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时间:2022-08-03 18:13: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第1篇

(一)起重机械概念

起重机械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负荷量较大的运输移动作业,其设备能够水平移动垂直升降或者两者相结合,一般而言起重机械将所需原料运输到到制定地点,为施工人员提供充足的生产原料,循环往复,直到完成整个工程项目。起重机械具备垂直运动的性能,根据其性能在此基础上发明电梯,方便行人上下。起重机械承受力有一定的限制,这里涉及到厂商生产的起重机械能够承受重量的范围和额定起重量。

(二)起重机械构造

起重机械由工作机构,驱动装置,取物装置,金属结构,操作系统构成,才能完成整个工程作业。首先,在工作机构中由起升机构,运行机构,变幅机构和旋转机构组成。其中起升机构负责垂直运输生产过程中所需物料,该机构是起重机械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相比起升机构,运行机构负责水平运输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物料。臂架起重机械通过改变臂架额长度和仰角完成规定的工程作业,这也是变幅机构具备的特点,机构臂架较灵活,可根据工程需要灵活变动作业幅度。旋转机构是起重机械沿着一定的运动方向,例如:水平或垂直移动。其次,驱动装置为起重机械提供工作动力的部分,科技的不断发达,能源不断紧缺,全球提倡清洁环保生产。因此,当前起重机械的驱动装置的动力通常是电能。例如:电梯、货梯以及港口运输机等,均采用电动驱动装置,提供稳定充足的动力,并且实现及时准确完成作业。取物装置负责转变物料位置,根据物料的材料、形状以及重量有不同类型的取物装置。施工人员需要考虑工程需要选项适合工程需要的取物装置。金属结构涉及到起重机械的材质,这是生产厂家生产制造起重机械最基本环节。最后,起重机械的操作系统是将起重机械每个部分的功能组合起来,完成整个生产作业的最终工序。通过控制系统及时准确运输生产物料。

二、起重机械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起重机械相比其他生产机械,其体积大,组成部分较多,工作负荷量较大,需要许多操作人员共同配合完成工作任务,由起重机械工作特点看,其工作较为复杂,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按照规定工序工作,极易产生作业事故。以下是起重机械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选择设备不符合工程规格

企业主要目的是盈利,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减少投入生产成本金额。选择起重机械额定起重量低于实际物料重量,起重机械长期工作设备承受能力降低,极易出现工程事故。

(二)起重机械不符合国家标准

一些生产起重机械厂家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利润,在选取材料、生产制造以及检验产品环节中偷工减料,选择的钢板、连接零件以及臂架的硬度较低,这样组合而成的起重机械质量整体下降,不符合国家标准。而在检验产品环节中,生产厂家为了拥有较多成品,将一些不符合标准的起重机械投入市场,为企业生产埋下隐患。

(三)施工人员操作不合理

一些施工人员没有专业上岗证书,缺乏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只会简单操作起重机械,对起重机械内部零件构造不熟悉,施工人员缺乏安装、拆卸、保养以及评估风险的能力。这样在面对难度加高的工程作业,施工人员没有及时采取避险措施,使事态更加严重。

三、提高施工单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技术的措施。

(一)选择合格起重机械

企业生产者在选择起重机械时,严格按照工程计划书的标准选择符合生产的起重机械,甚至机械性能远高于要求标准,为施工提供性能优良的设备,也是保障安全施工工作的前提。此外,企业设置专业检查小组,每个工作日结束后为机械进行安检,对机械硬件和软件设施进行维护。该项工作直接关系到起重作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起重机械

国家安全质检总局加强监督和检查工作,对生产起重机械厂家生产环节进行严格审查,通过一定的奖惩制度,督促厂家生产性能优良,质量较高的起重机械。生产厂家也要与时俱进,掌握政府政策和市场信息,生产市场所需的起重机械。这样才能获得政府支持和更广阔的市场。

(三)规范施工人员操作工序

企业聘请专业操作起重机械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者优先。此外,企业为职工提供学习机会,定期举行培训,使施工人员具备安装、拆卸、保养、维修、评估风险的能力以及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企业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分析典型实际案例的方法,为施工人员具体讲解每个环节重点以及安全操作方式,这样加强施工人员印象和操作能力。企业定期向员工发放起重机械操作禁止事项和操作条例,并配有一定3D图画,帮助员工理解,潜移默化加强职工工作技能。企业管理者需要定期考核施工人员操作是否合理,这就需要管理者设置考察团队,由专业操作人员对员工进行考核和指导,并将考核结果以文件的形式提交上一级,管理者根据考核报告进行裁员工作,这样刺激施工人员自觉学习,不断增强自身技能。

四、总结

第2篇

关键词:起重机械;建筑机械;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起重机是现代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起重、装卸、安装等作业中,大大减轻了体力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一般的机械产品设计中,设计成本在整个机械产品成本中占的比例不到30%,但对产品质量的贡献率可达70%以上。起重机械也不例外,因此,要提高起重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先进的设计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1.起重机现代设计方法

1.1优化设计

起重机械优化设计一般是非线性规划问题,实质上是多元非线性函数的极小化问题。优化设计的首要问题是选取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即建立数学模型。现以门式起重机门架的设计为例来说明其设计思路:

(1)首先确定目标函数G(x),如门架的重量。然后确定设计变量xi(i=1,2,…,n),即决定或对目标函数有较大影响的各个参数,如主梁、支腿、端梁、横梁的重量。

(2)根据设计变量所受的各种限制确定约束条件,包括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如跨中最大正应力、跨中腹板最大剪应力等。

(3)建立目标函数G(x)与设计变量在x约束条件下的数学表达式,即目标函数G(x)=G(x1,x2,…,xn),设计过程就是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4)最后用各种优化方法如一维搜索法、梯度法、牛顿法、惩罚函数法、共轭梯度法等确定设计变量如组成门架的各个部件的结构、尺寸等的最优值,完成最优设计。

1.2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有两层含义,即在考虑机械的功能和构成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产品的互换性和模块间接口的标准化。因此在进行模块化设计时,不但要使模块满足设计功能方面的要求,而且要使模块间能够自由连接和组合,这样才能发挥模块化的优势,高效完成设计任务。起重机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将起重机进行功能和结构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划分并建立具有独立专有功能的模块,对模块进行技术设计;最后根据设计要求组合模块,得到我们所需功能的起重机。模块化产品的特征就是从功能元素到物理组成的一一对应。起重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后,不但可以使其质量得到保障,而且还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增强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实现起重机械零部件的成批生产,从而很大程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和设计成本,实现其经济价值。

1.3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以失效分析、失效预测及各种可靠性试验为依据,以完成产品规定功能为目标的现代设计方法。起重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思路为:将引起起重机零部件失效的所有因素统称为应力S,则S可表示为各种失效因素Si(i=1,2,…,n)的函数,S=f(s1,s2,…sn)。将起重机抵抗各种失效的因素称为强度R,则R可表示为各种影响强度的因素ri(i=1,2,…,n)的函数,R=g(r1,r2,…,rn)。应力S和强度R都是随机变量,起重机各个零件安全与否,是以R>S所发生的概率来表示的,即R(t)=P(R>S)≧[R]。其中,R(t)为各零部件在运行中的安全概率,即可靠度,它是指零部件在工作时间t内的一种能力;[R]为零件的许用可靠度,它表示零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实现设计要求的一种能力,即许用安全概率。产品的可靠性是其安全性、可维修性及寿命的重要保证,因此,可靠性设计也越来越成为起重机设计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

近年来建设行业发生的安全事故中,由建筑起重机械引发的安全事故有上升的趋势,如何搞好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点之一。

2.1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起重机械的产权单位购入起重机械设备。购入起重机械时只看到目前起重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却缺乏对起重机械管理的认识,没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导致购入的起重机械设备产品质量不过关,未实施维修保养及建立历次安装资料等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产权登记备案不及时。

(2)建筑起重机械安拆单位安装质量不高。安装人员缺乏经验及安全教育不到位,在安装过程中埋下许多安全隐患。例如安装起重机械设备未向主管部门履行安装告知手续,擅自组织无资质作业人员安装;未对待安装的产品进行认真检查,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前安全保护装置不齐全和破损的情况下,未整改和维修就进行安装;安装过程未严格履行操作规程,安装质量低;安装完成后未向使用单位做完整的技术交底等。

(3)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自检、管理不到位。使用单位任命的机管员形同虚设,尤其不上塔吊检查,很难发现塔吊在使用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建筑起重机械的司机、信号工等特种作业人员责任心不强,使用未经检测合格的建筑起重机械。例如施工单位为了赶工程进度,擅自将未经检测检验合格的塔吊投入使用。

(4)监理单位监理不到位。对塔吊等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理不到位,日常监理过程检查不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相关检查人员检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落实,随意在施工单位的回复单签署隐患以消除的意见。

2.2加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措施

2.2.1完善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促进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必须完善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快《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立法工作,努力形成“以法律为依据、以技术标准为基础、以安全技术规范为内容”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同时,还要对建筑起重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地创新,努力形成行业法规与国家法规相互补充、相互呼应,使得建筑起重设备的各种操作都有法可依。

2.2.2把安拆使用制度落到实处

建筑起重机械安拆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我们在建筑起重机械安拆过程中需要树立全局的观念,要充分结合工程的特点,熟悉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环境、周边环境如邻近建筑物、高压线等。同时,在构件的安装过程中,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以及塔机的参数性能要满足工程需要,同时,要考虑建筑起重机械的工作范围与相邻的建筑物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建筑起重机械在运行的过程中两者互不干涉、互不碰撞。只有认真贯彻和落实安拆使用制度,才能避免不合理的建筑起重机械安拆造成的重大安全隐患。

2.2.3做好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

在现实的工程建筑中,不乏有一些设备安装“游击队”,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国家承认的专业资质,他们通过挂靠相关单位的方法活跃在工程建筑的工地上。国家以及相关部门,要采取严厉的措施,打击这种不法的挂靠行为。有资质的建筑企业也要树立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拒绝出借资质的行为,确保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2.4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定期的维护

建筑企业不能只顾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建筑起重机的保养和维护,建筑工程企业定期的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维护和保养,不仅不会耽误工期,损害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相反,它能够使建筑起重机自身的素质和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保障建筑设备在施工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延长建筑设备工作寿命,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同时,企业要对自己所拥有的建筑设备制定不同级别的维护制度和方法,使工作中的设备都具有良好、可靠、安全的性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3.结语

在进行起重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的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尽量多地考虑设计变量,以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发展综合设计方法,从理念和技术上寻求产品与设计的最好结合点,使起重机械设备朝着具有过硬质量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施工企业应加强对专业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专业技能、工作责任心的培养,从而增强起重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能,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产权单位(租赁、安拆单位)

①严格要求设备租赁单位、安装单位和产权单位为一家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保证体系,设立技术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与设备数量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以文件形式任命项目负责人、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等;现场人员变更时,应出具变更通知书,并经总包和监理单位同意,否则不得进行人员变更。②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使用说明书、历次检验检测和维修保养以及安装拆卸相关记录、主要零部件更换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备案证明、自检合格证明等)。③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安装/拆卸专项施工方案,经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施工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与施工总承包、监理等单位共同对设备进行进场查验;安装/拆卸前应当向负责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机构办理安装/拆卸告知;安装后应进行试运行和自检,自检合格经法定检验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与施工总承包、监理等单位进行联合验收,并书面向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协助施工总承包单位办理使用登记。④安装/拆卸、附着、顶升作业前均应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过程中应由项目负责人、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挥、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实行旁站、监督,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和冒险作业。同一台设备的安装、顶升加节作业人员应当相对固定,不得随意更换。切实做好大型设备例行的检查工作和维修保养工作,排除设备自身存在的隐患。

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单位(工程建设总承包单位)

①严格审查产权单位提供的建筑机械相关技术资料,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设备产权、设备管理、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及资格证件,严格审查起重设备的安拆方案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有指导性,确保起重机械安拆前向主管部门办理告知。②参加机械设备进场和使用前的联合验收,对安拆和使用过程进行安全检查,对安拆、附着、顶升加节等关键过程予以旁站监督,并做好标识、拉好警戒,发现存在违章、冒险作业的,应当督促立即整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应立即停工或停止使用。加强附着锚固、加节前后的验收工作,对于违规操作或者附着锚固不符合要求的予以当场纠正。③加强使用过程中司机、信号工以及使用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对于部分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的信号工、司机甚至是使用人员严禁上岗,确保大型设备使用过程中无违章、冒险作业。

三、监理单位

①严格审查产权单位提供的建筑起重机械技术资料,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设备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及资格证件,起重机械安拆方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及安拆前办理告知情况。②参加机械设备进场和使用前的联合验收。对安拆和使用过程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督促立即整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应立即责令停工或停止使用,并向建设单位甚至监督机构报告。③监理人员应当全过程旁站监督建筑起重机械的安拆、附着加节、维修保养情况。

四、结语

总之,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需各司其职、协同工作、共同管理,租赁单位要加强自律,规范经营,规范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流程,杜绝违章冒险作业,使用单位和监理单位需要严格管理、加强督查,相信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会大大降低。

作者:郝晓磊 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第4篇

关键词:起重机械 施工问题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一、大型起重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起重机械公司安全意识不强、管理松弛

(1)部分起重机械设备本身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一些生产厂家对原材料把关不严,采用不合格材料加工制作;一些厂家质保体系不健全,加工质量不符合要求;部分施工企业自有的起重机械安全装置不齐全或者已达到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仍然带病工作、超期服役;有的安装单位未经计算擅自使用非原制造厂家制造的附着装置等,从源头上给起重机械安全埋下隐患

(2)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小规范

一些租赁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起重机械安装资质,采取挂靠、借用、套用其他安装单位的资质从事安装、拆卸业务;有的安装单位未按照规定编制和实施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些施工总承包企业对分包的起重机械拆装工程未认真履行管理职责;一些监理企业未对起重机械拆装过程实施旁站监理等。

(二)施工项目部对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不到位

(1)把应尽的安全管理责任推给起重机械公司。施工总包与起重机械公司分包之间责任不清,遇到问题相互推诿。例如安拆、吊装方案和事故救援预案等文件,应是起重机械公司分包专业管理与施工总包现场安全管理相结合的产物;但施工方往往把塔吊公司报审的资料原封不动转给监理;不督促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对违规操作视而不见,或借口“管不住”推诱。

(2)大型起重机械选址不报审、基础隐蔽不报验。大型起重机械选址要综合考虑场地、周边、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等因素,经监理审核同意。但施工方往往仓促自行定位,给后期运行带来麻烦。起重机械基础开挖、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不履行报审、验收程序,监理发现后既成事实很难处理。

(3)大型起重机械安装不自检、不验收、不及时检测。国家对大型起重机械安装、使用有严格的报批程序:安装完成后先自检并出具报告;再由安装、使用和监理单位联合验收合格;最后经特种设备专业检测、颁发准运证后方可使用。但常常是安装一完毕,施工方便迫不及待地启动使用,对监理制止和安全警示不予理采。

(4)大型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的违章行为。施工方不搭设转料平台,直接从悬挑外架或新浇筑的阳台板上,冒险斜拖硬拉起吊物料;吊钩防脱装置损坏不维修或更新,用“土”办法自制代用;发生塔身偏斜超限、标节螺栓松动、钢丝绳脱槽、白由端超高、塔吊检测合格证有效期满等问题,不及时修复、检测和处理,侥幸心理、得过且过。

二、施工大型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确保大型起重机械使用和管理安全

(1)落实安全责任,确保责任到位。

在施工现场使用大型起重机械过程中,要明确各级领导和使用人员的安全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安全管理落实到位,思想认识落实到位。在施工现场,必须摆正质量、安全和进度这三者之间关系,指出安全施工是经济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最根本保障。重点讲清人型起重机械在出现事故中严重性,确保施工现场警钟长鸣,时刻注意安全生产施工。

(2)建立安全体系,确保管理到位。

1、在施工现场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条件,建立健全的大型机械安全管理体系,并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完善。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指派专门的管理人员,使大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人员进行安全管理。

2、要结合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大型机械管理制度。并要求使用和管理大型机械的技术人员必须贯彻落实,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坚决杜绝违章操作。

3、加强安全宣传,确保意识到位。在施工现场要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号召工程全体人员共同找隐患、查隐患、排隐患,把一切安全生产隐患消除在萌芽当中,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4、强化监管力度,确保措施到位。在施工的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对在施工现场发现的违规操作要及时进行制止,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和惩治,绷紧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的“弦”。

(二)建立完善的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机构

(1)施工企业的负责人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其中包括大型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应指派企业的副经理或者工程师,作为大型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对大型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防止因企业经理事务繁忙疏于对大型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

(2)在施工现场要设立机械管理部门,对生产中的一般机械和大型起重机械进行统一管理,对机械进行重点管理。

(三)大型起重机械的制度管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制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用制度去管人,用制度去管事,可以很大限度的避免主观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对工作的不利影响。在施工现场,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大型起重机械的相关技术人员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也可以使得工程监管人员在监管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效地规范工程的施工流程。

(四)强化大型起重机械在安装和拆卸过程的专业化工作

(1)在使用大型起重机械时,拆卸和安装的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施工作业的规范要求,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同时,从事起重机械的拆卸和安装的专业单位应该指派施工负责人、安监、指挥、技术、检验、操作和其它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证件和资质,各司其职,岗位明确,统一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

(2)在起重机械拆卸和安装的过程中,必须要编制作业指导书,拆卸和安装的过程要分别进行编写。编写过程中要规范且符合标准,对重要工序的安全控制和技术质量要进行细致描述。编制指导书的技 术人员必须是机械专业的工程师,并按照程序进行层层审批。如在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方法出现变更,应该对变更的方而重新编制并进行审核。

(3)施工技术人员和负责人应该对所有参与技术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在交底记录中签字。要交清作业流程、作业内容、质量、技术控制要点、安全控制要点和责任分工。交底时要针对各种作业类别进行,对于施工中的危险点和控制措施要进行详细的地交接。

(五)强化对大型起重机械的保养和维修

(1)大型起重机械的保养和维修都是机械能否正常使用和提高机械使用率的重要保障,可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若大型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对大型起重机械进行正确使用,轻视机械的维护和保养,就会大大减少机械的使用寿命。甚至会产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只有在使用过程中,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消除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产生的安全隐患,才可以在根本上降低机械设备的事故率,延长机械的运行时间。消除安全隐患,使大型起重机械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同时,施工单位可以在内部开展竞赛活动,鼓励操作人员更好地维护保养机械。建立奖励制度,赏罚分明,树立典型,为大家找到学习目标和方向。延长大型起重机械的使用寿命,可以大大地为施工单位节省成本,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单位安全生产。

(六)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培训

由于起重机械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危险性很高,而且在工作中很辛苦,导致大型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严重流失,造成现在从事的人员及专业技术参差不齐。有一部分人员对大型起重机械的结构和性能等专业知识认识不到位,致使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得到正确的维护和保养,不能及时消除机械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所以,在施工单位冬季闲暇时,应运用各种于段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管理力度,加强相关人员的经验交流,

结语 :通过以上对使用大型起重机械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分析,可以有效预防大型起重机械在施工现场吊装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同时,强化施工机械安全管理是确保各项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可以确保大型起重机械在施工现场安全有效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樊友田 论大型起重机械的管理 [J] 建筑机械化 2007(15)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据统计,2000年至2010年,媒体曝光的130起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责任事故总人数达252人,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约为2人。例如,“10.5”成都施工升降机坠落造成7人死亡,“4.16”临安塔吊倒塌造成5人当场死亡,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生产的形势十分严峻。如何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工地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主要现状

一、安装企业发展迅速,但其安装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区具有安装资质且有承接安拆业务的的企业共有32家,其中专业安装资质的企业占12家。基本上各家企业都能配备专业的安拆及管理人员,但是安全管理及安装技术水平却良莠不齐,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不少安装完成的起重机械无专用配电箱,一些井架搁置点缺少,进出料门人为绑扎,显示屏破损,基础锚固未按标准化设置,缆风绳锚固不符要求等,还有部分塔吊标准节连接螺栓松弛,塔身锈蚀老化,开口销用钢丝、电焊条等代替,基础积水,基础压板使用非标铁块等,给起重机械使用埋下了严重安全隐患。尤其是非专业的兼营资质安装企业,其安装质量更是相差甚远。

二、安装企业安全管理意识普遍增加,但其精细化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安装企业对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特别是安拆过程的管理引起了高度重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积极落实安拆备案制度以及实时告知制度,严格按程序办事,拒绝无施工许可证的工程设备安装。但是一些企业对起重机械安拆现场的安全保护措施未能提供到位,包括企业无统一的劳动安全服装、统一安拆警戒标志标牌等,安拆人员安拆时未系安全带,缺少登高专用跳板等,有些甚至就地取材,安拆设备及其简陋,给安拆过程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三、建筑工地大量使用先进的起重机械,但其先进的安全保险装置的运用有待进一步落实。目前,我区起重机械在使用且已经登记在案的的包括塔式起重机412台,施工升降机176台,物料提升机517台,另外还包括高空作业吊篮116台,爬架10台。起重机械因其高效率、高性能,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管理缺位,起重机械先进的各项安全保护装置被人为绑扎或者缺少、不用的现象较多。例如,井架的停靠装置人为绑扎、拆除,楼层停靠锈蚀失灵或者缺少,塔吊力矩限位器失效或者缺少,重量限制器、吊升限位器、小车限位器等运行保护装置人为绑扎或破损,滑轮放跳槽轴、顶开油缸销轴未安装固定到位,另外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未年检,失效;重量限位器部分未安装等,有些起重机械到了使用年限,但未及时评估检测,这些都给起重机械的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主要原因

针对日常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一、安装企业管理制度滞后。一是管理人才配备不足,专业技术安装人员缺乏。企业管理行为粗放型,凭经验和自有的一点知识来进行管理,未能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来约束规范企业员工,也未及时引进相关管理技术人才对企业进行形象换代。二是安装企业机构配置不全。一些企业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缺少对设备定期巡查和维修保养的部门和人员。另外随着专业人才流动性的增强,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证不随人走,出现了证比人多的现象,有些人员已经不在了,但是相关证件却仍然在冒名使用。三是安装企业培训教育淡化。部分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培训机制未跟上,企业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不够重视,常出现内容单一化,考试形式化,操作无能化,只重视培训的过程,忽视了培训的真正目的性、效果性,实效性。

二、安装企业安全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不到位。部分企业对设备管理未建立相应的安拆、加节、使用管理台帐。据今年四月区安监站对建筑工地起重机械安拆使用安全专项整治情况分析,设备管理混乱,无相关安全管理台帐的安装企业占了50%以上。二是制度不落实。包括实时告知制、安拆现场旁站制、岗前教育交底制、维修保养制、验收制、内部考核制等。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管理人员及安拆技术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责任心不强,对制度的落实只是走走形式,过过场,停留在表面功夫上,未真正贯彻落实。三是程序不规范。部分企业安全管理程序存在漏洞,安装工作质量不高,特别是部分兼营资质安装单位,安装工作随意性,投机性较强,对安装人员未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随意让其安拆。

三、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不严。一是企业管理人员不到位。有些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缺乏,未能及时发现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认为只要能动就行,对问题视而不见,思想麻痹,导致起重设备“带病”运作。二是企业日常检查不到位。部分施工企业未真正贯彻落实一月两检制度,对起重机械的日常检查也是走形式,流于表面,未能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排查和消除建筑起重机械存在的安全隐患。对起重机械的日常使用状况更是缺乏维护和管理。三是对使用人员监管不到位。部分企业起重机械作业人员配备不足,部分未取得起重机械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合格证的擅自无证上岗,对现场使用人员未履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监管力度不足。

四、监理企业管理责任不强。一是安全管理业务不精。部分企业派驻现场的监理人员相关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有限,不能及时发现现场起重机械安拆及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各项方案不认真审查而盲目签字,不能很好的督促施工企业落实整改。二是人员配备不足。部分企业未派专职安全监理员进行监督,总监也经常不在岗,安全监理形同虚设,监督人员配备不足,无法主动地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三是检查形同虚设。一些监理企业及现场监理责任心不强,工作敷衍了事,安全监管形同虚设。另外对特殊工种未做到每日进行考勤,有些虽有考勤,但未核对原件,不真正落实,流于形式,不认真督促施工企业整改,未能真正履行监理相关的安全监管职责和义务。

三、管理对策

一、提高安全认识,加强企业领导。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的安全生产工作,确实把责任落实到位,把安全生产摆在工作的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同时要积极开展自查整改,突出重点,坚持长抓不懈,绝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二、完善制度落实,严格程序管理。各企业要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必须加强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装、使用、拆卸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对施工现场起重设备管理必须做到: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各企业要不断完善起重设备动态管理机制,包括安拆过程的实时告知制、旁站制等,在使用阶段的月检制、专人监管制等,加强对起重设备的动态管理。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特种作业人员考核、教育、培训制度,确保各操作人员知法规,懂规程,会操作,且都能持证上岗。二是加强旁站监督。各企业要加强对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全过程监督管理,认真核对企业资质和人员,确保安全防护设备安全有效,做好旁站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整改,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运行,确保各安全装置安全有效,保证起重机械能安全有效的使用。三是建立档案管理。各企业要加强设备档案管理,包括设备相关的原始资料、方案、人员上岗证、安拆告知表、实时告知表、旁站记录、日常的检测、检查、维修保养记录等。

三、加强业务学习,落实管理职责。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有关监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业务的教育培训,要对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对安全装置进行重点检查,适时跟踪。另外要增强实施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监理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对起重机械按拆人员要进行核对,对使用过程中的特殊工种人员要每天考勤,且必须实名制核对证件实时考勤。监理企业要狠抓监理档案的质量,监理工程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监理水平。

第6篇

关键词:建筑起重机械 安全技术 管理方法

建筑起重机械是现代经济建设中改善物料搬运条件,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缺少的物流运输设备。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要求愈来愈高,与此相适应的建筑起重机械技术也在高速发展,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包括设备的选型论证,安装调试,特检机构的检验、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维护保养、操作运行、改造、大修、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

1建筑起重机械的选购安装及检验

1.1选型

企业在选购建筑起重机械时,首先要对本企业的使用范围、工作频繁程度、利用率、额定起重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本单位使用要求工作级别的建筑起重机。根据拟定的技术参数,进行市场调研。设备到货后,开箱验收时要检查随机技术资料是否齐全,随机配件、工具、附件是否与清单一致,设备及配件是否有损伤、缺陷等,并做好开箱验收记录。

1.2安装单位的选择

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队伍可选择有安装资格的制造厂家,形成制造、安装、调试一条龙的服务模式。除此之外,选择的安装单位必须是具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安全认可证》的专业队伍,并具有安装相应起重量的安装资格。

2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2.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要保证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运行就要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使作业者有章可循,管理者有法可依。健全与落实特种设备组织管理机构,配置强有力的专业管理队伍,并保持相对稳定以适应管理工作要求。

2.2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援救预案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1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立以单位领导牵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为主,相关部门配合的紧急事故救援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判断可能出现的故障、引发的险情、意外事故的发生,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建筑起重机械特点的应对措施。该措施应包括对建筑起重机械出现事故后的处理原则,紧急情况下所采取的程序、方法、步骤及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分工协作等,并定期组织现场演习。

3建筑起重机械运行管理

3.1操作人员的管理

操作人员在上岗前要对所使用的建筑起重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安全操作规程、保养维修制度等相关知识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标准进行学习掌握。经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取得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两个方面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3.2建筑起重机械的“三定”管理

“三定”管理是指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建筑起重机械的“三定”制度首先是制度的制定和制度形式的确定,其中定人、定机是基础。要求人人有岗有责,建筑起重机台台有人操作管理:“定岗”责任是保证。

3.3定期检查维护管理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要经常对在用的建筑起重机械进行检查维保,并制订一项定期检查管理制度,包括日检、周检、月检、年检,对建筑起重机进行动态监测,有异常情况随时发现,及时处理,从而保障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运行。

4建筑起重机安全技术检查内容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感官检查;另一种是利用测试仪器、仪表对设备测控。

4.1感官检查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查很大部分凭检验人员通过看、听、嗅、问、摸来进行。通过感官的看、听、嗅、问、摸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全面的直观诊断,来获得所需信息和数据。

4.2测试仪器的检查

根据国内外建筑起重机械发展趋势,现代化的应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已在建筑起重机械设计和使用中广泛推广。在建筑起重机械运作状态下,利用监测诊断仪器和专家监控系统,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检(监)测,随时掌握建筑起重机技术状况,预知整机或系统的故障征兆及原因,把事故消除于萌芽状态。

4.3建筑起重机通用部件的安全检查

包括吊钩、钢丝绳、制动装置、卷筒、滑轮、减速机、车轮、联轴器等方面的安全检查。

4.4建筑起重机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

(1)超载保护装置。

超载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符合设计要求,液压超载保护装置的开启压力;机械、电子及综合超载保护器报警、切断动力源设定点的综合误差是否符合要求。

(2)力矩限制器。

力矩限制器是臂架类型建筑起重机防超载发生倾翻的安全装置。通过增幅法或增重法检查力矩限制器灵敏可靠性,并检查力矩限制器报警、切断动力源设定点的综合误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3)极限位置限制器。

检查起重设备的变幅机构,升降机构、运行机构达到设定位置距离时能否发生报警信号,自动切断向危险方向运行的动力源。

(4)防风装置。

对于臂架根部铰接点高度大于50米的建筑起重机应检查风速仪,当达到风速设定点时或工作极限风速时能否准确报警。露天工作在轨道上运行的建筑起重机应检查夹轨器、铁鞋、锚固装置各零部件是否变形、缺损和它各自独立工作的可靠性。对自动夹轨器,应检查对突发性阵风防风装置与大车运行制动器配合实现非锚定状态下的防风功能与电气联锁开关功能的可靠性。

(5)防后倾翻装置。

对动臂变幅和臂架类型建筑起重机应检查防后倾装置的可靠性,电气联锁的灵敏性,检查变幅位置和幅度指示器的指示精度。

(6)缓冲器。

对不同类型起重量、运行速度不同的建筑起重机,应检查所配置的缓冲器是否相匹配,并检查缓冲器的完好性、运行到两端能否同时触碰止挡。

(7)防护装置。

检查建筑起重机上各类防护罩、护栏、护板、爬梯等是否完备可靠,建筑起重机上外露的有可能造成卷绕伤人的、开式传动;联轴器、链轮、链条、传动带等转动零部件有无防护罩,建筑起重机上人行通道,爬梯及可能造成人员外露部位有无防护栏,是否符合要求。露天作建筑起重机电气设备应设防雨罩。

4.5电器控制装置

包括控制装置检查和电气保护检查,如控制装置检查应检查电气配件是否齐全完整,机械固定是否牢固、无松动、无卡阻;供电电缆有没有老化、;绝缘材料应良好。

4.6金属结构

应检查主要受力构件是否有整体或局部失稳、疲劳变形、裂纹、严重腐蚀等现象。金属结构的连接、焊缝有无明显的变形开裂。螺栓或铆固连接不得有松动、缺损等缺陷。高强度螺栓连接是否有足够的预紧力。金属结构整体防腐涂漆应良好。

参考文献:

1、陈强《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探讨》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06期

2、高景云《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诸因素浅析》当代建设;2012年05期

第7篇

关键词: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和管理工程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

建筑起重机械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化,降低建筑施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设备。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要求愈来愈高,与此相适应的起重机械技术也在高速发展,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特别近年来高层、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建设行业对建筑起重机械需求量日益增大。

工程机械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业、能源工业、农林水利业、原材料工业、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国防等方面,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工程机械的广泛使用,机械施工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给国家、单位及个人均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研究和分析工程机械施工中多发性伤亡事故的成因,安全使用和管理好工程机械,并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国民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作为广泛使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起重机械,由于在安装拆除、使用过程中管理不当,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施工现场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事故、保证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已成为建筑工程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者通过近几年的工程实践,总结出了起重机械在施工中的安全技术要求,提出了几点预防对策和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起重机械在施工中的伤亡事故。

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的现状

近年来,建筑起重机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由于诸方面的原因,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得不到持续有效的监督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及安全隐患。如一些无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国家已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的、没有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仍在建筑施工现场继续使用;一些从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作业的单位,在没有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违规从事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业务;一些从业人员在没有经过岗位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情况下,违规从事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操作等。

三、起重机械常见事故及成因

起重机械在施工中常见事故主要有以下四类:

1、挤压碰撞,是起重机械作业中很常见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很大,后果很严重,往往也会导致人员死亡。起重机械作业中挤压碰撞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1吊物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摆动挤压碰撞人。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产生较大的惯性。二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运路线不合理,致使吊物在剧烈摆动中挤压碰撞人。

1.2吊物摆放不稳定发生倾倒砸碰人。原因是:一是由于吊物放置方式不当,对重大吊物防止不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管理不善。

1.3在指挥或检修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为人员在起重机械运行机构与回转机构之间,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原因是:一是由于指挥作业人员站位不当;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1.4在巡回检查或维修桥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业人员在起重机械与建筑物之间,受到运行中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巡检人员或维修人员与司机缺乏相互联系;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2、触电,起重机械作业大部分处在有电的作业环境中,触电伤亡事故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1司机触碰滑触线,当起重机械司机室设置在滑触线同侧,司机在上下起重视触碰滑线而触电。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司机室位置不合理;二是由于起重机在靠近滑线端侧没有设置防护板,致使司机触电。

2.2触及高压输电线,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在高压电线下作业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指挥不当,操作有误,致使起重机带电,导致操作人员触电。

2.3电气设施漏电,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电气设施不及时,发生漏电;二是由于司机室没有设置安全防护绝缘垫板,致使司机因漏电而触电。

2.4起升钢绳触碰触线,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吊运方法不当歪拉斜吊违反安全规程;二是由于起重机械靠近触线端侧没有设置滑触线而带电,导致作业人员触电。

3.坠落伤人,坠落伤人包括起重机械作业人员从起重机械上坠落和吊物坠落砸人。 坠落伤人主要发生在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作业中。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3.1检修吊笼坠落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检修吊笼设计结构不合理(如高度不够,材质选用不符合要求等);二是由于检修人员操作不当;三是由于检修作业人员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致使检修吊笼与检修作业人员一起坠落。

3.2跨越起重机时坠落,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检修作业人员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二是由于作业人员麻痹大意,违章作业,致使发生高处坠落。

3.3安装或拆卸可升降塔身式起重机塔身作业中,塔身连同作业人员坠落。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塔身设计结构不合理;二是由于拆卸方法不当,作业人员与指挥配合有误,致使塔身连同作业人员一起坠落。

4.吊物坠落砸人指吊物或吊具从高处坠落砸向作业人员与其他人员,这是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带有普遍性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极大,后果非常严重,往往导致人员伤亡。

4.1捆绑刮掉方法不当。一是由于钢丝绳间夹角过大,无平衡梁;二是由于吊运带棱角的吊物未加防护板。

4.2吊索具缺陷。一是由于起升机构钢丝绳折断,致使吊物坠落;二是钓钩由缺陷。

4.3超负荷。一是作业人员对吊物的重量不清楚,贸然盲目起吊;二是由于歪拉斜吊发生超负荷而拉断吊索具。

4.4过卷扬。主要是由于没有安装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或限制器失灵,不能及时切断起升直至卷断起升钢丝绳。

5.机体倾翻。机体倾翻指在作业中整台起重机倾翻,通常发生在从事露天作业的流动式起重机和塔式起重机中主要有三种情况:

5.1基础制作不规范,很多起重机械基础未经过验收或未达到强度要求就进行安装作业,导致塔身倾斜以至于机体倾翻。

5.2机体标准节螺栓松动、脱落,未及时维护更换,导致机体倾翻。

5.2履带式起重机倾翻。由于吊运作业现场不符合要求以及操作方法不当,指挥作业失误、超负荷等原因致使机体倾翻。

四、存在问题的分析

随着相关法律规范的实施,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有法可依,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和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和管理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危及了人身和财产安全。

1. 法律法规方面

《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的实施对规范建筑市场、加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减少伤亡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仍然会涌向一系列法律制度未涉及、未涵盖或钻法律法规漏洞的新问题。

2. 政府职能部门监管方面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大多体现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检查上,缺少经常性的监督管理和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一些地方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现有人员无论从数量、经费还是专业技术、专业配备上来看,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监督任务。

3. 建筑施工企业方面

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精简机构,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将该项职能并入到其他部门。

设备基础管理工作薄弱,许多建筑工程企业施工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设备台帐,缺乏设备运行的原始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以及施工现场设备巡检和月检记录,个别施工企业甚至没有设备管理方面的文字资料。

施工现场设备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一些建筑工程企业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人员由非相关专业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或是由设备操作机组长担任,传统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根深蒂固,出现了重使用轻管理、包用不包修,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设备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况,甚至带“病”作业。

机械设备租赁企业方面,随着建筑业项目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改变了以往“租不如买”的观念,建筑机械租赁业迅速发展,其中经营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如塔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的企业占大多数。企业知名度相对较高,已经具有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因此设备出租率较高,经营状况良好。但是,这些公司在改制时接纳了许多人员,企业包袱沉重,设备一般较陈旧且更新速度缓慢,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新近发展起来的租赁企业大多数是有限责任制公司或民营企业,设备新度系数高,经营机制灵活,经营成本较低。但是,有的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技术素质低下,为了能够在租赁市场占领一席之地,采取低价竞争的模式,恶意破坏市场秩序。

五、进一步规范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管理行为

1.推进建筑起重机械的登记备案制度

建筑起重机械的登记备案。登记备案应包含建筑起重机械的采购、生产单位,性能参数,安装(拆卸)、使用、维修等全生命周期信息,使政府管理部门能全面了解在用建筑起重机械的状况,为建设工程安全技术管理、决策服务。

登记备案后的建筑起重机械必须设置明显登记标识,便于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及其它建设工程参与单位的检查。

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登记备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必须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但对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的监督应将管理点前移。按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的管理要求,应在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可利用网络技术),便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部门对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或拆卸)、验收、检测、使用的全过程监督检查。

2.规范建筑起重机械的租赁市场

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业务必须是取得法人资质的企业方可开展,个人不得开展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业务;相关行业(专业)协会为规范租赁市场应制订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企业的管理办法、租赁市场的管理规定、租赁合同示范文本等,定期公布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中的基价和超使用龄期建筑起重机械的登记备案编号等。

3.严抓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专业分包的资格资质管理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为特种作业实行企业资质、个人资格管理,应严格企业的资质管理、合同管理,严查挂靠及超资质安装(或拆卸)作业现象。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或拆卸)专业分包项目经理(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项目经理证书或建筑设备安装专业中级技术证书),所持证书必须与服务单位一致,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或拆卸)作业人员应持有效上岗证书。

结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现行的建筑起重机械质量管理体系有待加强控制,才能实现对其质量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H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0-0136-01

起重机械的基本任务是垂直升物,并可兼使重物做短距离的水平移动,以满足装卸、转载、安装等作业要求。起重机械是现代化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机械设备,高层建筑的施工,上万吨级和几十万吨级的大型船舶的制造,大型水电站的施工、安装等,都离不开起重机械。

1 起重机械安装与维修环节的安全监察

塔式起重机的重大事故,其中发生在拆装过程中的占有一定的比例。安装单位对起重机械的质量、安全起决定作用。起重机械的安装、改造与维修施工单位实行资格许可制度,按《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的要求进行。起重机械的安装、改造施工单位的资格许可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省局负责管理。起重机械维修施工单位的资格许可工作由省局或委托市局负责管理。起重机械的施工单位只有取得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才能开展其相应的活动。

起重机械的安装、改造、维修施工与电梯的一样实行书面告知制度,告知后即可施工。国家质检总局核难的检验检测机构对起重机械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进行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施工项目经检验合格,由检验机构发给起重机械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起重机械即可以投入正常的使用,标志有效期自签发检验报告之日起计算。为了有利于今后的安全监察工作,要求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右关涉及安全性能参数的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存入该台起重机械的技术档案内。

2 起重机械使用环节的监察

事故统计表明,起重机械的使用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因此国家安全监察部门一贯重视对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的管理。为保证起互机械使均安全,首先,使用单位必须使用有制造许可的产品。其次,使用单位对已交付使用的起重机械的各类技术文件应核对,保证齐全。同时,起重机械要通过相应项目施L的监督检验,以作为安全使用的进一步保障。

使用单位应对其使用的起重机械进行使用登记。使用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颁发使用登记证,其程序具体内容与电梯的类同。实际使用小,使用单位必须将起重机械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固定在设备的显著位置上,标志的有效期为2年。使用单位在有效期满前1个月需申请定期检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由于在超重机械使用过程中会因各种因素产生机械磨损,需要更换零部件;出现故障或缺陷,需要维修;到了大修周期,整机需要全面检修;起重机械需进行走期检验等,这些工作都需要依据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等原始资料,因此起重机械必须建立包括其本身技术文件和使用管理、有关检验方面记录的安全技术档案。

为了加强使用单位对起重机械的管理,要求使用单位必须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如对起重机械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等。常规检验制度是指使用单位对起重机械开展的经常性检验,包括年检、月检、日检等。对于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如起重量限制器与力矩限制器,至少每3个月宜调整标定一次。

起重机械作为特种设备的一员,其设备构造、操作性能与吊装作业都有其特殊性,因此要求从事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保养与操作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使其熟悉并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安全操作规程,通过考核取得地(市)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事实表明,无证上岗作业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的事例较多。使用单位应当对起重机械司机、吊装指挥人员、起重上等作业人员阶段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作业人员获得更多的安全知识。

3 起重机械检验环节的安全监察

从事起重机械验收检验、定期检验、形式试验的检验检测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组织考核,获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工作中,应当认真为生产、使用单位服务,不漏检,不误判,不以其他人为因素随意处理。检验检测过程中.若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告知使用单位,并立即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起重机械应按《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和《施工升降机监督检验规程》(施工升降机是起重机械的一个特例)进行检验。以《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为例,安装、大修或改造后的拟投入使用的起重机,应当按照本规程对验收检验规定的内容进行检验;在用起重机应当按照本规程对定期检验规定的内容,每两年进行一次检验。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的起重机,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起重机并进行设备大修后,应当按照验收检验的要求进行检验。

监督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内容、方法、合格判定规则对起重机械进行检验。其检验内容主要大项包括技术资料审查、作业环境及外观要求、金属结构、轨道、零部件与机构、液压系统、电气、安全装置及防护措施、试验。根据检验报告中重要项目与一般项目的检验结果,检验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复检不合格4种结论。对于结论中的不合格或复检不合格的起重机械,施工或使用单位修理后可申请复检。

为了便于安全监察,根据起重机械的分布特点,对于起重机械数量较多而且具有起重机械独立检验机构的大型企业,采用白检与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成立的企业自检站应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方可以承担本企业内在用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但不得承担本企业在用起重机械的管理、维修保养和技术改造等工作。企业自检站出具的检验报告只对本企业负责。另外,企业白检站检验范围内的在用起盟机械应当接受监督检验机构的抽检,目的是为了确认企业自检站的检验结果的质量,并督促企业白检站加强检验质量管理工作,提高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冶金起重机有关强制性标准为依据,以治理冶金行业炼钢、铸造、不锈钢制造企业使用不符合规范起重机械吊运熔融金属和未执行“两有证、三落实、一检验、一预案”行为为重点,强化对企业的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结合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工作,于2009年8月底之前全面完成辖区冶金类起重机械的整治工作。做到全区吊运熔融金属(含熔融非金属物料、炽热固态金属,下同)起重机械登记使用率、定检率、检验合格率、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各使用单位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切实有效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

三、整治范围

*区在用吊运熔融金属(含熔融非金属物料、炽热固态金属)起重机械。此前经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合格但违规用于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械也列入此次专项整治范围。

四、工作步骤和实施

此次整治工作从2009年1月开始至2009年8月结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阶段(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31日)。传达贯彻国家质监总局、省质监局有关文件,拟定工作计划,利用现场检查、组织企业自查、与检验机构及相关部门协同调查等多种手段彻底摸清辖区吊运熔融金属(包括熔融非金属物料、炽热固态金属)的起重机械数量以及现在的状态(包括登记注册情况、检验情况、人员持证情况等)。

(二)落实整改计划阶段(2009年2月1日至2009年2月28日)。召开辖区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相关负责人会议,宣传贯彻国家局和省、市局对冶金类起重机械整改要求,落实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做出整改计划。

(三)整改阶段(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使用单位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改造、检验、注册登记工作,使之达到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并将相关的人员持证、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一并完善。

(四)总结验收阶段(*年7月1日至*年8月31日)。分局将加强督促,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未按上述期限完成整改的单位,要坚决责令停止使用并进入行政处罚程序;对情节严重的,应及时书面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做好整治工作总结,上报市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分局组成以分管局长胡晓敏为组长,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冶金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分局监督稽查科。按照*区冶金类起重机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充分认识到此次冶金起重机械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切实落实安全监察责任以及使用单位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

(二)认真组织,措施到位。对此次冶金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认真组织,精心部署,充分发挥乡镇协管员及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充分检验机构的作用;发挥职工群众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积极性,鼓励广大群众对冶金起重机械事故隐患进行举报,认真受理并查处举报案件。对限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冶金起重机械,一律责令停止使用,并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罚。确保按期完成冶金类起重机械整治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电梯;起重机械;接地系统;分析

1.电梯、起重机械的接地系统分析

现代电梯、起重机械在引用计算机系统控制以后,接地系统就变得复杂了。它包括逻辑接地、安全接地保护和防雷接地保护等。

1.1逻辑接地系统

逻辑接地系统主要是针对电梯、起重机械的自动控制系统而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信号具有稳定的基准电位而设置的接地系统。我国目前电梯、起重机械接地控制系统广泛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或微型计算机。这些控制方式的控制中心CPU 都以相当高的速度运行,并且运行频率也很高。在如此高的频率下,接地系统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就像天线一样,不仅可以接收外部的射频干扰信号,同时也可以接收由外向内的辐射射频信号,造成计算机场地的电磁干扰。与此同时,由于电梯、起重机械接地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电压低,所以要求计算机场地内的数据处理装置各单元之间共模电压极小,为此需设置一个能在计算机运行频率之下达到高质量、低阻抗、稳定电位的接地系统。这就是逻辑接地系统,逻辑接地系统是一个稳定计算机各处理装置的信号电位,专供信号返回的独立接线系统。它可以与大地相连,但不允许有正常的工作电流流过。

1.2安全的接地保护系统

安全接地保护主要为保障人身安全的接地系统, 其实质是将设备各部件的所有可导电的金属外壳通过电气接线的方式将其强制性接地,从而避免设备金属可导电外壳可能出现的危险电压对人身和设备所构成的威胁。我国接地系统规定:接地线的颜色为黄绿绝缘电线,除36V以下安全电压外的电气设备金属罩壳应设有易于识别的接地端,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线柱上,不得互相串联后再接地。规范中突出强调接地线接至主接线柱的直接性,而不得串接,以降低总的接地电阻值,以保证电梯各电气用电设备在发生接地故障时,设备金属外壳不致产生过高的接触电压,并且能在整定的最小时间内产生足够大的故障电流使保护装置可靠动作,其中安全接地保护系统包括TN-S、TN-C、TT、IT系统。TN-S系统是指整个电网的中性线和保护线处于分开的现状,将电气设备的外壳和金属结构同保护线进行可靠的连接实行接地的操作,在线上的短路障碍下,可以迅速的对做出反应,及时切除故障的电源,避免人身触电的危害;是现在常用的接地系统。TN-C系统,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为同一导线,在三相不平衡时,有工作电流,并不是理想的接地系统,电源到用户后,常常把N线与PE线分开,变成TN-C-S系统。它是一种常见的接地保护,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固定在中性线上,实现保护接零,在三相负荷较为平衡且负荷容量较小的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T系统是将设备外壳接地,并配有漏电保护开关,发生漏电时,漏电保护开关动作,切断电源。IT系统在电梯、起重机接地系统中一般不采用。

1.3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属于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方面的内容,防雷接地系统一般是为了引泄雷电能量,以保证设备的安全。随着接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防雷体系也在不断的优化过程中,加上电梯、起重机械这种具有特殊结构层次性质的设备,将建筑物的防雷与电梯、起重机械联系起来。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1204--1:1990明确提到电梯导轨可以构成雷电流通路的金属装置。电梯、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接地保护采用等电位联结措施之后,对建筑物防雷及耐雷击的能力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建筑物外的观光电梯必须具备相应的防雷措施。在实际技术操作过程中,以上各种接地都采用独立的接地装置往往是很难实现的,通常采用共用接地装置。一般要求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一欧姆。接地线可采用一根截面积不小于16平方毫米的铜芯电线(PE线)首端与楼宇配电室内的PE线相连接,并可与电梯、起重机械电源电缆同路敷设,接地线的末端与电梯机房内的辅助等电位板相连接。

具体接地系统的作用和形式如下图所示:

接地系统

的作用 保护性接地 防雷电接地

防电击接地

防静电接地

防电蚀接地

功能性接地 工作接地

逻辑接地

屏蔽接地

逻辑接地

接地形式 外引式接地级

环路式接地级

2.电梯、起重机械的接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载货电梯、起重机械作为生产环节中的重要设备,而接地系统作为保护电梯、起重机械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电梯、起重机械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而目前电梯、起重机械接地系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电梯、起重机械的接地系统的安装:在电梯安装过程中由于安装人员的不专业,既缺乏技术力量又缺乏专业的人员。很多安装人员既不懂安装工艺又缺乏基本技能并且还有民工安装电梯的现象, 其工程质量缺少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电梯维护方面很多单位的管理制度和规范都健全,电梯无专人负责,脱岗现象严重,对电梯不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或甚至使用非专业人自行保养。致使电梯存在安全隐患。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起重机械;机械设备;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起重机械可以搬运大型施工材料和施工用具等成件物品,也可以挂运液体物料,是施工现场必不可少的设备。在建筑施工作业中,起重机械的主要用途是垂直升降或水平移动机电设备,实现施工的自动控制化和机械化,从而降低施工难度,减轻施工人员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如今,随着施工单位不断增多,对起重机械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同时对起重机械的自动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使重机械设备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做好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监管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发生,在施工管理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设计、制造缺陷

(1)设计方面的缺陷如塔机稳定性不足、片面追求臂长性能,塔身钢度或强度不足。

(2)制造方面的缺陷,随意代用材料或主材不符合标准。

(3)不执行焊接工艺标准,存在夹渣、裂纹,关键焊缝尺寸不够或存在虚焊等缺陷。

(4)安全装置不合格、保护装置不健全等。

2、塔机疲劳、使用保养不当

(1)钢结构疲劳造成关键部位母材产生裂纹或关键焊缝产生裂纹。

(2)连接螺栓疲劳、松动。

(3)销轴脱落。

(4)钢泛绳断裂。

(5)其他安全装置损坏、拆除或失灵。

3、违章操作

(1)超载使用。

(2)违规安装、拆卸。

(3)基础不符合要求。

(4)塔机附着不当。

二、建筑起重机械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质量问题

随着对起重机械需求的增加,生产起重机械的企业层出不穷。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大型企业有自己的研究所和生产设备,能够自行研发和设计产品并制造成型。这样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较高,各部分都比较规范。中型企业具备研究所和生产设备,但是不具备设计研究的能力,只能利用大型企业转让的图纸来生产。小型企业既不具备研发设计能力,也不具备生产能力。可见,起重机械的质量良莠不齐,各类产品的差距很大。调查显示,起重机械设备事故的起因主要有:主要结构出现严重生锈,裂纹,螺栓松动、脱落和轴承脱落的现象;主要构架出现裂缝、连接处虚焊等情况;使用工件质量较差,工艺粗糙。此外,一些设备制造商的产品质量标准不够严格,偷工减料,使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产品未经过审核就直接投入使用。这都会使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可能引发事故。

2、安装和操作问题

在施工现场搭建起重机械设备,应该严格按照说明安装。但有些安装人员为了赶进度,却忽略了细节,不能将零件安装到位,甚至无视安装说明,自作主张更改结构,使设备违反基本原理,导致事故发生。在使用时,违规操作、超负荷使用和运行时载人等也都是导致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

3、管理问题

企业在起重机械的管理方面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起重机械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在使用过程中设备会出现一定的折旧和损伤,如果不能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会造成设备提早报废。企业在设备报废方面的执行力度较差。不少设备超过年限后仍在超负荷使用,这便为今后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安装专业资质审批不严格。资质审批一般由区、县负责,通常只要上交均可以通过,导致挂靠和出借现象严重,审核没有起到检验的作用。年检制度落实不到位。起重机械是反复使用的大型机械,多次使用、转移后会降低其安全性,但是多数企业的年检制度却落实不到位。

三、加强对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1、加强设备备案及使用登记管理工作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质 2008 76号)指导意见的要求,认真实行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注销等各种制度。在规定的时限内,对不符合条件的起重机械,不予备案或登记。

2、加强对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监管

起重机械设备必须在设备明显处挂“建筑起重机械备案证”、“合格准用牌”、“安全操作规程牌”、“操作人员岗位责任牌”和操作人员姓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抽查施工企业记录,随时了解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机组人员每天必须做好“日检”及交接班工作,并认真真实填写好“日检记录”、交接班记录和运转记录并存档)。

3、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单位、安装单位的管理

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单位、安装单位的管理,督促建筑起重机械专业单位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安装单位在拆装起重机械设备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并由企业设备管理部(处、科)进行审核、审批。设备拆装时必须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交底必须要每个被交底人清楚明白安拆步骤、过程和每个人的工作、职责,起重机械每完成一个拆装项目后,必须按照“安装验收记录”所列逐条验收,并由安装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租赁单位起重机械管理人员、安全员、操作司机、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共同检查验收、每完成一道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工作。

4、加速设备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建筑起重

机械重大危险源信息平台,根据建筑起重机械重大危险的信息(明细表),可适时了解掌握每台设备从安装至拆卸全过程的机械自身质量、安装质量、运行等情况。督促企业健全起重机械设备统计报表制度,按规定编报各项统计报表,并定期组织统计分析,提出改进起重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维修的分析报告。

5、完善和强化相关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 2008 75号)规定,加强对监理人员、企业安全人员、项目经理的培训考核,努力提高其安全管理综合能力。并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扩大安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将更多的从业人员(重点是特种作业人员)纳入安全教育培训范围。充分发挥农民工业余学校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监理人员、企业安全人员、项目经理的安全意识。

6、落实安拆使用制度

落实安装(拆卸)告知制度,安装拆卸单位资质许可及安全许可制度,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审制度,安装验收及检验检测制度。应根据每一个工程的特殊性,其建筑起重机械的布置须结合本工程特点、地质情况,可利用的施工场地及周边环境如高压线、邻近建筑物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要有全局的概念。不合理的平面布置会对施工现场机械的安拆和操作使用造成安全隐患。塔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除选用参数性能满足工程需要外,平面布置中起重机械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建筑的距离是施工单位首要考虑的问题。除了考虑施工时互不干涉、不碰撞之外。还应考虑安装和拆卸时有否妨碍,安拆中附墙杆或缆风绳设置能否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有时对先拆的建筑起重机械未留下足够操作空间,造成拆卸困难并对拆除工作留下安全隐患。

结束语

加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监督管理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仅仅把检验工作做好,而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使我们的企业能够认识到起重机械安全使用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们的监督检验相关人员要具有责任感,对待监督管理工作要严格要求,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赵军.浅谈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1(11).

第12篇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测管理

引言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起重机械在建筑施工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建筑起重机械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起重机械自动化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但是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却止步不前,并且相对发达国家比较落后,也导致在建筑起重机械施工中发生的事故日益增加。如何有效的降低建筑起重机械在施工中出现的事故问题,近年来国家和社会也日益的重视起来,并且也颁布了相关法律。

1目前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现状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统计,2011~2015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2540起、死亡3208人(见表1)。与建筑施工机械相关的事故共发生了681起,死亡823人,分别占事故总数的26.8%和25.7%,占比超过了1/4,所占比例很高。2011~2015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131起、死亡529人。与建筑起重机械相关的事故48起,死亡178人,平均每年发生9.6起、伤亡35.6人;平均每起伤亡3.7人,分别占较大及以上事故总数的36.6%和33.6%(见表3),占比超过1/3。所占比例超过总数占比。2016年前3季度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21起、死亡76人。与建筑起重机械相关的事故8起,死亡30人,平均每起伤亡3.8人,仅3个季度就已经远远超过2015年的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这些事故分别占较大及以上事故总数的38.1%和39.5%,占比也均超过前五年平均占比。从以上数据看出全国与建筑起重机械相关的事故数量及比例居高不下,而且呈现逐年上升的事态。

2起重机械安全技术面临的问题

2.1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老旧

发生机械设备老旧的原因是没有定期维修和保养,从而导致安全隐患不断,事故隐患延续。但长此以往的不维修养护,使得维修成本逐年增高,加之起重机械设备老旧需要更换的零件过多,甚至超过使用年限达到报废年限,更是导致了维修费用高昂,直接对大型施工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2.2建筑起重机械缺乏专业

监理人员目前现场勘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工作经验的农民工在进行岗位培训,没有基础知识,培训也是一知半解,根本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再则,岗位证书人员和实际工作人员不是同一个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而,建筑起重机械严重缺乏专业监理人员,且这批人还必须经过上岗专业再培训完成初级监理任务之后,才能进一步确保起重机械质量安全。

2.3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档案管理存在漏洞

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寿命没有准确日期,这都是由于没有建立完整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档案记录资料体系。设计寿命、使用工作等级和级别,还有使用过程中的规范操作维修保养工作等因素都是通过制度来影响科学安装拆卸的进度。再则,使用寿命和使用年限、使用荷载量以及使用次数不区分工作态度或生活态度下所不同承受频率的荷载量,此时还需要设计正确的工作循环次数和工作级别限制,若想直接控制建筑起重机械使用能力,就必须增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

3起重机械的安全测试

3.1常规检测常规测试

即是依据国家颁布的安全技术检测纲要和各类企业检测流程确定,主要以下几种:①是金属结构检测,大致分为三类:焊缝检测、连接处检测、结构安全性能检测;②安全措施装置检测,主要包括超载保护装置、矩形制动装置、施工位置上下限制装置、保护装置、缓冲器装置;③试运行检测,这一项又包括空载检测、静载检测和动载检测三种。

3.2特殊检测

特殊检测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检测工具,面对常规检测中出现的疑惑点和难点进一步进行检测,具体检测仪器有:焊缝无损伤检测仪器、金属构型检测仪器、金属压力测试仪器、化学材料分析和机械能力检测仪器、机械零部件检测仪器、承重结构性能检测仪器等等。

4加强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的措施

4.1加强安装与检测力度

起重机械安装对伍的要求普遍较高,每个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自我创造能力。安装对伍在安装前必须做好针对该项工程的施工前期检测,依据规范严格进行。特别是隐藏工程,验收记录必须更加准确的做好,进而方便以后编写自检报告说明。安装完成后,还应该适时的定期进行复检测,并由企业内部聘请监理人员进行统一检测,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荷载检测,从而保证安全生产及使用。

4.2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再培训

操作人员必须进行持证上岗再培训是由建筑施工起重机械本身具备的独特性能而决定。因而,监理人员必须对企业内部自产技术、项目负责人以及安装排除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系统考核和岗位再培训。比如,在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进行中,承包该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必须拥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或专业能力职称,对应的安装排除专业人员也必须具备起重机专业作业资格认证书才能进行上岗工作。

5结语

由于起重机械设备的功能和结构相对复杂,因而必须考虑其自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若想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尽可能避免各级领导干部对起重机械安全的管理认识。所以,都要从严格源头生产作为学习重点,以此来维护入围选手,从而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苏业金.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5):200.

[2]潘友杰.浅谈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控制[J].安徽建筑,2016(4):315~317+332.

[3]高建生.论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5(4):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