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5 06:0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对陶瓷进行定义。陶瓷包括了三种器具,分别是陶器、瓷器以及炻器,陶器是这三者的总称,这是从传统的角度对陶瓷进行解释。此外,我们还能按照陶瓷的实际运用对它进行分类,按照这种分类标准陶瓷可分为日用和陈设两类陶瓷。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日用和陈设这两类陶瓷。从陶瓷这一名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陶瓷是陶和瓷的合称,但陶瓷并不是将陶和瓷简单的叠加而已。本文将重点探讨陶和瓷分类,两者的区别、种类、成分以及特征等,以便读者对陶和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陶瓷文化的概念
陶瓷的存在形式以及它与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决定了陶瓷和文化之间的关系,陶瓷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陶瓷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同样,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陶瓷。因此,我们在对历史文化进行研究的时候经常会研究陶瓷。了解和分析中国美术史我们可以发现陶瓷不仅纪录了绘画和雕塑的发展历程,甚至还纪录了那些与陶瓷没有之间关系的艺术的发展历程,例如音乐和舞蹈,陶埙、瓷箫、舞乐陶俑等陶器真实纪录了我国音乐和舞蹈的发展历程,这足以看出陶瓷所涉及的文化领域十分广泛,它在我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陶瓷的制作材料决定了陶瓷的坚固耐久性,因此陶瓷能够被长久地保留下来,因而陶瓷所纪录的文化历程也能够被长久地传承下来,为后世的史学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我们可以通过研究陶瓷了解历史,这是陶瓷在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陶瓷中包含了人们的智慧,它是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作出来的,是物质和精神的完美结合。有许多的专家和学者对陶瓷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将陶瓷所包含的内涵挖掘出来。同时,那些专家和学者还对陶瓷进行了美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笔者曾经在闲暇时间阅览过《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以及《手艺的思想》两本书,这两本书均涉及到了陶瓷的文化研究、美学研究以及历史研究,观点颇具新意,值得一览。
二、陶瓷文化的特征
上述文章对陶瓷文化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和解释,我们可以从定义和解释中归纳总结出陶瓷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是陶瓷的本质语汇是这样解释陶瓷这一概念的,泥经过制作和火烧之后便形成了陶瓷,我们在对陶瓷文化这一概念进行定义的时候不能忽略这一关键点。用泥制作,说明陶瓷在制作时主要使用的是泥这种材料,也点明了陶瓷的成型方式以及它的成型过程。用火烧,这是陶瓷所独有的特征,朱琰在他的《陶说》一文中也谈到了这一点,它说陶瓷和其它器具不同,是火烧后才进行装饰的。
二是陶瓷兼具审美和实用两大特性。陶瓷是工艺美术的一种,一般公益美术品所具备的特性陶瓷也具备,此外陶瓷还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陶瓷,陶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时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陶瓷具有实用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两大特性是将陶瓷局限于工艺美术这个层面上所总结得出的,陶工艺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类型,因此本文在这里不做论述。
三是陶瓷的制作不仅使用了科学技术,还和造型艺术密不可分,这是陶瓷所独有的。只有将科学技术和造型艺术完美结合起来才能制作出高品质的陶瓷。因此,在制作陶瓷的时候,不仅要运用好科学技术,还要充分考虑到造型艺术,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
四是陶瓷文化具有民族和区域两大特征,因此,我们在对陶瓷文化进行探讨的时候,要考虑到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水、土等要素,还包括了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此外,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行为以及人的情感、心理等因素,当然,民族和区域这两个要素也是我们探讨陶瓷文化时必须考虑的。这些因素都会对陶瓷文化产生影响,因而我们在探讨陶瓷文化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唯有如此 ,探讨陶瓷文化所获得的结论才会更加合理和准确。
五是陶瓷文化与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陶瓷文化具有文化传统特征。要想正确理解陶瓷文化,就必须区分好传统文化以及文化传统,陶瓷文化与这两者都存在着关联。
三、结语
陶瓷文化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结合,我们只有从物质和非物质两个角度出发,才能正确理解陶瓷文化。历年来,我们对陶瓷文化的理解都比较片面,上述理解是对传统观念的突破,这有利于文化的弘扬以及传承。
参考文献:
[1]刘均建,李兴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路径――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1(01).
[2]程云,陆涛.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儒、道、佛中国传统文化[J].中国陶瓷.2008(12).
一、皖江文化特征
安庆地处吴头楚尾,又与江淮毗连,境内多江河湖泊,交通方便,商业发达,使黄梅调较早接受城镇市民的影响。加之安庆自明代以来,就是戏曲昌盛的地方,昆曲皖上派、青阳腔、徽班都在这里孕育成长,为黄梅戏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在语音方面,安庆话受明代官话的影响,发音柔和而富有韵律,所唱民歌,受方言影响,多用五声徵调式和宫调式。进入安庆地区的黄梅调,在声腔方面受安庆官话影响,一改楚音的高亢平直,而变得委婉。在表演艺术上也接受徽、高之长,在一些剧目中引用了扑跌、甩发等较难的动作,同时吸取了流行于安庆地区的高跷、旱船、挑花篮、推车灯、走马采茶灯等民间歌舞形式。在音乐和唱腔上,改进了冗长的锣鼓和嘈杂的靠腔锣,取消了帮腔和复句,汲取了安庆地区的道情、花鼓、连厢、莲花落、罗汉桩、送傩神等民间演唱形式。
1926年左右,黄梅戏进入安庆市,受到市民、手工业者、码头工人的欢迎,被誉为“怀腔”。此后一直在属于皖江地域文化的安庆地区为核心的广大区域流传,因此,她的胚胎基因、成长历程,深得皖江文化之浸润孕育,显现出十分显著的皖江文化特征。
二、乡野文化特征
黄梅戏生于乡村草野,成长于勾栏瓦肆,与劳动人民血脉相融。他们由自娱自乐、半职业班社发展至职业剧团。
早期的黄梅戏,表演手段简单。黄梅戏艺人演出剧目的内容和人物多是村长闾短、村姑商夫,没有多少展示功夫、技巧的表演空间。艺人们学习、借鉴、融合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从生活中直接模仿、提炼、创造舞蹈身段,因此,黄梅戏表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表演手段上吸取了京剧、昆曲等大剧种的表演特长,并在民间歌舞中锤炼出适宜舞台表现的舞蹈和动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朴实通俗、清新活泼、雅俗并蓄,写意写实交织,体验表现相融,接近生活的表演风格。
黄梅戏由民间歌舞萌生,紧扣大众审美情趣,流播于乡野,发祥于城镇,她活泼生动的艺术风貌,具有鲜明的乡野文化特征。
⑴黄梅戏的全部传统剧目,尤其是七十二本小戏,其表现主体基本是村姑、农夫、小商或木匠、铁匠、锯匠、篾匠等手艺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风貌。
⑵黄梅戏的艺人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和农村手工业者,即“表现主体”和“审美主体”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像黄梅戏的第一个班社“蔡家班”的班主蔡仲贤就是砻匠出身。
⑶黄梅戏的语言,特别是小戏的语言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如“长子来看灯,挤得颈一抻。”“抻”就是安庆方言,《纺线纱》中的“雀博雀博真雀博”,就是典型的安庆方言。《打豆腐》中大量俚语都是安徽地区特有的。这些方言俗语至今还在安庆地区流传。
⑷黄梅戏的音乐唱腔中融汇了大量的安庆地区的民歌小调。如“桐城歌”,文南词、太湖曲子戏,安庆大鼓等。
三、柔美文化特征
黄梅戏是安徽西南的山水造就的精灵。她起源于民间小调,她表现的是现实生活和风土民情,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男女之间纯洁的感情。由于表现的题材和内容,黄梅戏清新悦目,具有“阴柔之美”。
黄梅戏的“柔美”主要表现在:
⑴黄梅戏表现的剧目,绝大多数是以女性为轴心的民俗题材,更多关心的是女性人物的命运。像三十六本大戏中的《罗帕记》、《牌环记》、《鸡血记》、《牌刀记》、《赶子图》等,七十二本小戏中的“哭媳妇”系列和“烟花女”系列。
⑵黄梅戏的舞台表现人物青春亮丽,以“小生”、“花旦”为主要人物形象,表演风格抒情浪漫,由此生发的“嗲”味,是黄梅戏舞台形象特有的妩媚与天真,是黄梅戏特有的“柔美”。
⑶黄梅戏的音乐和唱腔优美动人,少高亢艰涩之音,大多舒畅委婉,似山间溪水,淙淙流淌。如广为传唱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四、包容性文化特征
黄梅戏从一个地方小戏成长为全国性的大剧种,得益于她的包容性。
她在把自己介绍给某些新的地域的同时,也吸纳了各地的艺术营养,不仅自身丰富、壮大起来,而且也使其具有了更大的文化适应性和更广的流播覆盖面。
早期的黄梅戏没有专业的剧本创作人员,她的剧目除直接取材于民歌外,大都引进移植于其他兄弟剧种。如《天仙配》就移自青阳腔《百日缘》,《女驸马》就移自岳西高腔《双救主》。剧目的开放,不仅使黄梅戏成长迅速,健康发展,而且也使她具有了卓越的消化吸收功能。各地各剧种鲜明的民间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热烈的民俗情趣,都给了黄梅戏较大的有益滋养。
【关键词】文化特征
文化是什么? H. H. Stern(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本文倾向于下面的观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本文所讨论的文化的生态特征的相关观点,既吸收了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理论观点,也吸收了社会生态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观点,但又不完全局限于这些理论观点。我们如果把文化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看的,笔者认为它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整体性和层次性
如果把文化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它也是一个由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社会学家们一般认为,文化由六种基本要素构成:信仰、价值观、规范和法令、符号、技术、语言。
而且构成文化这一整体的要素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的。有人把文化的内部结构分成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还有些人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大众文化,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二、多样性和复杂性
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思想理论、文学艺术、居民建筑、风俗习俗等各个方面。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文化的种类繁多,它的内在异质性又十分显著,分类的标准形形。如饮食文化与服饰文化,法治文化与德治文化,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等等,都是文化系统的分系统。这样分类难以穷尽,致使文化系统的体系至今无法梳理。而人世间的问题、麻烦、争斗等等, 都与文化上的差异性密不可分。这种过分发达的内在异质性给文化研究带来巨大的复杂性, 更不用说文化发展的复杂性。
三、稳定性和平衡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在原因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就被称为达到了生态平衡。文化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是指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断遭到内部与外部的诸多因素的种种冲击,但它的深层文化,乃至浅层文化却很少产生变化。因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靠积累、凝结与积淀,因此越是成熟的文化,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很少变异性。如语言这种符号,当然语言也是一种文化,它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也养育了一方语言和文化。人们之所以在语言的变化上反应敏感,原因不仅在于听不舒服,说不方便,更在于一种文化认同的差异。而这种文化认同通常是较长时间养成的,尽管人们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接受新的语言,甚至可以学会使用新的语言,但语言背后的文化却很难短期内改变。文化的稳定性来源于文化本身,也就是人类生活的方式、内容、习惯以及风俗,它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部落、部族、民族)生产、生活、相处的基础和条件,因而必然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任何外部力量都对之无可奈何。虽然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必然有所丰富、变异、发展、衰落,但只要文化符合人们生产、生活、相处的需要,特别是如果形成了人们的信仰和哲学,而这种信仰和哲学又已经浸透在其它种种文化形式之中,就不会被颠覆。
四、连续性和继承性
生物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物种的稳定性,而生物物种的稳定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物的遗传基因。文化一样有文化遗传基因,这种文化的遗传基因同样保证了文化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文化的这种连续性和继承性突出地表现在世界四大文明的传承中,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保持着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在数千年发展演变的历史中,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从没有中国以外的文化征服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情况。有人认为西方历史文化多有断层(裂),其实不然!世界上的民族、国家,历史文化大多是连续的。中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陈乐民先生指出:“日耳曼民族的迁徙,拯救了欧洲文明。古罗马承袭了希腊文明,日耳曼承袭了古罗马文明”。“到9世纪,日耳曼的查理曼大帝统一全民族,建立‘西方帝国’,现在欧洲除了部分法兰西、意大利、西班牙以外,大部分归他管辖,那时全民族已皈依基督教。查理曼大帝有三个孙子,合不来,帝国三分、、、、、、这也就是后来法国、德国、意大利的来源”。现代欧洲文化和文明的根,在古希腊。
五、适应性和内生性
所谓文化的适应性指的是一种文化形态与其所对应的物质生产方式相符合的性质。历史表明,任何一种现存的文化形态都有其产生的物质根基,都为着这一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服务,因而也都有其适应性一面,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所以,当一种文化形式还适应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发展现状时,人们不应急于抛弃这种文化形式,而应当给予必要的保护。当然,如果一种文化形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了,那也应该对其及时进行改革。生物的适应性在于生物能够面对生存环境的改变而进行变异,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获得继续生存的机会。文化的适应性也在于能够面对外部环境(如经济、政治、自然环境等)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迁,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人们的认同。
一般认为文化的变迁发展有“内生”和“外引”两种模式,但最终起对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通过“内生”来实现的。应该说,一切文化的发展都只能通过主体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即“内生”来实现。这也符合哲学中内外因的辩证法规律。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这一观占的正确。当然,内生不等于自发和自然生成,而是比起“坐等”和照搬、模仿来,促进内生需要有更高的自觉、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至于怎样通过挖掘内部资源与创新相结合来促进内生,离不开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种形式,这更是需要引起注意和讨论的。
六、开放性和包容性
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众不同 在某一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信息、能量、物质的交流,从而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文化的开放性毫无疑问,也是为了自身在开放的交流中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修复,相互促进,最终使不同文化都焕发出新的力量。当然,开放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开,更不意味着以某种文化之外的力量促使其放开。开放是为丰富人们文化需求,满足多元需要,而不是以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因此,在一些关系到文化核心内容的领域,本地文化必须坚持。
一、认知方式上的直接性
对客观世界奥秘的探索,是全人类有史以来一直为之奋斗不已的。然而,在求索的方式上,东西方文化却有着质的不同。
西方文化是用已知的理论去解释未知的东西,用较为精细的工具去研究较为粗浅的东西。也就是说,西方文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间接性。
先从理论上看,比如在阐述“电流”的性质时,西方文化就借用“水”的一些特性去比喻,去描述。水流有流量,电流亦然,也有“电量”,并命名其单位为“安培”;水向低处流,是因为受重力作用,电流亦然,也有“电压”。即电势能的差异,另标其单位为“伏特”;水在流动过程中会受到阻力,电流亦然,也有“电阻”,并标其单位为“欧姆”等等。说到底,这种学问其实是一种“假说”。用钱钟书先生的话来讲,这种理论只是一种“比喻”,许多貌似正统的理论都建立在“比喻上”。但请注意,比喻毕竟只是比喻,借甲喻乙,只能说甲与乙有相似之处,通过甲,我们可以认识到乙的一些特性,而绝不是说甲就是乙,乙本身还有许多特性与甲不同。钱先生说得好:“思想家的危险就是给比喻诱惑的忘记了被比喻的原物,把比喻上生发出来的理论认为适用于被比喻的事物”(见《说回家》),也就是认为甲即是乙了。所以佛在说法时尽管善用比喻,却又同时警告弟子不要沉迷于那些“比喻”之中,要去真修实证,要“因指见月”,而不要“以指为月”,也就是强调真实的炼养体验。
再从实践上看,西方科学家做实验,即如上所说用“较精细的工具”探索“较粗浅的事物”,这其实也是一种实践上的“比喻”,或说“比喻式的实践”。比如,为了研究生物细胞中的DNA结构,一般用高倍数的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可是,电子本身就有扰动性,以之为观察工具,则观察结果不可避免地会有误差,这就像带有色眼镜看物体,即使你能看清物体的形状,但你却不能正确的认识物体的颜色。而且再进一步讲,用电子水平的工具探索基因尚可,但对更精微的“量子领域”而言,它就无能为力了。
质言之,绝大多数人对世界的认识,理论上是那些“科学家”、“宗教家”等人灌输的,实践上是那些“先进仪器”告诉的。佛学称这种认知方式为“依通”,即依靠那些不太可靠的理论、工具来认知世界。然而,因为那些理论与工具的局限性,我们的认知结果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错误是始终存在的,这种对认知工具或理论的依赖性、认知方式上的间接性、认知结果上不可避免的错误性,正是西方文化的“致命伤”。所以这种文化体系一直处在剧烈的自我否定的状态中。
打个比方,西方文化体系相当于“传统式婚姻”。作为“新郎”(即真理探索者)的我们,要想知道“新娘”这真理女神的真面目,不能自己去直接接触,一切都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即认知上的依赖性、间接性;而父母、媒人,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甚至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所言不实,结婚之后才知上当,此即认知上的错误性。
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华炼养文化,讲究“体物无遗”。即要“新郎”与“新娘”直接沟通,深入了解她的品性,再次定终身,相当于“现代婚姻”模式。
先哲留给我们珍贵的“返观内照”、“修自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凝神聚气,强化、深化自身感官功能,不依赖任何工具、任何理论,直接去看、去听、去摸索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比如:不借助电子显微镜,通过“垂帘内视”,随着入静程序的加深,自身的五脏六腑、细胞、基因、分子、原子等各层次就会直接呈现在眼前。这种“内求法”,佛学称之为“神通”,以与“依通”相区别。又称之为“正遍知”。“正”即正确无误,不是“谬见”,即认知结果的正确性。“遍”即周遍一切,不是局限一隅的“偏见”,有什么“专业限制”。
二、求证方式上的整体性
借用美术术语来讲,炼养文化是“写意”的,追求整体的和谐,浑然一团,虽然看上去不够“精密”,却已远远超越了“精密”;西方文化是“工笔”的,精雕细刻,以许多个局部来凑成“整体”。
以研习武学为例,“写意炼法”是一念不生,让神气聚成一团,笼罩一身,球形“内渗”,至于能渗入多少,则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则此“神气球”自然渗入脏腑之内,届时练习者的感觉功能也会随之深化,从体表穿透到体内,对自身内部构造有了具体而细微的查照,“写意炼法”最终却达成了“工笔”的效果,老子说的“相反相成”,即此意也。也就是说,抓住了整体性,则自然会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各个局部。
作为当前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特征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遵循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对其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旅游文化的本质,指出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并对旅游文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括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旅游文化;本质;特征;定义原则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当前的旅游经济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我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步伐,必须将发展旅游文化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去完成,将旅游文化的发展作为保障旅游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为了促进旅游文化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应该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内涵、本质和特征等重要内容进行深入探索,从而保证其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一、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定义旅游文化的首要原则就是整体性原则,它指的是我们在定义旅游文化时,必须立足于旅游文化的整体性,无论在探究、研讨的过程中经过了怎样的分析讨论,在最后进行定义时都不能将其分成若干个部分去进行分别定义,而是要回归、总结到旅游文化的整体上来。[1]此外,如果我们要对旅游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探讨时有必要将其分割成主体部分、客体部分和中介部分,仍要遵循整体性的前提,这是保证对旅游文化定义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前提。我们在对旅游文化进行定义时之所以要强调整体性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是因为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它所包含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为了避免定义过程中忽视了对这种内在联系的描述,就必须时刻注意遵循整体性原则。在旅游文化的定义过程中,一定要十分重视对整体性地把握,从而保证定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逻辑性原则
定义旅游文化时要遵循逻辑性原则,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以偏概全和以点带面等现象应该避免,定义时的每一步推理、每一次判断都应该时刻注意对逻辑规范的遵循。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旅游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中介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绝不能简单地用“部分+部分=整体”的逻辑去对其进行定义,更不能将其中单独的一部分或单独的两部分等同于旅游文化。其次,在实际的定义过程中,要注意用基本的逻辑规范去约束所使用的语言表述,类似于“旅游文化就是……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之类的存在一定逻辑错误的表述是一定不能出现在最重的定义中的,这要求我们在定义旅游文化时要首先搞清楚基本的逻辑方法和逻辑思维,并在定义过程中严格遵守。
(三)对象性原则
在定义旅游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对象性原则,这也就是说,研究视角应该是由所研究的对象来决定的,而绝不能是由研究视角来决定研究对象。我们要下的定义是旅游文化,在这里定义对象已经十分明确,就是旅游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几种完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定义旅游文化,但是无论视角如何变化,方法如何不同,定义的对象都始终是旅游文化。在定义旅游文化时之所以要遵循对象性原则,是为了更好地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并对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旅游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作为旅游文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旅游文化的内涵是研究旅游文化的基础所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相关学者对旅游文化内涵的认识还存在许多纷争和不同的看法。但是当前学术界对于旅游文化内涵的共同认识是:旅游文化是一种文化,它是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并在旅游活动中进行整合。[2]
(二)旅游文化的本质
旅游文化本质是一种人类文化,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融合和发展的一种文化活动,从这一角度来说旅游文化的本质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因为是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所以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原生性旅游文化,也就是说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伴随着我们人类的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如果没有人类的旅游活动,也就不会产生所谓的旅游文化,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是旅游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基础;第二,作为旅游文化过程中被整合的一种文化,旅游文化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非原生性旅游文化,在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旅游者和旅游业者逐渐将其整合到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活动中去,从而形成;第三,旅游文化中既有静态的文化现象,也有动态的文化活动,它是一种将二者进行统一的文化,也就是说,旅游文化既可以指旅游文化活动,也可以指旅游文化现象;第四,文化本身就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产物,而旅游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它也是物质外显和精神内涵的统一,在物质方面旅游文化主要包括服饰、饮食、园林、建筑等客观有形的存在,在精神方面则包括审美追求、思维方式等无形的事物;第五,创新是文化的本质,因此旅游文化绝不是将旅游和文化简单相加后得出的产物,更不是种种不同文化的杂糅,实际上它是旅游活动和文化相互交融后产生的一种过渡性文化,是全新的文化形态。
三、旅游文化的特征
(一)双向扩散性
旅游文化的第一个特征是双向扩散性。作为一种移动的传播文化,旅游主体的运动往往会带动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不断的扩散和飘移,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主体身上所带的客源地文化、民族文化和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等都会被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扩散和传播到目的地,从而对目的地文化形成冲击和影响。而与此同时,旅游主体也会受到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吸引和反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甚至接受目的地文化,从而反叛和背离自己原有的客源地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主体在从旅游目的地返回自己的客源地之后,目的地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带入到了客源地之中,并对客源地的旅游文化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旅游文化的双向扩散性。这种看似平等的双向扩散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平等,因为从较长一段时间来看,目的地文化所受到的旅游主体文化的冲击往往较为严重,甚至其传统文化会被彻底瓦解,而旅游主体和客源地文化所受到的影响则远远没有这么严重。
(二)民族性
民族性也是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旅游文化的表象和内涵往往会因为民族的不同而存在比较明显的民族差异,以旅游性格(指旅游主体的旅游性格)为例,内敛稳健是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性格特征,而西方旅游者则多表现为热爱冒险、开朗外向;对于中国人来说,内心体现在旅游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而西方游客多重视外在观察;道德塑造功能在中国人眼里是旅游的重要目的,而西方人多重视旅游的求知价值。这种明显存在的旅游文化的民族差异使得旅游目的地的美景和风土人情对旅游主体具有十分强烈的吸引力,感受异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成为广大旅游客的精神向往。并且在旅游过程中旅游文化的民族差异让不同民族各具风格和特色的民族风情得以被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魅力所在。
(三)地域性
地域性是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作为旅游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成为旅游文化存在地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旅游文化的地域性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首先,我们可以从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的差异看到,无论是东北还是华北、西北,无论是华东还是华中、华南,地域上的特征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地域上的差异往往具有十分显著的文化韵味和文化魅力,吸引着广大游客纷至沓来;其次,旅游动机的差异也是印证旅游文化存在地域性的有力证据,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大游客出于对原始风貌和原始生存状态的向往,往往会选择去欠发达地区旅游,而欠发达地区的广大游客则始终憧憬着大都市的繁华,从而希望去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旅游;最后,我们还可以从不同地域在文化传统上存在的差异中看到旅游文化存在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文化在其旅游文化中都会有不同的体现和表达,为了和其他文化形成显著区别,不同地区会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形成吸引游客法宝。
(四)阶层性
从旅游主体的角度出发,旅游文化实际上是带有一定的阶级性的,这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3]通常来说,相对上层的旅游者往往矜持、端庄、大方、优雅,中层社会的广大游客大多情况下是自信、敢于冒险的,而下层社会的游客则多是怯懦保守的。这也就说明,在实际的旅游活动中,随着旅游者的身份越靠近下层社会,他们对于旅游实用价值的重视程度便会越来越强,反之则越来越重视观赏价值。
(五)大众性
大众性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生活需求之一,现代旅游已经越来越向大众旅游靠拢,旅游文化也更加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这并不是说旅游文化越来越好曾宪底层次和低俗化,也不是说原本为少数社会精英和上层社会人们所拥有的雅文化已经被旅游文化所摒弃,而是说旅游文化已经逐渐成为雅俗共赏的大众性文化,这是旅游文化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旅游文化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结语
在当前旅游经济发展遭遇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旅游文化的重要作用已经开始凸显,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对旅游文化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国的旅游业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使得文化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桑翠红 单位: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何丽芳.试论乡村旅游原生态文化的本质特征[J].商业时代,2012(12):87-88.
1文化市场体系的内涵
1.1文化市场体系是可以细分的文化市场体系是一个由多种类型的文化市场共同构成的系统。文化市场根据交换内容的不同,其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也会有所不同,由此决定了文化市场的类型繁多且构成复杂。文化市场可大体分为三大类,即: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每一大类又由许多的文化市场小类组成,如属于文化产品市场类型之一的出版物市场,就可根据出版物性质再分为图书、报纸、期刊等市场。我们知道,构成文化市场体系的各种文化市场是可以细分的,因此,由文化市场构成的文化市场体系也可以细分。随着我国文化产业逐渐壮大、繁荣,文化市场的整体规模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市场经营者的文化企业,通过细分市场来选准自己的目标市场,来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化市场体系的具体类型划分,将在后面专门进行探讨,在此不赘述。1.2构成文化市场体系的文化市场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文化市场体系并不是由一个个孤立的文化市场拼凑而成的,而是由各类、各个文化市场相互联系、互相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如果说上面陈述的文化市场体系可以细分,是基于对各类文化市场个性的认知;那么,此处所说的文化市场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则是基于对各类文化市场共性的认知。也就是说,各类文化市场所具有的共性,是使其能够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特质。各类文化市场的共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各类文化市场的基本社会功能是相同的。无论是向消费者提供文化产品的文化产品市场,还是向消费者提供文化服务的文化服务市场,其基本功能都是满足广大社会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需求与一般生活物质消费需求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精神性。人们需要从出版物市场上购买图书,目的是通过阅读,从书中获得知识信息;需要到杂技厅去看杂技表演,目的是从娱乐消遣中放松心情,调整情绪。这些文化消费,都是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其次,各类文化市场的消费者也大体相同。文化市场所提供的交换产品所具有的文化性,决定了其消费者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消费能力的文化人。由于消费爱好的不同,以及消费动机、层次的差异,对文化市场的消费会有所偏好,如:有人喜欢买书,有人喜欢看电影,有人喜欢健身,等等,但都具有追求精神消费的共同特征,都属于文化人。此外,各类形成文化市场交换产品的资源性质是相同的。资源是形成交换产品的原材料,各类文化市场交换产品的形成也都需要资源。形成文化市场交换产品的各类资源,无论是作为旅游资源存在的各个景点,还是作为出版资源存在的各类知识信息产品,或是作为影视戏剧作品资源的鲜活的社会生活实践,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即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即使是一些以具体的物质形态存在的资源,如各类作为旅游资源存在的景点,对于文化市场交换产品的形成而言,重点开发的也是其文化价值,即满足游客游玩消遣的需求的功能。
2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
文化市场体系是由各类文化市场构成的。对文化市场体系构成的探讨,就是对各类文化市场进行科学分类。这是研究和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的基础性工作。2.1研究文化市场体系构成的认知前提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家统计局最新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2]标准内容,我们对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进行了认真思考,认为:对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应明确以下几点,作为认知的前提。2.1.1公益性文化事业不应归属为文化市场体系范畴文化市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专门针对那些进入市场、以商品交换方式运作的文化活动与文化要素而言的。那些不以商品交换方式运作的文化活动与文化要素,不应包括在经营性的文化产业范畴内,也就不应纳入文化市场体系之中,如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所列的图书馆与档案馆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服务(下含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群众文化活动等,应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范畴,不在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之列。2.1.2应从市场经营的角度、按照市场交换对象的属性来划分文化市场类型对文化市场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及其相应的标准进行,如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中,国家统计局就是从统计的角度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类型进行划分的。此种分类虽然利于统计管理,但不利于文化产业经营者有效地识别市场的内容与性质。因此我们主张,对构成文化市场体系的文化市场的分类,较科学的标准,是从市场经营的角度、按照市场交换对象的属性来划分。这样有利于准确把握各类文化市场的运行规律,发展文化产业。2.1.3应将交换对象相同的文化市场整合成一种类型来进行研究组成文化市场基本活动的产、供、销都是围绕交换对象进行的,不同环节以不同方式参与市场运作的市场主体,都是围绕相同的交换对象而运作的。因此,具有共同交换对象的市场主体,应放在同一个市场中进行探讨,不必要也不应该将其割裂成几个不同的市场来分别研究。2.1.4从功能价值上判断各类文化市场的类型,亦是我们探讨文化市场体系结构的一条重要思路研究文化市场体系构成的根本目的,是要弄清楚各类文化市场在社会文化传播中的具体功能价值,以判断其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为制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作为文化市场,功能价值不同,其运作的目的、行为方式、对社会的作用等也大不相同,政府对其管理方式与政策也会有所区别。因此,为利于政府对文化市场实施分类管理,我们除了要按交换对象性质标准来进行文化市场基本类型的划分之外,还应从功能价值上判断各类文化市场的类型。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主张:探讨文化市场体系构成,可以从市场交换对象的属性与市场的具体功能价值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下面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对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进行具体分析。2.2从市场交换对象属性角度看文化市场体系的基本构成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因交换商品属性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型。文化市场按其交换商品属性的不同,可分为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三大基本类型。(1)文化产品市场。这是以文化物质实体产品为交易对象的所有场所、过程、关系等的集合。其特征是:市场交换对象是有形的文化产品;以个体分散购买消费为主;交易频繁、次数多、量大;就商品阶段性质而言,是最终满足消费者消费的阶段。凡具有上述特征的文化市场,都可称之为文化产品市场。(2)文化服务市场。这是文化商品市场的特殊形态,是以无形文化服务为交易内容的所有场所、过程和关系等的集合。其特征是:市场交换对象是无形的文化服务;交易次数少,但门类繁多;以个体集中消费为主;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具有同一性,一旦生产终止,它所提供的文化价值、消费者的文化享受也就结束了。除此之外,享受文化服务的费用比一般服务费用高,文化服务具有奢侈品的性质。凡具有上述特征的文化市场,都可称之为文化服务市场。(3)文化要素市场。这是指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经营活动提供所需的各种基本要素的市场。文化要素市场通过提供生产经营文化商品必不可少的有形或无形的生产要素,担负着为文化市场体系配置资源、促进文化市场体系顺利运行的重任。其特征:首先,文化要素市场中交易的商品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并且是以无形要素为主;其次,市场购买者主要是各类文化企业,交易次数少但交易对象相对固定;此外,就商品阶段而言,文化要素市场是连接生产和生产性消费的市场,是在文化市场体系内部运行的市场。凡具有上述特征的文化市场,都可称之为文化服务市场。下面将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三类市场的具体构成列为下表。2.3从市场功能价值角度看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功能是一个事物(或某项活动)所具有的功用与机能。文化市场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各类文化市场由于交换对象所决定的交换内容的不同而满足的是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就是说,各类文化市场具有不同的功能价值。如看一场文艺演出,能满足观众的娱乐休闲的要求;读一本学术专著,能满足读者的专业知识的要求,等等。因此,从市场功能价值角度考察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更能适应文化产业宏观管理改革发展的需要。此外,这里所说的功能价值,是指文化市场对消费者而言所具有的功用与机能,不是对文化市场体系内部来说的,所以,从市场功能价值角度考察,就排除了仅对文化市场体系内部发挥作用的要素市场,只对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服务市场按功能价值标准进行分类。我们认为,从市场功能价值角度考察,文化市场体系由娱乐型文化市场和文化艺术型文化市场两大类型市场构成[3]。2.3.1娱乐型文化市场娱乐型文化市场是围绕以娱乐消遣为主要价值依据的文化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市场。此类文化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文化消费需求。消费者进行这种类型的文化消费,其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和放松身心。娱乐型文化市场主要由文化服务市场中的一些娱乐业项目组成。如卡拉OK厅、室内高尔夫球场、水族馆、溜冰场等。娱乐型文化市场的范围很广,如卡拉OK厅、歌舞厅是与文化艺术相关的,但由于这种类型的文化活动中表演的功能弱化了,甚至是消失了,娱乐自身才是主要目的,因此属于娱乐和放松身心的文化活动。还有与体育相关的,如室内高尔夫球场,是与体育项目相关,但由于其作为体育的基本要素,竞技性消失了,消费这些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玩,为了休闲和放松,非比赛。此外,文化产品市场中以一些娱乐性产品为交换对象的市场,也应归于娱乐型文化市场的范围,如娱乐节目,图书期刊中的娱乐性读物,以及数字出版物中游戏类产品等。2.3.2文化艺术型文化市场文化艺术型文化市场是围绕以传播文化艺术知识、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造诣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文化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市场。此类文化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追求文化价值的精神需求。消费者购买这类文化消费时,主要目的是获取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一个概念外延十分广泛的概念,至少包括认知价值(获取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审美价值(获得愉悦等美感)、传承价值(保存文化)、教化价值(净化心灵)、传播价值(获取信息,以提高决策的适用性)等内容。但是作为经营项目,文化商品的价值应该是其文化含量。即便某些文化艺术产品有使消费者放松或娱乐的作用,但也并非是其作为文化艺术型文化市场产品的主要价值所在。目前属于文化艺术型的文化市场主要有:音乐市场、舞蹈及戏剧等表演市场、影视剧及艺术片制作播映市场、艺术品拍卖及展览市场、文化艺术科学类出版物市场、文化艺术培训市场等。在这些市场中,尽管也存在经营娱乐性产品,如影视剧市场中的娱乐片,出版物市场中的娱乐性图书期刊等,但就其市场整体而言,文化价值仍是其主流导向。之所以要打破前述按市场交换对象属性划分文化市场类型的基本格局,而按市场功能价值再将文化市场划分为娱乐型及文化艺术型两大类型,主要是从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及发展需要出发的。我们对文化市场构成进行严格区分,厘清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市场的特点、功能,有助于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管理,使两类市场都能朝着符合各自内在规律的方向获得较好的发展。目前我国实行的分开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来管理文化活动的思路,就大体说明政府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已对功能价值不同的文化市场类型有了初步的认知[4]。
3文化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要科学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就必须准确把握文化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市场体系的特征,是由构成体系的各类市场的特征决定的;而市场的特征,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交换对象的属性。文化市场的交换对象是各种类型的文化产品,由文化产品所具有的两重属性:商品性与文化性所决定,文化市场既具有与其他商品经济领域市场体系所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也具有不同于其他商品经济领域市场体系的个性化特征。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3.1文化市场体系与其他商品经济领域的市场体系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市场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文化市场体系毫无疑问地具有所有商品市场体系所共同具有的基本特性。(1)统一性文化市场体系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类文化市场市场目标功能的同一性,无论是文化产品类市场,还是文化服务类市场或文化要素类市场,其运行目标都是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与服务,都有满足消费者文化精神需求的功能;二是文化市场商品交换价格的可计量性,这是维系文化市场统一性的基础,虽然文化产品在内容价值方面难以找到合适的判断标准,但可以依据其内容所依附的物质形态产品的质量状况计价。光盘的材料优劣、清晰度,图书、报纸、期刊的纸张优劣及印刷质量、装帧质量,影视剧的制作工期与成本,演出剧目的排练及服装、道具等费用,等等。即使是一些难以用价格衡量的要素,如出版物作者、演员、画家可依其名气尽量量化。如在一定时期,出版物作者的稿酬依其知名度及其所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以版税制的方式浮动支付,演员、歌手的出场费及画家的作品拍卖也可依照其当时的知名度确定一个建议性的价格范围或价格标准。总之,由于文化产业的经营者们对文化活动中一切可能的因素都采用了尽量使其计量化的做法,使得文化市场体系也与其他国民经济领域的市场体系一样,具有了统一性的特征。(2)开放性文化市场体系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市场主体可以自由进入,符合条件的国内外经营者可以合法自由地经营;二是文化市场消费者可以按自己意愿自由消费;三是各类文化市场协调发展,开放式经营;四是文化市场各种要素,如资金、人才、信息等,都可以自由流动。文化产品自身特征也要求其发展必须具有开放性的市场环境,在一个封闭式的市场空间中出文化精品,是难以想象的事。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就是对文化市场所具有的开放性特征的最佳诠释。在网络化与数字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不同领域、行业之间,不同地域、国别之间,联系交流已变得十分便捷,多媒体互动、全媒体交流,使整个世界成为了一个开放式的大家庭。文化作为维系人类大家庭和谐的重要力量,其市场的开放性特征也就更为突出了。(3)竞争性既然进入市场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性的一面,那么文化市场的经营者就必然会围绕获取更多的利益而相互展开争斗,由此而使文化市场也与其他国民经济领域的市场体系一样,具有竞争性的特征。文化市场体系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所有的文化市场经营者都必须围绕自己的产品与服务的市场成功交换而展开争斗;二是同一文化市场的各类经营为了各自的生存必然会展开竞赛;三是文化市场中为产品经营者服务的中介、咨询等机构及其他要素市场经营者也必然会参与到竞争中来;四是文化市场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围绕商品交换价格也在进行着争斗。(4)有序性文化市场体系的有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类文化市场运行规则的一致性,都要按照统一的规则来运行,市场经营活动要遵循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要遵纪守法经营;二是交换价格公开透明,图书有统一定价,报刊有统一的定价,剧场、影院提供的演出与播映服务也有统一的票价;三是文化市场的交易具有良好的秩序,包括市场主体的合法性,交换产品的合法性,市场交易程序规范等;四是良好的经营竞争环境,包括健全的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强有力的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灵活多样的文化产品生产制作方式和流通渠道等。只有建立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才能保证和维护文化市场主体的契约关系,保持文化市场交易活动的生机和活力;也才能保证公平的文化市场竞争,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5]。3.2文化市场体系不同于其他商品经济领域的市场体系共同具有的个性特征除了上面所述的共性之外,文化市场体系与其他国民经济领域的市场体系相比较,还具有以下特征。(1)文化生产目的的非盈利性文化产品的生产本质上属于知识生产的范畴。知识生产是一种目的崇高的劳动。人类有着对科学及未知世界探索的本能,并将成果用于造福全人类的这样一种责任感,从而进行文化知识的生产,并非是以商品交换获取利益目的。我们知道,如果是为钱而写书,那是写不出真正的好作品的。马克思也说过:“作家绝不是把自己的作品作为手段,作品就是目的的本身;无论对作家或其他人来说,作品根本不是手段,所以在必要时可以为了作品的生存而牺牲个人的生存。”[6]美国一位科学家在他102岁寿辰的时候曾向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说:“我不相信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埋头苦干是为了得什么奖的。科学是十分崇高的事业,是为人类造福的事业。”马克思还指出:“弥尔顿创作《失乐园》得到5磅出于同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而创作《失乐园》,那是他的‘天性’的能动表现。”[7]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天性”,是指为人类献身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驱使,才使弥尔顿创作出了《失乐园》这部不朽的名著。荷兰画家梵高画了很多油画,只有一幅得以在他生前以很低的价格(少于三百法郎)售出。他的生活穷得难以忍受,他画那些画是为了什么?(有趣的是,他的画在今天创下了最高拍卖价纪录,超过四亿法郎。)今天很多艺术家想钱的事情想得太多了,太商业化了,这也是他们未能创造出一些伟大作品的原因。因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本质上是非盈利性的[8]。文化生产目的的非盈利性使它有别于其他商品生产。此外,作为一种知识产品,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可谓艰难的探索经历。因为,新知识是无数知识单元排列组合的结果。在浩瀚的可能组成的知识结构中获取知识产品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这一过程中,生产者的投入产出都是一个未知数。此一特点及知识生产的其他特点,如:知识产品的无形性、低可比性、知识生产的非重复性、继承性等,决定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就目的而言,具有非盈利性,不能完全按商品生产的方式来组织。就像梵高和弥尔顿会售卖他们的画作一样,文化艺术作品不能只是阳春白雪,仍然存在一个进入市场的问题。如今的商业氛围已经远远浓于17世纪,任何个人,包括文化工作者、艺术工作者,都生存在这个商业社会中。可以说,市场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前提。因此,文化的市场化也是文化适应市场,适应愈来愈商业化的经济大环境的必然过程。(2)文化产品使用价值的精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具有的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的属性。就文化产品来说,其使用价值是各种文化产品中内化了的文化价值。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文化价值是一个概念外延十分广泛的概念,至少包括了认知价值(获取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审美价值(获得愉悦等美感)、传承价值(保存文化)、教化价值(净化心灵)、传播价值(获取信息,消除行为决策的不确定性)等内容。人们之所以购买消费文化产品,是因为文化产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自己的追求文化价值的需求。读书可以学习知识,看电影可以受思想熏陶,欣赏艺术表演可以陶冶情操,参加职能培训可以掌握技能,等等,这种种对于文化价值的追求,都属于非物质性的精神需求。文化产品使用价值的精神性,使其发挥作用时在作用领域、作用范围、作用方式等方面都与一般物质生活商品大不相同。从作用领域看,一般生活类商品的使用价值在物质生活中实现,而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则首先在精神生活中实现。文化产品对人们物质生活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各种文化价值的传播,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举止,提高人们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然后再间接地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贩卖它的物质形式并把它消耗掉,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如食品可以吃,衣服可以穿,脸盆、钢笔可以用,而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不是贩卖和消耗掉它的物质形式,而在于它所记录或描述的内容的作用,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人们购买文化产品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它的物质形式,而是为了汲取它所反映的文化价值。如织布者用20码麻布换了一部《圣经》,主要是满足自己受教化的需要。宋代著名藏书家尤袤曾谈到书的作用:“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9]这是对文化产品使用价值作用领域精神性特点的非常幽默的说明。从作用范围看,文化产品使用价值的作用具有超时空性的特点。其对社会的影响不一定能像一般生活用品那样“立竿见影”,但它却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一般的生活用品,其使用寿命总是有一定限度,而不会是“千秋万代”;其影响的范围也只是购买该产品的用户,而绝不能“誉满全球”。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是其中蕴含的包括认知、审美、传承、教化、传播等在内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可以代代相传,也可以跨地域、跨国界传播。所以文化产品使用价值的作用范围要比一般生活用品深远、宽广得多。据1988年6月26日《中国青年报》载,河南省地质科研部门根据《本草纲目》提供的线索,在嵩山找到了具有很高开采价值的麦饭石矿藏,300多年前的文化作品仍能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说明文化产品使用价值的作用确实具有超时空性的特点[10]。从作用方式看,文化产品使用价值的作用具有隐蔽性的特点。相比来说,一般产品对社会生活产生的作用是直接而明显,而文化产品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则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梁启超先生曾把文艺作品的作用概括为“熏”与“浸”,“熏也者,如入云烟而为其所烘,如近朱墨而为其所染”,“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这种“熏”与“浸”,就非常形象地概括了文艺作品影响社会、影响读者的基本特点——潜移默化[11]。实际上,不仅仅是文艺作品,所有文化产品对社会、对消费者的作用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3)文化市场交换价格的背离性作为文化市场的交换对象,文化商品的交换价格并未反映其真实价值。一般的物质商品的价值作为社会必要劳动的凝聚,是有形的,可计量的。一块手表比一盒粉笔的市场交换价格要高得多,是因为生产一块手表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生产一盒粉笔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要多得多。在同类产品中,如服装,同类款式的大衣,有的只要几十元,有的则价格上万,那是因为它们各自使用的原材料和加工工艺不同,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也因此不同所致。此外,相同商品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区,其交换价格可能会有些差别,那是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出现的临时的价格波动,是不可能稳定地长时间地歪曲商品价值的。由此可见,一般的物质商品的交换价格是遵循价值规律,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即使存在价格、价值背离的情况,也不会很突出、不普遍,是能大体反映市场流通商品真正价值的。而文化产品是精神产品的物化形式,它的交换价格,如出版物的定价、电影票房价、剧院演出的门票价等,只反映了精神产品在物化过程中能计量的那部分劳动耗费,如所花费的工时费,所消耗的物质材料费,所使用的设备损耗费,等等,没有或很少包含凝结在精神产品价值形成过程中的全部劳动耗费。如:印张大体相同的书,其定价也就大体相同,而不论这些书的内容质量,书的定价中所含的作者稿酬部分是很难反映作者所耗费的劳动的;剧场演出门票也只计算了排练的人力物力耗费加基本利润,等等。事实上,正如前面所说,知识产品的生产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其劳动价值量无法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马克思撰《资本论》延续40年,罗曼·罗兰写《约翰·克利斯朵夫》延续20年,我国汉代学者扬雄撰《方言》,仅收集资料即用了27年。这些不朽的著作,其价值根本不能用货币来衡量。因此可以说,文化市场交换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具有必然性、普遍性[12]。文化产品的这一市场特点,决定着文化市场的经营者不能像一般商品的经营者那样以主要受商品价格制约的货币利润作为经营取舍的价值尺度,而必须考虑产品文化价值和内容质量,要以市场交换价格所无法反映的产品的内在文化价值作为经营取舍的依据。(4)文化市场消费的非消耗性就一般商品市场消费而言,对一件商品或一项服务的消费,就是消耗其使用价值。面包可以满足人们充饥的需求,饥饿者购买面包并将其吃掉,面包的使用价值就被消耗掉了。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是由于文化产品所蕴含的文化知识能够满足文化消费者追求文化价值的精神需求这样一种属性。在文化市场的消费中,消费者获得了精神需求的满足,却并没有将文化产品的这种使用价值消耗掉,这就是文化市场产品消费中所具有的非消耗性特征。文化市场的消费过程,实际上由取得文化产品与享有文化产品使用价值两个环节构成。取得文化产品的过程,是一个文化选择与接受过程。消费者总是选择那些符合自己的价值追求,且与自己的消化领悟能力相一致的文化产品,而回避那些不符合自己精神需要,与自己的消化领悟能力不一致的文化产品。在这种消费者与文化产品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只有那些文化价值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匹配的文化产品,才能被消费者接受而成为文化市场的消费对象。享用文化产品使用价值的过程,是消费者对文化产品所含价值内容进行体认、领悟与吸收的过程,与一般物质产品消费的享用过程不同的是,这一过程是一个满足精神需求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价值的认知过程。在这一消费过程中,作为文化产品使用价值的文化知识不会被消耗掉。一般物质生活用品,如器具等,其有用性会随着它的物质外观形态的磨损或产品的更替而失去原有的价值,被人丢弃。而文化产品,如一幅画、一本书或一支曲子,即使被难以数计的人们所品赏或传唱,其艺术韵味或优美旋律也并不会被损耗掉,甚至当有些画作的外在形态在辗转流传的过程中被毁后,后人还会对关于此画的影印复制品或临摹品津津乐道。这就诚如俄国著名作家肖伯纳所言,一个苹果,如果分一半给别人,自己就只剩半个苹果了;而一种思想与人分享,就变成了两种思想。文化产品消费所具有的非消耗性特征,就具有肖伯纳所言的思想分享的性质。
作者:罗紫初 秦洁雯 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海阳是胶东地区的一个县级市,地理位置背山面海,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几千年来以农耕、捕鱼为生,鲜明的地域特色造就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在七夕节用面模做小果就是其独特的民俗艺术形式之一。在海阳,每逢七夕,不论家境贫富,不论年纪大小,都会在这一天兴致勃勃的做小果。一个个印有不同花纹的面饼从模具中被搕出来,然后慢慢的在锅中焙熟,即制成小果。七夕节这天走在各家的门口都能听到清脆的饼模磕击面案的声音,稍晚点的时候就能闻到小果香甜的味道飘逸而出。这一天也是小孩子们最兴奋的日子,相比与过年,这个节日中小孩子的参与度最高,可以和父母甚至是祖孙三代、四代一起揉面做小果,做好的小果冷却后,母亲会根据孩子的大小用棉线将小果串成一串,下午或者傍晚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街上玩的小孩子手里拎着,脖子上挂着一串小果边玩边吃。同在这一天小孩子们也可以从平时忙于生计的父母长辈那里听到很多关于七夕的美妙的故事和传说以及某些事物所代表的美好的祝愿和禁忌的教育。
这样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离不开一样工具,那就是面模,七夕用的面模是胶东诸多面模中的一种,也被称为搕子、小搕儿,现在民间使用较多的面模所用的材料是木质的,而且多为果木。所用的果木材质也多是就地取材,海阳市地处山东东部黄海之滨,胶东半岛南翼,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多种果树栽植,其中苹果、桃树、梨树、樱桃、枣树等都有大面积的种植,故取材果木并非难事。
果树结果,果木做的搕子搕出的面食就被称为小果,小果这个名称本身就被赋予了希望果实丰收的美好愿望。海阳人民,一向勤劳俭朴,在生产中,起早贪晚,吃苦耐劳。七夕节前后海阳沿海渔民处于禁渔期(现相关条例规定6.1-9.1期间禁止捕鱼),大海中的鱼儿在这个期间会繁殖产子。对于北部的山区农民来说这个时期又是果树、庄稼成熟前的孕育期,一年的收成如何依托于“夏三月”的成长。在这个决定收成如何的关键时刻,人民需要借助于一个神灵来祈请愿望,这一愿望促成了在当地在七夕节当天做小果乞请庄稼果树丰收的民俗活动。在当地人的实际生活中这个乞求的时间不仅仅止于七月七这一天,在七月初一,当地人家就会做一种撒了芝麻或者包着芝麻的香甜面饼,这个饼多是成年人吃或者是相互馈赠,称为籽粒果、籽粒获收,从成人的角度乞的仪式已经开始,一直到七月初七这个仪式达到最高峰,也最具有形式感,作为“生生不息”见证的小孩子冠冕堂皇的加入了进来。在以农耕捕鱼为生的生产结构中,劳动力的多少、优劣对家庭的富裕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多子多福观念更强化了人们重视繁衍后代、绵延家族命脉的意识。
七夕节又被称为女儿节,“女”自古便与生殖繁衍联系在一起,张君在《七夕五考》中,从民俗的角度曾考证了织女的六种神性,即乞巧、乞富、乞子、乞寿、佑儿童、祈婚姻美满、祈遂私愿。这些祈愿中,乞子、佑儿童、祈婚姻美满等都具有婚姻和生育的功能即赐予人类婚姻和子嗣,进而使得原始人类繁衍不断、生生不息。从这一方面来看七夕节具有非常明显的生殖崇拜的内涵,尤其是在当地人们过七夕节借做小果乞求丰收、富裕;乞求子孙满堂、健康有为,这些行为意愿的表达与小果面模中的图案涵义相互得以印证。如图1所示,是一排两连的搕子,即一个搕子两个凹孔,孔中的两个图案分别为鱼和石榴。鱼这个图案在中国民间图案涵义的解读中多视鱼为“余”,是富余,富裕的象征,在捕鱼耕种为主的时代有一定的剩余即为富裕。另外阴历七月鱼腹多子,也是繁殖力强、多子的象征。旁边的石榴图案寓意就明显一些,石榴成熟后,果内多子,色彩或艳红或洁白,而且子与子之间团结紧密,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石榴被视为吉祥果,喻为团圆、团结、红火、繁荣、昌盛、和睦、多子多福、、百子同室、金玉满堂。这两个图案同时排在一起共同寓意了乞求多子,子孙昌盛、百子同室、团结和睦。如图2所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排两连的莲和鱼搕子,左边的莲,外形是由侧视的荷叶外形变形而来,这一外形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内部图案装饰有蕴含莲子的莲蓬和并蒂莲花。莲最初的民俗内涵是生殖崇拜的对象,莲的花心有籽且一蓬多籽,蕴含莲子的莲蓬象征着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切合了人们对于繁衍生息、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荷花是印度的国花,在印度梵文中“莲蓬”与“子宫”是同一个词,且莲蓬的形状和功能非常相似于子宫的形状和功能,在生殖崇拜中所代表的是女阴,“鱼”则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民俗中“鱼戏莲”暗喻的是男女交欢、繁衍、生殖,其中所暗含的原始生殖崇拜不言而喻。
“并蒂莲花”在民间常用它的形象比喻夫妻和谐同心,共谐连理,也有枝繁叶茂、子孙连绵的寓意。在图2的模子中,鱼和莲被刻在一起,并非偶然,而是综合表达了“鱼戏莲”或“鱼穿莲”的隐意,即对于较强生殖繁衍能力的乞盼和子孙连连(莲莲)、连(莲)生子的乞愿。图3为一排十连的搕子,这样的搕子做出来的小果是小孩子最喜欢的,做好后像一元硬币大小,这样的小果也会被母亲们用白色棉线串成串,小孩子们或提在手上或带在脖子上,边玩边吃,小伙伴多了还会相互品尝。图3中自左开始的图案依次为桃、双钱、葫芦、灯笼、猴子、莲蓬、知了、石榴、叶子、鱼。“双钱”谐音双全,乞儿女双全之意。“叶子”和“花”借自然界植物的开支散叶、花繁叶茂的欣欣向荣景象喻人间儿孙满堂,繁衍昌盛。叶子和花的寓意也经常会在一个面模中得以呈现。“葫芦、莲蓬、石榴、鱼”则是借腹内多子,多子同枝、多子同室之意来祈求多子多孙。“桃子”在生殖崇拜中属于女阴的象征物之类,有祈愿强盛的繁殖能力,孕育能力。自然界中的灯笼果,一株所产果实颇多,每个果实内子粒繁多,作为野生的植株其繁殖能力生存能力很强,因此也有直接用灯笼果植株和果实组合的面模来表达祈愿孕育多子、繁衍昌盛的,“桃”在中国民俗符号中代表的是长寿,结合其他图案就有了多子多孙且子孙生命力旺盛的愿望表达。
当人们在祈求多子多孙的同时,也希望子孙健康、富裕、有才华,这时人们的祈求就在多子的基础上有所扩展。在七夕面模中的“猴子”即希望子孙能成侯拜将,“知了”则希望子孙能才华一鸣惊人。海阳地区七夕的搕小果活动有非常明显的祈求多子、祈求丰收的乞愿,从文化现象上反映为一种原始的生殖崇拜的延续。
以上所示的面模图案是在2015年七夕节期间在海阳所见的当地人们用的最多一些图案,通过这些图案可以体会到当地人在生活中充满了对于子嗣传承绵延的美好愿望和对于庄稼籽粒饱满和湖海有鱼丰收的殷切希望,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已经有所弱化,但是包含在面模中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没有改变,通过小果来强化七夕节的节日气氛的传统也没有变,不论是农村的孩子还是放暑假回农村探祖的孩子都一样沉浸在这些印了花纹的面果子的香甜气氛中,在这些花纹的认知中,孩子们了解了几千年来他们的先祖对于生命存在的敬意,对于自然孕育生命的感恩。
作者:王林芳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酒店文化;服务意识;文化意识;个性化;人性化
一、酒店文化的特征
酒店文化是酒店企业在长期为客人服务的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同其它企业相比,酒店企业在客观环境、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过程、顾客群体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酒店文化的特点是鲜明的,具体表现在:
(一)服务意识。酒店文化是一种服务经营型文化,服务意识是酒店文化的基本特点。同其他企业相比,酒店企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生产活动和具体的商品,它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都以提供服务为中心,所提供的是无形的以服务为主的产品,而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因此,评价酒店企业优劣的标准只能是服务的质量。由于酒店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转移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不可贮存性等特点,保证酒店产品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质量是酒店产品的生命。实际上从我国酒店的具体情况来看,多数酒店在设备设施等硬件上都是较先进的,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之所以服务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服务等“软件”功夫欠佳,而服务意识较差往往是关键因素。
(二)文化意识。酒店消费属于文化消费,文化意识是酒店文化的重要特点。酒店的本质是文化,酒店消费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文化消费活动。虽然在酒店中,顾客首先必须解决吃、住等物质方面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酒店的发展,物质方面的需求在酒店需求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小,人们外出入住酒店的主要目的已经不再是单纯住宿和餐饮消费,更多的是寻求一种文化体验。一般说来,酒店的文化意识越强,所提供酒店服务的文化品味就越高,也就越能在最大的范围内满足酒店客人的需求。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们逐渐达成共识,酒店的文化意识不仅是酒店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酒店企业未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的法宝。未来酒店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文化的竞争,酒店文化的强弱、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酒店的兴衰。因此,酒店文化建设必须突出文化意识和文化功能。
(三)个性化。酒店消费的情感性倾向和酒店市场竞争的加剧,决定了酒店文化必须突出个性化。心理学家认为商品消费除了具有物质性消费外,也是为了获得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消费者特别看重商品的象征意义,试图通过商品的消费表现出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个人修养等个性特征和品质。酒店消费的文化本质,决定了酒店客人在酒店消费过程中主要追求的是一种精神文化享受,寻求的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顾客对酒店的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客人不再满足于酒店提供毫无变化的“标准化”的服务,而更多地要求酒店根据自己的需求为自己“量体裁衣”,精心制作具有个性化的酒店产品,以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和个性。酒店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根据不同客人的不同要求,精心打造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遵循同类产品共性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突出酒店产品的个性,增强酒店的市场竞争力。
(四)人性化。酒店服务的对象是顾客,服务的提供者是员工,顾客和员工的“人”的本质决定了酒店文化必须突出人性化的特点[1]。实践证明,员工对酒店的忠诚感和归属感的培养,仅靠物质的激励是不够的,对一些员工来讲,报酬的多少并不能决定他们的去留,它们能否在酒店长久发展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酒店的经营理念是否认同,是否对酒店发展充满信心,是否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尊重,是否拥有职业发展的前景和机会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酒店必须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因此,无论是从要求酒店员工提供一流的、优质的服务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培养员工的忠诚感、归属感的角度来看,“人性化”都是酒店文化的重要特点。
二、酒店文化特征的启示
酒店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随着酒店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酒店之间在硬件设施上已经没有本质的差别,酒店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转移到酒店软实力即酒店文化的竞争上。酒店文化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在酒店所提供的服务型产品中融入文化的特性,让顾客获得独特的文化体验。基于酒店文化的特征,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
(一)增强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的服务意识。随着我国酒店业的发展,多数酒店的设施设备等硬件上都已经非常先进,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之所以竞争力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服务等“软件”功夫欠佳,而酒店基层员工服务意识较差往往是关键因素。顾客在酒店接触最为频繁的是酒店一线员工,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线员工的服务直接体现了酒店服务的整体水平,一线员工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顾客对酒店的整体评价[2]。在员工培训中,应该尤为注重员工服务意识,尤其是基层员工服务意识的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同时酒店管理者应该做好榜样示范作用,让服务意识深入到员工的心里,深入到对客服务的每一个细节。
(二)强化酒店的文化氛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客人也变得日益成熟,他们对物质方面的需求正在逐渐淡化,而开始更多关注精神和文化层面的体验。所以人们外出入住酒店的主要目的已经不再是单纯住宿和餐饮消费,更多的是寻求一种文化体验。基于客人对精神和文化层面的需求,酒店应该注重培育其文化蕴涵、文化情调、文化氛围,关注客人消费中的文化消费行为,努力为顾客的文化消费创造条件。同时酒店服务不仅要具备实用、实惠的性能,还要能满足酒店客人求新、求美、求知、求奇的文化功能。
(三)服务兼顾共性与个性。酒店在强调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应该更多关注不同客人的不同需求,在标准化服务中增加个性化服务,增强客人对酒店服务文化认同。例如,东南亚很多酒店在服务上特别讲究标准化服务与个相融合,同时追求创新服务和超值服务,一切服务因人、因时、因地进行。例如,欧洲客人入住酒店,酒店会为其提供欧洲的报纸等;中国客人入住,酒店则会为其提供中文报纸杂志等。
(四)注重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对于酒店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而言,他们承受着来自社会、工作和家庭方面的多重压力,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员工就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对顾客的服务当中,难以创造满意的顾客体验,同时会造成员工的频繁流失,对酒店文化的长远发展不利[3]。虽然酒店文化可以通过酒店的硬件体现出来,但员工是酒店文化的践行者,只有绝大多数员工都认同、遵守并信任酒店文化,酒店文化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酒店而言应该加强对员工物质和精神的人性化关怀,一方面优化员工工作环境和餐饮住宿条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金福利待遇;另一方面构建更加和谐的同事、领导的关系,加强员工的学习培训,针对员工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等。
【参考文献】
[1]乔修业.酒店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论文关键词:竞技体育;活动主体;活动内容;活动方式
1竞技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这是文化特质对作为亚文化体育的兼容。不同角色会形成不同的体育文化形态。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的活动目的是通过创造优异运动成绩获得社会认可,同时获得一定的物质与精神收益。而观众则是以运动员、教练员等的活动为媒介,将这种特殊的活动方式作为自身宣泄情感表达好恶的途径。对于体育比赛的组织者来说,体育活动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工具。在体育商业化韵味日渐浓郁的今天,这种目的彰显无疑。还有一种形态就是竞技体育在商品社会发展下的附属品,那就是经理人对运动竞赛的操作,球员转会实际是运动员作为商品的买卖,大型体育活动至少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更多的则是商业利益。像举办巴西、意大利甲级足球队来华访问,其根本的意义在于从中获得一定的商业价值,其次才是对中国足球队的所谓在丰富国际比赛经验上的“帮助”。从这一点上说,竞技体育中的不同角色都直接地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中的主体,因为在目的上和运动员大相径庭,于是就有另外一种形态的文化内涵。他们将体育作为一种简单的工具或方式来对自己的身心产生影响,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同时也作为现代人所必备的标志,反映出他们的体育价值取向。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反映了因为不同角色以,不同目的或价值取向以及参与方式而形成的文化形态。显然,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是与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分不开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环境下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形态,经过体育文化的开放性的作用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下民众所接受,于是就有了不同的活动内容。活动主体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不同的内容从而达到其目的。
不同的内容也具有特殊指向。运动员进行的活动是由国际奥委会及其相互组织所规定的活动内容,而普通民众则根据自身的实际进行不同的活动。在这一点上,后者活动内容的选择面要远远大于前者,但是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其中体育所谓“竞争性”也就褪色不少。所以说,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也对活动方式的选择产生作用。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是由于体育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因为活动目的与内容的不同,活动主体就会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运动员是以一种专门的过程即运动训练和竞赛来实现的,而普通民众则是一种自发基础上的组织来实现的。
2竞技体育文化的互动性
文化是一种集合。体育文化中,首先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然后才是人与人之间产生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文化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过程中的行为意识、行为方式、行为准则的积淀。这种积淀只有在活动的主体,即人与人在特定条件下的互动中才可以实现。活动主体的互动主要表现在参与人员与参与人员之间的互动,如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的互动,运动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运动员协会,球迷协会就是这种互动的组织产物,球迷骚乱则是这种互动之中的角色冲突。金牌战略、举国体制、职业化等也是这种互动下的社会适应。如果说活动内容之间的互动是它们在形态上相似而使迁移有了可能,倒不如说是活动的主体在其互动过程中对活动内容认识后的结果。不同的运动形态有其项群特征,也有其发生学的规律。乒乓球与网球的关系,篮球与橄榄球的关系,排球和篮球、手球的关系,橄榄球和足球的关系,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3竞技体育文化的规则性
主体的规则性表现了一方面自身制定规则,同时又接受规则的制约。不同的活动主体在参与到体育之前就必须接受一定的制约,否则就不能够把握这种特殊游戏的运动进程。这是物对人的制约,也是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体育竞赛是把人们心底深处的战争因子通过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发泄出来,但是又必须受制于特定的规则限制之下而不至于产生战争后遗症那样,这不能不说是人的睿智。
活动主体的规则性是自我约束机制的产物,是体育不同于其它活动方式的准绳,也是体育文化内部多种形态的基础,否则,体育就会是如战争一样的社会形态了。啊怕是最能够体现与在和谐的活动内容都有人工加工的痕迹,如登山运动。而当今几乎所有的运动形态都已经被活动主体进行了刻意的加工,也就是赋予它们特定的存在方式,以便于人们一边高唱着“绿色奥运”中回归自然,来彰显“人文精神”,实则是通过“科技奥运”为保证人自身在合理的自然条件下进行各种活动。这种加工很大程度上是活动主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而这种保护是以活动内容的某些属性的丧失为代价的,如项目自然属性的消退,人文社会属性的增强,也有对环境的破坏。活动内容的规则性区别了体育活动与它种活动。
4竞技体育文化的渐进性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是不同的。作为体育文化,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是体育文化的渐进性。活动主体的渐进性表现在纵横两个方面。纵是活动主体实施体育后在身心发展方面的渐进,横是主体在实施体育后所形成的不同层次主体。不可否认两个方面在历史上,在今天都依然如故。
从游戏到竞赛,从生活手段到运动手段,从一活动内容到另一活动内容都表现出体育文化的渐进性。战术的演进、技术的变革、方法的更替;学校学生体育教材的变化,一些简单的,不切合青少年学生实际的教材被删除代之以更新的教材;大众体育中因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活动内容也呈多样化这些更新与多样化都是逐步实现的,不可能逾越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这一模式。
活动方式的渐进性是活动主体在长期体育实践中如何进行体育总结与归纳,其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运动器材的革新对主体活动方式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合金材料使用使器材更加轻便也能够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激光电子产品的问世对运动成绩的评判更加客观准确;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使主体对动作技术的合理性有了更加清醒地认识。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中个体活动向群体活动的转变也不断改变主体在其它领域的活动方式。
5竞技体育文化的选择性
活动主体的选择性实际上是人与体育活动双向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不同的社会角色从事体育活动有其选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活动内容对不同角色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基于活动内容与活动主体社会角色之间相关性所决定的。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参加高尔夫球、一级方程式赛车活动的。老年人不会像少年儿童那样进行较多的娱乐竞技活动,而是专注于适合个人特点的秧歌舞、太极拳等等,反之亦然。就像活动主体的选择性一样,活动内容的选择性既取决于内容本身,也取决于主体角色。残疾人体育中的活动是特定条件下的特殊形态,这是由于活动主体角色的特殊性造成的。运动员选择的活动内容在形式上虽然和其他人群相似,但是他们更加体现了一种专门性。尽管有些运动员也具有全面的能力,如飞人乔丹既是篮球高手,在棒垒球上也不逊色。活动主体、内容确定后,与之相适应的也就是活动方式的选择性。不过有意义的是,尽管可能会出现不同社会角色进行同一活动内容,但是活动方式在质量和数量上仍然是有明显差异的。对于球类运动运动员的活动方式是全然不同于中学生的,纵然也有竞争性、竞技性的色彩,但是反映这些竞争、竞技性的方式与过程是不同的。
以奥运会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是用“更高、更快、更强”为标准来检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种族) 不同地域人们竞技体能的,而且仅仅局限在一定年龄范围的人群。而东方中国则是以气功、养生等形式来标的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6竞技体育文化的功利性
功利性是不同社会角色探索自然界成果,同时也是进一步改造自然的驱动力。体育文化的功利性是促进体育活动主体向自然、自我挑战的源泉之一。是人类身心陶冶后的愉悦,征服自然后的快意。不同的社会角色也有不同的功利性。普通人群体育活动的功利性表现在与自身角色相适应的基础上。为革命工作五十年是他们的政治功利,也是他们生存的功利性。而运动员的功利首先是自身价值的社会认可,然后是生存手段,即谋生的工具。功利性是和活动主体的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运动员是将获得社会认可与自身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或者名高于利,如中国女足;或者利高于名,如中国男足;或者名利双收,如NBA的大牌球员。中国女足异地比赛可以是经济舱或者硬座,住三星级宾馆,甚至是招待所;中国男足则不同,不仅可以在出行上阔绰,就是在私人生活中也远远攀高的。运动员的婚礼可以惊动各级领导,普通市民,可以空巷。从目前看还不见哪位女足姑娘婚礼有如此待遇。不同的体育活动内容也表现出不同的功利性。在当前世界体育文化中,不同的体育形态就表现出不同层次的功利性。足球是第一运动,田径是运动之母;职业化,商业化的运动不仅得到普通人群的认可,更是得到政府官员、资产者的青睐。普通人群从中领略到运动的无穷魅力,政府官员从中展示个人的才干,资产者则从中谋取金钱。
【关键词】广西 传统壮族舞蹈 文化特征 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60-02
民族传统舞蹈文化是世界各民族的祖先们经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后共同创造出的精神财富,也是深入了解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是一种直观动态的“文物”。然而,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一方面,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使非物质文化环境受到冲击,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也逐渐被遗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体的飞速发展以及旅游业原生态的不断被重视,国内外民族舞蹈的发展也开始受到重视,在这样的势头下,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舞蹈又获得了发展的契机。作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也有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壮族的民族民间舞蹈起源于一定的历史社会生活,是特定社会存在的真实的艺术反映。传统的壮族民族舞蹈不仅有扁担舞、竹竿舞、板鞋舞、迎宾舞、采茶舞等民族民间舞蹈,也有戏剧中展现出来的壮族戏剧舞蹈,还有师公舞、巫舞、傩舞等宗教舞蹈。本文试分析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功能与价值,提出保护传统壮族舞蹈的建议与对策,期望人们更深刻具体地了解传统壮族舞蹈,促进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发展,使得民族的文化遗产能传承下去。
一、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
(一)民族性与民俗性
壮族是人口达一千多万的少数民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根据居住地理条件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壮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也发展着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壮族舞蹈即是源于生产生活,展现壮族人民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精神思想、历史传统等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作为南方的少数民族壮族有其独特的风格,壮族舞蹈也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特征。传统壮族舞蹈保留了壮族人民真实质朴的一面,展现了人们自信、坚毅、勇敢的风格,它不以表演为主要目的,而通过祭祀、歌墟、节庆等方式表现本民族的特色。民俗性是民族性的一个重要特色,它是民族的文化、精神、特征的外在体现,例如,壮族有流传已久的刘三姐阿牛哥爱情的传说,其中壮族的绣球又是表达爱情的重要信物,绣球舞因此而生,把民俗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国家法定假日以外广西有其特定的假日就是每年的“三月三歌墟节”,充分体现了这种民族性和民俗性。
(二)节庆性与劳动性
舞蹈源于生活,传统壮族舞蹈也不例外。壮族先民把原生态的生活渗入到舞蹈当中,自然而灵动地展现出舞蹈的特色,真实展现壮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因而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劳作时为表达丰收的喜悦,人们会载歌载舞,主要展演的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劳动场面和动作,抒发着勤劳奋发的品质,例如开耕节上跳各种舞蹈来庆祝;节庆时,为表达愉悦的心情壮族先民会载歌载舞,抒发着质朴的民族情怀,展现民族的美好、和睦、团结和希望,例如蚂拐节上跳蚂拐舞。总之,壮族先民视舞蹈为生活,生活为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着生活的兴趣爱好和风尚习俗。
(三)宗教性与思想性
许多少数民族的原始舞蹈都是图腾崇拜的一种形式,图腾是最原始的民族情感,是对祖先的崇拜,它不仅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还起着维系民族共同体的纽带作用。壮族人民的图腾是青蛙,青蛙被誉为蛙神,也是壮族方言中的蚂拐。在传统壮族舞蹈中,蚂拐舞以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展现了壮族人民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舞蹈中无不诉说先人的生产、渔猎、迁徙等生存状态。此外,历史悠久的师公舞是壮族梅山教派的民间祭祀舞蹈,还有祭祀活动中的巫舞,也就是过去巫师给人驱鬼治病时跳的一种舞蹈。这些舞蹈都蕴含着信仰、崇拜、希望的思想。
(四)娱乐性与群体性
壮族人民活泼而开朗,他们的舞蹈也是愉悦的,他们在舞蹈中娱神、娱祖、娱鬼、娱人、娱景,甚至自娱,尽情释放内心欢快的情愫。很多舞蹈娱乐活动深受人民的欢迎,例如铜鼓舞、扁担舞、假面舞等,通过舞蹈表达愉悦身心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追求,展现壮族人民自强自立、乐观积极、努力向上的生活价值观。
传统壮族舞蹈中舞蹈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群体性,当下传统壮族舞蹈的集体舞形式还广泛流行在广场舞当中,舞蹈表演者们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统一,共同演绎舞蹈的艺术,这样的群体舞蹈可以无形中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间的共荣团结,发扬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例如,传统壮族舞蹈中的绣球舞、竹竿舞、板鞋舞、扁担舞等,以板鞋舞为例,板鞋舞是几个人必须同一步调,同起同停才能完成,因而极大地体现了群体性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传统壮族舞蹈的功能与价值
(一)宣传文化,团结民族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有时候是在讲述一个民族中古老的传说,有时是在演绎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时是在传扬一种民族的精神和力量,有时是在记录着民族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传统壮族舞蹈同样是先辈们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遗产,讲述着壮族人民的坚强与不屈、努力与奋进,这种传统的舞蹈传扬着民族的文化,各种节庆中、劳动中的舞蹈无不使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并勇敢地向前进。
(二)身心愉悦,陶冶情操
舞蹈与运动相似,都有着健身、健心的功效,舞蹈表演者跳舞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如果长期坚持,会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当今社会,人们压力越来越大,健身的人群也日益庞大,选择跑步类的体育运动来健身不免有些枯燥,而通过舞蹈的形式,且有些舞蹈还伴随着悠扬的音乐,锻炼着身体的同时,又愉悦心情,陶冶情操,锻炼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温州方言俗语;地域文化特征;地方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一、导言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也是民俗语言的重要组成组成部分。语言学家温端政认为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合称俗语。“方言中俗语是一种广泛流传在群众口头上,结构相对固定的通俗语句,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愿望以及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温端政《古今俗语集成》)温州方言俗语在温州地区产生,与温州当地的风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温州文化系统的产物和结果,也是沟通其他文化成分的媒介。方言俗语是民间文化史的化石,是民间文学创作的工具,同时也是联系地域民俗和民间文化之间的纽带。方言、民俗、俗语和地域文化,是民俗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温州方言俗语概述
温州古称、东瓯、永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温州方言源远流长。今天温州人口中所说的语言,南宋时期已接近今语,宋末永嘉人戴侗(1200-1285)的名著《六书故》大量采录家乡温州方言的俗语、俗字、俗音,充分表明当时温州话已接近今语。国学大师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1928)认定温州方言为吴语的一支。王力《中国语文概论》将温州方言列为吴语温台系。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把吴语分为六片,温州方言为吴语瓯江片。
温州地区的方言种类多,差异大。温州方言主要有瓯语(温州话)、浙南闽语(闽南方言)、畲语(畲族客家话)、蛮话(苍南土语)、蛮讲(泰顺土语)以及大荆话(台州方言)、罗阳话(处衢方言)、金乡话和蒲门话(吴语方言岛)等方言。这里搜集整理的是主要是以“瓯语”为主的方言俗语。温州方言是近两千年悠久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它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呈现出独特的地方风采。温州方言俗语是温州人民创造并广泛流传在人民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包括温州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这些俗语反映了温州人民对事物和生活的共同认识和价值取向。对温州方言俗语的研究和整理,不仅有利于吴语史和汉语史的研究,也可以促进民俗、历史、社会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建设。
温州市文化处于1962年编印了《温州谚语资料》二辑(油印本,仅印50本)作为内部参考资料,在全市范围内收集并整理温州方言谚语资料,涵盖时
生活、习俗、自然、行业等内容。胡崇刚于1980年对收集到的谚语重新整理,编辑成《温州民间谚语资料》和《温州方言成语》。温州民俗大家叶大兵在20世纪末所著《温州民俗大全》对温州民俗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温州俗语作为温州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了温州的文化内涵,笔者拟从温州方言俗语里展现的温州地方产业文化、温州地方地理文化、温州地方民情风俗、以及地方文化心态进行解读,来探讨温州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三、温州方言俗语里的地方行业文化
(一)温州农耕文化悠久和丰富,田间文化与民间智慧相得益彰。
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温州三面环山,东边靠海,周边300公里内非山即海,地处亚热带,冷热适中,雨水充沛,季风显著;是浙江省著名的产茶区和“水果之乡”。温州地方俗语作为温州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文化载体,透露出浓烈的农耕文化特征。在农耕生活方式中,温州人总结出相当数量的和农业生产有关的俗语,而这也证明了温州人们对农业的重视,农耕文化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温州人勤劳朴实的特点和温州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比如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民谣和温州人耳熟能详的儿歌“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午,六月六晒霉臭,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塘糕印壮元。”由于古时农耕生活的影响,温州方言俗语里遗留了很多关于动物形象的俗语,比如“死狗避不过滚汤”讲的是该来的还是会来,躲避也无用;“三斤猫狸拖四斤鸡”是比喻自不量力的行为;“呒毛鸡代鸭愁”是指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还去记挂他人。“抓勿牢老虎在猫身上出气”指的是那些害怕强势,欺负弱势群体的行为。温州话中体现农耕文化的方言俗语主要体现了温州人希望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和温州人在长期劳作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智慧。
(二)温州人“崇商、勤劳致富、讲求实际”的经商心理和精明的经商手段。
温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商埠。早在唐代,温州就是中日商船进出停泊的重要埠头,宋代绍兴元年建立市舶务,成为全国七个市舶司之一。由于温州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代温州就成了著名的滨海贸易城市。温州方言里关于商业、手工业等经济方面的俗语也为数不少,这一点和别的地区的方言俗语产生了一个鲜明对比。温州人独特的经商之道为世人所称颂。“温州模式”是在温州这块土壤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现代温州人苦心探索、发奋创造的成果。从民俗学视角考察,在“温州模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家庭工业、个体经济、专业市场、商贸经济、民间信贷等等要素,乃至精神要素,都与温州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温州的方言俗语中也反映了温州人崇商的经商心理和精明的经商手段。
温州人奉行勤劳致富,讲求实际。“金三益的字号-硬码”,“靠兄靠妹,不如靠自已手掌手背”,“仓桥老老娘儿,只讲现铜钿儿”、“五月五卖菖蒲――短期生意”,“男人勤,田地角头出黄金;女人勤,猪栏角头出白银”等等。比如“弗怕折(yi),只怕歇”意思是为做生意亏本一点倒不可怕,可怕是不去寻找原因、分析市场,却从此停业;此语激发经商者要有“知难而进”的刻苦精神。温州老一辈深知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道理,总是会告诫后人“吃力铜钿快活用,快活铜钿坐班房”。
温州人深知创业的艰辛,但还是百折不挠,大胆创新。“变变动,有下蓬”,“蓬”是指红火、兴旺的意思。固定在一个工作岗位或一种专业上,时间一久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调动或变换一下会增强人的新鲜感与推动力,能更好地开拓创新。与“树挪死,人挪活”有点同意。“胆大做将军,胆小做蚊子”、“风头霉头两隔壁”、“只晓得和尚吃馒头,晓弗得和尚求戒”。其中求戒是指用点燃的香在和尚脑门上烫孔留标志,表示永不还俗,求戒是很痛苦难受的过程。而做和尚痛苦的过程我们没看到,一看到他吃馒头就误以为很享受。此话形容我们只看到他人创世成功时的喜悦与幸福,却不知道他人创业时的辛苦与艰难。
早些年,温州出现了一些新俗语 “不找市长找市场”、“不言下岗言办厂”、“能做老板,能睡地板”。这些新俗语从一个侧面说明温州人的精明的经商意识,同样也表达出温州人求生存求发展的谋生攻略。
四、温州方言俗语里的地方地理文化
(一)温州方言俗语体现了温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气候特征和自然风光。
人类群居的生活模式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的,语言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打上了深刻的环境烙印。地理环境的变化不同、社会生活的变迁,方言词汇也会相应的继承或更替。由于温州地处吴语区最南部,北方话的影响是从北到南的,作为南部吴语的温州话总比北部吴语保留更多的古老特点。在温州方言俗语里保留了很多旧温州城区的地名和旧貌,为我们研究温州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很多素材。古城温州位于瓯江口,瓯江之口含江心屿、七都、灵昆三颗璀璨的明珠。古城温州城内水系是以三条纵向的河道为骨架,这三条河道为大街河(今解放路)、信河、九山河,均来源于瓯江。这三条纵向主干河道与横向水巷构成城内河道交通网络。古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温州的山水钟灵神秀,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也照顾了温州人民的饮食起居。关于温州水乡的谚语还有“船多碍埠头”和“五六月鞋拖,勿走我南塘街,十二月笼裤,勿走我南塘过”等。
(二)温州方言中浓郁的山水情结成就了温州人的智慧与淳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山秀水的江南风光养育了温州人的淳朴和智慧。温州人坚定而执着,勤劳勇敢,相信“潮水有定人无定”,“十个指头有长短,山林树木有高低”。比如“我讲东门,你听西角”和“跟拉麻行,退拉南塘”,这两句俗语都有所指,但从字面来看,东门,西角,麻行和南塘也正说明了旧时温州城区的地理位置。“地方小,桥还二爿”,这是一句褒义温州俚语,在温瑞塘河流域一带流传应用得比较广。这里所指“地方”即村落,“爿”就表示一座的意思,比喻某件事物的实际情况超出人们原先的预料,多以夸张的语气对待。“无船不成事,无桥难过里”,成为当时温州村落沿河而建的显著特征。温州方言中很多关于“行船”的俗语,比如“老大(船老大)多,船打翻爻”指的是主事的人太多,事情就办不好,强调做事要有主原则的重要性。
五、温州方言俗语里的地方民情风俗
(一)温州方言俗语体现了温州独特的地方节日特色、婚嫁习俗、饮食习惯。
温州隶属瓯越文化区域,历史悠久,民间文化丰富。汉代时,温州建立“东瓯王国”。当时民间“尚巫渎祀”之风甚盛,并有“端午竞渡,用以祈赛”之俗。隋唐时,温州一带“尚歌舞”(《隋志》),并以歌舞娱神。民俗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地域中,长久以来人们出于生活的需要,以模式化的方式进行的活动。温州方言俗语里有很多关于体现了温州的风土人情,同时也传授生活智慧和生活经验。“十二月日日好掸新,六月日日好尝新”,“未吃重五粽,破碎慢慢送;吃了重五棕,破袄远远送”等等体现了温州的地方节日特色。温州人强调做人应有的诚信、正义、勿欺穷、谨言慎行。比如“瞒天瞒地,瞒不得隔壁邻舍”、“人难欺,马难骑,勿笑穷人穿破衣”、“敲锣当面响,背后勿讲人”、“眠床角吃糯柿也有人晓得”、“漏缸一条缝,沉船一个洞”、“待人自待自,害人自害自”。
温州人做亲要门当户对。“穷合穷,富合富,卖千张合卖豆腐”。温州人讲求家庭的和谐,“夫妻是个桶,打了箍得拢;人是个缸,打了远远”。同时温州方言俗语里也有很多关于讽刺社会阴暗面。“后生无银难做亲”、“穷官强富户”、“上不正下歪”、“有银有人,官司包赢”、“当路石头有人端”等等反映了温州老百姓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和社会理想。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心理,构成了不同的民俗饮食文化。温州饮食民俗中有独特的喜食海鲜、生食海鲜以及吃鱼禁忌等,信仰民俗中有祈海神,信龙神等都有很强烈的海洋文化气息。表达饮食的俗语有“三十个铜钿买索面―多绞(讲)”,“不当家晓不得柴米贵”,“韭菜园,割不断”等。比如“馄饨担,一株毛竹起三间。一株毛竹起三间,起起三间独自担。前面有个烧汤佬,后面有座七平山。“这是一则为旧时温州走街串巷的馄饨担写照的民间谜语,这些俗语显示了温州社会的饮食文化。
(二)温州人尊老爱幼、讲究礼节、注重“和谐”生活。
礼仪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文化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社会道德的标准。温州人有着讲“礼”的优良传统。礼仪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追求和谐,和谐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这在温州俗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深知“出门人,处处让三分”、“忍一忍,吃不尽”、“梅天落雨记前晴(情)”。在温州俗语里,和谐就体现在处事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体现在温州人为人处世不偏不倚。温州人认为“家富不如家和”。温州俗语也告诫人们正确的交友之道:“浇树浇根,交友交心”、“朋友千个不多,冤家半个不可”。
温州人注重家庭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别人家金屋,不如自家草屋”、“儿不嫌娘爷丑,人不嫌家乡穷”。作为“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人保持了“孝”的优良传统。比如“树老根须多,人老见识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温州俗语“只有上孝落,下孝上”是对社会上很多孝行倒挂现象的一记警钟。
六、温州方言俗语里的地方文化心态
文化心态指的主要是在一定地域里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当然在各地区相一致的,其中也有一些特别的是在本地社会生活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地方的方言谚语集都能集中地表现当地人在以往的岁月中形成的经济思想、政治观念、生活追求的理想。温州人的性格特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温州地处东南沿海,闭塞的交通,落后的手工业和农耕经济,早年许多人漂洋过海去东南亚国家掏金,逐渐了解到海外经营的理念。温州人有非常传统的地方观念,亲帮亲穷帮穷,一人发财全村跟,哪里赚钱哪里旺,一个产品带万家,形成温州特色,事实上就是温州民情特色。
温州方言俗语中蕴含了丰富的温州地方文化内容和文化心理。温州人迷信:“问个佛,打个阂”,温州人把鸭舌称作“鸭赚”,只因“舌”和“折”方言上同音;温州人勤劳:如“天光(早晨)露水白洋洋,宁可日昼(中午)晒太阳;日昼太阳上晒落,宁可黄昏夹暗摸;黄昏蚊虫叫嗡嗡,宁可明朝天光起五更。”绝妙的讽刺了那些好吃懒做、不愿劳动的二流子;温州人坚忍:“忍一忍,吃不尽。” 等等。
七、结语
方言俗语真实地记录了当地人的语言、生活习俗、地名、特有事物等,反映了该地区民众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民俗事象和感彩,是宝贵的世界文学遗产,也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极好素材,对语言学、民俗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研究都极具价值。温州方言俗语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温州社会生活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州方言俗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虽然关于温州俗语经常出现在电视,电台和报纸上,但这远远未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保护方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保护民俗文化自身。从方言俗语的角度解读温州的地域文化和经商文化,为研究温州的地方人文和经济文化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基金项目:温州市社科联温州文化研究课题(12wsk19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曲彦斌主编:《中国民俗语言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3]沈克成、沈迦:《温州话》,宁波出版社,2004。
[4]温端政:《古今俗语集成》,《语文研究》 2001年第24期。
[5]叶大兵主编:《温州市民俗学论文集》,1995。
[6]温州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温州市歌谣谚语卷上》,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关键词:女子;足球;球迷;文化
足球运动是世界最流行的体育运动之一,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是全世界足球球迷的盛宴,世界杯不仅是单纯的比赛,更是民族文化的精神体现,足球球迷的文化亦是其中的文化符号。每一场精彩足球赛事的举办,离不开球迷的热情参与和全情投入。而现代足球背后的支持者不仅仅只有男性球迷,女性足球球迷的关注也使足球球迷文化市场悄然发生改变,足球的特殊魅力吸引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女性球迷。
一、女性足球球迷的概念
足球球迷这个词语源于英国,因为现代足球的发源地就是英国。足球球迷在辞海中定义:即喜欢踢球(除专业运动员)或看球而入迷的人。而女性球迷也有学者给出定义:女性中喜欢踢球(除专业运动员)或看球而入迷的人,以及只看球星等目的而不是真正看球的人。
二、女性足球球迷特有的特征
2.1本质是人本文化
足球球迷文化涵盖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球迷文化的本质是人本文化,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性管理。同样,对于女性足球球迷来说,她们更加关注个人自身的满足和需要,通过观赏足球运动来满足她们的欲望。在观看足球球赛的过程中,通过对支持球队的助威呐喊中,大声宣泄着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和不满,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宣泄,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一种释放,这样看来,观看足球比赛对于女性来说,就是一种独特的解压方式。当然也不能排除在这其中有一部分女性球迷是真正在乎球队的未来发展道路的“专业”球迷。男性球迷可能会更多的关注自己支持球队的成绩和名次,但大多数女性球迷在这方面的要求可能就会相对较少,她们只是享受当时球赛的过程,只是全情投入当下的球场氛围。
2.2热情投入,奔放享受
在观看足球比赛时,要是支持的球队打入漂亮的进球或者喜欢的球星表现出色时,女性球迷会抛弃平日里的羞涩,尽情的尖叫呐喊,享受属于球迷们的精彩时刻,这种近似疯狂的欢庆动作,在现场观看足球比赛时表现的更为强烈,在现场跟随男性球迷一起欢呼、一起呐喊,她们会沉浸在现场的氛围中享受球赛。足球早已不是男性球迷的专利,女性球迷对足球的热爱在一定程度上丝毫不亚于男性球迷,女性球迷的奔放的感染力比男性球迷更为强烈。
2.3偶像派的欣赏角度
女性球迷支持一支足球球队的原因可能非常简单,也许是因为身边环境的影响,比如自己的家人、朋友对某支球队的热爱使他们耳习目染;或者只是单纯的因为只是家乡球队,所以喜欢;也或者只是因为这支球队里有她们心目中颜值高的“白马王子”。相比男性球迷,她们可能不会特别在意整只球队的大局规划、球队排名甚至是比赛的结果,她们或许只在意的是她们支持的球星的表现,或者是比赛中无关比赛的小插曲。相比男性球迷,女性球迷可能仅仅关注比赛当时的心情感知,即只要当下开心就好,在比赛结束后,她们就不会再纠结球队整个赛季的排名或者球队上下的管理、技战术打法等。
2.4成为新的娱乐对象
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开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介入到足球比赛中。世界各国的美女也是每届世界杯上不可或缺的元素。球场上的足球宝贝、看台上的球迷、球星的女伴等,这让原本刚性十足的足球赛场上充满了柔美的色彩。这也让球迷们在观看足球比赛的同时有了新的看点。女性球迷在看台上早已不再是“新新人类”,他们同样与男性球迷一样激情而疯狂地为球队呐喊助威。在整个过程中,女性球迷的柔美色彩会成为球迷看台的动人风景线。同样,女性球迷更加会关注与足球相关的美女的动态。
三、结语
在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中,引入女性足球球迷,使足球运动的发展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女性球迷本质是人本文化,其热情投入,奔放享受;偶像派的欣赏角度早已成为新的娱乐对象。从这种独特的视角,对女性足球球迷的特征进行了浅析和探究。正确引导和管理女性球迷,将会在推动足球运动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