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30 16:45: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化学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方式;联系生活;强化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229-01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广,给初中化学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给了教师新的学习、反思和成长的机会。鉴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改革死角进行反思

1.教学理念上的反思

新课程表面上难度降低了,但是对教师来说,实际上是变难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突破和超越学科本位的观念,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核心理念,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这些理念已经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重点突出教学组织的主体性,要摆正师生关系,大力提倡教学民主。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决策。教什么,怎么教,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要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而教师的任务是想办法创设一个既宽松民主又有竞争势态的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课堂氛围。

2.教学方法上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考者。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是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度中解脱出来,故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整合。"教无定法,关键在得法",初中化学教学要特别注重学法指导,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学生情况,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降低要求,加强辅导,多鼓励,绝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遗忘的角落"。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角色,"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思

3.1化学实验的反思。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笔者作如下改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HCl和稀HCI,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两分钟后,盛有浓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ml,而盛稀HCI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关于"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中,碳酸钠和盐酸反映产生二氧化碳CO2使气球变大,这个实验因为气体的压强太小或因为气密性不好,因而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也可进行如下改进,在两个量筒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盐酸HCI再滴入几滴洗涤剂,用等物质量的NaHCO3、Na2CO3加入量筒中,产生的CO2使洗涤剂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通过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判断反应速率快慢和产生CO2的量的多少。改进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情趣。

3.2作业布置的反思。预习作业有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问题解决"、"交流与讨论":复习巩固作业有课本中的"练习与实践",一专题下来可以做"本专题作业",这些书本习题作为教材的-部分是学生学习的精华,要充分重视,教师还要详纲讲解。有些学校精心选编试题,控制难度,提高练习的效率和准确性。课堂上使用的学案相当好,包括学习目标、已有知识、问题探究、课外习题等小模块。当然最配套的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习题或试卷,题量不要太多,题目要精选,紧扣教材,切合学生实际,兼故学生差距。

4.教学策略

4.1让化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拉近化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杜威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生命线,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失掉了教育."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化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得初中化学课堂变得枯燥而乏味,从而让学生失去了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到化学课堂的教学之中,让化学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互结合,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化学规律的得出突兀,而且使得化学知识更加具有说服力.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中,将化学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互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最终体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使学生更加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价值所在.这样就能改变初中化学空讲理论,空洞乏味的教学局面了。

4.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改提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这三种新的学习模式将 "重教师教"转变为"重学生学",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学习上由"扶"到"放"的过程,最终让学生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学习能力。例如,笔者在教授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验证铁、铜、银、铝、镁等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教师提供相应的化学药品和仪器:铁丝、铜丝、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

这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实验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既能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扩展学生的化学思维,还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参考文献:

[1]王后如;化学教学论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2篇

(1)升学的指挥棒左右着教师。教师的实验意识比较淡薄,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认为做不做实验无所谓,只要记住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应付考试就好了。表现在有的教师随便演示一下实验,让学生感觉这些实验与所学知识关系不大,可有可无,从而造成课后学生对该实验一点印象都没有。有些教师对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常常熟视无睹,讲课时为了赶进度或避免麻烦,刻意避开讲解某些特殊的现象,不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索。

(2)由于缺乏相应的实验药品或实验器具,并且有的教师不愿对实验进行改进,推托客观原因,因此一些演示实验,变成了口头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没有深刻的印象。

(3)初中化学中有的实验效果不理想且在课堂上需消耗较多的时间,影响教学进度,故此教师会放弃某些演示实验。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因此,在正常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为落实新课改进行积极的探索。

1.痛定思痛――认识实验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化学实验,中学化学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另外,中学化学实验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相互合作、协调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教学成果,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态度。所以在经历了沉重的教训后,化学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平时应认真钻研教材,在做好做足实验的同时还要改进实验、创新实验。

2.真抓实干――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不是简单地感知,被动地接受,而需学生自己积极、能动地在行为上、心理上构造,通过连续不断的建构得以完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之内才能让成功始终伴随学生的学习旅程,以保证学生不会因为过多失败而放弃努力,失去发现的机会。学生只有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才能发现和已知知识联系的新结论,构建新知识。因此,设计、演示实验不能超出学生认知能力,应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否则一旦断链,将前功尽弃。

例如在讲解选择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时,我先在试管里放上较多石灰石与少量稀盐酸,当学生看到有气泡并且证明是二氧化碳的情况下,问:“如何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呢?”学生回答在试管口上加一个带有导管的橡皮塞,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简易发生装置。当实验结束后,学生发现石灰石有剩余时,我问:“如果还要制些二氧化碳,怎么办?”学生回答:“再加些稀盐酸。”紧接着我问:“如何加?会不会带来麻烦呢?”这样就引导学生对装置进行改进:添加一个长颈漏斗即可。当把少量稀盐酸加入后,反应剧烈进行时,我设问:“要是加一个类似水龙头一样的阀门控制稀盐酸的流速是不是可以控制该实验的反应速度呢?”这样在已有的认知下,学生想到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当替换成分液漏斗后,学生又发现滴下去的盐酸会一直反应到结束,无法使反应终止。我因势利导接着问:“根据实验,我们发现只要使石灰石与稀盐酸相分离,反应是否可以停止了呢?关键在于如何使这两者分离呢?”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这时我适当引导,最后得出一系列随制随停的装置。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学生对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有了较浓厚兴趣,对化学实验的学习产生了动力。

2.2不断探索,提高实验教学的成功率。

实验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起着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是进行化学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有些演示实验照本宣科则可能花费较多时间而且没有明显现象出现,甚至失败,导致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实现,课堂中出现冷场,教学环节脱节。为此,我们要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对实验装置进行修改。

例如沪教版60页观察与思考: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常用两只50ml的小烧杯存放滴有酚酞和浓氨水,然后用500ml的大烧杯罩住。此实验缺点是:在通常情况下,需较长时间实验才会出现明显现象。为此可进行如下改进。

(1)将50ml的小烧杯改成25ml的小烧杯,且垫高两小烧杯。氨气运动的空间被压缩,很快就能进入到盛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片刻就能出现明显的实验现象。

(2)将50ml的小烧杯改成25ml的小烧杯,同时对盛有浓氨水的小烧杯进行热水浴,能起到异曲同工之妙。

我通过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对初中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时,实验现象出现快且清晰,方便了学生观察,节约了时间,避免了冷场,提高了教学效率。

2.3整合资源,提高实验的普及性。

对于某些不利于环保的演示实验,可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改为小型甚至微型实验,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在节约药品的同时又增强了实验效果。

例如沪教版60页观察与思考: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该实验可进行如下改进。

取一根小试管放有一张滴有酚酞试剂滤纸条,然后在试管口塞上蘸有浓氨水的棉花团,观察现象。很快,试管内滴有酚酞的滤纸条从右往左逐渐变红。因考虑到环保问题,此处可把浓氨水换成白醋,将滤纸条上的酚酞试剂改用紫色石蕊试剂也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通过改进后,优点有:满足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的需要,达到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目的;减少药品损耗,降低了实验污染,有利于学生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激发学生寻找实验替代品的灵感;节省了购买仪器的经费。

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乃至整个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重视化学实验,教师才能够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有效复习课;初中化学;三维目标;教学反思

一、引言

我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教学建议中提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该建议涉及四个方面:(1)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2)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3)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4)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目前,已有文章探讨了学习情景的设置和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运用,下面总结一下笔者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开展有效复习和有效习题教学的经验,分析并反思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有效复习与习题教学模式

复习与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使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由于升学压力,传统的复习与习题教学一律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经验表明,这种教学对于后进生甚至中等生的复习质量和效率并不高,因而缺乏有效性。为提高复习和习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为此,笔者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复习教学模式。此方式将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分组学习

让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形式组成学习小组,并选出正、副组长(成绩优秀者)。两个组长的职责包括为某一特定内容命题,组织组员完成题目,并负责讲评。最后向老师反馈组员的学习情况,例如错得多的题目等。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评。

2.课堂活动

(1)通过实物投影等平台展示各组的题目,并让每组学生为其他组的题目评分。评分标准为知识点的覆盖面、难易程度及题目的创新性等。

(2)从每组中以随机抽签的方式点派一名代表做其他组的题目,并进行比赛。在有限的时间内允许其他组员或组长帮忙更正。

(3)教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重点点评,并依据命题得分和做题得分,评选出这节课的优秀小组。

3.课后复习

教师可以不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完成本组自拟的题目后,可复习一遍课堂上展示的其他小组的题目。

这种分组复习和命题的模式有如下优点:

(1)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评价别人的命题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化学和进行思考的机会。

(2)分组合作模式也有利于“分层导学”。在复习或习题教学中,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优等生的目标是做到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多变。因此,让优等生出题并为组员答疑的方式给予他们对所学内容和考题重新思考的机会,并能接触到多种思维和解题方式,从而促使优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中等生,其目标为学会细心检查并努力提高。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解题,使得中等生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此外,自尊心也驱使他们学会主动检查习题是否做得正确。学困生的目标是掌握基础,确立知识底线。自由组合有机会让学困生在情投意合的同学的帮助下夯实基础。

(3)让学生的作业真正减负,在课堂上解决疑难,也使得长期难以实现的预习环节落到实处。

(4)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乐于参与、勇于竞争,在学习中体验着竞争与合作的意义与乐趣。因此,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即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三、教学反思

复习课的有效性在中考复习阶段尤为重要。因为在有限的时间里,需要尽可能地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成绩。在过去几轮的中考复习中,笔者通过对比发现,上述分组模式较传统的“满堂灌”或师生一问一答形式更为有效。所教班级优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都得到大幅提高,在中考中屡创佳绩。但是,为了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分组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由、自主组合。组内成员关系融洽有利于组内交流与讨论。同时也要注意小组成员构成,必须优、中、差的学生按一定比例组合。

(2)教师必须恰当地指导各组长命题,例如带领组长们选择合适的教辅资料、交流命题心得等。命题必须难易适中,题型多样,知识点覆盖全面。

(3)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当地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或时事焦点问题进行创新命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严小梅,高效初中化学课堂的基石:有效学习情景特质之辨析,化学教与学,2012(01):7-8.

[3]杨明,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205.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 化学实验 想象实验 探究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1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目,新课程明确指出:“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但是目前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仍然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过重的升学压力使得实验教学偏离了应有的方向,也使实验教学的功能被严重削弱。许多教师认为化学教学的目的只是应付考试,只追求学生在笔试中取得高分,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和习题练习,忽略了实验教学。一些教师上课不做实验,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将实验内容和现象呈现给学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起不到科学实验探究应有的作用。

2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加强实验教学

2.1改验证性试验为探究性试验,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中心,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验证性演示实验中走出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性实验。在做探究性实验时可以借鉴教材中的探究性试验,先不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果,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首先制定出学习目标,其次提出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通过猜想或假设,制定出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进行试验,观察出现的现象,对产生的结果一一记录。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进行分析交流,弄明白问题的实质,得出结论,使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先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相似还是截然不同?(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谁更稳定?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经过分析和讨论形成两种意见:性质相似依据是组成两种物质的元素相同,均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截然不同,组成分子的原子不同,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了一组实验,让学生把实验现象总结出来。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填表等,对上述问题一的答案自然清楚。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并比较出两种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异和转化关系。在这样的探究性实验中,学生动手做、用脑思、做的积极、学的主动,能力得以提升,思维得以激活,智慧得以彰显。使同学们学到了像科学家一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

2.2补充有趣实验,改进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上《绪言》课时,除了做好课本中的几个实验外,还可以增加“神水化石”、“水中生血”、“水能使棉花燃烧”等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实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如复氧化碳的性质时,不妨补充“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氢氧化钠溶液的喷泉”、“密闭瓶内的小球胀大”等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深刻理解,而且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2.3布置实验作业,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实验作业,是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一种多边活动。它包括书面练习、学做实验、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完成实验作业,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消化知识,是又一次灵活运用知识的再实践。又如,在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碱中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学生用已学过有关酸碱的性质来理解实验现象,因而对中和反应的实质获得本质上的理解。总之,布置实验作业,不仅能使学得的理论知识系统化,更有助于理解能力的培养。

3农村化学教学实验的调查反思

某些实验,由于受农村中学条件的限制,很多是没办法进行现场实施的。所以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做“想象实验”,指导学生想象实验结果,只要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能进行推测想象的,乃至是学生利用现有智力能进行创造想象的,都可先由学生想象其结果,再由教师(或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现条件下,无法进行实验验证的,可由教师讲解点评。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教学效果比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的教学效果好得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营造想象实验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如教学“分子”一节,时,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瓶香水在讲台上喷几下,一会儿教室内便清香扑鼻。“这一现象如何解释呢?”对尚未认识微观世界,不知分子为何物的学生来说,确实不好理解。但教师只要鼓励学生敢于大胆想象、大胆假设,并给予正确引导,学生从“粒子”和“粒子运动”的角度还是能作出解释的。无疑,这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侯振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9.

[2] 蒋碧如.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

第5篇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在三个不同阶段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更新,使我在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一、教学前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上课前,我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

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动力基础,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要敢于和学生说笑话。天南的、地北的、国内的、国外的、与化学有关的、无关的。有的学生说水是由H2和O2组成的,我说“那坏了,H2和O2是气体喝一口你就飘忽,喝一杯水是不是就有坐飞机的感觉,如果喝的再多可能就会飞向美国了。同学们想,如果在空中点火抽一支烟,什么结果?”,同学们吆喝“爆炸”,因为H2和O2遇火可能发生爆炸,我说那只有唱“伤心太平洋”的份了,学生哈哈大笑。

学生要喜欢这课,肯定要先喜欢老师,如果哪位老师很幽默,学生肯定喜欢与他交流。喜欢老师,就会主动接近老师,肯定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受到我校演讲的林老师的启发,我就经常对学生说:“你敢不敢喊老师‘我爱你’,怕什么?你是老师的孩子。”

2.激情:热爱所教的学科,要找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找一种与学生分享快乐的感觉;“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3.契机: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最佳机会。如:作为一名新的任课教师,用最短的时间认识所教的所有学生,晚自习快下课时不看座次、不看花名册认识各位学生,“张三,你很聪明”,“李四,第二节课你就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五,……”,实在没有话说,就“认识你很高兴”,利用这短短的5分钟,让学生知道老师很了解他们,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

再如:老师检查目标作业时,有的学生自信地说“老师,你看”,有的则说“没问题!”,再看部分没有做完作业的同学只有不好意思得份了,老师则说“很多同学作业写得很好,老师都很鼓舞,一定尽心教好同学们,你不受鼓舞吗?下次作业你能主动给老师看看吗?”

4.悬念:课堂教学要有悬念,要利用问题或问题组给学生提供闪光的机会,让学生告诉学生。如: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体积如何?猜一猜,有猜大的,有猜等于的,有说不知道的,但有许多学生说“小于”,而且还能说的同学们心服口服,一个小问题就能增强好强心、好奇心,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下课前留一些新颖、难度较大的小题目,告诉学生“老师等待着你的结果”,往往是当天就有许多学生在课间围着老师,“答案是几?”“我做的对不对?”,热情特别高。

5.规矩:教师的教学要有特点,形成规矩,并且要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教师的教法。①课堂新授教学时,争取当堂内容当堂掌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愉快。最本的办法:讲完后领学生集体读一遍、集体背一遍、个别学生再检查一遍。②课前作业必检查,哪怕写一个或几个关键字,也能显现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③习题讲评课,要求学生拿起笔,把题目种的关键字、关键话划出来,把牵扯到的计算式子列出来,答案自然就明确了,下次再见到类似的题目,眼睛肯定会一亮。

教有规矩,学有方圆。在学生适应老师后,他们就知道了老师要讲那一个题、以哪一种物质为例、甚至说哪句话,表现出学生较强的主动性。如:在讲化合价时,九年级六班一名男同学不等老师开口就一边聚首,一边对同学说“老师肯定要问谁把化合价标在题目上”,真是说道黄老师的心里去了,很高兴,因为学生知道老师要求他们做什么,知道老师喜欢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适应老师,走在教师的前面,占领学习的主动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在前面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要求用实验验证,而且很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来评价其他同学的设计方案。同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路和热情,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一起到更好的引导效果,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我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思路清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

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经过我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高频率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第6篇

化学基本概念都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定律、规律、原理和反应规律等。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课题中都有,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让学生把握好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概念中要害的词语一定要讲解到位

为了深刻讲解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熟悉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也就是说,单质和化合物应该在纯净物的范畴内进行区分,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定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轻易错将一些物质如氧气、臭氧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二、概念的内涵一定要剖析到位

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一定要进行剖析,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 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所溶解溶质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三、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定要练习到位

有些概念,是概念中包含概念,学生对这种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要从两个概念的相互关系的着重练习做起,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假如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的要害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作者单位 河南省兰考县固阳镇第一初级中学)

第7篇

一、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指导理念

理念一: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生生之间的学习过程,是生本之间的熟悉过程,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过程。

理念二: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在探究中实现问题的碰撞,在讨论中达到问题的解决,在实验中见证解决的途径,在交流中形成问题的共识,在体验中成就能力的提升。

理念三: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能够实现师生间知识的有效传递,能够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展示平台,能够成为学生提升能力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

二、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因材施教。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面对不同学生,要根据相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标准,不同容量,不同层次的作业。指导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与此相配套的措施是对作业的评价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原则二:培养兴趣。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只有在充满创意,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让学生心向往之。当然新颖的形式还要和充实的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原则三:学以致用。初中化学优化作业设计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一,梯度原则。初中化学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难易不同,有的只需要学生了解梗概,有的需要学生牢记,有的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灵活运用,有的需要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有的需要学生既要动手更要动脑、动手转化为实验论文。因此,教师在作业优化设计时要坚持梯度原则,根据每节课所授内容,因材施教,设计作业,让学生逐步推进,步步为营,逐渐掌握所学知识。

第二,难易适中。不仅仅是初中化学作业设计要求难以适中,其实任何学科作业都应该坚持这个原则。作业如果偏难,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看到题目望而生畏,结果自然是一塌糊涂不堪入目。作业如果偏易,学生又会滋生骄傲情绪,毛毛糙糙落不到实处,同样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学习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化学作业优化设计时要在坚持培养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以致用,每一次作业既要有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兼顾对基础知识拓展。如此,方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第三,体现多样。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寻求突破。在内容上,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做家庭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授撰写小论文,可以让学生结合新知做调查报告。在形式上,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可以寻求家长帮助,可以到社区到野外。总之,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一旦凸显出多样性,注重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第四,注重反思。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要体现出反思性,反思能够让处于迷惘中的学子豁然开朗,反思能够让身处不解中的学子柳暗花明,反思能够让感到疑惑的孩子顿悟明理。反思性的作业主要包括单元或章节授课结束后的回顾与总结,考试后试卷的改错与分析。作为一个学习模块,每一个单元或章节的授课结束后,我们一定要让学生通过梳理和归纳完成本单元或本章节的知识图例,让学生在反思性的作业中实现知识的有序有效的吸收和归纳。考试后试卷的改错和分析更是有助于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知识梳理,作业化学老师,我们一定要重视反思性作业的优化设计。

第五,检查评价。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效果如何,还要看坚持评价。在遵循优化作业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检查批阅方式和评价方式。可以小组内学生相互检查教师后批阅评价,可以采用学生互相批阅的方式,还可以随机抽样批阅,还可以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批阅。方法因人而异,但效果却各有不同。只要我们运用得当,一定会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教学思路

一、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1.备课

初中化学教师在备课时还是完全按照大纲和教材的内容进行备课,毫无新意,因此化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实际生活展开灵活的备课。重点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习题讲解等方面进行改进,课堂不一定是要严肃的,可以鼓励引导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

2.教学形式

初中化学课程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课程,学习很多知识前都要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师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遇到实验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观察现象,自己分析数据,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敢于表达,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从而督促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化学。

二、通过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化学中有许多需要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究和思考的内容,但是由于上课时间有限,教师往往把这些思考布置给学生进行课后反思。但是学生往往不重视这样的思考,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要求把思考的问题以作业的形式上交,或者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做到,咬文嚼字,抓住关键知识点,通过分析、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整理出清晰的知识网络,理清知识间的联系。要对初中化学教材中所有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理解到位,并且分类掌握。教师要对初中化学课程进行充分的资源整合和利用,从实验、思考、作业等多个方面入手,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通过资源整合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纵观多年的教学情况,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态度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实施,面对新形势下的教学环境,教师要转变观念,通过探索创新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90-02

1.问题的提出

本着对化学教学的热爱;本着相互交流学习,取长初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了解我县初中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现状如何?我想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和了解。本调查是基于这样的情景提出来的,我也希望通过本调查反映我县初中化学教学多有实情景和需要,一是本人可以借鉴学习;二是为了解我县初中化学教学提供支持。

2.调查方法

采用拜访交谈,听课观察,电话交谈,问卷调查、参加教研活动等方式进行调查。于2007年9月-2009年4月对我县20所初中(包括2所完全中学初中部)中的10所进行了调查。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化学教育教学大环境。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这全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科学技术给工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却同时给人类带来环境污染的不幸。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在于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发展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中学化学教学担当了义不容辞的责任。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改进实验装置,从而避免对环境的危害。

3.2教师对新课程中教育理念的理解和看法。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育理念正发生着变化。有95.2%的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主,而转以探究为主,构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78.3%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同时也强调化学"双基"教学必须同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密切联系,要教育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一种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71.3%的老师认为"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探索、创建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3.3化学实验教学现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目前初中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着硬件"跟不上"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学校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及药品尤其是在目前班级及人数剧增的情况下更是捉襟见肘。大多数学校只有一个这验室,90%的学校的化学仪器装备还停留在当年"普实"的验收标准上,实验教学没有很好开展,大部分学校化学实验开出率不到40%,同时大部分学校学生实验在教学上出现空白,更谈不上家庭实验了。在实验教学中出现以下几种状况:第一"黑板上画实验、讲实验、听实验、背实验"这是很多初中化学实验课特有现象之一。第二,学生实验开展的少,演示实验多,大部分学校不做学生实验,最多是老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看一下,有的学生连实验仪器都没有摸过,对化学实验感到陌生,有的学生由于经常不做实验,连一些特殊的仪器名称都叫不出,更不用说实验能力了。第三,实验探究流于形式,即使一部分学校偶尔做一次实验,只是验证性实验,这种流于形式的实验探究没有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4化学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反思情况。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研究主要关注的课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69.6%,"怎样调动学生参与"为59.2%。"实验探究"为49%,"学因生的转化问题为71.4%。在工作之余写教学小论文的不到10%。在极为繁忙的教学之余,关于反思与文字记载方面:82.5%的老师进行了教学反思,反思后无记载的为53.8%,反思后有记载的老师比例偏低仅为23.3%,详细记载的人很少。

加强教育科研是新课程下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目前教育科研的形式有校本教研和网络教研。调查发现多数学校教研组少于3人,校内同行之间的教研活动很难深入展开,因此进行校本教研次数也很少,由于多数教师没有电脑,因而也不能在网络中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不能把自己的教学心得、经验、教学论文、教学反思在博客上,没有交流的机会,也就无法展开网络教研。由此看来教学研究和反思还需进一步加强,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8-0131-02

复习对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在复习过程中,又是一个很好地理解知识和总结的过程。教师把初中化学复习课进行好,对于学生增强整体的知识记忆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初中化学都采取非常传统的复习策略和方法,使得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厌于复习,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且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初中的化学复习提供有益的借鉴。

1.整合成专题复习。教师通过专题进行化学知识的复习,主要是考虑到该学科涉及了太多的知识点,这样单独复习很难达到复习的效果。实行专题复习需要谋划好专题的划分问题,使得学生再次理解和掌握以前学过的化学知识,将一些联系紧密的化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整合。例如,有关水的知识点,可以将氢气(可燃性气体)、水的组成(元素组成)、水的净化等知识整合成一个知识网络。将化学知识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科学整合,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和体会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其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注重工作反思。对于一个合格的化学教学工作者来说,不断地进行工作反思是很必要的。化学教学工作者的这种反思,可以有效的进行工作总结,找出在化学教学复习中一些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然后进行改进,重新再认识工作过程中的表现。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做好反思工作,通过这样的反思,不断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找出自身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找到产生不足的原因,好好总结,把经验教训记牢,从而扎实有效地推进和做好化学复习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建构“概念图”。概念图对于学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构建这样一个网络形式的构图,可以全面而清晰地展示化学中的概念,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化学知识体验和新领悟,有助于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并提高思维能力。因此,化学教师在讲解复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概念图的重要作用,做好层级结构的划分,构建好概念图,使学生理解好概念图的深刻内涵,把化学知识复习好。

4.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复习的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的作用非常大,因为他们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并且是最直接的,每个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教师都很容易了解。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化学知识的辅导。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进行长时间的鼓励和教育,使其增强自信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初中化学复习学好;对于纪律性差的学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规范,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心理,提高其遵守纪律和规则的主动性。由于农村学校的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因此,笔者在复习教学中会采用分层教学,这样可以同时应对学优生的提升学习和学困生的查漏补缺。

5.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进行化学知识复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地考虑和分析问题,把传统的灌输复习模式进行有效、合理的改进和创新,不一味地讲解知识,而是要进行持久性的互动交流,这也是为了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和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良好的互动交流还会增加师生间的感情交流,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及时改正这些错误,达到查缺补漏的效果。

6.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技能,激发其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收获快乐,以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进而促进其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同时,在复习阶段,学生对于应考的压力也比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适度地进行思想开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利用教师的亲和力,这样既培养了师生情感,也更好地提高了复习课的学习效率。化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学生在复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并重视身心健康,为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保驾护航。

7.错题管理。在进行错题收集的时候,还要注意分类,分类的方法很多,可以按照错题原因分类,也可以按照错题中所揭示的知识点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照题型进行分类。经过分类整理好的错题是系统的,到最后复习时就有较强的针对性。

在整理建立好自己的错题集后,学生还要经常翻阅,因为这本错题集暴露的全是学生薄弱的知识点,比做好几本参考书、习题集更有用。学生只有经常翻阅自己的错题集,对其中的错误多次复习,才能记忆深刻,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错题管理,学生在复习时可以有的放矢,抓好重点复习的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化学教学策略研究是一个范围很广、内容很多的专业性的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意识到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真正地关心、爱护他们,并给予切实有效地帮助和指导,他们一定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胡喜丽.中学化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4).

[2]王丽萍.概念图理论与化学复习[J].化学教育,2004,(10):37-38.

[3]高文著.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

[4]达明.初中化学复习策略[J].初中生必读,2005.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提问评价 教学质量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要点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能使得化学教学事半功倍。而提问之后的评价也是极为重要的,不仅是激励学生的途径,也是进行思想扩充的一个重要过程。教师的提问方式与评价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对教学的效率和教学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提问与评价是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擅长将两者有效结合的教师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化学课堂提问评价的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教师已经对初中化学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层次的改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出现的频率已经是少之又少。不少教师还别具心裁地创设出了自身适用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也已经被进行深度发掘,教师的课堂的提问次数和提问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一些教师诙谐幽默的提问方式不仅使得课堂充满活力,还有效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但提问与评价的相互结合仍未被广大教师所注意,部分教师只是提问,并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有效的评价,间接性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变低。还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一样低下。因此,当前初中化学课堂的提问评价现状急需改善,广大教师有必要使其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之一。

二、初中化学课堂提问评价的方式

1.与提问紧密结合,教师提出有效的评价

评价的方面有很多,但最终还是落实到问题上来,所以先要对课上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评价,教师要把提问的初衷、解题的方式方法、问题的答案等评价清楚,让学生得到清楚的问题答案,解除心中的疑惑。

2.在课堂提问评价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猜想

学生的大胆猜想和质疑也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要在课堂提问的评价中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质疑,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空气》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学生首先需要掌握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中各成分存在的作用和意义,还要在学习中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问题出发,先对学生的答案做出评价,在评价中激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如教师提问“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有怎样的用途?”学生一般会回答“稀有气体能成为保护气体,能制作霓虹灯和照明灯,还能用于手术麻醉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在评价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如评价时可以追问学生“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你认为它还能用在哪些地方?”从评价中再生一问,鼓励学生猜想和质疑,提升教学的效率。

3.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合适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的回答有对有错,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回答错误就一句“答案不对,坐下吧”了事,这样往往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沉闷不语,使学习效率降低,成绩下滑。对于学生的优秀的回答,教师哪怕口头一句小小的表扬就能让学生得到满足感,从而学习更加上心,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回答有所差错的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堂提问评价也很看重,相关研究表明,教师在学生回答错误之后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启发,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4.多样化评价方式,提升课堂提问评价的有效性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对于提升提问效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与学生互评、小组与小组互评。学生之间的课堂提问评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能交换学习意见、对化学学习进行互动,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互帮互助中学习成长。

三、初中化学课堂提问评价的注意点

课堂提问评价的注意点颇多,其一就是评价中对问题的反思,这是提升提问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对提问的评价也是对问题的反思和总结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二就是课上提问与评价的准备问题。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把课堂的提问和评价想好,使课堂能顺利进行。部分教师就是因为课堂提问和评价的准备不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最后一点就是课堂上教学留白。评价有时也需要点到为止,教师不进行过多的干预反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的留白在课堂提问评价中也同样适用,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化学知识,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结语

课堂提问的有效评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课堂提问评价的现状,教师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行动,改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合适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总之,初中化学课堂提问评价与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有责任把评价工作做好,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化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脱海涛. 谈化学课堂提问的特点和技巧[J]. 甘肃教育,2013年21期.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B-0044-01

相对于城市的初中教育而言,郊区以及中小城镇的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的参差不齐、教学资金支持的不到位、教学设备的不够完善以及教学模式的相对落后。初中化学学科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

由于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成绩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教育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往往将更多的精力和机会给予那些学习成绩相对优异的学生,忽视对化学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的开导和教育。

因此在课堂上就会出现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教师将化学动手试验和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使这部分学生成绩越来越好,而化学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差,逐渐丧失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这是化学教学不平等的突出表现。

另外一个突出的教学问题就是化学实践部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不足,造成学生们在课堂上体验化学试验的精彩和探索化学原理的兴趣不到位,更不要说让学生进行课外的化学创新试验了。

除此之外,尽管有些学校依照课标要求实现了试验进课堂,但是化学试验在操作中缺乏安全性或者是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让学生对于化学试验失去期望。学生对于试验过程、结果和原理只能机械背诵。纵观初中化学课标,有二十几个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的试验,如果只是通过背诵或者是教师讲解达到学习的效果,结果肯定是不理想的,抹杀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探索意识。

二、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使当前初中生具有更多的个性,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已经不能完全保证教学效果的达到。因此,在充分了解当前初中生个体特征以及发展状态的情况下,初中教育应当加以改革,从而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教学效果,这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背后的原因,解决方案必须得到落实,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首先,学校应当向当地的教育部门申请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强教学设备的完善,在化学学科主要是保证化学试验器具的足量和保质。学校还需要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化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促进化学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学校应在化学教育教学上严抓,贯彻初中化学课标的要求,加强对化学教师队伍的考核和能力提升,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支持放在化学学科上。

其次,初中化学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没有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也会造成课堂教学中对待学生的不平等。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看重化学实践的作用,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引导学生挖掘自己对于化学学科兴趣上,落实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教师在讲解《燃烧的条件》章节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燃烧条件的认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探究试验,让学生思考热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该怎么办。化学教师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的基础之上设计教学内容,兼顾每个层次的学生,做到平等教学。教师应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寻求更好的化学教学方法。

最后,学生对初中化学学科的兴趣没有提升起来,没有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精彩,缺失学习和创新的主动性,学习思想比较懒散。例如:在讲解《酸的性质及作用》时,可以结合铁制品生锈、水壶底部产生水垢等问题的处理,利用酸的性质,处理这些问题,使学生掌握酸有哪些性质。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认真对待每堂化学课,珍惜每次化学试验的机会,课下积极探索化学原理。

三、结束语

当今社会科技不断革新,给学校的教育以及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初中化学学科因为实践性的增强,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探索意识都有所要求,所以需要给予初中化学学科更多的关注。本文就中小城镇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简述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建设性的处理方法,以期能够服务于初中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化学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吴航.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