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

时间:2022-09-13 07:51: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测试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测试报告

第1篇

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成立于1898年,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自愿一致标准发展体系之一。

ASTM是一个非赢利机构,它为产品生产者,用户,最终消费者,以及被涉及到的政府和学术界代表在共同关心的领域提供交流讨论的机会,并为材料,产品,系统及服务编写标准。由132个标准编写委员会进行工作,ASTM出版试验方法,规范,惯例,指南,分类和术语等标准。ASTM标准制定工作围绕着金属,涂料,塑料,纺织品,石油,建筑,能源,环境,消费品,医疗服务及设备,计算机系统,电子和其它领域。ASTM总部没有技术研究或测试设施;这些工作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35,000名具有技术上合格的ASTM成员自愿完成。

每年,10,000多项ASTM标准发表在ASTM标准年鉴的72卷中。这些标准及相关信息在全世界范围销售。

2.什么是标准?

在ASTM协会里,标准这一术语是指在该协会内在自愿协商一致意见原则下研究和制定的并且符合ASTM协会工作程序和规定要求的的一种文件。

3.ASTM制定何种标准?

ASTM制定六种主要类型的充分协商一致标准,它们是:

标准试验方法--为鉴定,测量和评估关于材料,产品,系统或提供服务一项或多项的质量,特性及参数等指标而采用的规定程序

标准规范--对材料,产品,系统,或项目应该符合一系列要求的精确说明,同时还指出了确定是否满足每一要求应采用的程序

标准惯例--一种确定的程序用来实现一种或多种特定操作或功能,但不能产生测试结果

标准术语--一种文件包含有条件,定义,对条件的描述,符号、缩略语、首字缩写说明组成的文件

标准指南--一系列选择或用法说明,并不介绍具体实施方法

标准分类--基于其来源,组成,性能或用途,对材料,产品,系统,或特定服务的一种系统的排列和区分。

4.为什么ASTM标准是可靠的?

多种因素确保ASTM标准的质量和可靠性,这些因素包括:

通过一个自愿的,充分协商的途径使不同背景,经验和学科的人们聚集到一起来

在标准制定中各方面利益的均衡体现

为确保标准的精确经过严格的大量重复测试

严格的投票表决和审批程序保证信息的准确和是最新的

鼓励开放式讨论的气氛

5.充分自愿协商一致标准的含义是什么?

充分自愿协商一致标准是由有兴趣参与标准编制或使用的各方面人士合作制定的标准。

标准可以以各种不同程度的自愿协商一致为基础而制定。例如:

公司标准--在指定的组织的雇员中达成自愿协商一致(主要是在设计,研制,生产,和采购人员中间)

工业标准--在指定工业的公司中达成自愿协商一致(特别是在商业协会中)

专业标准--在特定专业范围内的单独成员中达成自愿协商一致(特别是在专业协会中)

政府标准--通常是在政府机构或部门的雇员中达成自愿协商一致

ASTM制定充分自愿协商一致标准,并相信由各方面投入制定的标准能够经得起严格的评审,可以作为商业,法律或政府管理行动的基础使用。是具有最高的可信度技术的可靠的标准。

6.委员会投票表决人员比例限定的含义是什么?

在委员会中参与投票的标准制定人员人数不能够超过参与投票的非标准制定人员总数(用户,最终消费者,及被涉及到的政府和学术界代表)。

7.ASTM标准的使用是否是强制性的?

ASTM标准的制定是自愿的,使用也是自愿的。除非政府将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或其在合同中被引用。

8.ASTM标准的用户有哪些?ASTM标准被成千上万的个人,公司,及机构使用。购买者和销售者共同使用标准来规范其合同;科学家和工程师在他们的试验室中应用ASTM标准;建筑师和设计人员在其设计中使用该标准;政府部门在制定法典,规章和法令过程中参照该标准;还有许多其它用户参照该标准作为指南。

9.谁负责编写ASTM标准?

ASTM标准由服务于技术委员会的自愿成员编写。通过一个正式的投票程序,在标准经ASTM协会公布之前,所有成员都参与讨论。

任何在委员会工作领域中有专长的人都有资格成为委员会成员。目前,ASTM协会有大约35,000名成员实际上在工业界,政府部门,及学术界的各个领域工作。

10.什么是ASTM协会的技术委员会?

它们是制定ASTM标准的特殊机构。共有132个主管技术委员会,并且每一个下面都有下属的数个分委员会。分委员会是ASTM标准制定系统的基本单位,其中包括了特定领域中最高技术水平的专家。分委员会可再细分为小组。小组成员不一定要求是ASTM协会成员;许多小组寻求非ASTM成员对特殊领域问题给予专业性指导。

11.ASTM标准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当确定需求后,标准制定工作就开始了。任务小组成员准备出经过基层小组委员会书面投票讨论的标准草稿。在委员会通过后,该文件被提交到主管委员会投票表决。一经分委员会通过,该文件将提交到协会进行投票表决。对于在投票过程中所记录的反对票,其中包括投票者对反对理由的书面说明,在提交到下一步程序之前必须经过充分研究。标准的正式批准还须同时经过ASTM标准委员会的正式程序及应执行的过程。只有这样ASTM标准才能公布。

12.制定一个标准的周期有多长?

制定一个标准通常需要大约两年左右的时间,虽然有些委员会曾经用一年或更短的时间中制定出标准。进度完全取决于需求的急迫程度,工作的复杂程度,及委员会投入该项目的精力。

13.如何在ASTM提出制定一项新标准的项目?首先,需要向ASTM总部提出书面申请,其内容包括对所提出项目的详细说明,及可能对该项目感兴趣的个人,公司,团体。然后,ASTM工作人员会对该项目进行调查,评估其是否有适当的利益,调查在其它组织中是否有并行的项目在进行,确定该项目在ASTM组织中恰当地归属。

组织一个新项目的程序包括根据该项目的复杂性制定一个计划和召开一个筹备会议。这些会议保证所有相关行业都有机会确定是否需要开展此活动,包括项目所需,制定项目的主题,范围,结构,以及确定需要提供标准化服务的领域。

14.技术委员会召开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每个ASTM委员会自己拟订会议日程;但是,大多数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多数会议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举行。

15.谁负责管理ASTM技术委员会的活动?

管理部门是ASTM董事会,它由经投票选举产生全体成员。董事会及其常设委员会制定规程以确保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充分的协商自愿一致基础上,任何不同意见都将得到正式的讨论,所有ASTM标准都按照规定的文体和格式要求。ASTM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及ASTM标准的文体和格式都是指导ASTM标准编制过程的文件。专职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确保技术委员会依照这些规定得到各种支持。

第2篇

由于纺织品测试仪器品种繁多,性能、价格各异,生产厂家也多,选购仪器时,既要熟知纺织材料性能和产品用途等专业知识,也要了解各个厂家所产仪器的性能、特点,经过深入分析比较,选择好合适的纺织品测试仪器,使之既能满足生产、科研实际需要,又要量力而行防止盲目攀比,造成经济上不必要的浪费。

为了保证纺织品测试仪器测量结果准确一致,使其量值稳定在一定允差范围内,选购和使用仪器时,必须充分注意它应有良好的计量性能,进行必要的计量检定。例如:

⑴一台仪器往往有几个量程可供选用,一般仪器的示值范围两端误差较大,所以根据测试对象的不同,应选用合理、适度的仪器量程。

⑵仪器的精密度(简称精度)是仪器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为了同时获得与正确的测量结果,必须选用适当精度等级的仪器

⑶仪器的复现性表示在不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物理量的一致性,通常所称的台间误差或“台差”,就是复现性指标之一,因此选用仪器时,要求具有良好的复现性十分重要。

现代仪器的发展多采用系列化、标准化的积木式结构,它是将仪器分解为若干个具有独立功能的部件和单元,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测试要求,就可以选用不同的单元组合,收到既方便又经济的效果。

在纺织品测试仪器中,大部分测试对象是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信号即动态信号。一台仪器输出信号能紧紧追踪一个急速波动的输入信号而不产生畸变,则这台仪器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动态响应性能差的仪器,必然会产生测量误差。决定其动态响应的因素主要在于传感器部分。因此选用性能优良的传感器该是保证纺织仪器检测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纺织品测试仪器的最新发展趋势是广泛采用微型计算机,因此,无论是集中式或专用式,都必须根据各种仪器工艺特征,设计接口及编制应用软件,这就要求技术人员既要熟悉纺织仪器测试工艺技术特点,又要具备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其中包括纺织仪器检测机理及输入输出信号特征;主要接口器件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编制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仪器已集机、光、电等多种技术于一身,具有通用性的数据处理、信号记录、图象处理等近代设备也不断涌现,例如记忆示波仪、存储示波仪、快速谱分析仪、图象处理系统等。适当选用这些通用设备,既可满足各种测试研究需要,也可大大降低对专用设备的要求。

第3篇

1 简介

1.1 范围

测试用例的执行覆盖高原夏菜无公害胡萝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日光温室黄瓜无公害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特色产业决策系统(绵花产业)、特色产业决策系统(绵花羊产业)等。

系统测试自2011年9月7日起对系统的功能及业务流程、界面风格、安全访问控制等进行了黑盒测试,对系统的用户使用数、页面性能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性能测试。

1.2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EXP 为特色产业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英文简写。

1.3 概述

本测试评估从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两个角度来对我省特色产业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进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基于需求的测试覆盖、建议的措施以及相关的测试结果图示说明。

2 测试设备

PC1:硬件 CPU:PIV 1.50G,内存:512M硬盘:40G,软件:Winserver 2003/IE8.0;

PC2:硬件 CPU:PIV 2G,内存:2G硬盘:300 G,软件Winxpsp2 Winserver 2003/IE8.0。

3 测试环境

3.1 硬件配置

Web服务器硬件配置:TOMCAT服务器,CPU:PIV2.80,内存:1 G;硬盘:300 G;网卡:10/100 M自适应。

数据库服务器硬件配置:PC台式机,CPU:P43G,内存:1 G;硬盘:300 G;网卡:10/100 M自适应。

3.2 软件配置

服务器软件配置:开发工具:IBMWSAD5.0;JDK环境:j2se1.5或更高;

系统环境:Windows 2000/XP/2003;

Web服务器:Apache 2.4+tomcat6.0

数据库系统:SERVER 2008。

3.3 测试方法

以黑盒测试为主,测试的重点集中在业务流程、数据提取和各功能模块间的接口。其中单元测试由开发人员直接完成;功能模块采用黑盒测试的常用方法;集成测试模块采用非渐增式测试,偏重系统的接口和数据提取方面;系统测试主要体现在业务流程的测试,主要采用回归测试。包括数据测试、功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性能评测、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

4 测试覆盖分析

需求覆盖率是指经过测试的需求/功能和系统分析中所有需求/功能的比值,通常情况下要至少达到99 %的目标。

被验证通过的需求26个,需求总数26个。

需求覆盖率=通过验证的需求/需求总数=26/(26)×100 %=100 %(详见表1)。

4.1 缺陷收敛曲线图

4.2 缺陷生命周期图

从缺陷生存周期来分析:整个缺陷数占比最多的是生存周期在1周的缺陷,总共161个,约占总数的75.23 %,说明开发组对缺陷的响应时间相对较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bug进行修复。

5 测试结论

5.1 安全性 做了用户登录安全访问控制测试,即各种条件下的用户登录测试,系统安全性高。

第4篇

7月4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了全国首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使用功能测试报告》,从读者体验的角度对我国335份数字报纸进行了测试,这是我国第一份全面、深入、细致的数字报纸研究报告,对报业单位的数字报纸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为推动数字报纸的发展,《传媒》本期摘录了部分测试结果,以飨读者。

――编者

一、测试背景说明

测试对象 该测试以有独立域名的在线网络版的多媒体数字报纸为对象(选取爱读爱看网和Xplus两个数字报刊发行平台上的444家报纸,测试当日由于部分网站无法打开,实际有效测试对象为335家数字报纸),从用户角度对多媒体数字报纸的使用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指标是以读者在浏览阅读多媒体数字报纸时,是否方便、快捷、人性化等方面进行设定的,其特性主要包括:功能性、易用性、互动性、效率等。测试指标 本次测试指标共有13个功能分类,其中包括40个测试指标(略)。

测试方法 采用人工手段进行单项功能测试。单项功能测试是指对每个单项功能进行一一测试,测试人员依据测试指标,打开所测试的多媒体数字报纸,点击按钮并查看其是否具备某一项功能。

测试时间 本次测试从2008年

1月14日开始到2008年3月27日结束,由于历时较长,在测试期间和测试后进行的更新因无法跟踪,故不在本次测试的统计范围内。

二、测试的基本结论

1. 八成多媒体数字报纸导航功能完备目前大多数多媒体数字报纸在导航功能设置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完备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导航方式,如版面导航、标题导航、时间导航等,从而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同时具有这3项导航功能的有272份,占总数的81.19%。

2. 近四成多媒体数字报纸不具备

简单检索功能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具备关键字检索功能的多媒体数字报纸有200份;具备高级检索功能的多媒体数字报纸仅18份。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将近四成的多媒体数字报纸不具备简单搜索功能。这使已经习惯在互联网上通过搜索方式来快速获取信息的年轻读者不易接受和使用多媒体数字报纸这种阅读方式。

3. 绝大部分多媒体数字报纸更新周期与纸质报纸一致

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新闻内容进行实时更新的仅有1份,即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播•报》;同步更新的多媒体数字报纸有322份;数据显示,虽然超过九成的多媒体数字报纸已做到与纸质报纸更新的一致性,但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数字报纸的技术和传播途径的巨大优势来彰显新闻报道的及时性,进行内容的实时更新;更为遗憾的是,有少数报社因担心纸质报纸的发行量受到影响,而有意推迟了其多媒体数字报纸的更新时间,这明显忽略了多媒体数字报纸的传播优势,使其沦为纸质报纸的点缀或附属品。

4. 半数以上多媒体数字报纸有两种在线浏览格式

目前,多媒体数字报纸主要通过四种格式来展现数字内容,分别为:Html格式、Flash格式、PDF格式和CEB格式。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不能在线浏览的有2份,占0.60%;具有一种在线浏览格式的有146份,占43.58%;具有两种在线浏览格式的有185份,占55.22%;具有三种在线浏览格式的有2份,占0.60%;没有一份多媒体数字报纸同时具有四种在线浏览格式。超过一半以上的多媒体数字报纸具有两种在线浏览格式。

5. 近半数多媒体数字报纸用户控制功能设置不完善

本次测试主要从七个方面来考查用户控制功能,即翻页、返回上一级、退出、字体缩放、自动滚屏、帮助功能、相关文章链接。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不具备用户控制功能的有22份,占6.57%;只具有其中一项功能的有41份,占12.24%;具有其中两项功能的有95份,占28.36%。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多媒体数字报纸在用户控制功能设置方面不完善。这七项基本用户控制功能的完善与否,将影响读者在阅读和使用多媒体数字报纸时的最直观感受。在使用一种新的阅读介质时,只有其用户控制功能人性化程度高,读者才会继续通过使用该阅读方式来获取信息。

6. 绝大部分多媒体数字报纸没有真正实现多媒体化

数字媒体的特点是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在线直播于一体,从而使信息得到全方位的传播。本次测试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具备视频播报功能的仅有5份;具备语音播报功能的有30份,这些数据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多媒体数字报纸在这一方面的欠缺,而网络媒体在使用多媒体形式播报方面却有着很强的优势,它很好地利用了视频、语音、电视、FLASH等多媒体形式来传播内容信息。所以,我国多媒体数字报纸在这方面的功能设置有待于大幅度提高。7. 1/3多媒体数字报纸读者交互功能差,不太重视与读者的沟通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不具备在线评论、在线订阅、在线投稿、在线调查、RSS订阅、网上论坛六项读者交互功能的有110份,占33%;同时具有其中一项、两项、三项、四项、五项读者交互功能的多媒体数字报纸各占总数的15%、11%、19%、22%、1%,没有一份多媒体数字报纸同时具有这六项读者交互功能。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1/3的多媒体数字报纸没有设置任何读者交互功能,忽视与读者间的沟通交流,这可能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报业都是以自行采稿的作业方式为主,缺乏与读者互动的习惯和意识有关。

8. 仅有1份多媒体数字报纸是无纸版的原创数字报

本次测试显示,只有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播•报》是原创数字报,不存在相关纸质版报纸;其余334份多媒体数字报纸,均是以纸版报纸数字化形式存在。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多媒体数字报纸的形式多以其纸质报纸为基础,进行生产和制作;仅有的原创数字报宁波《播•报》,为每日4版,包括精华版、时政版、社会版和生活版。它是通过精选《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及中国宁波网最新资讯组合成的一张新的互动多媒体导读报。据此,我们可知该报也是以其他纸版报纸的内容为基础来生产和制作的。换句话说,目前我国并没有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数字报,这一点不同于现阶段数字期刊的发展模式,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报纸内容的实时性、权威性等特性有关。

9. 多媒体数字报纸均未采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是以数字加密技术为基础,结合一系列软硬件技术,来实现对数字化内容的保护。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没有一份使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这也许与多媒体数字报纸的特点有关,毕竟新闻媒体不同于电子书,过度保护可能不利于信息的传播。

10. 多媒体数字报纸的多媒体广告形式未得到广泛应用

广告目前很可能是多媒体数字报纸获得收益的主要方式之一。多媒体化有利于扩大广告的冲击力、影响力,更利于读者理解广告的宣传内容,而超链接技术又为实现即时交易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广告的价值得到极大地提升。受众范围的扩大,传播效果的增强将有助于报社提高与广告商谈判的筹码,收取更高的费用来增加多媒体数字报纸的收益。遗憾的是,测试结果显示,在我们抽样点开的页面里,尚无一份多媒体数字报纸的广告内容是以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展示的,虽然有多家多媒体数字报纸在使用说明中指出其具备这项功能,但测试期间并没有看到任何多媒体形式的广告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多媒体数字报纸完全具备把广告形式多媒体化的能力,但其加工成本、社会认知程度、运营等种种原因终使各家多媒体数字报纸并没有真正广泛地利用起这项功能。

11. 仅有4%的多媒体数字报纸为

付费浏览,盈利模式尚在探索中收费阅读是多媒体数字报纸增加收益的主要方式之一。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需要付费浏览的有14份,占4%;免费浏览的有321份,占96%。不过,本次测试发现,许多多媒体数字报纸,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收费系统的调试改造并向着收费发行服务的方向发展,有偿阅读发行很可能是未来多媒体数字报纸非常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只有盈利模式不断成熟,才能更好地促进多媒体数字报纸的健康发展。

12. 绝大部分多媒体数字报纸依

托报社综合门户网站而存在目前很多报社和报业集团的网站已不仅是一个新闻平台,它们已成为包括各种实时新闻、资讯的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资讯、信息服务等。多媒体数字报纸通常会被安排在这些报纸综合门户网站首页的某一位置,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给读者,以便于读者进行阅读。测试结果显示,在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中,以报纸综合门户网站的形式展现的有286份,这表明超过4/5的多媒体数字报纸存在于报纸综合门户网站。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共享、更新速度快、内容涵盖面广,而互联网读者对信息的渴求与时间的投入形成矛盾,所以如何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更多更全面的社会信息成了一般读者最突出的需求。很显然,从这个角度来看,综合性网站比特定的一份多媒体数字报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13.多媒体数字报纸排名情况

(1)按测试指标数进行排名

此项排名是按照多媒体数字报纸在本次测试中所具备的使用功能的多少进行排名的,参与排名的使用功能指标数共有7个功能分类指标,即:导航功能、用户控制功能、检索功能、多媒体功能、读者交互功能、在线浏览格式、下载格式。这些功能分类指标共含26个测试指标。按测试指标数量多少进行排名后的排名情况见表1(只列出前五名)。

(2)按测试指标的赋值排名

本次测试指标的赋值评价采用百分制,是按照多媒体数字报纸的特点来设置的,仅对涉及多媒体数字报纸本身的用户使用功能进行赋值并排名,旨在客观地列举出在使用功能设置方面比较突出的多媒体数字报纸。赋值标准如下:多媒体功能是网络媒体相对于平面媒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为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导航功能、检索功能、读者交互功能、内容实时更新、在线浏览格式(Flash)、下载格式(Flash)等都是体现了互联网特点的功能,为比较重要的衡量指标;用户控制功能( 字体缩放、自动滚屏、帮助功能)、在线浏览格式(Html、PDF、CEB)、下载格式(PDF)等都是多媒体数字报纸的辅助功能,为一般重要的衡量指标;内容同步更新、用户控制功能(翻页功能、返回上一级、退出功能)等具有与纸质报纸相同或相似特征,为普通衡量指标;内容滞后更新设置为0。

所有赋值均按统计学原理所得,具体赋值见表2。按照上述赋值分配情况,计算出335份多媒体数字报纸的分数,并进行排名(见表3)。在此只列出排名前十位的数字报纸。

三、多媒体数字报纸发展趋势

(一)提供服务项目将增多

通过本次测试发现,现阶段,我国的多媒体数字报纸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多数多媒体数字报纸仅仅是其母报的简单翻版,与其报纸内容相关的服务信息提供得少之又少。地方报业的真正优势在于其独特的区域性,只有充分地利用区域优势,即本地的政治、新闻、品牌、受众优势,才能把新闻做好、做足、做透,形成自身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的多媒体数字报纸将积极转化本地优势,为本地消费市场提供优质的服务,将读者转化为消费者,从而促进网络广告和其他网络增值业务的增长。

(二)将成为集多种媒体形式于一体的载体

调查中发现,目前多媒体数字报纸还不能做到同网络媒体一样集各种媒体形式于一体。网络媒体的便利性以及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使纸媒体的读者产生分流,逐渐流失。未来的多媒体数字报纸将成为整合视频、音频、流媒体、FLASH、电视、广播等多媒体形式于一体的最佳载体,通过插入广播、电视、FLASH等信息形式,即可实现多介质、多平台、多层次的媒体组合,强化其传播优势。

(三)个性化定制服务将得到加强

网络时代突显个性化需求,读者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主动地依据自己的喜好来定制特定的新闻,不必再为不感兴趣的文章花费时间,所以个性化定制服务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RSS订阅就像订报纸一样,它可以把读者所关注、感兴趣的新闻内容第一时间送到读者的计算机上供读者阅读。如读者订阅关于沈阳的新闻,RSS就可以通过所订阅网站的新闻供应,可自动、定时地更新新闻标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相关的动态信息送到读者面前,从而省去每天登录新浪、搜狐、网易等新闻门户网站,满世界找新闻的时间。

(四)阅读载体携带将更为方便

测试中发现,部分多媒体数字报纸开通了手机报订阅功能。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多媒体数字报纸的阅读载体不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终端,还将呈现在手机上或可折叠、有纸质阅读感的电子阅读器上,使携带和浏览将变得更加方便,以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多媒体数字报纸。

(五)将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

目前多媒体数字报纸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只有一少部分多媒体数字报纸采用收费阅读的盈利模式,而大部分的多媒体数字报纸盈利点并不明确,目前仍以免费形式进行赠阅。多媒体数字报纸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数字出版技术和阅读群体的不断成熟,多媒体数字报纸将探索出成功的盈利模式。

(六)广告形式将不断创新

本次测试发现,现阶段的多媒体数字报纸的广告形式尚停留在与纸质报纸相一致的层面,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这个平台来制作和宣传广告内容,以扩大其影响力,给广告主带来更多的效益,从而获得广告主更多的青睐和资金投入。随着多媒体数字报纸的不断探索和成熟,多媒体广告形式将会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特点。

第5篇

【关键词】软件测试 测试报告 测试流程

1 引言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确认一个产品的品质或性能是否符合开发之前所提出的要求。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某种程度上测试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软件产品的交付和用户的满意度。因此,如何做好测试工作,使测试在软件工程中顺利进行,辅助软件开发工作是我们每个软件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

2 软件测试的目的

(1)确认软件的质量,确认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件。

(2)提供信息,比如提供给开发人员或程序经理的反馈信息,为风险评估所准备的信息。

(3)软件测试不仅是在测试软件产品的本身,而且还包括软件开发的过程。软件测试的第三个目的是保证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是高质量的。

3 软件测试的对象

软件测试并不等于程序测试。软件测试应该贯穿整个软件定义与开发整个期间。因此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程序编码等各阶段所得到的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规格说明、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以及源程序,都应该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4 软件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工作并不是在软件代码开发完毕后才开始的,这一点是很多软件人员的误区,需要明确一下,它其实是在项目进入软件实现阶段就开始了,项目进入软件实现阶段的时候,就应该启动软件测试工作了。

下面根据笔者的测试经验,详细阐述一下软件测试的流程、每个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及整个测试过程产生的文档。

4.1 计划与设计阶段

4.1.1 召开测试启动会议

当项目进入软件实现阶段(编码),测试经理召集项目经理、开发经理开会确定测试交接时间,开发团队与测试团队交接测试内容,对测试目标达成一致,商讨测试计划的可行性,统一项目组的目标和测试的工作重点。进行规模预估并成立测试团队,完成《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

4.1.2 设计测试用例

明确了测试需求和测试计划,在需求分析文档确立基线以后,测试组需要针对测试需求编写全部测试用例,在实际的测试中,测试用例将是唯一实施标准。

4.2 实施测试阶段

4.2.1 实施测试用例

实施测试用例将花费测试组绝大部分时间,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前期很多计划工作的基础上。当测试用例全部编写完成后,测试工程师根据测试计划中分配给自己的测试任务,实施相应的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4.2.2 填写测试记录

测试人员在进行具体的测试工作时,需要将测试内容填写在测试记录表中,直到所有的测试执行工作结束。

4.2.3 提交BUG清单

在具体的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发现BUG后,需要将BUG记录在清单里,并及时提交给测试经理。

4.2.4 提交测试报告

在约定的测试周期完成之后,测试工程师需要总结此测试的结果,编写测试报告。测试工程师根据此轮测试的结果,编写测试报告,主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1)测试报告的版本。

(2)测试的人员和时间。

(3)测试所覆盖的缺陷――测试组在这轮测试中所有处理的缺陷, 不仅要写出覆盖缺陷的总数,还要写明这些缺陷的去向。

(4)上一版本活动缺陷的数量。

(5)经过此轮测试,所有活动缺陷的数量及其状态分类。

(6)测试评估――写明在这一版本中,哪些功能被实现了,哪些还没有实现,这里只需写明和上一版本不同之处即可。

(7)急待解决的问题――写明当前项目组中面临的最优先的问题,可以重复提出。

在每轮测试结束之后应尽快将符合标准的测试报告发给测试经理。

4.3 总结阶段

测试工作结束或即将结束时,测试组就要开始着手准备进行总结的工作。

4.3.1 编写测试总结报告

在测试结束之后,测试经理编写测试报告,对测试进行总结,并且提交给项目经理,为产品的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测试经理根据测试的结果及测试工程师提交的测试报告编写测试总结报告,测试总结报告必须包含以下重要内容:

(1)测试资源概述―多少人、多长时间。

(2)测试结果摘要―分别描述各个测试需求的测试结果,产品实 现了哪些功能点,哪些还没有实现。

(3)缺陷分析―按照缺陷的属性分类进行分析。

(4)测试需求覆盖率―原先列举的测试需求的测试覆盖率,可能 一部分测试需求因为资源和优先级的因素没有进行测试,那么 在这里要进行说明。

(5)测试评估―从总体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估。

(6)测试组建议―从测试组的角度为项目组提出工作建议。

4.3.2 测试验收

测试验收工作是在以上工作全部结束后,测试经理对测试的过程、效果进行验收,签发测试验收报告,宣布测试结束。由测试经理进行测试验收,验收内容包括:

(1)测试效果验收―测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2)测试文档验收―测试过程文档是否齐全,符合标准。

(3)测试评估―从总体对测试的质量进行评估。

(4)测试建议―对本次测试工作指出不足,需要在以后工作中改 进的地方。

(5)宣布测试结束―测试组成员签字宣布本次测试结束。

4.3.3 测试归档

测试归档是在测试验收结束宣布测试有效,结束测试后,对测试过程中涉及到各种标准文档进行归档,主要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验收报告等。这些文档的编写保障了测试的顺利进行,同时作为整个测试项目的痕迹,被保留下来,供查阅。

参考文献

[1]佟伟光.软件测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08.

[2]Rex Black.测试流程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Robert V.Binder著,华庆一等译.面向对象系统的测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4]Mark Fewster, Dorothy Graham著,舒智勇等译.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与实例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5]Karl E.Wiegers著,陆丽娜,王忠民,王志敏译.软件需求[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第6篇

关键词:嵌入式;自动测试系统;系统软件设计;实现探索

中图分类号:TM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36(2015)23-0116-03

作者简介:季玉香(1981—),女,河北保定人,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升,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规模和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规模性,正是由于其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对其系统的应用和开发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只有稳定、可靠的系统,才能保证在嵌入时,不会影响原始系统运行。开发和研究嵌入式自动测试系统,成为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软件质量对整个产品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继续我们进一步提升嵌入式领域的自动测试技术水平,以保证产品检测质量,并提升软件的可靠性,缩短整个系统的开发周期。

1传统软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该单位采用传统的单片机系统进行自动测试和控制操作,其运算能力低下,主要采用传统的现场数据处理技术。随着现代作业的不断变化,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其主要存在问题包括:

1.1开发平台不同数据类型结构不统一

网络程序具有多样性,开发的平台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Windows、Linux等,两者的平台不同就会导致处理器存在很大的差异,数据库的选择上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平台的差异,数据库安装的差异都会导致类型和结构的不统一,比如说Windows可以直接对一个网络程序进行访问,但是Linux需要安装所访问程序的相关软件;其次处理器的不同使字的长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不同的处理器所支持的体系结构不同,从而导致子长不同,形成结构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控制台和测试台在开发的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开发环境,使用了不通的编程语言,环境和语言的差异最终导致了数据类型结构的不同。

1.2数据库备份及恢复不及时

首先要解决数据源的配制问题,数据源是数据库信息的主要来源,而自动测试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是通过控制台进行,所以控制台要合理的配制这些数据源,通过特定的网络程序实现数据源的有效配置但,但是很多的控制系统都没有及时的对这些数据源进行配制,实践的延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的备份,有些控制系统在进行数据源配制时没要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导致数据源配制不合理;由于数据库的储存量较大,储存的信息较多,一直到测试结束再对数据库进行配制很有可能丢失部分数据,尤其是在测试项目较多的时候,没有在每一个项目测试结束后进行配置很有可能导致项目数据的遗漏,从而影响数据库的备份和数据库的恢复。以上问题都是数据库备不及时,没有定期定时备份所导致的。

1.3测试报告的设计和生成

测试报告是对测试过程的概述,测试结果的说明和分析,为了真实的反映测试的情况,我们在对测试报告进行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这些问题,包括测试的方法,测试的问题,测试的结果以及最后的分析都要在测试报告中体现。但是目前很多自动测试系统的测试报告都不够全面,往往只关注了测试的结果,没有反映测试的问题,也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其次测试报告的种类较多,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文字报告大多基于一定的网络平台,比如说WORD、EXCEL等,这些网络模板的应用虽然有利于测试报告的生成,但是带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测试的项目和模块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在生成报告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这些差异,更多的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报告设计和生成。这些报告设计和生成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测试效果的反映状况,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产生了很大障碍。

2系统升级与优化设计

该单位为了实现对对象的静态几何参数的测试,采用监测系统,使用现代便携式轨道检测仪器,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其系统设计的优化方案如下:在SoC的设计理念上融合ARM系列的微处理技术,应该嵌入式系统更好的升级系统。ARM核以高性能、低能耗的特点,在系统中配制IC制造厂生产的大量片上外设,进一步提升ARM系列处理器拥有良好的嵌入式功能。系统设计采用ARM7TDMI核处理器S3C44BO,完成自动测试。其主要的核心构成系统包括通信核数据两个模块,具体分析如下:

2.1软件网络通信设计

通信是网络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嵌入式模块自动测试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通信功能主要是通过一种网络编程的接口和网络中不同的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然而这中网络编程的接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依靠TCP/IP的数据进行套接字的连接,所谓的套接字也就是两个程序进行通讯连接的一个端点,要想保证网络通信的正常,我们就需要确保套接字的功能。这种软件网络通信的设计使各网络程序很好的交流,形成一个良好的资源共享平台,不仅有利于对这些网络程序进行统一的控制,形成一个良好的控制系统,还对嵌入式模块测试系统有着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好的发挥测试作用[1-2]。由于网络通信具有及时性和全面型的特点,自动测试系统需要通过这样的软件网络通信来更好的接收和传输信息,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网络通信的设计和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于自动测试系统不能直接的进行通信,需要依靠数据包来达到通讯的需求,这也就给网络通信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进行实际的设计和开发的时候要留有一定空间的缓冲区,为通讯的全面性和稳定性提供一定的保障;其次在设计的时候要遵循通信的原则和协议,比如说TCP/IP的协议就是我们在开发时必须遵守的,要坚持这些原则的条件下进行设计和开发,使各网络程序的功能和性能能够有效发挥,推动嵌入式模块自动测试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2.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自动测试系统实现控制和管理职能的主要场所和依据,通过网络通信,自动测试系统对各网络程序形成了一个整体控制,整体控制的来源就是这些数据库的信息,通过数据库反应的网络信息可以清楚的了解网络程序出现问题的环节和地方,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4]。其次数据的管理和储存也是要依靠数据库来进行的,要想保证数据库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自动测试控制系统需要对数据库直接的操作,比如说我们经常用到的ADO、DAO等,这些就是直接操作数据库的方式,由于开发的平台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我们在进行操纵的时候就要根据不同的平台选择不同的方法。自动测试所设计的项目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果所有的项目测试的数据都集中在一张数据表上,不仅会给数据分析和查找带了麻烦,还会影响整个自动测试系统的功能,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对数据库进行设计时要重点考虑这一问题,尽可能的把每一个项目的数据用独立的数据表来记录,是表格反映的信息清楚明了;由于嵌入模式不是单一不变的,针对不同的自动测试系统有不同的类型选择,如果每一种类型的嵌入模式都记录在同一张表格上,不能很好的将各类型的模式进行分类,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影响了自动测试的效果,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在对数据库进行设计时要给不同类型的嵌入模式用不同的表格记录,更全面的反映信息;同时还要对测试的时间、测试的项目、测试的模式以及测试的人员进行总体记录,在出现问题是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快速的采取解决措施。

3系统嵌入式自动测试优化体会与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笔者总结提出,要保证嵌入式系统自动测试的质量核效率,应该在结构设计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改善结构的统一性

造成结构不统一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控制台和测试台不同环境和编程语言的选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要更好的发挥网络通信功能,双方在制定通信协议时要根据数据包的数据形式和储存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减小数据库之间的差异,改善结构的统一性。

3.2及时的备份和恢复数据库

数据库的备份是为了更好的储存信息,一旦数据受到损坏,就可以利用备份将损坏的数据恢复,但是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为了更好的保证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功能,我们应该对备份和恢复的策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比如说在测试大型项目或者多个项目时,要在每一个环节结束后都进行备份,不能再全部结束后备份,从而保证数据库信息的全面性,在数据库受到损害时也能够全面的恢复[10-11]。

3.3严格控制测试报告的设计和生成

上述中提高设计报告存在不全面问题,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测试报告时包含的内容要全面,包括测试时间、地点、人员,测试方法、步骤、问题以及结果分析,不能只有结果的显示而没有过程的探讨;其次要根据测试模块的不同和项目的不同生成不同的测试报告,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合理的选择报告的平台和生成方式,更好的反映测试效果。通过本次系统的优化设计,该系统能顺利完成控制和运算操作,具有12位高性能AD转换器的MAX197设备,能顺利完成传感器信号的转换,并成功将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由原来的65%,提升到现在的89%,取得非常理想的实践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实践的不断深入,嵌入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随着产业生产实践活动的逐渐复杂和多样化,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测试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能在软件开发的单元阶段、集成阶段以及系统阶段等对嵌入式系统软件进行实时的在线跟踪式测试与分析,从而全面提高整体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针对一种嵌入式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的构成、模块框架以及实践应用等多方面问题进行分析,证明嵌入式模块自动化测试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于文龙,应朝龙,王岩,等.嵌入式自动测试系统模块优化配置方法研究[J].宇航计测技术,2008,28(3):48-51.

[2]宋秦,翟正军.嵌入式模块自动测试系统软件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J].测控技术,2010,29(4):67-69.

[3]晏良俊,周茂华.基于PMAC嵌入式多轴控制卡的旋转变压器测试系统[J].机床与液压,2010,38(3):78-80.

[4]陈翔,夏应龙.一种基于嵌入式Internet的自动测试系统[J].福建电脑,2004,(2):53-54,50.

[5]吴福盛.基于虚拟仪器的直放站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D].镇江:江苏大学,2007.

[6]余攀峰,周天文.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自动售货机测试系统[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24(1):43-44,46.

[7]张会影.一种嵌入式核心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0,23(11):37-39.

第7篇

近日,网界网IDC频道联手LinkYes推出了针对北京70余家IDC的网络访问速度的测试报告及排名(.cn/TestReport/200804/)。综合访问质量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 网宿科技北京分公司、北京中科兴联、263、北京锦江世纪、北京创智博天、北京东海华商、北京互联互通、SWsoft软件(北京)、北京互联通、北京创想寰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据了解,网界网IDC频道和LinkYes将持续合作,每月推出一次针对国内IDC服务商、虚拟主机服务商的网络服务质量测试报告和排名,打造中国IDC、虚拟主机领域的“道琼斯”、“上证指数”,希望能够对广大网站站长、企业网站部门技术人员在选择IDC服务提供商、虚拟主机提供帮助。

网界网IDC频道和LinkYes联手组织的国内系列IDC服务商网络访问质量测试,是国内迄今为止首次最大规模的针对IDC服务质量的公开测试。是继4月份网界网IDC频道和LinkYes联手在网界网IDC频道推出网站测速工具(Http://.cn)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据了解,在本次测试中,使用了覆盖中国电信、网通的6个骨干网测试节点,进行了Ping丢包、延迟、HTTP下载速度和Tracert多项测试,提取分析数据最终给出了各家IDC访问质量的得分和排名,并且按照综合成绩、电信成绩、网通成绩、Ping延迟品质、HTTP下载品质进行了分别排名,读者可以按照自己需求解读此次结果。

本次测试有3大亮点: 一是南北测试。针对因为网通和电信互通互联质量差而引发的对双线主机、双线机房、南北访问质量的突出需求,进行了双线测试,使用了6个分布在南北、东西、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测试节点。为了保证测试的质量,这6个节点都为专用的测试服务器,且都布置在中国互联网上的骨干节点上,每个测试节点的带宽都是百兆独享的带宽。二是采样点多。本次测试采用了长达48小时的连续测试,每个小时我们都会进行一次测试,取得测试结果,用尽可能多的采样点保证质量。三是手段多。互联网上已经有很多的应用,为了力求测试结果和用户的应用比较贴合,本次测试采用了4种测试方法。Ping的丢包率、Ping的延迟,HTTP下载速度和Tracert。

另外本次测试,在评分上也作了周密的考虑,确保数值更合理,能够看出未来中国网络质量的走势。而且,评分算法力求严谨。为了避免因为一些偶然因素影响测试结果,避免仅凭一个平均值无法反映被测IDC网络的稳定性,在计算成绩时引入了在统计学、物理、化学、工程学中常用的方差算法,来反映稳定性,力求更全面地反映IDC服务商的服务质量。

不同的IDC在电信和网通的服务质量如何看出区别?今后的每期测试之间如何让用户一下就能看出IDC和国内互联网网络质量的走势?能否创造一个类似“上证指数”、“道琼斯指数”,让用户简单地看出上面提到的横向、纵向的发展趋势。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网界网和LinkYes在此次排名计算过程中引入了基准值,在算法上力求突破,打造中国互联网网络质量领域,IDC、虚拟主机网络质量领域的“上证指数”、“道琼斯指数”,为用户提供一个晴雨表。

在刊出北京IDC访问质量4月测试排名之后,网界网LinkYes的新一轮网络质量测试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网界网将在5月份出炉新的测试报告,现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向IDC最终用户、虚拟主机最终用户、IDC和虚拟主机提供商征集5月份的被测站点。

(注: 请在网界网IDC测试专区发帖提交被测地址,或者发送Email .cn,或者参与QQ群51901028。)

第8篇

【关键词】工业锅炉 在线 能效测试 热效率 节能改造

1 工业锅炉节能减排迫切性

工业锅炉是我国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主要指压力P≤2.45MPa和容量D≤45.5 MW(或≤65t/h)的工业用蒸汽锅炉、采暖热水锅炉、民用生活锅炉、自备热电联产锅炉、特种用途锅炉和余热锅炉。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现状如下:数量:截至2009年底,我国在用锅炉总台数约59.52万台,其中:电站锅炉约0.8万台,工业锅炉约58.72万台(从燃料结构上看,燃煤锅炉占总量的80%以上,燃油、气锅炉约占15%,电加热锅炉占1%左右,其余为生物质、垃圾锅炉等);分布:工业锅炉量大面广,平均容量小,且以燃煤为主,布点分散,难以集中治理;能耗:工业用煤 80%用于工业锅炉燃烧,年耗煤量达4亿吨标准煤。目前我国燃油、气工业锅炉的实际热效率平均在80%~85%,燃煤工业锅炉的实际热效率平均仅为60%~65%,而发达国家的燃煤工业锅炉运行热效率平均为80%~85% 。由于工业锅炉运行效率不高,能源浪费相当严重,每年多耗用燃煤约6000万吨;管理:司炉工管理不到位,管理粗放,运行浪费严重;保养:日常维护不及时,系统存在跑、冒、滴、漏,传热部件存在积灰结碳现象等,同样造成能源浪费。

2 开展工业锅炉快速能效测试必要性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是“把脉”锅炉能耗的最有效方法。它能够找出造成锅炉能量损失的主要因素,以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帮助企业改造锅炉,促进节能减排。当前,工业锅炉节能降耗工作的瓶颈就是锅炉能效测试技术能力严重不足和缺乏高效的节能监管手段。我国工业锅炉数量众多,使用分散,企业节能意识淡薄,能源浪费严重,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国家非常重视工业锅炉的能效测试工作。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刚颁布的《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TSG G0002-2010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TSG G0003-2010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就是对工业锅炉能效测试的规范和指导。目前,我国工业锅炉能效测试工作刚刚起步,许多地区能效测试工作还未展开,国家质检总局虽然颁布了相关规程,但并未给出具体的测试技术和实施方法,且各地开展能效测试方法多种多样,并不统一,急需有效的锅炉能效测试手段。因此,开发一种面向工业锅炉的具有通用、快速、高效的能效测试系统势在必行。该系统能够使测试人员采用集成便携式能效测试仪及软件,在线数据采集,现场样品测试分析,在线计算,快速得出实时热效率和各项热损失,并现场出测试报告。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关于锅炉能效测试及节能监测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站锅炉上,文献主要介绍了电站锅炉热效率软件的开发和制作,软件侧重于离线计算,即根据现场测试数据和实验室分析数据,进行离线计算,得出锅炉热效率;文献主要介绍了在线检测技术用于锅炉热效率计算软件的开发和制作。虽然,电站锅炉能效测试技术开展广泛,且手段先进,但是电站锅炉能效测试计算模型针对性较强,对测量有较高要求,计算过程复杂,并不适用于工业锅炉能效测试。

总体来说,以上相关锅炉能效测试课题研究主要侧重于热效率计算模型,且软件开发过多集中在电站锅炉能效测试上;工业锅炉热效率的测试大多是离线进行,主要采用热平衡试验法,而用于现场实际运行监测有一定的困难;系统地对工业锅炉在线测试技术研究较少,特别是便携式(或车载式)快速在线测试仪器及软件的集成开发几乎没有涉及;另外,工业锅炉在线节能监控装置的研制也未涉及。因此,开展面向工业锅炉的,具有通用、快速、高效的能效测试技术和在线节能监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能够对我国工业锅炉的节能降耗工作起到非常大的推进作用。

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4.1 系统开发流程

开发面向燃煤、燃油(气)及有机热载体锅炉的集成快速能效测试系统,能够使测试人员采用集成便携式能效测试仪及软件,在线数据采集,现场样品测试分析,在线计算,快速得出实时热效率和各项热损失现场得出测试报告,该测试技术最大优点在于:

(1)便携式(或车载式)快速能效测试系统携带方便、便于拆装,利于推广应用;

(2)快速能效测试系统集成现场能效数据采集、样品现场测试分析及在线计算于一体,省去了样品实验室分析和离线计算两个步骤,使得能效测试时间快、效率高、人员少及测试结果误差较小;

(3)能现场得出能效测试报告,并根据各项热损失快速对企业提出锅炉节能整改措施。

该测试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能够使工业锅炉能效检测形成集能耗诊断、在线实时节能监测、现场出报告为一体的锅炉能耗测试完备体系。

4.2 技术路线

根据TSG G0003-2010的规定,能效测试方法分为三种,分别为锅炉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和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其中,前两种方法适用于锅炉定型产品能效评价和节能诊断,后一种方法适用于运行锅炉定期能效快速判定。

锅炉定型产品测试和运行锅炉详细测试的测试方法依据GB/T 10180-2010,测试内容复杂,项目繁多,测试结果精确度要高。该测试技术路线设计为:测试人员通过能效测试仪器现场采集能效数据,测试样品拿回实验室测试分析,再通过离线计算软件,确定锅炉热效率和各项热损失,最后得出能效测试报告及提出锅炉节能整改意见。因此,离线计算软件的开发成为关键所在。目前,国内电站锅炉热效率计算软件的开发已很成熟,每个电厂都有适合自己锅炉的能效计算软件。而工业锅炉由于品种广泛,数量众多,各地开发的能效计算软件纷繁复杂,很难有效地推广使用,因此,开发通用的工业锅炉离线热效率计算软件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方法用于定期能效快速判定,重在快速,即快速检测仪器的研制和计算软件的开发。因此,该技术路线设计为:测试人员采用集成便携式能效测试仪及软件,在线数据采集,现场样品测试分析,在线计算,快速得出实时热效率和各项热损失,然后根据不确定度分析原理优化测试结果,再根据能效指标判定软件评定锅炉节能等级,最后现场得出测试报告,并根据测试内容指导企业节能改造。其中:集成快速便携式能效测试仪器、通用能效测试在线计算软件和能效指标判定软件的开发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所在。

5 技术关键及难点

5.1 便携式集成快速能效测试仪器研制

燃煤锅炉在能效测试过程中,燃煤特性对锅炉热效率的计算影响很大。目前,国内煤质分析主要通过实验室工业分析仪和元素分析仪等进行离线分析,灰渣含碳量也是采用离线设备进行分析得出。如果能够实现煤质、灰渣的在线分析,即从采样传送、预处理、煤质分析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灰渣含碳量全过程的无人值守在线分析系统,并将该系统和温度采集、烟气分析等(能够在线采集)集成成一套便携式或车载式能效测试装置(即在线能效参数采集与样品现场分析集成),则可实现工业锅炉快速能效数据采集。

效测试仪器研制的难点在于煤质在线分析,灰渣在线收集及在线分析。锅炉能效测试的温度采集、排烟测量等可实现快速、在线数据采集;煤质分析(工业分析、元素分析)主要靠离线设备实验室分析得出,目前煤质的工业分析(灰份、水分和发热量)能够达到在线检测的要求,国内已有在线检测设备;而煤燃烧后的灰渣(飞灰、灰渣)含碳量也是采用离线设备进行分析得出,能否在线测量灰渣含碳量,是该仪器开发关键。5.2 煤质元素在线分析预测模型研究

煤质特性分析包括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燃烧特性分析。煤的元素分析是确定煤中有机物的碳、氢、氧、氮、硫等含量的百分比。它们是燃煤锅炉能效计算中所必须的原始数据。但测定元素分析成分的实验项目多,时间长,操作复杂,对化验人员的要求高,工业锅炉使用企业甚至根本无力开展此项目。目前,煤的在线工业分析试验较简单,已实现在线检测。如果利用煤质在线工业分析数据,建立快速计算元素分析模型,则来简化煤质在线测试难度,为能效测试在线计算模型的研究提供便利手段。

5.3 灰渣(飞灰、灰渣)含碳量预测模型研究

燃煤锅炉在能效测试过程中,如果灰渣含碳量的在线检测研究比较困难,我们可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作为工具建立锅炉运行中飞灰含碳量预测模型。这样可以简化在线测试,为工业锅炉的热效率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提供便利手段。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 国家质检总局.2009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通报

[3] 赵钦新,王善武.我国工业锅炉未来发展分析[J].工业锅炉,2007,1:1~9

[4] 王善武.中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J].工业锅炉,2004,1:1~9

[5] 王善武.我国工业锅炉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J].工业锅炉,2005,1:1~16

[6] 赵钦新,周屈兰.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工业锅炉,2010,1:1~6

[7] 赵家荣.《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读本[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2:1~15

[8] 盛伟,刘勇.410t/h锅炉热平衡试验及其热效率计算[J].电站系统工程,2003,19(6):37~38

第9篇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双方联系人、联系方式、通信地址

甲方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

通信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

通信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合作的目的和内容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为甲方规划在_______________业务区使用_______________系统进行技术的测试,本次试验将对乙方提供的_______________设备的功能、性能、稳定性及可靠性进行全面的测试。

四、 合作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1.本次试验所需要的所有_______________设备和配件由乙方提供。

2.在本协议生效后乙方将针对本次试验网工程提交_______________系统试验网工程方案建议书。

3.乙方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安装调测和开通工作,并对甲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保证使协议设备达到规定的技术性能和指标。协议设备的开通日期为:_______________。

4.甲方提供各种配合条件和所需的技术人员、辅助协调人员,在乙方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相互配合共同进行安装调测和其他辅助工作。

5.甲方负责提供符合要求的试验系统外部环境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包括通信机房、机房相应配套设施、系统供电条件、系统传输所需链路等),以保证试验网工程的顺利实施。

6.在双方合作安装开通完成后,乙方工程技术人员应写出试验网书面竣工报告和测试报告并提交给甲方,甲方应在收到竣工报告和测试报告(10)日内组织验收测试评估,其结果应形成相应的验收评估结果。

7.乙方自愿为本合同项目提供设备给甲方试用。如发生以下情况乙方将设备无偿收回:

a) 本协议有效期内的设备运行情况或乙方技术服务不符合质量标准和甲方的使用要求;

b) 在以后正式设备选型中本试用设备未能进入选型。

8.此协议中所涉及的设备配置,无任何其它指导与参考作用,不能作为以后商业谈判的依据。

9.乙方依据本合同向甲方提供的设备、技术服务等均为免费提供。

五、 关于工程进度

1.甲方将在工程开始前把测试环境的详细资料包括测试点位置,功能需求等书面通知乙方。

2.在工程准备就绪的前提下,乙方完成系统单站的安装调试的时间为 。

六、 关于试验期限及设备所有权

1.试验期暂定为设备开通后起_____个月。试验期满根据甲方的测试结果和实际需要确定是否选用本设备,若选用本设备的,甲乙双方另行签订协议;若不选用本设备的,甲方将本设备返还乙方,乙方应当接收。

七、 乙方对在本次试验中知悉的甲方的技术秘密或经营秘密有保密责任,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否则乙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八、 协议的生效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九、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日期:_______________

盖章:_______________

第10篇

(1)结合实际确定合理的战术技术指标、实现技术和工艺。结合实际确定合理的立项装备战术技术指标,在初步方案设计中尽量采用成熟的技术和工艺,慎重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不可盲目追求“高精尖”或“大而全”,已够用好用作为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兼顾系统改建、性能扩展和升级的需要。做好可靠性的预测和安全性、可靠性设计工作,通过设计更改想法,排除或减少设计方案中的危险因素。在经过重大更改后应对方案重新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如果通过设计更改仍不能消除方案中的严重危险因素或降低其危险性,则应放弃当前的方案重新进行方案设计。

(2)建立科学严谨的项目立项程序。新装备项目(包括所有装备立项项目)立项应有一套科学严谨的程序,不能凭感性认识或经验办事。应成立由有关各方面专家组成的论证小组,对装备研制的可行性、战术技术指标的合理性、设计方案的符合性等从技术、进度、质量、风险各方面进行综合论证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既要防止草率盲目地启动研制工作,也要防止过分小心谨慎而耽误了研制工作的及时展开,同时要杜绝个别人假借组织的名义进行个人决策。

(3)认真审查和选择研制单位(或协作单位)。新装备研制单位应该有高度的国防观念和军品意识、良好的运营环境、优秀的人才队伍、完善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优良的经营信誉。是否有过类似产品的研制经理、其结果如何也是可供参考的重要因素。

(4)签订科学、规范、完整的研制合同。新装备研制合同应科学、规范、完整,明确各种技术、质量、进度等要求,力戒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叙述。研制合同既是研制过程中技术、经济、质量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进行新装备管理的主要依据。签订合同时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在合同中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做出明确规定,充分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原则。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确保新装备研制的质量,科研单位应该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经过评审后颁布执行,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转打好基础。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主要包括立项装备需求调研提纲、立项装备需求调研报告、立项装备建设方案、立项装备建设方案评审报告、单位或上级年度科研项目计划、研制任务书、质量保证计划、风险评估报告、项目经费预算、研制任务书评审报告、评审所提问题及处理情况等。这些质量管理过程文件可以根据研制的新装备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取舍。

2总体方案设计阶段质量管理过程文件

总体设计方案是整个装备设计的龙头,其设计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未来装备的性能。总体方案设计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成熟技术,缩短研制周期,又应有所创新,利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装备的技战性能。由于总体设计方案的质量是确保装备最终质量和装备整体质量的源中之源、重中之重,放松不得,马虎不得,因此,科研单位应制定详细的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包括装备技术调研提纲、装备技术调研报告、装备设计开发计划、装备总体技术方案、可靠性设计大纲、维修性设计大纲、保障性设计大纲、测试性设计大纲、安全性设计大纲、环境适应性设计大纲、环境分析报告、标准化大纲、总体技术方案评审报告、评审所提问题及处理情况等。经过评审后颁布执行,以确保总体方案设计的质量,从而最终确保研制的装备整体质量。

3详细设计及软硬件开发阶段质量管理过程文件

(1)严格控制新技术风险因素。为了确保新研制装备的先进性,采用一些新技术、新器件、新材料是必需的,但是为了确保新研制装备的综合效能(性能优、寿命长、故障少、易维修、易保障、最佳费用比)和质量,在方案审查中,要严格控制新技术、新器件、新材料的采用比例,要对技术风险、制度风险、费用风险、后续保障风险和潜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认真严格的把关;

(2)加强对改进型研制装备的方案审查。要特别注重对成熟技术的借用,注重装备使用质量物理模型的建立和选用,以及对改进技术的研究,要把评审后的改进意见落实到设计方案中;

(3)要注重装备系统的接口技术和方案的审查,使装备各分系统达到最佳组合。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包括:系统硬件设计方案、系统硬件设计方案评审报告、设备清单、外包合同采购计划、设备器材验收报告、系统硬件平台测试评审报告、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分析评审报告、软件概要设计说明、概要设计评审报告、软件详细设计说明、软件详细设计评审报告、软件源代码报告、软件单元测试报告、软件单元测试问题报告、软件单元测试评审报告、软件部件测试报告、软件部件测试问题报告、软件部件测试评审报告、软件配置项测试报告、软件配置项测试问题报告、软件配置项测试评审报告、软件系统测试大纲、软件系统测试细则、软件分系统测试报告、软件分系统测试问题报告、软件分系统测试评审报告、设计和开发问题及处理结果汇总表、评审所提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4系统研制及集成阶段质量管理过程文件

装备研制是把设计方案变成蓝图,并把蓝图变成实物的过程,也是新型装备从孕育到诞生的过程。研制的装备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战术技术指标、产品质量是否满足要求都取决于这个阶段,该阶段的风险控制工作对装备研制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装备全寿命周期内风险防范与控制的重中之重。装备研制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研制合同或技术协议的要求,对购方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其功能基线和详细设计方案,进行装备的详细设计、样件加工,以及进行鉴定试验和定型工作。由于多种原因及条件的限制,许多在方案论证及产品预研阶段未能彻底突破的关键技术及未能量化的技术要求都被带到研制阶段,使研制阶段的技术风险增大。研制阶段的工作任务繁重,面临的风险因素众多,是风险因素集中、高发的阶段,技术风险、资金风险、进度风险、组织人才风险、政策风险与道德风险都会给研制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在进行装备设计时应注重安全性、可靠性、工艺性、测试性、维修性、保障性设计。设计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一点微小的疏忽都可能给生产、使用和保障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灾难。在该阶段控制好风险对于降低批生产和维护保障阶段的风险有重要意义。要重视设计的工艺性,在研制过程中,应注重考察设计的工艺性(包括工装设备、工艺流程、工艺规程等),特别是新设备、新工艺及特种工艺等,发现和消除工艺设计及工艺文件的缺陷,以满足未来装备批生产的需求。注重产品的鉴定(定性)试验、可靠性试验及使用环节。通过试验及使用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品的故障及设计缺陷,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并将其落实到设计更改中去。加强技术状态的控制与管理。在研制阶段,产品的技术状态复杂多变,管理上的疏忽会引起产品技术状态的混乱。要按国军标的要求做好技术状态的控制与管理。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包括用户检测大纲、系统测试报告、系统测试问题报告、用户检测评审报告、设计和开发问题及处理结果汇总表、评审所提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5验收与交付阶段质量管理过程文件

现在许多试制装备在科研、生产、验收、交付和使用过程中是高度交叉的,科研与生产无论是技术状态还是时间周期上已经没有明显的界线划分,研制阶段的风险因素会影响生产、验收和交付,生产阶段的风险因素会影响到装备的使用和保障。要控制好验收与交付阶段的风险,保质保量完成装备交付任务,需要加强生产组织管理、加强技术状态控制、加强质量管理,应根据装备产品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例行试验和定期检验工作,认真分析和解决试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抓好问题的归零处理和措施落实工作,完善履历、技术说明书、操作规程、备品备件等相关资料。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包括验收大纲、用户验收结果报告、用户验收评审报告、试运行记录、试运行报告、设计定型报告、用户验收交接清单、顾客满意度分析、数据分析等。

6结束语

第11篇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7岁(1989年12月11日)

居住地:北京

电 话:135*******(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1年7个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互联网/电子商务

职 位:系统测试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 校:北京农学院

自我评价

本人自中学开始就养成凡事应该从基层做起,并且不能把自己的能力定位过高的性格习惯,所以我在校期间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从基层做起,尽量把工作约束在自己的能力之内,脚踏实地的工作。但只要有机会,我一样会进行更高的尝试,让自己的能力继续升级。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可随时到岗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

目标地点:北京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系统测试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13/10 – 2015/5:XX有限公司[1年7个月]

所属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

集成部

系统测试工程师

1.熟悉软件测试理论、流程和方法,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测试用例设计能力。

2.能根据系统业务需求独立完成测试用例设计、执行,缺陷跟踪,风险分析,并根据结果执行回归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撰写测试报告。

3.能从多角度考虑模块设计的完备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2012/6 – 2013/9:XX有限公司[1年3个月]

所属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

集成部

系统测试工程师

1.熟悉软件测试理论、流程和方法,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测试用例设计能力。

2.能根据系统业务需求独立完成测试用例设计、执行,缺陷跟踪,风险分析,并根据结果执行回归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撰写测试报告。

3.能从多角度考虑模块设计的完备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育经历

2008/8— 2012/6 北京农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证书

2009/12 大学英语四级

第12篇

关键词: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2

Talking on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 Management

Zhou Qing

(Ningxia Telecom Company,Yinchuan750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oftware products,more and more large-scale,personal development workshops to go it alone approach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unsuited to the needs of development.The software companies are active in the introduc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software development activities,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Keywords:Software;Development projects;Management

一、加强软件开发项目的管理是实现高质量软件产品的基础

软件质量的高低,由符合软件质量要素要求的程度来决定。软件的质量要素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6个方面。软件开发过程中从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到上线验收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对软件质量要素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了开发出符合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必须加强对软件开发全过程的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是按需求确定范围、按目标制定项目计划、按计划执行管理的过程。对软件开发各阶段加强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对软件开发的控制能力,提升软件开发的质量。软件项目的建设按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法可分为项目立项、启动、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系统上线、项目验收和上线后评估等9个阶段进行。加强软件项目管理,就是以软件工程的各个环节为管理主线,将动态项目管理贯穿其中,通过对软件开发的项目范围、项目进度、项目质量、项目沟通、人力资源、项目成本六大核心要素的集成管理,实现软件开发管理效能的最大化,从而大大提高软件开发质量。

二、软件项目管理中的一些误区

(一)在项目的需求分析阶段,有些认为开发方与客户方在各种的问题的基本轮廓上达成一致即可,而具体细节可以在以后填充。其实不然,因为无论开始时有多么细致,以后对需求的修改几乎是必然的。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思想。实际上许多软件项目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需求阶段对问题的描述不够细致,导致后来预算超出或者时间进度达不到要求。正确的做法是:在项目需求分析阶段,双方必须全面地尽可能细致地讨论项目的应用背景、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操作界面要求、与其他软件的接口要求,以及对项目进行评估的各种评价标准。并且,在需求分析结束以后,双方还要建立可以直接联系的渠道,以尽早地对需求变动问题进行沟通。

(二)也有些人认为软件项目的需求可以持续不断的改变,而且这些改变可很容易地被实现。其实,在具体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客户方很难在需求分析阶段全面而准确地描述所有问题。随着开发进度的推进,往往会有一些需求的改变。而现代软件工程理论也利用软件的灵活性特点通过各种方式来适应这种情况。实践表明:随着开发进度的推进,实现软件需求更改所需要的代价呈指数形式增长。假定在需求分析阶段实现需求更改需要花1倍的代价;那么,在系统设计和编码阶段,需要花费1.5-6倍的代价;在系统测试阶段需要花费10-20倍的代价;在软件版本以后,甚至可能要花费60-100倍的代价。由此可见,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软件需求的改变应当尽量早地提出,这样才可能花费少。

三、如何加强对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管理

软件开发项目具有建设范围难界定、技术含量高、人员流动快、协作性强、开发成功率低等特点,在目前国内对软件项目的监理制度尚未普及。对软件开发仍然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由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部门设立软件监督岗位,加强对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软件项目的立项应符合业务的需求。软件开发项目的提出,应由迫切的业务需求来驱动。很多不成功的软件项目,往往是由信息技术部门提出,按照技术人员的思路主导开发,并理所当然地认为能够在业务部门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这样的项目由于得不到业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脱离业务需求,多数面临失败或半途而废的命运。

软件项目的立项,应由软件的需求单位根据自身业务的工作需要,向信息技术管理部门提出软件项目的立项建议,对立项目的、业务需求范围、技术经济指标、开发周期要求等方面做简要概述,由信息技术管理部门组织业务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进行项目立项的可行性论证。通过专家组论证审核后,项目提出单位需要进行开题设计,进一步明确软件开发范围、技术路线、进度安排、经费预算、研究人员组成、合作队伍,并以此为基础编制完成开题设计书。信息技术管理部门组织专家组对开题设计进行论证,只有业务需求合理、技术路线可行、开发队伍落实的项目,才能通过专家组审核,进入项目启动阶段。

(二)软件监督和各部门的协调作用。软件监督的主要职责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协调业务需求部门和软件开发方的关系,监控软件开发任务的执行情况,给开发人员和管理层提供反映软件过程质量的信息和数据,提高项目透明度,从而保证项目按照计划实施,实现预期目标。所选的软件监督人员应具备三方面基本素质: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熟悉业务管理流程,掌握软件开发流程、开发规范以及相关标准;具有软件开发项目的建设和管理经验,掌握项目管理知识。

监督人员除了监督职责外,还应该协调各个部门对软件进度及时调整。为确保项目按时、按量、按质完成,督导人员必须控制任务和跟踪里程碑。按照软件项目的开发规律,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几个重要阶段,对这几个阶段的关键事件设立里程碑进行跟踪管理。项目进度管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制定项目里程碑管理运行表;定期举行项目状态会议,由软件开发方报告进度和问题,用户方提出意见;比较各项任务的实际开始日期与计划开始日期是否吻合;确定正式的项目里程碑是否在预期完成。当然,软件开发不像加工螺钉、螺母,有具体的标准和检验方法。软件的标准柔性很大,往往在用户的心里,用户好用是软件成功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在软件开发前很难确切地、完整地表达出来。因此,开发过程项目组和用户的沟通互动是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最好办法。

(三)软件验收是软件项目的必要保障。软件验收应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述程,包括验收前的系统测试、系统上线和正式验收这三个阶段。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应在测试环境中进行,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设计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并能正常运行。系统测试阶段应包括以下主要流程和工作内容:制订测试计划,编制测试用例,建立测试环境;测试:在测试环境中,项目组根据需要,对系统依次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压力测试和用户接受测试;提交测试报告、用户确认签字:项目组撰写测试报告,将测试报告提交给各相关用户,用户应在测试报告上签字确认。

系统上线:系统上线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在上线前,软件监督要组织软件开发方制定系统上线计划,系统上线计划应经过信息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管理层的正式批准,并通知各相关部门。所有的上线准备工作做好之后,由软件监督确认上线系统版本正确性后,与用户确认系统上线时间,下达上线指令。系统上线操作人员将最后版本的系统程序移植到生产环境。

正式验收:正式验收前,软件开发方应向信息技术管理部门提交软件开发过程中各阶段性文档,包括需求分析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源程序代码、可供安装使用的系统安装程序、系统管理员手册、用户使用手册、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用户报告、数据移植计划及报告、系统上线计划及报告、用户意见书、验收申请等。信息技术管理部门接到验收申请后,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组织管理层领导、业务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专家成立项目验收委员会,负责对软件项目进行正式验收。

软件监督应根据软件开发方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表现,向验收委员会提出全面的软件监督报告,并根据开题设计书、软件开发合同以及《需求分析说明书》,制定验收标准,提交验收委员会。信息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由验收委员会、软件监督、软件开发方参加的项目验收会,软件开发方以项目汇报、现场应用演示等方式汇报项目完成情况,验收委员会根据验收标准对项目进行评审,形成最终验收意见。

(四)合理利用一些项目管理软件来辅助项目的管理。大多数软件都可以跟踪多种活动,如任务的完成情况、费用、消耗的资源、工作分配等。通常的做法是用户定义一个基准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根据输入当前资源的使用状况或工程的完成情况,自动产生多种报表和图表,如“资源使用状况”表、“任务分配状况”表、进度图表等。还可以对自定义时间段进行跟踪。与人工相比,项目管理软件的一个突出功能是能在许多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快速、简便地生成多种报表和图表,如甘特图、网络图、资源图表、日历等。项目管理软件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项目信息,项目人员通过电子邮件获取信息,如最新的项目计划、当前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各种工作报表。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不仅体现在上述的这些内容上,事实上,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都应该使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来保证项目可以顺利实施和完成。

参考文献:

[1]陶刘强,成筠.浅析软件开发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