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型城镇化规划

新型城镇化规划

时间:2022-03-29 07:33: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型城镇化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型城镇化规划

第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规划设计;分析研究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而不是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从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一词由来已有10余年,公认最早是伴随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主要研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基本原则,探讨新型城镇化主要策略,为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新型城镇化规划基本原则分析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必须遵循训相应的基本原则,着眼于整个城镇群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城镇经济以及产业的叠加或者排斥。新型城镇化规划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最关键因素,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人的需求而开展的。为此,以人为本成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首要原则。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应该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他因素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为了建设城镇而将农业以及田地消除,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最重要目的是让人们生活的更好。

2、绿色低碳原则

绿色低碳原则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需要注意的另一重要原则,绿色低碳原则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注意低碳环保,建设环境优美的人文环境,进而提升城镇的软实力。同时,是否最大限度的做到节能减排,是否最大限度的做到生态环境保护,早已成为衡量新型城镇化规划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遵循低碳环保基本原则,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开展清洁工程,加强对于乡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同时,着重的解决工业企业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城镇。

3、基础设施完善原则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需求,应该加强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只有这样才可以打造出利居、乐居以及宜居的环境,这就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基础设施完善原则。基础设施是城镇空间互动的桥梁,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活设施以及生产设施建设并重,才可以缩短城乡间设施落差以及空间距离,才可以促进人们生活安康。

4、城乡经济一体化原则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关部门应该注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有机结合,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城镇带动乡下,工业促进农业的新局面,进而促进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进程的实现。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着力发展服务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城镇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

二、新型城镇化规划创新策略研究

1、实现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产业化的发展,这是城镇人口聚集的前提和基础。在实现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合理布局,要始终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既要做到合理规避大城市中心病,同时还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以及周边城镇的同步发展,通过统一规划布局,实现发展小城镇,做好大城镇的目标。第二,实现产业配套。城镇化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产业的支持,建立城镇化互动以及三次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提升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合理调节第一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过于落后,是目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例如垃圾处理不及时,管网设置不合理,排水以及排污管道不分,这些问题都属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例子。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尽量做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逐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进而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2、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除了要进行产业化发展之外还需要不断的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提高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的全面性以及灵活性。例如,建立完善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机制,将城乡用地市场进行统一管理,探索农业组织化体制建设,实现城镇化建设与农业组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水平。实行空间、土地、产业、生态、主体功能区“五规合一”,将城乡规划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实现规划从传统的城乡割裂、局域分离、单一平面规划向城乡协同、局域联动、立体多元规划转变。重点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空间和资源要素,统筹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城镇特色、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内部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布局等;编制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加速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产业发展体系、规划建设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

3、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策略

在环境、人口、资源、经济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比较适宜的地方实施相应的镇群战略,通过不断的优化原有的镇群,提高镇群发展质量,在优化镇群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同时,更多的强调工业化与城镇化、社会以及生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集中以及引入优惠政策。对于那些生态承受能力较弱的地区,除了要限制该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之外,还需要限制人口规模已经工业化发展。对于生态保护区以及地质灾害较多的地方,尽量避免出现城市建设活动,而应该将更大的精力放在生态保护方面,结合国家出台的就业培训、转移指导、对口支援移民、生态移民等相关政策,以多种方式大力进行人口外迁。

总结:

新型城镇化着眼农民,涵盖农村,体现了人本化、集约化、多元化、低碳化,

强调协调性、融合性及多样性,有利于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建设宜居家园,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尽管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影响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影响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的进一步实现。为此,深入研究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策略,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的重要方向以及课题。

参考文献:

[1]胡际权.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10(06)

[2]张占斌.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1)

[3]邵宇,王鹏,陈刚. 重塑中国:新型城镇化、深度城市化和新四化[J]. 金融发展评论,2013(01)

第2篇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淮北市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2013年城镇化率58.6%,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但与我省合肥、芜湖等市及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地、矿统筹发展不够,城镇化的质量不高;中心镇规模普遍偏小,集聚度不够;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尽完善,承载能力偏弱;第三产业,特别是乡镇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市矿统筹协调发展,优化城镇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城镇化内在质量,构建以相濉主城区为核心,以临涣、百善、南坪等镇为基础,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单位的城镇格局,引导和推进主城区、濉溪县、中心镇、一般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协调、一体化发展。1)在地、矿统筹上,淮北市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强化地矿统筹,统筹地上建设与地下资源开采。主城区重点治理东湖、中湖、南湖、相湖、乾隆湖,以绿道为串联,形成五湖连珠的生态公园;濉溪县城向东拓展尽量避免占压杨庄煤矿资源,向西发展应与刘一、刘二矿煤炭开采相协调,逐步治理塌陷区,形成以休闲娱乐为主,调蓄、水产养殖为辅的西部生态公园;市辖三区及濉溪县下属各镇,压煤村庄应及时搬迁,煤炭开采要反哺塌陷村庄搬迁安置,按照城市居住区或美好乡村的标准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化质量。2)在规模结构上,到2015年,城市主要设施指标和环境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建成区面积达到9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95万,建成皖北区域性大城市。形成主城区———开发区新区———县城———中心镇———农村新型社区为梯次的城镇结构体系,从而扭转城镇规模普遍较小、人口集聚程不高的不利局面。3)在职能定位上,主城区和濉溪县城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构筑交通同网,生态共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使其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中心镇通过完善配套服务、强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特色乡镇经济,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撑;农村地区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支点,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和环境优美的优势,为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在产业构筑上,以市开发区新区、龙湖项目区、凤凰山食品工业园、濉溪和杜集等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载体,构筑产业发展平台,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的原则,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产业集聚,通过两者之间的有序互动和协同发展,加快产城相融,实现产城一体。不仅要把产业发展平台建成产业集聚程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强、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区域,更要建设成为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从而实现产业发展平台和城市之间的互促互动,为增强城镇的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创新体制机制,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保障

1.强化规划引导。

不断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强化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使规划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始终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

2.明晰城镇之间的产业分工。

坚持以产促城,以产兴城,用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产业布局跨行政管辖区域转移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坚持错位发展,明晰产业分工合作,延长产业链,形成主城区和各乡镇之间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科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3.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综合承载体系。

把城乡一体化与美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把城市基础设施延伸到乡村,把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乡村,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重要基础设施一体化的综合承载体系,实现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一体化和同城化,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4.完善土地保障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注重多规合一,坚持规划先行。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科学制定村庄合并和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和时序安排,避免大拆大建,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以主城区、县城、中心镇、一般镇和村庄居民点为重点,探索建立土地指标分配机制,保障区域协调发展。

5.创新投融资体制。

第3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小城镇 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交通和小城镇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交通推动着小城镇数量和规模的变化,制约小城镇的产生和布局,以及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小城镇发展是交通建设的必要条件,将刺激和影响交通需求。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指出要“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路技术等级、通行能力和铁路覆盖率,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服务水平”。因此,合理的规划小城镇交通系统,提高小城镇交通服务水平,是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小城镇交通的主要特点

由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相应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也不一致,所表现出来的交通特性也不一样。

处于城镇化初期的小城镇,由于城市经济、生活对交通需求的质量不高,交通基础设施较差,城市机动化水平偏低。交通结构中以非机动方式出行占比最大,小城镇内部的交通压力不明显。

处于城镇化发展加速起步期的小城镇,这一时期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交通需求急剧增加,居民出行距离加大,交通方式呈现多样化,机动车出行比例加大,但是交通设施建设没有及时跟上,交通管理水平较低,小城镇内部交通比较混乱,交通安全问题突出。同时,由于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同步发展,小城镇物流和对外交通需求加大。

处于城镇化成熟期的小城镇,小城镇的内部交通设施和条件已比较完善,具备一定的交通管理能力。此时,小城镇空间形态向联系密切的都市群模式发展,城际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长,由此带来城际交通会越来越频繁。

3 我国当前小城镇交通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小城镇交通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城镇发展规划中,城镇间的交通规划研究还比较滞后,详细的交通发展规划还没有作为城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其中。交通规划中针对小城镇的分析部分欠缺。对小城镇的分析经常是流于表面,没有针对小城镇作深入透彻的分析,交通对城镇的影响分析不足。

3.2缺乏统筹考虑和系统规划

目前大多数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是各自为政,交通建设缺乏长远考虑,没有统筹规划,存在道路功能分类不明确、等级结构不合理,路网不完善,只重视干路,忽视支路,断头路较多,交通层次不明确,脉络不清晰等问题。

3.3未充分考虑小城镇间的横向交通规划

现阶段我国公路网布局中,主要是以城市为中心将各个镇用直线联接起来,小城镇只保持与作为行政中心城市的直接交通联系,这样就形成了以各小城镇与行政中心城市的单一经济体系,隔断了各小城镇间的相互经济辐射的通路。各镇间的横向网络交通被阻隔,形不成县际、省际之间的网络交通。

3.4交通管理落后

小城镇中交通管理人员少,体制不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完善;道路照明、交通标志、交通指挥信号灯等设施缺乏,致使交通秩序混乱。

3.5未充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

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大多只重视经济效益,往往造成对自然环境保护和历史风貌的破坏,未与其形成和谐自然的融合。

4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4.1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新型城镇化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应服务于人的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重点解决人的交通需求,使人人都能共享安全、快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4.2规划先行,统筹发展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要求推动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就要求小城镇交通规划必须综合考虑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等因素,制定科学、全面的综合交通规划,促进小城镇良性发展,从根源上避免“城市病”。

4.3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以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这就要求小城镇交通规划要通过交通网络布局,促进小城镇空间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4.4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着力推进绿色交通、生态交通的发展,使交通布局不破坏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创造和谐宜居的城镇环境。

5 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各地对小城镇交通规划所涵盖的内容及规划深度存在差异,相关标准也缺乏统一,根据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为使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提高小城镇交通规划的深度,笔者认为小城镇交通规划的内容至少应包括:镇区道路系统规划(道路网规划、道路红线规划、道路横断面规划)、对外交通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公交场站设施规划、公交线路规划)、停车系统规划、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交通管理规划等。

5.1镇区道路系统规划

镇域公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公路网空间格局和道路分级系统,并为每条规划道路提出红线控制指标,包括道路网规划、道路红线规划、道路横断面规划。

(1)道路网规划

小城镇道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道路网空间布局规划和道路分级系统规划,并提出道路间距、道路网密度、道路用地率等规划指标控制要求。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应使所有道路主次分明、功能明确,不仅应提出每条道路的规划行政等级,而且应对道路的技术等级给出明确规划要求,使道路网系统高效、合理、完善,使小城镇各功能区之间有安全、方便、迅速、经济的交通联系。

2)道路的选线布置要特别重视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尽可能少占田地、少拆迁房屋等建筑物、不损坏重要历史文物,并为行车、建筑群布置、排水、路基稳定等创造良好条件。

3)要为交通组织管理创造良好条件。道路系统宜尽可能简单,以便于行人和车辆辨别方向,便于组织和管理道路交通。

4)小城镇道路应与铁路、公路等对外交通系统密切配合,实现良好衔接。

5)道路设施的建设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和近远期相结合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发展和组合实施。

(2)道路红线规划

道路红线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每条规划道路的红线宽度,为道路用地的控制提供依据。

综合考虑小城镇建设规模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小城镇道路红线宽度应适度,不提倡“宽马路、大马路”的规划思路,应满足集约高效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由于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小城镇的道路功能和交通条件配置与大中城市相比,可以考虑至少降低一个等级。

(3)道路横断面规划

道路横断面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为不同道路等级和红线宽度的规划道路提出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并可针对每类红线宽度推荐典型道路横断面。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各组成部分的尺寸等应按照道路的性质、技术等级、红线宽度及沿线土地使用情况等区别对待,在规划设计中应合理组织行人交通、公共交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以及公交换乘,综合考虑交通组织及交通管理等措施,使各级道路上的各类交通实体尽量分流行驶,减少相互干扰。

5.2对外交通规划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和经验来看,“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是城市群,要提高城市群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竞争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其重要支撑。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强化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快城市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小城镇的对外交通不仅是城镇内部交通的依托,更是连接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纽带,因此,小城镇的对外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根据公路、铁路、轨道交通、航空、水运等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合理的布局综合交通枢纽,建立与小城镇发展定位相适应的对外交通联系,保障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具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并且,要特别重视小城之间的横向交通联系。

5.3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公交场站设施规划和公交线路规划。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要求“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改善城市运行效率,妥善处理好快速城镇化条件下的出行问题,必须建立起面向全社会的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应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

公共交通系统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道路、场站、枢纽的统一建设,合理配置资源,预留好公交场站设施用地,为后续的实施建设创造必要条件,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以及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衔接的有效性。

5.4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

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明确小城镇在步行及自行车交通上的政策,以及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和实施的原则等。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要“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倡导绿色出行”,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充分重视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结合城市主要景点、公园、城市绿地及河流走向,建设有特色的慢行通廊。

5.5停车系统规划

停车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停车供给政策和建筑物配建停车要求,提出社会公共停车设施的空间布局方案及用地规模要求。

目前停车难是大城市的通病,小城镇的停车系统规划应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居工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拥有率会逐步提高,在规划中要适当提高停车设施的建设比例,并预留一定的停车设施建设空间。

5.6交通管理规划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是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在城市道路空间网络上流动规则的规划。小城镇交通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政策性、原则性的建议或具体措施,为交通管理部门更加有效地开展交通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上述只是小城镇交通规划中的一些基本内容,各个部分还包括更多的子项,在具体的规划制定中,小城镇可根据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对规划的内容和深度有所侧重,并制定分阶段的实施计划。

6.结语

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中小城市,特别是重点城市群内部的中小城市将是今后城镇化的重要战场。而小城镇要发展,就必须有强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作保障。如何合理配置城镇交通系统,妥善处理各小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小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交通关系,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小城镇交通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在规划的方法、标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希望本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014.

[2]曾静康,邹亚华. 城镇化与城市交通发展.城市交通[J]. 2003(1):8-12.

[3]陈红,李永涛. 小城镇交通系统布局优化方法研究[A]. 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05:772-776.

[4]李宗侃. 当前小城交通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技经济市场[J]. 2006(08):167-168

[5]阮金梅、盖春英. 北京市小城镇交通规划编制方法探析[A].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8:1-7.

第4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其主旨在于通过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1、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

城乡一体化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初,目前发达国家已形成完整的城乡一体化理论,代表性论述主要有空想社会主义、城乡融合理论、城市规划角度的田园城市理论、城市发展视角的分散造城思想、二元结构理论、东南亚城乡一体化模式实证研究等。

从国外的相关理论研究来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质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同步发展。从发展实践看,国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同,均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选择了适合的路径。从中国发展实际看,城乡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包括

第一,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了一元结构制度,城市和农村实现了协调发展目标。

第二,城市和农村建立了一元结构制度,但是两者之间由于规模、环境、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差别不可能完全消除,正因为有这种差别,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一致,共同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带动农村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反过来可以促进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第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是强调全面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关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文章认为,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城镇化发展才能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最高阶段,城镇化的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

3、存在的问题

3.1、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不够高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相差很大。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突出。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城镇建设用地开发粗放低效,与世界上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城镇化总体滞后于工业化,且区域差异较大。

3.2、城乡发展形态、空间布局和城镇结构体系亟待调整优化

一些城市边界扩张速度过快,部分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逐步加剧。城市发展定位趋同,城市群内部功能互补性不强,集群效应不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较弱,潜力尚未充分发掘。城乡建设个性不够鲜明,建设性破坏城乡自然环境和古街区、古村落等文化传承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存在。

3.3、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仍然艰巨

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工业的1/4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尚待加强,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仍存在制度。农村的投入机制有待健全,城乡交通及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差距仍然明显,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3.4、社会治理体制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及人口流动激增的新形势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府职能存在缺位、越位等问题,城乡公共服务功能需要加强,公共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和城市社会创造活力提升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社会治理创新能力需要加强。

3.5、城乡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总体上仍处在高污染、高风险阶段,单位国土面积污染负荷较高,流域性水污染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区域性灰霾污染呈加重趋势。能源消耗总量较大,节能减排任务繁重。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难度加大。

4、对策

4.1、统筹规划布局

优化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统筹城镇和新农村一盘棋,合理规划未来城镇人口和新农村社区人口空间布局,促进各类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4.2、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充分释放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潜力,这需要制度的顶层设计,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区划等方面的改革。

4.3、加大财政投入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对镇村的财政预算安排,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4.4、产业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的一、二、三产业,都应打破城乡界线,努力营造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组织。这样才能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牢固基础。例如,以当地的某些农产品为龙头,组成生产、加工、收购和销售一条龙,组建农工商联合企业。或者,以某些工业品为龙头,或以农产品为原料,或以对农业生产服务为主,组成供、产、销的联合企业。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天地,无论是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科学技术服务,还是农副产品收购,都需考虑农业生产全过程的需要,把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贯穿始终。

4.5、公共服务一体化

新型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如交通、信息、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等公共服务设施,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鉴于农村交通、信息、教育、医疗、文化服务等方面落后于城镇的现实,需要特别重视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上,除国家投资不足外,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农村公共服务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低于城镇职工。例如,农村小学教师工作辛苦,待遇微薄,这种状况是需要改变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无论进城的农民,还是仍居村庄的农民以及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职工,都应同城镇职工和居民一样获得平等的待遇和公共服务。

4.6、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尽快制定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的政策措施,制定农民工转为市民的制度,创造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环境与条件,解决农民工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建立合理的农民工市民化支撑机制,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施融居住登记和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计生等多种服务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居住证制度,让“一证通”助力实现农民工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技能培训、公共卫生、养老等方面的待遇均等。要积极探索允许农民进城落户后依法自由处置承包地和宅基地等的有效形式,要根据优化城镇布局和促进农民市民化的要求,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提高耕地占用成本,鼓励农民工向市民转化。

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因此一定要充分认识城镇化发展的差异,符合各地的市情,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实现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差异化。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高职教育 城镇规划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12-03

在传统城镇化发展进入瓶颈期的严峻现实下,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愈发强烈。为继续深入扎实有序地推进城镇化,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新型发展阶段即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并将成为发展的新常态,这就对高职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规划发展的新形势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镇规划普遍呈现出新的发展形势:一是产城融合。在扎实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化”这一新动力改善城镇空间布局,推进城镇规划与城镇特色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二是以人为本。在规划中强调产业转移与人口集聚相统一,人口集聚与公共服务布局相统一,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公共服务全覆盖有序推进。三是区域发展。城镇群的“联合式发展”将成为当前城镇化的新趋势,城镇规划应科学协调促进城市与城市、城市与村镇的统筹发展。四是村镇崛起。构建村镇特色产业,提升村镇生活质量,发挥村镇发展在城乡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使小城镇规划成为优化城镇结构的主攻方向。

二、新型城镇化对高职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镇规划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在不断地扩展延伸,为规划建设服务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城镇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应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科学组织课程内容,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实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融入新理念。新型城镇化中提出建设绿色城镇、智慧城镇、人文城镇等新要求,使城镇规划专业在传统的学科教育中还需融合环境资源、信息技术、历史文化等综合知识,使学生在掌握规划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能兼备一定的节能设计、网络数据等现代化实用技术,以适应未来城镇规划建设的新需求。同时,城镇规划专业改革建设还应紧扣实现城镇发展的新“四化”要求――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构建相关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准确理解城镇规划与新“四化”的重要关系,把握规划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产城协调发展的综合调控功能,推进城镇的新“四化”进程。

(二)加强人才的社会政治素质培养。新型城镇化赋予了城镇规划新的时代内涵―― 公共政策性,使得城镇规划从业人员不仅应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还应学会从社会公平和行政管理等新角度思考规划问题,这就要求城镇规划学科在人才培养中强化学生的社会政治素质,避免培养出规划实践项目中无法适应政治决策研判的纯技术人才。

(三)适应地域性城镇发展特征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随着区域协调、城镇群发展成为新一轮城镇化的主要模式,高职城镇规划的人才输出更应面向区域,聚焦中小城市与小城,培养适应地域性城镇社会经济特征与地域行业特征的基层管理型人才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开展多面深层的走访调查为基础,了解地区规划管理相关部门及企业的现状、发展目标、岗位能力内涵和人才需求等状况,建立适应行业发展与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明确高职城镇规划专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教学目标指向,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职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高职城镇规划专业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迫切需要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培养适应新“四化”要求,服务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一线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形成“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同时,拓展校企合作、实体服务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构建具有特色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强化技能培养、拓展职业培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一)“一接轨、两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高职城镇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一接轨、两融合”(学校与社会接轨、专业与职业融合、学校与企业融合)工学结合的方式为主。人才培养目标、层次与社会接轨;人才专业能力与岗位职业需求深度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发展创新融合,因材施教共建实践课程体系,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

首先,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常态化。通过外引内培、自主提升等形式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以培养高水平“双师”素质专任教师队伍和专业带头人为重点,与企业共同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担任的机制;以引进高学历的年轻教师为补充,为教师提供入企工作机会,增强实践能力,打造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为主的结构合理、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学团队。同时,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评聘与评价制度,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纳入聘用和绩效考核,加强引导“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方向。

其次,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机制成熟化。依托行业优势,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机制成熟化。学校主动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共同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培养具较高知识和职业能力,从事中小城镇规划编制、管理和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并探索将企业人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探索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共赢。

(二)课程体系的重构优化。在对地域相关行业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规划设计师、规划管理人员、房地产工作人员的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总结城镇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考虑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素质结构,构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突出职业岗位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助理设计师(设计员)、测量员、施工员、资料员和预算员等,通过公共基础领域、专业技能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进修学习、课外教育等相应地获取知识,完成包括基础学习、单项技能学习、综合技能学习及应用技能学习等技能培养。针对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开发和设置相应的课程,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达到能力培养目标。

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构建基于城镇规划工作过程的“三个要求,四个领域,四项技能”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3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进行特色教材编写工作,适应能力培养和教学实践要求。

(三)教学与实践的互动拓展。按照城镇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学习领域、单项技能学习领域、综合技能学习领域和实习实践学习领域等四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按照“打好基础,强化实践,突出创新"的原则更新实践教学内容,配套形成“四层次、不间断”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即对应构建了基础实训课、专业实训课、综合实训课、毕业实习实训课等四个实践教学环节。该实践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训实践和毕业生服务社会的工作实践,与企业共同研究,不断优化形成,满足城镇规划专业职业岗位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之外,继续推行校企合作、任务驱动、项目过程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等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力度,探索建立“核心技术课程一体化”特色的“设计工厂”教学模式,在任务驱动下,强调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核心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课堂与实训室、工作室、设计院等多渠道方式,促使学生通过参加生产、服务、管理,获得职业经验和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毕业生顶岗实习、零距离就业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探索灵活多样的课内外考评机制,着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师生社会服务意识。依托行业,进一步挖掘潜力,发挥教师专业优势,主动联系、积极带头,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规划建设项目,开展服务地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实现师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与行业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的增强。

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镇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培养出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趋势的优秀人才,尤其是高职学生培养更应满足人才素质能力与行业的技术特点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紧密结合行业技术发展和进步,使培B目标要更好地体现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现行规范与标准,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以适应社会需求,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洪波,姜云,王宝君,等.新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J].高等建筑教育,2016(2)

[2]朱琳.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7)

[3]白立敏,孙瑞丰,王一.城乡规划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探索[J].城市地理,2016(4)

[4]田鹏.城市规划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5(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高职城镇规划专业为例”(2014JGA341)

第6篇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本,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产业集聚特征,成为解决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问题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业集群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本,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目标,要依托产业的发展[1],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集聚特征[2],成为解决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问题的理性选择。本文以产业集群为视角,以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为维度,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战略层面的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战略选择,以期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参考。

一、产业集群对于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产业集群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与前提产业集群功能蕴藏着新型城镇化的内容,使得城镇聚集经济得以实现,从而使城镇化水平提高[3]。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把产业集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4],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城镇化建设的水平。(二)产业集群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根本途径要解决影响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主要“瓶颈”问题[5],产业集群模式是重要的现实途径。通过产业集群,可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并同时实现职业与居住地点的转移[6],加速离土农民富裕化的进程,实现产业集群与人口城镇化的互动并进。(三)产业集群是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产业集群通过许多同类企业的高度聚集,可不断增强城镇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极大提高[7]。产业集群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四)产业集群能降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风险和成本在各种自然资源比较短缺的情况下,产业集群以其规模经济特有的集约高效和成本优势,宜作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首选。发展产业集群战略,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布局分散和重复建设问题,是降低新型城镇化风险和成本的有效途径。(五)产业集群能实现高水平的新型城镇化对于城镇经济而言,产业集群就是重要的创新体系。通过发展产业集群,产品结构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化,真正实现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六)产业集群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产业集群因其庞大的生产能力和突出的竞争优势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裕的资金,政府就有能力提高城镇硬件水平,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二、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群规划和城镇规划不科学城镇功能定位趋同,城镇与城镇、集群与集群之间缺乏异质性,缺乏特色。产业集群规划和城镇规划不配套不衔接,产业集群优势不强、镇城形象不佳、品位不高。(二)产业集群规模小布局分散,集聚经济效应不明显产业集群布局过于分散的的乡镇企业,产业集群规模过小,产业聚集度不高,起不到产业有效集聚、人口集中的充分作用,制约城镇化发展进程。(三)现有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有一定比例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等严重问题,这一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表现得日益明显,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四)农业产业集群未完全形成,影响城镇化水平农村的土地经营规模非常分散,农业难以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小,企业集群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集群难以形成,严重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建立和发展。(五)现有产业集群整体发展层次低,使城镇化发展缺乏竞争力产业集群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集群急需注入创新升级的活力,急需加快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持续升级。(六)推进产业集群和城镇化的政策体系不配套,不利于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发展政府部门在推进产业集群和城镇化方面的政策导向不明。政府对企业集群赖以发展的软硬件设施缺乏规划,未能形成产业集群推进城镇化的整合优势。

三、实施产业集群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一)科学规划,构建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规划体系把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城镇总体规划,把城镇规划与产业集群规划统筹考虑,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互动发展。(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特色化城镇因地制宜地积极构建和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产业集群镇,把特色专业产业集群镇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三)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和核心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城镇发展积极培育城镇的主导产业群,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使产业集群主导产业真正发挥对城镇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四)吸引外部资金进入,带动本地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引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加快形成以优势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以实力雄厚的外部企业来推动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城镇经济增长起到双重的促进作用。(五)促进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通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镇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带动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六)构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特色农业型专业镇,实现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塑造特色化的优势农业产业群,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要素条件和市场条件[8],带动以农业产业集群为载体和依托的城镇化模式持续快速发展。2016年第10期中旬刊(总第639期)时代TimesF(七)鼓励产业集群资金参与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市场化、多元化,形成城镇化建设多元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市场运作、多元投资、共同开发的思路来建设城镇,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八)完善政策体系,增强产业集群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整体合力加强制度供给,健全产业集群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服务体系,建立与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发展相关的配套政策体系,吸引更多的产业集中,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以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为主线,坚持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互动发展,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使新型城镇化走上一条符合实际、自我积累、完善功能、具有强大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卢小龙 单位:江苏常州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第7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体制改革;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01

一、新型城镇化概述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产业将会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会逐渐上升,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则表现出城乡一体化、环境保护以及和谐发展等特征,促进中小城市、农村以及小城镇的统一建设。与以往城镇化建设不同,不再追求城市的大规模发展,而是提升城市的文化特征以及公共服务等,使城镇成为高品质的居住之所。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中,新型的地方在于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绝不牺牲农业和粮食以及生态环境,在重视空间扩张的同时,与环境和谐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为解决贫富问题,城镇化建设必要的途径,这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群众已经进入到小康,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发展的目标转变为全面步入小康社会,这个问题的难点集中在农村建设中,因此有必要让更多的农民进入到城镇中,享受城镇文明、减轻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压力。

2.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农”问题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出,也是我国近些年发展经济发展集中体现的问题,在国家的发展中,想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需要大幅度减少农村的适量,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吸纳到城市中,通过建设新型城镇化能够增加很多的就业机会,能够为提高人口素质和技能提供很大的帮助。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很多内容都是一些中小城镇的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建设能够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能够为构建中国城乡体系提供基础。

3.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

目前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内需不足。长期的内需不足,但是城镇发展目标不明确,因此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转化经济发展形式的必要途径。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中,能够极大的扩大内需,极大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需求水平。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中,每年都会增加大量的城镇人口,这类人群具有非常大的消费力,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国的消费水平。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动力机制发展逐渐出现失衡,扩大内需是必要的选择,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发展也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形势的必要措施之一。

三、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措施分析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1.完善相关体制政策的建设

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将不会存在农民和市民的差异,而是将农民变为市民,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加快农民进城。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可以逐渐放宽条件,在农民建设中,将在城市工作的一些非农人员,或者是缴纳税金有一定年限的人员登记为城镇人口。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中,及时将加入农村建设的农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需要注意保证农民日常生活,在发展中,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事业保障。其次在建设中需要保证居民的住房需求,保证居民有自己的居住场所。最后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证农民进城后与城镇居民具有同样的养老、生育以及医疗等保障,可以将一些有困难的新型农村社区人员换纳入到养老保障范围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2.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

在城市的发展中只有保证规划的合理性,才能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中宏观方面的城市、城镇等的规划发展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前提条件,在每一个城市、城镇的发展中,需要保证土地规划的统一性,针对专项规划,需要从整体发展出发,制定连续的发展措施。在规划制定后,需要同时开展管理和实施,由专门的部门开实施管理规划,避免规划的实施出现差错。在城市的规划发展中,需要注意一定要遵循城市的发展规律,为城市写阶段的发展提供基础,保证在不同的发展中,各个城市部门的建设能够很好的起到连接作用。成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发展规模下,产业和功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规划建设中需要正确判断城市的规划范围,充分挖掘城市的发展潜力,为后期发展提供基础。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有效的治理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依旧是每届政府必须解决的老问题,但是解决的思路却可以与时俱进。如若能够以新型城镇化的思维去发展经济,那么相信政府一定会以最小的机会成本,实现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双赢局面。调整产业结构的布局,构建、完善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同时可以用先进的科技水平,对工业三废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利用,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之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另外对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传统工业企业进行合理的市场化淘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并非要求政府放弃经济发展而去单纯的治理环境,而是希望政府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给予环境保护部门更多政策上的倾斜。政府部门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中,可以将环境建设指标投入到考核指标中,全方位入手,建设环境优美、集约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四、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加强引导,运用好指挥棒的作用,在关注显绩的同时,更要重视潜绩。目前在建设城镇化的过程中,存在严总污染、人口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部门政府盲目推进城镇化的情况,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中,这些都是需要逐渐加爵的问题,针对这些,我们要有理性的认识,认识到建设城镇化中存在的不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尊重市场,尊重人民,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赵小平.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J].中国物价,2013(12).

第8篇

【关键词】农发行 新型城镇化 问题

农发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市场化融资机制,并且发展为政府支持农村发展的有效金融工具,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农发行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需解决的问题

(一)顶层设计与专项支持

顶层设计是对农发行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也是对未来农发行的改革和发展的整体规划。一方面要农发行争取国家层面上的投融资模式的创新设计,另一方面农发行要针对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分层判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整体框架和思路,加快政策指引纲要的出台,在制度建设上不断完善,重点解决深层次的矛盾。

专项支持有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供应,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要设立城镇化建设的专项信贷资源。农发行应用好增量,将全年新增的贷款规模按一定比例优先扶持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确定专项扶持的重点区域、重点客户、重点领域以及重点项目,集中全行收回的信贷规模按一定比例作为专项规模,投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去。另一方面是专项筹资。农发行通过发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专项债券,集中社会资金将其投入城镇化建设,建立城镇化专项资金,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瓶颈。

(二)因地制宜与突出重点

因地制宜是指区域优势与资源投入相结合。农发行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不能盲目,要注重区域和产业支持向协同,调整完善信贷结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保障信贷业务持续健康的发展。不同地域的经营行要根据区域特色、资源禀赋、区域优势等特点,将城镇化建设投入结合地方特色产业经济,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顺应趋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质量,少走或不走弯路。在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的同时,也要将资源的投入与国家政策、规划和改革等相协同,保持四化同步,做到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是实现优势信贷产品服务的延伸。农发行要加大对水利和农村基础设计的扶持力度,利用现有的优势业务积累经验和用户基础,将优势业务延伸到城镇化建设提供的各项金融服务,实现提升盈利的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的系统性、综合性和金融需求多样性的大特点,农发行要将现有产品进行整合,力求打造农发行特有的城镇化金融产品品牌。例如,重点扶持城镇基础建设网络化和一体化、垃圾污水处理、供气供水、信息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态环包、旧城改造等项目领域;重点支持规划城镇土地开发项目;保障农民想城镇居民转化过程中的养老、就业、子女、医疗等方面的金融支持。

二、农发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实践

就地城镇化是一种区别与传统的农村人口想大中城市迁移的城镇化进程,其特点是农民不离乡,不离土,依托中小城镇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就地城镇化有助于缓解大中城市的土地、就业、医疗等方面的压力,有利于引导农村劳动力的回流,为城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统筹城乡发展。

(一)农发行加速银政合作模式

农发行要主动与各级政府实现工作对接,签订支持城镇化建设合作协议,不仅要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扶持,也要做好政府融资顾问的服务。农发行要积极参与规划当地城镇建设,及时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和想法并与政府沟通,以拓展城镇化建设的思路,实现模式创新。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要做到成熟一个就改造一个,同时注意吸收周围村庄的迁村并点。农发行与政府合作的模式体现了政府的主导地位,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思路,避免城镇化建设总布局不合理,乱占土地和污染环境的问题。

就地城镇化已在全国各地都有了较多的实践,试点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农发行中部分中长期贷款项目对此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例如云南省农发行分行支持的临沧耿马农村新型城镇化项目。该项目是由农发行提供资金支持,财政局组织推进农民搬迁平台,在二者的共同努力完成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农发行推进政企对接模式

在我国的部分城镇化改革地区,已经有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了与中小城镇的对接。在该种模式下,企业将参与到政府规划,提供资金支持,将实现农地整合,农产品加工、市场销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建设等统一规划和运营。企业的加入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主观能动性,加速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也协调也企业在该区域的发展,有利于指导农民走上产业发展的道路。

农发行可以从多领域支持就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例如城镇规划、农业规划、社区建设、人口布局、产业支撑等,帮助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推动资本和企业的下乡,整合医疗教育资源、就地入学,提高医疗水平、就地看病,产业多元化发展、就地就业。实现就地城镇化不仅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稳定协调发展的支撑点,也是缩小城乡差别,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农发行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要为政企提供服务和信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利用其对农业政策和宏观信息的把握,为企业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帮助其规避风险。农发行要以推进城镇化建设为目标,重点研究支持领域、配套政策和路径选择等,不断提升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

参考文献

[1]黄亚平,陈瞻,谢来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11(08).

第9篇

【关键词】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风险因素日益上升的今天,通过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发挥其在扩大内需方面的潜力,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国家统计局的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0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减少152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根据诺瑟姆曲线判断,我国城镇化目前正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但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出现地区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针对我国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实践路径进行理论探索,有助于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改革难题,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一、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城镇化是以政府为主导, 以工业化为推动力, 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产业向第二产业转变、社会文明向现代转化的过程[1]。在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片面追求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人口的增多和城镇GDP总量的增长,城镇化建设缺少规划,导致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城乡二元结构加剧。2015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但由于受中国城乡分割以及户籍制度的约束,我国农业人口城市化难以顺利进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9.9%,虽然有大量的农村产业工人在城市工作,但这部分人口的流动性大,而且并不能同等享受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其收入水平、消费模式无法与城市人员相比,是“不完全城市化”。此外,受城l二元结构影响,政府在城镇化规划中对农村的投入较少,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也加剧了城乡间的结构性矛盾。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必须有合理的产业结构的支撑,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一和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但总的来说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2014年第三产业GDP占比是48.1%,而就业比重只达到40.6%,没有充分发挥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无法有效解决城镇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就业问题。而且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片面追求GDP的增长,部分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镇化建设缺少规划,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较低。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缺少规划,城镇建设无序开发和盲目扩张问题严重,城镇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此外,我国目前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较低,很多城市的“城市病”问题较为突出就是最直接的体现,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了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是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无论是新型城镇化还是传统城镇化,在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方面都有着共同追求,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不能只关注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人口的增多和城镇GDP总量的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一定不是真正的城镇化[2],新型城镇化就是要通过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面下功夫。新型城镇化应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以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减少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升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城乡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以改变我国农业生产率低下和农村发展落后的局面,同时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发挥内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键是要解决城乡分割以及户口制度对农民身份转换的制度,以及绑缚在户籍制度上的利益分配问题,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性条件,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三)加强城镇建设规划,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城市管理是为了有效提供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市民的公共需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管理水平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和直接体现[3]。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完善城镇建设规划体系和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城镇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重点解决关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三、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分析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我国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尤其是要优化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行为,发挥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作用,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转变发展观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转变过去片面追求城镇规模的扩大、空间扩张的发展观念,尤其是地方政府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尤其是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附作用,改变过去因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局面,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城镇化建设绝不能走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向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二)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布局,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基于城镇发展的现实性和可持续性考虑,降低因无序开发和盲目扩张带来的城镇未来发展的隐患。要加强城镇规划的顶层制度设计,通过规划对城镇化建设作出明确的政策性规定,减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无序开发和盲目扩张,提高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在城镇管理方面要加强城镇的综合管理,针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建立统一协调的问题处理机制,解决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的“城市病”问题,改善城镇居民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三)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把农民和农村放在重要的位置,提出要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要真正发挥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对我国经济l展的拉动作用,就必须突出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性,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城镇的“独角戏”,要求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要把农村的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城镇化发展的阻碍,缩小城乡差距。

(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制度改革。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化制度改革,扫除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要改革过去对城乡居民不同社会身份划分的户籍制度及绑缚于户籍制度之上的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向“完全城市化”转变。此外,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明晰土地产权,明确农村土地实际处置权的归属,推动农村土地的市场流转。地方政府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推动者,要明确自身职能,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范和引导,服务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作者简介:孙自然(1991-),男,汉,籍贯:河南,年级:2015级研二,专业:行政管理,研究方向:新型城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江,王斌,申丽娟.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3):88-91.

第10篇

一、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1.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河南省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亿。全省18个省辖市,20个县级市,88个县,处于城镇规划区外有4.1万多个行政村,是典型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粮食大省。2012年河南省城镇化率达46.7%,比2007年提高6.2个百分点,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仍然低于全国5.9个百分点,更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镇化率。城镇化发展滞后,已经成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

2.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布局不合理。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化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第一,城市人口拥挤,密度过高。河南省城镇人口每年增100万左右,呈现出农村流向城市、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的集聚特征。以郑州市为例,截至2010年11月1日,郑州市常住人口为862.65万人,与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196.75万人,增幅达29.55%。第二,各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等中北部地区工业经济相对发达,城镇化率高;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等东南部地区农业比重较高,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化率低。第三,城镇化质量不高,引发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

3.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难以持续发展。河南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第一,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工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第二, 产业结构相似、集聚度不高、发展模式粗放,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不明显,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第三,农民大规模迁徙流动,提供不了大量的岗位,促进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较弱,影响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难题

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由于地方财力不足、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大、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资金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主要障碍。

1.地方财力。提供不了新型城镇化的资金。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巨量公共建设资金。如果没有资金的保障,新型城镇化难以推进。据初步测算,一个3000人的农村新型社区其基础设施1500万元左右。河南省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大约一万个农村新型社区,估计投资1500亿元。河南地方财力明显不足,县乡两级建设资金筹措十分困难,基础设施建设及保障房、文化、体育等公益性建设任务又日益繁重,双重挤压下,难以提供新型城镇化需要的巨大的资金量。

2.金融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不给力。金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一是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的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大量的小城镇、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则相对稀少,不能提供有针对性、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支持,河南情况也大抵如此。二是融资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短期贷款所占比重大,长期贷款比重小,还款压力较大,结构存在不合理性。三是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无法满足城镇化需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部门投资仍占主导地位,银行提供的中长期信贷资金不多,上级扶持的专项资金规模又少,难以满足投资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

3.民间资本。游离于体制之外。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前提:民间资本能得到合理回报。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化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目前还存在较多体制上的障碍和政策困境。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还有准入门槛等限制。民间资本缺位,难以形成多元投资主体。

三、新型城镇化资金筹集模式

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化实践中,逐渐形成四种资金筹集模式。

1.政府主导型。由各地方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政府承担社区主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同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引导、支持农民自己建设或购买统一建设的住房。如河南新乡、平顶山等部分农村是这种模式。

2.市场运作型。按市场化运作,将土地、社区、工业、农业等因素统筹考虑解决。例如,河南浚县王庄镇由中鹤集团进行综合开发,以该镇政府所在地为基础,规划建设集教育、文化、居住、商贸、医疗为一体,各相关产业相配套的城镇新区。将企业的发展和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结合在一起。其中,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为前提,互为手段,互为途径,互为目的,成为“三化”协调发展的典范。

3.自主建设型。由各村委会在对村庄进行规划的基础上,农民自己出资建设住房,从而形成社区。目前,河南省大多数农村为这种模式,也是最原始的一种方式。

4.村企合一型。以村办企业为依托,对本村及周边村庄进行投资建设。由企业出资对村庄、土地等资源进行整合,扶助群众建设新型农民社区,把原有村庄节约出的土地和农民的承包地集中起来集约经营,实现规模企业发展、村居条件改善的双赢。如漯河、北徐村、龙堂村,新乡刘庄村等。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对策研究

解决资金问题的途径是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筹措集资金、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建设。

1.机制创新:城镇化建设资金制度保障。根据河南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城镇发展理念和管理体制。第一,理念创新。新型城镇化必须创新融资理念:采用多平台、多渠道、多方式融资。政府整合城镇现有资源,并盘活城镇资产。相关资金按各自的性质统筹安排,优先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政府引入现代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带动各种投资主体加入。第二,创造投资环境。政府搞好规划、加强监督,通过公开、公平、竞争的招投标获得项目,吸引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投资,创造一个公平多元的新型城镇化投资环境。第三,建立资金激励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方式。

2.政府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的主导。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出台相应优惠政策。第一,政府重点向新型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确保新型城镇化顺利进行。第二,财政政策。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等税费收入全部用于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政府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调动社会参与城镇化建设积极性。第三,税收政策。政府出台一些税收政策,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

3.金融资本: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贷款是目前筹资的主要渠道之一。第一,制度创新。调整中国的金融结构,完善金融制度,使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探寻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最佳路径。第二,组建民营金融机构。在条件成熟的城镇组建民营金融机构,使之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柱,弥补国有银行在欠发达地区的服务空白。银行采取土地抵押贷款、信托、联合开发等融资方式,争取以最便捷的方式让资金尽快到位。第三,房产产权问题。尽快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房产的产权问题,提高社会资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建国以来,农民宅基地上的房屋,没有房产证,不能抵押贷款。据报道,河南舞钢市21 户首批领到房产证的农民中的10 户拿到了房屋抵押贷款331 万元,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筹集又一重要渠道。

4.民间资本: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的生力军。没有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难以解决。第一,开发民间金融市场。逐步放开民营金融市场,使民营资本有机会参与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来。第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政府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社区商业项目的规划建设,采用BT、BOT等市场运作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社区品位,解决资金问题。第三,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镇经济。在城镇经济发展上,着力加快城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育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切实将城镇各种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成效。

第1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建设;京津冀发展;农民意愿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民是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农民的进城意愿对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有很大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2012年,京津冀城市群城镇人口比例平均增速为3.51%,高于3.15%的全国平均增速。2012年京津冀城市群城镇人口比例达到58.93%,高于全国52.57%的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和天津的城镇人口比例分别为86.20%和81.55%,超过世界较发达地区人口城市化平均水平。然而河北省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与全国的城镇化率54.8%还有一定距离,与京津两地的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更加有效推进京津冀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研究目标。

一、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

在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整体呈良好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某些地区政策执行不到位,农民享受不到相应的惠农政策,甚至利益受到损害;也有一些地区农民不配合政府工作,使得城镇化工作难以进行;然而一些农民进城后,也遇到了买不起房、找不到工作等问题,户籍问题引发就医难、子女求学难等现象层出不穷。部分农民对于新型城镇化意愿较低,存在诸多顾虑,所以我们拟通过调研问卷的方法,在京津冀地区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农民进城意愿的程度,归纳总结阻碍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因素,针对京津冀地区的特点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农民意愿,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调查问卷分析

(一)调查内容

本次研究课题主要是针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意愿进行研究,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的课题研究,可以促进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高效率进行,通过进行民间民意调查,能够给政府传达农民意愿,经过农民与政府的合作,高效率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农民的生活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从而达到国家实现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二)问卷设计及回收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分四个部分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意愿进行调查。第一部分:对相应地区农民的基本个人信息进行调查;第二部分:对其生活条件进行调查,了解农民的基本生活状况;第三部分:关于农民对新型城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第四部分:对农民的进城意愿进行调查。

由于研究的精力和能力有限,抽样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随机抽样方法。发放问卷900份,有效问卷823份,无效问卷77份,有效回收率为91.44%。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 新型城镇化满意程度调查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可知:京津冀地区近50%的农民对新型城镇化政策不是十分了解,支持率较低,城镇化满意程度较低。

2.新型城镇化农民意愿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意愿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可知:总体而言,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京津冀地区开展地较为顺利,但是部分地区的农民意愿较低,仍有多数农民对新型城镇化政策不是很了解,不是很支持城镇化建设。我们经过调查得出以下结果(如下图2)。

(1)土地征收问题

?q?新型城镇化土地征收政策解读不清晰

由于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张,建设用地日趋紧缺,一些地方政府则以城镇化或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强迫命令农民进城、强征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损害农民的土地权益。

?r?政府工作实施不到位

进城落户的农民,并没有得到完全的生活保障,当城市生活难以维持而返乡之时,早已失去唯一收入来源――土地。

?s?就地城镇化资源利用不合理

权力驱动型城镇化要求政府支配大量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在地方财政实力总体较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难免走上严重依赖“土地财政”之路,通过挤用农业资源和掠夺农民来满足城镇化的资金需求。

(2)住房户籍问题

对于一些自愿有偿转让其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而进城落户的农民,征地补偿款难以满足农民进城后的购房需求,农民无法在没有合适的住房保障的情况下进城生活。

农民进城后会产生由户籍原因引发的一系列求职难、子女受教育难等问题。

(3)社会保障问题

?q?就业问题

农民进城后,受自身条件约束,无法立刻找到合适的工作,政府也无相关就业指导与援助方案。

?r?社会保险问题

多数农民进城的工作并不能提供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无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s?生活质量问题

进城生活农民的收入水平暂且达不到城市人口的收入水平,缺少政府福利及救济生活质量未升反降。

(4)技术学历问题

长期以来,农民主要以农作物种植以及牲畜家禽养殖为主要收入碓矗由于农民自身的学历低、缺乏专业技术能力的缺陷,很难在城市中取得高新收入,生活质量难以保证。

综上所述,京津冀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进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真正从城镇化建设中受益,共同促进城镇化建设。

三、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1. 北京市新型城镇化特点

北京近年来全面推进新兴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搞好中心城区的城镇化、以及启动美丽乡村的建设的政策的实施,使得北京城镇化呈现以下特点:

(1)北京郊区农村居民点具有数量多、村庄人口规模较大、占地多、人均宅基地面积大的特征;

(2)经济水平差异悬殊,富裕型和贫穷型村庄均占有一定的比例;

(3)形成了明显的城镇化村庄、生态化村庄、乡村化村庄的功能结构。

2. 天津市新型城镇化特点

近几年来,天津市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发展循序渐进,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天津市呈现出二、三、一的a业构成,第一产业比重较低,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2)天津市市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3)受长期以来重城市、轻乡村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特点

河北省近几年来在“三年大变样”的政策推动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全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加强。但是河北省的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河北省内城镇化水平各地区差异较大;

(2)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3)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整体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提高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意愿的建议

对于京津冀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解决土地征收问题、住房户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技术学历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1. 关于土地征收问题的建议

积极推动土地制度改革:(1)要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的低成本、顺畅流转,盘活农民资产收入。要打破政府垄断,建立个人、集体、法人和政府多方参与的土地一级市场。

(2)允许农民直接将土地投入市场,让农民成为交易的主体,取消剥夺农民收益的征地环节,通过市场环节体现土地的未来收益和市场价值,将土地增值的一部分收益从政府转移到农民手中,确保农民土地增值收益权不受损失。

(3)创新土地经营权抵押机制和产权交易制度,让土地切实成为农民投资和创业的融资资源,真正成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最有保障的资本和资产。

2. 关于住房户籍问题的建议

(1)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体系,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买不起房,对他们提供公租房、廉租房,满足不同层次住房需求的条件。

(2)从根本上触及户籍制度背后不平等的公共福利安排,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基础。

3. 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

(1)增加乡镇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的财政投入,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以提高乡镇建设的质量。注重乡镇居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处理设施的建设;修建公路,改善交通;建立文体娱乐等社会服务设施。

(2)提高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完善农村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进一步提高农村的均等化服务水平,继续投入精力财力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获取方面,进行制度化、严格化管理。

(3)对于愿意进城发展的农民,政府应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住房保障;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进城后有合适的工作、合理的收入;解决由于户籍制度影响子女教育的问题等。

4. 关于技术学历问题的建议

(1)政府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优势,建立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生产,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扶植村产业和养殖业,发展规模经营,使农村达到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2)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进城后有合适的工作、合理的收入;

(3)政府承办成人教育机构,降低入学门槛,提高出校门槛,以提升农民的学历水平。

六、结论

由于当前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农民意愿的定量分析比较少,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对农民意愿进行定量分析,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定性结论,具体分析研究了影响新型城镇化农民意愿的因素,并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为目标,给出了相应建议。

我们相信,经过一定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不断解决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廊坊市新型城镇化策略选择[J].城市,2015(01).

[2]张强,彭文英.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分布与结构特征[M].1994-2015中国学术电子期刊出版社.

[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

[4] 2014年4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5]马晓萱,王亚男.大都市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探讨――以天津市新农村建设布局规划为例[B].城市规划1002-1329(2009z05).

[6]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06).

[7]刘雅青.京津冀新型城镇化体系构建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D].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8]刘伟,潘昆,田嘉,杨祥楠.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城市近郊乡村发展导引――以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J].规划师,2015(z31).

[9]余震虹,饶健民.城镇化农民市良化调查分析[J].江西化工,2014(01).

[10]李琬,孙斌栋.“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重点 ――基于农村居民城镇化意愿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J].城市规划,2015(02).

第12篇

(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城镇用地粗放低效,“摊大饼”式的城镇扩张方式,使得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远高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速度高于农村人口减少速度。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二)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

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雾霾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在东部地区,部分城镇密集地区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平衡。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不注重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

(三)不健全的城镇化进程中机制体制,也阻碍了城镇化发展

目前实行的城乡分割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各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着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阻碍着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中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经济转型和体制

转型时期,把握好人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理念,不仅要以城镇居民为本,更要以农村居民为本,要把统筹城乡发展、缩短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一)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就必须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首要任务

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城镇化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切实维护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数以亿计人口城镇化的深刻社会变革,就必须把以人为核心摆在首位,强调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维护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历史上世界城市化浪潮衍生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病”,也为我们城镇化建成敲响了警钟;我国过去几十年倾向以物为主的城镇化实践,只讲土地城镇化,不重人口城镇化,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城乡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使各式各样拼土地、拼资源、拼成本的圈地造城运动愈演愈烈,造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等时刻提醒我们要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

(二)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多元并行为主要路径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均、城乡差距明显等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无法简单遵循一种模式进行,必须选择多元并行的发展模式。首先,布局应多元化。按照国家“两横三纵”宏观战略布局,要在我国的中西部和东北等有条件的地方,依靠国家规划引导和市场的力量,逐步发展形成若干的城市群,使其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各地区位优势、现实大势和未来趋势出发,因地制宜,上下衔接,抓紧编制各地区域性城镇化规划。其次,推进模式应多元化。实现数以亿计人口的城镇化,发达国家单一型、集中式的大城市发展老路肯定走不通,必须按照以人为核心的要求,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的新路,必须推进建立开发区、新区、新城、旧城改造、乡镇产业化等多种模式的结合。再次,主体应多元化。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推进城市化进程,努力培育和壮大城镇化发展的市场化、多元化主体。

(三)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支撑

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相应的产业作为支撑,否则,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城镇化的本质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全国各地产业发展均面临着依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产业更替、产业挖掘、产业优化、产业培育和产业升级等单一策略和组合策略的选择。从另一方面讲,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也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让进城农民稳定、充分就业,才能正真的使农民市民化,优先发展基础产业,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适当保护弱质产业,积极调整衰退产业,形成工业、农业、服务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不同的城镇产业带动类型。

(四)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生态集约为基本原则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和生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人口向城镇的大规模集聚,必然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中期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的巨大城镇化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走绿色、低碳、循环、集约、智能的城镇化发展新路,不可能再走过渡依赖资源开发和投资拉动的发展老路,要求我们要注重生态保护,注重资源集约,同时要彰显城镇自身的人文历史,突出城镇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协调环境,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关系,打造新型宜居城镇。

(五)坚持把以人为核心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始终,必须坚持以城乡一体为根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