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2 06:13: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主义发展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是民族血脉中生生不息地流淌着的血液,始终是民族生存繁衍和国家繁荣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源。现在是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时候了。
文化是民族血脉中生生不息地流淌着的血液,始终是民族生存繁衍和国家繁荣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源。现在是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时候了。
我们要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
我们都知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在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我们要准确反映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天下大势,不失时机地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今天,我们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在中国和平崛起于世界的大背景之下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也就是说,我们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好,讲文化体制改革也好,讲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也好,都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国内的文化建设问题,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在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把我国从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可以看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今天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和现实奋斗目标。明确这一点,不仅可以使得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了一个高起点,而且可以使得我们在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中规划和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那么,怎么样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呢?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国际地位的,一个没有文化凝聚力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文化软实力的,也不会被人尊敬的。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得中华民族以一个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取决于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大力推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能够为各个国家具有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们认同,并为他们接受和喜欢。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必须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传播手段创新。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我们都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我们要抓住国际上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兴趣不断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
总之,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
同志十七大上的报告,在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人们发现报告中出现了许多新提法、新表述。比如,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等等。(10月16日新华网)
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法宝,也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源泉。十七大报告出现许多新提法、新表述,既说明党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又说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已经成功找到了解决新问题、克服新困难的有效举措,有能力有信心继续带领全国人民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新表述预示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站在这五年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实际上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要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开始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十七大报告的新提法、新表述,既是我们前进的新目标,也是我们发展的新动力。
新表述展示新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只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焕发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比如,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既是十六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深化,也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透过这些新表述,人们既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形象,也看到了一个已经走过86年发展史、拥有73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的新形象。
新表述激发新活力。从2003年到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连续4年实现10%或以上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增速为11.5%。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1万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9元,比2002年增长了5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2002年增长44.9%。这些成绩的取得,既为我们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我们实现经济方式增长的转变提供了大好时机。要实现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必须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十七大报告适时地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且将为经济发展激发创造力,注入新活力。
[稿源:红网]
[作者:张铁鹰]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每年一届的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它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而且对教学有着无形的“指挥棒”作用。一般来说,考试的依据是教学大纲,考试的内容是教材的精华。对于政治课来说,中考所涉及的内容多是围绕政治课的三大任务(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突出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对于废弃“三大任务”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和不突出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教学,无疑是一种“无情”的鞭挞。“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近十多年的中考实践表明,今年的中考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必然是今年中考的主要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政治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教材内容虽然很多,但其“精华”却是主要的政治理论观点,譬如初二教材的“一条规律”、“四个原理”,以及私有制、阶级、国家、科学文化等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涵义、产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初三教材的我国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的人口问题、法制问题等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初一教材的有关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体内容的概念、必要性及行为要求,均属教材的主体内容。我们在教学(或复习)中,必须紧紧把握这些内容,力求弄懂、弄通,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地“照本宣科”、“死记硬背”。
二、题目灵活多变是近年中考试题的主要特点,也是今年中考应认真对待的一大难题。
在政治课教学的三大任务中,其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的理论观点,而这些理论观点又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难以学到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中考试题灵活多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既是对政治课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也是规范政治课教学的手段。那么,规范的政治课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如何才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呢?那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抽象过程,即从客观事物入手,讲清理论观点。譬如讲国家的概念,首先应从国家的产生过程讲起。为什么会产生国家呢?那就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便随之产生了。这时,一部分人就有可能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于是又产生了阶级。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在不同的阶级中,一些阶级就会凭借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对另一些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但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是不会甘心的,他们必然要起来进行斗争和反抗。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剥削、压迫地位,就建立起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对被剥削、被压迫阶级进行统治。这种暴力机关就是国家。所以,国家的概念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国家的概念,而且也便于理解掌握国家的本质和职能,使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同时,它也为理论知识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会是今年中考的重点。
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完成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关键,理论联系实际则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政治课教学只有在扎实传授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运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才能使政治理论真正发挥其“理论武器”的作用,并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所以,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考查,仍然是对政治课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鞭策,是在规范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然而,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却既是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又是大家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所谓教学过程中极易忽略的重要环节,是说对于学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政治课教学任务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只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忘记了用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分析、认识客观事物;所谓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棘手,是说大家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不够得法。
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把培养学生能力列入教学的过程之中,并持之以恒。其次,要明确所谓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理论知识的运用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这里的“理论”指的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实际”指的是社会实际(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现象、社会热点问题等)、教材实际(教材中的史实、事例等)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指的是用教材的有关理论对具体事物(即客观实际)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一般来说,运用教材理论分析、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可分以下几步来完成,即首先认识客观事物,找准教材的有关理论;其次摆出有关理论;再次找出理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譬如:“运用社会发展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必然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其分析、认识的思路应该是:第一步认识客观事物,找准应该运用的教材理论。改革是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实际上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运用。可见,分析说明上述客观事物,必须运用社会发展规律。
另外,生产力的发展还不等于社会向前发展,但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于是社会就向前发展了。可见,分析说明上述客观事物,还必须运用“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的原理。第二步摆出社会发展规律,然后用“规律”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说明,即说明改革就是在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步摆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的原理,然后再用这个原理与客观事物的联系点,对客观事物进一步分析说明,即说明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就发展了,随之整个社会面貌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于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向前发展了。第四步归纳小结,得出结论: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总之,“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既是教学的依据,也必然是考试的依据。政治课教学的三大任务,既是教学的宗旨,也必然是考试的宗旨。教学中只有扎实教学,克服“照本宣科”和“死记硬背”,在复习中明确方向,拾遗补漏,避免“猜题押宝”,中考中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威海日报社5年来的改革发展史、思想文化史,一个基层领导干部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真实写照――
威海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时述国的《用新闻创造价值》一书,日前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撰文《以创新精神迎接传媒业的美好未来》为本书作序。
《用新闻创造价值》收录了时述国自2001年12月27日到2007年4月30日期间的194篇作品,共45万字。这些作品,有的已在国内新闻业务报刊上公开发表,有的发表在报社的内部刊物上。
《用新闻创造价值》一书真实记录了威海日报社近5年来改革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作者在引领这一改革过程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知行合一、言出必践的思想和工作风范。在媒介行业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创新动力明显不足的大背景下,在报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小气候下,如何使威海日报社突出重围,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是作为报社“领军人”的时述国时时刻刻都在探索的问题。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围绕这一问题学习,针对这一问题思考,为解决这一问题大胆实践。为推动报社又好又快发展,凡是他想到的问题,很多他都公开讲了出来;凡是他讲出来的问题,只要他权力所及的,都较好地得到了解决。几年来,他自我加压,负重前行,披荆斩棘,尽己所能地冲破了传统体制框架的种种藩篱,引领报社走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成就。因此,《用新闻创造价值》一书既是5年多来威海日报社的改革发展史、思想文化史,又是一个基层领导干部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精神写照。
《用新闻创造价值》一书记录了一位资深报人用自己的社会理想,改造、提升一个地市报社的创新实践,同时也包含着他对报业乃至传媒业发展律的理性探索和科学认知。本书的最大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媒体应成为‘四位一体’的建设者”和“用新闻创造价值”的全新论断。所谓“四位一体”的建设者就是指媒体应当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助推者、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领跑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行者”,而传统的媒体定位一直是“喉舌论”“工具论”等,这种定位与新时期新形势赋予媒体的任务显然是不相称的。时述国认为,要实现媒体的全新定位,就必须用新闻创造价值。因为,新闻是媒体的主要产品,尽管媒体可以创造多种价值,但它的核心价值只能用新闻来创造。围绕这一理论创新,时述国构建了推进报社发展的一整套全新理念体系,并概括为“报社的科学发展观”,而《用新闻创造价值》一书就是对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论解。
《用新闻创造价值》一书还向读者充分展示了作者的个人精神追求,体现了他勇争一流、力求最好的职业观。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志在一流,力求做到最好。这是时述国的职业观。他认为,这种职业观必须靠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做支撑,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引。读《用新闻创造价值》一书,收录其中的《心存美好》《读懂自己》《我的人生观》《认识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领导班子是什么》等文章,言真意切,高屋建瓴,充满着职业的感悟和人生的哲思,篇篇都在诠释着时述国的价值追求和职业理想。他那无私无畏、百折不挠、敢于负责、勇于奉献的精神境界和高尚情怀,令人感佩,催人奋进。
(侯云涛)
枣庄日报举办小读者手抄报创作大赛
由枣庄日报社和枣庄市教育局、修正药业集团保健品公司联合主办的首届小读者手抄报创作大赛,历时两个多月,于9月8日举行颁奖大会,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大赛共评进出特等奖2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30名。
[最新]2021春期国开电大《基本原理概论》终结考试(大作业)资料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6月2日。
怎样科学认识?
答:马克思的科学研究,就像列宁所说的那样,“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他们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感,对理想社会有很多美好的设想,但由于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并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垦区开发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北大荒青年弘扬五四精神,前赴后继的运动史;一部北大荒青年报国兴垦成才,开拓进取的创业史。老一辈大荒人以垦荒创业为己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造了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使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天的“中华大粮仓”。新一代北大荒人以改革发展为己任,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改天换地的勇气,开拓进取,拼搏创造,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垦区工业化进程,打造了举世闻名的北大荒现代企业集团,铸就了垦区新的辉煌。当代北大荒青年要以垦区的发展目标为方向,积极投身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为开创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这是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是新时期广大青年的历史使命。
一、广大青年要高举时代旗帜,坚定理想信念,争当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锋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善结合,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先驱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光荣传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垦区的发展繁荣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的价值实现同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励精图治、拼搏奋斗的创业实践,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垦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做贡献上来,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二、广大青年要走在时代前列,坚持与时俱进,争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垦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对垦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也都寄予了厚望。这些既为促进垦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垦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也对垦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出了高标准和新要求;既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赋予了当代青年新的历史重任。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先驱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培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以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拼搏奋斗。要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带头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领办科技新项目、推广农业新技术、开拓产品新市场、培育农业新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时代北大荒人。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带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引领崇尚文明、笃行诚信、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积极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洁净美化的人居环境,推进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生活习惯的科学化。要着眼于管理民主,带头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牢固树立法律观念,自觉遵守法律规章,正确行使民利;率先维护垦区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主动服务改革,积极促进发展,努力营造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广大青年要弘扬时代精神,锤炼意志品德,争当传承大荒精神的先锋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是几代北大荒人用青春、汗水乃至鲜血、生命培育锤炼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兴垦之魂、立垦之柱、富垦之宝。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先驱立志为民、勤勉敬业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弘扬北大荒精神,使北大荒精神的可贵品质和伟大力量在新时期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导向激励作用和凝聚辐射作用。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练艰苦奋斗的意志,做到“富而思进、富而思源、富而不奢、富而不惰”。要大力弘扬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树立敢为人先、敢闯兴业的观念,敢于打破旧传统、旧框架,大胆进行体制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思维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新。要大力弘扬顾全大局的坦荡情怀,坚持实现远大目标和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统一,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坚持实现人生崇高理想和永葆科学务实态度的统一,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要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以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的行动。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为,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前进的事业中创造永恒的青春。
四、广大青年要推动时展,开拓进取,争当创新创业的先锋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大力,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先驱敢为人先、破旧立新的光荣传统,发挥青年人富于探索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具有创新能和创业热情的优势,努力在创新创业中作表率。要带头破除贪图享受、安于现状的狭隘思想,主动树立自我加压、奋力赶超的新观念;带头破除求稳怕险、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主动树立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新观念;带头破除徘徊观望、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主动树立“善于捕捉创业机遇,积极开辟创业空间”的新观念;带头破除弄虚作假、不劳而获的投机思想,主动树立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新观念。要紧密联系垦区加快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发展。要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攻关的实践,在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上担当骨干;要积极投身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在实施主辅换位、促进粮食增收中贡献力量;要积极投身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上献计出力。特别是要主动到深化国企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垦区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去,到艰苦和困难多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了解垦情,经受锻炼,不断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在丰富的实践和创造中开拓事业,做出贡献。
1“责任公民”培育
“基础”课的题中应有之意如前文所述,纵观“基础”课程教材的逻辑体系,“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其核心关键词,而这是现代“责任公民”必须具备的要素,理当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所必备:因为从逻辑上说,“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应该是“责任公民”。因此,使广大青年学生成为“责任公民”是“基础”课程的应有之义。“责任公民”一词衍生于“公民”。有学者认为,“责任公民就是拥有这种责任心与责任能力的公民”。众所周知,“公民”一词源于古希腊城邦,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传统差异,不同的学术流派对“公民”内涵的解释各有侧重。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律辞海》将“公民”界定为“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而《现代汉语辞典》关于公民的解释是:“具有或者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这是对自然人是否具备我国“公民资格”抑或“公民身份”的认证。从对“公民”的概念分析看出,“公民”应当具备两个核心要素,即“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现代汉语辞典》将“义务”界定为“公民或法人按照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如继续追溯“责任”的内涵,根据《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责任”包含两层含义: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分内的事必须承担的过失或责罚,因此“责任”和“公民”本是孪生姊妹。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受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所主张的“个人权利优先于任何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主义泛滥、消费主义盛行等消极影响。因此,“具备公民身份,并不意味着其就成为真正的公民,每个社会成员只有行使了公民责任和义务,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即本文所指的“责任公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首先是人的活动史。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一般责任时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你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数以万计的“责任公民”的积极参与,大学生承接着社会的当下与未来,因此,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水平将直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发展。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公民责任意识,但也有调查研究表明,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自我责任放大与社会责任弱化的趋势,表现为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的现象。“当前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责任感缺乏,表现为:一是知行脱节,践行能力弱。二是崇尚自我,社会责任感缺乏。三是心理脆弱,自我责任感淡薄。”这既不符合“责任公民”的要求,更违背了高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此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以“基础”课为依托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育社会主义“责任公民”《基础》中指出:“青年一代要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修养,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这正是“责任公民”的内在要求。“责任公民”强调个体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的发展相统一、社会发展带动个体发展,最终实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与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公民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责任公民”的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在“基础”课的教学中融会贯通,高度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三个“递减”的层面展示了国家的建设目标、社会的制度保证及个人的行为准则。“‘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这部分内容与《基础》教材第二章的爱国主义相关内容密切相关,主要阐述了国家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应肩负的责任,即从国家建设层面对责任公民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这是从社会制度层面,为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保证:因为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作为保障和支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这是从国家建设目标的对角度公民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个人组成家庭,家庭构成社会和国家,国家、社会由每一个个人组成的,因此,国家建设目标能否实现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与每位公民的日常行为紧密相连。《基础》教材自第三章至第七章内容,就是从人生观、基本道德原则、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公共秩序和法律意识等方面展开,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作了充分阐释。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祥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看作用的力量的产物。”从前文对《基础》教材逻辑框架可以看出,“基础”课程的重点就在于培育大学生对于社会、国家责任的责任意识,将大学生培养成为“责任公民”并最终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责任公民”的社会活动为国家建设目标贡献力量,同时国家保障“责任公民”的个人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的现代责任公民。因此,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始终,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政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责任公民”意识,这也是该课程的一条重要的脉络和主线。
作者:张传恩单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
一、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会计发展史研究的意义
(一)改进研究方法,丰富会计发展史研究内容 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研究,有利于丰富会计发展史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选择,在下一阶段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找到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在现有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会计发展史研究模式的基础上,确定新的研究方向,改善现有的研究环境,衍生出更多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对象从单一化拓展到复杂化,包括了民族文化与会计学的结合,文献中的会计与实践中的会计相结合,历史会计与现实会计的结合;从简单化的研究方法到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跨学科研究法、个别考察与比较分析法、静态描述与动态解释法等研究方法;参考和借鉴国内外较新的研究成果。
(二)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会计文化与民族文化 以往的会计发展史研究很少有以民族文化为基点的,研究比较分散,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云南是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多民族文化使其具有了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是会计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难点,民族众多,居住分散,发展程度不一,因此,也就为会计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发展历史造就了不同的会计历史,独特的民族文化培育了独特的会计文化和会计方法。在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充分重视会计文化,会计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应当同其他文化一样,旨在促进社会发展。
(三)构建独具特色的多民族会计发展史研究体系 云南多民族文化的特点要求在会计发展史研究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以一个民族为研究的对象,也不能只采用一种研究方法,为了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首先要明确研究方和内容,选择正确的研究对象和合理的研究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云南多民族文化是特色,也是优势,因此应该并且能够建立起一个独具特色的多民族会计发展史研究体系,在促进会计发展史研究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一个研究过程得出的成果可能会存在一定和局限性和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将得到修正和突破,为以多民族文化为视角研究会计发展史的学者提供参考。
(四)多维度的研究,挖掘历史信息,指导实践活动 会计发展史的研究涉及会计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相关学科,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跨学科、跨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与云南少数民族会计的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归纳、思考、总结得出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结论,从而对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会计发展史研究不能离开多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必须打破传统单一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综合归纳得出的结论,通过各种考证,使结论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一方面挖掘不同民族文化中的会计,另一方面则传承和保护各民族创造的文化成果。
(五)完善会计学科发展,促进会计改革 由于我国关于民族会计史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有限,加之研究方法多是范式研究,缺乏与之相关的实证分析,理论以及模型构建还不够完善,需要考虑的相关分析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遗漏。现代会计史研究需要重新审视多元化的会计环境,并运用跨学科、多元化、科学数据化的系统研究分析,以期达到完善云南少数民族会计史相关研究的目的。会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会计发展史的目的也是如此。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会计发挥的作用就越明显,研究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会计学科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则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云南多民族文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一)多民族文化是会计发展风向标 民族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风向标的作用,会计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其自身的发展也必须以民族文化的发展为导向。民族文化是对某一特定时期社会的肯定和支持,包含着对社会的评价与批判,是人们理想和信念的支撑,会计的发展无法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各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会计思想和会计方法。
(二)多民族文化满足会计发展的需要 会计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环境等,其中民族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一方面是环境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则反过来促进环境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多民族文化作为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不同的方面满足了会计作为一门技术或者学科自身的发展需要。
(三)多民族文化储存和传递会计发展所需的信息 民族文化记录了不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历程,会计作为生产劳动的产物,同样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中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反映了少数民族的计量、记录的方式以及理财观念,正是由于文化的延续功能,才能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会计,分析和解释既往的事实,更好地指导今天的实践活动。此外,通过民族文化独有的功能,还能将今天的会计留给未来的人们更多探索和突破的空间。
(四)多民族文化使会计具有认知和教化功能 民族文化不仅记录以往的文明成果,还能够指导今天的实践活动。会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社会中,会计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民族文化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同时,必然赋予会计独有的功能,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且还能促进会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认知和教化功能必须以多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为基础。
三、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会计发展史研究方向
(一)各民族会计思想、会计行为产生的前提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研究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首先要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入手,以各民族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的生产行为作为研究的起点。回顾云南各民族的发展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一些少数民族的发展遵循了从原始社会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过程,但有的少数民族则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从社会形态变迁可得知各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各民族不同的生产行为和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导致了不同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孕育和培养各民族会计思想、会计行为的环境 云南各民族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的产生及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由于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地形地貌的复杂性使云南的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这些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二是人文环境。云南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表现出较强的独特性。云南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哈尼族的梯田文化、彝族的太阳历文化等,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民族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后发展的。研究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必须以一定的环境为基础,并且要突出二者间的相互作用。
(三)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会计起源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会计发展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起源的研究,但单纯从会计学的角度出发,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会计的发展与各民族的宗教、文字、绘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研究会计起源的过程中借鉴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一方面是从会计发展史以外的视角来研究会计发展史,从中获取更多对研究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则是从会计发展史的角度深入其他学科来探寻会计发展史的踪迹。以孤立的观点来研究会计起源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科学的,会计的起源并非只受到单个或其中几个因素的影响,只有综合考虑会计起源与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才能保证研究方向和研究结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四、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会计发展史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从计量、记录方式演进来探寻起源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独有的计量、记录方式,目前,云南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仍在采用原始的计量、记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实物法。借助实物来达到计量、记录的目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和直观的方法,也是最古老和最现成的计量、记录方式,常见的实物有玉米粒、小石块、小木块等,不仅能够表示数,而且还能够实现简单的加减。纳西族用石子计数,将石子以一定的标准分为大、中、小三种,小石子代表个位数,中石子代表十位数,大石子代表百位数。独龙族、佤族、拉祜族以豆粒作为计数的工具,直到解放初期,以豆粒记账的方式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仍比较常见。
(2)刻符法。通过在木片、竹片上刻画符号的方法来达到计量、记录的目的,不仅不容易犯错,而且还能体现公平的特点。云南的景颇族、佤族、布朗族、独龙族和基诺族使用这种方法比较普遍,独龙族用刻木的方法记录借贷账目,借钱给别人,按照借钱数的多少,在木片上刻上相应的缺口,按照归还钱数的多少,再削去多少缺口。佤族使用木刻来记载借贷,在借贷关系发生时刻下借贷的数目,木片上刻有三道刀口,第一道表示借款人,第二道代表中间人,第三道代表欠款人,刀口下面刻的是借贷的数目,有以1元为单位的,有5元和10元为单位的,刻有10道刀口,可以表示10元、50元和100元,根据双方的借贷数目来确定刀口的数目和单位,一式刻两份,借贷双方各执一个。
(3)绘画法。由于没有掌握文字的使用,绘画的方法简单易行,容易辨认,可以用简单的绘画图案来表示复杂的事物,以实现计量、记录的目的。云南佤族的沧崖画,每个画面有几十个到上百个图形,有牛、猴、豹子、鸟、猪等动物,人、房屋、道路等,集中描绘了当时人们狩猎、战争、娱乐等情况。景颇族的村寨在每年春耕时节都要举行一个象征播种的仪式,在地上要竖立两根木桩,木桩上刻有弹弓、水田、牛、包谷、鱼、蔬菜、妇女首饰等,祈求来年有一个好的收成。绘画计量、记录方式的出现为后来其他计量、记录方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结绳法。结绳法是以编织结绳的方式来实现对生产活动的计量、记录,而且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民族使用着不同的结绳规则。傈僳族人用结绳计算生活费用,结绳前先在麻上涂上一层墨,以此标明登记某种特定的经济事项。如一个傈僳族人要用结绳法计算外人在他家居住时的生活费用,凡是供应一天便打上一个结,最后计算时可按照结数得知供应生活费的时间,并可按照每一天所需的生活费,计算出总的费用。基诺族以结绳的方式登记征收物品的实物数量,基诺族人进行公共祭祀时,要向部落各户征收一定数量的实物,并由负责公共收支的酋长“纳俄罗”监督执行,在征收实物时,纳俄罗先向各户户主索取一根绳子,并当面将缴纳的实物如数打结处理,根据不同的实物,打不同的结,等交完了应交的实物后,纳俄罗便会把全部结解开,烧毁绳子,以此表示已经交清了全部实物。佤族人用结绳反映债权和债务,他们用一根高挂在墙上的绳子记载与结算债权、债务数目,如在绳子上部结出三个大结,表示被借去三元滇币,在绳子中部结出一个大结和一个小结,表示每年应收一元半滇币的利息,在下部结出的三个大结和一个小结,表示上述借款已经借出三年半。
(二)环境与会计的发展 云南少数民族会计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会计是这一环境下的产物。环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综合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云南的山地面积超过总面积的85%,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交叉分布,地形地貌差异较大,气候变化显著,这些自然特征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尤为明显。这样的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计量、记录的方式保持一种朴素自然的状态。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活动的范围和对象,会计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会计又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云南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主要体现在、民族节日、舞蹈、绘画、文字、语言等方面,从不同的侧面透露出丰富的内涵。随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逐渐加深,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改善落后的生产状况,从而加速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会计的发展。
(三)理财观念的变迁 随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不同的理财观念,并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理财观念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民互助,平等分配。云南少数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地区,生活的地理环境特殊,为此,不论是一个民族内部,还是不同的民族之间,都不能孤立存在和发展。人与人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互助关系,这其中也不能完全排除存在的一些纷争,但从总体来看,还是以互助为主,共同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抵御外来入侵。独龙族、傈僳族、怒族、景颇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中,集中表现为“见者有份”的习俗,他们把获取的资源,在家族成员中平均享用,主要目的在于维护本民族的共同存在。从傣族人的传统商品交易和分配过程中可以看出,计量、记录不再是人们理财关注的重点,而是真实的货物、质量、公平。傣族人与彝族人进行交易时,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如一旦谷子换一担青菜,一萝香蕉换一箩桃子。在分配猎物时,见者有份,参与捕猎的猎狗都可以分到一份。
第二,安土重迁,保守本分。云南少数民族的理财思想植根于农村,与传统的农耕文化密切相关,特殊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环境,使人们的理财思想表现出安土重迁的特征。大多数云南少数民族的发展都依托于大自然的馈赠,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来获取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资源,人们的小农意识很强,普遍性的“靠天吃饭,安分守己”的思想,也就形成了固守本土、安定守成、沉着稳健、质朴厚重、崇尚和平的共同性格特征。
第三,以农为本,自给自足。在经济形态还处于封建领土制和封建农奴制时,傣族、哈尼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的土地是世袭制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自给的,尚未作为商品。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人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念。封建制度下的大理国、西双版纳傣族、丽江纳西族领主庄园农奴制度下,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在自然经济发展的同时,小商品经济逐渐兴起,但生产仍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用于商品交换的产品只是农产品的副产品,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不是商品买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念使得人们的经济观念以小农经济为主,在他们的理财观念中普遍不重视商品交换价值,经济效益的观念不强,重农思想严重,有的少数民族甚至把商品交换视为不道德的行为,仍有“养猪自己吃,养牛给人看”的思想。这种重农轻商的小农思想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由此导致云南少数民族理财思想的长期滞后。
第四,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云南少数民族长期居住在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加之受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宗教的影响,使人们形成了勤俭节约不浪费的习惯。宗教文化中强调人们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改善生活,创造自己的未来,诸如“人生在勤”、“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等一些传统的道德要求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以体现。正是由于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培养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在理财观念方面也就延续了这一良好的作风。有限的资源要实现平均分配,就要求必须做到节俭不浪费,“一切不消费的东西,都是集体的财产”。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在较早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就已经体现出这一至今都备受人们推崇的理财观念。
第五,人与自然和谐,改造并利用自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很早就已经开始探寻自然的奥秘,并积极发挥自然对于人类发展的有用性,充分利用自然的环境和各种资源,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特别是在宗教活动中,这一特征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也体现在一些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如白族的《人类万物起源》、《金鸡和黑龙》、《段赤城》等神话故事表明了少数民族先民们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人类自身的能力,并把战胜自然的希望寄托在人的身上,通过人的努力来战胜自然,让自然服务于人类。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程度有限,少数民族将自然物灵性化并加以崇拜,在宗教活动中首先要祈求和感谢大自然的恩惠,在留下的历史资料中都有所体现。人们只有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享用自然的馈赠,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维系发展。
第六,重义轻财,诚信为先。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观念中的经济利益观念淡薄,在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中强调诚信、礼义,不太重视物质利益。在少数民族内部,靠血缘和地缘形成的民族习惯和舆论约束对成员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违背这种特定的民族习惯和舆论约束,将付出一定的代价,损害了长远的利益,故此,人们普遍重视这种非正式的规则。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们总是会受到本民族内部形成的习惯和舆论的要求,因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少数民族特有的不成文或是成文法,都不会鼓励将个人的物质利益置于一切之上,人们可以从事商业活动,但不能因为一味赚取钱财而背信弃义。
五、多元民族文化并存条件下会计发展史研究趋势
(一)国际化、本土化和特色化研究相结合 未来社会的发展将是多元文化并存的大环境,会计发展要与国际惯例接轨、趋同、协调,就必须扩展会计发展史的研究空间,重视多民族文化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国际化过程中兼具本土化特色,在本土化过程中兼具国际化特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已是大势所趋,唯有适应发展的大趋势,才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在与国际发展大趋势相适应的同时,要注意培养本土化和特色化的会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才能取胜。
(二)跨学科、跨专业、多视角研究相结合 从多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会计发展史,凸显了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立足云南丰富的多民族文化资源来研究会计史,使会计发展史的研究事业更加宽泛,视角更加广阔。借鉴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思路研究会计发展史,充实和丰富了会计发展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未来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会计发展史的研究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跨学科、跨专业研究,彰显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多样性,多视角研究,从会计发展史以外的视角来研究会计发展史。坚持联系和发展的研究基点,各种学科研究相互融合,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着眼于云南多民族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研究,系统研究各个民族的会计发展史,丰富现有的研究资料,形成系统的具有各民族特色的会计发展史资料,一方面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另一方面则为下一阶段的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未来社会的发展将是多元文化并存的大环境,会计发展史研究必须重视多民族文化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国际化过程中兼具本土化特色,在本土化过程中不脱离国际化的要求。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研究,将为国内会计发展史与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和部门提供参考,对于系统研究多民族会计发展史,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会计史研究》(第一卷),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年版。
[2]王建中:《会计发展史》,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李春龙:《云南史料编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4]杨寿川:《云南经济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刘常青:《中国会计思想发展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杨毓才:《云南各民族经济发展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7]陈强胜:《我国民族地区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探析》,《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8]杨全照:《我国民族地区原始统计计量记录行为散论》,《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年第2期。
关键词:中国历史文化;儒家思想;传承;影响
B222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与产生
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改变了传统阶级统治教育的基本械,把私人讲学的主要基本教学模式传播到了国家与整个民族。所以,儒家思想在社会中慢慢地发展起来,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儒家思想的鼎盛时期是汉武帝时期,在那时甚至还出现了罢黜百家而独尊儒家的基本场景。从此,儒家思想将作为治国的正统思想。在汉朝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较大的普及,同时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也得到了迅速的解决。在儒家思想中,仁政、道德礼法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这也让尊崇儒家思想的汉朝国家变得国富民强。直至西汉时期,国家也到了异常鼎盛的时期,为了对国家的繁盛进行维持与发展,则必须找寻与之匹配的思想体系来对应,所以,众多思想政治家就对儒家思想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对于西汉制度的实施与稳定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因此,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占据首席地位。
二、中国历史文化受儒家思想的有利影响
儒家思想在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即它为我国封建的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社会理论以及治理国家的思想体系,同时还让我国的传统的统治阶级顺利地运用于国家的治理以及封建社会的具体统治当中去,从而使得我国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人类发展史,它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以及全世界范围内开了历史的先河,而且这也是我国中华民族无论是以往、现在还是将来屹立于世界中的根本保证与条件。在儒家思想中,有着一个非常大的特点,这就是“仁爱”,此思想在我国社会的发展历史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与推动作用。“仁爱”思想是维护国家和谐安定的基本保障,同时还是加强人与人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仁爱”思想不仅仅影射了人类的本性,并且它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因素。封建社会的主要外壳在于封建思想,儒家思想的主要精髓不只体现于国家的治理中,它更体现在对于我国历史社会产生的相应伦理思想上,正是由于封建社会出现了一定的论理观,也让国家从最初的统治阶级的基本角度来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对于通俗的语言也加以规范起来,并规范了人类的首先意思,这种规范思想将把人类的整体思想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封建伦理观,而此观念对于我国封建社会的人民群众有着非常深远的思想影响,它也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重要核心,以此来实现社会与国家双重治疗的基本效果。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属于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影响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建设,比如,理想价格在现代人的价格塑造中也产生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而“泛爱主义”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当作生态环境保护同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儒家思想的深入挖掘能将儒家思想所蕴含的积极精神资源诠释出来,也只有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才能让儒家思想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不仅关系着儒家思想在我国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关系着我国社会转型能否顺利进行。
三、中国历史文化受儒家思想的不利影响
尽管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基本发展带来了非常深远的有利影响,但是因为儒家思想有着十分浓烈的封建主义色彩,所以,儒家思想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也相应地伴随着一些不利影响。
儒家思想在我国封建统治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管理价值,可是它并未强调农业生产知识的学习,这是由于儒家思想有着十分浓郁的封建主义色彩,因此,对于科学知识的基本学习也做得不到位,而这也造就了儒家思想只重国家治理的特点。经验性是儒家思想的特性,而这一特性也会导致现实存在的逻辑性被忽略掉,同r会使理论与现实产生脱轨现象,这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强的阻碍作用。在儒家思想中,它主张的是少数服从多数,这对于真理的追求也会有所忽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的个性发展进行打压。此外,儒家所推崇的具体思想为“统一”,这对于个人性格的发展上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并禁锢整个社会的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创新机制。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国家沉浸在礼仪的风气中,而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越来越追求利益,对于相关礼节则会变得非常的繁琐,这使得社会的进步受到一定的阻碍。儒家思想非常注重道德伦理,从而忽视国家法律的作用,这也将致使我国封建统治者对于社会的管理方式变得越来越单调。仅仅以道德伦理的基本教育来管理社会,这让整个国家在控制与管理中缺乏一定的稳定性与具体性。
四、结束语
儒家思想的地位我国近代历史文化的发展中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具体的传承过程中获得创新,而在创新的过程中寻求发展,通过对儒家思想的重新审视以及对相关经典的解读来展现传统思想的积极意义。我们需要把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儒学社会主义道路,这能让我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
[1]李芳萍.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研究[J].前沿,2013,10:55-56.
[2]赵小平.浅析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6:89-90.
[3]杨明霞,董玮.小议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商,2016,06:134.
【关 键 词】理论;教育;实效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38-02
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对人类在思想、文化、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经久不衰。理论对加强当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实施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优化理论课的现实需要。当前,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上,以不断创新的理论持久、广泛地深入到教育中,是理论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尺度。
任何理论研究和教育活动,都是在前人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这样说,理论教育给人们传输的是一种思想真理,思想的真理性在于它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性思考,但复杂的社会现实往往使这一教育左右摇摆,失去客观必然性,降低或失去权威感,致使理论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亦是一个愈来愈突出的问题。
一、在我们的理论教育中,普遍的存在着错误倾向的干扰和教学瓶颈,影响了理论的威信,降低了理论教育的效果
1. 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现实问题的时效性存在着较大反差,教材的程式化与学生的思想实际也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有的教师在理论教育中,常常习惯于用传统的旧观念和旧理论去解释、回答已经发展变化的新现实,有的教师知行不一,自己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的是一套,课下却对理论不屑一顾,怎么能谈得上教育和引导学生呢?不少教师对理论课学习效果缺乏后期跟踪实践,学生基本上放任自流,根本起不了优化理论课的作用。
2. 教育的内容和社会实际严重脱节以及教学的僵化。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反感,普遍感觉理论课是“单调的”、“教条的”、“空洞的”。不少学校里,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普遍认为“上政治课很难”,学生则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实践课没有落到实处,做表面文章、走过场现象仍然存在,很难顺利达到教学目的。
二、切实增强理论教育实效性
理论实践课是帮助学生树立和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任何一种方法的成功必须建立在整体优化调整的基础上。学校教育是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进行系统有效的理论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坚定的信念。在教学中,教师要端正态度,用心去了解这门课,研究它,树立对这门课的热爱之情。老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德才兼备、知行统一、正气盈怀的形象,这样才能凝聚学生的人心。利用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与学生共同讨论基本原理,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未来趋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2. 开展实践课程。在实践课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课程设置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理论与实践并重为特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更广的教学空间中得到提高。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合作的和谐关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工具,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提升对理论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理论课的魅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文明
中图分类号:U492文献标识码: A
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客观地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这两大战略思想,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通过对“三农”问题的多方探索和实践,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勾画出来,而文化则是这蓝图上绚丽的色彩和闪光的亮点。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九亿新式农民将以新思想、新方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气象、新风尚。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总结出:“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代表民族的底蕴和内涵,也是民族延续和发展的根基和灵魂。
新农村的文化现象有其自身的意义和形式,有着鲜明的不可替代性,就其功能起到了凝聚、团结、规范群体的作用,更是任何浮于表面形式化的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和走马观花式的“提高农民素质”所不能包括的。
建设新农村的新文化,一方面需要农村基层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倾心扶持;另一方面需要广大农民群众自身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农民,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熟知是优越的条件,已提高了生活水平的农民最急需的是思想观念的更新、生活习俗的改变。精神层面上的富有,才算真正的富有。切实树立起适应新农村发展的文化观,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精神家园的主人,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是十分心要的,也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促进农村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已成为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中之重。
新农村的新文化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步和发展的。立足现实,调整思路,确定目标,是新文化建设的新内容。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条件、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广大农民对精神食粮的需求,日趋多层次、多方面,并有了强烈的迫切感,而文艺工作者所能提供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无论在规模上和数量上都是简陋的、单一的。其文化门类明显缺失质量和水平,更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尤其在文化服务的程度上及覆盖率上,差距更大。
精神文化产品来源于生活,生活的根基在农村沃土中,在农民的渴望中。我国广阔的农村、广大的农民才是文艺事业繁荣的市场和主角,更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立足点的源泉所在。立足现实,紧跟时展步伐,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须。
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通讯、能源、交通、公用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使得对那些“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新题材、新内容、新形式、新风格的文艺作品有进上步的渴望。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也促使文艺创作切实地反映新农村经济的新局面,歌颂改革开放的新主题;文艺创作必须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渴求。只有农村题材的文化创新保持旺盛、鲜活的生命力,才能使农村文化阵地异彩纷呈、丰富多彩,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应该看到,农村精神文化的生机勃勃,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创造活力,他们密切联系群众,根植于农村天地,着眼于农村历史的变革,结合社会历史的发展,把握现实、展望未来,文艺作品的创作血脉与中国发展史的血脉紧紧相连。在实现小康目标的指引下,为把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的新面貌、新气象展现出来,去努力创造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新作品,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
新农村新形象,吸引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准确、全面地了解新农村的新风采。摒弃老模式、旧框框,如实描绘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进程。在经济建设的发展中拼搏奋斗的,有素质、有文化的新农民新风貌。过去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现代的农民懂科学、会管理,市场意识强,创新意识强,这是一代新型农民的新形象。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要抓全面,放开眼界,农民的群体开拓进取,为农村发展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和带头作用。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农村的体现,首先是农民观念的更新、习俗的改变。塑造科技创业、知识创业的新农民形象,才是教育人、鼓舞人的榜样力量。
广阔农村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新文化建设的创新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各种门类、各种题材的文艺作品,丰富了农村文化阵地和文化舞台,也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精神享受和艺术享受。文化意识的创新,带来文化产品的创新。提升对农村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的水平和档次,是衡量文化市场兴衰的标准。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文艺工作者应努力发现农村生活、生产中的亮点,充分发挥创作潜力,为九亿中国农民花心血,下工夫,创作出好作品,并根据时代需求,追随那些从农村走向城市,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农民大军,还有那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投身都市、勇于创业的新式农民,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时代精神。
各种媒介的利用,为农民和文艺工作者提供了通畅的渠道,也给农村文化建设构建了新的平台。充分利用民族民间的文化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结合,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享有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形成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大众气派。
当然,新农村新文化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决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其中蕴含着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则是坚定不移、不可动摇的。
新文化的建设需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社会力量的关注;也需要相关部门的指导,社会力量的支持。最具主动性的还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之软件、硬件的建立和完善,形成较完整的文化体系和文化氛围。对传统文化的记录、挖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对新的文化产品的扶持、爱护,更是落实“战路思想”的实际行动,当然还要在服务上下苦功夫。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因地制宜地开辟新农村新文化的场所和阵地,切合实际地发挥广大农民群众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艺才能多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产品,这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如果对近3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进行考察的话,不难发现,政治性是早期当代艺术发展的主要视觉叙事特征。在当代艺术的视觉书写中图像记忆中的生命与政治恰恰构成了当代艺术史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词。特别是在图像时代全面来临之际,图像化的生存方式、表达方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图像时代人类生存的境遇与现实关怀。而图像时代创作观念和创作手法的变化,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带有明显后现代观念艺术倾向的艺术创作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视觉表达方式,比如对红色经典图像符号的借鉴与利用,个人的视觉经验和历史记忆相杂糅所开发出的社会主义经验式的视觉表达方式,既展现出对历史的重新思考与反思,亦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切入。他们透过历史的图像再去对历史进行描述与回顾,在再现历史的同时,亦再现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又没有去还原历史,而是对历史去再发现与重新评价,实则是对历史的再创造。这又构成了与历史、文化、政治、社会、集体经验与个人经验相交织的多重历史语境,进而深刻地表现了中国当代的社会现实与文化现实,回应了中国当下的变化。
社会主义经验的文化记忆及其文化表征,在于《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艺术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出生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人的思维观念和表达方式,而这代人恰恰又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力量的主体。北岛和李陀在《今天》杂志“七十年代专号”的编者按中,着重说明了这代人对中国社会的意义。“我们这里说的一代人,是比较具体的,主要是指在70年代度过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一代人,这代人正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里成长起来的,这种成长的特殊性造就了很特殊的一个青少年群体,而正是这个群体在‘’后的中国历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和特殊的作用。”于美术界,一批艺术家以图像叙事的方式对他们的社会主义经验的文化记忆进行了历史的反思,如王广义、方力钧、马六明、陈文令、张培力、岳敏君、武明中、南溪、袁晓舫、傅中望、薛松、魏光庆等。这些艺术家之所以能构成一种文化现象,也源于他们个人艺术历程的发展,是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而发展的。他们以自我差异化的视觉表达,和多元、丰富的个人叙事,成就并发展着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的镜像。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经历,抑或说他们的视觉讲述无疑是和这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透过这些艺术家不断变化的视觉景象背后,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结构的转型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变化。
探寻这些艺术家的发展行迹,不难发现,两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和“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则构成了他们视觉叙述的主要路径。在他们的视觉叙事中所呈现的对历史的反思,文化的批判,特别是充斥其间的社会主义经验的生存方式和文化记忆,则唤起了一代人共有的集体记忆。但难能可贵的是,弥漫其间的精神召唤,文化的重建与利用,都市化进程中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困惑,昭示出他们的历史使命与文化关怀。在他们视觉表征的背后,他们有意识地建构了自我的图像体系。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对传统进行批判和扩充。应该看到,在当代视觉文化体系中,这些艺术家们以各自独有的视觉语汇,在表现自我、彰显自我的同时,也把对当代社会与艺术人生的激情思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王广义的《大批判》已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志性语符,“”式的图像表征和当代社会消费符号的重构,让我们深深地思考政治性对艺术、对人性所带来的那种无法抹去的记忆。方力钧作为玩世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他的视觉图式彰显出一代人的无聊、肤浅、苦闷、彷徨,这恰恰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精神困惑。他的颠覆性强烈的个性特征,及个人经验的内心体验,无疑成就了这代人的光荣与梦想。马六明最早以行为方式进入当代艺术界,并确立了自我独特的鲜明的艺术图式,在其图式背后,实则隐含着是对生命、政治、欲望的一种表达,近期则以架上油画的方式作为表达自我对当代艺术与社会人生的一种思考。陈文令以草根的立场、社会边缘人的文化身份和底层叙事的文化关怀,为当代艺术界带来了“小红人”、“幸福生活”、“英勇奋斗”、“紧急出口”、“中国风景”等叙事母题。南溪则智慧性地将摄影、图像通过笔墨转换到宣纸上,它的视觉图式带有一种非绘画性的数码成像风格,数码网点取代了传统的水墨话语,又被人称为“南氏晕点”。
张培力是中国大陆最早做录像艺术的,他的视觉方式伴随着社会进程的转型与发展不断变换,但每一次变换都透露着一股极强的创新欲。他的激情和想像及对历史与文化的认知,也使他总能适时把握住这个时代的敏感神经。岳敏君选择《开国大典》作为自我在艺术上的一个突破口,这也源于他的一种独特的政治判断力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武明中虽然仍以传统的写实语言作为自我视觉表达的特征,但在写实表象背后,也凸显了他近一阶段的浪漫想像和激情思考,视觉表达仍沿袭了他的关于“易碎”概念的思考,并且适时地回应了一种回归传统的文化热潮。袁晓舫着力在探讨自我的个人经验与社会制度对抗的一种方式。知识是在《早读》的重复训练和不间断的实践中体现出了同权力及整个社会控制体系的关系,这也印证了福柯的一种观点,即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同时代都被严格地通过各种制度和仪式的规定而被社会化和文化象征化。
傅中望的《物以类聚》则凸现了他近一阶段的思考,再一次彰显了他充分驾驭材料的天分,当吸铁石锈钢板、钳子、斧头、钥匙、镰刀,多种生活现成品以一种分离散乱和不确定的方式进行组合时,融入其间的诗性与才情、学问与思想、人生经历和生活记忆便多角度散发出来。薛松的视觉表达带有很强的波普特征,重构、并置、碎片化的历史记忆,同时,也传达出历史的碎片化这一文化特征,薛松的视野是开放的,弥漫其间的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思绪,亦有对当代文化的一种渴望,还有对于激变的动荡的国际局势的一种冷眼旁观与忧虑,但时空的穿越,地域的穿越,不同的文明方式的碰撞,特别是注重历史记忆,尤其是社会主义经验的一种视觉记忆与图像叙事方式,更为薛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来源。
魏光庆带给人们的《对照—朱子治家格言》,不仅凝聚着他的创新的激情与不懈的追求,带给人们的更是在经典、传统与当代、社会人生、道德规范与艺术之间的不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