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1 18:14: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专业实践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理念
广告学科的应用型特点决定了广告学专业的教学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塑造,因此广告学的实践教学各环节是与理论教学配套设计的,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实践和创造,是对理论教学的丰富和发展。它起着强化理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是为了通过缩短与理论教学的距离,来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就业生存能力、扩大学生的就业面。所以,应将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置于整个教学体系中来统筹考虑,各环节与内容的设计应与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有机结合。即既要互相独立,不重复交叉,又要彼此连贯,逐层递进,使每个实践环节既具有不可替代性,又被整合到统一的实践目标体系链条中,并做到八个学期不间断,贯穿教学始终。
2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广告学不是纯粹的文科专业,从学科来看,它是文、理、工、艺、经、管兼容的专业,具有知识理论系统比较完善的应用性强特征;从业务来看,它属于知识、技术、智慧密集行业,科技含量较高,操作性较强。通过积极探索,因此,各高校广告教育工作者皆结合广告学专业亦文亦理的学科特征,根据国内广告行业形势和本地区特点,设计了各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广告学专业通过8年的积极探索,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如我校广告学专业从第一学期即开始依次设置了广告认识实习、广告市场调查、广告读书报告、广告学年论文、广告课程实验、广告课题模拟、广告案例报告、广告策划、广告创作、广告综合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其各环节与内容构成部分之间呈现出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特点,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训,最后指向就业市场所需的应用型高级广告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3与业界合作教育共建实践教学实习基地
21世纪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使广告业界各用人单位迫切希望高校广告学专业输送既能掌握高新技术知识,又能适应企业实际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以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广告教育工作者亦加快了对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改革的步伐,以适应业界对广告人才的需要。除了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完善与管理规范,学界与业界共建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实施合作教育亦不失为培养高质量广告专门人才,以解决广告人才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一个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环节的安排,其实验和实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验证性而不是创新性的,这往往导致学生不能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高校通过与业界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把握企业寻找优质人力资源的心态,通过合作,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力所能及的承担企业的一定广告调研项目等业务工作,并在真刀实枪的广告业务实战磨砺与锻炼中,了解和把握广告业务的完整工作流程,广告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提高了广告实践操作能力,体验寻找工作的心路历程,积累了宝贵的从业经验,为广告学专业毕业生的迅速而成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校广告学系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合作科学合理,执行到位,学生的职业水平提高较快,在实习单位中得到业界的认可,享有良好的声誊,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和一致好评。。许多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不仅承担了实习单位的重要职务而且带薪实习,为实习单位创造了经济价值。许多毕业生就业签约的单位都是国内知名企业,如TCL、创维、海尔、长虹、方太、北汽福田、LG以及上海灵诺、北京际恒锐智企划集团等。
4与各类广告赛事相融合的实践教学内容
积极参与各类广告赛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团队精神、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广告实践教学过程中,应鼓励、组织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广告赛事,将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与广告赛事的内容相融合,并形成一套完善、规范的考核管理机制,这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补充实践教学内容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广告实验课程、广告策划、广告创作等实践教学环节中,指导教师通常所设计一些模拟项目,未必能切实广告客户的实际主题和预定目标而进行训练,因而可能会导致学生参与热情不够和教学效果的不理想的结果。而各类广告赛事其规则与要求同广告业界的真实流程存在较大的共性,因此结合各类广告赛事,按照广告赛事中的参赛项目的相关规定与要求进行实施实践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通过优化组合来整合他们的全部知识和技能,能够自由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创造性潜能,激发创造灵感,进而在广告创作流程中实现自我,增强自信。最为非重点普通高校,我校广告学专业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广告赛事,较好地消化理解了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勤勉敬业、勇于创新的专业素质和团队精神,并在校内外的各项专业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职业教育 旅游专业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旨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一般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模拟导游场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理论,又提高了专业知识的运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
一、旅游专业教学的生命植根于其实践性
实践性是旅游专业教育的基本精神和风格。一方面,实践也是旅游专业教育的最终归宿。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问题是旅游专业教育的天然素材,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旅游类企业工作对象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每位旅游者都有可能会随着时间、地点、人群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致使旅游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问题是坐在教室里很难想象和理解的。需要通过实践慢慢体会和掌握问题的发展规律,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尽量避免问题发生或将其扼杀在摇篮里。而实践教学的价值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最直观的效用就是培养学生带团能力、驾驭游客能力、与客人交往能力、预测判断事件能力和遇到突发事件时解决问题能力。现行传统旅游专业教育模式只是“纸上谈兵”,无法提供这些能力系统训练。这就与我们中职旅游专业教育目的相违背。
二、实践性教学是中职学生和企业需求所向
从中职学生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是由于中考失利而选择职业高中。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习基础较差,积极性不高,对初中纯理论学习早已厌倦。如何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较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是我们中职教师首先考虑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观察,笔者发现,这些学生不是“蠢才”,而是“偏才”。他们更加愿意接受“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学生思考、自我改进”的实践教学模式。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操作中重拾信心、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因此,将教学实践搬进课堂,是转化中职学生学习状态较好的方式。这种方式也顺应了学生们到中职学校的学习目的,拥有一技之长,毕业后能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
三、如何在旅游学科教学中施行实践教学
旅游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作为中职学校更应考虑行业对人才的特殊性需求。“强调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素质教育是旅游专业的大方向,做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几个方面执行实践教学。
1.运用模拟导游场景教学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旅游专业教学的技能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综合的旅游知识,能够在实践中适应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就《景点讲解》课而言,原始的方法是把导游词发给学生,经过课堂讲解—学生理解—学生背诵—考试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但效果不理想,虽然学生可以记住景点内容,但却纯粹是背,达不到讲解的要求和效果,更不用说能吸引游客。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调动学生积极性,笔者尝试着从研究学生心理出发,运用场景教学法,将《景点讲解》和《导游业务》进行整合。先从身边熟悉的“逢简水乡”开始布置任务,要求每位同学到景点走一遍,加深对景点认识。将经典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跟大家介绍,再进行分组讲解。每组10人,让同学们学会分工合作。每组分别配备一名地陪,一名全陪,一名司机,其余的为游客,并规定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必须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或故意刁难导游或司机。展示之前,老师从旅行社找来接待计划、全陪日志、地陪日志、导游旗、旅游帽等,上课时要求学生模拟旅游车的座位把凳子放好,将导游旗等发给全陪,由他们来展示。从引导游客上车,到与地陪、司机、游客之间的沟通,到景点的介绍以及旅游过程中各大问题处理等。老师则对整个过程每位学生表现进行点评、考核、评分及处理投诉。整个过程下来,同学们不单掌握相关景点知识,对全陪、地陪的接待程序也都表演了一番,印象非常深刻,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学会了在旅游过程中处理客人问题。这种授课模式,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强了课堂趣味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引导学生在独立探求和学生间相互交流过程中理解新知,掌握规律,享受成功的喜悦。
2.实践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案例法,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增强知识领悟能力。在《导游业务》教学中,特别是对旅游接待中的应变和个别要求的处理,我通常使用案例教学法,学生激情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明显。因为:①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发表意见之前,他们需要查找很多数据增强说服力,认真去学习相关知识,运用知识辨别案例对错,以及解决办法,这样就将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既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能力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增强了胆量。②让学生成为“唱戏主角”,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案例教学法完全摈弃了教师、黑板、讲台这样传统的授课形式,课堂不再是老师在跳独舞,而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集体秀。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
3.进行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接轨
依托校外的旅行社等建立校外专业实践基地,促进教育资源重组,为学生提供与旅游企业交流平台,也为学生和旅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
所有的教育成果除了增强自身素养之外,都将用于具体的实践中去。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不断改革,各个专业课程的学习越来越系统化,教学成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改革开放,我国与国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往来上,也越来越密切。使得对主修国贸专业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国贸知识外,还要求学生要会把课程理论应用到实践贸易交易中,力求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对各大高校而言,这无疑是新时代下的又一重大挑战,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已是刻不容缓,在传统模式上进行不断创新更是每个学校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立足与高校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对其模式创新进行了多次实验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喜人成果。以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具体措施的详细内容。
1.完善课程体系,强化课程结构
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坚定“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设置好课程大致方向。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前,教师要对当地的经济贸易情况加以了解,以便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立足于事实,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课堂上,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国贸专业能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当今的市场需求也能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培养他们学习的目标。实践教学要发挥其纽带作用,及时开展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其所学都能得到强化。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便于以后的灵活运用。对于理论教学的课程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压缩,加长实践教学时间,对学生的贸易能力定期展开模拟训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对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使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主”转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扩散。另外,要从国贸专业的本质出发,考虑该专业的整体性,确定教学目标。通常情况下,实践教学包括三大教学内容。基础实践是其最基本层面,再就是专业实践,最后才进行综合实践。层层叠进,富有层次,合理有序。针对不同的年级,设置不一样的实践教学内容。年级越高,实践技能要求也越高。通常大一只要了解基本的实践技能就可以,像简单的口头英语表达。大二大三再依次递增,对于实践项目要做到慎重选择和事前实验,确保其高效性。
2.增强实践模拟训练,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教学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大模拟训练的力度,使抽象教学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化。制定完整的学习计划,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实验设计、实践审核等操作型内容,再指导学生进行多方向评价,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开展多种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让学生在玩中掌握实践要领,提高学习的兴趣。此外,各大高校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物质资源。最常见的就是网络技术。借助计算机设备,能够大大扩大教学途径,建立网络站点,让其为实践教学服务。通过动态、虚拟的教学系统,学生可以进入到真实化的贸易过程之中去,增强实践体验,提高操作能力。对于网络系统可以进行事先的设置,把各种贸易信息以更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方便学生获取。在网络实践教学时,要做到适时的“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摸索与锻炼中领悟真谛,得到提高。在教学评价上,也能利用计算机设备加以辅助,有效节省人力物力,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在实践教学中应用先进科技,是封闭式教学的巨大突破。
3.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学校与各经贸企业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在之后的实践中寻找更好的社会平台。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学校要辅助学生展开第二课堂的学习。社火就是一个大课堂,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假期实践,寻找与专业相对应的企业单位进行实习,不仅能够提高实践能力,还能开拓自己的视野,吸取更多实践经验。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学到学校内以外的知识,自主调研和口头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分析解决问题上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真正实现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习范围由课内走向课外,调动了对其他资源的利用率。而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做到不断完善自身能力。老师对学生起着榜样示范作用,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老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拥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中能够起到带头作用。只有老师的能力提高了,才能一定程度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才能设计更加完美的实践情境。在学生实践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尊重学生,与学生培养亦师亦友的关系。对于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要有耐心地进行解答。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做到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庞辉 单位:沈阳大学经济学院
1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
职业教育的实质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应熟练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技能,并具备一定能力(沟通、团队合作、创新和职业道德)。尽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人们公认的教学方法,所有教师也都承认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学轻术”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十分严重,教师授课多理论,少实践、验证性实验,更由于缺乏条件,缺少技能性的训练。实践教学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2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践课没有与相应的理论课紧密结合,要么是理论学习尚未开始实践就已经开始了,要么是学生已经将理论知识遗忘了实践才开始,呈现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大多是专科教学计划的压缩版,是学科型的知识体系,因此,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学非所用,学非所需,知识与能力联系断裂,培养出的学生不能适应生产一线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须树立现代教育观,以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需要,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深入领会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自觉性、紧迫性,构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注重直观性的机电专业教学模式。
3专业设置的盲目性
在专业设置方面,许多学校缺乏市场调研,不管是否具备师资、硬件、软件等必要条件,盲目设立专业,造成培养目标无法实现,影响了学校办学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4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基本文化素质低下的程度相当严重,学习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的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进行课程模式和课程开发,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方法,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5评价机制不完善
中职学校的专业门类较多,每个专业的课程种类和教学要求也多:有文化课,有专业课;有基础理论课,有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课。所以,不宜采用一刀切的评价方法。尤其是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评价不科学不合理,会直接导致专业课教师上好技能实践课的积极性。另外,关于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不少学校重视环节,重形式,不适合职业学校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导致专业课课堂教学越来越像文化课课堂教学。缺乏专业技能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就会挫伤专业课教师上好专业技能课的积极性。学生反映,大部分人不愿意在课堂上听课,愿意到实训场所练习技能,但是教师则愿意在课堂上讲课,不愿意到实训场所训练。
总之,为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更具针对性、合理性、适应性;在教材内容上更具实用性和先进性;不断细化课程分类组合的模块化,课程整合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的发展会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上述特点、立足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机电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实施的基本条件、过程及方式、方法的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特提出把课堂教学嫁接到实训车间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把课堂教学嫁接到实训车间的模式,就是取消纯课堂理论讲授这一环节,在实训车间面对设备进行理论学习。这一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学生学习目地明确,知识连贯性强,教师的授课也可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在该教学模式中学生一面进行理论学习,一面进行技能训练,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边学边练,是一种以实践教学为主,突出技能训练的实践活动,该教学模式直观、形象,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涨,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非常明显。如在《车床》课程专业学习中,采用不同班级进行实验:实验班(机电1班)与对比班(机电2班)为同一教师(本人)任教,教育教学时间相同,为了验证教学效果,我对两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测验,情况见表。
助产专业实训教学操作技能助产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临床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妇产科操作常涉及病人隐私权问题,孕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病人不会轻易让学生对其进行操作,临床老师怕引起护患纠纷不放手,学生的操作机会大为减少,无形中给实践教学带来较多的困难和阻力。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助产专业教学团队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
一、实训项目改革
为使实训项目更趋合理,更具科学性,我校助产专业老师在2008年~2009年,先后两次在巡回实习检查中,对我校在新疆地区23家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了追踪回访并对相关行业进行深入广泛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许多用人单位反映,毕业学生需要较长时间的岗前培训甚至还需进一步地进修学习才能胜任岗位工作,其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有较大差距。
2.调查分析学生的从业岗位,与相关医院专家及管理者进一步探讨论证,明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结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确定了助产专业课程改革切入点是:为乡镇社区基层卫生工作培养具有职业核心能力,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3.应遵循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重点、素质为根本的宗旨,兼顾执业资格考试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教学做一体化,通过完成妇产科任务项目,获得胜任助产专业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
3.对接《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行业标准,根据妇产科岗位真实工作过程构建整合、优化重组教学内容,确定出23个典型学习项目,每一项目都涵盖了妇产科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实训改革前后的项目见下表:
在我校助产教学团队与临床助产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将改革后的实训项目编写成《助产技能指导》。在编写中制定统一操作的评价标准。让学生熟悉工作流程,融“学、做、练”一体化,做到循岗导学工学交替,强调技能操作的实用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室管理改革
妇产科实训室是助产专业在校生,技能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学生在仿真模拟的环境中体会工作情境的场所。为了充分体现以“以学生管理为中心”的特色,培养学生“实训室是我家”的管理理念,成立管理小组(由10个同学组成,每天2名同学值班),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为便于物品准备与管理,备一本物品准备指导册,学生按此册准备与管理物品,每个操作台旁放一本物品交接本。
2.实训室开放由护理、助产两个专业的同学负责管理(包括准备、指导、清点、检查等),老师督促。
3.凡值班的学生,务必于下午1750到实验室报到,着装整齐(护士服),与老师交接物品,指导学生练习。
4.值班学生需提前复习本周所学操作内容,除了熟练准备物品外,在实训室开放时还要和学生共同练习,必要时给予指导。
5.每天练习结束时,由老师和当天值班的同学一起清点物品后,同学方可离开。
通过完善的仿真教学实验室,学生们感到,以前到实训室操作时,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一名助产士,自从有了助产实训基地,就形成了一种习惯,进入实训室仿佛置身于医院,进入病房一样,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模型上练习,可以找到临床操作的逼真感觉,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正确、规范的操作方法,更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训课上,老师不需要反复示教,而是把重点放在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以及解答学生的疑问上。同时,还可通过模型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通过反复操作,不但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而且提高了学习效果和记忆效果。在实训中,每个班级由班干部、团委成员组成督导小组,负责每次练习的纪律;学习自觉性稍差的学生组成考核小组,按操作标准定期对全班学生进行技能考核,这种方法在培养学生管理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社会反馈的信息说明,在校学习受到良好技能训练的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期缩短,多数学生很快成为用人单位的主力。
三、师资培训改革
教师的操作技能是否熟练、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我校对师资方面也非常重视,先后派相关教师到上海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青岛卫校等学习交流,并参观了全国首届助产专业技能大赛,通过这些培训及学习,老师们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操作能力。因而,为了上好每一次实践课,我教研组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对操作进行统一认识,并由主教教师进行操作演示,然后组织讨论、评议,统一操作过程、技能要领及专业素质要求,把学校教学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有效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模拟训练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协作能力、操作能力。在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中抓住以上关键环节,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对助产专业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和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需不需要实践教学,是进行大学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首先遇到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普通高校不需要进行实际操作的教学,培养动手能力是高职高专的事。另一种意见认为,虽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很重要,但因无时间进行安排,也无教学要求,所以不必把实践教学作为重点。教师和学生则认为,实践教学必不可少,应用性学科更应该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许多学生都对市场营销这门“软性”学科的应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拟从高教理论、国家政策导向和国内外大学的经验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既然要开展实践教学,那么,怎样理解普通高校的实践教学?其培养的目的是什么?它与高职教育的产学结合有何不同?我们的回答是:可以用模块设计或模块定位来实现对学生的分层培养。应该说,我们理解的“实践教育”比各级职业教育实施的产学研合作的含义更加广泛,培养目的也更加综合化和高级化。尽管世界各国对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有不同的叫法,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前苏联的“学校—基地企业制度”等,但其内涵是基本相同的,即通过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与企业、行业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顶岗操作结合起来,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我们所说的实践教学,既包括为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和管理方法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验证性实践,也包括为解决生产和管理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全面提高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其目的不仅是要培养生产一线的合格劳动者,而且要培养职业管理者,特别是具有创新观念与运作手段的战略管理者。其实质是不仅仅注重一般劳动力的使用,而且着眼于实现各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与整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应确定以本科为主,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重视思想品德、提高专业素质、突出外语技能和强化实践能力应是专业建设目标。营销人才应划分为初级技能人才、中级管理人才、高级营销人才三大模块,以实现多层次的培养目标。
二、实践教育的形式与途径
(一)课堂实践教育
1.课堂陈述(Presentation)。课堂陈述主要是围绕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教学重点展开。教师在课堂上预先说明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和主要问题,要求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归纳要点,制作PPT文件,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陈述。教师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总结,找出其优点,补充其不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并要营造好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案例分析(CaseStudy)。案例分析是一种根据教学需要,由教师选择和安排,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消极接受知识的状况,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分析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的案例教学不同于MBA、EMBA,不宜完全用案例分析替论梳理。要循序渐进,从单项性、教学型的案例逐步过渡到综合性、商业型的案例。因此,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案例,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3.Team-working。Team-working有多种形式,这里主要是指角色模拟教学。它是针对那些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的教学内容而采取的一种模拟教学法。具体运用时,教师应先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熟悉、掌握该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扮演营销人员进行营销操作。例如,讲授完人员推销的理论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柜台推销”或者模拟“上门推销”活动,让学生扮演“营业员”或“推销员”,利用其所学的推销技巧向“顾客”(由其他学生或教师扮演)推销商品(可以是具体商品,也可以是虚拟的商品)。事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教师再进行指导。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而且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从操作过程来看,角色扮演教学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即情景设置、情景分析、仿真表演、评委会评议和教师总结评价。
4.Literaturereview。对于准备通过考研、考博走学术研究道路的学生来说,利用Literaturereview可以培养其阅读专业文献、掌握前沿动态和进行自主选题的科研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给出研究课题或利用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或关键词,让学生分组在国内外数据库上进行检索,并将结果整理后在课堂上演示,相当于做一个专题综述或述评。教师可订阅多种营销学国际顶级刊物让学生分组阅读,每组负责一种刊物,把刊物中5年来发表的文章和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列表统计,然后加以综合,形成文献统计总表,由学生代表在课堂上演示、讲解。
5.Work-findings。Work-findings是针对毕业后有直接就业取向的学生开展的企业调查或区域市场调查活动。比如,要求学生了解某类药品每一品种的品名、价格、功能、包装、剂型、日用量、生产厂家以及每一品种在广州OTC市场的销售情况,并说明此类药品中各竞争产品的特点以及竞争实力最强的产品的营销策略。调查整理完毕后,由一名学生代表上台讲述市场调查过程,向同学介绍调查过程中有代表性的成功或失败案例,分析产品的销售品种及竞争情况,并总结出作为一名药品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可灵活运用的各种调查手段。
(二)校内实践教育
1.以ERP为主的各种模拟实训。近年来,许多学校投资建立了各种专业实验室,其中,可供市场营销专业使用的实验室有市场营销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物流实验室、国际贸易全景仿真实习中心、ERP与电子商务实验室等。在各种模拟实训中,应以ERP软件为主展开实践教学。ERP课程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管理课程,它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该课程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企业结构设计和管理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模拟的企业运作,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组成模拟团队进行企业模拟运作实验。每个模拟企业团队一般由6~8人组成,每个实验班又可分出6~8个模拟团队。各个团队一般设CEO、CFO、市场总监、生产主管、会计主管、出纳和审计主管等职位。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接近于企业实战。在训练中,学生会遇到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通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来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学生学到了管理知识,掌握了管理技巧,感受到了管理真谛。
2.“第二课堂”的专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通过开办“管理沙龙”等系列活动,将企业家和知名学者请到学校,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广州白天鹅宾馆总经理杨小鹏、广东商业集团总经理舒海波、吉之岛中方总经理黄启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李京文院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卢泰宏教授、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陈增声教授等都曾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演讲,给学生带来新鲜、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另外,专业教师可亲自参与和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突出学生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的实际应用,如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比赛、国际管理挑战赛、市场调研大赛和英语演讲比赛等。
3.学生自主创业。在学校支持下,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校园周边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内的云山咖啡屋、云山书屋、云山小站和云山网球俱乐部等四个休闲场所已成为学生的校内实习基地,除为全校师生服务外,还对社会开放。
(三)校外实践教育
1.广交会。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我们特别重视专业实习,中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长期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一年两届的广交会,每届可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提供15天的实习机会,而且本科学生参加实习的覆盖面保持在100%。广交会已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经济和外贸、金融状况的窗口以及锻炼学生外语能力、应用专业知识的舞台。经过8年的广交会实习基地建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已经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一、课程体系重构
我校自2009年开始就进行了大量的毕业生调查,主要调研青岛周边企业的会计岗位构成和对会计教学的要求,调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应届毕业生实习过程中对实习单位会计岗位的构成调研,二是往届毕业生调研,调查方式有的是采用实习报告中夹带调查问卷,有的通过“问卷星”设置问卷进行网络调研。经过大量的调研,我们重新进行了会计专业课程的构建,全部课程重新按照岗位进行设置,统一自编了分岗位的项目化会计系列教材。现在我校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设置为:《会计入门导引》(会计基础),《会计基本核算岗位实务》,《成本核算岗位实务》,《纳税申报岗位实务》,《财务管理岗位实务》(在机房同时进行excel财务分析),《出纳岗位实务》,《外贸会计实务》(在机房同时进行出口退税实训),《会计电算化》,针对往届毕业生很多进入记账公司工作的情况,还根据我校的财务咨询公司的实践经验设置了《会计中介》课程,整个课程设置尽量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教材统一使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案例,尽量使用企业实际案例。
二、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室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十分重视财会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有6个校内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主要进行财务软件实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会计电算化/技能实训室,主要进行财务软件实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创业模拟沙盘实训室,主要进行沙盘模拟实训,学生沙盘对抗竞赛,会计分岗位实训;会计综合实训室,主要进行会计电子综合实训,EXCEL财务分析,发票填开、电子报税和出口退税操作;会计账务实训室,主要进行分岗位手工作账实训,会计手工综合实训。上述校内会计实训室保证了学生进行基本的实训操作练习。2“.校中企”建设虽然整个分岗位会计课程体系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增加了大量的实训项目,但课堂的实训项目毕竟还是企业实务的典型化提炼结果,跟现实多种多样的企业实际业务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异,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方便随时接触企业实际业务,2012年我院会计和会计电算化教研室成立了青岛海诺城财务咨询公司,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实践基地。实训公司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主要为企业提供公司注册,记账,纳税申报,财务咨询,企业审计等业务,公司到现在已经稳定为22家企业提供财务服务。通过参与实训公司招揽的业务,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真实的企业资料,从公司注册到使用用友T3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每月纳税申报,季末所地税税鉴,真正做到了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业务相印证,并能灵活处理,举一反三,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3.校外实习基地(1)青岛正乐食品有限公司签订长期顶岗实习基地协议青岛正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出口食品加工的外贸生产企业,由于阶段性的人工短缺,经过协商,我们分批派出学生去该企业生产部门进行为期2周的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接触企业的实际产品生产,了解了现实的外贸生产型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同时该企业每天会抽出1-2个小时请企业的人事部主任、财务经理、生产部主任等管理人员给实习学生讲课,讲课涉及公司制度、公司流程、公司文化、成本核算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内容。由于实习设计合理,企业管理人员授课贴合学生实习实际,使学生对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财务知识,公司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实现了校企双赢。(2)建立7家事务所实习基地———常态化实习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从事给企业记账,网上报税,公司注册,工商税务年检、审计等业务,有些工作难度不大,重复率高,工作量大又琐碎,是事务所工作人员很重的负担,这类单位十分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而学生实习遇到的典型问题是一般的企业所需要的实习学生人数较少,为了解决事务所和学校实习双重困难,课题组与事务所联手,建立常态化实习基地。从2009年开始与青岛志同会计师事务所首次合作取得了成功,有了经验以后又逐步扩大类似会计师事务所类的顶岗实习单位,到现在为止,已经同7家事务所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分批派出学生去顶岗实习。刚接触真实业务的学生工作热情高,能吃苦,工作认真,有耐心,不过于追求报酬,得到了事务所的普遍欢迎。常态化实习基地运行:每年1月、3月、4月、5月、6月、12月事务所将所需要的学生人数及要求与学院商谈,然后学院制定出具体执行方案,方案制定原则是实习人数尽可能的多,每个学生实习时间尽可能的短,不影响学生的学业,要求实习学生必须利用课后时间实习。(3)鼓励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4)改革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方式,改为实习报告形式为免于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我们从2009年开始就改革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方式,改为提交实习报告,在报告中明确规定学生描述实习单位和实习过程,总结实习经验和教训,并请实习单位给予学生实习评价,同时给学院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和实习单位的反馈,及时统计数据,调整教学设置,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同社会的需求一致,更加符合岗位需要。
三、课外实训项目
除课内教学项目之外,我校会计专业还设计了“五级递进、三线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大量的课外实训项目,和课程内的项目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能力培训体系。“五级递进”是指整个课程的实践体系按照“认知实训、流程实训、岗位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五个环节进行系统设计,难度由易到难,实训项目由单一到综合,由统一到分行业形成的层层递进型的岗位技能实训体系。“三线合一”是指:课内一线:学生在各课程的实训;课外二线:学生课外可以参加校内举办的小键盘、计算器、点钞比赛等会计基本技能竞赛,参加校内和校外的“涉外会计手工操作大赛”,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大赛”等各种大赛,增长实践经验,比如“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大赛”,我们设置了专门的校内沙盘实训室,组成了沙盘社团,会计会电班的每个学生都会参与,层层选拔,直到参加青岛区,山东区和全国的沙盘比赛,在沙盘实训和比赛过程中,学生能深刻的理解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而且也能直观的感受成本核算岗位同其他岗位的关系;我们设立的校中企青岛海诺诚财务咨询公司,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公司的项目,真实接触了各种原始单据等原始资料,参与企业的记账;另外学生课余可以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这些课下的活动,组成了“课外二线”的实践项目。企业三线:是学生通过去校企合作的正乐食品公司,各种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其他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实习。“五级递进,三线合一”的实践体系设计,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参与多元的实训实践项目,实现学生从“新手”,到“熟手”,到“能手”的职业能力不断进阶,实现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实践效果
通过我校的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多方面给学生实践学生创造实践条件,使学生真正实现了理论实践相结合,学生能真正“脚踏实地”了,毕业生在企业工作实务中也更加自信,不是仅仅会编制“记账凭证”,通过走访多届学生就业单位,普遍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良好评价。
作者:王亚静
[关键词] 机电专业 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近年来,国内众多企业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各产业和行业的技术结构表现为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作为与国家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密切联系的职业教育,如何让培养出的学生能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这对职业学校输出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机电专业的人才。要求每一个职业教育者改变观念,积极探索符合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作为从事机电专业教学十几年的教师,就本专业实践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实践教学方法与实际应用相脱离
机电专业实践环节在职业学校使用的教育手段比较单一。大部分实践教学仍以教育理论为主,对学生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后,学生的实际操作模仿得多,思考得少,对理论的理解和探索不深,这种情况导致大部分机电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无所适从。
2.实践环节缺乏管理科学化,系统化。
3.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滞后。
目前,我们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中,大部分还是只有理论而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的教师。对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出现的一些先进的技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结构,教师并不是很了解。也没有给予操作技能培训足够的重视,缺少工程实践一线工作的经历。随着新的理论和先进设备的诞生,难免会出现一些信息滞后、内容陈旧等问题。
二、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建立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学生技能为主体的分阶段递进式教学模式
根据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采取分层次分阶段过关的递进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即将机电一体化专业各专门化方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分解到四个学期即四个阶段,并制定各阶段的技能教学考核标准和实践教学任务。学生必须完成前一阶段的实践教学任务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即递进式。就是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强化技能训练等三个层次,不包括实验、见习和生产实习等,基本技能训练作为最低层次由专业教师进行考核,并要求学生达到这一阶段的考核要求;专业技能考核作为第二层次的考核实行教考分离,由学院组织统一考核;将集中综合强化技能训练作为最后阶段最高层次,由技能鉴定部门组织考核,让学生最后取得相应技术等级证书,最终达到培养目标。
2.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要建立完善的分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要建立一个独立于理论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生产(加工)过程为主线,学生技能培养为主体的不受理论约束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将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将有关知识和技能综合成公共课(基础理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专门化方向技术课(技术应用)三大模块。以实践性环节为中心线索,串接这三大模块。使这三大模块既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围绕着实践性环节有机地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整体。
(1)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设计实践教学计划,确定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度的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1∶1,各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40%,不少于24周的整周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形成了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或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或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
(2)学院要实行严格的“双证制”,要求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实践教学内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精工艺、善施工、懂数控、会操作为目标,制订各阶段实践性教学总体计划与要求。形成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式管理,学、产、研、培一体化的体系。采取按能力层次划分的“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二大模块构建。不仅要模块化,而且可在专业大类内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进行组合式搭配,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模块呈递进关系,基本技能侧重操作性,专业技能注重技术应用性,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强调综合实践性,注重“产品”教学、创新制作和新技术应用。
3.打造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应创造有利的条件,增进实践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学习,鼓励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协同合作;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完善开放实验室建设。
总之,机电专业实践教学对于目前职业学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关键词 广告学专业 实战教学 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一、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背景
1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开展创业教育的教育背景
创业教育是2l世纪的重要教育课题。早在1998年1O月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就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为了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我国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强调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的创业活动风生水起,1983年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业竞赛(他们称之为商业计划竞赛),接着,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十多所大学,每年都举办这一类的竞赛,并逐渐波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1997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发起了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3月,全国举行首届“桃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教育开始在我国推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和研究渐成大观。在广告学专业教育中开展创业教育,已是大势所趋。
2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开展创业教育的经济背景
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人才结构的调整。大学生创业活动,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而萌发的,迎合了产业发展转向“知识经济”的趋势。知识经济是以现代高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其创新的本质为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先决条件。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经济增长的差异化,又为大学生创业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目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它在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是金融危机促进了创业政策环境的改善。政府相关部门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更多的优惠政策。提供更多的救助措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二是金融危机加速了创业的社会认同。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就业形势的低迷使得人们对创业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人们不再认定创业是一种冒险行为,更把它看成一种寻求生存出路的最佳方式。三是金融危机降低了创业的门槛,为创业提供了较多的发展机会。
3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开展创业教育的就业背景
就广告行业而言,广告公司规模小,接纳的毕业生有限,未来广告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将日趋分化。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继续提高,毕业生也必将相应增加。预计到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入学率将接近15%,届时,大学毕业生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我国还存在着严重不足的就业需求问题,一是从社会对就业岗位的需求角度看,我国的就业需求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平均可以增加200万个就业机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每增长1%,却仅能提供约80万个就业机会。二是根据有关预测,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能够在20年内维持在8%左右的水平,这固然能够使我国经济进一步繁荣,但从近期的角度看,就业需求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巨大的就业供给数量。同时,在政府减员增效、高校继续扩招、非国有经济形式发展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起来,造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教育与就业的矛盾。出现“知识失业”。因此,依靠政府创造就业机会来解决人才市场供需矛盾,短期内可能性不大。自主创业,将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二、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要求
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中,应注重锻炼和提高公共能力、职场能力和专业能力三种不同层次的创业能力。
1、公共能力。公共能力是所有社会人员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能力。其一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就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对知识的接受、转化和应用。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它是一种生存能力的表现,决定了一个人竞争力的高低。它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习宽泛博学的知识,还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其二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人驾驭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智力技能,而且也被心理学家列为创造能力之一,是人的内在素质的重要外在表现,反映人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以及性格、风度。其三是社会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参加社会集体生活,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保持协调、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其实质是获得和利用社会支持的能力。一个创业者必须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从而协同工作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四是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亦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一个具备良好创业素质的人需要很强的分析问题、判断是非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其五是心理调适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是个体对各种因素引起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进行调节的能力,是健康心理乃至健康人格的外在表现。现代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有助于人们在变化莫测的激烈竞争面前,迅速、正确地解决问题和矛盾,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的社会生活。
2 职场能力。职场能力是指职场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其一是创新能力。创新是一种对未知世界、未知领域的探索性活动,其本质是通过科学研究、生产活动和管理实践,创造新的理念、产品或服务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源于创造性思维,成功的创业者一定要具有独立性、求异性、想象性、新颖性、灵感性、敏锐性等创造性思维的人格特质。其二是组织能力。组织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创业者往往也是一个领导者,需要一定的组织能力。组织能力包括合理选择下属的能力、粘合能力、架构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激励下属的能力、授权能力、应变能力和合理分配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能力。其三是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是每一个创业者必备的重要能力,主要包括决策、经营、管理、用人、理财等方面的能力。其四是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一项职场必备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二是计算机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尤其是第二种能力。它包括对各种流行应用软件的使用、优劣判断乃至软件开发的能力。其五是市场洞察和营销能力。创业者必须学会调查分析市场,随时掌握商机所在。对市场洞察和营销的能力,包括发现和识别市场需求的能力、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迅速
回应的能力以及业务拓展的能力。其六是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光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单凭个人的力量成就一番事业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因此,创业者必须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善于利用团队的力量来经营企业。
3 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创业者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专业生产的能力。它是一种最基本的创业能力。广告是一个多工种、多环节合作的行业,涉及市场调研、创意策划、表现设计、媒介选择、后期制作、效果评估等诸多方面,广告专业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广告基础能力、广告策划能力、广告表现能力、广告创意能力、广告文案能力。广告基础能力是从事广告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具体包括广告基本理论的运用能力、广告调查能力、广告提案能力、广告专业软件的操作能力、广告制作设备的使用能力、广告活动的统筹能力。广告策划能力是指科学、合理地安排广告的构思能力,广告策划能力的形成是和长期的行业关注,市场调查、社会洞察、谋略思维分不开的。广告创意能力是最为根本的广告专业能力。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广告创业者既要具有良好的智力素质,又要拥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广告表现是将广告创意转化为广告作品的过程,它是实现广告目标的中心环节。在整个广告活动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因而,广告表现能力反映了广告创作者的基本素质,是一项重要的广告专业能力。广告文案是广告作品中传达广告信息的全部语育文字符号,是广告创意策略和表现策略的执行和深化。任何广告作品都离不开用语言文字符号来传达产品和劳务信息,所以,广告文案能力也是广告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通透的观察力、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策略性思维能力、组织事实与思想的能力。
三、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举措
1 调整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创业人才为己任
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除了知识、技能领域外,还应包括自信心、动机和态度。因此,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符合这样的要求:一是以全面素质打造和能力培养为目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二是以人为本,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三是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创业。唤起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
2 科学安排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一是立足于思维训练和操作需要,开设科学和创业方法论课程。现代广告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创新思维、技术运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创业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学生的业务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行业的能力。二是在“大广告”的观念下,实现实践教学从专业化转向综合化。一般的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条块分割,只注重某项专业化内容的训练,忽视广告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技能的拓展,造成人才技能的单一化和肤浅化,难以在创业实践中有大的作为。综合化的实践教学,既保证了学生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今后的自主创业奠定基础。三是打破专业边界。实践教学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换。单一化的实践教学整齐划一,目标单纯,学生视野只局限于广告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领域,难以有新突破。而现代社会,广告与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局限于某一狭窄专业的孤陋寡闻者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同时,广告学与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媒介经营等专业同属新闻传播学科,学科基础一致。因此,实施多样化实践教学,既体现了现代科学向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又适应了创业对多学科、多方面知识的依赖。
3 合理设计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和方法
创业教育条件下,教育质量的评价将主要由社会做出,对学生来说。与创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创业欲望以及自信心与进取精神,因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因此,在实践教学形式上,采用单项竞赛系列、综合竞赛系列、创业实战系列等实践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坚持基础知识、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广告作业素质。加强基础知识主要通过单项竞赛系列来完成,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主要通过综合竞赛系列来完成。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创业实战系列完成。在教学方法上,应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根据具体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积极采用指导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型本科院校小教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剖析
教学型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良好教育理论素养,掌握小学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拥有一定实践教学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能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小学教师.在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应该是一个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是指以实践操作为主,以师范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基本教育教学技能为基础,进而提高学生综合教育实践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多年以来,小学教育专业各主办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基本形成了以职业技能训练、学科课程技能实训、见习与实习、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为实践教学内容,以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等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重理论轻实践、先理论后实践.依据从理论到应用的认识论逻辑,实践教学被依附于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没有形成自身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二,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欠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经常陷入一种技艺性和程序性的操练,产生工具性倾向,很难真正纳入小学教师课堂、小学教师行为和小学教师生活中;第三,实践教学空间单一、时间不连贯.各实践环节相对分散、凌乱,缺乏层次性和递进性.第四,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不规范.随意性大,主观性强、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不能有效发挥考核的导向、鉴定、改进功能.第五,实习基地建设不到位.高校与小学实习基地之间联系松散,没有形成深入合作的“实践共同体”,不能很好发挥对学生专业发展的有效支撑与引领作用;第六,实践教学教师指导不力.许多高学历教师虽理论雄厚,但缺乏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缺乏关注实践的热情,致使实践教学指导不力,效果不佳.以上种种,影响着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并成为制约小学教师职前专业成长的瓶颈.因此,建立完善又切实可行的适应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建构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在内的子体系综合建构而成.
2.1立体多维化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小教专业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导向.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以及基础教育实践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我们从教师职业情意、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师职业能力等方面确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总目标:
2.1.1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专业情意.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热爱并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热爱儿童、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丰富师范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等师德修养方面的知识和体验,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和专业发展动力.
2.1.2形成比较扎实的教师职业技能.具体包括: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交流合作、沟通表达等人际知识和能力;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策略性知识,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等.
2.1.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能力.具体包括: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调控、教学评价能力等);班主任工作能力(班集体建设、班队活动组织、课外活动组织、学生个案研究能力等);教育科研和反思能力(案例研究撰写、教育行动研究和教育故事撰写、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等);实验能力(教具制作与演示、实验设计与操作、实验创新能力等);艺术表现能力(声乐、绘画和舞蹈能力等).
2.2分层结构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如下: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2.3多渠道融通的实践教学实施体系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密切配合教育理论课程教学,合理安排小教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确保教育实践教学的规定课时,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使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形成内容上的高度关联,形式上的相互补充,从而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相互衔接、相互融通,形成一个多渠道、互通联的实践教学实施体系.
2.3.1实践教学的整体安排
2.4全方位多元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2.4.1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科学、规范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是实践教学评价的前提和保证.根据小教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体系,针对各类技能训练(三笔字、讲故事、朗诵、演讲、即兴说话、微格教学、教育见习、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社会调查和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设计等)我们设计了全面详细、操作性也很强的质量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的制定对各种实践教学、技能训练还发挥了积极的导向、调控和激励功能.
2.4.2实践教学评价范围全面、综合评价范围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也是实践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们从全面综合的价值取向出发,突出课程评价范围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在评价对象上,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是一个整体,评价既包括对指导教师(大学指导教师和小学教师指导教师)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实践教学综合表现的评价;评价内容上,除了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进行评价,也包括对学生组织管理能力、教育创新能力等的评价.评价的领域主要包括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师专业情意等方面.
2.4.3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灵活、多样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是实践教学评价科学合理的基本保证.为此,我们综合运用了定量与定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同时,我们还创立并运用了“实践能力成长记录袋”、“学生实践档案”等较新颖的评价手段.
2.4.4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合作在实践教学评价主体上,我们打破了以往只有大学指导教师评价的局限,设立了包括所有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多元合作的评价机制.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实习学校的评价也按着一定的比例被纳入到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里面.尤其是把实习基地指导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身、互相评价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5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健全、完善
2.5.1组织管理和制度保障健全的组织管理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组织管理上,主要是强化学院主管领导的领导、决策功能;实践教学办的组织实施功能和指导教师小组的指导、执行和检查督促功能.制度管理上,主要是完善了“实践教学指导手册”、“见实习基地管理”、“教育专业实验、实训管理”、“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等制度.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形成了职责明确、规范科学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2.5.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包括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建设包括微格教室、实验室、实训室等.校外基地,除了建立包括赤峰实验小学、红山区三小、赤峰蒙古族小学等20多所相对稳定的城区实践教学基地外,近年来还逐步向旗、县延伸,走进农村、牧区学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不断增加经费投入和指导教师数量、提高指导质量的同时,遵循“基地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既保证了职前教师实践教学的需要,又为基地学校的发展作出积极地贡献.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实践教学;任务驱动
论文摘要:教育技术学专业是综合性的专业,除了正式的课内实践教学安排外,应该安排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内容,让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和练习机会。以湖南农业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实施的课外实践教学为例,论述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外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组织形式为教育技术协会,管理方式采取大学生自己管理,所有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迅速提高管理才能。实践任务来源广泛,任务驱动型实践教学方式将实践效果发挥到极高的水平。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综合性的专业,随着信息技术及相关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专业涉及的技术内容也必然随之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的层面多,范围广。实践领域超出学校教育的领域,走向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因此,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上需要不断更新,实践形式设计上需要多种多样,除了正式的课内实践教学安排外,应该安排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内容。虽然不强制每个学生,但能让愿意利用课外时间多学技术的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和练习机会。
1、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一般设计
一般,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大体分为校内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专业实习、设计与创新能力训练等。
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得到最基本的操作技能训练。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校内实训包括:1)课堂教学训练,如现场教学、媒体设备演示、课件实例制作、上机操作练习等形式;2)课程实验,可分为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注重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3)微格教学,使师范生系统训练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通过教育见习,初步接触学校教学实践,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内容为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电教管理见习、课件制作见习。教育实习是让师范学生掌握教育教学技能。专业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在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电台、电视台、电教馆等专业实习场所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就业面。设计与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2、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外实践教学的提出
通过教学计划中的正规教学,毕业时,学生能够完成专业技术的学习,掌握所需的专业技能。但在当今大学规模扩张,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都不再一帆风顺的时代,本科生找工作更是竞争激烈。如果不能精通几种技术与理论,在众多对手中崭露头角,虽然是合格的毕业生,又怎么可能从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中选一的岗位需求中胜出?所以必须给学生创造宽松高效的学习、训练环境,让他们除了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外,将自己旺盛的精力和多余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把兴趣引导到实践训练中去。
所以提出课外实践教学的概念。课外实践教学就是采用灵活的形式,从社会中寻找足够的实际任务给学生,并安排教师指导,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信任,才有足够的任务量提供给学生。
现在各类学校利用课外时间较好的形式是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需考试,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
课外实践教学类似于第二课堂,且有第二课堂的部分特点。但课外实践教学针对性更强,是让学生进行真正的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工作。大学生如果不是要呆在学校上学的话,完全是社会生产劳动大众中的一员,所以他们有能力、也应该参加实际工作训练。虽然延长上学时间也是减轻就业压力的一种社会对策,但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后走出校门就能顺利适应工作,有足够的竞争力,应该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机会,让他们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
课外实践教学是任务驱动型的。给学生一个任务或项目,让他们在研究中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这种形式与现在推行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学技术创新性研究项目类似,只是驱动的动力不同。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学技术创新性研究项目的推动力是经费扶持,课外实践教学的推动力是工作任务,除了强制性地完成某个任务,从中学到他必须掌握的技术,从而会有成就感外,部分任务可能有一定的报酬。
3、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外实践教学的实施
3. 1组织与管理形式
为了有效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采用相对固定的组织形式—成立教育技术协会。以协会的形式,一是可以保证所开展的活动都是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这就限制了实践活动的目的性;二是动员本专业的学生都参加到这个协会中来,当然也适当吸收全校的爱好者,这就保证了课外实践教学活动覆盖面的广泛性。协会的宗旨:秉承锻炼、服务、求精、创新的原则,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服务,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学习与训练的优越环境,提高教育技术爱好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做好成员技能培训交流工作。
管理方式采取大学生自己管理,所有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协会设立3个方向组:影视制作部、网络部、硬件部。1)影视制作部设立摄影摄像组和音视频制作组,制作相关的视频教程,积累视频素材,比如宣传学校“农作”科普知识等。2)网络部设立程序设计、美工设计和动画设计3个小组,负责网页设计、网站维护以及配合相关策划项目进行教育课程设计。3)硬件部的工作是计算机及网络硬件的维护与维修,电视机、洗衣机、音响系统等电子设备的维修等。 另外设立策划部,担当外联工作和宣传工作,并负责每次活动写策划书和活动总结,活动开展前的场地申请和活动时现场的相关安排和秩序维护,为每次活动作好宣传工作(海报、展板、横幅等),以及确定项目的展开方式和策划方案。
这种管理方式,既利用学生的管理才能,使本应耗费大量人力的管理工作得到合理解决,还为学生训练自己的管理工作能力提供极好的舞台,相当于建立一个设置完美的公司,各类职位齐全,职责明晰。通过竞选,一年更换一次所有岗位人员,这样一年能容纳20多名学生进行实际岗位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迅速提高自己的管理才能。
3. 2任务来源
要为学生创造出做不完的事,这是着实费了心思的问题。因为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得到实际的有效的训练。任务来源有3种类型:1)组织技术培训,比如摄影艺术培训、计算机硬件组装知识讲座等;2)为教师、学校服务,比如帮助教师制作课件、帮学校拍摄制作电视新闻、组织设备义务维修等:3)为社会提供服务性项目,比如婚庆视频、公司宣传广告、单位网站的制作等。
学生来源是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口招收的,学生的基础技术较好,在学习新技术方面,相对于其他普通高中来的学生而言,掌握起来更加容易,稍加点拨就一通百通,所以承担实际的任务完全可行。
3. 3实践活动的组织方法及流程
针对不同的实践活动,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比如技术培训,事先做好详细的培训策划书,内容包括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培训的教学内容、详细程序安排等。视频制作项目则严格按照电视制作流程进行。制作前期为节目制作前的准备工作,如策划、构思创作、分镜头剧本、场景设计和选择等;进入拍摄阶段完成拍摄提纲的制定、拍摄计划的制定、内外景拍摄(同期声)等;制作后期就是完成剪辑和特技制作等。
4、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外实践的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成效非常显著。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很好地利用这一平台,进步非常快。有了这个课外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就有了强烈的工作热情,他们把接受任务当成一种荣誉,越是艰巨的任务越是看成一种骄傲。他们有连夜奋战的韧性,为了完成一项工作,接连几天不离开实验室:他们有攻克技术难题的痴情,为了掌握某项技术,整个暑假泡在实验室。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我国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在教学发展的初始阶段,专业课程建构是以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为借鉴的,师资由工学教师和艺术教师组成,专业特色发展相对缓慢,艺术与机械工程知识的融合力度不够。在当前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生转型发展的形势下,怎样培养应用型工业设计人才,怎样突出特色和服务地方发展是专业改革的热点,其中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实践教学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过程,必须协调配置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交叉融合,建立与人才培养、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注重创新和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工业设计及人才培养
(一)工业设计概念工业设计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概念是在1980年,由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CouncilSocietiesofIndustrialDesign,ICSID)为其所下的定义: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其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性能,叫做工业设计。[1]工业设计的直接目的是设计出市场畅销、用户满意的产品,借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说,其作为人—产品—环境—社会的中介,以人的需求为起点,以形形的工业产品为载体,借助工业生产的力量,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以创造更加完美的生活方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根本宗旨。[2](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目前工业设计专业分为工科类和艺术类。工科类的学生文化课水平比较高,但属于非艺术类生源,入校之前缺少美术培训,更不用说设计基础了,在造型的领悟和色彩的体验把握上不如艺术类学生。艺术类学生对形态、色彩、创造力、设计表现的把握要优于工科类的学生,但是对于一些工业设计师所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数学、力学、材料工艺学、机械制造、模具设计等工科课程,学习起来就很吃力。大多数高校采用造型基础、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三大块组成的“三段式”的人才培养体系,获取的知识都是被相对割裂、各成体系的,学生很难进行知识的融合,发挥创造力,进而进行综合性、系统化的设计创造。特别是地方院校转型发展中,必须强化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应注重机械工程与设计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贯通,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培养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与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群之一,是在工科背景下建设发展起来的,学校已经拥有较好的工科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合作基地,积累了一定的优质教学资源。学生生源多为理科生,对美术、产品形态等的理解和把握有些“先天不足”,但思维较理性、逻辑性强。学校地处珠江—西江经济带中心区域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区域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机械工业、电子信息、轻工日化等企业,工业类企业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对机电类产品的设计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机电产品设计人才。(二)“六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工业设计专业提出了“3+1”学用相长、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六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如图所1所示。和原有培养方案相比,增加了集中实践环节的学分,增加了课外能力拓展实践环节,减少了艺术设计类的部分课程,弱化了机械工程类专业知识的深度,更加注重工程技术和设计的融合。在“六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学分共140个学分,其中独立的实践环节为46学分,占32.6%,不包括和理论课程同步的课程实验。实践环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构建合理的实践平台和科学的实践结构、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严谨求实的做事态度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3](一)构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原则实践教学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一个环节链,实践教学模式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统筹设计,相互贯通。实践教学模式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整体筹划、全局设计,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各项实践教学效果。工业设计专业在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时,要遵循立体化原则。时间上要全程化,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一直贯穿到大学四年级;实践内容层次化、模块化,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项目,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提高设计性、应用性、综合性实践的比例;实践教学形式多元化,如课程实验、认识实习、金工实习、材料成形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设计竞赛、社会实践和科技服务活动等。(二)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校内实践、企业实践、工作室实践为支撑,构建艺工结合、学以致用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纵向的衔接和横向的交叉渗透,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把先前各自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融合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综合体之中。如图2所示。(三)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实践教学模式下,校内实践、企业实践、工作室实践的实践平台及其内容,如图3所示。1.校内实践环节基础课程实验平台:以设计艺术的基础实践教学为主,如素描基础、色彩基础、效果图及表现技法、三大构成、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透视学、模型制作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针对1-2年级学生,培养设计艺术的基本技能。专业综合训练平台:以课程设计和综合性实践为主,支持产品形态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系统设计、专题设计、机电产品创新设计、模型设计与制作等综合性课程。针对3-4年级学生,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等综合能力,注重知识的融合。机械基础实验平台:以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公差与配合等机械工程基础实践为主,针对2-3年级,培养学生认识力学、机械零件、机械机构、电工电子技术等工科基础实践。工程专项训练平台:以机电工程技术基本技能为主,依托机械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制图测绘、金工实习(车工、钳工、铣工、焊工)、材料成形实习(冲压、锻造、铸造、注塑、3D打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等工程基础训练。加强学生对机械结构、材料特性、制造工艺、成形工艺的认识和掌握其基本技能。针对2-3年级学生,为后面的综合设计课程打下基础。2.校企合作平台:主要指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以产品设计、材料工艺、生产制造为主线,进行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集中实践,提高对理论与实践结合、企业实际的职业能力要求等的认识,提升应用能力的同时,缩短与职业需求的距离。针对1、4年级学生。通过平台与多个企业和设计公司建立联系,探索“三真一模拟”的实习模式,即通过真题目、真操作、真环境进行模拟训练,收到非常好的效果。[4]3.工作室平台:以科研项目、企业委托项目、设计竞赛项目等为对象,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并完成的实践模式。实践活动形式各异、层次多样,使学生从被动参与、主动参与到勇于参与,最终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应用能力的目的。建立工作室制度和成立工业设计协会,形成教师指导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的良好传帮带效应,并通过学分要求和考核标准,激励学生人人参与项目,扩大覆盖面。
四、推进实践教学的措施
现在,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特色方向不明确,理论与实践不够协调,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产学研合作力度不够、缺少课外时间实践平台。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以供参考。1.与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整合,建立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综合实训室,突出机电产品设计特色。为机电产品创新设计、模块化设计与案例、慧鱼创意组合训练等课程创造较好的实践平台。2.依托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政校企”合作联盟等平台,加强与机电类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力度,进一步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进而实施分散式实习,将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分散到各个合作企业中,创造更多的资源和条件,增强用人单位和实习学生间的相互了解,有助于学生就地就业,服务地方发展。3.依托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建立“导师负责制”工业室,目的是加强学生课外实践和创业的训练。参考区域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细分方向,建立机电产品设计、展示设计工作室。组织学生参与具体的项目或课题,在实践中使学生了解产品设计流程和紧张有效的工作状态,清晰个人专业方向定位,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时代意识。工作室作为独立的实体,教学和科研上对外开放,承接社会上的设计、咨询工程、技术、培训等业务。4.将设计竞赛纳入实践教学体系,推进竞赛制度化和常态化。选择教育部、政府、行业、企业等组织的设计赛事,以竞赛主题为专题,组织学生参与、选拔、参赛,训练学生的设计攻坚能力,提供学校与外界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综合设计能力。5.建立实验室开放环境。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促进实验室和教师队伍的发展及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5]完善实验室开放课题的申请制度,强化科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开放工作有序开展的强有力保障措施。[6]努力实现理念开放、资源开放和机制开放的“三层开放”环境。向1、2年级开放基础规范性实验,在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处理中融入创新元素,让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创新的思维。向3、4年级开放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开放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论
实践教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延伸理论知识,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应根据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特点、现有教学资源,整合贯通实践教学的每一环节,确定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通过落实各个实践环节的内容和目标,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同时也使其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就业能力有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茗怡.工业设计,为中国创造插上腾飞的翅膀[J].上海企业,2011(3):15-19.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1-172.
[3]郑家茂,熊宏齐.围绕研究型人学人才培养建设开放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94-97.
[4]梁珣,周兴,郑子云.“三真一模拟”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5):23-26.
[5]高原,王土央.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30-32.
[6]姜辉,隋恩锡.搞好专业实验室的开放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J].现代企业教育,2008(1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