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时间:2023-01-24 18:44: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第1篇

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含专

业技术管理人员)。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继续教育,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进

行补充、更新、拓展、提高的教育。

第四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继续教育工作。

各级人事行政部门具体负责继续教育的管理、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

经济管理、财政、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根据全省继续教育的规则,按照各自

职责,负责本系统的企业、事业单位继续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继续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

第六条继续教育应当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以有关专业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

第七条继续教育可以采取进修班、培训班、研修班、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电化教育、函授和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方式。

第八条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不得少于56学时。

第九条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期间,享受与本单位在岗工作人员同的工资福利待遇。

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人事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第十条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服从所在单位安排,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

专业技术人员连续脱产学习半年以上、半脱产学习一年以上的,应当与所在单位签订书面合同。除另有协议外,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后应当返回原单位工作。

第十一条实施继续教育,应当利用高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行业、系统、企事业单位的现有办学条件和设施。

第十二条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师应当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第十三条继续教育经费由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事业单位继续教育经费从干部训练费中列支,企业继续教育经费从职工教育

经费中列支。

鼓励社会各界资助继续教育事业。

第十四条企事业单位应当保证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并提供必

要的学习条件。

第十五条实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企事业单位应当对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

教育的情况进行登记考核,并将登记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的必备条件。

第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或者人事行政部门应当对在继续教育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企事业单位应当对学习成绩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企事业单位不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者阻挠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专业技术人员拒绝参加继续教育或者未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的,

第2篇

关键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分析

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的核心力量,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关键是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开发,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不仅是企业的当务之急,更是企业必须长抓不懈的系统工程。继续教育,就是对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不断补充、更新知识的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一个最有效途径。

1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越来越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各大企业着力加快核心人才队伍建设,使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但从持续、深入发展继续教育以及增强企业后劲等方面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

(1)继续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目前企业的继续教育多是注重当前发展,轻长远规划,结合企业战略性发展的前瞻领域课题较少,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2)继续教育工学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的矛盾、工作地点与培训地点的矛盾、工作负担重与工作迫切需要的矛盾。

(3)继续教育需求分析缺乏深度和统筹性,目前企业的需求分析多数停留在初级阶段,培训计划制定缺乏统筹性和连续性,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局限于普及知识教育,有些培训年年办,办成了简单的轮训,此类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内容层次不深,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无法满足专业技术人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及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4)继续教育渠道单一,特别是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培训和交流的机会较少,通过在职学历教育系统提高专业知识能力的培训机会就更少,普通专业技术人员很难得到在职学历培训的机会,受选拔制度的局限,愿意学习的年轻人往往因为资历达不到要求,有学习的热情但没资格,有资格的人常常因为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丢得太久,无法通过选拔考试,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还容量挫伤年轻人学习的积极性。

(5)继续教育师资有待加强,企业目前师资一般能满足普及、提高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但从激发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角度出发,应该多邀请科研院所、相关大专院校教师、外部专家进行前瞻性培训,并与其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合作。

(6)继续教育资金投入不足,主要存在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个人自费继续教育的意识不强,不愿自己掏钱参加培训;二是企业的继续教育经费难以满足需要。

(7)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有待完善,继续教育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评选先进、培养深造、年度考核、提拔晋升以及工资福利待遇没有有机结合,未建立起有效的继续教育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影响了继续教育的整体推进与深入开展。

2 加强和改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对策及思路

(一)转变观念、确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继续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是不够的,必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推动继续教育深入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应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规划,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中长期规划要注重前沿科技知识积累和核心员工储备。

(二)统筹兼顾、准确把握继续教育需求分析 。以需求为切入点是继续教育需求分析的根本指导思想,要充分体现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原则。专业技术人员继教育要结合企业长期和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以及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需求的分析和选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效整合资源,统筹推进,为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多种形式并举、确保继续教育有效实施。继续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业技术人员的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多样、针对性强的方式,才能保证继续教育高效运作,提升企业将继续教育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

(1)是成立专家组,确定继续教育目标的战略性。专家组应由企业领导、人力资源部门、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能人才等各个层面的专家组成,从企业战略高度出发,以前瞻性为重点,结合行业发展规划及对企业发展前景预测,研究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各阶段、各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专业素质要求等,发挥专家组在需求分析及继续教育规划制定的重要作用。

(2)是建立继续教育指导小组,保证继续教育的有效性。继续教育要区分特性和共性,有的放矢,成立继续教育指导小组,负责审核继续教育计划、指导课程开发、确定实施方案,协调解决培训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专业科目培训要立足科技前沿,体现专业发展趋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专业科目培训学习,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提高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获得及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升科技与攻关能力。公需科目学习是专业技术人才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发创新思维,不断适应工作复杂要求的重要途径。可根据企业的实际,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公需科目培训,供广大专业技术人员选修。

(3)是建立继续教育师资库,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设计院所、同行企业技术力量及内部资源的优势,建立继续教育师资库,汇聚优势培训资源,确保继续教育享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加强基础理论的培训与研究,探索产、学、研的结合,采取技术合作、联合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寻求专业相关的大专院校作为对口单位,定期邀请大专院校资深的教师进行授课,对院校来说可以实现产学研一条龙,对企业来说更好更多地接触实用新型技术,开发新产品,促进工艺改进和技术进步。

(4)是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探索继续教育方式。企业应遵循个性化原则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和需求,有计划、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量身合体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①集中培训,适用于公需科目及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推广期的理论知识培训。

②实践培训,适用于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现场应用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实际训练。

③特殊培养,企业对拥有核心技术、掌握重要业务,处于控制关键资源的主导性等方面特性公认技术拔尖人才,为其做职业生涯规划,采取外派技术考察、学术交流、进修、访问学者等方式进行特殊培养。

④高级研修班,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重点工程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面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多种形式的示范性高级研修班。还可组织学员开展专题研究活动,撰写生产技术案例、专题论文或研究报告等,形成研究成果。

⑤在职学历教育,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以每年20%的速度衰减,只有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在职学历教育才能抢占制高点,不拘一格地选拔优秀的、年轻的技术骨干攻读研究生、博士学历教育,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保障。

⑥导师制,对部分年轻骨干,以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签订导师培养协议,进行系统培养,并优先选送各类技术培训班。

⑦网络远程教育,网络既是培训工具,又是培训资源、培训环境,在网络环境中,时间和空间不再是培训的阻力,培训课程更新速度更快,接受名师高质量的教育更加直接,工学矛盾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网络远程教育培训是继续教育工作应对信息社会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成人教育,特别是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企业要大力开展网络远程教育的实践与创新研究,力求实现网络培训短期效应向长效机制转变,促进继续教育科学发展、长远发展。

⑧自学,自学是成人学员学习的重要环节,学会自学就等于请来了一位"随叫随到的教师",掌握了成功的秘密武器。企业要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养成擅于自学的习惯,通过自学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发展知识,进行创造性劳动。

(5)是确保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措施。建立继续教育基金,推动企业继续教育事业深入发展。不仅要保证继续教育投入经费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还要保证按一定比例逐年递增。对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和进行科研课题的,可依据有关规定直接在成本中列支或在管理经费和项目资金中安排,重点要保证企业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经费的投入。

(6)是建立培训效果评估与激励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先进的评估指标体系,要改变过去那种仅仅看重结果的做法,要在评价功能、评价主体、评价过程等方面进行创新。有效的培训,其评价功能应当是激励性和诊断性的,评价方式应当是开放的,评价主体应当是多元的,评价过程应当是交互的,在开放、交互、多元评估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评促学。企业要有专人负责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办法,定期研究和解决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系统的继续教育评估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把继续教育与岗位任职资格挂钩,与企业中高层领导聘任挂钩,与职工绩效挂钩,促进企业继续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制度、继续教育备案制度和继续教育统计制度。

3 结束语

继续教育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事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的保证。希望通过此文的探索与思考,建立符合专业技术人员成长规律的继续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形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企业成长互动,实现以继续教育促进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促进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3篇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是指对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进行的以补充、更新、拓展知识,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和培训。

第三条继续教育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

继续教育应当逐步建立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运行机制。

第四条专业技术人员享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同时依法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继续教育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继续教育规划和政策,改善继续教育条件,推动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扶持重点领域、行业发展继续教育事业,支持贫困地区、农村边远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继续教育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

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按照全省继续教育规划和政策要求,负责本部门、本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对继续教育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省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研究继续教育的目标和措施,编制继续教育科目指南,指导全省继续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构建覆盖全省的继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远程继续教育网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应当收集、提供、继续教育信息,协调、指导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教育活动。

第八条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组建由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和有关行业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继续教育专家指导小组,从事继续教育的政策、规划、科目指南、项目实施、课程设置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研究、咨询及评估工作。

第九条依托各类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设立的培训机构和其他有条件的培训机构建立继续教育基地,完善继续教育实施网络。

鼓励和支持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依法开展继续教育活动。

第十条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相关媒体及图书馆、科技馆等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积极参与制作、传播继续教育内容的,政府可以给予经费补助。

第十一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在继续教育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执行继续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

(二)制定本单位继续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和依法享有的其他权益,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其他条件;

(四)登记、考核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上报有关的统计资料;

(五)接受人事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的指导和监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有权自主选择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有权决定适合本单位需要的培训内容。

第十二条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年脱产或者半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累计时间,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72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0学时。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单位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制的,继续教育的实施周期与职务聘任周期一致。一周期内学习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

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学。

第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按照本单位继续教育计划,可以通过下列形式安排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

(一)参加进修班、培训班或者研修班;

(二)到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进修;

(三)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

(四)出国(出境)进修、考察、培训;

(五)单位组织的学习和有考核的自学;

(六)接受现代远程教育;

(七)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

第十四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依据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出具的证明,在省人事行政部门监制的继续教育登记证书上记载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或者考核结果,并将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晋升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的条件之一。

继续教育登记证书由专业技术人员本人保存,可以作为人才流动、岗位聘任和参加学术活动等的学习成就认可证明。

第十五条专业技术人员脱产或者半脱产参加继续教育的,应当经所在单位同意;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应当与在岗人员同等对待,但专业技术人员与本单位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六条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应当遵守继续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服从所在单位的安排,完成学习任务。

第十七条从事继续教育培训活动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二)有与培训任务相适应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有与进行培训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

(四)有与其培训活动相适应的经费;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八条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从事继续教育活动,应当如实向社会公示其培训范围、收费项目和标准、培训教师、培训地点及设施等情况。

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进行欺骗和误导。

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应当认真实施继续教育教学计划,保证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如实出具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的证明。

第十九条人事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定期对本地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教育活动进行考核评估,并将考核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各级财政每年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继续教育事业,重点保证本地区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和贫困地区、农村边远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所需费用。

各级财政安排的继续教育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监督。其使用管理办法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省人事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一条企业、事业单位

和其他社会组织继续教育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为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实施继续教育所需费用,可以在管理费用和项目资金中安排。

第二十二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单位安排的继续教育,所需费用主要由本单位承担。专业技术人员与本单位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三条鼓励境内外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对继续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提供的资助和捐赠,应当用于继续教育。

第二十四条鼓励和支持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继续教育事业发展。

第二十五条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共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六条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人事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答复申诉人。

第二十七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不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继续教育计划,不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不保障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和依法享有的其他权益的,由人事行政部门或者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虚假培训广告的,由广告监督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已向被培训者收取费用的,退还所收费用,并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继续教育培训活动。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不实施继续教育教学计划,教学质量不合格,不如实出具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证明的,证明文件无效,由人事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经整改仍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由人事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九条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对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收费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违法收费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4篇

【关键词】SNS;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发展模式;政府或教育管理部门主导型;行业协会或教育机构主导型;企事业或个体主导型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6―0090―03

引言

随着2008年新一代网络交流平台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在中国的兴起,不少学者开始关注SNS本身及其在学习或校园网、信息服务系统、商业行销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这些研究表明,SNS在传播方式、运营成本、设备要求、个人服务与约束等方面优势突出,可用于拓展图书情报咨询、学生网上导学或相互学习、精准营销等服务内容,并成倍提高其效率[1]-[6],为作为Web 2.0概念应用之一的SNS在远程教育或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不过,目前关于SNS与远程继续教育的讨论还很少,尽管从SNS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结论可以推断――应用SNS能有效解决继续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如经费不足、设备不足、激励乏力、能力培养有限等[7],但如何有效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由于目前基于SNS的网络教育实践非常有限,从宏观角度探讨SNS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结合发展的初期模式成为首要研究问题之一。从先前有关SNS的应用研究中发现:基于SNS的学习或教育模式呈多样性,SNS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结合发展模式也不例外;并且随着网络新技术的不断运用,这些发展模式还会不断变化,但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模式总有一些共同点(如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对该初期发展模式的思考需更多地参考SNS网站的发展趋势和继续教育的新要求,重点考虑信息或传播者的主导地位、继续教育服务内容性质及数量、SNS网站开发权或投资状况等因素对发展模式的影响。由此,可概括出三种初期发展模式。

一 基于SNS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初期发展模式的探讨

1 政府或教育管理部门主导型发展模式

由政府或教育管理部门主导推行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可独立投资建立一个SNS网站,鼓励各类行业协会、教育机构、企业甚至个人利用该网站平台开发继续教育和交流软件,但重点支持大型教育机构的软件开发与继续教育活动实施,沿“政府――教育机构群――企事业群――个体群(按兴趣和相熟度自然形成的专业技术人员群体)”信息传播和反馈主线,形成一种继续教育信息垂直交流体系(见图1a)。其中,政府与教育机构群之间的信息交流最充分,教育机构群被视为政府的“代言人”;教育机构群与企事业群、企事业群与个体群之间的交流依次减少;而其他群体间的交流则更少。这种模式强调以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群体为继续教育和考核对象,由政府信赖的教育机构群开展有关网络教育与管理活动,包括继续教育法规政策及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专业技术知识的系统更新、全国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等;政府或教育管理部门对企事业单位内部、跨单位的相熟专业技术人员间等相对微观层次的网络交流不作考核,只进行监督管理。

2 行业协会或教育机构主导型发展模式

由行业协会或教育机构主导推行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可自主投资或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合资新建SNS网站,也可利用现有SNS平台的开放应用编程接口直接开发,是初级发展阶段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中,教育机构群在了解政府或教育管理部门的继续教育政策、大纲等信息后,主动发现企事业群和个体群的继续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各类继续教育软件或方案,以满足各企事业单位或微小个体群的长期继续教育目标,并利用SNS网络优势不断平衡继续教育对象的各种短期专业技术知识的更新要求,形成“以教育机构群为恒星群,政府、企事业群和个体群为卫星群”的多星群继续教育信息交流体系,图1b为这类信息体系的简化图。显然,政府或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法律法规、监督管理制度、继续教育纲要等的制定和实施,对企事业群和个体群的监督考核进一步被弱化;继续教育活动的实施和管理完全由继续教育机构群做主,无论是大量的继续教育系统信息还是微小的专业技术新知识点,都能借助SNS平台与企事业群和个体群的充分交流。

3 企事业或个人主导型发展模式

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主导推行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最能发挥SNS平台的优势,因为交流信息越微小,网络设备要求越低,传播越快越精准,继续教育效果越好,是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初级发展阶段,可利用现有SNS平台的开放应用编程接口投资开发,但更多的是直接注册加入某一个SNS网站,通过相熟的企事业单位同事、同学或朋友获取继续教育政策信息、新技术新知识等,并按自己设定范围继续教育需求,形成无数个“以某个企事业单位或专业技术人员个人继续教育需求为核心,其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政府以及继续教育机构群为之服务”的具有扁平组织结构性质的梭形继续教育信息交流体系,图1c为这类信息体系的简化图。在这种模式中,细分的继续教育需求不断微小化继续教育的服务内容,使企事业群间、个体群间以及企事业单位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日益增大,专业技术人员以自学和相互讨论形式进行的自我继续教育得以强化,而教育机构群对继续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工作趋于弱化;同时,因企事业单位或专业技术人员个人会主动搜寻和传播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教育机构、行业协会等的继续教育服务内容(含政策法规),使企事业群或个体群分别与政府、教育机构群间的信息交流同等化。这要求政府与教育机构群同等加大继续教育管理与监督考核工作力度,但难度也随之增加。

二 践行初期发展模式的几点建议

1 兼顾商业价值与公共服务

SNS的商业价值正逐步被认识,比尔•盖茨和李嘉诚就曾分别投资Facebook 2.4亿美元和6000万美元;业界和研究者在高度关注SNS的硬件技术和软件开发的同时,也特别重视SNS的商业应用,其核心之一就是如何开发SNS人脉资源的商业价值。从这一点出发,可将基于SNS发展起来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首先看成SNS的一类商业应用,所有参与方,包括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等,都围绕各种人脉资源(相熟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人际关系)研发继续教育内容、手段、管理、实施以及商业模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还有不同的研发重点。但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毕竟还有公共服务的一面,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都有一定义务,让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平等、系统、有计划地接受继续教育。因此,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首先要行动起来,甚至可以组建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相关问题,鼓励更多的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个人投入到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软件开发和实施中,探寻一条基于SNS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路径,逐步打造一些典型的继续教育服务项目及创新商业盈利模式。

2 完善法律法规

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法规政策,仅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及部分地方法规条例(如《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很难规范建立在新一代网络平台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行为。而SNS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相结合发展带来了很多新问题,除如何防范网络病毒传播、避免隐私泄露、防止免费盗版下载等行为外,还有如何规范具有双重身份(即受教育者和信息者)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网络行为,等等。所以,在加强网络法规建设同时,还应专门研究制定鼓励和约束网络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包括网络继续教育的实施标准、准入制度、传播内容及行为规范条例等;并明确与这些法规政策相配合的执法部门或管理单位,加强宣传,杜绝交叉或多头执法行为,为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 创新监督管理机制

基于SNS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能否持续发展,新老管理监督机制和方法的有效结合与创新是关键,否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公共服务性将逐渐消失,最终成为一种纯商业培训行为。首先,对于监督管理继续教育机构的运作,可引入市场评级机制与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估考核制度相结合;而监督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或行为,可实施创新性管理方法――时间管理,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记录实名注册于任何一个新型继续教育网站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讨论、提问等时间,以及继续教育信息所用时间;并实时反馈给被继续教育者,奖励超额完成者,警示未达到要求者。同时,还可创建巡视制度,采用公开或匿名巡视两种方式,以监督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行为,并定期或不定期通报相关情况,促使各继续教育模式健康发展。

三 结束语

目前基于SNS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还处于开发研究阶段,将来无论以哪种模式发展,商业价值与公共服务并重的理念必须先行。而面对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及时性强的个性化继续教育需求,还必须兼顾政府监管的有效性与新型继续教育活动的灵活性,可考虑优先推行“行业协会或教育机构主导型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郑宇钧,林琳.当校园SNS照进现实--校内网的人际传播模式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3): 29-35.

[2] 刘晓平,郑采星,李静,冯迎.基于Web2.0的智能导学系统研究与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99-101.

[3] 寇小文,吴剑霞.基于SNS的图书馆知识社区构建[J].现代情报, 2009,(10):99-102.

[4] 聂应高.SNS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6):77-80

[5] 李丹,吕继红,吴晓伟. SNS的精准商务传播模式研究[J].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8,(3):96-98.

第5篇

关键词 专业技术 继续教育 网络培训

一、武汉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的实践

(一)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产生背景及过程

为提高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2008年,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上线运行。网站由武汉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主办,主要开展公务员培训、事业单位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和军队转业干部适应性培训。网站侧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并计划用

5年时间,衍生武汉公务员培训网和武汉市干部工作网,实现“三网分离”。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网络课程作为继续教育指定学习范围,列入继续教育证书验证管理范畴。

(二)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实现在线报名考试功能

专业技术人员登录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输入身份证号注册后登录,即可使用培训课程资源,考试则需要缴纳一定费用。网络培训系统实现了与银联网上支付系统的对接,可以直接在网上报名、选课和缴纳费用。学员不需要另外安装软件,只要连上互联网就可进行在线考试,通过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完成考试后可立即给出成绩。

(三)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实施电子继续教育证书

电子继续教育证书有利于单位科学调整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有利于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实现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的动态管理。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为全市超过12万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电子档案。每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档案都设置三种形式的电子证书:五年继续教育合格证书、年度继续教育合格证书和单科合格证书。三种形式分别对应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申报、年度考核和单科培训合格的凭据。

(四)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课程资源丰富

提供有针对性、时效性强的优质课程资源。配置方法包括:对外购买已成熟的网络课件、自主开发本地教授学者讲座课件、人社系统和继续教育基地之间互相交换课件。通过这些手段,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拥有了220多门继续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全部对注册人员免费,实现了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网络培训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作用和成效

(一)网络管理平台的普遍应用,使继续教育宏观管理更加科学

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对继续教育的计划管理和实施情况进行全程控制,促进由松散型向规范化管理的转变。2010年,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求全市109家继续教育基地全部加入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网络管理平台,从计划申报、方案预审、实施办班情况到培训结果全过程实行网络化管理。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将不能通过审核,继续教育学时记载也不被认可。通过网络管理,全市的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可控性明显增强。

(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使继续教育更受专业技术人员欢迎

网络在线学习方便、灵活,有效地解决了工学矛盾。同时,实现了个性化自主学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近五年来,武汉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培训共举办6500个班次,累计培训达799239人次,其中依托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培训达424600人次,占总量53.12%,网络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网络平台,就不可能实现这种规模化的培训要求。

(三)网络培训规模效应的迅速形成,使继续教育成本更加低廉

按照规模边际成本理论,在一定的规模内,达到或超过盈亏平衡点,规模增大会带来经济效益的迅速提高。以武汉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为例,在五年继续教育周期内,采用分散的传统教学模式完成150个学时,人均约花费约

600元,而实行网络培训考试后,人均成本为423元,成本降低三分之一。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现有12万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培训,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成本减少2000万。

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资源与学员差异化需求的差距

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主要开展公需科目培训和网络课程培训,而专业技术人员群体本身结构复杂,专业迥异。因此,网络课程资源与学员差异化需求的矛盾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仅开展公需科目和部分通识型知识培训考试;现有课程资源在系统性与专题性结合方面做得不够,课程零散;现有课程的经验性与创新性结合、前沿性与针对性结合也不足。

(二)自主学习与监督手段不到位的矛盾

网络培训最大的优势是学习自主化和个性化,给予学员更宽松的培训考试时间和空间限制。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会为代考提供便利条件。从近几年的网络培训考试实践来看,虽然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对这种学习形式是认可和欢迎的,但也确实有应付差事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学习的被动性,还有网络监控手段的缺失给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便利。

(三)网络培训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

和传统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一样,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网络培训多是受限于职称评审政策规定。往往出现平时不注重培训,职称申报前突击培训记载学时的现象,等职称评定后,又忽略继续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仍然缺乏激励机制,由于缺乏配套的措施,培训结果往往没能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晋升真正紧密结合起来。使用与培训的脱节,造成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的动力不足。

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的创新思考

(一)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培训

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现有培训还明显不能满足庞大的专业技术人员群体的需求。可以按照职称序列进行分级分类实施培训,如教育类、卫生类、工程类、经济类、农林水利类,也可以按照职称等级进行划分。按照针对性和系统性原则设置培训模块,即所选课程应符合培训对象的需求,采用“菜单式”培训或将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结合起来。

(二)走联合建设的市场化道路

可以采取联合开发的模式,考虑将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培训网站对接。例如,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分别可以与以卫生、教育行业的好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网站、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站对接,两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的链接进入网站完成的继续教育学时,自动计入武汉市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学习电子档案。鼓励继续教育基地交换课程资源,提供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使用,最大限度共享资源。

(三)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管

大力开发智能交互式课件,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会随时弹出问答题,学员不回答课件就暂停,学习时间不会累计,避免“挂课件”的现象产生。在考试方面,可以仅允许电脑配置了摄像头的学员自行在网上考试,通过摄像头拍照后与系统照片比对,核实考生身份,也可以通过摄像头记录考生的相片,列入资料库进行抽查,其余考生必须在指定的继续教育基地集中考试。

(四)建立培训考核评估体系

我们认为,必须建立健全培训考核评估制度,把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培训结果与平时使用的考核结合起来。将培训档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个人档案的重要部分,继续教育培训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先的重要因素,在开展单位岗位设置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等级晋升的时候,把培训档案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丁凡单位为武汉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朱娴娴单位为武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混合学习模式

G434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2015年8月3日通过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这是贯彻落实国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的重要改革项目。继续教育作为人才核心的二次培养,是专技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的主要学习途径,其培训模式就显得越发重要。但是现在各培训基地开展的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突出的问题是:培训模式单一,工学矛盾冲突,学习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培训学员差异化需求。传统的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探索和构建新的培训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混合学习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培训模式,它吸取了传统课堂教学和新媒体教学的优势,并将二者有机整合为一种更有效的运作模式,笔者尝试将这种模式运用到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来调动培训对象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增强培训实效。

一、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的讲授模式

这种模式的构想来源于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问题的提出、思考和解决来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从而巩固和发展教学成果。专业技术人员会对生产发展中感兴趣的问题具有共识。这种模式高度关注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从问题反思开始,通过层层分析和专题讲授,直接切入中心,形成聚焦问题的学习研究。做法如下:培训前通过向培训学员发放调查问卷来搜集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然后整理归纳出大多数学员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交给培训老师,在培训过程中师生有了讨论和讲解的焦点问题,不仅让学员更好地融入到再学习的h境中,调动了大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将知识更新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体现出教学资源的先导性和共享性。采用这种培训模式需要培训基地有充分的前期准备,从对培训学员的需求导向分析到培训热点问题的关注,从培训课程内容的把握到培训师资的聘请都要做到仔细斟酌,认真筛选,慎重选择。

二、以案例分析为基础的讨论模式

这种模式的构想来源于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将实际工作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

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的案例,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相互碰撞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的一种方法。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用真实的企业内部典型案例把学员带入研究和发现的过程,让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他们承担具有不确定结果风险的能力。这种模式突出学习发生在“真实情境”中,强调群体之间的“双向交流”、“协作”和“互动”。做法如下:在课程实施中,培训老师将案例告知学生,先让学员自己查阅相关资料,搜集信息,积极思考,初步形成个人对该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然后将学员按照一定的标准细分为几组,让学员在讨论中碰撞出火花,对案例产生新的结论,最后由培训老师进行归纳总结,针对案例中的重点做出强调,对整个案例做出合适的评价,这样可以让学员统一评判标准,规范行为流程,提升实战能力。采用这种培训模式需要培训双方有良好的参与性,而且课程中使用的案例需要经过精心选择和提炼,符合学员需求,要具有典型性和可以推广的价值。

三、以现场教学为平台的互动模式

这种模式的构想来源于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是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认知知识或事物,其原理是感悟比告知更重要,发现比传授更重要。专业技术人员都工作在企业的第一线,他们更喜欢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讨论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把实践一线现场变成课堂,把实践一线经验变成教材,实现理论与现实互动、心境与情景互动、学员与学员互动、学员与教师互动,使获取的新知识、新技能更形象、更具体。做法如下:培训基地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实训基地、加工中心或是企业,带领学员进行现场观摩,在观摩中,可以采用现场讲解,提问解答的方式或者是让学员重现工作场景,对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由专家进行模拟指导和操作,提示学员遇到相同情况该如何评估、沟通和处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种模式在培训中深受学员的欢迎,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常会受到时间、技术设备和人数规模的限制,因此培训基地要根据自身实力综合考量后再使用。

四、以移动学习为载体的体验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为了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提出的培训要求,丰富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内容,提供便利学习的网络环境,培训基地可以采取移动学习模式。做法如下:1、积极开发继续教育网络在线学习平台。由于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庞大,专业类别众多,网络平台功能复杂,网课需求多样,成本投入大等特点,有些培训基地没办法开发此项学习平台,建议可以与本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合作,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人员为主,构建政府引导、培训基地运作的专技人才培训平台,实现优质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在线学习服务。2、有效创建群组。可以通过群组将线下老师上课的课件上传至群共享,让学员自行下载学习。群组的另一个强大功能是便于师生在线交流,学员如果遇到问题,可以给老师留言,老师也会在第一时间给予答复,避免了问题的积累。3、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博等方式对学员进行培训小知识的推送,按照“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原则,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人员需求,组织编写学习读本、知识手册等精简教材,将学员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体现“随时随地学习任我行”的特点。4、高效开设“微阵地”。通过微信平台让学员们参与一些专业知识竞赛活动,这种“动动手指学知识”的方式会让学习变得不再枯燥,而是变得更有趣、更有效。采用移动学习模式需要注意:学习内容要原创,要有自己的特色,学习时间要精炼,一般以5-8分钟为宜,学习知识需要定期更新,最好用有趣的文字、形象的图片来做网络课程,视频太吵,会影响正常工作及他人休息。

参考文献:

[1]杨蔚南,探索企业培养人才继续教育之路[A] 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 2003

第7篇

根据《中国精算师协会会员继续教育暂行办法》的规定,现将2015年度会员继续教育学分网上申报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员继续教育考核的人员

在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精算咨询机构等从事精算实务工作的个人正会员均应参加会员继续教育年检考核。

个人准会员、供职于院校和已退休的个人正会员可自愿参加。

二、会员继续教育考核的豁免

应当参加的考核人员,符合以下原因之一可申请2015年度继续教育学分豁免。

1. 在境外停留6个月以上;

2. 因生育休产假;

3. 因病无法正常工作的时间累计超过6个月;

4. 在2015年7月1日后入会;

5. 本会认可的其他情形。

三、会员继续教育学分标准

2015年度继续教育学分标准为累计修满12学分,大于或等于12学分为通过,请根据2015年度中国精算师协会会员继续教育学分核算标准(详见附件),网上如实填报。

四、会员继续教育学分网上申报程序

(一)网上申报时限

2016年1月29日-2016年3月31日

(二)申报流程

请使用本人会员账号登录协会网站(e-caa.org.cn),进入“服务专区-继续教育”进行学分申报。

(三)2015年度会员继续教育学分结果公布

继续教育学分结果公布时间为4月中旬,可使用本人会员账号查询。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龚险锋 支海燕

联系电话:010-50959162 5095915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第8篇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再教育工程,是塑新工程,是素质提升工程,是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仅2005年培训人数就累计达10462人,培训覆盖率达到45.72%,位居全省前列。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市继续教育工作推进迅速,主要得益与以下三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一是

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培训规划,编制出台了《富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提出继续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了工作重点,强化了保障措施,并对加强组织和管理提出若干要求,同时,在富阳市“十一五”人才规划中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意见。二是出台《富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富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教育证书管理制度》等政策配套文件,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富阳市人事局联合各级机关部门、各乡镇街道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和管理办法,积极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发动工作。

二、宣传有力,认识到位

积极把握舆论的导向机制,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宣传省、市本地区的继续教育有关政策,宣传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宣传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关程序和教育内容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有关要求,引领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关注此项工作,参与此项工作。通过有效的宣传,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它将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提升个人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不断成长成材。经过几年的宣传和培育,我市积极营造起了“人人参与,我要学习,让我受益”的良好学习氛围,在最近6月23日、24日两天人才中心开展的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中,一期就容纳了300余人,场面火暴。

三、设置合理,人员到位

一是课程设置合理。坚持学有所有的教学原则,开设与专业技术人员切身利益相关的课程,并确保每年推出一门新课程,近年来,陆续推出了《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开发》、《专业技术人员合法权益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与培训教程》等课程,受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欢迎。二是学时设置合理。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聘任挂钩,规定专业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达到42学时计10学分,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必须达到72学时计18学分。并在一个任期内可累计计算学分。三是时间设置合理。充分考虑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业余时间与休息日结合,将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的正常上班降到最低程度。由于各方面考虑周全,组织严密,继续教育工作开展顺利,人员到位齐全。

第9篇

【关键词】高校 继续教育 发展

一、继续教育的问题

继续教育问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是一样的。在研究中发现甚至是中央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也是很难的。地方政府同样也支持企业的单独自发性的培训,也有少数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参加的小规模合作。继续教育是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但技术在大专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也难以涵盖所有主要的专业,并且企业生产产学研合作程度也十分有限,难以对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全面的了解。对于继续教育组织者,受培训人员继续教育涉及到许多不同的行业,工作需求的不同专业、不同性质,继续教育的内容也随之复杂,技术含量要求的更高。此外,大学及其部门更注重那些谁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以大学本身已经形成了制度和学历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形式。所以仅仅重视继续教育形式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问题。

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和长效机制应该是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关系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升级,所以政府应该而且必须承担的责任组织调节。一种最有效的方式,是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相结合,共同探索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计划,应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和长效机制,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构建继续教育体系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继续教育科目指南和课程体系。

二、高校继续教育的责任、机遇和挑战

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是许多高校的展开目标定位。高校人才辈出,具有雄厚的科研力气,对跟踪国际前沿理论和掌握先进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当地政府和公司联合展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但能发扬高校传达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优势,完变成社会培养人才的本分。推动高校与公司在科研、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商品开发等多种形式和高层次的合作,使高校能非常好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于当地:还能促进高校准确掌握办学方向,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展开,进步老师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一起能解决多年来高校的继续教育外延与内在不相共同的问题。

第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教学市场。改革开展几十年来,中国对在职人员非学历的继续教育一向不注重,近几年才开始注重高层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几乎是个空白,没有得到各方面的注重。教育改革30年来,中国高校共培养了各类毕业生达3000余万人。要对其间在各行各业从事专业技术性作业的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以到达其更新弥补常识、扩展视界、改进常识结构、进步立异才能的意图。

第二、展开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能够减轻教育决议计划运转过程中的对立与抵触。在接连几年的扩招和教育部的教育评估的推进下,各个高校为了改善教育教育环境和条件,纷繁斥巨资新建校区、校舍和教育设施。以满意目前生均教育条件的需要和经过教育部的教育评估。2008年后,中国高考考生的数量将逐步削减,尤其是以提高本专科文凭为目的的成人考生也逐步削减,那些依托生源规划保持经费来历的高校,将面对两难的地步:一边是负债累累,高校筹集资金的困难。银行贷款匆匆使教学管理及日常营运困难的另一边是生源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可以消除和化解矛盾和教育决策操作过程中所带来的冲突。

第三、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可以促进高校课程和教学内容进一步改革。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和课程体系的制备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个学科的高校和专业,课程体系不仅限于单一的专业与对象或单个高校,当然内容需要很强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因此,高校教师应先为自己的自我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新技能。高校内部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使之更科学更合理。

第四,展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利于终身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完善。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如今世界各地教学改革首要辅导准则与动力。我国需要建立起终身学习系统,要根据不一样学科、专业和职业发展趋势。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是继续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巨大的终身教学系统中最单薄的环节。高校展开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但能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效劳,并且也利于终身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完善。

三、结语

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教育需求市场。能为高校带来机遇和利益。那么它就存在竞争,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则:要进入这个市场,高校的教育理念、学科专业优势、师资水平、教学力量和为服务地方的质量等必将受到来自社会的评估和选择。对此,高校继续教育必须做好迎接竞争与挑战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杨锦,杨惠阳.高校继续教育的迷失及对策分析[J].继续教育,2012,(8).

[2]丁克勇.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继续教育;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041-01

企业继续教育已成为科技界、经济界、教育界和企业家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企业中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其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中介作用,开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路子,研究继续教育规律,提高继续教育投资的效益,是迎接企业技术革命取得迅速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企业开展继续教育的意义

1.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发展,包括内涵发展和外延扩大两条道路。企业发展中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采用,必然需要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更新知识、更新技术的继续教育。2.提高效益的需要。发展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改建、扩建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给企业继续教育带来巨大的需求。 3.人才竞争的需要。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内企业的竞争,优胜劣汰。而且,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及入世的实情,企业被抛向国际市场竞争的旋涡。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证明,企业的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4.企业创造力的需要。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就要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满足劳动者继续学习的需要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至于劳动者智慧和创造力的发挥,除了政策因素外,继续教育是一个重要条件。5.信息管理的需要。把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都需要加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实质上就是信息管理。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大大促进了企业现代化管理,也有力的促进了企业继续教育的发展。6.文明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定的精神文明状态,总是由一定的物质文明水平所决定的。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又可以影响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当然也不例外。继续教育可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推动企业物质文明建设。更重要的是继续教育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企业继续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

企业继续教育虽然意义之广,受到一定重视,但在许多方面亟待提高和改进,主要表现在:

1.领导认识偏颇。有些企业领导将继续教育看作单纯的投入,尽可能地减少继续教育人数和费用,也有管理者认为继续教育是务虚,不但耽误时间、影响工作,而且需要增加更高的成本支出,还有甚者认为员工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即可,继续教育模凌两可。2.继续教育内容落后。企业继续教育的内容很多,一般由知识继续教育、技能继续教育和素质继续教育三个层次,有的企业继续教育主要停留在员工的知识与技能继续教育方面,不注重员工的素质继续教育,不注重向纵深层次发展忽视与企业文化的结合。3.继续教育方式单一。在继续教育方式上,企业大多采取传统的授课模式,你讲我听,多由企业内部人员实施,单调枯燥的方式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另外,一部分素质高、有潜力的员工,因工作繁忙而没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4.保证机制缺乏。企业继续教育仅从当前的需要出发,继续教育后的考试流于形式,没有有效的评估或激励措施。5.忽略发展继续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主要是针对操作人员的,而发展继续教育主要是针对管理人员进行的。6.投资力度不够。教育经费微薄,继续教育得不到人力物力保障,不能满足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企业开展继续教育的有效对策

1.领导重视是保障。

继续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彻终身教育的原则,应作为企业经济整体的重要部分。因此,各级企业领导的重视必然是关键,在制定、布置、检查生产发展规划的同时,必须同时制定、布置、检查继续教育工作。各企业都应根据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情况,按生产发展的方向和需要,制定一个近期和远期结合的、切实可行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实施这项工作。

2.联系实际是关键。继续教育应紧密联系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实际,根据行业科技发展的特点、岗位要求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注重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创新精神能力。

3.形式灵活是策略。可以选送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修,也可以聘请教授、专家上门对某一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进行专题讲学,实施时要进行分工,共性的知识补缺、知识更新由培训基地与人力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教学的深度上可按技术职务等级划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并可按岗位、工作、专业需要,形成一个系列。技术人员既可系统地学习一门或几门课程,也可短期参加某一新技术、新课题的讲座。

4. 研究规律是经验。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不能混同于普通教育、研究生教育和一般学历教育。要研究其规律和特点,要体现“高、新、快”的特点,“高”指教育层次高,“新”指教育内容新、方法新,“快”指时间短、见效快。要研究继续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的好经验。

四、企业继续教育管理策略

1.树立先进理念。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要树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人事部门要把此项工作纳入人力资源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制订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长远规划、近期计划、培训方案和有关政策,做到目标明确、内容适用、形式多样、政策适宜、保障有力。

2.重视全程管理。要进一步加强企业人事管理机构和网络的建设,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基地建设、培训机构的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教育的课程教材建设。建立健全 多层次、多渠道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政策制度建设,注重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科学研究,努力发挥政策导向、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教学指导的作用,进而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激发创新能力。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与管理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强调各专业不同年龄层次梯队结构,并有效地把专业技术职务与行政职务有效地联动起来。要制定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与管理办法,把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服务实践的能力纳入综合评价与考核之中,让“实绩”说话,并进行贡献奖励。

4.加大资金投入。企业继续教育必须加大经费投入,搞好硬件建设,努力减轻个人负担。继续教育作为企业工程的重要内容,在经费支出上应该担负更大的责任。把关系企业继续教育经费落到实处,通过合理渠道把继续教育经费真正计划到面上,用到继续教育事业上,惠及到个体上。加大继续教育投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和减轻学员负担,提高广大学员的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习,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创新力。

总之,继续教育对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对于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继续教育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解决科技人员素质与生产不适应的矛盾的重要手段。企业继续教育欲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审视自身的实践。 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育理念,走出一条具有本企业特色和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之路。只有这样,企业继续教育才有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唐华 论高职院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J]《现代企业文化》2009年8期。

第11篇

一、培训对象

县文化馆专业技术人员

二、培训时间

2020年7月23日至9月13日

三、培训内容

(一)公需科目培训

1.培训方式

采取网络教育培训的方式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登录市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平台,按照的学习内容参加线上学习。

2.培训课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战略、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等33个方面的网上视频课程。

3.培训学时

每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网上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时

4.培训形式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集中培训、学习理论,再通过教研活动、撰写案例、撰写学习心得等,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是发挥引领作用。加强集中培训辅导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对骨干的培训,然后依靠个体努力即自我培训,从而真正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每人每月都要安排2——4课时的自学时间,要订出自学计划。

三是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规定每周四下午以及五月份和九月份部分周五时间为培训时间,统一组织、专题辅导。其中部分内容还需要由单位进行培训。

四是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有计划培养一批学科骨干校本培训中发挥引领作用。

四、相关要求

1.专业技术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专业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认真参加培训学习,按照培训方案要求按时完成年度继续教育培训任务。

第12篇

关键词: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成为国内外图书馆发展的主流。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给图书馆跨越式发展带来一个重要的契机。用户行为、需求在变化;信息环境、技术在变化;社会期望在变化;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在变化,图书馆的考核指标也从过去的投入输出逐渐变革为输出效益。建设一流图书馆,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关键要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以此来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的自身素质。《图书馆学百科全书》对馆员继续教育的定义是:图书馆员在受过图书馆和情报服务所必须的预备教育之后,对以前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观念不断更新的学习过程,通常又称为继续教育[1]。

1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1.1人员结构所致

对于图书馆发展来说,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关注新技术发展,关注读者的信息环境,关注读者使用的信息工具,与时俱进地创新服务,跟上时代的发展。现如今,无论是公共馆还是高校图书馆中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等学科背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馆员学历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结构单一,年龄结构老化,大多数馆员普遍缺乏应变能力,难以深入开展参考咨询、科技查新、阅读推广等信息服务,面对读者提出的有关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底气不足,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2]。

1.2知识半衰理论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不同时期,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不断出现。最新研究表明:知识的半衰期为2年,即现在,新技术信息每2年增加1倍,意味着大学1年级学的知识到3年级就有一半过时了,纽约时报1周的内容相当于18世纪的人一生的资讯量[3]。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的知识已被历史所淘汰,有必要长期有计划地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1.3制度要求所需

随着国家开展机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后,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数走专业技术岗位系列,极少数人走行政管理岗位系列或工勤岗位系列。根据《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关于加强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管理的通知》的要求,继续教育将采取学时管理,即中级副高、副高正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不少于72学时/年,以5年为一个职称周期,总计应完成360学时。初级中级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不少于40学时/年,总计应完成160学时。由此可见,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从制度上予以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已经成为低一级的馆员向高一级的馆员晋升的硬性指标。1.4自身发展要求通过把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与馆员的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相结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以此来提升馆员的职业素质,支撑与满足馆员的职业发展需求[4]。图书馆员强制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将促使馆员努力学习图书馆所涉及到的工作技能,充分挖掘馆员自身学习动力,有利于调动馆员通过培训掌握的新技能优势更好开展专业服务工作,有利于提高馆员自身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有利于馆员队伍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在高校中及社会中的地位,提高读者满意度。

2继续教育工作的现状

2.1缺乏协调组织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公共图书馆属于文化部门。双轨制长期存在,各自为政,使得图书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无人牵头组织实施。这给图书馆继续教育工作带来学习目标不明确,培训盲目随意性大,相关培训课程开发及利用、相关配套教材、专业培训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脱节,进而无法保证继续教育培训质量[5]。

2.2培训时间冲突

图书馆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外全天侯开放,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空余时间因工作关系无法得到统一保障。统一面授,时间安排不合理,容易造成继续教育面授工作无法解决。

2.3教育内容单调

从目前情况而言,继续教育培训授课内容仍停留在传统范畴,以文化概论、社会文化热点、图书馆学概论、文献分类、文献检索等学科知识为主,缺乏高层次的高、尖、新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培训方式单一,仍以集中面授、灌输式课堂教学为主,缺乏授课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培训中偏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造成图书馆员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更新,忽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研究。

2.4领导重视不足

由于部分图书馆长期以来安排非图书馆专业人士担任领导,领导班子更换频繁,无长远规划设计,无暇静下心去研究图书馆工作。有些馆领导岁数大,缺乏创新意识,只求平安退休,工作中仅仅满足正常借阅等基本需求,读者阅读推广,参考咨询等活动蜻蜓点水。加之图书馆地位不高,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图书馆工作不了解,认为图书馆工作简单,人人都可以干,多数领导和老馆员观念还停留图书馆工作无非就是图书借阅等日常工作中,只要把图书等文献资源能够管理好,读者不出事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意识到继续教育工作可以促进图书馆开展深层次服务工作。

2.5经费无法落实

目前,继续教育工作所带来的实际效益缓慢,无法立竿见影。而各单位都强调项目经费投资效益,使之无法保证合理的经费预算。而个人由于实际收入偏低,自己付费参加继续教育有些困难,容易造成专业技术人员主动放弃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2.6评价标准模糊

由于目前没有相对应的评价标准,使继续教育工作演变成形式主义,甚至有些地方花钱买学时,削弱了图书馆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6]。

3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对策

3.1建立统一协调机构

构建完善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利用各自优势,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分工合作,分步实施,使继续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7]。笔者认为:应由省图书馆学会牵头,各市图书馆学会具体落实。高校图书馆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就近参加省辖市图书馆学会。各单位设立专人负责本单位继续教育人员报名、组织、认证和评估等实际工作。原有的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下属的学术研究和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则主要负责拟定继续教育培训规划、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选拔、信息门户建设、课程专业咨询与服务等工作。只有这样的组织体系才可以保证继续教育工作科学、专业、有效地全面健康发展。

3.2培训内容具有指向性

根据省图书馆学会下设的继续教育委员会讨论制定的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十三五”继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每年确定具体培训方向。培训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工作岗位分类,将细分为文献信息开发、文献采编、读者服务、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选学。各单位也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在线提交相关学习材料,供广大培训者分享新知识和工作心得。

3.3教育模式多元化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里,每个人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很大。继续教育工作将主动出击,改变已有的集中面授等传统学习模式,适应时代需求创新培训工作新模式。通过开展学术沙龙等活动,让每一个馆员都可以分享自己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交流,使自己主动去更新观念,掌握新动向,接受新理论,运用新技术,开拓新思路,提高图书馆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组织馆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学术研讨会、培训班,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动态,回到单位后再进行交流,在提升自我水平的同时也可以让其他馆员受益匪浅。在平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应加强市馆与区县馆之间、公共馆与高校馆之间、高校馆之间的交流。采取馆内轮岗互学、馆外顶岗实习。将具备培养图情专业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选派毕业学生到相关图书馆开展为期4周的实习工作,接受图书馆也可以派员工到派出高校进行为期4周的专业继续教育技能理论培训。这样既可以弥补图情专业学生毕业时找工作没有实践经验的缺陷,也解决了在职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后无人开展工作的问题,是一个双赢、可持续发展的继续教育培训创新新模式。图书馆各部门工作既有联系也有区分,定期开展馆内轮岗、可以使馆员,特别是青年馆员学习到更多的图书馆工作技能。同时还有利于了解馆内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熟悉图书馆工作流程,加深对图书馆工作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科研学术能力,促进馆员从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为以后的深造打下基础[8]。

3.4认证评估标准化

认证评估是检验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要严格执行现在文件所规定的评估项目,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认证评估标准化建设。我们在参考其他行业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搭建“馆员继续教育在线”网络培训平台及其手机版,满足了馆员多元化,专业性的继续教育要求。移动网络继续教育平台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简单易学、方便灵活等优势[9],突破培训工作中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让广大馆员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相关内容,非常适合馆员继续教育的推广应用。新平台将集人员信息注册、课程学习(必修和选修)、学时学分登记评估、在线咨询、网络讨论、提交作业、个人认证打印等功能。课程学习可以采取每隔20分钟插播课程相关选择题3题,全部答对者继续观看学习,观看结束后,系统自行出卷、自动评分。达到60分,系统自动记录学时,学分。课程设置时将图书馆发展趋势、当前热门话题、专业方向技能培训等方面尽量安排合理,将“众口难调”的矛盾降到最低点。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学术水平较高,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主讲人,力争把每一次学习面授和远程同步学习取得应有的效果[10]。每年集中面授结束后合理安排考试。考试题目从实际出发,既要有授课教师上课所讲内容,也要有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所引发的思考,倒逼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学习联系实际工作,做到学以致用。

3.5后勤保障具体化

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每年的工作维持经费中落实继续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到正常财政预算。继续教育培训经费采取政府贴一点,单位补一点,个人交一点,使继续教育工作持久化,降低个人经济负担。在时间安排上,采取多元化,设立每年最低继续教育学时,一个职称周期里打通使用。最大限度地提供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工作的各项保障。

4结语

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制度化刚刚建立不久,科学化可持续性开展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对馆员队伍优化和服务提升乃至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图书馆谋求未来发展,提升自身软实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11]。相关职能部门应从落实完善相应规章制度,保障经费来源等方面来支持开展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各图书馆则应充分利用技术支持、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依托网络化、数字化平台,丰富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拓宽继续教育的途径、改进继续教育的方式,构建和完善新时期下馆员继续教育体系,推动馆员继续教育工作向更持久、更规范、更完善、更高阶段发展,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12]。

参考文献:

[1]周文俊,等,图书馆学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8):493.

[2]杨正先.对大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J].贵图学刊,2013,(4):57-58.

[3]马晨曦.年轻时就懂事[J].神州,2013,(16):12-13.

[4]沙广萍.边缘化趋势下的图书馆员职业危机研究[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4,(8):53-57.

[5][9]丁世昶.21世纪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5):44-46.

[6]孟英华.对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10):134-136.

[8]关朝明.李华蒙.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103-104.

[10]沈霞,尹源,谢志耘,张晓雁,李春英.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新手段———网络课堂[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3):72-74

[11]徐淑娟.郭太敏.王静.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实证研究———以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3,(10):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