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0 21:56: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时间:90分钟满分:100+10分)
一、填一填。
(24分)
1.口算43×50时,可以先算(
)×(
)的积,再在末尾添上(
)个0,得(
)。
2.18个52相加的和是(
);72的10倍是(
)。
3.24×39的积是(
)位数;24×2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4.估算32×58时,可以把32看作(
)
,把58看作(
),估算的结果是(
)。
5.在里填上“>““
47×3636×47
59×603600
25×1225×13
70×18180×7
49×3839×51
47×793000
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7.(
)
×(
)=(
)×(
)=22×40
8.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二、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5分)
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
)
2.6×7的积的个位一定是2。
(
)
3.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没有0,它们的积的末尾就一定没有0。
(
)
4.25×40的积与24×50的积相等。
(
)
5.如果13×7的积是四位数,
里最小应填7。
(
)
三、选一选。
(5分)
1.79×21的积最接近(
)。
A.1400
B.1500
C.1600
2.计算45×26时,用26十位上的2去乘45得到的是(
)。
A.90个
B.90个十
C.90个百
3.与26×12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
A.26×10x2
B.20×6×12
C.26×3×4
4.估一估,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27×43=8021
B.63×15=945
C.14×25=352
5.张老师带28名同学去游览世界公园,每张门票60元,应付(
)元。
A.1680
B.1740
C.1700
四、圈一圈,填一填,算一算。
(6分)
1.
13×13=(
)
2.
34×22=(
)
五、算一算。
(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5×20=
16×30=
25+45=
13×60=
0×86=
360÷4=
5×400=
30×10=
2.用竖式计算。(18分)
16×37=
33×24=
13×23=
49×72=
63×28=
95×18=
六、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4分)
七、连一连。
(5分)
八、解决问题。
(25分)
1.三(1)班有36人,每人买一本作文书,共需要多少钱?(4分)
2.三角龙湾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辉南县东南部,属长白山系龙岗山脉。一个150人的旅游团去三角龙湾观光,如果每辆观光车限乘12人,13辆这样的观光车够吗?
(4分)
3.12位老师带6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一共需要多少元买门票?(4分)
4.一辆汽车每时行驶45千米。(8分)
(1)这辆汽车从乙地出发,向东行驶了11时后,在甲地的东面还是西面?距甲地多少
千米?
(2)这辆汽车从乙地出发,向北行驶了13时后,大约在什么位置?用“”表示出来,
此时距丙地多少千米?
5.阳光小区建有18栋楼房,每栋22层,每层3户人家。这个小区一共可以住多少户人家?(5分)
三年级
数学
下(BS)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填空。
(8题6分,其余每题2分,共20分)
1.最大的一位数的(
)倍是108,最大的两位数的11倍是(
)。
2.
一块长12m,宽(
)m的长方形菜地可以分成两块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地,每块地的面积是(
)m。
3.
里面有5个,再减去(
)个,就是。
4.估算一下,99×99的积是(
)位数,因此,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
)位数。
5.两天是一星期的,春季是一年的。
6.78÷7,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可以填(
),要使商的中间没有0,最小可以填(
)。
7.148除以一个数,商是8,余数是4,这个数是(
)。
8.填“>”“<”或“=”。
〇
600g
〇
6kg
80×19
〇
190×8
900平方米
〇
9平方分米
720÷7
〇
820÷7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5分)
1.
把8块饼干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
)
2.一个三位数除以7,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一定大于6。
(
)
3.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
)
4.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5.一袋大米约重50kg,两袋大米约重1t。
(
)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30个90的和是(
)。
A.120
B.2700
C.270
2.一块长方形的玻璃,长是10分米,宽是6分米,如果长和宽都减少2分米,则面积减少(
)平方分米。
A.32
B.4
C.28
D.18
3.一个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
)。
A.平方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厘米
4.下列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5.下列分数中,大于2的分数是(
)。
A.
B.
C.
D.
四、看图填空。
(13分)
1.如图
,
占这些图形的(
),和占这些图形的(
),
比〇少占这些图形的(
)。(3分)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分数的大小。(4分)
3.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小格表示1cm)(6分)
五、计算。
(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360÷3=
300÷5=
20×32=
+=
810÷9=
460÷2=
800÷2=
+=
20×30=
0×30=
320÷4=
+=
2.列竖式计算。(12分)
38×56=
723÷4=
576÷6=
450×14=
25×12=
678÷5=
3.递等式计算。(6分)
(128+132)÷5
840÷4×6
300-15×12
六、下面是根据三(1)班同学喜欢的课外书画的图。
(10分)
1.喜欢看什么书的人最多?(2分)
2.根据上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4分)
3.你想对三(1)班的同学提什么建议?(4分)
七、解决问题。
(23分)
1.学校组织26名男生和14名女生由2名女教师带队去参加夏令营活动,酒店房间标价是6人间120元,4人间100元,2人间80元。(8分)
(1)26名男生怎样住房合算?
(2)14名女生和2名女教师怎样住房合算?
2.右图是铺了正方形地砖的客厅地面。(10分)
(1)铺客厅用了多少块黑地砖?多少块白地砖?(两个半块看成1个整块)
目前人们及一些教师仍然持着关于阅读对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作用关系不大的观点,认为数学语言简单枯燥,没有阅读美感。从而在小学生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忽略了数学语言及其相关文化的教学和感受,数学课本纯粹是一本习题集司空见惯,教师布置看书作业时也是草草了事,小学生们往往错过了自我理解数学语言中的数学思想的机会,也“看”不出书中的问题和自己独到的体会。
二、关于小学生对数学阅读存在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不侧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多半是教师在念、学生在听;教师讲解,学生记。以至于许多小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听老师讲公式和记结论,做做习题听老师讲解。导致这种现状有三种原因:数学阅读仅是一种口号,缺少实践;数学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缺少数学阅读方法。
1.数学阅读仅是一种口号,缺少实践
所谓口号式的数学阅读表现于课堂教学上教师一面提倡多阅读课本,一面却在课堂结束前几分钟就布置好作业,接下来的几分钟给学生自由“阅读”课本,往往学生就在这几分钟完成作业,课后的阅读也只是一种形式和敷衍。这几分钟的放羊状态不仅表明教师没有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还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脱离实践,以至于学生认为数学阅读可有可无,只要完成作业就算是完成数学学习了。
2.数学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
与语文、英语、体育等其他科目比较,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并没有语文教学那样亲切生动的字词句,也没有英语那般充满新鲜感,也没有体育那般活泼,有的仅是数学符号和一些枯燥的公式,也因此课堂教学上缺乏趣味性。
3.课堂教学上缺少阅读方法
一些数学教师存在着一种主观观念,认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在于语文教学上,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忽视多小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小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还处于初始阶段,缺少主动性和探究性,他们也就以一种冷淡的态度对待数学阅读。
三、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
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学阅读等都是关于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结合小学生对数学阅读存在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课前预习、课上精读、体会数学语言中的语感、“动静”结合、讨论与读结合。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课堂上要将的内容,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初步印象,遇到一些自己感兴趣却费解的知识也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独立的疑问空间,而这个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生关注课堂上教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书上画标志,尝试提问自己等方式来指导学生如何课前预习。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中《除法》,学生初步预习该节内容,认识除法,并带着疑问怎么去用除法运算。
2.课上精读
课上精读重在教师的引导,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传授概念时,应该逐字逐句以及精心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琢磨思考教材中的例子,从教材中的例子归纳总结出除法的概念及如何运用。如除法的概念中换成其他字或者省略某些字或者加上其他字等这种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精读课本。这种培养方式不仅可以防止学生因口误或者记录笔记时产生的概念性错误,让学生更能够准确地去掌握知识概念,提升授课效率。
3.体会数学语言中的语感
数学语言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简洁和严谨。教师口头讲授不一定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学生的领悟对于收获知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苏教版的小学1~3年级数学教材,并没有给出完整的数学相关知识的概念,章节结构基本是“例子导读――想想做做――试一试――练习――活动――复习”。这种教材结构模式更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教学中就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语感,让学生掌握阅读数学的方法,阅读课本中的数学语言,从中领悟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和观点。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课《认识分数》中我们需要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内容,领悟出分数的形式以及分数的是怎么读,而课本中没有明示给出怎么读,此刻教师就起到引导学生去体会数学语言,从中掌握分数这个概念及用法。
4.“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中“动”指的是动手操作,“静”指的是用脑思考。解题方法通常是产生于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动脑思考过程中,阅读与写结合,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提升阅读能力。苏教版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本中设计模块中的做做与想想、试试,就是为了让学生“动静”结合。如第三册下《认识图形》中,课外扩展的“奇妙的剪纸”模块,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阅读,尝试剪纸。学生在完成剪纸这一任务时必须要阅读课本中介绍的图形,并且按书上介绍的步骤来操作,通过手脑结合训练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还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5.讨论与读结合
讨论与读结合,指的是由课堂讨论促进学生阅读,在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阅读中发现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积极创新的一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本阅读的过程中,并大胆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从不同出发点上启发学生去深思,从“要我读”转向“主动读”,最后做到“我能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发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法》中“想想做做”模块中“一共有448人,平均排成7个人方队,每个方队有多少人”,先让学生阅读,然后一起讨论,最后再读,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以及找出解决方法。
四、意义
加强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同时这也是符合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终身学习与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指导、文本以及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顺利完成,同时也是一种启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直接手段。
参考文献:
\[1\]乔晓燕.浅谈小学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焦作日报,2009,(6):9-10.
一、做中学——积累操作经验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学生实际能力相符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鲜活、灵动的数学,建立生动、丰满的认知表象,积累实践和操作的活动经验。
1.有趣
尽管操作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摸索,赋予操作活动更多的新鲜感。比如,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和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青青草原的美食节上,喜羊羊做了10个青草蛋糕,美羊羊做了6个青草蛋糕。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熟悉的卡通人物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热情盎然地在充满趣味性的情境中开展操作活动。
2.有序
高效的操作活动必然要有合理的序列,使得教师能够通过各操作步骤的反馈及时调整,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成功、愉悦的体验中开展后继操作实践。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操作序列,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参与。
①做一做: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②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1平方厘米?
③估一估:自己的橡皮擦大约有多少厘米宽?
3.有效
剔除操作活动表面的喧嚣热闹,要真正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得到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就必须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边做边想、边想边做。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将操作与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初步认识“11”;然后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1”,要求摆出的小棒使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再比较优化,让学生理解“把10根扎成一捆,再在旁边放1根”的摆法最直接明了,使学生明白一捆就表示“1个十”,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比中思——反刍生活经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背景丰富而独特,教师应当认真地审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对接”,及时挖掘生活经验中起到有力支撑的有益部分,同时也要注意对新知学习负迁移的干扰。
1.建立起点。甄别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发现其中与数学学习的内容有偏差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一部分为教学起点,创设出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有效情境。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我出示了理发店门前的旋转灯柱这个动态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里面是平移还是旋转”,学生往往会受到视觉错觉的影响,认为旋转是柱子在旋转,平移是彩条在往上走。由此展开教学,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区别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沟通联系。让模糊的生活经验变得清晰,让生活经验“数学化”,用数学的眼光重新观察世界,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体积的概念,我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思考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组织学生用“体积”的概念去重新阐释这个经典童话背后的数学内涵。
三、练中悟——启发思维经验
1.往前走。立足迁移,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通之处,引导学生准确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脉络,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发现的喜悦和独立解题的乐趣。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在计算长方体侧面积的问题中,当已知条件给出的是底面周长时,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让学生把一个没有上下底的长方形纸盒沿高剪开,这时立体的长方体变成了平面的长方形,再让学生观察比较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引导学生感知“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和高分别就是长方形的长和宽”,突破了难点,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回头看。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通过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培养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形成较为稳固的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累思维活动经验。
[摘 要]数学中的表象是指数学主体在观念中留下的形象。学生掌握的表象信息越丰富,对数学概念原理的认知就会越深刻、越具体。随着知识积累的不断增加,认知升级就会成为自然诉求。
[关键词]表象 积累 升级 认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55
数学中的表象,是指数学主体在观念中留下的形象,当主体不在的时候,这个遗留在脑海的形象依然可以呈现。数学表象就是一些有形信息,学生掌握的表象信息越丰富,对数学概念原理的认知就会越深刻、越具体,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自然就会呈现质变,实现表象积累的自然升级。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加强表象积累,帮助学生处理表象信息,促使表象认知质变。表象认知有一定规律,先由教材中的数联系到图形等影像,再由形象生发更多联想和想象,通过整理思维认知,最后形成数学认知体系。
一、由数到形,建立数学平面认知
数学表象认知有自身规律,由抽象的数到具体的形,看似本末倒置,其实这里讲的数和形应该是一种因果连带关系,也是表象积累升级的第一步。在数学教学中涉及的图、形、物,都是为数学的数服务的,这些图形物和数之间应该是一种平面上的两个点,而且两个点之间是一种直线连接的关系。因果关系极为显著,如果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数是数、形是形,数学表象认知就会呈现散乱状态。
如小学三年级下册中的“平移和旋转”,教学过程中要联系众多有形的东西。“小汽车运行一段路程”“轮子旋转一周”等,这些都是形的范畴。如果教师不能将数学中的数和这些形有机结合,这些形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有一位教师是这样操作的:
师:现在咱们要学习平移和旋转。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呢?我现在给大家做个表演,看我的行为哪个是平移,哪个是旋转。
(教师从讲台左面走到右面,然后原地转一个圈。)
生1:前面的动作是平移,后面做的是旋转。
师:很对。大家再想想平移和旋转与数学有什么关系呢?
生2:平移涉及方向,旋转有顺时针逆时针,也是方向问题,这应该是数学问题。
生3:平移、旋转都有快慢,这是速度问题,也是数学学习的内容。
教师将数学中的数和形有机结合起来,数学表象会更清晰、更直观。数学数理和物象形体构成平面直接连线关系,表象积累价值便大大增加。
二、由形到思,构建数学空间体系
表象积累是学生对数学现象产生的直觉和经验,属于形象思维,这个积累必然要由量变走向质变。而以表象积累为基础,发挥联想和想象,不仅能够丰富表象资源,还可能对表象进行概括、分类、整合、归结,形成新的认知,促进量变到质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表象积累越丰富,联想和想象空间就越宽广。由表象引发联想和想象,强化表象特征,这是表象积累升级的第二步。
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也为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的认知还比较肤浅,在引导时,要注意阶梯和密度,实现自然过渡。如“认识千米”,这是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师要激发学生去联想和想象,需要对学生的表象积累有充分的了解。
师:千米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生1:我听体育老师说操场跑道一圈是250米,那1千米就是跑道的4圈那么长。
生2:我爸说从我家到学校有4里路,也就是两公里,那我家到学校的距离就是2千米。
师:对,还能说得更远吗?
生3:我听说从这到北京是800公里,那就是800千米。
……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挥联想,对千米的认知表象积累不断提升,通过一系列比对,千米到底有多长这个表象信息自然更清晰了。联想和想象加快了数学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三、由思到理,升级数学认知系统
数学教学的最终归宿是让学生建立数学综合素质,而数学概念的形成,绝非是学生硬性记忆的结果。教师要传授知识,也要传授思维方式,要让学生从无知到感知,形成表象认识,再归化成理性认知。这应该是表象积累升级的第三步。学生在认知思维升华中获得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再进一步,开始了升级训练。
师:既然大家都明白了几分之一,而且这几分之一在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我们不妨模仿一下回到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最好能够举例来说明。
生1:爸爸,我们今天学习了几分之一,就是把一类东西看成一个整体,分成很多份,取其中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像你平常抽烟,一盒烟共20支,你抽一支就是二十分之一。
生2:妈妈,一共有五个苹果,你吃了一个,这叫五分之一。
这个模仿就是将学生的表象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训练,学生通过讲解几分之一,实际上是对认知的消化,而表象积累体系自然得到晋升。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石牌小学五年级88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65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31人。从去年的学习成绩来看,我班学生大部分平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平时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是由于数学基础较差,有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强,不能坚持及时完成作业,作业态度不够端正,导致作业质量不高。针对数学教学现状,本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要求: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3.较复杂平均数的求法。
4.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5.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6.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7.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8.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三、教学措施: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加强对比训练和迁移能力的培养。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4、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5.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6.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课时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一)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5课时
2.求平均数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三)约数和倍数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课时
2.能被2、3、5整除的数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3课时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意识;估算能力;估算算法多样化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估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项内容,也是数学教育界一致认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数学技能,估算具有快捷、实用、相对准确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计算速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估算的价值,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呢?下面是我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的作用
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教学中增加“营养”,让估算贴近生活,进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把感性认识转化成估算意识,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估算的兴趣,让学生从估数开始接触到估算的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例题:第一杯子装有200粒黄豆,右边的两个杯子里的黄豆大约各有几百粒?让学生猜测大约有多少粒并说明理由,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就在生活中,可以现学现用。估算与实际生意紧密相关,估算与其他的数学知识也密不可分,低年级估算能力要与准确熟练口算为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把估算的方法教给学生,如“去尾法”、“进一法”,例题;估算48+8时,教会学生可以把48看作50, 8可以看作10, 50+10=60, 所以估计48+8的得数不会超过60。
二年级下册例题:电话机单价98元,电饭煲单价192元,自行车单价403元,电风扇单价105元。妈妈带了300元买一部电话机和一个电饭煲,够吗?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大约需要多少元?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这样教学,让学生通过整理信息、观察、比较、分析,给学生提供了估算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估算就在生活中,学习估算也是很有趣和必要的。
二、鼓励估算算法的多样化
《新课标》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估算既然是一种计算,也会出现多种估算方法。估算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了。无论是“加减的估算”还是“乘除的估算”,估算方法都是先把算式中的数看成跟它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近似数”,再通过口算算出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肯定和鼓励学生总结出的估算的多种思路和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不必强调学生用其中的哪一种,让学生理解估算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是合理的,就能存在的。我在教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数学内容中,逐步培养学生估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估算能力,目的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只有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二年级下册练习题: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到剧场去看木偶戏,一年级有195人,二年级有198人,剧场共有400个座位。够吗?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最后让小组汇报,学生们的情绪很高,各小组都呈现自己的解决方法。
方法有①:直接计算,195+198=393,393
方法②:将195看作200,198看作200,200+200=400,400=400,够坐。
方法③:将195看作200,200+198=398,398
方法④:将198看作200,195+200=395,395
这样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对算法进行自主修正、反思、选择、确认,从而实现算法的优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方法之间的关系,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升估算策略的多样化,也帮助学生形成优化意识,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三、 加强估算的准确性及习惯
估算教学并不是单一的计算技能训练,它有机地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以熟练的口算为基础,为精确的笔算服务。学生的估算能力越强,计算能力也会越高。估算可以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创意和智慧。估算教学中让学生在“估一估”后再“算一算”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合理性,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差距,从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二年级下册例题:每盒有48枝水彩笔,先估算3盒大约一共有多少枝,再用竖式计算。这样教学不但关注了笔算和估算的训练,也让能学生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精算过程中应有估算,即利用估算来寻找精算的错误,其实估算中也会用到精算,精算与估算是一组不可分割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先让学生应用估算的方法估计商是几十多还是几百多,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样教学是让学生通过估算对计算的结果作大致的判断,计算结果出来后,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估算,以验证计算的正确性,让学生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
【关键词】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实践
一、突出学科特征,散发数学味?
整合各个独立的学科,融合学科差别、建立大学科观是国际上教材编写时的共同趋势。但“融合”不等于“溶合”,不可以上着数学课却感觉是在搞社会活动,这样张冠李戴就丧失了学科特点,数学课必须要坚持数学特色。
散发数学味首当其冲就是要简约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要落实四基,于是为了达成所谓的情感目标,那些贴着爱国主义、互助友爱、公益环保等的标签都跑进数学课堂。由于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不像“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那样有鲜明的知识特点,它更多的是三部分知识的有机揉合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一些教师就以为是没有新知识,在教学内容轻松简单的情况下增加思想价值来为自己的课堂加码,这样的想法是很肤浅的。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旅游费用的计算》一节综合实践课,曾有教师在旅游景点的选择环节就安排“看图片”“说经历”“谈感受”“选景点”四个步骤,近十分钟被强行挤占。可想在费用的理解、选择和计算等的教学上会是怎样的仓促,一节课就在学生涂涂画画中草草收兵。简约教学目标就是要突现数学学科内容,那些数学所特有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是必须要“放在头版头条”的。数学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要用数学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学数学才是最持久,也是最强大的动力。
二、整合数学知识,强调综合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综合与实践”的解释之一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很明显该注解的关键词中有“综合”,换句话理解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综合性的数学内容。正是借助这种综合性强的课程载体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不仅是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的联系,也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面积是多少》一课,学习如何计算复杂的图形面积,学生不仅需要综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还要灵活选择分割、拼接、旋转等解决方法,在不规则的面积问题上还要将精算与估算有机结合,这里就很好地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综合。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图形的特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化腐朽为神奇。又如,学生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可以创设《小鬼当家》的活动内容,在课余时间利用表格记录一周里全家的日常开支,绘制成折线和扇形统计图。一方面既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巩固了统计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理财常识,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开支,从小培养理财意识,也与语文教科书中设置的“勤俭节约”主题单元教学相得益彰。
三、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实践性
如果说综合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践就是一种探索精神,是可以享用一生的学习品质。教师在教学其他三个板块的内容时是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则是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它需要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开展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既要“全程”也要“全员”。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活动流程是收集图形、观察特点、寻找并画出对称轴、创作轴对称图形。活动前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用自己极具个性的方式捕捉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拍照、绘画、录像、采集等。学生亲自实践了,他们的感官印象才深刻,没有了实际的观察,所谓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就成了部分人的独家发言。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发生在课外,在课内也一样可以生动模拟。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小小商店》就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室内开办“小小文峰超市”。学生自己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并事先向家长了解具体的价格,再准备一些仿真的纸币。活动时学生扮演顾客、导购员、收银员等,自由购物、自行结算。在模拟实践中积累“买”与“卖”的经验,增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完善课题过程,加强研究性
二年级的学生应把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个长期学习的重点,而这个习惯都是从小就开始注重培养起来的。对于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呢?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了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
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
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
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
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
1.角的动态定义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2.角的种类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负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0角:等于零度的角。
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则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则两角互为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还有许多种角的关系,如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中,主要用来判断平行)!
3.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 分配律,消去律。
随着数学的发展, 运算的对象从整数发展为更一般群。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一、在常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以往,有的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是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那里,带者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课堂学习效率。教学时间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即使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2、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是良好课堂秩序的一种保障,学生每次上完课后及时收拾好上节课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用品如课本、工具书、练习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并要按一定顺序摆放。这样既避免了课堂上杂乱无章的现象,又节省了课堂时间。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1、培养良好的坐姿习惯
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柔韧性非常好,但同时也非常容易受到“冲击”。小学生在读写时如果坐姿不正确,久而久之,将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很有可能造成骨骼的变形,不利于身体保持平衡,出现驼背或肌肉疲劳等症状。为了改变这种不良习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要用一句话来提示学生,“坐如钟”一句简短的语言,能提醒学生及时改变不良的坐姿。我还经常告诉学生坐姿与自己的视力也密切相关。不正确的坐姿会造成眼睛的疲劳、使眼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以往,势必导致视力的下降。不良坐姿也会影响自己将来身体美,不良坐姿还会影响将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信正确地引导培养,学生均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首先,重视学生书写的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来分析为什么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而且书写质量很差,这跟书写习惯养成有密切关系,那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书写姿势的培养。严格要求,反复强化。良好习惯的形成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如:坐时要端正,腰杆挺直,要求眼睛视线与水平面接近直角,距离在1厘米左右,这样既保证了脊椎正常发育,又做到了用眼卫生,书写时不要求多,也不要求快,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书写习惯。除严格之外,还有一个反复强化持久要求的问题,只有反复不断地强化练习,才能使学生逐渐适应,最终才能养成习惯。所以书写习惯的培养就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课堂上只要是提笔书写,我就让学生想口诀:书写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这样学生通过简单的儿歌来强化记忆书写的正确姿势。长此以往,一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受益终身;然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坚信,只要锲而不舍,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然会逐步形成。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还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是学生学习了混合运算之后,先后顺序搞不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认真读题,抓住关键字眼,找出已知条件,认真分析,每道题至少读两遍,达到题意弄明白方可解答。
要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应用题的解答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学会认真思考。认真检查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不愿意检查,也不会检查。既然学生在这一方面有欠缺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指导、多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检查方法,在检查中使学生意识到认真检查的重要性,从而能坚持认真去做。
认真验算的习惯,很多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每次写完题之后就感觉万事大吉,大功告成了,为此以往很多老师采取批评的态度,但结果没有太大的改进。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的方法,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等书写清楚规范,竖式要写清楚,排列整齐,以便检查。培养学生学会认真审题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平时多引导、多检查、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逐步养成。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解析1、计算要过关: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数学的学习中要求的比较多,比如数学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2、枚举是难点: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如数学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建议家长可以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3、应用题要接触:
[关键词]北师版 数学教学 “坎”
我喜欢阅读教学杂志,每当看到作者提出现行的北师版教材种种缺陷时,我总感到有一种隐隐的痛,想集许多专家智慧于一体的新教材,怎么会有这么多不足?也许是广大一线教师初次接触新教材,缺少磨合与交流造成的。
新教材战胜老教材这是历史的必然。北师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以其崭新的姿态承载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艰巨任务。人们欢天喜地地接受了新教材,却还对新教材挑三拣四。可见,人们是喜新厌旧的,同时人们也是怀旧的。
从客观角度一分为二看:新教材不如老教材知识系统性强,这是大家公认的。新教材知识跳跃性强、衔接性差,有些知识总好像有一道“坎”不能越过,有一层“膜”不能点破,而这个“坎”、这个“膜”就是细节。针对北师版教材的特点和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中我是如何越过教材知识中的那道“坎”。
一、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正确的判断平年和闰年。要判断闰年的依据是一般年份是4的倍数或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会计算一位数除四位数和整百数除四位数的基础上,而实际情况如何呢?学生仅仅会计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和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新知识的生长点在哪里?备课时,我也困惑过。新授前我决定用一课时进行“恶补”――铺垫,帮助学生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1)判断一般年份是否是闰年的知识生长点――一位数除四位数,利用迁移规律铺垫。如:1998÷4,2008÷4…一位数除四位数与一位数除两、三位数比较,计算方法相同,只是商的位数增多了,使计算复杂化,可以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略加点拨。(2)判断整百年份是否是闰年的知识生长点――整百数除四位数计算方法是新知识,我认为重新教学三位数除四位数的法则比较费时,决定转化思路,把整百数除四位数转化为整百数乘一位数,采用估算铺垫。如,2100÷400;2400÷400……转化题目:2100与2400谁是400的倍数?想400×()=?学生利用口诀想乘法比算除法要简便得多。这样,学生克服了计算的困难,就找到了新知识的生长点;只要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就能实现这个教学目标了。
二、给学生多铺些垫脚石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在计算小数除法过程中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由于教材和教参没有专门介绍小数除法的意义,特别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意义,就是教材例题和练习也忽略了对这个教学难点的突破,学生利用除数是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时出现了障碍――不理解算理。我在反复通读教材和教参的基础上,决定给学生多铺些垫脚石,帮助他们越过教材知识中的那道“坎”。
1.利用迁移规律铺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学生可以在对比练习中理解算理,体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意义。
例1:小红5分钟做80道题,平均每分钟做多少道题?小红做一道题平均需要几分钟?
分析:要求“平均每分钟做多少道题?”就是把80平均分成5份,计算每份是多少,是以前学过的整数除法;而要求“小红做一道题平均需要几分钟?”是把5平均分成80份计算每份是多少,却是求平均分的小数除法。
2.利用乘除法的关系铺垫
例2:(1)每个本子0.5元,买6个本子共花多少元?
(2)每个本子0.5元,小红用3元钱可以买几个本子?
分析:(1)中要求“共花多少元?”就是算6个0.5是多少,学生容易理解算理;这时出示对比练习题目(2):每个本子0.5元,小红用3元可以买几个本子?算理可以理解为几个0.5是3,相信学生是能找到计算方法的。
3.借助数量关系铺垫
例3:一只蝴蝶0.5时飞行3.9千米,这之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过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例3可以利用路程÷时间=速度理解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意义,突破教学难点。
4.在对比练习中渗透数量关系铺垫
例4:(1)妈妈买6个苹果共花3.12元,平均每个苹果多少元?
(2)妈妈买0.6千克苹果共花3.12元,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一、教材内容结构比较
小学数学教材人教实验版与修订版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外,还注意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从二年级开始增设数学广角单元,标有“数学广角”名称的具体内容编排如下表1:
表1实验版和修订版教材中“数学广角”内容比较
1.从内容数量上看,实验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未编排“数学广角”的内容,所以比修订版少了一课,另外,修订版教材中增加了六年级上册“数与形”的内容,而删减了之前实验版中的“数字编码”“等量代换”的内容。
2.从内容安排上看,相同内容所安排的年级进行了调整。例如,鸡兔同笼问题,之前的实验版安排在了六年级上册,而修订版则安排在了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则由之前的四年级下册调整到了五年级上册;相比实验版教材,对于简单排列组合和逻辑推理部分的问题,在修订版中被分散到了二年级上下册、三年级下册。
3.对于题目名称,修订版也做了调整。在实验版教材中,各个年级数学广角单元的标题都是“数学广角”,没有明确问题的分类,容易导致问题归类出现歧义;而修订版的题目则是“数学广角”然后紧跟一个小标题,例如“数学广角――搭配(一)”这种形式,使得“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一目了然。
4.对于内容的表达,相同内容的表述亦不相同。以“烙饼”问题为例,对话框添加了填空,总结烙饼问题的本质。此外,相较实验版而言,修订版教材则增加了文字,用来叙述题目背景和问题,再结合图片更为高效的描述给出解题关键信息,然后由小朋友或者小精灵的对话框提示解答思路,图文结合更为紧密,易于学生理清思路,学会表述答题过程。
二、教材内容呈现顺序比较。
1.“数学广角――优化”内容编排顺序的比较。
实验版:例1“烙饼”问题 例2“沏茶”问题。
修订版:例1“沏茶”问题 例2“烙饼”问题。
虽然“沏茶”和“烙饼”问题都属于运筹学中的内容,但是从两个问题的难易程度来看,学生对于“沏茶”问题比“烙饼”问题更容易理解,因此修订版教材进行了调整,从易到难有梯度地进行安排,让学生在学习中由简到繁地过渡,便于学生接受。
2.“笛Ч憬恰―找次品”教材编排结构的比较。
实验版: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
修订版:掂一掂称一称卡片模拟称一称说一说。
相比实验版而言,在修订版教材中新加了一个“卡片模拟称一称”的过程,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容易地找到次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感知“找次品”的过程,符合“四基”中的“基本活动经验”,有利于学生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材例题和习题设置比较
教材题目主要是由例题、习题两大部分组成,以下围绕几个典型问题的例题、习题处理进行比较。
1.优化问题。
在修订版教材中,把“船只卸货”的例题进行了删减,只选取了“沏茶”“烙饼”两个例题。
考虑到“优化”属于运筹学中的问题,“优化”这部分内容无论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一定的难度,而从学生对于 “船只卸货”问题的例题教学反馈中,我们发现它比“沏茶”“烙饼”问题要更困难一些,所以修订版教材中将其进行删减后,大大降低了“优化”这个内容的难度,让学生学习起“数学广角”更易接受,并且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2.植树问题。
比较两版教材中“植树问题(两端不栽)”的例题后发现,在修订版中,“植树问题(两端不栽)”解题过程中突出了“线段图”,并直接提示以递推方法总结规律。
这种显化图形的方式,使得“抽象”的文字在几何图形中“具体化”,加之直指要点的对话方式,符合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思考习惯,利于知识的理解,搭建了很好的“图形支架”,降低了学习难度。
3.“鸡兔同笼”典型习题。
实验版:今天要为学校买篮球和足球共6个,一共231元,问:篮球和足球各买了几个?
修订版:今天要为学校买篮球和足球共6个,一共210元,问:篮球和足球各买了几个?
对比实验版和修订版“鸡兔同笼”的两个习题,不难发现,题目中有一个条件进行了改变,实验版中“一共231元”改为了“一共210元”,其余条件无变化,钱数减少也就意味着计算时数据变小,即习题难度有些许的降低,从而突出了“鸡兔同笼”这一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理解、列式、方程思想、建模思维比计算更为重要,并且还可训练一题多解的思维,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性。
4.比较两版教材“找次品”中典型习题。
观察实验版和修订版中“找次品”的两道习题不难发现,两道习题题目完全相同,但观察解题过程,两版教材的“用图表示称的过程”这个部分的图示有细微的改动,实验版教材中图示只有“平衡”“不平衡”两个分支,后面部分是省略号,而修订版教材的图示“平衡”“不平衡”之后又分别给出了两个分支,这也就意味着提示学生之后还要称的次数,直到把“次品”找出。虽然这样的改变很细微,但其实在解题时相当于将称量的进一步思路和操作给出了明显提示,从而加深了小学生对分类讨论思想的理解,还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解题兴趣。
四、结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13-01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利用建模的方法,使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引出数学问题,拉近数学与生活、生产之间的距离,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模型化思想。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数学建模高效达成,让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策略。
一、数学建模的内涵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原型,为了某一个特定目的,作出必要的一些简化和假设,运用恰当的数学工具抽象为数学问题,并通过解答问题来解释现实中的问题,我们把数学知识的这一应用过程称之为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二、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渗透建模思想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根据小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心理特点,适当地给学生布置“问题陷阱”,设置有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对学生的大脑皮层进行强烈的刺激,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诱导他们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教材中的每一个数概念就是一个数学模型,自然数、分数和小数都是现实模型的抽象。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一课时,教师运用一组数据导入新课。下面是两个小组一分钟做题数统计表:
教师提问:哪组获胜了呢,为什么?
教师继续出示,第一组请假的一个同学后来也加入比赛。
教师追问:你还能判断出哪一组获胜了吗?
生:根据比赛总成绩我们判断第一组获胜。
这时有同学质疑:虽然第一组做题的总数比第二组多,但是两个组的人数也不相同,这样做比较不公平。
教师追问:那该怎么办呢?生讨论得出用平均数进行比较两组比赛成绩,这样比较公平。
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平均数这一隐藏的概念,在两次进行评判中解读、整理数据,学生产生了思维认知上的冲突,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平均数”这一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模型”的力量。
(二)践行探究交流,经历建模过程
建模就是建立模型,是小学生在探究交流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如,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两幅图,让同学们看图搜集信息。从第一幅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第二幅图的意思谁会讲呢?(有3个小朋友去提水,还剩下2个小朋友)谁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3个,还剩下2个)大家说的可真好,你们能根据这两幅图的意思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么?(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3个,还剩几个?)(还剩2个)能不能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呢?请大家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情景图和学具图都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板书:5-3=2。
师:你能说说5表示什么吗?3和2又表示什么?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数学问题,5-3=2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生1:小明有5瓶酸奶,喝掉3瓶,还剩2瓶。
生2:我有5个桃子,吃了3个,还剩2个。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渗透了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通过发散思维和联想赋予“5-3=2”以更多的“模型”意义。
(三)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数学“源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目的。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稍复杂的方程》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二人买了3杯可乐2个热狗,一共花了23.5元,一个热狗为5.5元,一杯可乐需要多少元?
①引导建模,找关系式。
单价×数量=总价;可乐总价+热狗总价=总价
学生分析、归类:单价(x)×3杯可乐+5.5×2个热狗=23.5元
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建模的过程,形成了解题模型。
②独立列式,自主探究。
让学生充分感受这类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要求学生把它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再用数学方法进行解答。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可以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