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

时间:2022-12-10 01:40: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城乡文化发展 统筹 动力 分析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大举措,是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明确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动力构成,形成合理的动力结构,是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应有之义。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动力源

原始动力: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一切社会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演进离不开人的客观参与和主观改造,因此,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原始动力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人类文化史上,人们在生存需求的驱动下,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创造了以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为主的两大文化系统。特别是农耕文化的发展,需要人们在改造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进程中,结合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持续地付出智慧,并将生活实践中得来的各种悟性灌注其中,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不断改变生活习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并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是原发性的,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中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动力。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广大农民对文化建设的需求是很迫切的,也是很丰富的。一方面,源于对农耕文化的眷念和难以割舍,不希望长期认同和遵从的风俗、习惯、禁忌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被同质化,甚至是被遗弃。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文化生活多样化和浓郁的现代气息,他们对城市文化生活又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希望感受新奇的生活方式、新鲜的生活环境和新潮的文化氛围。

目标动力: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求。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前提和途径,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一个新课题、新工程,在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同样需要重视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为此,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就成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是方向性的,也是目标性的,其动力方向应该是与新农村建设一致的。如果忽视或淡化了这种需求动力,就会迷失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就会破坏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局面。通过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可以将文化活动与农村各方面的教育活动如普法教育、农业科学普及教育、计划生育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进行,从而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奠定基础。

保障动力:政府决策需求。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众多,如果不尽快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难以提高,农村经济也难以健康持续地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出台,虽然有农民精神需求和农村建设需求的动力因素,但依然也只能由政府自上而下地提出,才能得以贯彻实施。所以,从某种角度讲,统筹城乡发展是对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强化。

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相对于农民精神需求(基础性需求)和新农村建设需求(目标性需求)而言,政府的执政需求只是一种外部需求,其所提供给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是一种外部动力,是上述两种需求动力得以发挥作用的保障动力。这种保障动力主要表现在推动战略的选择和制度环境的改变,为此,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必须有恰当的角色定位,一方面需要发挥宏观调控和协调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作相应职能的转变。如果政府需求对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原始动力和内部动力干预过多,甚至单方面地“改变”或“设计”上述两种动力的路线图,就可能会出现矫枉过正和事与愿违的结果。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动力分析的应用价值

有利于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离开了农民的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就失去根本的着力点。文化需求得到充分尊重,可以进一步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集中农民的智慧,让他们的创造性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是要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由农民群众说了算。过去,在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尽管出台了标准,搞了典型经验,但农民群众却似乎不感兴趣。

有利于找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虽然,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大的方向来讲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目标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高要求,同时也给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比如,在农民价值体系建设中,就必须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和引导农村其他价值体系,并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讲,一切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形态都应该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方向,一切颓废、低级趣味和蒙昧落后的文化形态都必须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所摈弃的。

有利于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关键在于通过政府的适度参与,实现城乡文化发展各要素的自然流动。为此,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不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性统筹”,唯一需要的只是政府废除现有种种阻碍城乡文化之间双向自由流动的要素。只要不受干扰,要素的流动必然是双向的。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应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考虑制度的订立或废止,充分尊重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之间的异质性和互补性,为农村文化建设搭建恰当的平台。切不能从城乡同质化的角度入手,简单地将城市的文化理念和设施向农村扩展,更不能以城市文化的某种标准搞“样板工程”。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动力路线图

培育原始动力市场。培育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原始动力市场,就是要了解、引导和强化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场。

一是做好两个调研。一方面要调查当前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状况,另一方面要调查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状况。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农村文化的特点、当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状况、当前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内容。二是抓好两个引导。一方面要引导农民从低俗的精神文化需求向高尚的精神文化需求转变。如下乡的文艺演出内容不能追求低级趣味,必须具备积极健康向上的艺术格调;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民文化需求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关键要处理好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冲突问题,要采取一定的办法让农民学会包容多种文化。三是注重两个强化。首先要强化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充分尊重和参考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议题。

把准目标动力方向。为了保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关键在于抓好“四个一”的工作。

一是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明确建设农村和谐文化这个目标。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农村文化是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重要任务。二是抓住一个核心。就是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三是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个原则。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原则,需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工作方向与新农村建设保持一致;坚持工作方法与新农村建设匹配;坚持工作进度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坚持工作实效与新农村建设合拍。四是突显一个特性。就是要突显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时代性。新农村文化建设强调一个“新”,这个“新”不仅仅是原有文化的完善,更多的是“统筹”城乡文化,体现出明显的时代性。

第2篇

关键词:中医药;发展现状;对策;亳州市

一、亳州概况

亳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面积8374平方公里,人口576万。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华佗故里,全国闻名的“中华药都”,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明清时期就成为中国“四大药都”之首。亳州的医药是亳州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防病治病的经验积累和总结,是宝贵的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亳州市坐拥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所以这是亳州市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亳州市目前的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如何把丰富的这些中医药文化资源好好利用起来,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医药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013年1月,首届中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论坛在太原市隆重举行。这次大会与会者有300多名国内著名的各界专家: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医药大师、著名养生健康专家及传统文化学者等,他们就传统中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医药行业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因为这次论坛的有效开展,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行的意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亳州市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也加大了力度。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也就是全国中药材交易会,因亳州独特的优势,连续七年亳州在举办中医药博览会。在国内外中医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成为亳州加快发展、顽强崛起的支柱产业和强大动力。所以,做好中医药文化的相关调查和研究对亳州市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亳州中医药概况

每当想到从小就能背诵的“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这首诗,就可以想象清代文学家刘开看到的景象。我们不难知道在当时中药材的种植已经是很普遍的一件事。从史料中,也可以作证我们的猜测,我们知道自神医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开始,亳州人便开始从事中药材的种植、生产、使用和经营了,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亳州在安徽省的西北部,亳州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因为亳州的气候比较适合药材的生长,所以种植的中药材的质量也就比较好。在中国药典里以“亳”冠名的中药材就有亳芍、亳菊、亳花粉和亳桑皮。目前亳州已发展为中国四大药都之首,亳州市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中药材集散地,中药材的生产与销售早已闻名中外。中药资源普查发现亳州现有中药171科410种,经常种植的品种约有230个。比如白芍、牡丹、红花、桑皮、板蓝根、、白芷、紫苑、桔梗、丹参、地黄、乌头、防风、薄荷、菘蓝、怀牛膝、何首乌等药材。

中国的四大药都分别是:河北的安国市、河南的禹州市、江西的樟树市、安徽的亳州市。亳州市很荣幸的位居中国四大药都之首。创建于1995年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简称亳州中药材市场),从相关的负责人了解到相关的信息,经过他的介绍我对亳州市中药材交易中心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比如亳州市中药材交易中心中药材销售摊位也有6000个:占地387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交易大厅的占地面积为3.2万平方米。现在到亳州市中药材交易中心的卖家和买家来自全国各地,但还是以亳州市当地的人居多。亳州市中药材交易市场,被康美药业在2010年4月收购以后,规模有了很大的改观,随着中药材种类的日渐丰富,每年的客商都会云集于此,这就为亳州市中药材和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中医在亳州的发展,现在亳州建有华佗中医院,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集医疗、科研、养生等为一体,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做大做强中医药品牌,华佗中医院聚国医精粹,在2008年开设了“国医堂”。“国医堂”以新型的服务模式为人们提供一个温馨的诊疗环境。众多中医界名老专家以祖国传统医学、传统疗法为根本,以全新“治未病”的医疗服务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养生、康复、医疗、保健等服务。

笔者在2015年对华佗中医院的20多名中医生(如杨从鑫、张道光、蒋玉清、崔绍华、胡秋伟等医生)进行了访谈,杨医生说现在亳州市对中医的发展还是很重视的,但现在中医人才有所欠缺,我们要培养中医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中医这行,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一定要努力的学习,多与同行交流心得,这样才能有所进步和创新。经过和这些中医家的访谈,初步了解目前中医在亳州的状况。

三、亳州市中医药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一)亳州市中医药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

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对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有了了解,亳州市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都有什么因素呢?

S(优势):亳州市是神医华佗的故乡,中医文化已经有进2000年的历史、亳州市的药材种植的历史也是悠久中药材的种类丰富、有全国中药材交易市场、是中华四大药都之首。亳州市是“中华药都,养生亳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身体的健康,人们愈来愈重视健身与养生,亳州市的华佗五禽戏、亳州药膳等无疑是人们的兴趣所在,把这些与养生旅游相结合,发展前景一定很广阔。通过全国华佗学术讨论会,越来越多的人会投入到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方向上来,毋庸置疑,这也会对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W(劣势):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现在还没被充分发掘、中医的传承机制还不完善、中药材种植的集约化程度不高、中药材种植的成本太高、中药材的质量难以把控有造假现象出现、没有形成自己的中药材品牌。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中医的待遇不高,不利于调动中医的积极性。

O(机遇):现在国家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力度在加大、有了政策的支持,顺势前进。“中华药都,养生亳州”的理念符合时展的潮流,是大势所趋。

T(威胁):中国的其他三大药都,对药都之首的亳州存在一定的竞争、亳州市的交通相对比较闭塞、造假现象使亳州市的药都形象受损。

(二)亳州市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对策

从上面的论述中,经过对亳州市中医药文化进行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我们亳州市中医药文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我们就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政府部门做好发展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工作。针对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还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出来,相关的文化部门要做好中医和中药这方面资料的收集工作,做好文献的整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市场运作,中医药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我们应该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动态化,焕发其活力,我们亳州市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把我们的中医药文化与亳州市的旅游文化相结合,开发出适合时展的养生资源。

2、加大对中医药文化的资金投入。经过假期的田野调查,发现了中医的发展没有兴盛,虽然是华佗故里,但我们亳州市的中医仍然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西医的强势冲击,所以我们要发扬我们的中医药文化,首先就要把我们的中医做大做强。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其他地方,我们要把中医的发展放在一个突出地位,各项配套资金应一应俱全,不会让有的部门因为资金问题而对这个伟大的事业望而却步。和其他的项目开发一样,中医药文化的开发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因为中医药文化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而文化产业是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如果没有充裕的可用资金,中医药文化相关开发将难以为继。所以,亳州市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医药文化开发的财政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与此同时,各个相关的部门也不要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资助,也应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有效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这两大资本,进行多方融资,以便可以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奠定充足的资金基础。在拥有资金的基础上,关键要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要用刀用到刀刃上。

3、提高中医待遇和降低药农的种植中药材的风险。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资源和中药材资源这两部分的有力支撑。所以针对中医,要提高中医的待遇,让他们能在中医的这条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而不用考虑经济负担。针对药农,要有相关的种植补贴或者保价收购,因为中药材的种植相对于其他的经济作物,成本较高,药农为了降低风险,就放弃药材的种植。给药农发放中药材种植补贴或保价收购,可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4、完善中药材的质量监督体系。央视曝光中国药都安徽亳州假药泛滥,这无疑是对亳州药都形象的一个致命打击。这个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我们一定要健全和完善中药材的质量监督体系,把造假售假的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提高药都美誉度。

5、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要有意识的提升我们亳州中医药文化的品牌效应。因为我们是“华佗故里,药材之乡”,我们具有发展品牌的资本,不要让一些假药流向市场,那样我们就是自毁门路。我们需要以自己的诚信、我们药材的好的品质来做我们的通行证。

6、大力提倡中医药养生文化。亳州是“中华药都,养生亳州”,亳州市拥有丰富的中医药旅游资源,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深度的挖掘与利用。我们应该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起来,不应局限在单一的开发模式中,自然资源我们可以在芍花盛开的季节,举办芍花节,以提高亳州市中医药文化的知名度。对于人文景观我们应该利用好花戏楼、华祖庵等景区,把我们的中医药文化做大做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重视健身与养生,亳州的华佗五禽戏、亳州药膳等无疑是人们的兴趣所在,把这些与养生旅游相结合,发展前景一定很广阔,也要办好每届的亳州市中药材交易博览会。

7、中医传承的方式需要改观。工资待遇提高的同时,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

四、结语

亳州市的文化底蕴丰厚,中医药文化资源充足,虽然目前亳州市的中医药文化开发和利用还不是那么的让人满意,但在国家大力提倡中医药文化的政策支持下,凭借我们的资源和发展的决心,相信我们的亳州中医药文化一定会发展的很好。亳州中医药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要把“中华药都,养生亳州”、“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的名片推而广之,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作者单位: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医药管理局.安徽省医药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4(1).

[2] 金光明,王飞,姜云立等.皖北中药材种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20(1).

[3] 韩路宾,胡倩,王茹侠.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科技创业,2008(8).

[4] 陈旭华,齐鹏飞,余晓庆.中医药文化发展现状――以亳州市为例[J].理论探讨,2011(6).

第3篇

体育文化将伴随着体育事业发展而不断延续、日臻完善。体育文化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载体,通过内在和特有的公平公正、规则至上、团结协作、超越自我、顽强拼搏、勇于夺冠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极大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交流,对于凝聚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提供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同时,体育文化发展将有效地推动体育文化产品和产业创新与投入,对于刺激体育消费,拉动内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将具有特殊影响和促进作用。体育文化作用于体育活动中形成的积极教育效果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企及的。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和丰富内涵,作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发挥着健身、强心、益智、乐群的突出功效,完善人的自身并影响人的社会关系,对塑造大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移风易俗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1]。体育文化以特有的国际通行规则,突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各异的国家,以体育文化交流为载体,在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加强国家之间对话、促进民族平等方面,在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二、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在体育文化构成中,体育场馆文化为体育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和物质积累。所谓体育场馆文化主要是由体育建筑与艺术、体育赛事和媒体宣传等组成,它构成了体育文化硬件建设与软实力开发,推进体育文化产品和产业发展的运行平台。体育赛事文化是体育文化的核心。通过体育场馆的体育赛事活动和传播手段,升华为内涵厚重、高亢激昂、催人奋进的体育文化。经过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体育赛事物质文化发展,如民族传统风格的国家体育馆和岭南地方风韵的广州亚运会场馆以及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展示的体育赛事文化产品,极大地丰富和催生了我国体育物质文化产业大发展。同时,在世界多项大赛中涌现出来的英雄集体,如中国女排队、乒乓球队、跳水队、登山队等,我国体育健儿用辛勤汗水、顽强意志和骄人战绩,创造并诠释着“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宝贵财富。目前,我国体育赛事文化与发达的西方国家差距还很大。在实践上无法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适应的体育赛事、体育文化产品及产业体系,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严重地影响群众参与体育锻炼、主动接受体育文化熏陶、形成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热情,成为建设体育强国的薄弱环节和“短板”。现阶段,我国群众体育活动总体上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仅28.2%,其中32.3%是跑步和走步,在经营性体育场馆锻炼的仅占9.5%、接受系统体育训练指导的占5.3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以加拿大、挪威和美国为例,经常参加体育俱乐部系统训练的人口比例是:加拿大34.91%、挪威36.13%、美国33.52%[2]。体育健身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民众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纵观国际体育赛事文化发展过程,体育赛事文化必须与本土文化紧密结合,开发出具有深厚文化民族底蕴的体育赛事文化,并通过体育赛事文化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焕发出生机,只有以民族、大众为特色的体育赛事文化,才能永葆其旺盛生命力、竞争力。当前,我国体育文化亟待解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效传承和发展问题。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必须要融入世界体育文化大潮之中,不断推陈出新、开拓进取,才能保持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态,才能在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中争得一席之地和发展空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寓意精深、种类繁多,如武术、民族摔跤、射箭、赛马、划龙舟、舞龙和养生修身活动及民间游戏等。特别是中华武术,它集哲学、中医药、伦理学、美学、气功以及百余种流派的拳种于一身,注重内外兼修,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观、气论、动静说、刚柔说,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中华武术文化体系。

长期以来,对中华体育文化在理论研究、政策扶植、资金投入、媒体传播上严重滞后,导致被誉为中华体育文化智慧结晶的中华武术,在西方体育文化强势传播覆盖下逐渐处于边缘化。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尴尬境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唐朝时期由中国分别传入日本的相扑、韩国跆拳道,均是发源于中国武术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体育项目,却双双跻身于奥运会,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而种类繁多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无一进入奥运会,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处境与中华悠久的体育历史文化以及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大相径庭。体育赛事文化建设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只有体育赛事文化与本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融合,才能长兴不衰。例如,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赛,即NBA。NBA赛事文化无不渗透、呈现出鲜明和咄咄逼人的美国文化的创新性、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多元性特征。又如,英国创始于1877年的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诞生于1981年伦敦马拉松大赛、从1829年起每年举办的英国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间进行的高校赛艇对抗赛以及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还有始于1743年,被全球称为西班牙国粹的西班牙斗牛而形成的斗牛文化产业。充分说明体育赛事文化建设不仅要通过体育文化产品和体育文化产业对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推进作用,并为国际体育文化提供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也要通过体育赛事的文化传播,将具有本国体育特征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传统理念和体育行为标准实施展现给世人,彰显出本国体育文化的魅力。同时,还能够推动体育文化的发展,并通过体育文化拉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对策

当前,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和观察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明程度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窗口。为此,必须全力推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用体育文化硬件建设和软件实力开发的成果,来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⒈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弘扬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始于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并在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受血缘氏族、图腾崇拜和伦理取向的制约,在重视修炼身心的内在性、封闭性、圆满性等特征之中,积极优秀的文化内涵与消极封建迷信遗风共存[3]。对待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尊重和理解不同特质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前提下扬弃和继承。对华夏民族长期积淀的清净淡泊、诚信礼让、自强不息、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和注重个人修身养性的文化形态等要勇于吸收,同时赋予与现代体育文化相适应的健康向上、科学合理的新内涵、新要素,并大力推广和传播,做到古为今用。在崇尚“超越自我、竞争无限”以对抗性竞技体育为特征的西方体育文化思潮渗透日趋浓厚的背景下,要加强中华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探索在新形势下,中华体育文化有效传承和发展的嬗变规律,加大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挖掘整理,加强对中华体育文化在内的民间体育文化的保护。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要更新观念,用全球体育文化发展的事业和科学态度,在积极引进、吸收西方优秀体育文化思想,特别是先进体育健身理念、内容、制度以及方法的同时,努力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特有的文化精髓融入到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之中,在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中让世界认识并接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体育文化,在东西方体育文化融合中丰富世界体育文化思想内涵,为构建多元化世界体育文化新体系而增加浓郁的中国元素。使我国体育文化在保留民族体育文化特点,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上,在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和融合中,促进世界体育文化繁荣与发展。

⒉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产品和构建体育文化产业体系。

所谓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精神产品,并提供体育产品服务的行业体系。体育产业是体育文化发展重要载体,它为体育文化发展注入经济、舆论和服务的支持。体育产业必须与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形成合力,才能实现体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体育消费意识增强,群众既投入体育健身,同时又需要社会提供丰富的体育文化产品、科学健身技术指导、多层次体育文化服务。近年来,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推出了一批体育产业品牌,如青岛帆船赛、ATP网球大师杯、国际汽联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体育产业文化发展为体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满足群众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开辟了新途径,并带动了旅游、建筑、通讯、新闻出版等相关行业发展,为促进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体育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当地国内生产总值1%左右,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我国体育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和人民群众对体育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差距较大。主要问题是:体育产业理论体系不完善、不成熟,缺失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舆论创新、品牌创新,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自主品牌少、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在世界体育领域里品牌少,同时体育赛事与群众体育消费水平、体育健身行为习惯以及体育硬件基础条件都不尽如人意,而体育管理部门又缺少对群众体育文化的引导、示范等引领作用。我们应充分学习和借鉴体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纵观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均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重品牌经营和舆论创新。如标志着西班牙民族精神,成为西班牙全民族参与的斗牛生生不息,269年仍能生机勃勃。斗牛已经从单纯体育活动演变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从斗牛服饰、斗牛工具到斗牛音乐舞蹈、斗牛狂欢节以及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体育文化产业体系。斗牛每年裹挟数百万各国游客聚集马德里,全球近七亿人如痴如醉地通过电视传播欣赏斗牛和斗牛狂欢节,有上亿人拥有西班牙斗牛标志的产品[4]。为此,我国应尽快实施体育精品战略,抓好塑造国家体育文化形象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推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反映时代体育精神、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体育文化艺术精品,创造生产更多适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民族、大众的优秀体育文化产品。同时重视体育产业体系建设,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品结构,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培育体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努力构建体现体育文化先进性、民族性、世界性的大众化体育文化产业体系。

⒊加强体育赛事文化建设,创造良好文化氛围。

体育赛事文化是体育制度、体育赛事精神和体育赛事产业文化综合性的文化意识形态,其中体育赛事精神文化对体育赛事文化和体育产业文化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它决定着体育赛事和体育产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通过体育赛事及体育赛事传播所产生的体育文化体验,深刻地感染、教育和激励人们超越体育活动范围,将体育观念、体育情感升华为终身不弃的崇高体育精神,使体育文化魅力永存。体育赛事精神文明建设,应着力提高运动员精神文化素质,特别是体育人文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和体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培养,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低、心理素质差、意志品质弱以及拜金主义倾向。特别是要针对体育赛事出现的踢假球、赛场斗殴、罢赛、吹黑哨等为警示,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教育,加强体育赛事制度建设,规范体育赛事秩序,营造体育赛事精神文化氛围,促使体育赛事精神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不同类别体育项目的赛事文化建设上,应继续加强乒乓球、游泳等强势项目的赛事文化建设,发挥其示范作用。如中国乒乓球队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指导下,国家利益已然成为乒乓球队运动员的职业价值观,激励乒乓球技术打法不断创新,形成了快攻、弧圈和削球等打法的中国特色技术文化。中国乒乓球队以独特的竞技体育文化引领世界乒乓球发展方向,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输球不输人”的竞技品质和催人奋进的体育文化精神内涵,振奋了民族精神,为我国体育赛事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榜样。同时要重塑我国职业体育赛事文化建设,增强体育赛事精神文明建设的国际竞争力。职业体育赛事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体育赛事文化与国际接轨的必然抉择。我国职业体育赛事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表层上出现的差别是制度建设、赛事经营和传播以及运动员技术能力,深层上反映是遵法、执法、公平正义以及维护体育文化职业道德上的差距。如欧洲意甲、西甲、英甲足球联赛,赢得全球青睐,它不仅拥有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和一批优秀球员,关键是体育赛事文化建设中,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遵守职业道德,特别是裁判员秉承公平正义、执法如山的崇高职业操守,才能促使运动员在体育赛事中创造出超越自我、超越极限、自强不息等的竞技品质。为此,我国职业体育赛事文化建设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赛事建设,强化对职业运动员、职业体育俱乐部品牌和形象建设,提升我国体育赛事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⒋构建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增强体育文化影响力。

第4篇

作者:王玉平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马克思所说:“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无疑,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劳动群众的文化首创精神以及原生态的生活实践,是文化产品诞生的沃土,经久不衰、富有民族特色和乡土地域特色的文化作品,往往最具中国特色,最有艺术魅力。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奉行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原则,因为,“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3]。努力唤醒民众的创造潜能,使农民积极主动、发自内心地参与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这就需要强化农村文化主体的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水平,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和生产能力,培育现代农民,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这意味着,农民群众既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对象,只有当这两个方面互为表里、互相支撑并自觉融洽时,才能真正成就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来说,如何使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获得主体地位呢?首先,农村文化建设要立足于农民素质提升,谋划农村“大文化”建设的格局,从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卫生、体育等多个方面提升农民的思想观念,改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新式农民。着力培养土生土长的农村基层农民文化队伍,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打造一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农村文化建设还须体现在农民的利益主张之中,以利益共享促进价值共识,与农民勤劳致富、增长本领、提升素质结合起来。主动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综合性文化需求,在满足农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让农村群众从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创造更多财富,增加幸福指数,提升生活质量。其次,在制度上确保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要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4]理顺政策引导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其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选拔的农民文化骨干,要制定出切实可行、具体有效的培养计划,加强业务和技能培训,采用送出去系统学习,将专家学者及专业文化工作者请进来进行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民文化骨干掌握文化知识,增进艺术技能。农村文化必须深深扎根于农民群众之中,唤醒广大民众身上的创造潜能,将他们组织起来,使他们行动起来,这是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条件。

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乡土文化根脉

由世代农民创造、传承的农村传统乡土文化,是流淌在一代又一代农民身上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虽然因历史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农村文化在自身内容和呈现形式上都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凝结在农村文化之中的深层内核和文化根基却源远流长。传统乡土文化,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体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是一个地区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品牌,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某种程度上,若失去了乡土文化就等于断了农村的“根”,也会断掉一个民族的“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文明产生的原始基础主要是农村,是人类所依附的土地。但在当今,铺天盖地的快餐式外来文化、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掩盖了传统厚重的乡土文化。传统乡土文化置身于这样的境况之中: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生存能力也越来越脆弱,传承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直接危及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根脉。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依附于土地、生长于农村的丰富乡土文化资源日渐失去自身的生存根基,致使农村文化建设无所依从,出现了许多“盲点”。要拯救和保护传统乡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吸收、融合各种文化资源积淀而成的乡土文化,不管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还是手工技艺,都是当地劳动群众在长期实践中过滤出来的,其中承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包含着历代劳动群众的生存策略和生存智慧,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理解、对自身理解的经验积累。我们应该像拯救濒临消失的物种一样来拯救已经处濒危状态的乡土文化。从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视野,统筹谋划、科学部署,对重要项目、重要作品、重要技艺,建立科学有效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机制,系统发掘和整理乡土文化。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将现存的各种乡土文化,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实物、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对民间艺人、传统工艺的传承人,要做为“活文物”进行发展性保护,通过培养乡土文化传人、培育民间习俗来刺激乡土文化的内生,回归乡土文化的本体。要发展和创新传统乡土文化。早在1957年就号召,要“移风易俗,改造国家”[5](P606)。传统乡土文化做为一种农耕文明的自然生长,在承载着历史和传统、包含着现代文明基因的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比如传统礼俗中的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而那些繁缛琐碎的细节、形式则早已不适宜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行为规范,是应该摈弃的。所以对历经岁月磨砺而留存下来的传统礼俗、民风民俗、历史文化,应进行辩证的否定,进行合理的扬弃,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剔除糟粕,存留精华,为其注入能够相互融合的现代元素,使传统乡土文化不断添加新的生命活力,走上健康传承发展、不断发扬光大的轨道。要努力实现先进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的结合。传统乡土文化要保持自身的生命活力,必须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明确知道自身之优劣长短,不断剔除旧有的痼疾,以开放包容的气度,主动接纳现代文明的引领和养分,追随时代进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将先进文化植入乡土文化的沃土,使传统文化不断实现向现代化的转换,使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具有深厚的精神基础。这里的关键是找到先进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有效结合的链接点,让先进文化的因子像泉水渗入大地一样,浸润农民的日常生活,让先进的价值理念成为乡土文化的内核,并走进农民的内心世界。这尤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到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引领、推动和发展之中,使其与乡风民俗相对接,与当地文化特色、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相对接,为广大农民接受核心价值理念找到历史依托、奠定实践基础。同时,要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方式,建立一套农民能理解、乐接受的“核心价值观”话语系统,力求与农民的心态、判断和兴趣相接近,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增强老百姓的认同感。充分利用乡土文化人才,让农民在农村文化大舞台上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响主旋律。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途径,挖掘蕴藏在农村的特色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的内生增长。

盘活民间文化组织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确保农民对乡土文化传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乡村社会的各类民间文化组织,为乡土文化的展示、存活和发展提供了一个个功能独特、内容完备的场所和平台,是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的重要阵地和中坚力量。因为传统乡土文化,一般是渗透到农民的心理,转化为农民的思维方式、行为特性以及风俗习惯来彰显其存在和力量,通过民间艺人口传心授而得以流传。所以,发展和保护民间文化组织,能为传承乡土文化营造适宜生存的环境和场所,使其保持活性状态,发挥出自身的社会功能。民间文化组织是维护地域特色文化的生力军,它们或者以艺术形式、或者以手工技艺传承历史文脉,使农民群众在此找到家园的归属感,为培育农村文化人才搭建起有效平台。但是据相关数据显示,多数民间文化组织的生存状况却令人不乐观,诸如组织松散、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经费短缺、缺少支持等等制约因素,使民间文化组织常常举步维艰。堪称湖北文化品牌的黄石爱乐合唱团,同样处于尴尬的夹缝中。该团团长在2012年“两会”期间,曾经对记者这样倾诉自己的苦衷:“我们作为一个民间文化团体,能做到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所名气,这中间历经的艰辛是外人想象不到的,就希望这次两会能让政府更多地关注一下我们民间文化团体的生存环境”[6]。要盘活民间文化组织,加强组织管理是当务之急。政府及文化宣传主管部门要起到操盘手的作用。其一,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规范引导职能,对民间文化团体的发展做出整体规划。将所有依法注册登记的民间文化艺术社团纳入常态化管理范畴,根据不同团体的各自特色进行分类引导,及时协调、研究解决民间文化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组织联合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推动民间文化产品不断实现向文化精品的迈进。其二,政策支持,在积极扶持的同时,加强规范和监管。加大对民间文化社团的经费投入,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监控评估体系,使民间文化社团真正成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社会自律性组织。其三,建立起政府对民间文化社团的综合协调机制,在民间社团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使双方携手联营,促成区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赢发展。政府还可成立文化发展基金,重点扶持优秀文化社团不断壮大,鼓励各类文化艺术爱好者依法成立相关专业协会,开拓凝聚文化艺术人才的阵地,使各类民间文化组织、各种民间艺术人才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

创造农村文化生产力

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源力量,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文化产业化的路子。传统乡土文化是一方百姓的精神矿藏,也应当并且能够转化为造福当地百姓的物质财富。做好乡土文化产业,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推助农村经济、满足城乡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助文化传承,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使文化产业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文化富民、文化惠民和文化育民并举的通达之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民生意义。广大农村具有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劳动群众经历数千年积累的民俗文化、生产经验、手艺文化的传承,理应回归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去,在乡土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最新科学技术、增强文化认同,这是文化、经济与乡土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有效模式。其实,将传统乡土文化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已不乏成功的范例,如河北邯郸以民间资本“入股”形式搞的“股份大舞台”,组织具有地方特色各种技艺协会等等群众自办的文化合作组织,就是在服务村民、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市场,成为致富渠道,进而孵化为农村文化产业。还有一些发端于农村的乡土文化、民间手工艺品步入产业化发展道路,发扬、传承了传统技艺,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如著名的临沂柳编,就是山东临沂柳编手艺产业在农民祖辈“打柳编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村文化产业,临沂人感悟“走东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形成了“家家搞柳编,户户是工厂”的格局,折射出柳编这一民间工艺在临沂人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民间手工技艺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发展中,作为农业生产之外满足人们衣食住行需要的重要生产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成为一条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传承和创新传统乡土文化,与文化产业接轨,会使乡土文化获得源源不断的经济基础和人才支撑。乡土文化产业化的关键是做强文化市场。既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还要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争得政府和民间的合力推动,在保护传承、做响品牌上下功夫。统筹协调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让有生命力的民间文化回归有内涵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状态,以民间艺术生产、民间艺术展览、民间艺术表演、民间艺术出版等形式使其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建立传习场所,培训传习人才,让更多的人走近民间艺术。同时将传统的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要使乡土文化转化为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和文化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共赢共生的格局,还要提升农民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文化消费能力。因为农民的消费习惯一般是秉承节俭、实用的原则,常常重物质生活轻精神生活,不论经济条件优劣,在日常消费中大都是精打细算,量入为出,认为物质生活的消费是必须的,而文化消费则是可有可无的,再加之一些精神文化产品往往脱离农民的实际需求,导致农民没有文化消费的兴致和欲望。“据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年鉴》显示,在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左右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消费比重占居民消费总量的7.6%。我国在2009年人均GDP就达到5 000美元以上,但我国农村文化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尚不足3%,因此,我国农村文化消费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农村文化消费将进入战略机遇期。”[7]要提高农村文化消费水平,提高农民消费需求和消费兴趣是前提。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的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年龄普遍偏大(“空心村”现象)的状况,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素质,促使其文化消费的多样化发展,努力为农村中老年居民提供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产品,提供能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的农业科技类产品。要提高农村文化消费水平,各级政府适时引导、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开拓农村文化产品市场是关键。通过市场手段,使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达到优化配置,采取或直接投资、或资金补贴、或免费示范等多种形式,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支持传统工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村文化消费渠道,优化文化消费环境,引领广大农民成为乡土文化产品的制造者、享用者和消费者。同时,挖掘农村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使资源与资本相结合,利用好农村原生态的田园风光优势、红色资源优势,扶持传统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绿色生态旅游产业、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以旅游促文化消费,提高文化消费能力。总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利用民间文化基因,进行积极创新,将经典的民间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本,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转化为一种现实的生产力,造福一方百姓,形成地方特色,即可使农村文化建设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

第5篇

关键词:广西舞炮龙;文化发展;融合;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G853/G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273―03

据文献记载,从汉代就有舞龙文化。舞龙文化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鼎盛不衰,经过几千年的嬗变发展,其形式种类繁多,风格流派异彩纷呈。广西舞炮龙文化是华夏民族龙文化的一枝奇葩,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古老、吉祥、喜庆的地方传统民间习俗,而且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现代狂欢节的文化活动。炮龙之乡(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正将舞炮龙文化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循着舞龙文化这条主动脉,通过对广西舞炮龙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当前发展状况进行归纳分析,旨在展现舞炮龙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舞炮龙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融合与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广西炮龙之乡的舞炮龙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龙文化的有关资料。

1.2.2社会调查法走访舞炮龙之乡所有街区,对舞炮龙之乡在世的30位参与舞炮龙的老艺人进行访谈,其中:81~90岁5位,71~80岁11位,61~70岁5位,51~60岁5位,50岁以下4位,通过调查了解到舞炮龙文化的形成背景、历史、社会影响,以及政府对发展舞炮龙文化的支持力度。

1.2.3临场观察法 历时3年的参与和观察舞炮龙文化的活动状况,归纳舞炮龙文化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1.2.4逻辑分析法 对获取的所有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广西舞炮龙文化是中国舞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灿烂的舞龙文化中,记载着火龙、革龙、布龙、纸龙、段龙、筐龙、灯龙、人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醉龙、奇巧龙、滚地龙、大头龙、夜光龙、火焰龙等形式。广西南宁市宾阳县的舞炮龙是从炮龙之乡形成之初即康熙四年(1666年)就逐渐开展,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比丰顺埔寨舞火龙、烧火龙还早。广西正月十一晚舞炮龙既不同于游龙和现代竞技舞龙的表演,也不同于丰顺埔寨的舞火龙、烧火龙。广西舞炮龙是由龙灯队、锣鼓队、古乐队引领,龙在街道上翻腾、穿越,街道两旁居民及游人,点燃鞭炮,向龙头、龙身、龙尾狂轰烂炸,鞭炮越多龙舞得越威猛、骠悍,直至炮声停息龙才向前进,炮龙一直舞到整个县城炮声停止。舞龙活动并非一个人所创作,也不是一段时间或一个时代里完成的,而是经过一个地区的人们不断创造、逐步完善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偏于感性的、集群的民间艺术。广西舞炮龙文化是先祖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继承中华民族龙文化的精髓,结合地方发家创业的人文精神,开创性的发展了炮龙文化。使传统的龙文化不仅是司雨、司水之神、华夏图腾,还是英勇、权威、尊贵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吉祥物、辟邪物之一。因此,舞炮龙文化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洗礼,每年的正月十一晚,约定成俗地成为了地方炮龙狂欢节的文化活动,成为中国舞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广西舞炮龙的表演

2.2.1 解放前至改革开放初期舞炮龙的器材及作用 炮龙是舞龙的主体,主要由龙头、龙身、龙尾构成,普遍为九节,长20~30 m。龙头、龙尾用毛竹编织成后,里外各裱一层纱纸,中间裱一层水泥纸,然后画上红、绿、黄、黑等颜色。龙嘴含有一个红色“口珠”,龙须用黄麻代替,龙头重35~40 kg。龙尾重30 k左右。龙脚用稻草、黄麻、纱纸做成。龙身握把处由毛竹编织,其余用印有鳞片的黄布、麻绳连接,黄布及麻绳用盐水浸泡,防止燃烧,龙身重约10kg。龙珠用毛竹编织后裹上红布,财珠用毛竹编织后裱上纱纸画成。烧火药,一般由懂得烧火药技术的两个人担任,主要作用是火药冲天起火花美丽壮观;龙头高昂时烧火药起到照明作用;火药冲天冲走烟雾增加氧气。火把,过去的街道狭窄、黑暗、凹凸不平,用火把照明和为群众点燃鞭炮;护龙,如有外人抢龙或不遵守纪律,则用火把烧烫。火蓝,炮龙队伍前后各有一个火蓝,为舞龙队员休息时烤火取暖;便于点燃火把。炮龙前还伴有龙灯牌,各式各样的彩灯(如:凤、狗、虎、鹤等)、锣鼓、唢呐、舞狮等,不仅有龙与灯的结合,还有龙与狮的结合,龙与文化表演的结合。既烘托了节日的气氛,使街坊百姓感受到炮龙到来之前的热烈,体现出了龙最深的文化内涵,乃是其多元文化整合为一而又创新、开拓的精神。

2.2.2舞炮龙队员的选拔与组成 舞炮龙是传统的民俗活动。改革开放初期及解放前,对参加舞炮龙的人有严格要求,龙珠、龙头、龙身、龙尾都由不同的人员组成,具体分工明确。龙珠,由年龄稍长,有舞龙经验的人担任。龙头,是整条龙的主体,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因此,由身体强壮、舞龙技艺高超、有组织能力及有一定声望的人担任;尤其是开光时,第一个舞龙头的人,一定是当地德高望重的大力士担当。龙身,由经过训练的一般年轻人担任。龙尾,由舞龙技艺高超及身体强壮的人担任。整条炮龙有30多个“龙脚”(当地人把舞龙的人称为“龙脚”)。所有“龙脚”一律赤膊上身,头带藤帽或不带藤帽,腰系一条红带,下身穿短裤或长裤。害怕鞭炮炸的人都不能担当“龙脚”,据说这是自古以来形成的一种习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祖先以丰富的想象力,把“龙”描绘得有声有色:它是“龙鳞凤龟”四灵之首,它是“龙龟象鹤”四寿之头,更是吉祥喜庆的象征,被膜拜为神兽之冠,它还是入水能游,陆地能走,腾空能飞的三栖动物。炮龙之乡,选拔的“龙脚”,都是身强体壮、技艺非凡,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英雄好汉,充分体现了人龙合一的表演要求。

2.2.3广西舞炮龙的内容与形式开光,是舞炮龙前的祭祀活动。用三生:生公鸡、鱼、肉,来祭神灵,道公念完咒语后,打开包龙眼的纱纸,用公鸡血点龙的眼睛。每年的正月十一晚,从下午18:30分,舞龙队伍就开始集结到宾阳县城的老庙等候开光。这时,县城的百姓以及周围村庄的百姓,把老庙及周围各条街道路口,挤得严严实实。锣鼓声,唢呐声,人们的欢笑声,响彻整个县城。晚19点整祭祀仪式结束,炮声一响。炮龙犹如苏醒的雄狮,龙头突然高高腾起,紧接着翻、腾、穿、游。龙到之处鞭炮齐鸣,周围的放炮手及观众,将点燃的鞭炮不断的扔向炮龙,炮龙在鞭炮中穿、腾、翻、跃。在鞭炮的闪光中,只见一个个“龙脚”赤膊着上身。身手矫健的完成每一个动作。“龙脚”与“龙脚”之间的交替衔接,有条不紊,配合默契。尤其是舞龙头的勇士,更显得技艺精湛,胆量过人。龙头重达40kg,每个人只能持续舞动几十秒钟就得替换,而且向龙头扔去的鞭炮最频繁,可任凭鞭炮在耳边,身上狂轰烂炸。勇

士们毫不畏惧,照样把龙舞得行云流水一般。鞭炮越多勇士们越亢奋,龙也显得更加威猛、膘捍。此时,靠近炮龙的男女老幼们一改平时害怕鞭炮烧炸的心里,迎着鞭炮,随着炮龙翻、腾、起伏,纷纷来回穿梭龙肚。有些胆子大,身手敏捷的人,还偷剪龙布或偷剪龙须回家。据说,钴龙肚能使身体健康;剪龙布、剪龙须放在家里,代表神龙到家,保证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生意兴隆,年年都有好兆央。开光时的老庙,鞭:咆声、人浪声、震耳欲聋。人与龙、龙与炮,人与炮交融在一起。无论是舞龙者,还是观众,都沉浸在放荡不羁的狂欢中,偶尔烧起的冲天火药,影照出老庙的古老,沸腾和力量,显现出炮龙之乡的独特魅力。约十分钟后,开光活动结束,炮龙在龙灯牌、各种花灯、舞狮、锣鼓、唢呐等前导队伍的引领下,翻江倒海般离开老庙。街道两旁的居民,早已准备好鞭炮,等候神龙的到来。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幼,亲朋好友,有的手拿鞭炮,有的用竹竿撑起鞭炮,有的站在门口,有的站在阁楼上。炮龙一现身,街道两旁的一串串鞭炮骤然响起,龙在街道30~40 m的范围内,来回翻、腾、穿、跃。鞭炮如雨点一般洒落在炮龙身上,哪户人家的鞭炮放得多,龙头在其家门口腾得越高。炮声不断,时缓时急,炮龙也在炮声中变换快慢节奏,快时犹如海浪那样激荡,滔滔不绝,使人精神为之振奋疯狂;慢时犹如山涧涓涓细水,潺潺缓流,把人带人大自然那秀美如画的田园风光之中。观看的群众,在欣赏炮龙神威的同时,一波一波如潮水一般向龙肚涌去,从这边涌到那边,又从那边涌到这边,川流不息,纷飞的炮竹,被炮龙和游人冲得遍地开花。龙在鞭炮和游人中不知疲倦的嬉戏,翻腾,有的老“龙脚”舞到极兴时,还把一串串燃着的鞭炮或挂在肩膀上,或拿在手上左右舞动,任凭鞭炮在身上或身旁炸响。让游人既惊诧又钦佩,同时又能唤起游人大胆置身其中,忘却鞭炮的威力和浓烈的烟火。一家鞭炮停息,一家鞭炮又响起,炮龙在连绵不断的炮声中缓慢前进,游人也随着炮龙的舞动形影不离,炮龙气势如虹的在一条一条街间翻、腾、穿、跃,全城的老百姓也精神亢奋地以鞭炮敬迎神龙。当炮龙舞到最后一户人家炮声停止时,常常是鸡叫天明。据文人马干寅有《舞炮龙》诗道“新正十一最腾欢,隆舞炮龙喜共参。烈焰和鸣催耳目,祥鳞劲动悦昕看。随观群众如潮水,主事人员巧缓遄。达旦通宵情未了,飞屑飘落满城丹”。拂晓天明,人们与龙共舞的余兴未消,狂欢的人群踏着红地毯般洒满炮屑的街道离去,心中充满着喜庆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纵观炮龙表演的整个过程,从其内容上,舞炮龙继承和保留了宗教文化的内容,融合吸收各种健康文化元素,使炮龙狂欢节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舞龙形式上,舞炮龙是人人参与,鞭炮和舞龙相伴相随;舞龙勇士犹如在枪林弹雨之间,左冲右突勇往直前,直至炮声停息。这一壮举充分体现炮龙之乡人民长期以来敢于挑战自然、征服自然、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表现了炮龙之乡人民团结合力、勇敢坚毅、至高无上的英雄主义精神。龙形象后隐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仁的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和兼容并包的文化观。这些舞炮龙文化内涵在炮龙狂欢节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2.3现代社会的广西舞炮龙文化

2.3.1 经济社会发展加速了舞炮龙文化发展的进程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地方经济和城镇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月十一晚,一条炮龙表演远远不能满足狂欢节的要求。因此,各条街区纷纷按照老街舞炮龙的要求,组织自己的炮龙队,负责本街区的炮龙表演。人口较多的街区甚至组织两支炮龙队同时进行表演。开光仪式从老街(老龙)开始,按照由近至远依次进行。现在,狂欢节晚上,全城有20多条炮龙同时表演,场面更加宏大壮观,表演时整个县城上空一片彤红,炮声响彻云霄,未到县城就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和迷人。由于龙多,人人参与其中的机会更多,远方来的客人也不必通宵达旦,舞龙表演一般到凌晨一点钟左右就结束。这样,观众与“脚龙”都不会有疲惫之感,大家都在狂欢的意味中,感受快乐、感受刺激、感受生活共同推进缤纷深遂的华夏龙文化的发展。

2.3.2“龙脚”和龙的重量随着社会发展发生变化 过去整个县城只有一条龙。因此,对“龙脚”有严格要求,龙的重量也有意加大,使很多年轻人及游人都没有资格和机会体验舞炮龙。随着炮龙文化的普及,各条街区对“龙脚”不再有严格要求,龙的重量也减轻了许多:龙头重20kg左右,龙身重5kg左右,龙尾重15妇左右。只要经过简短培训,自己认为可以胜任做到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弃龙而走,就可以参与舞炮龙充当“龙脚”,甚至观众有兴趣,观摩后有胆识的也可以上去舞炮龙。这样,既保留了龙不屈不挠、勇于献身、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也体现了人人参与,共同欢庆相互包容的龙文化精神。

2.3.3政府参与和重视使炮龙文化更加璀璨夺目 随着大南宁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市政府对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旅游资源,明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当地政府领悟到了舞炮龙这一占老文化传承的潜在作用和独特魅力。下拨专项经费修善老庙,每年绐一定资金资助各街区炮龙队,组织力量整理和规范舞炮龙秩序,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炮龙文化,并将炮龙文化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严。2005年11月,当地政府在召开经贸两会期间,破例为区内外领导和客商,表演了独特魅力的炮龙文化,得到客人们的一致称赞。随着各地旅游文化的发展,经济社会的频繁和整个社会活力的增加,“文旅结合,体贸联姻”给了中国龙舞运动以全新的发展机会。”舞炮龙文化不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是凝聚人心整合力量,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它必然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广西舞炮龙文化鲜明的特点和社会价值。广西舞炮龙文化是先祖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继承中华民族龙文化的精髓,结合地方发家创业的人文精神而创造的。舞炮龙文化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与发展,充分展现了炮龙之乡人民长期以来敢于挑战自然、征服自然、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表现了炮龙之乡人民团结合力、勇敢坚毅的英雄主义精神。凸显龙形象后隐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仁的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和兼容并包的文化观。广西舞炮龙文化不同时期的融台与发展,反映其具有地域性、传承性和文体融为一一体的特点,体现了舞炮龙文化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内涵.这就形成舞炮龙文化鲜明的特点和社会价值。

第6篇

关键词:满族文化;发展;轨迹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280-02

满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所建立的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近三百年之久。满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民族文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影响之深远在今天仍依稀可辨。

一、早期满族文化的表现形态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庄严宣布:“夫珠申之号,乃席比超墨尔根之裔。实与中国无涉。中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中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清太宗实录》第29卷)自此,满洲正式作为民族名称载入中华民族史册。

虽然满洲族(简称满族)的历史只有四百多年。然而,满族先世的历史却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他们祖居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历史上先后称肃慎人、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唐朝以后成为女真。努尔哈赤于1585年起兵,统一了女真各部落,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女真统一的过程,就是满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

早期的满族文化主要继承了女真文化的精髓。骑射是女真人的文化特征,他们以骑射为基本的生存手段,同时也以骑射而立国。满族在形成时期乃至以后较长的时间里,骑射一直被强调,成为满族最突出的特征。

满族的服饰与女真人服饰大体相同,并且其服饰文化与骑射、气候有着直接的联系。满族服饰中最具特色当属长袍。长袍形制为左右开叉,其目的在于上下马方便;同时长袍的袖头为箭袖,平时挽上去当做装饰,而骑马打猎或是战争时放下的箭袖,既能御寒又能护手。对服饰的要求在后金天聪年间就有定制,这种服饰在整个清代被保存下来。

同时,满族早期的丧葬习俗、婚俗、居住习俗和饮食习俗等也都是承接女真人而来。

二、满族文化的确立

1621年,努尔哈赤将都城由赫图阿拉老城迁至东京辽阳,1625年复迁至盛京沈阳。满族进入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辽沈地区,其生产方式由原来的渔猎转为农耕。这标志着满族文化最终从女真文化母体中脱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既不同于纯粹的渔猎、采集文化,也有别于汉族的农耕文化,使其以一个独立的文化类型走上自我发展的轨道。后金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使得满族不断迁徙壮大,为满族文化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如果说,在其进入辽沈地区之前的满族共同体,还是一个凭借武力征服而聚集在一起的“居民”共同体,那么,在进入辽沈地区之后的满族则开始发展为一个文化的民族。满族文化产生的最重要的基础是要具有统一的民族自我意识。而八旗制度的建立和满文的创制与改建则完成了对自我民族意识的统一与增强。

1.八旗制度的创建

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所创,是一种兼具行政、军事、生产三种职能于一体的制度。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初设牛录——八旗组织,万历四十三年(1615)增设为八旗。八旗制度创立之初就是为了“统满洲、蒙古、汉军之众”,实际上是“以旗统人”、“以旗统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凡加入八旗的官兵,无论满汉,虽各有旗属,亦有旗主,但均为努尔哈赤管辖之下的臣民。这种制度对满族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统一民族意识方面功不可没。

八旗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八旗满洲单独设立,以及给予满洲更为优厚的待遇,使满洲人的民族意识自然得到加强。后金以及大清的建立,其与明军的频繁战争,使满洲与明朝处于鲜明的敌对状态之中,政治矛盾的激化,也势必使满族的自我意识得到增强。

此外,八旗制度对于属于文化范畴的满族风俗之变化,也起到了影响作用。在日常生活习俗上,八旗组织对此前各部落杂乱无章、各有特色的风俗进行了统一与规范。比如,在服饰上最早为“上下同服”,没有等级差别,后受汉臣的建议“正衣冠,以辨等威”,皇太极于天聪六年(1632)首先制定了八旗首领的服制。后来又多次颁布谕令,对上至王公大臣,下到一般臣子以及满族贵族妇女的衣帽顶戴、发式都一一厘定,逐步完善了满族的服饰制度。虽然这些规定都是针对八旗官员的,但对于以往没有定制的八旗兵丁及家人而言必然产生连带效果。八旗组织这种集兵民为一体的结构,实际上是日常生活领域与非日常生活领域交织在一起的状态,因此,日常习俗的养成与八旗组织的行政干预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在八旗组织的整合下,才形成了旗人的特殊的日常生活方式,比如在平时见面礼仪上,旗人的规矩就比汉人要多,在服饰、饮食、礼尚往来、婚葬礼仪等方面也有着与平民庶人不同的行为规范。这也是后来满族人“规矩大”习俗的一个重要原因。

2.满文的创制与改进

语言对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作用不同于外在的行政干预,而是如同血缘关系一样自然地发挥着制约与整合作用。女真人在金代创制了女真字,金王元兴,女真文字逐渐消失。明代中叶后,女真人所操语言为女真话,而往来书信则借用蒙古文。于是努尔哈赤下令创制满文,而后经二度改进,使满文逐渐完善。

满文的出现、满族文字与语言的统一,使满族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满文在满族社会生活中的推行使用,加强了内部的联系,与此同时也严格了与其他民族如汉、蒙古之间的界限。自满文创制后,许多官方史书都以满文记录,即便民间传说等也多有采用满文者,这种种现象都是满文在满族文化和民族自我意识方面所产生的效果。此外,满文也是强化民族自我意识的一种工具。1634年,皇太极曾下令不许八旗官名和城邑之名采用汉文。这一制度使八旗人等生活在浓郁的满洲氛围之中。满文出现以后,便与骑射列于同等重要地位,直至清末,“国语骑射”一直都是满族文化大厦的两块基石。

第7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后,文化的功能急剧膨胀,世界各国对自身的文化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从世情和自己的国情出发,提出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对其加以研究,有助于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多国文化战略纵览

1. 美国的文化发展战略。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即已开始研究文化发展战略问题,这一研究是和美国考虑如何构建战后世界政本文由收集整理治、经济秩序联系在一起。二战结束后,美国将文化发展摆在和政治、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和美国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联系在一起。冷战期间,则成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政策”和“和平演变”的重要工具。美国不仅有资本输出、贸易输出、技术输出,而且还有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输出,文化是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特殊武器。

2. 欧盟的文化发展战略。1949年欧洲委员会成立后不久,14个成员国在1954年签署了《欧洲文化协议》。该协议的宗旨是强调“欧洲文化认同”,捍卫共同的文化遗产。到2008年年初,已经有49个欧洲国家,即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签署了该协议,强调欧盟不仅是政治经济联盟,首先是文化联盟。

3. 俄罗斯的文化发展战略。1999年12月30 日,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发表 《千年之交的俄罗斯》,集中阐述了以“俄罗斯思想”为核心的强国梦想。 “俄罗斯思想”是俄罗斯民族有史以来的全部思想和文化的深厚积淀,涵盖影响到俄罗斯人思维方式的哲学、宗教、文明起源、文化习俗的各个方面,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些在今天依然十分明确,这就是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和社会团结。

4. 日本的文化发展战略。一个多世纪以来,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先后经过了“军事立国”、“经济立国”、“文化立国”阶段。在20世纪末,日本正式提出“文化立国”发展战略。日本的“文化立国”战略的基本政策主要是:建设大型的国家文化基地,增强日本文化的对外传播;实施与“文化立国政策”相协调的环境政策、旅游政策和产业政策;适应时代变化,积极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著作权制度;加强日本语的国际地位,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事业的支持体系;扩大保护文化遗产对象,设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的机构;发展日语教育的国际网络等。

5. 韩国的文化发展战略。1990年,韩国政府颁布了《文化发展十年规划》,提出“文化要面向全体国民”;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有力地推进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这首先表现在政府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投资急剧增长。文化产业预算由1998年的168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878亿元,占文化事业总预算的比例由3.5%增长到约17.9%。

战后,法国、加拿大的文化保护政策,在国际上日益产生广泛的影响。法国是最早提出“文化例外”主张的国家,认为文化产品有特殊性,不能与其他商品一样流通。在2001年,希拉克针对“文化全球化”,提出文化多样性。强调这种多样性是建立在确信每个民族可以在世界上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每个民族能够以它自身的美丽和真理充实人类的财富。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大国的文化产品,共同占据着加拿大的文化市场;70年代末、80年代初,则变成了美国一家独霸。为此,加拿大政府先后成立了一些机构,加强民族文化的发展,如“多元文化咨询委员会”(1973年)、“文化常务委员会”(1985年)、“多元文化和公民身份部”(1991年)等。

文化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 上述基本事实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首先,文化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

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深刻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文化的这种“作用”或“影响”并不是盲目实现的,而是和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基本利益相协调统一;至于究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或“影响”,则直接取决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是和国家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并重的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发展战略是人们在对以往文化发展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文化发展

的重大问题做出长远的、稳定的、全局性的谋划和设计。”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基于对历史的总结,对现实的思考,更是对未来的前瞻和追求。文化发展战略属于“大战略”范畴,即属于可以运用各种类型的国家资源,以和国家基本政策协调一致的战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1998)提出世界经济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强调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文化的繁荣。

其次、中国文化安全,首先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维护中国的文化主权。

主权是国家固有的权力,即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文化主权是以文化为主体的权力,是随着国家主权所产生的权利,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文化主权的缺失,都将导致民族文化的衰落与民族精神的丧失,产生直接危及国家兴衰存亡的严重后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不仅包括政治的独立和主权的完整,同时也包括文化的独立与文化主权的完整。国家文化主权的具体内容是:保障国家居主流地位的文化形态在国家文化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保持本民族历史及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保护国家文化遗产的安全;保证国家文化产品在国际产品市场中应有的地位等等。由于与文化主权相关的问题常常被经济、政治等问题所遮隐,因而时常为人们所忽略。在经济全球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面对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极力鼓吹“文化全球化”,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采取切实行动,旗帜鲜明地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8篇

1文化产业综述

当今,知识时代已经进入到炉火纯青地步了,而文化也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文化产业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重要的支柱型产业。诸多国家都已经把文化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和有效途径,在不断地制定文化发展的新战略[1]。因此,在现代这样的国际环境当中,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怎样重新审视文化传统,提高文化战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我国的文化产品竞争力,是迫在眉睫要考虑的问题。文化问题是一个民族生息发展和一个国家生息发展的重大课题,在当今时代军事实力已经不能完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唯一标准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兴起的文化产业也作为和军事实力相同的指标了。因此,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崛起。因为我国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因此,宏观导向不够清晰,受到经济体制的制约,法律制度也不够健全,产业的结构也不尽合理,经济思维不够活跃,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意识也比较欠缺。文化产业是指生产经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影视业、演出业以及音响业和娱乐业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可以采用工业化大生产的方式来进行复制和批量生产,并且通过现代传播技术的推广和传播获得亿万群众,而且还可以通过运用现代经验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自身价值,从而获得经济利益。

2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

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揭示了我国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在根本上的区别,主要有四个方面:

2.1文化产业行业的特殊性

在一些其他的生产部门作为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只具有单独的产业属性,也就是说以低投入高产出的巨大利润来为目标的。然而,文化产业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和产业属性,因为,它不仅仅只是生产部门,还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宣传战线的重要工作部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因此,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然而,它的产业属性也决定了市场经济的规律,采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从而获取经济利益。

2.2文化产品的可复制性

文化产业的重要核心在于“原创”,然而,文化产品主要是通过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以复制而生产出来的。也就是说,把一个产品经过重新编码以后作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再现。所以,文化产品的复制是把文化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编码的方式,还有就是复制文化内容的载体[2]。文化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指的是在原产品的基础上所复制产品的无差异性和逼真性,文化产业是在复制现代文化产业,它是随着复制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不断的崛起的。

2.3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

文化产业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生产、意识形态这两种双重属性,它主要指的是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是文化产业的起点。文化产业通过提供音像、知识信息、艺术、文字等知识来让取得人们的精神满足,它是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特殊产品,有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种。针对文化产业要将其放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去考虑,要以企业的盈利为主要目标。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是不矛盾的,产业内的经济属性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而外部的社会结构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2.4文化产业的原创性和知识性

知识作为文化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人类的思想和智慧以及精神都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它是财富的直接来源。在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条当中,对内容的创意是文化产业的起点。文化产业的知识性体现在新观念、新思想以及新方法上的整合,因此没有一个产业和文化产业一样具有依赖性。

3发展文化产业要从实际出发

我国的文化产业处于刚起步的状态,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就要从实际角度出发,把握特色优势,量身定做符合自己文化发展的对策与思路。近些年来,全国各个地区都在不断的探索特色道路,无数事实证明,没有内在的拓展空间和创造力很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良好发展和生存。于此同时在不断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同时,还要不断的结合产业发展的整体要求来具体的把握产业的特色优势。因为,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文化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的资源财富,想要在现代市场的技术制作和需求背景下完成文化产业就要就行资源配置,使资源有效的转化成为产业优势。我国的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资本、人才以及科技、信息的需求和市场需求水平的能力都展现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因此,优化配置、开发文化资源是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化发展的重点在于,坚持各种基本准则,充分对市场这个巨大杠杆加以利用。并且以商场为导向来提供文化产品和生产文化产品以及服务,使文化产品成为企业的经济增长点。除此之外,还要积极的引导消费,拓展文化市场,以不变应万变。然而,拥有很大发展前景的服务和产品未能得到良好的业绩主要在于缺乏市场开拓能力。有效培育市场和拓展市场关键要把文化产品的需求和消费良好的进行把握,和本地的文化资源进行结合,找到发展的突破口。然而,在这基础上想要拓展市场还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眼于外来客人的需求,对外来客人要做到尽量满足消费需求;

二、对于本地居民的需求,对能够使本地居民满足的产品要大力的开发;

三、快速的造就能够引起品牌效应的产品;

四、选择切入点和重点,拓展外部市场。此外,在进行市场拓展的过程当中,要不断的优化特色文化资源,获得稳步、快速的动力。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要做到足够的规范化。相关部门和立法机构要尽快的制定出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法规[3]。对文化行政部门的各类活动要进行规范,引导企业合法进行经营,在保障合法权益的同时维护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自发自流开放的状态。此外,在进行市场管理、土地使用以及行政审批和融资等一些方面进行优惠措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文化产业的投资,以此来壮大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实力。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能够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到极致,以此来推动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和健康发展。

第9篇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蕴积了深厚的传统伦理道德。我们在建立、发展护理文化的过程中,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与美德,用救死扶伤、不谋私利,献身事业、不贪名利、广施仁爱、不计报酬的要求来规范护士的言行,使护理事业日益兴旺发达,这就是“以德兴护”的深刻内涵。发展护理文化,一定要将“以德兴护”作为中心理念。在科室的护理文化建设中,将“以德兴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为护理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并从护理文化理念提升为一种人生信念。

2建设具有一流文化素质的护理队伍

建设一支有着文化素质一流的护理队伍,是建设、发展护理文化的根本保障。否则,护理文化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流文化素质,是指除了合格的学历和一定的医护理论之外,还必须要有三种精神。

2.1无私奉献――崇高的献身精神护理事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与人的生命质量密切相关的事业,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幸福、安宁。为了这一伟大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生命,无一丝的私心杂念,这就是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在这方面,我们以南丁格尔和优秀护士为榜样,感受她们为了人类健康而自觉献出一切的优质品质,把为了事业而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2.2终生学习――可贵的进取精神当今世界,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无论何种职业,一张文凭定终身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要使自身的专业水平与文化知识不落后于时展,只有一种途径,那就是进行终生学习――连续不断的专业学习与文化积累。终生学习,作为一种可贵的进取精神,是一个优秀护士保持一流文化素质的根本性途径。在我院的骨科护士,都认识到终生学习的重要性,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参加大专课程学习已蔚然成风,制订近、中、远期学习计划,同时主动自觉地参加护理部、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直至终生。还有的参加进修、阶段培训,有的进行专业自学,或阅读各种护理报刊。终生学习在科室已深入人心。了解护理发展现状与信息则是大家除上述学习之外的一致行动,护士们的自身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12名注册护士中大专毕业的有6人,还有3人在继续大专学习。

2.3亲密合作――优秀的团队精神护理活动,需要个体的优秀表现,更需要团队的合作精神。因而无论是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还是院外的延伸服务,都要依靠科室或与外科室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而团队使用的含义不仅仅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共同完成某一件事,更重要的内涵是具有高度文化素质,但持长不一的多个人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从不同的层面上尽力,在各自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共同出色地完成某一项任务。只有具备了较高文化素质的人群,才能充分地发挥团队合用的威力,因而,团队精神也是护士文化素质的具体表现。就骨科而言,患者从骨折发生到痊愈,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如缺乏团队精神,很难保证护理的高质量。本科室的护士,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把每一个患者的全程护理都当作一次团队合作的实践,保证了护理质量,赢得了患者的赞誉。今年,在大雪突袭,骨折患者骤增的紧急情况下,本科室护士与外科室的医护人员密切合作,配合默契,圆满地完成了治疗护理任务。

3推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文化护理模式[2]

2000年,中华护理学会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通力合作,概括出了中国文化护理的定义。情、理、知、行,即关怀照顾、伦理道德、知识、实践。也就是说,文化护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而这个中心是建立在关怀照顾、伦理道德、知识实践的基础上的。我科在护理工作中推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文化护理模式,要点如下。

3.1整体护理――文化护理的需要整体护理本身就是一种现代护理模式,以患者健康为中心,具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从多角度、多层次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与健康需求,表现出极强的文化性。我科有幸成为我院整体护理试点科室。在此基础上集中体现了文化护理的基本理念。数年来,整体护理的实施结果,大大地提升了护理质量,营造医院护理文化氛围。这足以证明整体护理与文化护理息息相关。

3.2人文服务――文化护理的关键何谓人文服务,即在护理过程中,处处体现出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与关注,并为之竭诚服务。这是实施文化护理的关键。本科室的全体护士认识到人文服务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实施文化护理的关键。人文服务渗透在整体护理之中。护士们始终以患者健康为中心,一切为患者着想,处处关注患者的权利与尊严,时时关心其身心的需求,“只有患者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

3.3健康教育――文化护理的重点文化护理的理念是从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任务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帮助健康的人提高健康水平,由此,健康教育诞生了,并成为当前医疗界的一大热点。又是文化护理的极重要之点。本科室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从整体护理开始,取得良好效果,我科的健康教育以住院的骨折患者为对象,对其进行入院宣教,术前、术后宣教,早、中、晚期功能锻炼的宣教等的健康教育活动。护士们详细地向患者介绍了骨科知识和疾病诊断、病程、预后,并发症以及治疗护理方案,在每一检查之前,介绍其检查手段的必要性,注意事项,配合要求。检查完毕,及时反馈检查结果。患者出院后,护士们进行延伸的宣教,通过这样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3.4无缝隙护理――文化护理的途径随着护理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与延伸,护理工作已渗透在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护理服务于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为其健康提供保健常识,预防疾病,在其患病时提供治疗与护理,使其康复,在其康复后,又进行跟踪护理,让其注意保健,防止再次患病。在疾病与健康不断交替的过程中,护理始终发挥作用,提供连续性无缝隙的护服服务,有效地保证了人最大限度的健康水平。可以说,文化护理通过无缝隙护理实现,无缝隙护理是文化护理的主要途径。目前能做的是:(1)向社会广泛宣传有关的卫生知识,把防止骨折、骨质疏松等作为宣传要点提醒人们防患于未然;(2)对住院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使她们尽快康复;(3)对已出院者,借助现代的通信设备进行宣教,让患者及时复诊、回访,尽快恢复健康,保证生活质量,并预防再次患病。

第10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19703

1 茶文化旅游定义

茶文化旅游在业内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专家学者们分别根据旅游、茶文化各自的特点做出了阐述。王京传认为: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吸引旅游者,以休闲和娱乐、获取知识和体验人生价值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1]。孙艳红认为:茶文化旅游是以体察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和茶道艺术为吸引物,以增长知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茗观景为目地,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文化旅游[2]。姚国坤、高旭晖对茶文化旅游也有不同的认识:将茶文化相关资源和旅游资源结合,对其综合开发和全面开发形成新的旅游方式,通过观光、参与体验等游览方式,使游客获得知识的熏陶和内心的愉悦。

2 祥源祁门红茶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2.1 历史价值

祥源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中国历史名茶,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伐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祁门红茶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一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祁红复兴计划》称:“吾国出口红茶声誉最大,价格独高除印度大吉岭所产,无与相颉颃者,举世红茶,唯此两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祁门红茶获得一等金质奖章。这一系列关于祁红荣誉和史料记载使祥源祁门红茶文化影响甚广,同时也为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

2.2 祥源祁门红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近年来,祥源祁门红茶产业迅速发展。至2014年,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分为历口茶园、金山茶园为主(图 1);年产干毛茶达6000多t,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茶园面积快速扩张的同时,茶叶产量、产值同步增长。自2005年以来举办了多届国际祁门红茶节,举行了大型文艺的演出,全方位展示了红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并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弘扬祁红文化,提升祁红品牌,促进祁门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

3 发展祥源祁门红茶文化旅游的意义

3.1 推动祁门旅游发展,提升祁门知名度

传统的“走马观花”式观光旅游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祁门要发展旅游,应该转变旅游业发展模式。茶文化旅游集观光、娱乐、休闲、体验为一体,与当代旅游者追捧的旅游方式十分契合。同时开展祥源祁红茶旅游能够调整祁门旅游发展结构以及带动祁门县内其他景区的发展,进而推动祁门旅游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能使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了解祁门,从而提升了祁门的知名度。

3.2 增加茶叶销售,促进茶产业发展

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紧密结合的旅游方式。它将茶叶的采摘、制作、饮用、销售等环节与旅游者的内在需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茶文化旅游的开展使游客更直观地了解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使游客对该品种茶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3]通过发展茶文化旅游能够使茶叶销售量增加,进而提高茶产业的收入,又能进一步促进整个茶产业的发展。

3.3 带动祁门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

随祥源祁门红茶产业园开园,中国祁红博物馆开馆迎客,给当地茶农和连锁景点带来经济收益逐年增加,通过祥源祁红茶旅游的发展拉动祁门县交通、住宿、餐饮,商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由政府搭建平台,给企业和农民机遇,自发地投资建房,开办农家乐,推动一产变三产,带动农村经济效益的极大提升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 祥源祁门红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分析

4.1 区位优势

祥源茶祁门产业园位于皖浙赣三省交汇处的祁门县境内,距杭州、合肥、南京、南昌车程均在4 h左右,特别是高铁开通后,黄山至合肥1.5 h、至南昌2.5 h,至杭州3.5 h,交通便捷,除南昌、合肥外均为经济发达区域,拥挤的城市和膨胀的人口为外出旅游提供客源保障,为茶文化旅游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4.2 资源特色优势

祥源祁门红茶,祥源祁门红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工艺等在国内众多的茶文化品牌中一枝独秀,并在巴拿马世博会获得金奖荣誉,祥源祁门红茶拥有1万亩的茶园基地,传统的手工制茶技艺,第一座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中国祁红博物馆,目前亚洲最先进的现代化制茶工厂,都彰显祥源祁门红茶独特的文化元素。

4.3 产业价值链优势

近年来,随着红茶文化的2次发掘与传播,祥源祁门红茶文化旅游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养生健体的特色旅游模式深受游客的青睐,并且祥源祁门红茶文化旅游在皖南区域内有自己的其它文化类景区、酒店、营地、旅行社、商业等资源,可以形成互补和引流,易形成价值链和集群效益。

4.4 政策优势

为了促进祥源祁红茶旅的发展,祁门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且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制订完善区内茶文化旅游规划,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尤其是每年一度的国际祁红节,更是得到祁门县政府的重视,不仅邀请茶企业参加展销,而且还组织到祁门茶厂、茶园的旅游大巴,这些措施都对祥源祁红茶旅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5 祥源祁门红茶文化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5.1 区域旅游品牌竞争压力大

在整个皖南地区,旅游产品基本以黄山、西递、宏村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为主,只有在春季采茶时节,旅行社才会以此作为旅游产品投放市场,由于观光旅游为主,游览时间短,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祥源祁门红茶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发展刚刚起步,外界的知名度小,旅游市场尚未开拓,与之相对应的周边景区,知名度高,发展成熟,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所以竞争异常激烈,给景区的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5.2 旅游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交通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可进入性差是困扰祥源祁门红茶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应高度重视区内、区外交通网络的建设;祥源祁门红茶文化产业园目前标识系统不完善,旅游人才奇缺,导游人员讲解不规范,厕所等基础设施有待提升;住宿设施资源目前主要以祥源祁门红茶周边宾馆和农家乐以及所在地祁门县城酒店为主,接待能力不足,缺乏服务意识,急需提档升级。

5.3 旅游产品开发相对薄弱

祥源祁门红茶文化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目前开发利用的水平低,产品处于最低的观光层面,体验不足,附加产品开发不足,没有形成2次消费,难以发挥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产业链有待完善,由于景区刚刚起步,没有门票收入,线上旅游互联网平台和线下旅行社推广的积极性不高。

6 祥源祁门红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6.1 突出“茶”旅特色,整合区内旅游资源

祁门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发展旅游应突出“茶”为特色的旅游地形象,以“一圈两翼”(一圈:祥源祁门茶园以及祁红产业园;两翼:牯牛降国家4A级自然保护区,倒湖十八湾精品旅游区)为总体开局,以祥源茶园生态旅游区(金山茶园、沥口茶园)为主要依托开发,辅助开发牯牛降生态旅游区、大洪古道历史文化区,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为主线的旅游产品;形成以茶文化旅游为主体,生态旅游为支撑,历史文化为底蕴、休闲农业、工业遗产旅游为补充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4]。

6.2 开发“茶”旅产品,提高参与、体验性

开展茶文化旅游要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根据游客需求设专项的旅游产品,如茶园生态观光游、制茶车间游、茶文化亲子体验游等。可针对小朋友推出以亲子游为主题的茶乡夏令营活动,游览茶园,学习茶文化知识、茶艺、茶礼,向父母敬茶,并让小朋友到茶场亲身体验一片树叶变成茶汤的过程;对中老年游客,则应以养生度假为主,在休闲、放松的旅游过程中,品味茶文化、内涵,体味茶风俗、礼仪,并可让他们品尝名茶和学习制作调制茶饮品。

6.3 丰富“茶”旅线路,感受徽派文化

开展茶旅专题线路游、生态文化线路游、徽文化线路游,传播祁红文化和徽文化,对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茶旅专题游以茶园观光―制茶车间―祁红博物馆―非遗展示为代表,生态文化游以区内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大洪古道遗址、古戏台为主线的2日游,同时与周边景区联动,开展跨区际旅游线路,包括黄山―西递宏村―祁红产业园为代表的特色旅游线路。

第11篇

一、海西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

(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特质农耕文化是华夏社会的主题文化,作为主题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文字的广泛使用。相对于游猎部落,农耕部落从客观上有着闲暇时间,在生活中人群之间的交流频繁,文字的使用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在历史的进程中建立了汉字的庞大体系。不仅如此,文字在使用的传播上产生的夏校、殷庠、周序这样的早期教育体制,以“明堂礼乐”为核心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华夏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而游猎部落,由于分散游动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对文字的使用和需求没有那么迫切。虽然在历史记载中辽代的契丹造字、金代的女真造字、唐代西夏造字都有记载,但是夏朝时代,乃至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游牧民族也在造字,只不过是没有流传下来。而且一些字或已融入到农耕部落的文字体系之中,甚至美洲的印第安人标记的“米”字,与汉字的“米”字都是相同的,这有可能就是游牧部落文化传播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华夏的游牧部落是世界文化最早的传播者之一。孤独而豪放的游牧部落,其精神世界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心灵交流基础之上的。这种心灵与自然的交流,形成了“萨满”的神灵文化,也是东方神话的基础源流,这也就形成了华夏文化的另一个基本特征,而“神灵祈福”与“明堂礼乐”在华夏的大地上自古就是相互融合和相互依存的。如果说以“明堂礼乐”为源的农耕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而形成了以“周礼”为代表的一种华夏周礼文化体系,那么以“神灵祈福”为源的游牧文化,则在历史长河中发展而形成了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另一种华夏萨满文化体系。只有游牧民族才有这种人与自然神灵追逐的梦想——夸父追日,才有后羿射日那样“登高峰之顶,方见日瘦月小”之气魄。这在海西的赫哲族民间故事中也有类似后羿射日的民间故事,这一点可以证明游牧“神灵祈福”的文化特质。细读《诗经》中的诗歌,我们会发现其中不乏神灵祈福的理念和萨满文化的影响。而楚辞这种取材于《山海经》的神灵祈福的神话更是屡见不鲜。楚国本是中原华夏之九州边缘之国、南蛮之国,渔猎是楚国的生活传统,但长期以来受中原的文化影响频繁,文字与文化的发展,比较边远的游牧部落要发达得多。虽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文化造诣相当高,但本质上仍属于具有高等文化素养的萨满,以他所代表的楚辞开创了华夏大地不歌而咏的“赋”,成为文化的先河。赋,在汉代文化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三足鼎立的文化依存我们讲到了中华文化的两大源流,即农耕部落与游牧部落,并且梳理了农耕部落在“明堂礼乐”中发展出来的——周礼文化,以及在游猎部落在“神灵祈福”中发展出来的——萨满文化。当我们细读历史时,我们会发展还有一种文化之源在影响、支撑、关联着中华文化。通常我们在读历史书籍中表述的往往是:北方民族或者是游猎、游牧民族对南方中原袭扰、侵略等等。一般的印象是游牧民族彪悍、野蛮、霸气、神秘。那么,为什么夏朝时农耕部落却打败了游牧部落?我们在先秦的正史,如司马迁的《史记》中并没有见到,但事实上却存在着以一种文化之源,那就是著名的《黄帝内经》、《奇门遁甲》以及《黄帝阴符经》等。只能说,黄帝当时同炎帝作战时得到了高人的指点,并将天下奇书传给了黄帝,才使黄帝战胜了炎帝。这些是什么人?它们的文化、思想、生活是怎样的?后人常称作它们是隐士。远离社会、独居深山之中,冥想、感受、领悟世界。而隐士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屡见不鲜,黄帝内经的对话者岐伯、伯夷、庄子、老子的共同特点就是领悟世界、比类取象、充满智慧。其类同者有看破红尘隐居而去的、有修身养性追求成仙的、有沽名钓誉逃避社会的,有重文化而为后世留下不朽著作的,也有一字不识清心感悟的,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精神世界和智慧思想上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至今儒、道、释、玄成为中国的四大门派哲学,而这种哲学对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简而言之我们称这种文化叫隐士文化。所以,中华文化是由明堂礼乐、神灵祈福和隐士文化三者鼎立而构成的,而共同构建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只有我们全面地、历史地理解东方文化的源流,才能破解我国少数民族、边疆文化中所存在的历史遗存中的音乐文化艺术谜团。

二、海西文化史与其音乐文化遗存

当我们了解佳木斯地区海西女真文化时,可以试分为四个阶段:1.先金部落文化历史;2.金元礼乐文化历史;3.明清海西文化历史;4.近现代海西文化复兴史。上述,为海西文化研究的其他科目,在这里就不进行深入探究了,但在赏析海西音乐中,我们逃避不了历史文化的遗存,如,萨满的歌舞和依玛堪的吟咏艺术。这种历史文化的遗存是海西音乐诗歌的源流,如果一种文化离开了源流,这种文化的生命力也就终止了。

(一)民间的依玛堪和萨满神曲在我们采集民间歌曲中,经常听到依玛堪的传说,但是会唱者甚少,萨满神曲和歌舞也是传说的多,实际见到的少。探究现有的资料不仅不能构成体系,而且真伪也必须得以验证明察。首先,依玛堪是什么?疑问一:有人称依玛堪是一种说唱艺术,这一点在考证上却是所谓的演唱者很随意而没有调性,往往同一段落,一遍一个样。疑问二:语言的发音混乱,同样的语言再现后往往不同了。这不乏有为争得传承人的名利而过多地表现一些即兴到无法自控的程度。所以,在这里暂时将依玛堪以吟咏的宣叙来表述,而不用歌唱来表述。其次,什么人才能真正地吟咏依玛堪。依玛堪吟咏的内容是什么?我们能否复制和再现海西依玛堪文化,这是我们应当努力完成的课题。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我们采风得来的凤毛麟角的片段就是依玛堪,但是共同的结论是,依玛堪所吟咏的内容就是海西部落的传说和部落的历史。口传心授的历史史诗在人类文化中是常有的,而海西女真属于渔猎部落。历史上,为使资源得以有效利用与合理分配,有一种传统就是一个部落群只有四户,大到八户,人数过多,在一处渔猎将遇到资源短缺的困境,也不利于资源的再生。而且在金朝,就有春季不准狩猎以便动植物休养生息的民风自律。若一部落人口众多就必须有人需要走山。走山形式上与云游的隐士相似,但大多是以打猎为生,以便争取新的河道渔场建立一个新的部落,也靠有猎取奇珍异兽的皮草来换得更多的生活必需品。这样,四户、八户的部落,若要建立“明堂学府”那是资源溃乏的。部落的首领,一般都兼职萨满,萨满主持如下工作:医疗方面——草药救治、神灵修复、铃鼓舞招魂的工作;渔猎技能传授——狩猎技法和捕鱼技术;历史传说的叙述——依玛堪。部落中也有有灵感的年轻人来主持萨满的工作,但依玛堪不能是由年轻没有灵感的人来完成的,这是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之一,当然依玛堪的吟咏者必须是有威望的萨满。依玛堪在吟咏之前,一般会有一段引唱的曲调,这不足以证明依玛堪是一种歌唱的形式,应当属于叙事性的——赋。古人曰:不歌而咏为之赋。赋是一种叙事性的铺陈,是赞颂形式的述说。屈原的楚辞属于赋,依玛堪在历史上也应当属于同类。早期的赋,在形式上存在特有的多种表现方式。如:大司马。就是主持者,或是萨满在仪式上充当主祭司的特有表达方式。舞乐是以舞蹈的形式,陪伴或渲染的神灵祈福在陈述上的递进发展;云歌则是众信徒所共同参与的赞美诗。这里是有歌唱性的,是有敬神仪式之一。海西历史上的依玛堪也是这样,它是游猎部落一种文化形式的总称,与楚辞的文化现象有着共同之处。汉赋是在楚辞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文化表达形式。这种形式,提炼了赋在铺陈、陈诉和赞美诗的要素,剥离了渔猎民族的祭祀、神舞、祈福的文化特征,进而采用了农耕部落日常熟悉的、可以接受的文化部分。而海西历史上的依玛堪,在早期的文化形式中,萨满仪式、陈诉(有腔调叙述)、舞乐(铃鼓舞)、云歌(民众齐唱赞美诗)等文化形式的要件是共同存在的。即使金代海西文化的第一次复兴后,民间个体的依玛堪吟咏者也是将司仪、陈诉、神舞、云歌集于一身的文化表现形式,而将依玛堪只狭义地认定为歌唱形式则游离渔猎文化的核心。所以依玛堪是一种依托神灵祈福,具有萨满仪式、陈诉(有腔调叙述)、舞乐(铃鼓舞)、云歌(民众齐唱赞美诗)综合的文化形式。

(二)后金宫廷礼乐中的宫廷歌赋与散曲佳木斯海西女真是历史上女真部落的核心发源地。虽然明代之后人们将女真部落分为建州女真(吉林辽宁地区)、海西女真(依兰庙街地区)野人女真(库页岛北极地区),但是在海西女真反抗契丹,即辽国第一次建立同一部落的行政管理体制时,金国的主体是由海西女真为核心的。当金国建立以后,海西女真第一次面向南方民族进行文化大融合,在短短的一百多年期间,这不仅体现了海西人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在渔猎的部落文化上也有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在文化方面,建立的以中原汉文化体制的科考制度,之后在历朝历代,产生了大批的海西原住民的秀才、进士、状元。其次,以汉文字和契丹文字为参照,创建了女真文字。同时建立了具有海西文化特征的礼乐式的教育体制,如猛安(户)、谋克(户)、奥夏(学府)等文化建设。再次,在国家礼乐体制中,海西特有的依玛堪、萨满也得以发展和继承,其中有世宗亲自在官府倡导依玛堪的文化形式。在金史散曲)中记载了这样的一段历史,金朝的第三代黄帝世宗,春日回到海西女真部落行猎,久久不愿离去,请到一位老萨满,是一位妇人吟咏依玛堪,世宗听后怀乡之情悠然而生,泪如雨下,并当场赋诗令其乐者吟咏。在建立国家礼乐体制以及宫廷歌赋的同时,对民间歌曲也以散曲的形式在官府推广,这就使海西文化艺术得以巩固和发展。因此说,依玛堪、萨满神曲、宫廷歌赋、民间散曲是历史上海西文化四种特有的音乐艺术遗存。

作者:赵新单位: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第12篇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 民族文化 发展

从社会发展来看,全球化是作为一种历史过程而进入人们的关注视野的。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揭开了人类社会全球交往的序幕。在5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工业化充当了全球化进程的生力军,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协同发展,全球才呈现出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其作用范围之广、影响强度之深都是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2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世界性的风暴。

一、文化全球化

对于经济的全球化,人们在心理上容易接受。但是,当谈及文化全球化问题时,人们却讳莫如深。其实,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同经济全球化,它是一种客观现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首先,文化全球化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以及各种文化交流,随着通信和交通领域的新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而形成了文化全球化的当代形态。如信息和图像的数字化、卫星传播和远程电话、新电缆和光纤技术以及全球互联网,使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形式跨越了民族文化和民族国家的界限,实现“即时性”的传递和接受。其次,文化传播的中介,已由少数精英、知识分子转变为大型媒体产生和个人与群体越来越多的流动所取代。如电影、唱片音乐、新闻和电视节目,伴随着跨国文化产生和跨国电信公司而形成全球文化市场。再次,以商业和娱乐为主要形式的商业化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流行,不仅涵盖了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科学文化,而且出现了大众文化消费的同质性。这一同质性主要存在于青年人当中,同时正传播到发展中国家。现在无论是在报刊杂志,还是在音乐、广播、影视、网络上,以商业和娱乐为主要形式的大众文化产品到处可见。

二、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

文化全球化绝对不是脱离民族文化而存在的超民族文化的文化,其基元因素是民族文化。在当前的世界范围内全球化问题大讨论中,许多有识之士无不担心全球化民族应有的存在地位与命运,尤其是民族文化的地位与命运,这并不是杞人忧天的多余之虑。虽然文化全球化不等于文化“一元化”、“一体化”,更不等同于“文化殖民化”与“文化霸权”,但必须承认,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力量对比的差异,尤其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文化力的悬殊,各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要实现新的组合和构建,便会产生摩擦,甚至发生冲突。我们从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就可以看出,它与英语国家坚实的“文化基础”(cultural foundation) 和丰富的“文化遗产(cultural legacy)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无论人们本着何种目的,用什么方法学习英语,他们都习得有关我们的文化、体制、思维方式和交际方式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它的传播注定对其他众多民族语言及其文化造成或强或弱、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冲击,甚至成为“摧毁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工具”。文化全球化是一个正在生成而尚未完成的文化形态,是一个蕴含着新的矛盾和冲突的全球文化体系,“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文化”的冲突在当前尤为突出。

萨伊德在《东方学》中提出了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批判色彩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他把文化比喻成一个有各种各样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势力彼此交锋的舞台,认为在我们的时代,直接的殖民主义已在很大程度上完结,文化帝国主义就是通过文化思想的渗透来控制一个国家人民的灵魂,然后把这个国家变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地。但与此同时,萨伊德也表达了自己的文化观点,指出他的《东方学》并不是要制造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立,并不是要强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对立。他认为东方与西方在现实中都是多元的、动态的与复杂的,他真正希望的是人们把他的《东方学》解读成为一种持有多元文化主义的倾向,而不是认为他坚持排外、孤立的种族中心主义的观点,“人文研究是以理想的方式寻求对强加的思想限制的超越以实现一种非霸权性的、非本质主义的学术类型”。他认为东西方重在交流与理解,同时强调民族和文化差异在人类交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冲突不可避免,但却也是相互交流的前提。冲突激发人们去了解他人,认识差异,消除误解,才能相互沟通。

三、结语

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全球化强调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存在,而不是强势文化的单一化、单极化。对民族文化地位的充分肯定则是多样性的保证。全球化文化是多向文化流动而产生的多元、多重组合形式,互不流通的各种民族文化即使并存于世,也不能称其为全球化文化。在这种相互的交流中,各种文化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民族文化不应在全球化这个必然走向中丧失自己的文化身份、抛弃自己的“民族性”,而要在新的全新文化实践中,在新的文化全球化体系的建构中,提升民族特色,体现“世界性”。真正能走出国家、走出民族天地的,乃是那些原本属于本民族文化中的出类拔萃的珍宝。在今后的文化全球化的格局中,最先最充分地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也必然是这种文化。有生命力的文化会不断地从自身和外来的文化中吸收精华、剔除糟粕,以此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否则,这个文化就会面临着腐朽的危机,并变成垂死的、没有生命力的文化。

参考文献:

[1]许钧.语言・翻译・文化的多样[N].文汇读书周报,200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