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0 13:00: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德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与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是传统的德育却远离生活,过于形式化,出现了一系列弊端。近年来,德育生活化的理念逐渐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共识,道德教育开始向生活回归,生活德育开始成为道德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所谓生活德育,就是从生活中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归到生活的道德教育,即通过具体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培养道德品质。德育从生活出发,就是德育以使人过上美而善的生活为目的、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德育的起点,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和现实活动出发,在生活中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德育在生活中进行,就是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充分吸收生活的实践性,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完成自己的任务。德育回归生活,就是充分地调动受教育者既有的生活经验,在感悟中形成认识,变成行为。德育回归生活不是在生活中消融,而是在生活过程中引导生活,使生活过得更有道德。
一、生活德育的理论基础
生活德育的理念之所以能够出现,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人们的共识,首先必然存在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实践观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观点。对实践做出了科学的规定,实践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确立了自身的主体地位,结成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实现着人的发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人的存在方式。没有实践,人类就无法生存;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主体对客体的客观反映。人在现实地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观念中把握世界。认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实践不仅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更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
杜威的德育理论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必需品,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手段和方式;其二,教育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起来。
杜威认为,儿童生活的过程与经验改造的过程相一致,所以,教育的实质又可以具体化为“教育即生活”。一方面,教育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必需品,“没有教育,人类生活就要停止”;另一方面,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当中,无论从生活的内容来讲,还是就生活的范围而言,都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有教育的意义,学校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如何联系生活,使儿童逐步适应并改造生活。
(三)陶行知“生活即德育”的道德教育观
陶行知认为德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真人”。所谓“真人”应当自尊、自立、自强,在思想深处“建筑人格长城”。他认为,无论是塑造人还是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都离不开“在劳力上劳心”这个根本。“在劳力上劳心”强调的是做,即实践,只有教人“在劳力上劳心”,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手脑健全的人。他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认为这是广大劳动人民获得“科学的头脑”的必然要求。因此他提出了“生活即德育”的理论。
另外,陶行知还提出“德育的基础和源泉是生活”。他认为,道德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因为,人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生活不能没有道德。无论是人类满足生理需要,还是满足精神需要,都必然要与他人有关联,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道德就是这些规则中主要的、根本的规则。整个人的德性就像人的呼吸一样与人同在。德育理论在学校教育中要使其发生重要的作用,就不能让德育离开生活,德育必须密切联系实际生活。
二、生活德育的实践必然性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弊端
1、道德教育科学化
道德教育科学化就是把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传授方式用于道德教育中,把人的道德、德行知识化、德育专门化、课程化,把道德当成一种科学知识进行传授。
这种德育模式将道德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脱离生活,按照伦理知识逻辑体系编排起来,设置了专门的德育课程与教材,组织教学,体现出一种“理论专修”式的道德教育思维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将道德知识和科学知识相混淆,将道德知识看成是真理一样的知识,要求学生将这些真理记忆掌握甚至死记硬背。这时,道德知识己经失去了和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联系,缺乏鲜活的人文气息和生动的感彩。
2、道德教育灌输化
目前,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普遍采取刻板的灌输方法,强制学生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使学生觉得内容高高在上,距离实际生活较远,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认同,不能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践行做到统一。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将道德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知识讲授给学生听。这种教育方式,有些人称之为知识德育。知识德育,顾名思义就是将道德知识传授替代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在传授方法上,过多的注重理论说教和知识灌输;在道德评价上,用学生的分数衡量学生的道德水准。为此仍然是形成概念、记忆、反复练习贯穿于道德教育过程。
3、道德教育形式化
形式化就是把德育看作学校活动的一种做秀,由于目前各学校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在教育者眼中,抓好学生的成绩,提高升学率就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从而将道德教育形式化、表面化、应付化:当上级主管部门通知来校考查德育情况时候,提前制作一些宣传条幅、宣传标语,并要求学生记住一些道德条目,以便届时应付上级检查,一旦在检查工作组走后,则又回归到当初的模样,完全是在做秀。
(二)德育与生活不可分离
道德是生活内在的逻辑和规则,它是生活的要求也是生活的产物。道德的存在及道德价值的实现也离不开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就是生活。道德教育依托于生活,同时,道德具有指导作用,引导人们过更有道德的生活。
1、道德在生活之中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道德的内容和性质,人们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作用的不同,决定了人们的活动方式及人们道德内容的不同。生活包含道德,道德始终根植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道德不可能脱离生活。道德生活的本质特征表现在,道德生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属性,道德生活是一种精神生活,它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并且渗透到物质生活之中引导和规范物质生活。
2、个体道德是在生活中发展的
道德离不开生活,道德是在生活中生存和发展的,个体道德也是如此。人们在生活中产生个体不同的品德素养,不是单纯的为了有道德而道德的。在生活中,人们追求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同时,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也随之发展。由于存在接受道德暗示、道德选择,人们的个体道德是在生活中发展的。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实现和达到既定的目标。个体道德脱离生活,必将导致其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这个基层土壤,就使人的品德因为失去了生活世界的依托而变得虚空、形式甚至无效。
3、生活具有德育功能
生活具有道德教育功能,只有当把道德教育的目的定位于“生活”并且是“可能的生活”层面上时,才能体现出生活具有德育功能,道德的本义才能体现出来。这是因为道德在生活中发展,道德教育只有以生活为中心,才能实现这一要求。道德教育如果不以生活为目的,人们的生活就不可能是道德的。因为如果人们在生活中过有道德的生活,则人性得到发扬。反之,远离生活的德育则是低效的,任何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都是畸形的,阻碍了人性的发展。
4、生活是实现德育最有效的途径
生活是变化的,现实生活的变化及其所发生的或内含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的变化必然对道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生活的变化要求道德教育必须直面现实,道德教育必须以其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基准,经过理性的反思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具体来说,就要求道德教育积极对现实生活中的伦理观、道德观的转变做出相应的调整,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与生活的变化相相协调的道德教育目标以及道德教育内容,不能将道德教育停滞不前,向学生传授那些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并不能对生活产生实际的指导作用的呆板的道德教条。只有这样做,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中,道德教育才能够长期不绝的发展下去。由此可见,道德教育以生活为基础是现实生活的必然要求,生活是道德教育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
三、生活德育的实现途径
(一)从生活中取材,确立生活德育实施原则
1、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德育要贴近生活,首先要将德育的主体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能远离生活,脱离生活。这就要求德育要以人为本,联系生活,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生活过程德育化,德育过程生活化。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求道德教育要关注个体的生活,从学生整体的生活过程出发,使学生主体通过现实生活体味有道德的生活并实践道德生活。引导学生在个体生活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精神生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创新生活,把握生活,主导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的生活。
2、按照学生的生活空间顺序,确立以生活为中心的德育
按照学生的生活空间顺序,要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具体来看:首先,在学校生活方面,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其次,在家庭生活方面,针对不同生活阶段的受教育者道德教育方式要有所不同。最后,在社会生活方面,我们要制造各种各样的条件引导受教育者关注并参与社会生活。总之,要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指导受教育者过有道德的生活。
3、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空间取材
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空间出发,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便学生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将道德教育融入生活,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个体。学生的道德水平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是长期性的,不可能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就“功德圆满”。学校的德育只是生活德育的一小部分,应当结合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学生个体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贯穿生活的全过程,这样,个体在生活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德性。
从生活中取材,还应该从学生的所有生活空间、从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选择,而不应该忽略、回避或抛弃儿童生活中的某些方面。这就意味着:一是要对学生的生活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审视,把以前未被纳入道德教育内容范围之内而又富有道德意义的领域重新纳入到教育的视野中去。二要对学生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开展教育,把它们作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通过实际生活在践行上下功夫
1、从近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学校开展道德教育,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精神面貌的实际出发,不能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提学生做不到的要求,也不提大而空的口号,而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把握好教育的切入点,细微之处见精神。
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只重课堂教学,使德育成了某一门课、某一种教材、某一些老师、某一个机构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时代的发展变化和青少年生活实际脱节,缺乏让学生亲身体验、自觉实践、自主参与、自我教育等形式。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近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2、注重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形成的,还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养成。在实践中不断确立道德信念、自我修养、锻炼意志、规范行为的过程称为“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研究人们品德形成过程的德育方法,对品德结构整体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反复的经受锻炼,养成具有道德规范性的道德习惯和道德行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源泉,在德育中实施“养成教育”符合道德认识的规律。丰富的道德实践是认识的根本,道德实践的锻炼过程也就是“养成教育”的过程。它在人们道德的感性经验有了一定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履行各种行为规范,经受检查、评价等来丰富他们的道德生活实践,上升为对道德理性的认识。
3、拓展生活空间,建构生活德育的环境
学校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依据,以满足儿童生长、生活和发展需要为目的的制度化生活的社会组织机构。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因此,学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学生获取道德情感体验的主渠道。但是,学校生活不是学生唯一的生活空间,应该让学生从课堂生活走向课外生活,由校园生活走向社区、家庭生活,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逐步提高生活质量,了解生活知识,理解生命意义,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
学生生活是现实的生活,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应让学生回到具体的、生动的、客观的现实生活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多走向社会,拓展学生生活空间。
道德教育与生活关系密切,无论从现实还是理论上讲,生活与德育不可分离,道德教育在生活中生存和发展,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德育通过实践指导道德主体的道德发展,即实践道德生活,从而过有道德的人。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自己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内含着极大的教育空间,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挖掘,如何去采纳,如何去运用。现实的德育已经离生活越来越远,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德育。我们在现实教育中确立过有道德的德育目标,要在生活中以真实的人为依据,以现实的、完整的人生为目标。道德教育意味着让人在生活中成为生活中的人。
【参考文献】
[1]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东方出版社,1996.
一、德育教育观生活化
传统的德育中,德育工作者往往居高临下,扮演着道德法官的角色,他们高高在上,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我校倡导德育工作者要放下“为师”的架子,摈弃专制,发扬民主,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力求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力求让教师每一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在德育过程中,尽可能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和研究,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能俯下身子和学生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成为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的伙伴,真正达到教育的民主。
二、德育目标的生活化
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学校往往把上级的一些带有评估性质的任务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而较少从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特点和社会要求看学校的德育工作。而我校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德育目标的拟订中努力做到“三个关注”,即:①关注并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进心理教育内容;③关注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交往生活。学生在当前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困惑与困难,决定着我们教育工作的方向。
三、德育制度生活化
1.完善班主任的考核制度
对班主任的考核来自几方面:除了德育处制定量化考核办法,旨在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的指标考核外,同时吸收学生参与对班主任的考核,使之更加全面、真实。而且还加入了班主任的自我考评和自我改进。并且每月把学校和学生对班主任的考核情况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以便其工作的反思和改进。
2.认真实行班主任例会制度
加强了班主任每月两次的例会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每次例会都要根据当前的工作任务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如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学生家长会的主持、品德评语的撰写、心理咨询方法、阶段性工作的自查等,并选择经验丰富有理论修养的教师和学校领导担任主讲,从整体上提高班主任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3.建立班主任工作学习制度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德育行家。为此,我校聘请了校内外优秀班主任和教育专家来校讲学,还投入大量资金和提供学习机会供老师们外出学习、交流、听讲座。仅去年一年德育处共召开班主任会13次,班级工作交流6次,班级工作自评4次,班队活动课交流12节,养成教育主题班队3节,论文和方案的评选活动2次,外出学习人员达到28人次。为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同时,还要随时把班主任平时积累的教育案例、经验体会、讲话稿收集和整理起来,编写成册(目前我校的《今日教育》专版和《教育人生》以及《精彩课堂 美丽人生》三本教育成果,得到了泉州市教科院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4.实现教育方式的变革
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应该多一点自,更多的体现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德育的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活动方式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和生活接轨。
四、德育活动形式生活化
没有情感体验的德育课程,必将是空洞和缺乏生机活力的。我校注意寓教育于多姿多彩的课外生活中,活动力求尊重学校实情、把握时代脉搏、注重当前热门、紧抓教育弱点,让学生在乐中求知、求真、求善、求美。
五、德育工作评价生活化
我校对教师、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评价考核,着重看效率的评估而不是工作量的评估。对学生的评价着重看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只强调行为的约束,以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发展为着眼点,积极倡导始终加分、激励评价、爱心评价和发展评价等方法。
六、德育环境生活化
1.重视教育环境的熏陶
环境育人,学校的一草一木,精心布置的长廊,构思巧妙的板报,富有教育意义的宣传图片、资料等,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校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要着力优化校园环境,建立健康的舆论环境,建设积极向上、勤奋进取、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的学校生活环境,发挥环境的人文教育作用,使学生有效地利用校园环境进行自我教育。(学校的宣传标语、班级名片等)力求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文化的气息。
2.注重教育空间的延伸
一、校园环境生活化,营造德育新氛围
校园是把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培养过渡的场所,具有无形的巨大教育力量。校园环境、文化,也是丰富的德育资源。学生生活在校园里,浓郁的德育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我们学校以走廊、教室、楼梯、花园、操场、橱窗、专用教室等为载体,建设校园德育文化,营造浓郁的德育生活化环境,让学生时时刻刻都置身于充满愉悦的德育氛围之中,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在校园环境中提升自我。校园墙体上,有激励性的标语,有校训、校风;橱窗里,德育栏目内容定期更换;走廊上、楼梯处,张贴的人生格言、名人名言定期更换;教室里,班级宣传栏有固定的德育内容;校园“光荣榜”上,每天都表扬品德优秀的学生;教学楼前,经常有各种德育宣传图片展览;定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等等。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能说话。
二、品德课堂生活化,建构德育新体验
品德课堂是小学德育的一个主阵地。虽然各科教学都有德育的任务,但不可否认,小学的品德课是小学德育的一条主渠道。这门课程本身就要求德育必须紧密联系生活,从学情出发,在生活中实施德育。所以,德育课堂必须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改变传统教学中把德育课程当作知识课程,在教学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而忽视现实生活的做法。其实,离开了现实生活的德育课堂,学生学得不会有兴趣,也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的效果无从谈起。我们在生活化品德课堂的建构上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
1.确立一个生活化目标,让学生去追求
品德课中,我们习惯于把学生看作待填充的“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袋”(科尔伯格语)。其实,小学生对生活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在现实生活中经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启蒙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学生不再是一张白纸。这就需要教师在每节课中,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遵循生活的逻辑,把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制定出切实有效、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课时目标,让他们去追求。
2.再现一个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去体验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知识的。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资源,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亲自参与讲一讲、议一议、演一演、辩一辩等活动,扩大经验,深化自身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自己,建构起个体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件最能体现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且有故事的物品,并思考这件物品为什么很有意义。几天后,学生们带来了各种物品,有玩具、书籍、衣物、照片等。课始,学生们拿出自己的物品,开始向大家讲述温馨回忆,一件件感人的故事激荡着浓浓的亲情。接着,让学生以“感恩亲情”为主题,谈谈在以后的生活中怎样回报父母的疼爱,给学生提供一个倾诉的“生活情感场”。也许学生的语言很简单,也不流利,也许他的故事不那么吸引人,不完美,但是他的体验是发自内心的,已经悄然拨动他的心弦。
3.创设一个生活化对话情境,让学生说真话
我们在品德教学中,发现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用成人所期望的道德价值观念搪塞一番。教师应创设一个利于学生说真话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敞开心扉,相互交流,实现师生、生生、生与教材真诚对话。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观点、认识与教材的观点、认识在不断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意义世界。
如我在教学《孝亲敬长》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首先播放一个小朋友过十岁生日的热闹场面,然后展开对话:“同学们都过过生日,你们还记得自己过生日时的情景吗?”顿时,教室里小手如林,气氛活跃,我接着问:“你们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热闹的教室安静了下来,向爸妈祝贺过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依然寂然无声,不少学生脸上已有一缕愧意和不安。我接着动情地说:“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一点滴的进步都包含着爸妈的心血,每一天的成长背后都有他们期望的目光,让我们记住他们的生日好吗?”学生们都点点头。最后,我让学生谈谈:“该怎样对待自己的长辈呢?”学生的每一句话都情真意切。在这个对话环节中,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也促进了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4.开拓一片生活化空间,让学生去实践
品德的效果应是知行统一。杜威说:使儿童认识到他的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是使他去实践。生活化品德教学要注重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打破传统教学在时空方面的限制,可在教室外进行教学,进行调查、参观、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利用课余举办行为规范评比、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等活动,将课内德育引入大社会。
在拓展生活化德育空间,指导学生道德践行时应做好以下两点:
首先,注重反馈评价。要通过不断强化,让学生将道德知识内化成一种习惯。例如,《合理安排时间》一课中布置学生课后制定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在一月内每天对执行情况进行自评和家长评价,每月底用日记的形式谈谈自己的体会,对进步的学生进行全班表扬,鼓励其在今后保持下去。
其次,注重活动实效性。因为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各自的教育主题,相对独立,因此,可以根据学校各项活动,如学校传统节日、社会实践活动等,将教学时间、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在活动中,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实践参与,丰富体验与收获,提高活动的实效。
三、班队活动生活化,搭建德育新平台
在学校开展生活化德育活动,实施的主体主要有班级、少先队和学校,其实德育的内容广泛,同一项德育内容,班级、少先队或者学校都是可以开展的,从德育内容实施而言,没有细致的责任区分。这里仅从班队、学校两个方面谈谈生活化德育的实施。
1.找准班队德育与生活的契合点
班队生活化德育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可以联系生活,走进生活,在生活里体验、感悟、思考,在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形成高尚品德。德育内容很多,涉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意志磨砺教育、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法制安全教育,等等。班主任、辅导员要对每个德育点精心设计、安排,寻找德育内容与生活的契合点,向学生的生活延伸,向实践延伸,将德育与生活密切联系。如礼仪教育,仅仅口头说教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实践,班级可以根据学生的仪表礼仪、说话礼仪、交往礼仪等方面开展持久的观察、评比、分析、总结活动,在生活中实践、体验,直至养成习惯。
2.实现生活中德育的“超链接”
生活化德育过程,即是借助一定的德育活动,把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作为学校,在全面、系统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要关注德育的生活化实施问题,要关注生活,引导师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成为生活实践体验的主体,从实践―感知―内化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即在生活中德育,在生活中实践运用。
一、模拟真实情境,引发学生道德行为
德育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教学技巧不同,它是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所以不能把德育封闭孤立起来,而应该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让德育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在很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其真谛是教育从生活中来,教育服务于生活,教育不能拒绝生活。我们不能将我们的孩子与实际的生活环境隔离。
我校的德育工作也努力遵循着“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本着“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的原则,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我校还在学生的安全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如交通安全教育,交通事故对未成年人来说,是容易忽视同时也是威胁最大的一类事故。如何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对于交通安全最重要的不是你懂不懂得这些交通法规,而是你能不能自觉地按要求去执行。为使学生知行合一,学校将现实生活中的交通规则迁移到我们的校园内,我们将交通标识、交通法规搬到校内。在康乐小学的校内路面上、楼梯上出现了双黄线、单黄线、虚线;在楼道的拐角、丁字路口、十字路中出现了斑马线;校园“路面”上不时有身着交警正装的小交警在执勤。小交警将交通安全教育与学生在校日常活动联系在一起。制定了《康乐小学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条例》,劝阻处罚的内容主要有:逆行(主要指学生在上下楼梯、通道内的行进)、超速(在楼梯、通道内冲跑)、追尾(行进间推攘、打闹)、超载(背着同学行进或上下楼梯)等等。小交警开具“红单”及时表扬突出的同学,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后都给予表扬,并颁发由校长亲笔题写的“表扬卡”。另一方面小交警也会行使职权对在校内所发生的各种违纪行为的同学进行劝阻、警示情节严重的给予开罚单并进行相应的扣分。每位学生一学年12分,扣满12分则必需参加学校交警小队组织相关辅导、学习活动。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再获得12分积分。
场景化的校园为落实交通文明行为提供了保障。学生长久在这样的场景中浸染,自然而然就养成了文明交通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自然而然地迁移到了校外的社会文明交通行为中。因此,学生品德、习惯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二、营造仪式氛围,引导学生道德体验
当前我们的国家、社会正不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对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紧迫。几年来,学校将仪式与典礼教育作为我们推动德育工作的燃料,恢复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使学校更加充满活力。学校把仪式教育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投进感情、融进其境,在仪式中强烈感受到特定精神文化和内心深处自我要求的召唤,让学生在主动的实践体验中获得特定的精神文化营养。仪式能够表达一种精神意念,把人们的情绪调动起来、集合起来,使仪式的意义得到表现和强化。
如每周校园里神圣的一刻—升旗仪式。学校成立了护旗仪仗队,由学校的鼓乐队和护旗手组成。每次仪式开始,鼓乐响起,身着正装的仪仗队员们手擎着国旗、校旗,在护旗手的护送下,神情庄重,步伐整齐地走上升旗台。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少先队员们致以最神圣的队礼。此时全场国歌嘹亮、旗帜飘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油然而生。而旗手和护旗手的成员是前一阶段各班的文明礼仪标兵,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升旗手和护旗手成员,是很多学生的愿望,他们规范的站、立、行乃至一举一动都对全体同学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每周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或社会知名人士的讲话,有班级与个人的才艺展示,有对优秀学生及班级的表彰并配以颁奖词的宣读,还有师生社会实践成果的展示等。这些不断更新的活动内容为庄严的升旗仪式与典礼赋予新的亮点,给师生以庄重、生动、愉悦的感受。
除了每周常规的升旗仪式,每年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是学校最隆重的两个仪式。如毕业典礼分为四个环节:回顾六年—感恩师长—展望未来—篝火晚会。回顾环节,孩子们重温陪伴六年成长的校歌,跟着儿时哼唱的儿歌回顾六年成长的剪影;感恩环节同学们对老师们、伙伴们娓娓道来心里的话、感谢的事;展望环节毕业生从老师手中接过沉甸甸的毕业证书庄严宣誓,最后用歌声、舞姿告别母校、展望最好的未来。真正通过典礼活动让学生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学校,让学生向往学校、留恋学校、热爱学校,难忘自己经历过的那一段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毕业典礼中,学校将舞全交给了毕业班的孩子们,各班孩子各显神通,突破自身极限,所有的孩子都站上了舞台。四个班的孩子,四个不同的性格的班级,呈现出一样团结的力量,一样纯真的期盼。节目中没有华丽的服装、道具,没有精湛的演技,有的是孩子们难以割舍的师生情、和朋友之间的友情。最后的篝火环节,在3名身着LED灯服饰的孩子的带领下,篝火推上广场中央的舞台,孩子们围着篝火跳起了兔子舞,带着对美好未来的生活的憧憬,带着老师们的祝福,带着家长们的期望,小学阶段的生活画上了一个快乐的句号,让毕业典礼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记忆。
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仪式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关系,并表达了某一时代人们的意识观念,思想情感等等。在精心设计的仪式的氛围中学生身临其境,使教育能够打动心灵。当然,仪式与典礼应该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相联系,让仪式、典礼不落入俗套,可以开拓思路。参与者不只限于全校师生,可以邀请家长、校友、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仪式、典礼的地点可以不在学校,可以走进社区、走上街头、走进大自然;形式可以是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文艺表演、爱心捐助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引导学生道德体验的作用。
三、创建民主班级,引导学生道德规范
班级应该是学生的班级,班级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学生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应该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黄金法则。
1. 在班级建设中影响学生
创建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优资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积极向上的氛围是无形的力量,它能引导人、陶冶人、教化人,塑造美好的人格。学生在班级里,通过集体的共同学习与生活,养成行为规范,积累社会经验,逐步培养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班级可以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场所,同时班级也是学生个体与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学生在班级的各种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转换社会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班级建设中,学校也鼓励学生自己设计班级品牌。在讨论基础上拟定各自的班名、班风、班训,设计班徽,创作班歌、班级铭言等。这些以文字或图画形式存在的品牌标志成为凝聚班级人心、提炼班级精神、展示班级风貌的目标所在,更时常提醒着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励着孩子为争创品牌而努力。
2. 在班级管理中锻炼学生
班级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学校生活有一部分活动是每天周而复始的进行。例如,学习活动、两操活动、课间活动、卫生清扫、红旗评比、班务、校务等常规活动,就在这些看似普通而平淡的活动中,塑造了学生不同的人生。因此把常规活动做实做出特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易于产生德育认识。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现在的学生有着浓厚的参与意识,渴望班主任能给他们参与管理的机会,学校要求班主任大胆放权,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时时处处体现对学生的最大尊重,有意识地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及参与竞争的意识与能力。几年来,学校实行“岗位竞争制”“班级工作承包制”等,积极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有助于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学生做班级的主人,有了主动权和发言权,对班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荣感就被激发起来,工作起来就有劲头,创造性才会大。
3. 以班级的主题教育活动塑造学生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往往能将抽象的道理、空洞的说教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活动的过程其实也是教育的过程。任何班级都有形成积极班级精神的潜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求。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按照学校的计划,班组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假日小队活动。在活动中,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安排,自己则以合作者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商讨,提出参考意见,不过分干预,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由学生自己总结活动的得失。通过活动,学生才能得到了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培养。应该说,活动有助于学生间的了解、交往与人格完善并能促使学生尽快融入到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活动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教师走近甚至走进学生心里,产生了互动发展的亲情。
四、组织实践体验,引导学生道德感悟
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抓住学生中的焦点问题,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一种教育途径。如果能注重“体验”和“感悟”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参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投入,德育实践活动就可成为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训练、验证、实践道德规范,丰富自己的道德认知,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求、信念和行为。
如每年的春秋游活动,都是单一“看”“玩”“吃”的单调活动形式。去年学校确定了秋游主题:“远足”。希望通过组织孩子长距离的徒步活动,引导学生践行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目的地设置在距离我校不远的仙岳山公园。为了配合引导学生体验吃苦耐劳,同时提倡健康饮食、节省开支,行前学校老师特别强调,要求同学们不带零食、饮料,不带精致奢侈的食物,提倡带自制的五谷杂粮食物和白开水,老师们的午饭也和孩子们一样是自带的温开水和白馒头。一样的秋游,却是别样的感受。
去年的“六一节”,学校也改变以往游园的传统活动模式,寓德育于体验,开展手拉手爱心义卖活动。我校学生电视台派出精英记者团,走访我校的“手拉手”结对学校世纪学校。世纪学校的简陋,小伙伴们艰苦的学习环境给小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加爱心义卖,帮一把我们的小伙伴吧!”回到学校的小记者们制作成宣传短片,在校园电视台的播出时间向同学们出号召。节目播出后,影片中那教室的斑驳墙面和学生的灿烂笑脸形成的鲜明对比引起了大家深深的思考。在厦门这座现代化城市,竟然还有这样一群同学们,他们的学习条件如此艰苦,但他们仍然在坚持学习着。
倡议播出之后,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甚至社区的爷爷奶奶们全都迅速地动员起来。六一义卖当天,跳蚤书市、爱心果汁铺、丝袜花制作、墨宝轩各种奇思妙想的义卖创意纷纷涌现出来。在这里孩子们亲手制作,体验动手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制作体验,而这制作的成果将成为今天的义卖主角,帮助“手拉手”的小伙伴们。
【关 键 词】 德育;生活化;主题实践;家校互动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动态发展过程,这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生命的尊重。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走进孩子的生活世界,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不能从生活中走开,也无法从生活中走开。德育是内在于生活的活动,以生活为起点,以生活为终点。德育在生活中进行,其主题与素材来源于生活,其过程与生活过程一致,其范围延伸到儿童所有的生活,不仅要在其日常生活中展开,而且要在学习生活中展开,不仅在学校生活中展开,而且要在校外生活中展开。
一、日常养成
德育教育的内容所要解决的,是在德育教育中要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一般来说,就是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所要传递或使学生掌握、形成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之类的东西。而且,离开了具体内容的支撑,整个德育教育过程也将流于空洞和变得毫无依托。于是,从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入手,是实施“生活德育”的有效突破口。为了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立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养成教育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以生活为基础,注重生活细节,关注发生或促成发生于小学生身上的点滴小事,通过实践道德生活,培育孩子良好的习惯意识和行为,进而成为有道德的人。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下,通过方向引导和训练强化而逐步形成的。在养成教育中,学校既严格要求,又通过说一说、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练一练、做一做等活动,让学生在有意的反复强化中达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同的目的。
二、课堂生成
于春风化雨中润泽德性。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校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课堂中蕴含着许多德育的因素,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教育意识,恰到好处地把握教育契机和教育资源,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实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正如赫尔巴特所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于是,任课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内涵,成为实施“生活德育”的主渠道。如我校刘老师上《花瓶打碎了》课堂实录片断:
1. 听音猜测:多媒体播放玻璃破碎的声音
2. 出示课件,看图:《小红打碎了花瓶》
……
师:我们一起来看(播放课件),小红的爸爸会怎么样呢?小红的爸爸可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宽宏大量,你看,他高高的扬起了大手,想干什么?(打小红)你愿意看着小红挨打吗?(不愿意)可来不及了,叔叔的巴掌马上就要打下来了,我们怎么办?谁来劝劝叔叔?
生1:叔叔,小红又不是故意打碎的花瓶,再说,她已经如实跟你说了,您不应该打她!
生2:就是呀,如果小红跟您说了实话,您还打她,那她以后就不会跟您说实话了!
生3:叔叔,您说,一个花瓶重要还是诚实的品质重要?您如果打了她,就会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她会很难过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的理由,可叔叔还是要打,怎么办?我想如果把你们的理由合起来,说服力肯定会更强!谁来试试?
生:叔叔,小红不是故意打碎花瓶的,况且,她已经跟您说了实话,您若再打她,必定会伤害她的自尊心!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不但善良可爱,而且还聪明机智!在你们的劝说下,你看(演示课件),小红的爸爸终于把高高扬起的手放下了!你们看(演示课件),小红怎样了?(笑了)……
一堂40分钟的口语交际课,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巧妙地将诚信品质的培养、同学间的关爱以及同情心的培养演绎得淋漓尽致。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德育追求的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它没有功利性很强的、一眼所能看穿的教育目的,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刻意的形式和程式,讲究的是“润物无声”,讲究的是“潜移默化”,它通常伴随着其他主体活动自然而然地生发,水到渠成地推进。
三、主题实践
由静态的、单调的和知性的德育走向生动具体的生活德育。近几年,我校围绕文明城市创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等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精心设计、规划并组织的主题实践活动,在直接的实践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生活的意义。如实施“五自”教育,从培养儿童的“自理、自立、自律、自护、自强”能力入手,开展了“生活技能训练比赛”和“重庆市未成年人网络文明工程”等主题活动,形成了“人人参与竞争,个个参与考评”的“争优”局面。同时,利用各种先进设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成立的微机、摄影、剪纸、绘画、舞蹈、书法、机器人等20多个不同的兴趣小组,连续举办的五届艺术节、体育节,为少先队员发展特长、展示技能搭建了平台。艺术节设声乐、器乐、舞蹈、故事会等专场比赛,举办摄影、绘画、书法、手工作品展览,使全校学生结合自身特长有选择地参加。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德育教育的一个当然之责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价值上的引导,不能听之任之,任凭不良生活对学生产生某种消极的影响。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不仅是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生活方式,也是德育教育由静态、单调、知性走向生动具体的道德行动与体验的良好载体。
四、家校互动
搭建孩子德性成长的“德育场”。一个人的任何一种意识和行为的产生与变化,都离不开实践中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实践着的人的主体条件的变化。家庭作为学生生活的最重要的环境之一,是不能忽视而且必须深度开发和利用的“生活德育”教育资源。于是,人民小学在“生活德育”的实施过程与机制、方法、途径上,高度重视家校互动联动,形成脐带联系,由此搭建起了孩子德性成长的“德育场”。如学校每学期都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及时向家长汇报学校的近期工作,与家长交流教书育人的思路,努力使学校倡导生活德育的理念、做法,在交流中得到认可和支持。通过家校沟通,辅导员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原来单纯的家庭作业也变得丰富多彩,“帮妈妈做一次家务”“调查一下周围的黑网吧”“做一个绿色小使者”等等,变成了家庭作业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互动方式,更新了学生和家长的观念,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到社会中体验、实践创造了条件。
五、社区教育
为有效利用社区教育的资源优势,人民小学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这是由该校招生范围内的社会各界参加的,为促进“教育社会化”的一个社会组织,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综合管理机构,是人民小学协调服务区内社会群团组织帮助学校发展的区域教育机构。社区教育委员会明确各参与单位的职责,分工协作,为了一个共同心愿:“拓宽教育渠道,形成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社区教育委员会成立后,开展了系列活动。如成员单位区法院组织六年级学生到区法院观摩了一起未成年人抢劫案的审判过程。这次活动打破了传统的说教式法制教育,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犯罪人的犯罪事实,感受法庭审判的真实过程,从而觉悟到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学校德育要回归生活,直面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为了祖国下一代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为了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为了改变目前的学校德育现状,我们应还生活的本来面目,以生活为教材,让学校德育真正体现它的地位与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 建构生活化的课堂:小学品德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1.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1519;2.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摘要:针对中职生情况的特殊性,中职学校需要探索德育的新路径。基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通过学校教育、企业实训、社会规约“三途同归”的生活德育路径,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教学实践为本体,以制度建设为固体,使学生德育取得了多方面的显著成效,积累了中职学校生活德育的重要经验。
关键词 :中职;生活德育;路径;载体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127-03
思想、政治、道德、法纪的德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人才培养性质与方向的重要保证。尽管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在此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一直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如何提高德育有效性,成为摆在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以我校为例,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8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82%以上的学生为初中学习后进生,80%以上的学生为留守儿童,70%以上的学生是问题学生,近50%的学生来自离异家庭。在学校,学生自由散漫、嬉笑打闹、迟到早退、抽烟喝酒、逃学辍学、沉迷上网、恋爱成风,甚至结交不良青年,打架斗殴。
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如何激发文化课学习兴趣,如何强化专业学习思想,进行什么样的心理辅导,如何补偿家庭温暖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近年来,我校针对中职学生的特殊情况,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以开放、包容、礼仪、诚信、智慧的品牌德育为核心,同时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从文明礼仪、行为规范、道德品质、自立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入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各个学校生活环节实践生活德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生活德育的构想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没有能与生活分离开的纯道德生活,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生活本身的直接现实性、实践性、情境性、整体性是任何一种生活之外的教育方式都无法替代的。
杜威曾指出:“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德育的途径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习是学生的活动,生活是最好的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德育的方式应当重情感情境,重实践体验,带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学校、企业、社会中的问题,自我思考、体验,以自身的视角来分析问题、思考应对的方法,在实践中守规则、懂礼仪、讲诚信、能包容,过有道德的生活,享受道德人生。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生活德育的构想。什么是生活德育?简言之,从德育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德育。即德育的起点和归宿应该是引导人学会生活;德育的素材和场景来自生活,生活又成为德育践行和体现德育成效的场所;将德育根植于鲜活的现实生活,充分激发学生自信,开显学生潜能,在活动中育德,在生活中育人。我们的德育过程就是通过“教学做”的活动,实现行知合一、道德自觉的过程。我们要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确立学生中心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努力创设德育情境,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和行业及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良好道德品质的魅力,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增强落实道德行为的自觉。
探寻“三途同归”的生活德育路径
秉承陶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精神,鉴于学生学习生活在学校、企业和社会的空间特征,生活德育必须探索利用好学校、企业、社会这三大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生活德育主要路径 学校作为生活德育的主阵地,应采取以下措施开展生活德育。一是建设物化环境,发挥环境熏陶作用。校园环境是无声教科书,构建文化品味高、美化绿化好、富于教育的育人环境,使校园内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如向师生广泛征集楼名,精心设计校园内人文景点、格言、警句、植物介绍标牌,设立读报栏,张贴名人字画、陶行知语录,开设各种专题宣传展示的橱窗、黑板报、专栏,全校师生开展“每天四问”……校园处处渗透生活德育理念。二是开展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品德成长。我校每年开展新生军训,矫正新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坚韧的品质,增强身体素质;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社团活动、艺术节、科技节等,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规范在我心中”、“诚信伴我成长”等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通过行知志愿服务节、行知体育节、文化艺术节、创造节等主题活动,“校园歌手赛”、舞蹈队、礼仪队等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开放、自信、礼仪、诚信的品质。三是实施非常措施,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学校制定了“晨训、军训管理规程”,聘请了6位退役军人作为生活德育教官,将军训纳入课时管理,实现了军训生活德育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还实施每节课前站一分钟军姿、每次集合集会站2分钟军姿、每次军训前站5分钟军姿的“125”军姿站立活动,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纪律观念。
企业实训:生活德育重要路径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我校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让企业文化进校园,发挥德育作用,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力和相融度,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企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就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我校除了在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团队精神、敬业态度外,还大力借助企业、实训基地,让学生对企业文化及用人要求有切身的感受。学校请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实习出色的学生及在企业干得比较成功的学生到学校做讲座,做报告,谈心得,举办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给在校学生现身说法;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和学校的实训基地去见习或实习,让学生明确职业道德在工作岗位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力,提高学生职场生存力。
社会环境:生活德育非常路径 为了发挥社会环境的育人作用,扩张学生道德的社会表现,让德育回归到社会真实生活中去,学校团委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到企业、厂矿打暑假工;参与“绿化合川”万人植树活动、“合川是我家,人人靠大家”创国卫网格化活动;定期到区福利院陪老人聊天,为老人做义务劳动;与特教学校联谊,送去关爱;每周五参加创文明城区义务劳动;在公共场所宣传禁烟和创国卫工作;上街作交通劝导员……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学生巩固了已有的道德认知,达到“行知合一”,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爱心都得到了充分培养。
培植“三位一体”的生活德育土壤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结合企业的人才要求,我校在“教产学研合一”思想指导下,注重通过课程开发、教学实践、制度建设“三位一体”来培植生活德育的厚实土壤。
课程载体 首先,确立新的课程体系,使行知合一、德能兼备有保障。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删减文化课时,增加专业课时,制定专业能力标准,狠抓技能训练,同时对专业课程设置做了大胆的改革,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组成模块施教,凸显了中职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本质,学生能学懂学会,增强了自信心。其次,开发特色校本教材,使生活德育有载体。依据“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思想,我校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要,通过人才需求调研,摸清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形成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校本教材。根据各专业特点,每一章节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并且在教材中体现行业的道德要求,让学生在学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职业道德培养。
教学本体 根据陶行知先生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于交给学生“生利”本领的精神,我校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学校即工厂、学生即学徒、教师即师傅、课堂即车间、作品即产品”的思路,通过实训、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形式营造出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发展环境。教师通过生活与教学相结合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引导学生在“教学做合一”中端正职业态度,掌握正确方法,形成岗位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如与迈高电梯、达方电子、北汽银翔等签订的订单培养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做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赢;对贫困学生实行的工学结合、产教结合使很多学生没有因为家境贫困而失学;顶岗实习让学生能最直接快速地适应工作岗位。另外,通过企业教师工作站,行业专家进课堂,组织学生教学实践等方式,使我校的生活教育模式彰显了现代职业教育特色。
制度固体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书记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专业部长为成员的生活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生活德育改革的领导、协调、规划,制定生活德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德育处、团委、安保处、专业部、班主任、生活德育教官、校园保安、宿管员为骨干,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落实学生管理和生活德育各项具体工作,保证各项德育改革措施科学、有序、高效的进行。其次,加强经费制度保障。学校投入公用经费的三分之一和绩效考核的40%用于生活德育,并落实到各项生活德育工作中,人员积极性高,工作落实好。学校建立了生活德育机制,制定了诸如《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生活德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推进生活德育的管理办法,使生活德育有章可循。
生活德育改革的成效与经验总结
成效 通过上述学校教育、企业实训、社会规约“三途同归”的生活德育路径,在课程载体、教学本体和制度固体的支持下,我校生活德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一,扭转了学校风气、重塑了学校形象。如今,校风正、行有礼、人进取、秩序好、环境美已成为学校常态,逐步形成了开放、包容、礼仪、诚信、智慧的学校德育品牌,学校也因此获得了重庆市、合川区教育系统二十多项殊荣。其二,促进了学生发展,提高了办学质量。近三年来,学生获得5项全国技能大赛三等奖、5项重庆市一等奖、8项重庆市二等奖以及26人次的三等奖;在2012年、2013年的合川区中职技能大赛中,囊括了所有参赛项目的一等奖,两次获得团体一等奖。其三,激发了教师热情,促进了师资建设。近年来,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精神鼓舞下,涌现出一批学陶、师陶、践陶的优秀教师。先后有15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80%以上,教师获得重庆市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团体总分第一名。其四,增强了办学功能,扩大了社会影响。学校现发展到17个中职教育专业、11个开放教育专科专业,形成6个“3+2”中高职衔接专业。2013级学生摄制的微电影《野百合也有春天——职高生的高考梦》在新华网、土豆网、优酷网上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重庆卫视进行了专题报道;2013年重庆市、合川区各级媒体正面宣传报道160多次,社会示范效应凸显。
经验总结 一是要有反思思维,即反思过去德育工作的低效,克服以往德育中的说教、约束、惩罚做法,克服空洞、乏味、与生活脱节的弊端。二是要有理论灵魂,即学校要有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为此,学校购买了一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著作,发挥思想启蒙作用。同时,要求教师们结合教学探索生活德育实践,做有教育灵魂的教师。三是要有切实办法,即找准入口,从对人、对事、对学习、对工作、对环境的态度和方式入手,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具体情境中引导、体验、实践。四是要有保障措施,即全体教师都要树立培养“行知合一、德才兼备”人才的理念,将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自己还要提高专业水平、讲究德育工作艺术,不断反思和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叶上雄.生活教育十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
[3]唐智松.陶行知居渝期间教育思想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一、以理论学习为起点,正确认识“德育生活化”的内涵
为了正确认识“德育生活化”的内涵,学校定期组织德育干部和班主任学习相关的文章,并统一购买了汪凤炎等著的《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一书作为研究学习的蓝本。在阅读、撰写读书心得、深入探讨的过程中,许多科任老师也加入进来,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研究活动推及至全校教职工。通过学习,大家深刻理解到,所谓德育生活化,就是强调道德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积极开发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代生活资源,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意义、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德育生活化强调学校德育在内容上要贴近社会生活,在方式上要走进学生生活,在德育领域上要覆盖现实生活,在德育评价上要指向现实生活。
教育总是与生活并行的,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学生是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的,“一个人有怎样的生活,在他面前所展示的道德和道德意义就会是怎样的;一个人的生活境界有多高,他所揭示和理解的道德意义也就会有多高。因此,学校德育只有真正地回归生活,才能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二、以班会课为突破口,密切德育与生活的联系
为打破传统班会课的僵化模式,我们要求班主任思想上要重视班会课,内容上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际,形式要多种多样,可采用由学生做主持人,以校园真实情景――乱扔垃圾、乱涂乱画、踩踏绿化地、破坏公物、乱花零用钱、浪费水电、浪费粮食等为切入口,让学生深入思考,广泛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警醒;或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带手机到校的利与弊、上网聊天的得与失、周末是参加社区义工活动还是参加兴趣班学习等展开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做法,感悟人生哲理。总之,我们要让班会课成为学生窥探社会热点、洞察社会发展趋势、关注身边人物、关心自身发展的平台,让班会课成为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分担忧虑、分享喜悦的天地,让班会课成为大家喜闻乐见、表现自我、感受生活、感悟人生道理的舞台,让班会课成为德育生活化的突破口。
三、以学生活动为抓手,拓展德育生活化的外延
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由感性走向理性的桥梁,是激发道德情感的催化剂,是培养道德能力的平台。德育生活化要求学校德育走出书本,走进日常生活;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实践。
为此,我们从四个方面拓展德育生活化的路径。一是由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牵头,组织学生自律委员会,下设学习部、文体部、纪检部、卫生部等部门,各年级下设分会,让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积累管理经验,培养领导能力。二是大力倡导学生自发组织社团并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只要符合申报条件、有章程、有活动计划或行动纲领的学生群体都可组建自己的社团。学校一学期开展一次社团展示活动,让志同道合、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在学习之余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特长,在参与社团活动中培养组织能力和集体精神。三是每年开展几次大型活动,如爱国歌曲大合唱、十佳学生才艺展示,各种球类比赛、手工制作、即席挥毫、绘画、厨艺大比拼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体会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领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真谛。四是号召学生积极参加义工活动。学校要求学生每个寒暑假或周末必须参与社区或乡村的义工活动,为孤寡老人和孩子做清洁、换送煤气、购买生活用品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参与或协助社区组织宣传、清洗、绿化美化等工作。学校德育处和团委会也会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去参观、学习、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的发展。
四、以校园传媒为平台,营造德育生活化的氛围
“社会道德环境是个性道德成长背后的一只看不见的推手。”学校利用全部学生在校住宿的优势,以校园传媒为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生活化氛围。学校广播站在中午和傍晚时分,播放“校园热点大家谈”节目,邀请师生作点评、谈感受。学校电视台每天18:00―18:45时向各班播放“时事精选”“一周新闻”“焦点访谈”“人物周刊”等节目,周日晚21:00―22:00时播放学校电视台制作的校园新闻、“校园生活大观”节目,让学生安坐课室也能知天下事、校园事。学校宣传组每周出版《校园简报》,教学大楼每层均设有报纸栏,校道两旁有多处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总之,学校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一个“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氛围,让学生明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道理。
1.1“生活世界”与人的发展
从胡塞尔的观点来看,“科学世界”产生于“生活世界”之基础上,并且是人在“生活世界”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衍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理性视域,它运用理性逻辑之网把“生活世界”的那些直接和主观性的东西过滤,以期望达到一种超越主观、直观的客观性。因此,“生活世界”就其实质性来说应是要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关注人在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直接的、具体的现实生活环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实践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表明,生活是什么样,人就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人,不同的生活世界生成不同的个人。因此,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道路应该归结到与人的实践整合的生活世界中来加以解决。不仅要体现对人的“文化”关照,更应该真正回到实践中,从外在的因素对人进行“整体”上的关注。
1.2“生活世界”与德育
“生活世界”理论给我们对当今学校德育的考察提供了理论指导。教育家陶行知在其倡导的生活教育中提到:“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就是说教育从其产生之初就具有浓浓的生活性,是融合在生活之中进行的。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道德与德教育发生源的意义上看,道德从其产生之初就具有强烈的生活特性。“道德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总是同一切生活领域的行为方式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的道德都是在每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使生命自由生长最肥沃、最鲜活的土壤应该是生活,学校道德教育应当体现出生活特色。生活世界的本质体现为人的生命本质,人的生命本质体现于一切实践活动中,离开了人的生命意义,离开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生命体验,任何学校德育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德育只有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他们对道德问题的认识才会觉得真实而亲切,才能懂得道德意义的存在,道德才能说是可教和能教的。但是,生活不是过去时,也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德育要面对学生真实的生活,面对生活中的尴尬、压力、恐慌。人的生命中具有解决这样问题的潜能,这是一个人生存的本能,但是能否实现并非是无条件的。德育要关怀学生现实的当下的需要,就是关怀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关注生活主要是关怀真正对学生的生命成长有意义的那些具有生命感动的活动。帮助他们适当地解决,从而培养、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人类个体生命有道德学习的潜能,道德学习是以尊重生命及个人的自尊、自爱为起点,尊重生命活动中表现出的人性规律,理解和宽容生命的不同发展样态,运用生命资源陶养学习者的道德。由此,德育应以生活为根基,遵从生命特性,回归人的本真。
2“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德育目标追求
“生活世界”理论对我们反思传统德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德育如果不考虑学生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不与学生社会生活接轨,就无法真正落实其应有的价值。
2.1传统德育淡漠了主体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在当前的学校德育中,学生的生活世界正在日益缩小,学生的生活空间被教师侵占,学生日益失去了自己的自由,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取而代之的是盲目追求既定德育知识,在德育教育中,教育者仅仅满足于对单纯的特定的价值观念的传授,满足于学生对道德准则的盲目遵从,德育创新空间狭窄,德育课堂忽视了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忽视了师生、生生之间的生命交往,忽略了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淡漠了对人心智的开启,不利于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严格遵守上级指示和教科书要求,唯上、唯书却很少能唯实;教学方法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忽视特定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这种缺乏人性温暖,忽视个体生命意义的教育,实际上也是轻视生命的主体,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虽然获得了道德概念、道德知识、道德规范与准则,但却缺乏关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珍惜自己生命,对幸福有执著追求的最根本的道德意识。
2.2生命德育倡导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关注人的生命
人以生命的方式而存在,生命的积极活动构成人的生活。生活世界是以人为主体的,人们周围环境中形象而具体的现象都体现在其生活世界中,与其日常的具体生活相贴近。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就是出于对人本性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命的尊重,同时启迪我们当今学校德育只有回归其本来面目,“以人为本”,以人的生活为根基,回归到人的现实和具体的状态,关注人的生命成长,才能使德育真正走向科学性与人文性并举的轨道。正如叶澜等教育家所言,“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全我的中心点和统一点就是自己的良知,就是神,就是生命。”生命德育倡导以人为本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要求生命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生命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自由而充分地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的身心和谐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认为,法的教育是“堵”,是用强制手段让人遵守底线;心理教育是“疏”,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仅有这两者还是很不够的,需要有一个引导的机制,就是要加强德育。道德教育的主旨应该是鼓励人过高尚的生活、高品位的生活,是改善人的生存状况,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2.3“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德育目标:追求人生幸福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人生的追求。幸福的本质是精神愉悦,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满足,其核心是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这实际上是个终极关怀问题。人人需要终极关怀,人人会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追寻人生的终极意义和归宿,尤其是在面临困境与苦难之时,更需要精神依托和心灵慰藉。“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德育强调更多地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现实生活与精神活动。“对幸福的敏感、向往与追求乃是一种有待于发展的主体能力。”一个人幸福的获得必然取决于两方面的道德教育:第一,“主体必须有一个合乎人本质的人生目的。没有目的的人生就是漂泊的人生,使命感的失去就是意义感的失去,幸福就无从获得。”然而,这种目的的实现必须要与生活相联,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和感悟生命的意义,挖掘生命潜力,更好的发展生命。第二,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教育。幸福其实在很多时候是人们心理上的感受。一个生活忧愁的人,是很难有幸福这种感受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幸福感,知道如何实现个人的和谐发展,与家庭、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从而高质量地完成生命的历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
3“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德育实现路径
3.1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主体地位和道德主体性
生命德育不是培养理想化的圣人,也不是培养具有某种政治理念的人,而是要在生活中生成“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在德育教育中是以回归生活,享受生命为最终目标的,而不仅仅是满足于道德知识的教学与学习。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要求我们尊重生命主体,为生命主体全面而和谐、主动而健康的发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3.2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设计德育课程
生命德育要求以儿童生活的重要价值维度和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来设计课程。课程中洋溢着儿童生活的气息。因此,在德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真实生活需求,在课首、课中、课尾的处理都应体现学生的生活要求。关注学生自身生命,关注他人生命,关注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处事,以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
3.3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生成德育内容,凸现体验
德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终结。人作为一个时间性的存在,总是向未来无限丰富的可能而开放的。学生并不通过学校德育所实施的道德社会化而终结自己的道德生活与道德精神的建构,而只是开始,也只在不断地“开始”中,理解既有的道德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道德。因此,学校德育内容应该源于学生的学习、交往以及日常生活,关注学生在成长历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创设让学生自己体验、探索、顿悟的氛围中生成、设定德育主题。在无痕的境界中实现对人灵魂的感召,让学生豁然开朗。
3.4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体味生命的交流与对话
生命德育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参谋或伙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是尊重、民主、平等和自由的。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是以平等的身份,真实的感情,以自己对生命的关怀来影响、启发和带动学生对自我生命及一切生命的关怀活动。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和幸福感,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欣赏的师生关系将极大地激发师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师生生命都获得自我的充分发展。
3.5积极践行道德活动,创造新的生命体验和道德境界
生命德育需要带领学生更多地参与生活,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从枯燥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把德育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构筑社区、学校、家庭一体化的德育教学空间,给学生练习和反思道德行为机会的开放式指引。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辩论,少一些结论,这样我们的德育教育才会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才会走进学生,走进心灵。
3.6重视道德评价,实现知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
关键词:引感体验;内化实践感受;强化德育行为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79-02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中处处隐藏着德育契机,就连我们学校教育的德育主阵地——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许多教材的设计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通过多年的摸索,我真正体会到要让德育工作做实做有效。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要把品德融入生活,紧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自我教育,内化自己的道德情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一、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引发学生情感体验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教育是‘与时俱进’的,要随时随地地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些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生。”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我尽力做到把教育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在教育学生要尊敬家长、体会家长的养育辛苦时,我在课前让学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钩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照片上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变活了,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开展生活中的德育体验——内化学生实践感受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小学生喜欢在游戏中接受教育,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在教育学生“如何关心老人”时,我让他们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表演。我把头巾一戴,大花棉袄一披,弯下腰,走路颤颤微微的,俨然一个行动不便的“老太太”。把学生安排成坐公交车的情境后,我提着个篮子晃晃悠悠地登上了“车子”,孩子们很热情,有的来搀扶我,有的来帮我提篮子,还有的给我让座,看得出来,这些都是孩子们的自发行为,这样充满真情的关怀让我感动不已。这些事例有很多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关心老人、尊敬老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并内化到了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道德行为内化。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育学生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时,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例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
3.讲述生动有趣的育人故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教学《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时,小朋友们都明白了,是狡猾的狐狸说了许多好话把乌鸦嘴里的肉骗走了。当我让孩子们想想,对小乌鸦说些什么话?好多孩子都说:“小乌鸦,以后再也不要多听好话了,否则容易上当受骗啊!”有个孩子却说:“老师,狐狸很饿了,可能它家里的宝宝在等着她找吃的呢,它实在找不到呀,如果乌鸦有爱心,分一半给狐狸吃,可能狐狸也就不会骗乌鸦了,那他们不就都能吃到肉了吗?”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多有爱心的孩子。我经常告诉学生,学会做人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从小要学会关心、体贴身边的人。
三、拓展延伸德育生活化——强化学生德育行为
在德育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育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时,在活动前的调查中,学生发现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居民都把垃圾倒在垃圾桶外、河沿上;河水中不时可看到塑料袋、泡沫浮子、烂衣物等生活垃圾,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带领五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一次“整治污染大行动”的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污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连续三个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我们来到学校附近的河道捡垃圾、写标语、向附近居民宣传保护环境重要性,几天的努力,河水清澈了。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德育的最终目的。
一、改善德育的心理环境,营造平等和谐的生活世界
有人说,当一个教师试图用某种观点去封闭学生的思想时,他就是在进行道德灌输。我们教育意识中的“禁止”“必须”“不可以”,正是在努力用一种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或道德规范去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排除其他各种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养成”社会所认可的“正确”的道德品行,甚至将这些“训斥”“告诫”美其名曰“塑造”“培养”。这种意识表现了“以上对下”“权威与听从”的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在学校生活中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关系,使师生精神交流成为常态,才能让学生在自由、平等、安全的生活世界中受到教育。
1.建立对话关系的第一把金钥匙:打开“心”世界
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自我生成的。学生既是受社会道德影响的客体,更是有着自己道德结构的主体,按照主体教育思想,德育首先应“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行积极主动的道德思维,在自我思辩中发展道德观点、道德推理与判断选择能力,让他们的思维永远处于“开放”的状态中,经分析、批判、检验,合理的接受,不合理的摒弃,并内化为自己的言行。如思品教学《讲谦让》一课,让学生明白谦让是一种美德,我们需要谦让品质,但是其思想行为目标导向并非要求学生无原则的时时处处讲谦让,过分纵容他人行为就成了一味的“忍让”,伤及了自己的原则与利益,这是不可取的;在机会面前是否讲谦让,这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不是将划一的标准强加于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思索,学会判断,做出选择,形成真正的师生思想可以交流与碰撞的平等心理关系。
2.建立对话关系的第二把金钥匙:语言“人性”化
德育离不开语言。当我们还在以知识拥有者身份运用“告诉式”“指令性”语言对学生进行传授,要求其接受时,不妨来一些“协商性”“激励性”的“人”性语言,你会感受到师生的对话关系是多么的充满人情味、多么的美妙!“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上课了吗?”这种商量性的话语也许比命令式的“上课”更富有情感色彩;“我认为怎样,这只是代表我的个人观点,同学们的想法也很有自己的思想……”这类民主性激励与评议,远比“唯师独尊”的霸权式教育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只有在情感性、生命性的师生语言交往中,德育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
二、儿童的生活有多宽广,德育的途径亦有多宽广
现代生活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发展的教育,“活”的教育。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 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未来之教学,必须建立在生活经历上,始可谓活的学校、活的教学”。这些论述启示我们德育应该与生活接轨;既应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也要关心现时生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出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德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学生生活,努力改善活动过程,让活动成为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活动,丰富其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
1.在课堂生活中感悟和体验。
学科本身就蕴涵着许多德育内容,如语文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感悟课文情境,在情感上同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这样才能收到陶冶情操、震撼心灵、影响一生的教育效果。数学课,要让学生多体验辩证的思想,严密的逻辑,精确、简洁的语言表达。社会课,要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环境保护的重要,等等。在课堂上,老师要有目的地向后进生倾斜,让他们朗读和发言,让他们体验成功,寻找自信,缩短差距。
2.在课余生活中强化交往能力和做人准则。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现代德育学理论揭示,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显的循环往复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可能形成。因而,在课堂学习之余,师生在“生活”中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沟通,在创造师生间交往关系的同时,也创造着生活,体验、内化着生活的要求,从而也建构着自我。另外,通过生与生、生与他人间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在自然、真实、直观的冲突交往和生活情境中,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如何与他人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3.在家庭生活中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物质的贫乏、艰苦生活的磨练,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弥补了学校德育的薄弱。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家庭教育,往往生活中的困难、劳累和挫折都由家长代劳了。民谚说得好,“勤劳的母亲养了个懒女儿”,而这些孩子一旦进入社会,碰到困难、遇到挫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论是出于现实的需要,还是面向未来的要求,都应重视少年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4.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提升德育素养。
社会生活呈现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社会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最生动鲜活的德育教材。但是,如果学生不去参与,或有所见闻却没有深刻感悟,学校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仍旧不能上升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学校号召助人为乐,老师讲述了雷锋送大嫂回家,抢救落水儿童,捡了钱包归还失主等故事,并号召向雷锋叔叔学习……但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机会太少了,于是俩“淘气包”只好“创造”机会“助人为乐”。可见,脱离生活的德育内容注定了脱离生活的实施方式,注定了德育的低效甚至无效。当前,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德育在内容与方式上务必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践。
德育实效来自于实践和体验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行为过程的统一,这种统一,只能在实践中存在。只有让他们置身于一定的具有道德冲突的事件中,才能激发道德的需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和深化对自己应该承担道德责任的认识,获取履行道德的体验和感悟,履行道德的行为和锻造坚持履行道德责任的坚强意志。
星期天一早,小强就坐在书桌旁犯愁:该如何完成老师布置的“做一件好事”的作业。
妹妹走过来,小强就想,如果妹妹掉进河里,我就去救她。妹妹却对他说:“哥哥,带我出去玩吧。”小强摆摆手,说:“去去去,没空,正想着做好事呢。”妹妹咧咧嘴,走了。
小狗跑过来,小强就想,如果小狗被狼叼走了,我就去和狼搏斗。小狗舔了舔干涸的碗,抬起头冲小强摇尾巴,小强踢了小狗一脚,没好气地说:“一边去,没空,正想着做好事呢。”小狗委屈地叫了一声,走了。
奶奶走过来,小强就想,如果奶奶生病了,我就送她去医院。奶奶却说:“小强,帮我收拾收拾碗筷。”小强烦躁地说:“没空,正想着做好事呢。”奶奶叹了口气,走了。
小强想啊想,想了一整天,也没想出怎样做好事,愁眉不展。妈妈走过来,摸着小强的头,说:“小强,‘好事’就在身边。你带妹妹出去玩,给小狗添点水,帮奶奶收拾碗筷,都是在做好事啊!”这些“好事”是如此普通,以至于常常令人怀疑其是否是“好事”。
“真德”自然,“大德”无痕。当我们把眼光转向熟悉的日常生活时,德育变得真实而亲切起来,因为这些“好事”是可以经常被实践、被体验的,而不是只能说说而已。这正是真道德的开端。
某校响应教育局号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甲班班主任设计了一堂班会课,滔滔不绝地给学生讲明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的深远意义,还讲了著名科学家、艺术家等名人的爱国故事。课后,老师问孩子们有什么收获?什么是爱国?怎样爱国……学生们大致复述了老师讲的爱国主义的概念,并表示要向钱学森、肖邦等名人学习,维护祖国的利益。但班主任事后发现,这堂班会课并未收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乙班开展了“祖国在我身边――说说身边熟悉而难忘的人和事”主题班会活动。学生们都说了身边熟悉而难忘的人、事,有说同学的,有说老师的,有说父母的,有说学习的,有说劳动的……大家都有话可说,热情高涨。班主任最后深情地总结道:“祖国是什么呢?她不仅是长江、黄河、长城,还是我们每天来上学的这所学校,来学校要经过的那条煤渣小路,每天要走进的这个教室;她不仅是伟大的母亲,还是平凡的母亲――就是每天给你做饭洗衣照顾你的母亲,她还是你的父亲,还是你的爷爷奶奶,还是你的同学、朋友;祖国是什么呢,她还是我们过年吃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也许现在大家在学校不觉得什么,但是当你身处异国他乡、满眼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时,当你看到一个黑眼睛、黄皮肤的人在吃饺子,你甚至会感动得潸然泪下,因为这一幕仿佛让你看到了祖国。我们爱自己的国家,不仅因为她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还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天长日久生发出来的感情。你可能还没意识到,她已经融入你的生命中,成为你的一部分。所以,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为家人、为朋友、为同学、为学校也就是为自己的国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我们对他们怀着深深的感情,因为他们是自己的一部分……”
全班学生静悄悄的,他们都被老师的话深深感动。
随后,乙班发出号召:“我们的班级我们爱”,把活动进一步延伸。他们实行班级管理事务承包责任制,把班级物品如桌椅、暖气以及班里的日常事务如卫生、课间操、好人好事登记、开门锁门、放学离校等细化为44项,分别承包给44个学生进行管理,并有详细的管理细则指导大家如何管理和评价。不久,一个更加团结互助、井然有序的班级出现了。不少家长感谢老师,说孩子回到家像变了一个人,主动要求“承包”家里的一些家务,说要“负起责任来”。
同样的德育主题,为何两个班级产生了不同的德育效果呢?甲班使用了理论的、学术的、抽象的道德材料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向学生传授下去,且没有相应的延伸活动。而乙班则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熟悉的日常生活事件,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反思身边的事物,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度进行系统的行为训练,“爱班”、“爱国”不经意间迁移到了学生“爱家”的自觉行为上,德育效果彰显出来。
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道德生活
1.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发现道德事件。
德育不能纸上谈兵,而要转向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从“说别人的事”变为“说自己的事”,通过感同身受,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道德生活。“道德学习要从关注现实的生活开始。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关注行为’。通过‘关注’,自在的生活被主题化,原有的生活经历被置于意识状态中,成为学习者所明晰感知到的事物,从而有可能使之转化成为自觉学习的对象。”(鲁洁)人们往往对熟悉的生活变得麻木、习以为常,因此,需要唤醒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对生活经验进行审视、思考,使生活片断能被关注而成为道德事件,进一步成为道德成长的契机。
2.把道德行为训练“日常化”、“生活化”。
“生活不能只是思,生活是需要过的。从平凡习俗、日用常识到以此为基础的德育活动,都是实践性的。”(高德胜)德育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实践机会,德育内容不仅能说,并且能做,能贯彻到行动中。德育的一个重要作为就是让符合道德认识的、学生力所能及的道德行为训练常规化、系统化、序列化、精细化,“日常”起来。只有在“日常”的生活中才容易“养成”品德,形成习惯。教育者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这样才更容易引起他们情感的触动、心灵的共鸣,产生同情心、同理心。通过移情、反思,进而理解道德规范,接纳道德规范,内化道德规范,从而践行道德规范。
3.根据学生的道德思维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拓展其生活领域。
生活多姿多彩。德育源于生活并且为了生活。应根据学生的道德思维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引导他们去进行多样的实践活动,拓展他们的生活领域,丰富他们的人生经验。“教育不仅要关心引导学生建构好自己的学校生活,也要关心引导他们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以及其他各种公共生活的建构,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要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文化娱乐生活、经济消费生活、公民的政治生活等。”(鲁洁)如新加坡中小学几十年坚持每年举办储蓄比赛,比赛期间组织世界各地储蓄箱展览、储蓄服务展览、储蓄绘画展览、储蓄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新加坡学生大多有储蓄户头,许多孩子养成了“富而节俭”的良好品质。丰富的道德体验能帮助学生通过比较、反思过程概括出迁移性更广的道德原则,使他们能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重新认识生活,发现生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超越现实,构建“可能”生活,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只有当我们联系到与学校有关的更大范围的社会活动来解释学校活动时,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判断它们的道德意义的标准。”(高德胜)正是在全面、丰富的生活中才可能使学生领悟人生意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话题贴切,来源于儿童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善于利用并发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组织题材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实现自己教育自己,以达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之目的。
孩子们年龄小,对于在雷雨天气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如轰隆隆的雷声,刺眼的闪电,可能产生畏惧的心理,当然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课程中的“雷雨来了”就是教给孩子们在雷雨天气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不在大树下躲雨,不使用电器,不站在高处……有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知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就有了保障。
品德教育必须与生活成为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因为过于抽象与理性的德育知识,孩子们听起来会感到单调、枯燥,而生活的丰富多彩一旦与德育携手时,貌似一本正经的德育会变得亲切、生动。所以,只有将课堂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唤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体验和欲望,从而获得知识的感受,并在生活中加以消化。
二、认识真实,来源于自我实践
教育家林格认为: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只有在学生的自我实践中,才更容易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以“我从哪里来”教学实践为例,让学生体会到妈妈怀胎十月的艰辛。要让学生了解到,刚开始,你还只有一粒芝麻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有一粒花生大,进而长到一个书包那么重。此时,妈妈怀着你又是什么感觉呢?我们来试试,让学生亲自体验:将书包反背在身上,让学生弯腰捡起地上的文具,再试着做做拖地和洗衣服的样子,有什么感觉?学生都说很困难。又让学生做蹦蹦跳跳的动作,让他们体验生活的感受。学生说他们担心书包会掉下来。于此,我加以点拨,“是啊,为了让我们平安地来到这个世界,妈妈牺牲了多少?你看,你们才体验了3分钟就那么辛苦,那么累!而在妈妈肚子里你可要呆十个月,并且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重。生产时,妈妈又是多么痛苦啊……”我做着痛苦的生产状,继续说,“时至今天,她们还在为我们操劳,一天到晚,长年累月,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倍地体贴、爱戴和报答我们伟大的妈妈呢?”
三、内容开放,延伸于当今社会
《品德与生活》教材,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开放空间。教材中有各种形式引导师生开拓思维的内容,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具有拓展性的活动空间,引导我们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