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化学案例

初中化学案例

时间:2022-02-23 01:39: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化学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化学案例

第1篇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教材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教材还介绍了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连同在“化学 技术 社会”中介绍的高新科技的内容――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

二、教学过程

投影展示生产、生活中金属制品的图片.

学生看图、思考.

提问图片中的制品主要由什么材料制成?

讲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根据生活经验,你所知道的金属有哪些?你见过哪些金属制品?请完成下表.

我所知道的金属…我所见过的金属制品…学生联系生活和所学化学知识,完成表格.

小结:金属的种类有很多,而我们最常见的金属有铁、铝和铜.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增加学生的信息量,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在高新技术、国防建设、美化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加深学生对金属材料的认识,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并培养学习兴趣.

投影展示铜和铁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

设计意图历史介绍.

下面我们就以铜、铁为例,来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投影探究活动的主题)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感觉一下同体积不同金属块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

3.试试不同金属片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它们硬度是否相同.

4.用电池和小灯泡等试试他们能否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5.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传热. 分组实验 使实验探究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尝试探究成功的快乐.

分组进行活动与探究、完成报告、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实验现象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举例说明该性质的用途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学生完成报告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强化评价功能,通过评价,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板书.

实验1的结论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

实验2和实验3的结论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金属常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实验4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各不相同.

实验5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热性.在学习《酸碱盐》时,我就采用激趣引入:“一日三餐,我们离不开食盐;改良土壤酸性,少不了熟石灰;化学实验,常用到酸、碱、盐.”之后告诉学生,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酸碱盐的广泛应用.在讲《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对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性、是否支持燃烧及是否与水反应的学习,是让学生先猜想,再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来验证其猜想.课堂上将雪碧碳酸饮料振荡后打开瓶盖,观察到冒出很多气泡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提出问题:为什么碳酸饮料会产生CO2?CO2如何检验?从而明确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原理,得出CO2检验方法,从生活走进化学.通过学生熟悉的碳酸饮料来探究物质的性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展示细铜丝、薄铜片等.

介绍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总结并板书有颜色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且熔点较高.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整理知识点,并让学生学会如何整理知识.

讨论1.制造飞机和制造机器底座,对所用金属的密度和硬度会有什么要求?

2.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你认为它利用了钨的哪些性质?

学生思考,讨论.

设计意图体现知识的应用性,联系社会,联系生活.增强学生用化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

教师:金属不仅具有以上共性还有各自的特性.

学生分析、比较,讨论交流汇报.

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P3表8-1)

设计意图增强化学课堂的趣味性,知识性.让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归纳出物质的用途与哪些因素有关.

投影金属之最(课本P4)

教师:(投影展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阅读并短时记忆.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符合新课程理念.为比较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性质的差异做铺垫,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生总结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投影展示飞机图片,思考制造飞机的材料中为什么大量使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

设疑什么是合金?

合金的性质与其组分金属有何不同?

合金的应用范围怎样?

我们常用的合金有哪些?

哪些合金最有前途?

学生阅读课本P4-5《合金》的内容,并归纳出结论.

讲解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介绍生铁和钢.

比较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比较.

实验探究实验8-1(备注:焊锡和锡的比较课外完成)

1.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光泽、颜色.

2.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

性质比较现象黄铜铜焊锡锡光泽和颜色硬度结论设计实验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硬度.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合金的熔点与其组分金属相比,又有何特点呢?组织课本第五页“讨论”:

查阅资料,了解焊锡和武德合金(铅、铋、锡和镉组成的合金)的用途.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纯金属合金铅镉铋锡焊锡武德合金熔点/℃32732127123218370启示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从而使合金更容易适合于不同的用途.

学生分析表中数据,交流讨论得到的启示.

设计意图比较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不同.

讲解3.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学生举例说明.

展示几种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通过投影展示增强直观性.

叙述合金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新的金属和合金一直在被不断的发展和应用.例如,钛和钛合金就是近30年来引起人们普遍重视和关注的一种新型金属材料.

4.钛和钛合金新型金属材料

展示钛和钛合金、新型金属材料的有关资料.

小结课本P7.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展示课前查阅有关“未来金属──钛和钛合金”的资料(钛合金的广泛应用,优良性能,发展前景……).

让学生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贡献.

布置课外作业习题4、5.

做一做家庭小实验――淬火与回火

布置学生在家里做一做淬火和回火的实验,并写好实验报告,在化学小组内交流实验现象和结果.

设计意图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化学学习的可持续性.

第2篇

初中化学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策略;达成策略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方法或第一工作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只有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制定教学目标,才不会使制定的教学目标流于形式。初中化学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是每节复习课的“指挥棒”,它决定着整节复习课的方向、过程和结果评估。实践证明,初中化学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对于初中化学总复习具有重要作用。除了设计合理的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以外,如何达成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是另外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基于长期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索并进行反思,积累一些经验和感想,期望对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有所帮助。

一、初中化学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国际上有很多流派,笔者比较赞赏格朗伦的提法。格朗伦在1978年提出:教学目标应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来陈述概括,再用可观察的行为作例子使目标具体化。笔者对此的理解是,教学目标要注重学生的三维目标,具体表述应关注到以下几点:(1)教学目标表述的对象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2)用尽可能具体且可以测量的方式来表述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的表述内容应能反映出学习结果的类型和 层次。

在初中总复习过程中,有些学校采用按教材章节安排复习的方式,笔者所在学校是采用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划分的五个一级主题进行专题复习。无论采用什么顺序复习,复习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总依据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二级主题中所列“标准”分化几课时完成,再把一课时的“标准”按照格朗伦方法设计成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

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的“标准”有7条,我们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安排完成:

1.了解检测溶液酸碱性的方法: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pH试纸。

2.知道酸碱性会影响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

笔者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融合在一起具体细化表述如下:

1.通过教师的引导能说出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用指示剂,如石蕊、酚酞等;能识别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以及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显示颜色;能描述pH大小与酸碱度的关系,认识pH是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知道酸碱性会影响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体会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几种常见液体的酸碱性;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并能用文字描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体验通过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乐趣。

二、初中化学总复习课时教学目标达成策略

“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蕴涵着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课程标准中这段话说明了“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在近几年的泉州市中考化学科目考试卷中,“身边的化学物质”在考试的知识结构中都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考点渗透到各种类型题中,若能完成好该专题的复习,无疑为中考打胜仗清除了不少障碍。根据该主题知识结构特点并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堂复习课设置“三步曲”,促进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

1.第一步:实验趣激法引入复习课

“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的知识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归纳、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从重难点知识梳理到典型习题剖析及解题方法分析,教师讲得即使非常细致,分析得十分透彻,总结得特别全面,对学生来讲纯理论的复习仍然会觉得枯燥无味。如何能在复习课的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并使他们能专注并充满热情地参与到整节复习课的活动中,有趣的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但复习课的实验绝不能是重复平时课本中的[实验与探索]或[观察与思考]栏目中的实验,必须是有趣味的,能引发学生思考且又能与本节复习课的课时教学目标相吻合,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复习课时教学目标对常规实验进行整合开发,创新设计,做好课前充分的研究和准备。

【案例1】“我们周围的空气”主题复习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原理,会写相关化学方程式,能描述减少误差的操作细节。

选择的实验:

图1实验装置左侧的现象能唤起学生头脑中知识的再现,使学生顺利完成对空气的成分这一目标知识的梳理,而右侧的异常现象又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为何不能用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随着教师的释疑,学生对该实验的原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该实验我们还进行了弹性处理,对基础好的班级还进一步讨论右侧的实验装置如何进行改进也能得到和左侧装置一样的实验结论。

【案例2】“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主题复习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学生实验,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出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用途,会熟练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选择的实验:化学小魔术“魔水”

通过这个趣味实验,引导学生书写相关的方程式,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归纳。

这一环节,虽然仅花了3-5分钟,却是每节课的“课眼”,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专注于复习课后面的各个环节中,大大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

2.第二步:师生学案齐亮相,进行知识的全面梳理

我们每节复习课课前都会布置学生根据配套复习用书《复习指南》,针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对要复习的专题设计一个简单的《复习学案》,让学生通过三个问题得到一份比较合理的学案:1.“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引发学生整理知识;2.“你有什么问题”引发学生的真实问题;3.“我想问老师的问题”让学生关注可能存在的问题。当然学生的《复习学案》对知识的梳理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漏,教师也要对本专题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精心设计一份较规范、完整《复习学案》,印刷装订成册形成校本复习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这个环节是每节复习课的核心环节,关系着学生对本专题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有了第一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对每节复习课都充满期待,他们体会了教师的辛勤付出,因此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也乐意配合。在此环节中笔者也大胆利用知识基础扎实、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来讲解重点知识,教师做好补充,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保持课堂活跃的气氛,同时能让学生以他们的视角来强调知识的记忆和梳理方法,在课堂上能擦出很多火花,转化成许多新的教学资源。当然,这个课堂环节要因班级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具体调整时间和人数,因此也就要求教师除了备课还要充分地备学生。以下是笔者所在备课组整理归纳的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1】“氧气化学性质知识梳理”(表格法)

【案例2】“金属与金属矿物”主题复习(知识结构梳理图)

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归纳

3.第三步:重视错题集,巩固基础知识

第3篇

[关键词]化学;衔接障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5-0076-03

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教学,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学习更高一层次的学习,高中化学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有了质的飞跃,加上课本内容与考题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导致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些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学习化学十分困难,产生不少困惑,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学习兴趣降低。如何使初中化学的启蒙教育向高中化学的基础教育平稳过渡是高一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中学化学教师对于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也已探讨多年,现结合本校具体教学实践,就初高中化学的衔接谈几点应对策略。

一、明确初高中化学“三维”教学目标的差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初中对“认知目标”的要求为“知道认识理解”,而高中在“认知目标”的要求上增加了高层次的“应用”,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要求较低,为“了解”“认识”“初步学会”等层次,而高中要求较高且更加具体化,如:“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等,即对过程方法的体验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初中要求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生活环境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而高中更强调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即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初高中化学衔接的障碍及其应对策略

(一)学习内容

衔接障碍:初高中课程内容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产生畏难心理。初中化学学习内容主要是启蒙性和常识性的基础化学,对思维能力要求低,而高中化学的知识容量与思维难度均高于初中。

应对策略:集中复习――集中复习初中化学内容,如常见元素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专题复习――如化学计算中“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和“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穿插复习――以旧知识作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知识。

(二)教学方法

衔接障碍:初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式不尽相同,高中教师若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教学上把握不好,很容易导致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不适应。

应对策略:教师要使学生的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动学习知识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探究式教学,启发、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三)学习方法

衔接障碍:不少高一学生停留在初中的学习方法上,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导致其高中化学学习事倍功半,适应性差。高中化学对学生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若教师不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不能较快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则难以适应高中紧张的化学学习活动。

应对策略:加强学习动机培养,引导正确的学习观;实施情感教育,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关注课堂教学,以情动人;重视课外生活,以情育人。

三、本校的教学实践具体内容

(一)充分利用集体力量

高中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对初高中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总结初高中教材(新人教版)教学内容的知识结合点。对于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出现的重复点、衔接点和断层点,有针对性地统一操作。重复点――“以旧带新”引入教学或“课前自学”学案。衔接点――抓住衔接,让知识自然过渡。断层点――课前必备知识拓展资料(初中已出现但不作考试要求)或课前预习材料(新知识、新内容)。集体备课避免了每位教师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在学框架下有的放矢地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

教学案例: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与九年级教材第十单元酸和碱有知识结合点。

1.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

初中化学中以“常见的酸”为标题,学习了盐酸、硫酸的性质及用途。化学必修1中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的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学习了氧化剂、还原剂及常见的氧化剂浓硫酸、硝酸。本课时教材从初高中衔接来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的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从它在化学必修1中所处的位置来看是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可以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2.挖掘教材p.100,思考与交流作为本节课的情景引入:

(1)展示硫酸、硝酸、盐酸三瓶酸的实物,学生完成学案上化学式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2)通过分析酸的组成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酸的通性:

能与指示剂作用,如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能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3)通过提问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为什么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引出浓硫酸和硝酸特性的教学。

为加强学生知识的衔接特加入:

请大家分述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二)师生关系融洽,教师主动帮助学生平稳过渡

1.教师向刚入高一的学生说明高中学习特点,使学生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军训期间让学生做好新学期准备,即对初中化学内容的复习。

2.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思考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较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师生互为“攻守”方,教师设计各种“挑战”来培养学生思维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会用”新知识“开而弗达”――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答案,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成功”感是推动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成功带来的喜悦可以克服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3.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具体方法有:(1)引导学生梳理初高中化学知识框架。化学知识素有杂、乱、多、细、碎之称,如果不对它进行有序排列和系统分类,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带来困难。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上下联系并鼓励学生及时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2)精选习题,提高学生审题、解题能力。

教学案例: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们攀越硫的最高山峰,去领略它特别的风光。

新旧过渡:稀硫酸主要体现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呢?

硫酸的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如何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实验探究:(1)补充演示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的实验,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对该实验进行评价、改进。如可用下列仪器药品组装成实验装置,既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又能避免污染环境:几支试管(内放蔗糖)、弹孔胶塞、分液漏斗(盛放浓硫酸)、导管、试管(内放NaOH溶液)。(2)铜丝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课本的实验装置能否加以改进?

可行性实验改进方案之一:

若把铜粉换成锌粉,情况是否相同?试写出可能的反应方程式。

总之,衔接教学不是通过几个课时教学就能完成的,一线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及时地进行调整,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的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初中化学 实施策略

初中化学课堂对于学生化学知识的建构十分的重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实现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的开展化学课堂的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模式解析

案例教学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要求,在课堂上通过描述具体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出学习的主体性,并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研发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案例。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并根据案例内容和教材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和评价。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施

1.选择案例,合理制定计划

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中首要的问题是案例的选择,这一环节既是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中的基础环节,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上课之前教师应根据紧密围绕初中化学章节学习的特性对相关案例进行筛选,以选择出适合初中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优秀案例。在选择好相应的案例之后,教师要对整个案例教学的流程做出相关计划,以保证对案例教学过程的合理引导和有效掌控。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案例设定好相关讨论和思考的问题。其次,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能想到的问题和可能会忽略的问题,以便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引导和解答。最后,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到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以便及时调整。

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

教师在向学生提供案例的同时要向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与教学内容取得一定联系;其次,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提出一些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兴趣的问题;最后,教师所做出的提问要有良好的实践操作意义,能够推动整个案例教学的有序进行。如在“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利用珠江惊现“水雷”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提出“为什么钠遇到水会爆炸?”、“事件中在别的金属桶爆炸时为什么有五个没有爆炸,这五个金属桶该如何处理?”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或集体讨论。

3.注意引导,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充分激发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管是在小组讨论或集体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都要适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去考虑和解答案例,并及时将学生拉回案例讨论的主要方向上。同时,教师要专心听取和记录下学生讨论的相关观点和解决办法,而不要向学生传达一些自己已经准备好的观点或者解决办法,做好引导工作,并注意以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互动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良好和谐的讨论氛围,促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4.总结案例,提高教学实效

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对案例教学的总结,首先,教师要针对案例及案例讨论情况进行总结,以使学生能够系统的了解案例与所学知识上的衔接,使其更好地运用相关理论。其次,教师应对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多多表扬学生的表现,并对学生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以总结他们在案例教学中的收获和心得,并展望自己在以后的案例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从而真正发挥教学方法的优势,实现教学的实效性。

结语

在初中化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教师应注重案例的选择,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注重挖掘案例中富涵的鲜明、强烈和错综复杂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并注意对案例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和控制,以引导者的身份确保教学活动的开展沿着教育计划进行,最后还应做好案例总结,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开展的实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教学研究

        (2)高效教学呼唤有效的问题设计 范曰清

        (6)谈初中学生如何构建定性和定量的概念模型 田长明

        (8)试论化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苏菲男 王后雄

        (10)培养学生“解说”能力 提高化学教学成效 赵国敏

        (13)习题讲评促成学生化学认知结构的二次建构 严密

        (15)在“认知冲突”中系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朱建兵 袁春仙

        (18)家庭小实验在分子、原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汤凌云 袁新刚

        (20)用excel设计化学试卷分析模板 林秋成

        (23)高中有机化学“直观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 李敏 赵建宁

        (25)利用生活中的物质 渗透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金庆华

        课堂教学研究

        (27)贯彻新颁课程标准 实施初中“基础实验”——一节“基础实验”公开观摩课的纪实与思考 沈伟红

        (30)自信、快乐源自化学课堂——“展评学习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徐晓春

        (34)同课异构——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艺术化的展现——观摩展示课《铝及其化合物》有感 王敏

        (36)合理洗课,打造简约高效的化学课堂 殷志忠

        (38)实施问题导学 提高教学实效 袁婷婷 江锡钧

        (40)高一化学起始阶段还可以这么教 姚天虬

        (42)人文话题 科学解决——“应用溶解氧传感器提升金鱼幸福感”教学案例 罗嘉

        (45)融入智慧,让化学课堂灵动起来——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 曹斌

        (47)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刘水峰

        课程改革研究

        (49)夯实基本内容要求 防止实验教学滑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012年版)“科学探究”内容重大变化解读 胡巢生

        (52)理性分析教材练习 优化化学作业设计 施爱彬 孙天山

        (5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本实验的使用策略 王旭红

        (58)关于“问题链·导学”模式的实施和推广的几点思考 唐杰

        (61)分子、原子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初步构建微粒观 张彩玲

        (64)文本研读 能力提升——例谈对化学教材的再加工 马学东

        教师专业发展

        (66)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饶志权

        调查与研究

        (69)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调查和研究 张荣 许志勤

        教学设计

        (71)情境中引发兴趣 探究中把握规律——苏教版化学2“乙醇”教学设计 高欣漫 郑柳萍

        (74)“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思考 张新桥

        (76)“脂肪烃”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周新起

        问题

讨论与思考

        (79)两个实验引发的思考 李传庆

        复习指导

        (80)夯实基础 注重融合 彰显素养——谈高三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复习策略 周跃

        (83)浅谈提高单元复习课效率的方法——以“溶液”单元复习为例 吴丛铎

        来自课堂

        (86)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尝试 贾红梅

        (88)用爱转化学困生 丁玲杰 王永臻

        实验教学研究

        (90)利用数字化实验研究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陈功 罗榆琴 佘文静 马宏佳

        (93)注射器在微型化学实验改进中的妙用 李耀军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案例研究;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97-01

目前我国探究式教学发展的状况是,80年代以来我国在探究式教学方面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没有从根本接受以学习为根本的传统式教学方式。一味的注重探究式教学的花样,忽略了学生的动手,主动探究寻找答案。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经历和经验,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到真正的快乐。

一、转变观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学生到九年级才接触到化学,刚开始会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是学到化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常感到会抽象难懂,感到难懂会使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化学知识的难点,使原有的兴趣转变稳定的,持久的兴趣?那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索隐藏在化学现象背后的化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新鲜感转变成持久性的动力。

二、转变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探究:

长期以来的传授式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动手的培养。新课程理念就是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实验才能更有效的。那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问题设置出来,方法引导出来,然后让学生亲手以实验的方式把答案寻找出来。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的方案,参与设计。实现自主,体验,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为终生学生打下基础。在整个的实验的环节中,学生始终能带着问题学,并且总是处于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的积极的思维状态,不断的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动手实验的能力,合作与交流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的调动,注意力的集中有促进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初中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一课时酸碱指示剂 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的时候就发现,滴加之后溶液红色出现后立刻就消失了,这让学生很纳闷。如果老师只讲一讲具体原因学生肯定印象不深刻,不如设计实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探索寻找答案:“让学生准备两瓶NaOH溶液一瓶比稀溶液,和一瓶浓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剂观看现象”,学生就会从实验中找到答案,溶液太浓红色消失的较快,溶液稀红色消失的较慢。从而增加了学生的成功感和探索实验的欲望,培养学生不能完全依赖于课本,要有永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1、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动手实验,讨论交流,形式假设一系列的活动,创造能力 观察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交往能力 推理能力 归纳演绎能力等等都得到了全面的训练;

2、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 分析 思考 抽象 综合 概括 推理 归纳等种种思维活动,实现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分析到概括的转变,让学生开阔思路,训练思维。

3、教会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

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发现”的积极学习,强调探究的过程,注重探究的方法引导。有利于学生学会探究的思路与方法,从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典型探究教学案例与分析:【案例实录】:对一包干燥的白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教师提醒】:它由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提出猜想】:白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碳酸钙;②只有碳酸钠;③只有氢氧化钠;④是碳酸钠、碳酸钙的混合物;⑤是碳酸钙、氢氧化钠的混合物;⑥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钙,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俗称纯碱,溶液呈碱性. ②CaCl2、Ca(NO3)2、BaCl2等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把班级同学分为甲 乙 丙 丁 四个组,分别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组探究实验:甲组同学:取适量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足量的水,振荡.结果白色粉末全部溶解,本组同学相互讨论交流得到结果。学生代表回答:“经过小组实验发现溶液全部溶解因此排除猜想①④⑤”乙组同学:在甲组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组同学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后再滴加2~3滴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溶液变成红色.学生代表回答:“溶液呈碱性只有猜想是③正确的”教师:全体同学共同讨论提出不同的意见

【质疑】:丙组同学却不是这样认为,他的理由是 Na2CO3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丁组同学: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在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结果有气泡产生,于是丁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③

【小结】:教师分析以上各个小组的实验探究和激烈的讨论,总结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归纳分析利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的现象进一步完善。

案例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次设置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并且合作做实验探究问题所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找出答案。从而获得成功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课堂气氛得到很好的活跃。但是也有一些遗憾,学生对实验操作能力不是很好,从而在使一些实验现象不是太准确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 孙小兰. 成功(教育版). 2009 (1)

第7篇

一、活动的背景:

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比较普遍,研究的人员也比较多,本人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学生升入高中后,初高中化学教学一旦衔接不好,一大部分同学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严重受挫,成绩就会明显下降,进而影响学生对选修文理科的选择。从最近几年我省高考报名情况来看,文科生数量逐年攀升,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一定的关系。

我课题组也调查发现,初中生升入高中后不能适应高中化学学习,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大多学生刚刚离开初中,经过辛苦的中考,认为到高中来可以放松一下自己,迷恋上网打游戏等,导致成绩下降,无法弥补。另外初中教材化学仅仅在初三开设,课时少,中考所占分值逐年下降,我们酒泉市中考只占理综的55分,所以导致领导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教师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匆匆忙忙上课,无暇练习和拓展提高,直接导致学生升入高中后力不从心,不能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初中课程相对少,内容少,而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多,学生要完成两本必修,三本选修,课程多,难度大。相比初中教材,高中化学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不可能处处依赖教师。

借鉴各位同仁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我校在开展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课题研究中,也把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对象,有针对性的在同课异构的课例教学中落实问题的解决,通过典型课例的对比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二、活动的形式:

1、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案例展示:邀请瓜州三中初三年级和我校高中一年级两位化学教师同时就初中《常见的酸和碱》以及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进行课堂教学,力争能体现初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这两节课都是针对酸碱问题的研究。

2、案例研讨:本次活动后邀请了瓜州三中初三化学教师和我校高一化学教研组全部教师参加,采用互动式的讨论模式,教师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或提问。

3、案例反思:本次教研活动不是评选优质课的活动,而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反思如何从教法与学法的沟通入手,加强联系,促进初高中化学教师进行反思。从而让各位老师知道今后的教学切入点,顺利做好初高中衔接。

三、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目的:

1、探讨能够为学生升入高中后能很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环境,在接受知识、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心理等方面都能很快地得到适应,让学生顺利地进行过渡。

2、根据学生的心理逐渐变化的特点,试着从教法与学法的沟通入手,努力降低初高中化学两学段之间的“陡坡”,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重视初高中化学教材的有机整合,使初高中化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

活动的典型片段举例:课前引入:

四、活动的反思:

从上面的片断中可以看出初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差异:

(一)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初中老师常用有趣的事物或化学实验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法也灵活多样,比较侧重学生的感性理解。而高中教师比较侧重学生的理性理解,重在原因和规律的分析,要求过高,存在一定的衔接偏差。

(二)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经过几次调整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简单应用,思维难度不大。课堂容量较小,对重点难点反复强调,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甚至部分学生只要认真背诵,都能考个好成绩。

而现行高中化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每一模块章节中都有一些内容较难,加上高中化学教师受高考的影响,实际讲授内容很深,从高一上学期开始对学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除了知识点的记忆外,更侧重规律的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

导致学生不喜欢高中化学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高中化学对学生化学计算能力要求提高,而初中老师对化学计算能力要求低,不重视,中考所占分值也不高,使初中学生化学计算水平十分薄弱。高一化学起头就是物质的量的计算教学,要求高,难度大,让好多学生难于接受,兴趣大减,最终影响对高中化学的继续学习。

五、如何实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82-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类学科,在化学课程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发现问题、研究思路等环节的培养。在试卷中,真正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基本上体现在实验探究这部分的题型中,可以说,解决好实验探究等课题对学生的成绩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初中化学学科的开展过程中,学生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教师对教学要点的把握虽然比较到位,但是传统的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没有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十分必要。

一、中学化学教学创新的意义

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奠基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生活殊现象的原理。初中化学教育可谓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对以后学生科学创新、文化修养都有很深的影响。

初中学生的年纪有着特殊的性质,他们年龄小好奇心也比较强,学生们不懂得科学知识对他们的含义,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满足好奇心。化学教学的创新可以建立全面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一直保持下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化学传统教学中,实验活动、课外知识、生活实践等环节是理论知识的附属环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按照教师吩咐,按部就班,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思维能力限制之下,很难有学习中的再创新,这与新课程改革下提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方针大相径庭。因此,在化学教学创新中,教师要努力深化学方法改革,提倡科学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改进教学模式的创新措施

在化学课题的改进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符的创新举措,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强教学方法和学生的配合。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们要注意学生感受和反馈。当学生在某一种教学模式中,表现思维活跃、讨论热烈,甚至提出了新颖的验证方案时,那么教学模式和学生接受能力便得到了契合。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学生乐在其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和学习热情。化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趋势,更是一种必然。

(二)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在化学课堂上,学生们无论在理论学习还是实验过程中,均扮演了旁听者的角色。顾名思义,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在中学化学教学新模式中,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比如在化学教学案例氧气的鉴别中,教师可以先不讲述课本上的知识,而是直接进入实验环节。将两根带有火星的木条标号,分别装进含有氧气和空气的两个集气瓶子中,让学生观察到鉴别氧气的办法。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注意力全面集中,参与到化学知识的汲取之中。

又如:在学习氢气的提取办法时,教材中已经有所表示:实验常常用锌和稀盐酸或稀硫酸来制取,为什么不用镁、铝、铁、铜等金属及浓盐酸、浓硫酸作原料呢?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鼓励他们调动主观能动性,充分设计实验步骤,最终达到实验目的和学习效果。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准备、认真记录,这样一来,教师对实验教学的创新不过是步骤上的设计,却增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了化学教学效果。

(三)将化学知识引入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化学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课本上的说明和教师的讲解,生活中的化学并不常见,或者说见到了学生也不能进行专业的分析。但是,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化学的实践意义,以一些家庭常见的工具来做安全的小实验。

比如,在教学案例铁钉生锈的实验中,布置家庭任务,将铁钉泡在带水的容器中,在学生持续观察了一周之后,给学生讲解形成的现象和原理。更令人惊奇的是,学生提出了很多实验的创新设计,比如铁钉浸泡在糖水中、醋、酱油、盐水等多种情况的生锈事例,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由铁钉生锈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潜力就能得到极大提高。

又如,在蜡烛燃烧耗氧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些家庭实验,观察蜡烛的状态、燃烧等现象,并试图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的含氧量。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了学生的眼界和视野,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创新能力,并对知识的巩固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创新精神的培养包含了创新意识的养成。意识支配行动,行动加上能力才可能产生良好的结果。在加强创新意识的同时,开展课外活动是很好的途径。实践证明,在强化化学创新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活动“水”的组织中,可以关注当下的“水质量和水安全”的问题,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寻找研究对象。对如公园里的湖水、瓶装的纯净水、工厂的污染水等等,通过对水质的采样、观察、研究,得出最终的实验结果。这个过程比较自由,学生们可以在玩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在中学化学新模式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PPT演示将乏味的数据演示转变成有趣的动画演示,使学生感到新奇。

综上所述,化学这门学科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感悟自然科学。积极探究这门学科的化学意义,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实现新型化学教学工作是广大教师应该着重研究的工作任务。知识的形成、联系需要学生具有端正的态度,并形成系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日常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活动,使中学化学教学的新型模式展现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宋心琦,胡美玲.对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和教材改革的看法[J].化学教育2001(22)

第9篇

关键词: 学习方式 初中化学教学 有效性

在目前学生的学习方式中,仍存着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通过学生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初中化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因此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和精神,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意义重大。

下面我就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主动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中的被动学习。我要学和要我学,则是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一方面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倍功半。相反,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情况就大相径庭了,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学习,学习效果必定事倍功半。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负责,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果学生自己意识不到学习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真正的自我学习。因此,只有当学生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机渗透对学生进行学习化学目的性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更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素材中设计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驱力,使学生逐步认识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反映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自然、对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乐学化学。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唤起学习的热情

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相对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的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除了特殊情况,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性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低估、漠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需求,必会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重建人道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创造一种让学生能体验到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励、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的教学氛围。积极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充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挖掘学习的潜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着独特的个性,因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倾向也是不同的。而传统教学忽视学生个体差异,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这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出发,结果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甚至根本不知从何“入口”的状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恰当处理好教材内容的难度,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尽可能根据学生已习得的知识经验组织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注重对话、互动,重视合作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探究经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克服原先独立探索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最终达到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完整建构。

四、突出学生的体验性,强化学习的感受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证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常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深刻,不如亲身体验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实际参与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学生实验,而且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如学习“燃烧”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清明、除夕,人们为了祭祖,如何才能使冥票快些烧完”、“液化气灶、煤炉等燃具都留有空气进口,且空气进口大小可以调节”、“学校、工厂等单位使用的锅炉要用风机鼓风”等生活体验,让学生理解“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在讨论“水的净化”内容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回家以后,让学生观察长期使用的热水瓶内壁的状况,亲自动手做“用明矾净化水”、“用井水洗衣服”、“利用一些木炭、黄沙、小石子、布条、雪碧瓶等制作一个简易的净化水的装置,并取一定量的臭水塘中的水进行净化”等家庭小实验,让学生理解净化水的方法。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更要强调学生身体性的参与,强化活动、强化操作、强化实践、强化探究,努力地让学生亲自经历,亲自感悟,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感受,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五、注重问题的整体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上的突破、技术上的革新、艺术上的创作,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所以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衡量学生学习的标准进行恰当的定位,不能只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是要看学生发现了多少,是否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下面将根据“燃烧与灭火”这一教学案例进行说明。

在“燃烧”这一节教学中,我们按照教材设计实验去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学生通过探究得到了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接着我就提出问题:“物质要发生燃烧这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吗?”从而顺利引出如下图的补充实验:演示白磷和红磷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实验。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原本正常的实验现象是白磷燃烧,红磷没有燃烧。但是在我演示的时候,铜片上的白磷剧烈燃烧的过程中火花四溅,落在红磷上,引燃了红磷。怎么办?是指鹿为马,掩饰实验的失误,或是直面实验的失误,探究失误的原因?我选择了后者,指着还在燃烧的红磷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并检讨了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组织学生探究失误的原因。对于老师所犯的错误,学生总是热情很高,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白磷的用量再少一些;有的说,白磷燃烧后立即用小烧杯罩上;有的说,使用更大的烧杯,白磷与红磷的距离放得远一些,课堂的气氛达到了。

从以上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才能真正地激发学习的热情,真正领悟到学习的乐趣和魅力。所以在教学中,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以问题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从学科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尽可能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衔接、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置台阶、师生共同探讨等方法,不仅能提高问题的整体解决效率,而且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上述五点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学生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吴刚平主编.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杨九俊,吴永军主编.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第10篇

关键词:迷思概念;溶液酸碱性;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2-002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2.006

一、问题提出

迷思概念是指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中,对某事件或现象所持有的一些有别于目前科学家所公认的想法,亦即是学生对某一科学概念的解释与教材内容部分不完全相同或不相同。[1]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把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叫做“迷思概念”。建构主义认为,概念应是由学习者自主建构的,是一种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对客观事物及其现象的解释,但很可能是不周全的。学生知识的局限性、日常经验的不科学性,决定了在理科学习中学生对一切知识点的理解都可能存在迷思概念。比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就存在着一些迷思概念,笔者结合教学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二、问题分析

【案例一】某校第十单元“酸和碱”(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单元测试

在该单元试卷选择题中,有这样一个选项:Cu(OH)2是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试卷分析发现,大约85%的同学认为该选项是正确的。

案例中, 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存在误区,他们会习惯认为只要是酸和碱就能使指示剂变色,而忽略了酸碱性需在溶液中才能体现,即溶液中存在H+(酸性)或OH-(碱性)。 Cu(OH)2是碱,但其不溶于水且是弱电解质,无法形成碱性溶液,因此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化学教材相对于老教材缺少了“电解质”“酸和碱的定义”等知识点,造成学生理解溶液的酸碱性比较困难。虽然新教材中也提到了“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但篇幅过小,往往不会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案例二】“酸碱盐”专题复习课(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课上教师提问:如何鉴别氯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学生回答可用紫色石蕊溶液,若变红的是稀盐酸、变蓝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仍然是紫色的为氯化钠溶液。教师追问鉴别的原理,学生回答:因为这组溶液正好酸、碱、盐的溶液,呈酸性、碱性、中性。

这个案例中也存在认知误区,即学生误认为盐溶液呈中性。 学生学习完酸碱盐后,了解到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定势思维会让学生得出盐溶液应呈中性。教师通常会补充介绍:Na2CO3的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Na2CO3的物质类别是盐。但这样又产生新的疑难,因为学生已知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OH-,Na2CO3溶液中怎么会有OH-呢?因此在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下,“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这一认知,是学生常见的迷思概念。

三、 解决策略

1. 实验对比,加深认识

【案例三】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分别向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试剂,引导学生得出:紫色石蕊遇碱溶液变蓝,无色酚酞遇碱溶液变红。教师取少量氢氧化铜加入一定量水振荡,学生观察到氢氧化铜未溶解,再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剂,发现酚酞不变色。教师要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是因为氢氧化铜不溶于水,无法形成碱溶液。教师强调:指示剂需在酸碱的溶液中作用才能变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是研究化学的根本手段,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帮助学生破解“迷思概念”, 不妨多用实验来“说话”。清晰的实验现象、准确的实验数据、适时的引导分析,能起到释疑解惑、启迪思维、深化认知的作用,给学生以“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案例中教师在完成书本实验的同时,及时补充了“氢氧化铜与无色酚酞”的对比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对“溶液酸碱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后续高中学习中随着“电解质”的引入建构科学完整的概念。

2. 实验引导,掌握本质

【案例四】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导电性实验,分别试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食盐水、蔗糖溶液、固体食盐的导电性,讨论酸碱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在溶液形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NaCl在溶液中以Na+和Cl-的形式存在于水分子之中,而蔗糖溶液中则存在蔗糖分子和水分子。通过导电性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可以感知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食盐水都能导电,而水、乙醇、蔗糖溶液以及固体食盐都不导电。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分析食盐水导电的原因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水、乙醇、蔗糖溶液中只存在分子,分子不是带电的粒子,因此水、乙醇、蔗糖溶液不导电,固体食盐虽然是由Na+和Cl-构成的,但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从而让学生很容易认识到酸和碱的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然后结合盐酸和氢氧化钠在水中解离的示意图,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不同的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相同的氢离子, 不同的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

【案例五】第十单元“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教师提出问题:NaOH和HCl有可能生成什么?

教引导: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盐酸溶液中溶质以什么形式存在?

学生:Na+、OH-,H+、Cl-。

教师提示:如果把阴阳离子重组会生成什么物质?

学生:NaCl和H2O。

教师提问:NaCl溶液呈中性, 如何根据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学生设计实验:

1.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再滴加盐酸,观察颜色变化(还可将酚酞改为石蕊试液)。

2. 向盐酸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还可将石蕊改为酚酞试液)。

学生动手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反应中的颜色变化,尤其要注意什么时候就是恰好完全反应。

教师评价总结:为何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能证明什么?

学生归纳:

1. 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变红,是因为溶液中有OH-,红色褪去则证明OH-消失,所以能证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

2. 加了石蕊的盐酸溶液会变红,是因为溶液中有H+, 溶液变色则证明H+消失, 所以能证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

教师进行知识整合:总结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给出盐、中和反应的定义。并再次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观察反应中离子的变化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变化情况总结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同时酸中的酸根离子与碱中的金属离子结合成为盐。

案例中教师利用溶液导电性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溶液酸碱性的本质:酸性是因为溶液中有氢离子;碱性是因为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之后再从微观角度去学习中和反应,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和反应以及其中溶液酸碱性变化的实质。 如此由宏观现象归纳微观本质,再由微粒观迁移应用,解释宏观变化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新知的同化、内化,也是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这一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实践。

3. 循序渐进,构建概念

【案例六】第十单元和第十一单元(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若干教学片段

在“常见的酸和碱”的教学中,学生了解到NaOH能与CO2反应而生成Na2CO3,教师要学生思考如何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学生提出可加无色酚酞,若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氢氧化钠已反应完,则已变质。但滴加酚酞后,溶液仍为红色。学生一脸迷惘,但教师未多加解释,只是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思考该问题。

在“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教学中,教材的“活动与探究”栏目要求“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教师补充碳酸钠溶液, 学生测出其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教师要求学生反思: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答: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也可以是碱性的。

在十一单元复习课上,教师让学生回忆碳酸钠的俗称,学生答为纯碱和苏打,教师问:碳酸钠俗称纯碱,该俗称从何缘起呢?学生充满好奇,教师向碳酸钠溶液滴加无色酚酞,介绍由于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所以有了纯碱这一俗称,但注意其物质类别是盐。然后简要介绍盐类水解的知识, 指出CO32-在溶液中发生水解会生成OH-,所以溶液呈碱性。

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三个教学片段中都涉及“Na2CO3溶液呈碱性”,看似重复,但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却是逐步有表象深入到本质。片段一学生可知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由于盐的概念、溶液酸碱性的知识尚未学习,教师未做深入探讨;片段二通过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顺理成章提出其溶液呈碱性,帮助学生初步确立“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的观点;片段三由于学生已系统学习酸碱盐知识,此时再重提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则应帮助学生解决“碳酸钠的组成中没有OH-,但溶液为什么呈碱性”这一疑难。

4. 补充拓展,形成体系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相对而言,这一阶段的化学知识零散化、表象化,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撑,容易让学生形成一些错误的概念和观点,可以说是“迷思概念”的“高发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正确的知识体系。但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不能毫无边际,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我认为至少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充分考虑学情,不增加学业负担。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 了解这一点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因此补充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和认知能力。学生的学习基础较薄弱,以课程标准为纲,决不补充其他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较扎实,适当扩展延伸,但新增内容一定要让学生理解,不能成为死记硬背的对象。

(2)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和态度。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包括物质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守恒观和能量观等等,化学基本观念是学习者最稳定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化学基本观念对后续的化学学习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而不是机械记忆化学知识[2]。因此补充的内容必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 如变化观,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物质燃烧都有氧气参加,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燃烧一定需要氧气”的错误概念,此时教师可补充Mg在CO2中燃烧的实验。再如微粒观,除了介绍书上卢瑟福的原子结构理论外,教师也可介绍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迅猛发展中,不能迷信前人的知识、理论,而应本着思辨批判的态度。

(3)有助于学生完善知识理论体系。 正如前面所言,初中化学知识体系是不严谨的,甚至有时会出现前后矛盾之处,这时应补充相应内容,以“自圆其说”。如案例中提到“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问题,“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有OH-”就会与“碳酸钠的组成中没有OH-”相矛盾,这时教师应简要补充盐类水解的知识。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26-01

化学课程标准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新的化学课程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能否落实好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初中化学作为入门课程,教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把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再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既能体现知识的价值,也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也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有效方法。

1.利用生活事实引发学生兴趣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利用生活事实教学,更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兴趣盎然。奥苏泊尔有一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先要了解学生头脑中已经认识了哪些知识。在此基础上,以学生已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联系为切入点,选择与学生的兴趣密切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新旧知识的顺利连结,在学习的意境中,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学生的生活经验,耳闻目睹的一些现象,若能作为课堂教学的探究对象,自然会拉近主体与内容之间的距离,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例如,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如何清洗油腻的餐桌。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经非常熟悉,当老师让学生讨论时大部分学生都有话说,不同的是不同学生的做法不同,有用抹布直接擦拭的,有用洗洁精涂抹活再擦拭的,也有用白酒冲洗后在擦拭的。这些方法都是常用的,但是哪种方法最合适呢?直接使抹布擦拭是一种物理的方法,其效果有限,而另外二种中,一种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一种用到了溶解的相对性。由于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学习有声有色。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趣味情景

化学知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可以把真实的生活情景搬到课堂上,挖掘出其所蕴含的化学原理。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初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例如:在九年级化学'物质鉴别'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小明的妈妈在做饭时不小心把盛放酱油和食醋的瓶子弄混了。你能利用化学方法帮她鉴别一下吗?通过这样一个真实生动的生活背景,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到食醋与酱油钠的鉴别问题中去。既能加深对醋酸性质的认识,又能增加课堂情趣。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大多用在了解决情景陌生的问题中,心理距离较远,其思考动力往往是外部力量附加上去的,大量的从事这样练习,是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知识技能在生活中,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征,认识结构与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把学习过程还原为他们自身的活动过程,引导他们在自主积极的化学活动中更好地建构和完善素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实施探究式学习,培养探究意识

初中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在生活中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随时都可能扑捉到化学原理。因此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把生活实例设置为实施探究学习的素材有十分广泛的基础。在实行探究性学习时,根据学生智力和个人经验的不同,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与其个人能力相适应的问题,逐步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课堂生活化的做法有不可代替作用。例如:在学习木谈的吸附性后,引导学生探究'木炭是否可以脱色、除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地解决家庭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怎样除去冰箱中的异味,能不能设计出除臭鞋柜,这些问题的解答不仅巩固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勤于思考探究的良好习惯,扩大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我们经常所说的技能尤其是实践能力在此也可以得到锻炼。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探究意识的形成是从一件件的小问题的解决开始的。是以个人需要为基础的,选择生活中的内容作为素材更容易适应这一要求。再例如,当学生学习了过滤的操作后,为了对过滤本质的认识,不仅可以让学生从认识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入手,也可以进而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简易过滤器,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制作净水器有现实的需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后者正是探究意识的体现。

4.体现知识价值,提高学生能力

让生活与化学知识紧密相连,让化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通过分析生活中实际问题,在锻炼中培养的良好学习品质。例如,学习'燃料及其利用'时,可以让学生对三大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认知出发,就开发新能源新能源迫切性展开联想,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行政首长,你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呢?通过与现实生活i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联系,体现了化学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相关,又突出了化学的人文价值。又如,学习空气、水这两部分知识的时,结合学生最熟悉和关注水、空气的污染和环保问题进行教学,就使得教学有血有肉,不那么空洞了。再如,通过教材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学习,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1)假如你是一位建筑专家你如何为你设计的高层建筑选择窗户的材料?(2)你知道你的自行车上都采取了那些防护措施呢?通过这些教学案例不难发现,在学生稚嫩的心灵上不时的会萌发出管理者、建筑师、科学家等梦想。既鼓励了学生定能成才的信心也树立了学好化学的信念。需要是促进学习的动力,知识与生活的结合时时揭示着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必然性。

化学课堂与生活的关系极其密切,只要我们认真挖掘,相信能找到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又有利于教师教学的良好素材。对促进教学大有益处。

第12篇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2.026

化学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划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具有内容的全面性、综合性,方向明确,内容翔实,要求具体,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但如何在实践层面将三维目标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此,一些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整合三维目标的模型。本文就近年出现的一些典型模型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模型用于指导学案的设计。

模式一:“渡船式”模型

沈旭东在2007年提出的“渡船式”课堂教学目标框架,如图1所示。

图内波浪纹区域,即“河流”为“情意目标”。“河流”中的“水”是在流动的、变化的,隐喻着不同时期、不同场景就有不同的情意目标。“渡船”是指课堂,载着“撑船人”和“渡河人”从“此岸”向“彼岸”前进的。“渡河人”指学生,“撑船人”指教育者,组织“渡河人”上船、引领着“船”前进,起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岸”指向新、旧知识与技能,“此岸”表示学生原有知识或经验、能力、方法,“彼岸”对应学生新形成的知识、能力、方法。

[剖析]该模型认为“化学课堂教学中情意目标勿需也不可能具体化,因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体验无处不在,情意应依存于课堂教学的学科知识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组织中”。在教学中通过突出情意目标的核心地位,提出情意教育目标是其他教育目标实现的根本,将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等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情意目标的建构为基石和背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并有意识地衬托教学过程,成为教学过程的“水”,“船在运行中路线与方法及经历”体现知识发展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最终到达“彼岸”。

倘若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应用“渡船式”对三维目标进行整合,会发现该模式有诸多漏洞。首先该模式片面地强调“流水”(情意目标)的核心地位,以“渡船”(课堂及其中的活动)为关键,明显忽略了情意目标在影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同时,反过来也会受到另两个目标达成程度的影响,这一点在该模型中无法得到体现。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过程”和“方法”的区别,也就是说此类目标并不都是外显的科学探究过程与科学研究流程,还包含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的学科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等,这些属于隐性的,无法用“渡船式”的整合模型来体现。

模式二:“挑扁担式”模型

2009年,严西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中提出“挑扁担式”的模式,如图2所示。

“货物”可重可轻,“扁担”可粗可细。教师——“挑担人”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空的不同而预设“货物”的重量,挑选合适的“扁担”;在教学进程——“挑担行走”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调整“扁担”的重心,保持三维教育目标的动态平衡。

[剖析]如此教学设计“明确了各个维度教育目标的相互依存关系,搭建了融合三维目标的平台,协调了三者之间的平衡”。该课题组基于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具有“获得经验的情景价值”和“三维一体的整合价值”的“双重价值”,提出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和方法,利用“扁担”这个中介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整合成一个整体。过程与方法的确具有双重价值,可作为“扁担”。但在该模式中,目标的设定与执行都是由教师唱主角,因为“挑担人”是教师,学生没有亲历“过程与方法”,又怎么能达成三维目标?这个重要问题不解决,该模式怎么能用来指导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

模式三:“KAPO”模型

李亦菲在杨建和加涅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KAPO”模型,如图3所示。

图中的三维目标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多向性的、非线性的关系。其中,知识与技能维度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是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过程、历练相关的能力、陶治情感态度所依靠的材料,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情感基础上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在选择中学习知识、体验中认识社会、参与中发展自我;过程与方法维度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连接另外两个目标的纽带,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材料、形成认识、领悟方法、习得能力、体验情感,是实现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培育情感的主要过程,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关键环节。

该模型在全面把握三维目标的相互联系基础上,还突出了作为核心的“教学事件”。“教学事件”在教学活动中是个具体的、重要的“抓手”,起到“锚”的作用。教学正是由一系列教学事件组成的连续过程,每一个教学事件引导学生经历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元认知过程等心理过程,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协同作用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围绕教学事件整合三维目标,实质上也就是围绕学生的内部学习过程整合三维目标。教学事件是特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具体表现形式,结合教学媒体和学生心理过程的不同,按照教学事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6种类型:言语传递、形象感知、思考研讨、情境体验、探究发现、实践训练。高效能的教学取决于教学事件整合三维目标的水平。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诠释该模式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案例]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2.能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根据化学式推求某些元素的化合价;

3.通过元素化合价和化学式的分析、推理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等能力;

4.通过本课感受仔细认真、交流合作对学习的重要性。

导入新课:

1.展示一瓶矿泉水,请写出瓶中主要物质的化学式,并说明该化学式的表示意义?

2.请再写出生活中其他的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比一比谁写的多。

学习活动:

教学事件1:观察下面的表格,并按要求填空:

观察上表,从表格中可认识一些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并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你的发现是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各种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一定的。

教学事件2:观察、讨论课本“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表

(1)给定5分钟时间,看谁记得多,记得准: 。

(2)编制记忆化合价的口诀,并交流选出较好的口诀。

(3)标出下列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CuCl2、AlCl3、MgO、HCl、H2O、O2、Fe。

(4)观察(3)中的化学式,试着归纳有关化合价与化学式间的规律。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是零(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教学事件3:化合价规则的应用与化学式的正确书写

(1)阅读课本P80,模仿氧化铝化学式的书写过程,写出碳的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式。

(2)交流、总结正确书写简单化合物(如氧化铝、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化学式的方法。

(3)高锰酸钾(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7价,那么锰酸钾(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又是多少?

(4)通过交流、总结出根据化学式推求某种元素化合价的方法。

教学事件4:实践训练(略)

[点评]本学案的设计思路是从“内容标准”——“学习目标”--“教学事件”,通过围绕学习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事件”最终达成“三维目标”。按照“KAPO”模型可将有关教学事件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具体情况描述如下(图4)。

这一实例是通过“观察、讨论课本表格”的教学事件,将“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通过元素化合价和化学式的分析、推理,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等能力”和“感受仔细认真、交流合作对学习的重要性”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达成整合目的,还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如“给定5分钟时间,看谁记得多,记得准”的“言语传递”、“编制记忆化合价的口诀,并交流选出较好的口诀”的“情景体现”、“标出下列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实践训练”、“观察(3)中的化学式,试着归纳有关化合价与化学式间的规律”的“探究发现”。该事例说明,一个教学事件是可以实现多种学习结果的。在应用“KAPO”模式进行新课程实践中,教师通过创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设计和引发教学事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形成了实践的共同体。教学正从过去的“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的二元对立转向“师生实践共同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转身为真真实实的“导师”,而不是“一个没有面孔的教材化身”。

总之,三维目标之间的区别只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却是非常紧密的。要将三维目标有效地整合在一堂课中,虽然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但只要选择合适的模型为导向,选择适当的“锚”为“抓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1] 沈旭东.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情意目标的设计模型探析[J].化学教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