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8 05:52: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趣味性;教学手段;课程改革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青少年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奇,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化学知识时,一些小困难便可能使他们失去学习积极性。因此激发并巩固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而从初中化学教学这一角度来说,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更是作用重大。
一、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初中化学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手段应用和教师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在连续的兴趣中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化学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
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化学实验,包括为学生表演化学魔术,充分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征,用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积极求知的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记得在我任教的经历中一个突出的事例是:有一学生因化学实验的妙趣而产生了浓厚的化学兴趣,积极大量地参与小实验和小制作,从中获得了化学基本知识,增长了基本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中考时取得了满分的优异成绩,而他的其它科成绩却都很差。
(二)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的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三)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
许多青少年非常喜欢电子游戏,为此他们可以废寝忘食,为什么?你不得不承认其中有一原因就是游戏软件本身设计制作的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具有青少年所喜爱的趣味性。这说明教育辅助软件的趣味性是激发教学对象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好好利用教育辅助软件。
二、初中化学教案的内容设置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经过几次改编应该说较有特色,比较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认真写好教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一步,让教案把教材内容十分有效地组织表达出来,又不失趣味性,的确需要认真对待和不断地完善。教学内容设计要契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显示出化学教学生动有趣的特点来,令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
1.插图卡通化。Cartoon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图画表达形式,Disney那些著名卡通人物往往使人们终身难忘,而国产卡通《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更让少年儿童们十分崇拜。这种与初中生心理特点非常吻合的表达方式何乐而不为?在初中化学教案中设计的插图中引用卡通形象,使得学生第一感官上就能对化学产生高度兴趣。
2.实验游戏化。“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教案设计中多增加学生参与或直接操作的小实验,能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我尝试过,效果良好。另外,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职业院校 教案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06-01
职业院校的教师多来源于非师范院校,把教案写成讲稿的现象严重存在,因而,职业院校教师明确如何编写教案是十分必要的。
1.教案与讲稿的区别
讲稿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提炼归纳,而合格的教案,不仅要能从中看到教学内容,更要能从中看出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既要反映教什么,也要反映如何教。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备自己,周密设计如何启发学生思维,如何师生互动,如何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等一系列要素[1]。
2.教案主体内容
一般而言,教案应包括两部分:总体规划和实施细则。
2.1总体规划
良好的教学效果建立在合理而明确的总体规划基础之上。总体规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这几部分,内容要完善,文字要简练。教学目标不仅要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更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重点、难点应分别写出,不能混同。重点是相对的,写出重点,可使教者更好地分清主次。尤其是青年教师,更需要精选教学内容,避免平均使用力量[2]。写出难点可使教者设法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写出教具,可避免遗忘,并能使教者认真思考如何使用,以更好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3]。
2.2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即教学进程,不是书写教学内容(讲稿),而应包括怎样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设计时应该考虑三个基本要素:(1)两个遵循:遵循课堂教学基本规律。依据传统的“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教学5环节实施教学。某些环节可适当延伸,灵活应用;遵循操作技能形成规律:由简到难。(2)一个体现:体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普通教师教知识,优秀教师教方法。职业学校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导向的,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3)三个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师生双边活动都应安排具体。对于学生活动,更应预先考虑可能效果,适时评价。
2.2.1课题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出色的导入新课,起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常见的导入方法有:问题导入;情境导入;故事导入;热点导入;实例导入;多媒体演示导入等。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不同类型的新课导入法是成功的关键,但无论设计哪类导入,导语的设计都应短小精悍,一般2―3分钟就要转入正题,以免喧宾夺主。
2.2.2过度艺术及提问技巧
每课时教师通常要讲述多方面的内容,为了使各部分之间衔接连贯,有经验的教师会提前把精心设计的过渡语写入教案。常见的过渡方法有归纳引导式、渲染激励式、穿针引线式及层递设问式等。
此外,提问的设计也很有学问,年轻教师若事先不把设计的问题写在教案中,上课时就容易随意发问,导致问题过难或过浅,阻碍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提问是一种解决“怎样问”的艺术,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发问时机并注意“待答”和“助答”的适时应用。研究表明,课堂提问时,教师应有2个主要的停顿时间: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问题叙述完毕及学生回答结束时,等待30秒的时间,给学生充分思考以及补充的机会。当学生回答不够准确流畅时,教师应积极设法促使转机。这些因素提前体现在教案中,有助于教师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
2.2.3结尾方式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堂课结束前几分钟学生思维最为疲乏,对外界信息尤其是教学内容及其排斥。因而教师要精心设计结束语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归纳总结法、情感激励法、画龙点睛法、学以致用法、解疑答问法等是常用的有效结尾方法。教学新理念认为应把“问号”逐渐融入教学,巧妙设问把课堂结束的“句号”变成“问号”,以刺激学生迫切要探索答案,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3.教案书写附件
3.1板书板画设计
调查表明,优秀教案通常附有板书设计。备课时即对板书有通盘考虑,认真安排这堂课板书哪些内容,先板书什么,后板书什么,哪些东西应该保留讲课终了,哪些东西可随写随擦。讲课结束时,应留下一个完整、美观的主体板书[4]。
3.2弹性预设及特殊标记
最后,还应考虑课时内容过多或有时间剩余,该怎样处理,做好弹性设计。教案写好后,为了醒目或有突发灵感,可以用彩笔标出各种符号以示提醒。
4.教学反思
无论多么精心设计的教案,在付诸实施后,都会出现意料不到的问题。为了扬长避短,教学反思就显得非常重要 [5]。教学反思应该记些什么内容呢,一般应该从两个层面去考虑。(1)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情况、有益见解或者学习中的困惑等;(2)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不足之处与处理方法以及突发灵感等。突发灵感往往转瞬即逝,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以免遗忘。
5.职业院校教师书写教案的几个结合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及学生特点决定了教师备课时应充分考虑三个结合:(1)传授理论知识与指导实践相结合。传授理论时要注意联系实际,指导实践时要注意理论支持。(2)教师素质与学生基础相结合。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相对稍低,教师在讲课时不能贪多求深,否则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教学内容与语言特色相结合。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专业型技能人才,教师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形象生动,更要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把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韩广军.浅谈中专实习课教案的写作[J].科学教育研究,2007,(3):54.
[2]林正庆.谈谈教案的写作[J].邮电高教论坛,1996,(4):54-55.
[3]何川生.浅谈如何写好植物学教案[J].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学报,1996,2(1):40-42.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肠道病毒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公众预防和疫情应急处置。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一) 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关键词:新任体育教师;模块化;教案细化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1-0017-04
对新任教师备课的指导是新任教师建立良好教学信心的开始,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础。笔者多年来在对多名年轻教师备课的指导中发现,很多新任和实习体育教师把备课简单的理解为写教案,匆匆忙忙写完教案就算完成了自己的备课。而这样备课的不足在教学中就逐渐体现在,教师的重难点不准确、教学语言过于繁杂、表达不清晰、示范倾向于表演性质、重难点不突出、对问题估计不足、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场地器材布置使用不合理带来时间的浪费等连锁反应。这样的课堂反馈会让新任教师更为不适,这也是造成新老教师教学效果差异的关键节点。“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出自《诗经》的语句指的是善于思考,才有可能对各种情况有所准备;有所准备,才能做好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为此,笔者构建了教案模块细化表,用于新任教师备课的完善。
一、细化备课模块选择的基本构成、基本原由和所涉及内容详解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上而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有多种属性,分别反映其内部特性。在系统的结构中,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模块化是一种处理复杂系统分解成为更好的可管理模块的方式。本文的备课中教案细化的“模块”则是为了增加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见性,优化教学效果,对教案形成后期,从不同的板块对教案进行仔细推敲修改而进行的固有备课环节。教师在完成教案设计后,围绕所设计的教案,通过对教学中的示范、队列调动、器材合理利用、场地的合理设置、对课堂中预见性问题的解决、学生习惯性思维方式等方面做出针对性备课,再根据教材特点、教学资源情况、学生实际等因素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决策,再将模块有机组合成课堂教学活动方案的教学设计过程。由此,笔者把模块分为教师自己、课标、讲解示范、队列调动、合理利用器材、场地设置、估计预见性问题、学生思维、课堂安全十大模块。
1.备教师模块
教学既应有共性,也应有个性,教学内容如此,教学方式也应如此。在备课设计教案完成后,要梳理教学手段的使用是不是自己得心应手的,怎样避免自己弱项的暴露。“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诠释这句话的现代内涵是: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的已不能只是一桶水,而是一池水、一河水、一江水、天外水。在现代社会面前,已经没有永远的老师,只有永远的学生,教师必须以这种心态去对待新教材才能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思索、有所长进。新任体育教师应温习和查阅有关本次课教学内容的体育学科知识,掌握和研究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及主要培养目标,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观看有关电视广播,对于学生喜爱的明星和赛事,加以记录和整理,这样才能得到学生学习上的信任,学生才会认真的按教师布置的内容进行练习。
2.备课标模块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给了教师很大的教学空间,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备课时教师应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确定好该课程的四维教学目标(运动技能、身体健康、运动参与、心理和社会适应)。完成教案后再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层消化,如运动技能分为初步尝试水平、初步掌握水平和熟练掌握水平三个层次;身体健康促进目标分小、中、大三个层次;运动参与目标分体验、领悟和积极参与水平三个层次;心理和社会适应分层为意志品质、情绪调控、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再次斟酌目标的主次是否合理,确定好多维度的学习目标。
3.备重难点模块
新任教的教师由于刚从大学毕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掌握的能力往往估计不足,对教学工作的结果预期只能根据自己学生时代的相关信息来做出,有不明确、不稳定等特点。还有很多新任教师对技术教学的重难点分析全部来源于教学参考书,对重难点分析不适用于本堂课,重难点分析不适合所教班级,重难点分析过于笼统。这个备课模块主要用于检验教师在显性备课时对重难点的把握做出调整。教师可根据自己学习时候的经验对比教参进行判断,同时也可以找素质较好的学生提前学习,再从中总结本课重难点。
4.备讲解示范模块
新任教师在备课时总认为自己能组织好讲解,而经常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于紧张、教学环境或学生学习氛围等因素而忘词;二是怕学生弄不清楚而不停的讲解反而造成抓不住重点;三是示范为完整示范不能体现教学的重难点;四是示范面选择不正确学生不能观察到动作细节。为此,我们要备讲解示范,即试讲。新任教师根据自己的课时计划在头脑里过一遍,在跟随教学流程过程中把需要教师讲解的地方口述一遍,同时进行简单示范。在讲述过程中注意语言的组织和精炼,使课堂语言严密,合乎逻辑,具有启发性、幽默感,摒弃陈词滥调。示范是体育课中最常用的直观教学法,正确的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而且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盲目的示范和错误的示范只能给教学带来不良影响。新任教师要善用自己独具风格的体态语言,并把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合理紧密配合,使教学更具效果。
对教案的“仇视”主要来自于对教案的管理 现教传媒网 2004年3月26日 “作为教师,写教案不写教案,或写得很潦草的教案乃至抄写教案,孰是孰非?课讲得不好,但教案写得好是否可以得到认可?如果课讲得好,是否就允许教案写得很简单或潦草?”3月12日,《现代教育报》“管理”版刊发两篇文章,对教案提出质疑。其实,尽管一线教师对教案的微词颇多,但他们对教案的“仇视”主要来自于对教案的管理,而不是教案的本身。
教案“罪莫大焉”?
对教案的指摘,概括下来主要有三点: ———“教案无用论”。写教案教师做“无用功”、“出工不出心”,于教学毫无益处,“大约也就是练练字了”。不仅如此还“浪费教师时间、压抑教师个性、阻碍教育创新”。 ———“教案工具论”。教案是领导检查、评价教师的工具。领导懒惰或无能才会在教案上和教师纠缠不清。写教案是迫于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抄抄改改、巧妙应对”。 ———“形而上教案论”。教案从“物化的书面计划”走向“头脑中清晰的思路”,变成“书中夹注、兴之所至的教材点评和只有本人能领会的符号和提纲挚领”。 由此可见教案“罪莫大焉”。果真如是耶?我想就以下几点和大家商榷。 教案与上课存不存在因果关系? “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个立论成不成立?如果不成立,备课和教案的确没有什么用处,是“无用功”,不写也罢。但作为一名任课教师,我深知备课对教学的重要意义。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教师拒绝备课,乃至不负责或狂妄地说:“我不用备课就能上好课。” 我认为最简单的备课也要做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前者指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即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后者指教学过程的计划和安排,即解决“怎么学”的问题。教案的重点在后者即形成教学之预定方案。二者不能顾此失彼,特别是不能盲目重视内容轻易忽视形式。一个教师,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通晓古今,如果教学中没有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学生也不会买你的账;即使你殚精竭虑苦心孤诣嚼碎吃透教材,如果教学中没有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学生的收获也不会很大。因此我认为,教案不仅有用而且必不可少。
有效的教学首要是教案
虽然教学过程受师生情绪、环境、条件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千变万化、难以预料,教案的预见性、计划性和指导性有一定局限,但不能因此而否认教案,而是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案、设计教案、制定教案。课程改革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组织实施教学,首先应该在教案上下功夫,而不是给教案扣上“无用”的帽子,踢到一边。 教学是艺术,更是科学。科学需要严谨的态度、扎扎实实的作风。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也是在严谨认真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难道不做精心准备,不进行周密计划,盲目走进课堂,随心所欲就能培养出“富有灵气、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学生”? 传统教育模式过于强调教学的科学性,忽视艺术性,造成僵化的教学管理和教案模式,让教师苦不堪言。今天我们提倡改革创新、彰显个性、弘扬教学的艺术性,但要谨慎,不能走向另一极端———强调艺术性忽视科学性。高超的教学艺术来自于娴熟的教学技术,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于扎实的工作作风。“头脑中清晰的思路”会因课堂复杂的情况而模糊,让教师手忙脚乱;带有预见性和指导性的“书面计划”,却能让教师心中有数、游刃有余。“书中夹注、兴之所至的教材点评和只有本人能领会的符号和提纲挚领”留下的印象是零散的、杂乱的,只有汇集在一起,经过教师的深思熟虑,形成严谨的方案,才能切实起到作用。因此,形而上的教案要慎言、谨行。
招来“非议”缘于管理
但是,教案为什么会招来这么多的“非议”呢?我想根源不在教案本身,主要在于教案的管理模式和对教案本质的认识。僵化的教育思想必定带来僵化的教育体制,僵化的教育体制必定形成僵化的教育管理,僵化的教案正是必然产物。于是教案由教师必备变成教师负担。更有甚者,某些领导和管理部门以“教案论英雄”,让教案承载了许多不应该承载的、也承载不了的东西,使教案成为僵化管理的工具,人为地加剧了这种畸形的演变。因此教案当改,不能废。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应试教育的危害而废除考试一样,也不能因僵化管理带来的教案的弊端而废除教案。否则,同样是因噎废食。这种“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忽左忽右的思想,于教学改革不利。 众多一线教师对教案的“仇视”主要来自于教案的管理,而不是教案的本身。教案本身并无过错,但要呼吁科学的教案管理,还教案以本来面目。如何改,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打破固定模式。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计划,是教师个人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沉淀,理应是充满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作品,而不是统一模式和过程的“产品”。必须要打破模式观念。同时也要防止“自由化”倾向。不是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学是科学,基本原则和内在规律,是不可违,更不能逆的。因此对这条建议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尊重规律,打破模式。 第二,废除“抄写”教案。以前我所见到的教案一大部分是教材的翻版,甚至是更加精细的教材———连篇累牍的公式推导,大段大段的原理概念,条分缕析的知识脉络。所有这些内容,有的在教材上写得明明白白,教师只需要“抄书”就可以;有的是教材的编写纲目,教师只需要简单“总结、摘抄”就可以。难怪有些教师觉得写教案是“无效劳动”,因为这些概念、原理、推导过程,教师早就心知肚明,教材上写得清清楚楚,何必再抄写一遍呢?这样的教案于教学毫无益处,不要也罢。 第三,施行“设计”教案。“抄写”和“设计”都是动词,“抄写”针对的对象是一个,就是教学内容,“抄写”的结果只是教学内容的再现。而“设计”关注的对象是整体,包括教学全过程,如:对象、情境、条件、手段、方法和内容等等。“抄写”教案和“设计”教案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抄写”教案用手,是“体力劳动”;“设计”教案用脑,是“脑力劳动”。因此,“抄写”教案枯燥、繁琐、做的是“无用功”,教师厌倦。“设计”教案富有挑战和创新,充满个性化,如能实施定能得到教师欢迎。作为教师,也应该认真“设计”教案,避免“抄写”教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设计”教案并不排斥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案的组成部分,但不是重点,更不是全部。 我校在教案改革中,着重有三个方面的突破: ———改革教案的主体。要求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设计意图,即“要干什么?”;二是教学内容,即“干什么?”;三是教学活动,即“怎么干?”引导教师在制定教案时不断思考,采取什么方式、组织什么活动、使用什么手段实现教学目标。这样,促使教师制定教案不是抄写教学内容,而是思考教学设计。 ———改革检查的重点。检查教案时重点不放在书写上,虽然也对书写的规范性提出要求,但不是检查的重点,而把方案的可行性、实效性作为重中之重。 ———改革检查人员的构成。检查人员不应全是行政领导,而要有“专业人士”,如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共同参与检查、评估。
一、参与教师独立思考,形成个体初始教案
大江大河汹涌澎湃、气势磅礴,但它们却是由那无数涓涓细流汇集而成。个人智慧就好像那无数的涓涓细流,是集体智慧的源泉。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备课的效果最终取决于集体智慧发挥的效果,而集体智慧是否得到最大发挥,又首先取决于集体中个人智慧的最大发挥。教师集体备课,不是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取代个体备课的形式,而是对个体备课的发展、补充和完善。所以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的个体独立备课不是被取消,而是成了其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甚至是起始环节。教师个体的独立思考和精心准备,是教师有效集体备课的基础和前提。教师有效集体备课,首先就是要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个体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查阅各种相关的资料,调动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教学流程,精心设计学生作业,形成个体的初始教案。初始教案可以是详案,但这样比较费时,为了减轻教师负担,所以通常可以写成简案,甚至只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构思或框架,不必写出来。
二、参与教师交流讨论,形成集体的案
参与教师个体完成初始教案后,就进入集体备课的核心环节,即参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能否在好的个体教案的基础上形成好的集体教案,达到最佳的集体备课效果,教师间的交流讨论是否深入至关重要。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的讨论一定要深入,畅所欲言,把自己的不同观点和意见都发表出来。只有让这些不同的思想和观点进行充分的碰撞与融合,才能从中提炼出相对较好的东西,才能形成优秀的集体教案。
教师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常常按照以下操作流程进行。
1.参与教师说课。参与教师说课,就是让教师把自己对本堂课教材的理解,课堂整体设计思路、基本框架、采用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教学媒体以及设计意图等等向其他教师进行介绍和展示,使其他教师明确,让其他教师进行评价。在这一环节,可以让所有参与教师分别说课,也可以是部分教师或者一个主备教师说课。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2.参与教师评课。参与教师评课,就是让参与备课的所有教师,对说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发表各自不同意见,评选出其中好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一、设计中的不同之处和改进办法等。
3.进行辩论。在评课过程中,老师们发表了不同的意见,难免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这是就要对这些不能统一的意见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形成共识。辩论时,老师们要以学术研讨的精神来对待,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有所忌讳,就是要使各种思想和观点进行激烈的碰撞。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逐渐达成共识,找出最佳方案。
4.形成集体教案。经过辩论,教师之间形成共识后,参与教师就要一起进行教学设计,形成集体的教案。在集体教案的设计中,可以以个体教案中的某一较好教案为蓝本,对其进行增减修补,形成案。也可以参照各参与教师的意见,博采众长,重新设计。最后由主备教师进行整理,形成教案文本。
三、结合实际,形成集体教案中的特色教案
集体讨论形成的案,只是一个蓝本,而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由于各个班的学生情况有所不同,统一的教案不一定适合每一个班级具体情况。同时,教师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教学风格和教学经验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所交班级的实际情况等对统一的教案进行适当细化和调整,在体验教案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教学特色,使之操作性更强,更加适于自己驾驭和实施,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即在集体教案的基础上形成适于不同具体实施者的特色教案。
四、实践检验,发现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教案如果不付诸教学实践,无论设计得怎样完美,都是一纸空文。一个教案是否有价值吧,必须要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检验教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只有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的暴露其中的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案才能更加科学和合理。因此,形成统一的教案并不是集体备课的终止,而仅仅是完成了其中的一个阶段。
教师既是教案的制定者,也是教案的实施者。教师应形成这样的观念:教案的教学实施不是集体备课的结束,应看作是集体备课的继续,是集体备课的实验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教学的效果,还要关注依据教案进行教学时出现的问题,找出教案中不便于操作的地方和影响教学效果的地方,以便对教案进行改进。为了更好的发现教案中的问题,备课组内的某一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其他教师要积极的参加听课和评课,这既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搭建了一个平台,又便于教师发现教案中存在的问题。
五、反馈交流,逐步完善
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实施中心校和村小统筹管理的方式,以“以人为本、务实致远”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打造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办学特色,以改革备课模式为突破口,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归宿点,成功实现了特色高效办学的育人目标。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务实创新,带领全校教师研发出以“一屏操作,分屏播放,所见不同”为特色的演示型电子教案,真正将教案与课件、备课和上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改革备课模式,实现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数字化校园建设、花园式校园创建、村小均衡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演示型电子教案的开发与应用
多年来,苏密沟中心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水准,始终做为学校的特色品牌,在全市兄弟学校中闻名遐迩。学校在硬件建设、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技能软件建设等项目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率先在乡镇农村中小学中实现“互联网络校校通、局域网络班班通、办公教学数字化”的目标。截止到2010年8月,全乡95%以上的教师都能制作PPT(幻灯片)式电子课件,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和上课,语文、数学等学科已经在尝试WORD电子教案。此时,如何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的现代技术水平,解决全乡课堂教学均衡发展的实际问题,使网络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教学研究、师资培训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突显备课与上课的实效,促进村小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学生享受教育的公平,已成为他们日思夜想的问题。最终,他们把教案改革做为应用资源解决均衡问题的突破口,采取一种将文本教案和电子课件融为一体的新型备课和教学模式,实现上课要像用课件一样使用教案,使教案成为教和学共用的一种手段。以特长创特色,打造苏密教学的新品牌。在不断的思考和研究之中,演示型电子教案的开发和构想逐渐清晰并完善起来。
2010年12月,经过多次商榷与论证,在桦甸市教育局庄庆臻副局长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实行“演示型电子教案”的开发与应用。教导处首先出台“演示型电子教案实施方案”与“演示型电子教案督导细则”,然后由信息处牵头,创建并成立“苏密资源创作团队”――团队成员全部由学校一线教师组成――并对团队成员进行“演示型电子教案创作技能”的系列培训。随后,首批培训结业的十七位团队成员利用假期时间,按照人员分工创作了语文与数学学科的“演示型电子教案母版(下册)”。期间,教导主任与信息主任全程跟踪了此次创作过程,并给予大力的指导与监督,确保了此次创作工作的顺利达成。
2011年3月,演示型电子教案进入试行、应用与论证阶段。学校在全乡37个教学班(中心校、村完小和教学点)全面推行演示型电子教案。
4月,信息处组建以“演示型电子教案”为主的“苏密资源”教育教学网站,旨在“打造农村小学最适用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教案共赏”的开放性教研氛围,为“演示型电子教案”的运作和推广提供了最广泛的交流平台。
5月,学校将此项工程申立为《农村小学学科中演示型电子教案的开发与应用》省级科研课题,并报请吉林市与桦甸市科研所对其进行论证与认定,最终得到一致好评,被誉为“以简单操作呈现巨大效能”的工程。
6月,吉林市网络教学工作研讨会在该校召开,学校以现场会的形式向吉林地区的领导专家与同仁汇报了“演示型电子教案”的原理与运行情况,并全程展示了“演示型电子教案”课堂运用过程。现场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演示型电子教案”被评为“以最简陋的设备,实现最高效的应用”的教学改革工程。演示型电子教案正式得到学者专家的认可。
7月,教导处与信息处将“演示型电子教案”进行了升级与创新,由最初的“流水式”页面更改为“交互式”页面,规范并完善了“演示型电子教案”的格式与内涵,使其更具可塑性与实用性,并组织苏密资源创作团队完成了“演示型电子教案母版(上册)”的创作。同时,英语、音乐、美术、科学、幼儿等各个学科的“演示型电子教案”也陆续进入创作或策划阶段。
二、演示型电子教案原理
1. 什么是演示型电子教案。传统意义上的电子教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PPT(即幻灯片式)式电子教案和Word(即文本式)式电子教案,两者各有优缺点。演示型电子教案是将PPT式电子教案与Word式电子教案进行合理整合,进行优缺点互补――即将Word文本式电子教案整合到PPT电子教案的备注栏中去,上课时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一屏操作,分屏播放,所见不同”的效果。这样做一是能显示教师的教案流程,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教师的导语和结束语等标注到备注栏中去;二是能显示上课时学生学习所用的学习资源,把教学的声像资源、背景资源、知识点、训练题、课件等呈现在幻灯片上。其优点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运用科学的管理机制,使电子教案的制作过程成为教师备课过程,教师使用教案时的自我修改成为教师个性化备课的过程,达到备课与上课真正地整合,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缺点是对创作者的软件操作技能水平要求较高。
2. 演示型电子教案的创作流程。(1)培训:①信息处对苏密资源创作团队成员进行创作技能的培训;信息处对全体教师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②教导处对苏密资源创作团队成员教案设计技能的培训。
(2)创作:①创作团队成员创作演示型电子教案母版;②教导处与信息处对演示型电子教案母版进行检审。
(3)使用:①演示型电子教案母版创作人员对此母版进行解读;②使用者根据使用需要对母版进行二次创作;③教导处与信息处对使用者修改后的演示型电子教案进行检审。
(4)汇总:①信息处按学期收集所有演示型电子教案版本;②分类别存放在“苏密资源”教育教学网站上;③信息处每年对演示型电子教案进行汇总和更新。
3. 演示型电子教案的基本原理。(1)制作原理:制作原理可分为三个层次,演示区的资源堆栈、备注区的教案串连和演示形式的按钮链接。演示区的资源堆栈是指将收集或制作的教育教学资源按照一定的顺序、门类存放在不同的幻灯片演示区域上,并设置各类幻灯片变幻形式;备注区的教案串连是指将一节完整的教案按照教育教学程序分段落插放在不同的幻灯片备注区里面,其所表述的内容与演示区域内的教育教学资源正相吻合;演示形式的按钮链接是指将演示区的资源按照门类进行划分,并用按钮将其链接起来,以达到其立体互连的效果,最大程度地呈现其动态性和可选择性。
(2)应用原理:分为集体应用、个体应用和应用管理三个层次。集体应用是指相同学科同年段的教师针对“演示型电子教案”所进行的集体备课。除常规备课内容以外,新增了诸如“演示型电子教案母版创作意图阐释”、“教学资料演示与说明”等内容;个体应用是指个体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演示型电子教案”而进行的二次备课,即按照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来完成个体应用;应用管理是指教导处与信息处约束和管理“演示型电子教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所制订和出台的一系列办法。
(3)硬件设置原理:信息处对电脑的输出方式进行特殊处理,使幻灯片在播放的时候可以同时投影到两个屏幕上:一个是主屏幕,显示的是演示区域和备注区域两个部分的内容,观看者是教师;另一个是副屏幕,显示的只是演示区域的内容,观看者是学生。两个屏幕并连在同一台电脑上,由授课教师操控。
4. 演示型电子教案的监管机制。对演示型电子教案的有效监管,是演示型电子教案得以施行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学校采取以“集中培训,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全员过关为流程,以“三检一测、分头管理”的模式来保证电子教案的实效应用。三检:即每周必检二次备课的进度,每月抽检二次备课的质量,每月末检查二次备课流程和教学手记;一测即每次随堂听课必进行当堂教学效果检测,对三率进行分析,指导教师备课与教案的应用;分头管理:各村小校长分别管理自己学校教师的电子教案,中心校教务处查教师的使用与校长的指导。科学的监测管理与评价机制调动了教师的热情,强化了教师的应用意识。教师对演示型电子教案的认可与教务处科学的监管,使电子教案在该校语文数学课堂上的使用率达到100%。
实践证明,演示型电子教案资源丰富,节省了教师查找资料、重复书写的繁琐过程;优秀的导语、多样化的习题和准确的目标及科学的教学流程,是对素质差的教师的专业引领,教案成为村小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的平台;应用学科模板可以进行二次备课,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可修改性彰显了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全乡同步利用网络资源上课,真正实现了共享教育资源和共同提高质量的均衡。
目前,该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务实效,出精品,创特色”是他们提出的更响的口号,也是他们更高的追求。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增强了教师工作的自信心,消除了职业倦怠,他们感受到了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为乡村孩子的人生公平起步奠基,为实现每一名乡村学生教育的公平,他们迈出了改革创新的第一步,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继续为缩短中心校与村小教育的差距,推进乡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实现全市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期待着他们的备课改革能为传统的教案书写弊端带来一缕春风。
注释:
[关键词] 感悟 教案 书写 备课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5(c)-0000-00
书写教案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一大环节。教案是实现教材及大纲要求,向课堂教学过渡的必经环节,它上承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下接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因此它也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键点。
教师像一个导演,教案像一个剧本。如果想要做一个优秀的导演,就要有一个好的剧本,我们对于剧本的操作、角色的配置都该有预见性,而这个预见性就反映到剧本里。现今由于教育改革的推进,各种版本的教材以及各式各样的教学辅助材料摆在了教师的案头,那么教案在教学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教师该如何完成一份合格的教案呢?
1、教案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重要性
老话说的好,用眼睛去看十遍,不如自己动手写一遍,通过写教案可以让教师对教学内容予以更深刻的理解,对自己的教学质量进行深刻的反思,通过写教案能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做出对比,在以前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从而获取更多的经验,这样才会使教师对教学越来越熟练,这种做法更适用于经验相对少一点的老师,让他们对自己的教学做出相应规划,以便于提供他们的自信和教学能力。
近几年教学改革越来越浓烈,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推进更使得我们对教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案中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甚至要有详细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用具,以及教学安排及具体实施等内容,对于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各个环节都要有一定的描述,因此,对于教师来讲设计好一堂课的教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教案的设计老师能够把握每一节课所教学内容的多少,教师能掌握每名学生在学习中的动向。通过教案能够更明确教学方法,凸显教学内容。所以教案不仅要写,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浪潮不断更新、改进,教案作为我们老师经验积累的仓库会更加丰富!
2、教案反映教师教学活动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认真写教案,无论纸质教案还是电子教案,只要认真的完成一份教案就是对教学活动的一份承诺。因为如何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如何采取方法进行重点难点的突破,如何设计板书,如何实施教学进程、开展教学活动都能在教案里充分的体现,这些是教师成长的必需的常规,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中积累教学经验。
教案应该灵活的去写,不能总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块去复制,教案主要是一堂课重点内容的体现,要学会抓重点,怎么去实施教学活动,师生间怎么去进行互动,这些都要在教案里体现出来,教案写的好,对教师上课是很大的帮助和点拨,也能成为日后学习的借鉴,多多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不应该让它成为一种负担。在教案中可以明确的看出来教师们的主题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写的好的老师也能从中体现出教学精华,教学中学到的和失去的理念,成为反馈教学、总结教学的一种方式方法。这样写教案才有意义,一个对学生对工作负责的老师,就会对教案予以认真的态度,工整的去完成每一个环节,当然他新颖的教学思想也会得到老师们的认可给予好评。他的教学成绩也一定会名列前茅,这就是写教案的好处,反而不是一种负担。
所以,教案要与课堂进行有效的结合,主要是要调整好心态,也就是老师怎么对待教学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写教案就是一种老师对工作是否认真的态度,是对教学思路、教学思想的一种展示,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学会写教案。
3、绝不提倡“零”教案
尽管我对写教案也不是很感兴趣,从教至今找不出一个像样的教案,尽管所有的老师都对写教案多少都有些怨言,但我还是认为绝不提倡“零”教案。
假如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或某位老师接了一门新课,那么讲课之前,就必须要认认真真地备课,认真写教案。这个过程是掌握内容的过程,也是研读教材的过程,更是设计教学过程的过程。有了认真备课这个前提,老师才会在课上做到游刃有余,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而作为自己教学过程的经验总结的教案,不仅仅见证了自己的从教过程,而且会成为自己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一个阶梯。教案就好像是一份历史档案,以后再教相关知识的时候,再备课的时候就会相对轻松一些,拿来以往的教案经过修改或重新编制继续使用。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写教案是促使自己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现在教材里的内容比起以前都很灵活,很多新内容、新知识都需要好好的去讲解去研读,一旦讲不好,老师就会陷入被动,所以怎么上课,怎么上好一堂精彩的课是另外一回事,要理清课堂的思路,设计好教学环节,熟悉教学内容从而灵活运用,所以说写教案其实就是理清思路的一种方法,写了,教师心里就有数了,就避免了知识缺乏、紧张引起的手忙脚乱。
也有很多老师采用网上备课的形式,这大大减轻了自己的劳动强度,但是在网上备课也不能抄袭别人的教案来用,还有根据自己的实际课堂情况来进行筛选,这也是备课的一个过程,有了自己的东西,不全是抄袭别人的,才能把课堂讲的更生动。
无论纸质教案还是电子教案,用心来完成都是出色的教案。总之,写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认真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写教案的意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教案是教师授课的方案,也叫课时计划。它是以书面形式说明教学进程及其实施方法的设计书。
一、教案的作用
教案在教学工作中有巨大作用。①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可使教师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稳定性,可使教师有条不紊的控制教学进程。③能锻炼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法水平。④为教师检查自己教学效果和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
二、编写教案的方法和步骤
编写教案是一种复杂、艰巨的工作。课堂教学设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编写地理教案的方法和步骤通常是:分析教材、组织教材、确定教学目的、钻研教学方法、进行板书设计、安排教学程序,最后以书面形式写出地理教案。这个编写地理教案的程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教案的形式,不必拘于一格。只要能够做到全面反映:教学题目、重点和难点、课的类型、直观教具、教学过程(环节、内容、方法、时间分配)和课后分析这些项目即可。可以把这些项目制成表格,称为表格式教案;亦可把这些项目一一列出,称为纲目式教案,两种形式均可。
三、地理教案的基本要求
地理教案的编写,要合乎下列基本要求;①所定教学目的,既要简明,又要具体;既有智育目的,还有德育目的。②内容准确,并能及时引进新资料。③教案中不仅有文字表述,又要有图象设计和方法说明。能反映出教与学的活动。④教案详略要适中。新教师应详细些,不能靠灵感。有经验的教师可以简略些,但也不能过于简略。过于简略的公式化教案,对教师帮助不大。⑤字迹要清晰,板图、板画要醒目。
1教案在气象继续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案是教师为传授学科特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训练学生的学科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态度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也是教师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将特定时段的教学活动及其内容和形式进行有机组合、有序排列而形成的教学实施体系。教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载体,也是教师备课成果的主要标志。授课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载体,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
1.1教案对于培训教学活动组织的作用
备课是教学准备的关键,教案是备课的真正载体。撰写教案的过程是对备课中所做的各种课堂教学设想进一步条理化、科学化,并用文字书面表达的过程。撰写教案是备课的关键环节,也是备课的物化成果之一。教案是教学(培训)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大纲)的进一步细化,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蓝图,是准确控制课堂节奏的行动指南,也是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写好一份教案,教师花费的时间是一堂课的3~6倍,新教师甚至达到10倍以上。
1.2教案在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效益中的作用
教案是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效益的基础,对于气象继续教育而言,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补充,例如公式推导、天气图分析等,还是天气预报服务管理实践,例如个例分析、思维导图绘制等,都需要遵守严格的思维逻辑。不少年轻教师重视技术,忽视备课和教案编写。虽然乍一看起来视觉效果十分丰富,但教学完成后并没有点透知识点及其组织逻辑,反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技术会不断发展变化,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都需要精心设计讲授思路、系统传递教学内容、合理把握重点难点,才能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1.3教案在教师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实施者,编写教案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培训机构核心能力建设的要求。教师“以教学为中心”,撰写教案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应该把“如何撰写教案”纳入青年师资培训,对教案撰写的规范、要求、目的、意义等进行宣讲,让教师了解教案撰写要求,掌握教案撰写技巧。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把教案的监督、考核评价作为教学管理和教师管理的重要部分。
2教案编制方法
2.1教案基本要素
一份完整的教案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课程基本情况,包括课程名称、课时数、节次、授课对象、选用教材;第二部分是教学要求,包括学员学情分析(学员学历背景、专业知识背景、学员岗位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材分析(包括教材、讲义、教学个例、案例分析等各类型参考材料);第三部分是课程设计,首先要有课程导入(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有哪些,后续课程有哪些),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法与手段应用、考核方式、课后反思等;第四部分是教案审定情况,即教务部门、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或教学组组长对该教案的评阅意见。
2.2教案编制思路
教案的编制要以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观念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标准规定了本门课程和各章节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包括重点、难点)等,体现了本门(节)课在实现整体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只有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才能保证整体培养目标的实现,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授课方向。教学方案整体设计的核心是教学环境、内容、手段、方法、目标的确定。一般教案编制由教学团队分工按照编制流程完成编写,包括教学大纲研读、教学目标确定、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或教材编写、教学环境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择等。教案必须清晰规划出课堂教学的详细步骤和教学行为,以构建清晰有序的教学程序,确保课堂教学按照既定思路有序推进。教案的编制要以满足所有学员知识、技能、态度协调发展为落脚点,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因材施教,加强教学双方互动,鼓励学员质疑探究。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要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
2.3教案质量评价
一个科学的教案评价办法,可以充分发挥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教案评价要注意几点原则:一是形式与内容并举,二是共性与个性兼顾,三是专家评估、同行评估和学生评估相结合。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特点,不能以统一的脚本型教案标准要求所有教师,同时把教案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与工作质量的考核,使教师撰写的教案得到应有的社会价值判断,形成教案质量保证的长效机制。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备课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传统的备课模式——手写教案
传统的教案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再熟悉不过的,其格式大致包括:课题、课型、教学要求、重点、难点、过程。在传统的备课模式下,教师将课本、教案集、练习册进行加工整理,形成“三位一体”的教案,完成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准备工作,备课的完成以写好教案为标志。教师备详案的话,得花数小时。备课成了教师最辛苦、最重要的工作,牵制了教师大量的精力。传统的教案是延续了几十年的教育产物。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下,它承载着教育的希望,发过热、发过光。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每位一线教师深感传统的备课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并暴露出一些弊端:第一,教案本是“一次性”物质。第二,教案本补充、完善不方便。第三,教案内容每年重复书写。第四,个别学科备课、教案“两条腿走路”。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一直受到传统备课模式的困扰,并且成了制约教师发展、提升的瓶颈。
二、创新的备课模式——电子教案
如何才能克服传统备课模式的局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改革备课模式势在必行。近年来,各校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深刻领悟素质教育的精髓和新课程的理念,紧跟素质教育步伐,虚心学习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理念和做法。以“讲学稿”为蓝本,创设了各有特色的电子教案。经历了四个阶段:学习准备阶段、试点探索阶段、全面推广阶段、规范管理阶段。目前,电子教案已经是多数学校的主要教案形式。
三、精美的备课形式——多媒体教案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创设了广阔的平台。多媒体教学已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借助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弥补以前教师授课时“一枝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有着巨大优势。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图形、视频图像、动画等于一体,形象逼真、生动新颖,更好地为学生创设了生动、形象、多样化、接近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良好情感。多媒体教学可以化静态为动态,突破学习难点,更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前,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上课已是蔚然成风。许多老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突破了自我、提升了品位。
今天,我们提出反思传统的备课模式,不是对它进行否定。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进行备课、上课,是对传统备课模式的完善、发展,是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改革之路才能走得更宽、更远。
一、实现原教学资源的再利用。
相信多数的美术教师都有同感,由于中学美术每星期就一节美术课,如果学校的规模不大,初中各年段都只有一个教师担纲,每年只要教材不变,授课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教案年复一年的写着,美术教师多数的时间却消耗在毫无创新的书写上,有时为了应付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还不得不将教案写的八股一些、规范一些。另外,在教案本上写教案,往往一个学期结束了,教案也旧了,来年要上这一堂课,多数教师也不会去翻找旧教案,还得按照书写教案的要求标准再重复劳动,造成原有资源的浪费,而用电脑写教案具有可以随意增添、删除,存贮容量大的特点,它能很好地保留原教案里教学的精华,删除自己认为不太满意的地方,增加更合理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到教案中,特别是美术课需要备一些范图,在电脑上进行绘画和图画资料的插入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教师的劳动就从过去的反复爬格子,不断的书写转化为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创造性劳动中来,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设计教案,查找资料上,大大节省抄抄写写无谓的劳动。
著名画家徐悲鸿曾有名语:“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画可采入者融之”。这名话虽谈的是画法,但也同样适合指导教师备课,用电脑管理和书写教案对原教案中佳者守之和对不佳者弃之,未足者增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十分有效地塑造明日的社会”。不难看出以计算机为主的新技术将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电脑管理教案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极大的便利。
1、共享网上信息资源
过去教师书写的教案相对封闭,所开发、应用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往往就是教参之类有限的几本书,虽然也可以去图书馆找资料,但是中学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图书馆资料的难找和不全,倘若不是很重要的课,如公开课、汇报课等,很多教师一般很少去书店、图书馆找资料。而用电脑书写和管理的教案,只要一根电话线,我们就能很快地进入因特网神奇的网络世界。我们可以登陆相关网站看看同行的教案、论文,下载美术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并以他人的教学经验启示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在诸多相关信息的不断碰撞中,构架起开放的教学模式。我们还能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拓宽我们的教学空间,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这对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提出的打破过去过分强调学科中心原则,提倡知识的综合性、兼容性、应用性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网上交流、教研
因美术学科属于小学科,在校美术教师一般仅为一至二名,势单力薄,过去学校搞的是应试教育,对非统考科都比较不重视,将音、体、美小三门简单地划在一起教研,美术教师难以分享群体的智慧,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横向的网上交流形式,可以登陆相关网站共享互联网资源,参加网上论谈,同行之间也能彩互相用电子邮件交流,以此拉近了同行之间的距离,大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局部走向整体,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使教案更趋丰富,充实。
三、实际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