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7 19:03: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贷风险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联贷联保模式———融资创新风险。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外需急剧下降,我国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在宽松的资金环境下,钢贸企业通过联贷联保模式获取银行贷款,即由若干个钢贸企业结成小组,联合向银行提出授信申请,每个企业均对贷款承担连带责任保证。随着政策的不断放松,银行对钢贸企业的贷款额度不断提高,整个钢贸行业进入资金迅速膨胀的阶段。由此,众多钢贸企业开始大肆炒作钢材。但是,自2010年国家出台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后,钢材价格在2011年出现暴跌,长三角地区的大部分钢贸企业陷入严重亏损和资金链断裂的境地,无力偿还到期的银行借款,而原先提供担保的钢贸大户也陷入“连带赔偿”的困境,钢贸危机全面爆发,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随之增加。
(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沉淀风险。钢贸圈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暴露了联贷联保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风险,也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产能过剩行业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巨大风险。钢铁行业属于产能过剩的行业,但是数据显示,在2001~2010年间,钢铁行业利润持续增长,每吨钢材的平均利润高达300~500元。钢贸行业呈现高利润空间,使其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争相追逐的对象。众多商业银行向钢贸企业发放大量信贷资金,这些资金大量沉淀,导致钢贸行业产能过剩。在产能过剩背景下,钢贸企业资金流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商业银行贷款难以回收。
(三)贸易融资变质为融资贸易———表外融资风险。虽然表外融资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点,但其引发的风险以及来自金融监管部门的压力,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应对的严峻挑战。2014年6月份爆发的“青岛港事件”是融资贸易风险的集中迸发。融资贸易是当前企业很普遍的运行模式。传统的贸易融资是为了贸易而融资;而融资贸易则是为了融资而贸易。以铁矿石为例,如果企业为了进口铁矿石用于销售、炼钢而续作的融资,属于传统的贸易融资;而如果企业为例融资而进口铁矿石,并相应地囤积铁矿石,则属于融资贸易。债务人信用状况、交易方式、支付方的支付能力以及其他影响交易履行和收款的因素,都可能引发贸易融资风险。
(四)“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操作性风险。“三查”制度,即“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制度。在实际信贷操作中,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因业绩考核等原因,重贷轻管,使得“三查”制度流于形式。首先是贷前调查不细致。贷前调查是风险控制的关键性环节,在这个阶段,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应深入企业查看、核实相关报表数据。然而在实际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许多信贷人员仅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文字材料进行风险评估,轻易相信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缺乏对假信息、假报表等的识别,导致贷前调查报告流于形式,报告内容缺乏真实性。其次是贷中审查不严。信贷人员为加快贷款的发放速度,对担保人、借款人、质押物、抵押物等审查不严,容易忽视潜在的信贷风险。再次是贷后检查不到位。许多信贷人员在放款之后就放松对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仅仅只是定期撰写毫无实质内容的贷后检查报告,并没有后续跟踪企业信贷资金具体流向、企业经营状况等。
(五)过度授信或多头授信———授信风险。商业银行在经营信贷业务时,一方面,由于对企业的授信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产生过度授信或多头授信,造成商业银行授信超过企业能够承受债务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部分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等形式逃脱商业银行债务,造成商业银行巨额资金损失。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因为不能定期披露报告而遭受市场退市的上市公司。从上市到退市的8年过程中,达尔曼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系统性作弊手段,从股市和银行骗取资金30多亿元,使投者和债权者蒙受严重的损失。
(六)大额占用银行信用———抵押比例不足风险。大额授信客户一般信用需求量较大,同时因为企业本身的规模也较大,容易获得多家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希望通过向这些大企业发放贷款获取利润,但如果企业抵押物不足,又无法找到有代偿能力的保证人,商业银行就要求企业采取相互连环担保、关联企业担保等形式,这就降低了企业有效资产的抵押比例。这种情况下,一旦企业贷款出现风险,第二还款来源又不充分,商业银行对贷款的追偿难度就很大。
(七)企业超负荷经营———资金缺口风险。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而扩大企业规模,与此相应,企业资金缺口和债务规模也不断扩大。尽管一些企业具有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支持,但如果在经营过程中遇到问题,企业资金流转就会受影响,导致资金链突然断裂。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不是缺少对资金中断的防范意识,而是没有对资金短缺这个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并执行到位。在银行融资占绝对地位的金融大环境中,如果企业过分相信自己的实力和公共关系协调能力,认为企业不会在资金方面出现问题,就很容易错过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时机。
(八)银行“经济人”本质———盲目抢贷风险。在发放贷款中,商业银行为了争抢优质企业,往往放松对企业的审查。即使这些企业无法按规定提供财务报表,但是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容易陷入非理性状态,不能理性客观地评估企业贷款风险。如,目前许多上市公司、明星企业成为商业银行最高评级的客户,商业银行对这类客户大幅降低授信条件,较少关注企业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导致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规模越来越大。如果企业倒闭并退出市场,商业银行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对联保贷款的风险认知有限,导致过分偏信联保模式。小微企业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小微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无抵质押物、难担保、风险高,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在这种状况下,联贷联保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对于联贷联保这种融资模式的风险认知有限,风险意识较为淡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配套的管理措施。一旦整体联保圈子遭遇不可控制的紧急情况,容易导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集中爆发。
(二)缺乏对国家经济、产业及行业政策的研究,导致政策风险加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稳定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迅速、经济热点变动相对剧烈。若商业银行无法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研究国家经济政策,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盲目跟风,不仅会造成商业银行自身的信贷资金投入过度集中形成信贷风险隐患,还会加剧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失衡及行业的产能过剩,损害国家的经济安全。
(三)贸易融资变质为融资贸易,导致债项信用风险加大。传统的贸易融资是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产生的,其与流动资金贷款等表内业务最显著的不同点,在于贸易融资具有自偿性,即融资所得的资金是用于购货备货,或者用于提前兑现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相对而言,贸易融资的信用风险低于流动资金贷款。然而,当前很多企业希望利用贸易背景实现融资。贸易融资的整体信用由主体信用和债项信用①捆绑而成。贸易融资背后的自偿性则直接降低了贸易融资的债项信用风险,从而带动整体信用风险的下降。如果债项信用风险可控,那么主体信用风险即便形成且暴露,可能也不会给商业银行造成实质性的损失。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真实的贸易背景严重影响了贸易融资的自偿性,容易造成贸易融资出现风险。
(四)盲目跟风明星企业,导致银行处于非理性的状态。商业银行容易受虚假报表或合并报表资产规模的迷惑,对大额客户的风险管理意识较为淡薄,普遍对大额授信客户重贷轻管,从而在授信过程中忽略存在的相关风险。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商业银行相互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商业银行因为其他银行的抢客户行为而疯狂跟随,投入大量信贷资金,造成潜在风险。
(五)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风险。商业银行没有对彼此之间所拥有的信息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不能全面了解授信情况,导致商业银行授信总量远远超出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实际用款人可能通过不同的借款主体在同一银行或多个银行进行多头融资,而银行机构无法准确掌握其实际整体融资情况,无法给其界定正确的融资额度,导致过度授信,从而大大降低信贷资产的安全性。
(六)信贷营销理念存在偏差,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技术。部分商业银行仅根据客户提供的财务报表发放贷款,没有正确评估信贷风险;在具体的贷款流程中,重视抵押担保,轻视第一还款来源,造成不能及时有效地识别和防范企业存在的早期风险。有些商业银行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技术,在客户选择方面缺乏科学的标准,盲目追求明星企业,贪大求全,跟风放贷,增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七)信贷文化缺失,导致形成错误的信贷风险管理理念。信贷文化包含商业银行的价值取向、管理方式、沟通方式、信贷人员的培训等,这是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当前部分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缺失主要表现为重视信贷而缺乏管理,在信贷资金发放后,很少对客户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或是缺乏对客户的重大管理决策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督和参与。这种做法会导致信贷资金的使用失控,进而增加不良贷款。同时,部分商业银行信贷流程过于注重形式。在发生不良贷款时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不够,导致信贷人员在办理业务的时候只重过程不重结果。
三、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评估,建立健全风险评定制度。首先,要完善客户的资料,定期整理客户的财务报表,加强对客户信用程度进行评估,防范客户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要根据借客户资料评定客户信用等级,确保信贷审批决策的科学性。再次,要加强对信贷审查和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信贷审查和监督人员的考核机制,提升其业务素质。
(二)培育健康的信贷文化,树立审慎的风险管理理念。信贷文化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商业银行应注重信贷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引导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准确理解银行的使命、目标,在共同的理念指引下,激发个人的才干,使企业的效益与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要全面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对信贷风险的敏感性,提高信贷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健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赏罚分明。完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在发放贷款之后,要加强信贷后续跟踪和监督管理。
(三)严格规范贷款行为,避免盲目跟风。在同业竞争方面,商业银行要清醒地判断市场风险,坚定“安全第一”的理念,加大风险管理,确保风险可控。首先,要加快转变营销思路,避免“垒大户”盲目贷款,导致贷款集中度过高,埋下风险隐患。其次,要改进信贷管理方式,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实施多方位的营销战略。
(四)坚持风险底线,防范贷款挪用。贸易融资必须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这是行业的底线,也是监管的底线。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要将“三查”制度贯彻执行到位。在贷前调查阶段,信贷人员要对企业审慎调查,确保企业贸易融资需求是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在贷中审查阶段,信贷人员要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不出现操作风险。在贷后检查阶段,一要加大对融资所得资金使用的跟踪力度,防止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挪用资金或者任意改变融资用途;二要推动信贷人员认真收集贸易融资项下的增值税发票和货物收据,定期到企业现场进行走访调查,确保贸易背景的真实性。
(五)建立抵押二级市场,完善贷款担保制度。美国的贷款担保制度比较成熟,设立了融资机构与二级抵押结构,并建立了抵押保险,使借贷人具有还清债款的能力。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贷款担保制度,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健全抵押担保制度。首先,应该完善抵押二级市场,使信贷主体可以方便地抵押物品或者及时变现。其次,国家应进一步健全政策性担保机构。再次,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或实施办法,明确超过标准额度的贷款,政策性担保机构可为其提供担保。同时,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应建立合作协议,将贷款与保险相结合起来,使商业银行贷款安全性获得充分的保障。
(六)注重信贷授信管理,加强企业之间的风险控制。首先,对企业之间的客户内部结构、资金运转、企业间交易、互相保护、相互投资等,要加强调查分析。其次,要加强信贷授信管理,特别是对于产能过剩的企业,在信贷授信之后,要持续跟踪贷款资金流向,观察客户接受贷款后的实际经营情况以及担保能力的变动情况。
(七)根据我国实际展情况,完善联贷联保模式。对小微企业发放联保贷款时,可选用商会联保模式和行业协会联保模式,依靠商会和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和整合优势,更有效地管控风险。然而,这两种模式具有明显的缺陷。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主要成员很多时候就是该模式的直接受益人,具有过度融资的冲动。一旦出现风险,商会和行业协会的担保就形同虚设,无法起到实质作用。因此,我国的商会和行业协会必须成立一个由内外部共同监管的部门,保证其能够真正担负起筛选客户、协助把控、降低风险的作用。此外,联保模式的成功推行需要严格的风险控制。
论文摘要:在我国,消费信贷是一种新兴的信贷方式,随着其运作机制的不断成熟,必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消费信贷本身的特点,以及我国特殊的信贷市场环境、消费者消费习惯等,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着一系列风险与不确定性。本文对消费信贷存在的风险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关于信贷风险防范的意见与建议。
一、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基本概念界定。消费信贷是商业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贷,主要用于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家具、家电、汽车等)、房屋和各种劳务。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封闭式信贷和开放式信贷。封闭式信贷指消费者在一段时间内以相同金额分数次偿还债务的方式。常见的有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和分期付款贷款(分期付款销售合同、分期现金支付信贷和一次性信贷)等等。开放式信贷指信贷机构循环发放的贷款,消费者的部分付款根据定期邮寄的账单缴付。
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指在消费信贷业务中产生的各种风险与不确定性,具有客观性、偶然性、损害性、不确定性、相对性等特征。我国消费信贷风险主要特点有:
1、不确定因素较多;
2、较其他信贷风险高;
3、个人消费信贷抵押物变现难度大、费用高。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消费信贷中的风险与防范展开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讨。袁亮(2008)从理论上对消费信贷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杨廷芳(2009)从商业银行实际运营的角度解释了我国目前消费信贷风险较大的原因,即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银行管理存在缺陷等。段照清(2009)则认为,法律保障的缺失是消费信贷风险日益加大的主要原因。关于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周磊(2009)提出建立个人信用防范系统以规范消费者行为,提高银行信贷管理水平;喻翔(2007)则认为,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应从加快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建设以及设法提高居民消费信贷的信心和愿望入手。
二、我国消费信贷风险原因分析
近年来,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发展很快,相关运作机制也日趋成熟,然而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消费信贷业务风险仍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原因有:
(一)个人消费信贷立法滞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统一规范个人消费信贷活动和调整个人消费信贷关系的全国性法律。各商业银行依据的准则针对性不强,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
(二)国家的消费政策相对滞后。我国所提供的住房、汽车消费的政策环境严重滞后。个人申请此类贷款必须到有关部门办理抵押评估登记手续,到公证部门办理公证手续,并且还需交纳各种颁证费、评估费等等,势必损伤消费者的积极性。
(三)商业银行自身管理体制薄弱。一方面商业银行内部缺乏个人消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等的了解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另一方面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不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四)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缺乏对贷款前进行调查,没有有效监督检查的手段。
(五)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目前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仍趋于保守,只对若干有限大额商品消费采取消费信贷形式,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以储蓄为主,消费信贷并未真正普及。
三、消费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一)建立消费信贷法制环境。加强消费信贷的立法工作,为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目前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制定《消费信贷法》,就消费信贷的主体、对象、程序、方式以及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规范消费信贷各方当事人的市场行为。
(二)加快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建设步伐。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是银行发展消费信贷的关键,只有建立全国联网的个人信用档案,才能让银行充分了解一个人的还债意愿及还债能力,这也是银行放款的坚实前提和加强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
(三)加强消费信贷的担保和保险工作。担保与保险是银行防范信用风险,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的一种重要手段。防范信用风险对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四)提高居民消费信贷的信心和愿望。提高居民消费信贷的信心和愿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努力。首先,要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调整收入分配,做好收入再分配工作。其次,要积极开发新的消费信贷品种,拓宽消费信贷市场,银行也应加强宣传,向群众展示其好处,增强人们对消费信贷和消费信贷产品的了解和接受程度。
(五)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消费信贷发展。我国目前提供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极其有限,消费信贷基本上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垄断,应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给消费者一个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六)商业银行加快建立防范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逐步创造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环境;(2)认真探索个人客户差异化服务方法,调整客户结构;(3)健全、完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袁亮.个人消费信贷信息不对称的分析及对策[J].理论探索,2008.7.
[2]李洁.关于个人消费信贷的几点思考[J].工作研究,2009.2.
[3]杨廷芳.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及解决对策[J].民营科技,2009.3.
[4]段照清.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J].财经视点,2009.2.
[5]杨秀萍.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8.9.
【摘论文要】:文章通过将会计分析方法有效的应用于贷款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的全过程,寻找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方法,从而揭示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为贷款的发放和贷后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信贷风险的识别是进行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信贷风险是客户违约行为形成的一种风险,违约即指客户没有对到期债务按契约偿本付息。随着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越来越大。在此,作者从会计的角度对商业银行如何做好信贷风险的控制进行初步探讨。
一、贷前调查阶段企业会计资料分析
在贷款人贷款前,必须对拟贷款的企业的会计资料进行有关信用情况和偿债能力的审核和分析。为了保证分析的全面性,会计资料的来源可以有多种渠道,以便相互印证,提高会计资料的客观性和完整性。
1.对拟贷款企业的经营特点、资本充足、偿债能力、抵押品、经济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经营特点指企业的信誉,即企业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这一点被视为企业信用品质的首要因素;资本指企业的财务实力,表明企业可能按时偿还债务的背景;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抵押品指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时能够被用作抵押的资产;经济环境指可能影响企业偿还债务的经济环境。贷款人可以通过这五个方面的分析,决定贷与不贷、贷多与贷少。
2.企业偿还债务能力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一是一种定性分析,因此还必须辅以会计报表的定量分析,以便进一步加强对信贷风险的防范。
(1)资产负债率。该指标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表明企业负债经营程度及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商业银行从贷款安全角度出发,可以设立一个资产负债率的信贷警戒线指标,如60%,对高于这一指标的企业进行贷款时要特别注意。
(2)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比率。该指标反映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与其长期负债之间的比率关系,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该指标以大于1为妥。这表明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足够用来担保其长期债务,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较小。
(3)流动比率。该指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因为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有相当一部分是流动资金贷款,所以要利用这个指标分析。为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必须计算速动比率,即将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等剔除后计算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4)现金债务总额比率。该指标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承担债务能力,比率越大,企业承担债务能力越强。如果现金债务总额比率为10%,说明企业最大的付息能力是10%。
3.CART结构分析法。该方法采用四个财务比率作为分类标准,即现金流量对负债总额比率、留存收益对资产总额比率、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比率、现金对销售总额比率。按照CART方法,这四个指标分别属于不同的级别,其中现金流量对负债总额比率属于一级指标,留存收益对资产总额比率和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比率属于二级指标,现金对销售总额比率属于三级指标。这四个财务分析指标按照级别组成一个分类回归分析树,每个指标根据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临界值,从而进行分析。
二、贷后管理中的会计分析
贷款人决定了信贷对象和信贷额度后,就可以与企业签订贷款合同,发放贷款,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和监督。在贷款人会计核算中可以采用谨慎性原则,将可能发生的损失与费用预先估计入账。商业银行在提取各种准备金的同时,要定期编制应收贷款人贷款的账龄分析表或应收贷款一览表,从中发现哪些贷款还处在安全期内,哪些贷款处在可能收不回来的危险中,从而确定相应的催收措施。
在对贷款对象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对贷款对象利润质量的分析。利润质量包括企业利润的真实性和实现利润的优劣程度。后者又可以分为短期利润质量和长期利润质量两个方面。短期利润质量是从一个会计期间判断企业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实现的会计利润的变现能力,它代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实现的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程度。长期利润质量是指企业各期利润持续稳定增长的能力,强调利润的稳定能力和可持续能力,它主要受会计政策的稳健程度、利润构成以及诸如研究开发费用等特殊费用项目因素的影响。在对利润构成进行分析时,我们首先应当关注营业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重和变化趋势。营业利润应当在净利润中所占比重较大,否则说明企业利润构成不合理,其长期利润增长趋势也就不够稳定,长期利润质量自然不高。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
对于做好信贷风险控制,真实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现会计信息的失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会计差错和会计舞弊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
1.观察企业环境,从非财务因素中寻找突破口。需要选择不同时机,分别与企业中的负责人、采购员、财务人员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企业生产形势、生产能力、原辅材料来源、销售形势,用工状况、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等情况,并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掌握第一手资料。
2.实地查看,账实核对,寻找突破口。不仅要注重账面数据的真实性,核查是否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更不能忽略"账实"是否相符。
3.从会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对比分析企业历史和同行业的会计报表中寻找突破口。即要查验报表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通过审核会计报表间的勾稽对应关系,同一财务报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如"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的静态平衡关系、"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的动态平衡关系,主表与明细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纵向分析企业历年来的会计报表,横向分析同行业的会计报表,比较容易发现问题。
4.认真剖析现金流量表能识别虚假破绽。认真剖析现金流量表,能够识别虚假破绽。现金流量表反映了现金流的来源与去向,比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通过分析现金流量的结构,可以识别企业的现金流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还是依赖于投资和筹资。通过现金流量的趋势分析,可以识别企业的盈利质量。通过分析现金流量的比率,可以识别企业剔除虚拟资产后的真实偿债能力。
5.关注会计报告相关资料。关注会计报告相关资料是有效识别会计虚假的方法之一。认真阅读企业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说明,尤其是收入确认、存货计价、投资的核算方法、合并报表、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对利润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关联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企业合并、分立、重组、对外担保、涉及的诉讼,经营战略调整等等有关的文件决议资料,从中查找高风险领域。
综上所述,控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有效利用会计方法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企业所有会计信息的全方位、多方法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纳,从而揭示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为贷款的发放和贷后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与此同时,为更好的发挥会计分析的作用,也需要我们所有从业人员在不断提升自己会计水平的同时,不断的去发现和运用好会计分析方法,以提高其科学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一)企业数量多,资金需求短、频、急
根据最新的企业划分标准,我国99%以上的企业属于小微企业,约有6000万户。如此众多的小微企业,一方面满足了商业银行对日益增长的客户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小微企业资金需求一般额度较小,且时间要求十分急切,贷款频率较高。与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特点相比,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及审批手续却较为繁琐、费时,不仅周期较长,而且手续复杂,因此,不能有效满足广大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
(二)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
小微企业不仅业务经营规模小,产品种类较少,而且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也相对较小,资金实力弱。调查显示,我国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的年经营规模仅有100万元左右,这种较小的规模不仅使得小微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呈现出灵活的反应能力,而且有利于它们迅速捕捉市场机会,调整经营策略。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小微企业的这些特点,也给企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使他们极易受到宏观调控和行业周期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国内外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小微企业的先天性特点使其很容易陷入生存危机,从而大大增加了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
(三)管理不规范,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纵观国内小微企业,大部分属于家族企业,其经营风格和经营模式受企业主个性的影响十分明显。企业的经营管理还停留在经验管理层面,多数企业尚未构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有些虽表面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实行的仍然是传统管理模式,大量的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凭企业主的主观臆断作出,从而导致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不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此外,会计制度不健全、披露虚假财务信息是我国小微企业当前呈现的另一个十分突出的且带有共性的问题,而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还十分滞后,征信平台尚不完善,加剧了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银行面对小微企业贷款时表现得十分谨慎。
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风险
小微企业主为了尽可能地逃避税费,在向金融机构和政府工商、税务等部门上报会计信息时,往往不愿意提供真实信息,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贷风险,其结果又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二)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的信贷风险
一方面是由于小微企业主经营不善造成的,许多小微企业主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管理经验缺乏,商业信誉较差,这些问题将严重威胁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的。众所周知,我国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的弊病,企业的经营管理缺乏科学的决策过程,往往由企业主个人决定,凭经验和喜好管理企业,从而导致企业经营决策的误差较大,后果严重的甚至造成企业倒闭。
(三)银行信贷管理粗放导致的信贷风险
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审批往往重抵押物或担保,而轻现金流,忽视了对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考察,这种片面性评估不利于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控制。此外,与小微企业的庞大数量相比,商业银行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客户经理数量明显不足,导致这种信贷业务人才短缺的最重要原因是岗位待遇不高,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不仅如此,现有的小微企业信贷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经验,业务水准不高,职业道德水平也有待提高。面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压力,这些小微信贷从业人员通常盲目授信,许多信贷业务存在资料虚假、数据失真、抵押无效、拿回扣等违规违法行为,其结果必然增加了操作风险。
(四)外部环境恶化导致的信贷风险
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一是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外部环境恶化,这种变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有着显著的影响。由于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实力弱、经营不确定性大,极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特别是在外部经济处于低迷期时,小微企业的信贷违约率会迅速上升,自然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也大大提高。国际著名的穆迪公司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小微企业在经济衰退期的债务回收率比在经济繁荣期低1/3以上。二是产品的更新换代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受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一些新产品和新工艺将代替旧产品和工艺,小微企业如不能及时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必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从而致使企业倒闭关门。三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国家的经济政策对企业生产经营毫无疑问会产生重大影响,当小微企业的经营方向与国家宏观政策相悖时,企业生存环境必然急剧恶化,最终也将导致信贷风险的发生。
三、控制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对策
(一)健全征信体系,化解“信息不对称”难题
完善的征信体系是解决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征信体系,一方面政府要及时出台与征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上报、披露、使用和保护,将信用产品的加工、生产、使用都纳入法律范畴,为小微企业甚至全社会创建一个开放自由和公平公正的信用环境。同时,通过立法扫清制度障碍,建设全国联网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协调来自工商、税务、海关、财政、统计、社保以及银行、电信、电力等部门的信用数据,构建小微企业征信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各方将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整合并向社会开放。另一方面要健全与之相应的征信监管办法,净化征信市场氛围,为惩戒失信行为提供法律依据,保证征信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此外,为了惩戒失信部门或企业,应该建立失信举报制度,动员各方力量,实现征信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统一。
(二)规范管理,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在企业管理方面,小微企业主要及时转变传统的家族式管理观念,构建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应及时引入职业经理人进行企业管理,同时要注重吸引社会优秀的中高层次人才加盟,适时补充新鲜血液,不断激发企业管理的内在活力。在会计制度方面,小微企业要在逐步完善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企业经营管理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在人员素质方面,除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以外,还要经常组织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业务水平培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如通过选派管理人员参加政府部门、高校或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职业经理人培训班或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研修班等,以提高小微企业管理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三)加强信贷管理,创新信贷模式
针对小微企业及其信贷特点,商业银行也要实行不同于大企业的有针对性的信贷管理模式,即“四单”管理: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单独进行信贷评审、单独予以考核激励、单独配置专营队伍。特别是商业银行在对分支机构进行业务考核的过程中,要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市场占有率、小微企业客户数量以及利润贡献率等作为单独考核指标,纳入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考核体系之中,并单独对这些指标配套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划拨专项业务发展经费,配置专项信贷额度。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防范与业务绩效奖励并重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把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的物质奖励与小微企业信贷资金规模、小微客户数量、贷款质量及效益等综合指标相挂钩,从制度设计上调动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授信积极性,从而促进和保障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健康发展。在小微企业信贷模式上,可实行分步贷款,通过对小微企业业务细分,将整个贷款按照业务的流程进行分步发放,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信贷风险。
(四)全面考察企业,注重实地调查
在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立之前,商业银行在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时,不仅要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更要关注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从全面审慎的角度出发,多方面考察小微企业的贷款偿还能力,合理确定小微企业的授信控制量。要全面了解和评估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必须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等形式来获取企业经营的第一手资料,摸清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以最大限度地化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时应更多地将实地调研作为判断依据,减少对企业的正式财务报表等书面文件的过分依赖。在调查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要从风险控制、客户管理和价值发掘的角度对授信的小微企业进行科学细分,进而对它们实施差别化的信贷业务发展策略。同时,为了保证调查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商业银行要注重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的设计,可以采用“三问三看”的信贷调查方法,即“问人品、问经营、问风险,看报表、看流水、看凭证”。此外,在调查过程中还应严格执行“双人实地调查制”,最好是客户经理和风险岗位人员共同开展实地调查。这样有助于将信贷风险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把控小微企业信贷风险,从而有效降低信贷过程中和信贷之后的风险。
(五)重视生产技能,创新信贷产品
缺少可抵押物是小微企业信贷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难题,而商业银行最为关注的莫过于抵押物,这种银企之间的信贷矛盾始终是小微企业融资的绊脚石。鉴于此,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值得反思和重构。为了化解这一矛盾,商业银行应该逐步转移传统的信贷关注点,即将关注信贷抵押物转向关注小微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劳动技能,因为经营能力和劳动技能最能反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要根据小微企业的经营模式和产品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创新信贷产品,以满足小微企业不同层次、不同产品的资金需求。
四、结语
1.1农业小额信贷概念及原则
农业小额信贷指的是农村信用社为了加大支农信贷投入力度,简化信贷办理手续,提高信贷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自身在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而进行开办的核定期限及额度内、建立在农户信誉度基础上、不需要担保和抵押的小额贷款,主要适用于从事农村土地作种或者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业主等人群。农业小额信贷应该遵循偿还性、信用性、投向性、方便性、自主性、“三公性”以及量力性等基本原则。
1.2农业小额信贷风险内涵和特点
农业小额信贷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交易对手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偿还贷款本息或者其信用水平发生变化,导致影响金融产品的价值,从而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有地区风险集聚性、道德风险显著、风险协变性、风险数据“软信息”性、贷款对象特殊性以及风险评估难度大等特点。
2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风险内控文化缺失
信贷风险内控文化作为银行业的一种行业文化,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的理念和认同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现如今,农村信用社的农业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较快,员工的收入不断增长,便滋生了其自满自大的心理,以致于对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懈怠放松。同时,由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农业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时间较短,内部管理层缺乏建立风险内控文化的意识,对于信贷风险的管理不够重视,未能形成健康的、良好的信贷风险内控文化,便导致农村信用社没有形成健全的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结构和理念,不能做到有效地控制和防范农业小额信贷风险,风险管理水平自然较差。
2.2小额信贷业务流程不规范
首先,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农业小额信贷业务办理人员法律知识较浅薄,没有准确审查相关质押物、抵押物的合法性及有效性,未依照法律规定办理抵押登记,容易造成抵押行为的无效;其次,对于农业小额信贷的审贷分离制度执行不到位,审贷分离机构设置滞后,且部分审贷分离机构流于形式;再次,在农村信用社的农业小额信贷管理制度上存在着漏洞,缺少完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某些管理人员权力过大、、乱批贷款等行为时有发生,甚至部分农业小额信贷责任缺乏落实,导致最后找不到相关负责人;最后,对于贷款人取得农业小额信贷之后使用情况的调查跟踪浮于表面,忽视了贷款人的资信情况、抵押物及质押物的变化情况。
2.3对小额信贷责任人约束不力
农村信用社在办理农业小额信贷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合理的、严谨的信贷项目责任机制,未能将信贷风险管理的责任明确到具体部门、落实到个人,容易出现在农业小额信贷风险发生时互相推诿现象,造成信贷项目的失败。目前农业小额信贷网点数量、人员数量及素质均难以达到要求,在无形当中便增加了农业小额信贷的风险发生机率,而且,在农村信用社对农业小额信贷产品的市场营销过程中,没有构建高标准的风险防控机制,仅顾贷款发放数量,对于贷款质量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贷款结构不合理的同时,对于贷款风险的防控不力。同时,在信贷审查审批的关键环节上,审批人员只检查信贷资料的数量齐全与否,缺少对于信贷风险的深入分析,在贷后管理环节上,跟踪检查力度不够,对于潜在的风险未能做到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管理效果不佳。
3改善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对策
3.1重视风险内控文化建设
首先,农村信用社在从事农业小额信贷业务的过程中,要树立统一的科学的信贷风险内控文化,并且认真贯彻执行,从整体出发,构建多层次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以风险内控文化为依据,重视信贷风险的识别和量化,以便较快地吸纳各种先进风险管理理念,真正对敏感的信贷风险分析模型和系统加以运用;其次,按照全面风险管理原则设置合理有效的农业小额信贷管理组织,构筑垂直化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使其能够准确地执行上级的信贷风险防控指示,加强上下级对信贷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沟通,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同时,为防范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的发生,在健全经营管理制度的同时,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主体多元化、产权明晰的发展格局,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引入前沿的信贷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完善内部评级体系,使贷前、贷中及贷后的各项操作进一步规范化,针对信贷风险能够做出切实的预测和防范,从而加强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提高应对信贷风险的能力。
3.2优化小额信贷业务流程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冒名贷款、骗贷现象的频繁发生,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和要求也在提高,农村信用社为保障在新形势下科学有效地进行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就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信贷风险防范措施,优化农业小额信贷业务流程。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重视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及时发现信贷业务操作和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隐患和漏洞,进而提高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有效衡量信贷风险管理成果。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要加强信贷风险分析的软件、硬件系统建设,软件系统建设指的是充分运用各种高级的信贷分析软件实现实时数据分析,硬件系统建设则指其内部要构建信贷风险量化部门,并且具备足够数量的计算机来完成数据分析工作;另一方面,加快数据库建设步伐,为农业小额信贷风险评级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源,同时,要完善贷款人信用档案,详细记录每个贷款人的贷款时间、还款时间、贷款金额及还款金额等信用历史情况,并且对违约贷款人的数量、违约次数、违约金额等相关数据给予统计,进而计算出一系列衡量信贷风险的指标,对于农业小额信贷而言,只有做好最基本的数据统计工作,才能为信贷风险量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3构建小额信贷责任人的约束机制
首先,农村信用社要注重对于农业小额信贷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和风险评估,确认其风险水平合理后才予以发放;其次,明确农业小额信贷发放、使用及回收过程的相关负责人,将信贷风险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从而加强相关责任人对于农业小额信贷的管理与关注;再次,强化对信贷申报、审批、执行等每个步骤的监督,在整个流程中,要把风险防范作为工作重点;最后,构建严格的农业小额信贷责任人约束机制和考核体系,合理考评其工作业绩,采取恰当的规范条例,并对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责任人给予奖励,对出现问题的责任人要追究相应的责任,以期有效地约束责任人积极参与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可能引发的各种信贷风险。
4结论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至今,业务范围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扩大,主要包括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存单质押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旅游贷款等业务。有的金融机构还开展了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个人综合授信额度贷款等业务。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为24127亿元,是1997年的140.3倍。但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普遍存在着消费信贷总体规模仍然偏低、消费信贷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贷款占绝对比例的现象。
在我国,随着消费信贷的逐年发展,制约该项业务发展的风险也逐步暴露和突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消费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款人风险。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尚未完全货币化,收入来源多样化,透明度低,使得实际收入与名义收入差距很大。而且借款人提供的资料只能表明当期情况,社会化保障程度不高的现实又使得未来预期支出变得不可测,很难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来确认未来的状况,因而贷款期越长,发生变故的几率越大。再加上现在社会部门间信息沟通共享渠道不畅,没有个人信用劣迹的记录,则无从判断借款人的资信程度,也没有个人破产的制度,这给许多信用意识薄弱的借款人留下了可乘之机,因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借款人的多头贷款、故意不还款或是恶意透支在目前个人信用体制不健全的状况下使得银行信息不对称,防范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消费者和银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由于缺乏个人信用制度,银行在监管客户的风险防范方面产生难度,信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据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利用征信系统即个人信用制度,大银行客户的违约率可减少41%,小银行可减少78%,因此我国有必要先在制度上弥补这一空缺。
3.法律风险。国家鼓励消费信贷开展的政策是明确的,但配套政策、法律法规、行政措施尚未到位,可适用法规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是依据《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贷款通则》、《经济合同法》等对消费信贷进行管理,而这些法规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与企业的信贷关系,以生产性贷款为约束对象。商业银行将以生产性贷款为约束对象的政策法规移植到消费信贷的发放与管理上,不可避免产生消费信贷风险防范和抵押物处置上的矛盾。
4.抵押物风险。一般情况下,银行为确保自身的安全,在对个人发放消费贷款时往往要求提供抵押物。当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银行就应该取得对抵押物的处置权,但抵押物可能会因各种自然、人为灾害或周围经济、交通环境的变化而造成价格下降或价值灭失。此外,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还不足以保障银行顺利实现对抵押物的处置权,法院往往会从社会安定、和谐的角度考虑,在债务人无力偿还贷款时,法院即使做出了判决,也往往难以执行,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信贷风险大大增加。
5.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消费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债权的流动性较差而产生的风险。目前在配套市场条件不健全的情况下,尚缺乏盘活这块资产的措施。由于目前消费信贷在各银行所占比例还较低,且经济较为疲软,整个社会资金需求不旺盛,因而银行资金充裕,流动性风险尚未暴露。但随着消费信贷的迅猛发展,其比重在银行资产中的增大,资金“短进长出”的矛盾会日益突出。当经济高涨,整个社会资金需求旺盛时,若这块资产还不能盘活,银行很有可能会出现流动性危机,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二、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由于消费信贷的对象涉及不同的个体消费者,且在我国出现不久,各种规章及配套措施尚不健全。从内外因角度来看,导致信贷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银行自身管理薄弱。从银行内部来看,其经营管理的制度是存在缺陷的。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基层行下达硬性的放贷指标。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不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这种现象的蔓延将造成新一轮的风险积聚,不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并且,还存在着信贷人员贷前调查不深入、贷中审查不严、贷后管理不力的松懈行为,放松了消费信贷资金使用的有效监控,这是导致借款人多头贷款和道德风险形成的原因之一。
2.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一方面,我国尚未建立起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及家庭的收入状况很不透明,居民收入中包含着许多非货币的收入和“灰色收入”,相当一部分借款人出具的收入证明的真实性无从查证,导致银行无法确切计算和查证贷款申请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符合国际惯例的、完整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的信息和数据主要来自于公安、税务、工商、法院、银行、保险、公共事业收费等部门,但目前除银行以外,分布于这些部门的大部分个人信息仍处于封锁状态,银行无法通过正规的渠道取得相关信息,这就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对个人的信用做出客观、真实、公正的评估,从而难以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做出准确判断。
3.风险防范法规体系不完善。一方面,我国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消费信贷法》,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是依据《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经济合同法》以及一些人民银行出台的办法如《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等对消费信贷进行管理,其针对性当然不强,并且对现有法规也有不统一的理解,也未出台什么解释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在国内,个人信用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与消费信贷配套的制度政策尚未建立或有待完善。由于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不健全,特别是在个人贷款的担保方面缺乏法律规范,风险控制难以落实。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缺乏配套措施,使消费信贷缺乏完备的操作依据,无疑给贷款的安全性带来影响。
4.利率尚未市场化。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消费信贷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消费贷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客户分散且数量大、客户风险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不同客户群应采取不同的利率定价,以实现贷款风险收益的最大化。但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差别定价的贷款策略,增加对高风险客户贷款的风险贴水,从而不能有效地降低消费贷款的平均损失率。
5.信用评分技术落后。主要体现在:第一,由于缺乏个人信用基础数据,普遍采用专家法评分模型以应对个人信贷业务的快速增长。第二,评分模型的种类较少。随着消费信贷品种日益增多,其显现的风险特征各不相同,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目前除了信用卡业务的评分模型针对性较强外,对于其他消费信贷产品未根据信贷品种、担保方式、区域经济特点的不同开发相应的评分模型,而是一个评分模型“一统天下”。第三,对评分模型的使用还限于贷款申请、审批环节,在贷后风险管理、风险预警、风险计量方面的运用基本是空白。
三、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1.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首先,加快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建设的步伐,使其以商业化运作方式收集和使用有关个人信用档案的信息,同时兼顾公益性,逐步形成拥有全国基础信用信息资源的大型、综合性征信机构和众多提供信用信息评估等信用增值服务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征信机构,形成一个既能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发挥规模效益,又能适应不同征信需求,多层次、多方位的征信机构体系。其次,应加快全国统一的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战略布局中,可以实行让一部分条件成熟的城市或地区先上的政策,先在一些信用消费发展较快的大城市推行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类似上海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然后逐步向其他中小城市推广,最后形成覆盖全国的个人征信网络。第三,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整合协调和掌握各部门的个人信用数据、运用人民银行的网络形成全国个人征信的数据库,由一个专门性的全国个人信用管理局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定价,产生一个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查阅、购买信息的服务,从而实现市场化的运作。
2.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相关法律体系。一是要将消费信贷列入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特别是经济、金融法律体系中,从总体上加以规范和完善,要尽快对《担保法》、《合同法》、《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法》等相关经济、金融法规中的有关消费信贷条款进行相应修改、完善和补充,尽量简化手续、降低费用、放宽条件,使之有利于促进和规范消费信贷的发展。二是要根据消费行为和消费信贷行为的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和具体的实施细则,让居民有参加消费信贷的积极性和还贷的约束性,让银行有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动力和责任感,形成“居民对银行有信心,银行对居民能放心”的良好格局及“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用秩序。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抵押贷款担保制度、医疗制度等相关制度,从而分散和共担个人信用风险。
3.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实行浮动贷款利率。首先,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机构,具体办理消费信贷业务,同时建立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作为发放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机构,做到审贷分离,形成平衡制约机制,以便明确职权和责任,防范信贷风险。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强化稽核的再检查和监督。第三,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的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应当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第四,加强量化考核、质量监测,实行竞争上岗、奖罚分明,完善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促进消费信贷规范发展。第五,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浮动比率、贷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给商业银行以更大的余地,以便商业银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防范风险。
4.采用科学的信用评分技术。首先,由于专家法评分模型的局限性,就要求商业银行高度重视个人信贷业务基础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建库工作,改进现行的业务系统,加强新受理业务数据录入完整性、准确性的监控管理,特别是对未获批准的申请人信息的收集。其次,商业银行应根据数据资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发评分模型。建议对不同的产品设置不同的评分模型,由于目前各项基础条件较薄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分产品分步推进。最后,必须将信用评分技术用于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建议国内商业银行尽快发掘银行内部贷款账户信息,开发欠款催收评分模型、风险预警评分模型等行为评分模型,进一步开发相应的自动化账户管理系统、催收管理系统,提高个人贷款贷后风险监测、不良贷款管理的效率。
5.转变消费观念,提高信用意识。我国居民长期以来有着“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对于“负债消费”还比较陌生。商业银行应通过多种营销方式,向消费者大力宣传消费信贷,并创新服务品种、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培育消费者的信用消费观念、创造信用消费需求,实现业务发展和观念转变的互动,使人们增加安全感,消除后顾之忧,提高即期消费欲望,从而积极使用消费信贷。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形成强大、广泛的宣传和监督系统,提高社会群体的信用意识,以此来推动和保障信用制度的建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是再造信用的一种手段,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程度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要用信用的约束来促进社会公众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国内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赖小民.银行个人消费信贷案例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杨大楷,俞艳.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状况及风险防范研究[J].金融论坛,2005,(7).
[3]匡国建.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J].南方金融,2006,(3).
[4]梁媛,余栩华.消费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J].特区经济,2006,(10).
[5]邹虎,昝炉君.个人房产假按揭贷款风险防范与监管[J].金融研究,2007,(4).
钢贸行业以钢贸商为主体,钢贸商是从钢厂订货或者是从钢厂商那里订货,加工并销售给终端的贸易商,众多的贸易商就形成了一个行业,即钢贸行业。目前我国钢贸商的交易模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一是钢厂,这是传统的钢贸商经营模式,主要方式为钢贸商在取得权后,向钢材生产商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并在约定的最低采购量之上进行购买或赊销。在钢材紧俏的时候,取得钢厂权商不仅是赚取利润的主要方式,而且是公司在市场中竞争力的体现,一般而言大的钢贸企业都是从钢厂发展起来的。二是绑定消费终端,部分钢贸企业专事服务大型终端消费企业,其与钢厂、终端企业签订三方协议,确保业务的稳定并锁定利润。三是套期保值,如果贸易商持有大量现货,并且持有的品种为期货交易标的,则若客户在现货市场上无法满足公司的销售要求,企业则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四是投机交易,企业根据自身对钢材供销和价格的看法,大量买入,囤积起来,等待价格走高之后卖出,其主要来源为交易市场现货、钢厂现货与短期期货等。
二、钢贸企业财务与融资
钢贸行业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融资规模大,负债率高的行业特征。随着经济波动的加大,钢铁产能过剩、银行融资缩紧,对钢贸企业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根据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报告统计,截至2014年一季度,我国30家主要的上市钢铁企业,流动负债合计约为7595亿元,同比增加近270亿元,而流动资产约为5305亿元。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这说明企业经营存在很大的问题,部分企业流动比率甚至低于0.3,最低的西宁特钢仅为0.28。多数钢贸企业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已遭遇财务困境,高流动负债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资金压力。以河北钢铁为例,截至2014年1季度,其流动资产为534亿元,流动负债却高达990亿元,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450多亿元。1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0万元,同比降幅高达88%。河北钢铁的情况反映着当下钢企经营的普遍困局。另外,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调查,2013年我国钢铁、水泥、玻璃、电解铝4个行业存在明显的产能过剩,其中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6%。钢贸行业困境可见一斑。钢铁贸易是资金密集行业,通常企业自有资金较少,主要靠银行信用带动,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同时,考虑到工程拖期占用资金,交易保证金、预付款的占用,钢贸企业需要大量营运资金才能进行日常贸易和获取利润。时至今日,这种大量占用资金的行业模式让大量钢贸商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支付银行利息等高企的财务费用,使得钢贸商为维系生存和发展,开始朝向高风险的房地产、炒期货、行业投资,钢贸行业风险逐步加剧。
1.目前钢贸行业授信主要风险
(一)钢价不断下滑,供需矛盾严峻,大部分企业亏损,少量企业破产,行业面临洗牌近年来,尽管各地均加大了钢铁行业整治环保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但钢铁产能过剩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官方数据预计,2014国内的粗钢产量将达到8亿吨,同比增长4%,而2014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约为7亿吨,供给依然远远大于需求。2014年的钢材市场竞争程度剧烈,钢贸商面临的经营形势十分严峻。2014年钢贸企业大部分实际亏损或微利,2014年7月,被业界誉为“钢贸大鳄”的金型重工及其4家关联公司申请破产重组,以乞消化40多亿巨额外债。整个钢贸行业正面临洗牌。
(二)部分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不少企业资金链断裂钢贸企业发展的经典模式便是用建钢材市场的名义购买商业房地产,之后再将这些地产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用贷款买更多的房地产,进行抵押再贷款。近年来,卖钢材不如炒房炒股,成了市场上司空见惯的现象,不少钢贸企业开始涉足房地产、民间借贷等高风险领域,而这样的转型,存在诸多问题。2014年9月份中钢集团爆出不良贷款超过200亿,资产负债率达95%,早在2013年国家审计署对中钢集团的审计通报中已指出公司财务管理混乱,关联企业之间交易形成了高达40亿的欠款。钢企违规使用信贷资金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金型重工、中钢集团等典型钢企只是钢贸全行业危机的一个缩影。在经济持续衰退情况下,钢贸企业老板“跑路”现象层出不穷。从披露出来的情况看,均存在向银行大量借款、违规使用信贷资金、贸易背景不实等情况,贷款真是用途多为房地产投资、民间借贷等,企业自有资金很少,融资杠杆率高。
(三)授信业务总量较大,多头授信情况较为普遍钢贸行业企业多、融资量大,各家银行为快速抢占市场,盲目扩张,对实质风险把控不足,不分良莠纷纷进入钢贸行业,导致行业整体授信庞大,多头授信情况普遍。部分授信企业资金需求测算的主要依据不充分甚至来源于企业造假的报表,这些情况并未引起银行足够重视。
(四)部分银行调整钢贸行业政策,对钢贸行业总体授信造较大影响,进一步限制了企业资金流根据2014年上半年公开的上市银行年报,大部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双升,其中钢贸贷款、小微企业是重灾区。为改变钢贸行业对银行利润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以建行为首的国有银行及大批城商行纷纷出台调整钢贸行业授信政策,主要表现为限制授信额度,提高融资门槛,加强担保要求,这对已经举步维艰的钢贸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资金来源被进一步压缩。银行的限制和退出政策甚至直接导致了大量中小型钢贸行业接连而至的破产。随着银行授信政策调整,资金依赖性高的钢贸企业经营管理将进一步恶化。
2.加强钢贸行业授信业务风险防控的有关建议钢贸行业作作为一个企业数量众多,融资规模大的行业,对各家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资产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前期钢贸授信介入程度较深的银行机构,更是亟须加强风险防控。在办理相关授信业务过程中,可从以下方面加强管理:
(一)深入开展授信调查要在分析申请授信企业财务经营情况的基础上,严把业务受理关。银行应将已下几个方面作为重点调查内容:一是企业库存状况,二是现金流情况,三是应收账款情况,四是在其他银行同业授信情况,五是担保落实情况。这其别需要关注的担保风险,互保联保或者担保公司的担保通常是高风险的信号。
(二)加强贷款审批在审批过程中,关键是要看钢贸企业的性质和具体的融资用途:如果钢材是作为原材料作质押,且有固定的终端买家,企业的资质很好,可以给与支持;但如果钢材主要做为临时易甚至或为了资金周转而亏损交易的,则不予支持。
(三)严密监控资金用途贷后应严格限定授信资金流向,优先支持直接或抱团向钢厂采购,并监控授信资金按用途使用。在授信方案设计时,可优先考虑使用承兑,贷款资金原则上不得采用自主支付,尽量采用受托支付方式支付给贸易对手,优先支持直接或抱团向钢厂采购,同时要加强结算管理,监控好企业物流、资金流,保证授信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一)法人客户信贷流程
以《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基本规程》规定“办理信贷业务的基本程序:客户申请受理与调查审查审议与审批报备与客户签订合同提供信用信贷业务发生后的管理信用收回。”为例,基本操作流程可分为:业务受理、调查评价、审核批准、发放和信贷发生后的管理。银行内部机构设置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业务的发起部门,负责客户申请的受理和调查、信贷业务的具体办理、信贷发生后的管理。后台部门是风险审核部门,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对信贷业务进行评级、控制项目信用风险,核心工作是贯彻落实信贷政策,完善执行管理制度,对信贷业务进行审查监督。前、后台应该是彼此独立,但是又紧密联系的,相互制约的制衡状态,从而实现对于信贷风险的有效控制。
(二)法人客户信贷流程存在的问题
(1)信贷业务申请行为
支行的业务核查程序过多,影响业务办理的效率。以农行现行流程设置来看,各级行对于其审批权限内的信贷业务遵循逐级汇报机制,对于没有明确的审批权限规定的信贷业务必须由发起行向上一级银行申请审批,现在大部分的信贷业务的发起行都是支行,需经历层层审批,影响信贷业务的办理效率。
(2)信贷审查机制存在不足
在整个贷款流程中审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判断并控制信贷风险发生的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审查时仅依据客户经理报告、企业和有关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信息,如果依据的材料出现偏差,风险就较大。
(3)贷款发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审查人员对于贷款发放做了一些前置性条件要求。而在实践中这些前提条件还没有实现,就已经发放贷款的情况时有发生。
(4)贷后管理较松散
贷后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经理自身判断,很难做到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发现客户风险。在市场经济时代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因素更是各不相同,而企业为了不让银行提前要求还款往往不会主动向客户经理公开经营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客户经理根据市场和企业各种表现及时发现可能的风险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实践中,客户经理很难及时发现或者说不太愿意发现企业中风险,等到风险发生质变才被动知道。
(5)信贷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没有针对客户的不同设计不同的信贷产品,未能满足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银行的优质大客户在银行总体客户数量中占比不高,但是对于银行利润的贡献很高,据统计,15%的大客户为银行创造了近80%的经营利润。
(三)法人客户信贷流程问题的原因
(1)管理理念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贷轻管”思想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银行内的考核注重信贷产品的销售和不良贷款的处理,而不太关注中间环节的管理,没有将风险管控深入到信贷的全流程,这种“重两头,轻中间”的做法,造成了管理盲区。
(2)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还没有完成
银行现在主要收入仍来源于存贷款利差,为了保持高增长率所以追求规模扩张,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总行、分行和支行”的管理模式。这种以分工为理论依据的“部门银行”,极具行政色彩,条块分割,各自为营,运转效率低下,其之所以存在的主要是因为我国不合理的存贷款利差,随着类似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速。在此背景下,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利润中心”的市场化,专业化,扁平化管理模式转变显的十分必要。
(3)信贷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实践中贯彻落实不到位。在信贷业务管理过程中,基层银行对于上级银行的制度办法都是机械的照抄照搬,没有根据自身实际对制度进行合理的完善,导致很多规定不合理,该规定的没有规定,不该规定的规定了很详细,由此,造成了内控制度缺乏科学性,操作性也不强。另外,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方面原因,信贷业务操作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信贷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二、完善法人信贷流程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1)逐步完善信贷业务授权模式
提升业务办理效率。逐步改变分级授权模式,实现因人授权,可由总行内部招聘专业人才,分派到各分行或支行,由他们对信贷业务决策,根据审批人的风险把控能力授予其不同的权限,并且定期要对其进行考核,总行通过集中管理监督这些审批人员,实现对信贷业务风险整体上的把控。实现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
(2)完善信贷业务调查程序
引导信贷部门与“好行业、好企业、好客户”打交道,严格客户准入管理,前移风险防范关口。坚定地建立谨慎的信贷经营理念,坚决杜绝各种短期行为和粗放式管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增加法律的精神和刚性约束,实现由“人管”向“制度管”的转变。
(3)把控好信贷审查
严格按照信用体系和信贷业务的监管指标,对信贷业务的合法合规性、安全与效益进行分析和验证,以确保信贷计划中的风险防控措施能够覆盖风险。实行“三限”管理制度,首先,实行“限质提交”,要求提交的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要件;其次,实施“限次补充”,对于调查人补充调查资料的次数进行限制,不允许调查人无限制的补充调查;再次,实行“限时审结”,规定审查机构的审查期限。
(4)把控好贷款放款审批流程
要求放款审核尽心尽职,认真核查贷款的合法合规性,确认贷款限制性条款的落实情况,落实信贷合同签订以及相应的担保措施是否落实。在没有确定信贷满足合法合规性要求,限制性条款的事项没有落实之前,不得向客户提供任何信用。加强支付管理,防止信贷资金挪用的风险。
(5)加强贷后管理工作
实行例会制度,定期了解贷款企业的基本情况,对担保物要做好重估工作。必须深入企业现场,现场调查,与企业高管保持必要的良好的沟通,必要时,可到上游下游企业和工商业税务部门核实情况。跟踪企业动态,了解贷款资金流向,及时发现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加强担保物的管理,以防止贬值或损失。一定发现担保五价值不足以覆盖贷款风险,要及时采取风险缓解措施,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
(6)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
关键词:金融危机;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对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强风险的识别与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商业银行作为专门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具有高负债性和高外部性的特点,这就使其不仅追逐收益性,也必须关注安全性和流动性。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又担负着“转型与发展”的双重使命,这必然使信贷风险不断积累。在当前的外部环境下,信贷风险管理已不再是对风险的规避和对冲的博弈术,而是一种保值增值的差别化技能。虽然我国金融市场由于实行相对开放和汇率管制等措施,形成了“天然防火墙”,使国内各商业银行到目前为止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商业银行作为开放的组织系统,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将其转化为产品或服务,输出给环境,同时又受到环境的反作用,所以未来国内商业银行的效益及可能的损失情况,在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由于目前的金融危机如何演变,还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本文试图重新审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在金融危机中暴露的问题
(一)信贷投放的行业较集中。近年来,房地产业、制造业、通讯业及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银行的贷款资金也随产业的火爆集中到这些行业上来。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房贷风险暴露期通常为3到5年,而我国房地产行业个人信贷业务是最近4年才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我国银行业已进入房贷风险初步显现的时期。同时,商业银行前几年发放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可能由于房地产的滞销,使巨额房地产开发贷款面临危机。
(二)缺乏不同等级的违约概率估计和违约损失估计。我国商业银行现行信贷客户评级办法在总体结构、等级结构、评级程序、信息收集等方面都比较粗,所用的信用等级划分也较粗(一些银行将客户信用分为四级,即AAA、AA、A、BBB,而巴塞尔协议要求至少为八级,在每一级别存在略升和略降的情况,如出现AA+、AA-)。这种粗放式的信贷管理方式,在宏观经济环境好的情况时并未显露,但在目前金融危机环境下,很可能使商业银行踏上未知的“地雷”,使信贷资产遭受损失。
(三)抵(质)押物的评估价值相对较高且缺乏更新机制。商业银行发放的大量贷款中,有部分贷款是抵(质)押贷款,其中有很多抵(质)押物的价值评估是在我国经济上行时进行的,那时的宏观经济背景还比较乐观,现在经济处于下行中,银行的抵(质)押物的价值已大幅缩水。如,2007年上半年我国股票市场异常火爆,很多银行以股票为质押物发放了大量贷款,随着国际游资的大规模撤离、大小非的纷纷解禁,股票价格回落,并且可能会长时间低迷,这无疑给商业银行的抵(质)押贷款带来巨大风险。而且,商业银行对在建工程、未办理产权证件房屋作抵押的抵押物跟踪管理薄弱,没有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甚至会出现抵押的在建工程已经完工,还没有办理好后续抵押登记手续,使银行的抵押权“悬空”。
(四)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及方法不完善。这表现为:信贷风险管理条块分割,信贷风险管理框架不完善,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在制度上没有把信贷风险的计量、分析规定为日常性工作。如,缺乏独立的风险报告程序,致使管理层、决策层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信贷风险状况。对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建立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的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管理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乏详尽完整的企业信息数据库,缺乏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专家系统。
(五)商业银行内部信贷控制不健全。商业银行内控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骗贷案件及信贷的操作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充分暴露了国内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如,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内部控制措施零散等。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建设职责没有明确归属,内部控制还没有形成体系化、标准化。这就要求信贷风险管控水平在经济的下行通道中进一步提高。
二、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行信贷风险管理,首先要明确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不仅是保护资金的安全,而且还要提升构成银行经营模式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组合水平。信贷风险管理应遵循保本、稳健的原则,保护银行资产的安全,保证存量资产质量的稳定,这是银行生存的基础。对内生不确定性引致的风险,如银行由于内部的信息传导不及时、相关制度不完善而发生的操作失误、贷款抵(质)押物价值没有及时更新等,可通过加强控制程序和业务检查力度来实现。同时,由借款人履约风险、借款人可能出现的经营失败及行业性风险等外生不确定性引致的风险,则需要商业银行建立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具有完善的内控措施、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检查等措施来防范。
(一)建立更为谨慎的信贷风险文化。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提高资产安全为现阶段的第一要务,兼顾流动性和效益性。应深入研究风险规律,科学识别风险,及时总结,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不能简单采用“依赖经验、简单比较、同业跟随”等方法模糊评审。同时,要严格控制房地产业的“两高一资”、纺织业的“两头在外企业”授信风险。对贸易融资业务要把握好客户风险和产品风险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迷信产品对授信风险的控制作用而忽视对客户风险的管理,要严格控制出口押汇、船舶预付款保函、行授信的国家信用、商业信用、金融信用的风险。适度提高本轮经济周期下行冲击较大行业和区域内企业的授信准入标准,适度提高中小企业的授信准入标准。严格信贷审批标准,收缩和严格控制授信额度,一般情况下不给予新增授信,对管理良好、发展前景较佳的企业,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继续支持。
(二)加快建立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步伐。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应做好如下两方面工作:一是成立由管理层直接推动的内控机构。信贷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越是由管理层发起越易取得成功,建议成立由行领导直接推动的建设机构并争取整个管理层的支持。这样既明确了目标,又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整体意识,方便与各个层面沟通,并可获得员工的支持。二是强调信贷部门在内控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强化各部门职责,使其互相配合,提高内控体系的效率。同时由内部审计等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反馈,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信贷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使其长期处于有效状态。商业银行只有完善信贷内部控制,才会在信贷业务流程的每一环节控制风险。
(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信贷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全员参与的工作,内部审计就是这一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这使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是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在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操作模式中,前台业务经营部门是风险防范体系的第一道防线,而后台的业务复核则是这一风险防范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操作风险、合规风险或发现舞弊等环节,内部审计则起着“第三道防线”作用,内部审计对上述两道防线的检查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最后一关。内部审计这种事后的独立性检查,不仅可评估前两个环节发挥作用的好坏,也是对前两道防线的再监督,对他们充分履行职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业务,商业银行对信贷对象放款,然后收取利息和本金,最终除去本金获得利润。信贷业务带来利润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些信贷风险,例如借款人不履行借款规定而导致银行不能收回资金造成了资金损失。信货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针对各种信贷风险问题运用科学性的归纳、总结、预测、防范等方式来降低信贷风险、提升信贷效率和质量,最终强化商业银行面对信贷风险时能够有效控制的一种银行信贷管理行为。
二、当前银行信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银行信贷投放行业和领域比较集中。信贷较为集中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当前房地产行业、生产行业、通讯行业等都取得了高速的发展,高速的发展吸引了众多来自于银行的信贷资金投入。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价格一直处于上涨的趋势,宏观调控也未能将房地产价格回归到正常水平,价格的上涨使得更多的信贷资金进入了房地产行业,资金的大量集聚,一旦发生较大的波动,那影响将是巨大的。国际行业经验认为个人房产信贷一般每隔5年左右会出现一次具有周期性的信贷风险,我国房地产信贷当前已经达到5年年限,目前正处于一个信贷风险的高发期,如果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出现泡沫,那么直接性的影响效果将必是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2.信贷违约风险的出现概率估计不足。我国商业银行对信贷对象评级为4个等级,每一个等级的信贷对象享受不同的信贷额度,在国外一般对信贷对象的评级都是分为8个等级,相比之下,我国的信贷对象评级显得较为粗略,这种粗略的信贷等级使得银行在面对信贷对象时不能够对其存在信贷风险进行详细和准确的评估预判,一旦银行预判错误,在面对较大的经济波动时,将增加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
3.信贷抵押物的估计值过高,监管过弱。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抵押贷款也是信贷中的一部分。抵押物的价值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经济发展良好,抵押物的市场价值则相对较高,相反,如果经济出现不景气,那么抵押物的价值也会随之下降。例如2007年上半年,我国的股市处于牛市阶段,很多的股票被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后来股市下跌,很多股票的市值出现下跌,结果导致了信贷风险的数量大批增加。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对信贷物的监管不足也是造成信贷风险增加的一部分原因,例如一些在建工程的跟踪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工程已经完工,但是相关手续却迟迟没有办理。
4.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流程等不完善。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机制普遍存在管理松散现象,管理机制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使得商业银行对信贷的组织、流程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衔接,从而导致银行对信贷存在的风险不能做作出准确的把握和预测,最终增加了信贷风险。同时管理组织的缺陷也使得一部分银行信贷人员为了自己的私自利益而出现一些经济犯罪行为。5.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有效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是降低信贷风险的一道重要关卡。然而,目前商业银行却普遍存在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问题,骗货、诈货等欺骗的出现即可表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不足和漏洞。体系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信贷风险缺少准确评估和识别机制,(2)银行内部监控和控制手段较为孤立或松散,(3)对信贷风险的责任及职权划分不清。
三、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1.提升对信贷风险的认识意识。在后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的放缓和经济的复杂不确定的因素之下,商业银行应该对信贷风险进行充分的认识,将信贷的安全作为本身业务办理的首要任务,努力提高信贷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减少信贷风险的发生可能。同时对于信贷的审批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控制企业的信用等级,一般性的企业不增加企业的信用等级,对于综合较为优秀的个别企业可以考虑对其提升信用等级,增加信贷额度。
2.发挥银行内部审计作用,减少和防范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特殊作用,充分利用其本身具有的独立地位进行信贷风险的预判和分析。银行前台业务部门可以看成信贷风险的首道防护关卡,后台的业务复核可以看成整个信贷风险防护的中间关卡,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内部的审计审查将其作为信贷风险防护的最后关卡,以监督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等现象。内部审计不仅可以独立的对首道和中间关卡进行风险控制的核查,还可以通过这种监督检查方式提升自身的作用和对信贷业务进行相关的改进。
3.完善信贷业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3.1银行内部控制机制转由内部高层管理者直接控制。内部控制机制由高层人员控制可以使得机制运行更为有效,在实际中发挥的效果也更为明显。这样做的目的是高层对机制进行控制便于相关内部控制计划的确定,并且计划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阻碍也相对较少,容易获得员工普遍的认同,从而使得员工意见形成统一,同时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2强化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的内部控制机制职权和作用。银行内部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作用,并且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同时银行的相关审计部门也应该及时对系统运行的现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审查,面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反馈,以促使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合理的改变和良好的运行。
4.完善信贷业务管理和业务的审查。
4.1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估,建立信贷风险预报体系。具体做法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深入了解各种信贷风险发生、扩散、防范、控制等方面的规律,提升银行对信贷风险的理论认识,摒弃传统上存在缺陷的信贷风险的方法。(2)对信贷业务过于集中现象要予以重视,尤其是在房地产方面的信贷业务。(3)完善银行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对于信贷企业、单位的经营现状、财务状况、管理状况等方面要进行及时的关注和分析。(4)企业的信用等级按照其真实的财务状况、管理水平、信用问题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估,最终确定其信用等级和可以信贷的信贷额度。
4.2开发和研究信贷对象的相关评价与分析模型。商业银行可以对信贷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开发或研究具有针对性的企业贷款违约分析评价模型和相应的破产清单预测模型。在具体的信贷业务执行合同中,商业银行应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管理状况等都做详细监督和检测,明确企业的重点检测对象,并且建立详细的业务数据库,从数据和检测结果中分析企业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以保证银行能够对企业提出合理的信贷风险防护措施。
关键词:农业银行;信贷风险;风险控制
一、信贷风险的来源
信贷资产的风险存在于多个方面,由于它的隐蔽性强、潜伏期长。在实际的工作中很难发现,往往会引发重大的损失。我们只有找出信贷风险的来源才能及时做好防范工作。首先是信贷受信主体的选择风险。信贷受信主体的选择是决定信贷资产质量好坏、风险大小的关键。如果贷款企业的资金实力较差,而经济效益也不好,银行的信贷风险就大大增加了。其次是信贷补偿风险。信贷担保是保证银行贷款安全性的重要保证,是商业银行规避贷款风险的重要方法。
二、农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1.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贷款比重较高。从2015年的农业银行年报中可以看出,农业银行的资本实力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总资产规模的迅速增长,比上年增长了11.4个百分点,平均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存贷款总额也比2014年增长了8%和10%。但是在资产质量方面,因经济结构调整,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2.39%,相较于上年上升了0.85%,不良贷款余额由1250亿元增长至2129亿元。2016年末的不良贷款率为2.37%,虽然较2015年末下滑了0.02个百分点,但是不良贷款的比重仍然处于较高的状态,农业银行仍然存在资产质量下滑的风险。2.信贷客户结构不理想。据统计,在农业银行M分行的贷款客户中,优良客户只占了2%左右的比重,一般客户及B级以下的客户却占了绝大多数。但是现在农业银行优良客户数量占比例比较比,淘汰类客户占的比例却比较大。信贷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客户年末的审计报表。在这2%左右的优良客户中,甚至会有部分客户为了挤入优良客户的队伍中,采取不合法手段,串通审计事务所,修改甚至造假企业的财务报表。这种情况毫无疑问给农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3.信贷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中国企业用工的一大常态是人才在公司之间的流动与流失。通过2016年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到,金融行业员工离职率已经连续两年在20%以上。2016年,在金融行业比较集中的大城市金融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的离职率高达28.3%,原告与高层管理人员的12.6%和一般员工的20.7%的比例,如此高的人员离职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才流失的严重情况。公司专业员工离职之后,新员工没有经过严格审核就上岗,是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隐患。4.信贷风险管理不到位。信贷风险管理不到位有以下几点表现:第一,贷前评估阶段,对项目的评估质量较低。第二,在审批阶段,工作人员工作不严谨,审批主管随意;出现人情贷款现象;审批职责不清晰;贷款合同的不全面,使其缺乏对借款人的有效制约。第三,贷后管理阶段,主要问题表现在重发放轻管理预期严重,催收不力,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为完成业绩,在发放贷款时积极主动,而忽略了后期的管理与审核。
三、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
1.银行监管部门实施监管的机制不健全。银监部门一直扮演着监管我国商业银行的重大角色。当前我们的监管方式缺少非现场监管,主要是现场监管。现场监管可以了解到内控制度的制定以及在信贷业务中的执行情况,同时还可以获取很多关键性的信息,非现场监管做不到这样的工作。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非现场监管的重要性更强。只有加强非现场监管系统监管,能随时随地发现并且警示银行存在的信贷风险以及问题,现场监管才能有的放矢。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监管部门才能关注到关系全局及全系统的问题。2.企业制度不健全。企业因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确,从而使企业治理结构不够全面而受到额外的不必要的影响,从而导致由于行政干预而产生的内部控制现象的出现。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导致管理出现混乱,主管人员行为短期化,让企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与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脱轨,造成企业经营效益差,亏损严重,同时也给农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带来了较大的风险。3.缺乏高素质人才。当前,信贷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银行对于高素质的人才要求也相当高,从事信贷工作需要有专业的处理业务的能力和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同时还要有扎实深厚的金融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员工最基本的是在熟练操作银行业务的同时,还要了解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情况。而现如今这样各方面素质都具备的人才却是少之又少,这便成为银行业乃至金融业将来发展的一个短板。
四、控制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
1.加强金融监管,开展科学的贷款组合。随着银行业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制度的变革,很多合规性的监管方式产生的市场敏感度逐渐下降,从而使银行的风险不能得到全面显示。而且相应的监管措施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速度,银监会要不断的改进和提高监管的力度,在合规性监管的基础上,加强风险监管。银监会可以将单一合规性的金融监管转向以风险为重心的风险性监管,密切关注风险性指标,通过对指标的变动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更好的监管对策。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加强金融监管的关键。2.加强贷前调查,把握好贷前审批关。贷款发放前,要严格控制贷前审批,以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在进行贷款审批时,要全面、细致地考虑企业存在的风险状况,既要正视眼前风险,又要侧重风险的预测。首先从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信用情况等着手进行审查,同时还要从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能力等进行判断;其次要在第二还款来源的基础上,对保证人的担保能力、抵押物等进行审查,看其是否就有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3.建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农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的高素质人员队伍的建设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加强银行信贷业务部门与高校教育部门的联系,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从高校中直接培养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从业人员;二是加强农业银行信贷业务现有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不断地为其补充新知识和新技术促进其从业能力的提高。在农业银行信贷业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加强农业银行信贷人员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的培养过程中,还应提升信贷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道德文明建设,使得农业银行信贷人员不仅专业知识与实务操作本领过硬,道德素质也是不容置疑的。4.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银行之间的交流合作。为降低农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风险,必须重视信贷业务所涉及的各类制度的完善,尤其是在信用资格的审核方面的制度,一定要做好。通过考察贷款对象的信用程度和还款能力,降低信贷风险的发生概率。提高农业银行信贷业务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其业务水平。
五、结语
农业银行对于信贷风险的管理是非常重视的,而其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信贷风险,尤其是随着信贷规模的迅速扩张,信贷风险逐渐突出,加强对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以及成为大势所趋。近两年,受到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农业银行信贷风险不断暴露,信贷资产不良率持续攀升。信贷风险管理对农业银行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研究课题,银行信贷风险体系的进一步建设也需要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验证,从而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王晓芬 陈雪萍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基峰.信贷资产的来源及防范[J].华北金融,2012,(07):27-29.
从全社会角度而言,社会信用环境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市场的作用,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利用素质教育、道德规范、舆论监督、社会倡导、行政管理、法律约束等各种手段实行综合治理。
1.1加大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力度金融部门应该积极运用与地方政府支持经济发展的共性,主动向地方党政领导汇报和及时提供企业逃废债资料,争取地方政府、法院、公安和工商等有关部门的理解和配合,选择一批逃废银行债务的典型,采取公开曝光、联合制裁、依法等措施进行严厉打击,形成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共同努力清收不良贷款的局面。
1.2抓信用培育以营造良好信用环境要从正面入手抓信用培育,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首先要广泛开展金融政策法规和信用意识宣传,积极营造全民讲信用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加强对企业法人和财务人员的素质培训,促进企业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增强信用意识。
1.3抓同业沟通以共同防范信贷风险银行同业之间应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做到客户信用等级等资源共享,切实预防和减少不良客户利用银行同业间的激烈竞争而重复借贷或多头骗取银行资金现象的发生。
2强化贷款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发放每一笔贷款,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始终贯穿于整个贷款周期,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和规范授信业务程序,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2.1科学测评客户信用等级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是贷款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分析相结合等方式,按照客户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分析其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根据客户的行业、产品、销售环境,企业经营者经历、业绩、信誉、能力等因素分析其发展前景、管理能力、信用状况,综合评定得出客户信用等级。通过信用等级评定把信贷风险防范的重点从事后监督转为事前防范,以风险分类的标准衡量潜在客户,优化客户选择,不断提高银行基本客户群的整体质量。
2.2建立有效的审批流程风险识别主要受制于审查部门对每个风险资产关键潜在风险的预测、监视、识别的能力,针对目前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的风险识别水平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控制信贷风险最可行的办法是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贷款审批流程体系,通过定量分析对客户财务资源的评估得出风险评分结果,再由贷审会进行贷款风险决策,合理把握贷款投放,最大限度上防范风险贷款的产生。
2.3强化贷后管理工作目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薄弱环节就是对贷款的使用管理不严,笔者认为,一方面银行要监督借款人是否按贷款用途使用贷款;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密切关注借款人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动态分析借款人的偿还能力,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和趋势,从总体宏观角度检查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呈现不稳定的现象,一旦出现风险苗头,立即采取相应保全措施,确保银行资产安全。
2.4完善信贷风险控制的激励机制商业银行要将贷款风险责任落实到人,就必须建立并完善信贷风险控制奖惩机制,按各级信贷管理人员所负责任大小进行奖罚,将信贷人员发放和收回贷款的责任与其工资福利等个人利益紧密联系,以此增加信贷人员的压力和动力,使之能够运用科学指标衡量发放贷款的风险性程度,提高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同时也解决了责任不落实,处理走过场的问题,真正做到责任明晰、奖罚分明。
2.5健全信贷内控制度以防范信贷风险商业银行从加强管理,防范内部风险出发,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的信贷规章制度,此外,商业银行与法院、工商、税务、经委等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借款企业相关信息,对有效规避信贷风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切实提高信贷人员素质
当前商业银行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本”的观念,注重信贷人才的培养,要通过以老带新、师徒帮教培养信贷人员的识别、把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同时要做好基础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的学习。
4采取多种措施清收不良贷款
4.1建立激励机制并实行招标清收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分类考核、任务化解、招标化解等多种方式减少不良贷款。在行内对盘活不良贷款、保全信贷资产的有关人员,根据贡献大小给予晋级、晋升工资、一次性奖励、授予荣誉称号等激励机制,以个人的创造性工作推动盘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在行外引进社会经济活动中成功的招标方法,制定出科学招标标的,向社会各界公开招标,利用利益机制刺激社会各界参与清收,发动社会力量清收不良贷款。
4.2实施制宜清收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领导,成立专业队伍,确定专人抓好清收工作,“因地、因企业制宜”、“一户一议、一户一策”对不同的企业制定不同的清收盘活办法。
4.3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债权对于那些故意拖欠的赖账户,盈利转亏或亏损加大的亏损户,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逃废户,建议商业银行行使以下权力维护债权、保全资产。
4.3.1行使不安抗辩权。银行在履行分期贷款期间内,如果风险预警系统发现借款人确实已经丧失或者可能丧失还本付息能力,银行就应该依法行使不安抗辩权,终止发放下笔贷款,要求企业在合理期限内提供适当担保或恢复履行能力,否则银行可以通知企业解除合同,并收回已发放的贷款及利息。
4.3.2行使代位权。有些借款企业本身拥有债权,但由于收回债权的难度较大,花费人力物力较多,债权收回后却要还给银行,对企业没有什麽好处,因此对向其债务人主张债权没有积极性,即怠于行使其债权,从而影响到银行贷款的正常回收直至贷款的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各行应该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督促借款企业回收债权的同时,向法院申请以银行名义代位行使该债权,划扣、冻结借款企业债务人的银行账户,强制执行借款企业债务人的产品或其他财产。
4.3.3行使撤销权。企业在改制中惯用悬空银行债权的一种方法就是“金蝉脱壳”,各行在贷款跟踪调查过程中应该密切注意企业资产产权、应收账款和长期投资变动情况,一旦发现借款企业对其财产和债权的处分悬空了银行债权,就应该及时请求法院撤销,以保全自己的债权。
4.3.4请求债务人破产。对于没有重组和改制价值的企业,随着时间的拖延,只能使信贷资产质量更加恶化,银行必须根据《破产法》和《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以债权人的身份申请企业破产,以减少信贷资产损失。
5利用政策做好核呆工作
对倒闭多年且难以找到责任人的企业的呆账贷款、死亡绝户的个人呆账贷款,商业银行应在详细了解和重点核实当前企业及贷款状况的基础上,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予以核销,使相应的不良贷款在内部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