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集中学习材料

集中学习材料

时间:2022-10-29 23:57:01

集中学习材料

第1篇

为贯彻落实中央《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要求,认真部署黑龙江省公安厅组织开展的党风党纪、警风警纪集中学习教育活动,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党委决定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以整肃“两风两纪”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铁锋公安分局党委迅速贯彻落实。自开展“两风两纪”教育活动以来,本人按照“两风两纪”教育活动的总体部署,根据“两风两纪”会议精神,对照自我,重点从思想意识、纪律作风、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学习了“两风两纪”教育材料,对深入开展“两风两纪”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和提高。

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目的是通过开展剖析、整改工作和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正规化,执法工作规范化,警民关系和谐化。总体来讲,在党组织的培养下,在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下,能够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保持了政治上的鉴别力和敏锐性;能够认真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立足本职积极开展工作;能够忠于职守,顾全大局,坚持原则,比较认真地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能够遵守关于廉洁勤政的各项管理规定,加强自我监督和管理。本人重点从思想、作风、纪律、能力等方面,认真对照先进民警的模范事迹,对照党员先进性标准,认真检查和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认真领会六严”、“四必查”等措施,“六严”:即严格执行各项禁令;严禁民警违规经商;严格枪支管理;严格警用车辆管理;严格对公安内部非警务人员管理;严格落实“一职双责”。“四必查”,即:实名举报必查;领导干部违法违纪必查;黄赌毒和黑恶势力保护伞必查;群众或媒体反映强烈必查。自己要切实增强开展“两风两纪”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实际,扎实推进,坚决完成好“两风两纪”活动的各项工作要求;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剖析如下: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理论学习上存在着应付思想。参加工作以来,本人虽然一直比较重视学习,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的业务水平,还远远未达到新时期人们警察的要求。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应付目前的工作了,满足现状,对业务知识的掌握求精求深不够。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还很肤浅,一些工作等方面的业务技能还没有完全掌握。同时,我对理论武装头脑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甚至不学。学习停留一般化,学习专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不分层次,一般通读多,重点精读少,虽然能完成读书笔记,但不够主动认真。平时虽然经常学习一些马列主义、思想及邓**理论的书籍,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脱钩,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用脱节,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把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水平。正是因为这样,才使自己在思想修养上做的不够,在工作的开拓进取上也就存在着差距,这是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和差距的一个重要根源。

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不够牢固。没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认为共产党人要为人民服务,但不可能全心全意,更不会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认为自己虽然是一名共产党员,但能力有限,职位有限,只能过一种平平静静、平平安安、平平淡淡的日子,只能是既没有大作为,也不会轰轰烈烈,政治思想认识不能紧跟形势的要求。因而,世界观的改造也就不能及时与党的理论要求相结合,存在的私心杂念也就不能及时清除。因此,在亲民爱民的思想树立得并不牢固。不能始终与群众心贴心,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不能牢记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变成谋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时不时也在想着用自己这点权力为个人和亲戚朋友办点事,为单位谋点利。

本人以前往往是领导安排什么工作就干什么,临时性的工作和活动较多,主动考虑工作还有欠缺,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系统的考虑和研究;在处理领导与同志们的关系方面,为顾及面子往往自我批评多一些,忽视对同志的批评,存在“老好人”思想;埋头干工作多,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和思想少;与同志们谈心交流不够,谈思想、交流业务较少。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

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一是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不高。例如,有时参加基层单位有关会议或下去检查工作,在盛情之下也有吃吃喝喝的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二是存在与己关系不大的想法。认为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抓的比较紧,地方管理比较严,再是我们工作的单位是清水衙门,想腐败也没有条件,与自己无关系。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自己存在党性党风方面的问题,即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认为我们民警主要是执行上级指示,完成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级的指示精神里就有,再加上自己日积月累掌握的那些基本观点就可以了。通过认真反思,深刻认识到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邓**理论学习还相差甚远,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邓**理论博大精深,只停留在书本上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好自己在思想和工作上所遇到实际问题。同时感到自己也受了社会上对此问题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学习空气普遍淡薄,自己的思想懒惰,政治嗅觉也跟着迟钝了。这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总认为自己也是一名民警,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有班子成员集体把关,不会出什么大的原则问题。真有问题不会单纯追究民警的责任。由于近几年对学习抓的不紧,认为自己存在着“船到码头,车到站”思想,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产生进取心不强,在工作上表现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创优争先的意识。

廉洁自律是端正党风的关键,是这次“两风两纪”教育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过去认为各级对党风廉政建设一直抓得比较紧,尤其是我自己没啥够得上规格的违法乱纪的事,所以对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不高。个别同志犯了错误,才给自己敲起警钟。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也会渗透到党内政治生活当中来。同时也会对每个民警或多或少都有一定影响,都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从思想认识上反腐倡廉的重要意义,从自身严格要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由于认识不高,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对各种不正之风麻木不仁,由看不惯到习以为常、见多不怪。对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不高,暴露了自己缺乏立党为公的思想。是自己政治原则、政治立场不够坚定的表现。

整改措施:加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注重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上下功夫,努力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出发,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出发,加强学习的自觉性。除了参加单位集体组织学习外,还要经常自学,认真记好学习笔记,学习中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要注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信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加强反腐倡廉学习,要在自身世界观的改造上下功夫,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参加这次“两风两纪”教育活动,使自己看清了自己在“两风两纪”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关键不是查找了问题,分析了原因就行了,关键是今后怎样按照“两风两纪”的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督促自己拿出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地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始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在严以律己上下功夫。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更加严格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廉政意识,锻炼意志品质,提高思想境界,自觉接受监督,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时时刻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

以上是我本人在“两风两纪”集中教育活动中对自身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的剖析,如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及时批评指正!总之,我将以这次“两风两纪”教育活动为契机,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为公安事业添砖加瓦。

第2篇

近日,党支部召开主题教育第二次集中学习研讨会,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这一主题进行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党支部书记结合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要有重点的加强学习,学习既要贯彻始终,也要掌握整体节奏,努力在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现在我结合学习收获,从“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体会。

一、为何学?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要强化思想政治建设,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需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做到理论上认同,思想上追随,行动上自觉。

二是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始终为民尽责、为民服务、为民谋利、为民造福。

三是为民服务解难题是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也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深化服务意识,将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作为单位当前的大事。

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著原文是最权威的,学深学透才能全面准确把握其真谛真义、思想精华。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内在要求,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防止片面化、简单化。

透,把学习党内法规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坚持把学习党章党规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结合起来,努力学出更加坚定的信仰、更加纯粹的忠诚、更加强烈的担当。

三是学习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通过参观革命旧址、纪念馆等,党员干部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继承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做到为民服务解难题,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

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终生矢志不渝,把理想信念体现在不懈奋斗上,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

二是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强化政治自觉,以责任倒逼学习,以工

第3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材料

根据党史学习的安排,本人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紧密结合目前工作和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实际,结合本人思想和工作实际,有如下体会:

一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行动,坚定不移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

二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刻领会红色资源、红色血脉的深刻内涵,深刻领会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发扬革命传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要坚持弘扬光荣革命传统,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守初心、担使命。无论是谁,尽管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小角色,但是同样也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我的力量,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第4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机关支部组织召开第二次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会,主题是“民服务解难题”,是这次主题教育的一个具体目标,也是这次主题教育的落脚点。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以及相关调查研究,我对于“为民服务解难题”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对于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指导下阶段工作实践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下面结合我的思想、学习和工作实际,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认识和体会。

一、为民服务解难题不是额外负担而是职责所在

据一些居民反映,有的单位多年没有解决的杂事小事困扰着群众,例如高楼墙体渗水造成住户屋内受潮,高层墙面脱落导致楼下住户和行人危险等等,事情不大但是多年得不到解决。有的干部觉得,现在职责内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去处理这类杂事呢。他们把为民服务解难题当成了“份外事”,这是极其错误的。这还得从我们党的宗旨说起,宗旨是一个政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这个宗旨,要求我们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姿态,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而努力。这个奋斗目标,从大的方向上说,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眼前事情讲,就是要为民服务解难题。所以,决不能把为民服务解难题看成是份外的事务、额外的负担。

不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担任什么职务,都必须把为民服务解难题看成自己的职责。要对群众倾注感情、满怀激情、付出真情,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去,体察群众的疾苦。要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标准。真正了解和掌握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在与群众的深入接触中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提

现在,有的地方和部门,针对群众反映上来的问题,制定了措施,分解了责任,开展了整改行动,但雷声大雨点小,措施始终

“在纸上”、服务始终“在嘴上”、工作始终没有“放心上”。有的甚至把群众反映上来的意见放在抽屉里“睡大觉”,把措施挂在墙上“装样子”。这种“言行脱节”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官僚主义作祟。服务群众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好群众想办而办不了的一些涉及民生的困难和问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实际问题,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抓出经验,抓出亮点,抓出特色。服务群众过程中,要坚决刹住那些华而不实、唱高调、作表面文章等作秀行为,真正扭转那些忙于交际应酬、工作浮躁、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不求有所作为的衙门作风。要时时刻刻把帮助群众解难题放在心上,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真心实意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事。让群众急事有人想、难事有人帮,让人民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牢记自身所承担的光荣使命与历史重任,即从建党伊始就秉承下来的那五个大字

——“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精神道统,一以贯之,由始而终。做事是否成功,不在一时奋发,而在能否持久。为民服务解难题不能一阵风,吹过便散。党员干部做一点为民服务的事情不难,难的是把为民服务内化为我们干部身体血液里的一部分,难的是把为民服务变成始终遵循的行为准则和永远坚守的良好习惯。在干部队伍中,从未做过为民服务好事实事的人可以说没有,但是为民服务

第5篇

在厅党组坚强领导和分管厅领导的直接率领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思路、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直面疫情等困难挑战,较好完成了商务政策促进、机关财务保障、政府购买服务、商务支援协作等各项工作任务。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习主线,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地落实厅党组的决策部署。

二、突出廉政建设,助力正风肃纪

积极贯彻厅党组安排部署,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制度规章,牢记财务工作职责,梳理廉政风险点,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最大限度防范财务和政策风险。认真遵守中央和省委、厅党组对廉政反腐工作的新标准、新要求,敬畏纪律、尊崇制度,做到行有底线、不越红线。

三、积极履行党员义务,践行党员神圣职责

坚持按党章要求规范自己言行,在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大局出发,不计个人得失,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能够牢记党员义务,积极维护国家利益、人民群众利益。一年来,在优化商务政策设计实施、加强预算管理 深化财务服务保障、深化东西协作,增强商务扶贫协作成果等方面成绩斐然。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思想境界不够高,工作格局不够大;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少,抓政策落实力度不够,主动对标先进的自觉性不够。

下一步努力方向: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治责任坚持好落实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二是进一步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基层,认真调研,扎实做好“机关接地气 干部走基层”实践活动,解决好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

第6篇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指导意见》,按照省市统一部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培训,听取了专题辅导,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进行了分组交流发言。现结合学习情况和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初步体会和粗浅认识: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四个伟大”做出的重大部署,对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团结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推向前进,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通过学习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主题教育对于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大意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我深刻认识到主题教育对于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部署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力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深刻认识到主题教育对于弘扬党的伟大革命精神的重大意义。一定不能忘记为革命成功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们,不能忘记为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为建立新中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贡献的老同志们。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二、刀刃向内,认真检视反思自身存在问题

直面问题、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品格。按照主题教育“找差距”的要求,就是要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

我认为找差距,就是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要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一个一个加以解决。就是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检视反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切实把问题解决好;就是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先进、保持先进、赶超先进;就是要把“改”字贯穿始终,立查立改、即知即改,通过不断深化认识、增强自觉,明确阶段目标,持续整改。

三、认真整改,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总书记强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找差距,我们怎么做?我认为就是要围绕中心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坚持问题导向,严肃纪律要求。就是要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快执纪审查进度,坚持遏增量、减存量,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努力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就是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各个方面努力提高纪检监察能力水平;就是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自觉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就是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政治热情、求真务实的作风,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教学 历史材料 运用 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历史材料逐步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历史材料已经成为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都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三个主要的策略对比问题进行探讨。

一、搜集与选择合理的历史材料

1.搜集与选择历史材料的基本原则。面对众多的历史材料,高中历史教师不能随便选择,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是经济高效原则。高中历史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但目前,很多高中的历史材料严重不足,需要历史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搜集,无形当中加大了历史教师搜集资料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争取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搜集足够的有效历史材料,丰富备课内容。

二是形象直观性原则。形象直观的历史材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学生通过对形象直观历史材料的认真观察,可以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表象,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三是围绕教学重点原则。历史材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因此,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围绕教学重点搜集和选择最有效的历史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历史知识,避免因为材料过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四是渐进性原则。高中历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心理、能力和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历史材料进行搜集和选择。

2.搜集与选择历史材料的有效策略。搜集与选择历史材料的有效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合理利用高中历史教材。历史教材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里面有丰富的历史材料可供选择。特别是新课改后,历史教材中的历史材料更加丰富多彩,包括历史地图、历史照片等大量插图以及引用资料和图表等,历史教师在历史教材中选取历史材料,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历史教材的编排具有很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其中的历史材料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历史教师从中搜集与选择历史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历史知识、加深记忆。

二是有效运用高中历史教学参考书。除了历史教材,高中历史教师还会用到相关的历史教学参考书。目前,除了学校给历史教师发的配套历史教科书,还有其他很多材料,如历史图册。这些历史教学参考书中有历史教材中没有的丰富历史材料,而且都是和历史教学重点相关的,历史教师从这些历史教学参考书中搜集和选择历史资料,既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三是科学地运用网络资源。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资源逐渐发展成为历史课程的新资源,其中包含历史图片、历史文字资料、历史视频、历史论文等众多历史材料,历史教师只需要移动鼠标就可以完成对历史资料的搜集和选择,大大减少了历史教师搜集和选择历史材料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这些历史材料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另外,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搜集与选择一些历史典籍、史书、画册等历史资料,让学生在学习教材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一些课外历史知识,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

二、科学地呈现历史材料

历史教师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资料出筛选出的历史材料,只有通过比较科学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1.通过历史教材呈现。历史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和学生学习的基础和主要依据,通过历史教材呈现历史材料,历史教师和学生可以对这些历史材料反复进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所学历史只是进行理解和记忆。而且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历史文字资料、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等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材料,有利于历史教师将这些历史材料呈现给学生。另外,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像知识思考、知识链接这样的小栏目,这些栏目有些文字和图片也是比较有价值的历史材料,通过这些栏目向学生呈现历史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刻认识和了解。如在学习“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时,关于朱元璋废除丞相,就有这样的资料卡:“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院、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通过这些历史资料,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原因。

2.通过历史教学参考书呈现。用历史教学参考书呈现历史材料,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更好的讲解,方便学生进行阅读和复习,而且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材料相对比较丰富,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一部分历史参考书,如历史练习册、历史填图册、历史地图册等每个学生都有,通过这些参考书呈现历史材料,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3.通过比较直观的教具呈现。为了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情感体验,历史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教学挂图、历史文物模型等比较直观的教具来呈现历史材料,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学习“发达的古代农业”时,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铁铧、犁壁、耧车等古代常用的农具模型;学习辛亥革命时,可以将“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图”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当中,让学生对辛亥革命后全国的局势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全国十几个省区逐步脱离清政府的统治,并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4.通过多媒体呈现。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逐步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如历史教师可以利用投影制作多媒体课件,播放历史影像资料等,使历史资料更加直观、生动和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元朝行省”时,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将“元代形式”的历史材料呈现出来,让学生理解明白元朝当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实行了什么样的行政体制,这个体制和其他朝代的最大区别在哪里,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再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可以用历史音像资料呈现相关的历史资料,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录音,以及成立时的热闹场景图片,可以将学生带入新中国成立时的欢乐气氛当中,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三、合理地运用历史材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历史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历史信息,让学生客观地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提高学生对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找出历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因此要积极指导学生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和思考,找出历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解决相应的历史问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认真地阅读历史材料,把握历史材料的真正含义,以及蕴藏的深层含义,这样才能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比较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充分地结合起来,对历史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形成比较清晰和正确的历史概念。

2.教师充分解析历史材料,解决相关教学问题。历史教师运用历史材料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充分地解析历史材料,而且历史材料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直观性等特点,通过对历史材料的解析,可以帮助教师运用比较有效的信息说明和解释所要学习的历史问题,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历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而且教师充分地解析历史教材,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如教师在分析日本侵华背景时,可以解析《田中奏折》中的一段话:“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这段对话整体上比较容易理解,再经过教师的详细解析,学生就可以清楚地认识日本侵华的野心,了解日本侵华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蓄谋已久的。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很好地掌握,并进行有效地运用。通过历史史料,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得到一定的巩固和提高,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历史问题以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材料,符合教育改革和新课改的要求。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从搜集与选择合理的历史材料、科学地呈现历史材料、合理地运用历史材料三个方面促进整体把握,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陈桦.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的运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张友善.浅谈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J].黑河教育.2012.

第8篇

关键词: 真实性听力活动 任务设计 听力水平

一、引言

听力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学习者的听力策略研究,对于听力材料的研究还限于听力材料的真实性上,对于真实性的听力任务的设计研究甚少。本文对听力教学中的真实性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听力设计案例呈现部分从听力材料的真实性和听力任务的真实性两个方面设计听力真实性任务,并且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完全体现学习者的真实性。

二、真实性概念的综述

对于语言材料真实性(text authenticity)问题的讨论始于上世纪70年代,讨论的焦点在于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和真实的语言材料的关系,以及语言材料真实性对语言学习的影响。Widdowson(1978:80)认为材料的真实性与真实性材料是不同的概念,材料的真实性涵盖了真实性材料这一概念,它存在于学习者使用材料的过程中。真实的材料是就材料本身而言,而材料的真实性是指材料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它存在于学习者使用材料的过程中,是对材料的合理使用、对材料作出的恰当反应。这与Breen(1985:63)提出的学习者真实性(learner authenticity)这一概念不谋而合,Breen认为学习者只有对文本即语言材料感兴趣,并且学习者能够运用先前的知识去解读该文本,方能体现文本的真实性。可见文本材料真实与否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学习者的真实性,即学习者是否真正与文本进行互动交流。

Breen(1985),Tylor(1994),Lee(1995)等一些学者也都从语言教学的各个角度出发,从(1)文本的真实性(text authenticity);(2)学习者对文本诠释的真实性(learner authenticity);(3)语言学习任务的真实性(task authenticity);(4)课堂语言的社会场景的真实性(classroom authenticity)这四个方面对真实性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内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对真实性材料与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魏东霞,2007;高治东,2006)。魏东霞(2007)认为简化的语言阅读材料并不能够真正帮助学习者学习目的语,而真实性语言阅读材料因其直接性,能够提供给学习者真实可靠的材料,更能帮助学习者掌握目的语。高治东也认为真实性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他们都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学生毕竟只是学习者而不是组织者,本身会有局限,这对教师这一指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认为学习者作为自己学习的主体,完全可以参与真实性听力材料的收集和真实性听力活动任务的设计,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以上论述的是语言学习材料的真实性和任务的真实性的相关研究,但都只笼统地涉及语言学习材料的真实性问题或者从真实的阅读材料角度讨论,并未细化到听力材料的真实性的讨论。到了二十一世纪初不少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听力材料的真实性运用于英语听力教学以及听力任务的设计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如陆国君(2000),孙秀英(2006),黎彦(2007),Freda Mishan(2005)等研究者着重分析了材料的真实性对听力的作用;陆国君(2000)听力教学中坚持使用真实听力材料并对听力任务进行分级、控制任务难度等做法来训练学生以增进学生进行自然交际的信心和能力。孙秀英(2006)提出了听力练习设计的三个原则:目的性、真实性和主体性,这三个原则和以上分析的任务的真实性和学习者的真实性相一致。黎彦(2007)指出英语听力教学可以利用录像节目、电视广播节目、网络资源、原版电影这些真实性的听力资源使学生扩大知识面,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Freda Mishan(2005)在其文章中分析了多媒体如电视、广告传媒、电影、歌曲等真实性的视听资源是如何应用于英语语言学习中,并且利用这些丰富的真实听力材料设计了诸多任务。在其文章导言部分写道:“‘真实性教学’的前提是使用真实性的文本提高语言学习的水平并且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其真实性。”(The central premise of the authenticity approach are the use of authentic texts for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preserving of this authenticity throughout the procedures in which they are implicated.)这就启示语言学习者和教师均需参与真实性语言材料的搜集和任务活动的设计,尤其学习者的参与更能体现其真实性,从而保持语言学习的真实性和良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从本质上来讲,追求英语听力教学的真实性,首要是需要真实性的听力材料,其次是听力任务设计的真实性,而只有这两者相结合,才能充分体现学习者对文本诠释的真实性。

三、真实性的听力材料和听力任务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大多数学者都认可了真实性语言材料对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听力教学的真实性以及听力真实任务的设计。那为什么听力材料的真实性和真实性的听力活动如此重要呢?为什么要在听力材料选择和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学习者真实性?我将从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和二语习得领域中学习者个体差异进行阐述。

根据Krashen的输入理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指“i+1”:i指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状态,“i+1”指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水平。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有助于激活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进而促进语言习得。第三部分设计的听力活动是由学生自己进行资料搜集和录音,因此学生之间的语言能力应该处于相似水平,这样的语言输入不会出现学习者无法做出有意义的回应或者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的情况。

Stern(2009)总结了包括学习者情感因素、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在内的诸多影响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个体因素,指出积极的情感因素和学习动机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的提高。真实性的听力材料是在真实语境下的具有真实目的的交际语言,更能引起语言学习者的获取真实信息的兴趣,引发其内在学习动机;真实性的听力任务也能达到同等效果,真实性的任务必须使学习者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对任务的主题和目的感兴趣,从而体现了学习者的真实性,学习者真实性的体现最终能够提高学习者语言学习的水平。涉及听力技能的真实性,就不应该是孤立地从听力文本的真实性来考虑,还有很多考虑的角度。比如说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制作自己的听力材料,自己设计任务。这样符合了“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四、真实性听力教学活动案例呈现及分析

在以往的日常教学中活动材料资源的收集和任务的设计大都是由教师一手操办的,往往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正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学习者真实性。本文设计一活动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源,制作自己的听力材料,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Unit 2 “Wish you were here”为主题为例,就这一主题设计了一个真实性的听力任务活动:

通过设想一个现实生活中常发生的事件――为一位新来的客人做导游,学生可以介绍自己的家乡的某一个景点、学校等;一个学生觉得别具特色的地方,如某一个商业街区、自己喜欢的地方等。

第一步,全班分组讨论,投票表决要拍摄哪些地方,讨论一下哪些地方游客会感兴趣,介绍什么(比如该地点的特点,比如旅行方式,太远的地方需要什么交通工具等),并且讨论介绍内容的先后顺序,语言水平比较弱的学生可以写下要介绍的内容作为录音文本。按照集体讨论的地点,一部分学生跟随老师去这些地方拍摄一些照片,或者学生也可以自发组成小组拍自己想拍的地方,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挑一些照片或者明信片代替。学生可以录音加图片也可以自己实地去拍摄边录音,或者单独制作声音文件或者视频文件来介绍这些地方。

第二步,同一年级可以安排自己带的班级(至少两个班级)将自己班级做的录音材料或者视频材料展示给其他班级,并且自己设计任务,设计的任务可以是问题解决式的,可以是决策性的任务,让其他班级学生完成,锻炼其他班级学生的听力。

第三步,其他班级也可以对这些听力材料提出一些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这样渐渐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氛围。

这样设计的优点如下:

1.搜集的听力材料完全由学生自己参与介绍,对象的选择、资料的搜集、选择介绍的具体内容也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具有真实性;有很大的灵活性,符合了新课改之后一致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学生组成工作小组,并且预先告知其介绍内容将会分发给其他班级,无形中增加不同班级的竞争意识,同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学生利用自己的录音和自己设计的任务对其听力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帮助,设计的听力任务具有真实目的。

参考文献:

[1]陆国君.真实听力材料及其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外语电化教学,2000,(75):6-15.

[2]黎彦.真实材料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7,(32):82-83.

[3]高治东.英语教学材料的“真实”与“真实性”[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3-125.

[4]孙秀英.高中英语听力练习的设计[J].基础英语教育,2006,(6):40-44.

[5]魏东霞.论英语教学中真实性阅读材料的选择[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1):20-26.

[6]Breen,M.P.Authenticit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J].Applied Linguistics,1985,6(1):60-70.

[7]Freda,M.Designing Authenticity into Language Learning Materials[M].Bristol:Intellect Ltd,2005.

[8]Lee,W.Authenticity revisited[J].ELT Journal,1995,49(4):323-328.

[9]Stern,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9.

第9篇

科学探究活动是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学生对探究活动也非常感兴趣。但是,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学仪器和设备的损坏丢失严重,有的又和教材不配套,所以好多探究活动无法顺利进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实验材料可以通过我们平时的积累、搜集得到。并且在师生共同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增加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了解,真正的学以致用。材料的准备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要有效的做好课前准备,包括材料的准备、知识的准备等。

1 材料的准备

材料的准备就是让学生到他们的生活周围,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可用材料。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观察实验大多是采用小组合作进行的,这就必须准备较多有效的实验材料,所以实验材料的准备就成为了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例如:在研究“让灯亮起来”时,让学生找来各种电池、电线、小电珠;学生自然的就会发现电池的各种型号、样式,电线的各种材料,电珠的大小等。而这些都是意外的收获。在研究“电磁铁”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准备制作电磁铁的实验材料,学生找来了漆包线、铁钉、电池等实验材料。

实验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铁钉的大小、粗细、长短,漆包线的金属材料的不同等。

2 知识的准备

知识的准备,指的是对研究对象在初步认知上的准备,包括搜集文字和图片资料,观察一些生活现象、自然现象,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例如:认识“地球的近邻——月球”时,让学生提前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并做好记录;学生不但掌握了必备的知识,他们还会研究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月球的同一个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研究“蒸发”、“沸腾”,可让学生观察有关的生活现象,并做好记录:衣服洗后挂在绳子上会怎样?烧水时水有什么变化?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等;研究“杠杆”,让学生注意观察国旗是怎么升上去?窗帘是怎么拉闭拉开的;研究“鱼”,搜集有关鱼的文字和图片,了解鱼的一些知识;研究“保护大自然”,让学生事先到他们生活的周围看一看,哪些环境遭到了破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等。

材料准备的过程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质疑创新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等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沟通,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差异得到了尊重,学习的空间得到了拓展,学习的潜能得到了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63-01

写作就是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它是一个积累与应用的过程。积累素材是写作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意识地积累材料是写好文章的良好开端。没有充实的材料,作文就不会有真情实感;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即使不让人望而生厌,也会使人读起来索然无味。鲁迅曾说:“废寝忘食,锐意穷搜。”足见材料搜集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唤起学生积累材料的意识,教给学生积累材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材料的习惯,提高学生积累材料的能力。然后再指导学生把积累的素材运用到习作中,使文章言之有物,妙笔生花。

一、指导学生积累素材

1.多角度观察生活,博采多收

生活是本“无字书”,是最丰富的材料库,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本丰富的“书”中获取作文的材料。积累材料的第一步是搜集材料。搜集材料讲究“博采”,多多益善,应做到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质不分反正、类不分点面。搜集材料不仅要从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上搜集,而且要善于从现实生活当中提炼。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社会生活的习惯,从生活中的人、事、物撷取作文的素材。

2.关注新闻热点,积累时政素材

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要扩大素材积累的范围,就要学会借助媒体,关注新闻热点,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作文素材。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给学生明确以下两点要求:一是要养成看新闻和听新闻的习惯。有些学生只热衷于在网上浏览信息,看动画片、电视剧,虽然经常接触大众媒体,但却没有积累意识,所以见识浅薄,心中无物,写作时无从下笔。坚持看新闻和听新闻,并使其成为一种习惯,在脑海中储存一定的信息,对写作必将大有益处。二是要关注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和人们对该事件的评论,及时把事件的关键内容和权威的评论摘录下来。对于自己有感触的事件,可以发表看法或评论,看得多了,记得多了,说得多了,便会养成及时记录新闻时事的习惯,并学会独立思考,客观评价事物,久而久之自然出口成章。

3.归类整理,积累课内素材

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丰富广阔,是极好的作文素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完某一单元的内容后,教师可适当总结本单元的主题,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归类整理,使之形成作文的素材,并要求学生强化记忆,既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又为写作增加素材,可以说是活学活用。

4.博览群书,积累课外素材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要求学生深入阅读,加深理解,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记录故事的主人公及基本故事情节或文章的大意,如果时间允许还可背诵文中(书中)优美感人的精彩片段,从情感的感悟上升到写作技巧的积累。学生积累的文段多了,背诵的文章多了,表达能力也会逐步增强,写作时就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

二、整合素材,指导习作

随着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学生脑子储存的信息就越来越多,对事物也渐渐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也已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然而,怎样把丰富的素材运用于具体的习作中,这又是一个思维选择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科学地整合素材,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已有的材料,将素材恰当地运用于具体的写作中。

1.拟标题练习

笔者让学生依据作文要求进行拟标题训练,要求学生从自己所积累的材料库里提取名人名言、四字格言、哲理性格言,比较对照看看哪些格言警句所蕴含的道理符合作文的要求,尽量用一些熟语或成语、格言来拟标题,让读者觉得新颖又不陌生。

2.运用材料练习

先让学生找出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包括典型事例、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然后鉴别材料,选取那些近期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事物、新事件。需注意的是,材料要具有典型性,材料典型才能突出主题,为作文的中心服务。

3.写作练习

标题确定了,材料选好了,接着就是指导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写作。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行文结构进行叙述,结合文章的主题,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下笔成文。其中的关键是将素材中的原型化为自己的真实感受。积累的素材本身也许是一个客观的材料,作文时需将其加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才能突显主旨。此外还可以将素材中优美感人的句子融入文章,为文章添彩。

第11篇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第12篇

关键词:化学教材;评价体系;静态资料;动态资料

Abstract:Different editions of chemical teaching materials have been published at present. How to choose teaching materials to accord with the local needs has become a problem urgently to be solved.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by constructing assessment system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materials. To develop the assessment system is to set the assessment level and design the assessment model. Assessment level includes general research, collection of static materials and dynamic materials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ssessment model is made up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ccess degree of static materials as well as assessment index of dynamic materials. The operation process is: understand chemistry teaching materials, collecting static materials and dynamic materials reflecting the quality, making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aking good preparation for selecting teaching materials.

Key words:teaching materials; assessment system; static materials; dynamic materials

新课程理念将教材的定位由在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变为教学中的材料。这样,依据同一个化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便会出现多种风格不同的教材。作为某一特定地区或化学教师个人,如何选出适合本地的化学教材,这就涉及教材的评价问题。教材评价是对教材能否满足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做的判断活动。在不同的教材评价中,评价的目的意义(为什么评价)、内容对象(评价什么)、评价者(谁来评价)不同,评价的程序方法(怎样评价)就会不同。从教材的使用者来看,评价化学教材的目的主要是考虑教材是否适应本地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是否适应本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以便国家教育目标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实现。

要建立一套化学教材评价的体系,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确定评价的层次,二是确定评价的模型。评价的层次指的是评价的步骤;评价的模型指的是评价的要素,即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评价化学教材。由于评价层次确定后,其每一步的实施都需要具体的评价要素,所以评价模型是更基本的研究内容。因此化学教材的评价体系应是以评价层次为基本的大框架,每一步的具体评价应当依据评价模型进行的体系。

从上面的观点出发,笔者提出化学教材评价的层次为:1.了解化学教材,进行一般性的调研;2.建立评价模型,收集反映化学教材质量的静态资料(指从化学教材本身收集资料)与动态资料(指从化学教材使用过程中收集资料),并且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3.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以及在上述基础上对化学教材作出一个综合的价值判断。[1-2]

一、一般性调研

1.化学教材的基本资料:即教材的名称和册数,出版制作单位,出版时间、地点和主编等。

2.化学教材编制背景:包括编写动机,使用对象,使用范围等。

3.化学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包括所依据的课程标准,要达到的目标,编排原则和方式,使用方法等。

4.化学教材基本内容:概述教材目录内容。

二、建立评价模型

(一)静态资料的收集

静态资料的收集是指从化学教材本身收集资料。化学教材广义上泛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材料,既包括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实验册、阅读材料等文字材料,也包括录音带、录像片、教学影片、电脑教学软件等音像材料;狭义上一般指教科书。本文仅从狭义的定义出发,对化学教科书的评价进行讨论。由于中学化学教材是学生的学习资源,它应该充分地展现学科的知识精华和为学生提供一种化学学习和建构的资源,有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能力的发展和道德的提高,即教材的知识性、思想性以及制作的工艺水平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水平,教材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学”,这应是评价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达到这样的评价目标,就必须考虑应从哪些方面去评价化学教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评价模型中的评价要素或评价维度。化学教材主要是由目标、课文、结构、习题、实验五个部分构成的。这五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决定着化学教材的质量。[3]依据化学教材的结构特点,笔者提出化学教材的评价可包括五个维度:目标维度,内容维度,结构维度,习题维度和实验维度。因此静态资料的收集就是找出化学教材在上述维度内的具体资料和数据,并对其进行整合与价值判断。

1.定性分析评价

(1)目标维度

作为学校化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和工具,化学教材在特定教育目的的背景下,为实现特定的课程目标服务。从不同的目标出发,对同一化学教材可能会产生相当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因此,应将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作为化学教材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具体可包括以下两点:①全书目标是否符合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课程计划和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②教材各章节的目标是否明确、具体,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2)内容维度

内容是教材的主要成分,对此维度的分析评价是很重要的。前面已知教材的知识性、思想性以及制作的工艺水平是否符合当地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是评价的基本原则,所以在化学教材内容的分析评价上,可从以下四个角度去评价。

①知识性: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础文化科学素养的角度出发,化学教材选用的知识内容是否是必需的、关键的和典型的?知识是否客观、准确、符合科学性?是否符合最新的科研成果中所取得的共识,有利于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选用的化学知识的编写方式是否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与化学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不是像传统化学教材那样在知识学习中渗透这些方面的目的要求?深度和广度的把握是否符合课程标准中对人的发展的一般要求?是否注意了内容的弹性(必学与选学的问题)?在注意知识的智力价值、非智力价值的同时,是否注意到知识的实用价值?是否考虑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各学科知识间的协调和平衡?

②思想性:是否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科学的方法论来介绍有关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否通过化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教材以什么哲学观点为指导?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还是其他的思想观点?教材内容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教材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行为?教材是否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人类其他文化的尊重?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爱国主义精神和关心全人类的胸怀?化学教材是否体现了人类共同发展的意识?是否体现了对人类共同享有的自然环境的爱护意识?是否对化学科学的评价持有一个公正的态度?

③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教材是否准确地判断了学生未学习前已具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恰当地预期学生通过学习之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其抽象程度和认知难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教材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在学生已知和未知之间搭起认知的桥梁,帮助学生从已知出发去认识未知,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否通过行为的变化来达到化学实验技能与动手能力的提高?教材是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是否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这一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是否有利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材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④教材工艺水平:名词、术语、单位、符号等是否科学、准确、统一,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教材的语言是否准确、通俗、生动、流畅,文字字号大小是否考虑了学生的阅读年龄,适合于学生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的照片、插图和图表是否直观、形象?与教材内容是否紧密结合?数量是否合适?教材的外观和版面是否美观、整齐、清晰,方便学生使用?教材的印刷是否清楚?纸张是否耐用?错漏情况如何?

(3)结构维度

有文献从教材内容、教材程序和教材形态上来建构一般教材的结构层次,[4]化学教材的结构主要指所选知识、内容的编排,它包括:物质知识和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编排顺序是否合理,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各章节之间是否具有严密的、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联系?各部分内容的编排是否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使知识逐步扩大和加深?是否重点突出,解决难点,问题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是否适应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将教材由过去注重知识功能向注重学生活动功能转变?栏目的设置是否恰当合理?

(4)习题维度

习题是否与课文内容相匹配,体现各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习题数量是否适宜,既符合教学的要求,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习题类型是否灵活、多样,不仅提供纸笔形式练习,而且将活动课与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进来?习题编排是否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习题是否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重视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习题是否和网络相联系、与虚拟空间相联系,培养了学生化学科学的信息素养?

(5)实验维度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实验是否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化学事实和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实验是否现象明显、操作方便,适合教学需要?实验编排是否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叙述是否采用启发式,促进学生通过思维和活动获得经验?实验过程是否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通过探究形式还是通过验证形式或是两者兼有?

2.定量分析评价

(1)总体统计:教材中各章出现的基础理论知识、物质知识、习题、实验、阅读材料等部分所占的页数及百分比,各部分内容的分量和比例是否合理?是否体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思想?

(2)分类统计:统计教材中各章出现的不同层次的概念(理论)的数目(只统计每章中出现的新概念的个数,不重复统计)。

习题统计:统计教科书中各章出现的各种类型习题的数目。可以把习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按照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课后习题、复习题和总复习题三类;另一类是按照习题的要求和形式,可分为问答题、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鉴别题、计算题、图解题、推断题、实验题和课外研究性学习十种类型。统计教科书中各章出现的不同层次的习题的数目。把教科书中的习题按其对学生的认识能力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重现题;应用题;综合题。

实验统计:统计教科书中各章出现的各种类型化学实验的数目。根据实验的形式把它们分为:基本操作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包括实验设计)和验证性实验。

统计学生活动的次数,体现教学主体各类活动的比例。化学教材中学生活动一般包括下列五种类型:做一做(实验)、议一议(讨论)、练一练(练习)、想一想(思考)、读一读(阅读)。

统计教科书中各章出现的各类插图的数目,体现可读性和工艺水平。化学教材中的插图一般有下列八种:实验装置(操作)示意图;说明抽象概念(原理)的示意图;说明某一过程或者现象的示意图;表示某些变化规律的曲线图;表示物质结构(物体形状)的示意图(照片);表示物质用途(性质)的示意图;表示物质组成(含量)的示意图;作为习题或供思考的图(在进行统计时根据具体教科书而定)。结合定性分析的标准,对定量分析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作图处理,以图表的形式形象直观地揭示教科书的特征。

3.评价方法

对于静态资料的收集,研究者可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分工,分别收集,然后通过研究讨论会的形式加以交流和完善,这项工作可以在校内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也可以在市、区内以教研室为单位展开。在国外,为了评价过程能听取各种意见,以便阐明化学教材的优点和缺点,常常在组织评价小组时事先就安排有各种不同观点、甚至相反观点的评价者参加,通过公开进行的相互诘问过程,相互对立的评价者都尽力出示更好的、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并揭露对方任何经验材料和逻辑上的假象,从而使定量和定性的材料真实可靠。这种评价方法在理论界,常常被称为对手式评价。[5]

(二)动态资料的收集

所谓动态资料的收集,是指从化学教材与各种影响制约化学教材使用的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去收集反映教材质量的资料与数据。由于化学教材的价值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的,进行化学教材评价时所需要收集的不仅是直接从化学教材中抽取出来的静态资料,更需要收集反映化学教材使用过程的动态资料,作出进一步分析。因为在化学教材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教材与诸如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育目的、社会等因素相互作用,结果使各方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从这些变化可以反映出化学教材的质量和问题,可以说,动态资料的收集不仅是必要而且是可能的,并且容易定量化。动态资料的收集可通过以下步骤和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开展。

1.确定实验班。为了比较科学地测试和评价化学教材的使用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验班。其任课教师应将实验班和比较班进行比较。

2.制定和落实试教比较条件。为了化学教材试教顺利地进行,保证试教所得的数据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实验学校需要满足以下具体要求。(1)保持实验班的基本稳定,以便取得连续资料。(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化学课程标准。控制课时,一定要按课程计划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不得占用其他活动时间。(3)控制教学用书,只使用规定的教科书及配套的教学用书,不得同时使用其他教科书和配套用书。

3.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测验是评价资料的一部分。学校每学期末进行一次测验,测验命题的依据来自化学课程标准,目的是检查学生通过学习化学教材实现课程标准的目标情况。各实验班和比较班将考试成绩分别填入学生期末成绩统计表进行分析评价。

4.设计问卷调查。为便于收集和整理化学教材评价的数据和材料,学校可根据化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内容,设计分别以教师和学生为对象的化学教材实验问卷调查,如:实验班教师调查问卷;实验班学生调查问卷。

5.数据的处理。学校要落实责任人,明确职责和任务,保证测验考试和问卷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将成绩统计和问卷调查表及时回收,作出统计报告。

6.研讨和交流实验工作经验。召开实验工作会议,进行学科内和学科间的交流讨论,进行校内和校际间的交流讨论。

三、综合评价

将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然后从目标、内容、结构、实验和习题这五个维度对化学教材进行归纳说明,与一般性介绍不同。一般性介绍中收集的是化学教材的编者所声称的东西,而此阶段的说明是经过调查与分析之后得到的情况,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看法。通过两者间的比较,可对化学教材形成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科学的认识。

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可以对化学教材作出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定性的说明,也可以是定量的评定。

(一)定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定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化学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其在目标、内容、结构、实验以及习题五个维度的特征。

2.通过学生的测验结果的分析评定,说明化学教材的目标与效果的相互符合程度。

3.总结对化学教材的支持和反对的主要意见和改进建议。

(二)定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配合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计分方法,进一步给化学教材评级。比如,把化学教材的目标、内容、结构、实验和习题五个维度各分为五个等级。评为最佳一级的得5分,最差一级的得1分。整套化学教材的总分为:M=D·ΣriAi公式中的Ai表示在“五个维度”的某一维度上的得分,ri表示该维度的权重,D为“否决系数”。当被评估的化学教材有重大错误而必须被否决时,取值为零;在其他情况下取值为1。一般来说,认真的等级评定应由比较权威的行政部门或学术机构来进行,其标准应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稳定性,并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本文仅提出了一种对于化学教材进行分析评价时可参考的评价层次和模型,以便教师在实际选择化学教材时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化学教材评价的定性和定量的标准体系,尤其是各项指标的权重问题研究和讨论还很不充分,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凌飚.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的理论模型与实施框架[A].高凌飚.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理论与工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17—129.

[2]范印哲.教材设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36—445.

[3]孙树萍,石德宽.化学教育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