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教育论文

医学教育论文

时间:2022-10-11 20:38: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教育论文

第1篇

1模块化课程管理

医学道德的核心是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对生命的根本态度,是对患者健康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生命权利的尊重。根据临床口腔医生岗位设置课程,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大类,其中选修课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技巧》、《医学心理学》《卫生法概要》等。这些课程强化了素质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还开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激发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就目前而言,加强人文课程的比重,不但不会影响口腔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2“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改革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理解和动手能力[4]。“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而提出来的,在此种模式下教师与临床一线医生相一致,教学环境与临床操作环境相一致,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生产实习与就业培训相一致。专业教师均是临床一线的医生,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加入临床人文关怀的因素,在学校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训室模拟真实临床工作环境,感受职业氛围,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将专业课程任务化、项目化和人性化,实训课模拟临床接诊、问诊、检查、治疗等过程进行,将人文素质融入实训项目。实习就业单位除肩负就业培训任务外还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3人文素质融入师资队伍建设

如何将人文素质融入教师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教师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师德师风建设中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漯河医专口腔医学系针对此种情况组织新进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教研会进行校风、教风和学风的研讨;鼓励教师跨学科进行人文素质、德育教育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用教师的学识和人品来影响学生的三观,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何爱华[5]认为师德建设构成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境,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注重师德建设,以生为本,就是最好的思想教育。

4人文素质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在口腔医学的教学安排中大力倡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职业人文素质水平和岗位胜任力,以迎合新世纪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2008年口腔医学系成立了“8020”口腔保健协会,旨在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和预防口腔疾病的相关措施,提高人群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大学生口腔健康服务能力,力求通过协会的努力使人类在80岁的时候口腔内还保留有20颗能够行使功能的自然牙。利用暑假及每年爱牙日进行口腔健康知识进校园、为社区老人及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义诊和口腔保健知识宣传等。通过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向深度发展。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口腔医学的发展,要求口腔医生除了具备高超的医术外还应具备一定人文素质,这也是今后教育不断发展的方向。人文素质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情感和情操;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可能仅靠灌输和读书获得,更重要的是经历后的感悟[7]。

作者:杨旭 梁源 刘春灵 单位: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系

第2篇

(一)研究问题

基于课题研究,制定相应的CDIO模式教育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讲义、课件,强调过程管理,在实验班中开展情景导入、角色互换、服务学习、朋辈带教、博客网络互动等CDIO模式的教学活动;统计学生成绩,评估学生能力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探讨CDIO模式应用于高职医学教育的实践与效果。

(二)研究对象

在本科护理专业中随机抽取1个班共41人为实验组,实施CDIO教育改革;2个班共86人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育模式。

(三)研究方法

1.实验设计。

实验组开展CDIO模式的教学活动,创造性地解决具体问题,对实践的结果做出总结和反思。根据情况,分析概括,找出实践经验中的规律,科学的理论分析,持续性改进。实施一年后,对比性分析两组学生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学成绩。安排两组学生参加学院内外举行的各类服务活动,每次安排20名学生参加周末和暑期的医疗扶贫服务学习活动,推选学生应聘学院各部门秘书和干事等志愿服务岗位,要求每位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次数不少于4次。对比性评价两组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力评价主要包括终身学习能力(20%)、沟通能力(20%)、知识应用能力(50%)、团队合作交流能力(10%)评分。

2.模块运行。

对于实验组的学生,我们全面采用CDIO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情景导入、角色互换、服务学习、朋辈带教以及博客网络互动这五大模块来实现,每个模块都经过构思与策划、培训与指导、运作与实践、检查与反思、总结与分享这五个环节,把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医德教育和能力培养渗透到这五大模块的每一个环节。模块的运作过程有强有力的ISO质量管理体系作保障,有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作支撑,所有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都在这个体系中主动地、相互联系地、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教与学的活动,将PDCA质量管理工具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持续性改进,螺旋式上升,促使学生“学中思”、“思中悟”、“悟中做”、“做中学”,从而有效提高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的成效。情景导入模块。在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中,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对实验班的学生指定相关内容并描述病例,由学生按照构思-设计-实施-运行模式分组进行案例临床情景再现。学生必须自主地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自行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分析病案,收集数据,整合信息,查找依据,设计诊治方案,最后由全组同学进行模拟演绎,教师进行适宜地点拔指导和总结评价。整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更加关注各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承接、融合与渗透的过程。服务学习模块。课题组成员每月2次带领实验班学生(每次20人)到农村或社区开展医疗义诊、社会调研、卫生健康知识宣传、重病案例家庭走访以及“创意公益InG”等特色主题活动项目,学生分团队自行构思服务项目、设计活动整个过程、在实现活动中解决问题,运作过程中达到目标,并进行成果展示和相互评价,从中完成CDIO医学教育模式的全过程,并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在服务学习的过程中,医学生们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把课堂搬到农村,并通过有计划的为村民和患者服务,接受直接生动的医德教育和专业技能传授,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不断产生新的理解与感悟。它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磨励意志,提高专业技能,又增强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不断提升医学生的组织、沟通、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自觉的学习态度、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有效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朋辈带教模块。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将实验班的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由教师从每组中挑选一个责任心强、领会快、操作熟练的学生担任“学生教员”,让“学生教员”对本组学生进行技能操作的辅导。“学生教员”角色不断轮换,每个学生都按照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模式进行技能操作的辅导,从中使每个学生都收获到仅作为一个听课学生所收获不到的能力、进步与成功。博客网络互动模块。建立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师生通过班级博客进行探讨、沟通、答疑等,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联动,教师可利用“博客互动平台”了解学生对项目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全过程,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和效果的依据之一,从而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问卷调查设计。

问卷主要内容:对CDIO教育模式的满意度;对CDIO提高核心能力的作用评价,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竞争能力、传播知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临床发挥能力;开展CDIO教育模式的必要性评价;对CDIO提高团队精神的评价;CDIO模式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重要性评价。(四)数据收集和分析将考核融于整个教学过程,采用百分制,主要考核指标为:团队合作(10%)、课堂表现(10%)、任务质量(20%),期末成绩(60%)。发放问卷调查表41份,回收41份,回收率100%。结果用Excel2003、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学习成绩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学习成绩间的比较用t检验。

二、研究结果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成绩的结果比较

第一学年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实施CDIO教学模式,从第二学年开始,实验组实施CDIO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发现,实验组在实施CDIO教学模式之后(第二学年)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实施之前(第一学年)的学习成绩。未实施CDIO教学模式前,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实施CDIO教学模式一年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成绩无统计学差异,即实验组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实施CDIO教学模式后,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22分,但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只提高了0.26分,成绩上升幅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如表1和图1所示。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综合能力评估比较

通过参加综合实践,把在学校里获得知识的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起来,积累实践经验,充分体现学与做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依据CDIO大纲制定学生能力评估项目,结果发现,实验组的终身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合作交流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合能力总分远远高于对照组(76.29±8.75比70.31±8.82分,P<0.05),详见表2。

(三)对CDIO教育模式的满意度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受调查者中,对CDIO教育模式的满意度为100%;认为CDIO模式教学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竞争能力、传播知识能力的学生均达100%;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CDIO教育模式的学生占77.5%;认为能提高团队精神、解决问题能力及临床发挥能力的学生均达97.5%;100%的学生认为CDIO模式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重要。

三、CDIO教育模式的效果评价

第3篇

或叫校院合作模式,即根据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以合作委托的方式进行办学。学校选择规模较大,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的三级甲等医院做为非直属附属医院,承担学生临床阶段的教育任务,学生吃、住、学全部在医院,直至毕业。本模式学生能够较好的学习临床知识,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特点,但存在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

2多校区办学对医学教育的有利影响

2.1多校区办学有利于拓宽空间,增强办学竞争力医学院校由于结构单一,规模较小,在较长时间不能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制约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通过扩大学校规模、多校区等,一方面适应了国家高等教育扩招的要求,培养更多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人员,以适应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多校区的建设,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优惠,资金和设备上支持,扩大校园空间,增添先进设备,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增强竞争力,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

2.2多校区办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活跃校园气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的同时,患者对医生基本素质、态度等有了更高要求。新校区建设后,专业增加,学科门类逐渐齐全,可通过修读双学位、双专业,修读其他专业课程、选修课等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科学相融合,通过文理科学生的交流,活跃校园气氛,促进校园文化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3多校区办学利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可以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开设非医学专业,如管理学、英语、计算机等专业,将医学、管理学、艺术等学科融入到医学院校,不但开创了医学院校新的办学形式,创造新的学科增长点,而且有利于学校规模化,提升校园学术氛围。

3多校区办学对医学教育的不良影响

3.1教学资源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办学成本增加多校区办学,由于各校区间相距较远,新校区规模圈套,特别是对“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的学校,各自校区有一整套教学体系,其实质就是“校中校”,人员、设备等共享不足。对于新建校区的医学院,常采用“流动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老校区主要是高年级学生,学生相对较少,大量的教室、学生宿舍空置,无法激活利用[1]。另一方面由于教学设备只建于一个校区,学生做实验只能够跨校区开展,不但增加了教学安排的难度,而且增加了安全风险与一笔不小的交通费用。

3.2存在强行分割课程,不利于教学规律问题为更好的利用临床资源,兼顾附属医院的教学热情与质量,学校采取低年级在新校区,高年级在老校区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临床资源的利用问题,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临床,但由于基础医学教学必须大量使用实验,因此导致思想政治课、人文课、公共课、基础课、临床课出现割裂的状态,后期只有临床课,在课程安排上也出现了前松后紧,专业知识接触较晚的状况。

3.3影响临床教师教学积极性及效果医学院老校区一般在市区,不仅能够很好的利用附属医院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够兼顾医疗工作,教师上课后能够及时回医院处理医疗事务。新校区一般远离市区,来回耽搁在路上的时间较长,常常要半天或一天,对医院的医疗工作有一定影响。许多医生,特别是资历较高,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不愿意承担教学任务,导致刚毕业或参加工作不久的医生成为教学的主力军,影响临床教学效果与质量。3.4教师授课时间较长,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新校区教学后,原有教学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学校将原有2个学时为一个教学单位,扩大至4学时为一教学单位,即教师连续为学生进行4学时教学,或者上午、下午在不同校区进行教学。不但教师体力受到挑战,上课激情下降,而且学生长时间面对同一门课程、同一位教师,易产生视觉与听觉疲劳,出现厌烦心理,导致学习效率与效果下降。

3.5校园活力不足、校园文化不相继有这样一首打油诗,“教师像候鸟儿,迎着太阳来,背着太阳走;学生像流浪儿,白天还有人问,黑天没人管”,形象的说出了新校区师生的关系,也道出了学生希望多与教师接触的心理。现实是大部分教师居住在城区,上课后很少在学校逗留,学生只有上课时才能见到老师,教师与学生联系很少,更谈不上辅导、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建议与意见,参与学生组织的相关活动。另一方面,学生组织的活动,常常以一校区为主,另一校区派代表参加;学术讲座也常常只在某校区进行,导致很多学生积极性懈怠,不愿参加。低年级的学生无法感受师兄毕业时风采,缺乏与高年级学生交流与沟通,高年级的学生因学习与就业压力,更不愿意跨校区参与低年级的学生活动,校园文化出现一边冷一边热局面,甚至出现校园文化断裂。

4改进多校区医学教育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4.1坚定思想,统一认识,树立为教学与学生服务的理念首先,转变观念,认清多校区办学对学校发展的机遇。大部分医学院校由于结构单一,办学规模较小,校园面积狭小,拓展空间有限,特别是随着招生政策的改革,校风校貌对学生选择的影响,如果不建设新校区,改善办学条件,就有可能会被历史遗忘,甚至淘汰的危险。其次,改变观念,多从学生角度思考。教职工应有大局意识,如果过于强调困难,缺乏奉献精神,就无法将精力投入到教学,无法确保教学效果与质量。第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学生是学校生存的根本,没有学生也就没有学校,全校教职工必须始终坚持这一理念,这也是关乎学校兴衰的关键。教师应当努力克服困难,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前提,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积极投入教学中;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厘清和熟悉各专业的教学规律和特殊性,合理的安排教学,在注重教学规律的同时适当兼顾教师的个性要求,提高教师对教学安排的满意度。

4.2顶层设计,明确校区定位,构建适合的多校区教学管理模式校区的定位及学科设置是多校区办学的一个结构问题,是办学的前提,校区的定位合理、设置明确,能够充分合理与最大化地利用学校资源,利于学校健康发展[2]。在设定校区功能时,要充分考虑到医学教育的特殊性,早接触临床的意义,基础与临床的连贯性,附属医院教师教学积极性等因素,在吸收兄弟院校成功管理经验、充分考虑教师意见基础上确定校区功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医学院校已向多学科方向发展,学校除传统的医学专业外,还有一些非医学专业,在设定校区功能时,要兼顾这些专业,合理安排学生所在校区学习时间。目前医学专业仍以“三段式”教育为主,临床离不开医院,采用“流动管理模式”,以校院共赢方式办学,不但可以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而且深化学生感性认识,巩固理论知识。

4.3创新培养模式,构建适合多校区的教育培养方案首先,认真研究医学教育规律,调整课程上课顺序。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对所开设的课程进行了逐一研究,既要注意教学的规律,又要注意多校区的问题。通过多次的修改与论证,基本形成了第1~5学期在新校区、第6~7学期在老校区、第8~期进行毕业实习、第10学期回归基础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其中1~5学期主要进行思想政治、人文社科、基础医学教学,6~7学期进行临床知识教学。第二,设立“实践学期”,社会实践与分散见习有机融合。由于部分临床课程安排在新校区(如诊断学、医学影像学、中医学等),为解决学生实验和见习,在第5与第6学期的假期设立“实践学期”,学生在假期初安排1~2周时间集中进行实验教学,其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分散见习)。分散见习以学生为主、学校为辅,联系学生所在地基层医院进行见习,通过分散见习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第三,回归基础,放眼未来。在第10学期,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安排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课、新进展、边缘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内容。

4.4提升多校区教学管理效能,强化管理网络化,打造适合学校实际的师生交流平台随着专业和招生人数的增加,如何合理的最大限度的利用教学资源,单靠手工管理已难以满足需求,必须借助现代管理技术,建设校园数字化,实现网络办公、网络传送通知与文件,实现学生电子注册,实现网络进行教学安排、教务与成绩管理。为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校应实现校园无线网络,提供免费的“wifi”,建立校园“BBS”、课程QQ群、微信群,学生与教师可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沟通。学生管理部门不定期发起网络讨论话题,不同校区,不同专业,不同班级自由组成友好班级,友好寝室,促进学生往来与交流。创新教学方法,除采用PBL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替代传统的填鸭灌输教学法外,可以选择部分课程,制作成慕课,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教师通过网络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批改作业。加强教师辅导,构建“师生双主题互动、教学辅导方式网状网络化、教学辅导规则制度化”的多校区辅导模式[3]。

第4篇

一、我国当前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现状

我国在全科医师的培养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培养人数的严重不足。根据国际医学研究统计,在目前高达6亿的城镇人口中,全科医师的数量应该不低于18万。但是,目前我国的注册全科医师的数量还差很远。在整个医师的比例中,还不到10%。这一点与美国的40%,德国的50%相比差距是非常悬殊的。除了在全科医师培养数量方面的严重不足之外,我们在医师的培养规格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我国的医师培养大多通过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学专科学校,由于在培养的师资等方面存在着水平的差异,因此,医师的培养规格和标准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沿海地区的医师从业技能与内地及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医师在职业技能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差距。这种反映在培养规格方面的层次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全科医师的整体发展水平低的提升。因此,如何从现有的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出发,探究一条符合我国医学发展特色的培养之路,已经成为当前要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关于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探究,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做了很大的尝试和突破,有很大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二、国外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特点

在欧美国家,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改革发源于上个世纪的60年代,在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后,目前欧美国家的全科医学培养模式已经呈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其主要特点是重视全科医师的临床技能的考核,在接受的系统的医学专业的教育之后,全科医学生可以进行申请。再获得专业审核部门的批准之后,全科医学生要参加家庭医师的资格考试,经过考核通过后,获得相应的证书。在这个过程当中,全科医学生还要进行各种学分的认证,再修满了150学分之后才可以进行上岗临床操作。这一制度,目前在德国、英国、法国、新西兰等地都进行了很好的实施。从整体上来看,这一制度,在全科医师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都进行了突出和强调。其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其培养模式中将学校教育和医疗机构进行了很好的对接。这一对接将全科医师的职业性和实践能力放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由于采取了相对比较严密的医师培养标准和定期审核制度,这就从源头上为医师资质的认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外在保障机制。从这一培养模式实施以来,欧美等西方国家无论是从全科医师的培养数量上,还是从培养的质量和标准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效果。这一模式为医学教育培养范式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也为世界上其它国家全科医师俄培养开辟的新的培养思路。

三、国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发展为我们当下的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思路。从目前我国的全科医师培养的现状来看,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借鉴。首先,完善学科设置。在目前的我国医学高校全科医学的设置中,全科医学系的设置数量还比较少。因此,在今后的医学学科设置中,应该从学院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学系的设置比例的增加,从而更好地满足大众对全科医师的需求。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在进行设置的过程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校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和教师的配备水平,要从数量上和规格上将全科医师的培养纳入一个规范化的发展路径上来。其次,要加强全科医师的培训与考核。与其它项目的医师不同,全科医师所肩负的执业考验是比较多的。这是职业道路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们要从资质审核上,建立严格的标准为全科医师的培养提供统一的考核标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重视通过临床操作时间来对全科医师的操作水平进行审验。因为,作为一个临床性要求比较高的医师,将医师的操作熟练程度的考核纳入一个常规的考核要求是当前,也是未来医师职业化道路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重视医师的岗位培训。全科医学岗位培训是指对从事或即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临床执业医师进行全科医学转型培训,是我国接受全科医学教育人数最多的教育方式,它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为确保转型医生符合全科医生的质量要求,如何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作者:路雁惠 单位: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五一路山大二院

第5篇

1.1感染性疾病的存在和疾病谱的改变

从20世纪初,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并通过临床实验证明它是有效的杀死和抑制炭疽杆菌、白喉杆菌、葡萄杆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广谱抗生药物。随着医学医药科学的发展,各种抗生素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感染病。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抗生素在对革兰式阳性病菌治疗的临床应用取得了重要的主体作用。而到了八、九十年代初以革兰氏阴性病菌感染为主,感染病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伴之而来的是真菌、厌氧菌感染率的上升。近几年来,新生的病菌和病毒又急速袭来,如SARS、禽流感、埃博拉、登革热等,更需要我们的医务人员以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药物及疫苗迅速的根除它。

1.2感染病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对新药临床应用方面的学习、应用

随着现代医药科学的发展,各种新型和升级换代的抗生素飞速上市。当然这对于感染科医生和患者应该是一件好的事情,但一些临近学科的患者,(比如感冒、呼吸科疾病等)为了实现自身疾病的快速好转,也在不同程度上使用抗生素甚至过量使用,从而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后果,引起了国家医务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多次下发文件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当然治疗的过程就是初步诊断、检验、用药、观察、进一步实施有效的治疗直至病愈。而对新型药品的使用更是要通过大量的临床使用,观察其治疗效果与有关该药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从而使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上更加合理。尤其是对抗生素的使用,而这类药物的使用集中在感染科医生上。所以正确使用新型抗生素及同类药物是感染科医生要学习和领悟的重点。只有通过自身医疗水平的提高才能教育好新参加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并扩展到整个社会。这在当前也是备受社会和国家医疗管理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新的课题又摆在我们的面前,同时也说明了作为感染科医生接受教育和再教育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感染科医生在新的知识理念指导下,对新接触受外来感染患者确诊和治疗方案的实施,对被感染者病理认知和对感染源的认定。比如此次对肆虐非洲大陆的埃博拉疫情的治疗和控制,我国毅然决然地派出了医疗队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和宝贵经验。从感染学上讲,这次医疗救援行动是使我国医护工作者对埃博拉这种新的病毒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治疗以及发病原因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感染学上的研究以及药物的使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这些来之不易的知识也成为对感染科医生在临床理论研究上进行再学习和再教育的重要资料,也说明了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接受再教育并在实践中反复应用这种理论的重要性。作为这方面的管理人员更有义务在组织专业人员业务交流会上、学习资料的准备和充实等工作上把工作做细做好。

1.3多学科交叉

感染性疾病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出现,它会呈现与多种疾病的交叉感染的综合性疾病。这为治疗的初期诊断带来了困难,所以感染学不能是单一面对和解决患者病痛的学科。感染科医生必须对大内科和其他内科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在一定的情况下会同其他病科的医生共同解决患者的病痛。医疗知识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对感染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学习与感染科相关的综合性医疗知识是非常必要的。20世纪90年代通过各方面科技人员的努力终于成功研究破解了基因-这个支持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的新学科,并将这一科研成果引入诊断技术,为最终确定病原微生物做了方法上的补充。这一技术上的研究成功使人类在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等领域里迈出了一大步,其实用价值涉及众多领域。好多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迎刃而解,好多以前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了确定的答案。这说明深入研究的理论的存在意义。作为感染病的医护人员应及时的学会和应用这一成果来探索微生物感染更深层的意义,找出救治感染病更新更快捷的方法。所以更好地利用外来的科研成果为己所用,这种转换更需要刻苦学习和实践。然而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人员和物资的大量流动,自然和生态的负性改变,战争与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危害的存在。还有极大一部分地区的人对环境卫生和传染病存在有着极大的认识误差。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与污染致使耐药菌株的出现,为可能新的传染病暴发和快速传播提供了客观条件。

2加强感染科医生的继续教育

2.1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近几十年来世界在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上都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广大医务人员深感自己原有的知识已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非常有必要接受新的理念与临床技术。因欧洲黑死病的肆虐,使人类明白了传染病的严重性。随着显微镜的发明,人类清楚地看见并认识到了细菌———这个单细胞微小动物的存在,细菌为了自身的生存而产生的生存液体,这是直接导致人类生病或死亡的致命因素。而在客观条件充分允许的条件下它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它的载体动物和植物、空气、患病者的唾液)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传播。在人类消灭了众多传染病菌(如鼠疫、伤寒、天花)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条件的改变,新的传染病菌又先后出现在世界的各个地方。比如2003年的SARS、现在依然流行的禽流感、登革热以及新发现的埃博拉疫情。人类在承认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事实的面前,就必须以全新的理念去应对这一事实的出现,并从主观上去研究控制它。对传染科医生要广泛开展学习班,病理、临床研讨班更新他们的知识领域,提高他们对新知识理念的掌握和运用,使他们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提高。

2.2重视学科交叉

现代科学不断地向高度细化、专业化发展,同时在某些领域又进行统一化和综合化发展使之系统化。医学界为了临床应用的需要首先细化了它的学科,即原来简单的内科细化成胸内、肾内、呼吸、肠道、消化等不同的专业科室,这只是让医务人员在某一领域的知识更加精细化、专一化,这是从纵向看。那么从横向来看其中各科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样的纵横联系就表明了从事医疗工作人员的知识既要有它的专一性,同时还要有综合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具体讲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在掌握了一项专长以外,在其他相关领域里尽可能地造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尽快成长、提高,尽快的适应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具体一点即感染科医生要经常和大内科医生进行临床和基础理论的交流,掌握临床病原微生物知识,用以提高自己对感染病患者医疗水平的实力,从综合病情来处理患者病情。用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选择合适的用药途径、合理的剂量及给药间隔疗程,这样才能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和重症感染的综合诊治能力。

2.3加强医院感染队伍建设

将医院感染科纳入专业教育体系,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内容除医院感染学、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隔离与防护等基础知识外,还应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应急条例、传染病学、灾害医学等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感染性专科疾病的重视,增加感染性疾病专科医务人员学习、进修和交流的机会,可以使科室学术团队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临床能力等诸方面均得到不断提高和加强,学术队伍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4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

为推广本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积极申办各级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通过各级继教项目的举办,全面调动了感染科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性,增强了大家自觉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意识,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水平、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发展。广泛宣传感染病和医院感染预防知识,教育全体人员重视医疗活动中的隔离原则和无菌观念,了解各种传染病和感染致病菌的传播途径,做好针对性隔离措施。

2.5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及时掌握全球传染病流行趋势,保持与WHO等国际组织的联系、交流和合作,建立全球性信息合作关系非常重要[2]。

3讨论

第6篇

例如,虚拟手术系统通过力学反馈系统实现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者可以通过控制力学反馈设备的手柄,由力学反馈设备中的传感器跟踪手柄的位置、运动和转动,从而控制虚拟手术中的刀具;同时,力学反馈设备还能够将虚拟手术中生成的触觉信息通过手柄反馈给操作者。这样,操作者就可以实时感受手术过程中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则可以将整个手术过程中的虚拟场景实时地显示在操作者的面前,从而产生相对逼真的虚拟手术环境[2]。构想性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想出在现实中很少发生,甚至不可能发生的环境。构想性在医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虚拟战争中伤病员的救治,以及恶性传染病的预防、治疗、控制等环境。

2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机技术,通过构建逼真的虚拟环境进行教学,对现代医学的教育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产生深刻影响。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人体结构、虚拟医学实验以及虚拟临床教学等医学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1虚拟人体结构

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挂图、模型、标本等辅助教学工具,并配以尸体解剖实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近年来,国内医学院校的教学用人体标本来源匮乏,严重制约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人体结构,能够使学生在虚拟的系统标本上进行解剖观察和学习,既有助于解决尸体标本缺乏的难题,也有助于降低教学成本,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3]。虚拟人体结构也称为数字化虚拟人体,通过综合运用冰冻切片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将人体断面信息通过虚拟仿真软件重建形成具有三维立体性的生理结构数字模型。利用虚拟人体结构可代替真实人体进行部分医学教学。例如,学生可以通过交互性地浏览虚拟人体结构,从而获取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名称、位置、形状、结构、内部神经和血管分布状况、与相邻器官和组织的位置关系及距离等众多信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虚拟人体结构的应用可以使学生非常直观、轻松地学习人体解剖结构,与常规解剖教学相比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目前,虚拟人体结构也用于临床实践、新药研制、军事医学、放射治疗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

2.2虚拟医学实验

医学实验教学过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最重要、最关键的教学环节,是连接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桥梁。实验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专业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仪器、设备、动物、试剂等,教学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是困扰医学实验教学的难题之一[4]。虚拟医学实验则通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医学实验进行模拟,根据实验目的虚拟相应的实验条件(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等),利用虚拟的实验操作对实验过程和现象进行仿真,直观再现相应的实验环境,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可以系统性地完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等一系列的步骤。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成功用于建立物理虚拟实验室、化学虚拟实验室、军事医学虚拟实验室等,如利用军事检验战地分级演训系统可以模拟战时环境中的检验项目选择、标本检测、检验结果分析和报告等[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通常需使用细胞培养室、无菌工作台等,而过高的成本极易导致教学条件有时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利用虚拟技术构建虚拟生物化学实验室,可以解决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难题,完善实验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6]。毒理学是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在毒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模拟涉及剧毒化学品的实验,避免师生直接接触剧毒化学品,也解决了传统毒理学实验教学周期比较长,以及部分实验因受经费不足或者实验条件所限制而难以开展的问题。通过构建毒理学虚拟实验室,也可以模拟剧毒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通过学习对模拟突发事件的处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现实中类似事件的处理能力[7]。目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医学虚拟实验室主要有HowardHughes医学研究院(HHMI)开发的细菌鉴定实验室、心脏病实验室、免疫实验室、神经生理学实验室和诺贝尔基金会开发的虚拟生化实验室。利用虚拟医学实验室,学生可以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还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中提供的各种器材、设备等,根据自己的设想自主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这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均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2.3虚拟临床实践教学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临床意识和临床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着医学院校扩招与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临床技能教学与卫生法律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目前,不少医学院校通过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临床实践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逐渐成为临床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校在2006年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医学临床教学,并创建了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通过整合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麻醉学、急救医学、口腔医学、眼科学、护理医学、康复医学等学科的部分操作内容,将医学理论教学与医学基本操作模型训练、心肺复苏训练、动物手术训练、临床思维训练、临床综合素质评估体系等结合起来。医学技能培训中心的建立可以使学生能够以非常逼真、标准的方式在病房环境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危、急、重以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并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模拟环境下的各种临床技能训练,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例如,在诊断学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中,心脏检查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听诊又是心脏检查中最常用、最简单有效的物理诊断手段。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常常感到难以具体描述杂音形成的部位、机制以及相应的心音特征。传统教学方法通常依赖于播放录音,毫无真实感,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感到难以理解和熟练掌握。心肺听诊虚拟仿真教学则通过独特设计的“非接触传感器网络”,完全覆盖每个听诊部位和听诊区域,通过逻辑程序的识别与管理,实现了智能化听诊。虚拟现实技术也可用于外科手术和护理等技能培训。例如,采用虚拟手术系统,可以使学生在数字化虚拟人体上进行模拟手术,系统则会显示每一步手术操作的过程、刀口断面、出血情况以及血管和神经的位置等信息,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可以在手术完成后对整个手术过程进行回顾、重复和评定[8]。运用该系统进行实习医生培训,可以大大缩短培训时间、降低培训费用,提高初学者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及精细程度,进而减少手术并发症,增加手术安全性。与此同时,虚拟手术系统配有评估体系及程序,考核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计相关考核评估标准,提高对培训效果的评估效度[9]。又如,在护理学职业防护教学过程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输液、抽血、穿刺时可能发生的血液、体液飞溅到操作者的衣服、皮肤、黏膜或伤口的特殊情境,可以考查学生对此类情况的处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10]。此外,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各种疾病进行教学,锻炼学生的判断和临床处置能力。

3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医学教育质量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医学教育,打破了传统医学教学理念,使教学内容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也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内容、手段的种种限制。学生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虚拟环境中的参与者。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医学教育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3.1打破了传统医学教育理念

传统的医学教育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完成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有待提高。而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了各种趋于真实环境的学习情境,以解决问题作为学生学习与研究活动的主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入其中。与此同时,在虚拟场景中,通过视觉、触觉等方面的刺激,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诱导学生不断思考并做出应变,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3.2丰富了教学内容

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医学教育,从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上都使医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例如,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对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场景或者现实中难以实现的事件进行虚拟仿真,还可以用逼真的模拟,使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具体化、现实化。尤其是在外在形式方面,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普通理论教学、录音录像教学转变为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教学,并具有实时反馈的优势。

3.3扩展了医学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第7篇

1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1.1新型医学模式构建的需要医学是一个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而人是有情感活动、心理需求的复杂个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疾病谱的改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model)的弊端凸显,从单一的生物学角度去理解健康和疾病的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和人群,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model)强调将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量。医学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生命和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怀与关注[1]。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必须把人的生命置于首位,敬畏生命、尊重患者的权利、需求、尊严,不仅仅是关注患者的疾病,而且要将患者作为一个社会人从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考虑。一个好医生必须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既关心爱护患者的躯体,也要关注患者的主观意识、性格特征、心理状态、生活方式、以及疾病对其及其家庭、工作的影响等。

1.2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需要医学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不同的医院有各自的文化特征、经营理念、发展愿景等。医院文化是社会文化与医疗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其终极目标是为患者提供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的医疗环境。员工是医院文化建设之本,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提高对医院文化品牌的建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务工作者在思想上、情感上、行动上处处树立生命至上的原则;医院的管理者在规章制度和服务流程的制定以及环境设计方面营造浓郁的人文精神,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温馨、无缝隙的服务,将有利于医院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医院的文化建设。

1.3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患者一旦在医院挂号或入住病房后,即与医院形成了一种信托关系,医院方有责任和义务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以维护患者的健康、促进患者的康复。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医务人员受利益的驱使,医德素养有所下降,逐渐背离了“医者仁心”的初衷;加之先进的电子化的医疗设备和系统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患交流变得程式化、简单化。医学伦理专家宁丽红等[2]认为以上因素容易导致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缺失,从而影响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医疗活动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沟通、给予患者必要的情感支持和人文关爱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医学教育中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对策

2.1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髓在医学教育中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道家、儒家、佛家、墨家思想中都有许多关于慈爱护生、天人相应的思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这些朴素的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我国传统医学中“医乃仁术”、“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仁爱救人”、“济世活人”的思想处处闪现着充分尊重人是完整的、身心统一的个体等人文精神的光辉。医学活动与人的生命、健康以及家庭的和睦、甚至社会的安定息息相关,医学生应对生命充满敬畏,在踏入医学院校大门的那一刻,就应该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医学院校要与时俱进,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医学教育的契合点,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进行创新性的发展、利用和升华,鼓励医学院校学生阅读中国的传统文化书籍,学习我国历代优秀医者大爱为怀的品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逐步树立医学生仁爱的思想,促进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建立和提升。

2.2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肩发展的现代医学教育观医学科学专业知识和社会伦理人文知识是医学教育体系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专业知识旨在探索预防和治疗疾病技能的规律;人文知识专注于满足个体尊严、价值、发展、完善。医务工作者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具有生物学特征和社会学特征的人,医学教育需要培养出能服务于人、解除人类病痛、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的医疗专业工作者,基于此,医学教育较之于其他高等教育应更注重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学教育需要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育理念,杜绝医学教育的功利化和医学人文教育被忽视、削弱的倾向,使医学生不仅具有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能力,更具有体验、领悟和实践医学人文精神的能力,促进积极向上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生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巩固。

2.3对医学课程的设置和讲授方法、考核体系进行改革目前高等医学教育强调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对医学科学专业知识较为偏重,而对与医学学科相交叉的伦理学、法学、哲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设置较为薄弱,或设置时未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课程的系统化等。为保障人文科学在医学教育中的规范和正向引导作用,建议在医学教育中增加人文课程的数量和授课时间,并设立一部分人文科学学科作为必修课。在讲授医学人文知识的过程中,避免简单的说教式授课或单纯灌输式医德规范等,医学院校老师要突出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对学生进行精心引导,让医学生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独特的,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善待。同时,医学院校老师要促进学生对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自主学习,可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体验等教学的体验和理解,帮助医学生了解医学的社会内涵、关注受疾病困扰的个体,夯实“敬畏生命”的仁爱之心、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确认识、主动协调并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有学者建议在对医学生的考核中,不能将对医学专科知识的书面考核作为唯一的考核内容,必须建立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兼顾的综合考核体系[3]。

2.4医学临床教学实践中融入人文教育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生既要有扎实的医疗知识和技术,又要有“仁爱救人”的人文精神[4]。在临床教学实践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案例讨论、影视赏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素质训练与拓展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摒弃技术至上的理念,感受生病对患者和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触发其对人生价值的理性思考,增强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提升职业道德素养[5]。在医学实践中,要避免医患关系物化的不良倾向,做到既治疗疾病也关注生病的人,在医疗实践的每个细节体现对人的关怀,包括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仔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选择治疗方案时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抉择等。

作者:吴晓晖 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第8篇

1调查结果

1.1武陵山片区卫生人力资源现况武陵山片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5081人,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2.77人,仅为全国平均值4.36人的63.5%;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0.94人,仅为全国平均值1.79人的52.7%;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0.86人,仅为全国平均值1.52人的56.8%。怀化市311个乡镇医院中,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少于2人(含2人)的医院有62家,没有一个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的医院仍有5家。

1.2卫生人力资源职称与学历结构武陵山片区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3114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66%;中级职称23185人,占27.25%;初级职称36768人,占43.22%。该区域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12724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4.96%;大中专及以下学历占主体,其中大专学历33549人,占39.43%;中专及以下学历38808人,占45.61%。

1.3武陵山片区医学教育现况武陵山片区无独立设置的医学本科院校,目前开办医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仅5所,包括2所本科院校(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1所专科学校(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2所高职院校(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另外有开办医学类专业的中专学校2所(咸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恩施州卫生学校)。武陵山片区内的2所综合大学(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设有医学院,但医学本科生的年招生规模仅600人,涉及临床医学、护理、针灸推拿、中医学、医学影像学、中药学等6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年招生数不足300人,且无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本科专业。

1.4武陵山片区对高级医卫人才的需求435所医院中的385所医院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专业以本科及以上学历需求为主,市级以上医院对硕士研究生需求尤其强烈;326所医院对医技和护理人员以专科及以上学历为主,县级以上医院对本科生有较大需求。被调查的435所医院中有405所医院要求从医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426所医院要求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际沟通能力,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服从安排、安心扎根基层医疗工作。

2讨论

武陵山片区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于一体的贫困片区,由于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3]。此次调查发现,该区域城市化率低,医院环境、设施、生活条件等较差,医务人员待遇较低,医生晋升职称阻力较大,导致外地区高职称、高学历医务人员不愿进入该区域从事医疗工作;同时该区域医学高等教育层次偏低、规模偏小,本区域培养的医学生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且大部分医学毕业生不安心在贫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长期服务,导致武陵山片区基层医卫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尤其乡镇医院医务人员严重缺乏,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更是稀少。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要求,要促进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示:要改善民生,保障武陵山片区老百姓的就医质量,必须大力改善该区域卫生人力资源现状。提高武陵山片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建议:

2.1加强武陵山片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武陵山片区政府可依靠国家扶贫攻坚规划,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贫困片区医疗卫生事业的专项支持。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项目建设为“良剂”,积极筹措资金,引进必要的医疗设备,加强县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扩大县、乡医院门诊科室、检查项目和住院病床,同时规范村卫生所的标准化建设,全面优化县、乡、村诊疗环境,形成以县级医院为中心,乡级医院为枢纽,村级卫生所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全覆盖的网络和功能相对完备,设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使武陵山片区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老百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也为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提供更加齐备、先进的医疗服务平台。

2.2提高武陵山片区医务人员工作待遇要留住人才,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工作待遇,尤其要改善基层乡镇卫生医院的医务人员待遇,加强他们的业务培训,给他们相应配套的政策扶持。在工资收入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政府要给予合理补助。在培训晋升方面,政府要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重点加强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在对基层医疗机构核编、定编的基础上,允许基层医疗机构直接进院校定向招聘,并给予一定的进编自。在执业环境方面,要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方面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另一方面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2.3构建适应贫困地区卫生人力开发的医学教育体系为贫困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是解决卫生人力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因此,构建适应武陵山片区卫生人力需求的医学教育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快武陵山片区医学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创建独立设置的医学本科院校,提高医学高等教育层次,满足该区域对高学历医卫人员的需求;其次是加大医学高等院校专业点设置力度,扩大医学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增加相关医学类、药学类本专科专业设置,大力发展医学高等教育,为广大农村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医疗卫生人才;三是大力开展面向农村的高等医学继续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全科医学教育,与卫生部门联合设立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基地,还可开设远程教育、召开区域学术交流会等,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整体素质;四是扩大高等医学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在积极增设高等医学教育专业的同时,尽可能扩大专科以上层次医学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切实改变医学人才短缺的状况,以适应武陵山片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五是开展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学生提高为基层服务意识,立志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王喜梅申小青马晓健邬贤斌张在其胡昌军单位:湖南医药学院湖南省怀化市政协

第9篇

抽起我院2008-2009年158例病患,进行手术的97例(男41例,女56例),平均年龄在35.12±15.26岁;非手术病患有61例(男38例,女23例)年龄均在40.25±12.15岁。

2结果

患者使用抗菌药的天数均为5~14d。抗菌药中使用的频率较高的有:头孢类、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克拉霉素片、甲硝唑和替硝唑、阿奇霉素片等。使用不合理的占40%,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给药的次数不合理、药物的联合使用不当、药物剂量的不准确、溶媒不合理等。

3讨论

3.1抗菌药的使用情况

临床上,头孢菌素的使用率一直是处于领先地位,而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在逐年的增长。青霉素的使用率稍有下降。临床上常用的广谱抗菌药。由于青霉素耐药性增强,在临床使用中受到限制。头孢菌素因品种较多,在我院一直居于主导位置。但是头孢一代的头孢唑啉钠,因为耐药性增加,所以在医院的使用量正在慢慢的下降。然而第三代头孢类,价格便宜,使用效果较好,所以用量正在逐渐上升,例如:头孢他啶针对绿脓杆菌的效果十分明显。氨基糖苷类也是属于一类抗菌药,尤其是针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效果特别的明显。该药在临床上的副作用主要是影响耳、肾的功能。喹诺酮类属于广谱抗菌药,口服的吸收性较好,该药的组织浓度较高,耐药性较低,加之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尤其是: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等,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3.2抗菌药的联合使用

抗菌药的使用主要是单用和联合使用,在我院抗菌药的联合使用率为21.5%。用药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用药的目的和联合使用抗菌药的指征。

3.2.1要明确用药的目的

要增强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加强疗效;扩大药物之间的抗菌谱,快速发挥药物低毒、高效的作用,及早的控制混合性的感染;预防、阻止耐药株的产生,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3.2.2联合使用药物的指征

危及患者的生命的严重性感染,或者是病患呈严重的败血症时,需要采取联合使用药物;当单用某种抗菌药时并不能控制其感染时,应该联合用药;在受到感染的部位用单一的抗菌药不能渗入发挥药效时,联合用药;当患者对某种抗菌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时,病灶更加恶化要联合用药;为了降低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等,需要联合用药。

3.3药物的选用不合理

在我院,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联合使用替硝唑/甲硝唑在妇科中的使用较广泛,主要是针对阴道炎,甚至是崩漏的病患。阴道炎分为四种:细菌性、阿米巴性、滴虫性和念珠菌性,前三种是以甲硝唑为主要的抗菌消炎药,最后一种主要是应用咪唑类的抗真菌性的药物。针对崩漏,主要是止血,少数使用盐酸洛美沙星或者是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然而在剂型的选择上,最好是口服,吸收性较全,进行早晚给药。其次,若是诊断为上呼吸道的疾病,即可使用头孢类的抗菌药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上呼吸道主要是以病毒的感染为主,若无并发症,一般在4~7d即可痊愈,多饮水、对症治疗、多休息,通常情况不使用预防性的应用抗菌药。最后,没有指征性的使用药物:例如甲癣使用克拉霉素、肋痛使用阿莫西林、皮炎使用阿奇霉素等。

3.4给药的频率、剂量和溶媒不当

抗菌药的抗菌效果主要是取决于组织和血液中药物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半衰期较短的药,一般将1d的量分为2次甚至以上进行给药,这样才能维持血液中药物的有效浓度。剂量如控制不当,会使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造成蓄积中毒等。青霉素类以及部分的头孢菌素等,当pH<4时分解较快,所以不适合同GS(pH3.2~5.5)进行混合使用;然而选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稳定性较好。

第10篇

[关键词]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美比较;经验借鉴;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R05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1-0150-04

医学服务的对象是人,所以医学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教育,还应该重视它的人文社会性和服务性。西方国家很早就很重视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医学人文素养培养主要指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医生能将医德与医术很好的结合起来,达到对患者最大程度的人文关怀。医学人文教育自20 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20 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在各医学院校陆续开展起来。但是,与美国先进的人文医学教育相比,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则显得比较落后。学习和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缓解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 中美两国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比较

1.1 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

美国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己经积累了较深厚的人文素质基础。首先,报考美国医学院的考生,一般已经在理工科大学学习了3~4 年,获得相应的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再参加医学院入学考试,学习四年医学,授予 MD学位[1]。这样的学习背景保证了美国的医学生具备较好的以人文素养为主的综合素质。其次,美国医学生具有较高起点的人文素质也与其入学考试方式有关。比如美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不是只关注医学院校入学考试成绩,尤其关注学生在学士学位阶段的综合成绩、个人表现以及教授推荐。入学面试主要考察学生学医的动机、责任心和献身精神以及人际交往的行为和方式等内容,从而可以使主考官了解到申请者对医学的热爱程度、献身精神、学医动机、对他人的关心程度和在群体活动中的能力、忍耐力、自信心等。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录取的医学生一般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基础。

与美国相比,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较为薄弱。首先,我国在校医学生是通过高考入学直接学医的,没有专门的医学院校入学考试及面试。这些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接受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人文底蕴不足。虽然我国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更多的只停留在口号上。其次,导致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先天不足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我国学医的学生均是高中时的理科生。高中时期的文理分科导致理科学生不学习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导致理科生的人文素质普遍偏低。再次,我国普遍实行的是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大学一入学就学习医学知识,相比美国通行的4+4年制的医学教育模式,中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学时数明显偏少。

1.2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美国医学生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表现为纵向的序贯性,大部分人文课程开设于临床前期,临床教学后期也有少部分,人文教育延续到医学教学的全过程中。美国医学人文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也较高,达20%~25%[2],课程内容特别注重将社会发展紧密融入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不断推陈出新,理论与现实密切联系是美国人文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如将现行的医学热点问题中的精准医学、医患关系、生殖伦理问题等内容纳入人文教学中,进行讨论学习。另外,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美国高校医德教育非常强调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及时调整,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3]。

美国医学人文课程的交叉性和跨学科性很强,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人文知识和医学知识去分析论每门课程的论题。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开设的公共卫生基础课,主要由伦理学、流行病学与卫生保健课程三部分组成,使学生在学习掌握流行病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患者健康方面和卫生保健系统改革的兴趣[4]。课堂上采用课前阅读资料、自拟讲座、互动小组发言、反思写作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授的教学也是根据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渗透、融汇在整个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哈佛大学医学院在医学四年都开设“医生-病人关系”的人文课程[5]。一年级主要学习讨论医患关系的社会、伦理和心理的基本知识;二年级主要学习医患沟通的技巧;三、四年级则由医生结合临床实践与学生就此问题再做更深层次的研讨。

而我国医学生的人文课程学时比例偏少,据统计,大部分中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类课程平均为总课时的8.85%,教学重点以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课”内容为主要内容,大部分学校在前一年半开设[6]。人文社科课程一般分为三大类:政治、哲学类;社会、经济类;历史、文化类。教材和教学大纲全国统一,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考虑单门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很少有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医学院校自主设置医学人文必修课的自主性较小。在后两年的临床实习教学阶段基本没有医学人文必修课[7],对于医学生的实用性不强,忽略了医德医风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特点的长期性,不利于医德医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可能导致医学人文课程仅停留在理论上,缺少与医学实践的融合。

1.3教学手段

美国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除了常规的课堂讲授外,尤其注重讨论式教学,还要求学生做专题讲座、写论文甚至参与教学等。美国的人文教育中也大量采用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形式,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课堂上和老师一块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教师在这里成为导学者。在此过程中,通过广泛地收集、整理及分析相关资料,提高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

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仍采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课堂讲授授课方式,教师主要为承担“两课”教育的教师。教学的手段也主要以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上课记笔记为主,存在“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很少的老师采用以社会医学为主要内容的讨论式教学,不重视学生上课的人文关怀,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人文素质综合能力提高不快,而实践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σ窖生关怀人文品性的躬尝践履[8]。

1.4 师资条件

每门课均由 3~7名教师在美国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学,一部分教师既是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又是医学专家。如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课程的任课教师中,50%为内科医师,22%为精神科医师,19.5%为儿科医师,2.4%为外科医师[9]。

我国医学院校普遍存在重视医学专业教师的培养,而忽视对医学人文学科师资的培养,导致医学人文方面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他们的专业背景主要为“两课”教育。同时,我国医学院校缺乏跨学科领域的教师,医学专业教师往往缺乏人文科学知识,忽视医学生沟通能力、思辨能力、道德品质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而人文社会科学的老师的医学知识相对缺乏,讲授课时不能很好得将医学知识融入到社科教学中,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这样就导致专业课老师在医学专业讲授时缺乏人文教育;人文课程教学时,又不能很好的运用医学案例,两边的老师不能将医学知识与人文内容融会贯通,学生感觉学习人文课程不能“学以致用”,成为制约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因素之一。

1.5课程评估

美国医学人文教育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灵活多样,撰写心得论文、个人讲座、小组讨论成绩、参与教学研究考核等是他们的主要考核方式。采用口试、定性评价、开卷考试与能力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更加能够反映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与监督作用。

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通过精心组织的“两课”教学及适当人文选修课的开设,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医学人文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考核还是主要以期末笔试的成绩为主,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考核的标准设计不科学,很难有效的评价人文教育的效果,也难以为以后改进教学方法积累经验。

2 美国医学人文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1重新认识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尽管在宣传上强调要更加重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但事实上却常被边缘化。我国众多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有些滞后,仍然采用较为落后的医学人文教育的管理和考核方式,严重地制约着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5+3”模式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强调更加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医学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更新观念,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内化于心,大力推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科学精神教育追求的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其终极目标是求真求实。而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志在超威”,目的是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终极关怀,追求的是唯善唯美。医学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的内在统一体,这样培养出来的医生才能真正体现出高尚的医德修养。

2.2 通过改革课程体系达到人文与医学实践的有效融合

2.2.1 建立人文课程比重加大的系统连贯性医学教育体系 由于高中理科生的人文素质先天不足,在大学时期更需要加强对人文课程的教育。各医学院校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将人文课程学习贯穿到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适当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在课程设置上,要兼顾人文、社会与医学,要充分考虑医德教育,开设一些既能掌握人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又将医学热点问题融入到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中,从而达到课程少,但涉及面广、又与医学专业水融的目的。如设置中西医学史、近代医学的哲学基础、医学人类学、医患沟通概论、医疗社会学等[10]。这些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任选课程和限选课程来供学生选择。

2.2.2 建立实践性教育为特点的人文医学课程培养体系 医学人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实效性。除了专业学习外,开放型的人文社会实践基地对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拓宽视野、接触并体验社会。国外很多医学院校已经在医学职业素养训练方面开发了很多优秀成熟的项目[11],如一二年级医学生到医院进行早期预见习,到社区福利院进行义工活动等,多数为通过学生向缺医的多元文化社区提供医学人文服务,使学生融入到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值得国内学习借鉴。

重视临床实习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很多学生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了解不多,缺乏沟通方法, 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有研究认为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重塑良好的医患关系[12]。这个阶段的人文教育更能增加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开始真正的与患者接触, 切身感受未来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实习培训基地应该营造良好的医风环境去熏陶学生。实习医院应选派医术好、医德好、服务佳的医师承担带教任务, 教师以“身教”影响学生。

2.3 培养一批适应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师资队伍

加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提高人文课程教师的医学知识双管齐下。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面,选拔德艺双馨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并定期参加人文课程的培训,鼓励参加医学人文社科方面的学术会议。医学院校应积极引进和培养同时兼备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背景的教师,增加人文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联系。

医学院校要制定相应政策开展人文课程教师与医学专业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如专业课老师听伦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课程,人文教师听医学概论、医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这样既能增长知识,又能达到交流授课技巧的目的,从而达到人文与医学教育的和谐交融,形成全员育人的大环境。

2.4 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

人文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应该多采取启发式、发现式、情境教学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关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学生的人文精神、个人道德素质和职业态度的培养要贯穿于t学教育的全部课程中,加大后期实践教学的人文教育。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换位思考,促进医学生更好地认识与反思其所从事的职业的人文性,培养他们的“仁术”与“仁德”。临床实践更能够让医学生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生命化的思维方式[13],从生命的视域出发理解和关爱患者。

利用学生容易接受的网络载体形式开展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建立专门的医学特色的校园网络平台,内容包括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等内容。在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学与人文学知识竞赛。经常就社会热点的医患关系、伦理问题等开展在线讨论,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在线播放一些医学人文方面的视频。另外,近几年“慕课”在人文社会课程教学中开始使用[14],可以将“慕课”教学手段引入医学人文教育中。采取多种数字媒体形式,来适应网络时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需要。

2.5 建立健全监督评估体系

应研究建立现实可行并能够量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考核方法。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考核制、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考核制、人文竞赛认证书制等。在专业课教学质量的评估上适当结合人文素质教育评估,如解剖实验课程中对标本的尊重、动物实验课程中对动物的关爱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临床实习期间考核与病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对病人的关怀程度等。同时也要改革对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考核,老师要在医学教育实践中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向学生传授对病人的关怀与沟通技巧。

2.6 营造浓厚的医学教育校园文化环境

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长时间的影响学生,对医学生的文化熏陶具有重要意义,医学院的文化本身就改变了学生看待世界的方式[15]。在校园建筑上、宣传上都要考虑医学人文教育的特色。如建立医学名人广场、医学文化长廊等,宣传栏里多宣传医学人文的内容。校园电视台、广播台都播放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通过这些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彰显全方位培养医学生的大环境。

3 结语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学人文教育应该实现医学人性化和生命化。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从中发现我们医学教育的弊端和不足,从而改变之,适应目前正在进行的“5+3”临床教学改革。通过转变观念、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强化师资力量、人文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阶段、加强临床实践中的人文教育、充分利用发达的信息化手段和重视医学院校校园医学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将医学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出真正具有仁心仁术医德高尚的优秀医生。

[参考文献]

[1] 李筠萍. 中美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 当代教育论坛,2011,(2):8-10.

[2] 李治中,张桥. 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52-53.

[3] 袁力,张敬军. 中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0):128-129.

[4] 王雁菊,刘春雨,曲必成,等. 中美医学人文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74-75.

[5] 曾贞. 国外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对我国医学类院校的影响[J]. 医学信息学,2010,23(6):1561-1562.

[6] 张俊. 当下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 医学与哲学,2011,32(8):64-66.

[7] 刘万路,赵世鸿. 地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5):105-107.

[8] 时统君. 悖离与重建:走向意义关怀的医学人文教育[J]. 医学与哲学,2015,36(2A):16-19.

[9] 肖琳,鲁晓擘,张跃新. 英国医学教育模式带给我们的启发[J].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644,673.

[10] 赵书峰,滕志香,景学安,等.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130-132.

[11] 吴雪松,张雪,王,等. 追寻医学人文教育的生命力-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人文课程改革与实践[J]. 医学与哲学, 2015,36(6A):12-15.

[12] 方木水,肖凤,刘丹,等.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J]. 医学与哲学,2014,35(3A):74-76.

[13] 操奇. 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科学的生命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2015,36(4A):4-7.

[14] 史晓普,崔文香,程丽楠,崔香淑. “ 慕课”(MOOC)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3):424-426.

第11篇

1 目的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沿用传统的以普通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方式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已明显落后于现实需要,严重制约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必须加以改革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加之工作繁忙,到课率较低。部分院校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个别专业通过网络教学,一定程度缓解了工学矛盾,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经验[2]。为更准确、全面地了解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学生的情况,使成教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而展开此次调查。

2 范围

该批学生为基层卫生人员成人大专班学员,教学方法为分散在各县级教学点集中辅导,配以一定的远程教育(网络教程),教学资源采用华医网提供的视频教材,期末考试集中在各地级市统一安排。这样既保证学员方便学习、辅导,又有比较合理的考评方式,确保教学效果。本次共200人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3份。

3 方法

采取无记名问卷的形式,问题分选择题、问答题两部分。调查由成教部统一组织问卷发放与回收,然后再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

4 内容

4.1成教学生概况

(1)所在单位性质;(2)单位层次;(3)原有学历;(4)目前具有的执业资格;(5)在该岗位服务的年限;(6)月收入。

4.2成教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

(1)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2)对专业前景了解否;(3)公共卫生服务是否必要;(4)追求的目标。

4.3成教学生对教学的认可程度

(1)目前教学方式是否适合;(2)课程设置是否合理;(3)学习内容是否对实际工作有帮助;(4)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评价;(5)对提高学历层次的必要性认可程度。

4.4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内容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

5.1 学生多来自事业单位,以乡卫生院为主,说明成教学员主要来自基层。从事临床医疗的人中多数无独立行医资格,以执业助理居多;原始学历多为中专毕业;仅55人具备执业医师(护士)资格。而193人中在基层工作10年以上的就有147人,占76.17%,但其月收入在1~2仟元的就占了62.18%,相对现在的生活水平来说确实偏低。由此可看出成教教学工作面临的对象是知识层次低、基础薄弱的一个群体,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提高其知识技术水平实属必要。(见表1)

5.2问卷调查中表达喜欢自己专业的占90.68%,但对专业前景有所了解的仅占47.15%,大多数处于盲从状态;不过也明确必须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以利于就业需要。在追求的人生目标上选择悬壶济世仅占32.13%,而大多数认为自己没这么高的境界,也没有这样的能力。说明了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没有信心,也缺乏精神动力。但76.17%的人认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还是有必要的,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理解责任和义务是并存的。(见表2)

5.3关于教学方式,调查中绝大多数认为基层分散教学加上网络教学、统一考试的方式比较适合基层人员实际情况;相应的课程设置也觉得比较合理;也感到学习内容对实际工作确实有一定帮助。由此说明,远程教育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方便、快捷、随时、可重复性都为人们所接受,但也有人觉得在面对面的交流方面稍嫌不足,少数人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不够,投了反对票。在专业技术方面,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能力有所欠缺,有提升的空间,多数人认可了学历层次提高的必要性。可以看出,顺应时展,追求能力提升,提高自我,终身学习将成为必然。(见表3)

5.4在开放型调查中,在职成教人员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医疗水平与经济收入之间的矛盾。他们希望政府能更多地关注基层情况,加大投入力度,抓好人才培养工程,通过上级派出专家指导、定期岗位培训、学历深造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以改善服务质量,从而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个人也必然从中受惠。

6 建议

6.1成人医学高等教育面临的对象主要为基层、低学历层次人员。成教不是加工厂,如果仅仅只为了一纸文凭,自欺欺人,其终将被历史所淘汰。宽进严出,保证学生质量,使之学有所得,是成人高等教育得以继续生存的根本。所以,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成教事业必然蓬勃发展。

6.2面对在职人员,如何使其兼顾知识水平的提升,寻找一种方便、适用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就可进行,一切在自己的从容掌控之中,这便是远程教育最受青睐的原因之一。同时,对于一些文化水平偏低者,学习内容可反复回放,避免了学员的畏难情绪。当然,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网络教学内容亦应时刻关注最新医学动态,紧跟时代潮流,随时更新知识层面,将一些前沿性的技术手段及时传输给学习者。这也体现了医学工作者终身学习的继教理念。

6.3针对个别学员基础差、底子薄的特点,仍然主张面授为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教师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可针对性地进行互动。还可预先让其在工作中收集以往遇到的难题及疑难病症,现场进行答疑解惑。

(注: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论文,课题编号:13051132)

第12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教学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的成效。2008年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也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因此,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大力开展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医学院校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扬州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以机制为保障,以基金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普及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大大促进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医学院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我院围绕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主线,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四级联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及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等方面采取了全方位的建设措施。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构建了适合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加强医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高校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打造具有扬州大学特色的本科教育,我校于2014年开始了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坚持教学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强化创新实践教学及设立创新学分等多种措施,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1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由多种课程构成的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我们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优化。重点是将临床医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大课程群重新进行分类整合,新的课程模块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及专业特色课程。其中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由临床医学导论、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七门课程组成[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课程的开设从第一学年开始,贯通于本科5年之间的10个学期。如临床医学导论和医学文献检索在课程群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可以在第1至第3学期基础医学阶段开课,其次是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安排在第4至第5个学期开课,而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均需以医学专业知识和其他医学方法学知识为基础,所以在第6学期及以后开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的构建,使所有的学生在接受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医学专业课程培养的基础上,得到系统的医学方法学课程的培训,从而实现医学研究与临床工作中各种问题与医学科研方法和技术的对接,通过综合运用医学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多门课程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1.2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我校在2010年培养方案修订时即将各门课程内的实践内容单列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在2014年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继续秉承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这一理念,适当压缩授课的总学时,特别是理论课学时,继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用于开展课外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后,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近30%,大大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时间和机会。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在原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的比例,并着重提高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加强过程考核,不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1.3实施创新学分制度,切实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

在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规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必须获得的总学分。除了在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外,学校还实施创新成果奖励学分制度。学生获得的创新奖励学分可作为任选课的学分,也可作为超修学分。创新成果的认定范围包括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市级以上学术会议获奖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的奖励,发明创造获得的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或国家专利,研究成果或发明创造被社会有关部门采用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项创新成果可获得奖励1-3个学分,多项创新成果奖励的学分可以累加。学生根据教务处的要求填报奖励学分申请表并提供创新成果的证明材料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创新学分制度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高等医学教育并不仅局限于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也不受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限制,学生还具有发挥其创造力的发展空间,激发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要获得创新奖励学分,必须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相关的创新成果。

2依托“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体系,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从2007年起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随后,各地方及各高校也陆续推出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江苏省教育厅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从2007年起每年在省属高校中遴选1000个大学生开展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扬州大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学校相继出台了《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关于“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规定》、《扬州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扬州大学关于实行学生创新成果奖励学分的暂行规定》、《扬州大学“挑战杯”竞赛奖励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等文件,构建起国家、省、校配套衔接的制度保障体系,使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章可循,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为了加大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扶持,学校从2004年起即开始设立了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同时,学校还对获准立项的国家级、省级创新计划训练项目,按照1∶1配套经费资助,对获准立项不资助的国家级、省级项目亦参照同等级别项目进行配套资助。我院在国家、省及校级科技创新项目基础上颁布并实施了《扬州大学医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及《扬州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开展探索性实验的暂行规定》,以基础医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开设了院级大学生探索性实验训练项目[2]。探索性实验项目每学年开展一次,首先是面向学院教师征集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是实验课程的改革项目。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相关的实验项目。学生的选拔和推荐由院学工处和指导老师共同进行。学生的选择主要考虑到项目的实施需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尽可能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故原则上选择二年级及以上、学有余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项目由3-4名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为一年。项目实施结束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并由主持人进行结题汇报[2]。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为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启动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将其中的优秀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先推荐为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报送学校进行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遴选。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院逐步形成了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相结合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联动机制,成为我院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扎实载体。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是推动医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可以为医学生建立一个很好的平台,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完成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创新性及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医学生自主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3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助力

本科生导师制是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一种教育制度,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指导[3]。近年来,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模式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为首的一些本科院校也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扬州大学早在2000年即开始在部分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我院也制定并颁布了《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率先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试点[4]。临床医学专业吴登云实验班是我院教学改革试点班级,该班级的学生是通过自愿报名,结合学业成绩、英文测试及综合素质考核等进行了层层选拔。根据导师制实施细则,在吴登云实验班中我们从入校第1学年起实施全程本科生导师制。首先在全院教师中进行本科生导师的遴选,要求导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师德高尚,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其次要求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具有中、高级职称,同时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对科研业绩突出或具有科研项目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师予以政策倾斜,优先担任本科生导师。师生之间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挑选自己敬佩的导师,导师再对入选的学生进行面试后决定是否接受。为了保证导师制的质量,规定一名导师只能带教2名学生。导师的职责主要内容有:思想引导、选课指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科研训练或临床技能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创新能力培养、论文报告会指导、就业指导等[4]。同时强调,本科生导师需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导师可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组织科研课题研讨会,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促使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师制的实施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助力。在医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导师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新生入学后大一阶段,导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及对临床医学专业产生热爱和兴趣,同时用高年级本科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来激发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进入导师所在的课题组观看其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到大二阶段,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导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科研课题的需要,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组进行基本实验技术方法的训练。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导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索性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检索和文献查询,就某一方面的科研问题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及申报。到大三阶段,学生在科研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及技能的积累,可以结合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正式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师制实施后,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有近50%的学生能够参与导师的课题组,获得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立项的课题组成员均有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资助中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占多数。导师制为学院扎实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有利于科技创新项目的选苗和培养,使学生在学术科技创新中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成效与思考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激发了医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大一第二学期就进入了导师的课题组进行见习,参与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并在学长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科研方法培训。到大二阶段,多数学生自发组成科研小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的检索和阅读,并开始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大三阶段已经能够独立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我院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数逐年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申报的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获得立项85项,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获立项153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获立项35项,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11项,600余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参与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受益。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的增加,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数也逐年增多,近5年共计有30余篇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SCI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同时借助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平台,部分项目的成果被遴选为“挑战杯”大赛作品并入围,学院多次获得扬州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优胜杯,其中一项作品代表学院参加了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得二等奖,实现了我院课外科技作品全国大赛奖项零的突破。近3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维持在45%左右,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有主持或参加了一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训练经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坚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相关保障制度做起,与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及导师制的实施相结合,将教学、科研及创新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锻炼其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为创新型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安力彬,于双成,刘晓冬.基于培养医学创新能力的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构建[J].医学与哲学,2013,34(2A):47-49.

[2]傅奕,龚卫娟,季明春,等.开展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61-62.

[3]曾凡东.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