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5 12:31: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药学类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药学;多元化;实习模式;实习就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151-02
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地位。[1]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各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认真做好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改委、教育部等7部委联合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2~2015年)》指出:要加强就业服务和援助计划,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与就业指导,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职业培训。可见,开展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等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必备措施。其中,毕业实习作为药学类专业教学的必备环节是帮助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2]对毕业实习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培养具有竞争力的药学类应用型人才是必然趋势,是药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工作。
一、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
1. 企业不愿接收实习生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实习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由于涉及到经济利益及生产和安全等问题,部分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实习。一家杂志针对国内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企业已经不愿意接收实习生。[3]
2. 实习经费不足
近几年,在高校扩招的同时,实习过程中涉及到的交通、食宿、管理等费用也逐年增加。在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实习企业的选择,也无法保证实习的时间和实习内容的深入。导致了毕业实习效果得不到保证,影响了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4]
3. 实习与就业存在矛盾
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传统的实习模式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内容、地点、时间都是固定的。这种实习模式导致学生毕业实习与找工作的黄金时间发生冲突,分配的毕业实习单位与就业实习单位发生冲突。没有落实工作的学生将毕业实习摆在从属地位,而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也认为毕业实习对就业威胁不大,投入精力明显不足。即使学校为学生安排的实习单位有留用机会,也因为大家争吃一碗饭,对提高就业率意义不大。
现代高等教育提倡个性化发展,教育要实现教育多元化才能与当今多元化的全球社会相适应。国外大学一般注重多元化教育,[5]我国教育工作者近些年来也在教育多元化领域多有创新。而在药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因考虑到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所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加强学生的个性培养存在一定的弊端。[6]因此,对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构建多元化毕业实习模式,是对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益补充,是个性化教育的具体实践。
二、探索多元化实习模式,实现毕业实习就业一体化
1. 多元化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
(1)发挥主动性,自主选择实习方式与实习方向。在第七学期初召开实习准备会,将毕业实习必要性和实习计划告知学生,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对需要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提前做好准备。建立实习信息平台,使学生适时获取实习信息。同时在开通学校教务系统基础上,开发毕业实习网络化管理系统,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查询相关指导教师的带教计划、实习方向和研究课题,完成师生互选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这样,实习起来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确保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2)实行实习协议制度,明确权利义务。学校应与校外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校企双方共同担负人才培养任务。协议中明确厂方与校方在实习过程中的权责,企业应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就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要求等进行双方约定,保证实习目标明确,管理考核有据可依。学校应与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和实习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协议中主要包括实习单位的工作纪律、实习单位免责事由和违约处理等规定,包括为实习学生提供必要的岗前培训和合适的实习内容、实习报酬和补助、对实习生伤亡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实习生权益的内容说明。[7]
(3)统一考核、评价标准。科学合理的实习成绩考核方式是实现实习效果的有力保障。要制订编写《毕业实习指导手册》,《手册》必须有明确的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及具体要求。对于多元化毕业实习,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实习结束都必须在教务网提交实习周记、中期自查表、论文进度计划表、实习鉴定册、毕业考核成绩评定表和指导教师评审成绩表及毕业论文。才允许进入毕业论文答辩环节。
2. 药学类专业多元化实习模式的构建
药学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药学在世界各大经济领域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医药公司的年经济效益增长率已经高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1] [2]并且,由于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一、我校药学类专业学生近三年毕业实习工作概况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类专业作为实践性学科,毕业实习是药学类各相关专业后期实践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药学院每年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实习计划,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实习时间不少于16周,毕业实习工作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岗前培训,实习岗的设定与分配,实习过程监管,毕业论文管理、实习成绩综合评定等主要内容。其中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论文提交、论文评阅、论文修改、论文答辩等环节。近年来,我院药学类专业实习生人数较多,也给实习安排、管理、就业等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从实习岗位分配情况表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留在本校和科研院所等主要基地来完成实习的,由于严抓毕业论文答辩,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的数量逐年下降。
从毕业论文的成绩分析上来看,校内基地的论文优和良成绩的数量还是明显高于校外基地,说明校内实习基地的质量还是高于校外。
二、毕业实习工作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
药学院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由学院相关领导、教研室主任、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组成毕业实习领导小组。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相继制订和修订了《药学院本科毕业实习手册》、《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毕业实习及论文工作实施办法》、《药学院关于加强对本科毕业实习工作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对毕业实习时间、实习内容、请假制度、毕业论文要求、毕业实习考核等有关问题做了相关修订。
办公室负责制订实习计划、下达实习任务、与实习基地沟通和指导教师的选派、组织论文答辩等工作,以及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过程监督等。各个部门联动,能够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生活、学习、思想、纪律方面都有专人负责,推进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学院将实习与就业相结合,通过实习促进就业。学院和有招聘意向的有关用人单位沟通,邀请其到学校举办招聘会先聘用学生,后安排实习。此外,还与签订实习协议单位联系取得实习名额,在安排实习前根据学生的就业意愿安排实习岗位,力求达到实习促进就业,就业带动实习的效果。
推行毕业实习双导师带教制,确保学生实习质量。学院为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实习生配备中级以上职称的校内教师为第二指导教师。第二指导教师除了在实习过程中做好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开题、结题等阶段性的指导,还在学生返校后,负责学生论文撰写的指导修改和初步审评。[3]
(三)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学院不断拓展药学类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不断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4]通过在药学院科研实验室、研发中心、人参研究院等部门建好校内主基地,同时也与省内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为主的18家校外实习基地签订了实习协议。这些实习基地包括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省药品检验所等省内一流的医药研发机构,也包括修正药业集团、北京双鹭药业、敖东集团、吉林紫鑫药业等国内知名的药品生产企业。这些基地科研水平高、设备先进、专业仪器门类齐全,能够满足学生实习的专业需求,保证实习质量,通过实习也缩短了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期。
(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在实习前强化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开展专题讲座,把20项基本技能考核和综合性实验作为毕业实习的一部分,纳入教学计划并赋予学分。20项基本技能都是化学基础课各种基本实验操作,综合性实验根据不同专业,分为三类,中药学类学生完成中药来源、鉴定炮制加工提取分离制剂成品质量检验药理药效的全过程;药学和制药类学生完成原料、药物合成制剂成品质量分析药理药效药物代谢全过程;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完成生物药物发酵制剂质量分析药理药效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为毕业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获得了实习基地的好评。
学院定期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到各个实习基地检查实习生的实习内容和进度,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和毕业论文撰写情况,及时总结,做好实习监管。
严格做好出口把关。每年5月末学生从实习基地返校后,利用1周左右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修改和完善,在6月初由学院统一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组根据学生论文创新性、规范性、科学性及学生答辩情况打分,近三年评选出优秀论文167篇,但同时有28名学生因论文不合格延期答辩,其中有12人因延期答辩不合格而延期毕业。
三、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药学类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当前实习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毕业实习与就业矛盾,个别企业要求签订三方协议的学生在实习期就进入试用期状态,实习期间安排大量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内容较少,与毕业实习相关性不强等。
目前学生在就业去向上选择医药销售类岗位的学生比重偏大,部分企业要求学生提前上岗,这部分学生的实习条件参差不齐,实习质量无法保障。
实习单位反映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自律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差,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实习学生提出的要求主要围绕个别单位专业不对口,部分生物制药、制药工程等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内容与中药学、药学等理学类专业学生相同,不能体现工科专业特色和要求;个别单位因科研条件所限,带教教师指导不足等原因也影响了个别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四、提高实习工作质量
(一)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将实习工作做精
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及学科的特殊要求、根据医药行业的需求和医药教育发展的状况,充分考虑学生就业、考研、教师的科研工作以及横向联合科研项目的需要,制订针对性、实效性更强的实习方案,特别是要做好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等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实习方案设计。
(二)要以内涵建设搭建框架,将实习工作做硬
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带教教师的培养,为毕业实习工作提供有力保障。[5] [6]要重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听取他们对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专家指导、项目合作、带教教师交流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支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带教教师队伍,提高实习质量。
(三)要完善和健全各项制度,将实习工作做细
要进一步完善实习工作的质量监控体系,针对学生就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形势完善毕业实习教学和管理办法,为实习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实习检查制度,由药学院领导、专家和教学以及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组成实习检查小组,加强对实习工作的交流与检查,要通过实习小组负责人对各实习点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实习监管。
(四)要明确各方人员的岗位职责,将实习工作做实
药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包含的环节涉及学生管理、教学、就业等多个部门的工作范畴,不应只是教学部门或行政部门的事,要明确各部门、实习基地各方人员在实习过程中的管理职责。只有既有横向分工,又有相互协助,才能做好现阶段的实习教学工作。
[关键词]PBL教学法 仪器分析 实验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054-02
[收稿时间]2013-05-30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编号:2013JGZ138)。
[作者简介]冯旭(1975-),男,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药学。覃洁萍(1962-),女,广西南宁人,教授,研究方向:仪器分析。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很多院校采用了PBL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尚未见到PBL教学法在药学类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报道。限于实验条件,我校HPLC、GC等大型实验仪器数量不足,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中存在以示教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的现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提高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运用PBL教学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旨在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
一、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2008、2009级药学类专业学生,6个班共398人。
(二)方法
1.设立对照组与实验组,将学生按自然班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2组的实验题目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授课。
2.选择适合学生能力的、方法可行的、有代表性及实用性的实验内容。本研究以“穿心莲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和“中药冰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2个实验为主要内容。实验组在理论课上向学生提出实验题目,
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提出实验任务和要求及需要弄清楚的几个问题,对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不做具体交代。让学生自由组合,以4个同学为一组,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围绕“穿心莲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和“中药冰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这两个问题,选择实验方法,自行查找资料,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3.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试剂和材料,对照品和供试品的制备方法,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等。教师对学生小组的实验设计提出问题,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实验设计合格者方可进行实验研究。
4.实验课上实施学生设计合格的实验方案,教师为其实验提供服务。
5.成绩评定采用将实验设计、提问回答情况、实验的实施情况及实验报告结果分析等因素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
6.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验课上向同学们介绍仪器和方法,进行演示性实验。
7.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PBL教学法的必要性、对PBL教学法的实施情况、PBL教学法对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所学知识的掌握及对知识的理解应用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抽取20人进行实验内容的考核,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掌握程度。
二、结果
1.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60份,回收260份,回收率100%。详细调查结果见表1。
2.对照组考核的平均成绩为73.2分,实验组考核的平均成绩为84.7分。
三、讨论
1.从调查结果上看,PBL教学法在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中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实验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教学实践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这正是PBL教学法的特征之一。实施PBL教学法后,认为提高学习积极性效果好和较好的占84.4%,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效果好和较好的占83.1%,提高归纳总结能力效果好和较好的占68.6%,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好和较好的占77.7%,对提高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效果好和较好的有占93.2%。以上结果证实了PBL教学法对实验课教学是有帮助的,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较好的效果,大部分的学生对于PBL教学法是认可的,教学效果良好。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因本校实验条件有限,本校HPLC、GC等大型实验仪器数量不足,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以示教为主的情况:实验题目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制订及所用仪器设备等均由教师安排,实验时由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操作示范,而不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即可。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PBL教学法的应用使实验课教学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查找资料、实验设计、进行实验以及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都由学生自行完成。PBL教学法把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了实验教学内容体系。PBL教学法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发生了改变,减少了演示实验,增加了研究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动脑思考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带入实验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PBL教学法的应用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BL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教师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探索的能力。在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具有观察和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能灵活处理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具备广博的知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四、结语
PBL教学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根据实验目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了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今后,如何继续改进这一教学模式,推广教学应用的范围,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肖湘. PBL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1).
[2] 徐爱凤,郭继龙. 病理学实验教学中PBL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
[3] 王朝晖,童巧珍,周日宝,刘湘丹.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PBL教学法的应用[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9).
[4] 张阳,李淑慧,胡川闽. 基于PBL模式的临床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教学的初步探讨[J]. 当代医学,2010,16(3).
关键词:关键能力;教学模式;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68-02
一、关键能力内涵与界定
关键能力即通用能力,是指撇开具体职业特性的、现代职业人都需要具备的、在各种职业都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力。通用职业能力在国际职业教育界已是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在德国和澳大利亚称之为“Key Competencies”(关键技能),英国称之为“Common skills”(通用技能)或“Core skills”(核心技能),美国称之为“Foundational skills”(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20世纪70年代,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腾斯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并强调这一能力是个体进入日益复杂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是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德国学者从能力性质角度把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基本职业能力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关键能力又称综合职业能力,它是一种不受时间及专业限制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所必需的核心本领。关键能力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关键能力,指从事各种专业都必须具有的基础能力;二是方法关键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三是社会关键能力,指个体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能力。
我国劳动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课题组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职业技能开发的需要,结合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设计我国核心技能包括以下八个大类:(1)交流表达:通过口头或者书面语言形式以及其他适当形式,准确清晰表达主体意图,和他人进行双向信息传递,以达到相互了解、沟通和影响的能力。(2)数字运算:运用数学工具,获取、采集、理解和运算数字符号信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3)革新创新:在前人发现或者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者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4)自我提高:在学习和工作中自我归纳、总结,找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扬长避短,不断自我加以调整改进的能力。(5)与人合作:在实际工作中,充分理解团队目标、组织机构、个人职责,在此基础上与他人相互协调配合、互相帮助的能力。(6)解决问题:它是指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有效地利用资源,通过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制定并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适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能力。(7)信息处理: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的能力。(8)外语应用:在工作和交往活动中实际运用外国语言的能力。
二、高职学生培养关键能力的必要性与实施途径
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发展,职业教育不是仅仅将人训练成专业工具,而是要使受教育者能在职业和社会中不断成长。《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培养学生适应职业的良好职业能力,而且还要为适应今后自我学习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甚至应有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现今社会,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加快,岗位转换加速,如果职业关键能力缺失或不强,则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甚至危及生存。
职业学校培养高职学生关键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进行课程改革,建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职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建立一批长期合作培养学生的实习基地;搭建创业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创业等。
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教育过程中设置的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一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课。其内容、知识范围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桥梁与纽带作用。职业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程既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强调实践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既有其学科的特殊性,又有很强的与专业课紧密相连的基础性。对专业基础课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及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刚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的学生,由于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很少,加上专业基础课内容比较枯燥、抽象,系统性差,比较琐碎,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这就使部分学生产生了“不知道怎么学”、“这些知识学了没用”的想法,从而对该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这些情况就要求专业基础课的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基础课的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和懂得其与专业课的联系和在专业上的应用。
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方法不同其教学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专业基础课目前多采用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方法,授课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基本处于被动位置,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主动提问或敢于就不同见解与教师商榷。实践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成为学生关键能力的迫切需要。
四、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内涵。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确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以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尊重学生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且联系实际问题学习,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可分为资讯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评价阶段,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教学质量最终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反映和体现。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获取真知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素质的变化。
行动导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包括“大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张贴版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七种常用教学方法。
2.以《生物化学》教学为例,演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关键能力的培养。
3.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标准,专业基础知识与关键能力相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既要考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更要考虑是否加强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以致用,以用促学,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计划、独立实施与独立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特别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职业能力为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徐朔.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和原则[J].职教论坛,2007,(10).
[2]樊萱.试探职业教育中不同课程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选择[J].职教论坛,2011,(11).
中专学历不可以报考执业药师。2020年是中专学历可以报考执业药师的最后一年,2021年起,中专学历考生无法再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了。中专学历考生成绩有效期最迟截至2020年12月31日。
执业药师报考条件
(一)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专学历,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5年;
(二)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3年;
(三)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硕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1年;
(四)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博士学位;
(五)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相关专业相应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年限相应增加1年。
(来源:文章屋网 )
理科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
文科考: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
2、高起专考试科目
理科考:语文、数学、外语。
文科考:语文、数学、外语。
高中起点升本科、升专科的文科和理科数学考试科目,统一采用文科数学试卷。
艺术类专业,数学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供学校录取时参考。
外语分英、俄、日三个语种。考生可根据招生学校要求,任选一种。
3、专升本考试科目
专升本各学科门类全国统考科目均为三门。两门公共课为政治、英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确定(共分八类),考试科目为:
①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中医及中药学(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考大学语文。
②艺术类(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考艺术概论。
③工学、理学类专业基础课考高等数学(一)。
④经济学、管理学、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中药学类除外)等八个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考高等数学(二)。
⑤法学专业基础课考民法。
⑥教育学(职业教育类一级学科除外)专业基础课考教育理论。
⑦农学专业基础课考生态学基础。
⑧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专业基础课考医学综合。
关键词 药学学科建设 教育结构 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n Pharmac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WANG Xing, MA Chaoying, YAN Zhiy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1)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d analyzes on China's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ational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social needs, such as 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deas were discus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llege pharmacy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pharmac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education structure; social needs
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状态体现了高等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在我国药学学科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药学学科的建设,以适应我国医药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 学科基本概况
药学是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药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代药学学科是一门应用型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兴交叉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经济学、数学、基因组学等和药学学科进行交叉和发展,对药学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①
2 我国药学学科的发展特点
2.1 药学类院校逐渐增多
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大体上经历起始(1906-1949年)、调整(1950-1970)和发展(1970至今)三个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开办药学类专业培养药学人才的任务主要是医药院校。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就业趋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设置药学类专业。截至2006年底,设置药学类、制药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共472所,是1978年(41所)的10.98倍,是1999年(96所)的4.92倍。其中本科院校269所(不包括部队院校),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8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含高专)165所。
目前大多数开设药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特别是新设置专业院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方面存在着定义不清,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学生就业后适应能力不强。②
2.2 重研究轻应用的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以“精英化”为主,注重培养从事药学基础性研究与创新药物研制的人才,而对具备生产、质量控制和研发等实践能力的人才等的培养严重不足。这种培养模式使得在教学中对理论教学,学科发展前沿,研究手段和方法等较为侧重,但对具体动手能力如实验教学、实习等方面培养力度不够,最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工作脱节。③④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型,各药学类高等院校都在认真思考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问题。根据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调整,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学校中,以1999年大学扩招后的院校为转型主体。经过上述调整,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这也为今后药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道路。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药学类专业的培养定位做出选择和调整。如一些条件较好的重点,可以侧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因其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会选择读研究生或出国继续深造;而一些新办院校或条件不成熟的院校可借此机会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型。
2.3 高层次药学人才培养规模增大
我国药学硕士、博士的培养规模不断增加,几乎所有院校都把硕博招生的专业数量、招生规模、科研项目、论文等作为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特别是新药研发飞速发展,对高层次药学人才的需求规模逐渐增大,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我国医药行业缺少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严重缺乏具有真正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药学人才。因此,按照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药学应用型专业人才是符合实际需要的,但同时也为高层次药学人才的就业和继续发展带来问题,因为需要高层次药学的岗位毕竟不是主流方向。
药学类毕业生中选择从事研究工作的是少数,绝大部分制药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需要的是本科实用性人才。高校不断扩大硕博规模,主要还是从学校自身发展考虑,对社会需求方面考虑较少。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这种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3 药学学科建设发展思路
3.1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在高等教育中,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以及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部分,对专业建设和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⑤高等院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从学科及专业发展的角度科学选择主干课程,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同时应配备结构合理、创新性强的专职教师队伍,课程优化、课题教学和实验比例的分配等,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很多高等院校主要是相互参考来制定课程目录,没有经过完善细致的调研。这样制定出来的课程体系难免会大同小异,无法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很多院校学生也反映参加工作后,原来在学校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仅为理论知识,用到的地方很少,在实际工作中尚需从新学习。药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制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时,可邀请用人单位如科研机构、制药企业、药品经营企业以及医院药剂科等单位,从用人的角度联合探讨制定方案,这样可使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实际需求,避免出现学生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需重新学量实践知识的尴尬局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间交叉融合与渗透的趋势不断增强,交叉学科型课程在很多院校也有开设,并且有扩大的趋势。复合型人才在就业方面越来越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多学科交叉课程的设置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⑥⑦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可选择与药学相关的学科,如材料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开设新兴交叉学科,为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打下基础。
3.2 大力推进药学职业教育
药学高等职业教育是药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国药学学科专业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学应用型和服务性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而我国药学类专业多年来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实用性、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不足,无法充分满足社会对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多样化和高质量需要。⑧
目前,我国共有医药生产企业近7000余家,医药批发企业2万多家,零售企业42万多家,医疗机构30多万家。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药分家的实行,医药公司和连锁药店随之增多。我国正在实施执业药师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需要配备执业药师,据目前的统计结果,全国注册的执业药师仅有24万多人,至少还需要100万名执业药师。同时,药品生产企业中从事制药设备维护、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药品营销等岗位的人才需求较大。很多药品生产企业中从事药品原料采购、生产管理和操作的员工学历普遍不高,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药学教育,这种现象也会直接导致药品质量控制的难度加大。因此,社会对药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药品生产、检验、经营、流通、使用和营销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应用型药学人才。大力发展药学高等职业教育对推进我国药学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3 加强临床药学人才培养
临床药学工作者在药物治疗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药层出不穷,老药新用也不鲜见,同时由于临床医师逐渐向专科化发展,导致其对非本科室用药也不清楚,难以做出科学准确的用药判断。目前临床上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滥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其中也有临床药师不足的原因,临床药学将成为未来我国医院药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偏重化学类课程,生物类课程较少,临床类课程几乎没有开设,更无临床实习,学生仅具备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也导致了药学专业毕业生无法很好地承担临床药师的工作。据统计,我国目前医疗体制下临床药师至少需要65000名以上,人才缺口较大。高等院校的药学教育可以此为契机,调整培养目标,重新规划课程设置,增加相关专业,培养出真正适应医院需求的合格临床药师。⑨
我国药学学科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为我国的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药学学科建设也应按照国家对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要求和社会需求等发展趋势做出调整,以适应药学教育发展的需要,确保我国药学学科专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基金项目:西南交通大学战略发展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RK13Z002);西南交通大学校级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2013-167)
注释
① 高建青,应晓英,朱卡林,等.基于多学科交叉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药学教育,2013.29(5):12-14.
② 胡明,蒋学华,张志荣,等.国外高等药学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发展及定位探讨.药事管理,2007.42(21):1676-1678.
③ 徐蕴,赏后勤,高晨,等.对推进药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5):35-36.
④ 沈雪松,阳素娥,肖湘君,等.药学学科发展视野下的西部药学生就业指导.药学教育,2010.26(1):1-4.
⑤ 辛春艳,秦向阳,王志鹏,等.以主干课程建设为抓手,培养药学创新人才.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3):92-94.
⑥ 沈雪松.构建医药专业化学和生命学科跨学科课程教学体系的思考.药学教育,2007.23(5):18-21.
⑦ 张方,孙利华,郭莹,等.药物经济学 PBL 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中国药物经济学,2010.6:54-58.
回答:
1、高中起点升本科统考科目:
(1)理科类:语文、数学(理)、外语、理化(物理、化学合卷)。
(2)文科类(含外语类):语文、数学(文)、外语、史地(历史、地理合卷),艺术类专业数学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供录取时参考。
2、高中起点升专科(高职)统考科目:
(1)理科类(含体育类专业):语文、数学(理)、外语。
(2)文科类(含外语类、艺术类):语文、数学(文)、外语,艺术类专业数学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供录取时参考。
(3)医学类(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各专业:语文、数学(理)、外语。
(4)中医学类及中药学各专业:语文、数学(理)、外语。
(5)公安类各专业;语文、数学(文)、外语。
(6)中央司法警官教育学院开设的监狱管理、劳教管理专业:语文、数学(文)、外语。
注:(1)外语设英语、日语、俄语三个语种,考生可根据招生院校对外语语种的要求选择一种。
(2)高中起点升本科和专科的公共课:语文、数学(文)、数学(理)、英语、日语、俄语、史地(历史、地理合卷)、理化(物理、化学合卷)实行全国统考,试题由教育部统一命制。
(3)高中起点升本、专科统一考试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4)艺术、体育等专业需加试的专业科目和考试时间,由各招生院校自定,并通知考生。
3、专科起点升本科统考科目均为三门。
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
(1)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以及中医、中药学(一级学科):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一级学科):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3)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等四个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除中药学类外)等六个一级学科: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
(6)教育学(职业教育类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7)农学类: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注:(1)外语开设英语和日语两种语种。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央和国家各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就业促进政策,2008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认真总结我国促进就业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促进就业立法经验,积极发挥政策的利益调节和刺激功能,引导大学生多元化、多渠道就业[1]。
1 调查对象、方式和范围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院1997-2016共二十届部分毕业生6162人,其中中药学专业2508人、药学专业876人、制药工程专业1699人、市场营销专业1079人,包括已经就业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的硕士研究生,见表1。
1.2 调查方式
通过对药学院毕业生就业数据整理、电话咨询、实地探访等方式对毕业生就业方向进行调研。
1.3 调查范围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和市场营销四个专业1997-2016届部分毕业生。
2 调查结果
2.1药学类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去向
通过对6162人的就业单位类型分析,我们把就职单位总共分了七个类型,包括行政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单位、医药企业、社会药房、其他。在就业类型调查中发现,医药企业和医疗单位所占比例相对大,说明大多数专业毕业生趋向于此两种方向就业。这与马晓匡教授对大理学院药学与化学学院毕业生去向研究结果一致[2]。这种现象反映了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呈正相关,见图1。
2.2 药学类毕业大学生的行业就业率
2010年之前四个专业的行业就业率维持平稳运行,之后就业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见表2。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2010年后的毕业生为个性张扬的90后,时代性格特点、就业观念的变化影响了就业率,使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就业难的社会现状,也导致就业率的下降[2]。
2.3 药学类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前景
通过对四个专业的一次就业率分析,四个专业一次就业率都高达90%以上,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药学类大学生有良好的就业前景,见表3。毕业生从事医疗单位人数趋势在总体呈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实施宏观积极的就业政策,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逐渐上升,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从事药房工作的人数逐渐上升,经调查发现社会药房处于改革阶段,由以往拥有一个药剂师可同时开多家连锁药房向一个药剂师只允许开一家药房改革,这是导致毕业生向社会药房倾斜的主要原因。在改革浪潮推动之下,社会药房将需要更多的药学类专业相关人才,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将扩大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在对近三年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调查显示为94%,比平均就业率高近两个百分点。该专业存在着就业面广泛的特点,从事市场服务与开发、销售,其他行业如经济、管理、贸易等有相当一部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见图2。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的就业方向多元化,行政事业单位1.3%,国有企业4.3%,私营企业74.1%,港澳台投资企业5.3%,外商投资企业4.7%,个体经营10.3%,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管是市场营销专业还是其他专业,用人单位最多的是私营企业,其次为个体经营。通过调查分析得药学类市场营销毕业生从事医药企业占46.6%,占主体部分。充分说明药学类市场营销独具特色,其就业前景相当可观。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与引导
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毕业生存在好高骛远的心态,但其专业知识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特别是应该从学生入校起进行积极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和就业观念。在学习和工作中脚踏实地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3]。
3.2 改进培养方法与课程设置争取达到最优化
学校应多举办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案例分析、调研)、加强专业学习的广度、加强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加强对专业学习的引导、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多举办高水平的专题讲座;加强专业学习的深度[4]。
3.3 提高专业化程度
通过研究近十年药学类专业就业单位类型分析,毕业生在知名医药企业就职人数逐年增加,说明我校培养的人才专业化程度提高。为更好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应加??人才的培养专业化程度。
3.4 大学生就业与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建立一名教师联系一个班级体、一名教师联系一名学生等制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领域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学生在专业学习、专业发展方面的教育,正确指导大学生考研及专业发展,避免盲目学习及盲目考研,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教师队伍的作用,以此来加强药学院大学生的就业,提高就业质量[5]。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民主程度更髙,科教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和谐发展,人们安居乐业。在髙水平的社会中,人们对各种服务要求的质量更髙。这对髙等药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髙的要求。要适应形式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髙等药学教育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积极创新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药学人才培养标准与培养模式,能够研究药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转变传统药学教育思想、理念,调整药学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药学服务人才的有效培养。
一、创新药学教育思想
在药学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以药物为中心,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而不是以人和患者需要为中心开展药物实践活动的。另外,在传统药学教育中,重视单纯的知识、技能教育,是以药品为中心,开展的医药类知识技能型教育,对学生的全面素养提升重视不够,对人的服务意识的培养工作重视不够。在传统药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所培养的药学服务人才,存在知识结构不完整的情况。要实现药学服务人才的有效培养,必须重视对传统药学教育思想的改革。
改革传统药学教育思想,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在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和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中心,进行教学思想的改革。要重视学生文化素养教育,重视学生全面素养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以提升学生的服务水平。第二,要确立药学服务新观念。药学服务指的是药师能够以负责人的态度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服务,通过药学服务以达到特定的治疗效果,并能改进病人的生活质量。这种服务理念的重点是突出以患者为中心,要求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药学教育中,要确立药学服务新观念,对药学服务理念进行人文研究。要在满足社会药学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培养临床药师,执业药师等药学技术人员。使这些专业人员能够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使相关药学技术人员直接参与用药决策,提供用药知识服务,参与治疗过程,对用药后疗效和反应进行观察,以提升用药的合理性,实现为患者提供满意用药服务的目的。第三,要对有药学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创新调整,将药学教育与与生物医学教育结合起来,改变偏重于化学学科的专业设置情况,以有效培养临床药师和执业药师,突出药学服务内容。
二、调整药学教育学科专业结构
我国传统药学教育体系存在一些问题,药学教育体系与国际药学教育体系脱节,与社会需要脱节,药学学科结构不合理现象客观存在。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在专业设置上偏重于化学药物内容,学科结构所涉及的面较窄,偏重于药物研究、开发、生产等药学理科,药学工科和药学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等工程技术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内容,而社会药学服务类专业内容设置严重不足,导致所培养的药学服务人才的就业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药学学科专业机构不合理,临床药师,职业药师等专业人才很难得到培养,导致我国药师数量不足,特别是面向社会药店的执业药师严重不足,这很难满足我国药学服务的需要。
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对药学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要设置临床药学、职业药学等药学服务类专业,大量培养社会药学服务体系下所需要的临床药师,执业药师等药学服务专业技术人才。要通过调整药学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有效培养药学服务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创新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药学服务人才有效培养的重要举措,药学教育要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比如,对于临床药学、执业药学等专业学生而言,要具有较为完善的药学知识,具有较髙的技能和人格修养,因此,在培养这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设置医学类课程、药学类课程、管理类课程、社会学类课程等课程内容。另外,要为学生提供较长时间的实习,适当拓展人才教育培训的时间等。在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标准,要能够与时倶进,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培养出髙素养的药学服务专门人才,以推动我国药学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发展。
四、结语
招生
学校
专业名称
公共
科目
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
招生人数
学费(元/学年)
备注
海南医
学院
临床医学
英语
生理学、诊断学(物理诊断)
65
6000
招临床医学专业
药学
英语
生理学、药物分析
10
招药学、医药营销专业
医学检验技术
英语
生理学、临床检验学
10
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护理学
英语
生理学、护理学基础
10
招护理、助产专业
针灸推拿学
英语
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
10
招针灸推拿专业
口腔医学
英语
生理学、诊断学(物理诊断)
10
招口腔医学专业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旅游管理
英语
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基础
50
4600
不限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英语
高等数学、数据库
50
限招本专业或相近专业
英语
大学语文
专业基础英语、英语写作与翻译
50
不限专业
海口经济学院
旅游管理
英语
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基础
100
15400
不限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英语
电子技术基础、编程语言基础
(C语言)
30
16100
限招计算机、电子电气类专业
国际经济与
贸易
英语
国际贸易理论、微观经济学
30
15400
限招会计、财务管理、经济贸易、工商管理类专业
财务管理
英语
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60
英语
大学语文
专业基础英语、英语写作与翻译
30
限招英语类专业
工程造价
英语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制图与识图
30
16100
限招土木建筑大类专业
物流管理
英语
现代物流学概论、仓储管理
30
15400
限招财经商贸大类专业
三亚学院
会计学
英语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
40
16000
招本专业及会计电算化等相近专业
旅游管理
英语
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基础
50
不限专业
工程管理
英语
工程材料、管理学基础
40
招本专业及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技术等相近专业
酒店管理
英语
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
50
不限专业
财务管理
英语
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40
限招会计、财务管理、经济贸易、工商管理类专业
国际经济与
贸易
英语
国际贸易理论、微观经济学
40
限招会计、财务管理、经济贸易、工商管理类专业
招生
学校
专业名称
公共
科目
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
招生人数
学费(元/学年)
备注
海南师范
大学
旅游管理
英语
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基础
50
4600
不限专业
海南医
学院
临床医学
英语
生理学、诊断学(物理诊断)
65
6000
招临床医学专业
药学
英语
生理学、药物分析
10
招药学、医药营销专业
医学检验技术
英语
生理学、临床检验学
10
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护理学
英语
生理学、护理学基础
10
招护理、助产专业
医学影像学
英语
生理学、病理学
10
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针灸推拿学
英语
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
10
招针灸推拿专业
口腔医学
英语
生理学、诊断学(物理诊断)
10
招口腔医学专业
琼州学院
旅游管理
英语
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基础
50
4600
不限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英语
高等数学、数据库
50
限招本专业或相近专业
英语
大学语文
专业基础英语、英语写作与翻译
50
不限专业
海口经济学院
旅游管理
英语
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基础
120
15400
不限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英语
高等数学、数据库
60
16100
限招计算机、电子电气类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英语
国际贸易理论、微观经济学
60
15400
限招会计、财务管理、经济贸易、工商管理类专业
财务管理
英语
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60
英语
大学语文
专业基础英语、英语写作与翻译
60
限招英语类专业
三亚学院
会计学
英语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
30
13000
招本专业及会计电算化等相近专业
旅游管理
英语
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基础
40
不限专业
工程管理
英语
工程材料、管理学基础
30
招本专业及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技术等相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