,以伊拉斯谟、阿雷蒂诺、拉米斯、拉伯雷、塞万提斯、蒲伯、培根等为代表的一批“印刷人”站在了此次文化转折的关节点上。单就教育而言,站在此次教育改革关口的当推法国教育改革家彼得吕斯•拉米斯。就像麦克卢汉所说,“十六世纪教育改革的伟大人物是法国的拉米斯,他是踏着古登堡浪潮的‘教育先锋’。”[5]144如果说柏拉图通过表音文字推动了西方口头教育向书面教育转型的话,那么,拉米斯则通过使教育中手抄传统向印刷传统的转换,与近两千年前的柏拉图在不同时代扮演了相似的角色。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教育”在拉米斯那里以及他那个时代有着特殊的含义,这是我们理解拉米斯作为“古登堡时代的教育先锋”、推动当时教育变革的根本前提和关键。拉米斯及他那个时代所指称的“教育”与我们今天理解的“教育”有很大不同。当时的“教育”是指以“七艺”为主要课程的传统“人文教育”(LiberalEducation)。当时承担着教育重任的是教堂和刚刚出现的公共学校,它们均采用相同的三学科制(修辞、语法、辩证法),接受教育的既有男生也有女生,但一般只有男生可以升入大学学习“四学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人文教育”通过“人文学科”(LiberalStudies)而达成,“我们称那些对自由人有价值的学科为‘人文学科’,通过这些学科,我们能获致美德和智慧,并成为美德和智慧的躬行者。人文教育唤起、训练和发展那些蕴含于人身心之中的最高才能,正是这些才能使人变得高贵”[6]。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十九世纪德国大学确立和传承下来的教育分科结构模式,而拉米斯所说的“教育”则主要侧重于调整“人文教育”三学科——修辞学(用语言形式劝说读者和听众)、语法学(语文研究)、辩证法(逻辑和辩难)——之间的关系。由此,作为古登堡时代的“教育先锋”,拉米斯对于“教育改革”的最大动作其实就是为适应印刷这一全新媒介而对“人文教育”三学科之间比例所进行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具体来说就是为适应印刷媒介能够大量、重复生产所塑造的全新感知模式和媒介环境,“拉米斯把觅材取材、构思布局划归逻辑学,把词源和句法划归语法,而只把文体风格、记忆和讲演技巧认作是修辞的研究内容”,[7]从而使传统的修辞学和语法失去强势地位,使逻辑学与辩证法跃居突出的位置。对于拉米斯的教育改革,麦克卢汉有两个基本结论:(1)“拉米斯来自后期经院哲学体系,却最早设计出适应于印刷书本的视觉化教学方法,并提供给以印刷为导向的新课堂之用。能够大量、快捷、重复印制的印刷课本使得所有学生都能方便获得,它作为新的视觉化辅助手段,使过去倚靠口语讲授和手抄书本的教育方式变得过时。”[5]144-145(2)“拉米斯坚持主张印刷书籍在课堂上的至高地位,这点完全正确。因为唯有如此,印刷媒介的同质效应才能强加在年轻生命之上。印刷技术熏陶出来的学生,会将各种问题和经验统统转译成新的线性视觉顺序。”[5]146在理解了“教育”在拉米斯那里的含义之后,下面,我们就从两个方面来看看拉米斯是如何借助于“修辞学革命”而对当时的“教育改革”予以推进的。

二、视觉化教学方法的提出

表音文字与口语传播的最大不同在于,它能够将口语传播以“口耳相传”为主的知识传授方式转换为主要倚靠“眼睛”去浏览和阅读课本的教育模式。或如凯勒斯(J.C.Carothers)所说,“口头词语一旦被书写下来,就成为视觉世界的一部分,同时也就失去了其动态活力而成为静态之物。”[8]这个过程因作为表音文字之终极延伸的印刷术的发明而获得新的动力。20世纪加拿大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哈罗德•伊尼斯(HaroldInnis,1894-1952)指出,“十五世纪中叶印刷术发明之后,我们进入眼睛而非耳朵占据主导地位的文明阶段。”[9]古登堡印刷术诞生以后,词语之间的分离排印、标点符号系统化、文本的规整化、拼写和语法的标准化等得以实现,它们提升了书本的视觉吸引力,强化了书写的视觉偏向。由印刷术所强化的这种视觉偏向,使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发生了急剧变化,“印刷术在人的意识之中强加入全新的形式上的因果关系。这种重复、便捷的生产方式,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10]正是印刷书籍的出现,催生了拉米斯视觉化的项目分类法。这一视觉化的项目分类法“易于让人直接联想到印刷过程,因此能在任何主题上强加结构,就像把文字框进印刷工人的字模里一样,只要将主题想成由空间中固定的部分所组成的就可以了”[11]。麦克卢汉曾希望找出“印刷媒介凭借分离、分隔和不断视觉化的方式来组织应用知识的各种方法”[5]175,而彼得吕斯•拉米斯于十六世纪中期法国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正是对于知识之“视觉呈现”的典型范例。印刷术诞生后,由于它能把相同课本放在任何数量的学生或读者面前,很快就结束了口头论辩的经院哲学的统治。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对话,无论单向讲演或双向对话,都不再适合由印刷媒介所培养的文化模式:“因为经院哲学采取的是同步拼贴法则,它要求同时清楚处理意义的诸层次和面向,这不再适合新的线性世界。为此必须用‘强调每次只处理一个问题’的新方法来取代旧式的对话。”[5]129拉米斯敏锐地把握到了这一点,由此,尽管“拉米斯来自后期经院哲学体系”,他却能够设计出视觉化的教学方法,供以印刷为导向的新式课堂之用。在麦克卢汉看来,拉米斯之所以有此实践,关键在于他“贴近于当时由印刷媒介所培育的新的感知模式”[5]175。也就是说,拉米斯敏锐地觉察到了新诞生的印刷术对视觉的强调,并将这种视觉化倾向贯彻于当时的“教育”之上。这在拉米斯那里,突出地表现为他对逻辑的改造。在他编写的那本广泛流行的逻辑学教科书——《辩证法》中,他以对相关学科论题的内容分析代替了逻辑学中长期以来惯有的对定义、命题、推理、规则的形式规定,以一个简明的逻辑方法代替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从而把逻辑变为人文学科的学习指南。在拉米斯那里,“方法”是一个得自实际的“配置在正确序列上的正确的技艺”[12],它显示出思维按其论据的级进行排列,并据一些实践准则得到真理。可以说,拉米斯对近似科学方法的“方法”的论述,在当时学术界堪称独步。他认为,辩证法的先驱不是亚里士多德而是西塞罗、昆体利安和波爱修;辩证法的目的不在于必然性而在于最大程度的或然性(即可信性);判断辩证法命题是否为真的标准不是形式逻辑而是语法规则。不仅如此,拉米斯还对主宰了课程设置的三学科之间的重复性和模糊性感到不满。在他看来,修辞学只是一种词语的修饰。为此,他积极倡导所谓的“修辞学革命”,把修辞学中传统的“五艺”(即构思取材、谋篇布局、文体风格、演讲技巧和记忆等)在逻辑学和修辞学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他把构思取材和谋篇布局置于逻辑规则之下,而只为修辞学保留了文体风格和演说技巧。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教学,因而在教育系统中维持了很长时间。在拉米斯的影响下,修辞学的威望蒙受了巨大损失,其后的修辞学研究倾向于文体和修饰,修辞学作为一门话语艺术,其在通过论辩解决重大问题方面的功能大都消失了。事实上,拉米斯所倡导的“修辞学革命”,对修辞学中的“五艺”在修辞学与逻辑学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以及对逻辑的改造——适应了印刷媒介的视觉化需求,并最终使偏重口头传统的修辞学从属于改造后的、偏重于视觉化传统的逻辑学。这印证了麦克卢汉的说法——拉米斯不仅设计了视觉化的教学方法为以印刷为导向的新课堂之用,而且借助于印刷媒介这一新的视觉化辅助手段使过去的教育方式过时:“在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多半的西方历史、西塞罗的教育计划以及它所继承的希腊教育体制,是德育教育和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基础。由于古登堡发明了机械印刷,偏重视觉的表音字母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在法国辨证学家拉米斯的率领下,现代人(辩证学家)与古人(修辞学家和语法学家)之间展开了新的较量,辩证‘方法’胜出,古人的传统过时了。”[1]124-125

三、坚持印刷课本在课堂教学中的至高地位

拉米斯不仅认识到了印刷术的视觉化效应,提出了视觉化的教学方法并贯彻到教学实践之中,而且确立了西方教育史上“教科书”的编写范式,并坚持印刷课本在课堂教学中的至高地位。就像沃尔特•翁所指出的,拉米斯开创了一切学科(辩证法、逻辑、修辞、语法、算术等)教材的范式:“首先是冷冰冰的学科定义和分类,由此再引导出进一步的定义和分类,直到该学科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解剖殆尽,处理完毕。拉米斯式的教材不指明它和该书之外任何东西的互动关系。书中不会讲棘手的困难,‘对手’不会出现。根据拉米斯方法论推出的教材不会遭遇困难:如果你恰当地定义、恰当地分门别类,书中的一切自然会不言自明,教材本身就会圆满无缺、自给自足。拉米斯把困难的问题和同对手的辩难分派到不同的‘讲授范畴’中,使之分别进入辩证法、修辞、语法、逻辑、算术等领域。这些‘讲授范畴’处在自我封闭的‘学科’之外。再者,拉米斯教材中的素材可以用印制得规整的提纲和图标来展示,清楚显示出它们在书中和脑子里的组织情况。每一门学科和其他学科区分得清清楚楚,就像相邻的空间开放的房子彼此分离一样。”[13]拉米斯将不同的内容划入到相应的学科,然后用教科书这一封闭空间的形式将学科内容进行框定,从而推动了西方学校史上“教科书”范式的确立,由其编撰的《逻辑学》《辩证法》等成为当时广泛流行的教科书。拉米斯以内容取代了形式,以简明的逻辑“方法”代替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并把逻辑变成了人文学科的学习指南。我国当代哲学史家赵敦华先生认为,拉米斯这种简明的逻辑方法之于人文学科的意义“犹如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之于经院哲学的作用”。[14]不仅如此,拉米斯还敏锐地注意到了印刷书本的同质化力量,以及这种同质化力量对于个体的形塑作用。印刷术发明之前的手抄本不具有这种同质化的力量。对此,麦克卢汉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将过去的手抄本称作粗糙的“教学工具”,而将印刷课本称作精致的“教学机器”:“印刷书籍以印刷术在视觉秩序上的均匀性和重复性为基础,它成为最早的教学机器。”[15]拉米斯将印刷课本这种“教学机器”置于课堂之最高地位,目的就在于将印刷媒介的同质化效应强加于每一个在校读书的个体之上。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强加,由印刷书籍所熏陶出来的学生才会将各种问题和经验转译成新的线性视觉秩序。印刷术借助于课堂所培育出来的这种全新的个体,即麦克卢汉所谓的“印刷人”(typographicman)。拉米斯正是通过对与印刷媒介相适应的逻辑学的强调和推重,使得印刷媒介的同质化效应在课堂中得到了贯彻实施,并培养出了“理性的”、能够将各种经验转译为线性、视觉秩序的现代个体。而这种现代个体,在麦克卢汉看来,对于个体主义和民族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新的‘印刷人’因印刷而特出,稍后更因同个体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关联而备受关注。”[5]175因为倘若没有一定的读写能力,人力资源优势就难以得到发挥。拿破仑训练农夫和半文盲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由于农夫和半文盲缺乏由印刷课本所强加的视觉化和线性思维,所以尽管拿破仑用十八英寸长的绳子教他们精确、齐一和可重复的概念,但效果并不显著。这足以见出将印刷书本置于课堂之至高地位的重要作用。因此,“任何民族主义国家,若要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其人力资源,并将其投入到商务、金融、生产和营销等公共事务之中,都必须强迫施行这一方法。”[5]146印刷普及并渗透于日常生活之后,就倾向于创造出如活字版齐整划一的公民,这种“如活字版齐整划一的公民”即英国政论家威廉•科贝特(WilliamCobbett,1762-1835)所说的“新型人类”(newman)。他敏锐地观察到,印刷塑造的“书本文化在美国创造出了新型人类,他们‘心中装着’印刷术传递的信息,身上穿着‘精纺的人性罩衣’。这种新型人类就像李尔王那般,不断地拆解自己,直到实现赫胥黎的教育理想为止。”[5]172所谓“赫胥黎的教育理想”,是指借助于自由主义教育培育这样的公民:“他接受的是自由主义教育,年少时身体便经过锻炼以为服从其意志做准备,只要从事的是能力所及的工作,均如机器般轻松愉快。他神智清晰、冷静而富有逻辑,所有元件都一样强劲,依序运作,过程顺畅有如蒸汽引擎,蓄势待发以备从事任何工作。”[16]当然,印刷术之同质化力量在教育中的彻底贯彻并最终培育出同质化的“新型人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就像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藉由印刷术所培育的读写能力去开发人力资源,并将印刷术这种同质化效应全面应用于商业和工业领域,并拓展至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各个层面,则已经是十九世纪的事情了。”[5]146彼得吕斯•拉米斯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将印刷术的视觉效应贯彻到学校课堂之中,不仅提出了视觉化的教学方法,开创了西方教育和学校史上“教科书”的编写范式,而且通过将印刷的课本这种“教学机器”置于课堂最高位置,塑造出了同质的新型人类,为现代个体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也正是在此意义上,麦克卢汉将拉米斯称为“古登堡时代的教育先锋”。

参考文献

[1]MARSHALLMCLUHAN,ERICMCLUHAN.LawsofMedia:TheNewScience[M].Toronto:UniversityofTorontoPress,1988.

[2]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9.

[4]伊丽莎白•爱森斯坦.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0.

[5]MARSHALLMCLUHAN.TheGutenbergGalaxy[M].Toronto:UniversityofTorontoPress,1962.

[6]WILLIAMHARRISONWOODWARD.VittorinodaFeltreandOtherHumanistEducator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05:102.

[7]从莱庭,徐鲁亚.西方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2.

[8]JCCAROTHERS.Culture,PsychiatryandtheWrittenWord[J].Psychiatry,1959:311.

[9]HAROLDINNIS.TheBiasofCommunication[M].Toronto:UniversityofTorontoPress,1971:138.

[10]MARSHALLMCLUHAN.LettersofMarshallMcLuha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385.

[11]WALTERONG.RamistMethodandtheCommercialMind[J].StudiesintheRenaissance,1961(8):167.

[12]杨百顺.西方逻辑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298.

[13]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2.

[14]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54.

[15]MARSHALLMCLUHAN.UnderstandingMedia[M].NewYork:McGrawHill,196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