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七年级历史教学

七年级历史教学

时间:2022-06-23 22:44: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七年级历史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七年级历史教学

第1篇

关键词: 七年级历史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方法

七年级是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也是生理、心理和思想的过渡期。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一切都是新的,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学科,而且他们活泼好动、热情天真,虽然认知能力不强,判断力不高,但是记忆力不错,积极性很高,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特征,做好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总的来讲应该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何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做到润物细无声。首先我们可以在校园里设置橱窗、在橱窗里和教学楼走廊及教室里张挂历史名人的头像和简介的挂图或者历史名人名言,让学生一进校园就可以感受到校园文化,同时激发起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可以通过学校板报、班级黑板报、手抄报设计等途径增加同学们接触历史、了解历史的机会。

二、融洽师生关系,移情激趣。

首因效应十分重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既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又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历史教师要明确这种移情效应,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以自己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尊重及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提问、回答。甚至进行历史剧等方面的表演。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始终本着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原则因材施教。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一节课的成败起到关键作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可以以讲述法为主,先让学生看一下《封神榜》的一些视频片段,然后讲解王朝更替的经过,用讨论法让学生讨论: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有什么共同之处,最后用总结法小结这一节的主要内容。通过综合运用讲述法、观看视频、讨论法和总结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要把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统一性的有机结合。

传统教学观往往把活动课当做是“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认为它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真正的人才培养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有些甚至把课堂教学与活动课教学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错误的。人教版教材在历史活动课教学的设计中就提醒广大历史教师要走出这一误区,每个单元都安排活动课。如,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这节课如果组织得好,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这种辩论式的历史活动课,在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培养方面是单一模式的课堂教学所难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一改课堂教学单一化、程式化、标准化的现象,以学生为主体,拉近课堂教学与历史活动课教学的距离,将二者有机结合,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五、注意教会学生了解历史,理解历史,巧记历史的方法。

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线索来记忆历史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了解、记忆、理解历史的能力,让历史知识有规律有次序地存放在学生的大脑里。如用数字记忆法记忆隋朝大运河相关的知识:一个目的,两个作用,三个城市,四条干渠,五大水系,六个省份来强化记忆;再如用对比记忆法或归类记忆法来记忆中国古代史上出现的盛世名称: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用图示记忆法来记忆代疆域乃至分布状况,还可以用来记忆朝代政权更替情况;用串联记忆法来记忆商鞅变法,主要整理出商鞅变法的时间、人物、内容、目的、结果、性质、指导思想和启示等知识点连成的线索。

正如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与兴趣的激发和引导,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开发和历史认识的升华,帮助其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七年级历史教学;学习兴趣;重要性;措施

一、培养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所谓的历史学习兴趣就是学生渴望获得和了解历史的知识,从而对历史学习产生积极的认识和良好的情绪。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迫切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1.有利于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的气氛中解脱出来,难免有些放纵自己,这就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一个人在教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和写,这就使得学生失去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这样也难以达到提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更有甚者,学生在整个初中三年都不知道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那么何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力求摆脱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就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这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改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有人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然而传统的教育局限了学生的这种能力,就历史学科来说,创新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某一历史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能盲从,要有质疑的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基于学习兴趣之上的奇思妙想。因此,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历史问题是真实的又是敏感的,是开放的又是隐秘的,是丰富的又是带有阶级局限的。因此,历史学科会为学生提供许多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观点来研究和看待。所以,教师在课堂的设计和教授中要刻意去引导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欲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所谓健全的人格是指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等各方面达到一定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并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养成健全的人格是当今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是人格教育,所谓的教书育人,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而历史学习兴趣的养成正是形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能强烈地表现出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尤其是优秀的历史人物和事迹对学生的人格的

形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当前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现状及其分析

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这值得我们每一个参与者反思。下面我们就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来探索其发生的原因。

1.从学生方面来看

首先,学生在认识上对历史课存在偏见,因为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被传输的观念就是历史课是所谓的“副科”,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课学不学无所谓,只有学好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主课”就行了。其次,学生学习压力大,这也是一方面,由于教师的考核有许多不妥之处,对学生的作用布置得太多,这样导致了学生整天只有做不完的作业,何谈兴趣,何谈积极性。最后,历史课的特殊性,也是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历史是过去的现实,加之有许多的人物、时间和地点需要记忆,这样学生会觉得枯燥。

2.从历史教师方面来看

授课方式单一,在今天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不可能还像以前那样仍然用“一书一笔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身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应该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另外,大部分历史教师在知识的广度上欠缺,我们某些教师认为只有懂得历史知识就行了,因此教学中知识面狭窄,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知识联系不起来,从而导致了历史教学的枯燥无味。

3.从学校、社会方面来看

首先,在大多数家长心目中,只要自己的孩子学好语、数、外就行了,像史、地、生这样的学科不学也罢,这种错误的思想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到学生,使他们认为历史课不重要。其次,有些学校也不重视历史教学,由于中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和影响,决定了历史教学就是无足轻重的,那他们何必要自讨压力了,所以也就不重视历史教学,这在大部分地区体现得相当充分。最后,社会也不重视历史教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人们都关注的是可以创造出巨大价值的学科,而历史学科游离于古书档案中,当然不受重视了。

三、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导入要讲的新内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导入到教学中,就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寻找兴奋点,促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前提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和视角,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深挖教材背后的相关材料;另一方面,要事先有意识地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广泛搜集各种与该课程有关的素材和资源,比如,文学、历史、文献知识、各种有趣的问题等。这样的话,才能有效地保障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让学生愿学乐学。

2.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营造积极的学习兴趣的环境

首先,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和参与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以探讨、辨析和导演历史剧等形式,诱发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中,从而激发自主意识和创新兴趣。教师还应允许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通过有效、积极的辩论使他们的想象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新颖,思路更加开阔。其次,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想的摩擦中自省自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无错就没有自悟和更新,也就没了创新和成绩。最后,扩大信息输入的容量,教师要针对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个性,善于引进大量的课外知识,加强信息量的补偿,使学生在大量丰富有趣的信息中活跃思维,增加兴趣。因此,加大材料的容量,一方面能促使学生的实战能力,又能刺激学生的创造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有机渗透,加强科学横向系统的联系。

3.善于挖掘现实中的资源,和生活结合起来

要善于结合现实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兴趣,通过联系现实和现代的事情来说明历史的现象和根源,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例如,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中日之间的恩怨情仇,可以联系到中日和的签订以及日本等一系列的历史知识,来达到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祖国的目的。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眼界,善于在实际的教学中把历史和现实相结合

起来,达到让学生更加对历史学科感兴趣的目的。

总之,在做好以上的一些措施后,教育部门要切实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来提升历史学科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只有社会、教师和学生相互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孟思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2]聂秀娟.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历史教学问题,2008.

第3篇

关键词:有效性;兴趣;课前小故事;历史教学

根据不同的情况,课前3分钟历史小故事所起的作用不同。精心指导设计,对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显著。现将“课前3分钟历史小故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总结如下。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考能力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时,四班的鲍××同学站在讲台上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历史小故事是硬脖子县令”,她刚一说完,“啊?”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有的偷笑,有的在看我,鲍××接着说:“同学们!听我细细讲来。”她当时那个表情既严肃又幽默,我暗中窃喜,这个小丫头还挺有驾驭能力的。她生动地讲述着汉光武帝时的那段历史,吸引了全班学生,我的那堂课上得也非常顺利。学生说喜欢上历史课,因为历史课很有趣。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通过讲戚继光抗倭、杨振宇抗日等故事,利用故事中人物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大唐盛世等故事,树立中华民族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通过小故事中的历史人物,包公的清正廉明、秦桧的阴险狡诈等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时,学生讲述了勾践卧薪尝胆等故事。当时李××同学在点评时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大业。我们学习中遇到点小挫折算什么,只要不放弃,将来一定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她的评论让我为之赞叹。半年后第11届校田径运动会的长跑赛场上,我班的李××同学,最后一个跑到了终点,被其他的长跑运动员落下了两圈半的距离。观众席不断传来嘲讽:“跑得那么慢还参加这个项目。”在众人的注目下,她坚持跑完了全程。“你真棒!”我鼓励她说。她笑着回答:“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坚持不懈,最后成功了,我知道在长跑时大家都在笑我,但是我坚持下来了,我没有放弃,事实证明我能跑完一万米。”说话时她的眼睛里充满坚定和信心。这件事让我很感动,至今难以忘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得不感谢当时讲这个小故事的学生精彩的表现,也让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历史小故事的魅力。对于当代独生子女听不得批评、经受不了失败这一现象,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五、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时,学生讲了“韩信谢漂母”的故事,韩信为感谢漂母当年的分食之恩,到处寻找漂母并赠以千金。我留下了当天的作业,就是放学后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二天,回来汇报,有的为父母洗脚;有的打扫房间;有的给父母捶背。感恩教育要不间断地进行。

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时,学生讲述了历史小故事“有为的商汤”和“残暴的商纣”,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关心百姓的君主,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商汤得到伊尹等贤才的辅佐,成就大业。商纣众叛亲离,使固若金汤的商朝土崩瓦解。当时我设计了一个延伸问题,“这件事对于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与同学间的交往有什么借鉴意义?”大家争着抢着地回答:“要关心同学,同学才会关心我。”“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我有困难的时候,同学也会伸出援手。”“不欺负比自己小的同学,否则比我大的同学也会欺负我。”

经过4年多的教学实践,在我的初中课堂上创设“课前3分钟历史小故事”这一环节,收获很大。首先,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历史素材、讲故事、点评三个环节的参与锻炼,使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生活充满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特别是通过讲故事树立了进步生的自信心,重新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使他们积极热情地面对学习,敢于迎接挑战,使学习能力加强,成绩收效显著。其次,教学契机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在不断的成长。几年下来,积累了大量的精华历史小故事,汇编成历史小故事集,供学生学习借鉴。

第4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课程资源;时事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271-02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已长久根植于学校教学实践和教学理想中。我长期在城乡结合部的学校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学校生源比较复杂,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较大,2013―2014学年上学期我所带的七年级参加市期末统一考试,年级均分62.99,与市区的学校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我深切体会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迫切性。下学期一开始,我在本校七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历史的学生达91%,但是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只有63%,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原因有:课程内容单调乏味;与现实生活脱节;虽然上了不少历史课,但对身边的历史却一窍不通,不喜欢每节课都小测等。针对调查问卷所反映的问题,我采取了措施,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前面提到的七年级学生在2013―2014学年下学期区期末统一考试中,年级均分70.51,居区属校第一名,其中两个班级均分超过76分。以下是我对提高初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做的探索。

一、整合课程资源,让简单的教材“复杂化”

新教材内容过于简单,只有主要历史事件的基本骨架,缺乏有血有肉的历史事实和精彩细节,而历史学科本身具有具体性和综合性,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必然觉得枯燥无味,我认真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教参、教材,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对课本中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进行必要的补充,特别注意增加关键史料、图片、当事人的真实情况,让过程更精彩,内容更丰富,更富有故事性。例如讲到玄奘西游时,我增加了玄奘“偷渡”出境的惊险、西去路程的艰险、在天竺游学的细节、回国在大雁塔译经的努力,“重播”了一遍当年玄奘西游的经过,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如临其境。当然,决不能为了讨好学生的“故事欲”而滥讲故事,应紧扣教学内容,恰当处理,收放有底,这样既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又能展现历史学科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老师和同学亲历过的事情特别感兴趣,因此,我特别喜欢利用外出旅游的机会,拍摄所到历史景点的图像、视频,加以整理后在课堂上播放。如上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时,我向学生展示了自己拍摄的紫禁城和明长城的影像资料,把自己旅游的所见所闻讲给学生听,请到过北京旅游的学生发言。同学们畅所欲言,情绪高涨,对紫禁城、明长城这两个知识点的掌握也比较到位,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通过对教材的挖掘、拓展,使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二、把历史课与时事联系起来

历史课让学生感到枯燥的原因之一就是老师只重视课本重点知识的讲授,就事论事,不能贴近生活。如果能在课堂上适时引进时事热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比、中外对比,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家夏D尊说:“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1]教师结合课本内容,引入现实生活的一些事例,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责任感的教育,实现情感的升华。比如在上郑成功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整理台湾的历史资料,以史实证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立足现实,对两岸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追本溯源,从三国讲到结束,所列举的材料远远超过课本内容,由于本地区地处侨乡,很多学生都有亲属在港澳台,学生对两岸的关系各抒己见,表现出对两岸和平统一的强烈期许。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既系统地学习了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又锻炼了收集材料的能力、阅读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体现了创新精神和个性的特点,使历史课堂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课堂上引进时事,要立足教材,以史为鉴,通过对历史的借鉴,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不能喧宾夺主,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要面对所有学生,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及时加以评价。

三、把地方史引进课堂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说过:爱国主义并非空泛的口号,爱国必先爱家,只有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才能热爱她建设她,进而热爱我们的祖国。他呼吁: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地方史的教育。尤其是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地方史教学,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知乡爱乡。[2]在调查问卷中,很多学生也提到对家乡的历史不了解,造成对历史的隔膜感,觉得学习历史跟自己关系不大,忽视了历史学习。为了弥补教材不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备课的过程中,我特意增加了地方史的内容,例如讲到的时候,除了重点讲教材里林则徐、关天培的英雄事迹外,我还着重介绍了本地民族英雄陈化成的抗英事迹,讲到明朝,我增加了明朝时期本地历史人物蔡复一的政绩,介绍了蔡复一与本地著名小吃“薄饼”的关系,还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参观了蔡复一故居和孔庙,讲到郑成功时,介绍了厦门演武小学、演武大桥与郑成功的渊源,并带兴趣小组的学生到鼓浪屿皓月园参观郑成功的塑像等等,让学生感到历史就在身边,甚至触手可及,从而亲近历史,热爱历史。为了进一步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我邀请本地的地方史专家到学校开讲座,系统介绍家乡的历史,鼓励学生听完讲座后再进行实地考察,搜集资料,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历史小论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努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家乡,从而更加热爱家乡,愿为家乡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之,在教学中适度引进地方史,对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历史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地方史主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发挥作用,过多过滥地使用地方史进行教学是没有必要的,可能还会喧宾夺主,淡化学生对主干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度”,应适可而止。

四、适当增加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适当增加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引导学生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继承宝贵思想文化遗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历史教学必须:“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3]可见,学会评价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材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评价过于简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刻意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例如七年级下册第18课详细介绍了郑成功的经过,但对郑成功评价只有一句“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没有对的意义进行评价,影响学生对的这一重要意义的认识。为了弥补这一点,我增加了对郑成功这一历史事件的评述:“郑成功捍卫了国家,维护了祖国统一和。”通过对郑成功这方面的评价,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郑成功的历史地位和他的历史意义。除此之外,教材对历史经验教训甚少提炼,在学以致用、古为今用方面存在不足。例如七年级下册第13课介绍了宋元文化的科技部分,教材仅仅限于对宋元几个科技成就的介绍,没有总结宋元科技发展的原因,使得教材内容略显单薄。在上这一课的时候,除了介绍教材里的科技成就外,我着重引领学生思考“为什么宋元时期科技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内容归纳出宋元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1)宋元时期国家相对统一,政治相对稳定;(2)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3)宋元时期重视教育,培养了科技人才;(4)宋元时期开明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5)宋元时期民族融合,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广泛的文化交流;(6)对前代科技的继承和发展。由此引申到今天我国要发展科技,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怎么做这一问题上来。通过这样的归纳提高,学生的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对历史的经验教训认识比较清楚,也能更好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课堂上经常开展这样的训练,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材料题解答非常有帮助。通过课堂上加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树立学生对历史的判断准则,使之成为欣赏并追求真、善、美的人,同时升华学生对历史的认同,使之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4]

一学期来,我力求每堂课都让学生有认知收获和历史感悟,通过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建构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教材,掌握知识点;通过把时事和地方史引进课堂,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加强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上的这些探索,提升了历史能力培养的效果,更促进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良南.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4).

[2]朱尔澄.从情理交融到历史思维――我的教改之路[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

第5篇

【摘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一重要理念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已经深入人心。而在初一历史教学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已经打破原有的打压式教学模式突显出它的效力,在中国古代史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使枯燥、乏味、理论性强的历史知识浅显化,同时能深度挖掘历史的外延,并应用于实际,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合作式教学;七年级历史;教与学

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同样,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对学生的人格、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很重要。在传统的学习观中,这个问题长期被忽视,虽然一些有识之士曾多次指出并提出许多措施,但是由于既定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虽然四五十个人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但学习方式却是个体的、封闭的,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教师的单线联系之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学生形成了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其根源除了品德教育、人格修养的因素之外,与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不无关系。 因此,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新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许多教材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做手工、完成项目、唱歌、跳舞,以及陈述、讨论、辩论等。

教学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在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中,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正是在相互合作与交往中得到发展。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把中国古代历史划分成了9个主题,以中华文明起源为基本原则和线索,增强了形象性,强调了历史延续性,强调了人性化(以人为中心,以有利于人的发展为目标),强调了整体性,具有综合特征,强调贴近生活,以生活为出发点去感受古代生活,增加了感性认识;以中国古展的阶段性与社会重要侧面特征的统一为主要内容;以宪法和国家现行法律为主导。其目标就是要求学生首先能够准确把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三者之间的联系;其次要能读懂历史事件图,正确使用历史记年方法,了解中国古代的基本内容;第三,在情感态度上,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是与老教材相比知识的连续性就相对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探索更加适合的教学模式。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有一些很好的例证:比如七年级历史上册书的第一课《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有一道动脑筋题: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合作式教学就在这里发挥了作用,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由于问题有它的特殊性,可以自由发挥,这就为小组内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一个班的七八个小组发言很踊跃,有按时间来说的、有按历史情景来说的,发言内容丰富且有灵感。

在下册书第二课《贞观之治》当中我让学生变成了导演,让他们设计一位千古名帝──唐太宗。根据就是对现在的关于武则天的影视作品,先让学生对现在的历史影视作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根据课本中的有关信息及平日积累的课外知识组织内容。小组中的编剧、导演、演员及其他成员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塑造他们的唐太宗。然后小组之间交流,最后教师总结引导。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唐太宗就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不再枯燥,而是变得有趣,学生也成了学习真正的主人。

合作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这种巨大的无形的力量在改变着整个教育界,传统的历史教学也在随之改变。这种教育模式需要每一位教育者不断地去摸索、去丰富、去改革。

第6篇

摘 要: 初中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内容,一线教师必须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关键能力并进行监测,以检查教学措施的有效度。本文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七年级的期中考试试卷为研究样本,以试卷的数据分析为依托,以求抛砖引玉。历史关键能力的培养与监测是浩大的课题,本文只是冰山一角,以期为后续研究做铺垫。

关键词: 初中历史能力 培养方法 监测

对一线教师而言,历史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那么何为历史学科能力呢?历史学家、学者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定义有一些细微之差,本文采用著名学者于友西的概念,他认为历史学科能力是学生为适应并完成历史学科学习活动和调节自身学习行为的心理可能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品质,是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技能的条件,是能否完成历史学习的特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概括来说,历史学科能力就是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包括审题能力、阅读能力、概括、归纳、表述的能力、比较能力等。国家一直在推行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提出能力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关于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已有长足的进步,也取得丰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一线教师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历史学科能力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集中于高中历史教学,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不足,初中历史教学研究过于分散其中一个点或几个点,没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在历史教学研究中,没有相应的监测和数据分析,相对应的教学措施达到怎样的效果并不知晓。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促使历史学科能力研究要更深入、更细致、更系统。

本文是对初中历史关键能力的培养与监测的初探,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七年级的期中考试试卷为研究样本,以试卷的数据分析为依托,以求抛砖引玉。从本次考试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本校学生最欠缺的历史关键能力是审题能力和材料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试卷中的相关题目都凸显了这两个问题。以选择题14题为例,题目是“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商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拆阅(亏损)。以此观之,会子可谓通流。会子通流始于A秦朝B唐朝C北宋D南宋”。这道题目,出题者的意图就是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这道题目的得分率是67.3%,失分学生较多,说明学生的审题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再以17题第(4)问为例,题目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这道题目给出了三则材料,需要一定的分析和概括材料的能力,学生材料分析、概括能力的欠缺一览无余,得分率仅有53.6%。通过对这张试卷的具体分析,这两个问题是近阶段内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针对本次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打算重点关注学生审题能力和材料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通过两个月的教学,以期末考试数据与期中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看哪些措施相对有效,哪些措施相对无效,以探索有效课堂教学路径,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关键能力。首先,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以笔者的教学经验看,最重要的是抓住题目关键词。如何抓住关键词,需要在平时下足工夫,在平时的作业中,要求学生划出关键词并坚持下来,部分学生做题粗心大意,不肯认真审题,在选择题中更是如此。因此,在平时作业中,一定要让学生划出关键词,关键词找对了,题目的正确率就会大幅度提高。以笔者2016年带的两个七年级班级为例,其中一个班级每次作业都要求划出关键词并坚持了两个月,另一个班的学生则没有坚持下来。以试卷选择题第7题为例,坚持划关键词的班级得分率是87.8%,而不划关键词的班级得分率只有73.4%。除对选择题有要求外,在大题上也要求学生划关键词并列出1.2.3来,以保证学生不漏掉其中任何一问。

学生材料分析、概括、归纳能力的培养,归根究底就是让学生多接触典型材料,多分析材料,从而一步步提高材料分析能力。从课堂教学来说,首先,教师所选材料要典型,基于典型材料,再进行进一步分析。在这方面,很多老师存在误区,认为要从其他地方多搜罗材料,忽视课本材料的运用,事实上,课本材料都是精选材料,要在用好课本材料的基础上,再选择课外材料。其次,课堂材料的选择不能一味求多,一味灌输给学生,而是精选几则材料,进行比较详尽的分析,以期达到让学生提高材料分析和运用能力的目的。除课堂教学之外,家庭作业也是提高学生材料分析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家庭作业上,教师要精挑细选,选择一些典型习题,精选精做,不求多,只求质量。在习题讲解上,笔者曾有一些误区,为了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掌握一些,而选择灌输给学生,事实上,在习题讲解过程中,要充分发动学生,让学生分析题目、解读题目,分析材料、解读材料,在不断分析和归纳的过程中真正提高学生的材料理解和分析能力。

历史关键能力的培养与监测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笔者正在申请课题,专门研究初中历史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与监测,这个课题研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对初中历史教学意义重大,后续工作会陆续展开。笔者只是对这个课题就一次考试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思考,并找出应对措施,是一次探索,一次尝试。

第7篇

关键词 历史课堂;历史教学;课堂效率

一、注重语言习惯

1.忌口头禅

在课堂中,教师是通过语言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杜绝口头禅。可能教师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课文内容没讲错就行,但对学生影响是巨大的。有一次,我在讲授七年级下册历史的《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时,讲的生动有趣,引经据典,气氛活跃。下课时,本以为收效不错。没想到有两个学生跑来告诉我,说他们对这节课听了很烦。原来我一节课下来,讲了有二百多个“是哇”,他们都用练习簿记着。我顿时愕然,一句简单的“是哇”,把我讲述的课文内容都掩盖了,正像俗话说的“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一些细节,少说一些跟课堂教学无关的废话,要反思自己的说话特点,进而消除口头禅。

2.忌重复嗦

要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必然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明快简洁,达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但在教学中,教师总过于担心学生对所讲内容不明白,一而再,再而三地讲,重复嗦。学生因此感到烦恼反感,甚至对历史课失去兴趣。所以教师最好是在上课前把要说的每一句话写下来,然后进行修改,把不必要的字句删掉,经过锤炼,然后背下来。

二、注重提问方式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历史亦不例外。如何通过提问取得好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方式是主要的。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时,大多数教师会这样问:在什么时候爆发?订立了什么条约?割了什么地方?赔了多少钱?标志着什么?这样问虽然是达到了学习目标,但学生学到了什么?结果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提问而去死记硬背,成天去研究割地赔款,这有何用?又能怎么样?这样的提问只能使学生成了一部部标准的复读机,谈何去思考?学生又怎样去思考?

历史教学不单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史实,更重要的是懂得以史为镜,去思考未来。同样的课题可否换一个方式提问?我们是输了,但在21世纪,假设又和日本爆发战争,会在什么时候?会因为什么而爆发?是因为问题或其它问题?中国能赢吗?赢在那里?如果输的话,又输在什么地方?这样问,不但与现实相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去进一步了解课文,而且引发学生去思考,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拓知识的深度。同样的课题提问方式不同,效果就不同。好的提问方式,能促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水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注重情景再现

1.想象再现

历史教学大多内容讲述的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些情景离我们遥远悠久,无法亲临其境,学生比较困难去理解。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去描述想象。如教授七年级下册历史《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七次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为什么说是壮举呢?教师可让学生想象郑和下西洋在途中的情景:会遇到缺水,饥饿,风暴,航行时间长,在茫茫大海上没有什么娱乐,无聊,海盗的袭击,有可能撞上暗礁……学生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回答出来。学生的想象被激活了,收到不用教师多言而学生自明的效果。

2.视频再现

很多历史情景可以视频再现,它直观现象,给学生感官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甚至引起学生的震撼共鸣。如在教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大战的扩大与转折》珍珠港事件时,教师再怎么讲,口沫飞扬,学生就是不大了解当时的场面,懵懵懂懂。千言万语还不如适时插播好莱坞拍摄的电影《偷袭珍珠港》,学生马上兴趣盎然。视频再现可以帮助有效去了解课文,生动鲜明,加深印象,完成学习目标。

四、注重教学反思

第8篇

【关键词】历史活动课;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中学历史教学近年来面临诸多难题:第一,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性,历史知识比较枯燥乏味;第二,历史课周课时安排少且一般集中安排在下午,学生上课易疲惫,精力不集中;第三,遵义市的历史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只打等次、不计入总分后,学生更是极其不重视学习历史。历史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和分量微乎其微,尤其是那些平常学习习惯不好和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如此。针对历史学科的尴尬处境,我进行了一年多利用历史活动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实验。

所谓历史活动课,我个人认为便是将历史课文用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课前查找资料、制作各种实物等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由老师进行引导,学生进行展示(表演、辩论、演说等)的教学方式,它可以让每位学生在课堂内外有事可做,有能力去做,有兴趣去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学期后,我惊奇的发现原本“调皮捣蛋”的学生竟会学得津津有味,历史课不再是“睡觉课”。究其根源,有如下几点:

一、采用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学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特意设置一些简单有趣的活动,如:在进行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课《开放与交流》教学时,对于“玄奘西行”这一知识点我是这样处理的: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玄奘西行的艰辛,深化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我设计了“奔跑吧,唐僧”这一活动,将学生分为玄奘和“妖怪组”两大阵营,背上分别贴着“玉兔精、白骨精、唐僧”等名牌,一人扮演玄奘进行挑战,妖怪组负责提问刁难,以撕名牌作为惩罚筹码,剩余最多者胜出。一人失败后,其他人可再度挑战!结果,参与此次活动最积极的都属于平常不听课、爱说话的同学。我当堂表扬了他们,针对他们的变化,课堂上响起了3次掌声。其余同学受到带动和感染后,也争先恐后地要求挑战,整堂课变得十分活跃和有趣。其实,这堂课成功应归因于该活动采取的新颖形式上。我借用的是浙江电视台一档综艺节目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的形式,它深受学生群体的青睐!将其移植到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像做游戏一样,在愉快中获得了知识。

二、利用活动搭建舞台,激发学生的自我展现欲望

有一次,在七(5)班课上,我有意识地上了一节以“演说”、“扮演”和“采访”为主线的历史课(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合同为一家》)。其中一环节则是扮演各部首领参拜唐太宗的情景。具体台词如下:

唐太宗(走上讲台)说道:“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接着全体同学起立,作揖、鞠躬齐声喊:“参见天可汗,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太宗:“众卿平身。众卿不远万里来到大唐,朕深感宽慰。愿我大唐与各族百姓世代和好,永享太平!” 全体同学:“谢可汗陛下,大唐万岁,万万岁”。(全体坐下)

当时,我为了鼓动台下的同学,刻意要求扮演唐太宗者必须为男生,并说道:“谁愿意为我们扮演胸怀宽广的大唐帝国皇帝太宗,一展你的表演天赋呢?”话音刚落,一位从未认真听课的男同学举起了手,跃跃欲试。而且,最终将唐太宗饰演地惟妙惟肖。我想:学生的这一举动皆因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关键是我们教师是否能为他们搭建起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

三、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的力量,强化团队意识

在历史活动课中,还应多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特别是小组的竞争。让小组中有组织能力、威力的组长带头,分配任务,按各自组员的学习能力进行明确分工,让每人都有事可做。我将八(5)班划分为十个小组,每组六人,包括组长、副组长、作长各一名和三名成员。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副组长负责监督,作长负责检查作业。那么,那些喜欢偷懒的学生也无计可施,学习氛围自然也带动了。有一次,在我精心策划的“比比谁是学习达人”的课堂上,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找出老师给问题的答案并上台进行讲解。令我出乎意料的是:各组为了获得上台讲演的机会都争先恐后,互不相让,教室里一片沸腾!后来,一个洪亮的声音说道:“老师,我来!”。顿时,全班鸦雀无声。我一看也被惊呆了,是田某!他可是我们班最不爱学习的“睡神”呀,从七年级到现在八年级下学期共三学期以来,我就没见他听过一次课。我示意台下同学为其鼓掌,只见他落落大方的走上讲台,嘴里振振有词。完后,台下的同学自发的再次响起了掌声,田某为此即兴赋词一首。对于该生的转变我疑惑不解,经了解后原来是组员们带动了他。此刻,我坚信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更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四、全方位发掘学生的潜力,整合学生各科能力资源

在历史活动课中,我还开展了“编辑历史小报”“学历史,画地图”等活动,请电教老师和地理、美术老师分别为他们进行培训。让学生学会如何制作电子报纸,画地图,让报纸变得图文并茂,简洁大方又不失美观。学生对这可是拍手称好,表现的异常积极,且十分用功完成。通过类似的活动,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第9篇

524

一、根据课标,整合教材

由于初中历史在学校中的地位不高,历史教师没有足够的复习时间,必须让学生在当节课中就掌握所学的知识。教材是专家精心为老师提供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教学状况,在不违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备课时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创造,达到“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目的。在有限的45分钟内,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习,就要教师整合教材,删繁去粗,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的备课中,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是:“1.了解隋朝科举制的内容。2.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教师可以根据这个要求,在教学中突出“大运河的开凿和科举制”,至于“隋朝统一南北”一目,则让学生自学,教师点出隋朝是在消灭南朝的陈后,实现中国统一就可,而不必展开长篇大论。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科举制的影响学生只要了解就行。这样处理不仅没有削弱教学效果,反而使重难点更加突出,教学效果更佳。

二、引用诗词,开展教学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璀璨文化中的瑰宝,古人以诗咏史,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真实地记录了古人的社会生活状况,使古诗词不但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史学价值同样突出。诗词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起到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诗词开展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学生对历史不熟悉,但对很多古诗词是熟悉的,运用诗词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历史与学生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b2f

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宋金对峙》一课中,在“南宋建立与岳飞抗金”的教学中,可以引用林升的《题临安邸》和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设计以下题目:

材料一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

——林升 《题临安邸》

材料二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1.材料一中的“杭州”和“汴州”分别指哪里?该诗讽刺哪个朝代?

2.材料二中的“靖康耻”是指哪一事件?材料中“胡虏”和“匈奴”指那个少数民族?

3.岳飞最终是否实现了“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为什么?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究这些题目,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高的,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比起枯燥的说教,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历史变得生动起来,情感教育也在古诗词的潜移默化中开展。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联想、分析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但在具体运用时要尽量挑选学生熟悉的、同历史知识关系紧密的诗歌,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切忌引述过繁过滥,一定要依据教材选择诗词。否则,不仅不会达到预定的效果,反而会得不偿失。中国各朝各代都有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历史教师只要用心发掘,就可以找到有效的材料用于历史教学,让文史不分家。

三、概括内容,简化记忆

历史学科本来是有趣的,学生是喜欢的,也是学得懂的,但历史知识纷繁芜杂,千头万绪,涉及面广,内容丰富,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但部分学生把记忆理解为死记硬背,进而讨厌历史,如果有好的记忆方法,让他们能学得轻松,考得愉快,学生还是会喜欢历史的。如何赢得学生的心,就需要老师发挥作用,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对课本内容都能有所记忆和了解,但让学生完整地记忆,还是有很大难度的。这时教师就要对课本知识点进行概括,帮助学生记忆。

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唐代的对外交往》一课教学完成后,我让学生记住三句话:①两个城市一机构;②遣唐日本最积极;③还有佛教两和尚。很多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三句话,然后抽查学生对课本的掌握情况,学生就能熟练地说出本课的知识点:①长安、广州、市舶司;②遣唐使,日本规模最大;③玄奘西游、鉴真东渡。

历史知识是前后联系的,很多知识有相似共通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有关联的知识归纳到一起,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如在第11课《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在讲述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秧马和牛转翻车”时,在学生探究出它们的功能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

①宋代的农民耕地时可能会使用什么犁?

②在水流大的地方还可能使用什么工具进行灌溉?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初中历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8-01

新课程理念强调素质发展,重视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张发展学生个性,开放学习环境,以让学生尽量减小学习压力,学出兴趣,学出独特的感知体验。传统的历史教学总是固守课本,以背记为主,难免让学生越学越僵化,感受不到历史的特色与乐趣。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从学习氛围、学习思路、学习感受等多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快乐、充实地投入学习课堂。

一、增进多向交流,建立民主课堂

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避免不了教师掌握绝对权利,一味地“生听师讲”单向对话的局面。历史教学因教学材料固定、教学元素单一而更加如此。教师因此要积极改善这种局面,活化课堂氛围,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让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自由地学习感受,在轻松、积极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具体实施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自主发言,展开讨论,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不仅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还要让学生互相之间形成沟通,体验民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后,开启了一个新颖的话题“如果成功了,那中国的发展史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改变?”教师让学生都参与到自由讨论中,放松的课堂氛围,自由的对话权利,让学生们兴致颇高,不仅运用了书本知识,还大胆展开想象,激发出不少个性观点。多向交流的机会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倾听,才能让课堂充实活跃。

二、注重趣味发掘,优化兴趣体验

新课程理念着重关注兴趣教学,倡导学生在自觉、自愿、快乐的情绪中学习。然而,真正到位的兴趣教学却少之又少,历史教学中,教师首要做的就是发掘书本所不能展示的趣味资源,绽放历史学科的魅力,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创设情境,丰富感知

情境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手段,目的是让学生跳出课本的束缚,感受到更多、更广的学习元素,从而更加关注课堂、投入课堂。对历史教学来说,学生所面对的多是死板的数据和冗长的史实材料,如果能够通过创设情境,重组学习材料,让知识点丰富展开,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大提升,学习感受将更加直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情境创设方法,如故事、表演、多媒体展示等,要让学生在符合心理认知需求,充分激发了解欲望的基础上展开学习。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文化的杰作》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巧妙地将教材内容直观、丰富地展示出来,学生在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激昂、雄浑的旋律声中,同时由多媒体细致展示的不同角度中欣赏了梵高的名画《向日葵》。生动、全方位的感官冲击,让学生快速投入浓厚的文化情境感知中,并主动希望得到更多的世界文化资讯。情境创设,让沉闷的历史课堂展开了新的印象,让趣味和活力越加满溢。

2.展开活动,开放实践

课堂活动犹如教学课堂的点睛之笔,独特、新颖的课堂活动不仅能够让学习实践更具吸引力,还能让学生从自主体验中感受到有别于传统的轻松、个性,因而延伸出更充足的学习兴趣。穿插着活动的历史课堂能够进一步发掘出历史学科的多样元素,让单一的学习模式变得自由开放,充满探究趣味。教学实施的重点是如何设计活动?如何围绕学生的兴趣关注点选取活动主题?为此,教师要紧抓新、奇、趣元素,让课堂活动跳出俗套,跳出形式,充满独有特色。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伐无道,诛暴秦》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看地图说成语”的活动,让学生观察秦朝地图,按照教师标注的地理位置和关键词提示,猜出相关的成语,并分组进行比赛。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全面调动起来,各小组密切配合,收获颇丰,“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一一被学生正确回答出。课堂活动有方向、有趣味地展开,为学生带来了学习动力,为课堂带来了精彩生命力。

三、开启问题引导,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程所关注的学生能力培养多从学习思维入手,拥有良好思维能力的学生才能占据学习的主动地位。而传统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往往陷于被动,缺乏创新意识,这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导入方式不够灵活。教师可以优化问题引导,让这个现代教学课堂常用的教学引导法变得启发性十足,毫不普通,不仅要让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牵引作用,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敢于质疑,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在实施中,教师要注意开阔问题思路,多制造主动提问环境。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学中,教师用问题“科举制的开创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回顾科举制的发展,并将学习思维引向古今对照,很快有学生主动提出了“现代社会的官员考核制度是不是在科举制的基础上延伸来的?”问题,有独特视角和深度探究性的问题反映出了学生在开放的问题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创新灵活的思维层面。

学历史能够让学生开阔眼界,导正三观,沉淀人格,要想让学生有效率地学习历史,就不能让历史教学课堂变成一潭死水,而应当以素质、能力、个性的新课程理念为核心指导,让学生轻松知历史,深度思历史。

参考文献:

第11篇

到小学教学有一段时间了,但一直不忘在初中教学历史的那段经历,对“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一直想大家一起分享。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新课标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可塑性强的初中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使他们在这个关键时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各科老师在教学中探索的重要课题。而历史学科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丰厚的土壤。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学习教材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学习七年级上册《华夏之祖》一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黄帝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贡献和尧、舜、禹的品质,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特别是引导学生了解禹的品质时,让学生讲“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并从故事中体会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那种大公无私的精神;从大禹带领人们成功制服洪水的事迹中,领悟他勤劳勇敢的品质;从大禹因为过度劳累客死他乡中体会他为国家和百姓勇于献身的精神。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学习历史人物的精神。这样在内化学生的人格方面收到了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

二、结合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虽然已是初中阶段学生,但学生对传统节日了解不多。大部分学生在节日里,除了吃,就是玩。其实中国的传统节日精彩纷呈,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是历代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中的屈原时,我借机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记住端午节的具体日期,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让学生通过调查、阅读、上网查找等方式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并由此开展历史活动——让学生课余时间了解除了端午节以外,我国还有哪些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学生兴趣盎然的回去搜集了蕴含着中国多种传统文化的的节日如春节,正月十五、八月十五……等,并了解了这些节日彰显的饮食文化,民间艺术文化,诗词文化,娱乐文化等等。这样学生更深层次地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丰富了学习生活,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三、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学习七年级上册《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让学生了解了何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意义后,引导学生小组探究今天的丝绸之路有没有发挥它原有的作用?它还有存在的价值吗?想一想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应该开发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分别说出了自己对开发丝绸之路的想法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建议在丝绸之路沿线建旅游景点,一定要保护好原有的遗迹;有的学生说采用新科技将沙漠绿化……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

四、再现当时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当时历史现象,能打破时空界限,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更好的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提高自身的素养。如:教学八年级下册《难忘九一八》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播放“”的视频,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伴随着凄怆的歌声,日军侵华给东北人民带来的种种灾难再现在学生面前,把每个学生带回了那段耻辱、不堪回首的岁月,愤怒之情充满每个学生的胸膛。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侵略时一定要奋起反抗,否则会面临亡国灭种的灾难。同时也感悟到人类社会要发展必须远离战争,热爱和平。这样让学生在生动的历史情境中感知历史,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人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试想多少年后学生可能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模糊了,而永不消逝的是学生今天具有的素养。它会让我们的学生受益终生。作为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学内容,采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历史教师一定要重视利用有着丰厚土壤的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此来实现自己作为历史教师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

第12篇

[关键词语] 注重学生 灵活多样 科学评价

历史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历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历史教学活动的作用。新课程历史教学,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可新课程进行这么多年,历史教学评价仍停留在“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方式上,过于单调、被动,过于关注学生成绩,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发展,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学,我们应该改革历史教学评价,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应该立足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针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表现和课堂教学重点内容的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语言表达能力及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与措施,查漏补缺,比较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宗旨,采取小测验、作业、观察、座谈、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评价。

发挥小测验的优势,广泛评价课堂教学。小测验评价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考查全体学生对课堂教学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以评价教学效果。其题型要灵活多样、不能单调乏味;要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不能死记硬背、呆板重现。如,在教完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时,教师出示幻灯片,进行小测验。幻灯片的内容为: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回答出下列的各题:①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经过 洋和 洋。②你能说出本课三个第一吗?③你能把3用三次,1、0、4各用两次,5、7各用一次组成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一段话吗?④下列陈述的理由能说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一史实的有( )。A、时间长,1405—1433年七次航海;B、航程远,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和红海沿岸;C、航史早,比欧洲开辟新航路早半个世界;D、规模大。”此小测验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发展为本”这一宗旨。从其标题上看,既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我能行”,增强自信心,又可激发学生的竞争机制,积极上进;从其内容上看,概括了本课重点知识,精炼而不繁锁,不占用好多时间,不增加学生负担;从其形式上看,简便易行,灵活多样,不枯燥乏味,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再现历史知识,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改革课堂作业形式,创新课堂教学评价。布置作业也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通过写做和批改来考查全体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活动。它具有简便易行,参与评价对象多,了解信息全等特点。但目前还是老一套,题量多、单调呆板重现、学生抄袭严重,不能很好地反映出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为此,要实现新课程目标,就必须改革课堂作业形式,创新课堂教学评价。一是布置开放性作业题,以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行为表现(态度、书面表达、应用能力等)。可以要求学生自制表格或编写知识纲要来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如教完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后,布置作业“请学生自制一个夏商西周三朝大事年表,其内容为重要年代、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三大项”。又如教完七年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后,布置作业“请以三个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为中心编写本课知识提纲”。这样的作业既可评价学习知识的状况,又可让学生理清基本线路,弄清各事物之间的联系,还可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可以布置有关重点内容的理解与迁移性作业,以掌握其共性和特性,发现规律,达到评价教学效果的目的。如教完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的布置作业,“请比较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段革命的异同”。还可以就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写小论文,以了解学生理解教材与综合分析归纳能力。如教完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布置学生以“我心中的外交家─”写篇小论文。二是自编作业,拓宽课堂教学评价思路。自编作业是一种融知识理解、巩固和教学评价于一体的创造性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基础知识巩固的再现性习题和综合归纳或理解分析的应用性习题去编写。自编作业的完成分为自己完成和交换完成两种形式。自己完成,可以对自已历史学习作自我评价,对自己历史学习状况有个清楚的了解,有助于认识学习目标,以及控制学习进程,增强历史学习的责任感。交换完成,除上述作用外可以使学生互相督促,团结协作,使历史测评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通过批改或查验,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书面表达、理解归纳、应用创造等能力,从而切实评价教学效果。

观察学生学习过程,创新历史活动课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录音机、录相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教育设备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记录学生在知识、技能、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成效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如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在调研汇报课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家乡发生的各种变化,来谈谈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变化和提高。教师深入到各组并录音,观察学生发言的涌跃程度、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所提问题是否符合主题,搜集的资料是否可靠、是否有其他文献资料相配合等等。最后对每位学生的表现写出书面评语,分析本课教学效果。

设计问题,座谈考评,创新评价机制。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座谈。教师在上完课后,请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座谈。其主内容可以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心里特征的情况下,设计有关问题调查了解:对教师讲解、提问、分析是否感兴趣,是否有利于理解知识,是否从心理上得到启发;或者课堂气氛是否有利 于学习,或者对老师提供的各种资料是否看得懂、是否有利于理解知识。还可以是提问本节课内容简单问题或略有发挥思维的创新开放题,还可以请学生谈谈本堂课的感想和启发、令人难忘之处或不成功之处,等等。总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畅所欲言,尽情地剖析本堂课。同时教师要做好记录,并给以学生当面或书面评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口语表达能力。过后,教师还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改进课堂教学。二是与教师交谈,重现课堂,全面评价。实录课堂或请教师听课,再请教师座谈交流,听取该教师的真实评价,看是否按《课标》要求去实施了教学,是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等等。有时教师还可以自己观看录相或听录音做个如实评价,及时得出建设性的结论,以调控和改进教学活动。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但要注重知识与能力,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但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不但要注重学生今天,也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可能。课堂教学评价就是这样,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让学生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评价过程;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协商学习任务,积极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建立档案,整理分析教学评价,认真总结得失与优劣,吸取经验,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寻求解决方法与措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实现课程目标。所以,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就是要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为基本依据,紧密联系教学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客观公正地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朱汉国 王斯德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