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30 03:11: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五年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__年~20__年是医院全面发展,医院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时期,也是医院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科学合理安排发展五年规划,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结合我院实际,提出医院五年发展规划。
一、五年发展目标和任务
1、继续深入开展好医院管理年活动,本着整顿提高的原则,做好持续性改进工作。
2、加快人才培养,做好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医院人才培养重点围绕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分不同层次加强人才的建设培养。一是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自修学习,二是遴选优秀中青年临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培养出具有省级水平的学科带头人1~3人,具有市级水平的学科带头人5~6人,具有县级水平的学科带头人8~12人,,三是护理骨干在省级内轮训一遍,医、护人员大专以上文凭比例占85以上。
3、设备购置。拟在五年内通过招商引资拟引进一台核磁共振设备。
4、培养品牌意识,树立名牌科室,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向心脑血管科,泌尿外科、颅脑微创外科等科投入,建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配备一定的专业设备。
5、医院建筑规划符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筹建一栋九层,约一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病房大楼,资金从拍卖二门诊、每年的节余、吸纳社会投资、招商引资等渠道中解决。
6、医院业务收入以每年收入基础的10递增。
7、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开展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术,胆管癌根治术,全髋置换术。
8、申报省级文明单位。
9、临床护理人员配置符合要求,普通病房开放床位与护士之比≥1:0.4,ICU床位与ICU护士之比≥1:2~2.5。
10、发展专科护理,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五年内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手术室护理等开展护士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二、对策和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业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各位副院长任成员的规划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根据规划进一步细化发展规划的各项保障措施。
2、提高业务效益,夯实发展基础
医院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只有提高业务效益才能夯实发展的基础。所以,一是增加医疗服务项目,扩大服务总量,认真做好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做好扩大就诊人数;做好合理使用人才资源;做好增加医疗服务收入等项重点工作。二是加强内部管理;三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更新发展观念,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新的发展需要新的观念。在巩固、充实、完善现有内涵建设基础上,着重做好:一是改进医疗服务,转变服务观念。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从“病人求医”向“医院离不开病人”的转变,在服务方式上实现“单纯治病”向“综合治疗病人”的转变,在工作作风上实现“病人围着医院转”向“医院围着病人转”的服务过程转变。二是着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4、加强科技和人才培养,培育和开拓医疗市场
瞄准本地区医疗技术发展前沿,加强学科建设,实施专科建设计划,把握住最新成果,力求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实力来培育和开拓医疗市场。树立人才是医院业务发展第一资源,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意识,拟订加速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拉大分配差距,向关键岗位和技术骨干倾斜。依靠人才、技术的优势来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医院综合实力。
一、完善规划体系推动《规划纲要》实施
重庆的“十一五”规划除规划纲要外还包括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按行政层级,包括省级规划和区县级规划。《规划纲要》是战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的文件,是规划的“龙头”,既对其他各级各类规划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同时还反映了重庆市在“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重大方向。所以要求专项规划应该以《规划纲要》为依据,对其目标任务在特定领域具体化,并落实在本领域的发展目标和重大项目及措施上。重庆市目前根据重要性和薄弱环节,一共设计了27个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作为《规划纲要》的细化着重体现在目标任务的空间布局上,需要重点解决―定区域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等,重庆市在“十一五”时期按照区域的分布、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域发展的相关性,将辖区分为主城都市区、渝西经济区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进行区域规划,以此探索在一个相对大的行政区范围内,对资源进行统筹配置的路子。同时所辖的40个区县所编制的规划要以《规划纲要》为依据,从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别是在个性特色上下工夫,这样在规划的层次上构建起了实施《规划纲要》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土总体规划也要以《规划纲要》为基本制定依据,加强与《规划纲要》的衔接。这样就能够建立起按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服从总体规划,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之间相互协调的原则,建立起全市统筹协调的规划工作机制。
二、以年度计划推动《规划纲要》实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计划应该是《规划纲要》分步实施的重要途径。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必须逐年实施,分步推进,要坚持制定和实施年度计划,并作为实施规划的基本手段。首先要做到年度计划的制定以纲要为依据,将规划的发展方针、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体现于年度计划之中,坚持防止年度计划与五年规划的脱节;重庆市在《规划纲要》的制定中,根据发展对象的不同性质,将发展目标分为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在逐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对于约束性指标应该在年度计划中重点安排。其次年度计划要回答执行规划的动态情况,运用信息反馈的原理,及时发现五年规划与现实经济运行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从而形成规划和年度计划调整的基本依据。第三是要避免年度计划成为规划的机械分解,运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将规划与年度计划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服务于纲要的目标,解决中长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也要根据不同年度的实际情况,突出解决年度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第四是要完善年度计划工作机制,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年度计划相比,与规划相衔接的年度计划的最大特点是年度计划实施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年度计划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计划部门推行的计划,它是各方面实施规划的综合性年度行为,所以应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年度计划的安排,交流年度计划的实施工作,协调解决计划执行中的问题。
三、以重大项目推动《规划纲要》实施
与传统的五年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以重大项目为载体推进规划的实施,所以必须树立以项目抓机遇、以项目促发展的观念,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组织实施一批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首先是滚动完善重大项目库。重大项目应该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方向,所以重大项目库的建设实质上是一个统筹协调的问题;项目库的建设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单个项目的叠加,项目库的组织实施最终应该体现规划所确定的基本方向和重大原则,所以重大项目库的建设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项目管理部门的工作,而是政府有关部门和重大企业以及有关方面共同工作的结果。重庆市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从“十五”期初以来,市政府就确立了年度实施“双百”项目的原则,即每年安排100个重大在建项目和100个重大前期工作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这些项目又分解为市场主导类项目和政府投资类项目,这些项目的确立并非市发展改革委所能及,项目从提出到最终确立,都体现了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所以“十五”时期,重庆市的“双百”项目实施情况非常好,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其次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重大项目的策划着重遵循现代经济的要求。如重庆市近年来重大项目的策划中,单个类项目少了,而反映产品链关系的重大项目多了,同时也按照这一原则动态地充实、完善重大前期项目库。三是加强规划与项目的紧密结合,重大项目及其产品链的涉及要紧紧围绕规划目标和任务展开,充分体现“规划思想出项目、项目促规划思想”,坚持“规划管项目”的原则,市政府目前基本确认凡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优先审核和安排投资,成熟一个开工一个;凡未列入规划又确实需要建设的重大项目,应先调整规划后再建设。四是规划的重大项目必须按照发展的要求形成相应的实施机制。重庆市在“十一五”规划中初步确立了总投资9000亿元的500个重大项目,并考虑在“十一五”期间完成7000亿元的投资,市政府为了确保这批项目的推进,对项目实行了分类管理的原则,其中政府主导类的项目严格按照目标要求,加大对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以及政府投资主体的考核力度;而对市场主导类项目是重点考核政府服务部门的“响应率”和“办结率”,通过服务来积极引导和协调社会资本的进入,从而加大对市场主导类项目的投资力度。五是政府要结合区域的特点,在创造环境和吸引投资上做文章。市政府在“十五”时期就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响亮口号,对部门在为企业服务中所出现的拖拉和敷衍问题的处理从不手软;同时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通过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和推介,吸引更多市外投资者参与重大项目。逐渐完善市政府投资工作专题会制度,强化年度重大项目工作协调机制,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四、优化配置资源推动《规划纲要》实施
完成《规划纲要》目标和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要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有效实施。首先是配置资源的分类性。对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扶贫减贫、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精神文明等公共服务领域,以及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又确需建设的领域(如难以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基础设施),主要通过政府配置公共资源予以实施。对能够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要发挥好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并通过政府引导,确保市场主体参与规划所明确的重点发展方向和领
域的建设。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地区政策、消费政策、投资政策等,引导资源配置方向。市政府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决定在“十一五”时期,对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等重大事项,通过建立引导资金或配套资金,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其次是强化对公共资源的统筹配置。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政府目前还是举足轻重的投资主体,政府资源要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变历史上的分割性配置为统筹配置,从而促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重庆市在“十五”时期通过建立政府投资主体,充分发挥了政府在部分投资领域中的骨干作用,在“十一五”时期将做好市级财政性资金的统筹平衡,在编制投资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中,将其作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投资计划和资金拨付,以及提供相关资源保障的重要依据,以确保财政性资金的集中使用。将做好强化建设用地的总量平衡工作,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报批,通过中长期规划进行建设用地平衡;编制土地储备规划,提高土地储备工作的计划性和前瞻性,加快储备用地的整治,增强对土地的统筹调控能力。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主体的作用,编制政府投资主体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优化资产结构,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主体资本营运评价和考核体系,使其在政府投资领域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
五、统筹经济社会综合改革推动《规划纲要》实施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要通过统筹推进改革,逐步解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约束,为《规划纲要》实施提供动力和保障。首先要在全市形成全面推进改革攻坚的合力。把改革和发展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依据《规划纲要》组织制定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加强全市改革任务的统筹协调,强化各专项改革的相互衔接。其次要系统有序安排改革任务。注意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进行衔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按照“力争改革突破一批,推进一批,前期研究一批”的思路,整体滚动推进各领域改革;纲要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到年度和部门并合理安排次序分步推进,确保任务的如期完成。三是要完善改革的工作机制,从改革的总体时序看,我国的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阶段所要求的改革配套性更高,所以完善改革的统筹协调机制十分重要。重庆市在“十一五”时期以加强市级各部门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形式,从而完善改革的统筹协调、信息的传递整理加工;同时努力探索建立改革绩效评估机制,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正改革方案以及实施中的偏差;完善改革的决策机制,吸收各利益主体和社会公众参与改革规划和重大改革方案的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可行性;规范改革的程序,加强监督检查,严防借改革之名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私利;推进改革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注意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用法规、规章和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
六、强化目标责任和跟踪评估确保《规划纲要》实施
选定宜兴市经济总量第二的镇(区)——镇作为镇“学先进,结对赶超”的对象,计划用5年时间缩小两镇的经济差距并力争在2016部分经济指标基本接近或超过镇。
二、差距分析:
1、区位差距:镇紧邻宜兴城区,距市中心仅9公里,处于市中心辐射区。同时高速穿镇而过,西北濒临滆湖,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是典型的“鱼米之乡”。镇地处苏皖交界,属半丘陵半平原地貌,区位优势远远不如镇。
2、产业差距:镇工业发达,其两大支柱产业为电线电缆产业、环保产业。电线电缆产业2011年纳税销售收入210.2亿元,占全镇的75%,其中上市公司远东集团达192.68亿元,占全镇的68%。镇以集团为支柱,2011年集团纳税销售收入108亿元,是首个百亿企业,占全镇纳税销售总额的80%,但与远东相比差距较大。
3、园区差距:2007年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授予镇“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称号,目前该基地是省级四大产业基地之一。2010年镇规划了总投资13亿元,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镇“中国(宜兴)国际环保城”,号称“国际环保航母”,至今已吸引了462家环保企业、151个国内知名品牌、近3000种产品入驻。镇三大工业园区(环保产业园、桃园工业园、远东产业园)总面积达35平方公里,近两年来又加强园区建设,拆迁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镇虽有较强的工业基础,但不在“一区三园”之列,项目承载能力、后续持续发展的动力等无法与之相比。
4、指标差距
通过区位优势、产业结构成熟度、园区建设和2011年各项数据的对比,镇与镇差距不小,镇的主要经济数据都在镇的一倍以上。但是有项目支撑,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招商、外资工作较为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结对赶超镇有基础、有希望。
三、计划目标:
针对存在差距的指标,制定了五年赶超指标计划。
以工业纳税销售收入为主,通过深入了解镇近几年工业纳税销售情况(2008年-2011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6.8%),将镇未来5年经济发展的平均增长率设定为18%是较为合理的。今年镇的工业纳税销售预计达121.6亿;2013年,结合现有企业自由增长和一批新办规模企业的投产(彩钢板、宏达机械、华杰电力、龙华机械、一期等),预计工业纳税销售达145.9亿元左右,增长率为20%;2014年随着、、等重点项目开始部分释放产能,以及以集团为首的、、等一批新老企业扩能增长,预计工业纳税销售达204.3亿元左右,增长率为40%;2015年钢帘线项目、超细粉磨项目将开始投产、全面投产,预计当年工业纳税销售达326.9亿元,增长率达60%,至2016年随着两大支撑项目的全面投产(钢帘线项目将达200亿元销售、特种金属将形成80亿元以上的销售)以及2013年、2014年招商项目的逐步投产,预计将形成555.7亿元的纳税销售额,占镇的86.7%(2012年占其36.7%),镇通过五年的奋力追赶,大大缩小了与镇的差距。
四、工作措施:
一是支柱企业多元化发展。集团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继2011年纳税销售破百亿之后,2012年加大发展力度,实现多元化发展,涉足房地产、小额信贷之余又计划投资128亿元发展钢帘线轮胎项目,投资10亿元发展超细粉磨项目,预计在2016年能实现年销售350-400亿元,力争赶上镇远东电缆集团。南方水泥正在大力开展生产整治,已盘出近百亩土地,积极寻求好的项目平台实现多元化发展。
二是全面打造汽车产业园。目前已具有汽车模具、轴承、电子仪表、座椅总成的生产能力,另外集团的钢帘线汽车轮胎项目也在考察之中,项目申请报告书即将上报,计划通过加强招商引资争取在五年内打造出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汽车产业园,预计至2016年汽车产业园将形成230亿元以上的销售。
根据区委区政府建设三大农业产业带的总体规划,结合我乡实际,制定肉兔发展规划。
一、产业现状
㈠基本情况
20__年,全乡出栏肉兔21万只;存栏种兔5800余只,有少量优良品种,存栏肉兔3.2万余只,年出栏肉兔1000只以上的大户21户。肉兔养殖示范小区——靛坑村,共有农户341户,目前养兔户达206户,占总户数的60.4,比小区建设前增加113户。全村现存栏肉兔近5000只,其中常年存栏肉兔200只以上的38户,年出栏肉兔500只以上的18户,1000只以上的15户,20__只以上的5户;存栏种兔1136只,其中存栏种兔20只以上的37户。20__年全村出栏商品肉兔预计达5万只,收入80万元。通过示范小区建设,全乡农民养殖肉兔积极性明显提高,肉兔发展群众基础良好。
㈡市场前景
草食动物——肉兔是自然生态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兔肉兔皮加工附加值高,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销售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养兔经济效益明显。章佳乡养兔业历史悠久,是农民致富的优势产业。发展肉兔生产,符合人们对动物食品的追求,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目前在全区全市属“冷”产业,本地市场供应差缺较大,外地市场尚未开发,前景广阔。
㈢制约因素
章佳乡经济不发达,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农民传统农业生产意识较浓,科学养殖、规模养殖肉兔缺乏主动性,兔产业整体投入来源严重不足。肉兔养殖方式传统、分散、规模小,品种多属本地品种,引种改良、科学饲养尚未起步,肉兔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全乡技术力量有限,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肉兔缺乏技术依托。肉兔生产发展和加工经营缺乏带动主体。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㈠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三大农业产业带的总体规划,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打造“肉兔之乡”为目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㈡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发挥优势,打造亮点;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突出重点,带动全面;政府引导,农民(业主)投入;以科技为依托,效益为核心,数量与质量并重,改良品种与科学养殖并重,大力推广种草养兔,实施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打造生态品牌,做大做强产业,努力向产业化经营推进,逐步实现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生产经营格局。
三、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
㈠发展目标
1、五年目标:⑴总体目标:肉兔养殖示范区全面建成;无公害基地和产品通过认证,生态品牌树立,统一经营组织基本建立;全乡年出栏优质肉兔达到40万只,肉兔养殖户达到1800户,占总户数的60,存栏优良种兔8000只,良种覆盖面达95以上,无公害标准化饲养面达到60,种草面积达到1000亩。⑵年度目标:20__年出栏肉兔25万只,20__年28万只,20__年31万只,20__年34万只,20__年40万只。
2、20__年目标:着力抓好养殖示范小区——靛坑村建设,改造10户养兔户圈舍,新建标准化笼舍400个以上,引进伊普吕、新西兰、加利福尼亚等优良种兔200只,发展年存栏优良种兔50-100只的饲养户2-3户,年出栏肉兔500-1000只的40户,1000只以上的30户,实施无公害标准化饲养2-3户,推广优质牧草50亩,示范小区年出栏肉兔达6万只,全乡年出栏肉兔力争达到25万只。
㈡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以靛坑村、九岭村、小冲村、金竹村、高峰村为重点。靛坑村、九岭村以优良种兔培育为重点,小冲村、金竹村、高峰村以商品肉兔生产为重点,带动全乡。
四、投资概算
五年总投资100万元。其中农户自筹70万元,请求上级立项支持30万元。
㈠良繁体系建设:40万元。建立一级良繁场2个,建标准化种兔舍400㎡,引种200只;建立二级扩繁场10个,建标准化种兔舍1000㎡,存栏种兔500只。完善配套设施设备。
㈡养兔户圈舍改造:30万元。5年改造600户6万㎡。
㈢疫病防治:10万元。建立肉兔疫病防控体系,配套疫病诊断、检测、监测设施设备。
㈣技术推广培训:5万元。推广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和种草养兔。
㈤无公害基地、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3万元。
㈥扶持营销组织:2万元。
㈦对农户以奖代补:10万元。
五、效益分析
㈠经济效益
到20__年,全镇出栏肉兔达到40万只,按现价年鲜销产值可达800万元,纯收入可达300万元。20__-20__年累计新增产值20__万元,新增纯收入1500万元。
㈡社会效益
通过肉兔产业建设,将提高各级干部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为民办好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三农”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培养造就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㈢生态效益
实施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和种草养兔,配套沼气工程建设,“果(菜)—畜—沼”的生态养殖模式将得到极大发展,将有效减少畜产品及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增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强土壤的保水、保土、保肥能力,为种植业提供大量优质的有机肥料,实现
互相补充、互相利用、互相促进,有效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对农产品和土壤的污染,极大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六、保障措施
㈠组织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乡政府成立兔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具体负责制定规划,产业建设的协调、实施和技术工作。
2、加强项目管理。基础建设项目、生产性项目实施前与当事人签订合同,明确责任人、质量负责人,确保项目质量;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乡财政专户管理;建立项目公示制,加强群众监督。
3、加大投入力度。努力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加强同各业务主管部门的衔接、联系,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外来业主投入资金参与建设,调动农户积极性,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按时、保质、全面落实。
4、制定好落实好扶持政策。根据乡情,近期制定具体的信贷、占地、技术、奖惩等发展政策,严格执行,确保对农资金、技术落实到位。
5、筹划组建肉兔养殖(销售)协会。采取“支部 协会”的形式,统一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保障养兔户效益,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品牌树立。
㈡技术保障措施
1、科技先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大力推广良种,实施品种改良,建立良繁体系;抓好基础建设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技术组要深入农户,加强技术指导、传授和培训,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技术资料;切实抓好疫病防治,发展初期对重点户实行免费防疫;大力推广种草养兔。
2、抓点示范,带动产业快速发展。以奖代补,扶持重点发展户,培育良种示范户,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户,倾斜政策,加强指导,确保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三、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圆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方程、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next]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超级秘书网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学习方式:
1、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我校现有教师190余名,其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我校也是四川省首批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学校教师已具备较高的教学基本功,基本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但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推进,对教师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使全校教师都能较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特制定本计划:
二、教育科研及教研工作: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
加强教科研网络建设,进一步健全教科研组织,以形成完整的教科研体系。同时,在科研活动中扶持、培养一批对教科研热心并有一定造诣的先行者,建立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心的教科研队伍。
2、加强教育科研理论培训,构建教科研基础理论工程。
对全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基础理论培训,和全体教师一道共同探讨教育科研的一些常识性的问题。
3、规范课题管理,做好立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将继续坚持“全员参与,重点突出”的原则,并为各校级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4、各教研组要规范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①、常规教研要求做到五有:有教研课,有评课,定有单元或章节中心发言人(有其发言材料),有时间保证(间周六),有领导参与活动。
②、小学语文、数学中心教研组,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理化教研组每期专题教研活动至少2次,其它教研组专题教研活动每期至少一次。每次活动各组应结合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明确的研究主题。
③、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工作,各主要学科成立年级学科备课小组,具体负责集体备课的相关工作。
二、师培及相关课改工作:
1、注重新课程改革理论培训,学校定期向教师推荐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文章,从整体上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育科研水平,实现教师结构由知识传承型向创新教育型、经验技术型、科研艺术型转变。
2、利用双休日和晚上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课件制作和[文秘站-www,,找范文请到文秘站网]网络知识两个方面,使教师们会制、会用课件,积极为学校网站输入优质资源。教学中使电教手段的学科覆盖率达100,课程覆盖率50以上;实验班外语教师应充公分利用语音室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3、组织课改年级各学科教师参加由各级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活动。
4、开展与新课程改革有关的各种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5、做好各阶段新课程改革的阶段成果总结工作。
学校全体教师应将自己近两年优质教案、优秀教研论文、高质量的课改手记、案例评析等课改资料进行整理。
1.缺乏主动学习与职业规划意识
高职学生普遍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缺乏认识,对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专科教育的区别不清楚,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厌学心理,对未来就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忧。
在自我认识上,虽有些学生自认为非常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但也有很多学生不能确定自己的特长是什么;不确定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职业,对自己在学校几年该如何度过很茫然,更不清楚自己该往那些职业方向去发展。
2.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存在偏颇
很多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理想化和缺乏科学性的倾向,在求职时片面追求用人单位的条件和环境。一些学生则表现为急功近利,即在生涯规划时往往只考虑当前得的职业热门,不顾及其他客观存在的因素,更不是用长远的眼光考虑职业生涯规划。
3.倾向于把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归于外因
受传统教育等多种因素影响,许多高职毕业生在职业生涯遇到挫折时,往往将不如意的原因归结于社会不公、家庭政治和经济地位等外在因素,而不会在自己本身找原因。
从就业市场的分析来看,产业界对毕业生不适应行业的职业要求,企业难于招聘到合格人才的抱怨也日渐强烈。在这种形势下,产业界把输送合格从业者的要求寄托于教育界,这也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尤其是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这个内在动力来自于学习动机。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行动,给自己定一个合适的高度,建立学习的兴趣和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一步一步地努力,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不断提高。
2.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学生应对竞争的能力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学生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学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进行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三、做好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探索
1.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特长,这些因素影响着职业的选择和发挥。因此,让学生先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再了解自己的个性,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进行科学的自我评估。
2.实施阶段性规划方案
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时应将职业目标、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进行项目分解,将生涯教育贯穿整个教学全程,分阶段、有目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年级。这一时期的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门,面临着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自我管理等问题,心理和思想发生急剧变化,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探索不够,职业生涯理论缺乏,目标和现实之间差距很大。因此,要通过行为养成教育引导学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适应能力。
二、三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生活和学习,对学校生活和社会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期有能力初步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明确综合素质和专项素质之间的区别,进一步明确专业需求,以此积极有效地推进职业生涯规划的进程。
四五年级。通过前三年的职业生涯辅导和能力锻炼,学生的各项素质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因此,这一时期要通过专业咨询和测试,帮助学生进一步修正完善自己的职业目标;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一步提升专项素质。
由于五年级时毕业生就业工作即将全面开展,因此,要通过讲座、座谈等多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等方面的辅导;拓宽就业渠道,对部分学生进行就业援助;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及个人咨询,缓解个别学生的焦虑心态和不良情绪。
3.实行职业规划的指导机构与全员化建设
为了提高就业指导的科学性、系统性,要建立相关的职能机构,配备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专任教师,同时安排职业指导人员参加培训,开设《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这门课程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
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素质,提供多样化的职业生涯教育。学校要结合社会实际,向学生介绍社会现状和就业形势,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学校在强化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指导,将其引入到学生的德育工作中来,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通过职业规划与指导,使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就业形势;认识职业、掌握择业技巧;认识自我、从容面对现实。
参考文献:
[1]牛丽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途径
随着教育水平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高职教育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探索阶段,各种经验都不丰富,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重要作用。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学会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对于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经过一年半探讨,在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收获了一些成功经验。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五年制高职学生大多都未接受过高中教育,自身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自己所学专业认识不足,对未来职业缺乏明确的规划,就业时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进步。通过研究发现当前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
很多高职学生没有进行职业规划的想法或者是职业规划不合理。一些学生存在着上学就是为了拿个文凭,毕业找个好工作就行了的想法,这里的好在他们眼中就是工资高,而他们没有考虑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干好什么,没有对未来职业进行规划的想法。大多数高职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社会认识严重不足,对自己盲目自信,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好,在制订职业规划时好高骛远,结果导致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处处碰壁。
2.片面地进行自我评价
高职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与社会的接触较少,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不能够充分考虑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仅仅以其中的小部分作为评价的标准。有的直接就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因此往往会出现一些在学校学习很好、表现很优秀的同学踏入社会后却干得很不如意。如商务英语专业,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口语、翻译方面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而这两部分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中很难体现出来,必须加强对学生这两方面的培养。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施途径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在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学生书本上的东西,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育当中。
1.教育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认识社会
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认识社会。通过心理辅导,设置心理咨询站,召开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强势在哪里,弱势是什么,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通过社会实践、讲座、招聘会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残酷,在踏入社会时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
2.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我们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在整个课程教育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穿插对学生进行规划教育,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学不断地进行完善。如,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口语以及翻译进行重点的培训,让学生随时都能够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明确自己各阶段的奋斗目标,制订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3.通过就业实习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实习是职业生涯教育的最好方式,通过实习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当真正跨入社会时,不至于手忙脚乱。通过实习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及时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做出修正,使其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就业实习能够使高职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能够突破学校的束缚,踏入社会这个大熔炉中。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研究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就教育的全过程来说,还远远不足。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学校将继续加大职业生涯教育的力度,改变现在职业生涯规划当中存在的问题;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学生五年的教育过程中,让他们能够认清自己、认识社会,加大就业实习力度,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尽学校的最大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艺.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2]戴媛媛.五年制高职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5):24-26.
[3]强玉龙,许力.浅谈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J].当代职业教育,2012(10):66-69.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校 系部发展 总体规划 框架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On Five-year Vocational School Department
Development Plan Framework
LU Dongming, LI Zhilian
(S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uzhou, Jiangsu 215009)
Abstract Five-yea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ive-year vocational school specializing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delegation supported the overall school career building. General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moral, conventional teach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kills competi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Five in One" is the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Development fundamentals, five aspects of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constitutes 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the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 department development; planning; framework thinking
总理强调,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中国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美国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副校长保罗・麦可维博士认为,职业教育是支撑一个国家产业、经济迅猛发展的秘密武器。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职教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近30年,专业系部组团式发展已然成为支撑学校整体事业发展大厦的柱石,基于系部发展经验教训的系统考量,系部发展顶层设计――系部发展总体规划的实践思考势在必行。
1 常规德育工作:五年制高职校系部发展的灵魂工程
经济富裕,道德贫困,这是最严重的危机!德育工作是学校和社会的首要工作。①没有德育的学校不称其为学校,没有德育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一个正常的、健康的、活力持久的专业系部,必须坚持德育首位,必须真正理解、接受、践行德育首位价值观,必须把常规德育工作作为系部发展的灵魂工程来抓、来做!
作为灵魂工程,常规德育工作保证系部整体事业发展是“真正育人事业”的发展。系部常规德育工作根本任务是为系部常规运行提供最基本的思想保证、组织保证、纪律保证及环境卫生保证,常规德育工作的服务角色、服务地位、服务功能并不伤害德育首位,反而以此为恰当表现方式。系部常规德育工作的重点是班主任队伍建设及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树立科学的班主任队伍建设发展观及科学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发展观,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与学生实际、系部专业发展实际及职教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使学生干部的日常工作不仅是管理和服务,更是职业锻炼。要积极融入系部其它各项工作,主动成为系部“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与系部常规教学密切配合,教育学生以端正的态度、饱满的精神、规范的行为参与常规教学的各个方面、环节;要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发挥宣传动员、组织规范、沟通协调等作用,努力维护学生权益;要为技能大赛工作提供心理的、道德的、规范的乃至一般政治思想的辅导或指导。要加强制度化建设及工作机制创新,要在新制度建立、旧制度调整完善或废止中赋予制度建设较强生命力、较高实效性,要在人文关怀、制度约束、载体建设、活动开展、效果评估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寻求工作机制创新突破,要有优化系部德育生态、构建系部德育文化的胸襟和气度。
2 常规教学工作:五年制高职校系部发展的基础工程
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着严格组织性、严明纪律性的系统性、公益性、主流性的实体性教育行为。常规教学工作是学校事业实体性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专业系部成为实体性教育单位或场所的的基础性条件,是专业系部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
作为基础工程,常规教学工作保证系部整体事业发展以“学校事业样态”发展。专业系部常规教学工作首先意味着常态化的“备教改辅考”,要深入教师、学生、班级、年级及实习实训场所,实事求是,倡导师生喜闻乐见的符合职教事业发展规律的“备教改辅考”;要加强和改善系部师资队伍建设,要有较好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既保证师资队伍相对稳定,更保证师资队伍“职教素养”不断提升;要加强和改善日常管理工作,与招生部门及其它职能部门密切合作,保证生源及教学班比较稳定,保证毕业生就业、创业或升学、入伍等道路通畅;要努力倡导较强“职业倾向性”教学,积极引导全体教师在常规教学中面向职业、面向企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善于处理“职教事务”,处理好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班级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场所教学的关系,处理好常规教学与校企合作、技能大赛、短期技能培训乃至一般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处理好常规教学中班主任对学生管理与科任教师、外聘教师及企业相关人员对学生管理的关系,保证系部常规教学工作健康和谐。
3 校企合作:五年制高职校系部发展的特色工程
校企合作是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基本特征,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是世界发达国家关于五年制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最重要成功经验。②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职教事业发展的特色工程。五年制高职校系部发展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并抓好校企合作。
作为特色工程,校企合作保证系部整体事业发展是“职教事业”的发展。对校企合作要加强宣传发动、教育引导,使学生(家长)、班主任、非班主任的科任教师甚至一些领导干部明确校企合作的本质含义、实际内容以及对职教事业发展的无可替代的价值意义。校企合作首先意味着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必然包含学生(家长)与学校、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应该是“三方合作、三方共赢”,要努力创建“三方合作共赢”机制,保证校企合作长效开展,保证职教事业特色化健康发展;系部校企合作要努力并善于利用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政策优惠,消化吸收其中最有利于系部合作项目开发的政策优惠,创造系部相对特色优势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系部校企合作要主动争取政策优惠,克服坐等心态,努力创造或改善主客观条件,抢抓发展机遇;系部校企合作要争取充分自,要敢于并善于摸着石头过河,在充分考虑系部事业发展、企业利益保障、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下,放开手脚,大胆创新,以“知错能改、知耻后勇”的精神推进工作;系部校企合作要成为系部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真心拥护的职教手段,要努力使校企合作效益惠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而不是少数人知道、少数人参与、少数人得益;系部校企合作要成为“学校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有效平台,要盘活存量资源、催生增量资源,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使校企合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4 技能大赛:五年制高职校系部发展的亮点工程
技能大赛让人们充分感受到技术技能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贡献与魅力,是扭转社会对职教事业偏见的重要平台与载体,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乃至一所学校及其专业系部职教事业发达进步的亮点工程。
作为亮点工程,技能大赛保证系部整体事业发展具有较高的“内外美誉度”。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全面深刻的宣传教育,使系部师生员工认识到:技能大赛是世界各国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向技能化转变的一条教育通则,是促进中国劳动力由数量型向技能型转变的加速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所学校及其专业系部职教事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要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建立健全系部组织领导机构,成立系部大赛研究培训中心,谋划“争取社会工商界支持”合理机制,创新师生均等参与、共建共享机制,使技能大赛不仅是参赛选手向技能型转变的加速器,也是大多数师生向技能型转变的孵化器;要注重学习研究,明确技能大赛的性质、地位、对系部事业发展及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价值,探索系部参加技能大赛、承办技能大赛、开发技能大赛项目、巩固技能大赛成果、扩大技能大赛影响的一般规律,保证系部技能大赛亮点工程建设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推进;要特别珍惜、发挥技能大赛的窗口效应、示范效应、加速器效应和孵化器效应,不断增强系部技能大赛工作的亲和性,持续赢得系部事业发展的较高“内外美誉度”。
5 教科研工作:五年制高职校系部发展的品位工程
“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没有科研作底子,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③教师只搞教学不搞科研,教学品位难以提高,学校系部科研薄弱,事业发展品位不好提升。科学发展的系部事业必须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真正把教科研工作当作系部发展的品位工程抓紧、抓实、抓好。
作为品位工程,教科研工作保证系部整体事业发展具有较强“文化软实力”。要建立健全系部教科研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及具体工作任务,加强对系部教科研工作的计划、指导、督促、评估,使系部教科研工作脚踏实地向前进;要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宣传、动员和组织,使系部教师明确教科研工作对于学校系部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对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现实意义,对于实现教育理想信念、提升自我品质素养的长远意义;④要结合系部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系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本教材建设研究,加强系部常规德育、常规教学、校企合作、技能大赛工作机制创新研究,加强系部职能部门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及继续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要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系部教科研工作,使教育的、教学的、专业的、校本的、实训的各个领域的科研成果极大丰富,使描述型的、经验型的、学术型的各个层次的科研成果竞相涌流。
总之,五年制高职教育近30年的实践发展,其专业系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共性中彰显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中。就总体规划而言,以上五个方面或是系部发展基本面,其它未提及工作或可归于这五个方面,或不是完全系部工作,需学校层面统筹兼顾。五个方面可以归结为“五位一体”,是“一体化”发展,“一体化”发展不是齐头并进,是有先有后,有轻有重,一切依各自的现实可能性而定。
注释
① 孟迎辉.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② 马能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及实证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2.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方案;“五业”联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2-0014-04
职业生涯教育是导向职业生涯、职业环境的教育,是人人就业的教育。从2006年开始,全国各高校陆续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课程内容大多偏重于就业政策的宣讲、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心理的调适等。职业生涯教育对于毕业生求职应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明显不足,其课程实施的规范性和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开发。笔者针对教育对象的特例,构建了“五业”联动的五年制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方案,供大家讨论。
一、基于“五业”联动的缘由
(一)五年制高职特性
目前,江苏五年制高职培养的学生从总体看基本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生产第一线岗位(岗位群)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适应了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一定层面上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和欢迎。从其生源看,五年制高职学生主要来自于中考的中低成绩群。五年制高职生入学年龄小,可塑性强,跨越由入学的未成年人到毕业时的成年人两个时段。此时段是人接受技能训练的最佳年龄段,易于对人才进行现场、综合、反复训练的培养。从其学制看,弹性学分制五年,“4+1”模式,时间长,具有统筹安排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学的系统优势。构建有特色的职业生涯课程方案有助于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
(二)“五业”联动
根据目前高职学生就业市场观测,存在着“两高两低”现象。“两高”,就是就业数量高,流失率高;“两低”,就是就业质量低,满意度低。据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职业网调查数据显示,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后的流失率很高,尤其是工业制造、商业服务、技术开发三个行业,员工平均流失率高达28.9%。流失原因主要有:一是就业目标同企业需求之间有差距;二是进入企业后,发展与上升的空间有限;三是技能掌握相对单一,缺乏管理及相关经验,不适应企业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笔者所在学校对历届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学业、专业、就业、创业与职业之间有着密切互动关系。基于“以就业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1],以及教育部新近提出的“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2],笔者所在学校以学业为基础,以专业为载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创业为探索,以职业为目标,形成链条,通过多维引导,在学生螺旋式成长轨迹上,构建“五业”联动课程方案,形成五年制高职区别于其他类型高职的特色,为五年制高职校深层次发展提供借鉴。
二、基于“五业”联动的五年制高职
职业生涯课程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要求,五年制高职更要把培养什么人和用什么样的方法培养人问题放在首位,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基础上,理顺“五业”关系,借助区域经济结构和专业结构的调整机遇,创新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方案。
(一)职业生涯课程方案
职业生涯课程方案要让学生在对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步骤有了全面认识的基础上,通过MBTI性格测验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进一步认知自我,了解自己性格、兴趣、爱好、能力和特长,在职业预备期内,通过各种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环境,熟知职业环境,培养职业兴趣,挖掘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最终激发学生追求高层次的人生需要,为实现职业目标而努力奋斗。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五年制高职的学制优势相结合,有机地融入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实践中,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笔者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会计系2009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学生自我认识和职业发展规划三方面进行跟踪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34份,其中有效问卷320份,有效率达95.8%。结果详见下图1、图2。
调研分析可知,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前填报志愿时十分迷茫,随意性强,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家长代为选择或者受他人影响者占相当比重。课堂上也可察觉到:不少学生由于目标不明确,学习无动力,倦怠感明显,学习效果低下。课程改革的主导者千辛万苦进行的课程创新成果得不到很好地转化与吸收,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处于低落状态。只有着眼于学生未来,为已经踏上职业教育旅程的未来职业人寻找发展轨迹,才能引导他们增强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提高对口就业质量、保障创业计划实施,转变自身角色,由入学盲目选择专业到专注投身专业认知学习,由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薄弱到主动策划设计人生成长轨迹,由就业创业意识模糊到独立适应服务社会……在五年制高职校多方位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环境中,树立自信、自尊、自强,实现由学业到专业再到职业的提升,增强学业、专业、就业、创业与职业之间(简称“五业”)的密联度。
(三)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因此,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应由浅入深,彼此联系,相互衔接。五年制高职教育实行的是4+1模式。前四年教学场所为校内,最后一年转移到校外。课程系统由公共课系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系统、专业课系统、专业实训项目课程系统、专业扩展课程系统、选修课程系统等6个系统组成。由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方案中既要有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技能的培养;既要关注态度、观念的转变,还要将理论、实务与经验集为一体进行实施运作。基于“五业”的职业生涯课程实施方案详见下图3。
1.踏入校门,开设专业引领课。通过讲座、参观、走访、座谈等方式引导,让学生初步认知未来专业与企业的对接、专业与产业的发展趋势、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相关知识及内容。应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征、成长特点、培养目标,进行有重点地教育和引导。对于中考中端的学生,更需要营造环境对其进行成功教育,让他们阅读人物传记或励志小说、成功学方面的书籍;学校可通过宣传介绍成功人士的事迹、召开优秀学生代表座谈会、邀请成功校友回校作报告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发奋成才,尽早转变角色,感知学习的乐趣,明确职业的兴趣,确立发展目标,为生涯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在专业基础教育中,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演示。
2.入校第二年,学生开始专业学习后,建议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公共课)。此时学生处于18—19岁之间,自我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对概念与理论的理解相对清晰,对社会已经有初步了解,课程开设水到渠成。方案重心放在职业能力拓展、企业岗位胜任能力的提升上,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胜任企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关键能力。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课程的学习,对照岗位胜任特征模型,寻找自己的差距。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发现哪些能力欠缺、哪些能力需要提升,使他们结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修某些课程。相关部门通过励志片观看、校企合作基地阶段实习、社会实践等,让学生逐渐加大对专业与职业相关度的关注力度,增强专业方向的认定感。尤其是职业生涯课程的开设学习,更有助于学生自我剖析未来专业选择路线,做好职业预备期的角色转化。
3.入校第三年,即开始职业资格证考核,建议开设创业与就业课(限定选修课)。此时,学生进一步熟知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会再度陷入学业的倦怠与茫然中,除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外,更需要基础课程教师的辅助教学引导。另外,校企对接,新老毕业生对话,创业与就业咨询、选修课学习等活动也可帮助学生定位职业方向,提升综合素质。
4.入校第四年,即开始实习场所的选择定位,建议开设职场礼仪规范课。此时,专业与职业的互动进入学习深层次阶段,学生开始面临社会及企业的挑选,适时介绍就业政策和法律知识,解读企业招聘条件,联合社会各界成功人士搭建学生与企业供需交流平台,根据学生需求,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特色服务。如通过创业辅导,创业咨询、创业大赛等多种方式,让有创业欲望的学生在毕业前就对创业有深刻的认识,规划毕业后的职业生涯。
总之,在“五业”联动,人人就业目标下,学校可通过职业生涯课程方案的落实,全程贯穿五年制高职生学业生涯,分层推进,螺旋上升,不断拓展和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保障教学效果最优化,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三、构建“五业”联动方案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准确定位职业生涯,为今后的就业与创业做好准备
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就业教育。对于刚升入五年制高职校的新生而言,对以就业教育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缺乏清醒的认识,这有碍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职业理想的树立、职业生涯的定位。通过入学专业引领教育,学生可明晰职业教育的本质、各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将来就业时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强化职校学生所肩负的“学生”与“职员”的双重身份意识,主动适应五年制高职专业教育教学与职业规范管理,在学习与生活中积极参与、主动投入。与此同时,五年制高职校应突出专业化与职业化特点,加强学生职业训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种实用性、技术性与职业的高对接性的特点客观上也要求学生尽早确立职业生涯的概念,选择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并积极做好知识、技能、思想、心理诸多方面的准备,为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学校还应将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引导,把“五业”有机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剖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年制高职校生源主要来自中考成绩中低端。一些学生在初中阶段,由于自身或外在环境影响,缺乏自尊与自信,缺乏自控能力,缺乏踏实求真的为人处事态度,导致对自己的理想与前途渺茫、无助。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自身特点,笔者所在学校通过构建课程体系,营造环境,为学生确立自我的人生奋斗目标,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提高了教育质量。
(三)有利于发挥个人潜能,处理好学业、专业与就业辩证关系
市场竞争,首先表现为人才竞争。“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是一个不争的企业用人的“游戏规则”。这就需要在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教导学生全面而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社会,树立“择业竞岗”的就业观念,立足于提升自己的“应岗”、“竞岗”、“适岗”、“择岗”、“转岗”能力,立足于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目前,五年制高职教育虽然正在实施专业内涵优化调整,但人才培养的落脚点还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上尚处探索阶段。课题组尝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突破口,在现有教育体系中注重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争取成就“一专多能”的专业本领,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延长职业预备期,避免盲目的职业流动
职业流动是劳动者对原来的劳动角色放弃和重新获得新的劳动角色的过程。职业流动是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配置的一种方式。具有职业意识的劳动者随着从事职业时间的延伸,职业归属感的上升,其流动性将会逐渐减弱。高职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也会出现对以往职业选择、调整、修正并逐步接近自己职业理想的过程。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出现的盲目择业、高违约率、高就业成本等现象,说明高职生对自身认识不足,敬业精神不够,职业精神欠缺。从对校企合作单位的调查可知,高职生职业意识强,学用对口,按社会需要走入工作岗位,从基层干起,从一线干起,稳步发挥个人才智,就能达到理想境界。用人单位聘有用可用人才,学生有业可立,职业教育就实现了学生充分就业、服务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有序的目标。运用企业文化,加强学生主人翁精神培养,力求准职业人在职业预备期内做到精业、认真、进取、提升综合素养,可预防职业选择混沌、盲目现象,避免不必要的职业流动。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努力开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新局面[EB/OL].(2010-03-19)[2012-05-02]..
[2]教育部.职业教育“五个对接”[EB/OL].[2012-09-03]..
Construction of Career Planning Curriculum in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Five-component" Interaction
WANG Wei-ting
(Xu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Academy of Finance&Economics, Xuzhou 221008, Jiangsu Province)
决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即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或几个方案作为最终决策候选方案的过程。为了使决策具有科学性,决策过程必须遵循一般的科学方法与合理的决策程序。决策科学化即对决策问题的特定看法、决策的特定方法以及进行决策的特定机制。[1]五年规划是一个学校的长期规划,对学校发展、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对学校各项工作具有阶段性规界效力,五年规划的可行性、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决策群体的决策力。[2]通过对安徽省内公办高职院校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可以更为准确了解高职院校现有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准确性,发现高职院校决策的不合理之处,发现影响高职院校决策的部分因素。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从2015年10月开始,历时2个月,为了提高调查问卷的效率和便捷性,本次问卷采用电子版发卷、电子版交卷、电子版统分的形式对省内30余所高职院校进行抽查,共发送问卷60份,回收52份,去除两份无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3%。调查范围为安徽省内公办高职院校,调查对象为安徽省高校办公室工作QQ群内成员,调查对象类别为省内高职院校办公室工作人员。如图1所示,问卷调查包括高职院校基本情况、被抽查院校五年规
划制定情况、被抽查院校五年规划修订情况、被抽查院校五年规划内容涉及情况、被抽查院校五年规划执行情况、填报人基本情况等六个方面。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
调查问卷分为六个方面,依次为院校基本情况、五年规划制定、五年规划修订、规划涉及的内容、规划的执行情况、填报人情况等。院校基本情况包括院校成立的年限、院校的属性、院校内设单位数与党政领导之间的比例等,其中学校内设机构数目与党政领导之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领导管理的广度。学校五年规划的制定情况包括五年规划在制定的之前有没有成立专业调研团队、制定五年规划的人数、制定五年规划的参考依据等。学校五年规划的修订情况包括五年规划制定后,有没有通过党代会、教代会等涉及面广泛的会议讨论;有没
有征求校外相关职能单位;有没有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等。学校五年规划的内容涉及情况包括规划涉及到的学校发展定位、招生就业、基础建设、教学科研、师资建设、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党建、政策法规等领域的数目;五年计划设定的目标数目。五年规划的执行情况包括该校五年规划完成的比例和五年规划完成的成本。填报人情况包括填报人在该校办公室工作的年限、填报人对该校五年规划的完成情况认可度、对五年规划执行效果的关键点认可等,其中填报人工作年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问题回答的可信度。
(一)院校基本情况:省属高职、建校时间长的院校领导指数更健全
50份问卷中,高职办学年限在5年以内的4个,即两所学校,占总问卷的8%;高职办学年限在5―10年的为10个,占总问卷的20%;高职办学年限在10―15年的为36个,占总问卷的72%;高职办学年限在15年以上的为0个。在高职院校的办学属性方面,厅属高职院校10所,市属高职院校40所,其中,因部分高职院校提交两个问卷,问卷学校有重复之处。在学校内设机构与党政领导之间的比例方面,比例在2以下的为2所;比例在2―4之间的有14所;比例在4―6的为20所;比例在6以上的为4所,如图2所示。
(二)五年规划制定过程的不妥之处:内部制定、团队单一、调研不足
在被调查的50份有效问卷中,在制定五年规划前成立专业调研团队对校内外进行调研的为14所,没有成立调研团队的为36所,占据所有被调查问卷的72%。在五年规划的制定人数上,制定人数为1人的为10校次、制定人数为2―3人的为29校次、制定人数为4―6人的为6校次、制定人数为6人以上的为5校次;若按照制定人数为1人权值为0、制定人数为2―3人权值为1、制定人数为4―6人权值为2、制定人数为6人以上权值为3,则最终加权得分为0.56。在五年计划的参考依据方面,参考广泛、细致的调研材料的为8校次;参考校内各部门提交材料的为25校次;参照领导意志的为11校次;由撰写人自己酝酿拟定的为6校次,如图3所示。
(三)五年规划制定参与人情况:参与范围小,干系人参与不足
在高职院校制定五年规划后,从是否经过党代会、教代会讨论通过情况看,被调查的50份问卷中,五年规划制定后经党代会、教代会两会讨论通过的有10校次;五年规划只经本校党代会讨论通过的有8校次;五年规划只经本校教代会讨论通过的有17校次;五年规划均没有经过党代会和教代会讨论通过的有15校次,如图4所示。在高职制定五年规划后与校外职能单位的沟通方面,被调研的高职院校制定五年规划后,全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有7个;部分征求相关职能单位意见的有15个;均没有征求相关职能单位意见的有28个。在高职院校与校内职能部门沟通方面,有10个五年规划制定完成后广泛征求职能部门意见,约谈相关干系人,广泛开展大讨论;有15个五年规划在制定后再校内讨论,提上会议议程;有15个五年规划在制定后再一定范围内开展讨论,如部门负责人会议、党委会讨论。有10个五年规划制定后,本校领导同意即可通过。
(四)五年规划涉及内容:范围广、内容多[3]
从50份有效问卷看,高职院校五年规划涉及到学校发展定位、招生就业、基础建设、教学科研、师资建设、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党建、政策法规等各个方面。在以上罗列范围中,有2个五年规划涉及3个以下内容;有10个五年规划涉及3―6个上列内容;有20个规划涉及上列的6―10个内容;18个规划涉及多余10项内容。在五年规划设定目标方面,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五年规划目标在5个以下的有7校次;五年规划目标在6―10个的有15校次;五年规划目标在11―15个的有20校次;五年规划目标在15个以上的有8校次,如图5所示。
(五)五年规划执行:多数完成,成本偏高
在对高职院校五年规划的完成比例是目标完成数与总目标数的比值,在对50个调查问卷分析发现,五年?划目标完成比例在75%以下的有10个五年规划;完成比例在74%―99%之间的有18个五年规划;完成比例在100%的有14个五年规划;高标准100%完成五年规划的为8校次。在高职院校完成五年规划的成本方面,受访者认为完成计划为浪费层次的为6校次;完成成本偏高的为17校次;完成五年规划为正常成本的为22校次;完成五年规划为节省的为5校次,如图6所示。若把浪费、偏高、正常、节省这四个层次分别标示权重为0、1、2、3,受访高职院校完成五年规划的加权值为:0.76。
三、建议及措施
(一)标准化建设、制度化建设、规范化建设
高职院校基础不同、支持力度差异、发展程度不均、领导者风格各异,各个高职院校在计划的酝酿、制定、修订、实施、评价方面均存在着差异,高职院校决策的运行形式和运行效果也有差别。[4]高职院校只有采用规划制定、修订、实施、评价的标准化、开放化、互动性,才能提高五年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标准化建设的基础是制度,制度是标准化建设的保障和标杆,只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且按照制度执行,坚持不懈,才能实现制度的约束力和长效性。制度的长效果化是各种决策、计划、方案按照既定目标执行,各种制度建设沿着健康、亲民、智慧、便捷的方向发展,使得各项事务标准化。就安徽省高职院校而言,厅属高职院校比市属高职院校更为规范、标准;高职办学年限越长,办学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越高。市属高职院校、新建高职院校首要任务应为管理活动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决策调研、决策制定、决策基础三基一体
五年规划是学校阶段性规划,是学校中长期规划的中期规划部分,是长期规划的阶段性环节,五年规划的制定、实施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学校决策水平。决策的前提是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价值性,只有基于管理迫切需要的决策、管理公认关键性决策、大众化决策、影响深远的决策才能被公众所接受,才能吸引收益者为此积极执行。决策调研是决策活动的先驱,高职院校在决策前应成立专业调研团队,深入校内师生、教学科研一线开展详尽、细致、面对面的调研活动,让决策调研一切来源于实践,让事实影响决策。决策的制定理应建立在夯实的决策调研基础之上,决策者应是对决策内容了如指掌之人、清晰明了之人。决策基础是由决策调研而获得的大量、真实、详尽调研资料,是对资料的分析和整理部分,是决策的核心基石。高职院校在决策时一定牢固砌稳决策调研、决策制定、决策基础三大基石,融合三位一体,互为作用。
(三)广泛参与、对口对接、对口协商
高职院校在问题决策时,要广泛调研,广泛征求校内外所涉及方的意见,必要时召开研讨会,邀请问题干系方专业人员参与。[5]高职院校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五年计划、年度计划时应通过教代会、党代会讨论通过;在制定涉及教职工、学生利益的决策时,应多邀请教师、学生参与;在制定涉及重大影响、大量资金时,应反复论证、广泛论证、谨慎行事。高职院校进行相关决策,涉及到兄弟单位、主管部门时,要广泛、耐心的征求对方意见,评估决策所带来的环境、财政、人脉等风险;认真评估对方单位自然变迁、政策制度、地方经济结构发展等给决策执行带来的影响。高职院校所进行决策时,应先有校内相关业务部门拿出初步意见,根据决策涉及的人、财、物影响,确定论证等级。
(四)分块决策、分块实现、确保实现
高职院校管理涉及的发展定位、教学科研、基础建设、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在进行决策时,既不能一步到位,也不能停止不前,应采取分块决策、分块实现、确保实现的决策思路。[6]所谓分块决策,是针对管理涉及的某一领域,集中校内外的人、财、物力量,进行调研、分析、决策制定、决策修订、决策实施、决策反馈的过程。管理是一项工程,工程不能转瞬实现,要分期、分布完成,不能海市蜃楼,应梳理分块实现的理念。决策实现是决策者将决策方案通过一定策略施加给决策对象的过程,强调的是决策内容所达到的预期目标,其中决策执行是决策实现的主要环节,决策执行由决策者、干系人等进行。决策伊始,便要确保决策的可实现性,不能实现的决策,是决策不科学性、不合理性的体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事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争取全区文化事业费占自治区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1%;全区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40元;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费达到0.7元;新建和改扩建7个自治区级文化设施,启动14个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全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筑面积达到国家规定的不低于800平方米和1500平方米的标准;全区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到2015年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总量达到8T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2011-2015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意见征求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事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意见征求稿)》
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五年累计666万人次,年均增长32%。接待国内旅游人数五年累计20935万人次,年均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累计1815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6%。旅游业总收入五年累计1991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5%,相当于全区GDP的8%。接待旅游总人数五年累计21601万人次,年均增长13%。到2015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10万人。
新兴产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2011-2015年)》
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产值达到2000亿元,增加值7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初步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产值达到6100亿元,增加值22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新兴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成为全区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信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汽车成为全区经济的先导产业。
科 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