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全球贸易

全球贸易

时间:2022-06-30 11:16: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全球贸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全球贸易

第1篇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可归纳为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其突出表现为商品和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国际流动日益加强;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经济全球化表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了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各国的扩大再生产过程必须在世界范围的紧密联系中才能正常运行,这不仅决定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也要求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从而在客观上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故从生产力角度看,全球化是一个进步的历史过程,我们应当积极地适应它、促进它。但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进行的,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起着主导作用,因而必然带来深刻的阶级烙印和扭曲的表现形式,决定了这一过程是跛脚的,即在南北之间是不对称进行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与全球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也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必须从战略上加以重视和调整,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持续稳定地增长。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

贸易保护最初源于重商主义,以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各国竞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后来的凯恩斯的贸易保护学说、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都为贸易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贸易显得愈发重要,也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但是对外贸易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国内的产业,这点对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导自由贸易,但是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发展和渗透,自由贸易显得愈发重要,越来越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国际贸易在为本国经济带来利益,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冲击着国内民族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影响非常重要。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导自由贸易,但是大多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它主要兴起于发达国家,以高新技术的发展为载体,以技术壁垒为核心,体现出来的是更高级、更隐蔽、更歧视的新特征和健康、安全、环保等新内容向着多边贸易规则发展的动态趋势。

目前已进入各国共同实行自由贸易的公平贸易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国自由贸易的好处的同时,在本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相形见绌的竞争力,使其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考虑各自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参与的方式。但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认识到,自由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融合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去是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选择。而全球化作为过程和主流的经济发展方向,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种力量总是处于不断的较量之中,但是贸易自由化始终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我国对外贸易的对策

1.按WTO规则参与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过场中运到的一切问题的磋商,归根结底都是综合国力的对抗。经济不是孤立的,特别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当代,经济问题时刻与政治和文化甚至军事等实力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想在游戏中取胜,必须掌握好游戏的规则,全面地提升综合国力。中国刚加入WTO几年的时间,就受到了纵多反倾销案件,从成功的案例中我们得出教训,就要熟悉和掌握好全球经济运行机制。积极参与WTO的运行机制的完善建设,增强世贸组织决策的透明度、公平性,使世贸组织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将着力点放在WTO允许的保护规则的优化上。

2.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优化贸易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借助全球化,使国内企业在保护和潜在的竞争之下推动我国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借助政府的干预使国际贸易向有利于本国获取更多限度的利益方向发展。尽管这些企业最终也会将利润转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上去,从而活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或者更多的利润,但政府对这些产业的选择是根据本国有关产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地位确定的,而不是根据我国产业的发展或者成熟程度确定的。

3.完善和健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根据WTO最新的贸易规则,了解和借鉴欧美国家成熟的法律和相关政策,结合我国国情,制定适合我国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转变政府职能,企业与政府形成良好共识。

尽管全球化的进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但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的。因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从全球化进程中得到颇大而长远的利益。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应结合国情,选择开放型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提高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程京武.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贸易保护之我见[J].经济透视,2001,(3).

第2篇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利益分配;中美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

一、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国对美国巨大的贸易顺差一直是中美经贸关系的突出问题,以“中国制造”的“质量门”事件为标志,中美贸易摩擦已经升级为一个新的高度。在这巨大的贸易顺差和日益突出的贸易摩擦背后,中国究竟从中获益多少?国际舆论认为,中国抓住了全球化浪潮的机遇,甚至产生了“中国”,以共同遏制中国的过快发展。《中国价格》一书的作者描述了中国企业及其所有者不择手段地从西方合作伙伴榨取更大利润、损害其员工和西方消费者的做法。中国企业真的如同书中所言那般获得了巨大利润吗?为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许多中国中小出口企业濒临在企业生存的边缘?也许中国参与的是西方主导的、强势的、被动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以全球为版图配置资源,国际分工的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国际分工的模式也出现了重要转变。科技革命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运输成本、通讯成本,加深了企业间的联系,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成为21世纪初国际生产体系的重大变革之一。

二、全球生产网络与新贸易形式

全球生产网络,是一种新的国际分工形式,它将国际分工的边界从产业层次转向了价值链层次。从宏观层面上讲,它就是不再局限于一国的地理范围,以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协调、联合各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生产的各个独立模块,;从微观层面讲,则是跨国公司在组织上的创新,以互补性分工为基础使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企业之间建立起以全球价值链为纽带的高度依存的关系。

全球生产网络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序的专业化分工和零部件的专业化分工。全球生产网络引起的这种新国际分工模式与原来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参与分工的国家不是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合作,甚至也不是在同一产业内就不同的产品进行合作,而是在同一产品内部根据价值链的划分进行分工合作。在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之下,国际贸易形式也随之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新贸易形势呈现出产业间、产业内与产品内贸易并存的多层次的崭新格局这一突出特点。

在国际经济秩序中,我国的相对地位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作为领导厂商的制约,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比较低端的一级。中国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中国在过去20多年里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长从1996年的843.30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6,176.6亿美元,十多年间增长7倍多。然而,与此同时,我国也已不可否认的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级,到2007年出口额达到12,180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的贸易利益分配

战后的三次国际分工形成三次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浪潮,每一次产业战略转移过程就是一次国际利益再分配过程,抓住机会的国家、定位较准确的国家在这三次产业转移中成为得益者,否则就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利益分配机制,即产品价值和贸易利得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分配。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以全球价值链为微观基础,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所处的全球价值链环节不同,实现的价值增值不同,获得的利益也并不均等。

1、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自1992年以来,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逐年增加,尤其是2007年已高达1,633.5亿美元。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93年起中国首次出现对美贸易顺差。然而,美方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0年开始,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就突破100亿美元大关,从1993年到2005年,美中贸易逆差额则由228亿美元增加到2,016亿美元,美方统计近乎于中国同期统计数据的2倍之多。尽管美中两国各自统计存在巨大的逆差额差距,这里且不讨论两国对贸易逆差统计这一争论,仅从总体趋势看来,中国从中美贸易中确实收获了巨额外汇收益。

另一方面,虽然2004年美国对华贸易只占美国全球贸易的10.12%,但对华贸易逆差却占美国贸易总逆差的24.85%;美国的对华输出只占美国总输出的4.25%,而中国对美输出却占整个中国总输出的21.06%。从这两组数据来看,美国认为它同中国的贸易关系与其他国家相比是最不平衡的,并且认为中国对美巨额贸易逆差是人为扭曲的,中国通过低价倾销、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等手段,拿走了中美贸易利益的绝大部分。

2、贸易不平衡而利益平衡。从中国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地位与自身特点来看,中国在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及加工出口方面具有比较大的国际竞争优势,而这些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很低。而在中国出口中,58%属于加工贸易,即进口中间产品的同时也进口了来自国外企业的附加值,这些产品再出口时,包含的价值并不全是在中国制造的。全球价值链中的利益分配,处于低端的加工、组装的附加值很低,中国可以从中获益较少。2006年江苏省小商品出口净利润不足3%,而西方企业在中国进口后的小商品刨除各项费用后的净利润为45%,是中国企业的15倍之多,此时西方企业作为全球生产网络中的领导企业,在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中获得了比生产者更大的利益。

以美国企业为主体,在华投资的美国公司有62%面向中国市场销售。2005年金额为750亿美元。这部分没有计入双边贸易平衡,但利润归美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美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加工,出口到美国,实现顺差约1,038亿美元。摩根斯坦利一份研究表明,过去10年内,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后,累计为美国消费者节约开支约6,000亿美元,仅2005年大约为1,000亿美元。

据数据显示,2001年底以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和本币贬值,美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幅度已达1/8。这使得2001年第四季度到2008年第四季度18%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转化为了16.4%的实际国民收入(NI)增长。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大,贸易逆差并没有带给美国实质的恶意后果。

3、全球生产网络中贸易利得的衡量。在传统产品间分工的体系之下,衡量贸易利得的方法一般是计算出一个国家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数量及其价值。当一个国家出口能力很强,其出口超过进口时,该国能够得到更多的贸易利益。然而,这种衡量是有基本假设前提的:即国际贸易交换的全是最终产品。

在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被连接起来,两国的贸易变得复杂,即使是单一产品的生产,都呈现出网络状的生产和交易形式,国际贸易不再只是交换最终产品。邱斌等(2007)的研究表示,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中,中间投入品的进口额上升很快,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这反映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大进大出特点。

因此,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在衡量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时,应该将第三国进口中间品的价值、从贸易国本身输出的中间产品考虑进去,以避免第三国进口中间品价值的价格转移和从贸易国本身输出的中间产品的重复价格因素。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美国的生产与出口的最终品中,有多大比例的价值创造过程是“外包”给中国的中间品提供的?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究竟有多大比例属于“来料加工”的性质,创造的价值中又有多少属于来料中已含的价值。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平新乔等,2006)对中国1992~2003年共12年的总出口贸易与对美出口贸易中的“来料加工”程度作了分年度的计算。结果显示:在这12年中,中国对美出口贸易中的“来料加工”程度很高,达22.9%;来自日本的中间品在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品的垂直专门化比例中所占比重大约为1/5。如果加上来自于韩国的中间品进口,那么日韩对中国的中间品出口在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垂直专门化程度中约占1/3,说明中国对美出口贸易反映了东亚对美国的产业链效应。曾铮、张路路(2008)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对美贸易的附加值总额从1997年的105.037上升到2006年的747.37,即我国贸易利得的绝对值有所增长。但是,我国制造业对美贸易附加值比重变化不大,从1997年的33.30%到2006年的38.23%,相对于贸易顺差的增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而得出我国具有虚幻贸易顺差的结论,其中包含其他发达国家对美贸易的转移,我国制造业对美贸易在过去十年并没有实质性改善。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康宁,陈建.国际生产网络与新国际分工[J].国际经济评论,2007.

[2]金芳.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3.

[3]袁奇.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苗迎春.对中美贸易的重新审视[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5]何伟文.贸易不平衡不应成为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大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7.

[6]邱斌,唐保庆,孙少勤.FDI、生产非一体化与美中贸易逆差[J].世界经济,2007.5.

第3篇

随着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深入落实,世界经济出现积极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机构对世界经济的预期改善,纷纷上调经济预测数据。OECD认为,全球经济衰退已经结束,发达国家经济将在第三季度恢复增长。IMF《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将萎缩1.1%,降幅低于之前的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1%。然而,目前世界经济仍面临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全面复苏的进程将缓慢而曲折。尽管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在诸多场合做出不实施贸易保护的承诺,然而,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尽早复苏,各国自顾性会进一步增强,为优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将继续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据世界银行统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有17个国家一共推出约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47项已经付诸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对世界经济全面复苏造成重大威胁。

作为主要出口大国之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高达1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9月以后,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更是纷纷出台。继轮胎特保案之后,11月美国再次对华输美油井管和铜版纸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其中输美油井管涉案金额高达约30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案件。欧盟也不甘落后,8月以来接连对中国输欧的葡萄糖酸钠、铝合金轮毂、聚酯高强力纱产品发起三项反倾销调查,并于9月24日决定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和铝箔征收为期五年的正式反倾销税。阿根廷、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效仿,先后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仅10月,阿根廷相继宣布对来自中国的不锈钢餐具、管道附件和轧链采取反倾销措施,同时对中国产加热器进行反倾销调查。

上述严峻形势着实令人担忧。“2010年全球会爆发贸易战吗”、“中国该如何应对频发的贸易争端”等问题早已萦绕在人们心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未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态势进行理性分析,充分运用大国的智慧和风范化解贸易摩擦的不利冲击,寻求在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机遇。

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国家,且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加,势必引起国际经济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从而引发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等既得利益者的警觉和不满,因此,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中必然伴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扰。同时,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危机往往与贸易保护主义相伴生。在各国就业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往往成为各国的首要选择。尽管当前世界经济逐步走向复苏,然而2010年欧美等国失业率仍将居高不下,消费者对经济复苏前景的信心仍不稳定,导致贸易摩擦频发的政治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因此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仍将呈增长态势。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贸易争端始终是世界经济贸易往来中的常态。同时,日益细化的全球产业分工已经将各国经济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全球生产网络中,贸易保护主义对于各国的长期利益都是一种损害,如果动辄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只会带来双输格局。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通过贸易保护单独“复苏”。基于共同发展的内在需求,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虽会不断发生,但不会轻易演变为全球贸易战争,最大的可能是将贸易争端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并使垒球经济达成新的平衡。

因此,对中国而言,要减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首先要做的是以合适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在轮胎特保案等贸易争端中,中国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应对表明中国在处理国际贸易争端方面已经日益成熟,同时向世界展现出维护自身权益的实力和意志。其次,采取积极措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尽早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尽量避免在贸易摩擦中“授人以柄”。此外,在当前多哈回合谈判受阻的情况下,我们还应通过积极有效的双、多边对话机制,构建自己的自由贸易网络,以区域经济合作化解国际贸易争端,寻求中国与伙伴国的共同发展。

第4篇

当梭伦建立起雅典民主制基础的时候,奴隶制非常普遍。古希腊人分为不同的阶层:自由公民、奴隶、农奴、被剥夺公民权的公民、重获自由的奴隶等。一个无力支付债务的平民也会成为其债主的奴隶,在完成约定后恢复平民身份。我们曾习惯于将存在广泛的奴隶劳动的社会定义为“奴隶社会”,甚至将其规定为人类进化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从经济学和政治学角度看,这其实只是一种批判情绪的表达,人为地将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简化为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阶级斗争。

奴隶制度曾广泛地存在于地球各个角落,更多是农耕社会和游牧族群早期发展阶段中的现象,在商业市场成熟、人们发现交易可以取代战争和掠夺给社会提供更多价值,而且也建立了基本的契约和法律保障后,奴隶制度便急剧没落下去。不过,在本国或本民族内被视为一种恶行的制度,并不妨碍在国际贸易中转移到别国中,或者是“易子而食”。奴隶贸易一直延续到近代。

最早的跨国奴隶贸易出现在中世纪之前。非洲黑人经撒哈拉商道、尼罗河及印度洋由阿拉伯人贩卖到南欧、阿拉伯世界以及波斯甚至南亚等地。奴隶并不仅限于黑人,也有白人被卖为奴。花刺子模帝国时代,白种的俄罗斯人是奴隶贸易的最爱。至少在一百年前,许多中国人被卖到美国从事艰苦的淘金、筑路和开矿劳动,被称为“华工”、“猪仔”等,也被看作奴隶贸易的一部分。

1492年,在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欧洲人纷纷到美洲发掘金银财富,征服领土,经营殖民地。他们种植烟草和棉花,开发金银矿等。最初在种植园和矿山劳动的多数是白人契约工,契约到期后,便成为自由人。欧洲殖民者曾试图奴役美洲本土印第安人为奴,效果不佳,便到非洲买卖并抢掠黑人。奴隶的来源主要是非洲西部和中部,黑人被欧洲人通过贸易或袭击、绑架等手段贩往美洲大陆。从15世纪以来的四百年奴隶贸易中,保守估计约有1200万黑人被强制迁徙到美洲大陆。

18世纪晚期,欧洲大陆出现的启蒙运动将民主、自由、人权和平等的观念传递开来,废奴运动开始蔓延。英国在1772年率先在本土废除奴隶劳动,法国1774年也实行并陆续推广到海外的殖民地。整个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体系1838年实行废奴,美国则是在南北战争之后的1865年实行。中国在1910年也宣布废奴,但中国的地区则是在1959年废奴。奴隶制度的废止无疑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检点奴隶制在历史上的作用还是不时有新的角度和观点。至少从奴隶贸易对早期全球化的推动上,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几点。

首先,据维基百科描述,横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航线其形状呈三角形。

贩奴船满载着枪支弹药和廉价消费品,从欧洲港口出发航行到西非海岸,称为出程;在西非海岸用货品交换大批奴隶,然后横渡大西洋驶往美洲,称为中程;在美洲用奴隶换取殖民地的原料和金银,运回欧洲,称为归程。一次完整的三角航程需要6个月,奴隶贩子仅需一次便可以做三笔买卖,获得100%到1000%的利润。三角贸易刺激了消费品、航运、保险、军火、金银、造船等多个产业链的跨国延伸和交易,也将技术和消费方式传递到全球各个角落,尽管是建立在罪恶的摧残人权的奴隶贸易基础上。

其次,整个非洲大陆因奴隶贸易损失的人口至少有1亿多,相当于1800年的非洲人口总数。

奴隶贸易掠夺了非洲大陆的主要劳动力,非洲自身的经济发展在起步时期便被粗暴压制。同期,美洲大陆则由于人口的输入得到了高速成长的机会,金银矿和种植业得到全球市场的支持,长期发展了三百多年,获得了坚实的财富基础和市场制度基础,使其在奴隶贸易废止后,成为近百年来全球优秀人群移民的首选之地,特别是美国和南美。这也是目前何以美洲大陆对奴隶贸易的反思远远不及非洲大陆来的愤怒的原因。

再次,奴隶贸易给欧洲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孕育和发展,加快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

不仅如此,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独立也与奴隶贸易带给北美特别是南部种植业的财富积累密切相关。廉价劳动力大大弥补了丰富环境资源开发和工业革命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也形成了全球经济的最重要的原始推动力。

第5篇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世界性环境恶化问题,特别是涉及全球环境的臭氧层耗竭与生物多样性缺失,以及环境污染对食物链的危害等,使人类认识到环境污染、自然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由于环境所具有的外部性特点,使得某一地区的环境破坏产生的污染,可通过空气、河流、贸易以及人员的流动而造成地区性和全球性环境外部性问题。因此,自1970年代以来,全球聚焦环境生态保护,并演化为当代全球绿色浪潮,主要表现在:

——国际性组织高度重视。1950年代之前,涉及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才6个,目前已制定签署了180多个,其中20多个含有贸易条款。这些成就的获得,得力于联合国、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GATT/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性组织的推动。联合国于197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环境大会,发表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此拉开了全球环境合作的序幕。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有全世界178个国家的118位国家首脑和万余名政府官员参加。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等重要文件。这次大会是人类发展史上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里程碑。GATT/WTO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在其《1994年关贸总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农产品协议》、《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文件中,均包含相应的环境政策。在WTO宗旨中,增加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同时,在WTO组织结构内设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直属总理事会。许多国际环境公约对以往国际贸易中忽视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规范,增加了贸易在内的制裁条款。

——政府组织大力推动。生态政治化与政治生态化是推动政府组织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动力。在许多国家,特别在发达国家,生态环境问题不只是生态环境问题,而是政党政治问题。在选择政党特别是执政党时,选民往往以该党的生态理念、环保政策为重要考量标准。因而各国政党、政府或首脑日益重视环保问题,在执政中更加重视培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这种背景之下,许多国家的政府积极推动环境立法,实施绿色技术,倡导绿色消费,制定绿色贸易壁垒。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贸易、绿色消费、废物绿色回收处理的法律法规。

——民众环保意识提高(发达国家尤甚),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偏好“绿色”。同时,企业顺应民众“绿色”偏好,生产“绿色”产品。据有关机构调查,67%的荷兰人、77%的美国人、94%的加拿大人、82%的德国人以及多数日本人在购物时,会选择“绿色”产品。另据统计,1990年新产品中,只约有5%的“绿色”产品,到了199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60%左右。

——ISO14000系列标准的颁布、实施与推广。由于许多国家的环境管理标准是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的,在跨境使用时常易引发纠纷与摩擦。这点在国际贸易领域体现尤甚。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了统一全球环境管理标准,缓解、消除由此引发的纠纷与摩擦,1997年实施了国际统一的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包含环境管理系统、环境考核、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估、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等广泛领域。全球环境管理标准的统一与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性环保运动的深化。目前,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着手将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类型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以保护环境、资源以及维护人类健康的名义,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高标准的环境技术标准以及利用国际社会已制定的环境与经济、环境与贸易的国际性公约,对来自外国的产品或服务进行限制、制裁的手段和措施。绿色贸易壁垒本是协调环境与贸易两者关系的共生物,但其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却被某些发达国家所滥用,越来越发展成为取代关税壁垒而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并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频频引发贸易纠纷与冲突。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名义合理、内容广泛、形式合法、方式隐蔽、手段灵活等组合特点,从而为发达国家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提供了方便。实施以来,引发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冲突、贸易摩擦日益增多,越来越激化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保-贸易问题利益上的矛盾。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中,主要呈现以下7种类型:

1、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是各国根据本国经济技术发展的水平制定。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消费购买力强、市场容量大,其他国家都想把产品和服务打入发达国家市场,以谋求更多的贸易利益。而发达国家凭借其上述优势,在环保、人类健康的旗号下,通过国内立法或其控制的国际性、区域性组织立法,以限制国外产品或服务的输入。如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是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保现状较难达到。虽然这套标准是一种自愿性的标准,但在国际贸易实务中,不符合这套系统标准的产品很难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2、绿色环境标志(标签)。绿色环境标志是依据有关的环境法律和标准,由政府部门及其指定的认证机构,按照严格的程序确认并颁发给厂商附印于产品及包装上的一种标志。这种标志向消费者证明该产品从研制、开发、生产、消费、回收处理的各个环节均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或健康无害或危害极小。它是国际贸易中的“绿色通行证”。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在取得发达国家颁发的绿色环境标志的情况下,才能比较顺利地进入发达国家市场。1978年原西德率先实行环境标志制度,推出“篮色天使”的标签。随后,北欧四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推出了相应的绿色环境标签。

由于绿色环境标志是各国国内环境政策的产物,在国际贸易中容易构成潜在的贸易歧视和现实的贸易冲突。尤其当环境标志起到诱导消费者的选择,并影响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时,它就起到了贸易壁垒的作用。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实施了环境标志制度。

3、绿色卫生检疫制度。GATT乌拉圭回合通过了《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该协议规定了一整套有关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检疫的国际标准。规定成员国人畜食物为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剂影响,确保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携带疾病的伤害,有权采用相应的管制措施。但该协议同时要求各成员国政府做到提高透明度、非歧视、遵循科学原则,保证对贸易的限制不超过环保目标所需程度。明确规定各国在制定本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检疫标准时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发达国家往往将它用来控制外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品入境的重要工具。

4、绿色包装制度。指规范商品包装(物)、包装材料要符合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易于回收使用或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要求的有关包装方面的法律、规章。在发达国家,为推行绿色包装,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赋予“绿色包装”以强制约束力。例如,日本颁布并强制推行《回收条例》、《废弃物清除条件修正案》;德国颁布了《德国包装废弃物处理的法令》;英国包装材料重新使用的法令要求2000年前使包装废弃物的50-75%重新使用;美国规定了包装废弃物处理的减量、重复使用、再生、焚化、填埋5项优先顺序指标;丹麦要求所有进口的啤酒、矿泉水、软性饮料一律使用可再装的容器。一些国家为推行绿色包装,还利用税收优惠或处罚等经济手段鼓励回收使用再生包装材料。

5、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绿色关税是指进口国以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为由,对其认定的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的进口产品,除了课征正常进口关税外,再另外加征环境进口附加税。市场准入是指进口国以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以及违反有关国际环境公约或国内环境法律、规章而采用的限制外国产品进口的措施。1993年7月,德国颁布了第一个禁止在纺织品上使用20种偶氮染料等致癌化学品的法律。从1998年4月1日起在德国境内禁止出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含违禁物质染料的纺织品。美国、欧盟也出台了禁止纺织品、服装进口中含有害物质的规定。19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进口汽油中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有关标准,否则禁止进口。

6、绿色补贴与反补贴。指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财税上补贴出口企业,或在出口产品成本中末包含环境与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成本外部化),或在国际贸易中实行较低的环境标准,从而使产品价格明显低于进口国同类产品价格,影响进口国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招致进口国采取反绿色补贴措施。2001年初,美国就以绿色补贴为由,对来自巴西的人造橡胶鞋和来自加拿大的速冻猪肉提出了反补贴起诉。

7、绿色贸易制裁。指对违反国际环境保护、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保护公约等,而导致环境污染、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缺失的行为,所采取的一种贸易制裁措施。如1994年,克林顿援引美国国内法《培利修正案》,以台湾使用犀牛角与虎骨等野生动物器官做中药材而认定其保护野生动物不力,违反了有关国际公约为由,对台湾农产品进行贸易制裁,限制台湾的鳄鱼皮、珊瑚等产品进口,造成约2500万美元的损失。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出口商品中劳动、资本密集产品比重高,大多技术含量、档次不高。虽然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出口商品结构。但从具体出口产品类别分析,出口的机电产品大多是低附加值产品,供给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角多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容易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和冲击。我国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和冲击的出口商品主要涉及农产品和食品、轻纺(服装)产品、医药产品、机电产品等类别。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法规中规定的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产品的含铅量,皮革的PCP残留量,机电产品、玩具的安全性指标,烟草中的有机氯含量,包装物的可回收性指标,汽车废气排放标准,纺织品、服装染料有害物质指标,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等标准使中国的冻肉、茶叶、保鲜蔬菜、纺织品、服装、油漆、涂料、建筑材料、清洁用品,纸张、纸制品、电池与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及其产品(如含氟里昂的空调、冰箱等)、机电产品、鞋类、橡胶制品等出口商品遭受较大的冲击。1989年中国出口日本的绿茶因农药残留量超标而被退货,蘑菇罐头因存在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而被美国扣留。

(二)对出口市场的影响

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注意出口市场多元化的问题,也取得一定的成效。像2001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比2000年增长6.8%,但对拉丁美洲却增长了14.6%,对非洲增长了19.1%。由于这两个区域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购买力不高,实际出口总值却不多。目前,我国出口重心仍然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地域。2001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2661.5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524.8亿多美元,占出口总额20.4%;出口日本449.57亿美元,占16.9%;出口欧盟409亿美元,占15.37%。以上三者共18个国家就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52.67%。国家是全球环保意识最强、环保标准最高、环保执法最严,因而其绿色贸易壁垒种类最多,限制与惩罚性措施最严。仅欧盟1996年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22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占90%以上。因此,随着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非一朝一夕就可达到,中短期内必然对我国产品的出口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出口市场产生严峻的冲击,如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我国在发达国家的出口市场份额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萎缩。像2001年我国家用陶瓷器皿、玩具、合成短纤与棉混纺机织物的出口即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出口值分别比2000年下降22.1%、7.4%、10.6%。

(三)对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出口贸易保持了近20年的两位数持续增长速度。1978-1996年,我国外贸出口以年增15%以上的速度增长。1997年以后,外贸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其原因除了出口基数、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冲击外,主要因素就是绿色贸易壁垒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新的重要工具而被广泛应用。2001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增长6.8%。这个速度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拉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尤其如此。不难预见,今后影响国际贸易的环境规则将日益增多。贸易与环境问题将是未来国际贸易谈判中最棘手的议题,在当前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由富国制定的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贸易中环境条款的最大直接受害者将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已经深受绿色贸易壁垒之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期待我国出口贸易重现1978-1996年的辉煌是不现实的。

(四)对出口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涉及产品本身和出口贸易的各个环节,从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到销售、废弃物回收处理等。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较大,其竞争优势在于成本低、价格便宜。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使出口商品的研制开发成本、生产成本、包装成本、流通成本、认证检验成本等开支提高。出口商品环境成本内部化(出口商品成本中包含环境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出口商品成本,换汇成本提高,改变了以往的贸易条件和比较竞争优势,影响了外贸出口的经济效益。仅以出口商品包装为例,我国出口商品包装与发达国家标准相差较大。从1998年开始,美国、加拿大、英国、欧盟单方面对我国出口商品的木质包装进行严格的检疫处理或实施新的苛刻的检疫标准,其中木质包装仅经过熏蒸处理这个环节,出口商品成本就将增加20%左右。

(五)对国际贸易关系的影响

199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基于自身的利益,屡屡打着环保的旗号,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频频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与纠纷。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出口商品经常受到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冲击。许多出口商品被销毁、退货、禁止进口,不仅使我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引发我国与进口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与纠纷,严重的引发贸易战,对双边、多边贸易关系甚至外交关系产生消极影响。

但是在看到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推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保护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积极影响的一面。

四、我国外贸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首先,要认真组织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建议由外经贸部牵头,全面搜集、整理、分析全球绿色贸易壁垒,特别是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绿色贸易壁垒的资料。在对国际环保公约、国际贸易协议条款的研究中,要充分挖掘某些公约、协议条款内针对发展中国家国情而附加的免受发达国家贸易歧视的保障条款(如给予发展中国家达到标准的过渡期、非歧视原则、补偿原则等),建立绿色贸易壁垒资料库,并与各省市外经贸厅连网,细化主要出口国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具体出口商品影响,提出相应对策。

其次,积极推广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基础性工作。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是我国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跨越的环境标准,也是我国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票”。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环境整体水平上升。自1996年开始进行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的试点,到2000年4月通过认证的企业仅有263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比重很低。我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则从94年5月17日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成立之日起开始的。笔者认为,今后我国推广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重点应放在:

(1)变等待为主动。宣传动员企业实施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和进行环境标志认证。(2)与国际接轨。我国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要与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接轨。我国环境标志中产品生产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标准等应与国际接轨。(3)抓好我国环境标志的双边、多边国际互认。目前,环境标志产品还没有国际统一的标准,通过环境标志的双边、多边国际互认,可以增强我国环境标志认证的国际有效性,使我国通过认证的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第三,完善法规,绿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外贸发展模式。以国际标准为标准,调整和修改我国某些不合时宜的外贸政策法规、环保政策法规,使其适应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并充分体现我国要履行的国际环保公约的义务,综合考量贸易活动中环境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等问题。外贸发展模式要从粗放型模式向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转变。要从环保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标准来更新生产设备,改良工艺技术,强调污染预防、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与控制,最大限度地改善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废弃回收对环境的影响和对消费者的危害。要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鼓励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的发展,促使企业以国际标准为标准,提高产品环保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标准,绿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

第6篇

但如今不同的是国际贸易已经成了政治辩论的核心话题。美国总统候选人伯尼・桑德斯和唐纳德・特朗普同时将反对贸易协定作为自身竞选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柱。而从其他候选人的宣传口径看来,在当前的政治气候下鼓吹全球化简直就是选举自杀。

关于贸易的民粹主义言论可能相当出格,但也没什么人能否认底层民众确实受了委屈。全球化并没有让所有人的生活得到改善。许多工薪家庭都在其他国家的低成本进口商品的冲击下一蹶不振。而大赢家一直是金融家以及那些因市场不断扩大而得益的专业人才。虽然全球化从来都不是推动发达经济体内部不平等的唯一(或是最重要)力量,却一直在为此助力。

而令贸易在政治上显得尤为突兀的原因是它往往会以一种与其他的主要推动因素―比如科学技术―不同的方式激发人们对不平等现象的观感。当一个人因为竞争对手实现创新并引进更好的产品而失去工作,这没什么好抱怨的。但人们会这么想:如果对手通过将工作外包给一些国外企业,放任他们做一些在本国触犯法律的事―比如禁止工人组织起来集体谈判―而导致我失业,那我可能就有话要说了。

桑德斯大力呼吁重新修订各项贸易条约以便更好地维护美国劳动人民的利益。但这样的论点立即激起了一片反对之声,因为贸易协定的任何停滞或逆转都将损害世界上最贫穷的人群,因为这些人失去了利用出口导向型增长来摆脱贫困的希望。正如较受欢迎且一贯理智的新闻网头条所言:“对于其他国家的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伯尼・桑德斯的言论更可怕了”。

但发达国家中对社会和公平问题更敏感的贸易规则其实并非天然就会与贫穷国家的经济增长发生冲突。全球化的鼓吹者们把这个议题套进了一个死框架,仿佛人们只能在现有贸易安排和全球贫困现象的持续存在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并最终对全球化议程产生了反作用。这些进步主义者们多此一举地强迫自己做出一个不愿接受的抉择。

首先,关于贸易如何惠及发展中经济体的标准叙事忽略了过往经验中的一个关键点。即那些设法利用全球化达成增长的国家(如越南等)会采用一些混合策略,一方面鼓励出口,另一方面又实施各类违反现行贸易规则的政策。像补贴、国内制造比例,投资管制以及经常设置的进口壁垒等政策,对于其国内新的更高附加值工业的建立是相当关键的。而那些只能依靠自由贸易的国家(立刻浮现在脑海的是墨西哥)已经陷入了困境。

这就是为什么收紧规则的贸易协定,实际上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实是有好处的―比如对其国内工业的发展。如果中国在1980年代~1990年代期间受到WTO式规则限制的话就无法实现其非常成功的工业化战略。而在TPP框架下,越南得到了关于持续进入美国市场(美方现有障碍已然相当低)的一些保证,而作为回报,该国必须服从针对补贴,专利规则和投资规则的限制条件。

其次,没有什么历史记录表明,贫穷国家只有在先进经济体采取极低或者无壁垒的情况下才能从全球化中受益。事实上,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出口导向型增长经验―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都是在美国和欧洲设置的进口关税处于中等水平时发生的,而且那时的关税比现在要高。

因此对于那些既担心富国不平等又忧虑世界其他地区贫穷的进步主义者来说,好消息是全球化确实是有可能兼顾这两个方面的。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用某些较为剧烈的方式来改变达成贸易协定的手段。

世界贸易体系目前由一种特别重商主义的逻辑所驱动:你降低壁垒,然后我也降低壁垒来作为回报。这种方式在促进贸易增长方面已经取得显著的成功,但它几乎没有经济上的正当性。现在世界经济已经非常开放,“市场准入交换”导致的问题可比它解决的要多。

因此是时候拥抱不同的逻辑,引入“政策空间交换”,即穷国和富国都需要开拓出更大的空间以追求各自的目标。前者需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新兴产业,而后者必须解决在国内的不平等和分配正义问题。这需要对高速运转的全球化车轮设置一点阻碍。

对此重新构建体制运作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写多边规则。例如WTO的“保障”条款可能会被扩大,以允许在进口产品与国内社会规范爆发明确冲突的情况下实施贸易限制(但必须遵从相关程序原则)―具体细节会在我的《全球化悖论》一书中陈述。同样,贸易协定可以被纳入“发展盒子(development box)”中并提供给贫穷国家,让它们获得追求经济多元化的自主性。

第7篇

关键词贸易全球化贸易壁垒对策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特点

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在于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个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向纵深推进,在组织安排和管理体制上超越国界局限;二是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之间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建立全球生产体系,国际分工更加细化。近年来受交通运输、通讯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和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各类生产。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出国界,实现跨国经营成为生产全球化的主角。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起了主导作用。它们依靠竞争优势,实施全球范围内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不仅使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增长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跨国公司成为各国经济联系的主要渠道,加深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与影响,也带来了贸易的自由化。

2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的特点

贸易自由化体现了跨国公司生产全球化的市场目的,因此它与生产全球化相伴而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国际贸易已经出现了几大特点。

2.1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出现了重大变化

二战后,服务贸易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商品贸易发展速度,服务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正在快速上升,至1997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已相当于当年商品出口贸易额的25%,这一比例数还在逐年提高,使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世界贸易新的增长点,工业制品中技术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原材料产品中具有特别意义和战略意义的资源产品的贸易量增长迅速,绿色环保产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

2.2产业内部贸易比重上升

20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资本的相互渗透,深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国际分工,进而推动了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在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纵深发展,这种趋势将继续扩大。

2.3区域内贸易扩大,全球贸易向自由化方向发展

由于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在各地区的相继建立,使自由贸易区内部关税将最终消除,生产要素逐步实现自由流动。因此,在一体化区域内部贸易量将迅速增加,同时将减少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使贸易更多地在区域内部进行。在多边贸易体制另一侧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合作以降低贸易壁垒、推进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区域贸易自由化正成为全球现象。

2.4世界市场竞争激烈,贸易大国摩擦此起彼伏

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经济的立足点放在世界市场上,为了发展经济,都要扩大出口,市场竞争大大加剧。各贸易大国竞相扩大海外市场,必定会加剧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随着国际贸易体制的改变,发达国家往往打着合法的旗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政策。

2.5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正在稳步上升

国际分工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已逐步改变了只生产和出口原材料的情况,发展了自己的多种制造业,且制成品出口日渐增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工业有较大进展的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正在大力发展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这导致了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的改变。

2.6各国外贸额相当于GDP比重大幅升高

1950年国际贸易占全球生产的比重为7%,现已接近20%。到1997年,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占GDP的比例都是1995年的两倍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1995年的三倍。这些特点将会导致全球贸易额和贸易量的增长。国际贸易额增加使各国外贸依存度加大,国际贸易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据预测,到2020年,贸易将占GDP的50%,世界贸易活动将更加频繁,贸易仍将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3贸易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全球化具有两重性,既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跟他们带来诸多问题。从而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发达国家由于对国际贸易的垄断,长期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交换,使得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断加大工业制成品的全球份额的同时,又不断提高高科技、尖端技术等知识含量高的产品在其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以推动世界贸易增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大多实力弱小,竞争力不高,容易受到跨国企业的冲击,一些民族名牌产品消失而代之以跨国公司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国际名牌。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将面临着更为不利的影响和更大的损失。

二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脆弱,其单一,畸形的经济结构使得发展中国家仍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有所发展,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地位仍然是从属的、次要的。例如,1996年全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60%,而发达国家对外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85%左右,显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贸易比重。如果从国别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全球份额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占本国GNP的比重却很高,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加之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贸易存在着严重的依赖,这使得国际市场的微小变化,都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更多地取决于国际市场,但又无力支配国际市场。

三是在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各国逐步降低关税,大大推动了贸易自由化进程,但各国都希望实现本国顺差,纷纷采取不同形式的保护措施。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工业稚嫩,工业化时间短,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比发达国家更多地利用贸易保护政策,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国扩大对外开放,逐步下调关税,减少贸易障碍。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嫌其步伐太慢,要求实行“贸易自由化”和“新自由主义”,大力推行“全球贸易自由化”。由于贸易自由化是发达国家率先发起并积极倡导的,他们的动机就是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在经济领域的优势。因此建立在以这些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决定性影响建立起来的世贸规则为基础上的全球化贸易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合理,比如发达多家对夕阳工业的保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被合法化,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实质上的不平等;一些双边合地区贸易协议更是通过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强加了苛刻的条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高额贸易壁垒,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向有利可图的市场出口;为维护既得的利益和获得更多的利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却采取了更具灵活性和隐蔽性的非关税壁等。这说明贸易自由化实际上只是为了维护发达国家自身的利益,而脱离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因而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

四是世界贸易在20世纪下半叶增长了19倍,发展中国家在近十年中,以每年平均5.6%的经济增长率向前发展。这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积极的向各种世界性的贸易组织或者区域性的贸易组织靠拢,积极参与世界贸易发展是分不开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多边贸易体制中,使自己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二战以后,阻碍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最大的障碍是这些国家贸易体制的不稳定和不透明。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迫使他们建立起稳定透明的贸易体制,这也就自然而然的为他们的出口创造了巨大的潜在好处。并且,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使得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新的市场准入机会以及在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中受到多边规则的保护。

4新贸易环境下我国的对策

面对贸易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反过来加速了国际贸易迅猛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凡是积极参与的,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了益处。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双边及多边贸易。我国可以在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下,在一个多边的、平等的、互利的框架下,进行双边及多边贸易,可以联合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还能利用世贸组织解决争端的机制,平等地解决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经贸纠纷。因此,应尽快调整我国的外贸政策,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

二是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在市场中优胜劣汰,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世界级的大企业往往代表着一国的整体经济,并主宰着世界经济格局。国际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跨国公司名牌产品之间的竞争,中国限于国力和财力,很少有跻身国际市场的跨国企业。为了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加速发展自己,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要走强强联合之路,但前提必须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实现“转机建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综合地解决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所遇到的一系列体制性矛盾。长期以来,我国商品出口是粗放式经营,以数量而不是以质量取胜,这种廉价销售与外国国内市场或第三国(替代国)市场同类商品价格相比,往往给人留下倾销的印象。近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虽然不断改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外贸企业必须转换增长机制,转向依靠技术革命提高生产率的集约型增长机制,提高单位资本的产出率,使企业真正做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同时,又要根据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向集团化、实业化、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发展,提高规模效益。而中小企业由于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轻工、纺织、工艺等)和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国际交换中,往往拥有大企业集团无可比拟的经营优势,应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积极调动和充分发挥它们在外贸发展中的作用。

三是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不断升级,提升全球化质量经营理念。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最突出的是质量与标准体系,未来国际贸易已是质量与品牌的竞争,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关键在于尽快提升企业质量经营战略新理念。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实施全球化质量经营战略,首要的就是要提升质量经营战略理念,以质量经营打破技术壁垒。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一方面,质量必须要达到国际技术标准新要求,取得国际权威技术论证和进口国特殊技术许可。另一方面,则要强化满意度质量意识,即努力使产品与服务达到进口方国家、消费者、经营者与社会等方面的认可,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哲.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及我国的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1)

2平惠敏.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与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J],西北师大学报,1997(5)

第8篇

经济全球化产生之后,在上世纪8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国际格局上,东德和西德实现了统一、东欧发生了巨变、苏联解体,这样一来,原本的东西对峙因为缺乏对抗的基础而变得没有意义。新科技革命之后,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经济贸易发展成为主旋律。以上世纪80年代为界限,国际贸易争端发展出了很多的新的特点。

1.国际贸易争端领域的新特点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最容易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为货物贸易领域,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争端领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领域、投资领域。服务贸易领域之所以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越来越深,由此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以服务贸易领域的争端就逐渐的多了起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交易不再是单纯的货物,非货物也变为交易的对象,由此争端就扩展到了知识产权领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增强,促进了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的发展。基于此,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体现出了新的特点。

2.国际贸易争端内容的新特点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争端的内容主要是削减关税壁垒,而在经济全球化之后,争端的内容变为拆除非关税壁垒。国际贸易在八十年代之前,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稳发展的影响,一直呈现出贸易自由化,因此争端就主要集中于关税壁垒上。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非经贸领域的问题,使得国际贸易争端的内容呈现了新的特点。

3.国际贸易争端主体的新特点

在过去,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主体多为发达国家,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壮大,在争端主体中,出现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一般来说,贸易主体之间的贸易量越多,那么发生争端的频率越大,反之则频率越小。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因此发生争端之后,解决争端的规则也是由发达国家来决定,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其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身影,当发生国际贸易争端时,发展中国家会利用已有的争端机制来保护自身的合理利益。由于主体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4.国际贸易争端原因的新特点

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水平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导致在国际贸易中会会发生争端。以农业为例,美国和欧盟的农业都比较发达,但是美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要高于欧盟,在美国与欧盟争夺世界农产品市场时,欧盟为了取得争夺的胜利,就制定了一系列出口补贴政策,这样一来,美国与欧盟之间就发生了争端。除了经济水平的差异之外,各国之间的政策、国内法、国际法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在国际贸易中都会形成争端。

二、WTO解决争端机制的完善

1.引进“否定协商一致”原则

在解决争端的过程中,会遇到程序性或者实体性方面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出席会议的成员国没有一致的反对,那么该问题的决定予以通过。这样一来,争端解决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不会因一方的阻止而终止或者拖延。

2.建立统一的争端解决程序,设立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

在关贸总协定中,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由理事会负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对这种状态做出了改变,争端解决不在由理事会负责,而是设立了专门的解决机构———DSB。争端解决的规则及程序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DSB负责执行,另外,在协定中磋商和争端解决条款也由DSB来负责。

3.引入自动程序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由多个阶段组成,各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工作时限,这在谅解及附件中做出了明确的固定,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磋商出结果或者不理会磋商,那么在进行第二次争端解决申诉时,就会自动成立有关的专家组。专家组成立之后,会向DSB提出报告,DSB要在60日内通过该报告,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阻止其中一方当事人有意上诉。报告通过之后,如果没有“否定一致同意”的情况,那么就会引入自动程序。通过自动程序,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进而促使争端得到有效的解决。

4.引入交叉报复

对于中止和减让的问题,专家组在进行审理时,要与专家组处于相同的部门中,然而,在同一个部门中,中止和减让比较难以实现,因此,当事人就会用其他的办法将另一有关协议项下的减让中止,这就是交叉报复。通过这个做法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执行裁决结果。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争端的应对对策

1.中国要积极地加入国际贸易中

近年来,国际贸易争端的数量急剧增加,并且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加入国际贸易后,会产生一定的风险,但是我国不能因此就拒绝加入,反而要积极地加入到国际贸易中。对外开放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的实力,就需要大力推行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并积极地吸收先进的东西。不过,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切忌盲目乐观,要对国际贸易争端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2.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亚洲国家的合作

实际上,国际贸易争端的本质为利益之争,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达成协作、协同利益。我国也属于发展中国家,在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时,由于分工定位趋同导致争端的发生,对于这类型的国际贸易争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实行产业升级,或者进行地区间的合作,进而有效的减少争端。

3.发挥行业协会在避免和解决争端中的作用

所谓行业协会,是指一种特殊的中介组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属于民间组织,WTO规则无法直接管辖行业协会。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时,行业协会可以直接或间接代表会员企业参与其中,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促进争端解决。

4.完善我国的产业救济体系

在WTO中倡导贸易自由,但这并不能说明其一概排斥贸易保护,在法律框架中,设定了许多的例外,主要目的在于允许成员国实施国内产业救济。有些国家为了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胜出,会采取不恰当的倾销、补贴措施等,通过法律框架中例外条例,成员国就可以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完善的产业救济体系,可以保证我国的国际贸易,并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

5.培养国际贸易人才

作为国际贸易人才,不仅需要懂得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还需要掌握国际贸易法律法规、规则,同时还要精通外语,通过国际贸易人才,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我国应建立严格的国际贸易人才上岗制度,避免非专业人士上岗,让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成分发挥自身的技能。

四、结论

第9篇

一、全球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历程

(一)初步形成阶段――二战前古典、传统自由贸易园区的横空出世

自由贸易园区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腓尼基人将泰尔和迦太基两个港口划为特区,对外来的商船尽量保证其安全航行,不受任何干扰,这即为自由港区的雏形。1228年,法国南部马赛港在港区内划出特定区域,规定外国货物可以在不征收任何税赋的情况下出入这一区域。1367年,德意志北部的几个自由市联合起来,建立了历史上称之为“汉萨同盟”的自由贸易联盟;1547年,意大利在其西北部热那亚湾建立雷格亨(Leghoyn)自由港,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命名的自由港。此后,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园区开始逐渐在西欧许多国家风行。

17-19世纪约200年的时间里,欧洲的贸易大国先后在一些主要港口创办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园区。如意大利的那不勒斯(Naples)自由区、的里雅斯特(Trieste)自由区、威尼斯(Venice)自由区;德国汉堡(Hamburg)自由港、不莱梅(Bremen)自由区;法国的敦刻尔克(Dunkerque)自由区;丹麦的哥本哈根(Copenhagen)自由港;葡萄牙的波尔图(Porto)等。这些自由港或自由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采取免除进出口关税等措施,吸引外国商品到此转口,扩大对外贸易,发挥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

20世纪20年代后,自由贸易园区开始在美洲大陆出现。1923年创办的乌拉圭科洛尼亚(Colonial)自由区、墨西哥的蒂华纳(Tijuana)自由区和墨西卡利(Mexicali)自由区是美洲大陆较早建立的自由贸易园区。美国则直到1936年才在纽约的布鲁克林(Brooklyn)建立了第一个对外贸易区。

从自由港区问世至二战前夕,世界自由贸易园区经历了近400年的发展。从“量”的角度说,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园区发展数量和规模有限,主要以自由港和自由区为主,共约有75个,分布在26个国家和地区,绝大部分集中在发达国家。从“质”的角度说,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园区经营活动相对单一,主要从事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允许外国商船自由进出,但各国对区内经营的业务范围普遍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园区因此被称为“古典和传统的自由贸易园区”。

(二)逐步发展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出口加工区的异军突起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众多殖民地附属国相继独立,要求发展民族经济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实践中,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划定隔离区域同外商合作发展出口工业,并以当地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和各种优惠待遇,吸收客商的资金和技术。由此,“出口加工区”作为一种自由贸易园区新形式和发展的新形态登上历史舞台。世界上最早从事出口加工活动的自由港区一般认为是1958年在爱尔兰设立的香农(Shannon)出口自由区。但世界加工区协会(WEPZA)认为必须设有制造工厂,并具有免税性质的自由区才是出口加工区,香农自由区仅是免税而已。据此,WEPZA认定1947年至1951年间波多黎各岛上的免税工业区才是世界出口加工区的鼻祖。我国台湾省于1966年建立的高雄出口加工区,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以“出口加工区”命名的自由贸易园区。

发展中国家出口加工区的共同点是设立于港口附近、行政手续较区外简化、由区外输入原物料或零组件,再以非技术劳力来产生附加价值,区内企业享有税收及投资政策优惠,以“两头在外”为主要发展模式,发展出口工业产品。从实际情况看,异军突起的出口加工区,成为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助推器”,可谓功不可没。

(三)蓬勃兴盛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多种类型自由贸易园区的共同发展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贸易、生产、资本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日益加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迅猛提升,全球自由贸易园区呈现出多样化和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目前,世界上多数自由贸易园区都具有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仓储、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种功能,大大提高了自由贸易园区的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以出口加工区为例,2008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对世界出口加工区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已有13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500家出口加工区。1975年至2006年的30年间,出口加工区的数量增长44倍,1997年至2002年的5年间出口加工区增长最快,数量净增长2155家(见表1)。除了出口加工区蓬勃发展外,自由港、自由区、自由经济区(Free Economic Zones)、保税区(Bonded Area)、免关税区(Customs Free Zones)、企业园区(Enterprise Zones)等各种类型的自由贸易园区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br>

二、全球自由贸易园区的典型模式

(一)物流集散模式――欧洲的自由贸易园区

欧洲是自由贸易园区的发源地,保持着所有自由贸易园区中最传统的一种形态,即西欧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利用其优越的航运和地理条件,将港区设为自由港,并将发展目标定位为贸易枢纽。欧洲的自由贸易园区表现为大进大出的物流集散模式:自由港利用先进的港口设施建立起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货物可在24小时内疏散到所在国的任何城市,48小时内辐射欧盟全境。

(二)出口加工向物流集散过渡模式――亚非国家的自由贸易园区

广大亚非等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园区主要以从事加工为主,以转口贸易、国际贸易、仓储运输服务为辅。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以出口加工区为主要形式的自由贸易园区二战后在发展中国家蓬勃发展。随着亚非各国经济的相继腾飞,出口加工区逐步发展成为功能更全面、更完善的自由贸易园区,国际中转、转口贸易等功能的发展,使众多自由贸易园区中逐步发展出多个区域物流中心。

(三)综合型模式――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园区

综合型自由贸易园区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以香港、新加坡为代表。园区包括整个港口城市,由若干工业区组成,兼具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及金融、商业、旅游等多种功能。园区内允许居民居住、生活、娱乐, 并可享受免税进口消费品。通常来说,这种模式的自由贸易园区地理位置优越,邻国或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的初期或成形之中,自由贸易园区扮演“中介人”角色,协助周围国家开展对外经济贸易,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目标呈现国际性。

(四)商贸结合模式――美国、阿联酋的自由贸易园区

商贸结合模式的自由贸易园区以从事进出口贸易为主,兼搞一些简单的加工和装配制造。美国是世界上设立自由贸易园区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其自由贸易园区称为“对外贸易区”(Foreign-Trade Zones)。除法律禁止的商品外,任何国外和国内的商品都可以进区,不受美国海关法的约束,国际贸易的各项活动均可在区内开展,包括存储、展示和销售、重新包装、组装、分类、清洁以及搭配国内货物加工。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港区。区内共有企业5000余家,其中贸易物流业占74%,加工制造业占22%,相关服务业占4%。货物在区内存储、贸易、加工制造均不征收关税及其他税收。

三、全球自由贸易园区的运行机制

(一)便利化的监管措施

自由贸易园区建立后能否顺利运行并有效吸引投资者与海关监管的原则、方式和手段密切相关。海关对自由贸易园区监管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不干预”。尽可能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对于进出的船只和货物给予最大限度的自由,提供合理便捷的管理是各国自由贸易园区的共同监管目标,为此,多项便利化监管措施被各国和地区普遍采用。如,海关对自由贸易园区的监管往往是抽查式的,只有在违反海关法规嫌疑的情况下才进行;便捷的管理服务贯穿于从货物装卸、运输、再装运的整个过程中;以信任为前提实行备案制;以企业为监管单元,利用风险管理方式,实施分级监管和以对账目的监管代替货物实物监管以及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监管,等等。

(二)多样化的管理体制

各国自由贸易园区管理体制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自由贸易园区进行宏观决策、立法、监督、协调的国家级管理系统;二是对自由贸易园区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组织、领导的区内组织体系。一般而言,拥有较多自由贸易园区的国家通常设有专门的宏观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各地的自由贸易园区进行设区审批、监督、检查和协调管理。而一国一区的国家往往通过授权地方管理机构的方式进行直接管理,不设专门的宏观管理机构。

从宏观层面来说,中央政府层面对自由贸易园区的管理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专管型和代管型。从微观层面来说,根据区内管理机构性质、权限划分及管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政府部门主导型、管理公司主导型和政企混合型三种类型。

(三)全方位的优惠政策

为了使自由贸易园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各国及地区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政府在制定自由贸易园区法律时,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措施。一是税收优惠,包括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关税豁免优惠以及所得税和其他税收的减免优惠。二是金融优惠,主要包括放松外汇管制、放宽信贷、提供各种补贴优惠等措施。三是包括土地租用、开放内销市场、加速资本折旧、特殊安全保障在内的其他优惠。

四、各国自由贸易园区与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对比分析

本文选取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日本的自由贸易园区与我国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的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在监管模式、管理体制、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力求探寻我国保税港区的设置短板和发展方向(见表2)。

各国自由贸易园区尽管功能选择各不相同,但基本以转口贸易、进出口贸易、加工贸易为主体功能,以保税仓储、展示批发、商业为辅助功能。反观我国,虽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设定较宽泛,涵盖了国外自由贸易园区的大部分功能,但在各个功能的实际效用发挥上与国外自由贸易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具体而言,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发展较好,但转口贸易功能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操作手续的影响,难成规模。目前国际中转运营最好的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其中转量也仅达到货物吞吐量的10%左右,远低于国际其他自由港中转量超过50%的比重。出口加工功能也因企业货物在出口加工区内的诸多限制发展不畅,导致出口加工区招商困难,仅长三角地区昆山、漕河泾等几个出口加工区运转正常。

此外,商业性销售服务在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尚未开展,区内还不能进行商品买卖零售等业务。如何进一步完善功能,均衡提高,错位发展是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新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资料:

[1]李力,《世界自由贸易园区研究》,改革出版社,1995.

[2]成思危,《从保税区到白由贸易区:中国保税区的改革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世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77.

[4]郭信昌,《世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概论》,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7.

第10篇

【关键词】贸易开放度 出口依存度 进口依存度 女性劳动参与率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成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贸易给各国带来了许多机遇。一方面,贸易开放带动了资本、劳动力等各方面经济要素的流动,促进整体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随着贸易的发展,女性就业观念也发生变化,研究女性的就业问题,既是研究劳动就业的必要关注点,又是研究与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本文从贸易的角度出发,利用2005-2014年35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从贸易开放度、进口和出口贸易三个方面分别考察贸易全球化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二、计量模型

flperit=α+β1tradeit+β2Xit+uit式中,flperit为被解释变量,代表i国或地区t年的女性劳动参与水平;tradeit表示贸易变量,在本研究中具体包括贸易开放度、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Xit表示本研究的控制变量,uit为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以2005-2014年35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从表4可以看出,在模型1中,贸易开放度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贸易开放度每提高1%,女性劳动参与率会降低0.017%。从模型2和3可以看出,单独的进口贸易或出口贸易都会对女性参与到劳动市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进口贸易对女性参与到劳动市场中的抑制作用更大。在模型4中,进口贸易依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出口贸易则对女性劳动参与率有正向影响。在模型5中,贸易开放度和进口贸易对女性劳动参与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在本样本中加入所有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随着贸易的发展,女性劳动参与率不断提升。

人均GDP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越高。失业率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随着失业率的增加,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衡量教育的变量比较显著,并且相对于教育的广度,教育的深度对于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作用更为明显。总生育率的估计系数为负,说明随着女性人均生育数的增加,其劳动参与率在不断下降。

四、结及政策建议

贸易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研究发现:①贸易开放度对女性劳动参与率有正向影响。由于我国贸易开放主要带动出口导向型产业部门的发展,这些部门需要大量低技能、廉价的女性劳动力,从而贸易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因此在今后的发展历程当中我国应重视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②单独从进出口的角度来看,进口及出口对女性劳动参与率都有着负向影响,但是当把两者放在一起来看,抑制作用明显较少,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同时发展进口和出口,从而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③经济发展水平对女性的劳动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降低经济的波动性,降低失业率能使女性较为容易地进入男性主导、工资较高的行业工作,提高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率。④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教育的深度对于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作用更为明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了现在的教育关注的问题。因此政府在促进一国贸易发展的同时,要同时关注国际贸易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在制定政策时要更多地考虑对女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何茵.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7,(6).

[2]冯其云,朱彤.贸易开放与女性劳动参与率一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3.

[3]丁塞,董晓媛,李实.经济转型下的中国城镇女性就业、收入及其对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7,(04).

[4]刘斌,李磊.贸易开放与性别工资差距[J].经济学(季刊),2012,(2).

[5]冯其云. 贸易开放、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变动的影响[D].天津: 南开大学, 2014.

第11篇

[关键词] 贸易利益 福利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4-0001-06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79年中美贸易额不足25亿美元,到2006年达到2626.8亿美元,26年间增长104倍。2006年中国超过墨西哥,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对华出口增长十分迅速,中国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0年中国还是美国第11大出口市场,到2004年已成为美国第五大出口市场;2005年,中国(加上香港),已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2006年,按中方统计,美国对中国大陆出口592亿美元,加上对香港出口178亿美元,合计为730亿美元,占美国总出口的7.0%,大大超过日本5.8%的比例。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两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在取得巨大贸易成绩的同时,双边贸易逆差也在不断扩大,美国指责中国通过控制人民币汇率、忽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实行不公平的贸易政策获得贸易顺差,中国应该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承担责任。[1]诚然,中美在贸易统计方法以及原产地规则上存在一定分歧,双边贸易逆差统计具体数据上有一定的差别,但贸易逆差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争论贸易逆差具体数据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分析贸易不平衡背后的贸易利益分配问题。

传统的贸易理论从不同角度对贸易利益进行研究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与传统的贸易环境相比,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2]: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资源配置并实现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国际分工体系由工业经济时代的垂直分工转向知识经济年代的水平分工。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产业转移改变了贸易本质和流向,传统的贸易差额并不能准确反映一国的贸易利益,顺差不一定获利,逆差也不一定是损失,因为全球化时代的贸易利益具有主体多样性、利益多元性、实现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分析中美贸易利益分配必须考虑到以下的特殊性:其一,中美之间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贸易差额不能反映双方实际贸易利益;其二,美国以对华投资替代对华出口,其投资收益应该计入贸易利益;其三,以加工贸易为主对美出口,中国贸易顺差与贸易利益不对称,中国并没有获得顺差的全部利益。因此,传统贸易利益理论并不足以解释全球化条件下的中美贸易利益分配,需要重新厘定中美双方的贸易利益。

中美贸易利益的具体分析

所谓利益(benefit),按照《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的解释为:“促进或增强福利的东西、好处”,

即一种福利。贸易利益是贸易带来的一国福利的改善,具体包括:①政府利益主体,主要表现为政治目标和经济职能的实现;②企业利益主体,表现为企业竞争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③个人利益主体,表现为全体社会成员通过国际贸易所获得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的上升;④最终通过各个主体利益的综合形成贸易利益。

结合中美两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政府利益主体分析

国际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稳定经济体制的基础、实现政府经济职能、提高经济效率并改善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政府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利益。主要表现为通过全体国民福利的提升来促进社会稳定,以经济控制能力增长来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实现政权的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改善民生、巩固政权的国内政治利益。中国通过贸易实现经济增长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并获得人民支持;美国通过贸易手段来改善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实现执政党继续执政。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国内消费不足和工人低工资上,是以抑制国内消费为代价的;美国利用贸易逆差,进口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抑制国内物价上涨,提高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内经济社会稳定。2005年中国的国际贸易顺差达到1018.8亿美元,但是中国国内的消费不断下降,1978年中国国内的消费率为62.1%,2005年下降到50%以下,低于世界同期平均消费率20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过分依靠出口,内需严重不足。

(2)地位改善、控制加强的国际政治利益。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背后是过分依赖美国市场,在贸易争端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美国因为经济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作用在贸易争端中处于主动和有利的地位,[3]可以获得经济乃至政治上的利益(见表1)。此外,中国与其他国家争夺美国市场,造成中国挤占的假象,不利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团结发展中国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联合,并在国际上造成“中国”的口实。随着WTO多边谈判力量的多元化趋势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美国对于未来多边框架的引导力量。[4]

第二,宏观调控绩效改善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一定时期政府合理利用手中资源,通过贸易的手段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降低发展成本,实现利益均衡。绩效改善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与资源绩效改善的利益。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发展高污染、高能耗的制造业基础上,美国的企业通过对华投资将国内一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中国来生产,进一步恶化了中国环境并造成中国资源的紧张。中国城市垃圾和工业废渣大都堆积在市郊,积存量达65亿吨,占地5万多公顷。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单位增加值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高出10倍以上;中国现有45种支柱性矿产,到2010年尚能保证需求的将减少到23种,到2020年仅剩下6种。中国50年后除了煤炭外,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将出现严重短缺,其中50%左右的资源面临枯竭;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 而目前能源利用率仅为33%,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世界平均值的3~4倍、美国的4.3倍。中国获得贸易顺差的同时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枯竭,美国的环境问题和资源供需矛盾伴随着对华逆差的扩大而有所缓解。

(2)发展绩效改善的利益。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导致了大量经济资源向对外贸易部门和具有对外贸易区位优势的地区集聚,强化了二元经济特征并扩大发展差距。[5]而美国通过对华贸易,大力发展西部一些州,缩小了区域之间的差距。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中国的人均GDP地区差异的加权变异系数在2002年高达0.55,而美国则从20世纪60年代的0.24缩小到2002年的0.11。中国过分依赖出口,受边际递减规律的影响,外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明显不足(见图1)。

(3)财政绩效改善的利益。在出口创汇的压力下,中国各级政府给予出口企业大量补贴,政府财政负担沉重。作为世界发展中大国,在国内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将有限的财政资源补贴给出口企业来降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出口顺差越大财政补贴就越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由于价格低廉,美国国内低收入者能从中获得好处,相当于中国给美国人提供了补贴。中国的环境代价沉重,日后环境治理的费用,进一步增加了中国政府在未来的财政负担并影响到财政绩效的提高。根据美国专家的估算,2003年美国政府仅以区区20亿美元补贴受贸易影响而失业的工人,却从整个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中获得3800亿美元的收益。

第三,持续发展的利益。主要表现在政府通过贸易的杠杆作用,合理调配资源,占领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增强经济未来的竞争能力。[6]持续发展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经济结构领先的利益。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在于双边经济的互补性,双方通过贸易将比较优势进一步强化。中国贸易顺差导致生产要素大量积聚在制造业部门,形成了中国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部门比重偏大;而美国通过占据了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服务业部门,通过放弃部分制造业来进一步强化服务业的发展。此外,美国还通过向中国直接投资的形式,将国内一部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见表2),并从中国市场获得巨大利润。仅仅在2004年,美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商品销售额就达到了750多亿美元,美国的子公司在向母公司返销的过程中,通过公司的内部贸易、转移价格在东道国获得绝大部分的利润,并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2)便利与低成本融资的利益。中国贸易顺差导致大量的外汇流入,造成了本币投入的增加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形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预期,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效果的减弱;同时,中国外汇储备中大约70%以美元形式存在,存在资产缩水的风险,使中国货币政策受制于美国。美国利用金融霸权,通过贸易逆差的形式来获得中国的商品,并以铸币税的形式来要挟中国等拥有对美贸易顺差的国家来购买低息美国政府债券,使美国以低廉的成本融资。美国短期国库券利率在1995年为5.51%,1999―2003年分别为4.66%、5.84%、3.54%、1.61%、0.64%;而1999―2005年借款利率为8.83%、7.99%、9.23%、6.92%、4.86%、4.12%和4.34%。尽管有时波动,但是筹资成本低廉非常明显,美国通过低成本来获得资本,再到其他国家投资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2004年美国虽然是净债务国,其净债务达到了2.54万亿美元,但令人惊奇的是,美国的对外净资本收益却是正的362亿美元。为了获得出口优势,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估,汇率的低估导致出口商品以美元计算的价格相对偏低,而以美元计算的进口商品价格偏高,导致了贸易利益的进一步流失。

因此,中国对美贸易的顺差,从政府利益主体角度来考察,在增强中国经济实力带来利益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中国贸易利益的流失;美国虽然是贸易逆差,但是从政府利益主体来考察,美国获得了贸易利益。从当前国际贸易利益分配角度来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利益主体分析

企业作为国际贸易的微观主体,国际贸易利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分工利益。中美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差别决定利益分配的结果。不同位置的企业贸易利益不一,在整个产业链中,研发和销售获利高于生产制造,因此常用“微笑曲线”来表示企业的收益。美国企业控制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以及产品销售,而将中间生产环节放在中国来进行,中国加工企业所得利润相当微薄,美国企业在生产链条上获利远远超过中国。据测算,中国厂商每加工出口100美元的商品到美国,所得到的工资、租金、利润等只有15美元。

第二,产业升级利益。美国的跨国公司将国内一部分生产转移到中国,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实现规模经济的效益,并在企业之间形成技术差异,保持美国整体技术领先于中国,制约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美国获得产业发展的先机,率先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根据《2001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的数据,1995―2000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3.01%,其中2.97%来自于结构性劳动生产率增长。通过进口劳动密集型中间产品,集中精力发展高新技术,根据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测算,进口使美国1989―2000年间每个工人产出提高了7.9%。

第三,技术专利收益。美国利用产业分工来获得技术积累和专利权的领先,利用现行贸易体制来获得专利权收益,使用美国专利的中国企业利润被稀释。例如,美国高通公司向中国联通公司转让CDMA手机技术至少收三重费用:知识产权转让授权费用、购买高通公司芯片的费用、支持芯片升级的软件费用等。我国曾是DVD播放机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是中国企业每生产1台DVD播放机,需要向由日立、松下、三菱、东芝、时代华纳等公司组成的专利组织缴纳4美元的专利费,向由索尼、先锋、菲利浦组成的专利组织缴纳3.75美元的专利费,还要分别向汤姆逊公司、迪提斯公司、杜比公司缴纳1美元、10美元和4.95美元的专利费,即每生产1台DVD播放机总共要缴纳23.7美元的专利费。从这个角度,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微软、英特尔、诺基亚的利润率分为28%、21.9%、和14.4%,而我国电子百强企业2005年的利润才1.8%。

第四,行业垄断收益。美国在华以投资替代贸易,利用中国吸引外资的机会收购中国的民族品牌,通过成为行业的领先者来控制某些行业,获得垄断收益。最典型的是洗涤用品行业。美国宝洁和联合利华公司通过收购实现对中国整个洗涤用品市场的控制,目前已控制了整个行业70%~80%的市场份额,中国民族品牌基本消失;此外,美国企业通过收购中国国内在某些行业中技术领先的行业标准制定者,通过控制这些公司来控制中国的某些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标准,最终实现控制中国的技术能力。2006年,美国凯雷收购中国的徐工,就是看中徐工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地位,通过控制中国徐工实现对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整合,最终影响中国的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标准。长此以往将削弱我国的民族产业并危及国家安全,美国企业获利巨大。

第五,超绝对优势利益。美国借口国家军事经济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来阻止对华的技术出口,在于通过技术制约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使美国长期垄断某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超绝对优势,迫使中国企业在完全竞争的贸易市场中仅获得微薄的利益。超绝对优势商品是按照寡头垄断的方式定价的,出口国可以获得垄断利益,而超绝对优势主要产生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美国利用技术贸易战略来控制中国的技术进步并获得巨大利润。[7]例如,微软公司视窗软件的出口、英特尔公司芯片的出口、波音公司大型喷气客机的出口等等,都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

第六,成本和利润的收益。美国企业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的方式来制约中国企业的扩张,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增加中国企业的进口成本并摊薄出口利润。2005年美国通过“非市场经济条款”和“特保条款”对整个中国纺织业行业的扩展进行制约。美国通过贸易管制而获得贸易条件的改善,中国为了在美国市场上能够获得竞争上的优势,压低出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恶化了中国的贸易条件。

企业分工地位和竞争的不对称,导致了美国企业从中美贸易中获利远远超过中国企业,并对中国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形成影响。

3.个人利益主体分析

个人的福利水平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分析贸易发展过程中对于不同国家生产贸易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变化,进一步分析国际贸易对于社会成员实际生活水平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国际贸易利益分析的重要视角。结合中美两国的贸易实际状况分析如下:

第一,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利益。当前中国贸易竞争的主要武器就是通过低工资来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因此,国际贸易并没有给中国的产业工人带来多少实际的好处。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很多父子两代农民工还都是在最初级的加工工厂里从事着简单的工作,拿到的也只是仅够维持生计的工资,低收入水平的制约严重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而对外贸易使美国的生产转向生产效率更高、收益更加丰厚的岗位,这种效应反映在美国工人的工资水平上:受到商品出口支撑的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比全国的平均工资水平高13%。

第二,作为消费者的收益。为了保持国际贸易竞争力,人民币长期低估,进口商品价格偏高,在收入预算约束下,消费者消费能力受到抑制;贸易顺差导致外汇流入,本币投入过大而出现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在劳动力充裕而普遍工资水平提升缓慢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效用水平长期无法提高。[8]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进入美国,从整体上抑制美国物价水平的上涨。受美国对外贸易部门工资水平上升的影响,非贸易品生产部门工资也出现上涨,在预算约束放松的条件下,美国的消费者都能从贸易中获得更高的效用水平。根据摩根斯坦利的估计,大量优质低价的中国商品使得美国消费者每年可节省支出200亿美元以上。

第三,职业的收益。进口和对外投资在一定时期造成美国失业率上升和某些职业的消失,美国利用中国贸易顺差所形成的对美资本输出,以低成本推行财政赤字来提供公共物品,以教育和培训实现劳动者转岗,劳动者获得收入的提高和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测算,在美国每年失去的226000个“高进口竞争行业”工作中,73%的人能在半年内顺利找到工作并获得政府的补贴。中国顺差的实现依靠贸易加工厂里15~30岁的年轻人力资源,这些人从事不需要任何技能的简单劳动,形成不了技术竞争能力,一旦未来中国劳动力竞争优势消失而导致加工贸易的跨国转移或者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升级,这些人将会失去工作的机会和生存的基础。据专家估计,中国从事这种简单劳动的工人就有2亿多。

第四,健康与社会保障收益。中国参与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分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会影响工人的健康,受到美国国内的相关法律制约的美国企业向中国转移这些产业;中国部分出口企业为了获得低价竞争的优势,以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工作强度的方法来生产,导致工人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中国部分企业和美国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没有遵守国家的相关员工社会保障规定给工人购买必要的社会医疗保险,未来这些工人自己必须承担健康保障和失业成本。

因此,中美贸易给中国工人带来的就业机会是建立在中国工人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制约的基础上的,中国贸易产业工人付出巨大代价但没有得到社会保障,形成了“未富先老”的局面;美国贸易工人不仅获得工资收益,在美国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下,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活水平都有提高。

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的年代,贸易福利的分配与传统的分配方式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国际贸易利益的多样性、贸易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和贸易利益实现的复杂性。传统的通过贸易总额以及顺差和逆差的方式来考察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贸易利益分配考察体系。

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差额是客观事实,但是,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背后是贸易利益的流失,[9]而在美国贸易逆差的背后是贸易利益的流入,这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和美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空间。中国应该反思当前的对外贸易政策,改变建立在出口基础上的顺差贸易利益观,形成更加科学的贸易利益评判标准。在对外贸易过程中,要统筹国内外发展的实际,以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放弃追求数量的策略,走质量型的道路,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利益的最大化。

注释:

[1]裴长洪.开放经济新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裴长洪.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陈宝森.当代美国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王洛林.2006―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黄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汪海波.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全面发展2001―2020.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隋福民,饶鹏.开放条件下贸易利益内涵的界定及其相关理论评述.国际贸易问题,2007(1)

[7]李.论国际贸易中的超绝对利益.国际贸易问题:2005(5)

第12篇

由法国爱博展览集团和(中国)商业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SIAL CHINA),于2006年5月在上海成功举办,深获业内好评。来自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988家中外企业参展,比2005年增加了35%,创下中国食品展参展国最多的纪录。

第八届SIAL 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将于2007年5月10至12日再次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展览面积将扩大20%,同时展会的国际化程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目前,展会在海外的销售十分顺利。截止2006年年底,海外展区的面积已经预定出75%,许多国家首次以国家展团或集体展团的形式报名参展,如丹麦、瑞典、芬兰、加拿大、摩洛哥、叙利亚、瑞士、阿尔及利亚等国。众多海外展商的加盟,凸现了食品贸易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对我国食品行业发展势必将产生有效的拉动作用。

国内的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罐头工业协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以及北京、山东、浙江、河北、河南、江苏、云南、宁夏、吉林等省市正积极组织本行业或本地区的龙头企业组团参展,一方面开拓国内市场,同时瞄准国外市场,通过展会积极推动中国农产品和食品的出口贸易。

为了方便观众和参展商的对流,展会主办方将按产品类别推出专业展区。新推出的专区有酒专区、奶制品专区、休闲食品专区、茶专区、咖啡专区、有机食品专区、餐饮连锁店及供应品专区等。

2007年展会观众促进工作的力度继续加大。将在国内外发放40万份邀请函,和《中国食品报》、《中国食品质量报》、《中外会展》等120家国内外平面媒体以及100家网络媒体进行合作,对展会进行多种形式的报道,并在国内外举办20次新闻会和展会推介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大城市以及韩国、日本、印尼、泰国等)。通过多渠道的立体宣传,将组织两万名国内外经销商届时来沪参观洽谈。

上届展会的专业观众中15%为海外人士,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为韩国、香港、泰国、台湾地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等。海外观众之中亚洲国家占56%,反映出SIAL CHINA食品展在亚太地区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食品的对外出口,展会主办方将在2007年着重加强海外买家的组织工作。为此,爱博集团动员了巴黎总部,北京子公司,上海代表处以及亚太地区13个国家和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以及中国港台地区)全面开展海外的观众促进工作,以便将海外专业买家和观众的比例提高到20%的水平。

内容丰富多彩的展会活动为参展企业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增值服务,2007年将在展会同期组织家乐福和麦德龙两大国际连锁零售集团的现场采购洽谈会、国际食品大趋势和新产品评比会、中国国际葡萄酒和烈酒品酒会、国际橄榄油大赛、西尧中国食品市场投资研讨会,自有品牌研讨会等多项商务活动。

爱博展览集团和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包装和食品加工技术展将于本展同期同地展出。两展联合举办,将涵盖从食品及饮料成品到食品加工技术及食品包装技术的全部内容,最大程度地满足与会食品企业和专业人士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