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6 13:30: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测量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0、引言
工程测量工作既是施工的基础工作,又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本保障。由此可见,工程测量工作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新型测量技术的应用,将测量工作认真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以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施工安全可靠性。
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特点
对于建筑工程的测量工作特点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度要求高。随着建筑工程高度的不断增加,对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额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于施工测量误差的严格控制。同时,对于现阶段的大多数建筑工程而言,多采用阶梯状流水作业方式,大量采用工厂预制与现场装配的施工工艺,如幕墙工程与结构工程等,这同时也对施工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额要求。(2)影响因素多。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了受到测量人员与仪器本身误差因素外,还受到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3)技术难度大。随着建筑工程高度的不断增加,测量累积误差不断增加。加上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建筑空间位置不断变化,高空测量控制网的稳定性不断降低。
2、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施工测量现场主要工作有长度的测设、角度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及倾斜线的测设等。测角、测距和测高差是测量的基本工作。平面控制测量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组织实施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大中型的施工项目,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以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小规模或精度高的独立施工项目,可直接布设建筑物旋工控制网。
3、施工控制网测量
3.1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
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形式和特点布设,一般布设成矩形控制网。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测量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随着全站仪的普及,一般采用极坐标法建立平面控制网。
3.2建筑物施工高程控制网
建筑物高程控制,应采用水准测量。主要建筑物附近的高程控制点,不应少于三个。高程控制点的高程值一般采用工程±0. 000高程值。±0.000高程测设是施工测量中常见的工作内容,一般用水准仪进行。
4、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测量技术的应用
4.1 施工控制点的布设与施测
在施工控制点的布设过程中,应对工程建筑的地形、走向、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与分析,控制点应均匀布设,并要求通视,确保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4.2 轴线与各控制线的放样
对于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而言,应坚持“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逐级控制原则,并结合工程结构特点与现场施工需要,以指定的点为高级控制点,并沿施工场地周围敷设一条闭合导线,作为首级导线控制网。在控制网建立之后,应对导线全长的相对中误差以及方位角的闭合差等参数进行检核,确保其各项指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当场地平面形状较为复杂且控制点布设难度较大时,在施工测量的整体控制过程中,应选择内控为主,外控为辅的控制方法,并确保内外联测。在轴线控制时,应确保边长不应过长,并由此作为工程施工的二级测设导线,以避免因工程高差太大而产生的影响。同时,为了防止地上与地下部分结构测量放样误差超限,应提前在基础护坡的周围布设 “十”字轴线控制点,并与Ⅰ、Ⅱ级导线点联测,以确保施工测量精度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对轴线控制点进行测放时,应按照常规的正倒镜投点法进行测设,严格复核后,采用极坐标法或内分发测放出其他线以及墙体控制线等细部线。
4.3 竖向标高控制
根据建筑等级以及测量设计要求,选择相对应的等级水准测量控制方法。对于±0.000 以下的工程结构而言,因基坑较深,选择水准仪高程测量方式向基坑中传递,以获得基底的高程,在经过反复的检查以及闭合差调整后对其进行保护来作为标高基准桩,并将桩数控制在3个以上。对于±0.000以上的建筑结构而言,为了避免标高超限现象的发生,应对标高控制点进行联测,在进行检核后再进行上层建筑结构的标高传递,并在适当的位置布设标高控制点,将其精度控制在 ±3mm 以内。
5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作用。
5.1工程测量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墙柱平面放线、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楼板、构件的平整度控制等。其中,墙柱平面放线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总体垂直度。所以,每次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第一道工序就是测量放线。通过了测量放线不但能够为下一道工序提供依据,并且能够及时发现上一道工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其他专业的施工人员及时处理质量问题,避免问题的累积。在标高测量控制方面,能为模板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点,是模板施工平整度的保证。如果垂直度偏差过大,必须通过装饰阶段的抹灰等措施来弥补。除了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说,还会埋下一个隐患:抹灰的厚度过大,容易造成墙面空鼓,从引发外墙渗漏等质量通病,导致高空坠物的危险。
5.2工程测量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建筑物经过装饰装修阶段将成为成品或半成品交付业主使用,前期主体所遗留的|量缺陷问题必须通过这一阶段进行整改、处理、隐蔽。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室内外地面标高控制;外墙装饰垂直度控制;局部构件、线条的施工放线,内墙装 饰平整度、垂直度测量等。其中,室内外地面标高控制线是保证建筑装修地面整体平整度的重要依据;砖砌体平面放线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是按图施工的前提条件。外墙装饰垂直控制线的测量精度很大情度上决定外墙的整体装修质量,是外墙抹会、墙面砖、幕墙施工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5.3工程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变形观测对工程质量的意义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观测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监测建筑物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及时分析理由采取措施,防止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变形观测具体包括:基础边坡的位移观测;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高层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等。准确的观测成果为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人民财产安全提供了最有效的保证。特别是在深基坑施工、填海区、地质断层构造带的施工工程显得尤为重要。而由于建筑物沉降、位移等引起的边坡及道路坍塌、楼房及桥梁倒塌等安全质量事故屡见报端。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作好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测量与安全事故常常有关联的,具体不做阐述。
参考文献
[1]刘海洋,张国旗.测绘新技术与工程测量的内在联系[J].科技致富向导,2010(12).
摘要: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本文对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程 ;测量 ;测量技术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survey has a long history; it is directly services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in close combination of discipline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measure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ject in China!Key words: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techniques
中图分类号:TU19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前言
工程测量是从人类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是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一种手段。随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技术实力及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企业对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各个因素控制也更加严格。工程测量作为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工程测量放线工作失误,造成大厦楼梯倾斜,最终成为烂尾楼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测量的精准度,同时也提高了工程测量的效率。
一、工程测量的定义及分类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它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它的服务和应用范围包括城建、地质、铁路、交通、房地产管理、水利电力、能源、航天和国防等各种工程建设部门。 1.按照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分类。按勤务员建设的进行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是在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一般也要求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各种测量工作。竣工后的营运管理阶段的测量,包括竣工测量以及为监视工程安全状况的变形观测与维修养护等测量工作。 2.按照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分类。按照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也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测量、桥梁与隧道测量、矿山测量、城市测量和水利工程测量等。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也就是说,测量数据处理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 二、工程测量技术应用分析 1.TMS隧道测量系统在引水隧道洞断面测量中的应用分析。TMS是隧道测量系统的简称,这个系统主要包括TMS Setout隧道放样和TMS Profile隧道断面测量全站仪机载软件包,两者有共同的数据处理平台TMS Office。其中,TMS Office主要用于管理测量数据、测量数据后的处理和定义工程数据。TMS隧道测量系统应用于引水隧道测量是最新的技术,引水隧道施工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及时的进行开挖轮廊线放样,测量开挖的断面,在竣工后,测量一定间距内竣工断面和检查浇筑回填的情况。早引水隧道测量中使用TMS隧道测量技术,测量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使机载程序驱动全站仪自动测量,并且全站仪还可以自动将满足条件的数据保存到其的CF卡上,这些测量的数据精度很高,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的效率。将测量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后,可以使用TMS Office进行数据的处理,这个软件操作很方便,性能也很稳定,极大方便断面报告的输出,而且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输出格式,例如PDF、EXCL、TEXT等格式。测量报告中还包括详细的各种信息,像断面列、超欠挖面积列、断面桩号、断面点列、施测仪器、日期和人员等信息。这个软件还可以进行地质超挖面积的计算和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断面中心等计算。总之,TMS隧道测量技术在引水隧道洞断面测量中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 2.GPS测量技术在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GPS(全球定位系统)在车辆导航、变形监测、航空航天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的独特性,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测量中也有广阔的应用。由于GPS测量仪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测量不再受到地形地势等条件的影响,通过控制测量的观测方法和布局类型,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中的传算点和过度点的测量工作,使控制选点变的较为灵活。并且控制测量也可以不受到时间、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了。
GPS测量技术的优点体现的更为明显,控制测量的方法得到了极大的简化,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布点,在此应用GPS高精度的特点,测量工作可以大量节省人力资源和减小工作的时间和劳动的强度。例如,在引水式工程中,特别是长距离引水工程,明渠引水对地貌的损坏很大并且受地形条件的影响也很大,如果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对人力和时间的消耗将会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在项目建议书和设计施工阶段都采用GPS测量技术,就可以克服这些工程所面临的地形地势、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省去大量的人工控制复核,大大减少甚至省去中间过渡点的测量,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GPS测量得到的数据精度很高,大大方便以后的工程建设。 3.工程测绘数字化分析。现代测绘技术和测量仪器向数字化、电子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测绘方式。数字化测绘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在PC机上直接反映出地形、地貌等我们所想得到的数据或者图像,特别是当一个地区需要用到数字地形图但是受到经费或者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时,这种测绘方法的优势就被充分体现出来。因为这种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而仅仅需要PC机、数字化仪器或者绘图仪和扫描仪再加上数字化的软件就可以实现工作的目的,更可贵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到数字化的成果。总而言之,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劳动强度小,方便、精度高和便于管理应用等优点,在工程测绘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4.工程测量中的遥感(RS)技术。遥感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之所以普及的如此迅速,因为它能够实现大面积同步观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经济性等优势。目前,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成为了对地观测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可以为工程测量中快速的提供基本地形图、地籍图等,十分便利。
三、结后语
我国工程测量科技进步很大,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还不平衡,尚跟不上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大力促进工程测量的技术方法与手段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把传统的手工测量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相关学科的研究,不断拓宽工程测量服务新领域,开创工程测量发展新局面,为推动我国工程测量科技进步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GPS;工程测量;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工程测量是水利、建筑、交通等行业中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测量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其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测量工作一旦出现误差,必定会对整个工程产生影响。因此,必须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为此除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外,还必须确保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一、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人造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近些年,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航运以及建筑工程中的测量工作中。该系统在1973年由美国国防部开始组织研制的,在1993年成功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测绘技术的一场新的革命就是由于GPS的诞生而产生的,GPS使得测绘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作为GPS空间构造的GPS星座组成成分是28颗卫星,其中工作卫星有24颗,有源备份卫星有4颗。在倾角为55°的六个轨道上将24颗工作卫星给平均分配开来,从而要想使观测到4颗以上卫星提供的定位精确的卫星图像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使得它的不间断的导航作用得以实现。
地面控制部分即地面监控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的职责就是数据传输。其传输主体从前到后依次为:全球监测站5个、主控站1个以及地面控制站3个。传输的具有过程如下:首先,5个全球监测站且必须装配时钟和接收器,其将卫星观测数据中的数据从GPS星座中取出,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将其统一传送到主控站。主控站得到的跟踪数据主要从5个监测站中得来,对其进行简单的计算,将结果与指令分别给3个地面控制站传输。将接收的主控制站的数据结果和指令以一定的频率(每天一次)向每颗GPS卫星中注入,这就是地面控制站的主要作用。用户部分根据任何接收GPS信号,从而使得位置和时间的设备组成得以确定。其典型的应用主要包括:旅游、测量、交通导航、机械控制、航海等。
二、GPS测量的特点
相对于常规测量来说,GPS测量主要有以下特点:(1)测量精度高。GPS观测的精度明显高于一般常规测量,在小于50km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2×10-6,而在100~500km的基线上可达10-6~10-7。(2)测站间无需通视。GPS测量不需要测站间相互通视,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点位,使得选点工作更加灵活方便。(3)观测时间短。随着GPS测量技术的不断完善及软件的不断更新,在进行GPS测量时,每个测站上的观测时间一般在30~40min左右,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方法,观测时间更短,动态相对定位仅需几秒钟。(4)仪器操作简便。目前GPS接收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操作智能化,观测人员只需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及开机后设定参数,接收机即可进行自动观测和记录。(5)全天候作业。GPS卫星数目多,且分布均匀,可保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续进行观测,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6)提供三维坐标。GPS测量可同时精确测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其高程精度已可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三、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工程测绘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而且对于精确性、技术性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与传统的测绘方法相比,GPS测量技术具有定位速度快、成本低、不受天气影响、点间无需通视、不用建标等许多优点,而且仪器及设备小巧轻便,操作简单便捷。经过20余年的实践证明,GPS系统是一个高精度、全天候的全球性无线电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领域、多模式、多用途的高新技术类型。
3.1 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在工程测绘中,GPS定位技术应用的原理主要是将几何与物理学科一些基本原理的结合,并且利用GPS系统空间分布的卫星及其与地面接收装置,实现测量物体的多角度定位。目前,国内外工程测绘中应用GPS测量技术中的定位技术主要包括:静态相对定位和实时动态相对定位两种模式,其中静态相对定位的操作流程较为简单,需要由多台地面接收装置排列成一条或数条基线,同步观测时间可以达到45分钟左右,其测量结果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统计和处理。实时动态相对定位则是以载波相对观测量为基本依据,一般需要选取点位较为精确的控制点作为测量工作的控制基站,并且通过安装一台或多台地面连续接收装置连续观测不同角度传送的实施动态信息。
一个GPS接收机必须同时接收4颗卫星才能进行三维定位。对于实时厘米级定位精度,则要求同时接收5颗以上的卫星。在理想情况下,因为GPS系统有24颗卫星环绕地球运动,通常在水平角10度以上都能观测到7颖卫星。但如果附近有山、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则所能观测到的卫星会更少,这样接收机就很难定位,故有些应用还要与惯性导航技术相结合。
3.2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在传统的工程测绘中,由于大部分测量工作都需要由人工进行,而导致各类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在工程测绘,尤其是对于某些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进行实地测绘时,利用GPS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工程测绘环境具有逼真、交互作用的特点。应用GPS系统中的计算机绘图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以一系列三维图像在计算机屏幕上清楚的显示工程测绘的全部流程,以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即重点测量项目等。为了有效解决工程测绘中测量技术应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测量前进行必要的模拟流程分析是极为重要的,也是保证测量方案增强可操作性、技术性和安全性的先决条件。目前,国内在部分矿井工程项目的测绘中,普遍应用GPS的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测量方案的演练,进而可以及时查找出测量方案中存在弊端和问题,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保证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发挥出应具备的作用。
四、工程测量新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分析
经济的发展带动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工程测绘技术正向着内外一体化、智能化、测量过程的可控化、测量成果的数字化、测量信息的可视化、数据获取和处理的自动化、测量信息共享数据库的方向发展。它的目的主要是为提高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和测量数据的精确度,方便工程的施工。测绘技术的快速更新也要求我国有关部分和企业加强测量人员的培养,使有关人才及时了解新的测量技术,使工程测量顺利进行。
五、结语
总而言之,GPS测量技术是新的测绘技术之一,其不仅精度高、技术含量高、节约时间,而且也使得大型工程测量所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大降低。随着新型建设工程准确度和效率的提高,GPS测量技术将在实际中被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developed rapidly,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but development is uneven, and still keep up with the needs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progress. The task before us is: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engineering survey methods and means of upgrading,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control measurement techniques,topographic mapping technology, Total Station field digital mapping, 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manual measurement to electronic, digital, automatic direction at the same time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continuously expand new areas of engineering survey services, and create a project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situation, to promote our engineering The measur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work hard.
Keywords: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工程测量的任务是为各种工业、民用工程以及城市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与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服务。在信息化测绘阶段,工程测量以大地测量、卫星遥感、地图制
图、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仪器等基础技术为依托,一直在不断丰富、完善工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和内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和拓展服务空间和领域,优化服务水平。
2 控制测量技术
GPS 已成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一种常用手段。可以说,GP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本世纪测绘领域最辉煌的成就之一。随着差分GPS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是高等级的首级网和加密网,就连图根点和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测定也广泛采用了 GPS。在许多地形测量项目中,光电测距导线早已成为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测量方法。特别是当使用全站仪时,可以将低等级的图根控制与细部地形测量同步进行,从而提高总体作业效率。徕卡公司最新推出的全站仪与GPS 完美结合,是集成了GPS 功能的高性能全站仪(超站仪),无需控制点、长导线和后方交会等工作,直接使用 GPS 确定该点的三维坐标,然后就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测图、放样等工作。高程控制测量过去一直沿用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这种方法耗时费力,效率较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电磁波测距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国内外在这方面均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论证工作,目前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已可以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大部分规范也已采纳了这些成果。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无疑是几何水准测量很好的补充手段。同时,随着GPS在平面控制测量上日益广泛的应用,关于 GPS 在高程控制测量领域的应用研究也掀起了热潮。GPS 拟合高程已可达到厘米级精度,许多单位已先后发表了相应的生产或试验成果。
3 地形图测绘技术
大比例尺地形图主要指的是 1∶500~1∶10000 比例尺的地形图。传统的地形图一般均是指线划图,这里不仅指线划图,而且还包括另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图种: 影像图(DEM、DOM、DTM 等)。目前,数字地形图(包括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等) 已取代传统的模拟地形图,成为地形测量的主要产品。
3.1 全站仪野外数字测图
全站仪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实现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处理到绘图过程的自动化和一体化。国内已研制和开发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大比例尺野外成图软件,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清华山维公司的 EPSW 系统、南方测绘公司的 CASS 系统、广州开思测绘软件有限公司的SCSG 系统。这些系统已在国内生产单位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测绘界提出的“高端全站仪”,要求它不仅能适用于各种测量工作,而且还能用作“单人全站仪”,即只需一人便可进行测图作业,而且在观测点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为获得高质量的观测成果,对仪器就要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改进;影响
1.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工程测量的概念包含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可以涉及到的所有测绘工作,关于各种测量的相关方法、理论和技术可以应用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例如在勘测涉及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阶段。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改革,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所相关的交通、水利、建筑等部门的放样和册图,已经趋于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工程测量的发展。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工程测量一体化技术得到了明显的发展,新的测量技术可以更加自动化的获取和处理数据,随之更智能化的控制测量过程,从而得到更准确、更科学的测量结果。在现代化建设的很多领域,例如施工放样和地形测量中,都可以应用数字化的测量技术,对工程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在以后的发展中,数字化的工程测量技术将会有更高的发展,得到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对于建筑工程,对于其他行业的发展,也能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2.工程测量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测量精度不高,效率低下,存在较大误差等,对于建筑的施工质量及效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产业的进步,应该及时的改进测量技术,提高测量质量和效率。
2.1数字化测量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2.1.1全球卫星定位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最早由美国研发,经过不断的发展,如今该技术已经更加成熟。在测量中,可以充分发挥将该技术的三维功能和定位功能,可以做到更精确的定位,从而使测量工作开展的更加便利。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在测量中不需要划分控制点,只需要对基本控制点进行简单设置,就可以迅速的测定控制点、地形点及地物点等坐标,并且高精度高效率,同时利用专业的测绘图形软件,将电子地图快速的显示出来,并结合测量出的数据,保证现场的施工工作可顺利完成。
2.1.2数字化测量图像技术
数字化测图技术也可以被称为计算机成图技术,这项技术将计算机技术和测量工作有效结合,使测量图像化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很多测量工作需要再荒郊野外开展,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通常会应用大比例尺。在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等工作之前,就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来处理分析原图,在地面数字图有合适要求的比例尺和精确度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利用摄影、数字化及常规办法来采集相关数据,借助计算机的成图软件,可以用数字化的形式来表现地图中的坐标点,即形象生动又节省时间。
数字化的测图技术也离不开传统的纸面测图原理,在纸面测图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图形处理办法和数据库技术应用过来,可以方便对地图的测量数据进行取得、转化、识别和存储,另外还可以借助处理软件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在一些特别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有效的处理电子地图,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电子地图的精确度。
2.2.3摄影测量技术
测量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很多新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摄影测量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在实践中发现,摄影测量在工程测量技术中有很多的优势,它不需要和测量物体发生接触便可以完成工作,是在外业作业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的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外业作业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强度,提升测量技术的精准度,使完成质量更高,在城市建设、水利工程等项目中得到很多的应用。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准确的获取测量地点的立体空间信息,并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处理,将这些信息获取分析,使测量技术在工程作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2加大测量技术仪器投入
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进,尤其是GPS定位、数字化技术、摄影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这些测量技术的改进需要借助高性能高稳定性的测量仪器,因此,要加大测量仪器的资金投入,及时的更新更换测量设备,保障施工测量技术的效率和精度,从而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
2.3加大审查力度
建立全面的审查机制,提高测量技术的应用审查力度,可以保障测量作业的精度并减少误差,实现测量目标。在工程测量作业中,除了人为因素和设备的因素之外,测量作业的成功还取决于数据的可靠性。因此在测量工作之前,要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审核,传统的数据审核就用计算器换手方法,比较浪费时间和精力。现在依靠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对工程测量中的大量数据进行细致的计算分析,并对得出的数据在电子平面图上输入生成平面图形,这样就可以根据平面和实际的位置相应关系,直接看出数据的错误处并重新进行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这样也更加的高效快捷。在进行工程测量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测量放样和复测的工作,尽可能的采取各种方法来进行复测,以此来保障复测工作的准确性,为工程质量提供保证。
3测量技术改进的影响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对推动建筑工程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方面体现着越来越高的重要性。在工程测量方面,相关技术正向着快速测量、连续性测量、实时测量、动态测量等方面发展,工程测量的内外作业形成一体,测量数据的数据处理自动化、数据自动获取和测量过程数字化正慢慢的实现。尤其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信技术、遥感技术、摄影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加快了工程测量技术的改进和革新。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提高,工程测量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交通网络图、地形图、地下管道分布图等城市建设测量方面,从而为城市交通线路走向、建筑工程选址、铁路工程建设提供了依据,特别是高铁项目的施工,测量控制高速列车是否能快速平稳的通行至关重要。为了保证铁路轨道的平稳顺利,必须通过测量技术利用高精度的自动识别仪器,结合高科技的轨道动检小车对已经铺设好的铁路轨道采集相关数据,并将取得的数据进行软件处理生成报表,根据相关的轨道数据误差来对轨道进行反复的调整,直到动检车通过反复发测试试验合格为止。应用先进的工程测量技术,通过工程测量技术的改进来提高测量精度,严格的控制测量误差,达到传统测量技术无法达成的目标,为城市发展和工程规划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技术支持。
结束语:
目前来说,我国的工程测量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向着遥测、连续、动态、可靠及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传统工程测量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很多缺陷,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供,已经不适用与现代的工程作业当中。因此,应更完善的改进工程测量技术,多开发应用效率更好、精度更好、经济合理的相关测量技术,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
参考资料:
[1]曾庚权,姜晓佳.新时期测绘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江西建材,2015,(5):198-198.
[2]李刚.浅析工程测量技术改进对工程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5).
【关键词】GPS测量技术;工程测量;应用要点;优势
一、GPS测量技术概述
1.GPS系统介绍
GPS系统主要由空间卫星、地面监控系统以及卫星接收设备等三大部分组成。GPS系统中的空间卫星部分主要有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群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上而形成,其中卫星的运行轨道周期为11小时58分,这就保证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能够收到卫星发出的信号。地面监测系统部分是整个中央控制系统,能够同步对卫星定轨进行跟踪。GPS卫星接收设备部分则主要包括GPS接收机以及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相应的气象观测仪器设备等。该部分主要是通过对GPS卫星信号的接收来对卫星信号进行导航和定位。
2.GPS测量技术的原理
GPS测量技术主要是通过高轨测距的方式来进行测量,基本观测量为观测站至GPS卫星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一定距离运算而得出所测位置的三维坐标。观测量的距离数据只要通过两种方法来测量,一是伪距测量,也就是测量GPS卫星信号到达地面接收器的传播时间,这种测量方法对于观测点的定位速度是比较快的;二是载波相位测量,也就是对卫星载波信号和接收器分别产生的参考载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距,这种方法对于测量的精度上比较高,测量较为准确。
3.GPS测量技术的优点
根据上述原理,可以知道GPS测量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时间短。GPS技术观测的时间要远远短于经典的静态相对定位模式,范围20千米内只需要几分钟。2)自动化程度高。GPS系统中的卫星接收设备是智能型的,在捕获信息、跟踪观测与记录等都能够自动完成,且能进行持续的自动化数据信息采集,无需人工值守。3)全天候工作。GPS系统具有均匀分布在地球6个轨道面的空间卫星群,因此,GPS测量工作能够随时、随地开展,另外GPS卫星接收装置也具备防水功能,测量工作也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4)操作简单,功能强大。GPS测量技术的操作只需假设天线等设备安装,在观测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简便。其次,GPS综合测绘能力强大,对于各种测绘内、外作业都适用,且精确度高。
二、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要点
1.工程测量概况
对某河流域治理一期工程的测量应用。河道共长66km,沿途流入向北的四大流域。该工程主要以3000m3/s的规模对向北的河口(54+500)以下河道进行淤泥的清理。清淤施工区域河面横断面宽500~600m,整段长度为3000m,且主河槽部分分为水下部分和滩地部分,淤泥堆积多年,在进行该工程的测量和施工中有很大的难度。基于以上情况,对水下部分采取测探仪+GPS定位的方式,而滩地部分则利用GPS测量技术来开展测量工作。
2.选点
对整个清淤区域进行点位的选择,满足的条件有:容易安置接收设备以及视野相对开阔。GPS卫星信号的接收设备在受到障碍物、电磁场等因素时,可能会出现信号被屏蔽、信号缺失、信号受到干扰等状况,因此在选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每个点位所处位置的视野周围高度角应该在15°左右,且视野空旷无遮挡物。2)点位的位置需要尽量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源,距离高压电线也需要大于50m。3)点位的交通位置应较为便利,能够与其他观测手段联系。4)点位选择后,要进行确定和固定,防止物理移动。
3.观测
确定好各个点位后,就是对作业场所的观测,其中包括天线的安装、开机观测、气象参数的测定以及观测记录等内容。获得这些内容数据后,需要及时地把数据存储在固定设备上,方便对其信号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4.信号数据处理
GPS测量技术的信号数据处理流程一般为:1)观测数据的转移存储。2)数据分流。就是对观测的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软件进行解码,然后分类整理。3)数据格式统一化。4)对GPS卫星一小时发送的轨道参数进行平滑。该流程就是基线解算的过程,需要运用到GPS控制网,也就是由相对定位得到的基线向量形成的空间基线向量网。5)对载波的相位观测值进行修复,测量周期跳动值。6)修改观测值。GPS观测值采用加入对流层的方法改正,而单频接收的则采用加入电离层的方法改正。
三、工程测量中应用GPS测量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上述工程测量中,仍然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主要在以下一些方面:
1.点位设置问题
在进行GPS测量技术中,点位的设置是比较重要的。但是由于每个工程的地理位置不同,有些工程地势凹凸不平,因此在点位的设置上很容易出现点位设置不当的问题,如接收设备受到电磁干扰、被障碍物遮挡等问题。
建议:选点时,扩大范围,保证点位规划点不在凹凸位置,另外要避开障碍物和信号发射源。
2.GPS网基准点的选择
GPS网基准点的选择是确定GPS控制网的关键。在实际工程测量中,由于GPS点分布情况复杂并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对后期GPS网的测绘准确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建议:将GPS点与GPS网相联系,并转换成坐标形式,注意相联系的点网连接需要超过三个,这样才能保证定位的准确性。
3.基线结算的问题
基线结算的结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基线起点坐标不准确、电离层直射影响、GPS卫星观测时间较短、周跳太多、多路径效应严重等。
建议:基线结算是GPS定位测绘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该过程中要注意:首先选择精度较高的起点,并且通过与系统参数的比对,对比对的差别进行改良;其次,删除易受电离层影响的观测角度,保证基线结算的质量;最后,在卫星观测数据中,需要对时间短的卫星数据、频繁周跳的卫星数据以及多路径发生时段的卫星数据都需要进行删除,这样才能保证基线解算的准确性。
四、结束语
随着GPS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GPS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成熟。在工程测量中,利用GPS技术进行测量已经成为工程中的关键内容,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测量精度,还能大大缩短测量时间,这对工程的施工和工程状态的监测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GPS技术使物体的三维坐标测定越来越简单,也让工程测量中利用GPS技术形成的动态虚拟图更加直观。另外,GPS测量技术在进行信号的接收和数据处理过程中,都发挥了其良好的干扰性和保密性,从而更加适应于工程的测量。尽管,GPS测量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应用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参考文献:
[1]杨雪樵.浅析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17):109-110.
[2]韩玺波.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2):1508.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量技术;工程测量
中图分类号:P22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精确定位、引导军事机构的路、海和空中的设施而开发的全球卫星系统,这种定位系统有很多功能,例如定时、全球性、实时性、连续性、防干扰以及保密性等,可以给不同需要的客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地理坐标。这种系统初始的设计理念是根据P码给美军或者其他的盟军的导航及定位进行提供这种系统,也要为民用的定位及导航提供几米级的C /A 码。
一、GPS 测量技术原理和特征
1、GPS 测量技术原理
全球定位系统在1995年正式建成,并利用此系统对美国的陆地、领空以及海上进行全天候的定位及导航,是新一代的定位和导航系统。由于GPS有效率高、容易操作、全天候以及精度非常好等突出优点,所以许多测量人员非常信赖于它。全球定位系统是根据距离交会来进行定位和导航的卫星系统。在合适的位置上根据需要安装GPS接收器,在同一时刻对至少三颗卫星的导航或者定位指令进行接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计算就可以获得那一时刻的卫星和接收器的距离,根据同样的原理也可以得到卫星在空中的三维坐标[1]。
2、GPS 测量技术特征
2.1测站之间不需要通视
在利用GPS技术进行工程测量的过程中对每一个测站的要求都很低,这些测站之间无需通视,只要测站的上面空间是开阔的就行,这就可以对GPS 系统接受信号时候的干扰性进行保障。就是因为这个特点节省了好多对工程进行造标的费用。由于每一个测站之间不需要进行通视,所以在对点位进行选择的时候就非常的方便和灵活,不仅可以依据实际工程的要求对位置进行选择,还避免了在对大地网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实施的穿算点等测量工作。
2.2观测时间短
在对GPS技术的控制网进行布设的过程中,对每一个测站进行观测的时间一般在25-35分钟之间,假如用的是对其进行快速定位的办法,对其进行观测的时间可能会更短。如果用的是实时动态差分法可以在4秒之间内就获得测点的三维坐标[2]。
2.3操作容易
科研人员对GPS接收器也在不停的进行完善及改进,对其自动化的能力进行慢慢的提高:现在设计的接收器的体积和重量也在变的更小,这也就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测量工作人员的劳动难度以及紧张程度进行了相应的降低。现在的GPS 接收器已经越来越小以及越来越容易进行操作,工作人员在测量的过程中只要对准以及整平天线,对天线的高度进行测量,同时打开开关就可以进行观测,根据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就可以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得到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同时,对GPS进行观测的工作可以随时进行,气候等几乎不影响GPS的工作。
二、GPS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在工程测量中应用静态GPS 相对定位
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就是指利用两台或者两个以上的接收器接受卫星信号,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控制点的坐标进行准确的计算。同时,利用当中某一点的位置就可以算出其它点的位置。因为静态相对定位技术的准确度以及精度等都非常的高,所以其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工程测量之中。例如,可以用于检测位移、测量地球定位以及对大的隧道以及野外涵洞等进行准确的定位。在对我们国家的公路进行工程测量的过程中,尤其是高速公路,其对测量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高速公路的距离非常长,已经知道的对其进行控制的点很少,需要在野外确定很多对其进行控制的点,如果采用一般的测量办法,工程测量的工作不仅会很麻烦,还无法对工程的精度需要进行满足。GPS 测量技术就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伴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对GPS技术的应用,收割精度很高的控制网已经利用其进行了布控。利用GPS 技术对控制点进行定位的时候,几十千米的误差低于2厘米[3],这是一般的测量手段根本没办法做到的。
GPS测量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公路工程测量的过程中,还可以用于隧道和桥梁等的工程测量过程中,无需对GPS 技术进行全线通视,产生的图像非常清晰。
2、在工程测量中应用动态GPS 相对定位
GPS 动态测量技术就是指根据一个具体的参考物的速度、位置、加速度、时间以及姿态等对运动的物体进行实时的测量。而GPS 实时动态定位就是根据安装在运动物体上的GPS 接收器对GPS 信号接收机器上的天线的具置进行实时的测量。和静态GPS相对定位进行对比,动态GPS 相对定位实际上就是对其中的某一台接收器进行固定,把这一个接收器当作基准站,而其它的接收器都是运动的,这些运动的接收器就作为流动站。对动态GPS 相对定位技术进行应用,就是根据两个站之间的信号差距,进行计算,然后获得每一个流动站在任意时间的坐标以及位移。对GPS 动态测量中获得的差分数据有两种主要的处理方式,即即时和滞后处理。对数据进行即时处理就是将在基准站获得的测量信息立马输送到流动站,对这些信息进行对比处理,及时的对数据链进行形成,从而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传送。而对数据进行滞后处理就是无需将获得的测量数据及时的输送到流动站,只是对有关的数据进行后期处理。
动态GPS 相对定位技术主要是在对道路进行勘测的过程中进行应用。已经利用的动态GPS 相对定位技术在国外获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其在我国的利用还没有成熟,仍处于初级阶段。加拿大一所高校研发出了一种新型动态定位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一台微机、两个接收器以及一个捷联式惯性系统所组成。这一系统的主要用途是在对道路进行勘测的过程中进行直线和曲线定位。
3、带RTK的碎部测量与放样RTK技术也叫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一种对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实时处理的差分方法。在测绘地形图、地籍图、测绘房地产的界址点以及平面位置的施工放样等中采用RTK技术。利用RTK技术测图时只要一个人就行,将GPS接收器固定在一个特征点上1、2秒,且输入这个特征点的编码就行。将某一小范围内的地形、地物特征点测完以后输入计算机,工作人员利用专业成图软件形成需要的成果图。4、区域差分网下的碎部测量与放样区域性GPS差分系统下的碎部测量与放样是以区域GPS差分网为基础的。区域差分与RTK单基点载波相位差分有着相似的原理,唯一不同的是区域差分有多于一个的基准站,多个基准站形成基准网,然后对每一个基准站的差分信息进行提供。用户接收机根据自身的位置确定各基准站差分信息的权,按非等权平差后形成自己的差分改正数,实现差分定位。
三、结论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得出,根据GPS进行测量的技术与以前的测量技术有很大的不同,根据GPS进行测量的技术可以有效的对工程测量的可靠性以及效率等进行提高,对测量工作的难度进行降低。同时,也可以使进行实地测量的工作人员不再进行现场测量。虽然根据GPS进行测量的技术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也会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形成很多不易发现的问题。因此,技术人员在进行工程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对GPS 技术的运用方法进行努力的研究、总结以及探索,使GPS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正禄.工程测量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1999, (增刊):23-25。
关键词:工程测量;GPS测量技术;应用;探讨
一、GPS测量技术原理及特点
1 原理
GPS是Global Poaitioning System的简称――即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拥有的优势特点是:全天候、精度高、操作简便、高效益。GPS系统是一种采用距离交会法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需要的位置点架设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同时接收了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所发出的导航电文,通过一系列数据处理和计算可求得该时刻GPS接收机至GPS卫星的距离,同样通过接收卫星星历可获得该时刻这些卫星在空间的位置(三维坐标)。
2 特点
2.1 测站之间无需通视。GPS工程测量对各个测站间的要求很简单,相互之间不需要通视,仅要注意测站的上部空间需开阔,以保障GPS系统在接收卫星的信号时不扰。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为测量工程节省了大量的造标费用。因为各个测站无需通视,点位的选择就很灵活、方便,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需要来选择位置,省去了大地网测量中的过渡点、传算点的测量工作;
2.2 定位精度高。一般的双频GPS接收机基线解精度为5mm+1ppm,红外仪的精度则为5mm+5ppm,GPS测量出的精度相当于红外仪的精度,但距离越长,GPS测量的精度优势就越明显。在各种应用实践中证明,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时,可以达到10-6,GPS相对定位精度在100km~500km时,可以达到10-7,GPS相对定位精度在1 000km时,可以达到10-9。而在300 m~1 500m的工程精密定位测量过程中,1小时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与ME-5000电磁波测距仪测定的边长比较,其边长较差最大为0.5mm,校差中误差为0.3mm;
2.3 观测时间短。在布设GPS控制网时,各个测站的观测时间大概是30min~40min,如果应用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其观测的时间会更短。若是应用实时动态差分法(RTK-Real-time kinematic)能在5s内求得测点坐标;
2.4 提供三维坐标。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2.5 操作简便。GPS测量系统接收机也在不断的改进、完善,其自动化的程度也在逐步提高:接收机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外业测量人员的工作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而今GPS接收机已趋向于小型化和操作简便化,测量工作人员只需将天线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打开电源即可进行自动观测,对获取的数据,利用各种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即求得测点三维坐标。另外,GPS观测工作在一天之中的任一时间都可以进行,各种恶劣天气、气候情况对它的影响不是很大。
二、GPS 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 常规静态测量
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GPS 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4 颗以上卫星,每时段根据基线长度和测量等级观测45 分钟以上的时间。这种模式一般可以达到5mm+1ppm的相对定位精度。常规静态测量常用于建立全球性或国家级大地控制网,建立地壳运动监测网、建立长距离检校基线、进行岛屿与大陆联测、钻井定位及精密工程控制网建立等。
2 快速静态测量
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PS 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数分钟。这种模式常用于控制网的建立及其加密、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5 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
3 准动态测量
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PS 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在进行初始化后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几个历元数据。这种模式可用于开阔地区的加密控制测量、工程定位及碎部测量、剖面测量及线路测量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5 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另外,有一种连续动态测量,也属于这种模式。
4 实时动态测量
实时动态测量则是实时得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具体方法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架设GPS 基准站接收机和数据链,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并通过数据链向移动站发送数据。移动站接收机通过移动站数据链接收基准站发射来的数据,并在机进行处理,从而实时得到移动站的高精度位置。DGPS 通常叫做实时差分测量,精度为亚米级到米级,这种方式是基准站将基准站上测量得到的RTCM 数据通过数据链传输到移动站,移动站接收到RTCM 数据后,自动进行解算,得到经差分改正以后的坐标。RTK 则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 测量,它是GPS 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它的工作思路与DGPS 相似,只不过是基准站将观测数据发送到移动站(而不是发射RTCM 数据), 移动站接收机再采用更先进的在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精度比DGPS 高得多的实时测量结果。这种方法的精度一般为2 厘米左右。
三、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方法
1 GPS测量的外业实施
1.1 选点。点位应选择在易于安置接收设备、视野开阔的位置。选点时应着重考虑:(1)每点最好与某一点通视,方便在后续的测量工作中继续使用;(2)视野周围高度角15°以上不应有障碍物,以免信号被遮挡或吸收;(3)点位附近不应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距离不应小于200m,距离高压电线不得小于50m等,避免电磁场对信号的干扰,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4)点位应选在交通便利、地面基础稳定、易于保存、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系的地方,以便观测和日后使用;(5)选点结束后,按要求埋设标石,标石要求必须坚固、稳定,并填写点之记。
1.2 观测。外业观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天线安置、开机观测、气象参数测定、观测记录。并及时将数据转移至存储设备上,观测者填写观测手簿。
2 GPS测量的数据处理
GPS数据处理主要流程如下:
将GPS接收机记录的观测数据传输到存储设备之后,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流,即从原始记录中,通过解码将各种数据分类整理,剔除无效观测值和冗余信息,形成各种数据文件,如星历文件、观测文件和测站信息文件等。统一数据文件格式,将不同类型接收机的数据记录格式、项目和采样密度和观测值数据单位统一为标准化的文件格式,以便统一处理。采用多项式拟合法,平滑GPS卫星每小时发送的轨道参数,使观测时段的卫星轨道标准化。探测周跳、修复载波相位观测值。对观测值进行必要修改,在GPS观测值中加入对流层改正,单频接收的观测值中加入电离层改正。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净化观测值,提高观测值的精度。一般的数据处理软件都采用站星双差观测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测量信息化;工程测量;技术展望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一、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
1.1从技术角度上,信息化测绘技术是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经多学科交叉、融合后发展形成的,它依托数字化测绘体系,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和更新、智能化处理和一体化管理、网络化生产与分发服务,实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融合、增值服务,使测绘信息与技术产品社会化,为社会提供多尺度、多形式的服务,是“后数字化测绘技术”时期的发展走向。面对以TB级计的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和各行各业的迫切需求,使我们面临着“数据又多又少”的矛盾局面:一方面数据多得无法处理;另一方面用户需要的数据又找不到,无法快速而及时地回答用户问题。因此,对地理空间信息加工与处理提出了自动化、智能化和实时化的要求,这恰恰体现了对数字化的提升,也符合复杂巨系统的格局。
1.2随着全球信息网格(GIG)概念的提出,人们将要面临在下一代3G(great global grid)互联网上进行网格计算,即不仅可以查询和检索GIS时空数据,而且还要能利用网络上的计算资源进行网格计算。在网格计算环境下,目前的GIS数据面临着空间数据的基准、空间数据的时态、语义描述以及数据存贮格式不一致的4大障碍。因此,建立全球统一的空间信息网格对实现网格计算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提出了从用户需求出发的空间信息多级网格(SIMG)的概念,用带地学编码的粗细网格来统一存贮时空数据。其基本的思想是在地理坐标框架下,根据自然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特征将全球分成粗细不等的格网,格网中心点的经纬度坐标和全球地心坐标系坐标作为参照标准,存贮各个格网内的地物及其属性特征,这种存贮方法特别适合于国家社会经济数据空间统计与分析。如果能解决空间信息多级网格与现有不同比例尺空间数据库的相互转换,GIS的应用理论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空间数据挖掘也可望得到更好的应用,使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对信息化测绘体系提出了明晰的目标和方向。人类的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发展变化都是在时空框架下进行的,地球空间信息是它们的载体和数学基础。在信息时代由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的发展加上计算机终端的便携化,使时空信息服务的大众化代表了当前和未来的时代特征,也是空间信息行业能否产业化运转的关键。
二、信息化测绘的任务与特征
信息化测绘是当前测绘事业发展的方向。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等测绘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现代化的测绘基准体系、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和地理空间信息的实时化获取体系、自动化处理体系、网络化服务体系等。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快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大力推进测绘信息化进程,是测绘事业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紧迫任务和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测绘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要途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应该包括两大目标:一是要着力发展先进的测绘技术方法,建设现代化的测绘基础设施;二是要着力提升测绘的保障服务能力。这两个目标密切相关。前一个目标是后一个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后一个目标的手段和条件;而后一个目标则是前一个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的终极目标。因此,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切实提升测绘的保障服务能力。当然,要提升测绘的保障服务能力,必须大力发展测绘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从提升测绘保障服务能力的角度上看,信息化测绘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2.1测绘保障服务的层次有显著提高。在强化测绘的“支撑”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测绘的“提升”作用。
2.2测绘保障服务的模式有显著变化。测绘应该从被动服务、普遍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按需服务。这不仅包括测绘服务和成果的提供模式,也包括测绘成果的应用模式和后续服务模式等。
2.3测绘保障服务的质量有显著改善。测绘产品及服务不仅要优质化,更要增值化。测绘成果的内容、形式和质量应适应应用的需求,特别是成果的现势性应得到明显改观。
2.4测绘保障服务的效果有显著增强。测绘保障服务要适宜、及时和有效,并应以其为其它业务的成功而提供的支持程度作为衡量保障服务效果的基本标准。
三、信息化测绘的若干关键技术
3.1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标准。由于标准化工作未得到重视的危害有滞后性,往往被忽视,而一旦发现失误再去弥补,代价很大,有些工程需要重来。因此,信息测绘体系建设应十分重视标准先行。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标准涉及地理模型、数据获取、组织管理、共享服务等方面。主要包括:地理基础框架与地理信息分类标准、数据质量标准和分发服务标准等。
3.2现代化城市测绘基准体系。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主要包括:GNSS虚拟参考站技术、坐标系转换技术、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分米级交通导航技术等。该技术不仅可逐步取代传统的城市测量控制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动态的空位置服务,将带来城市测量的历史性进步。
3.3智能化移动测量技术。移动测量技术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空间同步技术、自动提取技术、移动信息实时传输等技术的总称。目前典型的产品有:基于PDA的野外全息数据采集技术;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DMI)信息提取技术。该技术特别适合专题热点数据采集,有利于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的大众化、社会化、灵性化与实时化。
3.4无人飞行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无人飞行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包括:长航时无人飞行器技术、传感器姿态控制技术、平流层平台摄影测量技术与应用、航空摄影二维及三维信息的提取技术等。此项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摄影测量作业方式,大大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测绘成本、提高测绘生产与成果更新的效率,并可为三维仿真提供高分辨率纹理数据。
四、结语
信息化测绘是数字化测绘的延伸和发展,是信息社会测绘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信息化条件下,空间数据生产的劳动强度极大降低,技术含量极大提高,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历史将有力证明:建设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工程测量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殷切期待工程测量行业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资料
[1] 张清浦.关于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的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08年04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测量;施工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i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vital importance. Any engineering project implement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engineering survey participation. Only in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bility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engineering. Because our country municipal road development too fast,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the importance of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data is often neglected, therefore, lead to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exist such problem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around engineering survey 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how to correct measuring work thoroughly discussed.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发展速度一日千里,这种现象大大的刺激了我国城市道路的建设,因依附城市道路建设而生存的相关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市政工程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当中,虽然有着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同样的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工程测量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就是其中一项。工程测量,简而言之就是在工程建设阶段,对工程部位进行数据监控、确认、复核,在此期间,可以根据数字信息不断地对工程部位进行调整,已达到最终的建设工程项目可以符合设计以及规范和要求。由此可见,工程测量在施工建设过程当中,贯穿了整个建设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发展数度过快,一些施工单位盲目的追逐建设效益,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忽略了工程测量的重要性,以至于工程质量存在很大的偏差。在此需要提醒建设质量管理人员,如果想要搞好工程建设,就必须重视工程测量工作。文章通过对排污工程的介绍,详细阐述了工程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工程开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
全面熟悉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及要求。熟悉测量设备及工具,并按照要求对所有测量设备进行常规检验和校核。对设计院交桩的水准点、导线点进行闭合。确认准确无误后进行临时水准点及导线点的引设,所引用的临时水准点及导线点必须保证其长期的牢固性且不易被损坏、挪动。对原始地面进行复测,保证对施工现场高程的控制。复测的标准测量间距不得大于20米,每段面测量点不得少于5个,然后对施工场地列出方格网高程图,以备施工时现场查用。
二、污雨水工程的施工测量
1.沟槽开挖
放坡系数:开挖之前必须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数,保证沟槽的开挖过程中的安全。
放线:准确放出所开挖沟槽的中线及边线(主管起始端和外甩支管端头有足够的放破系数,保证施工场地的宽敞),确保工程机械按线施工,同时要在开挖过程中用经纬仪进行中桩设定,每10米一个,保证沟槽底的宽度,避免沟槽偏向。
井位桩:对已经放线确定的井位桩进行引设,设龙门桩(以井位桩为直线中点,在桩两侧设立等距离的桩位),龙门桩的长度必须每侧大于沟槽宽度的50厘米以上,保证必要的深度,安放牢固,在开挖的过程中不被破坏。
临时水准点:沟槽内设立的临时水准点必须高于管顶30厘米以上,标志明显且不易损坏。在每次使用前,要先搭接复核后,数据在误差范围内方可进行下步测量工作。
高程控制:开挖过程中沟槽底部高程控制必须10米一个控制点,且预留5厘米的人工起槽高度,保证沟槽开挖后的平整度。
2.管道主体
腰桩:腰桩的位置必须10米一道,打设在管道上顶的1厘米处,且必须要求工人不得进行人为挪动。
井位桩:对开挖前设立的龙门桩进行引设到沟槽底,方法如下:在原引设的龙门桩上拉线,取中心用铅垂垂入沟槽底部即可。
管内底:检查井砌筑前必须对该管道的管内底高程进行严格控制,误差不得超过±1厘米,且要先砌井后进行混凝土浇注,同时必须保证井室底部无存水现象。
3.盖板渠工程
中线:设立龙门桩,保证沟槽槽底、渠底的中线位置。
高程控制:对沟槽槽底、垫层模版支设、底板模版支设都要进行高程控制,保证其混凝土厚度及钢筋保护层厚度。
4.检查井的控制方法
主要控制井室与井筒的中心点。
直线段井位定位方法:钢尺测量,十字交叉找出中心点,架设龙门架,进行铅锤取中。
曲线段井位定位方法:根据曲线要素推算井位坐标。
三、道路工程中的测量
1.土方测量
进行原地面复测推算出每个断面的高程,并记录在案,为后来的土方计算做好依据。填挖方段的测量放线根据深浅、地质条件,严格按照比例进行放坡,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路床
测量控制范围边线应该比结构层每边宽出50厘米,防止中线偏移,造成路床两侧宽窄不一的情况。
3.灰土(水泥石灰土)
灰土结构层的高程测量单幅每断面路面不得低于五个点,双幅每断面路面不得低于三个点。
4.计算
在进行灰土施工前高程测量必须先计算其虚铺系数,按照石灰、水泥、素土的配合比进行备土,杜绝直接按照结构层厚度进行备土。
5.水泥稳定碎石
项目部在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标高测量时,应该先计算其虚铺系数(对不同的摊铺机按照不同的系数进行计算),在虚铺厚度的基础上调整钢线标高。
6.沥青面层
道路路拱:摊铺前先与摊铺人员共同推算出道路的路拱大小,防止摊铺过程中遗漏路拱现象。
摊铺高度的控制:有平石的道路部分以道路平石为依据,无平石部分要进行架设钢线,虚铺系数、钢线架设方法、平整度检查方法同稳定碎石的铺设。
7.检查井盖
在整个结构层施工中检查井井盖要进行三次提升,分别在灰土层施工完毕、碎石层施工完毕、沥青面层施工完毕。
沥青面层井盖标高控制中基本采用拉线法,这样可以避免因仪器及人为因素而导致的误差。
8.道路交叉口
已修道路交叉口的顺接测量必须进行高程连测,推算出路面最低点,从而确定收水井井位,避免道路积水。
四、收水井、支管、侧石的测量控制
直线段收水井支管的放线:放样侧石内边线,要求侧石下收水井内井壁距侧石5—7厘米,找出支管的中心线和井外墙内侧中心线来确定井位纵向位置。
曲线段收水井支管的放线:同直线的控制方法,应在每个收水井外1米处左右设置两个间距3米左右的控制桩,直到侧石安装完毕。该控制桩的距离不宜太大,以减小弦弧差值,增加放线的准确性。控制桩的设置通过全站仪的坐标控制来完成。
五、结语
综上所诉,通过对市政道路中排污工程的施工建设,对工程建设当中工程测量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不难看出,在整个施工环节,工程测量始终参与,从初始阶段到施工过程,到最终复核,都是有工程测量来进行辅助作业的。加强工程测量技术的投入,不仅仅是满足施工标准的需要,更是在很大程度上面保证了建设工程的质量。这要求施工建设单位需要加大对工程测量工作的认识,组建高质量的工程测量团队,增加对工程测量工作的支持力度,通过各方面的途径,支持工程测量工作。而工程测量人员也需要提高自身对所从事行业的认识,工作时认真对待,一丝不苟,一个数据的错误很有可能就会是后面的偏差逐渐增大,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文章作者由于工作经验还比较少,对上述问题有些地方没有进行更加详细的论述,希望各位同行可以加以完善,共同为我们的城市增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高远眺.城市道路工程测量的质量监控和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07(01)
[2]王刚.市政道路工程测量的质量管理[J].中华建设.2008(07)
[3]李志明.关于城市道路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6(06)
关键字: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建筑物的设计越来越富有个性,建筑的设计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同时增加了建筑物在质量上的要求,这就使得建筑的建造难度加大。建筑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测量,即采用适合建筑测量的技术方法把设计师设计的建筑的位置、数据、几何形状真实的放样到实地。工程测量的质量决定了工程从开始施工到结束后交付管理期间的质量,也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准确周密的工程测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关系到工程是否能按图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满足甲方要求,而且还为质量检查提供方法和手段,保证检查工作有的放矢。工程测量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建筑质量就要有高精度的工程测量,要保证有高精度的工程测量结果就需科学完备的工程测量技术,因此工程测量技术就极为重要。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与特点
1、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内容:首先,在施工前要建立施工网,对建筑施工进行宏观调控,施工网的建立对建筑建造非常重要;第二,对建筑物进行定位测量,这一过程是对抽象的几何图纸进行实际的标定,使之成为几何实体,即常说的施工放样;第三,测量机械装置的放置安装位置,建筑机械均为大型机械,安装好后再移动困难极大,因此合理安排机械位置极其重要,否则会造成二次施工增加成本;第四,竣工之后的测量,建筑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竣工前的验收工作,而竣工验收主要以实际工程测量数据作为依据。定量的数据可以明确显示出拟定内容与工程标准是否相符,工程质量是否达到验收标准。规划管理部门能够有据可循,也便于实施监督管理;最后,施工中对高大建筑物的观测,建筑建造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测量以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按照图纸施工。
2、建筑工程测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难度较大,对于一些高层建筑测量过程中容易产生很大的累计测量误差。这些看似很小的误差累积后很可能使建筑物不满足施工标准。由于高层建筑侧向刚度较小,而建筑外观往往设计得比较奇特,施工过程受到的外界环境的影响就更大,尤其是自然环境的影响绝对不可小觑。建筑工程测量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极高,建筑物的结构决定施工测量的精度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施工测量误差会影响施工质量,更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寿命、稳定性。
建筑工程中所运用到的工程测量技术
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测量技术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近年来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于建筑工程测量中。实际测量时需针对不同的设计要求、建造理念、施工情况等加以选择。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提高了测量精度,为后续工程的施工做好了铺垫,保证了工程质量。
1、GPS测量技术在建筑测量工程的应用
GPS的出现推动了测量技术的发展,将GPS技术应用于现在建筑工程测量中促进了测量方法的更新换代。GPS测量设备主要包括:GPS 接收机、终端设备、数据处理软件等。其测量实现原理如下:首先获得卫星高度截止角,提取信息经过处理后最终得到测点的三维坐标。目前,GPS测量技术主要有两种:静态定位和快速静态定位。静态定位主要应用于要求测量精度较高的测量定位工作,在定位过程中接受天线位置固定,因此数据处理时其为一恒定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测量工作都需要很高的测量精度,对一些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工程而言使用静态定位就有些大材小用,同时也增加测量成本。针对这种情况衍生出了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其定位用时更短且能满足精度要求,快速静态定位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一个或几个历元即可满足厘米级定位需求。
2、GIS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应用
GIS技术是近些年新兴的一门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测量中。GIS是基于对地理数据采集、储存、管理与分析、三维可视化、结果输出为一体的测绘技术,其技术优势在于辅助决策、预测预报、空间分析等功能。GIS 技术可以把地图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因此在建筑工程进行放线工作时,充分利用GIS技术的特点可以利用数据库包含的信息和图形输出功能,生成工作图,直到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结束。这样一来就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GIS技术本身就具有高测量精度、运行快捷、数据易于保存等特点,因此尤其适合野外测量工作。
3、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主要是指依托计算机系统提取被测二维图形中的三维信息,先获得被测区域的影像资料,然后在所得资料中提取测量工作所需信息。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常用于地形复杂、测量放线工作困难的测量工作中。近年来,数字成像技术不断发展,在建筑测量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建筑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变形监测,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对建筑体的挠曲、倾斜、水平位移、工程垂直位移等的测量更加准确,可以更加合理的评价建筑体的使用安全性。
建筑工程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施工测量单位对资源的配备不够、质量控制不到位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测量技术的进步,测量技术层出不穷。先进的测量技术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有的建筑企业领导却没有意识到对技术加大投入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许多单位不愿意投入资金发展技术,导致测量技术资源配置不足。另外,工程管理及监理部门职责分工不清,管理混乱致使建筑工程测量质量很难得到保障,许多企业的建筑监理只是流于形式,根本不能对建筑工程测量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测量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不能很好掌握测量技术
要利用好的测量技术得到好的测量效果就必须有能够掌握这门技术的专业人员,然而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工程企业缺乏技术过硬的专业测量人员。建筑测量常用的GPS技术、GIS测量技术以及数字成像技术不是一时就能够学会的。由于测量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这些技术的掌握不到位,那么就会带来不确定的测量误差,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严重的可能带来建筑安全问题。
先进技术培训不到位
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更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技术创造效益的时代。有些建筑工程企业已经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加大了对技术设备的投资。但同时也显现出技术设备操作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建筑工程测量人员不能很好地掌握和利用先进的测量设备,这就会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后果。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不足,发挥不了这些先进仪器的技术功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了企业及先进测量技术的发展。
要解决这些问题,企业要转变经营理念、重视公司的长远发展,加强对技术的投资,在硬件设施有保障的同时加强企业测量技术人才的培养。另外,企业也要加强新技术的创新,建筑施工测量中一定会遇到现有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此时企业就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发展自己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测量的精度,为建筑物的建造提供可靠的数据。
结语
现代工程建设施工有两个要求:安全性和高质量,无论从哪一方面讲建筑工程测量都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建筑工程测量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基础,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我们要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研究新技术,解决企业现存的各种问题,让工程测量技术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明,尹立倩.民营科技[J]. 浅析建筑工程测量技术.2012,1:49.
【关键词】工程测量;发展;应用
引言
工程测量通常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应用的各种方法、理论与技术的总称。工程测量作为应用学的一门实用学科,其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及国民国防建设做贡献,同时也是全面联系我国的生活生产实际的一门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技术已经由原来的手工测量逐渐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为了使工程测量技术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在工程测量中的发展与应用上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技术在社会建设发展的直接应用,传统的测绘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行业领域仅仅局限于建筑、水利和交通等,其应用技术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测图和放样两部分。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已经突破这一局限性,除了涉及建设工程的几何及物理量测定,还包括了对测量结果的快速分析和对物态发展变化作初步预报。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是由传统的测量技术向数字化测量技术转化,逐步实现工程测量内外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智能化以及测量成果的数字化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测绘工程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并发展成为工程测量的技术工具和方法手段。如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精密测距仪、光电测距仪、激光扫平仪和激光准直仪等一系列相对比较先进的工程测量仪器都不同程度的为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便利和基础,其发展主要改变了传统工程测量中的工程控制网布置、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繁杂的作业方法。因此,对于测绘工程测量应用新型数字化技术发展之路,势在必行!测绘工程测量建设应用新型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模拟信号,在屏幕上直观生动表达,在测量成果的使用、维护和更新上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能够随时保持产品信息的现势性。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还可以对成果的各种要素进行数据再加工,用途更广泛,大大提高了测绘工程的自动化和规范化。
2 新型数字化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1 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卫星授时测距导航 / 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的硬件是由环球通讯卫星和接收装置组成,基于卫星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导航与时间信息。随着地球的数字化进程,微电子技术和 GIS 技术获得重大进展,卫星导航、定位的理论已趋成熟,同时各个领域都需要掌握对空间资料的处理和利用的基本技术,GPS 将作为通用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科研和民用领域。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基础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工程测量更不可缺,而传统工程测量技术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工程精度要求。
2.2 地理信息技术(GIS)
GIS 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已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和地学空间信息显示的基本手段与工具。其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目前,GIS 不仅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技术科学,而且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测绘、地质矿产、农林水利、气象海洋、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区域开发与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 GIS、数据库、内外一体化测图、扫描矢量化及全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为专业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准确、标准化、数字化的基础空间信息,以建立各类专业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
2.3 遥感( RS)技术
遥感(RS)技术由于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及经济性等优势,得到快速的普及,多光谱航空摄影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将成为对地观测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来获取,为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的城市基本地形图、地籍图以及各种大、中、小比例地形图的快速更新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方法和手段。
2.4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全站仪几乎可以用在所有的测量领域。电子全站仪由电源部分、测角系统、测距系统、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组成。同电子经纬仪、光学经纬仪相比,全站仪增加了许多特殊部件,因此而使得全站仪具有比其它测角、测距仪器更多的功能,使用也更方便。这些特殊部件构成了全站仪在结构方面独树一帜的特点。
3 未来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测绘技术也将会不断的发展。就目前来看,现代工程测量技术正向内外一体化、数据获取处理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和测量结果数字化、管理可视化方向发展。而这些发展趋势都是以不断提高测量效率和测量数据精准度为依据而不断变化的。这种发展趋势,不仅能为工程测量提供发展方向,也能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使这一趋势更好的实现,工程测量和施工企业还需要加大对测量企业、施工企业人才培养力度。对测量企业测量人才和施工人才进行培训,毕竟这样能使相关人员更好的了解新测量技术知识,也能保证测量施工质量,进而保证工程测量工作顺利进行。除了对测量企业和施工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还应该加大工程测量投资力度。毕竟新测绘技术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必然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因此,必须加大工程测量投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测量技术更新力度,才能使新技术和新设备更好的应用在工程测量中,才能使工程测量工作持续、准确、可靠、快捷进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工程测量对测量要求不断的提高,原有的测量技术已经不能更好满足时展需求。新测绘技术的出现,为工程测量带来了新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测量质量要求将会更高。为了保证测量质量,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新测绘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研究出更多新型测绘技术,以满足工程测量需求。
参考文献: