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不良分析报告

不良分析报告

时间:2022-05-03 17:13:36

不良分析报告

第1篇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合理用药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利用“全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数据库检索统计功能,以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方法,和通过2006年~2010年8月国内公开发行的30余种医药学期刊,收集有关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利用检索到药品不良反应126例。按照药物不良反应判断标准进行检查,符合标准的118例。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别对118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涉及药品种类以及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对上述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评价。

2结果

2.1一般情况: 11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62例(52.5%),女性患者56例(47.5%),患者年龄最小的10个月,最大的85岁,年龄以﹥60岁者居多占39.8%,其他为40~59占28%。详见表1

 

3讨论与分析

3.1性别、年龄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从表1的数据来看,年龄构成比显示,11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中患者年龄最小为10个月,最大为85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比例较女性高,60岁以上年龄组的构成比最高,占39.8% ,18岁以下年龄组占10.2%。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用药群体,人体器官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肾脏的排泄功能、肝脏的代谢功能及血浆蛋白含量均降低,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力下降,且一般都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有合并多种用药情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对老年人的用药监测将成为药品不良反应重点,应尽可能做到个体化给药。因此临床用药时需慎重评估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谨慎选择药物及用法用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性和敏感性,稍有用药不当就可能引发药品不良反应。所以,医生在治疗时应考虑年龄因素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剂型、剂量等,保证用药安全。 提示中老年患者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对象之一。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机会和程度必然高于其它年龄段。因此,中老年患者用药,应适当调整剂量,尽量减少合并用药的数量,并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及时作出处理,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3.2给药途径与药品不良反应: 从表2可看出,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118例药品不良反应中,静脉注射引起的有48例,占40.7%。静脉给药途径相对其它途径给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频率最高。首先,这是由于静脉滴注时药物直接进入人体,无首过效应,作用及不良反应较口服迅速而强烈。其次,静脉注射液的浓度,pH、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均可成为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同时,药物配制、药物的浓度、药液放置时间、滴速等也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病情,遵循“能够口服不肌注,能够肌注不静滴”的原则, 充分考虑患者年龄、体质、用药史,尽量避免使用静脉滴注给药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静脉给药时要密切观察,一旦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尽可能减少静脉给药方式,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使用注射剂时,应注意进行正确的操作,避免因药液配伍不当、浓度高、配置的液体放置时间过长、滴速过快等引起不良反应。

3.3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 药品不良反应引起各系统器官症状,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49例次(41.5%),临床表现以皮疹和皮肤瘙痒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这可能由于皮肤损害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而且不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另外,各种药疹主要为变态反应所致,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有的为全抗原或半抗原,进入人体后较易引起变态反应。消化系统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也较多,分别为18例次(15.3%)、8例次(6.8%)。

3.4联合用药在本次调查中占58.5%. 各种药物单独作用于人体,可产生各自药理效应。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使药效加强或副作用减轻,也可使药效减弱或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用药种类多,发生率越高,因此,必须重视药物相互作用问题。[5]

4结论

临床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医、药、护三者密切配合,认真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及时上报,通过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评价分析,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警惕性,减少和预防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为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

致谢: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得到原宿迁市药检所所长朱克荣老师、宿迁市人民医院陈红斗处长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参考文献

[1]杨毓瑛,章古绪,曹克.临床不合理用药.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2]赵洁.抗生素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宁夏医学杂志:2006,28(2):152.

[3]夏国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4.

第2篇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3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1(b)-0153-04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剂量及用法下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因药物本身的作用或药物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主要表现为躯体及心理副反应、毒性反应、过敏性或特异性反应等。近年来,由于大量新药的上市,药物种类、剂型的逐步增多,以及合并用药的现象不可避免,药品在发挥着治疗效果治疗疾病的同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对患者机体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1]。ADR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为更好地合理用药及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分析我院收集ADR报告,探讨其发生原因、发病类型、药物种类及影响因素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评价标准,本研究选用2015年1~12月本院药械科收集并上报至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02例符合要求的ADR报告,对报告中患者的性别于年龄无特殊要求。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02例ADR报告中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主要表现等。

2结果

2.1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102例ADR报告中,最小年龄1个月,最大年龄90岁;≤10岁、21~30岁年龄段发生例数比例最高,均为32例,占31.37%;11~20岁年龄段发生例数比例最低,仅有3例,占2.94%。见表1。

2.2 ADR药物种类和例数

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共涉及43种,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药物为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中以大环内酯类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见表2。

2.3 ADR损害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导致的损害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占42.16%,其次为消化系统,占37.25%。见表3。

2.4 ADR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ADR易发生于静脉注射给药,占78.43%。见表4。

2.5 ADR报告类型分析

102例ADR报告中,有83例报告类型为一般,占81.37%。见表5。

3讨论

3.1 ADR与患者年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度我院上报的ADR报告中,≤10岁及21~30岁年龄组的患者发生率最高,均为31.37%;其次为31~40岁年龄组,发生率为12.75%,主要原因是我院收治的患者主要为儿童与生育期妇女。儿童由于受到年龄和体质的限制而成为一类特殊的用药群体,其整个身体状况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健全,肝脏对药物的解毒作用与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低下,肝酶系统发育尚未完全,以及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易致过敏等原因,易产生ADR[2]。而21~40岁的生育期妇女主要来我院进行妇科疾病治疗、围生期保健、自然生产或剖宫分娩以及实施无痛人流术,因此人数相对较多。女性在生理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用药时,需要格外重视所用药品的药理作用与不良反应,警惕药品的特殊影响,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ADR与药物种类

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引起的ADR最多,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54.90%,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3]。通过对ADR报告的分析可知,很多患者尤其是幼儿,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因大部分是呼吸道感染,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数以病毒感染为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多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采用经验疗法,导致抗菌药物的使用无原则,造成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此外,由于细菌耐药性的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也随之增加,使用指征也逐渐放宽,药物的其他药理作用也被忽视,从而使ADR发生的概率增加,因此,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按照患者的适应证、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药物的种类与剂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4]。

3.3 ADR与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

ADR涉及人体的多个组织器官,包括肠胃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在本次分析ADR损害类型中,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所占比例为42.16%,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5];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所占比例为37.2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临床表现主要为潮红、皮疹、瘙痒、荨麻疹、过敏性紫癜;消化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便秘、腹部不适、腹泻。皮肤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富含大量的免疫效应细胞[6],极易产生变态反应,且反应表现较为直观,较容易被患者及临床医务人员发现和诊断,因此此类变态反应上报数量较多,且经及时处理后一般恢复良好。一些潜在的不易被发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存在较高的漏报率,阻碍了患者的治疗进程,因此在发生此类不良反应的同时,应注意其他器官和系统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部位,尤其对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进行重点监测。医护人员应加大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积极收集不良反应信息,综合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做出正确的处理。

3.4 ADR与给药途径

在给药途径的统计分析中,以注射给药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最多,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78.43%,其次为口服给药,占15.69%,显著高于其他给药途径引发的ADR,与相关文献报道是一致的[7],可能是因为注射与口服给药是临床最常见的给药方式。采用注射方式给药时,药物将会直接进入体内血液循环,与患者内环境接触,药物中的各种成分因素,包括微粒、渗透压、pH、内毒素等,可直接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8]。此外,注射给药通常是在医院中进行的,医护人员在密切监测患者用药后的表现时,能及时观察到不良反应的发生;而采用口服给药等其他给药方式时,不良反应难以被医护人员监测发现。另外由于部分患者对不良反应的上报积极性与意识不强,导致以其他方式给药时,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数量较少[9]。在进行临床用药时,如果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能够达到治疗效果,尽量不要采用注射给药的方式。在必须使用注射给药前,必须详细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从而保证安全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注射给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必须立即停药,医护人员应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10]。

3.5 ADR的报告类型

102例不良反应的报告中,类型为一般的所占比例最大为81.37%,其次为新的、一般为17.65%和严重为0.98%。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的患者因“子宫平滑肌瘤”入院,术中为预防细菌感染,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后,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用维库溴铵、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与咪达唑仑注射液行麻醉诱导。后患者出现全身皮疹、眼睑水肿、喉头水肿及喉头痉挛过敏症状,血氧饱和度下降至65%,危及生命。经抢救后患者体征恢复正常无其他不适。其中怀疑药品为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用维库溴铵。

克林霉素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小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加,产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同时也会伴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其他过敏症状;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克林霉素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与阿片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累加而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或麻痹[11];克林霉素在某些情况下还会产生急性喉水肿,导致急性喉阻塞,引起呼吸困难。丙泊酚注射液使用时可能会引起短暂性呼吸暂停[12];注射用维库溴铵,因其神经肌肉阻滞作用[13],导致呼吸功能不全或缺氧、支气管痉挛及皮肤改变。可能因为患者的个体差异性,以及在三种可疑药物与其他两种药物联用的情况下不良反应的累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也会增大。

“用药安全”一直是当今社会尤为关注的话题,其目的是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保证疾病的成功治愈,同时又不会产生不良后果增加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ADR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发生率。临床医生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谨慎选择使用药物,应明确了解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及药物与机体、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患者增加沟通,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对易产生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不易被观察到的药物,应在使用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状态。一旦发现有不良反应能做到及时处理,减少伤害的发生。我院为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儿童及妇女患者尤其是围产期患者占大多数。儿童处于集体发育阶段,生理结构具有独特性,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能力低,与成人用药特点存在较大差异[14]。妊娠期妇女的身体状况处于一种特殊阶段,用药安全直接影响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大多数药物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儿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比较复杂,器官和功能尚不健全,不能将体内蓄积的药物完全清除。同时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尚不明确,妊娠期间用药不当会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良后果[15],因此儿童及围生期妇女用药安全要格外重视,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李韵梅.药物不良反应545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6):54-55.

[2]佟德恩.儿童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药物研究,2012,(2):27-28.

[3]朱发伟,王金明.浙江台州市椒江区72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2):171-173.

[4]俞剑叶.我院8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5,11(22):37-38.

[5]张娟,熊永山,王登峰.武汉市2010年5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2):153-156.

[6]楼方舟,王宏林.皮肤免疫系统功能性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6,28(2):268-274.

[7]周勇,田月洁,黄传海,等.138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警戒,2008,5(4):225-230.

[8]段立鸣.静脉滴注给药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3):383-384.

[9]韩伟,刘瑞丽.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2):77-79.

[10]廖燕玲,刘承统,陈治宇.2011-2013年312例医院抗感染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19(3):303-305.

[11]张子啸.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J].自我保健,2010,(6):59.

[12]包天秀,梁小女,建友,等.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2):1202-1203.

[13]程[,潘志强,刘庆,等.维库溴铵静脉泵注与单次静脉注射麻醉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1):70-71.

[14]朱良.2008~2010年我院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监测分析[J].海峡药学,2011,23(11):243-244.

第3篇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因此,本文将从药物不良反应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有效控制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并针对125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报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125例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中男性有65例,女性有60例。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对抗菌药物、神经系统药品、中药注射剂、电解质平衡的调节药以及消化系统的药品存在不良反应。

1.2方法

    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12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有效分类,并从患者的年龄、病情、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 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六点:一是呼吸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5例,比如说,呼吸困难、哮喘、咽喉不适、咳嗽等;二是神经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4例,比如说,头痛、躁动、失眠以及头晕等;三是患者皮肤出现不良反应的有36例,比如说,皮炎、全身或者局部的皮疹、荨麻疹等;四是消化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0例,比方说,胃痛、腹痛、恶心、腹泻以及呕吐等;五是免疫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0例,比如说,寒战、药物热、过敏性的休克等;六是循环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0例,比方说,血压异常、心悸、气紧以及心律失常等。

在125例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有40例患者身体痊愈,有85例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所有的不良反应症状在改用其他药物或者治疗之后,都慢慢缓解或者消失,没有一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死亡。

3、 讨论

在对125例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发现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包括红花、炎琥宁、盐酸洛美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以及注射用霉素钠。而相关的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以及盐酸洛美沙星等。

在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分析发现女性对药物敏感的人数居多,男性对药物敏感的人数较少。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段对药物敏感的人数也不相同,但老年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居多。这是因为老年人在脏器功能与生理功能上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衰退,药物进入身体后,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再加上老年人身体中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使得老年人对药物的使用非常敏感。因此,再给老年人进行用药的时候,要仔细检查老年人当前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最终做到合理化、系统化用药。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患者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程度较高,对其他类型药物的敏感程度较低。因此,在选择用药的时候,要对患者进行抗菌类药物过敏试验,尽量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中,患者皮肤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居多,有36例,其次是消化系统与循环系统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现象,既有药物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有患者自身的机体条件或者患者自身的病情等原因。因此,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医务工作者要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对各种药物进行细心研究。根据患者的病情准确用药,这不仅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且是保障用药安全与患者生命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用药过程中,要强化医务工作者对药物不良反应所引发的危害的认识,强化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尽量减少或者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参考文献】

[1]凌春燕,张晋萍,葛卫红.我院2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09):697-698

[2]严绥平,王月梅,于蕾.123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 2007(3):46-47

[3]方静,周学琴.我院2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评析[J].安徽医药, 2007(04):124-126 

第4篇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回顾性分析?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在我国的实施和不断深入,adr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已日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因此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adr报表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是 医院 药学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现将我院2007年1月一2009年6月上报的182份adr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期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征,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

1.1 ad资料来源与方法?

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上报的adr有效报告182份。报告采用自愿上报方法,由门诊和住院医师、护士报告,或由药师与患者直接交流及查病历发现后上报.其中,临床医师上报121例,护士上报13例,药师上报48例。?

1.2 分析内容 ?

对adrs所涉及到的药物类别: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处理方法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182例adr报告中,男83例,女99例;患者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78岁,adr在不同年龄段的病例数。??

2.2 不同给药途径分布?

由统计结果可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为81例,占总例数的80.20%,随着给药途

径的不同adr发生比例也不同。?

2.3 不良反应涉及药品种类及例数?

182例不良反应中,引起adr的药物共69个品种,其中中药制剂33种,共报告105例;西药

制剂36种,西药以抗菌药物所致adr占首位,共报告51例。

2.4 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及临床表现结果

3 讨论?

3.1 年龄与adr?

可知182例adr中14岁以下的患者占40.66%,这可能是不同年龄段患者血象与药物结合能力,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不同,致使adr的几率,严重程度也不同。儿童机体的肝肾功能还不完善,对药物敏感度强,能受性低,个体差异大。因此儿童在用药过程别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adr,及时做出处理,减少adr危害。

3.2 adr与给药途径?

本次调查注射剂导致的adr最多共135例(74.18%),明显多于口服给药或其他给药方式。静脉滴注给药是直接将药物输入血液,由于ph值,渗透压等原因引起adr。建议医师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临床上能用口服药达到 治疗 目的的,原则上不要使用注射剂。而临床药师应加强对静脉用药的监控,对发生adr频次高的药品应加强安全预警,定期评估讲评,同时应提醒医务人员应避免配伍不当,放置时间长,药液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或过慢等因素引发adr??[1]?。?

3.3 中药注射剂与adr?

我院是一家中医 医院 ,所以使用中药注射剂也相对较多,adr发生率也相对较高,从表3统计发现共报告85例(46.71%)。中药注射剂引发adr的原因与患者体制,药物纯度,制剂中所用的赋形剂及药物所含成分有关??[2]?。另外不良反应类型虽多,都以变态反应为主。这是因为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其中的动植物蛋白,鞣质等物质极易引起过敏反应。同时药物本身的氧化,还原,分解,聚合等所形成的杂质均会成为过敏原物质而致抗体过敏。还有些有过敏性疾病变态过敏史的患者应更慎重使用,因为这些人更易发生药物态反应??[3]?。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中药制剂比较安全,但随着使用率提高,adr发生率增加,因此有必要加强中药注射剂的adr宣传,严密监控,高度重视。 ?

3.4 抗感染药与adr?

182例adrs中抗感染药在西药中占27.98%,仅次于中药注射剂,这与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广泛,消耗大的因素有关:还有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也造成抗感染药不合理应用。因此选择适宜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以避免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的给药方案。?

3.5 临床表现与adr?

可发现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和消化道,其中以皮肤粘膜损害为首。这 可能与该系统的损害较表浅且常伴有骚痒等明显症状,容易被观察到有关。?

4 结束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adr发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 经济 损失和精神痛苦,加强adr监测工作,避免adr及最大限度降低adr发生率是我们医药界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医务工作者应最大范围收集adr报告,不断完善adr监测制度,做到早预防,早处理,把adr对患者的伤害程度减少到最低,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第5篇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报告的16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评价。结果:16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涉及6类35个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81例(49.39%)居榜首,药物不良反应所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86例(42.57%),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138例(84.15%),不良反应病例痊愈、好转率为100%。结论: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很高,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科学地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关键词] 抗菌药物;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69.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3(a)-111-02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用药后产生与用药目的不相符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抗菌药是临床上用以控制严重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由于广泛的使用,随之而来的是抗菌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数量也渐趋上升[1]。开展ADR监测工作,为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及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上报的16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评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ADR的报告表。在365例ADR中,统计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164例。

1.2 标准

采用卫生部ADR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

1.3 方法

分别对患者年龄、性别、所用药物、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等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评价。

2 结果

2.1 病例资料

在164例ADR中,女性90例(占54.88%),男性74例(占45.12%),患者年龄最小为17个月,最大为87岁,发生ADR的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ADR患者年龄分布及构成比

2.2 不良反应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

将ADR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进行分类统计,药物种类及相关病例数、构成比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10位的抗菌药物

见表3。

2.4 不良反应涉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

按涉及系统、器官分类,ADR涉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4。

2.5 不良反应涉及的给药途径

在164例病例中,静脉给药138例,占84.15%;肌内注射2例,占1.22%;口服给药24例,占14.63%。

2.6 不良反应的转归

164例ADR中,痊愈66例,占40%;好转98例,占60%。

3 讨论

3.1 ADR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164例ADR中,男女比例为1∶1.22,女性高于男性。从年龄分布上看,患者年龄最小17个月,最大87岁。由表1可见,成年人(18~59岁)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这主要与就诊人群的年龄分布有关。其次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23.78%),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渐减退,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能力都降低,故对许多药物反应特别敏感,ADR发生率增高,所以给老年患者用药时,应遵循个体化差异,制订最佳给药方案,降低ADR的发生。

3.2 ADR发生率与药物使用频率密切相关

抗菌药是临床应用范围广、种类最多的一类药物,也是发生不良反应比率最高的药物。在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报告的365例ADR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有164例,占总例数的44.93%,表明抗菌药物ADR发生率居于所有药品的首位[2-3]。临床用量最多的3类抗菌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引起的ADR占抗菌药总ADR的90.25%,表明ADR发生率与药物的使用频率密切相关。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存在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问题,造成抗菌药物的滥用和患者的不良反应增多[4],提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素质培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用药指征,避免无指征联合用药、超剂量使用及疗程过长等问题的出现。

3.3 ADR累及的系统、器官

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主,占总例数的42.57%,以皮疹、皮肤瘙痒多见。这与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在临床上的表现较其他系统、器官的损害易于观察和诊断有关。故应加强其他累及系统、器官的ADR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隐蔽了的ADR,减轻ADR的程度。

3.4 不同给药途径对ADR的影响

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共138例,占84.15%,明显高于口服给药(14.63%)及肌内注射(1.22%)。导致这种现象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由于静脉给药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无首过效应,血药浓度高,故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较口服给药迅速、强烈;其二是因静脉给药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注射剂成分复杂、输液配伍不当、输液中所含微粒超标、给药速度过快等[5];最后是因ADR的报告以住院患者为主,静脉给药方式较普遍。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给药途径,遵循“能口服勿注射”的给药原则。建议在提高注射剂产品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避免由于药液配伍不当、浓度过高、配制的液体放置时间过长和滴注速度过快等引起的不良反应[6]。

3.5 ADR病例愈后良好

本组病例痊愈、好转率为100%,这主要是因为本组病例绝大多数为住院患者,ADR能被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减量、停药、给予治疗药物等。因此,对于ADR的防范关键在于用药后的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

总之,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很高,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科学地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

[参考文献]

[1]吕卫红,江君微,朱良荣.192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医药导报,2007,26(7):819-820.

[2]林建华,郭涛.120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6(6):415-417.

[3]孙鹏丽,张丽.哈尔滨市2004~2005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6,3(4):207-209.

[4]田德蔷,陈晓红,赵志刚.我院1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1):70-72.

[5]刘承统,潘小青.5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3):104-105.

第6篇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老年人;分析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药品不良反应(ADR)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临床工作中,老年人ADR发生率高,产生的危害大,尤应加以重视。为了解老年人ADR发生和分布情况,保证用药安全,现将我院收到的557例老年人ADR报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以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收到的557例老年ADR病例报告(全部1081例)为分析对象,对性别、年龄、给药方式、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557例ADR报告中,男性363例(占65.2%),女性194例(占34.8%)。年龄60~95岁,平均年龄(72.1±10.6)岁;既往有ADR者49例;原患疾病以循环系统疾病(146例)、神经系统疾病(121例)和感染性疾病(90例)为主。

2.2 发生ADR的药品种类

共涉及179种药品,其中中药26种。诱发ADR的药物主要是抗菌药物、循环和神经系统药物及中药(见表1)。抗菌药以头孢菌素类(65例)、青霉素类(36例)及喹诺酮类(22例)为主,中药多为注射剂,共65例。

2.3 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ADR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中,约30.8%的ADR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占15.6%)和神经系统(占14.7%)。

2.4 ADR病例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静脉给药途径发生ADR最多,共472例(占84.7%),口服较少,共73例(占13.1%),肌内注射6例(占1.1%)、皮下注射3例(占0.5%)、吸入3例(占0.5%)。

2.5 ADR的程度分级、因果关系评价及转归

根据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判断标准,对557例ADR病例进行因果关系评价,其中肯定8例,很可能204例,可能334例,可能无关1例,待评价10例。一般ADR 342例,占61.4%,新的ADR 201例,占36.1%,严重的ADR 14例,占2.5%。对ADR病例采取停药及对症治疗后,治愈69人,好转488人,治愈好转率100%。

2.6 不良反应报告人职业

231例ADR报告中,医生报告436例(占78.3%),护士报告80例(占14.4%),药师报告41例(占7.4%)。

3 讨论

3.1 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调查发现老年人ADR发生率高,共557例,占报告总数的51.5%,与文献报导一致[1]。老年人肝肾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减退,药物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多次给药时血药坪值升高,易发生ADR。同时,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疾病,需多种药物联用,增加了发生ADR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群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3.2 ADR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皮肤及其附件的不良反应常见,占30.8%。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各部位的各型皮疹、瘙痒、局部肿胀等,属于药物变态反应,多与患者的过敏体质有关。除患者本身因素外,尚有药物因素,如药物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生成的高分子杂质或其他代谢产物可引起抗原-抗体反应;消化系统ADR多为恶心、呕吐等,常见且症状较轻;循环系统ADR如胸闷、心悸等,易与原患心血管疾病症状相混淆,应注意鉴别。药品对其他系统的损害,如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等,常需经过一系列生化检测,前后结果对比后才能发现且不易与疾病本身的进展相区别,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发生漏报现象,需要加强监测。过敏性休克等严重ADR对患者危害大,临床要加强监测,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尽可能减轻对患者的损害。

3.3 ADR发生与给药途径有关

静脉给药引发ADR较普遍,其他给药途径明显低于静脉给药。静脉注射液的PH值、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因素也易引发老年患者的ADR[2]。另外,ADR报告以住院患者为主,静脉给药方式普遍也是原因之一。临床应避免由药物配伍不当、药物浓度高及滴速过快等引起的ADR,同时尽量选择口服给药。

3.4 ADR涉及的药物

药物使用频率与ADR发生数量密切相关[1],抗菌药、循环、神经系统用药及中药是老年患者常用药,使用频率高,ADR发生率也高。我院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较高,其安全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是中药剂型发展现代化的代表,但同时也是众多剂型中安全性最小的一种[3]。其ADR多发的原因: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低,可控性差;工艺条件不一致导致同品种不同厂家不良反应差异具有显著性;临床使用不规范,如加大剂量、不加辨证用药、中西药混用、滴速过快等[4]。建议医生辨证施治,合理用药,尤其是在老年人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滕永和,吴婷婷. 231例抗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1):53-55.

[2] 龙丽萍,周于禄,阳国平. 309例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9,6(1):27-30.

[3] 闫占军,范燕.试论药物警戒在药品再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警戒,2007,4(6):344-347.

第7篇

[关键词] 不良反应;抗菌药物;报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a)-0145-02

近年来,由于药物品种日益增多,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发生率明显上升,本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2010年1月~2012年8月收集到有效ADR报告312例。现对这312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本院ADR发生的特点,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2010年1月~2012年8月收集到的312例有效的ADR报告。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ADR表现情况进行分类统计。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构成比。

2 结果

2.1 ADR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312例患者中男性119例(占38.14%),女性193例(占61.86%),患者年龄5~86岁,见表1。

2.2 ADR涉及药品品种及分布

312例ADR报告中共涉及6大类29个品种,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6版)[1]的药品分类方法分类统计,结果详见表2、3。

2.3 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和临床表现

ADR报告中涉及的器官/系统损害和主要临床表现,详见表4。

2.4 ADR因果关系评价、程度分级及转归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312例ADR报告中,肯定62例,占19.87%;很可能163例,占52.24%;可能87例,占27.88%。按程度分级严重者1例,占0.32%;一般者311例,占99.68%。转归结果:经治疗痊愈310例,占99.36%;好转2例,占0.64%;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本调查发现ADR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且≥50岁年龄组的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与文献报道相符[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出现变化,从而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而且,老年人机体内环境稳定能力下降,也易诱发ADR。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联合用药、长期用药较多见,故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机会增多。综上,老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因此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用药指导和监护,结合其生理特点,尽量选择安全性高的药品,且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将老年患者用药的风险降至最低。

本研究显示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86.86%,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3]。这与本院院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较高有关,特别是在使用过程中无明显指征用药、超级别用药、联合用药较多、预防用药时间过长、超剂量用药、适应证错误等问题是导致ADR发生的重要原因。而在271例由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以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引起的不良反应为前3位,与这类药物在临床上所使用的范围广、用药频率高、剂量大有关。抗菌药物的滥用不仅造成不良反应的急剧增加,也易造成细菌产生更多的耐药菌株,导致菌群失调甚至引发二重感染。因此,必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ADR的临床表现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76.28%,以皮疹、瘙痒及静脉炎多见,多数症状较轻,预后较好,对原患疾病无影响。这可能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1)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且不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4-5];(2)药疹是由变态反应所致[6]。故在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综上所述,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在临床诊疗中,虽不能完全避免ADR的发生,但是,我们必须重视ADR监测工作,加强ADR知识的宣传,尽可能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M]. 1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

[2] 朱丽莎,杨思芳,屈马静. 1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J]. 重庆医学, 2012,41(7):707-709.

[3] 黄艳芳. 29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 28(22):1972-1975.

[4] 蔡长春,李景苏. 我院122例循环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防范对策[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5):485-486.

[5] 王俊平. 2003~2005年鱼台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调查[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6):52-54.

第8篇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药源性疾病;个体化给药;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153-03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由于药物品种增多,新药不断出现,多种药物联合用药,药物不良反应也逐年增多,药物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为了减少药源性疾病,促进合理用药。笔者对本院2011年ADR上报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旨在了解本院ADR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临床各科上报的163例ADR报告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按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类别、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患者的一般情况

163例ADR报告中,女性(57.67%)高于男性(42.33%),≥ 60岁的患者发生率最高(29.45%)。ADR发生的年龄与性别分布见表1。

2.2 引发ADR的药品种类

163例ADR报告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高,其次是中药制剂,引发ADR的药品种类见表2。

2.3 引起ADR的抗菌药物种类

163例ADR报告中,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占抗菌药物的38.02%,青霉素类引起的ADR占抗菌药物的18.31%,见表3。

2.4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163例ADR报告中,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高,其次是口服给药,见表4。

2.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

163例ADR的报告中,累及器官或系统多数是皮肤及其附件,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等,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昏、头痛等,见表5。

3 讨论

由表1可见,ADR可发生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女性多于男性,这与药源性疾病的性别分布规律相符(药源性疾病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1]),可能与女性生理状况不同于男性,对药物敏感性高,耐受性差有关。≥ 60岁年龄组的ADR发生率居各年龄段首位,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2],其次为10岁以下未成年患者。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体内药物清除率降低,容易造成蓄积中毒,同时多数老年人患有多慢性疾病,多种药物联用,这些均有可能增加ADR的发生率。因此应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药代动力学特点,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坚持实行个体化给药和药学监护。< 10岁的未成年患者亦多见ADR的发生,由于儿童各器官、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免疫功能较低,防御能力差,同时儿童由于肝药酶分泌不足,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差[3]。因此,未成年人ADR发生率亦很高,儿童用药时应结合其生理特点、病情等具体情况合理用药。

由表2可知,引发ADR的药品种类排序前2位为抗菌药物、中药制剂,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4]。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遵循用药指征,重视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避免或减少无指征的预防用药、经验用药以及大剂量用药、用药疗程过长等。中药制剂中中药注射剂的ADR发生率较高,这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提纯难度大,有效成份不明确等有关,其中蛋白质、淀粉、鞣质、树脂、挥发油、生物碱等致敏成分,是引起机体变态反应的主要原因。而且,在调配输液过程中,有可能引入微粒,从而多见ADR的发生。故中药制剂应严格遵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合理使用,使药性与病情相符,否则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增加ADR的发生,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的合用,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提供的方法稀释和使用,减少ADR的发生.。

由表3可知,在引起ADR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发生比例最大(占38.02%),这与其使用范围广、使用量大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血液与组织中药物浓度超过MIC时间,此类抗菌药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1次,日用药总量分3~4次给药,然而,门诊患者大多采用单次大剂量给药方案,往往导致了药物浓度过高,若其药物滴注速度过快,容易增加ADR的风险。

从表4可知,静脉给药是引发ADR最多的给药方式,与文献报道一致[5],由于静脉给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生物利用度高,其药理作用较其他给药途径迅速而强烈,具有迅速起效的作用,同时亦有对机体产生损害的风险,而静脉注射液的pH值、渗透压、输液的滴速、药物间配伍禁忌、内毒素等都可能成为引发ADR的危险因素。因此,建议医师诊疗时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用药达到疗效就不应注射用药,能肌肉注射的就不应静脉给药,并积极采用序贯疗法,降低患者输液比例。在必须静脉给药时,应注意溶媒、浓度、滴注速度、溶液配制放置时间等问题,可以减少静脉给药致ADR的发生。

由表5可知,ADR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或系统,其中ADR累及的损害部位最常见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5.40%,主要症状有各部位斑丘疹、荨麻疹等变态反应。其次为消化系统(22.70%),以恶心、呕吐为常见,与文献报道一致[6],这与皮肤附件和消化道症状典型,易观察有关。而其他器官及系统造成的损害不较明显,医师和患者都不易发觉,容易被忽视,因此比例较低。对此,临床医师应注意询问患者既往过敏史,加大监测力度,及时发现,积极控制。

对于较严重的ADR,由于担心患者对实施治疗方案的误解,所以自愿呈报率较低。另一方面,一般较严重的ADR的判定相对较复杂,容易和患者基础疾病的重叠,如果医师没有丰富的经验,就难以明确区分是病情的变化还是药物引起的ADR,往往出现避重报轻现象。为了减少自愿呈报方式所造成的漏报、瞒报现象,应加强医务人员对ADR的培训学习,增加对ADR的监测力度,采取积极的激励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监测ADR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

总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自身特性、患者体质、给药途径等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避免或减少发生ADR的有效和可靠方法之一,建议临床医师严格遵循用药指征,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最佳的给药途径,实行个体化给药和药学监护,以最大限度降低ADR的发生,以达到安全、合理有药的目的,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新,袁丽萍,刘瑞凝. 624例药品不良反报告回性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6):473.

[2] 陈龙英,扬玉芳,吴闯,等. 18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5):341-342.

[3] 曾春香,蔡威黔. 我院164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J]. 中国药房,2011,22(30):2861.

[4] 周勇,田月洁,黄传海,等. 山东省4661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物应与监测,2008,4(5):42.

[5] 朱发伟,王金明.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72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房,2001,22(2):172.

第9篇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中图分类号】R678.6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27-02

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确保人们安全用药的重要措施。随着ADR检测制度在我国不断深入,临床医护人员及药师对于ADR报告的意识也不断加强。为了解我院ADR发生情况,现就2008年1至2010年12月收集到的82例ADR报告进行分析,旨在推动我院ADR检测工作进一步开展,促进临床更加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8年1至2010年12月的ADR报告82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4例,男年龄最小者16-83岁,平均年龄(60.25±18.38)岁;有家族ADR史者6例,有既往ADR史者26例;各年龄段的ADR发生率不同,≥60岁者42例(51.22%),40~59岁者20例(24.40%),20~39岁者16例(19.51%),

1.2 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别对82例ADR患者的一般项目(年龄、性别、家族病史等)、原患疾病、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用药情况和ADR进行调查,并对上述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患者的患病情况:82例ADR报告中,患呼吸系统疾病者23例,内分泌系统疾病者13例,心血管系统疾病者12例,泌尿系统疾病者9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7例,消化系统疾病者6例,骨科疾病者5例,妇科疾病者4例,其他系统疾病者3例。

2.2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及病例数: 药品种类涉及抗感染药、消化系统药、心血管系统药、呼吸系统药、神经系统药、解热镇痛药、皮质激素以及中药注射剂等。ADR报告共涉及52种药品,抗感染药物引起ADR 43例,占总例次的52.44%,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2],见表3。这与抗感染药种类多,使用范围广,用药频率高有关。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以皮疹、瘙痒等皮肤过敏反应多见。调查病例中,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发生ADR的比例较高,见表3。

2.3ADR的主要类型及临床表现:118例ADR报告中,药品所致的器官系统损害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皮肤及附件等,详见表4。

2.4 不同给药途径致ADR的分布: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位居第1位,占57.32%,口服给药为36.59%。见表5。

3 讨论

本组82例ADR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3;老年患者发生ADR多于青壮年患者, ≥60岁老年患者有42例,占51.22%。老年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减退且有营养欠佳的倾向,对药物剂量的个体差异大,药效阈值变窄,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不同于青壮年,因而易发生药物蓄积。此外,许多老年患者常患多种疾病,临床上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较为常见。因此,药物相互作用也是引起老年患者ADR和加重ADR的主要原因。说明开展对老年患者的ADR监测应成为ADR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

抗感染药物引起ADR 43例,占总例次的52.44%。这与抗感染药种类多、应用范围广、用药频率高有关。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发生ADR的比例较高,其中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发生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以及过敏反应较多见;大环内酯类发生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经静脉给予地塞米松、肾上腺素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因此,在应用抗感染药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ADR,并给予及时和必要的对症治疗,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药品所致的器官系统损害主要表现在皮肤及附件、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药品过敏一般与药物化学结构和用药者的特异体质有关。若患者对某一药品过敏,当在使用与其结构相似的药品时也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对某种药品过敏的患者,在使用同类药品时应谨慎,临床医师在用药时应特别考虑患者的既往药品过敏史和是否为过敏体质。

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位居第1位,占57.32%,口服给药为36.59%。这与住院患者多采用静脉给药方式,相对于其他给药方式更易引起ADR[3]。静脉注射液的pH值、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都可能引发ADR,提示医护人员应注意正确的静脉药物配制、操作,避免因药液配伍不当、浓度过高、配制液体放置时间过长、滴注速度过快等引起的不良事件[4]。对门诊患者口服用药的跟踪、随访工作也不可忽视,门诊ADR报告体系有待加强。

中药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安全、有效、毒性低的药物,因此人们对其ADR往往重视不够[5]。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及制药工业的发展,中成药新制剂、新剂型不断涌现,中药制剂的ADR发生亦随之增多,特别是目前中成药注射剂品种的增加,使得中药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逐年增多。由此提示人们,须加强对中药ADR的监测和研究。

综上所述,在以后的ADR监测中,加强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重视对中药制剂的监测,加大ADR知识的宣传,在此基础上建立ADR数据库,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及合理用药的数据服务,有效地减少ADR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晓华,李照之,张芳香等.2663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0,11(2):81

[2] 马爽,郭爱婷.17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5,2(4):92

[3] 杨玉芳,陈龙英,何淑华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9):546

[4] 凌燕青,张晋萍,葛卫红.我院2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5,16(9):698

[5] 金桂兰,唐文,赵美菊.5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47

第10篇

摘要: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收集的150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48.67%),其次为中药制剂;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应加强对用药过程中ADR的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ADR监测,尽可能减少ADR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用药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R75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10-0131-02

对我院2007年15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ADR的危害。

1资料与方法

本组资料来源于我院2007年由临床各科医务人员填写呈报的不良反应病例。对收集的报表,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反应类型、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1.1患者资料

男性68例、女性82例,男女之比为1∶1.21。年龄为1.5~80岁(其中0~18岁28例,占18.67%;18~60岁占42.67%;61~80岁占38.67%)。

2.1.2ADR报告来源

150例ADR中来自门诊系统74例,占总病例数的4933%,其余均来自病房,占总病例数的50.67%。

2.1.3给药途径

口服48例(32%)、静脉注射89例(59.33%)、局部外用4例(2.67%)、肌内注射9例(6%)。

2.1.4ADR的发生时间及合并用药情况

首次用药发生者83例,1~3天内发生者为43例,4~10天内发生者2例,用药10天以上发生者3例。其中合并用药62例,单一用药88例。

2.1.5因果关系评价

根据卫生部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肯定的为62例(41.33%),很可能的为31例(20.67%),可能的为57例(38%)。

2.2引发ADR的药物分类及临床表现

150例ADR报告涉及药物12类共33个品种,其中抗菌药物引起73例(48.67%)占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引起22例(14.67%)详见表1。

表1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及其构成比

150例报告中引发ADR的前6位药品及临床表现,见表2。

表2引发ADR的前6位药品及临床表现

150例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详见表3。

表3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3讨论

3.1重视抗菌药物的ADR监测

150例ADR报告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共73例(48.67%),在各类药物中占首位,涉及8种抗菌药物,其中氟喹诺酮类引发的ADR最多,有23例(15.3%)。说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较为普遍,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也增加了ADR的发生[1],因此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和疗程过长等情况出现。建议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实行的分线使用制度[2]。每线由不同级别的医生根据病情,实施对本院每月销售前十名的抗感染药物的管理,本月销售量上升较快的前五位抗感染药物需报告医院纪委,调查分析取证后采取实事求是的监管措施。

3.2ADR临床表现的主要形式

150例ADR报告中,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红肿等。轻者停药后症状可自行消退,重者需实施系统抗过敏治疗。因此。临床医师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一旦有药疹出现,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采取相应措施。

3.3不同的给药途径对ADR的影响

静脉给药发生ADR的频率最高,这是由于注射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人体循环,无肝脏首过效应。除药物本身原因,如所含微粒超标、中药制剂注射剂型成分复杂外,消毒不严、操作不当以及滴速过快均可导致ADR的发生,故静脉给药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较口服给药迅速而强烈[3]。因此当今国际上倡导口服给药,而控制注射给药。目前WHO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4]。

参考文献:

[1]邹豪,绍元福,等.医院药品DDDS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应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

[2]郑萍,罗勤,汪能平.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制度的实施[J].中国医院药学,2001,21(9):55.

第11篇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b)-130-02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为减少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政府对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监测工作越来越重视。我院于2002年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组,使ADR工作取得了成效。现对我院2007年度各科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为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2007年度各科呈报的106例ADR报告。从科室的分布,内科47例(44.34%)、外科13例(12.27%)、骨科4例(3.77%)、妇产科8例(7.55%)、儿科13例(12.26%)、其他科21例(19.81%)。

1.2 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别对106例ADR报告的内容及项目进行分类、统计、评价。

2 结果

2.1 ADR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106例ADR病例中,男性56例、女性50例,男女比例为1.12∶1。60岁以上23例(21.70%),40~60岁16例(15.10%),20~39岁22例(20.75%),19岁及以下45例(42.45%)。

2.2 ADR与药物类型、品种的关系

106例ADR病例中共涉及9个药品类型,48个药物,其中有抗微生物药物52例(49.06%);生物制品21例(19.81%);中药制剂10例(9.43%);降压药5例(4.72%);循环系统药物4例(3.77%);消化系统药物3例(2.83%);呼吸系统药物3例(2.83%);抗变态反应药物3例(2.83%);解热镇痛药物2例(1.89%);抗癫痫药物、血液系统药物和神经系统药物各1例(0.94%)。

2.3 ADR与用药方式的相关性

106例ADR报告中,单一用药为84例、合并用药22例,合并用药的ADR发生率无明显提高。

2.4 ADR累及器官与临床表现(表1)

106例ADR累及器官包括皮肤及附件损害61例、全身性损害32例、消化系统损害8例、神经系统损害5例。

2.5 ADR报告类型

药品ADR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分为一般的、新的一般的、新的严重的、严重的。在106例报告中,严重的5例,苯巴比妥钠针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盐酸克林霉素针致血尿1例,丁胺卡那霉素针致听力下降1例,重症多形红斑皮疹2例,主要有卡马西平、头孢曲松注射液引起。

3 讨论

3.1 ADR与性别、用药方式、药物类型的相关性

从对106例ADR报告分析,ADR的发生与性别、用药方式无明显相关,药物类型与ADR相关性从数量来看,依次为抗微生物药物、生物制品和中药制剂,降压药、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抗变态反应药物。抗微生物药不良反应报告居首位,因抗微生物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用药范围广、用药量大、用药患者多,引起的ADR最多,主要药物为阿莫西林粉针、丁胺卡那霉素、克林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奈替米星、加替沙星、甲硝唑、奥硝唑,而且不良反应以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红斑多见,其中有2例严重的,克林霉素粉针致血尿1例,丁胺卡那霉素针致听力下降1例。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医生首先应正确使用药品说明书,不要只顾治疗作用而忽视说明书上的禁忌证、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再次,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应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06例报告中,抗微生物药物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的品种、剂量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喜欢用新药、贵药、复方制剂药,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临床医生应充分考虑几种特殊情况用药,如儿科用药、老年用药、肝肾功能不全用药等,以便有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生物制品由于自身特点(血清、类毒素、菌苗、疫苗)不良反应较多;中药制剂由于成分复杂,有效成分难以确定,缺乏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中药制剂ADR报告有明显增加。

3.2 ADR主要临床表现及典型病例分析

ADR临床表现出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主,其次是全身性损害。

3.2.1患者,女,因子宫肌瘤住院,既往健康,手术治疗前30 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316)0.1 g,注射后患者即诉气喘、大汗淋漓、体检:血压80/52 mmHg,心率108次/min,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让患者平卧,吸氧,输液,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 mg,给予抗休克综合治疗50 min后,心率、血压、呼吸恢复正常。苯巴比妥钠引起过敏性休克早有报道,这与个体特异质有关。

3.2.2 患者,72岁,因呕吐、腹泻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胃肠炎。静滴丁胺卡那霉素(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6082404),每天1次,每次0.4 g,连用2 d,用药后出现烦躁不安、步态不稳、听力下降,诊断为丁胺卡那霉素所致。《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要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前应询问患者家族史、用药史、过敏史,6岁以内儿童、孕妇及65岁以上老人禁用,以指导临床医师正确、规范地使用耳毒性药物,尽量地避免听力、语言残疾的发生。

3.2.3 患者,女,47岁,患阴道炎,用保妇康栓(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61126)1枚,用后出现皮疹、发热,体温38℃,停药后2 d自行缓解,1周后又用1枚,出现上述症状,停药后自行缓解。保妇康栓成分是莪术油和冰片,属中药复方制剂,过敏者极少,可能与个体特异质有关。

3.2.4 患者,男,52岁,因咳嗽、咳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盐酸克林霉素粉针(河南省许昌华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60301)1.2 g静滴,当天下午患者出现肉眼血肿、尿常规潜血(+++)、蛋白(+++),疑为克林霉素所致,立即停药。1 d后血尿自行消失,尿常规正常。克林霉素说明书上无血尿不良反应,但引起血尿,以前曾经有过个例报道。

3.3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医疗卫生机构应经常对本单位使用的药品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分析、评价,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医疗机构是药品的使用单位,因此,它是发现和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场所,也是ADR报告的最主要来源。医疗机构是否按规定报告ADR是ADR报告制度能否落实的基础和关键。医疗机构要做好ADR监测报告工作,必须有领导的支持,医师、护师和临床药师的积极参与。为此,应使他们全面了解ADR的含义、ADR的危害性和ADR监测的意义。消除他们对报告ADR的种种疑虑,特别是关于ADR就是医疗事故的误解,以提高他们报告ADR的自觉性,减少漏报和不报。医疗机构应充分重视ADR报告工作的作用,使药品不良反应制度落到实处,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3.4 ADR监测工作的深化

由于我院ADR监测工作起步较晚,样本数量有限,对数据的分析尚有欠缺,我们将充分发挥药师在ADR监测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理顺临床医师、药师及相关科室的关系,对于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及时反馈,以指导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自永,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M].第3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623.

[2]许景峰.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原则[M].北京:中国医院科技出版社,2003.165.

[3]陈文彬,王友赤.诊断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

[4]郝金利.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3):133-134.

[5]吴冠男. 中西药品联合使用的合理性问题[J].中国医药导报,2008,5(5):85.

[6]刘霁辉. 做好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77-78.

[7]张振起. 对药物药品名称使用的一点意见[J].中国现代医生,2007,43(22):88.

第12篇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合理用药

广义的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的监测是加强药品使用管理,确保人们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为全面了解我院ADR发生的情况,现对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共30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希望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上报的ADR报告303例,其中医师上报255例(84.2%),护士上报30例(9.9%)、药师上报18例(5.9%)。按照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患者ADR史、ADR因果关系评价及处置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生ADR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在303例ADR报告中,男147例,女156例,分别占ADR总人数的48.5%和51.5%,男女患者发生ADR比例相近;在各年龄段患者分布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比例最大,占37.3%。

2.2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在303例ADR报告中,共有3种给药途径,依次为静脉给药251例(82.8%)、口服给药42例(13.9%)、肌肉注射10例(3.3%)。

2.3 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分布 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6版)的药品分类方法,将引发ADR的药品进行分类统计。303份报告共涉及12类68种药品,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最多,占43.2%;其次是中药制剂,占17.2%。

2.4 引发ADR的抗微生物药分类

由表2可知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最多。发生ADR的抗微生物药共有25种131例,其中以盐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所占比例最大。

2.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 在303例ADR报告中,由药物所致的器官或系统损害,临床主要表现在皮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4.3%。

2.6 患者ADR史统计情况

303例发生ADR的患者中5例(1.7%)有家族ADR史,110例(36.3%)家族ADR史不详,188例(62.0%)无家族ADR史。30例(9.9%)既往有ADR史,98例(32.3%)既往ADR史不详,175例(57.8%)无既/!/往ADR史者。

3 讨论

在60岁以上老年人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这是由于老年人的组织器官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的半衰期延长,加之可能患有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增加了ADR的发生率,故用药需谨慎。从给药途径看,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比例最高。静脉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作用迅速而强烈,静脉注射液的pH值、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都成为可能诱发ADR的因素。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可以口服、肌肉注射给

药达到治疗目的的,原则上不静脉注射给药,从而降低ADR的发生率。引起ADR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占43.2%;中药制剂次之,占17.2%。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高发生率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有关,且多使用注射剂,更增加了发生ADR的概率。中药注射剂ADR的高发生率与其所含成分复杂,无统一质量标准有关。临床使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改变中药比西药安全的观念,慎用中药注射剂。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中β-内酰胺类所占比例最大,占54.2%;喹诺酮类次之,占22.9%。这与这两类药物的广泛使用有着必然联系。临床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需要强调的是喹诺酮类药物不应用于预防感染用药,谨慎联合应用抗菌药,降低抗菌药应用级别,保护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在收集的ADR报告中,临床易于观察的ADR上报量较多,如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4.3%)、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而一些潜在的、隐蔽的以及慢性的ADR上报率较低,对此应加大监测力度,在用药过程中仔细观察。临床医师用药前应详细咨询患者的ADR既往史及家族史,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减少ADR的发生。通过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共30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希望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预,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