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时间:2022-03-16 01:18: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地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地理学

第1篇

作者:马海涛 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关系范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人文地理学的“关系思考”(relationalthinking)的倡导下[6],伴随着经济地理学制度转向和文化转向的研究深化,经济地理学中有关“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如何塑造经济景观”的文献越来越多[7-9]。学者将“交织于多种地理尺度上的经济变化过程中的行为者的社会空间关系”作为研究核心。这种视角成为21世纪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被称作“关系范式”、“关系转向”或“关系经济地理学”[10]。关系范式的分析框架包括3个方面内容:关系资产、关系根植性和关系尺度。①地方和区域发展的关系资产:尝试将地方和区域的发展解释为区域经济复苏的空间结果,采用诸如“制度厚度[11]”、“非贸易相互依赖[12]”、“学习型区域[13]”等多种相互作用的概念给予解释,常使用地方规则、反思性知识(re-flexiveknowledge)、惯习和情境(context)等多种非经济因素剖析企业区位的集聚以及地方和区域发展的结果。②处于社会行动者网络、企业网络和组织网络等各种网络中的关系根植性:强调网络及其内部权力关系有助于经济地理“对企业的再发现”的研究。③关系的尺度:在理解当前“全球化”的地理现象时尝试解释和阐明尺度地理重叠和地域单元重构的作用[14]。关系范式的研究还出现了多个学派,例如:将经济主体创建空间的力量以及区位机会视作其研究焦点的“加利福利亚学派”[15-17],强调国际相互作用中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嵌入性的“英国曼切斯特学派”[18-19],以及强调在空间视角下对行动的关系概念体系进行研究的“德国关系学派”[20]。这些学派总体上看都是以经济行为者为中心的,强调制度在分析经济关系中的核心位置,关注全球化对经济组织的影响以及随后发生的全球—地方张力,对社会和经济过程的理解有明显超越空间描述的趋势[21]。

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演化范式

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内部出现了一种基于“生物学”类比的“演化经济学”,得到快速发展并能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抗衡[22]。受演化经济学的启发,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尤其是欧洲)对演化分析方法日益重视,并于20世纪末提出发展一门演化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地理学与演化经济学家重视分析产业创新和技术变化不同,更加注重寻求空间演化的本质[23]。进入21世纪后演化经济地理成为经济地理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当前西方经济地理学理论建构的前沿[24-28]。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企业的竞争是基于它们的知识、惯例和能力,而这些东西是在过去并在特定的地方环境中形成的,因而是其他企业难于模仿的;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并非是基于企业和消费者的理性区位决策,而是地方化知识历史累积的结果;学习、路径依赖和惯例的演化是理解技术创新和区域竞争力的基础。因此,演化经济地理学非常关注企业学习(知识生产)和知识转移扩散的动态过程以及制度、地理集聚在其中的作用。在探讨经济活动在空间中的不均衡分配方面,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要点,不同于制度主义经济地理学所认为的财富在地域间的不均衡分配主要关系到地域制度的差别,也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地理学将经济行为的不均衡分配视为移动性生产因素驱动下一般性集聚过程的结果,它将经济行为看作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展现的演化过程,强调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路径依赖动力(path-dependentdynamics),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理解路径随时间的空间分布,它对分析空间中新路径的创造和扩散以及合适路径扩散的发生机制特别感兴趣[29]。在核心概念方面,演化经济地理学将“新奇”视为演化的根本动力[30],认为“惯例”是演化的轨道,重视技术与制度、企业发展与企业环境、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特征[31],运用“路径依赖”概念理解和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演化[32-33]。演化经济地理学能够在企业的区位行为及惯例演化、产业的空间演化、网络结构与网络的空间演化、城市与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系统演化等多个层面上为空间中经济演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29]。

西方经济地理学关系范式与演化范式的比较

两种范式在反对新古典主义范式上具有相似的核心假设理论是为现实服务的,西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产生也是基于对新出现经济行为现象的解答。西方经济地理学关系范式和演化范式的出现,是与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现的后福特式的经济活动组织方式相一致的。这一时期,外包、专业化生产、网络连接和对市场需求的弹性适应扮演主要角色[34]。同时,在经济地理中出现了诸如知识的创新、企业能力、暂时性工作组织和企业的社会文化嵌入性等新的研究对象。而经济地理学的新古典主义范式,将企业概念化成黑箱,忽略其内部过程,认为经济行为是非社会化的,并且忽略企业行为过程和动力机制以帮助其形成所谓的统一结构,来解释空间中的经济行为[35];这种假设不能应对新的研究挑战。西方经济地理学所出现的两种范式在分析经济景观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似乎可以取代先前出现的经济地理学的新古典主义范式[31,35]。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关系范式和演化范式在挑战新古典主义范式方面具有以下共同点:①两种范式都研究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关系是构成地方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两种范式都拒绝新古典主义将经济行为者视作处于社会之外的原子式个体,都承认在特定社会结构和制度关系背景下的经济行动的嵌入性;都十分强调周围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都不同程度上是源自于先前制度转向(Institutionalturn)的理论讨论。③两种范式在所期望塑造的经济景观的研究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新古典主义范式集中在诸如某一时间特定地点的技术标准或基础建构此类的显在结构条件;而演化和关系范式考虑的是企业的社会关系及其历史或发展路径,认为空间是一个由社会建构的实体,所谓的空间或区域特点既不是预先给出的也不是持久的。演化和关系方法都会假设空间结构是由运行于空间中的社会过程建构的,都对一个固定的制度化地域持批评态度[19,29]。经济行为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改造或创造他们自己的区域环境,同时也受制于不同空间层次的制度框架。这种特别强调过程倾向的概念是与新古典主义视角将空间等同于充满规定特征的容器进而决定经济景观的观点背道而驰的。可以看出,相比较新古典主义方法,演化和关系视角在分析核心、经济行为和空间概念3个方面都具有类似的核心假设[36]。两种范式在解释经济地理核心问题上存在互补当前经济地理学有3个层面的核心问题,分别是:①微观层面企业的区位选择与行为决策制定;②中观层面产业部门的新兴空间、空间扩张与衰退,以及企业、技术与地域制度的相互作用;③宏观层面空间系统的集聚与扩散,例如区域系统。这3个层面代表了当代经济地理关于不同空间尺度和行为者集聚的研究范围。西方经济地学的关系与演化范式在解释以上3个层次经济地理学核心问题方面有相似之处,也有细微差别,总体上是互相补充地推进3个问题的解释。关于企业区位选择的假设为了理解企业区位选择的激发和限制因素,应该对企业决策的基本假设进行充分考虑。不管是关系范式还是演化范式都承认经济行为者在社会相互作用结构中的嵌入性。具体地说,关系视角的嵌入性是以经济行为者的节点连接关系和网络结构关系为特征,其中网络关系更加受到重视[37]。演化视角也是如此,经济行为者的复杂相互关系被认为是经济行为的某种空间秩序的重要原因[38]。两种视角都反对经济行动者的完全理性,反对经济行为被利润控制或者是纯粹的利益最大化,都承认行为者的有限理性和对市场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性。演化视角认为,经济决策主要依赖组织路径,这个组织路径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基于经验和默许知识所进行的内部行为。关系视角则运用Yeung的多重逻辑(multiplelogics)[39]解释企业经济行为,涉及到企业内部以及同供应商、客户和机构之间的多重关系。社会关系显然能够促进和限制企业的区位选择,然而两种范式在制度作为影响空间结果的因素方面存在细微差别。演化范式认为,尽管经济行为受到制度限制,但企业决策不会自动地将其作为因果法则;而且,制度被解释为一系列的机会或条件。

例如,引用演化经济学的多样性概念,强调在相同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经济结果;或者像Boschma和Frenken所说制度是与组织路径不相关的(orthogonal)[40];这都说明了演化范式对制度的理解。而关系范式方面,其“权变性(contingen-cy)”的准则认为“对人的行为而言,在任何时间和地方,同一的前提条件不必然具有相同的结果”;因此,认为“企业在特定地点的决定既不能被预测也不能通过其他企业的区位行为推测,而是应追溯其特定制度影响下的关系特征”。可见,关系范式对制度的重视程度大大强于演化范式。产业部门的空间演化演化的和关系的范式都引用“区位机会窗口(WLO:windowsoflocationalopportunity)”[41]概念解释新产业部门的出现。区位机会窗口可以用来描述新出现的产业借助于不确定性、创造力和偶然性形成新的空间格局;认为在新产业出现时,区位机会窗口会打开,同时为先进和后进区域的产业发展提供机遇[42]。两种范式都对这个概念进行扩展。演化范式认为产业部门的空间演化可以比作中性空间(neutralspace)向真实地方(realplaces)的转变,是以部门特定的地点、网络、路径和制度为特征的。由于企业被认为是可以建构自身环境的,因此产业部门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地方。新产业部门的地方化需求与区域生产结构的不匹配,也增强了产业部门空间演化中企业区位选择的自由度。但是区位条件如何对企业区位选择及区位行为产生影响呢?Boschma和Lambooy提出了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参数(genericparameters)”概念[24],涉及到普通知识、技术或服务等一般化因素,特别是可以产生部门灵活性优势的城市化经济。一般参数概念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地方出现新的产业而另一些地方没有(缺乏一般条件),但这个概念仍不能充分的解释新产业为什么会在不同区域出现。Boschma又提出机会(或自由事件)和人的创造行为对部门产生的最初阶段产生影响[42]。由于集体学习推动了创新过程,使得一般因素依次转变成特定资产培育地方化经济,并增加回报。对机会和创造性(或交互学习)的强调可以为具有相同一般因素的特定区域的繁荣和其他地方的衰败提供好的答案。演化范式用创造和集体学习的概念解释新产业部门的出现,特别强调组织路径的角色;然而却认为制度是一般条件,仅仅对新产业的空间演化起到边缘性的影响。关系经济地理也将区位机会窗口模式作为分析的起始点。Bathelt和Gluckler用莱比锡Leipzig的传媒集群案例,表明新产业空间的出现是不依赖产业传统和历史现象的,而是受自发产生的突然行为驱动[19]。与演化范式将新产业出现归结于机会或自由事件的论述不一样,Bathelt强调关键行为者(keyagents)的角色,认为关键行为者能够在激发相关产业的集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3]。在创造区域竞争优势和促进区域增长方面,关系范式强调在地方资源、技能、共享的信任、标准、路径和其他地方制度结构中的特定社会经济嵌入性。在解释新产业的空间演化方面,关系范式采用地方化能力的概念,强调制度结构的重要性,如高等教育和培训计划、孵化组织和制度厚度的建立。在关系范式看来,演化范式所强调的路径和创新性仅仅是驱动区域和部门增长的很多个要素中的一个而已。事实上,两种观点都在努力解答新产业部门的空间演化,但都很难预测新的产业到底会在哪里出现。两种范式都对区位机会窗口的概念进行了补充性认识:演化观点认为制度环境不是未来新部门发展的必然因素;而关系观点认为制度结构会成为地方化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空间系统的集聚和扩散空间系统的集聚和扩散主要讨论的是引致区域增长或衰退的结构变化过程和机制。演化的和关系的视角都将集体学习视作激发区域增长的重要因素;他们都赞同将知识创新作为区域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驱动力。演化范式偏好于用“路径”概念对空间系统的集聚和扩散进行解释。一方面,运用“最适路径(op-timalpath)”解释空间系统的集聚。演化观点认为知识集聚的过程发生在企业内部,企业以试错的方式进行行业知识的累积;而市场竞争表现为一种选择过程,使得精明适用的路径得到扩散,愚笨不适用的路径逐渐消失[29];结果,最精明合适的路径(即最适路径)被沿袭,使企业更有竞争力而且会可持续地增长。另一方面,运用“路径锁定”解释空间系统的衰退和扩散。演化观点认为由于路径依赖的持续,已经建立的空间类型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当拥有特定资源、能力和制度结构的专业化产业区不能与变化的市场需求相匹配时,就会出现路径锁定状态;产业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先前的组织路径不能再适应新的状态,固化路径在解决新的问题时会趋向失败,进而导致了产业的衰退或扩散[24]。关系范式常采用“交互学习(interactivelearn-ing)”的概念来解释区域发展[44]。交互学习不仅仅涉及到建立技术和组织的创新,而且涉及到建立广泛的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牵涉到多种形式的流通资本,包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文化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多种形式,所以区域发展路径实际上是在一个更为宽泛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更为重要的是,产业区的发展依赖交互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整和改造能力。由于原有关系的断裂,一些新、小产业的能力也可能会被重新整合成新的发展路径[44]。关系视角不赞同演化范式提出的持续路径依赖轨迹,而是倾向于采用整合的政治的(或部门的)危机和断裂(crisesandruptures)概念以便能够与更加复杂的现实相匹配。相对演化经济地理,关系经济地理在解释宏观层面区域发展中的集聚与扩散方面的观点相对较少。两种范式在一些核心概念上存在细微差别关系范式和演化范式在批判新古典主义范式方面具有相同的核心要素,在解释经济地理核心问题过程中也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为了更加透彻的了解这两个范式,还需要放大这两个范式的概念差异,以便进行比较。从时间的概念上看,相比较演化方法,关系视角较少关注历史;尽管关系范式也会讨论演化和路径依赖,但在其方法上更多是静态的。从分析的层次上看,关系范式主要是关系和网络;而演化范式常使用企业(区位选择)、产业(空间演化)和区域系统(演化)作为主要的分析层次。从对经济景观的解释上看,关系范式集中在关系和流上,常采用社会相互作用和网络等概念;而演化范式强调以个人和组织知识及技能为特征的组织路径的角色,将企业个体作为解释经济景观3个层面(企业、部门和区域)的空间结果。从对制度的理解上看,关系视角非常有力地把制度整合到分析框架中,认为在任何条件下分析区域发展,制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演化范式把市场作为选择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从方法论上看,关系范式主要是以定性的案例研究为主;而演化范式有比较广泛的研究方法,从模型构建和定量分析到定性案例研究都可以用到。为什么这两个范式会出现这些细微的差别呢?可以从他们的来源或根基上进行解释。20世纪80年代之后,经济地理学远离传统的经济分析方法,吸收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科学转向一个更加多学科的方法。关系经济地理与社会学有很强的联系;而演化经济地理学源自于演化经济学的思想;这正是两个范式存在差别的重要原因。两种范式在理论构建过程中存在相互影响和互相包容经济地理的关系范式和演化范式被认为是在当前经济地理研究潮流中占有优势地位的,而且是更具包容性的,一种方法可以整合进另一种方法并成为其重要建构特征。一方面,根据Bathelt和Gluckler[19]以及Emirbayer[45]的观点,关系范式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理论框架或分析模式,集成了演化方法的核心问题(如路径依赖)。另一方面,就像演化经济地理强调引致或阻碍经济景观适应性的过程和机制一样[25],也受到了关系视角的影响;取代企业、个体和区域等被定义了的实体,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历史过程被认为是造成经济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且,关系方法被看作是同演化经济地理的核心挑战相一致的,都将区域、集群和网络的增长、结构变化和转型升级的解释作为重要内容。

结论与启示

(1)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多元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一方面,经济地理学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描述、解释和调控经济行为的空间,而随着国际社会对创新的重视和技术能力的快速更替,经济行为的组织方式将会持续发生变化,且出现多样化趋势。在学科要求和经济现实的互动下,西方经济地理学也会出现多种新的解释理论。另一方面,由于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开放性特征,在多学科理论不断推进的情境下,其多元化趋势将会更加明显。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各理论范式之间以及各学派之间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辩,近来演化经济地理学者对关系经济地理所提出的部分理论提出了批评[36,46];也正是这些争论推动经济地理理论的进展。(2)西方经济地理的多元范式之间的交叉会更为广泛。西方经济地理理论的多元转向并非孤立的,而是存在各种关联。西方经济地理的关系转向与前期出现的制度转向和文化转向具有紧密的联系;演化转向源自于对演化经济学思想的借鉴吸收;制度、关系、文化和演化转向都是基于对新古典主义范式的批判。近来,关系和演化范式在理论建构中的相互渗透也表明了这一点。加强多种范式之间富有成果的交换,将利于经济地理理论的整体发展。(3)参与国际经济地理学理论建构必需对西方理论流派有深入地了解。目前国际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和讨论是以英语为主要工具,经济地理的前沿理论大都刊登在高级别的英文刊物上。国内经济地理学研究正以积极的态势参与国际经济地理学的论争,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案例并上升到理论层面以英文形式在重要刊物上参与经济地理学论争的并不多。事实上全面介绍和评价西方经济地理理论最新进展的中文文献也相当少,当务之急还应该积极学习西方前沿理论,在深入了解的基础才会有对话。(4)解决国内经济发展现实问题可以整合西方经济地理多个理论范式的内容。西方经济地理理论来自于对西方经济发展实践,然而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既有地域特色又存在互通之处,西方理论也可以给解决国内经济现实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就西方经济地理自身的发展看,各理论范式尽管具有自己的发展脉络,但之间并非有严格的界限,而是存在共性、相互批判和整合。例如近来热衷的网络研究,既是关系范式也是演化范式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借鉴西方经济地理理论时,不必拘泥于单个理论范式,只要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和分析有利,可以整合不同范式的思想。

第2篇

关键词:“陕西现象”;区域结构;轻工业;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126-03

一、引人深思的“陕西现象”

“陕西现象”主要有十个方面的表现:高新科技与比较滞后的经济并存;先进的文化与保守的思想观念并存;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与落后的基础教育并存;经济发达的关中与贫穷的陕北、陕南并存;实力雄厚的国防工业与薄弱的中小企业并存;大量引进人才与某方面又浪费人才并存;一些实事虚干与某些虚事又实干并存;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与屡屡发生闭门宰客并存;部分高收入阶层与广大城乡居民的低收入并存;全国综合竞争评价中,知识化和网络化的高名次与经济发展指标的低名次并存。

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2年)中,陕西省的区域创新能力平均得分28.75,居全国第十位,仅次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各省市,居于中西部首位。在全国科技进步监测及综合评价中,陕西省的总排名是第十位,同样高居中西部首位,但其人均GDP却远远落在东部各发达省市之后,也落在中西部很多省区之后。2003年,陕西省的人均GDP仅为6480元,大约是浙江省的1/3,在全国31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中排在第26位。

二、从区域结构看“陕西现象”

“陕西现象”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和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和其他诸多方面的原因。

(一)从区域产业结构看“陕西现象”

这里,我们仅讨论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主体。2000年,陕西省工业总产值为1184.58亿元。其中,轻工业总产值为350.2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9.6%;重工业总产值为834.3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0.4%。2003年,陕西省工业总产值为1851.5亿元。其中,轻工业总产值为4 239.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3.2%,比2000年下降了6.4个百分点;重工业总产值为1422.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6.8%(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可见,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落后且比例持续下滑,是陕西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陕西现象”的形成过程中,轻工业的落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轻工业发展的滞后,使陕西的“三农”问题日趋严重。轻工业以农副产品为加工对象,其发展滞后致使农副产品缺乏深层次的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一方面,农民出售初级农产品,获益较少;另一方面,缺乏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无法在加工过程中受益。这既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影响农副产品的商品化和社会化。其次,进入门槛低的轻工业发展的滞后,又导致了个体经营、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问题。陕西省国有和集体工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东部、西部的平均水平,而股份制经济成分和外商投资比例很低(表1)。非公有制经济在解决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没有轻工业的充分发展,也会抑制对重工业产品的有效需求,从而对重工业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轻工业的滞后拖了进一步工业化的后腿。

重工业的发展在增加人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的作用远没有轻工业那么大,尽管其发展可以促进区域发展,但更多地表现在“富区”上,而不是表现在“富民”上。尤其是国防工业(在陕西省的工业结构上有突出地位),由于其属于“条条”管理体系,所以,对于地方社会经济(“块块”经济)的贡献很小。陕西省科技力量雄厚的国防工业主要集中在中央驻陕单位,是由中央各部门设置和配备的,不是为陕西省的经济发展而专门设置的;且大部分都是采用迁建式“移民”的方法搬来的,而不是在陕西省的经济建设中培养起来的。这些嵌入的产业与当地传统产业没有融合在一起。各自循环,形成典型的二元结构,没有使现代产业变成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极。

总之,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是陕西省广大居民收入偏少、生活水平偏低主要原因,也是全省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同时,又是陕西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从空间结构看“陕西现象”

1.城市空间发展不平衡

从全省看,陕西省的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在关中陇海铁路沿线。2003年,GDP排在前五位的城市中,有四个(西安、咸阳、宝鸡和渭南)在陇海铁路沿线,而陕南、陕北地区中心城市数量不足,经济实力不强(表3)。

2.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不合理

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口规模等级结构不合理。2003年,第一大城市西安的人口为510.26万,第二大城市咸阳仅为94.57万(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城市首位度为5.4,大大超过正常值2,高于我国其他大多数省区(表2)。从表2可看出,经济较发达的省区城市首位度都在正常值2左右。陕西省大城市畸形发展、中小城市发展缓慢的直接后果就是县域经济的落后。截至2004年9月,陕西只有3个县级市,而江苏有27个,山东有31个,广东有23个。

二是经济规模等级结构不合理――西安的经济规模远远大于其他地级市(表3)。2003年,西安的GDP为858.52,是第二位城市宝鸡的5.47倍,占十地级市GDP总和的62.62%,占全省GDP的35.79%;而北部的榆林和南部的商洛分别仅占十地级市GDP总和的1.56%和1.00%,仅占全省GDP的0.89%和0.57%。

其他中小城市由于经济规模较小,不能有效地担负起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这使广大小城镇及农村居民处于较为贫困的境地。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人口、经济活动在西安这个大城市高度集中,必然导致其他资源要素的高度集中,如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等,从而使得“陕西现象”进一步加剧。

三、对策和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

1.“补课”

陕西省的工业化没有经过轻工业的充分发展,直接跨入重工业阶段。这显然有异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区域工业化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重工业化过程、深加工化过程和技术集约化过程。区域工业化的首选是轻工业,因为其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吸收劳动力多,且原材料可以直接从传统产业中获取。轻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则需要重工业为其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会由一般日用消费品转向耐

用消费品,这将为制造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的市场。促使重工业化过程开始逐步进行。

在我国,通过大力发展轻工业促使本省经济腾飞的例子为数不少,最成功的当属浙江省。2000年,其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4.1%(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轻工业的蓬勃发展在其经济增长中作用突出,浙江省的县域经济全国闻名,它们在产业选择上基本以轻工业为主,以专业化和集群化发展为特色,如诸暨市的“袜业之乡”、嵊州的“领带城”、上虞市崧下镇的“伞具之乡”等,都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总之,要先“补”上轻工业发展滞后这一课,千方百计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方能有效地加快小城镇及农村的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活跃非公有制经济。激活全省经济的发展。

2.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陕西省的科技力量优势十分明显,当前主要任务是要想方设法地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使其尽快转化为第一生产力。转化为新的经济优势,进而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要重点发展陕西高新区,以提升其产业竞争力,并带动其他地区传统重化工业的技术改造。

(二)调整空间结构

今后陕西省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应是建立完整的规模等级和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逐步改变城市空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一方面要控制西安与其他城市之间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另一方面要逐步打造地区性中心城市,使之发展壮大并成为所在区域的增长极,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大力推进城镇化,以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第一,要加强地方性中心城市建设,完善城市体系。首先,将宝鸡建设成陕西西部的中心城市。其次,将延安、榆林、安康和汉中建成所在地区的中心城市。

第二,要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一是要促进社会经济要素向县城和重点镇集中,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科教和文卫中心;二是要实施重点镇建设计划;三是要建立一批省和地级市的乡镇企业小区。

第三,要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城镇群的建设。在关中陇海线沿线的中部建设西安都市圈,西部建设以宝鸡为中心的城市群;在陕南沿江一线的东段建设以安康市为中心的东部城群,西段建设以汉中市为中心的西部城镇群;在陕北西包铁路沿线的南部建设以延安为中心的南部城镇带,北部建设以榆林为中心的北部城市带。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 经济地理学 教学思路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经济学、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必(选)修课。经济地理学的原理在经济活动和区域、资源、环境、地理空间的发展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了《经济地理学》课程,但如何体现课程特色并且与专业特征相结合,符合专业需要,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课程特色

1.1研究内容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系统中重要的一门分支科学。它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即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探讨地域经济发展规律,其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体区域的生产布局和组合规律、生产和经济部门的布局规律三方面。

1.2学科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地域性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样所研究的内容才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不同的地域都有各自的特征,因此相同的理论在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地域分异规律也是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

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二是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三是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1.3基本理念

作为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同样遵循地理类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地理学思维模式;培养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实用人才。

2、《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概况

经济地理学通常是高校人文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相关课程体系较完善,如经济地理学导论、自然地理学等,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较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相比之下,农业院校土地管理专业开设经济地理课,不能照搬地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培养目标也有所差别,因此在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上都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经济地理学》课程被划归为理科,但实际上,由于其内容体系涵盖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管理等多门学科的内容,因此基于不同的学科体系,对学生教学内容的偏重点也应有所侧重。但从一些研究资料来看,目前农业院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结构欠合理,大多数教学组织限于课时以及其他教学条件的影响,偏重于理论,缺乏实践,与专业的结合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另外,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涵盖众多学科内容的交叉科学,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全面考虑其他课程的先修或者同时进行,如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等课程。

另外,对农业类大学土管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目前适合专业实际需求的经济地理学教材不多,辅助教材更少,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辅助教材几乎空白。各门课程(包括实践课程、野外实习)的教学大纲既不健全也不规范,没有标准体系。而目前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重点仍放在“自然地理”和“技术地理”(如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测绘等)方面,适合土地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仍明显滞后。

目前高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教材主要有李小建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耿莉萍编写的高等财经院校21世纪教材《经济地理学》;刘艳芳教授等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等。我校土地管理专业选用后者,该教材系统的探讨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突出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原理和方法在区域发展决策中的应用,即区域农业布局、区域工业布局、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体系规划和环境规划等,对土地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更贴近一些[1]。

3、教学思路

农业院校经济地理学的教学应着眼于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第二,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地理思维方式与方法。

第三,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专业知识基础,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2]。

3.1结合专业特点,树立地理观念

所谓地理观念就是地球表层的整体观念、区域观念、环境观念。学习各类基础知识和分支学科的目的集中于一点就是为了认识地理环境和建设地理环境,能够用正确的地理观念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地理学的知识领域很宽,任一专业学科和地理学都会有联系。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已成为一种趋势,单一的不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的学科越来越不多见。地理学与自然、社会、经济、人的行动与心理等各个方面发生密切的联系,对与地理科学和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要熟悉、了解,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某个方面要专深、精通,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有所作为[3]。

土地管理专业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科学的职业岗位分析,界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知识与能力结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构建适合专业特点的实用型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在经济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结合土地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原理的讲授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经济地理学教材中一些较为复杂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可以省略,只要交代清楚确定的原则、所用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技巧,直接给出结论,进行应用方法的讲授即可,对简单的内容、易于自学的知识进行简化讲授,使学生接受的是如何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经济地理学以及其它问题的方法的教育,而不是数学知识的运用,这对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常有利。

3.2反映学科进展,创新思维模式

传统的地理思维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而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从总体特性上进行研究,注意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要运用和吸取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生态学、行为学和政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学科发展较快的学科,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学科研究,从开始主要集中于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到经济活动全球化、新经济地理学、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网络、以及其他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形象的非经济因子作用的各种理论如“嵌入理论”以及“网络联系理论”等的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4]。

地理善于区域研究、综合和宏观论证,地理学具有极大的超前性,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知识经济及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等;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空间数据的结合和一系列空间操作与分析,为区域规划、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强化了地理的决策思维,也促进了学科的决策化。客观上为其走向高层次决策领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地理思维特性这一切入点,强调培养学生运用创新地理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把握住了这种思维的特征,才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问题,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才能使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出地理性,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素质教育。

3.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综合能力

学习经济地理学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目前广泛开展的土地利用规划、各种乡村规划(如集镇规划、乡(镇)域规划、村庄规划)和土地评估、地籍管理等,无不表明地理实践思维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新时期这一思维特性还将进一步发挥。

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可以按照就近原则,建立以学校所在城市作为课程实践的主要基地,根据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区域发展战略、房地产评估、地籍调查、土地资源管理等实践内容开展系列讲座,参观相关机构、部门、科研院所的工作流程,熟悉工作环节等。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来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增强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的能力。

另外要树立能力本位理念,在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上下功夫,提出学生在校期间职业能力的训练项目,如计算机辅助制图能力训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能力训练、城镇体系规划设计能力训练、房地产估价能力训练等等,学生在毕业时要取得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或资格证书,为将来从事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相关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艳芳.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

[2] 李国平.关于经济地理学教学及其改革的初步探讨[J].经济地理,2002,22(1)

第4篇

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早期,很多人在谈论的是“距离的死亡”[1],全球数字网络的浮现似乎正在终结地理的限制。电子通信网络作为后福特制生产体系的支撑部分,造就大规模的全球“时空压缩”[2],从而重新组织了社会关系结构和日常生活节奏。在这种环境中,“数字化生存”似乎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特征[3]。在先进的“电子别墅”里,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通信手段从事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其结果将导致人口和生产在空间上的快速扩散[4]。事实上,在预测技术变革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时,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这样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观点。

但是,这种对社会经济变革的认识正在遭到愈来愈多的学者反对,他们认为使用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仅仅是对“面对面交流”的补充,而不是替代[5]。事实上,电子通信网络的浮现促成更多的(而不是更少的)社会活动,其中最多的就是面对面的交往。这表明信息技术对于人类的交流并不是一种导向力量,而仅仅是一种推动。尽管在跨地域进行电子交易的过程中,距离可能是死亡的,但地理因素仍然决定着那些全球性企业所赖以生存的电子通信设施的质量状况[6]。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空间上是不均衡的,这造就了基础设施分布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反之,知识经济的活动也不可避免地集聚在一些主要城市之中,因为那里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基础。因此,地理对网络来说仍然重要,它并没有被互联网终结,相反,两者的结合似乎更加紧密了。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互联网有其自身的地理学[7]。

2 新的空间,新的地理学

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场所(Place)的学问,但经过抽象后,场所就被概念化成空间(Space)、空间关系以及空间中的行为和过程[8]。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一种新的空间浮现出来,大多数学者把它称之为“网络信息空间(Cyberspace)”(或简称为网络空间)。Jiang与Ormeling则将其定义为“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景观,即全球计算机网络的虚拟空间,通过网络连接世界上所有的人、计算机和各种信息资源”[9]。可见,都是用它来界定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种空间和概念。

网络空间仅仅是Batty所谓的“虚拟地理(Virtual Geography)”的四种空间之一,特指计算机空间经由计算机通信网络而形成的新的抽象空间[8]。另外三种空间分别是:场所/空间(Place/Space),即地理学的初始领域,场所利用传统方法概念化后形成空间;计算机空间(Cspace),计算机及其网络中的空间提取成为计算机空间(Computerspace);以及网络场所(Cyberplace),网络空间的基础设施对于传统场所基础设施的影响。其中,最后一种网络场所是最早包含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之中的,因为所有组成网络的联接都根植于人造的物理设施结构之中,包括无线网络也是构建在天线和电话转接器的联接之上。

网络空间的浮现促成了一门新的关于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地理学诞生[10]。随着这种新空间的产生和繁荣,一系列有关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也不断涌现,主要的专著有Graham与Marvin的《电子通信与城市》[11] 和《碎裂的城市化》[12],Castells的《网络社会的崛起》[13],《互联网星系》[7] 和Zook的《互联网产业的地理学》[14],以及各种汇编文集[15-18] 和杂志专刊(注:如Geographical Review, 1997, 87( 2) ; Urban Geography, 1999, 20( 4) ; 2004, 25( 4) ;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001, 44( 10) ;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001, 28( 1)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1, 32( 4) ;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2002, 93( 5) ;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3, 35( 7) 。)。

Graham总结了地理学家在研究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地理学时的三种主导观点[19]。首先是“替代和超越(Substitution and Transcendence)”的观点,认为人类的属性和人类生活空间和场所的动力机制可以被新技术的使用所代替。如本文开头所说,这种“技术决定论”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特别是地理学家的反对;第二种是“共同演化(Co-evolution)”观点,认为电子空间和领土空间是被共同生产出来的,并成为正在重构中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的一部分;最后一种是“重新组合(Recombination)”观点,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的最新进展,认为考察技术、时间、空间和社会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必要的。这种观点揭示了新技术是如何卷入复杂、随机、微妙的人类行动者和技术设施的综合体,并且形成社会技术混合的行动者网络。如此,社会和空间生活变得很微妙,并且不断地被整合进复杂的新时空混合体之中,充满了随机和不确定性。

3 互联网的经济地理学

事实上,互联网是一种复杂的多层组织,造成与其相关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也错综复杂。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分解。以下本文将从技术基础设施、数码空间区隔、内容产业和电子商务等四个方面概述互联网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动态。

3. 1 技术网络的空间分析

技术地理学是有关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包括在各个地理区位上的光缆、路由器、转换器和计算中心等,它们的存在使得互联网上的信息交流可以遍布全球。地理学者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关注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的网络结构,它决定了城市和区域之间的交互关系[20];二是城市之间的互联网联接带宽,它已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竞争性区位要素[21]。

近几年,许多文献从全球和国家的空间层次探讨了互联网的技术地理格局。如Malecki利用全球主要城市所拥有的主干网带宽与网络数量,从中发现全球范围的网络技术资源分布倾向于世界城市[22]。Townsend则发现这种新的通信技术推动的城市之间的国际连接,与以前形成的体系有很大的区别,即一些新的“网络化城市(Networked City)”正在崛起之中[23]。

更多的研究关注于国家层面上的互联网城市体系。美国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是全球互联网天体的中心[24],也是互联网地理学研究的热点。Wheeler与O' Kelly最早采用拓扑学方法分析美国商业互联网的骨干网络,进而评价了城市节点在网络中的连接性和通达性[20]。Townsend从节点城市的角度描述了美国互联网骨干网络空间拓展的历史进程[25]。Moss与Townsend也从骨干网容量和联接性两个方面考察了美国主要城市在互联网中的等级层次[26]。进一步,O' Kelly与Grubesic又分析了美国城市的网络通达性在1997年到2000年间的显著变化[27]。这些研究都表明城市的地理区位在决定互联网通达性的等级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的此类研究还很少见,但在近几年也开始兴起,我国也有一些学者较早的开始了此类研究[28-30]。

随着技术的进步,无线通信用户似乎比互联网更加不受空间和场所的限制。但是,新的技术仍然受制于基础设施自身的地理格局。Gorman与McIntee比较了两者的基础设施,指出无线技术仍然依赖于通信设施(如各种塔、基站)的区位,以及对电磁波频需求的地理差异[31]。反过来,无线技术也加强了区位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无线技术提供的正是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

3. 2 数字空间区隔

技术基础建设、财富和教育在地球上不均衡分布,会导致网络使用在空间上的差异,这正是“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的主要表现方面之一[32]。尽管互联网的扩散很快,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平等仍然存在于国际互联网的使用地理格局之中[33]。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信息富国与信息穷国的“数字鸿沟”正是它们之间“经济鸿沟”的结果,即使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内部也是如此[34]。Warf则认为互联网接入的限制问题不仅是经济上的,而且是政治上的,因为知识的电子分发方式可能会挑战已有的权力关系[32]。

进一步,在国家内部使用互联网的地理分布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市化地区都是首要的,而乡村地区在接受新媒体上都是落后的[11,21,35]。因此,城市化率往往是决定一个地区互联网使用状况的主要因素之一[35-36]。同时,在主要的城市区域中,那些重要的区位都倾向于大规模采用高速的互联网接入。许多世界城市的状况是数字精英阶层与大量不联网的信息贫困区相互共存,如在洛杉矶的一项初步调查就表明互联网技术在西班牙语和移民社区内的扩散较为缓慢[33]。

互联网曾经被预言是自由的,富有活力的,缩小空间差异的工具。事实上,网络“拥有者(Haves)”与“未拥有者(Have-nots)”之间的差异增加了不平等的来源和社会排斥之间的基本分裂,其复杂的互动进程扩大了信息社会所承诺的状况与真实世界之间的鸿沟[7]。

3. 3 内容产业的经济地理学

信息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产品,互联网则是这些信息交流和生产的重要工具。因此,研究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地理学非常必要。但目前还比较缺乏测量互联网内容生产状况的方法和手段,尤其在比较不同的地理区域。国外一些学者在1990年代后期开始采用域名来研究互联网的扩散,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此外,互联网域名指标也是分析新经济,比较区域和城市竞争力的常用方法[37]。

全球层次的统计数据提供了各国在互联网内容生产上存在巨大差异的证据[24]。Zook通过图示互联网域名的全球分布格局,表明互联网内容的生产依赖于全球信息网络中的少数城市[38]。全世界前100位的城市仅居住了世界人口的6.7%,却拥有超过一半的世界互联网域名。同样,在一个国家内部也存在域名分布极不均衡的状况。对于国家层次的实证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如Gorman,Moss与Townsend和Zook等的一系列研究,分析了美国互联网域名注册地址的空间分布状况[14,26,39,40,41]。在欧洲,则有Dodge与Shiode对英国IP地址密度的空间分析[42],以及Sternberg与Krymalowski对德国互联网域名的城市分布研究等[37]。如此,一些互联网产业集群已经在全球范围浮现。根据Zook的研究,互联网内容生产领域中的领导地位很大程度上源自这个地区或城市的相关产业专业化程度[41]。同时,风险投资的区域分布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新的互联网企业的地理区位[14,40]。

最近,关于互联网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也逐渐深入到一些具体的内容产业。如Leyshon检验了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计算机文件格式与互联网发行体系)对音乐产业的地理和组织影响[43]。Wilson探讨了互联网赌博网站的区位和营运状况,分析这些活动的法律和经济地理格局[44]。Zook则将互联网成人产业作为案例,来研究电子商务的地理特征。这些产业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去理解虚拟空间和真实空间的相互关系[45]。

3. 4 电子商务的空间战略

技术与经济融合的趋势产生了电子商务,它的繁荣始于1990年代中期。目前,关于电子商务的学术研究在地理学之外已被广泛关注,而地理学家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对这种新的商业形式的空间问题感兴趣[16,46],且主要集中于B2C(Business to Consumer)商业领域。事实上,各种电子商务活动与地理学都有紧密关系。只要零售的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幻的商品,距离和地理就会在其中起作用[47]。

在全球零售资本的经济地理格局中,Wrigley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崛起是一支潜在的动摇力量,而且电子商务的核心是“配送(Fulfilment)”问题[48]。Murphy也研究了网上百货零售业的配送问题,认为关键点是要解决电子零售商业对消费者的时间和区位的管理问题[49]。另一个有关电子商务的空间问题是传统商店和无店铺零售之间的关系。根据Currah的研究,传统零售业越来越多采用的是多渠道战略,也就是在已有的实体零售网络之外,同时运营在线的网络商店[50]。这暗示着物理空间还是需要的,但是实体商店的性质和类型已经发生了变化。

当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电子商务应用的途径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塑造了商业活动在现实和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发展轨迹。Aoyama比较了日本和美国零售商业的发展史,认为一个社会采纳技术的方式往往依赖于历史,B2C交易尤其受到原有零售商业特征和结构的强烈影响[51]。美国零售业采用的战略是传统商店开发电子商务销售商品,而日本便利店采用的战略是在传统商店里借助网络销售商品。后者通过邻里街角店接入电子商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网络接入的不平等,同时也为传统面对面零售业的改善提供了一个好的途径[52]。

4 重新审视两种空间的相互关系

经济地理学对互联网的研究集中于技术、产业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无论如何,我们在全面理解网络空间之时,不能忽视空间的作用。事实上,有关网络空间和其它虚拟空间的许多地理学问题才刚刚开始被关注。当地理学家在审视网络空间和地理空间之间的关系时,与一般的看法不同,他们认为是由地理空间提供了界定原则,从而塑造了网络空间的结构。尽管信息技术可以消除地理空间距离,实现即时的信息交流,但是这些所谓“无拘束(Footloose)”的网络空间活动仍然依赖于地理空间的约束。总之,地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内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都存在着辨证关系,也就是说两者是不能完全替代的。

网络研究给我们带来了思考信息时代的地理关系的新方法。但是如果把太多注意力局限于网络本身,而忽视对网络形态、结构和关系形成因素的分析,这是相当危险的[53]。其结果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把地理场所简单地理解为全球网络的节点或中心。事实上,网络空间本身也具有内在差异性,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往往成形于地理空间过程。因此,虚拟空间是由地理空间塑造的。当然,虚拟空间能够挑战地理空间的逻辑。网络空间在全球传送实时信息和数字化商品之时,很明显已经产生了新的区位形式,因为信息商品可以用很低的组织和边际成本销售于全球市场[5,43]。

总之,互联网的物理基础设施具有历史依赖性和地理差异性,两种力量塑造着虚拟空间和地理空间之间的交互态势。网络空间存在明显的柔性,支撑网络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则需要大量的固定沉没资本投入,两者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于是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明显偏向于大都市区和技术禀赋国家,最终导致了目前网络空间活动的经济地理格局。如此,网络和地理空间、真实和虚拟场所日益相互融合和依赖。正如Aoyama与Sheppard所说,“这更像是经线和纬线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然而,我们对于它们是如何编织出来的,它们的颜色、纹理和式样还知道的很少,因此需要更多的地理学家更深入的研究这一快速变动中的通信技术”[53]。

5 研究展望

首先是网络空间的通达性研究。通达性的传统定义是着眼于地理邻近性之上的,而虚拟世界往往忽视物理空间,虚拟交互的“成本”与地理区位的关系似乎并不明显。因此,研究虚拟空间的通达性就需要从信息通达性的角度来考虑,其关键是如何测量互联网中的空间距离。或许我们要用不同类型的距离(如效用距离、隐喻距离和积分距离等)来替代传统的物理距离。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来进一步分析影响信息通达性的主要因素。

其次是网络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分析。互联网经济活动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现象,其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数字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否具有完全不同的空间作用过程,还是如同其它传统的产业集群一样,具有地方根植性。这些议题都有待深入探究。

第5篇

金融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金融地理学属于地理学庞大体系的一个分支,更准确地说,它是经济地理学科的一个子集。金融地理学家Leyshon和劳拉詹南均认为金融地理学是由经济学衍生而来的。国外很多学者将经济地理学分为旧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并认为金融地理学的学术渊源应该在于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学家眼中的“新经济地理学”与地理学家眼中的“新经济地理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顾朝林等,2002)。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基本包括两个重要主题,即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另外,作为主流经济学分支的新经济地理学特别强调模型分析的方法。地理学家却对经济学家认为的“新经济地理学”持批评态度,他们眼中的“新经济地理学”更多地考虑了区域的个性,文化、社会、历史、制度这些要素普遍受到重视。国内的学者一般更加关注作为主流经济学分支的“新经济地理学”,而国外研究金融地理学的学者则格外推崇地理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我们可以从Yeung(2003)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定义看出这一点: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特征包括对经济行为的社会根植性(embeddedness)的理解;对社会主体变动性身份的描绘;探讨耗散背景在塑造经济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

金融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内容

金融地理学的研究是繁杂、琐碎和不系统的,本文只是尝试对其目前的研究工作做一梳理。

一、关于在金融学研究中是否纳入地理要素的争议。

传统的观点是以O′Brien为代表的“地理已死”的观点。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信息交流的速度削弱了空间作用,实际上,情况可能是“可替代的货币仍将继续避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逃离现存地理条件的限制”(O′Brien,1992)。一些学者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提出了相反意见。Porteous(1995)认为,尽管存在当今的电讯革命,借贷双方的物理距离仍是金融交易的重要影响因素。Zhao(2002)则将信息分为标准化信息和非标准化信息。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质,金融部门需要更接近信息源。更多的学者则从社会和背景等软性要素出发,转向了“缺失的地理学”,认为需要对全球金融系统的多元化地理学认真看待。

二、强调地理因素在金融现象实证分析中的作用。

Beaverstock & Doel(2001)分析了东亚金融机构的空间体系结构,指出危机的空间性和由这场危机产生的关于全球金融系统的地理学上的争论。Clark & Wojcik(2003)对德国的资本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欧洲一体化水平及资本市场有效性低,一些职业投资者仍然可以从搜寻信息、分析信息中获利,因此需要离信息源近一些。对德国的研究表明,不仅国家边界而且区域边界对市场透明度和有效性至关重要。Maurseth(2001)利用空间回归分析法介绍了欧洲经济的收敛性,同时凸显了地理因素的作用。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是Labasse在1995年写出的关于里昂地区金融地理学的博士论文,劳拉詹南对其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三、关于货币地理学的研究。

这方面的文献相对来说是最多的。如Marx, Weber & Simmel对货币支配模式的研究;Douglas, Polanyi & Zelizer对货币社会含义的研究;Dodd对货币网络的研究;Thrift对国际信用货币网络的研究;Leyshon & Thrift对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排斥性的研究等等。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有关货币、货币网络和金融网络的研究有着浓重的哲学味道和人文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关历史和社会人类学的。如Zelizer(1989;1994)对传统社会关于货币的作用与效果提出了批评。Dodd(1994;1995a;1995b;1995c)的理论贡献突出体现在其货币网络的概念上。Thrift(1994;1996)主要致力于金融网络的研究。这三位学者在研究货币地理学的过程中,都坚持货币是比政治经济学所指的复杂得多的多元化现象,在分析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社会结构和具体化过程。还有一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货币交换与信用和债务的地理学。另外,货币地理学的相当一部分研究集中于政治经济方面。如Leyshon(1998)特别研究了金融的排斥性(Financial exclusion);另有一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的金融经济,在研究经济因素的同时,也强调了世界城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货币地理学的研究开始由一般性转向特殊性,由对系统、网络研究的关注转向对主体的关注。如Wills(1996a;1996b)关于财经服务社工会的地理学;Allen & Pryke(1994;1995)关于伦敦金融市场的空间表示;Clark(1997a;1997b)关于信息、知识与金融决策的研究。所有这些研究目前处在关于经济、文化、空间和位置关系争论的最前沿。

四、关于金融流动和金融中心的研究。

Clark(2003)论述了全世界时空范围内金融的流动。Leyshon & Thrift(1997)以及Martin(1998)对货币怎样流动、如何将远距离的地区联系在一起、如何成为资本主义运转之轮的剂等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很多学者都是从信息以及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讨论金融的流动。Portes & Rey(2000)主要从信息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股权资本跨界流动的决定因素。金融中心问题同样是金融地理学家研究的热点。Gehrig(1998)利用市场摩擦理论和大量的实证分析,证明了某些金融活动在地理上的聚集趋势与另外一些金融活动在地理上的分散趋势并存。他同时论述了金融市场的离心力与向心力,探讨了金融中心的未来。将信息腹地(information hinterland)理论应用到金融地理学领域中,并探讨中国金融中心的演化,这方面的工作由Zhao、Smith & Sit合作完成。

第6篇

关键词:经济地理;教学体系;构建;开放

一、开放性经济地理教学体系核心内容

第一,开放性教学体系的建构,是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僵化和封闭的弊端提出来的。开放式教学是以目标开放、内容开放、过程开放、思维空间开放、教学评价开放为途径,以疏通所有教学信息通道为方法,以充分关注并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张扬学生个性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正处在新旧世纪之交,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而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第二,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也是研究经济活动分布规律和相互作用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地域表现,运用综合区域的观点,从自然、技术、经济、社会的相互联系以及市场需求和变化等方面,研究经济活动与生产布局的规律,涉及到有关经济活动全球化、新产业区、新经济地理学、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网络等诸多方面。

第三,现代教育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现代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对教育起促进和制约作用。地理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同地理教育关系密切。一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对地理教育提出新要求、新内容、新问题,使地理教育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处于不断变革中。

为适应经济地理学发展以及在教学上更好地反映经济地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动态,培养创造型专业人才,这就要求经济地理教学要不断创新,不仅包括教学内容,也包括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资源构建等。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变化,作为解释人类经济活动的学科――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也随之变化,体现出新理论、新方法、新秩序和新领域这样一些基本特征,这种变化构成21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背景。因此,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向学生讲授内容不断变化的经济地理学,既要符合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又要反映学科的新进展。

二、开放性经济地理教学模式设计

(一)多元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相对传统的封闭式地理教学而言,注重学生课堂参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开放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积极探索,多向思维,自己去获取与巩固知识。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注重提炼开放性教学的基本要素,注重研究开放性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

(二)“发展性”与“契合性”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目标为本位,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职业教育则充分体现为社会、为企业的需要服务,培养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基本规格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相当重要,它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是否准确定位,能否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结合、企校合作改革的发展之路”方向。

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应试,而是培养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审美素质等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精神、富有个性特征的一代新人,“发展性”要求教学目标的高低程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过高或过低的教学目标都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只有处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才能发挥教学的最大效益,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契合性”要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相契合。

(三)“问题性”与“应用性”统一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开放是开放式教学最核心的要素,是过程开放、思维开放的基础,是达成课堂理想预设、良好的师生互动与有效生成的重要前提。

“问题性”是指教学内容应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体现教学内容的问题应具有信度、效度、难度和梯度。信度关注问题的趣味性;效度关注问题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性;难度关注问题对学生的挑战性;梯度关注问题的层次性。“应用性”是指教学内容应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形成,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有效组织。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应用问题教学化”和“教学内容实践化”。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教学内容,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由于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社会生活和科学知识却不断地迅猛发展,也还是需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开放,及时给学生补充最新的信息,注重向生活实践延伸。社会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有着千变万化的事物和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及时将社会信息和学生日常生活信息引进课堂,丰富和补充现有教材,特别是将现代科技信息和重大时事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内容。这样,赋予教学内容以广阔的现实背景,从而引导学生在开放学习中关注生活,研究生活,拓宽知识背景,完善认知结构。

例如,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揭示低碳经济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在设计经济地理教学时立足于低碳经济这一趋势对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围绕低碳生活住宅区的环境规划、住宅区绿化道路系统规划等方面探讨低碳经济型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并完成规划方案。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完成了略显粗糙、甚至带有虚幻色彩规划方案。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更能深入地理解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此外,开放性教学还要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经济地理是一门活跃的交叉学科,与其他各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游走于各科学领域的边缘,这为经济地理教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思维的拓展将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动态、开放的课堂教学设计

动态、开放的生成性教学对教学过程的重视甚于教学结果的关注。由于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生成性教学认为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受”过程,而是教学中多因素互动的过程。互动,既是生成性教学的表现――在生成性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多边互动,也是生成性教学的原因――因为互动,所以才有新的信息、资源的生成。注重强化课堂讨论等交互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交互式教学的组织与主持者,形象地讲授,是经济地理学这一“节目”的主持人。加强学生的课间实习,布置分析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调查与作业等,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结合,课本与社会结合。

互动教学是师生交往、合作的教学。早在1983年,极端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冯・格拉赛斯费尔德就指出:“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是个人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单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可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的互动是要借助于知识的传播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心智的培育者,承担着对来自书本、社会实践的知识经验进行筛选、加工,整合、讲解、传授的重任,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而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互动教学也是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强调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尊重与信任。事实上,师生互动的本质上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播、信息的传递、道德的传颂、意志的传达、文化的传承来创造与造衍生出一种新的教学范式,进而推进师生之间生命的互动、生活的互通。

三、开放性经济地理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在职业教育中经济地理教学为“就业”服务和为“升学”服务的关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经济地理教学必须强化开放的、突出实践的教学。这就使经济地理教学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现状要紧密结合,注重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第二,地理教学的软、硬件亟待更新。传统经济地理教学,主要讲授的是经济活动的选址及相互作用,以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内容。随着世界科技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着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现代社会的市场需求、消费模式的巨变,经济活动的组织规律和作用过程发生巨大变化,为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对传统经济地理教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如何做好传统基础理论和新现象的衔接极为重要。这就要求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更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修正,有勇于颠覆传统的勇气。

由于教学理念和手段的限制,传统经济地理教学中存在诸多困难。例如,在区域经济地理教学中,区域经济地理的空间事项包罗万象,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活动类型的空间现象千差万别。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依据三大件:一张嘴、一支笔、一幅图进行授课,不利于空间概念的构建,这就妨碍了学生认知过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发展。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翔实的素材、明晰的图表、直观的空间变化,动静结合,增强了可视度,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绎等手段解决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还可以形象、快捷地将各发展阶段的空间现象展示,并从中显示其变化规律,使学生更直观、有效地掌握空间知识。

第三,注意加强乡土地理教学,突出地理学在发展本地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地方性很强,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乡土地理讲的是学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学生熟识的,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可以走出去,开展综合或专题的研究,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从而能有力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将感知提升为理性认识。打破了“封闭式”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在考察、调查等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他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

总之,构建开放性经济地理教学体系,就是在经济与地理之间搭建起联系与桥梁,在教与学中构建和谐,避免学生在学习经济地理课程时出现有“地”无“理”状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引入国内外学科的最新进展,及时归纳总结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整合中外经济地理知识,促成经济地理教学体系化,符合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也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第7篇

摘 要 地理信息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主要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按照地理信息的实际情况,研究如何利用和配置社会资源进行地理信息的生产、将产品分配到社会各需要的阶层并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研究地理信息市场的组织、结构等,促进地理信息市场的良性运作。

关键词 地理信息 微观经济学 经济地理

客观世界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借助近代数学,空间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人们已能够迅速地采集到地理空间的几何信息,物理信息和人文信息,并适时适地的识别、转换、存储、传输、显示及应用这些信息,使地理信息逐渐成为对信息社会进行服务的一项主要内容。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基于位置的服务、数字城市等地理信息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的变化,社会化的应用客户日益增加,以地理空间位置为基础平台的社会经济数据加工和产品服务已成为现代信息服务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地理内容便作为一种经济要素进入社会经济活动中。

一、地理信息与微观经济

1.什么是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等的总称;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微观经济是指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各种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一个社会的经济资源通常是给定的,因此实际上要解决的主要是既定的经济资源应该如何配置的问题。

3.地理信息与微观经济分析

地理信息微观经济分析是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支持下,研究家庭、企业采用地理学基本原理和信息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以及通过消费地理信息来支持经济博弈的微观经济模式的一种理论探讨。

当前大量的地理世界的描述和经济分析的工作基本以宏观为主,对个人、单个企业的描述方法则较为简单,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有可能使一个社会个体的信息得到满足,也使在地理平台上的信息描述和规律分析开始遇到极微小尺度上信息内容分析的挑战,同时以信息、数据方式表现的地理内容也开始需要分析供给和需求问题,微观经济领域内容开始以从未有过的挑战方式进入地理信息领域。

地理信息微观经济分析不仅仅是描述信息技术支持下微观尺度世界的特征,更重要的是研究信息技术反应地理世界的方法,从事地理信息工作的企业如何能够在经济活动中生存、成长等问题。地理信息微观经济分析领域研究地理信息生产和加工销售的厂商行为和经济学特点,以及应用地理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企业行为、地理信息消费者效用等。

二、地理信息微观经济与经济地理的区别

1.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都是其研究的对象。

2.区别分析

为了更好的研究地理信息的发展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必须将其与经济地理学这一地理科学系统中最为发达的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加以区分。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其经济活动必然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与一定的地理环境相关,所以经济地理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因此,地理信息微观经济分析与经济地理学是有差别的,地理信息微观经济分析是直接将地理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要素进行研究,探讨的是它在要素和商品市场的表现与行为。

三、结语

地理信息产业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新兴信息产业,其产业成果已经在我国广泛应用并在国民经济的重大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面对着激烈的国外市场竞争,解决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是必要且迫切的。

在地理信息微观经济分析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企业的行为,这是长期以来地理信息行业研究十分薄弱的部分,企业加工微观地理信息的成本和收益将直接描述地理信息的市场和价格。

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今后的地理信息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将日益激烈,美国和欧洲相继降低地理信息产品的价格,这为我国的地理信息建设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数据资源和产品,同时又给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为此,我国应加强对地理信息微观经济的研究分析,加速有自主产权的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促进地理信息产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从而增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陆守一.地理信息系统实用教程.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蒋殿春,黄有光.高级微观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3]李旭旦.人文地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第8篇

关键词: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4-0043-02

1 引言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心内容是人类经济活动,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经济地理学中,人、地、环境以及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是我们学习和探索中不能忽视的因子。人地关系是古典地理学的重心和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不是地理学的对象,而是地理学研究的出发点,是贯穿地理学各种理论的一条红线。我们在研究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准确处理好人、地、环境的搭配与结合。

2 以人、地、环境三个角度对广西城镇化的分析

2.1 关于人

城市化率是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依据。统计显示我国2012年的城市化率达到52.57%。而我们刚建国时,城市化率才有10.64%,60多年里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政府允许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成为“农民工”,但是没有城市户口。如果扣除2亿多的流动人口,我国真实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左右,与印度的城市化率相当。

政府人为地区分了民众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地区的不平衡发展。如广西在2012年的城镇化率只有43.64%,远远没有达到国家平均水平,与东部发达省份的差距更是明显。

2.2 关于地

近年来,民众讨论最多的莫过于房价,房价的过快上升让更多的百姓难以招架。南宁市2008年的房价均价大致为4400元/㎡,截止到2013年房价已经攀升到了7400元/㎡。除房价高外,全国范围内暴力强拆房屋的案件屡屡发生,中国式的“圈地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在土地的流转过程中,应该改变政府对土地使用权的垄断地位。让市场决定土地的供给和收益,政府只需对其进行引导和服务。另外,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对于农村土地的自由流转予以支持,加快发展新型农业,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缩小农村与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

2.3 关于环境

2.3.1 经济环境

城镇化的建设不仅涉及自然环境的重新塑造,也牵涉到经济环境的变革。城市化的发展和产业化的进程密不可分。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城镇化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地区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当地的城镇化水平,城市的延伸与扩张又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广西在2007年到2011年经济平均增长13%,强劲的经济增长促进了城镇化率的不断上升,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产业的扩张使得城市基础设施也快速完善。

广西在城市化过程中,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产业的发展更多的还是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能源的消耗。广西从2001年开始,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都在下降,仅有第二产业在提升,说明广西工业化水平有了一定的上升,但代价也很重。从2001-2011年间,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了54.6%,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了442.4%,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增加了180.8%。广西工业化进程中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也可见一斑。

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持续的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有后发优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用的技术和现有的产业都是在世界技术和产业链的内部,它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可以用模仿、引进、集成等方式来达到,成本和风险远低于自己研发,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因此无论从研发还是应用方面,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积极推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使经济能更快速持续发展。

2.3.2 社会文化环境

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经济演变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城市化让原来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公民意识得到转变和提升。慢慢地,城市化的社会行为特征开始出现。美国著名的城市学家詹姆斯·特拉菲尔说:“科技改变城市面貌,文化则铸造城市的品格。”在广西的城镇化建设中,也非常重视自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广西通过每年的东盟博览会和民歌节向全国和世界介绍广西的风土民情与人民的热情好客,不仅对广西经济是一个好的激励,而且唤起了公民城市意识的觉醒。各种形式的民族活动对于发扬传统文化起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城市交通建设和环境方面,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生态环境整体状态良好,不论是空气质量还是水质量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较高水平。广西北部湾城市绿化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较高。但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广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在广西城镇化进程中,人才的需求也是十分巨大,但广西的高校数目不多,加上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不少优秀人才流失到东部沿海或者国外。人才的匮乏也制约着广西的经济转型和城镇化建设。

2.3.3 政治环境

在中国城镇化的现实当中,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对上述两个方面的背离。表现为政府替代了非无数的个体,成为了城市化的主角,这样,城镇化就变成了“政府的城镇化”,而非“民众的城镇化”,所以,我们的城镇化都有很明显的政府烙印。政府建造的是物理意义上的城,缺少人文和民主精神。我们的城镇化建设现在只是构建了城市的骨架,没有为城市注入精神和灵魂。

3 结语

“关系转向”认为,区域是社会构建的实体,依赖于特定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区域因素和环境中的人在其中相互作用。区域可能通过与其它区域主体之间的联系,而引起所在区域的增长和衰落。城镇化的建设离不开各种关系的处理,但我们要把握好彼此的平衡。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人”自身的发展,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人,而不应该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

参考文献

[1]杨吾扬,江美球.地理学与人地关系[J].地理学报,1982,(2):206-215.

[2]林毅夫.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N].金融时报,2013-8-28.

第9篇

[关键词]应用大学转型;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65-03

[作者简介]林俊良(1986―),女,广西贵港人,硕士,钦州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重金属污染评价。

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用型大学既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也重视学生的实践。这样,学生既有本行业扎实的基础知识,也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所学知识更接近岗位,对产业调整适应更快。应用型大学的试点,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有利于提高教学内涵和质量。

钦州学院是目前广西沿海唯一的公立本科院校,是北部湾大学的筹建单位,同时也是广西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学校之一。学校在筹建北部湾大学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应用型大学转型是针对研究型大学提出来的,它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应运而生,是高校为满足地方发展需要而对人才培养方向做出调整的过程。而培养既具有自身特色又符合地方需求的人才是应用型大学建立发展的灵魂与宗旨。而转型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

一、实践教学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的区别在于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已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既提高学生走向社会的信心,也为地方培养实用型人才。在高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衔接过程中,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曲艺[1]提出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可以说,通过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是高校完成转型发展的可行方法之一。

根据地理学学科特性,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及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三大分支。课程所选用教材是赵荣主编的《人文地理学》(第2版),属“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以总―分―总的形式,将工业、农业、民俗、人口、宗教及政治等几个主要的部门地理囊括在内。其中工业、农业又是经济地理的范畴。资环学院将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实践教学结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为期一周的野外实践活动。

二、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王国梁[2]认为野外教学是课堂必要的延伸,可分为短途实习与长途实习两种,其中短途实习也称专题实习,为期1~2天,行程200千米以内;长途实习也称综合实习,为期15天左右,行程1000~2000千米。目前钦州学院资环学院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与经济地理野外实习结合一起,为人文经济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实习的时间为一周左右,即两门课程一起开展野外实践教学活动,平时的教学活动基本上都在课堂完成。学生真正参与到野外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另外,在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路线涉及区内的其他城市,为了到某个点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师生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乘车路途上,不仅在实践教学点开展活动的时间减少,也增加了师生路途疲劳感,以致实践活动的效果达不到预期所想。还有,由于学院资金、教师资源及个人时间精力等问题,难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人文地理学的实践教学中。

(二)野外实践教学内容地方性不明显

野外实践教学内容的地方性取决于实习的路线,而课堂上的实践教学则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内容。在野外实践教学中,资环学院人文经济地理野外实习主要围绕广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红色革命老区、具有生产规模的企业、工业及东兴东南亚民族风情等面向广西特色的人文经济物象。让学生通过实习相应地了解掌握广西人文经济历史与现状不仅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也帮助其提高主动观察、思考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但北部湾的开发、北部湾大学的筹建、应用型大学的转型等学校所面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不得不引人深思。培养服务地方的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职责与使命之一,需要从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模式等方面体现,但是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来说,人文经济野外实习是该课程实践教学中突出地方性的核心内容。目前的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地方发展的需要,也没有充分体现地方性特色。

(三)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简单

从实践教学的授课形式来分,可分为直接实践教学与间接实践教学。直接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到真实情景所发生的教学活动,包括野外实习、调查活动等;间接实践教学则指教师为了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关教学内容,通过讲授、讨论、模拟等方式让学生间接地体会到某情景所发生的教学活动。根据人文地理学目前的教学情况,学生除一次人文经济野外实习的直接实践活动外,大部分实践教学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的,即间接的实践教学活动。经对学习该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75%的学生反映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内容偏于理论知识的讲解,部分内容与社会发展衔接性不强;希望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到更多与社会实践相关的知识。其实,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已经注意到尽可能地搜集与课堂知识相关的视频和案例,将其融入到课堂中。或许在传统教学中,该教学方法行之有效。但是社会知识的更新、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以及“90后”学生追求个性、向往开放自由的特点,使得课堂上简单的视频与案例讲解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另外,由于授课时间的有限性,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完成连续的讨论。当学生已经准备好的材料和发言多次因为没有时间而未进行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会受到影响。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为改善资环学院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现状,不仅需要在增加教学实践内容的同时丰富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形式,更需要突出地方特色,从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用型人才,为地方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

(一)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野外实践教学是学生亲身体验直接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堂实践教学是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参与教学活动间接地获得实践经验,掌握实践知识的教学活动。资环学院将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实践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这不仅考虑到了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而且结合了教材内容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及学生发展条件的转变,一周的野外实习难以满足人文地理学教学的需要。在实习过程中,师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乘车上,真正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比较少,以致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学院可为学生增加一次人文经济综合野外实习,也可适当地减少实践教学点或缩短野外实习的路程,合理安排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节点,让学生能更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实践活动内容。此外,课堂实践活动也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经费及时间精力的不足,使得教学内容中所需的实践教学活动不能都由野外实习完成与实现,而课堂的实践教学正满足与弥补了教学现实中的这一缺陷。教师可通过视频、模拟、组织讨论、观点辩论及课后调查等方式间接地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其若身临其境地参与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与野外实习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此外,增加专题性的短期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及时地掌握巩固所学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安排如图1所示。

(二)突显地方特色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既可帮助学生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也从侧面反馈课堂教学的欠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要面向广西、面向全国,更要突出地方特色。在此主要讨论四个专题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目前发展的形势来看,学院地方特色指向海洋性、北部湾区域性。专题性实践教学为短期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时间为1~2天。

实践教学安排如下:专题一组织学生调查并分析钦州市人口、民族组成的情况,培养学生查阅、获取资料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专题二属于经济地理学的范畴,在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地方特色,现代农业种养模式及优势工业等。其中,莲藕套种(套养)水稻(鱼)农业示范基地位于钦北区那蒙镇竹山村,基地模式为“藕+鱼+鸭+稻+鹅+沼气”,改进了广东桑基鱼塘模式,充分利用与发挥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优势。此外,位于钦州市南部沿海的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的工业技术水平与规范管理也是值得让学生了解与参观的。专题三包含内容较多,组织学生参观三宣堂、冯宫保、冯子材墓、天涯亭、广州会馆、基督教堂及建于明清时的灵山县大芦村古文化住宅群,并对比钦州老街骑楼及沿街建筑物的变化。专题四组织学生就时事政治问题开展辩论赛,提高学习思考问题与现场反应能力。

由于人文地理学学科的综合性,专题性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体现连贯性与承接性,环环相扣。在进行某一专题的实践活动时,又会涉及另一专题的内容,这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与学生的积极配合。

(三)提高经费支持

实践经费的充足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践教学活动能否按时开展,在增加外出次数的情况下,若实践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自身,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提高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经费支持,既提高学生配合的积极程度,也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完成应用型大学转型的使命。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长株潭;空间经济

一. 长株潭地区经济基本概况

长株潭地区位于我国中南部,在中国整个经济结构中,尤其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处于低地。而在湖南省域经济结构中,长株潭地区处于特征明显的高地。早在10年前,“长株潭城市群”就已经启动了包括金融改革、供电、交通、供气、经济技术开发区选址等十大工程,是中国第一个自觉地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试验区。三地已三网同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交通同城(长株潭城际公交在07年已开通)。

由于历史传承的缘故,之前研究认为经济的活动与文化的联系是具有极大关系的。本文就国家和地方政府在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上的战略变迁与长株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演变历程进行分析。

伴随着所处时代背景的变化,长株潭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也在变迁。在改革开放初期,受沿海开放及相关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刺激,长株潭一体化思想开始萌芽。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受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约束,更重要的是对长株潭一体化认识的模糊性,相关机构并没有很系统地对长株潭一体化行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执行,现有的政策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在发展阶段,湖南省从地方政府角度出发,第一次以规划、政策等手段明确了长株潭一体化在湖南省域内的重要地位,使之有实质性进展。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五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这使长株潭地区融合打开了大门。随着“中部崛起”战略不断向前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望继续深化下去。

二、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长株潭空间经济形成机制

Krugman开创的新经济地理学以D-S垄断竞争模型的作为分析工具研究规模收益递增与市场结构间的关系问题,并且通过前人的研究成果考虑了Samuelsen的冰山运输成本,通过动态演化过程的数理分析来研究多重均衡问题,并借助Matlab等数学软件进行数理分析,建立了包含空间因素的一般均衡模型。然后为解释区域“块状经济”和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内在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在空间结构方面,在整个中国经济环境中,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差异,从而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核心——的模式,其中沿海地区处于核心地带,中西部地区处于边缘地带。有许多研究文献已经对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形成原因进行了许多的实证分析,并已经得到了许多详细、可靠的结论。在全国层面上,长株潭地区无疑处于地带。但在湖南省域内,长株潭无疑处于核心地区。

克鲁格曼也十分赞同一个观点,即如果没有外生差异的条件的干预,经济活动通过自我发展的循环因果机制,也能够实现地区集聚现象的产生。但克鲁格曼也没有因此而否定如先天自然条件、偶然的历史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干扰作用。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政府政策往往是最具影响力的触发器。

核心-边缘模型的产生,是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标志。本文将利用核心-边缘模型中最为基础的战斧模型来分析长株潭空间经济形成过程中的自我发展的循环因果机制作用的发挥。

图3中纵轴代表经济发达区域所拥有的工业劳动力份额SH,横轴代表两区域间的贸易自由度Φ0,局部均衡的长期均衡用实线表示,虚线表示的是局部不稳定的长期均衡。图中反映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在贸易自由度驱使下的动态变化过程。图中为突破点ΦB,自由度Φ在达到突破点Φ B之前,区域间经济的分散力相对于集聚力更占优势。初始的对称均衡相对稳定。当贸易自由度达到实质突破点Φ B时,来自外界微小冲击将使经济发生突发的集聚。在这个阶段(Φ S

随着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长株潭地区的内部交易成本将不断降低,其内部贸易自由度相对之前也将不断提升。此时如果发生某种干扰事件,长株潭核心区将迅速地将湖南省内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吸引过来。而随着相关要素的持续流入,已经占据了巨大优势的核心区市场将进一步迅速扩大相关规模。当自由度 在达到突破点ΦB,此时来自外界微小冲击将使经济发生突发的集聚将会形成之前已具有优势的长株潭地区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

由于政治区位因素、历史传承因素等自然因素的累积,长株潭地区自建国以来在湖南省内就一直处于优势地位,随着市场力作用的发挥,循环累积因果链得以形成,最初的优势也被进一步放大,人口和产业进一步向长株潭地区集中。当07年底国家以政策确立了长株潭地区为“两型社会”试验区之后,可认为此为有效外部冲击,可有效促使以长株潭地区为核心的湖南省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

由于政治区位因素、历史传承因素等自然因素的累积,长株潭地区自建国以来在湖南省内就一直处于优势地位,随着市场力作用的发挥,循环累积因果链得以形成,最初的优势也被进一步放大,人口和产业进一步向长株潭地区集中。当07年底国家以政策确立了长株潭地区为“两型社会”试验区之后,可认为此为有效外部冲击,可有效促使以长株潭地区为核心的湖南省域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会议中心城市;产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8-0085-06

1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跨国、跨区域的经贸会议、展览活动日益频繁。据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2007年的统计,全球每年举办的国际会议中,参加国超过4个、参加人数超过50人的国际会议有40万个,其市场价值超过2800亿美元。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与频繁,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会议在中国召开(王春雷等,2006)。同时,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种类型的国壬堂郴嵋椤⒄估阑疃也日益繁荣。2006年全国举办的3000多个各类展会,带动交通、酒店、通信等lO多个相关产业的收入高达1260亿元人民币(马勇,2007)。

在中国的旅游学研究领域中,虽然理论界对推动中国会议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战略建议(鞠航等,2006),但是对于会议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研究却没有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将运用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理论,研究如下问题:(1)导致中国会议中心城市集聚的经济地理因素和新经济地理因素;(2)这些因素在中国会议产业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3)为中国会议产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建议。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聚文献回顾: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的视角

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空间现象,由于这种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影响的广泛性,使得自马歇尔开创了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研究的先河之后,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国际贸易等多种学科对产业集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角度看,产业集聚是一种地理现象,因为它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因此,研究产业集聚问题自然成为经济地理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克斯(Perroux,1955)运用“增长极”的概念解释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所谓“增长极”是指“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并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当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并通过乘数效应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新产业区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977年意大利的社会学者巴格那斯科(Bagnasco,1977)通过对意大利东北部(第三意大利)地区特点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念,并将“新产业区”界定为“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之后,沿着这一思路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家主要有皮埃尔和塞伯(Piore和Sabel,1984)、哈里逊(Harrison,1992)等。不同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新产业区的形成进行了理论解释。

新经济地理的兴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左右,克拉格曼(Krugman,1991)引入了收益递增假定,在分析工业集聚现象中取得了成功。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抓住了导致工业集聚的最为本质的经济力量――收益递增,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历史事件)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由于经济力量的收益递增作用,在地区间交易成本没有大到足以分割市场的条件下,就可能导致工业的集聚。在新经济地理学中,以下被认为是影响工业集聚的重要因素:(1)一个地区企业的数量;(2)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3)地区经济水平;(4)交通运输条件等。

2.2 会议产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理论和实践界的专家和学者们都认为会议产业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具有重要作用(Crouch和Ritchie,1998;Rutherford和Kreck,1994)。会议产业不仅通过乘数效应迅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通过与会者的口碑和重复访问,推动旅游业的进步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会议产业是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因而很多城市把会议产业作为重要的产业发展部门(Kim,Chon和Chung,2003)。

根据ICCA 2007年的统计数据,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举办了147次国际会议,位居2006年世界10大会议城市之首。亚洲城市中,新加坡和韩国首尔分列第3、第7位。

为什么某些城市对于会议主办方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在国外,协会组织者和会议策划者是会议选址的主要决定因素,对会议目的地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会议的规格,进而影响到会议的成败。对于目的地城市来说,理解协会组织的会址选择过程能够帮助他们在会议市场营销、宣传、服务等方面更具有竞争力,进而赢得协会组织的青睐(Lee和Back,2005)。因此,对于会议选址偏好的研究成为这个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研究,会址选择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状况;(2)合适的场馆;(3)高质量的服务;(4)资金保证;(5)目的地形象;(6)旅游休闲设施;(7)安全等(Weber和Chon,2002;Crouch和Ritchie,1998;Oppermann,1996)此外,一些学者还发现价格是主要的决定因素,进而建议目的地城市运用价格战略在竞争激烈的会议市场中取得优势(Hu和Hiemstra,1996)。还有学者认为,不同目的地城市之间会议设施和服务的差异性均不显著,而休闲设施的差异性是区别目的地城市特征的关键因素(Bonn等,1994)。

关于会址选择影响因素的评价,学术界比较广泛地采用了IPA分析方法(Importance-PerformanceAnalysis),即设定量表,请被调查者对相关因素的重要性和表现做出评价。由于IPA使用和分析都比较方便,并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因此被研究者广泛使用(Baloglu和Love,2003)。

本文并不否认目的地发掘自身特色、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等是会议选址决策和与会者做出参会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Co和Govers,1999)。但是此外是否还有更基本的要素导致会议 产业的集聚?

通过ICCA 2007年的会议城市排名发现,国际上排名靠前的会议城市在城市特色上具有两个重要的基本特点:(1)政治或经济中心城市;(2)旅游资源丰富。中国会议城市的排名也显示了同样的特征。旅游与会议的关系已经受到学者的关注,并已经有很多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是协会组织选择会议地址以及个人做出与会决策的影响因素之一(Fenich,1998)。然而,对于另外一个特点,即为什么政治或经济中心城市更容易产生会议产业集聚?仅仅从旅游学的角度,通过研究会议选址过程以及采用调查表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很难得到可靠的结论。

本研究借鉴了经济学中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导致会议产业集聚的因素。在传统的经济地理理论里,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地理因素的差异,例如,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以及大港口附近通常会成为产业集聚的中心地区。对于会展产业而言,经济比较开放的地区,经济文化活动相对频繁,市场信息交流平台的影响力比较广,会展业的确得到较快的发展优势。但是,对于造成会展产业集聚的其他因素,经济地理并没有给出解释。本研究进而将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对会展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在肯定经济地理因素会对地区会展产业初始的集聚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新经济地理的因素通过收益递增的影响对产业集聚具有增强效果。在指标设计上,本研究引入了城市级别(直辖市与非直辖市)和城市区位(沿海城市与非沿海城市)两个指标反映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引入第三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城市交通状况、地区消费者需求、信息传播等因素衡量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会议产业集聚的影响;此外还引入了对外开放程度指标分析经济政策的影响作用。通过对10个会议中心城市的实证检验得出会议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3 数据来源

在样本数据选择上,本文选取10个城市作为分析对象,采集了近5年各城市面板数据,对导致会议产业集聚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检验,为会议产业集聚要素的研究提供了来自中国的证据。

所选取的10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青岛、大连、天津。在这10个城市中,既包括直辖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省会城市(杭州、成都、广州),也包括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深圳、青岛、大连);既包括沿海城市(青岛、大连、天津等),也包括内陆城市(成都、重庆等),因此,具备一定的代表性。由于统计数据限制,本研究选取了上述城市2001―2005年的面板数据。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中国会展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的统计年鉴。尽管由于中国会议产业发展时间不长,对于会议产业的统计和调研比较有限,因此在计量分析上本研究只能选用5年的数据,但不可否认本研究的结论对于深入研究会议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不断创造有利于会议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实现会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研究方法

通过回顾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理论和会议中心城市聚集的影响因素,可以根据面板数据的特征,将会议中心的城市集聚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设为如下形式:

Yit=α0 +α01X1i+α2X2i,t-1+α3X3i,t-i+εit (1)

其中,Yit表示的是各年各个地区会议产业年收入,这是度量会议中心城市集聚的变量。为了便于计量,本研究采用了某地区会议产业年收入与 10个城市的年收入均值之比。一个地区的会议产业收入份额上升了,就说明在这个地方发生了会议产业的集聚。由于中国统计数据的不完整,对于Yit不统一的数据本研究采取了标准化处理。X1表示经济地理因素的向量,X2表示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向量,X3表示经济政策因素的向量。对于随着时间变化的经济地理因素和经济政策因素,本研究对相应变量作了滞后一期的处理,使这些解释变量成为被解释变量被观察到之前已经被决定的变量,以减少模型的联立性偏误。其他希腊字母表示常数项、变量的系数和残差。

X1――经济地理因素变量

本研究选取了“沿海地区”和“直辖市”两个哑变量作为经济地理因素变量。

(1)沿海地区哑变量(coast)

绝大多数研究中国地区差异的文献都使用了沿海或内地的虚拟变量,由于无论是地理和历史条件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倾向都有利于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部和西部的差异则并不特别显著,但另一方面会议产业对城市经济发达的要求并非绝对,因此,本研究预期沿海地区的虚拟变量对于会展业向沿海地区集聚有正的影响。

(2)直辖市哑变量(city)

中国4大直辖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的功能与一般的省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它们更多地承担着政治中心、航运中心或者服务业中心的功能,大都市经济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会议产业的进入,所以本研究估计这一变量的影响是正的、

X2――新经济地理因素变量

选取了5个新经济地理因素变量,分别如下:

(3)第三产业比重(service industry)

会议产业需要住宿、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的配套和支持,同时也拉动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本研究采用了第三产业GDP占当地GDP比重与10个城市历年第三产业比重的加权平均数的比值,衡量会议产业外部性。

(4)城市化水平(urban)

考察城市化因素对会议中心城市形成集聚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非农人口比重与全国均值之比宋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并取其与各年10个城市均值之比作为一个地区的相对城市化水平。

(5)城市交通状况(road)

考察城市交通因素对于会议中心城市形成集聚的相关性。本研究用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与10个城市均值之比来代表相对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6)人均GDP(pergdp)

本研究使用人均GDP对数值与各年10个城市的均值之比来度量一个地区消费者的相对购买力,从而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水平和市场规模。

(7)信息传播能力(internet)

本研究使用该城市当年互联网用户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与10个城市的均值之比来度量该城市的信息传播能力水平。

X3――经济政策因素变量

第12篇

关键词: 地理学 学科体系 学科定位

1.地理学学科划分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人类环境。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地理学相应地划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1],有些把经济地理学放在人文地理学里面,另外还有一类是地理技术学科。这三个分支学科,又包括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图1)。

图1 地理学学科划分

系统论认为,现实世界是由规模大小不同、复杂程度互异、等级高低有别、彼此交错重叠,并且互相转化的系统组成的有序网络系统。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把客体分为一系列层次,每一个层次就是一个等级的系统。此级别系统由比它低一级的子系统组成,而其本身又是更高级系统的一部分,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依据上述观点讨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可将地理学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即: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称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为部门地理学[2]。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等)、部门人文地理学(包括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

按照上述层次性观点,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等。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虽然部门自然地理学各有分工,但是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存在和发展变化,都是以整体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背景的,而且不同程度地以其他组成要素为因素或条件。

2.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地理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它的研究内容涉及范围广,从宇宙空间到地球内部都是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只不过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研究内容涉及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自然方面又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地质地貌等。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从图1可以看出,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在大学里都有对应的专业,如经济地理学对应的有经济学专业、人口地理学对应的有人口学专业、土壤地理学对应的有土壤学专业,这充分说明地理学涉及面广。

3.地理学学科定位

地理学涉及面广的学科性质,需要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准确定位,否则就会陷入地理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又什么都不是的误区。实际上,地理学虽然与许多专业有交叉,但有自己的专业特点、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科体系。地理学与其他专业有交集的部分主要是在基础知识方面,但对于地理学是基础知识的内容,而相关专业则可能是详细解读。地理学侧重点是事物的空间性、整体性、地域差异性及相互联系性,而相关专业则是某一领域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课程内容一般偏微观、比较专。由于侧重点不同,在进行地理课程教学时,把握适当的度非常重要,特别对于部门自然地理方面。

地球表层的岩石、气候、水体、生物、土壤等组成成分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等进行复杂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自然地理环境[2]。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学的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土壤圈。它们分别是部门自然地理分支学科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和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另外,自然地理学还包括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地球概论和研究地球内部环境的地质学。部门自然地理的内容比较多,有些内容还具有一定难度,如果要求学生什么都学,全面掌握,那么按通常分配的学时将难以完成,而且效果不一定好。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地理的精髓,从地理角度进行教学,可以过滤掉一些微观的、偏工科方面的较难理解的内容,而侧重于宏观的、空间的内容,着重研究对象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重点关注研究的对象要素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了强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综合性,现在许多院校的地理专业都不专门开设部门自然地理,而综合为一门自然地理学。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突出自然地理的综合性特征,不足之处是内容偏少,较浅显,而开设部门自然地理课程能很好地弥补这种不足,但如上文所述如果把握不好度的话,则学生不仅感觉学习难度大,而且容易偏离方向,体现不了地理专业性。如果能兼顾二者的优点,在进行综合自然地理教学时,补充一些部门自然地理的知识,而在进行部门自然地理教学时,要经常性地强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综合性,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下面以笔者讲授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和土壤地理学三门部门自然地理课程为例,探讨地理专业的课程定位问题。

(1)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定位

对于气象学与气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教材是由周淑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此版本有些内容对于目前的高校地理专业学生来说,太深太难,且无多大实际意义。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与地理科学专业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第一章至第四章为基本气象知识,它是学好天气学、气候学的理论基础,应重点掌握;第五章为天气学,主要介绍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演变过程,属于应用性内容,从地理角度看不是重点内容;第六章至第八章为气候学部分,主要介绍气候的形成、分布及变化[3],气候学与地理学的关系最密切,所以这部分是全书的总结和重点,学生应重点掌握。

到具体内容环节,第一章至第四章为基本气象知识,但里面不乏一些难懂的内容,如第一章里的虚温;第二章的有关辐射的基尔荷夫定律、位温和假相当位温、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等;第五章第二节里温带气旋的发生和发展;第四章则学生普遍感觉较难。对于这些较难的知识点,有些可以不要求掌握,有些可以只领会结论而不要求掌握整个推导过程。具体要视其重要程度及与其他内容的联系程度而定。还有一些内容较多,但不是重点,典型的如第三章第二节地表面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第三节降水;第五章第四节对流性天气系统;第六章第四节里的地面特性与气候;第七章第一节、第八章第一节等内容可以只作为了解性的内容。总之,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度,抓住主线,分清主次,掌握重点,减少盲目性,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4]。

(2)水文学课程定位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5]。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水圈自身的水文现象及规律,另一部分是水圈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圈层及人类智慧圈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部分是基础,第二部分是核心,特别水圈与自然地理环境其他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重点。

作为部门自然地理的水文学主导思想是以水循环、水量平衡为纲,将地球各圈层的水体,按水循环过程做系统的、有机联系的阐述,使学生掌握各种水体运动、变化和相互转化的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方法。一般选用的教材是由黄锡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学》,本教材由下列四部分组成。一是水文学基础知识:主要通过第一章阐述水及各种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及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二是水文循环及水量平衡基本理论:主要通过第二章阐述水文循环基本过程、影响因素,各要素的物理机制和分析计算方法,水量平衡原理,以及水文循环的作用、效应等。三是水文循环具体过程的分析:由于水循环实质上是一个动态有序的大系统,按系统分析的观点,本教材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阐述陆地表面、海洋、地下三个水文循环亚系统的水文循环具体过程及其理论,并阐明亚系统之间和亚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四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日益扩大,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明显增强,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干扰了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改变着各个水体的性质,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效应的研究,也已成为现代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故本教材第六章专门阐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水环境的影响。从地理学角度看,第一章的内容是基础,第二章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是水文学的核心内容,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水文现象、水文循环过程及规律等都是水文学的主要内容,但从地理的角度,着重点更是各种水体通过水文循环过程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以及影响气候、生态、塑造地表,实现地球化学的迁移,并给人类不断提供再生的淡水资源等这些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第三章至第五章的内容是水文循环具体过程的分析,分别阐述陆地表面、海洋、地下三个水文循环亚系统的水文循环具体过程及其理论,同样,地理学侧重于偏宏观的内容,而对于各个水体水循环的微观的、机理性的一些内容应投入较少的学时,重点关注亚系统之间和亚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特别是陆地表面的各种水体的水循环是地理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和沼泽、冰川,其中河流又是重点掌握的内容,内容明显多一些。而对于第四章海洋这一章,一般不会详细讲解,同时由于一些内容与地球概论、气象气候学课程内容有重叠,所以一般投入的学时较少,主要学习最后一节海洋效应的内容。第五章地下水也一样,一般不会深入学习,主要从宏观尺度上把握。

(3)土壤地理学课程定位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各物质组成和各个土层之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各地理环境因素与土壤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以及物质能量从地理环境输入土壤,然后经土壤内部的迁移转化再向地理环境输出的过程[6]。可以看出,其研究内容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土壤自身方面的基础知识,另一部分就是土壤与其他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从地理的角度,我们更应重视第二部分内容。

土壤地理学一般选用的教材是李天杰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土壤地理学》。本教材篇幅大,内容多[6],用36个学时学完全部内容不大可能。这就要求我们从地理专业角度,把握核心,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有所取舍。具体到各个章节,笔者是这样安排的:第二章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和第三章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这两章是土壤基础知识,也是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第四章土壤形成因素学说,这部分内容虽然充分体现地理专业性,但容易理解,所以总体掌握就行了,对一些细节的东西无需过多探究,这一章一般只花两节课的时间,然后让学生自己课后浏览。第五章土壤形成过程属于提高的内容,它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需要详细讲解。第六章土壤分类属于一般了解的内容,第七章主要土纲特征属于综合性的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讲解,森林和草原土纲及水成型土纲里的盐成土是重点讲解的内容。第八章至第十章基本都属于了解性的内容。

4.学科专业体系层次引导

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一般分四个层次和步骤。①学生在入学开始学习专业课时,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一开始就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形成整体性的认识。②接下来学生无论学到哪一门专业课都要知道这门课在学科体系中处在什么位置,属于什么性质的专业课,学生首先就有了一个大的指导思想。③然后讲授某一具体专业课程时,首先要弄清楚课程教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这是最基础的环节,教师在第一节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知识层次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④最后各个章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教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弄清教材的层次结构,抓住主线,分清主次,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笔者认为这些对于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于地理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以学习水文学为例,各个层次引导如图2所示。

图2 水文学在地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层次结构

参考文献:

[1]伍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周淑贞,张如一,张超.气象学与气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胡巍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09(50):184,209.

[5]黄锡荃,李惠明,金伯欣.水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