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服装生产管理

服装生产管理

时间:2023-01-26 03:54: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服装生产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服装生产管理

第1篇

1《服装生产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1课程设置问题

根据教材自身课时的设置,一般该课程的教学课时为72学时,但是学校在安排学时的时候一般都达不到这个要求,36学时是当前比较常用的课时设置,而实践教学一般只安排4学时,课时较少就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上显得更为不足。

1.2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由于该门课程实践应用型比较强,需要教学及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担任主讲,但是目前很多教师都是刚刚从高校毕业,没有到企业锻炼实习的经历,没有真正的企业管理经验,所以缺乏实践教学的技能,教学与企业需求相脱节,教学手段和方式陈旧,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3教学实践基地缺乏

对于工科院校来说,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使学生将课堂理论与社会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但是很多高等院校没有很好的实践教学基地,没有跟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导致实践教学基地缺乏。在《服装生产管理》实践教学中,通常只是带领学生到工厂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一下,很难让学生真正领会到生产管理的真正内涵和实质内容,企业也担心众多的学生参观会干扰正常的生产经营,往往不喜欢学生实习参观,这就导致了生产实习的矛盾。

1.4学生综合知识缺乏

由于《服装生产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掌握服装专业的前期基础知识,如服装的结构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生产系统、服装生产工艺、后整理和包装等,涉及到的课程主要有《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CAD》、《服装生产工艺与流程》、《服装生产经营管理》、《服装生产战略管理》等课程,有些课程没有开设或者学生没有学好,就会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知半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本教材的内容,忽略了其他内容的相互关联,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2《服装生产管理》模拟实践教学模型建立及实践

由于《服装生产管理》课程综合性比较强,对老师在理论、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要求比较高,课堂理论的教学不足以让学生实际掌握生产管理的本质,所以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2.1模拟实践教学模型的建立

模拟实践教学模型就是根据现有服装企业管理的现状,把企业管理的模式进行抽象并程序化,同时利用现有实践资源进行仿真教学的一种方式。对于《服装生产管理》这门课程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扮演某个岗位的角色来履行自己的职能,通过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实践教学的模拟,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的目的。以加工一件样衣为例,建立一套模拟实践教学的模型,并制定出生产管理技术文件。根据教材中章节的内容,将涉及到的内容与模拟实践教学的岗位相对应,生产的过程与模拟岗位相对应,根据模拟实践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对模拟实践教学进行检验、评估。在计划、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工作方面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加工过程中有没有进行很好地成本控制,最后将成本分析核算、质检、后整理和包装等写成技术文件。下面以企业职能制组织形式为例建立模型(如图1),根据这种模型可以安排20人来模拟企业的生产管理。进行模拟实践教学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全班选定20人匹配上图中的各个岗位组建一个公司,其他人员再进行分配。岗位的不同,采取竞聘的方式不同,在总经理、管理中心、生产中心、设计开发中心、营运中心等岗位的竞聘上,要求学生能有一定的市场意识、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根据岗位的不同,每个学生要写出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设想。步骤二:假设这个公司为品牌与加工一体化企业,除有自己的品牌以外,还有来料加工,其生产经营的模式如下:图2产品生产流程在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进行市场调研,细分市场,进行产品的定位。步骤三:提交调研报告,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市场调查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提交总经理、管理中心、生产中心、设计开发中心、营运中心等决策层进行决策,形成决议。步骤四:进行产品设计。根据决策层决策,产品设计部召集相关设计人员进行产品设计,画出服装的效果图及结构图,提交决策层再进行审核。步骤五:根据产品设计购买原材料,包括面料和辅料,根据结构图,计算出面辅料的用量,制作明细表、产品工艺流程图,并进行工序划分,进行工序同步化的处理。步骤六:制定产品生产计划任务书,填写好产品生产规格表、生产通知单,确定生产任务所需的机械设备种类和数量以及工人人数的分配,相关部门进行生产任务的布置。步骤七:用手工或者电脑CAD软件进行绘制工业样板和推板,编制好样板制作任务书。步骤八:使用电脑CAD软件进行套排排料,选定最佳的裁剪方案。步骤九:进行衣片的缝制,确定缝制的线迹、缝型,编制工艺卡,确定工时。步骤十:进行成衣的整烫、质检以及后整理包装等工序。步骤十一:进行产品的成本核算,并进行差异分析。步骤十二:整理所有生产技术文件,装订成册,步骤十三:要求参与实践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分工,撰写实践报告,认真分析实践过程中收获与需要改进的地方,将实践内容与企业生产管理现实情况进行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2.2模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模拟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欠缺,在模拟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市场意识和决策能力较差。在进行市场调研时,往往不能捕捉到市场的真正需求,不能很好地进行市场细分,设计的产品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产品决策时,意见不统一,有时候存在议而不决的现象,这与学生的市场洞察力和判断力有关。(2)团结合作的能力较差。在模拟实践教学中,所设置的每一个环节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环环相扣,需要每位同学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来完成。同时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又需要一定的执行力,才能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相互沟通,保证产品的工艺参数相符,才能很好地完成样衣的制作。(3)学生的综合知识和工艺水平较差。由于在模拟实践教学环节中涉及到相关知识较多,有些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导致在某一个模拟岗位不能胜任,出现偏差,另外由于学生服装生产工艺实践教学课时较少,生产工艺能力普遍较差,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生产工艺水平。

3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于模拟实践教学只是利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进行一系列的模拟教学,锻炼的能力不能完全达到企业生产管理所需要的水平,所以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于提高老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要。(1)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来”就是加强校企合作,学校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走出去”就是积极向企业推荐学生,学生也可以积极探索生产实习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2)增强师资力量,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向企业聘请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由于这些人员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可以很好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另外,学校也可以将一些年轻的优秀教师选派到企业挂职锻炼,真正了解企业的生产运作和管理,同时结合教材,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真正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

4结语

第2篇

一、引言

笔者作为从事多年纺织服装有关行业的从业人员,目前供职于江苏新生服饰有限公司,从事过织造、染色、服装生产、工艺开发、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说这些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纺织服装行业的一手资料,因而对于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想法。在日益激烈的服装市场竞争之下,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之路,就必须尽快优化当前的服装生产管理。总的来说,我国现有的纺织服装企业呈现出一个金字塔的形状,自动化程度不够高,人员经验不够充足,总体效率低下。虽说有些服装企业已经逐步与国际服装市场接轨,但是,服装生产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那么,如何来解决这种服装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优化生产管理,促进纺织服装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呢?笔者接下来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二、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生产管理的主要问题

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具有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殊性,它一般是流水线样的生产模式,劳动者按照基本固定的生产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服装企业的产品趋向于小批量、多品种,这就给服装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生产管理要求。一旦管理不善,就容易导致问题的产生。目前来看,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机构不合理:很多服装企业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使得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各自为政的不一致现象,从而导致了生产效率不高;(2)工时定额不科学:很多服装生产企业工时定额不准确,生产管理过程中无法实现均衡生产,考核机制无法体现公平、公正的评价原则;(3)计划调度不到位:生产计划编制不科学,导致了好单子抢着干,不好的单子不愿干的怪异现象,这对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能力非常不利;(4)质量意识不太强: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满足于追求产量产值而忽略或轻视了对产品质量的管理,缺乏构建企业长效质量体系建设的意识,导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落后。因而,我国现有的纺织服装生产企业生产管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生产计划编排不合理、生产任务安排不合理、还有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滞后以及总体质量水平不高等方面。

三、优化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生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笔者作为多年从事纺织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员,已经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意识到,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必须尽快改进当前的生产管理方式,尽快优化目前的服装生产管理过程,才能很好的迎战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优化组织机构纺织服装企业要尽快实现组织结构的优化,建立适宜的生产经营部门,编制出更加科学,严谨和具有一定可控性的生产计划,有利于生产的均衡化,从而增加生产效率。通过设置专门的质检部门来进行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从而全方位的提高服装产品的质量。服装生产企业也要设置准时制的生产,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设置出标准的工时定额,这样非常有利于合理确定流水节拍,实现均衡生产。对于均衡生产的具体组织过程,服装生产企业应该要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生产计划,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按照实际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变,让生产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动态的均衡生产关系当中,从而节省质量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强化生产调度纺织服装企业不能盲目的优化服装生产管理过程,而是要首先正确的核算出自身的生产能力,然后才能制定出准确的生产计划,并合理安排劳力,根据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生产实际需要具体分配不同的生产任务,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服装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生产任务指派不同的班组成员来完成,这就有效避免了各个成员生产熟练程度之间的差异性带来的问题。服装企业可以建立供应链联动机制,以克服信息化建设的不足;建立看板生产管理方式来解决并及时调配各种不平衡现象;建立单件流生产方式来克服传统流水线生产模式中的缺点,便于编制生产计划,还可以有效控制生产进度,有利于及时寻找并解决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减少操作人员,有效提高整体生产效率,从而建立起一个拉动式的生产模式;

(三)严格制度管理服装生产企业还可以推行TPM制度,合理配置各种设备,做好设备性能与操作员工技术水平的配伍工作,尽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将责任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并定期进行培训等。服装企业还应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这包含了产品设计,原辅料质量控制的生产准备过程;裁剪工段,缝纫工段,钉扣锁钉以及整烫包装工段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此外,服装生产企业还要注意全面推行5S,以坚定的决心做好员工的榜样,及时准备一定的经费,成立相关的行政督导部门,并对员工的成绩进行考核和奖惩,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来实行人性化的生产管理,才能真正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这对服装生产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才能够帮助服装企业进行持续改进,最终实现生产流程,管理方法从而到质量的协调发展,促进服装生产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3篇

1服装生产企业生产管理现状服装生产管理主要分为空间管理和时间管理,本文主要侧重空间管理,空间管理主要是服装生产的组织。服装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规模、产品的技术特点,员工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等因素,会选择不同结构的生产系统,从而会有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系统的结构、生产车间区域布置、生产线的形式、流水线设备配置情况以及生产现场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1.1服装生产线形式服装生产一般采取的是流水线生产的形式,流水生产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稳定产品质量,简化生产理[2]。服装缝制生产系统生产形式有线型传送带捆扎式、模块式、吊挂流水式[3],见表1。一般服装企业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捆扎式生产模式。一些在服装生产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会采用的是传统的捆扎式和现代的吊挂流水线式,这样服装生产车间面积就要比较大,生产规模也相对比较大。

1.2服装生产组织存在的问题

(1)流水线节拍不平衡每个服装衣片部件在上一道工序加工完毕后,立即传送到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服装衣片部件在各道工序之间是逐个或逐小批运送。而服装工业化生产中瓶颈工序时间负荷大,与其他工序的时间相差比较多,则在线产品会积压或断流,这就会造成员工的忙闲不均,这对生产效率、对员工的积极性都是不利的,而且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多,交货期越来越紧,极限产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不平衡问题会越来越明显。

(2)车间区域布置不合理生产组织的重要部分之一是车间区域布置,它能够体现生产策划和流程组合的合理性。服装生产企业的车间布置往往是靠经验,没有注意使车间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也没有注意减少在制品、半成品的无效运送时间。

(3)设备利用率低规模较大的服装生产企业引进了比较先进的吊挂线生产系统,但是吊挂线生产系统的利用率不高,服装生产还是靠大量的人力来完成。设备利用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也与服装生组织不合理有关。(4)工作地现场管理不完善作业人员将用完的工具随便放置,一方面容易掉进杂物堆丢失,浪费资源,另一方面,下次取用的时候就必须花时间寻找;杂物垃圾没有及时清理,与在制品、衣服零部件等混在一起,现场显得混乱;这样就不利于文明生产,不很好地利用人力,不能够提供一个方便、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2工业工程原理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是综合应用工业专门知识和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活动,将生产过程中的人员、物料、设备、技术与信息,组成更加有效和更富有生产力的系统,为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4]。本文主要运用工业工程中的定置管理,李春田教授在著作中,将定置管理的研究内容归纳为研究物与人,物

与场所,场所、物与信息这三种结合状态,以及处理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4]。

(1)物与人的关系物与人结合状态的研究是定置管理的关键和首要步骤。在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人与物,人与物只有结合起来才能进行工作。而工作效果如何,则需要根据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来定。其中分为人与物处于能够立即结合并发挥效能,人与物结合松弛,人与物并无联系这三种状态。

(2)物与场所的关系物与场所的结合是物与人结合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是否能够与物达到最佳结合状态。这里需要运用人因学、人机工程学等技术确定物相对于场所的最佳位置,以保证操作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简单的方式、最少的体能消耗完成作业。物品在场所内的定置状态有两类:固定位置、自由位置。生产中常用的工具适合采用固定位置状态下的管理,因为这些物品使用频率很高,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自由位置指物品虽有固定的放置区域,但无严格固定的放置位置,物品在区域内如何放置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如半成品等,由于使用频率低,且规格、量等经常变化,因而适宜采用自由位置状态下的管理。对于自由位置管理,必须明确区分各个存放区域,以便于收发,防止混淆。

(3)场所、物与信息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寻找物品的存放位置,或是控制物品的流向和数量等,都需要一定的信息来进行引导。通常把在人与物、物与场所结合中起引导、控制、信息有两种信息:引导信息和确认信息。引导信息指名物品存放地的具置以及该位置在哪里。确认信息指能够准确地表示定置物的信息,如各种场所标志、物品标识牌等。设备的配置组织、生产场地的设置,

第4篇

[关键词]六西格玛管理;DMAIC;服装企业;质量改进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056-02

1 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概述

六西格玛管理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于摩托罗拉公司,工程师Bill Smith 等人通过研究产品竞争力和返修率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统计学上6σ概念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关系,提出了用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并得到推广应用。6σ是基于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六西格玛质量水平要求百万缺陷机会中的缺陷数(DPMO)不超过3.4(或工序能力指数Cp≥2.0,Cpk≥1.5),而如今六西格玛管理早已超出其统计学的意义,成为一种理念、文化和方法体系的集成。它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和世界众多质量管理大师提出的质量管理理论基础之上,以质量为主线,不断满足顾客需求,通过系统地、集成地实施质量改进流程而实现无缺陷的过程设计,同时对现有过程进行过程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消除过程缺陷和无价值作业活动,从而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降低成本、缩短运转周期,实现顾客完全满意,增强企业竞争力。

六西格玛管理在企业中的实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其中摩托罗拉公司在六西格玛管理的整个实施过程中节约成本约20亿美金,通用电气公司自1995年推行六西格玛管理模式以来节省的成本为1997年3亿美元、1998年7.5亿美元、1999年15亿美元,利润率从1995年的13.6%提升到1998年的16.7%。另外,国外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企业还有索尼、飞利浦等,国内的部分企业也于2002年开始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如宝钢、上海烟草、TCL等。

2 服装生产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服装生产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致力于如何加强规范管理、降低生产损耗、控制资源浪费、降低管理成本和控制管理人员频繁流动成本。影响服装企业生产管理的主要因素有不同款式品种工艺难度要求的差异、批量大小的差异、交货期的长短、市场竞争的程度、企业管理水平的差异、人力资源状况,如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工作态度、员工流动性等。服装制造企业生产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包括常见的验品服装质量问题为外观不良、缝制不良、面料不良、包装不良以及常见于外贸加工服装的较大质量问题为规格尺寸不足、缝纫线色差、线头、缝纫质量差、服装受潮甚至发霉、整烫包装不良、错料、断针留在服装内。

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的重要保证,要提高服装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关键要抓好生产管理的控制环节,改变管理思维和范围,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六西格玛管理是目前管理领域比较前沿的管理理论,通过六西格玛管理实施步骤周而复始不断地推行,企业最终可以达到消除过程波动,提高质量和企业绩效水平的目的。

3 六西格玛管理在服装生产企业的具体实施

目前,六西格玛管理在制造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主要是通过流程改进提高顾客满意度。服装生产流程是服装制造企业的中心环节,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还受到前后服装设计和成品处理等流程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服装产品质量改进时要将整个生产过程看成一个系统,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找出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改进,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

六西格玛的实施主要是通过DMAIC五个阶段交替进行的,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为定义(Define)阶段,主要任务是界定项目范围。在这一阶段,企业要成立六西格玛管理实施的项目团队并明确团队内的各种角色和责任,然后要通过SWOT分析法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顾客需求分析确定影响企业客户满意度的关键客户需求特性,其中,要绘制SIPOC图识别内、外部顾客,通过卡诺质量模型分析顾客需求,还要通过收集数据、亲和图等方法进一步确定客户需求的关键特性,进而确定企业需要改进的领域。通过分析服装生产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和生产成本结构,确定缝制生产环节为六西格玛改进项目,然后建立项目团队。

第二阶段为测量(Measure)阶段,主要任务是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和改进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抽样方案,对测量目标进行抽样和测量并收集相关数据。首先,企业要绘制流程图,或通过因果分析图、因果矩阵和PFMEA等方法分析流程,明确流程的关键改进环节,同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即测量人、量具、测量方法和测量对象的分辨力、偏倚、稳定性、线性、重复性和再现性等,考察其状态是否稳定,根据结果考虑更换量具或采用更好的测量方法),然后分析数据类型,并采用相应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构成生产成本的影响因素与生产环节的关系,初步确定影响成本的主要生产因素,并抽样相关数据测算出企业生产的六西格玛水平。

第三阶段是分析(Analyze)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关键影响因素X。在这个过程中要利用测量数据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和价值链分析,了解业务流程和产品的质量水平,找出影响企业绩效的根本原因和关键因素,然后确定需要改进的关键环节。通过鱼骨图分析,缝制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有缝制不良、跳线、断线、脏污、油污、面料残、色差、破损、针伤、抽丝、辅料不良、形态不良和尺寸不良,产品出现上述每一种不良缺陷都需要进行返修,增加生产成本,针对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重要缺陷进行相应的改进可以提高投入产出率。抽取为期3~5个月的产品生产检查数据,绘制帕累托图进行分析,根据“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则分析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缝制不良、断线、跳线等。然后从缝制人员、机器、面料、操作方法、生产环境等方面分析造成缝制不良、断线和跳线的原因,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最终确定主要影响因素。

第四阶段为改进(Improve)阶段,主要是针对分析阶段确定的需要改进的关键环节,采用适当的改进方法和策略,消除流程中不增值的环节,同时通过试验设计等方法对影响企业流程绩效的关键因素的参数进行优化,将其调整在最佳水平,以使产出达到最佳水平。针对分析阶段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抽样数据收集,如机器压强与缝线密度的相互关系、人员熟练程度与返修率的相互关系等,并进行相关的实验设计,优化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的参数,进行相应的改进,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第五阶段是控制(Control)阶段,主要任务是将流程改进成果文件化。企业要努力使企业流程改进过程的成果固定下来,形成标准作业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并长期保持在高绩效水平。此外,企业还应该绘制控制图,监控流程过程,进行持续地改进和完善,其中,要确定控制对象和参数、控制点、控制方法和策略以及抽样方案,然后收集数据并计算上下控制线等。将试验中确定的最优生产因素水平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形成相关的操作规范,并成立监督小组,制定相关文件保证规范的正常实施。

通过上面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阶段的周而复始,持续不断的实施,实现服装生产企业绩效的持续改进,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4 六西格玛管理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它的推行需要资金、人力资源、企业环境等方面条件的要求,所以它并不适合于任何企业。因此,在服装生产企业推行六西格玛管理时不可以盲目模仿大公司的实施方法,而应该从企业自身实际条件出发进行考虑,我们可以借鉴其管理精髓,在企业内部小规模地推行六西格玛管理,而不是像大公司一样对当前公司的管理模式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变动。

首先,对于有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服装生产企业而言,可以在某些部门中推行六西格玛管理,例如可以最先在生产控制中推行,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同时,也减小了全面推行六西格玛管理对企业所造成的冲击;其次,对于质量管理相对薄弱的服装生产企业而言,则不适宜推行西格玛管理,但是,可以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提供的各种工具,分析解决问题,逐步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同时积累各种管理经验,当条件成熟之后,再在局部领域中推行六西格玛管理;最后,对于公司业绩已经比较好,而且正在实施改进工作的服装生产企业而言,如果企业有适当的系统和工具去支持问题处理程序,则六西格玛管理不会给公司带来更多的价值,甚至会使员工的思想产生混乱,因此在这类企业中根本没有必要实行六西格玛管理。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服装生产企业推行六西格玛管理关键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推行措施,不能生搬硬套,在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其适合企业的管理内容,只要这样才能达到改善企业绩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De Mast J..Quality improvement from the viewpoint of statistical method[J].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2003,19(4):255-264.

第5篇

 

一、实践目的:通过参与生产部门相关的工作,一方面可以掌握服装制作工艺。另一方面了解服装生产运作流程,服装生产管理的技巧。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巩固,深化服装知识,即熟悉了服装生产运作,提高动手能力,又帮助适应社会企业就业和提高社会经验。我寒假实践单位是xx实验区xx毛织服装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各种各样毛织服装,包装产品的企业。公司拥有生产、办公场地百余平方米及国际先进流水生产设备。

二、实践内容:这次实习我被安排到生产部门,以下是我在生产部门里实习内容和过程。

服装缝制生产过程的合理组织是提高服装生产的重要保证,其目的是使产品在缝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路线最短,加工时间最省,耗费最小,生产出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所以要做好工艺设计,也即把人,设备和空间合理地组合起来。

因为没有参与操作的机会,我只能看员工如何操作,毕竟很多机器在学校都没接触过。缝纫设备的购买和维修都由保全部门负责,公司针对缝纫设备让保全部门给我们开了个讲座:机器设备介绍(认识各种衣车的名称,性能和用途;介绍维修工具和使用方法;介绍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制度等。)

因为在车缝车间只呆四天,而机台都是固定员工操作,主任也很为难怎么给我们分配工作。后来我做的是类似打杂的工作:捆扎衣服,撬扣子,钉扣子,配帽子,把返工服装分类等等。我禀着以最少的时间了解最多公司的情况和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的原则,采取了多看,多问,多动手,多怀疑的态度,在完成主任安排的任务情况下争取多做事情,看了大量该公司的文件,如人机布置图,外发派工单,订单进程表,单元流水工序排图,生产配料单,工艺制作单等等。在参观车间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大货生产的工艺流程。并与主任的聊天中了解了生产部门管理方法,工资机制等有关生产部门的情况。

我也做了几天拉布工作。我和一位员工从布匹拉出面料,另两位员工将面料与裁床上的排板末端记号叠对整齐,用压铁固定面料末端的位置,拉直面料(防止面料起皱和过度拉)然后我跟先前那位员工断料。不断重复上述的工序,一匹布拉完后,如果面料的正反面差别不明显,则要铺上隔层纸,再拉另一匹布,以防止色差疵点的产生。如果面料的正反面差别明显,则不需要隔层纸,只要接匹时把面料反过来铺就行。重复上述的工序,铺到工艺所需的层数为止。拉完布后,铺上排料图,开始剪裁。最后把裁片送到车缝车间。

三、实践结果:我发现xx毛织服装有限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我不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像样品部的工作简单,是见眼就会做的工作。但该公司却安排了多余的工人,浪费了人力物力。所以我认为公司应认真做好工作人员分配,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还有该公司的工资制度是按时计的,不能提高工人的积极性。所以我认为公司应实行按件计工资,这样就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公司创造更多财富。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我在实践中成长的更加成熟了,无论在心理还是思想上。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了解了服装生产运作和管理。同时结识了很多同事朋友,他们让我更深刻了解社会,他们拓宽我的视野,增强了我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我深切体会到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也认识得学得多还不如学得精。这是个知识化的社会,知识是必备的,否则只能靠出卖廉价的劳动力谋生,像那些车间工人,工作累工资低。也深切体会到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面临越来越强的竞争,群雄逐鹿,鹿死谁手?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留着。我也清楚自己的能力知道以后努力方向。

 

第6篇

0 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服装生产企业的转型。服装生产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了适应新形势的不断发展服装生产企业首先需要生产出具有较强生产力的产品,其次要加强管理,摒弃以往传统管理中的不良因素,通过管理创新,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机和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了解创新管理的现实意义,进而才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服装企业的管理创新。当前的服装生产企业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得到了不断地提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服装企业能够取得进步和发展与当前进行的管理创新是不能分开的。因此,加强服装生产企业管理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1 服装生产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意义

1.1 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环节是要降低生产成本。要降低服装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就要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建立合理的管理层。科学的管理层直接影响了管理创新的实施。当前存在于服装生产企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层。面对这种状况企业必须要将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运营相挂钩,加强管理,将企业中的冗杂部门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企业管理费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不意味着偷工减料,裁减人员,而是要在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将一些闲杂部门进行合并,使人员利用达到最大化,从而可以将节省出来的资金和人力运用到其他生产管理环节,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1.2 使生产要素得到了合理配置

服装生产企业的管理创新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使生产要素得到了优化配置。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服装生产企业的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厂房、生产技术、资金等“硬技术”,还包含管理等软技术。硬技术虽说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但软技术也在其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服装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需要将软技术和硬技术结合起来,让厂房、资金、生产技术等参与到管理中来,这样才能够使各方面的因素达到均衡,才能够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使各项生产要素能够发挥出最大功效,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实现服装生产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而在此过程中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企业软、硬件资源配置的效果。就硬件来说,唯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够促使各项资源相互匹配和融合,发挥出应有的技术水平,实现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

1.3 促进了企业稳定发展

服装生产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方式,组成了新的管理阶层,这对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奠定了基础。服装生产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创新我们可以发现,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企业稳定发展。服装企业在内部创新管理模式如果被广大员工认可就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产生强大的作用,协调企业内部的各种问题,从而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说企业管理创新,对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4 实现了企业制度的创新

我国服装生产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落后,因此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服装产业相比明显不具有优势。所以,我国的服装生产企业要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服装企业的发展服务。当前我国服装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与国际上其他行业相差较远。在当前服装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将管理制度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将其转变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服装企业进行管理制度创新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涉及很多环节和因素,只有加强日常管理才能够加强制度创新。因此,我们说加强服装企业管理创新,才能够促进企业制度创新。

1.5 有助于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的合理优化配置更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现代服装企业中只有将管理者的工作发挥出来才能够更好地激发企业员工的潜能,更好地满足其具体的岗位要求,为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培养人才,进而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人才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为服装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 我国服装生产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方法落后导致服装设计缺少自己的风格

我国服装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经常存在抄袭现象,比如款式雷同等,严重影响了服装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服装企业的日常管理。对服装企业来说,要提升产品设计能力首先要从日常管理下手,这是因为只有加强了日常管理才能够使企业的人力和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进而提升服装企业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为企业减少成本,形成本企业独特的设计风格,提升服装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2 企业管理落后导致产品创新能力差

21世纪以来,我国服装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普遍缺乏竞争力,主要是由于产品创新能力差,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服装企业管理方式落后,造成了企业人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服装款式和面料方面不能够做到及时更新,远远落后于国外其他国家。面对这种状况,我国的服装企业必须要将企业管理提上日程,通过加强管理提升产品质量,进而发展自己的品牌,创造新的产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3 服装生产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途径

3.1 创新管理理念

服装企业进行管理创新首先要进行理念的创新,这样才能够将新的理念体现在管理人员身上,让管理人员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对员工进行监督。创新管理理念即在管理过程中用新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指导并影响管理人员的管理目标和方法,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为了促进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必须要将新的管理理念融入实践过程中,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管理人员在管理理念创新方面要与企业日常管理相结合,并能够在复杂的事物中体现出创新性,进而才能够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从而为服装企业的管理创新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因此,创新服装企业管理需要从管理理念方面下手,并与企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促进企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3.2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对服装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人力资源必然掌握着关键技术、营销网络、品牌影响、客户资料等重要信息资源,而这些将直接影响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与后期的发展状况。在服装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能力,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同时还需要将重要的人力资源重新配置,促使其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

3.3 创新管理战略

企业管理战略是企业通过客观的总结和分析找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该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使资源利用达到最优化,从而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战略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服装企业要抓住这个优势,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服装企业的管理战略创新,涉及企业的体制、结构重组、产品研发等多方面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战略管理创新是服装企业管理创新的一部分,为了促进战略性管理创新必须要创新战略,让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3.4 创新财务管理体系

加强服装企业现金流的内部控制,能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当前存在于服装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管理粗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要强化现金流动预算管理,根据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科学预测现金流入、流出,进而实现对企业资金的平衡调控。另外,服装企业在开展现金流动预算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实现财务部门与生产经营部门的协调合作,各部门要为财务部门提供真实、有效的现金流动信息,财务部门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然后做出科学的预测,这样企业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融资方案,提高现金流管理的科学性,从而促进服装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

3.5 打造良好的组织文化与创新氛围

良好的组织文化与创新氛围将激发组织成员形成积极地的信念、动机、价值观和创新行动,最终促进服装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绩效。作为服装企业,首先应该着重打造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企业英雄及模范、相关集体活动、行为规范等传递给组织成员,使组织成员明确目标、凝聚力量、加强自律,为共同信仰而努力;其次,服装企业应该鼓励员工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付诸实践,形成创新行为,进而转化为新产品、新技术,并将这些产品和技术市场化,为企业创造现实利润;同时,服装企业还应对员工创新成果予以适当的奖励,从而使员工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促进企业管理能力创新,最终实现服装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1]

3.6 在企业管理中加强激励机制的落实

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形式,物质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物质需求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发放工资、奖金、福利等方式体现出来,以此来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和工作需要。精神需求是在物质需求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所产生的。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只有在温饱问题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其他方面的需求,但是我们要知道,仅仅依靠物质激励是无法完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此,企业还必须制定完善的精神需求制度,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起来,激发员工更大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管理的有效进行。

第7篇

《服装生产实训》课程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是一门服装生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集综合性、设计性、技术性于一体的特色课程通过实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在校两年学习的服装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整合并加以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能力,同时也拉近课堂与生产实践的距离。用"教学中的工厂,工厂式的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在学校里面就能完成实习和了解企业生产,以及各种服装先进的软、硬件设施。检验学生所掌握服装技术水平的程度,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服装技术岗位定位。为毕业择业确定目标。

自2004年开设以来,通过数年教学历程与教学积淀,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和提高教学效果、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为推动本课程的教与学方法的更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探索出了适应产业需求、与产业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广泛的调研。

一、课程设置建立在职业行为和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课程围绕现代服装企业成衣生产技术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对现代服装企业生产的这一流程,使学生了解整个服装企业生产的全过程。领悟服装企业各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了解各个岗位工作程序和内容,从丛业的角度,将学生毕业后工作时遇到的“磨合期”提前到学校完成。同时运用心理学分析原理帮助学生做相关能力测量,正确的岗位选择,发挥潜能,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技能。强化成本意识。用正确的方法作精确的事,走“科学经营理念与学习型组织相结合,向“素质要效益,向管理要利润的路子”。

我们对诸多服装专业职业岗位进行了职业分析和界定,设计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课程。了解并分析服装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凡是制板、裁剪、工艺、质量检验等实际需求量较大的技术人才的具体要求。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我们确立具体岗位应具备的职业专项能力,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调节实际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帮助不同特长和就业方向的学生把握不同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使专项能力课程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同时为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从单一的生产实训课程到综合性技能实训,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转换为适合企业的生产力,以实践操作为主

服装生产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实践教学为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掌握服装生产的基本流程, 在教学中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本文转自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51,51,51);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

因此本校服装生产实训课程就成了重中之重了。就服装专业而言,因为其日新月异的进步,实训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管理、设备等应及时反映服装专业科学技术与行业的发展进步,体现出知识、技术与观念的更新,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指导性,遵循完成服装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内容上应当包括具体项目的操作所要求的场地、设备、安全注重事项、操作规范和考核标准等。为了紧跟技术进步,吸收最新的动态,为适应先进实践教学手段的运用,服装专业的校本教材也必须做好配套工作。同时应根据企业所需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服装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在把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把握本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及相关技能,达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三、“以学生为中心、以服装生产实训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殿堂,更是学生成长的舞台,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重组,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服装造型的过程与规律,体会人体与服装的相互关系,并从实践中得到理论的升华及动手能力的提高。较好的解决了服装组合、服装造型、服装设计与制作等重点与难点问题。利用先进的教法,布置不同程度的练习,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来感受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意识,让每个学生得实践能力都得到发展。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任务去练习,通过师生合作、学生共同练习、发展评价完成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与服装产业运作一一对应,组建校内服装实训基地,教师学生双重身份的教学形式,创造模拟仿真教学环境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职业岗位多样性和多变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并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服装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这样的形势下,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合格人才,这不仅是服装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服装专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坚持发展高职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是高职服装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为此我们将本着"求实,创新"的精神,不断进取,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发展高职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再创业绩。

参考文献:

[1]姚再生.服装制作工艺[M].中国纺织出版社

[2]黄喜蔚.服装生产管理[M].中国纺织出版社

第8篇

单位名称:xxx公司

实习单位介绍:

xxx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有着50多年的服装制造经验.是拥有上千人的大型国有企业.是广州市有关部门批准组建的以国有股为主体,吸纳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入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8000万元,拥有75000多平方米的厂房,5000多人的劳动工人,拥有ERP系统管理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出口最大500家企业和广州市出口50强企业之一,拥有时装、女装、休闲、裤业、运动等五个联系在一起的分公司.

主要经营服装出口加工生意,主要从事各类服装、服饰制品、纺织制成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经营品种包括各种优质棉布、棉涤纶、毛呢、化纤、混纺织物、丝绸、裘皮等面料制成的70余个品种的服装以及床上用品、旅游用品及杂品等.市场遍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南美洲等国家.

实习目的:

实习在于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使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到服装企业生产一线实践的方式,对服装生产从设计、裁剪、工艺制作到检验、整理、包装的整个过程中所需的专业技能与生产管理能力得到系统的、强化的、实战的训练.

实习内容:

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服装专业高级技术岗位实用性人才所必备的基础技能制定的,分为四个部分:

l、 服装顶岗实习CAD,包括效果图CAD、纸样CAD、放缩CAD、排料CAD.

2、 服装顶岗实习制板,包括服装制板(净样、里料、辅料、毛样)、工业制板

3、服装顶岗实习工艺,熟练掌握不同款式服装从准备工作开始到缝制的整个过程以及后整理的整个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的技术要求.

4、服装生产管理,做到了解整个企业的生产特点,生产线的组织,各个阶段质量的控制方法等等.

实习体会:

我们实习所在的工厂是广州欧雅服装公司有限公司下属的时装分公司,具有所加工的产品种类繁多,变化快,且产品完成质量好,工艺规范等诸多优势,非常适合作为我们学习观摩的服装企业.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从学校到社会,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后完全不同,一切都处在巨大的转变中.

刚一到厂的时候,我们先是整体的参观了整个厂区布局,对公司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工厂虽然规模庞大却也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复杂,各个生产部门都是有条理的,安排的方式都是有效率的,这些是我们以后需要去深入了解的,毕竟学校对于我们的培养得方向是高级技术岗位实用性人才,除了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外,更要对整个服装产业做到一目了然,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

第9篇

论文摘要:服装生产管理也称为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是有关服装生产活动方面一切管理活动的总称,它由质量,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调度与控制等管理子系统组成。影响生产管理的因素有很多,人,材料,机器设备,加工方法,市场与信息等。本文主要阐述了生产管理在浙江八达服装有限公司的运用与发展,并从八达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企业更好的进行生产管理。

一、八达服装有限公司背景

浙江八达服装有限公司位于浦江镇中山北路,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该公司与1997年成立,至今已有10年光景,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绩优企业。公司秉承兢兢业业的态度,通过严谨的前瞻规划,以产品质量为精神,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己任,加上公司自设工厂,拥有电脑设计,制版,放码,裁剪,成衣整烫系列设备生产线,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青睐。公司内销产品以弹性纤维及其它超细纤维和棉的混纺原料为面料,生产各类运动装、休闲装等系列服装,产品风格独特,质优价廉。

二、八达服装有限公司目前状况

近年来公司的销售业绩逐年上升,至今的总投资累计已超过600万美元。公司生产从制版、绘图、排料、剪裁均采用计算机裁剪系统,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公司坚持质量为第一生命,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己任,因此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已经有稳定的客户。在此基础上,公司不断努力创新,不断开拓适合国内市场的优质产品,吸引更多的客户。

三、八达服装有限公司生产管理的特点 (一)生产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服装制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其他管理围绕的核心和基础。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没有质量,就没有顾客,也就没有效益,企业也将无法生存。“以产品质量为精神,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己任”是八达的主题。八达生产质量管理采用了TQC管理。它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目的在于让顾客满意和本企业所有员工及社会受益,进而实现企业持续和长远发展目的。

八达TQC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基本出发点是满足用户需要:八达紧抓产品质量,运用专业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生产风格独特、质优价廉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要。

2、全员参加:八达要求全体员工都参加到质量管理中去,发挥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全体员工都以“顾客至上”为原则,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

3.管理的对象是全面的:要想使企业的业绩蒸蒸日上,必须注重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管理。虽说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核心,但八达要求其不仅仅限于产品的质量的管理,还包括对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质量的管理。

4、管理的范围是全面的:要求质量管理工作从原来的生产过程控制扩大到市场调研、设计、制造、辅助设计、物资供应、劳动人事、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即贯穿于产品质量生产、形成的各个环节,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5、采用的方法是综合的、多种多样的:八达质量管理的方法是综合的、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面料、不同的款式、不同技术的员工采用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八达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质量管理方针:严格制定工作计划及质量标准,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完成任务并达到所定标准,做到数量和质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每天下班前检查所做的工作及工作效率,认真分析工作状况,找出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必定要找出原因,及时拟订相应的措施,制定解决计划。

(二)生产成本管理

1、材料费

材料在制造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面料是服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材料,其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降低面料的成本费对降低生产成本有积极作用,八达通过以下方法来降低材料费用:(1)降低购买成本;(2)防止裁剪和缝纫加工是出现的废品;(3)在质量上严格把关,减少换片率;(4)改进样板和规格,提高面料的利用率;(5)尽量利用剩余面料;

2、劳务费

劳务费是以工作效率作为尺度进行管理的。将劳务费中的固定费用有效利用可以降低劳务费,而这重点在于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八达对其普通员工采用的工资计算方法是基本工资+计件工资+加班费+奖金,其中基本工资是700元/月,计件工资则是根据不同款式服装的复杂程度来制定制作每款衣服的价格,加班费是4元/小时,奖金从0-300元不等。计件工资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大多数员工会因为追求数量而忽略了品质,所以奖金又为服装的品质提供了保障。对除了普通员工外的员工(组长、组检员、车间主任、机修工、文员、会计、厂长助理等)采用的工资计算方法是固定工资+奖金,奖金是由质量管理状况、员工出勤率、次品率等员工工作效率决定的,因此可提高这些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1、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

生产过程是指从准备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原材料的投入开始,直到生产出该种产品的全过程,是按一定客观要求组织起来的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的总和。

八达对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

(1)八达要求其生产过程各阶段、各工序的进行都能紧密的衔接,使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处于运动或被加工状态。

(2)八达要求其生产过程各阶段、各工序在生产能力上和产品加工数量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人数、生产效率、设备数量等都必须进行通盘考虑,防止出现比例失调。确保生产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各阶段都能有节奏的进行,保证在相等的一段时间内所完成的产量大致相等且能够稳定上升。

(3)八达要求其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整,以满足生产不同产品的要求。

2、八达生产过程的标准化

八达生产流程图:

面料采购面料进仓检验首件生产工艺确认裁剪裁片检验车间制作首次检验线毛处理整烫总检包装出货

生产的标准化可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保证人员的安全。我们一定要以“安全第一,品质至上,顾客至上”的原则。八达对于服装的不同款式都有不同的标准,以保证其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四、八达生产管理的缺陷 (一)各级人员质量意识不高

各级人员质量意识不高,一些公司领导只注重市场开发,对质量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公司领导既不参加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的讨论会,也未参与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从而造成质量管理体系没有真正成为公司的管理手段,直接影响到了公司的发展前景。

(二)人员管理制度欠佳,员工的流动性强且素质普遍较低

八达的考核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员工迟到或早退,工作不积极,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直接影响公司收益。制衣企业的生产车间是人员密集型的场所,大多数是靠人手来完成的,八达的员工人数常常介于301-400人,人员的变动幅度较大,将近100人。

八达的员工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以中小学生为主,只有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员工有很大一部分是外来打工人员,各地方文化习俗都有所差异,矛盾冲突现象比较多,所以难以管理,也因此员工的品质意识也较差。

(三)生产车间整洁度不够

八达有明确的规定,衣服应该放入规定的衣框中,不可散落在地,但是由于员工普遍素质较低,自身的清洁意识比较薄弱,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因此还是出现衣服乱堆,滚落在地,造成生产车间杂乱无章的现象。八达还要求每位员工每天上班之前首先要清理自己的桌面,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都是纸上谈兵。

(四)全员参加程度较低

八达公司全员参与程度较低,由于员工普遍素质较低,他们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所以企业员工主动关心公司,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情绪不高,质量管理工作的群众基础不足。

五、八达服装有限公司生产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 改进公司领导层的观念

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由领导层亲自参与、有效推动、有效监督和积极引导,才能达到体系的有效运行。公司领导一方面可以进行一些管理体系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坚持每天去制作车间查看,巡视生产车间的整洁度,督促员工提高清洁意识,使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顾客的要求。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员工端正工作态度,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 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

建立一个明晰且人性化的考评制度,不仅有利于管理者有效的对员工做出评价,而且有利于开发员工的潜力。

八达考勤制度如下:

(1)对于出勤率100%、不迟到、不早退的员工颁发满勤奖并在公告栏给予表扬;

(2)凭医院出据的病历,补办请假条,如假期在两天之内,则仍照满勤计算;

(3)对无故旷工1-3天的员工扣除工资30元/天,3-7天的员工扣除工资50元/天,无故旷工一个星期以上的员工开除;

(4)对在公司内打架的员工进行处分,情况严重的进行处罚甚至开除。

(三) 及时做好培训工作

将培训工作作为质量体系运行的中心任务,宣传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对不同层次人员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和要求;坚持内部质量审核的规范化、正常化,通过审核,对查出问题及时纠正,对潜在问题有效预防,使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进入良性循环,形成自我完善、自我约束和自我改进机制。

(四) 发挥全员的作用

应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构建、提高各级人员的质量意识、业务意识、事业心、责任心、职业道德以及适应本职工作的能力,使员工在管理、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及时的培训,达到保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五) 对生产车间实施5S管理法

5S是企业管理中整理整顿的方法及形式,从五个方面进行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八达在生产车间物品的管理可采用次管理方法,从而使生产效率提高,品质增强。

1、整理:对车间的设备、物资、产品等物品区分要与不要的。多要的产品进行井井有条的分类管理;对不要的物品区分有用的和无用的,有用的物品转移到车间之外,进行分类处理,无用的物品坚决清除。

2、整顿:平车、凳子、衣框及有关工具、设备定放置,不准随意摆放、挪动或调换。要求半成品、成品要堆放整齐,不能落地,次品隔离并加以标识,防止机器漏油造成污垢,对不同扎的半成品或裁片分开,以免造成色差。

3、清扫:对环境、设备、衣框进行清扫、擦拭、使环境净化,工作面干净整齐,构成明亮、赏心悦目的车间环境,使人心情舒畅,工作提高。

4、清洁:在清扫的基础上保持清洁,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如零食、茶杯等)严禁带入车间,做到裁片不落地,衣框不乱放,衣角不掉地,机台保持清洁。

5、素养:通过教育、训练达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员工素质提高,讲究公德,加强自我修养,做好个人清洁及自己工作地周围的清洁工作。加强机器设备的维修及保养。

六、总结

在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八达根据自身的状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公司发展,有利于实现公司长远发展目标的道路。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坚持不懈,相信八达的生产管理会不断完善。公司坚持以“质量第一,顾客之上”为精神,不断努力创新,一定能吸引更多的客户,使业绩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通过“企业化”环境建设加强德育

(一)创建校企对接的实训教学环境,培养“准职业左’职业素养。按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规划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建设生产型、仿真型实训基地,按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张贴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让学生在真实和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得到陶冶。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景盟冠名实训基地由企业提供与生产实际相对接的生产设备,建设微型生产车间,学校参照企业生产实境布置实训场景,并引人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各专业学生进实训室按企业安全规范着装,到实训室如同进车间,从源头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同时,通过构建真实或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模式,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例如,服装专业实施生产性教学实训,接收企业生产订单,开展产品生产实训,实训过程中,按照企业管理规范,由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直接安排和管理生产实训,按照企业生产管理要求和产品质量考核实训成绩,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产品意识、管理意识等综合职业意识。染整专业利用校内“仿真型”实训基地,实施“仿顶岗”教学实训,将上课模拟‘土班”,‘土班”打卡考勤,实训模拟“生产”,作品模拟“产品”,成绩模拟“工资”,奖励模拟“晋级”,按企业方式加强劳动纪律、劳动卫生考核,让学生在实训中有任务、有压力、有干劲、有竞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的职业精神。机电专业实训与生产对接,为企业加工机械零部件,实施实训作品产品化,实训考核绩效化。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体验企业的管理规范,不但提高了实训教学质量,而且精神面貌和劳动纪律也得到明显改善。

(二)搭建“学岗融合”教学平台,培养“职业友’行为规范。依托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校中厂”,搭建“学岗融合”的教学平台,是中职德育环境建设的独特之处。通过实施“产训融合”,实现学校与企业融合,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融合,生产与教学融合,产品与作品融合,师傅与教师融合。学生在校的实训项目与生产项目对接,实训管理与生产管理对接,根据生产管理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规范,使学生在“校中厂”的实践体验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例如,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服装与佛山婴姿坊婴童用品公司、南宁华威制衣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进行服装生产,企业派技术人员常驻实训基地与学校教师指导生产,实施生产管理。通过生产实训,学生体验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在技能提升的同时,行为规范也得到明显提升。

二、通过“专业化”环境建设加强德育

(一)创建专业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通过开展专业的品牌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例如,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服装专业每年都举办服饰文化节暨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展,展示毕业设计优秀作品。学生全过程参与作品设计、作品制作、作品静态展示、动态展示,优秀作品设计者与作品展示模特在服饰文化节走秀活动中同台亮相,将专业实践活动作为实现职业理想的演练,学生的专业荣誉感高涨。服饰文化节是专业教学活动,更是专业文化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师生强烈的职业理想。服饰交化节已成为学校一张交化名片,影响力大,近年来服装专业教学成果丰富,社会影响力增强,专业学生规模逐年递增。

(二)构筑专业化的走廊文化,默化学生的职业归属。专业文化的核心是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作风。专业文化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能陶冶学生的专业兴趣,形成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是学生专业成长的原动力。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的积淀和发展特点,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空间开展专业文化宣传。教学环境的专业文化渲染,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专业环境中,强化对专业的认知和认同。例如,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在教学楼根据专业分楼层,在各楼层走廊布置专业展板,结合专业发展史、专业技术发展现状、专业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进行宣传,图文并茂,既普卫乏专业常识,又美化环境。在实训基地的走廊、楼道展示行业先进人物事迹图片、学生技能作品实物或图片,建设专业橱窗,展示高品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产品,以视觉冲击强化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总之,中职应强化“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利用环境育人的理念进行教学环境建设,在教学环境建设过程中加强德育,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作者:刘霞单位:广西纺织工业学校

第11篇

查看更多《纺织教育》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纺织教育》编辑部

       学会专栏

        (1)在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高教分会年会暨五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上的讲话(删节) 倪阳生

        人才培养

        (5)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契机培养创新型人才 张兴群 陈婷 曹张军 陈志刚

        (8)纺织行业卓越工程师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 王潮霞 王春莹 田安丽 付少海

        (11)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发展新思路 李艳梅 谢红 夏蕾 王燕珍

        研究生教育

        (14)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 杨晶静 骆轶姝

        (20)纺织品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讨 眭建华 严明

        (23)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班级管理 刘维巍 刘燕萍

        职业教育

        (25)天津工业大学获“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无

        (26)基于工作的“三个系统化”开发高职工学结合课程的理念与方法 尹桂波

        无

        (28)《女装结构设计》 无

        职业教育

        (29)高职服装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王晓梅

        无

        (32)《女上装结构设计与工艺》 无

        职业教育

        (33)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周平

        无

        (35)《服装设计教程》 无

        职业教育

        (36)高职染整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为例 郭常青 王开苗

        无

        (39)《大师经典速写实训范本——人物·风景》 无

        课程建设

        (40)“纺纱学”课程建设 李龙 张弦 吴磊 陈莉

        (42)基于听说能力培养的英语选修课程建设——以北京服装学院为例 訾韦力 郭平建

        (45)基于高职纺织人才职业能力基础的“纺织材料”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陶建勤

        (49)高职“新型纱线产品开发与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赵菊梅 高小亮

        无

        (51)《服装材料与应用》 无

        教学改革

        (52)成人高等教育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以西安工程大学为例 陈莉 刘玉森 张智荣

        (55)基于工程技术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王军 潘力 王伟珍 邵冰 于佐君

        (59)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曾真 李伟

        (62)《coreldraw女装制图与制板》 无

        (63)服务专业课教学的高职“纺织应用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张春花 陆宁宁 孙爱华

        (66)《非织造专业英语》 无

        (67)“颜色科学与计算机测色配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袁久刚 王平 王树根 崔莉 蒋学

        (69)《印染企业生产管理》 无

        (70)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张汉年 张磊 孙刚 徐开军

        (72)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荣获2012年度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 无

        (73)“高等数学”课程的案例教学实践 董庆华

        (76)《女下装结构设计与工艺》 无

        (77)高职院校“商务日语”课程整合的实践 蒋晓莉

        无

        (79)《针织服装品牌企划》 无

        他山之石

        (80)美国服装业的崛起与美国文化精神 史亚娟 郭平建

        无

        (83)《服装生产管理》 无

第12篇

产业界的重视自然应该引起教育界的关注。我国虽然在若干高等院校等都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但大都以电子、机械行业作为载体,不同于机械、电子行业的刚性生产,服装生产属于柔性生产。因此要通过工业工程技术手段来解决服装行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就必须培养既熟悉服装产业,又精通工业工程技术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也就是要把工业工程(IE)引入到服装设计专业尤其是服装工程方向的培养中。

2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工业工程能力培养措施

2.1基于就业岗位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服装IE人才,根据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的职责要求,应在高职院校所在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这些企业有关服装IE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工业工程能力提出较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通过对服装企业IE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能力分析与综合,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知识进行集成与排序,根据具体内容分配并添加到相应课程中去,从而优化教学内容,或者形成的知识点无法在已有的课程中体现和添加,可以转化形成新的课程,表1列出其中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服装企业IE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将职业岗位所要求具备的工业工程能力渗透到每一门相关课程中,最终改进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培养方案。

2.2工业工程能力在真实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加强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工业工程的知识和能力必须在真实的工程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因此需要增加企业实际项目,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场景中。一方面,聘请企业IE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兼职教师,共同制定和调整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另一方面,校外实训基地提供学生IE相关岗位实践训练的真实工作环境。学生置身于企业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该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加强专业能力及关键能力的培养。

2.3提升教学团队的工业工程能力

目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绝大部分青年教师是直接从高校毕业后从事服装教学,虽然有较丰富的服装理论知识,但在实际生产方面的实践能力匮乏。要培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工业工程能力,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让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进行上岗实践,亲身体验生产第一线实施IE的实际情况,得到企业应用IE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其次,聘请一部分在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有多年实践经验的IE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来做报告和讲座或做兼职教师,把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校内专业教师素质的提高,使得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